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精选6篇)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 篇1

教学8班姓名:陈胜学号:0212665序号:26

“战略”一词,源于战争或军事,其本意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克劳塞维茨在巨著《战争论》中把战略解释为“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并指出,战略必须为整个军事行动规定一个适应战争的目标,也就是拟制战争计划;并且必须把达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行动同这个目标联系起来。战争应该是什么样的,是根据国家的各种情况确定的,因此,战略接近政治和治国之道。这一定义精辟地揭示了战略的丰富含义。从其背景中可知,战略是针对敌人(或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正在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而制定的。这是“战略”这一概念产生和扩展的根源:凡是存在竞争,且竞争获胜取决于优势地位,而优势地位的取得,又取决于长期准备和持续努力的场合,都需要制定战略。

二战以后,经过不同的延伸,“战略”的概念进入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其涵义也相应地定义为:战略是为实现系统的长远目标所选择的发展方向、所确定的行动方针,以及资源分配方案的总纲。战略带有全局性、长期性的特点。具体地说,战略有以下几个涵义:(1)战略是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甚至决定全局成败的谋划;(2)战略问题是关系到全局或整体的主要力量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方向和如何使用的问题;(3)战略是许多行动的总的指导规划,它包括为达到广泛目标而确定的资源投入重点;(4)战略是确定系统基本的长期目的和目标,以及决定系统方向和实现这些目标、目的的总体规划和政策体系。

那么什么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呢?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是“战略”这一术语在科技领域的延伸和推广,指国家对科技活动全局性和长期性的规划和行动方针。虽然“科技战略”这一词出现很晚,但是科技战略规划和实施本身早已在科研活动中进行。从上世纪30年代起,科学事业开始进入一个由国家组织协调的大规模集体研究的时代,出现了许多花费资源巨大的研究项目和具有明确战略思想的重大工程。自二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增强,为了保持与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和维护国家的安全,工业化国家开始对其科学技术能力给予更密切的关注,开始在国家水平上制定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和行动方针。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关于影响全局的主要发展方向或主要力量的筹划和行动方案;关于整体力量长远的规划和统筹。尽管每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每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有着共性。它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行动。一个完整的国家科技发展的构成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其中战略目标是战略的核心,它是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又是战略方案实施的依据。战略思想不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把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发展目标联系起来的思路,它是战略的灵魂,暗示着行动的方向。战略思想的获得要进行充分的研究。战略目标是指在一定期限内所要实现的明确的总体目标,包括重点方向的选择、资源投入重点和运行机制的建立等等。战略目标的提出,是基于对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国内科学技术的优势与潜力分析,找出差距和机遇。战略目标不仅包括国家的总体目标,而且还包括国家总体目标和各部门、地方目标之间的系统联系。战略方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实现国家战略发展计划,要从战略目标出发,对现有各部门的发展目标、规划、计划、问题以及资源分配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因此,政府的协调能力和连续性的政策体系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不可或缺的保证。

如何制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呢?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明确国家发展目标;(2)研究科技发展与国家目标之间的关系,即研究国家发展目标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或科学技术在实现国家目标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3)分析本国科技发展的优劣和潜力;(4)提出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案。其中,科学技术和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即科学技术在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制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基础,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这种联系,不仅要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依据,而且要根据国情详细分析。不仅要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分析对科技发展的期望,而且要根据国内的现实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

1995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这表明举国上下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达成了共识。“科教兴国”的涵义是把科技和教育作为国家发展与兴旺的一个关键的促进因素。也就是说,在国家发展的框架内明确了科技和教育的位置。因此,它为指导和规划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框架。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是什么呢?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必然选择。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国家。”这一讲话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时间“自主创新”成了社会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大家纷纷对“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各抒己见,交流观点。

当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正在摆脱改革开放以来的跟踪模仿模式,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我们之所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确定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是有着深刻的国内外背景依据的。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然而毋庸讳言,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市场换技术”为主要形式的跟踪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而且我国科技发展路径过去过分注重跟踪模仿,梯度转移,而自主创新严重不足,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因此,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系统中各个因素的特征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决策,少走弯路。与此我们应该把基础研究放在自主创新的重要位置。基础研究决定一个民族的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自主创新的源头。这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共识。然而目前仍有一些科技资源管理人员对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而在政府干预科技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基础研究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局面。基础研究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是基础研究的成果具有超前性,其深刻的内在价值当时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其二是基础研究厚积薄发,其进展往往难以预测,需要在宽松的环境下,长期积累才能取得重要成果。我们决不能因为它的重要特征而影响对其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 篇2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管理学,体育管理学,因素与环境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社会学科,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也就是说,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的具体体现。[1]

体育管理因素是体育管理系统内在构成的基本元素。体育管理环境则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并决定体育管理系统活动的外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任何成功的体育管理实践, 其管理者必定能依据对管理因素和管理环境的深刻认识, 将纷繁复杂的管理关系简化, 进而驾驭与把握体育管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基本矛盾。

一、体育管理系统的构成因素

体育管理活动本身是一个有机系统。在系统内部, 它由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以及管理中介诸方面的因素构成。

1. 管理主体方面的因素

管理主体指行使管理权力的管理者和管理机构, 凡是完全或主要从事体育管理工作的人员都属于管理者。管理者有层次性, 低层管理者同时也是上层管理者的管理对象。管理机构是指专门从事体育管理工作的机构, 是体育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其设置的科学、合理、精干、高效对管理系统的功效有极大影响。

2. 管理客体方面的因素

管理客体泛指非行使管理权力的管理对象, 包括被管理者、财、物、时空、信息。被管理者是指管理主体是施加作用于其上, 接受和执行管理指令的各类人员。财即资金或经费。理财包括生财 (根本) 、聚财 (保证) 、分财 (前提) 和用财 (关键) 。物即物资。广义的物, 是指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物质资料的总成。狭义的物, 则单指生产资料, 即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和经费的实物形态。体育物资由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和材料三者构成。时空即是时间和空间的合称, 它反映了体育管理活动的速度、效率、范围、领域和各种关系。从管理学上讲, 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势。信息, 即日常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信息。一切管理都是通过信息来指挥人、财、物、能量和信息流通的, 整个体育管理过程, 从预测决策、拟订计划、组织协调到控制监督, 都贯穿着信息流。

3. 管理中介方面的因素

管理中介是连接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中间媒介。组织机构即是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组织起来, 形成一定的机构和体制。法规, 法和法律规范的合称, 保证体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工具, 即指信息网络、信息工具和电子计算机等。

二、体育管理对象各因素之间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是物质世界的本质特点, 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的联系之中才能存在和发展。

体育管理的对象, 首先表现为由管理者负责控制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尽管这个整体可能因为管理业务性质和具体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但是作为管理对象, 它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

体育管理者应该如实地把管理对象看作是整体、部分、相互关系、关系变化及其结果转化的动态统一体。也就是说, 体育管理对象应该是管理主体负责控制的那个特定的有机系统, 绝不只是一个孤立的要素。

三、研究体育管理环境的重要性

1. 研究管理环境是体育管理决策职能的基本环节和重要内容

为了创造和利用最佳环境条件, 降低决策成本, 正确选择决策方案, 在决策过程中, 体育管理组织必须确保环境分析这一基础性环节的完整。

2. 研究管理环境是建设中国特色体育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

一个国家的体育究竟采取何种发展道路以及采取何种管理模式, 应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历史发展来决定, 而不应该脱离这个最基本的现实环境与历史条件。

3. 研究管理环境是体育管理系统为自身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的需要

体育管理系统要与外部社会环境协调、平衡, 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条件。

四、体育管理环境的类型

按照环境的形成原因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自然环境是指体育管理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3]一旦认识或掌握了本国的自然生态规律, 我们就能从必然王国不断迈向自由王国, 从而成为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真正主人。在认识上, 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 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 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 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 摆脱了盲目性, 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 就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4]

社会环境是指通过人类自身劳动与创造而形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体育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基本要素构成。

五、结论

体育管理系统由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以及管理中介诸方面的因素构成。体育管理对象作为管理主体负责控制的特定系统, 它是整体、部分、相互关系、关系的变化及其结果的转化的动态统一体。在体育管理系统诸因素中, 主导核心因素是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7]

体育管理环境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和影响并决定体育管理活动的诸种客观因素的总和。按照环境形成原因的不同, 可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社会环境又有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人口环境的区分。

通过透彻分析体育管理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 并以此为依据, 进而驾驭与把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矛盾, 可将纷繁复杂的管理关系简明化, 便于提高实际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纯成等.自然辩证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9.

[2]刘青.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与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 2003 (6) :129-132.

[3]邵显明, 张琪全, 李国柱.我国体育发展战略与决策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6 (6) :23-25.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 篇3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然辩证法课程自1978年在理工农医科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以来以其独特的学科内容、别具一格的理论特色和深刻的理性启示作用,受到硕士生的普遍肯定,成为最受欢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一。自然辩证法教学,不仅提高了硕士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在其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许多硕士生反映,自然辩证法课增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然而,谨在我学习《自然辨证法》的期间,不时地有人对自然辩证法课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持怀疑态度。

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对十九世纪中叶的自然科学各种成就和各科基础理论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概括与总结。

首先,自然界是物质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物质的表现形态是千差万别的,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在自然界中,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都是客观存在着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的无限的整体;自然界是处于永恒运动着的变化过程之中。整个自然界表现为物质发展的普遍联系和物质发展的历史过程。正是由于物质的运动、发展、变化,才使它的表现形态、结构和属性千差万别,构成琳琅满目的各种现象;自然界中整个运动是统一的,有规律的;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①其基本形式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运动形式。它们相互交错又相互转化。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辩证地进行的,因此,我们认识自然界也就必须遵循唯物辩证法。

其次,在物理学方面,恩格斯说明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真实含义,并把它叫做自然界的绝对规律,从而作出深刻的论断:物质和运动不仅在量方面是不灭的,而且在质方面也是不灭的。在生物学方面,恩格斯对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及其创立的进化论学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批判了达尔文把英国神甫马尔萨斯的荒谬理论搬到生物学中来的错误,指出了达尔文忽视关于机体变异性原因的缺点。

最后,恩格斯还研究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过渡问题,在关于人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发生的学说中,深刻地说明了劳动工具的发明和制造在形成人的体形和形成人类社会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头等的和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实现了从研究自然科学到研究社会科学特别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渡。

二、《自然辩证法》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自然辩证法课程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功能

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自然辩证法依据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实证研究,阐明了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进深刻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战胜和取代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必然性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性及其对科学认识与实践活动的一般指导作用。因此,自然观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确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深刻揭示了社会因素对科学技术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揭示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②。因此,科技观的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的理解,有助于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党和国家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此外,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教学还具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功能。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所处学科位置,决定了它在发挥其思想教育功能的方式上不同于其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学科,又是哲学、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相互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科学和哲学认识层次上,它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处于一种中间的位置。作者认为,自然辩证法课程发挥其思想教育功能的方式是理性启示、间接迂回或潜移默化。因为,对于当代喜欢思考、善于思考的硕士生来说,其思想问题大多是带普遍性、根本性和深层性的。因而,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从理论上着手,充分发挥理论的启示力量。

三、《自然辩证法》课程对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探析

《自然辨证法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明确的,受到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肯定,其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分析如下:

(一)帮助广大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意识、科技道德,处理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自然辩证法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现实最直接的体现。不少同学把这一部分的学习同自己晰学专业所担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任务及自己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因而收到一定的实效。科技观的这些实效,说明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才三哮内容之中,这正是这门课的优势和乐于被接收的所在。

(二)提高研究生辩证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把所学到新的科学思想、科学技术方法应用于自己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去,使他们具有现代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勇于创新开拓,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好更多的贡献,是自然辩证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实际的体现。有个研究生在学完科技方法论后,把所学的方法应用于计算机病毒的科研过程中,一个制止病毒的防毒卡的设计构思由此产生。

(三)可以使理工科研究生更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当代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攀登新的高峰。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表明:任何一个自然科学家总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工作的,问题在于他受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支配,而任何自然科学重大成果的取得,实际上都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果。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留学英国时就学习了《自然辩证法》,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年青的高能物理研究生曹南薇初出茅庐,也深深地领会到恩格斯阐明的真理——“只有辩证法能够帮助自然科学战胜理论的困难”。

四、结语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重要的精神食粮和思想武器。我们要努力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运用它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原理,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建军.科学技术哲学是自然辩证法的当代形态[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09).

[2] 孟庆伟. 关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体系的构想[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01).

[3] 寇世琪.关于加强自然辩证法课程思想教育功能的几点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08).

[4] 寇世琪.试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學改革[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5(02).

注释:

①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961年人民出版社.46页.

自然辨证法 篇4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后感

最近,对恩格斯自然辨证法略读了一番,一开始无非抱着完成作业的心态去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不自觉的被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思想高度所折服。虽然我的理解仅限于一些很浅层的认识,但已足以让我学到很多以前不曾涉及的方面。恩格斯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哲学家,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精辟地阐述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在今天,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不得不让我们发现,恩格思的预言与现实的科学发展是如此的吻合。不禁感叹他的智慧和伟大以及对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的指导作用。特让我从中一知半解的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以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与哲学中的作用。通过这次阅读导言,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我的阅读与理解都这么吃力,那么恩格斯的研究工作将是多么的艰难,但他仍旧孜孜不倦的为人类事业奋斗终生。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他的精神将带领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下面对我感受颇深的几点进行探讨论述。

对于自然的研究,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是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恩格斯的观点和思想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他在这本导言里,很好的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恩格斯认为,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当前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有这种孜孜不倦,循环加以运用的学习态度。

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提出三个阶段。

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古代自然观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坚持从自然界的总体联系和运动、发展、变化中认识自然界。它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正如恩格思指出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欧洲各国在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认知革命后,促使人们真正发现了地球。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许多人为之献身.而后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让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然而,因为依然受到神学的限制,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是一些规律的描绘和对周围世界一种静态的分析与研究。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这样一个见解。对于起因,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们只是简单的解释为由于神秘的“第一推动”而运动起来,并永恒的如此运动下去,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看来能独立于所处的社会之外,不被这个社会的固化思想侵蚀,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是很难的。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生需要引以重视的地方。研究生最基本的任务就是研究以有的先进科学理论、技术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做出新的成绩。我们往往很容易受他人思想的影响,很难提出自己新的想法,新的见解,势必会影响以后的科学研究,论文发表。也就是说没有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假说的形成,哪会有科学理论的创立。而要想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是说可以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所发现,必须要先学习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该专业的一般规律及其发展过程,方向,前景。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培养我们的思维,提高使用合理的科学方法的能力,开阔我们的视野,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矗学习就是这样一个需要不断地积累,循序渐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文中又提到是1755年出现了哲学家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才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之后,又产生了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这些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消融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鸿沟,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可见,哲学并不仅仅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所被灌输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哲学更多的是在思考人类面临的感到最困惑无解的问题。而思考这些艰深问题的人便是哲学家。正如苏格拉底对他的弟-子们所说:哲学家要做社会的医生。所以说我们要对某一专业更广更深的理解是离不开正确的科学方法和广阔的科学视野的。我觉得这种更一般性的科学方法训练、能力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是由研究自然科学的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所能提供的,因为所有的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加强自己的学习与锻炼。西欧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师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不以多才多艺之“杂”闻名于世。没有学术上的纵贯和横通,没有一批学识渊博的巨人,就突破不了神权一统天下的局面,文艺复兴不起来。杂与专不是对立的,杂就广度言,专就深度而言。杂可以寓于专,专完全可以体现于杂。杂家要具备学、识、才。仅仅这样要求,还嫌缺乏个性。因为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是才多学广的。杂家之所以为杂家,在这些方面还应体现为学不避杂,见识非凡,是达练之才。所以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自然的研究,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是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恩格斯的观点和思想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的。他在这本导言里,很好的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恩格斯认为,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当前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有这种孜孜不倦,循环加以运用的学习态度。

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科学,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这正顺应了我们人类的生活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恩格斯还以大量的科学史实为依据,说明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由此恩格斯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帮助和促进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进而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文中提到:“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而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恰恰加速了这个发展过程我,比如大气污染导致的全球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物种消失,还影响人们的健康等一系列的危害。我们人类与天斗,与地斗,在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敌人后,却发现最危险的敌人竟是我们自己——人类,我们人类对自然无限的索取,征服,人类妄自尊大,最终却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生态的问题,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变。即人类应当改变自我中心主义,要从战胜大自然转变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天人相分、天人对抗转变为天人合一、天人为友,从农业时代的黄色文明、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绿色文明。人类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场绿色革命。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不再把自然当作永无止境的盘剥的对象,将其看作是人类存在的根基,看作人类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爱护。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来指导实践,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最终造福全人类,造福全社会。

正如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所揭示的,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总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另外,我们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所以我们应该博览群书,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同样要意识到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知识所提供的科学的方法训练、能力培养以及视野的开阔,因为所有的学科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学习中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可以汲取的营养。关键是我们要从这些专门知识中提取出对我们认识自然,进行科学研究有益的观点。没有学术上的纵贯和横通,没有广泛的积累,人就不能充分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从而使我明白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促进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就必须要正确、科学、全面的去学习认识自然界。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另外,我们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以指导我们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同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并非单纯的谁指导谁,谁规定谁的关系,但是相辅相成确也略显不当,因为毕竟自然科学偏向去实证,而哲学偏向于纯意识的思考,自然科学需要自己去探索发现自然的规律并对其加以总结,而哲学则观测已有事实的总结和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意识走向的某种推测。你可以简易的说哲学帮助自然科学的研究不偏离自己的初衷,以及帮助科学家们维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自然科学则反馈哲学以实证和在某一阶段的可称之为真理的严谨的科学定义来帮助哲学来完善其自身。

自然辨证法读后感 篇5

一.论文基本信息

题目:《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与国民素质》

刊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期数:2005年第12期

作者:徐善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二.文章基本内容简介

国民素质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民素质, 传播普及科学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作者对古今文化的内涵外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和传承中的得失, 以及如何吸取东西方文化的营养, 正确理解和使用科技成果,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进行了有分析、有独到见解的论述。

三.文章各部分主要观点和思想

全文分三部分论述。

(1)阐述了作者关于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与国民素质的基本观点,即:文化已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灵魂和活力所在, 经济社会的每一次大发展都需要重大的文化繁荣与创新来引导;社会的进步本质上将是科学文化的不断创新、广泛传播与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2)作者阐述了国民素质问题的意义及我国传播、普及科学文化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性跟必要性。这部分又分三小节阐述。第一,国民素质是国家实力的基本要素, 中国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关联到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些基本指标, 已成为对我国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牵制因素, 这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并需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 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需要。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传播与普及科学文化,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其中关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有扬弃也要有继承, 要在扬弃与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样的话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官方场合, 讲了几十年并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我们还缺乏深入理性的思考和研究。传统文化又不可能支撑起中国现代文明的大厦。因此, 在继承基础上创新,不断发展国家新时期的先进文化, 特别要重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传播与弘扬就成为必须坚持的方向了。第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3)作者从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与现状出发对涉及科学文化的传播与国民素质提高的相关学术问题讲一些个人意见。第一,对待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需要有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问题上, 应当多注重一些思想内涵、时代背景以及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作用的研究。我们一定要知己知彼, 不仅能够扬己所长, 更要善于学习补己之短, 这样才能构建中国当代的先进文化。第二,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伴而行。要明确科学文化传播、普及与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要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标准, 也要调动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不断丰富科学普及的内容, 强化相应的途径和手段, 特别是组织发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文化传播、普及工作, 探索多元化的科学传播模式。第三,要正确地认识科学, 要正确地使用科技。科学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 但是我们如果不去理智地利用它, 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这样的警告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停止。

四.文章结构分析

这三部分结构明晰,逻辑关系紧密。首先提出科学文虎素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大意义;在提出我国科学文化素质传播和国民素质的落后现状及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性跟必要性。最后就我国落后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具体的个人意见。文章按照总分总的行文方式,用数据从事实说话,直截了当,由现象及本质,由本质求对策,行文流畅,意义重大。

五.启发与感悟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美好祖国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要积极提高自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努力。首先,我们要利用大学时代这一大好时光,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力求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另外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本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也要广泛涉猎,如果只注重本专业,而忽视专业之外的知识,就会成为“井底之蛙”。现阶段,随着我国逐步与国际接轨,外语显得尤为重要,不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 篇6

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2.古希腊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基本关系

3.中世纪后期经院哲学对近代科学形成的影响

4.近代形而上学(或机械论)自然观产生的科学背景

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

6.近代后期有哪些科学成就率先突破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束缚?为什么?

7.怎样理解科学的特点

8.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

9.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

10.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11.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2.科学的精神气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3.谈谈科学奖励中的马太效应

14.简要说明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哪些

15.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

上一篇:医务人员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进出口报关实务实训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