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社会实践总结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民医院社会实践总结(精选8篇)

人民医院社会实践总结 篇1

实习结束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因而十分感谢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给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实习环境和各种优越条件,感谢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的辛勤教导,让我在踏上岗位之前拥有了如此良好的实践机会。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在院分别实习了内二,五官,感染,济慈儿科,肾病,icu,急诊。到病房实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

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导尿术、插胃管、吸痰、冲尿管、口腔护理、静脉输液、灌肠法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以更好的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一附院实习科室多数是整体病房,我们所跟的多是主管护士,跟随老师分管病人的同时,我们会加强病情观察,增进对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时对病人进行各项健康知识宣教,这样能锻炼我们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我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教学查房,讲小课等,这些培养了我们书写、组织、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整体上说,实习期间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认识水平上升,各项护理工作逐渐熟练,在培养优

人民医院社会实践总结 篇2

1 研究医院基本情况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是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公立性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 600张,年出院人数为6万余次,是卫生部2010年确定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试点医院。

2 数据统计及分析

2.1 数据来源

通过医院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提取2010-2015年所有临床路径的入径人数、完成人数、进入率、退出率等数据。

2.2 临床路径条数

医院质量管理科自2010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路径条数呈现出较大的增长。2010年,设定电子路径36条,2011年51条,2012年69条,2013年86条,2013年103条,到2015年年底,达到110条,与2010年相比,2015年增加了74条。

2.3 临床路径分布

全院31个病区均建有临床路径,涵盖各专科。

2.4 各年度数据统计情况

公式定义:

①入径率(%)=入径例数/出院人数×100%

②完成率(%)=完成例数/入径例数×100%

③退出率(%)=(入径例数-完成例数)/入径例数×100%

由上表可得,2010-2015年间,该院出院人数、入径人数、完成例数、入径率、完成率均为持续上升趋势,退出率为持续下降趋势。与2010年相比,2015年的入径人数增加了15 964人,完成例数增加了15 570人,入径率提高了20.75%,完成率提高了23.53%,退出率降低了23.53%。

2.5 平均住院日变化情况

近3年来,每月入径率均能达到20%以上,2015年的部分月份入径率已达30%。随着临床路径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在降低平均住院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单位:天)

全年来看,在业务工作量不断增强的情况下,2013年度,全院平均住院日为9.32天;2014年度,全院平均住院日为8.88天;2015年度,全院平均住院日为8.33天,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3 讨论

临床路径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3]。我院作为卫生部的试点,一直探索临床路径的推进和管理措施。从以上的数据看,我院的临床路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究其原因,与以下的管理措施有一定的关系。

3.1 路径的建立与定期维护

所有临床路径的建立,均有全院统一的标准流程。首先,由科室根据最新指南、循证医学检索来设计临床路径的文本,提交医院质量管理科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为路径的合理性、辅助用药及输液的规范性等等,审核通过后,再提交信息科进行信息系统的录入和编辑工作。路径建立后,每年定期维护与更新。

3.2 路径电子化

所有的临床路径都采取电子化,嵌入在医院的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的医生医嘱工作站中,方便医生操作,减少了纸质单据给医生造成的额外工作量。

3.3 路径的执行

在HIS系统医生工作站中,逐天以医嘱套餐的形式提供给医护人员,包括当日应进行的检验、检查、药物以及应执行的治疗措施,在医疗环节关键点上设置对话框提醒。如果诊疗项目出现偏差,提醒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处置,增加必要医嘱或者选择退出路径。如要退出,需选择变异的原因,未完成当日的诊疗项目,进行智能提示,只有满足了各项指标,才能进入下一天诊疗步骤[4,5,6,7]。

3.4 数据采集

信息系统支持多种功能的数据采集,主要的统计项目名称有进入人数、完成人数、路径医嘱条数、非路径医嘱条数、变异率、退出率、住院天数、费用情况(药品费用、材料费用、检查费用、劳务费用)、人均金额、人均天数、日均金额,有利于管理部门实施跟踪监管。

3.5 路径推进

在工作开展初期,主要以鼓励各科室主动建立路径为主,在年终考核中予以奖励。在推广过程中,逐步推进各病区前六位病种的路径建立,同时逐步开展对路径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评价,进行循证医学论证。2015年开始,对临床路径的医嘱进行全面监控,逐步减少非路径医嘱,规范用药和医技检查,在医院偱证医学中心的帮助下,对所有路径进行重新梳理归并。

4 小结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已逐渐成为医疗规范化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质量效益型医疗管理模式[8]。东阳人民医院2010-2015年临床路径的工作推进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推行中,质量管理科也从简单的入径率、退出率考核,转向对路径的科学性、非路径医嘱、合理用药、输液控制等开始审核评价,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潘哲毅,徐利民,陈国军,等.论临床路径理论、实施及其意义[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1):29-32.

[2]程甲泐.临床路径管理医疗质量指标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4):387-389.

[3]胡胜利,迟金清.临床路径管理及工作模式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8):123-124.

[4]张昕.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研究[J].安徽医学,2012,33(2):231-232.

[5]汪瑞祺.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15):4845-4846.

[6]刘永斌,谭申生,范理宏.基于临床路径的“3+3”信息系统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7):44-46.

[7]田燕,陈穗芬,余浩杰,等.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实现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11,6(1):75-78.

重返人民医院 篇3

偌大的急诊室空无一人,没有大夫,没有病人,病例散落一地,风撞击着窗户,发出“咣咣咣”的声音。桌椅东倒西歪,四处透露着“逃离”的痕迹。

这是2003年4月2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被隔离的前夕。感染了“非典”的急诊科护士吴曦到急诊室来拿几套输液器,被这个景象吓着了。

有一个词瞬间划过她的脑海:“灾难”!

首例病人

2003年4月5日,星期六。与往常—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人满为患。在几个月前刚刚启用的临时留观室内,有几位发烧病人。

临近中午时分,一位老太太由儿子搀着,走进了大夫席小芳的诊室。席小芳当天原本不值班,但同事有事,跟她换了个班。

患者叫秦玉馥,64岁,说话不太利索,主诉是头晕,前几天曾摔倒过。随行的儿子说,主要是来看一下脑血管病。席小芳给她测了下血压,50~80,低得厉害,血氧也偏低。

席小芳开了几个单子,让她去拍一个胸片,查一下血,再查一下脑血管。秦玉馥由儿子带着,在分布于各处的检查项目间走来走去,几乎走遍了大半个门诊楼。来去之间,每次都要经过人口密集的门诊大厅。

下午两点钟左右,秦玉馥的片子出来了。肺部两边的纹理都很重,但跟一般的肺炎又不太一样。席小芳跟人说,这个人如果有接触史,就是“非典”了。

当时“非典”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三条:接触史、发烧、肺部有阴影,而“接触史”是最重要的参考。这与当时官方宣布北京全是“输入性病例”有关。但在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朱继红看来,接触史其实很难讲清楚。“你怎么知道你没接触呢?对面过来一个人,一口吐沫溅到你身上,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感染者?”

席小芳说,当时在人民医院的临时留观病房,早有一些发烧患者,但因为没有接触史,不能诊断为“非典”。

秦玉馥说自己没有接触史。席小芳就按一般的肺炎来处理,把她安排在抢救室治疗。当时,抢救室还有三位患者,一位患心脏病,一位是脑血管病,还有一位是肾病。这位心脏病患者后来转至心内科治疗,导致该科十多位医护人员感染。

4月7日,西城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赶至人民医院,通报了一个让该院始料不及的信息:此前一直说没有接触史的秦玉馥,事实上是一位“非典”死者的家属。在其继母死于“非典”之后,家中已有四人发病。并且,秦玉馥曾在继母病重时去医院探望,还参加了葬礼。

秦玉馥为何隐瞒不报?她自己的说法是不知继母患的是“非典”。院方的分析则是,这名患者曾在其他医院坦白病情而被拒收,因而对说出实情心有顾虑。

事实上,早在4月5日,作为人民医院4位有“非典”诊断资格的医生之一,朱继红已经基本上确认秦玉馥是“非典”患者。只是在当时,“非典”确诊需要一个逐级上报的流程:人民医院有4位医生,可以诊断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做出后,上报给院专家组,由其会诊,变成临床诊断病例;再上报给疾控中心,由其最终确诊。

朱继红说。人民医院急诊科后来诊断的很多“非典”,病例上写的都不是“非典”,而是“肺炎”,就是顾及到这一流程。

秦玉馥很快被从抢救室转移出来,安排到急诊科北门东侧的一间小房。这原是一个废弃的空间,距离抢救室和留观室都在30米以内。

秦玉馥被确诊后,把席小芳吓了一跳。北京市当时已有传言,说只要接触“非典”必然得病,得了病一般就活不了。于是,她几乎买遍了所有据传可以抗“非典”的药,每天洗手七八次。

危险的短缺

而此时的临时留观室,已是危机四伏。

临时留观室又叫“天井”,是一个由四面墙围起的空地。空地上方加一个盖子,就成了一个建筑。没有窗户,通风靠门和盖子上的换气扇,根本无法形成对流。天井于2002年12月份投入使用,里面配有20张床、25张输液椅。供不应求时,还会在过道上加几把椅子。床与床、椅子与椅子之间的距离很小,大多不足半米。

这是急诊科空间局促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家接诊量在北京排名靠前的三甲医院,人民医院位于寸土寸金的西二环,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SARS期间担任人民医院院长的吕厚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人民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一直都超过100%。为了寻找发展空间,各个科室都在绞尽脑汁。

据席小芳回忆,从4月初开始,天井里的发热患者逐日增多。由于无法满足“接触史”这个条件,这些人一开始被当成一般患者看待,直到被确诊为“非典”。在这段时间,病毒借着这个密不透风的环境,肆意传播。

吕厚山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这一时期人民医院发热病人的增多,与北京市对各大医院的一个“秘密分工”有关。他回忆说,北京市曾经召集各大医院开了一个会议,对其接待“非典”患者有一个大体的分工:协和医院管外国人,北大医院管医务人员,北医三院管老师和学生,人民医院则管市民。

在吕厚山看来,这件事情的蹊跷在于,在这次“分工”中被赋予重任的人民医院,没有被邀请参与这次会议。

吕厚山说,这一“分工”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市民如果到其他医院看病,就会被拒,并被建议去人民医院。

而《人民日报》此前刊登的一篇内参,让人民医院不敢拒收这些患者。这篇被几位高层传阅过的内参,批评了人民医院的一次拒收行为。在参加中央的一次会议时,吕厚山因此被三次点名,三次站起来道歉。

而在他看来,这次被批评的“拒收”行为,只不过是建议这位患者到其他医院就诊,以避免在“非典”步步紧逼的人民医院受到感染。

4月10日,天井里4位护士倒下。从第一位患者确诊到医护人员感染,只用了3天时间。此前因对“非典”不了解而大意的医护人员,从此开始拉紧了防护的弦。这时,防护装备的短缺开始浮出水面。

吴曦说,口罩、手套、护目镜、专用隔离衣都是接触“非典”患者时必要的防护装备。但在当时,她既没有专用的隔离衣,护目镜也是两人共用。每次进入污染区,她只能穿一种手术用的隔离衣,薄薄一层。在这种情况下,好多医护人员都不得不连续几天穿着同一条裤子进出污染区。

急诊科主任朱继红找到后勤部门,说明情况,对方说没货。时任院长吕厚山在接受央视《新闻调查》采访时曾表示,一开始不知道要穿防化衣,等知道时已经买不到,想自己做也买不到白布。

在今年2月18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吕厚山给出了另—个说法:不是没有防护装备,而是各科室间分配不均。“我们准备了一大堆东西。只是有的科室领得多,有的科室领的少。多的用不完,少的不够用。这事也不好管,后勤的人也不知道谁在第一线。”他说,“非典”过后进行清理的时候,还翻出有的科室库存的口置。

有时还有形式主义的毛病。有一次,有一个推车过来,说是要发消毒的东西,结果推车的只照两张相就走了。“当时特别想把脏口罩摁到他脸上。”吴曦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不断倒下,加上有的人托病不来上班,正常的上班秩序已经受到影响。吴曦当时被分配到监护室,负责护理几位感染的医护人员。有一天,到了4小时的交班时间,却不见人来接班,只好继续干下去。这时候,她就有种预感,自己会感染“非典”。进得来,出不去

第一个患者确诊后,人民医院就开始联系传染病专业医院,希望把患者转出去。这家1918年创办的综合性医院,到2003年仍然没有设感染科。

在4月8日北京市卫生局组织的一次会议上,吕厚山得到了承诺:北京市已经启动“非典”运送、转诊绿色通道,非专业性医院一旦发现“非典”,马上转走。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看到了这份文件。在文件的上面,吕厚山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目前信息不畅,资源不能共享,人才不能调度”“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建国以来对医务人员最大的考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国家的荣誉、人民健康、国际形象、社会发展”……

但患者就是转不出去。等了一整天救护车,也没见踪影。吕厚山说,当时,那些传染病医院里住满了艾滋病、肝病病人,根本转不过去。

时任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当时北京市制定的很多文件,落实时都遇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统一的管理。

患者转不出去,只能自己建“非典”病房。4月8日,人民医院第一个“非典”病房建成。被称为“一号SARS病房”。朱继红给吕厚山写了一封信,要求去SARS病房。吕厚山在信上批示:“向朱继红医师学习。一定要把这个任务完成。”

朱继红近半个月的SARS病房生活从此开始了。本--来说好了有替换,但到时候根本没人替。吃饭时,送饭的人远远地把饭送到警戒线,人走后,朱继红才能过去拿。

悲观的情绪无处不在。有个刚调来人民医院两个月的护士,承受不了长期没人替换的压力,濒临崩溃,提出要离开SARS病房。朱继红对她说,如果明天还没有人替,我就带着你们出去。但这位护士还是没能熬到第二天就不干了。当时,这种行为被视为辞职,或者被开除。

后来,人民医院又建了SARS二号病房和三号病房,共有床位67张。三号病房建成时,已是4月20日,距离医院隔离还有4天。

4月17日,人民医院最重要的传染源——天井被关闭。4月18日,发烧门诊开通,当天有80多位发烧病人前来就诊,第二天增至100多人。其中20多人被确诊为SARS。

这些源源不绝的新患者,让建起的三个隔离病房几乎形同虚设。朱继红说,虽说隔离病房住了很多人,但更多的人没住进隔离病房,传染源不仅没切断,还在逐日增加。在医院整体隔离的最后几天,人民医院接诊了8000多名患者。

另外,隔离的条件也非常简陋。有的区域不得不靠大立柜隔离。急诊走道上也躺着SARS病人,普通的病人在旁边走来走去。

4月21日,吴曦不幸也感染了。与此前感染的医护人员都受到很好的照料不同,吴曦已经没有人照顾。她说,自己有一种强烈的被遗弃的感觉——此时的人民医院。已经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自保尚且困难,更无暇顾及他人。

此时,一个重大的课题摆在了人民医院的决策者面前:医院要不要整体隔离?

博弈隔离

早在4月14日,王杉就给高层写了一封信,建议对人民医院整体隔离。

王杉时任人民医院副院长,在班子所有成员中排名最后。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此前,他探访了几家医院,认为人民医院非隔离不可。

4月14目,王杉闯入人民医院“非典”指挥部,说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人民医院的疫情就要大爆发。负责人问他怎么办,他说隔离。负责人问,那么多人怎么隔离?王杉说要关几个病房。负责人接着说,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治疗。而王杉认为,传染病出现的时候,第一重要的不是治疗,而是切断传染途径,控制传染源。

4月18日,王杉给高层写了一封信,力主隔离。

这封信通过他的一个朋友传送到了高层。写信前,这位朋友问他,你愿不愿意承担政治责任?王杉说,我愿意。

吕厚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也曾就隔离一事,向一路之隔的卫生部医政司反映过。一位负责人对他说,你们医院在全国全世界都有影响力,你把医院关了,你考虑一下后果,别意气用事。

人民医院隔离以后,还有人对王杉说,“你要对由此产生的国际影响负责任。”

4月2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代表北京市委常委来人民医院调查,王杉陪同。经过3个小时的调查,曾光给出了两个结论:一、人民医院的建筑格局和医疗流程设计不适合收治SARS病人;二、人民医院已经被严重污染,医院反映的情况属实。

当天,中共北京市委在人民医院开现场办公会。王杉讲了人民医院的情况,并“以自己的党性和脑袋担保自己所说属实”。他说,谁要是再让普通民众进人民医院,就是犯罪。

当天晚上,曾光给王杉来电话,“为什么你们的领导都反对隔离?”

吕厚山说,对于一个有着85年历史的医院来说,隔离要考虑很多因素。“这里面有多少责任哪:这个责任谁来负?经济损失谁管?不经过上级同意,擅自关医院,政治责任谁负?”

SARS后,人民医院连续3年财务赤字。

4月23日,王杉又给高层写了一封信,建议马上对人民医院隔离。信中说,人民医院已有9个病房感染SAKS,如果不隔离,将会造成更大面积的院内及社会感染。他提出三条建议,一、全面停诊;二、将现有留院的SARS及疑似SARS病^,全部转出;三、对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进行集中隔离、检疫。

在这封信的左上角,他写上“十万火急”四个字。

当天中午,北京市西城区公安人员找到王杉,向他咨询有关隔离的建议。晚上六点多,吕厚山去北京市政府开会,会上宣布了对人民医院隔离的决定。

当晚24点,人民医院正式进入隔离状态。

记录本

人民医院共隔离了1554人,包括工作人员942人、病人293人、陪住205人、家属宿舍楼109人,其他人员5人。王杉说,这个“其他人员”,指的是没能在指定23日24时之前撤离的几个“号贩子”。

当天晚些时候,防化兵进入人民医院消毒,医院里顿时白茫茫一片。

人民医院隔离之前,SARS患者已经被转移出院。吴曦被转到了胸科医院。临走之前,她跟^,要了纸和笔,她要把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记录下来。

留下来的只有一件事:怎么样解除隔离?当时,解除隔离的条件有两个:一、连续14天一个区域里没有再发烧的人;二、连续14天此区域人员没有跟外界接触。

当时,人民医院有三道封锁线:最外面一道是公安;第二道是保安;第三道是卫生监督。任何与外界的接触,必须经西城区防治非典前指总指挥和王杉两人的同意。

王杉此时的职务,是隔离期间核心领导小组成员。这个小组共有4人,负责人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魏丽惠担任,实际上主要的工作由王杉负责。

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王杉,突然间冒出来,并且脾气火爆,引发了一些议论。有人说他要“抢班夺权”,也有人说他自找苦吃。

按照上述两个标准,要想将1554人一起完全隔离几乎不可能。于是,王杉提出了分区隔离,要求以病房为单位,其中的病人、家属、医生和护士组成一个区,这个区的人员不能与其他区交流,要什么给什么,就是不许出来。

隔离的第一天,有人提出隔离区内的医护人员,应该体现人民医院的乐观精神,组织了一些集体活动。王杉知道后非常生气,制止了这种行为。

王杉说,那一段时间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说话非常冲。跟人要人,第一句话就是,你给我几个“干净人”。第二句就是,你干得了干不了?“当时那个状态,跟在战场上—样。”

有的职工不愿意进发热观察室,他放下狠话,“就是我父母发热,也要进去!”

隔离区内定期开视频会议。在5月4日的一段视频中,他点名批评了几个不遵守纪律的人,其中有一人是他多年的朋友。

之后,一些区域陆续达到了接触隔离的条件。王杉要将名单上报给西城区指挥部,批准了以后,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出院,包括走哪条道,坐哪个电梯,都有具体的设定。

5月16日零时,人民医院被整体解除隔离。

县人民医院工作总结 篇4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能。一是系统集中学习传达了县委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自治区、地区、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使全院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全身心投入工作。二是召开班子会议对领导成员进行了重新分工,确保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三是下发了《绩效考核方案》,对约束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和提高工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及时召开安全、信访工作会议,确保全院无意外情况和上访事件出现,为医护人员、患者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和就医环境。五是2012年6月我院被地区医改办定为医改试点医院,按照县委政府要求,继续实行药品零差价及在职人员实行全额及84名聘用人员纳入县财政工资(仅工资一项财政每年纳入财政预算600万元),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六是为稳定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质量,除选派外出学习进修外,对聘、调入我院工作在住宿上予以照顾。(单位承担聘用、调入我院工作临时租房50%费用,对学生住宿全部免费)。七是在3-7月分别与自治区职业病医院、**真仁医院及****市人民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八是加大外宣工作,提升医院品位。到目前为止,共撰写工作信息63篇(**日报1篇,**新闻网采纳2篇,县政府网采纳7篇)。共发表医学论文27篇,举办健康知识11期。九是使全体医务人员深刻理解十八大的会议精神,使之入脑、入心并贯彻执行,将十八大的会议精神融入到医疗服务中,全心全意为各族患者服务。十是”三好一满意”活动及等级医院评审正在稳步推进。十一是将高级职称人员坐诊力度下移,每周排班副高职称(含副院长)、科室主任轮流坐诊、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外院及本院专家不定期深入各乡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业务指导,有力带动了基层医疗技术的发展。十二是加大医德医风考核力度,建立医德医风个人考核档案。

(二)狠抓业务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1、医疗方面一是结合本院的实际状况,协同院领导修改整理了各科医疗规范、流程、应急预案及知情同意、并下发各科室,做到了全院医务人员以章办事,以法行医、严防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二是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我院及时召开了等级医院评审全院动员大会,使大家认识到评审的重要性。根据要求,到目前为止,先后制定了医院”法律法规”、”制度职责”、”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医疗投诉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科室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及内审员等资料,使等级医院评审工作逐渐正常化进行。三是加强了院科两极管理,依据《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病历质量考核标准》、《抗菌素临床使用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及《二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及评价细则》中的相关内容对各科室的工作进行了定期督导检查,及时进行整改,完善三基三严考核制度。四是结合实际,不定期在医院或电视媒体上做健康知识讲座,到目前共开展专题讲座17次,电视讲座13期。开展社区健康知识专题讲座4期,做到健康教育到社区。五是长期聘请外院专家坐诊、查房,同时加强会诊工作,不但方便了广大患者,而且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邀请专家100余人次,开展讲座17余次,参加人数达近2000余人次,会诊123次,开展手术168例,完成远程会诊120例。六是选派15余名卫技人员外出参加中、短期培训(含赴**、113医院学习),选派8名医护人员二级对口支援。七是完成了乡镇卫生院500余人次在职及村医培训工作。接收各地实习生及乡卫生院进修人员近50名。八是通过进修、邀请外院专家,全院共开展16项新技术、新项目。九是组织100余名医务人员利用节假日送医送药到各乡各村巡回医疗,达28次,诊疗患者6000余人次,免费进行化验、B超及心电图检查,免费发放药品13余万元,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5000余份。完成了医疗卫生下乡、支援贫困村的任务。十是**医科大二附院第五批五名专家(急诊、医学专用、口腔、中医、儿科)**援疆四名专家(心血管、医学专用、妇产科、消化)在我院开展二级对口支援工作。共派出、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110人。十一是为国税局等36个企事业单位完成了3100余名干部和全县106名60岁以上老人体检工作;完成儿童牙防项目窝沟封闭1200人3000颗牙齿(5.8万元);完成食道癌普查229人(34350元);完成包虫补助项目手术3例(减免医疗费用2万余元)。十二是积极完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普查。十三是完成白内障项目手术10例(减免医疗费用2万余元)。

2、护理方面一是加强护理管理,持续提升护理管理水平;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及职责;强化对护士长管理组织协调策划等方面能力的培训,并选送相关科室护士长到疆内进修学习28人次;制定并印刷《护理制度与工作流程指南》,护理人员人手一册,要求人人掌握,并进行考核。二是狠抓护士在职培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护理部根据实际情况按护理岗位能级进行培训,理论培训33期,考核4期,技能操作培训考核20期,哈语培训7期,实习生培训考核16期,共培训考核人数达2000余人次;为进一步强化专科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选派3名护士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参加急诊急救、重症监护、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三是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各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继续负责推进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每月病区评选出”优质护理服务标兵”,”5.12国际护士节”集中表彰。四是落实卫生工作重点,细化服务流程。逐步完善护士分级管理;完善意外事件、护理缺陷、输血输液反应报告程序与要求,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建立护理安全体系,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建立护理不良事件免责报告制度;随时发现并收集有关护理安全制度及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定期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并完善病人身份核对的相关规定;按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制定住院患者安全转运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五是护理部与自治区人民医院于7月5日至7月7日期间联合举办”持续质量改进,提升护理安全”暨”护理安全管理新进展”学习班。六是为迎接等级医院评审

1、护理制定等级医院评审自查方案,要求护理部及科室每月对照标准自查并上报。

2、制定并下发《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阅读手册》,科室组织护士学习并领会。

3、制定并下发《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人手一册,作为护士临床护理操作中的工具用书。

4、修订并完善十五项核心制度,要求护士人人掌握。

5、根据等级医院评审中第三章《患者安全》要求制定并修订完善三十余项制度;第五章《护理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要求制定并修订完善五十余项制度。

3、公共卫生方面一是共建电子档案人数为4317人,管理率为87%;共建高血压241人,新建高血压74人;共建糖尿病53人,新建糖尿病33人。二是对241名高血压和53名糖尿病人入户随访882次,并指导药物治疗。三是开展健康教育9期,参加人数30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12种1500余份,撰写公共卫生信息8期。四是对辖区居民进行义诊和咨询活动8次,扎实开展了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宣传活动11次。

(三)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等问题。一是春节前慰问贫困户及离退休老干部60余人次,发放价值1000余元的生活用品和慰问金18000余元。二是春节前巡回医疗活动共诊治农牧民患者40余人,入户诊治危重病人2人,免费发放价值2800元的药品。三是利用休息天巡回医疗28次,诊治患者6000余人次,发放价值13万元的药品,发放宣传单5800份。四是减免对口支援及本院专家费40余万元。五是为贫困学生资助及各科室自发为贫困患者和身患白血病少女捐款赠物累计达10000余元。六是完成白内障项目手术10例(减免医疗费用2万余元)。

通过共驻共建、巡回医疗、抗灾救灾、免除专家费等共计让利患者400余万元(其中药品零差价让利200余万元)。

(四)重视安全生产,确保依法行医。一是节假日期间加强值班工作,实行双人双岗,领导带班。除正常检查外,节前院领导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针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出并要求限期整改。二是先后组织科主任、护士长多次召开医疗、护理质量专题会议,对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投入资金近5万元对监控设备进行了维护和更新,并在医技楼一楼、药剂科、收款处和手术室增加了8个摄像头。四是邀请**消防局专家在我院开展了近百人参加的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圆满完成了县委、政府重大会议及重要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与公安、消防大队、学校、石油公司配合完成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组织完成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演练活动,效果良好。五是床位已审批到200张,极大的缓解了我院病床紧缺的问题。

(五)倡导精神文明,营造和谐环境。一是在”五一”、”十一”、中秋节、春节、端午节为不能回家过节的各地实习生和在院值班的医护人员准备了丰富的节日晚餐和传统食品,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更加踏实安心工作;同时开展了大年初一及端午节为患者送饺子、粽子活动;六一前夕,为县一小、二小、加依勒玛乡寄宿学校送去慰问金4000元。二是”七一”、古尔邦节前夕投入1万余元慰问社区、本院离退休、在职职工家庭生活有困难及共建村萨尔塔木乡波孜塔拉村老党员,并给联建村卫生大扫除。投入近5万元为联建村修防渗渠;三是”八一”建军节前夕我院投入8000元慰问驻军部队、边防站、边防武警大队、县武装部及县消防大队;除对官兵及家属义诊外,同时也做好了驻军部队的医疗保障工作。四是以活动促业务,创先争优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稳步推进,使活动与业务两不误,两促进。五是扎实开展了第十四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六是通过精心筹备,完成了卫生系统(医院)周末文化广场演出,展示了白衣天使风采,深入驻军部队、阿舍勒铜矿、社区及波孜塔拉村共建慰问演出,受到了一致好评。七是组建篮球队,与武装部、公安局、雷达连等进行了友谊比赛,达到了促进团结、增强友谊的目的。八是组织参加了由县委文明办举办的公务员礼仪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九是我院工青妇参加其他相关部门组织的公益活动8次。十是1-12月病人满意度调查为96%,收到锦旗6面,感谢信10封。十一是全力完成冬季清雪任务,完成植树造林任务1万余株。

(六)完善基础设施,抓好项目实施。一是院落规划方面。投入30余万元完成9000平方米庭院绿化。二是基础设施方面。投资770万元的县医院医技综合楼投入使用,投入340万元层流手术室已完工,污水处理、变配电工程已完工交付使用。投入近50万元内外科连廊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投入10余万元的3间车库即将投入使用。三是改造维修方面。投资40余万元对急诊科及中医科内墙粉刷并把外科楼部分卫生间进行了改造,投入12万元对医技综合、外科楼急诊中医科通道、原门诊楼的大门改造,改善了患者的就诊环境。投入4万元购入40张护栏床、投入10万元光缆项目已完工。(财政投入330万元,我院自筹110余万元)四是投入220万元的急救能力建设已完成车辆设备采购即将到位、中医民族医项目巡回医疗车及农村巡回医疗车和车载设备已投入使用。CT球管已更换投入使用。

(七)加大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 我院多次召开动员会安排部署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通过宣传、动员、开展自查自纠等形式,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有效地推动了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我院医护人员没有收红包现象。

(八)推进医改完善药品零差价及便民惠民措施

一是我院共有药品1020种,网上采购960种,采购率达94%(药品托管于3月中旬收回实行网上采购)共采购药品3542万元,其中网上采购3329万元。二是药品零差价让利群众240万元。三是免去专家挂号费100万元(本院及对口支援专家挂号费56元,支出外请转计费44万元)。四是为铁勒克乡、萨尔塔木乡波孜塔拉村三位贫困病人免费治疗减免医疗费1.4万元,住院扶贫4.8万元。五是为改善病人住院条件,对中医科、急诊科进行了粉刷,投入90万元内外科楼连廊已完工使用,并对院落绿化美化,(m.depeat.com)购置护栏床40张。六是投入10余万元(三层交换机、光纤改造、UPN、电脑等)开通了合作医疗一卡通业务,方便了参合农牧民就诊。七是为方便病人,开设便民商店。

(九)积极推进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尽快适应当代医院发展需要。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院成立了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责医改工作,并进行明确分工。及时召开了全院动员会。同时传达了有关医改文件,并召开专题会议多次研究讨论医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县人民医院工作总结 篇5

一、医院基本情况

都兰县人民医院占地面积37505.7m2,建筑面积近10311.44m2。现核定床位100张,开放床位100张。设有内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性疾病科6个病区,9个临床科室,3个医技科室。截止20xx年9月医院有职工107人(在编57人),其中卫技人员76人。副高职称4人,占4.76%;中级职称23人,占27.4%;初级职称:57人,占67.84%。全院医师:21人;另外药剂:9人;检验:4人;放射:4人;电生理及超声:4人;全院护士:40人。

医院净资产合计约20xx万元,固定资产约1431万元。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双排螺旋CT机、35-X型号CR机、数字胃肠机、GE-P5心脏彩超机、腹部彩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血凝仪、微生物药敏鉴定分析仪、裂隙灯、自动验光仪、阴道镜等先进设备;各工作区全部实现电脑网络化管理。

二、突出医改重点,力争创建二甲医院的成功

20xx年我院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力争在“医院管理、质量安全、技术服务、改革发展、人员素质”五个环节质量内涵取得新提升的创甲工作。为做到日常医疗工作与创甲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医院采取了多项举措。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确保组织明确、责任落实,医院成立了“创甲”办公室及科室创甲建制,明确了各项职责,从医院功能任务、医院管理、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等七大方面进行了自查自改,建立健全了各类规章、制度,每一位职工克服了懈怠情绪,认认真真地从基础做起,通过努力“创甲”工作做到了有条有理、稳步推进。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医院服务规模

为给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就医环境,医院进行了室外环境的绿化,修膳了门楼标志、花园;投入了十万余元进行了锅炉房、洗衣房的维修改造;20xx年8月医院新建住院急诊综合楼投入使用。在此之前医院进行了新建住院、急诊综合楼搬迁前的全面准备:对科室设置、人员、床位等进行了核编,合理规划布局,新建了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完善了院感科、输血科、预防保健科建设,并使之更加规范、合理;与院外病理检查中心签订了病理科业务协议,医院病理检查工作全面展开。

医院克服资金困难,加大了对环境改造和医疗设备资金投入,先后投入百万元,进行了门诊楼、行政楼的粉刷、改造;进行了消毒供应室、门诊科室的合理布局和全面改造;进行了新住院综合楼的全面装修,配置了病房内病床等各项设施及各种办公设备,并完成了对周边环境拆迁、硬化和院内各种标识的改造工作。

(三)以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为核心,全力保障医疗安全

1、强化管理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

医院建立健全了院科两级质量管理和质控网络组织,运用PDCA质量管理办法进行持续改进。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学习《患者安全目标》,尤其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和持续改进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医院始终把医疗质量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各科室和院长签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目标责任书。每周定期组织以业务院长、医务科及护理部为主的医疗质量大查房,对医疗护理质量、医疗安全、医技科室管理、输血管理、院感控制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认真分析整改,加强环节管理和质量控制,做到了医疗质量与水平的稳步提升。

医院通过疑难病历讨论和业务学习、三基培训考核、三级医师查房、实时病历质控及急救技能培训等方式强化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

2、抓好护理管理,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医院健全了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并实施了切实可行的目标管理方案;护理部围绕“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理念,深入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三大临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病房xx间,加强了对患者入院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出院教育等,在护理服务上更注重细节和关怀服务,不断提高了社会满意度。

3、加强院感管理,有效控制院感发生

20xx年之前,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处于空白现状。为不断确保医疗安全,本年度院感科明确职责,强化全院培训,先后3次邀请上级专家来院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全院培训。

院感科针对供应室、手术室、内镜室等重点科室紧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定期指导;制定了针对手卫生、手术部位感染、医院感染隔离技术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了供应室管理、清洗消毒灭菌和监测;根据要求,全院开展了规范手卫生活动,对每位医务人员进行七步洗手法考试,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率达90%以上。工作区域安装了洗手设施、快速手消毒剂。

4、医技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0xx年检验科积极拓展业务项目,先后开展部分肿瘤免疫检测、微生物检测、药敏试验等,填补了此项业务空白;定期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对输血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在州、县检查中得到上级领导肯定。

放射科设备齐全,各大型设备实行持证上岗。科室实行读片制、疑难片讨论制。开展了双排螺旋CT检查,胃肠造影检查等。

超声科重视安全医疗管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开展了心脏彩超检查、腔内彩超检查及血管彩超检查项目,是全县唯一一家开展以上检查项目的科室,并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加强医院综合管理,营造医院文化氛围

20xx年医院逐渐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完善了医院财务预算决算制度,完善了院务公开各项举措与制度;医院每季度进行住院患者、门诊患者、社会群众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病人的服务需求及对医院的建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医院每季度进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工作,完善了奖惩机制;强化药品、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和使用管理,强化监督廉洁行医,我院的药占比逐渐下降,降至全年业务总量的40%以下。

同时医院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对长期发展历程中的蕴藏的医院文化进行梳理、调研,凝炼了“德厚、术精、至善、笃行”的院训,每个县医院人以此为目标,形成了以服务树形象,以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理念,营造了符合医院特点的文化氛围与精神。

(五)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切实做到惠民、便民

医院不断增强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更加深入地推行各种便民、惠民措施:一是医院优化服务环节,实行24项便民服务措施,化验、拍片、B超等限时出报告,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各病区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条件为病人提供方便,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医院新增床位37张,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住院难的矛盾。二是继续加强单病种和临床路径管理,医院实施了18种病种的单病种限额付费,合理控制了费用,进一步减轻了患者负担;三是医院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医院基本药物470余种,全部网上集中采购,平均门诊药品费用同比下降达xx.7%。四是继续实行与新农合、医保平台无缝对接,落实完善医保垫付制,医院采用科学合理的垫付制及“先住院后结算”制度,使新农合、医保患者享受到“当天出院,当天补偿”,手续简便快捷。20xx年在我院已享受“先住院后结算”新服务模式的患者新农合1181人,城镇居民63人,职工保险52人,垫付资金达4271721.57元。

(六)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强化人才培养机制

20xx年我院继续承袭“坚持人才队伍建设”这一根本,积极争取人才分配政策,并采取一系列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年初开始每周组织两次全院职工以医疗技术规范、各类制度法规等为内容的集中学习,目前已进行了二十余次集中学习;医院实行了“三基三严”每月的定期考核,通过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形式,由初始的医护人员合格率仅50%到目前合格率90%以上,成效显著。年初医院先后派出约10名医务人员参加长、短期培训,其中4位医护人员至浙江省桐乡市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以上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籍桐乡市人民医院等对我院的对口帮扶工作的开展,邀请骨科、麻醉科、妇产科等专家来我院指导工作,麻醉方面开展了全麻、颈臂丛麻醉、无痛人流、动脉压有创监测、全麻中喉罩通气等新技术;骨科方面开展了椎管狭窄减压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固定术等各类骨科手术,填补了我院骨科手术的空白;妇产科开展了宫颈癌筛查、疤痕子宫早、中孕终止妊娠、子宫全切术等;带动了我院医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众志成城,妥善处理公共卫生事件

市人民医院社会服务承诺 篇6

一、承诺内容:

1、急诊医疗:

(1)医院坚

持24小时昼夜服务,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麻醉科以及放射科、临床检验、药房等24小时应诊,使急诊病人随时得到诊治,医院120急救中心设有急救报警电话120,医院总值班设有电话7512315,以便随时联系。

(2)及时抢救:病人挂急诊号(正常上班时间在挂号室,中午和夜间在门诊收费处挂急诊号),值班医生接诊病人,如遇急诊抢救病人先抢救后办手续,重大抢救一路绿灯,一切为病员提供方便。

(3)及时检查:急诊病人所需的各种检查优先进行,并尽快发出诊断或临时报告。

2、门诊医疗:

(1)按时开诊,普通门诊保证每周七天全天开诊,每天上午8时(夏季7:30)准时开门,专科门诊每周定时,由各有关专家坐诊。

(2)首诊负责:凡来我院就诊的病人,第一位接诊医生负责诊治或转交相关医生进行诊治并适当处置。

(3)开足窗口:挂号室、收费处、药房等按时开足窗口,缩短病人等候时间。

(4)方便检查:各类检查尽量当天完成,预约时间不超过二天(特殊检查除外)。

3、住院医疗:

(1)及时收治符合住院的病人,不推诿。

(2)及时确诊:对入院后仍未明确诊断的疑难危重病人,及时组织会诊、尽早明确诊断。

(4)精心护理:对住院病人施以精心护理,做到按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主动做好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

(5)优化环境:努力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做到室外清洁、绿化,室内安静、卫生。

4、药品质量及管理

(1)无“三证”不全药品,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坚持国有主渠道进药。

(2)坚持药品质量标准。

(3)无过期、失效药品。

(4)不以物代药。

5、收费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常用收费明码标价,不多收费、滥收费,划价力求准确,避免和及时纠正错收。按照物价部门和医院管理要求对住院病人费用定时告知病人或亲属,病人出院时提供住院总费用、明细结帐清单。除医院财务科各收费处外其它科室一律不得收取现金。

6、行业作风:

(1)服务态度:医护人员着装整洁,挂牌上岗、语言文明、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对病人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和医疗护理常规,当班人员不喝酒,精心诊治和护理。

(2)职业道德:医护员工一切为病人着想,密切医患关系,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不索要、收受红包,不吃请,不搭车开药和搭车检查。如发现索要收受红包、搭车开药、检查,经查实后除退回原数外,医院将给予当事人以3~5倍的经济处罚并视情予以行政处理。

(3)为病人排忧解难:凡有问题向本院医护人员或其它职工询问,不论与本科室是否有关,都热情回答,或帮助病人找到对路的科室。

二、服务程序和时限:

1、门诊挂号室每日提前半小时挂号。

2、一般检查不需划价,直接到门诊收费处交费。

3、门诊各种常规检验直接在门诊化验室采样,尿、便由病人采样,化验室提供方便,由收样人员负责交待取报告的时间、地点。住院病人血液化验由有关的科室在病房采样,化验报告单由检验科送到病区,急诊检验2小时发出报告。放射科X线摄片及CT结果在有关科室取(急诊半小时、平诊2小时)报告(特殊情况除外)。

4、非住院病人注射和输液在急诊科输液中心进行,非住院手术由各相关科室完成。各项治疗按医嘱规定的时限当日治疗当日完成。

5、需要住院的病人先在门诊(或急诊)就诊,开出住院证在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含留观手续)。

三、投拆与监察:

对上述承诺,本院将认真实行并予以有效的监督。本院行风接待室设在院办公室,电话,欢迎您对我院的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设性建议,对您的投拆如系一般问题三日内给予答复,如系较复杂问题,半月内予以答复。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在承诺时限内处理完毕,我们将向您作出解释。

如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给病人等服务对象造成不便或违背承诺,单位将向病人赔礼道歉,并按有关规章制度对责任人作出适当处理。

如果您对本院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市卫生局监察科继续投拆,电话:。

人民医院社会实践总结 篇7

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位于什邡市安康路6号,新建的什邡市人民医院是北京市援建什邡市项目中第二大投资项目,总投资达4.1亿元。其中,新建综合楼是最大的单体工程建筑,总建筑面积为51 815m2,地下1层,地上12层,裙房4层,建筑高度为53.7m。建成后的什邡市人民医院将是一所设计理念先进、流程科学合理、辐射周边地市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也将成为目前德阳地区硬件设施优良、技术力量一流的二级甲等医院。

新建综合楼包含以下功能区域:辅助区域、门诊部、医技科室和病房。地下1层为各设备站房和平时车库,分别有变配电所、柴油发电机房、冷冻机房和热力站等。首层为门急诊、影像科和药房;2~3层为各功能科室;4层为手术部、ICU与中心供应,其中有10间手术室(2间百级,8间万级手术室);4、5层之间为设备夹层;5层以上为病房层,病床数共600床。

整个院区的消防控制中心设置在本楼首层,面积约100m2,作为除网络及电话系统外各弱电系统的总控中心,预留院区其他楼中各系统的接入管孔。在2层设置信息中心,面积约150m2,仅作为本楼网络及电话交换机房,预留两根12芯可接入光缆接口。弱电进线间设在地下1层。本楼设置两个弱电竖井,分别为主楼竖井和裙楼竖井。

2智能化建设目标

什邡市人民医院新建综合楼按照智能医院标准进行设计,实现的最终目标就是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通过将医院中HIS、LIS、CIS、CAIS及PACS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进而实现数字化RFID管理、PDA移动应用、电子病例共享、有序就医、便捷医患沟通及透明医疗信息管理等高效便捷的全数字化医疗服务。

3智能化系统设计框架和原则

3.1系统框架

智能医院可以分为两部分组成: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医疗信息化系统。

1)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对建筑内部的机电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和调度,以达到节能协调运行状态,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和便利的建筑空间。

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及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与可视对讲系统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2)医疗信息化系统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医院管理信息、卫生经济信息、病患信息等通过网络线路进行采集、储存、传输、整合、分析和共享,给医护人员提供一个高效的工作环境,同时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疗养场所。

医疗信息化系统包括:医护对讲系统、重症监护探视系统、排队叫号系统、信息发布与查询系统、手术示教系统、手术室监控管理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

3.2设计原则

建筑智能化系统和数字化医疗分别包含若干子系统,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数字化医院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基础,给医疗信息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发布提供网络平台;医疗化信息系统是执行和实施现代医学流程和操作方式的末端系统,为医患创造便捷高效的设备平台。

这两个系统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相互的兼容点与并行点,力求柔性融合,共用线路,才能使医院实现全面的综合数字化。设计时应遵循集中总机管理、同一传输路由、分布智能末端的原则。采用统一的协议与相同的线路路由,实现了数据共享,同时也节省了投资。智能医院系统模型如图1。

3.3新建综合楼智能化原则

什邡市人民医院新建综合楼为北京市对口四川省什邡市援建项目。对于灾区重建项目设计遵循的整体原则是:满足当下、适度超前。这是贯穿于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原则主线。既要体现现代化医院的便捷与高效,又要为未来发展预留余量和空间。设计要符合医院院方的使用要求,即应用系统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同时,还要满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带来的医疗流程改变和系统升级的需求,即系统平台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4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

4.1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新建综合楼火灾自动报警保护等级为一级,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设计,系统回路采用环形二总线结构,同时实现与消防控制设备的联动要求。

2)广播系统

广播系统由日常广播及消防广播两部分组成,合用一套广播线路及扬声器,前端设在消防控制室。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和日常广播,火灾时受火灾信号控制相关楼层自动切换为紧急广播。

3)综合布线系统

本系统采用先进的结构化布线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可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信息,布线形式采用光缆和6类非屏蔽铜缆混合组网。做到宽带到桌面,局部光纤到多媒体医技室。

病房设置无线通信覆盖系统,其末端满足在建筑物病房层无线网络交换的要求,方便无线查房与无线移动设备数据传输,前端共用综合布线系统。

4)有线电视系统

将市政有线电视系统的接入信号作为有线电视系统信号源。本项目中,在各病房、候诊区、值班室和示教室等处设有线电视出线口。系统采用860MHz双向邻频传输系统,系统出线口电平为69±6dB。有线电视系统前端设备设在首层消防控制室内。

5)视频监控及入侵报警系统

本系统对需要进行监控的建筑物内的主要公共场所和区域进行有效的视频监视、图像显示及记录。同时,在出入院、收费等重要房间设置紧急脚挑开关,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可直接通知监控中心。在财务、金库、毒麻药品室等处设置双鉴探测器,并能够与房间照明与摄像机联动。

6)出入口控制与可视对讲系统

本系统主机设在消防控制室。门禁系统前端设备主要设在病房护理单元通道门、手术室通道门、特诊区域通道门、重要房间、主要设备机房等处,在护理单元通往公共电梯与楼梯的出入口设置可视对讲器,用于家属访问出入之用。

7)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本系统网络结构为两级网络,第一级为以太网,支持TCP/IP协议;第二级网络为现场控制总线,可以通过RS485总线与现场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相连,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

4.2医疗信息化系统设计

1)医护对讲系统

在医院病房层各护理单元设置医护对讲系统,建立病房与护士站、护士站与医生之间的呼叫对讲。主机设在各护士站,分机设在病房床头与医生办公室,卫生间设紧急呼叫分机,护士站两侧走廊设置数字显示屏,平时为时间显示,有呼叫需求显示房号。

2)重症监护探视系统

在重症病房的每个床设置视频及语音设备,视频探视室设置探视分机及对讲分机,并通过护士站的操作管理,实现病人与家属的语音及视频联络。

3)排队叫号系统

全院设置一套挂号信息服务器。在门诊室、检查化验科室设门诊排队叫号终端进行分诊操作,并在候诊区设置电子显示屏,显示排队叫号等信息。医院HIS系统的软件提供信息平台及电子叫号软件,通过在护士台的计算机来驱动显示屏。

4)信息发布与查询系统

在大楼大厅设置大屏幕显示屏,用于公共信息发布。在大厅一侧与各护理单元病区设置多媒体导医查询台,用于医生与病房信息、个人就诊信息与消费查询等功能。

5)手术示教系统

在手术室设置全景摄像机、万向臂设置可调摄像机,用于在手术过程中在手术室之外的实习生与医学院学生学习观摩。同时,存档影像也用于手术过程记录、家属查询与案例示范之用。

6)手术室监控管理系统

在每个手术室门口设一台彩色摄像机,摄制手术室全景。在手术部相应的洁净走廊设置固定半球彩色摄像机,摄制手术部的使用和人员流动情况。同时,手术室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协议接口,对手术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空气气压和空气洁净度等环境参数指标进行监控。

7)远程医疗系统

在吊塔上设置广电级摄像机,其图像达到电视播放的高清度;同时设置高像素液晶显示屏与播音设备,用于远程会诊,实现对下示范、同级交流和对上请教的技术共享模式。

5智能化医院设计的易犯问题与解决方案

设计的合理性与客观性直接决定智能建筑运行的好坏。一般导致运行不正常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前期方案、中期施工图与后期科室滞后反馈。

5.1前期方案

由于医院流程的复杂性和固有的逻辑性,使得医院平面的布置中就存在遵守流程难以调整的局限。这在设计过程中使得各个专业在与建筑专业协商各自管井与机房的位置时显得相当困难。具体对弱电专业来讲,机房的高精密与特殊性使得机房周围不能有强辐射、潮湿与振动影响。具体解决办法就是提前介入,在建筑专业排布科室平面时就已经连带考虑各专业的需求。

5.2中期施工图

在设计周期中的施工图设计中,常常由于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对智能建筑了解不足,容易造成后期机房施工和荷载不足的隐患。此时需要弱电工程师主动给建筑师提出弱电机房后期可能扩展的区域与需要降板的位置。给结构工程师提出特殊荷载位置与大小,同时预留出上下路由与平层路由涉及结构开孔留洞的位置。

5.3后期科室滞后反馈

对于一个医院的建设来说,从其方案探讨到后期施工图设计,往往是由该医院基建部门来统筹管理,与工艺相关的各个科室常常很难提前全程跟踪。所以在医院施工图设计后,图纸可能才会到达各个科室主任与护士长的手中。往往由于各个医院的习惯,科室会提出个性化的要求,此时就容易造成设计调整,而这种调整常常影响不止一个专业。对于弱电专业,虽然存在二次深化设计,但是如果给予厂家的条件图能够做到基本符合要求,就会避免在深化中私加强要的造价增加隐患。所以,弱电方面在制作施工图的开始,就需要对甲方进行单独弱电二次提资,将各个科室的具体化要求提前落实到施工图中。

6结语

本设计依据北京市的援建要求,使得什邡市人民医院智能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积累了在灾区重建医院复建中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经验,在智能化级别和系统配备上做了有效的尝试。智能医院使得医院能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救治服务,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优化组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节约了人力成本,也开创了新的医患服务关系。

参考文献

[1]侯晓静.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弱电系统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11(10).

[2]时姗姗.某物流中心弱电系统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08(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应用手册[S].北京:中国建筑科技出版社,2006.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 篇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名为中央医院)成立于1918年。是中国人自己筹资建设和管理的第一家西医综合医院。1945年更名为中和医院,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接管后更名为中央人民医院,1956年改名为北京人民医院,1958年人民医院划归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称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0年4月,更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

该院拥有3个北京大学级研究所(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北京大学关节病研究所)、10个重点学科(血液病学、心血管学、骨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泌尿科、儿科、皮肤科、免疫科、肾内科)。

医院共有临床科室38个,医技科室12个,在血液病、关节置换、冠心病的内外科治疗、妇科肿瘤、眼科疾病、胃肠肿瘤、皮科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拥有肝、肾移植、骨肿瘤治疗、卵巢癌诊治、胸腔镜、试管婴儿、自身免疫性疾病、白癜风、小儿白血病等特色医疗。

重点推荐——血液病研究所、心内科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展了同基因骨髓移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化疗和细胞生物学治疗一直居国内、国际领先地位或先进地位。具有完善的、对白血病进行综合性诊断的一流诊断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在科主任胡大一教授的领导下,心内科在相关疾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包括冠心病的现代治疗,临床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研究,高血压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和心血管疾病的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咨询电话:010-88326666(新院)

010-66583666(老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神经病科学、老年医学的临床与研究为特色,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任务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新中国神经病学的初创基地之一。

1998年,在宣武医院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中美合作的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随后,经北京市卫生局和首都医科大学批准,先后成立北京市脑血管病中心、首都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和北京市神经疾病医疗中心。

2001年3月,北京市卫生局在宣武医院成立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同时启动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由中心协助政府担负起该体系的管理任务。在中心的统筹和指导下,全市各区县目前均成立了老年病专科医院,并辐射社区形成网络,社区老年人群的保健服务和健康宣教活动也较规范化地开展起来。

该院共有34个中西医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其中老年神经病学、中西医结合老年神经病学、微侵袭神经外科、神经病理、普通外科、血液科和医学影像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重点推荐——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

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成立于1994年3月,在原北京神经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丁铭臣教授和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长刘援增的倡议下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共同组织成立。

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解决神经系统疾病中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减少疑难病患者在各大医院间重复性的检查和就诊。北京神经内科会诊中心汇集了北京各大医院神经内科的著名教授共24名来参加会诊。包括卫生部北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参加会诊的专家组包括王新德教授、匡培根教授、朱镛连教授、郭玉璞教授、张葆樽教授、曹起龙教授、高素荣教授等。会诊需提前预约。

上一篇:党章学习心德下一篇:路桥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