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最美的古诗词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意境最美的古诗词(精选10篇)

意境最美的古诗词 篇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画堂春(纳兰容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取,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仿日牛津,相对忘贫.

仓央嘉措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剪梅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秋风词 三五七言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也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系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一字诗 陈沆 清

一帆一江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七绝

黄昏雨落一池秋,晚来风向万古愁.

不厌浮生唯是梦,缘求半世但无俦.

一颦一笑一伤悲,一生痴迷一世醉.

一磋一叹一轮回,一寸相思一寸灰.

功名万里赋予谁,去年秋江水,

醉卧不识今夜愁,哀筝惹泪落,谁劝我千杯?

往事难追战马肥,胡笳送君归,

修道心事无人猜,青云羡慕鸟,尊前图一醉.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去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八至(唐 李治)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深至浅清溪.

雁丘词(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喑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解连环 (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

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

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拚(pàn)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坐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

系腰裙(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回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新荷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藉,几时莲.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虞美人(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楼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意境最美的古诗词 篇2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往往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诗词的翻译上, 学生在逐字逐句的解释中, 根本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词所特有的意境美。而且迫于中考升学的压力, 学生只是背诵一些考试范围内的名言名句,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缺少独立感知古诗词意境的能力。学习古诗词, 不体味意境, 就好比囫囵吞枣, 不知其味, 难以真正领悟到古诗词的魅力。要让学生学会领悟、品味古诗词的意境, 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从诵读入手, 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意象, 抓住“诗眼”展开联想, 感受古诗词意境。

一、结合创作背景, 把握感情基调

中国古诗词的创作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由于相隔时间的久远, 学生理解创作背景有难度,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充足的背景资料, 尤其是音像资料, 这些生动的画面能够帮助学生跨越时空还原历史, 体会古人创作时的心境。这样既为教学做了知识铺垫, 又能使学生更好的走近作者、理解作者, 进而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为品味诗词意境做好准备前期。

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时, 结合陶渊明数次出仕却又因不满于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污浊而退隐的经历后, 就更能领悟到诗人对官场的鄙弃,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感受到诗人的高洁品格, 因而更能领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所营造出来的怡然自得的优美意境。“诗圣”杜甫的大部分诗歌作品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造成的疾苦, 因此教学这部分诗歌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教师可播放有关“安史之乱”的音像资料, 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 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宝年间, “安史之乱”造成尸横遍野、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这样, 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 能够理解诗人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凄苦、悲愤及忧国忧民之情。再如李清照的词《武陵春》, 写于国破家亡、丈夫离世之际, 词人孤寂一人, 随只顾逃跑的南宋朝廷奔波避难, 掌握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词愁苦悲切的感情基调。

二、诵背诗词, 描绘画面, 领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含蓄、凝练、隽永, 言有尽而意无穷, 充满独特的节律美和音韵美, 诵读起来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都是通过诗词的语言来表达的, 而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开端和基础, 朗诵有助于学生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通过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品味诗歌创造出来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诵, 推敲诗词的语言, 想作者所想, 抒作者情怀, 在课堂上为学生渲染浓厚的诗歌意境。这样, 学生能更深刻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并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朗诵技巧的指导, 注意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在音调、节奏上给予学生点拨。在朗读时还要注意声音的强弱和速度的快慢。如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 奔放豪迈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 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 或激越高亢, 或轻慢舒缓的朗读, 会使学生对诗词内涵和意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再者背诵也是读的一种形式, 熟读至能背诵, 有助于学生在脑海描绘诗词呈现的画面。

诵读应贯穿古诗词教学的始终,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 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 加深理解和感悟, 品味意境, 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抓住意象, 融情入景

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 它通过形象表达, 是要体悟的、抽象的一种氛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意象, 意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实在的, 如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明月”、“梅花”、“流水”、“归雁”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自然事物, 作者赋予这些意象以象征意义, 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象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 在古诗教学中, 我们尽量让学生多把握常见意象的内涵, 帮助学生领会诗歌的主旨, 进入古诗的意境, 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鉴赏古诗词时, 要抓住意象反复揣摩、体味, 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词的意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创作的常用方法。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 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例如, 杜甫《登高》诗中, 前四句用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意象, 描画开阔而悲凉的秋天景色, 看似写景但情藏景中, 实际上句句都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愁苦情绪, 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 形成了诗歌悲凉壮阔的意境。

诗词的意境主要是通过意象组合营造出来的, 所以在品诗的意境时, 要抓住诗中的意象, 理解意象中蕴含的情感, 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进而品味意境美。

四、“诗眼”悟读, 拓展意境

“诗眼”是领会意境的窗口, 能使全诗的意境豁然开朗, 要欣赏品味古诗, 必须抓住“诗眼”。在教学中准确地捕捉住“诗眼”, 能帮助学生把握诗意, 弄清诗词含意, 又能对诗词的精华部分反复推敲、琢磨, 拓宽诗歌的意境, 而且能够把古诗词品得更全面, 悟得更透彻,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 进而对诗歌的景外之情、言外之意有更深刻的领悟。

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 不是要让学生理解一首古诗词, 领略一首古诗词的意境, 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欣赏古诗词、感受古诗词意境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诵读、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品味古诗词意境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意识, 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摘要: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 不是要让学生理解一首古诗词, 领略一首古诗词的意境, 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欣赏古诗词、感受古诗词意境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诵读、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品味古诗词意境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意识, 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意境,诵读,联想,情景交融,诗眼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1-5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驰骋想象的风帆,开拓最美的意境 篇3

流传千百年的古典诗歌,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加工成精品,每一首诗的语言都是那样优美。当你和古诗情景交融、真正被古诗意境陶醉时,就能领悟出古诗赏心悦目的美。这些对美的感受,一旦升华为自己的想象,那么学生不仅表现出来的是对古诗的喜爱,更能激发他们想象的翅膀。新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每首古诗其意境都非常美,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是整个古诗教学的难点。那么在古诗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最美意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在他听觉和思维的结合中体会意境

诗歌顾名思义,诗与歌相连,无论是古风,还是唐宋的诗词歌赋,都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教学时,若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借助老师的吟诵和描述,创设美妙的意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学生情感的体验,发展想象能力。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文、明白大意之后。我一边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片段,一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诗人吟诵这首诗可能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环境,他可能在想些什么?随着深沉哀怨悠扬婉转的古筝乐曲的播放,学生在我的描述中进入到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学生一边想象,一边回答:诗人可能在想——家里高堂是否安康?妻子怀中咿呀学语的孩子是否在喊“爸爸‘呢?房梁上呢喃的紫燕可曾筑巢孵卵?什么时候能在明月的朗照下与家人团圆?……这样通过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充分感知、想象、理解,深入诗境。在美的意境中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碰撞,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既在境中领悟了诗意,又在境中感悟了诗情。

二、在视觉活动和想象过程中领会意境

每首诗都是一副美丽的图画,像古人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人留恋其中,乐而忘返。对于意境优美的古诗,教学时可以运用简笔画、插图、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置身其境,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夜宿山寺》时,我先在黑板上一笔勾勒出一座高山的轮廓,再叫学生看看、想象,根据诗的内容可以画些什么。学生说:山顶画“危楼”(高百丈),空中画“星辰”(手可摘)。在学生的回答中我逐步把图补充完整,然后要求学生身临其“楼”,说说感受。这样看看、想想,再辅以教师的画和学生的谈,诗中山寺危楼之高耸、诗人心情惊奇的意境就不难领会了。

三、在有情诵读和据诗想象中感悟意境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不仅能更好地使学生领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的优美意境和无限韵味,而且能强化学生据诗想象的能力。如教李白的《静夜思》时,由于时空跨度长久,背景错综复杂,小学生还没有体会到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诗的内容对社会阅历简单的孩子来说,有理解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教学中我先展示插图画面,播放了一首浓浓的思乡曲来烘托气氛,然后以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朗诵:在一个静静的秋夜,月白霜清,透过窗户,皎洁的月光射到床前,这时那彻夜难眠的游子看着月光竟以为地上结了一层白霜。可是定睛一看,四周的环境告诉他:这哪是白霜?明明是月光。他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月光能带来家乡的关爱,带去自己的思乡之情。然而秋天的月光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温暖,渐渐地他低下头,完全沉浸在无边的思乡之中。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动感的形象情景,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之中。学生在这样的意境中不由自主地随乐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然后采取齐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强化了学生据诗展开想象的能力。

四、在古诗编演和角色入境中走进意境

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选编教材中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引导学生把古诗编成故事,设计由学生扮演诗中角色,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如教学《所见》时,在学生明白诗意的大概意思后,我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根据诗意编故事:夏天,百草丰茂。 牧童骑着黄牛儿,慢悠悠地来到郊外。牧童边走边唱,歌声嘹亮,响彻林间。 阳光明媚,林间凉爽。传来一阵阵的蝉声,给这个夏天增添了些许生机。 牧童的歌声戛然而止—— 他发现树上的一只鸣蝉,顽皮劲头儿忽生—— 牧童蹑手蹑脚转到大树后面,猛地伸出双手------他想从后面捂住那只蝉, “呲儿”的一声,狡猾的蝉儿打了个旋儿,飞走了,只剩下牧童在那儿失落地发呆。然后组织学生表演故事。学生在编演之中很自然的走进了诗的意境之中。

意境优美的经典古诗词 篇4

古诗词好句1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李益《上汝州郡楼》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谢灵运《岁暮》

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苏轼《花影》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刘长卿《别严士元》

古诗词好句2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人间岁月堂堂去。——辛弃疾《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今年春浅腊侵年。——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古诗词好句3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遗台何处是黄金?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王鹏运《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白居易《望月有感》

芳草年年惹恨幽。——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孟浩然《万山潭作》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古诗词好句4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涂《春夕》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韩疁《高阳台·除夜》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藩《端午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古诗词好句5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杜甫《赠李白》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王沂孙《齐天乐·蝉》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李商隐《风雨》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高適《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诗词的意境 篇5

但意境也有境界的不同,不同诗人的天赋,才气,悟性,导致了诗歌的不同境界。同一诗人的阶段,发展,阅历导致了诗歌的不同境界(这里的境界有好坏之分,有极致的.和平凡的)。而影响诗人的境界和诗歌的境界其因素众多,总的可归为两种,时代的因素,个人的因素,孰轻孰重不可一言道出,但是当今时代必然好诗不多。

诗词的意境有空灵、幽怨、放达的不同。古人《诗品》分类繁杂,有分二十四类的,也有概括的,分两类的“婉约”“豪放”。而个人总喜欢分三类,不烦琐也不遗漏。相应的诗人的气质有三种:空灵的为虚无之自然山水田园气质;“深涧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幽怨的为痴情之性灵哀婉终极气质;“流水落花归去也,天上人间”。放达的为寰宇之纵目千里气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而诗人的三种气质,往往融于一身,相互交融和补充,在不同心态,和生活场景中,有不同的表现。所以,诗歌的流派和诗人的风格往往很难分别,后人为了学习和研究的方便,才不得不做分别。

说说古诗文的意境 篇6

如果说,诗在语言上的构建及其表现手法是诗之形,那么诗要表达的意象及诗人在诗中所要抒发的特定情感,则可谓是诗之“神”。这个诗之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境。

人们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当读到一首好的诗作时,往往会以“诗中有画”的句子赞之。此时所言的“诗中之画”,其实就是讲诗的神,即意境的问题。

好的诗作,不仅能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还能给人以一种内在的意境美,让人读后能腾飞想象,领略诗的那种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殊的意韵。

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诗,可谓是家喻户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虽只有四句,也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词藻,可意境却极其深邃。我想,该诗之所以让多数读诗的人耳熟能详,这与其特有的意境是分不开的。

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这样的意境:

清明,正是人们踏青、郊游、赏春、扫墓的时节。然而,几天的绵绵细雨,添人愁怀。此时,离乡背井,远行在外,羁旅途中,一时回不去的行人,思乡之情顿生。在愁思缕缕萦怀之际,想寻找酒家排遣苦闷。顺着牧童遥指的方向看去,远处树林深处似有“杏花村酒家”的酒旗,在随风摇曳,禁不住神往。于是,想着到那里可以歇息,欣赏美景,畅怀豪饮,不必自苦,心情也好象轻松一些了。

这样的意境,的确是一幅极好的诗中之画。可以说,这首诗的成功,主要在于意境的成功!

晚唐人温庭筠,一生写过很多意境优美的诗和词。其中有一首名为《商山早行》的诗,全诗如下: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在该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谓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虽然只是一联诗,但却独具神韵,意境深远。认真品读这两句诗,我们眼前似乎看到了这么一幅画面:

天未明,月亮还挂在天边,鸡声就把茅店里的旅客唤起。这些旅客大多是远离家乡在外营生奔波的贫苦人,当富裕阔绰的人们还在暖被窝里酣睡的时候,他们却早已纷纷上路,匆匆忙忙地踩过满是晨霜的板桥,为生计而奔走,这是何等的辛苦!

这样的意境,比散文中用数百字或更多的字来详尽描写的场景,还要感人。

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意境的研究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引导,古诗词意境,互文拓展

带领学生走进古诗词意境,能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敏感力,提升他们的诗学修养及形象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如何指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意境,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

一、了解背景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诗,不论是直抒胸臆还是借景抒情,抑或是借古喻今,都往往和诗人所在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时代背景都或多或少地对诗人的情感和行文思路有着影响。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创作的历史背景,是走进古诗意境的第一个步骤。比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如果不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会认为这首诗只是描写了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其实,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1072年,当时他在杭州任通判。苏轼政治生涯的黄金时间,应该是熙宁二年至熙宁九年间的八年。而这八年正是王安石变法最激烈的八年。所以,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大自然景象的瞬息万变,同样蕴含着自己对政治形势变化万千的认识和感慨。虽然他远在杭州,远离政治漩涡的中心,但是,他对大起大落的政治形势依然有自己的感慨。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只当它是一首写景的诗来读。

二、朗读入境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诗入境,古诗词朗读也不例外。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懂古诗的意思,然后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读出诗的意境,感受诗的韵味。在教学清朝郑燮写的《竹石》一诗时,要抓住“咬”这个字,体会劲竹坚忍不拔的品格。教师还可以追问:劲竹还可能遇到什么折磨?通过这样的理解朗读,学生很自然地在脑中形成竹子生长在岩缝中,历经风霜雪雨,依然坚劲的画面,从而体会到诗人坚定顽强、刚正不阿的品质。

三、想象画面

古诗言简意赅,但却注重营造深远幽美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由文字转换成画面的途径就是想象,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古诗描写的意境呈现出来,在学生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如教学袁枚的《所见》,让学生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后,问“读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刚开始,学生只会根据诗句的意思说,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他唱歌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林子。接着,教师启发:“这是一头怎样的黄牛,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会做什么?会有怎样的表情?”学生在脑子里就能呈现出更形象生动的画面:一个牧童骑坐在黄牛背上,黄牛在林间慢慢地走着,悠闲地吃着青草。牧童手拿竹笛,吹出悠扬婉转的曲子,有时放下笛子,高歌一曲。歌声嘹亮,好像要把整个林子都震动了。领悟意境美,想象画面十分重要。李白的《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让学生充分阅读之后提问: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怎样的冶炼工人?引导学生想象:冶炼工人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伴着熊熊的炉火和飞溅的火星,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这首诗呈现的画面就是诗人要表现的意境,火、热、声、色交相辉映,秋夜冶炼全景图,热烈豪迈。

四、互文拓展

“互文性”是指每一个文本都不是封闭的、与外界绝缘的话语系统,而是与其他文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文本都只有在与别的文本相互关联和比较中才显示出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意象的互文拓展,有助于学生走进诗的意境。在教学《枫桥夜泊》时,要让学生体会诗人营造的“愁”的画面,讲到“月落”时,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关于明月的诗句,学生说出了诸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教师还可以拓展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句。接着问,在诗人的眼中,明月代表了什么?从而体会诗人的乡愁。讲到“霜满天”,又与李白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进行对比,为什么张继会有这样不同的体会呢?那是因为诗人当时客船停在枫桥边,夜越深,霜越重,刺骨的寒冷再加上科举不第的失落,忧愁就像布满了天地间的寒霜那样浓。除了意象互文,同主题互文也有助于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别董大》时,要让学生体会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可以拓展古人有哪些描写送别的诗句。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古多情伤离别”等。通过与后面诗句的对比,可以体会到高适与董大的离别,除了有伤感,更多的是安慰、鼓励。

五、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这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让他们领略汉语的魅力大有益处。特别在提倡国学教育的今天,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才景.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2014(01).

意境最美的古诗词 篇8

有人说读诗的最高境界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而要谈意境,就得先谈谈意象。粗浅地理解,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外物。一切客观外物只有经过诗人感情的内化与浸润,才能获得灵气与生命。比如,月亮不是意象,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便是意象,因为此时的明月已经是能理解思念之痛苦并能传递祝福的人性化了的使者;花不是意象,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则是意象,因为它渗透了作者感时恨别的血泪。

意象与意象组合在一起,便会产生新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意境。意境的产生,需要读者的介入。诗歌是一种跳跃性很大的语言样式。可以这么说,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诗歌;没有想象,就不可能领悟诗词的意境。所以,我们在解读诗词的时候,应充分发挥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去填补诗中的空白。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融入诗情,走进诗境。

那么,到底该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

一、反复诵读,熟悉文本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所接触到的古诗词,绝大多数都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节奏分明,适宜朗读。学习古诗词,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很有必要。只有大量朗读了,才会有积累;只有有了积累,才能够更深地去解读古诗词;也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诗情,才能够把我们解读到的感悟,把我们内心的感受,通过朗读给它表现出来。总之,我们必须不断地解读,不断地赏评,让学生不断地进入到诗味当中去,引导他们边朗读边理解边记忆,这样,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就会越来越好。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取齐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仔细体味,以便更好地感悟诗的意境。

二、知人论世,把握诗情

人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了“其人”,也就能从侧面来了解其诗。孟子曾说过:“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古诗的意境,必然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更好地体会诗境。

我们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比如,我们在读《蜀相》一诗时,除了要对作品中所写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应对杜甫一生遭遇、政治理想,以及他写作本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

但是,诗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如我们很熟悉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作品就很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呈现出迥异的风格。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这对于领悟作品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有些诗作往往还反映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比如同是抒发个人怀才不遇、命途多舛这一感慨的,盛唐时期的李白和身处乱世的鲍照,他们诗作的内涵是不可能完全等同的——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三、运用课件,创设情境

有些古诗词,诗意深奥、抽象,不易理解。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直观的表象呢?我们可将这类诗歌做成动画课件,配上对白和音乐。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去感受古诗的意境。实践证明,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美感。

如教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着力引导学生循着文中月光的扩散,想象出一幅幅美丽的月下风景变幻图。与此同时,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等壮观画面,并及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此情此景中,诗人伫立江畔,仰望明月,感悟宇宙生成,探索人类本源……如能再辅之以古筝轻快的曲调,学生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从而有效地感悟作者那浓浓的情感,感悟那“孤月”的意象以织造游子、思妇两地相望、相思的爱情神话……

四、诗画结合,感受情境

北宋苏轼评价王维诗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此语,全面地点出了王维诗诗画相融的关系。按苏轼的意思“诗中有画”,是说除了言志之外,诗中还应有鲜明的艺术形象;“画中有诗”,是说除了画面的图形之外,还要倾注画家的真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诗要有画意,画要有诗情。所以,我们在解读诗词时,就应当找寻诗词中的“诗情画意”。

比如解读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诗中的夸张、比兴手法,用这极富画意的诗句,去体味诗人浩荡的气概和豁达的胸怀,读出其中回肠的荡气和迸发的激情来!

再如他的《望庐山瀑布》一诗,这诗作,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图画。教学时,如果再配上这么一幅图片,可以想象,学生想不进入诗歌的境界恐怕都难: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练高挂在前边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气势,叫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了。

五、赏析语言,领悟意境

古人写诗作词,很讲究语言的锤炼。像大家熟悉的王安石炼字的故事,贾岛“推敲”的典故等,都是炼字的典范。甚至有时,古人“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此说并不夸张,因为杜甫就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

既然古人写诗作词时如此注意炼字炼句,并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之处传世,那么,我们在鉴赏评价时,当然就要注意结合诗歌内容来发挥想象,仔细领会这些精妙之处,注意这些精妙字词的表现力了。

鉴赏诗词,一般都要抓住诗眼。一般而言,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里都有诗眼。有时候,诗眼会隐藏在标题中;而且,即使诗句中有诗眼,有的还会用其它字作陪衬,这就可能遮蔽我们鉴赏的视线。所以,解读诗词时,我们要尽可能地拨开云雾,准确地抓住这些关键的字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笔下蓬勃的春意写活了,一个“弄”字把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姿态写绝了。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凝炼美,也正是我们鉴赏评价中应格外关注的地方。

六、借助音律,烘托意境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音乐与古诗词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配乐朗诵,可以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通过音乐所渲染的抒情与激昂、欢乐与悲伤、清新与凝重,去理解、把握诗词的意境。

当然,选取音乐,也要因文而异。我们可以结合具体诗文,进行适当取舍。但一个总的原则是,最好能以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为主,如琵琶、古筝、二胡、笛子、笙箫等。

像李白的《静夜思》这样的文章,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月夜清冷画面的同时,播放古筝或琵琶演奏的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曲子,亦或长笛、笙箫的独奏。这样,就能很快地把学生带进一个明月当空,诗人倚窗思家的氛围中。如果再辅之以缓慢、低沉的朗诵,那诗人客居他乡时孤独的羁旅之思就可以充分地表现出来,不用多言,境界自出。

另外,古诗词中还有不少作品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经典名曲,它们一般都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在对这些篇章进行赏鉴时,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经典名曲搬进课堂来。

七、类文比照,辨析意境

古代诗歌的分类,多而芜杂。比如唐代,就有初唐的宫体诗,盛唐的山水田园诗、边塞诗,中唐的怀古诗、政治讽喻诗,晚唐的咏史诗等。即便在同一个类别中,不同朝代不同风格不同作者的诗词也是千差万别。所以,接触诗词时,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类。鉴赏的时候,就可以把这同一类的诗词放到一起,循着“大同”,去找寻那细微的差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比较阅读的方法。比如在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时,我们就可以把李白的《行路难》拿来,把它们放在一起加以赏析。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从思想内容看,两诗都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这是“大同”。但李白文中的悲伤绝不可能是鲍诗的悲愤。因为,鲍诗抒发的是对门第贵贱决定命运的一种愤慨。这是太平盛世中的李白所没有的。再如,学习陆游的《书愤》一诗时,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与杜甫的《蜀相》结合起来,把握两文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方面的异同。

八、说写训练,再现意境

古诗语言凝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领会诗意的基础上去说、去写。

例如,当我们读到李商隐《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展开驰骋瑰丽的想象,想象女主人公对镜梳妆打扮,面对自己日渐消瘦的面庞,顾影自怜的形象,从而体会她对爱情“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想象男主人公因相思而孤枕难眠、对月抒怀的形象,体会他对女主人公的疼爱之切。然后,再把想象的结果说出来写出来,大家交流,这样,或许更利于把握诗情诗境。

又比如,读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时,要求学生穿越时空,想象词人以前的重阳节时和丈夫把酒言欢、吟诗作对的欢乐场面,让学生明白,这里,词人就是要以此乐景来反衬自己如今的孤寂。

再比如,赏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展开如此想象:读着全词,你看到了怎样的场景?听到了哪些声音?又想到了什么呢?通过这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想象,把他们带入词的境界中去,让他们进入角色,把在作者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说出来,或许,学生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握住该词所营造的意境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感悟古诗词,切不可把它肢解了分析。那种一句一句地分析,甚而用白话解释诗句的方法,其结果,只能是破坏了作品的意境美,不会有任何的意义的。

形容水墨画意境的诗词 篇9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桃源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

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一作净)。

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一作忽)闻俗客争来集。

竞引还家问都(一作乡)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

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

及至(一作更闻)成仙遂(一作去)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

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

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

安知峰(一作岑)壑今来变。

当时知记入山深。

青溪几曲(一作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辩仙源河处寻。

《临江仙·手拈黄花无意绪》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手拈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余香。

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罗巾浥泪别残妆。

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花落未须悲。红蕊明年又满枝。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水阔山长雁字迟。

今日最相思。记得攀条话别离。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一点愁心入翠眉。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

山远水重重。一笑难逢。已拚长在别离中。霜鬓知他从此去,几度春风。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

年代: 宋 作者: 李之仪

九十日春都过了,

寻常偶到江皋。

水容山态两相饶。

草平天一色,

风暖燕双高。

酒病厌厌何计那,

飞红更送无聊。

莺声犹似耳边娇。

难回巫峡梦,

空恨武陵桃。

《苏幕遮·碧云天》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桃源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江南春》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古诗意境练习 篇10

1、当朋友不思进取时,你会劝他说:

2、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你会劝他说:

3、当同学骄傲时,你又会劝他说:

4、当好友与你辞别时,你会说:

5、当同学浪费时光时,你会对他说:

6、我们学过,要取得好成绩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引用一句古语说:

7、今天中央乐团在我们上高演出,那悦耳的动听的钢琴声,令人神往,令人陶醉,这真是:

8、抗日战争时期,一大批有志青年:

9、“高瞻远瞩”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哪两句写出了这个词的意思:

10、朋友即将远行,你以酒为他饯行说:

11、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在做的事,反不及旁人清楚,这真是:

12、与同学分别在即,在留言册上写一句激励的名言:

13、李明成绩一向,经过一番努力,期末考试居然全第一,这真是:(填歇后语)。这也应了古人所说的名言:

14、做为一个学生,从小就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古人说:,同时也应该刻苦努力,才能学好本领,当然也应该谦虚,古人说:,毛泽东的词句: 也赞美了这种品格。

15、无论学习做事都要有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古人说:

16、在目常生活中,我们要广泛地学、详细地问,慎重地思,明确地分,踏实地行,古人说: 就是这个道理。

17、关于学习,古人有很多名言: 说的是应多在社会中实践; 说的是勤奋上进,一句话,只有付出艰辛,才能有真知灼见。

18、你从《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你用古人的一句名言写下来:

19、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真知灼见,正所谓:

20、“实践出真知”在读书的同时要注重实践,正如古人说:

21、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才能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对此古人早有认识,从 可以看出。

22、做人应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只注重虚名,贪求私利,就如古人说的

23、身在他乡的游子是那样的热爱和思念自己的家乡,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24、现在的独生子女是那样的娇生惯养,怕这怕那,毫无意志可言,其实这是不行的,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应该从小就磨练自己的意志,经受各种考验,才能有 的硬骨头精神。

25、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人要有不怕牺牲,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26、做人应有宽广的胸怀,不要怀狭隘的私欲,古人说:

27、看到小明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神情,你就不禁教育他说:,竹、梅都知虚心,你更应如此。

28、一个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同时为了实现理想应刻苦读书,古语说:,就是这个道理。

29、交朋结友要与有胆有识之人相交,学习就要处处留心,所谓:

30、只有一个地球,而且地球上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可还有人不加节制地开采。看到这种现象你会对这些人说:

31、明明是家中的小皇帝,不合口味的饭菜就倒掉,旧的衣服就不穿,对此你会劝他说:

32、我国古代的诗词是一个巨大的文学宝库,我们可以从 诗句感受到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可以从 体会到古人珍惜友情的浓浓情感;可以从 的诗句领略到诗人关心老百姓的宽阔胸襟;可以从 之类的诗句中体会到诗人的高洁品质;还可以从 诗句体会到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美。

33、你即将小学毕业了,面对辛勤教育你的老师,你想用哪句话来赞美他呢?

34、同学林强非常贪玩,大家都在紧张地复习,可他却依然故我,你会对他说:

35、六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此时你最难忘的是教室中的那句名言:

36、如今,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是

37、有同学与人为恶,你会劝他说:

38、看着考场上的同学你会想起诗句:

39、《将相和》讲了、、三个小故事,赞扬了廉颇的精神,让我想起了名句

同时本文也赞扬了蔺相如 的品质。

40、《匆匆》一文主要告诉我们要,这让我想起了相关的名句:

41、《七步诗》中直接写出作者悲愤的心情的诗句是:

王昌龄的《出塞》中 这两句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起用良将的爱国情怀,请你再写两句表达爱国情怀的边塞诗句:

42、你选择你喜爱的古诗词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追求:

43、特级教师斯霞一生热爱语文教育,九十高龄还笔耕不辍,正如李商隐《无题》中所咏:

44、王老师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中描写的那样:

45、班级是个大集体,在集体中生活要学会为人处事,正如《红楼梦》中对联:

46、学海无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宋朝朱熹曾说过:

47、我们班上有些同学斤斤计较,心胸狭窄,你会对他说:

;同学骄傲自满,你会对他 说:;有些同学做事没有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会劝他说: ;你的同学面临艰难处境,产生放弃再次努力的念头,你会勉励他说: 48、1947年蒋介石不顾国难当头,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偷袭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这真是:

49、从曹植的到文天祥的 ;从谭嗣同

到共产党的 ;我们可以看到仁人志士对“生死”作出的最简单而精辟的诠释。

50、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的 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的凛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 的 献身精神。

51、生活中你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正如陆游在《游西山村》中所说

52、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上,我们自然会想起

;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

53、毕业会考的日子近了而有些同学还不努力,我会引用《长歌行》中的来劝戒 ;这首诗中的 两句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而 则赞扬了奉献精神。

54、读到手足相残的故事,我愤怒地吟起诗句

55、静悄悄的春夜,下起了一场小雨,使人不禁吟起了 的诗句。

56、班上有同学骄傲自满,请你送他一幅对联,规劝他 有些人斤斤计较,心胸狭窄,也送一幅对联 还有些人喜欢浪费,不懂节约,也送一句名句

57、书本知识毕竟肤浅,认识事物必须亲自实践,古人说:

58、只有登高才能望远,有两首诗中名句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59、人的学问要达到一定的造诣,一定要经过反复磨练,正如古人云

60、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盼望祖国能早日统一,请你用一幅对联来表达这一感情

61、做任何事情不能自以为是,一意孤行,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古语云

62、黄刚自以为成绩不错,不需要努力,也不会退步,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会用什么话来劝他:

63、在学习上我们要态度端正,不能不懂装懂,孔子说得好

64、要有高深的学问,必须不断地获取新知识

65、朋友即将远行,你以酒为他饯行,说

66、和朋友分别时,你想到古诗中的名句有

67、小明读五年级了,却总是很贪玩,浪费了很多时间,请你送他一句古诗,劝告他:

68、虽相隔千山万水,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

69、夏天你去公园赏荷花,满池的的荷花映入眼帘时,姐姐大声吟诵著名诗句

70、教师常用 这句诗告诫我们,要趁年纪还轻,好好努力,不要到老一事无成,只留下悲伤。71、要报孝母亲的恩情时,我们会自然地吟诵起: 这句诗。

72、听着优美的乐声,我不禁吟诵起古人的诗句:

73、做学问要多实践,不能死读书:

74、春游时,看到满树繁花,绿草茵茵,你不禁脱口而出:

75、月夜,仰望星空,明月皎皎,你不禁吟诵: 76、看见同学乱撒饭粒,浪费粮食,你对他说:

77、看见同学不思进取,你劝诫他:

78、赞颂老师对事业无限忠诚的献身精神,你会引用诗句:

79、看到河岸上盛开着的一朵朵桃花,目睹着河中戏水的鸭子,情不自禁地想起诗句:

80、看到母亲为“我”操劳,心里时常默默地对母亲说:

81、春天到了,校园里的花坛里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春意盎然,真是:

82、好朋友东东每天贪玩,从不认真听讲,我对他说:

83、每当听到亲人、朋友之间的相互伤害、互相残杀的故事,我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84、攀登上庐山,我又想起了:

85、明代著名政治家诗人于谦曾经写过一首《石灰吟》,这首诗中最能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86、夕阳落山了,霞光映在平静的湖面上,湖面像绚丽多彩的绸缎。看到这优美的景色,我不由想起了白居易的两句诗:。

87、王冕笔下的梅花颜色清淡,暗香浮动,使人想到了不慕荣利,清雅脱俗的君子。88、表达对亲人朋友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89、请你写出两句描写乡村生活(或乡村景色)的古诗词句:

90、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感人所言 表现了他们高潮的志趣和坚贞的人格。

91、。苏轼眼中的西湖水波荡漾,山色空蒙,如同一位发表美丽的女子,令人喜爱。

92、古今诗人,往往以物明志。我们读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抒发了作者的远大理想的抱负,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请你再写出一个这样的诗句: 93、《书湖阴先生壁》中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是:

94、登上鹳雀楼,会诵起句诗: ;来到长江三峡,会吟诵起李白的名句: ;登上泰山,会觉得

;走进庐山,会想起苏轼的名句:

;漫步在洞庭湖畔,我不禁吟诵起:

;看到滚滚而去的黄河,我又想起了:

95、表组通过多年的苦读,如愿以偿地跨进了大学的校门,舅舅用王之焕的诗句 勉励她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追求更高的目标。

96、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旁观者清。

朝诗人

在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村素的道理。

97、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

98、人们常用杜甫的,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地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99、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焕在《

》中的诗句:。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100、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抒发了 的心情。101、表达作者盼望良将守边关保平安的诗句:

102、毛泽东的《咏梅》词中,描写梅花不居功自傲的句子是: ;表现梅花谦逊豁达与无私的句子是: 103、夏日阵雨过后的彩虹多么壮观,正如毛泽东的词所述:,正义的战争在毛泽东的眼里看来: 104、当人们赞颂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品格时,我们会想到诗句:

105、当听到人们夸赞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时,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诗句:

106、革命者虽身处狱中,但他们用诗句 表达了他们乐观、不屈的情操。

107、我国古代有句名言:,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

108、在教室里,应张贴的名言言警句是

109、在老师办公室,适合张贴:

110、在走廊的墙上,适合张贴:

111、在图书阅览室,适合张贴:

112、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113、对乱开滥采的个人或单位,我们用古人名句劝告他:

114、劝人要胸怀宽广,不怀狭隘私欲,可以说:

115、当朋友误会我时,我会用谚语 对他说。

116、要取得了成绩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从这句话中,你联想到

117、当你想努力学习赶上同学时,你在学习上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使你灰心了,但 这句话使你坚定了信心。118、我班上有同学骄傲自满,请你送他一幅对联规劝他

119、有些人斤斤计较,心胸狭窄,也送他一幅对联

120、还有些人喜欢浪费,不懂节约,送他一句名言名句

121、写作文内容要乘法,要有创新,让我想起

122、花儿落下来也要变成肥料,孕育来年的美丽,这让我想起

123、语文是生活,生活处处有学问,这让我想起

124、学生要学要问要思考要实践,用一句古文来概括是

125、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正如

126、有同学与为恶,你劝他

127、我一回到家,妈妈就劈头盖脸地把我骂了一顿,我 觉得莫名其妙。(填歇后语)128、春天的一个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了家乡,于是吟起诗来

129、我的家乡,山青水秀。晴天,红花绿草,艳丽无比;雨天,烟雾缭绕,有一番朦胧之美,真可谓:

130、我国古代的诗词是一个巨大的文学宝库,我们可以从 诗句中感受到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可以从 诗句体会到感人珍惜友情的浓浓情感;可以从 的诗句领略到诗人关心老百姓的宽阔胸襟;可以从 之类的诗句中体会到诗人的思乡情怀;还可以从 之类的诗句中看出古代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赞美。

131、《长征》的作者是

,写于 年 月。诗中的中心句是

;对偶句是:

132、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够,可王小明就不是这样,虽然毕业会考马上就到了,他却 依旧每天悠哉自在。(填歇后语)133、语文老师教导同学们说:“学好语文,要多积累成语、名句,就如 一样。”(填歇后语)

134、对自卑的同学,你会用李白的 这句名言来勉励他,使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上一篇:反比例听课心得体会下一篇:浅析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