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新闻稿案例
人物特写:2010年2月18日,**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面后,由白宫工作人员从后门带出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田东发自北京
长约70分钟的闭门会谈,拒绝任何媒体进入,谁也不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流亡藏人”**说了哪些“悄悄话”。
2月18日,会见结束后,**兴高采烈地告诉守候在白宫的美国媒体:“奥巴马总统非常支持我。”但转身后,自恃为“贵宾”的**却被“主人”从白宫后门请出。
华盛顿的积雪还未融化,就在后门边上,几个黑色大垃圾袋鼓鼓囊囊地挺立着。身着藏服的**不得不暂时卸下脸上的喜色,小心翼翼地从路面上绕行过去。
例2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 1958年8月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稍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参观者注视着堆积如山的遇难者的鞋子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
再看导语,1-3自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读者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精彩的细节
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还有对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精警的语言
这篇新闻用词简练准确,意味隽永;造句明快流畅,情感浓郁。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
还有很多语句精警有力,发人深省。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
还有用反讽的语句表达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如“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修饰语越是极化人们的“难以置信”(“噩梦”的消释),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又如“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冷嘲热讽中寄托着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恶,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
一、新闻教学案例的选取误区
要想让案例教学法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优势, 对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 因为“案例的类型、内容和特点, 决定了后续教学是什么类型, 该如何进行, 应达到什么要求, 合理地选编案例也就成为案例教学的兴废基础”。[1]然而, 在目前的新闻教学和研究中, 一些教师和研究者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 教学案例的选取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近年来, 新闻传媒方面的教材大批量地涌现, 既有国内新闻传媒专家、学者的著述, 又有不少国外教材的译著, 这对我国新闻教学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 一些新闻学教材所选取的案例往往缺乏独创性, 不少都选自不同时期的同类教材, 既不适合当前的新闻传播环境, 又缺乏新闻教学的可操作性, 因而影响到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同时, 新闻专业老师在选取教学案例时也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随意性。新闻教学案例应该与要讲授的新闻理论和实务有某种程度的关联, 但并非所有该类型的案例都可以拿来使用。有些教师在上课时, 随机挑一个相关的新闻事件来做案例, 很少考虑其是否能够紧扣教材, 是否可以创设合理的情境, 是否对学生有较好的启发作用。其结果是, 既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二是将案例教学法与举例教学法混同, 把列举的用来说明某种新闻理论的例子当做案例, 整个教学过程既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又缺乏一定的教学互动, 使学生无法发现在例子中所蕴含的新闻理论。实际上, 举例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采取的用来说明问题的教学行为, 它注重的是结果, 而案例教学则是教师创设某种情境, 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双向学习活动, 它更注重过程, 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二、新闻教学案例的选取原则
在选取新闻教学案例时, 需要考虑新闻学鲜明的实践特色和社会应用性。一般而言, 新闻专业老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
新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的理论和应用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逻辑学、美学等相关学科密不可分。因此, 新闻学的基础牢、背景广、应用面宽, 涉及的理论也较丰富, 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师讲授也需要将相关学科知识设置好, 有目的、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同时, 青年学生也有其接受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自身条件与偏好, 教师应该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依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 做到有的放矢, 使案例的内容与知识点有机结合, 而且要考虑案例在教学环节中的适用性,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征、实际层次和接受能力, 选择适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案例。例如, 选取一些涉及学生自身利益、情感生活和校园生活的新闻案例, 就容易受到学生的关注和理解。还有一种情况往往容易被忽视, 就是教师应该针对自身条件来选取案例, 具体说来, 就是要根据自己对新闻理论和实务的掌握情况, 对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事件背景、处理问题的经验等选取案例, 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临场发挥。
(二) 典型性原则。
新闻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新闻价值理论, 综合新闻价值各要素的特征, 它强调的是一条新闻之所以有价值, 是因为该新闻无论从哪个要素来看都相当出众, 都在同类事件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从这个角度来说, 新闻就是新典型。同样的道理,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 选典型的案例, 选有代表性、有价值的新闻事件, 这样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 展示事件的矛盾和冲突, 体现案例的现实意义。在选取典型案例时, 教师应该考虑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其一, 所选取的典型案例, 应该符合教学目的和要求, 集中蕴涵所要讲授的新闻理论和知识点, 足以给出两难情境让学生自由取舍, 使学生获得理性的判断和结论, 掌握某种新闻知识、理论和技能。其二, 学生从案例中学到的新闻知识、理论和技能, 能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很好地用来应对实际新闻活动中的新闻事件, 指导新闻实务的开展和新闻理论创新。第一个方面强调从典型案例获得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优势, 第二个方面强调在理论联系实际中, 典型案例的普遍指导作用, 它们共同构筑了典型案例的典型性。
(三) 争议性原则。
新闻讲究真实、客观, 然而, 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的过程中, 不同的新闻工作者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成分, 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甚至经常出现立场、观点相冲突的情形。不过, 这种冲突性和争议性, 最终会促使新闻事件或新闻活动走向真实、接近真相。在新闻教学中,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 主动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共同探寻新闻的本质。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 其核心就是要创设一种两难情境, 没有特定的选择与处理方法。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充当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参与争议, 最后归于理性, 形成各自的观点并解决问题。在这种良性互动的情况下, 案例就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 会对学生形成很强的吸引力, 使问题的焦点逐渐集中, 使话题的深度不断拓展, 也使学生对争议而获得的结论印象深刻。这种教学特色和效果, 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案例教学的魅力也正在于此。需要注意的是, 具有争议性的新闻案例, 其内容不能过于简单, 话题点不能太单一, 要有一定的矛盾冲突且不易取得一致意见, 需透过新闻事件的表面现象才能发现其本质。
(四) 时新性原则。
新闻对时间因素有着极高的要求, 和真实性一样, 时新性也是其基本特征和最为核心的规律。时新性原则强调的是, 在保证新闻事件相对新鲜的基础上, 恰到好处地介入新闻事件和新闻活动, 过早或过晚都会损害新闻的质量。在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教学中, 教师选取案例, 首先应该考虑与所要讲授内容有关的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这种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新鲜感, 产生强烈的获知兴趣, 而且能够让学生获知事件的最新变动, 及时了解新闻前沿, 这一点也正符合新闻的本义。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需要审时度势, 分析案例的适用性, 把握新闻事件的发展态势与结果, 最后确定什么样的案例适合拿来作为教学之用。一个案例单从内容上看, 既能蕴涵要讲授的新闻理论和知识点, 又是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 如果发现该事实目前仍属于保密对象, 或者在法律上还需要最后定性, 或者它作为案例的全部意义目前还不能充分展现, 这时就需要将该事实放一放, 以备适当的时候所用。要保证案例的时新性, 需要将工夫放在平时, 国内外发生的新闻、发布的新成果要经常关注、分析, 同时对自己教学的需求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像这样做到知彼知己, 才能不失时机地用好教学案例。
三、新闻教学案例的运用策略
案例是用以配合和促进课堂教学服务的, 它的存在相对固定, 而其服务对象却是不断变化、千差万别的。因此, 案例就存在一个适用性的问题。同时, 对现有的比较适合教学所用的案例, 应该如何恰当地安排使用的时间、环境、方式, 如何引导、组织和评价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这又是一个组织策略的问题。因此, 教师在选取案例之后, 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时代背景、周围环境条件、教师自身条件等, 对案例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安排;根据讨论之中学生的表现、进展的节奏等, 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 使案例与学生、教师和现有条件配合得当, 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 善于“抛锚”。
案例教学也被形象地称为“抛锚式教学”, “所谓的‘锚’就是指一个与实际情境相关的问题”, [2]这个问题一旦被确定, 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随之被确定下来, 如同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在新闻教学中, 教师在一定新闻情境的基础上, 选取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这就是“抛锚”。确定问题之后, 学生到实际的新闻情境中去感受和思考问题, 根据教师提供的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搜集尽可能多的案例资料和背景, 自主研究和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可见, 抛锚的方式, 即确定什么样的真实事件或问题, 如何安排事件或问题, 就成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教师在选取和布置案例时, 应当采用能够反映新闻前沿、与学生有一定接近性的新闻事件, 确定容易让学生产生两难情境的问题, 让其在这种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 产生学习、研究和讨论的需要, 进而主动以新闻工作者的视角观察事件, 或者模拟转换为职业记者身份, 仿佛自己就在新闻事件的现场, 就报道的内容、对新闻事件的立场等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二) 适当引导。
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之一就是角色的转换, 即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 以一个引导者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当然, 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应尽最大可能把握自己的学习进程, 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 在两难情境的生成、讨论话题的丰富、思维困境的疏导和结论的多元化等方面给以引导。所以, 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当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时, 何时真正需要引导, 如何向学生提供引导。新闻教学要给学生更多的独立实践机会, 同时新闻实践应用又具有复杂性。因此, 教师要适时、适度地给以引导, 保证学生讨论问题的顺畅进行。可以就课程需要提出能够引起学生新闻敏感的问题, 在学生就此问题联系实际时, 与学生共同思考信息的来源、事件的焦点、当事人的矛盾冲突和受众的两难选择等话题;在学生产生初步结论的过程中, 提示学生自主进行支撑材料的选取、同类新闻事件的归纳的方式;在学生试图解决新闻事件的问题时, 要鼓励学生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处理新闻事件, 评估各种方法的可行性, 预测可能造成的后果, 等等。
(三) 积极评价。
在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尤其是当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或得出某种结论时, 要积极地给予适当的评价, 以激发学生的讨论、思考的兴趣和信心, 促使学生自我确认和调整, 将感性经验上升为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评价要客观公正, 给学生平等表达的机会;评价以教师对学生的为主, 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以避免教师的主观随意性和自己对案例理解分析的局限性;对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时的表现一般不做优劣评价, 而应以鼓励与表扬为主, 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遵循以思维状况的考查为主体的评价标准, 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淡化结论的途径和质量。在新闻教学中, 由于新闻学的多学科交叉特征, 对新闻事件性质、原因和影响的判断有一定难度, 学生难免会存在一些认识和方法方面的不足, 教师应该端正心态, 多鼓励, 少批评, 帮助学生培养新闻敏感力, 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新闻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水平。
摘要:在目前的新闻教学中, 选取案例存在一些误区。教材中的案例往往缺乏独创性, 教师在选取案例时也比较随意, 甚至将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混同。新闻教学案例的选取应该遵循针对性原则、典型性原则、争议性原则和时新性原则。在运用案例时, 要善于提出问题, 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 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闻教学案例,选取误区,选取原则,运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傅小悌.案例教学的运作与原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1997.4.
中青报:为暴打女司机叫好是戾气弥漫的体现
5月3日下午,成都市锦江区某十字路口处,司机张某开车逼停女司机卢某,将其从驾驶室内暴力拉下车并拳打脚踢。张某称,卢女士的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变道,使他车内的孩子受到惊吓,因气不过,他随后一路尾随并实施殴打。卢女士表示,因自己对道路不太熟悉,确实在变道时突然点了一下刹车,但当时两车并没发生剐蹭,“根本没有想到这个男子会一路尾随并破口大骂,最后把我逼停把我从车里拉出来毒打。”(新华网5月4日)
无论是知书达礼的小资,还是风度翩翩的白领,当他们握紧方向盘时,都容易变得脾气火爆、乱飙脏话。这种通病在汽车社会见怪不怪,此即所谓“路怒症”。新闻中的男司机,无疑是“路怒症”的典型患者。百度一下相关新闻报道,因“路怒症”滋生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在陕西西安,小车称公交车挡了路,两男子逼停公交车后上车暴打司机,司机的鼻梁骨被打断;在甘肃兰州,一辆奥迪车欲停在医院应急通道被阻拦,女司机下车用膝盖和高跟鞋狠撞狠踹保安„„
相比之下,成都这名男司机无疑更残暴更凶狠。看那视频,当事女子开车突然变道固然不对,好在并未造成任何剐蹭,该男子竟一路尾随直至将对方拉出暴打才解恨,可见该男子心胸何等狭窄,“路怒症”暴戾之气又严重到了何种程度。若说女子突然变道让男子车内的孩子受惊,他如此暴打陌生女子,这孩子又当有何观感?
诡异的是,面对“有视频有真相”,居然还有很多网友无视暴行甚至为之叫好。有的说“这样的女司机就该教训一下,打得好”,有的说“打打让她长点记性也好,她活该”;更有甚者,叫嚣“女人就不应该拿驾照,开车上路就是危险因素,就应该被打”。看到这些是非不分、良莠不辨的评论,实在让人不寒而栗。不排除某些女司机确实开车技术欠佳,但所谓“马路杀手”真的全是女司机吗?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黄灯、爆粗口„„凡此种种,自认技术一流的男司机们哪一样少做了?
为暴打女司机叫好,不仅是为暴行鼓掌,也不仅是性别歧视,更是戾气弥漫的典型体现。只为一点点小事,就不惜把对方往死里打,旁边还有一群叫好的看客,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画面。为什么如此简单的是非判断,却不能让围观者达成基本的共识?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将交通规则放在眼里?批评别人不文明驾驶,自己却在为暴行叫好,在这样的双重标准下,所谓文明无非是强者给弱者定下的规矩而已。
对任何城市来说,患上“路怒症”的人越多,道路交通必然越发拥挤,不必要的纷争、吵闹乃至社会戾气必然膨胀。为此,一方面当然要通过加强管理规范文明驾驶,另一方面更要严惩那些动辄滥用暴力者。一个人的暴戾,既肇端于这个社会,又加害于这个社会;而要改变社会的暴戾弥漫,每个围观者都要反躬自省。
凤凰评论:暴打女司机不对,但忍让更可悲
编委汇政委
如果指责不文明行为是一种病,那作出不文明行为的人得的又是什么病,对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的人又是一种什么病?看着这些病不断蔓延而不去治理的人又是什么病?
遇事莫装逼,装逼遭雷劈。成都女司机被殴事件发展到今天,随着昨天行车记录仪视频内容的曝光,民意从一开始对男司机的愤恨,快速反转成了对女司机的一致讨伐。
像此前无数热点事件一样,老百姓对对与错的朴素判断,再次被掌握话语权的人们冠以了“社会戾气太重”“公开为暴力叫好”的标签,中青报更是在今天发文《为暴打女司机叫好是戾气弥漫的体现》。文中称,为暴打女司机叫好,是为暴行鼓掌,是对女性的歧视,更是戾气弥漫的典型体现。
本委认为,中青报纯粹是在装逼,而且逼格很高,让自己站在了最高指挥台上,而事实上,这样的文字和观点对推动社会进程毫无益处。
仔细分析公众的情绪你会发现,并没有人为“暴力”叫好,公众是在表达对是与非的最朴素的情绪。
在中国,最无聊的就是每次热点事件一出现,很少有媒体、专家去就事件本身剥茧抽丝,往推动社会进程的方向努力。相反,很多媒体及所谓的专家学者更愿意在道德文章上下功夫。
比如此次殴打事件,连小朋友都知道打架不对,却偏偏那么多媒体站出来教育公众:男司机不该打人。很明显,公众对是非的情绪表达被这些道德文章肤浅化、扩大化了,在这些道德卫士看来,这起殴打事件的是与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打人了,至于你为什么打,我不跟你谈,反正你打人了。
一个社会的理性建设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每一个问题出现之后,舆论能互相支撑着去探究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而让政府与社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解决这些藏在事件背后的问题。可悲的是,中国每天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却少有人敢去深究它的原因。但凡有深究的,必然被道德家们横插一腿,在肤浅的层面争来吵去,从而让每一个事件都成为孤案。
在这起事件中,5月3日的殴打视频曝光,最初公众一致痛斥男司机出手太狠,直至昨天行车视频出现后,公众对女司机的态度才出现了反转。为什么?因为人们从对现象的简单判定,转向了对现象背后是非的明确判断,加之长久以来道路行驶中恶习无人治理,民众情绪借由这一事件找到了出口,类似“这女的真欠”的表达,实质上是对恶劣驾驶行为的愤恨,并不能就此认为这就是在高度认同暴力行为,更不是什么所谓对女性的歧视。
好比一个人横行乡里,被一名壮汉狠抽了一顿,人们第一反应一定是特别解气,但你就此批评他们为暴力叫好绝对是骂错了靶子,因为如果都崇尚暴力,横行者早就遍体鳞伤了。
中青报的文章说,为暴力叫好会造成崇尚暴力,以后司机们有了矛盾就在街头打上一架还了得。本委认为,这就更是杞人忧天了。前文已经说过,人们只是在借这一事件宣泄对不文明驾驶行为的不满和对此事的是非判断,没有谁为暴力叫好,也没有谁会因为这个事件效仿该名男司机,更多的司机还是寄希望于交通管理部门多干预、多作为,而不是司机们自己挺身而出。
看过行车记录仪视频之后,相信很多人都很愤恨女司机的行为,因为她每次别车都给了男司机最坏的结局,且在别车之后故意踩了刹车,把行人的生命赤裸裸地置于男司机车轮面前。如果观看视频都能让你很气愤的话,当时男司机在车里的怒火我们就完全可以想象出来。
不要像道德家那样说“再怎样也不该打人”,在特殊的气氛中,谁也不是圣人,打了也就打了,事后打人者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法律自然会给予他该有的惩罚,但此次事件的现实意义却远远超过事件的法律意义。因此,与暴打女司机相比,忍让更可悲。
本委想说的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公民,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是需要一遍又一遍不断提醒自己,我要忍,我要忍,我要忍,我要忍,我他妈还是要忍,那这个社会的秩序一定是有问题的,而且还很严重。更为要命的是,有一天他真心忍不住了,社会的管理者们却告诉他要继续忍下去,而不是去反思如何抽掉燃烧这些公众怒火的木柴。
顺便说一句,“路怒症”神马的,就别瞎扯淡了,对随意并线、插队加塞、会车开大灯等不讲规矩的行为不去总结,反倒给怒斥上述行为的人总结出“是一种病”,专家们真心是闲的蛋疼。如果指责不文明行为是一种病,那作出不文明行为的人得的又是什么病,对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的人又是一种什么病?看着这些病不断蔓延而不去治理的人又是什么病?
失去约束的世界,战争是难免的,但某种意义上说,战争也是一种秩序的重新建立。怎样避免战争,很简单,让守规矩的人得到鼓励、便利,破坏规矩的人倍感约束、得到惩罚,而不是相反。
场上有黄色,也有黑色,像跳动的芭蕾搬旋舞,黄队是治安一队,黑队是侦查二队,给人一种不一样的美感。而场下更有我们15治七、八区同学的强力啦啦队,还有侦查些许啦啦队,整个场下的气势也是分外眼红的,很明显我们大治安的啦啦队更棒哦,带来的不只是呐喊,还有随风飘动的小旗,场下热烈,场上激烈。瞧,开局侦查二队拿下球权进行进攻,很可惜没有进。我们治安一队抢到篮板,进行快攻。哇塞,完美一球,进了,场下轰动,棒棒哒!紧接着,我们治安一队又进行猛烈进攻,更快,很棒,打出了一个20:0的.完美开局。治安一队果然棒棒哒,场下一枝花,场上一丛花,散发着不一样的迷人芳香,也许这就是我们女篮不一样味道,不一样的美,一种拼搏,一种向上。比赛在剧烈地进行着,侦查二队不甘落后,进行奋力反击,终于场上第一个三分球诞生了,侦查二队进了一个三分,但比分差距还是很大,治安一队还是遥遥领先,但治安一队并没有因比分高而骄傲,而是继续奋力进击,侦查二队这边也没有因比分的悬殊而气馁,好棒,她们都好棒!胜不骄,败不馁,好不精彩!双方还在进行全力比赛,双方都有受伤的球员但她们都坚守着战线,直到教练叫换人她们才舍得下场,期间我区史佳玉(治八)也上场了,她打的辅助型,很多次上篮的机会她都顾全大局进行多传,是球队获取更多分,
很快,比赛到了末点,最后比分是64:6,治安一队大胜侦查二队,比赛结束后双方并无其它异议,相反是给对方一种惬意的微笑,这就是运动,这就是我们女篮的精神,场上场下都是掌声,送给我们的女篮,也送给我们女生,因为那是一种不一样的女人味。
共振现象是自然界中极普遍的现象, 在物理学的不同分支,它拥有不同的名字。 比如在声学中我们称之为“共鸣”,指的是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 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称为“谐振”。 光学中光波的叠加也可以看做一种共振,即光的干涉现象。 而在中学阶段,我们给学生演示最多的现象最明显的是机械振动中的共振。 在机械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 受迫振动的振幅增大, 这种现象叫做共振”1。 这里我对中学常用的非教科书中的共振演示实验做了一个梳理, 按照波的共振与机械共振两大类进行分类供大家参考。
1.1波 的共振
音叉法:演示声学共振和声波具有能量的经典演示实验。取几个音叉且至少有两个频率相同,相隔不远并排放在桌上。打击相同两个音叉的其中之一使其发声, 过一会按住使其停止发声,可以听到另一与其频率相同音叉发出了声音。 实验评价:仪器简单,演示成功率极高。 但该实验中共振的音叉发声小,受外界杂音干扰大,远处不容易听到,说服力有限。
应声法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精心设计了一个声学共振实验。 他剪了一个纸人,把它固定在一根弦上,弹动和该弦频率成简单整数比的弦时, 它就振动使纸人跳跃, 而弹其他弦时,纸人则不动。 沈括把这种现象叫做“应声”。 用这种方法演示共振是沈括的首创。 在西方,直到15世纪,意大利人才开始做共振实验。 至今,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物理课堂上,教师还使用这种方法给学生做关于共振现象的演示实验。 实验评价:十分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但是实验仪器需要特别制作,演示可能出现不明显的现象。
中学阶段光波的共振主要表现在干涉现象中。
薄膜干涉法:取一段铁丝弯成一个带柄的圈,沾上自来水或者肥皂水然后竖直放置。 通过投影或者传阅的方式演示给学生看。 实验评价:相当简便的实验,现象明显且可操作性强。亦可转变为学生实验。 但是较难让学生联系到干涉现象,需要比较多的解释与说明。
激光笔干涉法:取一面小镜子,其中一边镀银。 准备两个剃须刀刀片。 演示开始后,将两片剃须刀紧紧并排放置,在小镜子的镀银面使劲划出一道刻痕(划穿镀银层)。 因为剃须刀片极其薄而锋利, 实际上的两道划痕看起来像是一条。 最后用一个高亮度的激光笔顶住镀银层,从刻痕射出照在墙壁或者黑板上均可。要求:室内尽量黑暗。实验评价: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并且可以以魔术的形式展现,学生非常感兴趣 (同一个动 作 ,一个刀片 划即为单 缝衍射 ,现象截然不同)。 但是经事实检验本实验操作需要多练习,否则不易出现双缝干涉条纹。
1.2机 械共振
皮筋法:“拍拍球”是小学附近热卖的儿童玩具,它颜色多且鲜艳,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长约15cm~20cm的细长的“手臂”,实际上它是劲度系数极小的橡皮筋, 用这种玩具代替普通的橡皮筋做共振实验,能大大提高可见度。 实验时,用手提橡皮筋的一端,在竖直方向上下抖动。 当手抖动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差较大时,小球振幅极其微小。 当手抖动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突然增大。 若小球质量合适,手微微抖动,振幅便能达到几十公分。 实验评价:这种方法非常切合中学生生活经历,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且效果显著,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
共振摆法:在张紧的绳子上挂几个摆,其中有些摆的摆长近似相等.让摆长相等的某一个摆振动,从而使其他各摆做受迫振动。 实验评价:在实践操作中,可以看到摆长近似相等的球振幅较大, 但对学生来说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它们的振动步调不一定一致。 这就导致学生的也许不能一下子得出观察结论。 该实验较难把握住,有时说服力不够。
洗衣机共振法3:家用机械式迷你洗衣机的甩干桶在脱水定时器复位时,由于惯性会继续旋转一段时间,此过程相当于给系统不断施加策动力的过程, 可以把此时的甩干桶当做策动力源。 在甩干桶逐渐减速运动的过程中,策动力的频率逐渐减小,洗衣机的振动却越来越厉害。 在某个转速时(其实是策动力的频率和洗衣机的固有频率近乎相等),洗衣机的振动最厉害。 然后随着转速的减慢,洗衣机的振幅逐渐减小。 课堂演示时,将半烧杯水放在洗衣机盖上,在甩干桶逐渐停转的过程中,水由微微的颤动到较大波动再到轻微振动。 实验评价:较简便形象、直观放大地说明了机械共振的原理,但携带略有不便。
2.共振演示实验创新案例
2.1实 验装置
材料:三个子弹壳、一个铜锁、细线若干、一个盛满水的矿泉水瓶、两根筷子。
制作:
教具1:将三个子弹壳分别用细线系在一根筷子上,三个子弹壳到筷子的距离不相等,即摆长不等。
教具2:首先将筷子穿过水瓶瓶口,并使筷子始终水平;其次将三个子弹壳分别与细线相连,再分别系在筷子上,均在水瓶的同侧,子弹悬挂时重心到筷子的距离分别是11cm、18cm、26cm。 最后在瓶子另一侧的筷子上用细线系上铜锁 ,铜锁重心到筷子的距离可调。 子弹壳的重心及铜锁重心的距离都需要由“悬挂法”确定。
2.2实 验演示
实验1:使用教具1,手握筷子的两端,使筷子保持水平,转动筷子, 使其中一个子弹壳剧烈摆动而另外两个子弹壳摆动微小甚至不摆动。
实验2:使用教具2,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调整铜锁的摆长,使其等于18cm,即与中摆的摆长相等,将铜锁拉离平衡位置一定距离,释放,使其在某一竖直平面内自由摆动,观察三个子弹壳的摆动情况。 再调整铜锁摆长使之先后与短摆和长摆的摆长相等,使铜锁以一定振幅摆动,分别观察三个子弹壳的摆动情况。
2.3注 意事项
仪器制作:
教具1:三个子弹之间的距离应该注意等分,避免三个靠得过近或者过远影响实验现象。
教具2:在确定子弹和铜锁重心的时候可将他们视为薄板并采用人教版必修一中“重力”一节的悬挂法进行确定。 其次,测量摆长的时候先将重物悬挂好,再用直尺测量,防止先测量后悬挂导致的摆长测量误差,注意视线与刻度垂直。 矿泉水瓶中的水要装的适量,太满则重心太高,实验时装置容易倾倒;太少则瓶子本身太轻铜锁摆动时容易倾倒。
实验演示:
实验1:操作需要耐心,最好是提前尝试和练习以达到上课时三个子弹按顺序产生共振的效果为宜。 要明确告诉学生需要观察的内容,以便学生思考。
实验2:将实验仪器略微侧向面对学生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铜锁的摆动幅度不宜过大,大约在10°为宜。 各种摆长重复几次增强说服力。
3.分 析与反思
3.1演示实验教学分析
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实验中占有很大比重, 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演示形式, 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手段,它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本案例是一个标准的使用自制演示实验仪器向学生展示物理现象,阐明物理规律的案例。 它符合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并且能够兼顾观察指导策略。
本实验有明确的目的。 我们不能够离开演示实验的具体目的评价其好坏。 换而言之,即使一个演示实验做得再成功再引人注目,如果实验本身目的不明确,学生看完后只觉得有意思而无法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这也是一个失败的演示实验。 本实验目的明确,就是让学生观察到共振现象。 而且实验1为实验2做了铺垫,明确了观察的目的与角度,让学生做好了观察的思想准备, 从而留给学生一定的产生或者影响共振发生条件的印象,有利于实验演示后的教学。
本实验实验现象明显而直观。 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离不开学生的观察,因此要求演示的物理现象明晰易见,直观说明问题。 首先,本实验采用的“摆”是铜锁和子弹壳,他们都是体积小、颜色深、密度较大的物体,摆动起来非常显眼。 其次,因为是自制教具,所以仪器很简单,实验步骤也不多,过程明了。
本实验操作具有示范性。 演示实验有很多作用,比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物理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还有一点就是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实验方法是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规范严谨的操作是保证实验方法科学性的前提。 因此,教师在设计和上演示实验课时务必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严谨性,以便让学生从中有所学,有所感。 本实验严格地按照悬挂法的有关要求确定了物体重心的位置, 虽然即使不采用此方法误差也不大, 但是这样做教会了学生对待实验要有严谨的态度。 注意到先悬挂“摆”再读数,将误差降到最低,同时强化学生正确使用基本量具、仪表的习惯。
3.2化抽象为具体方法分析
机械共振这一节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的前概念一般比较模糊。 即使细心的学生平时观察到这一现象,也很难凭借感知得出共振的产生条件及规律。 教科书上这一节直接采用了一个标准的共振现象演示仪,这难免让学生很难进入从旧知识、旧概念到建构新知识、新概念的状态。 我们要在这中间搭建一个桥梁,它既能演示出共振的现象,又能让学生不感到陌生。本案例即采用了自制教具的方法。 该方法既能减少学生对于共振现象的陌生感, 又能把抽象的共振问题转变为具体的可观察的现象。
学生在观察这一现象的时候, 会自觉地抛弃对于共振数学表达的畏难情绪,全身心地投入现象观察中,并表现出描述现象的渴望。 我们再适时地从现象、文字、数学等多方面引入对于共振的描述,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自制教具优点分析
课堂演示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是影响课堂教学 效果的关 键因素 ,是学生掌 握概念 、规律的重 要途径 。要提高演示实验教学的质量,自制教具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它不仅可以补充仪器,减轻学校经费开支,更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有助于培 养师生动 手操作 、观察 、独立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学就在身边的意识教育4。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胞主要是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那么一个受精卵,如果只进行细胞的分裂,能形成我们这些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生物体吗?(学生回答:不能)细胞除了要进行细胞分裂之外,还需要进行怎样的变化呢?(细胞分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请同学们结合新学案学习探究1、2、3、4,阅读教材P117-118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1.你能举出一些细胞分化的实例吗?
2.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细胞,为何形态、结构和功能多样?
3.细胞分化的特点和意义有哪些?
4.细胞的分裂与细胞的分化有哪些异同点?
5.细胞出现了分化,是不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或各种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为什么会出现细胞的分化呢?)
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有关细胞形态、结构多样的图像信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引发思考,相互讨论,以解决第1和第2 个思考题。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是细胞的分化?(同学们讨论解决)老师要走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思想动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比较、归纳等方法,可以答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细胞分化的特点及意义,也就是第3个思考题。第1、2、3小题的答案如下:
1.细胞分化的实例: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的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骨髓造血;皮肤再生等都包涵着细胞的分化。
2.因为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要执行不同的功能。为了使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所以在结构和形态上也有了变化,具有了多样性。
3.细胞分化的特点是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是不能逆转的过程。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问题了,由于在前面的章节中,刚刚讲过关于细胞分裂的问题,在引出细胞分化的时候,也涉及细胞的分裂,因此教师可以从细胞发生的变化、发生的时间、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意义角度,通过列表的形式来进行分析。同时也起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信心。列表如下:即第4小题的答案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变化
数量增多 细胞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且这种变异是不可逆转的
发生时间 从受精卵开始,有些部位的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有的细胞发育到一定的时期就停止分裂。 胚胎早期开始出现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在个体发育中的意义 保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发育。
通过细胞分化的概念分析,我们知道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了稳定的变异,这种变异是不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呢?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由学生提出来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的设想,以培养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答案如下:
5.不是;虽然各种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但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在某些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打开的,而控制另外一些性状的基因是关闭的,所以出现了功能不同的细胞,也就是细胞的分化。
从新闻客观性提出至今, 新闻客观性在理论界一直遭受着两个极端的处境, 在学界, 支持它的人认为, 客观性是新闻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 是新闻灵魂性的组成部分;反对它的人则认为新闻不存在客观性之说, 新闻不可能客观, 谈客观无异于天方夜谭。而在业界, 新闻客观性则作为重要的准则被传承了下来, 一位加拿大学者总结, 西方新闻界通过一套客观报道的方法, 使客观性成了“一种有着独特技术准则及实践规范的‘文化形式’”。
众所周知, 理论上的纯客观确实难以把握, 但客观性作为指导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提出来, 并不是要大家在纯理论上较真, 而是为了指导新闻报道实践。所谓新闻客观性, 即如果在新闻报道中意识到了其中的“主观”, 知道“主观”的存在, 然后仍能坚持用有意识地将事实与价值分开的专业信念与道德准则来指导新闻报道, 力求客观报道新闻, 这就是做到了坚持“客观性”。我们要做的不是去争论字眼然后为某些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摈弃或否定客观性。
那这种可以意识到主观的客观性标准是什么呢?本文认为可以来看一则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吉米·布雷斯林 (Jimmy Breslin) 的《面对绝症应该怎样对待生活》选段:
戴维穿上毛衣和一件军用夹克下了楼, 他晃过一家服装店的门口。柜台里的两个妇女笑着向他大声打着招呼。接着他走下门前的台阶, 融入了西八街的生活之中。
这篇新闻刊登在《纽约每日新闻》, 报道的内容是一个叫戴维的艾滋病患者人如何面对生活。我们几乎看不到作者站出来做任何陈述, 他像一个彻底的旁观者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事件, 这便是客观性。正因为他坚持客观性, 这篇新闻获得了普利策奖评论奖。这则新闻符合客观性报道因具备的各项要素, 报道做到了平衡与公正地呈现各个方面的事实, 将事实与意见分开, 将记者本身的态度、意见或介入的影响减至最低, 避免偏颇怨恨以及迂回的言论。所以, 结合这篇报道我们不难理解, 新闻客观性不是那种完美主义的只可意会的理论, 而是可言传、可付诸实施的重要准则。
二、“形”“影”不离, 新闻倾向性相对于客观性的必然存在
如果把一则优秀新闻的客观性比作一个“形”, 则该新闻的倾向性则为“影”。众所周知, 倾向性的存在几乎和新闻的存在一样久远, 根据新闻的传播过程, 新闻具有事实本身的倾向性、新闻报道的倾向性、读者接受的倾向性。首先, 新闻事实本身具有倾向性。任何一个事实一旦成为新闻, 它必然关系到某些人的利益, 或者说涉及人们想去了解的东西、愿意获得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不可能存在与任何人都无关但却成了新闻的那种事实。而一旦与某些人有关了, 该事实必然具有了不可避免的倾向性。其次, 新闻报道具有倾向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即新闻是“报道”, 而“报道”是人的主观行为, 这种主观性决定了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倾向性与客观性如影随形, 倾向性几乎无处不在, 不同国家的记者对同一新闻实践的报道具有倾向性, 同一国家不同阶级立场的人对同一新闻的报道也会有不同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的存在就是一种客观事实。再次, 读者接受具有倾向性。人们常说,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算记者写出来一则自认为无倾向的报道, 不同意识形态下的读者读了也会产生不同的倾向, 即一个传播学术语“选择性理解”所表达的受众的心理、感情、经历、需求以及所处环境等的不同导致对同一新闻的倾向性不同, 这种倾向性也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关于倾向性的讨论很多, 笔者认为既然倾向性不可回避, 那么也不能任倾向性成为一些记者破坏新闻报道客观性的“挡箭牌”, 本文认为可以把倾向性做一个界定, 形成一种评价标准, 即倾向性是有层次的, 将其分为可接受的倾向性、不可接受的倾向性, 也即称为正确的倾向性、错误的倾向性。
第一, 可以接受的倾向性。不是说你选择报道了某一事件, 它具有倾向性了就不客观了, 它仍然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 所以仍然具有客观性。以获得普利策全国报道奖的名篇盖洛德·肖 (Gaylord D.Shaw) 的《约翰斯敦诸水坝被人称为“定时炸弹”》选段为例:
现在, 这里已成为死亡、灾难和绝望之谷。
到处是断壁残垣, 卡车和汽车埋在土堆里。电线杆和其他碎片像牙签一样东倒西歪, 到处都是。一些人眼含泪水, 一些人沉默不语, 在寻找着亲人和朋友。
这是对美国国内灾难新闻的报道, 尽管记者真实又客观地报道了新闻, 但不得不承认这则报道的倾向性, 面对灾难带来的死亡与绝望记者内心受到了触动, 用到了“绝望”“死亡”等充满悲伤色彩的词语。但该新闻记者真实地向世人反映了大家想了解的真实情况, 他的良知让他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所以说, 尽管这则报道它是有倾向性的, 但这属于“可以接受的倾向性”, 是因人之为人的局限性不可避免而导致的倾向性。
第二, 不可接受的倾向性。很多新闻记者为了引导读者往预设的思考方向走, 在新闻报道中带有明显的目的倾向性, 这些隐藏部分事实、歪曲事实甚至改造事实而写出的所谓新闻, 已经不是一种我们所界定的那种因人之为人的局限性不可避免而导致的倾向性, 这是为了误导读者或者为了某种利益或特别目的而故意为之的倾向性, 应该严厉批判与摈弃。这种不可接受的倾向性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就包括两个层面, 首先, 在选择新闻事实的阶段, 为了达到误导人的意图而故意选择相关事情进行报道, 这种倾向性我们不可以接受。其次, 在新闻报道阶段, 为了让该新闻事件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而故意对事实进行取舍以期达到某种效果, 这种倾向性我们不可以接受。
三、“相得益彰”: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本文认为,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无不可调和的矛盾,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倾向性必须同时存在, 正确把握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关系, 恰恰能够实现“相得益彰”的效果。
首先, 把握好“倾向性”中的“客观性”。新闻的客观性是属于认识论意义上的客观性, 新闻确实是及时地报道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但并不是每一件新近发生的事都能成为新闻, 而必须由传者选择、过滤, 才有可能成为报道的对象。比如, 普利策新闻奖也依托于美国的价值观念, 把美国记者和评选人共同取舍的新闻标准作为衡量依据, 但是分析获奖作品可以看到, 作者是隐匿地表达了价值取向, 但仍是运用客观报道的手法, 以《约翰斯敦诸水坝被人称为“定时炸弹”》选段为例:
像埃拉姆这样的工程师多年前就知道, 全国5万座大型水坝中有一些有巨大隐患。但政治家和官员们对他们的警告和建议充耳不闻、装聋作哑, 而只有这些人才能通过法律拨款解决这一问题。
这则新闻报道表达了记者对政府不作为官员的声讨, 客观性见诸笔端, 记者不畏权威, 不会因为担心政治问题而畏畏缩缩。所以, 一方面, 客观报道会受到各种政治团体、经济利益的影响, 另一方面公民有了解真相的权利, 需要靠新闻的客观报道来满足, 这种对新闻客观性的把握与运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其次, 把握好客观性中的倾向性。我国社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新闻记者作为大众传媒新闻报道的重要“把关人”, 其责任不可小觑。正所谓“物极必反”, 当记者面对一个牵扯着众多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报道时, 如果为了规避风险, 只对众多事实做一个多面报道但不揭露真相, 不为公民权利考虑,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表现。可以接受的倾向性是必需的, 因为事实本身就具有倾向性, 不能为了某些私利故意去规避这种倾向性。把握客观性中的倾向性不是对新闻客观性的否定, 而是充分认识了新闻客观性提出的背景与意义以及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之后所得到的途径探索, 正确把握了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 达到“相得益彰”的报道效果。
“客观性”和“倾向性”是新闻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两个重要成果, 是众多学者努力思考总结而得到的理论精华, 综上所述, 本文认为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并无不可调和的矛盾, 且必须同时存在。客观性不是只可意会的理论, 而是可以付诸实践的指导原则, 客观性和倾向性就像形和影一样不可分离, 平衡好了两者关系可以产生相得益彰的新闻传播效果。
摘要:新闻的“客观性”一词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 引起了很长时间的争论, 后来传到中国, 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思考, 包括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关系的讨论等层面。当前有诸多直接讨论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关系的论文, 似乎把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看作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体来论述。本文认为,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无不可调和的矛盾,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倾向性且必须同时存在, 本文将结合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的一些具体新闻报道案例对本观点进行论证。
关键词:新闻,客观性,倾向性,普利策奖
参考文献
[1]李良荣.中国报纸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2]黄旦, 孙藜.新闻客观性三题[J].新闻大学, 2005 (2) .
[3]李天道.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M].成都:四川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5.
【优秀的新闻稿案例】推荐阅读:
中秋节优秀新闻稿01-03
优秀新闻评论作品07-02
优秀新闻实习周记10-02
优秀新闻工作者事迹09-30
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06-19
新闻策划的成功案例10-30
新闻采访案例01-10
议程设置理论新闻案例10-10
开学典礼的新闻稿09-10
公关新闻稿的撰写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