金子教案

2025-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子教案(精选4篇)

金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教学重点:

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象,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彼得成功的因,并延伸到生活,知晓道理。教学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有梦想,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2、老师:是的,梦想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词语。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一篇跟梦想有关的课文。读一下课题——

生(齐):金子。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熟悉了课文,现在,有几个词语想来考考大家。谁能接受考验?看来大家都很有信心。

(一)概述全文

出示课件生字(指名读,全班读)淘金

蜂拥而至

扫兴离去 挖掘

埋头苦干

一无所获 种花

全部精力

找到真金

老师:你们都能把词语读正确了。现在能不能试试用这些词语,来简单的讲述课文的主要故事。

(三)学习第2、3段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绝大多数淘金者扫兴而去,但只有一个人不甘心(解释“不甘心”)

1不甘心的这个人是谁呢?(彼得,弗雷特)他既然是不甘心,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请你们大声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读完以后,请你用横线画出彼得,弗雷特不甘心的做法(先读再划)

3从他的做法中,你能看出他是怎样的人?(一个人默默地,几乎翻遍,埋头苦干)

3、老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小节,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彼得的不甘心。

学生:齐读。

4、老师: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彼得的努力?

学生:我从“埋头苦干”这个词中感受到了彼得的努力。读着这个词我仿佛看到了彼得埋着头,很辛苦地工作着。

5、老师:说得很好,读读这个词语。

学生:我还从“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这个词看到了彼得的不甘心。我仿佛看到了很大的一块土地上只有彼得一个人,他什么都不说,默默地挖掘着,非常辛苦。

6、老师:真好,把它读好。

学生:我还从“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感受到了彼得的不甘心。翻遍一小块土地都是很辛苦的,要翻遍整块土地需要多少努力啊!

7、老师:是的。把它读好。

学生:还有这个词:“几个月”。他不是只努力了一天两天,而是坚持了几个月。

8、老师: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几句句子,感受一下他曾经付出过的努力。

学生:齐读。

教师:彼得付出如此大的努力,可结果是?(学生答,一丁点儿金子都没挖到)(3个)教师:付出这么多努力却没挖到一丁点金子,彼得从一开始的不甘心变成(失望)。

4读读现在彼得的状况?(学生读)

(四)学习第4段。虽然从一开始的不甘心,可现在却不得不离开这块土地,就在彼得要离开的时候,一场下了3天3夜的倾盆大雨留住了彼得。当他要离开小木屋的时候,眼前的景像,让他惊呆了。

课件出示(彼得究竟看到了什么)

(五)学习第5段

教师:原本贫瘠的土地,此时此刻已变的生机勃勃,充满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喜悦,那彼得看到这样的景象他想到什么呢? 学生讨论(买花,装扮,种花)

彼得一会想到这个,一会想到那个,用一个词语表示是“若有所悟”。课件出示(板书若有所悟)彼得若有所悟,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彼得悟到什么?(指名读)

他对未来充满期待,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来读读这一段。(全班齐读)这就是彼得的想法,想的多好啊,那他怎么做呢?

(六)学习第6段

他这么美好的想法有去实践吗?(从哪里看出来,全部精力培育花苗)

1课件出示:课文只用了简单8个字,全部精力培育花苗,但是同学们都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可以想像下。他会用怎样的全部精力呢? 2课件出示:(1)狂风暴雨袭来,彼得()„„

(2)骄阳似火,花苗晒的无精打采,彼得()„„

(3)寒风呼呼刮,可该是播种花苗,彼得()彼得做了这么多,才会换成这么多娇艳的鲜花,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彼得田地里的鲜花呢?(课件出示图)

3出示图(彼得)这就是彼得,在他身上你看到什么?(学生回答)

1、刺

2、汗

3、锄头

4、晒黑

课件出示:是啊,太阳晒黑了他的脸,泥土干裂了他的手,连续的辛劳消瘦了他的身体,但彼得只要抬头看到地里的鲜花,脸上就总能露出(笑脸)。这些鲜艳的花正是用彼得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4教师:你们觉得此时此刻的彼得看到脚下的鲜花,他的心里一定会产生什么想法?

5教师:一年二年„„年复一年,彼得终于实现梦想,你们知道他依靠什么实现的吗? 学生回答:(1、坚持,智慧,勤劳)

(六)第7段

正是因为彼得的这份坚持与汗水,才让他拥有自己的(真金)。所以此时此刻的彼得才会无不骄傲的对人说„„(指名读)课件出示:学生读:(解释无不骄傲说明他是特别骄傲)

三、课外延伸

1彼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我们有没有自己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 2你们都有远大的志向,那你们会如何去实现你们的梦想呢?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要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我相信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金„„

四、写字指导:

1、教学左右结构生字“彼”和 “盆”,2、师范写,生书空。

五、布置作业

《闪光的金子》教案 篇2

学会本课的部分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部分生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策:长段让学生进行接龙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闪光的金子”

1、板书课题: “闪光的金子”

设疑:“闪光的金子”指的是什么?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学了课文就会知道的。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卡:

谈 凡 提供 方便 活

(2)、指名读,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三拼音节。

(3)、解释词语。

普通:平常的。

工具:做工劳动的用具。

及时:这里是立刻的意思。

方便:便利。

急需:紧急需要。

修理: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样子或作用。

当天的活:这里指当天的工作。

(4)、抽读生字词卡片。

(5)、指名试读课文。

(6)、齐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闪光的金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学写剩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对策:抓住体现徐虎为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的句子和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徐虎 普通水电修理工)

(3)、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挂起特约服务箱)

什么叫“特约”?谁能从特约服务箱上所写的内容说说徐虎是怎样和用户约定为他们服务的?什么叫“故障”?什么叫“提供”?

为什么要写明开箱时间19时?

(3)、看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在干什么?从哪里看出条子是从箱里拿出来的?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徐虎挂出“特约服务箱”的时间,联系的方式和每天开箱的时间。

(5)、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板书:定时开 骑车上门)

“打那以后”的“那”指什么时候?“总是”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写“挨家挨户”?

(3)、看图,问:这幅图画着徐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4)、小结: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徐虎每天定时开箱,按纸条上提供的地址上门修理。

(5)、齐读第3自然段。

4、第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二两句说了什么?

为什么要交代“五张纸条”?第二句中为什么用“赶到”?

(3)、第三至第五句说了什么?(板书:着急)他着急什么?

他说“不能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这是针对谁说的?

从徐虎着急和徐虎立下的规矩来看,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

(4)、第六句说了什么?(板书:爬上楼顶干 疏通)

看图,问:谁能说说徐虎在什么地方干了多长时间?

(5)、小结: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徐虎夜晚为用户修理堵塞的总管道直到凌晨两点疏通为止。

(6)、齐读第4自然段。

5、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板书:一心想着别人)

(3)、第二句说了什么?(板书:方便千家万户)

为什么要写“利用休息时间”?

(4)、第三句说了什么?什么叫“感激”?

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中的“心”指的是什么?

(5)、写这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6)、小结:这一自然段总括了徐虎的思想、工作效果和人们对他的称赞。

(7)、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及时而热情地为附近居民服务的动人事迹,赞颂了他一心想着别人、方便千家万户的高尚品质。

四、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文后练习4中的三个句子。

板书设计

徐虎 普通水电修理工

一心想着别人

方便千家万户

“闪光的金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一步指导读好课文。

2、进行课堂练习,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达到训练的目的。

对策: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精心设计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两人朗读课文。

2、根据检查情况,给予重点提示。

(1)、课文里两处“闪光的金子”要慢速朗读,读出深深热爱的感情。

(2)、表现徐虎好思想的“及时、直到、走遍、热情、总是、上门、赶到、着急、爬上”等词语要重读而且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3)、“不能再耽搁”“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3、各人再次练习朗读。

4、指名朗读。

二、课堂练习

1、指名读句子(见文后练习4)

2、用“已经”造句。

3、比一比,再组词。

凡()闪()徐()具()供()

几()间()除()真()洪()

4、填空

十多年来,徐虎总是这样()。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给大家送去了(),人们都()他,说他的一颗心像()。

板书设计

凡()闪()徐()具()供()

几()间()除()真()洪()

金子教学教案 篇3

金子教学教案

教材简析:

《金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片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张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全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其中蕴含的道理比较深刻。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教学内容中显性存在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在教师的引领下,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教师要努力构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章,让学生领会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的同时,还要超越文本,链接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坑、附”等10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体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成功,让学生懂得想要通过意外的收获获得财富或成功是不现实的,必须付出诚实劳动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话题导入,揭题

1. 话题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能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吗?

你认为我们要靠什么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生交流)

2. 揭题(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

(2)想象课文中的人们有什么梦想?最后,他们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结果?

2.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3. 检查生字情况,相机正音。

4. 交流刚才的问题,并板书两种不同的结果。

5. 师:淘金者大多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了真金。此时,在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为什么彼得能得到真金,他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三、读悟比较,探究原因

(一)学习1~3自然段

1. 指名读1~2段,相机正音

2. 默读这两段并思考: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 师生交流,课件依次出示:

相同之处:①都想找到金子。②他们都一无所获。③都“蜂拥而至”,相机理解这个词,并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④都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理解“河床”一词。⑤都是道听途说,没有根据。

不同之处:绝大多数人扫兴离去,彼得却不甘心落空。

4. 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彼得的做法。指名读句。

5. 从彼得的做法中,你觉得他与其他的淘金者有什么不同?

6. 通过比较,大家都觉得彼得要比其他淘金者有毅力,能吃苦耐劳。然而——(师引读)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彼得几乎——,也没有——,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

7. 师:刚才大家不是说,要实现梦想就要努力、要勤奋。可彼得也这样做了,为什么却失败了呢?(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中“听说”一词去理解感悟)

8. 是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梦想不是空想。6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于是,他——。但课文不是说他找到真金了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接着读课文。

(二)学习4~5自然段

1. 指名读段,相机正音

2.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下起了三天三夜的倾盆大雨。雨停后,彼得发现了什么?

3. 指名回答

4. 这样的土地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彼得是怎样想的?

5. 指名读彼得想的话。理解“若有所悟”。

6. 彼得“悟”到了什么?再次默读彼得的话并思考。

7. 指导想象彼得当时的心情和表情,有感情朗读。

8. 从雨后的一块土地中,彼得竟能悟到这么多,你对彼得产生了怎样的看法?

四、回归话题,小结提升

1. 彼得的悟就是他的第二个梦想,这一梦想与原先的梦想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认为这个梦想会实现吗?(生自由交流)

2. 那彼得后来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又能从彼得的故事中明白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讨。

金子教案 篇4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已经”造句。

3、学习徐虎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和新词;用“已经”造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为人民服务的好人。

三、教学难点:

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字词句中理解徐虎总是这样一心想着别人,利用休息时间为千家万户服务。

四、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课题的意思;学习生字:修谈供凡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12“闪光的金子”

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课文的题目是?(学生齐读),难道课文真的向我们介绍那些会发光的金子吗?课文中“闪光的金子”指什么?自己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并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

(1)出示新词:

修理 谈起 凡是 及时 提供 工具箱 按劝

方便 普通 居民 急需 地段 咕嘟咕嘟 障碍

污水 附近规矩 戴上 誉为 称赞 特约 服务箱

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3)齐读课文

(4)讨论:“闪光的金子”在课文中出现几次?

a 出示: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人们感激徐虎,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齐读

b 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的题目的?

c 在这里题目上加上双引号,表示课文不是真的写金子。其实是写徐虎,写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

d 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闪光的金子”,这叫首尾呼应。同学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来写。

四、书写生字:修谈供凡及

1、读生字

2、师范生字

3、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的字词句来理解徐虎是个一心想着别人的人。学习徐虎他利用自己的擅长为人民服务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书空默写生字修谈供凡及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闪光的金子”指?(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3、徐虎到底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

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话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相机学习第一段

(1)出示:

徐虎是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却被上海的居民誉为“闪光的金子”。

指名读

理解:普通水电修理工

徐虎他特别擅长于修理水电。只要水电出现故障,他都能修理。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上海的居民为什么把这样高的荣誉送给徐虎呢?

请读一读下面的文章,2、相机学习第二、三段

(1)交流:徐虎怎样做的?

(2)理解:

“特约、故障、提供”

(3)自从那以后,徐虎就——

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齐读

(4)读了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徐虎的确是“闪光的金子”?

(5)交流:

圈出“每天、总是、挨家挨户”。

3、学习第四、五段

(1)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写了他为居民服务的情景。

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3)找出徐虎一心想着别人的词语、句子。

交流后,齐读。

(4)小结:(引读)许多年来,徐虎就是这样————。他利用————走遍————,给大家带来了————。人们感激徐虎,都说——————————。

(5)齐读第5自然段

三、总结:

读完课文,请你再来说说徐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你应该向徐虎学习写什么呢?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生字:具按劝便;用“已经”造句;完成练习。教学过程:

一、课堂练习

1、出示:

天已经黑了。

我已经是一名少先队员了。

当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赶到第五家时,已经是夜晚10点多钟了。

2、指名读句子

3、先口头造句,再写下来。

4、教师个别指导。

二、学习生字:具按劝便

1、抽生字,识记生字(书空默写)

2、师范写字

3、学生完成习字册

三、补充练习

组词

凡()闪()徐()供()

上一篇:作文素材:描写天空的好句好段摘抄下一篇:远离毒品_珍爱生命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