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心理学调查报告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异常心理学调查报告(精选14篇)

异常心理学调查报告 篇1

2.你对心理异常有什么看法?可以举个你身边心理异常的人的例子吗?

3.你认为导致心理异常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如何能使我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针对上述问题请做300的简答,谢谢您的合作

1、心理健康我认为分为很多种,包括情感心理健康、行为心理健康、生活心理健

康以及生理心理健康等等。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某一方面健康心理就健康了。我们要对自己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以及怎样去解决自己的心理存在的问题,保持自己心理的健康。报证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不受到各种各样心理因素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应该是生活积极,工作和学习积极进取,情感生活受到打击时保持镇静的生心理行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生理反应有清楚的认识和对待。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下能拥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不随波逐流,拥有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能客观的评价客观的实际情况等事务。例如:在我们学习阶段遇到了困难厌学,逃课,辍学等等;在我们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封装自己不愿结交朋友很少和人交谈也不知道怎么样去跟人家做朋友;在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对象时感情不顺利时,也不敢与人分享觉得不好意思,从此就不敢与异性来往等等这些都属于不健康心理的表现。

2、心理异常常常出现得比较突然也不见得出现在心理有问题的人身上。往往是出

现在平时心理都很健康,一些突发事故而带来的压力超过了他们平时心理的负荷。所以表现出了心理异常。而往往心理有问题或者不健康的人因为习惯性已经自然的适应了自己的心理问题。也表现不出什么异常的行为。比如犯自己闭症的人都习惯了一个人独来独往,身边要是突然出现了一个朋友在一起往往看上去有些不习惯了。例如:前两年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异常心理的表现。

3、导致心理异常的原因很多。例如情感生活出现了裂痕可能导致心理异常,事业

失败可能导致心理异常,婚姻生活出现了裂痕甚至离异的家庭也可能导致心理异常,学习成绩的失败可能导致心理异常,心理压力超过了自己心理的负荷也可能导致心理异常等等。在实际生活中导致心理异常的因素很多,很可能一个小小的原因就可能导致一个人心理异常。这要根据自己心理承受力有多大,要想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我觉得我们应该多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学习工作的能力。在遇到挫折时不气馁不服输,在事业和家庭生活等等方面遇到困难时要学会释放自己的怨气不要挤压在心理太久,如果挤压太久就会压出心理疾病。在感情生活方面拥有健康积极的态度,不因失败而放弃。在各个方面权衡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各个行业去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因为一个久经磨练的人是不容易被打倒的。只有我们各方面强大了才会拥有美好的生活,同时我们在追逐快节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了多了解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实时知道怎样去缓解和解决自己心理的问题。也要学会求救和倾诉,在自己处于无法自拔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向同学朋友或家人倾诉自己的心理的想法和困扰也可以直接找心理医生。这样才好更好的解决自己的难题,更快的让自己走入到自己该走的路上来。这样我们在生活中才能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了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更加的美好。

异常心理学调查报告 篇2

一、中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成因

很多人将中学生的心理异常归结于“学生处在青春期, 情绪极不稳定;家庭子女少而受溺爱, 学生个性强而又意志脆弱”等因素, 看似有道理, 但笔者认为我们应把眼光主要放在外部原因上。

1. 学业压力过大

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 但不可否认的是, 对升学率的追求仍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既有社会发展本身的问题, 也有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就算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学校, 学校也绝不敢在升学率上掉以轻心, 否则会招致社会的多方责难, 给学校的发展甚至生存带来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氛围下, 学校和老师难免以学业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于是, 加班加点、题海战术、考试排队都理所当然地成了制胜的法宝, “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至今仍是这个社会心照不宣的“真理”。

在追求升学率的大潮中, 家长过高的期望值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望子成龙”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问题就出在“成龙”的标准上, 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只有考上一所好大学才能“成龙”“成凤”。可现实是, 大多数地方初中毕业生中录取省重点普高的比例不到20%, 有的还不到10%;2010年湖南省41万多人参加高考, 录取一、二本的比例也不到40%。命中注定大多数学生不可能实现父辈的期望。

学校、老师的评价, 家长的期望, 便成了极少数学生不能承受的负担, 厌学而又不能退学, 努力而又不能成功, 久之心理便会出现异常, 也许是自暴自弃, 也许是走向灭亡。

2. 情感危机

离婚率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随着思想的解放、自我意识的强化, 许多夫妇不愿再凑合着过。离婚, 对深陷婚姻泥潭的双方来说, 无异于一种解脱, 但对未成年的子女来说, 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情感灾难。有些夫妻的分手, 往往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战争, 双方都筋疲力尽、伤痕累累, 哪还顾得上子女的感受?还有个别夫妻离异时, 把子女当成累赘推来推去, 使孩子处于绝望的境地。涉世未深就尝尽人间的冷暖, 使少数中学生心灵严重扭曲, 性格发生巨变, 有的成了玩世不恭的问题学生, 有的则沉默寡言, 看淡了一切。

在农村, 家庭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还有一个更普遍的因素, 那就是留守少年儿童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 怀着对摆脱贫困的渴望, 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也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亿万农民工背着简单的行囊, 走入一个个陌生的城市, 从事着最苦最累的工作。可以说, 亿万农民工进城打工的脚步, 就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大多数农民工挣回了钞票, 却永远也挣不了一个城市的市民身份。子女在农村老家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 自己常年在外打工, 只是逢年过节回家探探亲, 是农村最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某些农村学校学生中, 留守少年儿童的比例超过了50%。没有了父母的管教,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容易误入歧途;缺少了父母的爱护, 孩子的心灵找不到停靠的港湾。

恋爱也是造成中学生情感危机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青少年的性成熟普遍提早, 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外部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影视媒体中爱情的泛滥、广告作品和不良网站中色情的露骨, 更是使这些充满好奇的中学生跃跃欲试。缺少家庭温暖的学生则希望找到感情的寄托。不管是好奇、向往, 还是心灵空虚的需要, 总之, 中学生中的恋爱现象越来越多了, 有的还成了一种时尚。情感的纠葛、失恋的痛苦便随之而来。

3. 心理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转型尚未完成, 各种利益关系尚未理顺, 造成社会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反映到中学生中, 有些学生穿的是名牌, 用的是高档, 花钱如流水;有些学生则囊中羞涩, 粗茶淡饭, 勉强温饱。这些贫困家庭学生, 一部分便奋发图强, 想通过刻苦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另一部分则怨天尤人, 恨父母无能, 恨自己出生不好。他们无法接受现实的残酷, 心理严重失衡, 往往多疑易怒, 性格怪异, 稍有刺激, 便有失常态。

另外, 学生家庭的社会背景也是千差万别的, 在同一所学校, 既有平民的孩子, 也有高干、富豪的子弟。在讲究“关系网”的社会现实下, 高干、富豪家庭无疑掌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而社会底层的一些平民家庭, 祖宗三代就没出过一个当大官的或当大老板的, 其子女的升学、就业全靠自己努力, 鲜有人关照。这种社会背景差异, 使个别平民子女心里产生强烈不满, 整日咒天骂地, 认为社会一团漆黑, 到处充满权钱交易, 自己前途无望。

二、中学生心理异常的对策

1. 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预防学生异常心理的产生

学校和教师既应该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通过人文学科进行渗透, 又应该通过各种专题活动和媒介进行宣传。贴近学生的生活, 不回避学生关注的热点, 不讲假话、空话、套话。形式可以多样, 原则只有一个, 那就是有效性。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教师自身的认识是否正确、心理是否健康, 对学生有着无可替代的巨大影响。一个优秀的教师, 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 就是一剂诊治学生心病的良药。而一个自身心理都不健康的教师, 只会造成更多的学生心理问题。因此,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教师自身接受教育, 然后才是学生接受教育。

2. 全面了解学生, 及时发现问题, 积极主动干预

学生心理异常的出现, 绝对不是无迹可寻。能否及时发现, 积极主动干预, 便成了问题的关键。学生言行的异常变化, 往往是学生出现心理异常的表征, 教师要时刻留意。如突然脾气暴躁、突然沉默寡言、突然自我封闭不与人交往、突然学习不专心成绩骤降等现象, 都说明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而对于家庭贫困、性格内向、脾气暴躁、沉迷网络、特别厌学、家庭变故、早恋倾向的学生, 应进行重点筛查和监控, 看其是否已经存在较长时间的心理异常。一旦发现问题, 立即查找原因, 积极主动干预。对干预不成功的学生, 必要时应通知家长送相关医疗机构治疗, 以免在校发生安全事故。

3. 设立知心信箱, 开展心理咨询

设立知心信箱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特点, 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给学生回信或约学生面谈都要尽量隐蔽进行, 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正常的异常心理 篇3

焦虑反应

人们为适应某种特定环境而作出的一种反应方式。如登台演讲、重要考试等活动之前,会有心跳加快、坐立不安的紧张焦虑之感。担心忘了词、担心考不好,等事过之后,这些感觉立即消失,这是正常的焦虑反应。

类似歇斯底里现象

最常见的是夫妻吵架,有的女性会大失常态,声泪俱下,摔东西,撕衣物,尽情发泄。等事态平息下来后,便会从激动的情绪中走出来,恢复常态。

强迫现象

也许你有这样的体验:早晨出门,明明锁上了门,可心里还嘀咕,转身又检查一遍。还有煤气阀关了吗?灯闭了吗?一般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做事认真的人易出现这种现象。但持续时间不长,对生活、工作无碍,仍属正常现象。

疑病现象

身体偶有不适,便根据自己有限的医学常识来简单地对号入座,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这种心理现象尤其在身边的亲友、邻居因病早逝和意外死亡后,更加常见。只要进行检查,经医生的解释后,排除了某种疾病的可能,疑病现象随之消失。

幻觉

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敲门声”、“说话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似睡非睡状态中偶有幻觉体验,不能属病态。

自言自语

恋爱中女人的异常心理 篇4

恋爱时需来点孩子气的调情

女性较男性的情感更丰富细腻,心理活动更复杂、多变,尤其是处在恋爱中的女性,其心理更是让人捉摸不透。

假心假意的“转移”

女性在恋爱时,常常希望自己的男朋友说:“亲爱的”,“没有你和我在一起,我很寂寞”,“我永远离不开你”等甜言蜜语。然而男性很少了解这一点。正因如此,女生会有意识地在男朋友面前与其他男性友好、亲热,企图激起男友的醋意,以考验男友的.真诚程度,但现实中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大多数男性对于女性的这种“移情”会信以为真,而主动退出恋爱,从而导致双方结束美好的恋情。女人撒娇“三大忌”

扑朔迷离的“施虐”

恋爱中的女性具有一种施虐的意识,如与恋人约会时,会故意姗姗来迟,或有意不赴约,让久等的恋人焦急、烦燥、疑惑、担心,甚至痛苦备受煎熬,以得到男友为她付出苦楚的快乐。恋爱中,这种轻微的偶尔的“施虐”也是不可缺少的“作料”,但经常、过分的施虐却是一种变态的心理,是万万不可取的。

莫明其妙的嫉妒

女性对周围的人或事甚为敏感,尤其在恋爱中,她会不断地将自己和他人作一比较,脑海里总担心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对方的承认,因此便产生嫉妒,有时会使自己无法得以解脱。嫉妒心理是有害的,它不仅有损他人,也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真真假假的否定

女性在恋爱过程中表达自己欲望的方法一般比较含蓄、委婉,有时还会是反向。她说“不”的时候,内心往往是“好而愿意”。如约女友去看电影时,男友要去买票,女友说不用,男友就不去了,等女友去买,那么,这场电影肯定看不成。

常见的几种儿童心理异常行为 篇5

1、五大心智障碍

智力发育障碍

在发育期间儿童的智能显著低于同龄儿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这种小孩看上去很幼稚,表情呆滞,有的孩子有很特别的面容,还可能伴有一些畸形,遇上这种情况应马上到医院去检查,以尽早治疗。

学习障碍

这种孩子智力正常,在早年可能有一些不明显的语言和运动发育上的问题未引起重视,小孩主要表现为阅读障碍,拼写障碍和运算障碍,因此学习成绩差。若自己的小孩有这类问题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进行特殊矫治。

缺陷多动障碍

这类小孩智力正常,表现为不分场合的多动,但注意缺陷是实质问题,由于注意缺陷影响听课效果,所以学习成绩很差,这种情况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矫治。

语言发育障碍

小孩理解语言和说话延迟或理解和说话能力不如正常儿,智力发育在正常范围,应尽早到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语言训练。

发育协调障碍

这种小孩自幼运动发育落后,大运动,精细运动不协调,平衡功能也很差,如容易摔跤或者拍球和书写困难,甚至口腔、舌体等运动不协调还可导致进食、说话和阅读困难,智力发育可在正常范围,如发现自己的小孩有这类问题应也尽早到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训练。

2、其他行为问题

吸吮手指

婴儿吸吮手指是一种正常现象,以后随年龄增加,对外界环境的兴趣增加,对自身刺激的注意力减少,吸吮手指的行为会自行消退。一岁后,若小孩仍然经常吸吮手指则属一种不良的行为表现。造成这种行为不消退的原因有:与人交往、玩耍过少,饥饿时未及时哺乳等。

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发生于3一6岁的小孩,症状可持续至青春期。咬指甲的发生常与家庭不和、心情矛盾、精神过度紧张等有关。多数儿童可随年龄增加自行消失,少数人可持续至成年期。

倔强

2~3岁小孩,在意志开始发展的早期阶段有一些违拗和反抗心理属正常行为,对不利于自己的事表示抗拒或拒绝也是正常现象, 但3~4岁后随语言、思维、社会情感的发展和教育的作用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调控情绪的能力增加,这种违拗和反抗行为会逐渐减少,在这年龄阶段的孩子,若凡事仍然表现出强烈的违拗和反抗行为,或毫无道理地固执要求他想要做的事,拒绝成人的合理要求,偏做成人禁止做的事,则为不正常行为。平时过于娇惯宠爱孩子,稍不如意就满足小孩不合理的要求或成人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小孩,对小孩的正当要求过于冷漠等都可导致小孩产生强烈的违拗和反抗心理。

依赖行为

不同年龄的儿童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尤其在婴幼儿时期是正常现象,但过分依赖与年龄不相称时则为不正常行为。家庭成员的过分照顾是造成儿童依赖性的最主要原因,相反,缺乏照顾,小孩得不到父母的足够的支持和教养或对小孩要求过高,使小孩屡受挫折,不能形成有关独立成功的经验都可能导致小孩不正常的依赖行为。

精神异常梦游症患者调查报告 篇6

第一个病例:这个世界是假的

以前在报社工作,为了做一个关于梦游症的专题调查报告,那段时间,我采访了不少梦游症患者。 医学上认为梦游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多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也就是入睡之后的2~3小时内。

患者在梦游过程中,能够像醒着一样,从床上爬起来,在屋内走动,有时候甚至会行动到屋外,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如果没有外力影响,大多数患者通常不会在梦游过程中醒来。

一般情况下,患者经过一番梦游行为之后,会回到床上,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整个过程,患者都处在睡眠状态中。第二天早上醒来,梦游患者 在没有他人告知的情况下,对昨晚的梦游行为一无所知。

我采访的第一位梦游症患者,是一名三十五岁的男厨师。 他和我印象中的厨师不同,脑袋不大、脖子也不粗,反倒体格精瘦,有些谢顶,但看上去十分儒雅。

采访地点,是在他家饭厅里。那天他为我精心制作了一份八成熟的牛扒。

我和他隔着餐桌相对而坐,整个饭厅的装修都十分考究,给人一种仿佛在高档西餐厅里就餐的感觉。

我用刀切割下一小块牛扒,棕红色的肉汁便从切口处肆无忌惮地溢了出来。 我用叉子缓缓将肉送进嘴里,轻轻地咀嚼起来。整个过程我注意到厨师一直 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

待我将口中的那一小块牛肉嚼碎咽下,他便道:“味道怎么样?”

我点了点头,十分礼貌地回道:“嗯,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牛扒。”

只见厨师微微一笑,那笑容并非得意,而是一种……古怪的暧昧。 我当时心里犯起了嘀咕,这货不会 是个基佬吧?

我道:“可以开始了么?”

厨师点了点头。

我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梦游的?”

厨师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已经很多回了,要说的话,大概一年前开始的吧。”

我:“你是怎么知道自己在梦游的?”

厨师耸了耸肩道:“我老婆发现的,那天我工作的那家酒店有个庆典,所以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回到家的时候我老婆已经睡了。我洗了个澡,也上床睡觉,很快就睡着了。没过一会儿,我就被我老婆的尖叫声吵醒。 睁开眼,我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倒在了厨房里,还把冰箱里鸡肉拿出来做了一道宫保鸡丁。”

我:“你是说,你大半夜的梦游跑进厨房做菜?”

厨师点了点头道:“老婆听见炒菜的声音,走到厨房,看见我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她叫了我几声,我没答应,于是很生气,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你说……你是被你老婆的尖叫声弄醒的。她为什么尖叫?”

厨师道:“因为他看见我闭着眼睛用菜刀切菜。她被我当时的状态吓到了。事后听她这么一讲,我也被吓得不轻,赶紧去看了心理医生。”

我:“医生怎么说?”

厨师道:“医生说是我压力太大了,只要放松压力就好, 让我不要太当回事儿,不要太放在心上,于是我和我老婆就回家了。”

我:“这样的症状 还有发生过吗?”

厨师点了点头:“一个月后,我又梦游了。这回老婆刚好加班,不在家。”

我:“那你是怎么知道自己梦游了?”

厨师道:“这次我出去了。”

我:“你是说,出了门?”

厨师点了点头:“我一个人穿好衣服,去了外面,还打了个的……”

我:“等下,你怎么知道自己打了个的?”

厨师说:“我荷包里 多了张的士发票,时间刚好吻合。”

我“哦”了一声,示意他接着说。

厨师道:“反正具体情况我也不大清楚,总之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在我工作的那家酒店。”

我脑子转都没转就说:“去做菜?”

厨师点头道:“你真聪明。”

我“呵呵”了两声。

厨师接着道:“第二天一早,我是被同事叫醒的,醒来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酒店后厨,桌子上还放着一盘没吃完的牛扒。”

我深吸了一口气道:“看来你的症状很严重啊。”

厨师道:“是啊!然后我又去看了医生。可是梦游症,医生也不知道该怎么治疗,给我开了些药,促进睡眠之类的,我连续吃了一个多月,果然有效,这症状再也没有犯过了。”

我道:“那就好。不过,我很想问,你两次梦游,都梦到什么了?”

厨师摇了摇头说:“一醒来,就不记得了。”他看了眼我盘中的牛扒,“快吃啊,再不吃凉了,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我出于礼貌,赶紧吃了几大口盘里的牛扒。

这时,厨师突然定定地看着,语调十分神经质地道:“这个世界是假的。”

我一愣,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于是只能愣愣地看着他:“哈?”

厨师暧昧地笑了笑说:“我是说,我们现在正在梦游。”

我不禁后脊梁骨一阵发凉,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厨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道:“你问了我这么多问题,我也问你一个问题吧。”

我道:“问吧。”

厨师道:“你怎么能够判断你此刻不是在做梦?”

我一下子被他问蒙了,这算什么问题?难不成厨师已经是个哲学家?或者,是个想当哲学家的.疯子厨师?

我道:“反正我知道现在不是在做梦。”

厨师道:“你做梦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做梦么?换句话说,通常你做梦的时候,不会对梦产生质疑,你以为那是真的。”

我傻掉了。他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我迟疑了片刻道:“现实总比梦要真实。我在梦里 的确不知道自己在做梦,但是,当我醒来的时候,我会知道那是梦,因为梦里的BUG太多了,不够真实。”

厨师道:“你怎么去界定真实?你把你现在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体会到的叫做真实么?”

我道:“难道不是么?”

厨师道:“有个很简单的比方,我们小学的时候都学过‘坐井观天’这个成语。一只青蛙坐在井底抬头看天,它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也就是说,对于青蛙来说,井口那么大的天才是真实的。”

我似乎进了他的圈套,但还是不由自主地被套了进去:“你什么意思?”

厨师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真实,又怎么会知道真实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你走到一棵苹果树下,苹果不会往下掉,而是往天上飞,你从小就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认为苹果飞上天才是真实的,苹果掉落在地上才是虚假的。”

我彻底被他击溃了:“我还是不明白你想要说什么。”

厨师暧昧地笑了笑说:“所以,没准我们以为自己醒着,其实是在梦里;而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梦里,那场梦才是真实的世界。”

我被他搞得有些晕,不想再围绕着这个话题继续聊下去,于是立马扯开话题道:“对了,今天周末,怎么没见你老婆?”

厨师道:“她今天加班。”

我觉得自己 得赶紧逃离这里,起身说自己有事儿要走。

厨师没有阻拦,送我到门口。

突然厨师语调暧昧地对我道:“其实我们的探讨还没结束。”

我笑了笑说:“这只是个采访。”

厨师道:“你喜欢 吃烧烤吗?”

我不知道 他为什么这么问,但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厨师道:“羊肉串 一定是羊肉做的么?”

我愣住了。

厨师道:“所以这个世界一定是真实的?”

厨师说完,便转身,关上了家门。

一个星期后,我看到新闻,厨师被捕了,罪名是杀妻。

他将妻子分尸了,就在我去采访他的头一个星期,他在梦游中杀掉了自己的妻子。

但是警方一直都没能找到尸体。

我突然联想到厨师对我说的倒数第二句话——羊肉串一定是羊肉做的么?

异常心理学调查报告 篇7

( 一) 焦虑

主要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 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 以及运动性不安。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 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患有焦虑症的学生通常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 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在大学生活中, 学生要面临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实际的问题, 不免会遇到困难, 会感到力不从心, 很容易形成焦虑心理。

( 二) 自卑

作为一名大学生, 当自己的学业成绩不如他人优秀, 自己的外在条件不如他人出众或是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尽如人意时, 往往会出现自卑心理, 认为自己不如人。从而心理上会出现情绪低沉, 郁郁寡欢, 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与人来往, 顾影自怜, 缺乏自信, 优柔寡断, 毫无竞争意识, 常感疲劳, 心灰意懒, 注意力不集中, 工作没有效率, 缺乏生活乐趣的状况; 生理上也会伴随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抗病能力下降, 出现各种病症, 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的情况。

( 三) 强迫

具备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谨小慎微、固执等个性特征的人容易出现强迫症状。部分大学生会过分追求学业成绩, 要求自己必须名列前茅, 或者在生活上必须要求自己做到某事, 这都是强迫的体现, 同时他们会反复思考一些想法, 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 明知强迫症状不对但无法控制, 一旦控制不去做, 就会出现紧张, 心慌等严重的焦虑表现。

二、当代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的成因

( 一) 心理原因

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全面, 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成熟, 心理承受能力也普遍较低, 对于一些困难和挫折的认识过于严重, 会不自觉的将其扩大化, 同时, 自我疏导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也有限, 所以,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 从而产生了心理问题。

( 二) 环境原因

色彩斑斓的大学生活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加复杂的环境感受。大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 同时, 在生活中, 也要求大学生能够自立自强, 做事要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在复杂的大学生活环境中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事情, 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那么心理问题在所难免。

( 三) 社会原因

随着高校扩招和国家分配制度的改革, 对于置身社会变革中的大学生来说, 无疑是对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双重考验。由于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和每年应届毕业生数量的增多, 致使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适应能力差的大学生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 互联网的普及和膨胀的信息量, 作为社会上最活跃最敏感、具备高等知识的人群, 大学生们往往最能深刻地体会到时代的变化和冲击; 由于他们正处在人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期, 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水平通常处于半成熟的阶段, 在面对变化和冲击时, 往往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三、当代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的应对措施

( 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

在遇到心理问题时, 自我调整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所以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要对自己有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在遇到问题时, 可以通过反思, 和知心朋友聊天, 和老师交流, 或者采取一些心理测试来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通过自我调节逐渐实现情绪转移, 分散注意力, 稳定情绪, 保证心理健康发展。

( 二)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

学校应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并且要健全其设备、专业化其人员, 积极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 心理咨询人员可以通过个体心理治理、集体心理治疗及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 帮助他们克服不合理信念,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指导学生找到可行的排忧解难方法, 看到自己发展的方向。

( 三) 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要注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还应多组织有关心理学方面的讲座、主题演讲, 从而可以更广泛的传播心理方面的知识, 提高学生促进自我身心健康的能力, 进一步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疏导心理障碍, 防治心理疾病, 优化心理素质。

(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陶冶学生情操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使同学们在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中更好的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 远离消极情绪, 避开负面影响, 成为一名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大学生。

( 五) 加强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 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注重对学生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使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正确看待问题并恰当解决问题, 从而避免异常心理的产生。

参考文献

你会遭遇的心理异常 篇8

这些,正常,还是不正常?被我们忽略的原因又在哪里?来来来,认识一下日常的你有可能遭遇的“心理异常”,其实,它们也很正常!

疲劳、焦虑、自言自语,真有问题?

我一直都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挺自信的,但发现自己的承受能力不是很好,特别是遇到什么麻烦的时候,比较容易疲劳和焦虑;有时候高兴起来又喜欢一个人自说自笑,有些好友都怀疑我有些不正常了……

——Anna大学生24岁

你知道吗?即使是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心理异常现象,只是这些异常时间短、程度轻,还算不上神经病症,并且有时候这些短暂的不正常现象也是有现实原因的,因而不必太介怀。

有疲劳感,很正常。如果这种疲劳感出现在比较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后,那就更加情有可原,只要在睡眠和情绪上不会有明显的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后就会消除。

焦虑,只是我们适应特定环境的一种应激反应,正常适度的焦虑反应有助于提高人体应对某些事件的能力,比如面对情感难题,或者工作上出现了麻烦等,别担心,事过境迁后。这种情绪会烟消云散。

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也是我们时常会有的举动,只要这种看似异常的举动的出现有客观原因,我们能自我控制,能选择场合,都属正常现象。

强迫、偏执,我怎么觉得她们都在说我?

我怀疑自己太过敏感了,或者还有些苛刻,什么事都想做到十全十美,不能容忍丝毫差错。比如出去旅行吧,在整理行李时总担心什么东西没带,一遍一遍地检查,结果也没检查个所以然来;这些也给我的工作带来影响,每天走进办公室,看到那些一见我就欲言又止的同事们,总觉得她们在对我指手画脚,虽然这些是比较暂时的,但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

——小彤经理助理28岁

如果偶然出现强迫心理,只要持续时间不长,不太影响生活和工作都是可以接受的。这种现象容易出现在脑力劳动者身上。特别是那些办事认真、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人,这也算得上是追求完美性格的人的一种通病。

至于有时候有些“疑神疑鬼”,也是比较正常的,任何人都容易把外界的事物往自己身上扯,即使知道是自寻烦恼,但仍不自觉地产生这样的想法,倾向于把不好的事情和自己联系起来。这和个人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或者说这些心理也折射出我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比如担心同事们背后讲是非,也可能是我们潜意识里希望进一步改善和同事的关系。弄清楚自己会有这些症状的根由,才能真正从源头上解开自己的心结。

怎样看待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错觉?

并不是我多疑或者迷信,有些时候还真有些邪门,明明听到了别人叫我的名字,可是仔细一看。应该是自己弄错了,但这有时还是吓得我一身冷汗,我也听说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有一些幻觉或错觉,还有怀疑自己有什么不治之症的,这些正常吗?

——刘丽家庭主妇30岁

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偶有幻觉体验。并不能视为病态。

至于错觉,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一般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并无大碍。怀疑自己有重病。或者将轻微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要反复多次检查后方能心安,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年纪比较大的人身上,因为步入老年后。自身身体素质不再如年轻的时候,对疾病就更多了些畏惧心理,但也有少数人在遇到关系亲密的人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等情况时。也容易产生这种心理。但只要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都是正常的。

为什么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当我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会觉得恐怖,但脑海里闪出来的念头却是如果我跳下去会怎样,然后就想象会出现什么情况:我性格较平和,但如果和别人发生矛盾了,感觉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些歇斯底里,这些让我很困惑。

——李颖自由职业者27岁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明明很害怕眼前的场景,脑子里闪出来的却是更恐怖的想法。但如果这样的想法能够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去思考,也是很正常的。而类似歇斯底里现象。比较容易发生在女性身上,许多女性在和丈夫吵架后很情绪化,会尽情发泄,比如会有大喊大叫、撕毁衣物、痛打小孩等不正常举动,甚至会有过激行为。这跟女性本身情感细腻、容易感情用事有很大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心理是与我们自身的性格等方面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孤立而片面地去看待问题本身。

我们容易注意到自己举动上的“不正常”,容易意识到自己遭遇的“心理异常”现象。但也容易忽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是我们本身,我们的性格态度,我们的现实际遇,甚至还有我们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等,才是导致心理异常的幕后“元凶”,我们需要铭记的是,那些看似不正常的异常心理,本身有它存在的客观性,也有许多不可预料的理由,我们不必小题大做,但也要通过这些“不正常”来好好审视自己的内心和生活,这样才能把破坏力变成生产力,使我们从中受益。

专家点评:

昝韬(武汉达明智心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和工作节奏的提高,各种压力接踵而至,比如生存压力、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竞争压力、婚姻危机等等。这些现实中的压力和体验。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焦虑、抑郁、恐怖等情绪时有发生。这些负面情绪的出现,多与自身的性格特征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一个正常人有时出现短暂的“心理异常”不足为怪。只要没有严重的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就不能算是心理障碍。

异常医疗信息请示报告制度 篇9

异常医疗信息请示(报告)制度

为加强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环节缺陷,各科室凡有下列异常医疗信息及情况,必须及时向院领导或相关部门(正常班时间报告医务部,节假日或夜间报告总值班或院领导)请示、报告:

一、病员病危时,要填写病危通知单,送医教部。

二、病人死亡后,应填写死亡通知单,一式二份,报医教部,并由主诊医师安排人员通知其家属或单位。

三、对死亡病例应争取做尸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但必须严格履行手续,填写《死检申请报告单》,经家属签字同意后报医教部或院领导批准后实施。

四、同时收治3人或以上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及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病员时,必须向院总值班人员报告。

五、凡有重大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和自制药品首次临床应用时,必须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报医教部,经院长或分管业务副院长批准。

六、紧急手术而病员的单位领导或家属不在时,要报请医教部,经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批准。

七、发生医疗事故或严重差错,贵重器材和贵重药品、毒麻药品损坏或丢失,发现成批药品变质时。

八、患者诊疗过程中发生医疗意外事件或严重并发症,或患者病情危重,家属对诊断、治疗效果不满意,有发生医疗纠纷征兆时。

九、收治涉及法律(投毒、谋杀、刀伤、枪伤等)和政治问题、政治影响(外藉、港澳台、民主党派重要人士、宗教界重要人士)的病人时。

十、增补、修改医院医疗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时。

十一、医护人员因公出差或进修学习、参加院外会诊、接受院外任务时,必须向医教部、护理部报告。

十二、各临床疾病诊疗中心(科)的工作计划、总结、医疗统计分析等材料,按规定时间上报医教部、护理部。

十三、发生局部院内感染、疾病流行时。

十四、严重输血、输液反应或疑似反应的。

十五、发生病人逃跑、伤人、自杀以及有自杀迹象的病员时。

十六、员工与院外人员发生激烈冲突时。

十七、医院His系统(尤其是收费系统)、医保系统发生故障时。

十八、新闻媒体采访,公安、司法部门介入的病人,政府局级以上领导来院就诊或视察时。

异常心理学调查报告 篇10

一、线损异常台区分析记录

1.台区基本情况: ****线路***村***台区,容量***kva,变压器变比,低压线路长度***km,台区负责人***,用户共计****户,(其中含照明***户,动力*****户,农业****户,光伏发电***户****kwh)。历史窃电用户***户****,职工用电***户****,表箱表计封印情况,其他可能影响线损情况。。。2.数据调取时间段:

****年****月***日至***月***日 3.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线损情况:

供电量*****kwh,售电量*****kwh,损失电量****kwh,线损率***%。

(上月线损情况:供电量*****kwh,售电量*****kwh,损失电量****kwh,线损率***%。)4.本台区单位时间内业扩情况:

新装表情况:包括在途工单、新建光伏、换表情况:包括在途工单、调台区: 更名: 其他:

5.本台区单位时间内报修情况: 95598和非95598,包括本台区线路高压故障、本台区变压器、本台区jp柜、本台区关口表计故障。

6.本台区单位时间内采集失败情况:(重点)

7.本台区单位时间内零电量用户情况:(重点)

8.本台区单位时间内表计倒走情况:(重点)

9.本台区单位时间内表计电压失压情况:(重点)

10.本台区单位时间内反向电量异常情况:

11.本台区单位时间内表计时钟异常情况:

12.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电压断相情况:(重点)

13.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电能示值不平情况:

14.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电流不平情况:

15.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电压越下限情况:

16.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电压不平衡情况:

17.本台区单位时间内抄表参数与主站不一致情况:

18.本台区单位时间内用户表计电量异常情况:(重点)单户断断续续用电,时高时底等等。19.其他可能影响线损情况的数据:

心脏病能导致心理异常吗? 篇11

最常见的是焦虑症

近段时间以来,刚步入中年的范女士总是担忧丈夫在上下班途中会被人抢劫或出车祸,担忧身体不错的父母会突然死去,整日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甚至夜间难以入眠或极易惊醒。

为此,半年之间,范女士跑了多家医院,做过全面系统的检查,最终发现,有点发福的范女士患上了冠心病,由冠心病引发焦虑症,还好不算重。医生告诉她,用药物调整一下,注意饮食,适度锻炼,就问题不大了。

医生的话让范女士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药物治疗控制住了冠心病,加上适度活动,范女士走出了焦虑症的困扰,失眠、担忧等精神上的问题也逐渐消失了。

情绪低落或是心血管病前兆

专家指出,有些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心血管病。

汪女士是公司的部门经理,一贯落落大方,接人待物游刃有余,可这几个月来,汪女士心境很差,情绪低落的时候,她就会觉得好像什么都在故意和她作对,对老公、孩子甚至平素喜爱的宠物狗,她都看不顺眼。并且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愿见人,不愿意工作、更不愿意应酬,有时恨不得找个密室把自己藏起来。汪女士的老公觉得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就让她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她量了血压,这才发现,汪女士已经患上早期高血压,只是她不知道而已。平时她的血压还算正常,但情绪一来,血压就会“蹭”地一下升得老高。

正是因为患了早期高血压,汪女士才会比以前更经常地出现心慌、头晕、头痛、心烦等症状。早期高血压虽然不严重,但如果不加干预,会越来越厉害,而及时治疗则可防止病情加重,保护各脏器功能。

慢性心衰患者易抑郁

据了解,慢性心血管病患者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很多慢性心衰患者是医院的常客,他们反复发病住院,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但愈后效果并不太理想,有的出院不到一个月就又再进医院。

有位46岁的女患者,三年前患上扩张性心肌病,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下岗,靠做小生意补贴家用,经济很困难。从病情来看,最好的方法是换心,但她换不起,也找不到合适的供体,只好一次次住院、出院。患者很绝望,觉得拖累家人,动辄不肯吃药了,常常说“让我死了算了”。

统计资料表明,在重度心衰患者中,死亡率可达到20-30%,其5年存活率不到一半,和癌症差不多。疾病折磨的痛苦、加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一些患者出现厌世倾向,觉得活着就是一种折磨,情绪消沉,希望早点了断。这种消沉的抑郁状态,对患者有百害而无一益,只会加重病情。需要对症进行抗抑郁治疗和心理辅导,即使她的生命没法挽救,但减轻心理疾病,改善其生活质量,家人的心理情绪也会好一些。

近年来,社会运作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都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往往容易并发精神疾病;另一方面,抑郁障碍等心理疾患也是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心理疾病以外,有的患者还会患有强迫症、顽固性洁癖等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在关注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同时,也关注心理疾病的对症治疗和辅导,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

异常心理学调查报告 篇12

关键词:乙型肝炎患者,异常心理,心理护理

当今心理学在医学领域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则比一般患者的心理更复杂。笔者调查了31例乙型肝炎患者在隔离治疗期的心理状态, 并就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绝望心理的原因及护理作一简单探讨。

1 31例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分析

为突出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 以性别、年龄构成基本一致的甲型肝炎患者作对照。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各取31例20~60岁患者, 甲型肝炎男27例、女4例;乙型肝炎男25例, 女6例, 其中伴肝硬化4例。具抑郁和绝望等不良心理状态者甲型肝炎3例, 占9.68%;乙型肝炎12例, 占38.71%。二者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7.12, P<0.01) 。可见乙型肝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比甲型肝炎占比例大。

2 不良心理形成的因素

乙型肝炎患者的不良心理是由病情的迁延反复逐渐转化形成的。

2.1 社会因素

社会上大多数人通过网络、电视、电影、杂志及其他宣传资料对乙型肝炎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对乙型肝炎形成一种恐惧、回避心理, 部分人认为患上乙型肝炎最后结果必然是肝硬变、肝衰竭、肝癌;而且社会上对乙型肝炎患者产生种种制约, 如减少其社会活动, 使乙型肝炎患者与周围人群保持一定距离, 使他们正常的生活规律受到干扰, 随之产生抑郁、绝望等不良心理。

2.2 疾病因素

由于乙型肝炎病程长, 特别是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 无特异性的药物治疗, 辅助治疗效果也欠佳。加之部分患者对本病一知半解, 唯恐转化成肝硬变、肝癌;同时随着病情的进展与反复, 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于是产生抑郁、轻生情绪。

2.3 个人因素

乙型肝炎患者多数都喜欢查阅一些有关的医学资料, 由于文化程度层次和理解能力不同, 对乙型肝炎存有不同的认识。少数患者总担心乙型肝炎预后不良而心情抑郁, 加之不能与亲人团聚, 不能与周围人群自由交往, 产生孤独情绪。由于乙型肝炎患者长期受到社会、疾病、心理三种压力, 往往使他们丧失生存信心而产生轻生念头。

3 心理护理

3.1 医护人员应强化心理护理意识

要充分认识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 除了“身”的护理, 更应该做好“心”的护理。因乙型肝炎属自限性疾病, 虽然病程长无特异性药物治疗, 但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药物的辅助治疗, 绝大多数能够康复。而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前提是良好的心理状态。

3.2 做好心理转化工作

产生绝望心理的患者多数是肝硬变、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活肝的患者。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宣传、开导、劝慰、鼓励等心理教育, 使这部分患者对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转归有全面的认识, 对治病产生坚定的信心, 可化绝望心理为积极心理。通过消除心理障碍, 增强体质, 促进肝功能恢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医护人员的仪表、语言、态度、知识、技术等取得患者的信任, 使患者认为你的一言一行都是诚恳的。产生依赖感, 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以解决心理需要。由于每例乙型肝炎患者生活环境和文化程度不同, 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异, 虽然同患一种病, 但其心理活动和产生绝望的因素却不同。如因疾病迁延不愈或受人歧视, 社会活动受到限制, 失恋等因素都可产生绝望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只有深入患者的内心世界去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 才能根据不同的致绝望心理因素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 加以消除。

3.3 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

异常心理学调查报告 篇13

双河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疫情异常信息反应机制和处理流程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异常信息快速反应机制和处理流程图 工作日至少每两个小时浏览、审核一次传染病个案报 告卡片,节假日每天至少浏览、审核四次,及时审核、确认上报传染病个案。浏览、审核要有记录。审核时发现: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1 .2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感染告致病性禽流感、H1N1 流感、SARS、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等;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聚集性的不明3 原因疾病(3例以上); .发病率极低(或已经消灭)的传染病:丝虫病、白喉、4 麻风病、黑热病等; 1.立即通知由填报 .本地罕见的或未曾发生过的传染病:恶性疟、登革热、5卡片的医疗机构的 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网络直报员进行订 .在一个自然村、集体单位或局部区域内集中发生多例传6正或删除卡片; 染性疾病。(详见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工作规范)2.立即把该个案卡 片下载、打印、存档 否备查; 立即用电话向填报卡片的医疗机构所在的县级3.在审核记录中记 CDC核实所报传染病是否属实。录处理过程; 4.必要时可提请卫 是生行政部门对错报 疫情的医疗机构和 1. 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 有关责任人进行通 2. 立即向相关科室通报情况,必要时由相关科室派出报批评,以避免类似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处理疫情; 事件再次发生。3. 核实诊断后,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向卫生行政部 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 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督促县级CDC登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 直报; 5. 在审核记录中记录处理过程。1. 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随时做出专题报告,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用电话、传真、邮件报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督促县级CDC 进行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2. 疫情平息后,督促县级CDC及时进行结案报告。

德利A7A9异常分析报告 篇14

该批次主机主要为2011-2012年生产批次,大部分是有使用过的主机,属于售后问题不良,非生产批次产品质量问题,现对主要不良问题做以初步总结如下:

1.不良现象不读卡32 PCS

初步分析:经过检查主要是由于卡座弹片出现接触不稳定和胶水没固定好引起,主机长期

在剧烈震动环境下也有可能导致卡座出现接触松动问题。另有 10 PCS为内存卡损坏,可能是由于主机受到过大电流或电压导致损坏

处理措施:已对存在接触不良卡座进行胶水加固及修复,对损坏内存卡进行更换

2.不良现象不开机120PCS

初步分析: 主要为主板电源线路IC损坏,导致无法开机。经检查IC为不同批次物料可能

有个别存在质量不稳定性隐患问题,主机在车辆车充使用过程中受到不稳定电流电压冲击导致IC损坏,造成主机不开机现象。

处理措施:已对损坏主机进行修复,重新检测各项功能正常.3.不良现象镜头不良

基本问题:经检测主要是镜头线在使用中未正确进行保养导致线路损坏,已对损坏线材进行

更换,测试OK

4.针对主机容易受到过大电流电压冲击引起的各种不良问题,建议客户在车辆车充上使用时尽量避免主机有连续间隔时间短的开机操作,(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重复开关机可能会因为主机缓冲电没有被完全释放完再次启动发生故障)由于车辆车充电源电压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一般最好是在间隔5-8秒内在启动主机。

上一篇:思想的经典名言下一篇:史上最全圣诞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