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鹦鹉白居易,鹦鹉的意思,鹦鹉赏析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鹦鹉,鹦鹉白居易,鹦鹉的意思,鹦鹉赏析(精选12篇)

鹦鹉,鹦鹉白居易,鹦鹉的意思,鹦鹉赏析 篇1

一个人去买鹦鹉, 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 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着:此鹦鹉会四门语言, 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 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 拿不定主意。结果他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 毛色暗淡散乱, 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 又没有能力, 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真正的领导人, 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 只要懂信任, 懂放权, 懂珍惜, 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 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 事必躬亲, 觉得什么人都不如自己, 最后只能做最好的公关人员、销售代表, 而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会预言的鹦鹉(一)鹦鹉驾到 篇2

这天放学后,爸爸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带她回家,而是带她来到鸟市。

“挑一只中意的鸟儿吧。”听了爸爸的话,小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她早就想养一只小鸟了。

鸟市的鸟儿各有各的叫法。听,那些百灵鸟,叫声一会儿长,一会儿短,很是婉转(wǎn zhuǎn)。那些画眉鸟,有的发出“咕咕”声,有的发出“啾啾”声,聊得正欢呢!买哪只呢?站在众多又漂亮又可爱的鸟儿面前,小默真是看花了眼。

“哇!这里有这么多的鸟啊!”

是谁在说话?小默扭头一看,竟然是一只鹦鹉!

小默瞪大了眼睛,瞧着这只鹦鹉,那钩子一样的嘴巴是鲜红的苹果色,身上的羽毛就像是七色彩虹,缤纷亮丽。最特别的是,它竟然说出了自己正想说的话。

“你会买下我的。”鹦鹉盯着小默,用又尖又细的声音说。

“你怎么知道?”小默耸(sǒnɡ)了耸肩膀,“我为什么要买你?我也许——会买那边那只云雀。”

“我是个预言家,我知道你不会买云雀,因为一分钟后它就会病倒!”鹦鹉边说,边高傲地扬了扬头。

小默还从没见过这样的鹦鹉,它不像别的鹦鹉只会学舌,而是像人一样会思考,还能与人对话!爸爸倒没感觉这只鹦鹉有什么异常,他笑呵呵地说:“看来,这是只爱吹牛的学舌 鹦鹉。”

“我不是只会学舌的鹦鹉,更没吹牛,哼,不信,走着瞧!”鹦鹉边说,边飞到笼底,在里面踱来踱去,就像一位正在检阅军队的将军。看到它那滑稽(huá jī)的样子,小默和爸爸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他们的笑容很快就被冰冻在脸上,因为他们看到,正像鹦鹉所说,小默刚刚说可能会买的那只云雀,扑通一声,从笼子高处跌落下来,不动了。

鹦鹉说的话成真了!难道这只鹦鹉真的会预言?小默张大了嘴巴,心想。爸爸也愣了,他摇了摇头,也弄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就买下这只会预言的鹦鹉吧!”小默拉着爸爸的衣角说。

爸爸点了点头,交了钱。

鹦鹉中的老大 篇3

首先, 得从我们初次见面说起。那天刚把它买回家, 把它放进笼子里, 笼里的原住居民——另外两只鹦鹉便吓得连连躲闪, 最后干脆吓得飞到栏杆上, 仿佛怕蓝鹦鹉会将它们吃了似的。

其次, 因为它不断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过了几天, 另两只鹦鹉渐渐习惯了“老大”的存在。不过, 它们还是像老鼠见了猫一样提心吊胆。你瞧, 吃食物时, 只要“老大”在吃, 另两只鹦鹉绝不敢上前, 只能在栏杆上无奈地看着, 好像怕“老大”一生气, 要来打它们一般。蓝鹦鹉可真是威风呀!

第三, 缘于蓝鹦鹉的一个创举。那可真是“前无古鸟, 后无来者”呀!它居然敢去挑战它的“邻居”——大松鼠。那天, 它仿佛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一般, 直往右边的栏杆上飞, 一个劲儿地向松鼠挑衅。我往右看去, 那可是松鼠的“住宅”呀!它要挑战松鼠吗?几个回合下来, 蓝鹦鹉悻悻而归, 因为它的爪子被松鼠咬了。不过, 它的跟帮黄鹦鹉、白鹦鹉继续为荣誉而战, 轮番攻击, 终于为“老大”打败了大松鼠。你们说, 它像不像一个“带头大哥”呀?

爸爸的鹦鹉 篇4

然而,哈利进入初中后就不怎么去糖果店看爸爸了,他和朋友们去玩电子游戏,或者买唱片,不再对糖果感兴趣。

就在哈利15岁那年,提里安先生开始养

只鹦鹉。有一天他去宠物店,花很多钱买来那只鹦鹉,把它带回糖果店里,给它起名洛基。洛基成了提里安先生最好的同伴,当店里没有顾客的时候,提里安先生会打开放在角落里的小电视,跟洛基一起看肥皂剧。

提里安先生很喜欢他的鹦鹉,他经常跟鹦鹉说话。

有一天,提里安先生病了,他在店里拆开

包焦糖时,突然感到胸部疼痛,幸亏位顾客及时发现,打电话叫了救护车。

提里安先生躺在病床上,身上插了很多管子,他不担心自己的病,却很担心那间糖果店,有些刚进的糖果还没分好,洛基可能饿了,谁去照料?哈利知道爸爸的心事,他说:“我去照料糖果店吧,您别担心。”

第二天早上,哈利去了糖果店。哈利把钥匙放进锁孔三次才把锁打开,到里面摸遍了所有的墙壁,才摸到电灯开关。

哈利弯腰去捡掉在地上的糖果,那只鹦鹉静静地在背后看着他。

哈利开始给糖果拆封、分类,正在忙碌的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人说:“你好。”哈利吓了一跳,把一包薄荷糖全都撒在地上。

哈利这才意识到店里还有那只鹦鹉。

“你好,洛基。”哈利向它打招呼。

鹦鹉也说:“你好,洛基。”

哈利走到笼子前,看到鹦鹉的食物杯已经空了,水杯里的水脏了,笼底也很不干净。哈利把笼子提到里面的房间。

鹦鹉又说“你好,洛基。”

“你这呆子,只会说句话。”哈利咕哝道。

哈利清理了笼底,装上食物和水,然后把笼子挂回原来的地方,重新去分装那些糖果。

这时鹦鹉说:“哈利在哪里?”

哈利狠狠地瞪了它一眼。它又问“哈利在哪里?”

哈利忍着气,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这笨鸟。”

鹦鹉说:“想他,想他,哈利在哪里?你这笨鸟。”

哈利手里拿着把薄荷糖,呆站在那里,他问鹦鹉:“你说什么?”

鹦鹉又说“哈利在哪里?”

哈利大声说:“我在这里,你这笨鸟。”他把薄荷糖朝笼子扔去,笼子晃荡起来,但鹦鹉牢牢抓住笼里的木条,一点也不惊慌。鹦鹉仍在说“哈利在哪里?”

哈利叹了口气,用衣袖抹了一把脸。他现在明白了,他爸爸长期对鹦鹉说这句话,时间长了鹦鹉就会说了。

哈利啜泣起来,他伏在玻璃柜台上,说:“爸爸,我在这里。”

鹦鹉原文及赏析 篇5

原文:

鹦鹉

[唐代]罗隐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怨恨被关在华丽的笼子里,也不要痛恨翠绿的毛被剪得残缺不全,

江南气候温暖,而你的老家陇西十分寒冷。

劝你不要把话说得过于清楚,

话说的太清楚,人就愈加喜爱,要想飞出鸟笼就更难了。

注释

雕笼:雕花的鸟笼。

翠羽残:笼中鹦鹉被剪去了翅膀。

陇西: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以西,古传说为鹦鹉产地,俗称其为“陇客”。

君:指笼中鹦鹉。分明语:学人说话说得很清楚。

出转:指从笼子里出来获得自由。

赏析:

三国时候的名士祢衡有一篇《鹦鹉赋》,是托物言志之作。祢衡为人恃才傲物,先后得罪过曹操与刘表,到处不被容纳,最后的被遣送到江夏太守黄祖处,在一次宴会上即席赋篇,假借鹦鹉以抒述自己托身事人的遭遇和忧谗畏讥的心理。罗隐的这首诗,命意亦相类似。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诗人在江南见到的这头鹦鹉,已被人剪了翅膀,关进雕花的笼子里,所以用上面两句话来安慰它:且莫感叹自己被拘囚的命运,这个地方毕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和多了。话虽这么说,“莫恨”其实是有“恨”,所以细心人不难听出其弦外之音:尽管现在不愁温饱,而不能奋翅高飞,终不免叫人感到遗憾。罗隐生当唐末纷乱时世,虽然怀有匡时救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大半辈子,无所遇合,到五十五岁那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镠,才算有了安身之地。他这时的处境,跟这头笼中鹦鹉颇有某些相似。这两句诗分明写他那种自嘲而的.自解的矛盾心理。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鹦鹉的特点是善于学人言语,后面两句诗就抓住这点加以生发。诗人以告诫的口吻对鹦鹉说:你还是不要说话过于明白吧,明白的话你出去就更难了!这里含蓄的意思是:语言不慎,足以招祸;为求免祸,必须慎言。当然,鹦鹉本身是无所谓出语招祸的,显然的是作者的自我比况。据传罗隐在江东很受钱镠礼遇。但祢衡当年也曾受过恩宠,而最终仍因忤触黄祖被杀。何况罗隐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愤世嫉俗的思想和好为讥刺的习气,一时也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对钱谬产生某种疑惧心理,完全是可理解的。

公鹦鹉的愿望 篇6

女士一听,心想:坏了,外人还以为这话是我教的呢,这不把我的淑女形象全给毁了。

她想尽办法,教那只鹦鹉说些高雅的话,可那只母鹦鹉算是铁了心,只会说一句话:“想跟我上床吗?”

怎么办呢?在女士束手无策之时,她听说神父那里养了一只公鹦鹉,那只鹦鹉不但不讲粗话,而且是个虔诚的教徒,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祷告。

那位女士去找神父求助。神父明白她的来意之后,面露难色:“这个,很难办呀。其实那只鹦鹉,我并没有刻意教它什么,它这么虔诚,也可能是长期在此受熏陶的缘故吧。”

神父见女士很失落,便说:“这样吧,你把那只鹦鹉带到我这里来,我把它们放在一起。希望经过一段时间,你那只鹦鹉能够被感化。我只能做这些了,有没有效果,就看神的旨意了。”女士一听,也只能这样了,不是有句话叫“近朱者赤”吗?试试吧。

她把鹦鹉带到神父那里。神父依照诺言把两只鹦鹉放在了一起。开始,母鹦鹉还有些拘谨,看那只公鹦鹉在笼子的一角默默的祷告,还真不忍心打扰。可是它还是管不住自己,终于朗声说道:“想跟我上床吗?”

公鹦鹉听到这话,停止了祷告,转身看了看母鹦鹉,忽然泪如雨下:“感谢上帝,我祷告这么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鹦鹉,鹦鹉白居易,鹦鹉的意思,鹦鹉赏析 篇7

祢衡死时才26岁, 到死也没个官衔职称, 墓碑上写的仅是“汉处士祢衡”。处士, 即指未做官的文化人。如此境遇的他心里自然有着一腔愤懑的苦水了, 而这就是写这篇《鹦鹉赋》的心理背景。至于奉命提笔的具体缘由, 他在该篇“序文”里有明确交代:一次黄射在鹦鹉洲上大会宾客, 有人献鹦鹉并希望他能以鹦鹉为题作赋以“使四座咸共荣观”, 于是他竟“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地当即完成。总之, 这还是一篇颇有限制的“命题作文”。

一、文学成就

细读《鹦鹉赋》全文给读者的总印象是寓意丰富、抒情含蓄、结构精巧、文字形象。

全文分两大层, 第一层 (前三段) 是咏赞“鸟之形质美”, 即从多个侧面用多种手法描绘赞美鹦鹉鸟的超凡不俗。先写其丽容丽姿, 再写鸟的聪明辩慧和情趣之高洁。如此便达到“一箭双雕”:既显扬出鹦鹉鸟之奇美, 又暗示自己志向的高超和才智的出众。而其中第二段所写虞人们奉命布下天罗地网捕捉鹦鹉而献全鸟者受赏的细节, 则更巧妙地影射出东汉末年权贵压迫忠正控制贤才的行径, 以及他自己被人几经转送的尴尬苦楚。第二层 (后三段) 则进一步抒写“鸟之神苦 (困境与悲情) ”, 即美丽高洁的鹦鹉身陷笼槛却时时“想昆山之高岳, 思邓林之扶疏”, 又暗衬出他自己有志难酬有才无时的愤懑情怀。

以上所说便是该篇的“主脉”。此外, 考虑到命题之需和扣题之宜, 祢衡还于字里行间一石三鸟地满足了在场主客们各自的审美需求。他不仅给予了众宾客以“荣观”之乐, 而且点透出献鸟者的殷切之意。而面对美鸟佳篇、宾客们得其欢乐之态和献鸟者自得之色等, 宴会主人不是也会油然而生一番幸慰吗?所以该作真可谓是一石三鸟的神来之笔了。

祢衡的代表作《鹦鹉赋》是他留存于世的唯一一部赋作, 也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 更像是一首表露心迹并印证生命的绝世悲歌。在这篇仅558字的赋中, 祢衡以鹦鹉自比, 把咏物与自喻紧密相融, 浑然奔放, 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遭遇坎坷不平之真情实感, 被古人评为“辞采甚丽”之作。赋中描写具有“奇姿”、“殊智”的鹦鹉, 却不幸被“闭以雕笼, 剪其翅羽”, 失去自由。赋中“顺笼槛以俯仰, 窥户牖以踟蹰”、“顾六翮之残毁, 虽奋迅其焉如”的不自由生活, 显然是以鹦鹉作比, 抒写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愤闷心情, 反映出作者对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的强烈不满。而其中“归穷委命, 离群丧侣……眷西路而长怀, 望故乡而延凝”一段, 物我浑然一体, 亦物亦人, 咏物如此, 前此未见也。此赋寓意深刻, 状物维肖, 感慨深沉, 融咏物、抒情、刺世为一体, 是汉末小赋中的优秀之作。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 仅此一篇《鹦鹉赋》便奠定了祢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此赋的赋史意义就在于开了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先河, 对之后文人创作的垂范作用极大, 诸如以后晋张华的《鹪鹩赋》、鲍照的《舞鹤赋》莫不受之影响。此赋的艺术成就本身也极高, 李白评为“铿锵振金石, 句句欲飞鸣” (《古风》) 。

不仅如此, 就连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成语都来源于祢衡的这篇《鹦鹉赋》。如成语“名不副实”源自“惧名实之不副, 耻才能之无奇”。还有成语“文不加点”。对于该成语, 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 容易理解成“文章没有标点”, 这就大错特错了。“文不加点”最早语见萧统《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 笔不停缀, 文不加点。”这里是形容祢衡写《鹦鹉赋》时虽下笔千言, 但瞬间一挥而就。“文不加点”里的“点”是改动、修改的意思, 成语的意义是指作文章水平极高, 写文章一气呵成, 无需修改。

二、社会影响

1.“鹦鹉洲”得名

鹦鹉洲声名远播, 常人多言缘于崔颢的那句“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此说亦是亦非。因为此洲原本得名亦盛名于三国名士祢衡与他那“辞采甚丽”的《鹦鹉赋》。崔颢当年站在黄鹤楼头所看到的鹦鹉洲, 也并非今天的汉阳鹦鹉洲, 而是清初沉没于江中的古鹦鹉洲。

据史料记载, 时逢黄祖之长子黄射在长江中的江心洲上大宴宾客, 有人献鹦鹉, 歌女碧姬劝酒求赋。祢衡触动心事, 借物抒怀, 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铿锵戛金玉, 句句欲飞鸣”的《鹦鹉赋》, 四座皆惊。

相传祢衡冤死后, 那位黄射身边的歌女碧姬身着重孝, 带着那只绿色鹦鹉至洲头, 哭倒于祢衡墓前, 誓言愿与他灵魂共翔。她哭够了, 竟一头撞死于墓碑前, 那只鹦鹉则彻夜哀鸣, 第二天, 人们发现鹦鹉也死于墓前。江夏城里有人集资为碧姬修了一座坟墓, 把鹦鹉也一同葬在洲上, 从此, 人们就叫那江心洲为鹦鹉洲。这便是靠近武昌江边的古鹦鹉洲, 也是崔颢当年站在黄鹤楼头所看到的“芳草萋萋”之洲。后人还建正平祠、鹦鹉寺于洲上, 以纪念祢衡。

祢衡的《鹦鹉赋》, 堪称汉魏六朝辞赋中的精品, 也是咏物赋中的名篇, 其语言清丽, 骈俪工致, 开六朝小赋之先声。故祢衡死后葬于该洲, 后人为纪念他而以“赋”名“洲”, 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 祢衡和《鹦鹉赋》应是鹦鹉洲文化的源头和精髓, 同时也是武汉三国文化链上璀璨的一环。

2. 后人凭吊

作为祢衡好友的黄射, 也为一代名士的夭折而痛心疾首。据说当年黄射闻知其父欲斩祢衡, 便一路快马急鞭赶往江夏, 可惜等其赶到时, 祢衡早已人头落地。后黄射题有鹦鹉洲联以悼祢衡, 其联曰:

鹦鹉无言, 看草色萋萋, 遗冢尚传谪仙句;

江流不断, 听水声汹汹, 怒涛似诉老瞒奸。

欲“倒却鹦鹉洲”的李白, 既作过那首与崔颢打擂台的《鹦鹉洲》, 又写过一首《望鹦鹉洲怀祢衡》, 其诗曰:

魏帝营八极, 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 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 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 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 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 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 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 兰蕙不忍生。

李白一生道路坎坷, 虽有超人才华而不容于世。当时, 他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 望鹦鹉洲而触景生情, 思念起古人祢衡来。

宋朝大文人苏轼的《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一词, 有近一半之笔触追思这位同样以词赋见长的“狂处士”, 其词有曰:

《江表传》, 君休读;狂处士, 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 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 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 追黄鹤。

南宋抗金名将李纲曾作五言长诗《汉处士祢衡》一首, 寄托对祢衡的缅怀:

祢生抱逸韵, 乃是古人狂。

负才颇傲物, 齿少气方刚……

清代董大伦的《鹦鹉洲》堪称凭吊祢衡的佳作, 其诗曰:

欲把椒浆吊祢衡, 江中芳草一渊横。

渔阳悲愤应难尽, 日夜风涛作鼓声。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亦作七律《祢衡墓》以吊祢衡, 还自称是“一曲反离骚”之诗, 其诗曰:

荒坟三尺掩蓬蒿, 挞鼓余声作怒涛。

落笔争夸赋鹦鹉, 骂人何苦学山膏。

干将易折终非宝, 元弱难寻始是高。

知否才流生叔季, 扬云一曲反离骚。

时隔1500年后, 祢衡击鼓骂曹之声犹如波涛一般, 仍在诗人耳边回荡。然而, 最为仁人志士称道的还是祢衡不畏权贵的文人血性。康有为曾在《出都留别诸公》中慷慨悲歌:

岂有汉庭思贾谊, 拼教江夏杀祢衡。

陆沉预为中原叹, 他日应思鲁二生。

其情真可谓千回百转, 感人至深。

历代中国文人, 大多才华横溢, 超凡脱俗, 但又秉性耿介, 愤世嫉俗, 落拓不羁。或许正是那失落的凄楚、落魄的惆怅、伤逝的悲怀, 才更加激起他们对祢衡的同命相惜相怜。于是, 或隔江酹杯, 吊祢衡亦悲鹦鹉;或赴临洲头, 在祢衡墓前悲歌一曲, 悲切而凄凉。

总之, 祢衡作为魏晋历史长河中一朵昙花一现的文学奇葩, 虽然生命短暂, 但他耿介愤世、落魄人生的个性魅力和“辞采甚丽”、超凡脱俗的《鹦鹉赋》必将影响深远, 留下灿烂夺目的耀眼光芒。

摘要:才华横溢、颇有辩才的一代少年英才祢衡因为性格孤僻乖张而早逝, 但他留给世人的一篇《鹦鹉赋》却名垂千古, 堪称汉赋绝品。历史不会因为他的早逝而淡漠他, 反而因《鹦鹉赋》和他身上所遗存的中国文人那股愤世嫉俗、落拓不羁之风而永远铭记, 他真可谓是魏晋文坛昙花一现的生命奇葩。

关键词:祢衡,《鹦鹉赋》,生命奇葩

参考文献

[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卷八十七) [M].北京:中华书局, 1958.

[3]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4]范哗.后汉书文苑列传 (第七十下) [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鹦鹉洲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8

鹦鹉洲原文翻译及赏析1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朝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独树一作:“戍”)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韵译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注解

1、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

2、楚客:指到此的旅人。夏口古属楚国境。

3、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

4、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赏析:

该诗当是诗人在至德(唐肃宗年号,公元756年—758年)间任鄂州转运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

该诗是遭贬后触景感怀之作。诗中对被贬于岳阳的源中丞,表示怀念和同情,也是借怜贾谊贬谪长沙,以喻自己的遭贬谪。前六句主要是描绘江乡浩渺静谧之景。首联写诗人为身边景物所触动,而想到贬于洞庭湖畔岳阳城友人,通过写江上浪烟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中间两联所写,都是诗人由夏口至鹦鹉洲一路的所见所闻。“夕阳度斜鸟”写时间已晚,无法到达;“秋水远连关”写地域遥远,只能相思,不得相过。最后两句“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为劝慰元中丞语,忧愤之语倾泻而出,以同情友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境遇作结,也是作者自己人生遭际的写照。全诗以写景为主,但处处切题,以“汀洲”切鹦鹉洲,以“汉口”切夏口,以“孤城”切岳阳。最后即景生情,抒发被贬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源中丞寄诗的意图。

鹦鹉洲原文翻译及赏析2

鹦鹉曲·侬家鹦鹉洲边住

作者:冯子振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么]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着好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鹦鹉曲·侬家鹦鹉洲边住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家就在鹦鹉洲旁居住,我是个不识字的渔夫。乘一叶扁舟任它在浪花里飘流,在江南烟雨蒙蒙中酣然睡名。醒来时天晴雨住,满眼青山更加苍翠,抖动着蓑衣回去。看来是从前错怨了老天爷,真是也有安置我的去处。

注释

⑴侬:吴语方言,即“我”。鹦鹉洲:在今武汉市汉阳西南长江中。

⑵父:对老年男人的称呼。

⑶睡煞:煞,表示极度之词,此指睡得沉酣香甜。

⑷觉来时满眼青山暮:醒来时感到满眼青山都染上了暮色。

⑸甚也有安排我处:指天公安排他作了渔父。甚,此处做“是”讲。

鹦鹉曲·侬家鹦鹉洲边住赏析

元代知识他子社会地位卑下,得不到统治者重视。作者感于时事,作此曲。乍看此曲是礼赞隐逸生活,实则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说自己是个不识字渔夫实为对社会的愤激之语。以下所描绘的自由自在的渔父生活,也可作如是观。“算从前错怨天公”的“算”字,是习用的勉强承认的词。“错怨天公”何事作者没有明讲,读者可推知其所怨乃是天公没有给他安排一个能够发挥才能的地位。“甚也有安排我处”也并非从心里表示满意。此处“甚”字,也是带有勉强承认的语气,实质是对天公的安排,极大不满,暗含着怀才不遇的怨愤。

这种情绪,在元代一般汉族文人中普遍存在。当时,在民族歧视政策下,汉族文士多不能为国所用。白贲自然亦然,只是作些地方小官,且为时短暂。这支曲道出了当时一般文士共有的心声。

鹦鹉洲原文翻译及赏析3

望鹦鹉洲怀祢衡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译文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在他眼里,祢衡只是一只蚂蚁。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飞动似云龙。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祢衡才高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见识短浅而丧失了性命。就是因为他的孤芳自赏与刚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见兰蕙的踪影。

注释

⑴祢衡:东汉末名士,字正平。《后汉书》有传。鹦鹉洲:长江中的一个小洲,遗址在今湖北武汉汉阳西南。

⑵魏帝:魏武帝曹操。

⑶黄祖:刘表部将,任江夏(今武汉武昌)太守。斗筲人:谓小人。

⑷“吴江”句:指祢衡在黄射大会宾客宴席上作《鹦鹉赋》。

⑸鸷鹗:一种猛禽。喻黄祖。孤凤:喻祢衡。

⑹千春:语出梁简文帝诗:“千春谁与乐。”

⑺天刑:语出《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⑻芳洲:语出《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或上元元年(760年)春所作。当时李白在江夏写了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云:“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可见李白对祢衡是很敬仰的,这首《望鹦鹉洲怀祢衡》,可能是同时所写。

据《后汉书·祢衡传》记载:祢衡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孔融深爱其才,在曹操面前称赞他。曹操因被他所辱,把他送与刘表。刘表又不能容,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黄祖之长子黄射在洲上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令祢衡写赋以娱嘉宾。祢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辞采甚丽,鹦鹉洲由此而得名。后黄祖终因祢衡言不逊顺,把他杀了。李白一生道路坎坷,虽有超人才华而不容于世。这时,他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望鹦鹉洲而触景生情,思念起古人祢衡来了。故作此诗以表敬仰。

鹦鹉洲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译文

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传着鹦鹉的美名。

鹦鹉已向西而飞回到陇山,鹦鹉洲上花香四溢草木青青。

春风和暖烟云缭绕飘来阵阵兰香,两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层层锦浪。

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长洲上孤月朗照究竟是为谁而明?

注释

鹦鹉洲:武昌西南长江中的一个小洲。祢衡曾作《鹦鹉赋》于此,故称。

吴江:指流经武昌一带的长江。因三国时属吴国,故称吴江。

陇山:又名陇坻,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相传鹦鹉出产在这里。

芳洲:香草丛生的水中陆地。这里指鹦鹉洲。

锦浪:形容江浪像锦绣一样美丽。两句意为:春风吹开了烟雾,送来浓郁的兰香;两岸桃花盛开,映照得江浪绚丽如锦。

迁客:指被流放过的人。这里是诗人自称。

长洲:指鹦鹉洲。向谁明:意即照何人。

赏析

诗写鹦鹉洲,开篇便从鹦鹉入手,“鹦鹉”二字一出,便顿觉颇难收束,只好一气贯注,旋转而下,到了第四句才略略顿住,然而诗已过了半篇。鹦鹉洲是江夏的名胜,原在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的《鹦鹉赋》而得名。后祢衡被黄祖杀害,亦葬于洲上。历代诗人临江夏,大都描写鹦鹉洲。此洲在明朝末年逐渐沉没。现在汉阳拦江堤外的鹦鹉洲,系清乾隆年间新淤的一洲,曾名“补得洲”,嘉庆年间改名鹦鹉洲。这鹦鹉洲是因为祢衡的一篇《鹦鹉赋》而得名,并不是因鹦鹉来过而得名。那么李白诗开篇的“鹦鹉”看似实写,其实乃是代指祢衡,“江上洲传鹦鹉名”,主要是指《鹦鹉赋》,而不是专指这里来过鹦鹉,至少是一语双关,虚实并用。接下第三句还是一语双关,它化用祢衡《鹦鹉赋》中“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的句子,说鹦鹉已西飞而去。相传鹦鹉生长于陕西、甘肃两省交界处的陇山一带,如今,洲上已不见鹦鹉,那么,定是飞回陇山去了。言外之意是说祢衡在这里被杀。因此,诗人感到非常的惋惜:鹦鹉曾来过这里,为此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然而又西飞而去。鹦鹉飞走了,不在了,可那芳洲之上还碧树青青。情韵幽深,余味无穷,表现了诗人对祢衡的无限怀念。这四句诗气势流转自如,而又一唱三叹,绝不是对崔颢《黄鹤楼》的简单摹仿,它是诗人的艺术创造。其中字面的点染,双关语的运用,词语的重叠出现,设问的语重心长,同崔诗比较,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别具匠心之处。

五六两句诗意开始转折,转的过程中,又同第四句藕断丝连,接“何青青”三字,生动地描绘了鹦鹉洲上明媚的春光:远远望去,鹦鹉洲上,花团锦簇,水气缭绕,花之浓艳似云蒸霞蔚,轻烟笼罩;水之蒸腾成雾气上升,迷濛缥缈。烟花水雾,似花似雾,即花即雾,彼此迷离一片。一阵春风拂过,鹦鹉洲上如帷幕轻轻拉开,淡烟薄雾逐渐散去,可见洲上那嫩绿的兰叶、葳蕤纷披,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融融丽日、阵阵馨香,令人陶醉而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正是阳春三月的季节,江洲两岸的树树桃花临水盛开,如同朵朵红云,互相簇拥着、升腾着,像是被江岸和洲岸夹束在一起似的。微风中,桃花落英缤纷。飘荡在倒映着枝枝繁花的水面上。水中的,水上的,倒映的,飘落的,艳丽的桃花将晶莹明澈的江水染得像一匹绚烂夺目的锦缎,随着江波的起伏,一浪一浪地涌向岸边。然而,景色尽管明丽,却丝毫撩拨不起诗人的欢快之情,他依然沉浸在孤寂和悲苦之中。此时,诗人毕竟还是一位被流放过的“迁客”,眼前这一切生机勃勃的良辰美景跟他内心的索寞痛苦恰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大好时光,烟花美景,都只是徒有。自己一生流离困顿,晚年蒙冤遭流放,更趋穷困,尽管内心还存在一种奋起搏击的暮年壮志,但终不免落花流水,悲愁难驱。面对如此芳洲,此时此地只不过是徒然纵目而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的景色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所注望的仍是“鹦鹉”,是那位和自己有着相似遭遇的祢衡。据陆游《入蜀记》载:“鹦鹉洲上有茂林神祠,远望如小山,洲盖祢正平被杀处。”诗人问道:如今,祢衡长眠地下,而长洲之上那一轮徘徊的孤月,又将清辉投射给谁呢?

诗写鹦鹉洲,实际上是在吊古伤今,怀祢衡而抒发自己的沉痛感慨。诗人晚年的不幸遭遇和处境,会使他自然地将自己和祢衡联系起来,况且他平生倾慕祢衡,常以祢衡自比:“误学书剑,薄游人间。紫薇九重,碧山万里。有才无命,甘于后时。刘表不用于祢衡,暂来江夏;贺循喜逢于张翰,且乐船中。”(《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好友杜甫也曾以“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诗句来称美他的才华。他在诗中也曾多次写到祢衡:“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并有一首《望鹦鹉洲怀祢衡》。《望鹦鹉洲怀祢衡》与《鹦鹉洲》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而《望鹦鹉洲怀祢衡》表现得比较平直、明朗;《鹦鹉洲》则深沉、含蓄。

前人评诗认为李白这首诗同另一首《登金陵凤凰台》是与崔颢《黄鹤楼》争高下的。清人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曾对此说过这样一段话:崔颢《黄鹤楼》,千古擅名之作。只是以文笔行之,一气转折。五六虽断写景,而气亦直下喷溢。收亦然,所以奇贵。太白《鹦鹉洲》格律工力悉敌,风格逼肖。未尝有意学之而自似。方氏所论还是比较切合实际。艺术不乏相互影响,但无论如何,像《鹦鹉洲》这样感情深沉,意境浑融的作品断不会是摹仿所能得到的。

李白这首诗属于拗体七律,它前两联不合律,后两联合律。汪师韩在《诗学纂闻》中曾说:李白《鹦鹉洲》一章乃庚韵而押青字,此诗《文粹》编入七古,后人编入七律,其体亦可古可今,要皆出韵也。

正是它未完全合律,前人曾将此诗看作七古:“李白《鹦鹉洲》诗,调既急迅,而多复字,兼离唐韵,当是七言古风耳。”(毛先舒《辩坻诗》)李白现存七律共十二首,且大都如此,同整个创作比较,七律诗比较少。关于这个问题的原因,前人多有论述,或认为李白不善和不愿作七律:“李太白不作七言律……古人立名之意甚坚,每不肯以其拙示人。”(贺贻孙《诗筏》)“他所以只有很少几首律诗,不是不善写,而是不愿写。”(王运熙、李宝均《李白》)“他是不耐烦在形式上和字句上下推敲工夫的。”(王瑶《李白》)或认为李白反对作七律:“太白之论曰:‘寄兴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所谓七言之靡,殆专指七律言耳。故其七律不工。”(翁方纲《石洲诗话》)这种种评价都缺乏公允,实际情况应该说是当时七律的发展现状决定的。李白所处的时代,七律尚未定型,因此创作难免不合律且数量少,不仅李白,其他人也多是如此。赵翼在《瓯北诗话》中对此曾有一段中肯的论述:

就有唐而论,其始也,尚多习用古诗,不乐束缚于规行矩步中,即用律亦多五言,而七言犹少,七言亦多绝句,而律诗犹少。故李太白集七律仅三首,孟浩然集七律仅二首,尚不专以此见长也。自高、岑、王、杜等《早朝》诸作,敲金戛玉,研练精切。杜寄高、岑诗,所谓“遥知属对忙”,可见是时求工律体也。格式既定,更如一朝令甲,莫不就其范围。然犹多写景,而未及于指事言情,引用典故。少陵以穷愁寂寞之身,藉诗遣日,于是七律益尽其变,不惟写景,兼复言情,不惟言情,兼复使典,七律之蹊径,至是益大开。其后刘长卿、李义山、温飞卿诸人,愈工雕琢,尽其才于五十六字中,而七律遂为高下通行之具,如日用饮食之不可离矣。

由此可知,七律的成熟是在李白之后。这样,《鹦鹉洲》诸作不合律也就很自然了。

鹦鹉洲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翻译:

传说中的神奇鹦鹉曾经飞到这里,留下千古不灭的传奇。

鹦鹉早已飞到西北长安附近的陇山,遗留下这兰蕙盛开的沙洲上树木空自苍郁。

兰花叶面香气氛氲如烟,激荡人心;长江两岸桃花盛开,水面漂浮着落花,犹如一波波丝绣的彩锦。

我如今被流放经过这里,怅然极目远望长安,但却是徒然,没有人谁理解我的冤屈。

鹦鹉洲上的这轮明月,谁能真正看到它那皎洁的真实面目呢?

赏析:

此诗明显作于被流放的初期,从九江到武汉,逆水而上,沿途有地方官员招待,李白到处大喊冤屈,也得到大家的同情。

李白一腔为国喷洒的热血,却换来最致命的打击,如何不喊青天老爷?

李白在此诗的头三句,一句一个鹦鹉,大有为弥衡与自己含冤的味道,极大地突破了律诗的束缚。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也是千古传唱的名句!优美绮丽。

接着情绪立即低落三千丈,喷出长洲孤月向谁明的呐喊。李白的情绪就是如此大起大落,激荡人心。

鹦鹉洲原文翻译及赏析6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翻译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在他眼里,祢衡只是一只蚂蚁。

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

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

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飞动似云龙。

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

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

祢衡才高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见识短浅而丧失了性命。

就是因为他的孤芳自赏与刚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见兰蕙的踪影。

注释

魏帝:魏武帝曹操。

祢衡:东汉末名士,字正平。《后汉书》有传。

鹦鹉洲:长江中的一个小洲,遗址在今湖北武汉汉阳西南。

黄祖:刘表部将,任江夏(今武汉武昌)太守。

斗筲人:谓小人。

“吴江”句:指祢衡在黄射大会宾客宴席上作《鹦鹉赋》。

鸷鹗:一种猛禽。喻黄祖。

孤凤:喻祢衡。

千春:语出梁简文帝诗:“千春谁与乐。”

天刑:语出《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芳洲:语出《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的前四句,首先从刻画祢衡落笔,写他的性格和悲惨的遭遇。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而祢衡却视之为蚁类,这就突出地表现了祢衡傲岸的性格。黄祖是才短识浅之徒,他杀了祢衡,正说明他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因而得到了恶名。

接着四句,举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赋》,极赞他的杰出才华。这样一个才华“超群英”的人,命运却如此之悲惨,令人极为痛惜。于是引出下面四句。诗人对祢衡的遭遇愤然不平,他把黄祖之流比作凶猛的恶鸟,而把祢衡比作孤凄的凤凰。祢衡被残杀使诗人哀伤不已,心中如五岳突起,不能得平。

继愤激之情而来的是无限的哀惋。最后四句,诗人为祢衡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惋惜,为他的寡识冒刑而哀伤。结句把兰蕙人格化,赋予人的感情,似乎兰蕙也为祢衡痛不欲生了。

诗中刻画人物十分精炼,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几笔,以少胜多,突出了祢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华。这两点是祢衡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正是李白所引为同调的。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他把黄祖之流比作“鸷鹗”,对凶残的权势者表示强烈的憎恨;把祢衡誉为“孤凤”,爱慕、怜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这些艺术手法,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深沉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或上元元年(760年)春所作。当时李白在江夏写了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云:“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这首《望鹦鹉洲怀祢衡》,可能是同时所写。

鹦鹉洲原文翻译及赏析7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翻译

昔日每次登上黄鹤楼,最爱的就是远眺鹦鹉洲。

沙洲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碧绿的江水绕过沙洲缓缓流去。鸳鸯和鸂鶒鸟在洲边水中嬉戏、漫游。

在长长的沙堤之上洒满了落日的余辉,金色的沙滩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着熠熠夺目的光彩。

岸边船夫正在系紧小舟缆绳,挽起罗裙的浣纱女正在水边忙碌。

月光皎皎远处白茫茫的芦花连成一片,夜风拂过带来阵阵杜若香。

你此次离去不要忘了我呀!

注释

鹦鹉洲:在湖北武汉市南长江中。

逶迤:曲折绵延貌。

绕:全唐诗校:“一作还。”

鸂鶒:水鸟名,多紫色,较鸳鸯为大,成双游水中,又称紫鸳鸯。

滩:全唐诗校:“一作沙。”

沙碛:浅水中的沙石。

熠熠:闪光貌。

飙光:风吹水动,沙光闪耀。

锦缆:华美的系船缆绳。

杜若:一名杜衡,香草名。

采采:盛貌。此就鹦鹉洲的风光言。

赏析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9卷第60首。老朋友王迥将游江东,作者作诗送别。开篇二句先从昔日登黄鹤楼遥望鹦鹉洲的印象,逗出一个“爱”字,为此时的游赏作一铺垫。“洲势”以下,即着意描写鹦鹉洲的胜景:碧流、水鸟、夕阳、沙石、舟人、浣女、明月、芦花、江风、杜若等,从傍晚到月夜,从无生命体到有生命体,依次写来,浓墨重彩,声光满纸。最后以“君行采采莫相忘”作结,点出送王迥出游之意。鹦鹉洲的故乡的象征,“采采”是对上面所写繁花胜景的概括,又暗寓作者送行的感情,于是作者劝友人此行不要乐而忘返,以至忘了家乡和友人的一片深情,全都包含在这一句的临别赠言之中。

鹦鹉洲原文翻译及赏析8

白首此为渔,青山对结庐。问人寻野笋,留客馈家蔬。

古柳依沙发,春苗带雨锄。共怜芳杜色,终日伴闲居。

译文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赏析: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陆游咏梅之词,全篇重一个 “愁”字,毛泽东的咏梅词重点却在最后一字——“笑”。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两位作者经受的磨难,以及不同的面对和心境。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绘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以及不畏严寒的性格特点。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此时的中国国力也不富强,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作者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详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该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快速鹦鹉的简介 快速鹦鹉的产地 篇9

快速鹦鹉的简介

快速鹦鹉(学名:Lathamusdiscolor)又称快速鹦鹉,因行动迅速敏捷而得名。生命力也较强韧,叫声清脆不吵杂,是十分活泼种类。在野外,快速鹦鹉的食物与吸蜜鹦鹉很类似,昆虫、水果、浆果、种子及许多植物都是其主要的食物。母鸟的羽色较公鸟深,较呈暗色,面部的红色也较稀疏。

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即维多利亚州与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以及塔斯马尼亚岛及贝斯海峡上的弗里克斯群岛。

快速鹦鹉身长25厘米,体重46-76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胸部和腹部为浅绿,有些鸟还零星的分布些红羽;喙和眼睛之间、额头、喉咙、脸颊前端、翅膀弯曲的地方、翅膀的小覆羽、翅膀内侧的覆羽均为红色;鸟喙和眼睛之间的红羽、脸颊和喉咙附近的羽毛带有黄色滚边;耳羽蓝绿色;头顶深蓝色;尾巴内侧覆羽红色,尖端带有不同程度的黄色或是黄绿色;翅膀外侧中间覆羽和次要飞行羽覆羽为蓝绿色;主要飞行与覆羽为紫色,主要飞行与附近的小覆羽为紫色,并带有不同程度细窄的黄色滚边;内侧中间尾羽红棕色,尖端深蓝;外侧尾羽深蓝,并带有些红棕色。尾巴内侧灰色;鸟喙黄褐色;虹膜橙色。母鸟体色较深,翅膀内侧带有浅色的斑纹,许多母鸟的虹膜为黄棕色,有些鸟的性别并不容易用外观区别。幼鸟和母鸟体色相同,虹膜棕色。

快速鹦鹉的产地

快速鹦鹉主要栖息于各种型态的林区,偏好开阔地区花朵盛开的树木;有时也会前往果园、花园或市公园等处。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四处游牧,没有固定的居所,在繁殖期偶尔会聚集比较庞大的数量于觅食处;生性活泼,时常在枝叶间到处攀爬,由于身体的羽色提供了相当良好的掩蔽,因此在浓密林间活动时并不容易被察觉。

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和贝斯海峡附近较大的岛屿、澳大利亚东南从昆士兰东南穿越新南威尔斯东部、维多利亚省和和澳大利亚南部的东南部。

鹦鹉,鹦鹉白居易,鹦鹉的意思,鹦鹉赏析 篇10

中国绘画的技巧在宋代达到了全面成熟并实现了由成熟向精致发展,而宋徽宗直接指导下的北宋院体花鸟画,更是以其一丝不苟的写实画风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宋徽宗本人也是被人称为“天纵将圣,艺极于神”1的顶级书画家,他不仅自创了具有“锋芒毕露,傲骨之气,割金断玉”之美评的“瘦金体”,还留下了优秀的绘画作品。其中《五色鹦鹉图》更是蕴含了宋徽宗赵佶的个人理想和审美倾向,被誉为宋徽宗的“自画像”。因此在研究《五色鹦鹉图》图时,应当把重点放在对其图像学意义的解读上。而本文的研究课题,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均不存在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和著述。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方向只是指向论题内涉及的某些分支,其中包括对于画作的真实作者是否为宋徽宗的鉴定等。例如,有些学者认为《五色鹦鹉图》出于北宋时代画院职业画师之手,是一副北宋画院的宋徽宗御题画,而非宋徽宗亲笔画。著名书画鉴赏家徐邦达在其著作《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2中持此种观点,而丁羲元在《宋徽宗赵佶代笔画的再认识》3中则持有相反意见,他认为《五色鹦鹉图》上宋徽宗所题的“御制御画并书”的款识和花押是不能伪造的,因此他认为此画为宋徽宗亲笔所作。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画作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和绘画风格进行了探索。刘英在《试由<五色鹦鹉图>论宋画的美学质地》4中通过对《五色鹦鹉图》中简练构图和丰富色彩的研究,阐释了宋画之所以具有高贵静穆的美学质地的原因。余辉在《宋徽宗花鸟画中的道教意识——兼谈<五色鹦鹉图>卷》5中对画作蕴含的道教美学思想和宋徽宗时期宗教之于艺术的影响进行了一番叙述。虽然上述研究在其各自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都是相互孤立而存在的,它们之间并未发生有机的、立体的联系。基于此种现状,笔者决定将这些年来学术界对宋徽宗《五色鹦鹉图》的研究成果融会贯通,运用文献检索和图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五色鹦鹉图》的图像学意义进行解读。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会保留一些必要的原始材料,并将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先入为主、过度解读的情况发生。

通过对《五色鹦鹉图》图像学意义的解读,有助于研究者在其领域进行专门化研究时开阔视野和思路,更好地理解宋徽宗的书画作品。认识《五色鹦鹉图》的图像学意义,对于当代工笔花鸟画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强艺术创作有着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

《五色鹦鹉图》现如今被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据展览方说,《五色鹦鹉图》是宋徽宗流传下来的花鸟画中最有可能是真迹的作品之一。然而还有一些书画鉴赏家对此提出异议。如著名书画鉴赏家徐邦达先生在《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6中认为《五色鹦鹉图》是他人的代笔画,而非宋徽宗真迹。古代艺术史研究学者傅熹年在《傅熹年书画鉴定集》7中也认为《五色鹦鹉图》是宋徽宗时期宣和画院中画师所作,非赵佶亲笔所画。此外,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此画出于元代画师之手,然而,而这幅画有元文宗“天历之宝”藏印,表明它曾为元内府所收藏,而非元代画作。

按照《五色鹦鹉图》的流传顺序,它在为元内府收藏至元代灭亡后,辗转在明末归戴明说所有,清初流传至宋犖之手,而后又流入乾隆、嘉庆皇帝内府。在其流传入乾隆内府后被重新装裱,重裱时徽宗的题诗被移到了整幅画卷的右侧8。在此之后作为赏赐而到了恭亲王奕䜣的手里,辛亥革命爆发后被孙溥伟、溥儒等售予古董商,1925年辗转被张允中购得,他连题五篇题跋,确认此画为宋徽宗真迹,并考证其流传过程,经过核对之后与《石渠宝笈》的记载没有出入。之后《五色鹦鹉图》又被日本收藏家山本悌二郎购得,他将此记录在他1931年刊印的《澄怀堂书画目录》中,二战后其后人将《五色鹦鹉图》售予波士顿美术馆。

从《五色鹦鹉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实水平极佳,用色和谐,画面色彩丰富却不失清淡华贵之气,画中的鹦鹉达到逼真的程度,立体感极强,整个画面的构图得当,比例准确,这样高超的绘画技巧,与徐熙黄荃相比,也是不在其之下的。至于徐邦达先生认为《五色鹦鹉图》为代笔,主要是他对赵佶是否具有如此高超的画技持怀疑态度。然而在画卷中却可以看到宋徽宗所提“御制御画并书”,那么若说此画为代笔,那么除非连宋徽宗所题落款也并非他亲手所作,这一结论才能成立。

对于宋徽宗是否有如此挥洒自如的绘画功底,《铁围山丛谈》9中的一段记录,则可以看出端倪。根据记载可知,宋徽宗在十六七岁时,就和擅于绘画的附马都尉王诜、同宗赵大年以及黄庭坚、吴元瑜学画,而吴元瑜从师于崔白,所以宋徽宗工笔花鸟画的的绘画功底来自于崔白一路。由此可见,宋徽宗是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画家,所以他在绘画方面的水平,根本不需要被怀疑。

当宋徽宗做了皇帝之后,凡见有“祥瑞”意义的奇花异草或珍禽鸟兽,他都让宫廷画师先作初稿,然后自己再予以润色,完成之后便在画作上题诗,落款,钤印,留下个人花押。在《五色鹦鹉图》中现在还可以看到宋徽宗亲笔所作的“瘦金体”题跋,在题跋的左下角能看到宋徽宗留下“御制御画并书”的款识,款识虽因画卷的破损而受到影响,但还是能清楚地看到“制并”二字。在款识下方还能看到宋徽宗自创的“花押”,此花押被后世称为“绝押”。有人此花押意为“天下一人”,还有人说此花押有“天水”之意。无论是意趣盎然的“花押”,文采飞扬、风格独特的瘦金体题跋,还是独具神韵的印章和款识,都由部分到整体,共同存在于宋徽宗安排的画面构图中。由此看来,《五色鹦鹉图》应该是宋徽宗的亲笔画。

此外,判断一幅画的作者还可从另一个特殊的角度入手,那就是从画作中提取隐含的信息来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人生态度。为了探究作品背后的思想支持,就需要对画作进行图像学意义的研究。然而,在讨论《五色鹦鹉图》的图像学意义之前,笔者有必要交代一下宋徽宗的宗教信仰。

要问起道教发展最为繁荣兴盛的年代,那非北宋莫属。到了宋徽宗时期,他更是把崇道活动推向了高潮,他整理道经,加封道教神仙,广修宫观,将道教尊为“国教”,并自封“道君皇帝”。在他本人的艺术创作中,也汲取了道教文化的精髓。高木森在《宋画思想探微》10一书中就说过连“瘦金”二字都含有道气。此外,他还强调绘画时要“师法自然”,把握对象的肢体活动,符合客观规律。他在《宣和画谱卷一道释叙论》11中就提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

宋徽宗甚至还迷信风水术12和谶纬学13。例如,崇宁初年,京城以屠狗为业者众多,因为宋徽宗属狗,所以他认为屠狗是犯了忌讳,于是向全国下发“禁屠令”。宋徽宗还喜欢与林灵素、张虚白等道士坐而论道。他还笃信风水学,在他刚做皇帝时,子嗣稀少,于是他向道士询问破解之法,有道士说京城东北地势过低,造成阴盛阳衰的情况,要增加皇嗣,只能想办法抬高东北地势。宋徽宗听后立即决定在京城的东北地带兴建艮岳14。此后便有了在《水浒传》15中为世人所诟病的、为宋徽宗建造艮岳而运输奇花异石的“花石纲”16。

此外,宋徽宗“崇宁、大观、政和、重合、宣和。”年号的更替也与测字术和星象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崇宁五年正月,天上有颗彗星出现,彗星俗称扫把星,在中国古代,只要彗星出现便被视为不详。于是,宋徽宗决定改年号“崇宁”为“大观”,意指“大观在上也”。然而,大观四年五月,天上又有颗彗星出现,于是宋徽宗又改年号为“政和”,“政和”之意,庶政惟和也。此次改年号以后,政通人和。政和八年,有人对宋徽宗说,徽宗做皇帝将近二十年了,该改年号庆祝一下。于是宋徽宗就于政和八年十一月初一,直接改年号为重和,重和何解?和之又和也。但就在重和二年初,有位大臣范致虚对宋徽宗提出意见说,重和这个年号并不妥当,因为“重合”与辽国上一位国主的年号相同。宋徽宗听后就在重和二年,改年号为“宣和”。“宣和”二字来源于宋徽宗的宣和殿。宣和殿是宋徽宗收藏书画和古玩的地方。没过多久,宋徽宗就发现,年号“宣和”也并不妥帖。“宣和”的“宣”字,拆开来是“家有二日”,此时南方爆发“方腊起义”17,岂不是年号之不祥之意应验?由此可见,宋徽宗对于道教的推崇和对“易数”的迷信可谓达到了“强迫症”的地步。而这种考虑也被他带入了书画创作中。

在宋徽宗所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中,他将“道释叙论”放在了卷一的位置,并在《宣和画谱·叙目》中指出了绘画的源头来自于河图洛书18。此外,他还从《易经》19中“乾卦”里的“见龙在田”,“潜龙在渊”“飞龙在天”的易理思想中汲取灵感,指出龙、鱼的画法。他甚至还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玩起了道教渊源、易数密码。

宋徽宗在《五色鹦鹉图》中,描绘出一只具有五种颜色的鹦鹉,站立于杏花枝头的景象。五色鹦鹉,学名“华丽吸密鹦鹉”,现在大多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属于低危物种,色彩华丽,数量稀少。在提拔中可以看出宋徽宗将此鸟看做“异禽”,并且“非凡质”,可见宋徽宗对待五色鹦鹉持有非常欣赏的态度。宋徽宗喜爱鸟类,这在他的《芙蓉锦鸡图》和《腊梅山禽图》等许多花鸟画中也有所体现。除此以外,他还曾将自己一匹白色的爱驹命名为“小鸟”。

然而宋徽宗对于鸟类具有强烈喜爱之情的原因却是值得深思的,他为何会如此喜画鸟类?是不是因为鸟类代表了什么?或者说这些画作中的鸟类是否隐含了宋徽宗的审美倾向和个人理想?在宋徽宗主持编纂的《宣和画谱·卷第十三畜兽叙论》中,曾利用了八卦类象为他的艺术思想提供理论支持:“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坤象地,地任重而顺,故为牛;马与牛者,畜兽也,而乾坤之大,取之以为象。”宋徽宗将天的刚健比为“马”,将地的厚重比作“象”,从而使绘画物象具有更深的意蕴。那么可以由此推测出宋徽宗之所以爱画鸟类,是因为在宋徽宗看来,这些鸟类具有深刻的内涵。那么,在《五色鹦鹉图》中,这色彩丰富的五色鹦鹉又有着怎样的图像学意义呢?

在《五色鹦鹉图》中,鹦鹉的头顶、眼后以及爪子是黑色,颈部前端是红色,颈部后方是白色,鹦鹉的背部、翅膀、尾部、以及腿为绿色,腹部羽毛为橘黄色,共有黑红白绿黄五种颜色。而这“黑红白绿黄”五种颜色恰恰在道教渊源的易经五行思想中代表金木水火土。同时,金为白色属西方,木为青色属东方,水为黑色属北方,火为红色属南方,土为黄色属中央,这五种颜色代表了五个方位,象征着天下大义,体现出宋徽宗作为帝王统领天下万民的恢弘气魄。

《五色鹦鹉图》由于描绘出五色鹦鹉的双爪正攀在杏花枝上的场景,因此又被称为《杏花鹦鹉图》。在这幅画作中,除了五色鹦鹉作为主角在画面中占据中心位置以外,画面中的几枝杏花也有着重要地位。杏花在道教里被视作“仙花”。例如,仙人居住的地方就种有杏花,张籍在《寻仙》中就有描写:“溪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杏花甚至还是仙人的食物,如《西京杂记》20中说道:“东海都尉于台,献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云仙人所食。”“杏”在道家活动中还具有象征意义,如杏坛就是道家的修炼之处,在白居易《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诗》中也提到:“行行觅路缘松峤,步步寻花到杏坛。”唐建业卜者《题紫微观》中也说过:“昨日朝天过紫微,醮坛风冷杏花稀。”

在《五色鹦鹉图》中,“五”这个数字若隐若现,首先鹦鹉为五色,其次鹦鹉中的“鹉”更与“五”谐音。《五色鹦鹉图》中之所以暗含这么多的“五”,我推测这与宋徽宗的生日有关。宋徽宗生于农历五月初五,在他的生辰八字中,日柱为“乙酉”。“乙酉”在八卦类象中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其中,酉为“酉金”,在地支中排第十位,指的是酉鸡,也就是鸟禽类,由此可看,宋徽宗是将这只五色鹦鹉比作了自己。而乙为乙木,代表花草类植物。那么这些杏花在《五色鹦鹉图》中便暗示着某些意义了。

在这几枝杏花中,最能吸引人眼球的,非中间那花心分为五瓣的含苞待放的杏花莫属了。“五”这个数字又在这朵杏花中出现,可见这朵杏花具有非凡的意义。这朵杏花居于这几枝杏花的中心,从它所在的这一簇杏花中从上往下数,它正好居于第八朵,而宋徽宗赵佶刚好为宋朝第八位皇帝,因此,我推测宋徽宗所画的这朵特别的杏花就代表他本人。在《道德经》21中曾写道:“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古人在天道观领域也持有“天道尚左、地道尚右”的准则。这朵花心分为五瓣的杏花就居于左侧,我想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宋徽宗的有意安排。宋徽宗初登帝位时是充满争议的,宰相章惇曾说他“端王轻佻而不可君天下。”22宋徽宗便由此朵杏花来解释自己登上帝位是符合天道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杏花又是二月花神,具有着尊贵的地位,这也暗示了宋徽宗身份的尊贵。

此外,杏花于每年的三四月份开放,因为我们生活于北半球,对于树木来说,花叶稠密的一方朝着南面,花叶稀疏的一方朝着北面。而从《五色鹦鹉图》中这簇杏花的光照来看,应当为正面光。而这簇花朵又长得比其他的更为茂盛,因此这朵花应当是朝向南面。而宋徽宗自比为“南极长生大帝”,也是将这朵含苞待放的杏花自比吧。

之所以如此大胆推测,是因为我们不能小看宋徽宗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心思之缜密程度。宋徽宗时期,他倡导画家绘画时要“格物”,花叶的错落层次,要分毫毕现,鸟禽的羽毛粗细软硬程度,都要生动表现,甚至连鸟儿飞起时先抬左脚还是右脚,都要刻画精准。他常常将画家置于自然界,让其仔细观察和描摹自然景物。而他自己,更是将写实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有一次,他让宫廷里的画师画孔雀,结果画师们画完之后却没有一副能够使宋徽宗满意,在大家都不知原因是什么的时候他说孔雀迈腿儿时必然先迈左脚,而你们都画成了右脚。在《五色鹦鹉图》中,宋徽宗便抓住了鹦鹉前后各两只爪趾抓住树枝的站立方式。还有一次,龙德宫建成之后,宋徽宗让画师们分别将自己的画作呈上,然而他看完之后几乎没有一件作品能使他满意,直到看见角落里一位年轻画师所画的斜枝月季,才连连称赞。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将月季画好,因为月季的花蕊、花瓣以及叶子的形态在四季里每一天早晚都是不同的,而这幅作品与春时日中的月季,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难能可贵。

由于注重写实能力,宋徽宗所画的杏花还非常符合植物生长规律。而植物生长规律在数学上则符合斐波那契数列。例如,树木新生枝条的成长,往往需要暂缓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萌发新枝。也就是说一株树苗在一年以后,才能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成长暂缓,老枝依旧萌发;此后,老枝与暂缓成长过一年的树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暂缓成长。这样,一株树木上各个年份生长出的枝桠数量,便构成菲波拉契数列。另外,向日葵花籽的排列顺序,观音莲的花叶生长顺序等。也均符合菲波拉契数列。

而《五色鹦鹉图》中的杏花树枝也是符合斐波拉契数列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宋徽宗所绘的几枝杏花中,树枝所分的树杈是自下而上递增的,越往上,树杈越多,并且越长。

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在13世纪发现斐波拉契数列,距今已八百多年。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宋徽宗就能准确的抓住植物生长规律去作画,可见他在写实绘画中是多么的用心,他对自然界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他对“格物”的追求也可谓是淋漓尽致。

因此,在研究宋徽宗的绘画时,我们要抱有严谨的态度。当宋徽宗画出正面光照射下,朝向南方的那朵样貌独特的杏花时,我推测,这朵杏花代表他自己。南为离卦,在八卦类象中,离卦卦性为明亮,美丽。离意味着火、日、电,因此有照耀和明亮之意。离卦还代表着在日光照耀下,万物茁壮生长成千姿百态的模样。“离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宋徽宗又称自己为“南极长生大帝”,在道教典籍里,南极长生大帝来到凡间,向世人传播了大智慧。由此可见,宋徽宗的内心非常骄傲,同时也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他期望自己的表现能像离卦的卦义中所描述的那样:“日照而万物茁壮成长。”他期待自己能够发挥自己作为帝王的价值,建立功勋,成就大事业,成为一代明君。

宋徽宗出生于农历五月五日,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端午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是驱邪避凶的日子。而五月在农历中为“午月”,代表着“午火”,而午火太旺,必有刑伤。《史记·孟尝君列传》23中曾说:“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以及“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也就是说,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不予抚养,因为那日出生的孩子命克父母。“董勋问礼俗曰:五月俗称恶月,多六斋放生。”24对于崇尚道教的宋徽宗来讲,五月初五出生是犯了忌讳,因此宋徽宗赵佶将自己生日改为十月十日,并将此日命名为“天宁节。”希望以十月(亥月)之“亥水”来克制五月之“午火”。

修改生日只是自我安慰,也许宋徽宗对于端午节出生不祥之说依然心存芥蒂。所以,在《五色鹦鹉图》中,“五”这个数字或隐或现,而它所潜在的信息,似乎都透露着宋徽宗对自己真正出生日期不吉之说的反驳。

例如,在《五色鹦鹉图》的题跋中,可以看到宋徽宗的赋诗:“天产乹臯此异禽,遐陬来贡九重深。体全五色非凡质,惠吐多言更好音。飞翥似怜毛羽贵,徘徊如饱稻梁心。缃膺绀趾诚端雅,为赋新篇步武吟。”这首诗就是宋徽宗暗自揣摩所作。此鹦鹉通体“五”色,并非凡物,那么宋徽宗赵佶出生于五月初五,又岂为凡人?

除此以外,“五”作为数字在中华文化中还具有着重要的地位。远古时代的人类,一开始就非常崇尚数字。中国古代先民对数字的崇拜更是表现在天文、地理、人论、哲学、艺术、原始宗教、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在古代先民看来,数字不仅具有计数功能,还具有美学意义、祥瑞意义、世界观及宇宙观意义等。在“河图洛书”的数字构成原理中,五与十相守而居乎中。西汉杨雄《太玄经》25中也记述:“五五为土,为中央,为四维,日戊己,辰辰戌丑未。”五为中五之土,五行之中,土的地位极其重要,土是金的蕴藏之地,木的生存基础,水的源泉所在,火之归宿之处,也是土自身得以厚积的原因。因此,五在五行的方位分布中居于中央,在五行的生成过程中不可或缺。

“五”在《易繋词》中曰:“天数五,地数五。”五为奇数为天数。“五色”为赤青黑白黄,象征着五个方位,按照道教的阴阳五行说,祭祀五谷之神的社稷坛里应当摆放五色土,亦为金木水火土,象征天下。

画家笔下的“五色鹦鹉”基本上与社稷坛里的五色大体相同,以此“五色”向世人表明此五色鹦鹉为“天产”“异禽”、并且“非凡质”,乃“诚瑞雅”也,正如《宣和画谱》中所说:“五行之精,粹于天地之间,阴阳一嘘而敷荣,一吸而揫敛,则葩华秀茂……而粉饰大化,文明天下,亦所以观众目,协和气焉。”而这只鹦鹉的毛色恰好与社稷坛中摆放的五色土的颜色相近,也许就代表着宋徽宗期望社稷安稳,国家昌盛的美好心愿。

另外,有很多重要的成语中包含着“五”这个数字,例如:五谷丰登,九五之尊等,由此可以看出宋徽宗在这幅画作的意象中寄托了天下太平、政通人和的美好愿望。而“鹦鹉”本身又与“英武”谐音,也体现了宋徽宗对于自己能够成为“英明神武”的君主的期待。

五、结语

通过对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图像学意义的解析,让我们在研究宋徽宗书画作品的方法上突破了艺术形式的桎梏。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了宋徽宗的创作理念,体会到他在艺术创作中秉承的态度。宋徽宗把自己的道教信仰融汇在绘画创作中,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些都是研究了《五色鹦鹉图》的图像学意义之后才能被认识到的。

高木森在《宋画思想探微》中说,宋徽宗期望能够由艺而进于道或以艺辅道,但他对道的认识有局限性,结果造成艺益精,术益渺,道无成。最终造成以艺乱术,以艺毁道。现在仅留一艺而令世人嗟叹!笔者认为,凡事必有因果。宋徽宗的人生命运,可以说是历史的“造化”,也合于“自然之道”。站在宇宙宏观的角度来讲,宋徽宗将大部分的心血置于书画丹青中,将院体花鸟画的发展推向了顶峰,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我们且不论宋徽宗对于道教的崇信究竟是否到了有失偏颇甚至过犹不及的地步,只其道教思想在绘画中的体现便是隐含着信息量极大的易数密码,这些“密码”体现着宋徽宗的人生态度。也对后世研究宋徽宗的书画作品以及他个人理想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对宋徽宗《五色鹦鹉图》中的图像学意义的研究只是略见皮毛,抛砖引玉。而我们所面对的,是蕴藏着更为丰富珍宝的未被开启的宝库。我们对中国美术史上最灿烂的明珠宋徽宗的研究更将永无止境。

摘要:宋徽宗是一位拥有超高天赋并极具研究价值的艺术家。他创立的“宣和体”绘画风格成为院体花鸟画的一座高峰,他的美学思想及书画作品是近年来文艺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本文就《五色鹦鹉图》为代表,从图像与文献相互印证的角度,运用图像学、文献学、比较学、逻辑学等方法,对《五色鹦鹉图》进行再探讨,从而诠释《五色鹦鹉图》的图像学意义。

我家的鹦鹉 篇11

我家的鹦鹉是前几天才把家搬到我这里。当时,我对它们一见钟情,苦口婆心地劝妈妈给我买下来。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招架不住,给我买了两只。

回到家后,我仔细端详着这两只可爱的小天使,一只全身雪白,犹如一团雪球,但在这纯白的羽毛中夹杂着一星半点的蓝色,好似天女下凡。它的眼睛像黑宝石一样镶嵌在“小雪球”上。它的身子前凸后翘,姿态优美,身后拖着长长的裙子,配上黄色的鞋子,仿佛一位美丽的新娘。看着它,我忽然想到只有“小龙女”这个名字才能配的上它。另外一只长得强壮有力,它有着黄绿相间的羽毛,结实的肌肉,披着帅气的绿色“战衣”,它还有着极强的飞行能力,喜欢在笼子里飞来飞去。所以我不假思索地给它取名“绿飞侠”。

你可别看它们这么可爱,可每天都会为吃食而打架。每当我为它们加食的时候,两个小家伙总是“咕咕”地叫不停,并且迈着小碎步飞奔到食盒前。“小龙女”非常霸道,为了先吃到食物,它每次都是展开翅膀敏捷地飞到“绿飞侠”的背上,用那尖尖的嘴巴机关枪似地啄著“绿飞侠”的头,直啄得羽毛乱飞。直到“绿飞侠”无路可逃,哀求地叫了两声,垂头丧气地跑到笼子的一角,“小龙女”才善罢甘休,带着胜利的喜悦吃食去了。唉,这个“绿飞侠”,一点没有侠客的霸气,枉费我给它起这么好听的名字。

每天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看看、逗逗两个小家伙,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失了。我要像宝贝一样照顾它们俩。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四(9)班

指导老师:赵允侠

鹦鹉,鹦鹉白居易,鹦鹉的意思,鹦鹉赏析 篇12

金领金刚鹦鹉的简介

金领金刚鹦鹉(学名:Propyrrhuraauricollis)是金刚鹦鹉家族中体形中等的鹦鹉,栖息于各种不同型态的地区,包含林地、潮湿的森林、农业耕作区等。雌雄无明显外表上的差异,繁殖期外常以一小群聚集活动,食物充足时会有大批聚集的情形,食物有水果、种子、核果、嫩芽等,偶尔会在谷物田或玉蜀黍田中觅食,12月时进入繁殖期。是很适合作宠物的金刚鹦鹉之一,不像大型金刚鹦鹉般吵杂与破坏力强的特性,拥有不错的说话能力。分布于巴西中部、波利维亚的东部和北部、巴拉圭的北部以及阿根廷西北。

金领金刚鹦鹉身长37-45厘米,体重240-250克。鸟体为绿色,前额以及脸颊附近为黑褐色,头部到颈部两侧带点蓝色的色调,颈部后方带有一条横向的黄色羽毛;主要飞行羽为蓝色,次级飞羽有很明显的绿色滚边,翅膀内侧的羽毛为橄榄黄;尾巴上方的羽毛为红棕色,尖端带有蓝色,内侧为橄榄黄;鸟喙为黑石板色尖端带有点腊黄;虹膜为橙色;裸露的脸颊白色;眼先稻草黄色;腿肉粉红色。

幼鸟酷似父母。但它们的鸟喙白灰色,虹膜灰色,腿浅灰色,颈部后方的领带呈红色。

金领金刚鹦鹉的产地

金领金刚鹦鹉在野外主要栖息于各种不同型态的地区,包含林地、潮湿的森林、农业耕作区、以及阿根廷热带及亚热带的潮湿森林、玻利维亚的干燥林地等地区。

金领金刚鹦鹉的产卵季节在阿根廷是12月。巢位于距地面20米高空的树洞里。通常产3或4枚卵,孵化期约23天,孵化7周后幼鸟离巢。

上一篇:机智的小白兔作文下一篇:小目标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