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心得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心得(共13篇)

中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心得 篇1

虽然只是一些平凡善良的人,但他们却让我真真实实体会到了爱的力量,在爱中受到教育和启示。如果问我爱是什么,或许我无法确切的回答。但是我认为爱是没有任何限制和规定的,爱更是多种多样的,父母对孩子的爱,老师对学生的关心鼓励,同学之间的友好情谊,都蕴含着爱。其实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有很多很多,那些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人,拯救了许多面临困境的人。我应该向他们学习,不求回报的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作为宿管老师,给学生的爱一定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为学生的求学之路带来鼓励。

老师的爱是一种视如己出的心境,是一种奉献的精神,是一种负责的态度,更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希望我和我的同事们能共同努力,带给学生更多的温暖,让学生在爱中学习成长。

首先,我们应该深入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避免宿舍矛盾的产生。其次,我们要用爱来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提供服务,为学生们的生活保驾护航,更应该在生活中成为学生的朋友。此外,我们还应该在工作中潜移默化的给学生树立拳拳爱国心。无论未来他们的前途多么的闪亮,也希望他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强大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国家!

中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心得 篇2

一、师生共读,感受爱

威·亚历山大说:“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因而,我们要求学生精读的课外读物,自己要先读,充分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故事内容、表达方式及写作意图等,随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阅读。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都要组织学生召开一次图书推荐会,推出本学期阅读的书目,然后选择其中的一本书重点指导。本学期,五年级的语文教师和全体学生共读《爱的教育》这本书,人手一册,每天读一个故事,每周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每周利用一节早读课交流读后感,并通过手抄报、黑板报、故事会等形式展示读《爱的教育》的体会和收获。

文字有温度,字字暖人心,句句传爱意。在师生共读,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故事中的老师和父母循循善诱是成年人学习的榜样,他们善于引导孩子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故事中的孩子们真诚友善、互帮互助、勤劳能干、善解人意、勇于认错、敢于当担、爱国爱家等美好心灵深深地打动着读者。师生读完《爱的教育》受到了正义、真诚、善良、博爱等人性美好感情的熏陶。

二、体验生活,践行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陆游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学生读着《爱的教育》,书中父母子女间的亲情,老师学生之间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情,确实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倘若学生只是将“爱”挂在嘴边,停留书本,学生读书的收获就太有限了。教师引导学生读这本书的目的更希望学生将“爱”付诸于生活实践。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学生每天读《爱的教育》,与故事中的人物谈话,每个人物的一言一行不知不觉地感化着学生的行为。班级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室墙角挂着的好人好事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同学们做的各种好事:有在校内互相关爱的,有在公共场所主动助人的,有邻里间和谐相处的……每天都有新内容。许多家长夸孩子更懂事了,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学习更加自觉,能主动帮助身边的人。可见,爱的种子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生根发芽,逐渐成长。

三、真情告白,表达爱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运用得好不好,在于得到的语言知识的确切不确切,在于能不能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习惯,经常实践。”读完《爱的教育》,为了解学生的读书效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教师在读书汇报课上做了尝试:

1.学生畅谈书中最喜欢的人物和最令人感动的语句。说最喜欢的人物,了解学生对这本书的理解程度,看他们是如何看待书中的人物;说最令人感动的语句,了解学生感受最深的地方。在阅读交流中感受人物形象,积累语言。

2.学生把写在“读书采蜜集”里的读后感与同学分享,学习运用语言。如一位学生在“读书采蜜集”里写道:“读着《穷人》一文,我的心在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面对着眼前的这封信,就像听着父亲的教诲。我想,也许你们正过着童话般的生活,可是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却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人间需要真情,正如那首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请伸出我们的双手,帮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做幸福的主人吧!”

3.学生交流生活中爱的故事,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生接二连三地讲述着父母和老师爱他们的故事,也不忘说自己爱他人的故事。他们那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表达,感动着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他们的种种表现暗示他们的思想、情感、语言已经有了一定量的储备。于是,课末,教师趁热打铁,要求学生课后把自己最想说的爱的故事写下来。

四、笔下生情,播撒爱

叶圣陶先生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这句话揭示了人写作的心理活动规律。小学生作文是他们稚嫩心灵的写照,是他们对客观世界初步认识的再现,是他们真实情感的流露。学生经历了读《爱的教育》,受到人性美的熏陶;把爱付诸生活,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把爱的故事尽情倾诉,体会到了表达的快乐。因而,学生情动辞发,写下一篇篇饱含真情的作文。

附学生作文一篇。

下雨那天

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 五(1)班 范莲梅

那天清晨,天空黑压压的,眼看着一场倾盆大雨就要来临。我加快脚步往学校赶去。

“轰隆隆———”雷公公敲响了他那破旧的大鼓,闪电婆婆舞起了她的荧光棒,“闪!闪!闪!”把天空划出了一道裂缝。顿时,校园内外狂风大作,树木被刮得摇头晃脑,瓢泼大雨倾泻而下,仿佛要吞没世界做宇宙的霸主。这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让同学们怪相百出:晨扫的同学扛着扫帚纷纷往教室赶;教室里有的同学欣喜若狂,趁着突然停电,装神弄鬼地吓人,有的同学惊慌失措,到处乱跑,有的同学好奇地挤到窗户边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如烟如雾的雨,婆娑起舞的树木,闪电划破天空的威力……教室里沸腾了。

正在这时,我们班的“救星”———肖老师出现在大家面前。肖老师看到教室里一片慌乱的景象,连忙说:“同学们,不要惊慌,有老师在呢。大家先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围在窗户边看雨景的同学,请回到座位,注意安全。”雷声一阵接一阵,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肖老师沉着地站在讲台前,我的心情渐渐恢复平静,教室里也安静了一些。突然,我的耳边传来哭声,奇怪,是谁在哭呢?我寻找着,原来是第一组最后一排的欣如同学哭了。肖老师也发现欣如在哭,她走到欣如身边,亲切地问:“你怎么哭了,哪里不舒服吗?”她的同桌说:“她是被雷声吓哭的。”“才不是呢,我扫卫生区的时候,被雨淋了,觉得冷。”“哪儿湿了?”肖老师急切地问。欣如撒娇地说:“我的衣领湿了,脖子冷。”肖老师边摸摸她的脖子边安慰说:“欣如一向是坚强能干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克服这一困难。”随后,肖老师从包里取出一叠餐巾纸,垫在她的脖子上。欣如眼里噙着泪水,说:“谢谢老师!”

肖老师刚回到讲台前,教室的门被猛烈地推开,闪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隔壁班六年级的一伙男生,他们看见肖老师在教室,一溜烟跑了。他们又想来我们班瞎闹,幸好肖老师来得早。

过了好久,“叮铃铃——”早读课的预备铃声响了。肖老师说:“学校停电,天色较暗,你们互相检查昨天布置的背诵课文吧。”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下雨那天是个平常的日子,却又是我最难忘的一天。

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使人容颜焕发,青春常在;爱让人心潮涌动,热情澎湃;爱令人经络疏通,忧愁不在;爱使人学业有成,精神百倍。我们的教育,说到底就是有“爱”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爱,爱什么,怎样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是无源之水。也正因为教育有了爱,学生说话、写作文,才能说真话,吐真情。

摘要: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好书呢?我围绕“课外阅读”这一主题作了尝试,以选择《爱的教育》这本书为例,目的是让好书涵养学生的德行,开启学生的心智,濡染学生的性情,并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又由阅读走向生活,将阅读中积累的语言和生活体验中积累的素材,进行提炼,内化为学生的一篇篇作文。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经历了从读到思,从思到行,从行到言,从言到写的心路历程,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阅读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爱的教育》,师生,共读,体验,表达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23

[2]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233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41

佳作《爱的教育》阅读心得 篇3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人亚米契斯所作,它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了主人公安利柯的小学生活,在这段生活中有老师给他的爱,有同学给他的爱,有亲人给他的爱,当然也有别人给他的爱,到了最后,他要转学了,大家都十分难过。我也为此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爱,无边无际,爱,就在身边。有的人认为世界是冷酷的,所以没有爱。其实,你仔细想一起,仔细观赏,就会发现爱就在你身边,春天的光照耀你,夏天的绿看着你,秋天的风清爽你,冬天的雪欢乐你,这其实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爱,那不是已经爱满人间了吗?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是个没水的池塘,爱就是水,把水灌入空池塘,就成了一个真正的池塘。这就代表世界多么需要爱,没有爱,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可见,爱是多么重要的一种东西。

中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心得 篇4

爱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它可以使我们懂得尊老爱幼的法则,可以让我们学会文明礼节,可以让我们和同学友好相处。

爱的教育,主要写的是小学生安利柯与一些伙伴、一些老师、一些家人和祖国产生的爱的故事。小学生安利柯并用日记的形式,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使无数的孩子在这些故事的感染下健康成长。

爱的教育里有许多感人的文章,比如:《为父着想》,许利亚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是安利柯的同班同学。许利亚家生活比较艰苦,全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全靠许利亚的父亲一人上班赚钱。父亲的工作非常辛苦,白天要在铁路上工作,夜晚还要在家用正楷字抄名册,500条才能赚3元钱。有一次许利亚看到了,就想了一个主意:我一定要帮父亲。于是他趁父亲睡了的时候,偷偷起床帮父亲抄名册,一直抄到深夜3点才迟迟入睡。第二天父亲起来数名册的时候,看到昨夜抄的名册有多了许多,可高兴了!但他却不知道是谁帮他抄的。许利亚也没有告诉父亲。许利亚白天上课,晚上帮父亲抄名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个月。最后还是被父亲发现了,但父亲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医院的天使》、《病中的老师》和《遇险的船》都是感人的文章。

爱的教育里,也有许多让人感到可爱的文章,例如:《幼儿园》。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吃饭的时候特别可爱。有人拿了两个勺子吃;有人直接用手抓着吃;还有人将豆子一粒一粒的装进口袋里,更可爱的人用小围裙包住豆子再捏成糨糊。特别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出神的看着苍蝇飞。孩子们吃完了饭,便在院中玩。有的玩游戏,有的唱歌跳舞,还有的听老师讲故事……《可怜的盲童》、《学校的女老师们》和《侠义的行为》都是写的比较可爱的。

爱的教育里有许多许多好词好句好段:沉甸甸、川流不息、叽叽咕咕、洋溢、乱哄哄、哇哇大哭、寒喧。我巴不得早点儿用上这些崭新的本子,更巴不得早点儿看到那些久别的同学,于是,我的脚步不禁快了起来。

中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心得 篇5

做为一名教师,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以前经常听到许多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仔细一想,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果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所以我觉得,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

其实自己也深知,在教学中,书本是每一位教师无言的老师,所以读书就是我们再学习、再提高的最快捷而有效的方式。以前我们的薛校长就经常让我们多读书,但自己总是由于工作忙而没有真正地去理解校长的一番苦心。直到上学期期末与省级名师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见识了赵昭老师那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学生,能滔滔不绝,对学生的引导于无形之中,而当面对我们老师时,他又能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侃侃而谈,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得不佩服他的学识渊博。当时我一边听课,一边想:如果上课的是我,我会随机应变处理学生的每一次回答吗?一名教师,只有自己的学识到了渊博时,自己的功底到了深厚时,才能让课堂笑声不断,活而不浮,重而不涩, 而赵昭老师真的.可在称得上是一位有着真才实学的学者吧!也正是这次交流,我才真正地理解了以前校长为什么总让我们读书,让我们向智慧型,学者型的教师方向发展。这回我才真正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才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水平的低浅,需要充实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所以在寒假中,我用心地选读了一本深受大家喜爱的名著《爱的教育》。以前曾听许多老师、学生都说读过这本书,很有意思,但始终没能真正去品读,所以借着这次假期我终于品读了这本书。当然书是向我班的孩子借的,因为有这样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既然是借来的,所以读的时候也就特别认真。果然当读完之后,还真有些触动。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虽然不能让我们潸然泪下,激动万分,但如果细细品味,我们却真的可以被书中那一个个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眼前的小故事所打动,更让我真正领悟到了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的爱。

《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的小说家、旅行家亚米契斯,这本书的写作形式与众不同,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为主要题材,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患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使人读着读着,犹如在爱的海洋中遨游,感觉特别温馨。

我和我的学生——爱的教育例谈 篇6

记得我带第二届男生班 (计四十班) 时, 当时全班五十名男生, 接手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班的学生个个都“与众不同”, 说话、做事中处处显示出进入青春期学生的独立心理、批判心理和逆反心理。情感上, 他们处于不成熟的过渡期, 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生活中, 他们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 家长、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 有时甚至和长辈敌对。他们不再单纯地、绝对地服从教师的命令, 也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所以老师在日常的教育中, 不可能再像小学、初中那样用简单的方法对他们吓吓哄哄就可以了。再加上他们大多属于升学独木桥上的落水者, 个个怀着升学竞争的挫折感, 带着心中的阴影和满身的创伤进入职高校门, 来学校时就对学校缺乏感情;怀着得过且过的心情上学, 且情绪捉摸不定, 不易控制, 可以说是软硬不吃;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 这些都给职高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个特点, 我对学生的教育颇费心思, 每一学期都会制订一些计划有效教育学生。每一个计划的实施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其中让我难忘的还是下面这件事。

有一学期, 在妇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 我组织了《庆三八———我为母亲做件事》的主题班会, 要求学生们回家积极为母亲做一件事, 具体做什么我没有强调, 只是告诉学生这件事能让母亲永远记住。三八节过完后的班会上, 我让学生积极发言, 述说他们为母亲做的事情。平时爱说爱笑的同学都能积极发言, 有的说为母亲端杯水, 有的说帮母亲收拾家, 还有的说为母亲买了花, 给我的感觉是水过地皮湿, 没有一个同学用心体会母亲的辛苦和母爱的伟大。正当我觉得失望时, 我班的“老牛”站起来, 叫他“老牛”, 是因为他平时干什么事都最慢, 还有很简单的问题他都要钻牛角尖, 所以同学们就给他起了绰号“老牛”。当他站起来的时候我没太在意他甚至有些埋怨他, 因为我害怕他又要钻牛角了。只听他说:“老师, 这个节日里我为我妈洗了一次脚。”话音刚落, 全班学生开始起哄, 我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我让学生们安静下来认真听他要说什么。他满含深情地继续说:“我没有想到母亲的脚是那样的粗糙, 我在给母亲洗脚的时候, 流下了眼泪, 母亲也掉下了幸福的眼泪。我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的母亲, 一直认为她干任何事都是应该的, 但通过这次洗脚, 老师, 我明白了很多事情, 我现在不能承诺什么, 我只有好好学习, 学好专业课, 等我工作了, 我一定会好好对待我的母亲的。老师, 我也感谢您, 是您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母爱, 什么是责任。”听完他的话, 全班同学都鸦雀无声, 先前的唏嘘声、起哄声变成了一种感受:惭愧和内疚。自责的学生们都流下了眼泪, 而站在一旁的我也不由得流下了眼泪。学生的举动出乎我的意料, 没想到他会为母亲洗脚, 更没想到的是他能从这件事里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母亲的不易, 以及自己作为儿子、作为学生的责任。同时这件事也给我和学生们上了一节很好的教育课—爱的教育。于是我顺水推舟, 继续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母亲脸庞的黯沉、额头的皱纹、手上的老茧、鬓边的白发……学生们纷纷发言, 母亲的老去是我们成长的阶梯, 母亲的付出是我们生活幸福的基石。母亲就是一棵大树, 她用自己的枝叶、果实甚至躯干为孩子的成长不停地奉献。然而, 作为子女的我们这些年带给她的又是些什么呢?恼怒、埋怨、顶嘴、处处与母亲为难, 丝毫不会在意母亲的感受……学生们的讨论, 让我又一次为之感动, 相信他们此时认识到的远比我说教无数次都起作用。

我的内心深感自责:作为老师, 我没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多么可爱的学生平时我居然没有观察到;作为女儿, 我没有为我的母亲洗过一次脚。班会后, 我几次反思自己, 是学生给我上了一节课———爱的教育的课程。

那次班会以后, “老牛”真的改变了学习态度, 课上课下都很用功, 尤其是专业课方面, 他积极动手操作, 踊跃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内蒙古电子职业技术学校。这就是“爱”的力量。

从那以后, 我积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不断改进、管理方法。管理中, 我时刻记住这样三个法宝: (1) 了解和熟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架起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 (2) 理解和尊重学生。不以片面的分类和一时成绩优劣评价学生的好坏, 用同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和学生出现的问题; (3) 关心和帮助学生。做学生的朋友, 让学生信任你, 然后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让他们感觉学校和老师也是他们的亲人。

我还像以往一样利用好每周的班会时间, 讲述各类感恩教育故事、青少年励志故事、开展关注贫困生求学成长事件等主题班会, 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爱的光环下健康成长。同时我还结合竞技选拔赛、学期评比优劣比赛、辩论赛等各种集体活动, 让同学们参与其中, 发现自己的特长, 增强信心, 并且正面引导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说:“谁不爱学生, 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理解, 爱是同情, 爱是尊重, 爱是信任, 爱是宽容, 爱是鼓励, 爱是奉献, 爱是当好老师的前提。爱的含义, 我们都懂得很多, 在我们的从教生活中, 爱是桥梁, 能沟通学生的心灵;爱是钥匙, 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让我们用爱理解、宽容学生, 尤其是那些“问题”的学生, 用爱帮助他们, 或许最后成功的就是这些被我们平时认为的那些“不行”的学生。

在爱的指引下, 我相信我和学生的故事会更加精彩地继续上演。

参考文献

[1]何晓夏.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陶行知的道德教育观[J].中小学管理, 1995, (02) .

学生读爱的教育心得体会 篇7

还要感谢的是在生命中出现的所有人,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我觉的“感恩”是尊重的基础。是爱的充分体现。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读完了《爱的教育》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只有不断的去发现,去感恩,才能让人觉得得很温暖。爱,比珍珠更宝贵,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令人快乐,是一种人人都想要而得到的感觉。爱能够使你微笑地面对生活,使你倔强地反抗命运,它是还魂的仙草,给罪人新生,他是慈爱的母亲,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命运不会让你白白付出,它会用人间最珍贵的爱来回报你。大爱无形,大爱无疆。爱没有国别、区域、种族、敌我、恩怨等时间或空间上区分。这种博大的爱正是以宽容的胸怀,去爱所有的人或物,希望世间没有仇恨,没有猜忌、没有歧视、没有冷漠。希望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小学生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作文 篇8

这些天,我读了《爱的教育》十二月。

五日,安利柯和华梯尼去散步。他们遇到了一个少年,华梯尼向他炫耀,华梯尼的爸爸告诉自己儿子,少年是个盲人,不该嘲笑他,华梯尼向少年道歉。十六日,卡洛斐用水球砸向一位老人,卡洛斐勇敢的承认了错误。十八日,卡洛斐访问受伤的老人,并且送给老人的侄子邮票册子。每月故事,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纸,父亲看到他每天晚上抄纸,表扬了他。

我明白了,我们要像卡洛斐一样,勇敢承认错误;要像叙利奥一样,乐于帮助别人。

中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心得 篇9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爱的教育,和谐校园

一、开展“爱的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多功能组织,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要求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都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彻始终,做到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讲,学校管理就是人的管理,坚持育人为本,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高校如何在教育中、在管理服务上“关注心灵”、“洞启人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学校全员投入爱心,需要教育者付出师爱。只有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才能培养并拥有“品牌”教师、“品牌”学生,在竞争中学校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求知欲强,渴望成才,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但他们又多为独生子女,成长于百般呵护中,尤其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他们埋头于书本,习惯成为家庭的保护重心,往往只知受爱,不知施爱,不懂如何去爱,情爱教育被忽视。同时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也使部分学生容易在认识和行动上产生偏颇。目前,部分大学生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思想、行为,这就要求人们予以高度的重视,要求人们投入满腔的热情引导他们,对他们奉献真诚而无私的爱。

所谓爱的教育就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尊严、权利,开阔和加深人们对人(物)的爱的广度和深度,成为一个心中有爱的人的教育。爱的教育不是灌输,更不能靠说教,爱的教育靠的是渗透,是感受,是传递,是传播,似雨润禾苗。

共青团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着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载体,为全面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推进的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必须敏感地把握新时代变化中不断邮现的新问题,研究共青团工作的情况,不断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开创新局面。

为此,近年来,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团总支开展了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创新实践活动。

二、“爱的教育”在我院的实践

“爱的教育”主题活动,以和谐校园“诚信友爱”特征要求为切入点,立足专业科学特色,坚持团性修养与艺德培养相结合、服务师生与锻炼自身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榜样示范与创造和谐相结合,通过爱的教育、爱的传承、爱的行动、爱的演绎,培育爱的情怀,传承爱的精神,践行爱的承诺,传递爱的力量,真正实现提高青年学生素质,发挥保垒作用,促进校园和谐。

(一)以爱的教育培育爱的情怀———爱的领悟者。

一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新时期艺德标准大讨论。结合理论学习,团总支组织青年学生在全系开展了“新时期艺德标准大讨论”。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热心公益”、“富有爱心”是新时期艺德标准的应有之意。通过讨论,广大青年学生表示,要进一步按照“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的要求,积极实践,自觉提高艺德修养,做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二是接受校园爱心文化熏陶,增强传承校园爱心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以“修德求真”为校训,长期的办学精神的灌输,陶冶了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乐于奉献、助人为乐在学校蔚然成风,毕业生的品行有口皆碑,爱心文化通过多年的传承和凝练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几年来,团总支通过宣传展出、与先进人物座谈等活动,让青年学生自觉接受爱心文化的熏陶,并进一步提升传承校园爱心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实行目标管理,把爱心实践列为青年学生考核内容。为加强青年学生教育管理和培养,学校明确规定把参加公益实践、爱心活动等作为青年学生履行青年学生义务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要求青年学生一年内必须参加5次及以上公益演出、爱心服务、结对帮困等活动。对不热心公益事业和不支持、不参与、不完成总支交办的任务的,将给予教育,情节严重的将作出暂缓发展或延长预备期和取消预备青年学生资格的处理。

(二)以音乐旋律诠释爱的真谛———爱的宣传者。

一是用旋律传递“绿叶对根的情意”,坚持举办“爱心承诺”义演。同学一届届地毕业,我们团总支的成员每年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总是保持着一项传统,那就是举办“爱心承诺”义演,用旋律传递“绿叶对根的情意”。十一年来,这项传统已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而已成为我们广大青年学生的一种信念,相信通过我们的演出,可以使更多的同学树立爱的理念,弘扬爱的精神,倡导爱的文化,践行爱的承诺,懂得爱的回报,营校爱的校园,让“爱心承诺”永远在校园接力传递,也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校园闪光。二是坚持用歌声在校园传递社会文明,用旋律激发和演绎“真、善、美”。在团总支的倡议下,成立“八荣八耻正气歌”教唱小分队,与绍兴电视台合作组织合唱团自行录制教唱歌曲,通过广播,深入班级,在同学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2008年奥运年,积极配合校团委组织“文理学子喜迎奥运”主题晚会,通过活动有效增强了广大同学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后,学生于第一时间就纷纷倾囊捐款,有的学生跑到城市广场排队等候献血,有的学生得知5月20日在城市广场要举办抗震救灾慈善文艺晚会,马上报名参加,还有许多学生都要求捐衣捐被。三是成立“阳光使者”协会,让爱心行动常规化,更具亲和力。“阳光使者”青年志愿者协会高扬党的旗帜,以“爱的旋律,让爱的旋律像阳光一样温暖人间”为宗旨,紧跟时代主旋律,通过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爱弱势群体的发展,把爱心传递到需要帮助的人。“阳光使者”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使我们的爱心行动进一步常规化,更具亲和力,也可以吸纳更多富有爱心的同学参加到爱心行动行列中来。

(三)以爱心行动践行团的宗旨———爱的践行者。

一是以诚信接力“爱心承诺”。2007年学院爱心承诺”活动有了新的亮点,56位毕业生在承诺活动一结束,就当场践诺,共计1.78万元。爱心承诺是没强制力的契约,光承诺不践诺,爱心承诺就会变成一张“空头支票”。我们的青年毕业生以实际行动现场兑现了承诺,在校园、在毕业生内心撒下诚信的种子,用行动造就爱心接力的传统和文化,用行动营造关爱弱者、奉献爱心的和谐氛围。二是设立总支“爱心小基金”。为了资助困难,营造“施爱、被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我们总支设立了“爱心小基金”,经费主要来源是:奖学金获得者自愿捐助的部分奖金、青年学生特殊费和同学集体外出演出获得的部分报酬。主要用途:一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临时帮助;二是用于开展爱心结对,组织爱心活动。三是开展关爱“空巢”老教师家庭行动。总支“阳光使者”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并开展了关爱“空巢”老教师家庭行动,通过志愿服务,利用休息时间走访老教师,与他们交流,为他们送去欢歌笑语,并力所能及地解决其生活中的不便。

(四)以公益活动演绎爱的文化———爱的开拓者。

一是高扬时代主题,参加社会爱心助残行动。长期坚持联系康复中心、聋哑学校为智障、聋哑儿童送去爱心。学校连续两届组织青年学生赴浙江理工大学参加第二、三届浙江省大学生手语爱心汇演,用行动和精彩演出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对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的肯定和赞美。二是热心社会公共事业,参与社区公益演出。如2006年承办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社区”主题歌会,为市民教唱《八荣八耻正气歌》后;2008年在校园开展“传唱爱心歌曲,传承社会爱心”主题爱心歌曲教唱活动的基础上,深入社区教唱,在教唱过程中受到了社区领导和广大小朋友的欢迎,获得了社会好评。三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弘扬社会公益精神。总支组织了以“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为主题的青年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弘扬公益精神为切入点,到学校组织音乐、舞蹈培训,直接教授学生;到社区爱心义演,发动居民为民工子弟爱心捐赠;组织“大手牵小手”活动,把民工学校的学生代表迎进学院,带孩子参观校园,让他们感受大学气氛,更是传达了社会的关怀。

三、在我院开展“爱的教育”活动的主要成效

(一)凝聚了学生,发挥了作用。

通过主题创新活动,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院内各班班风良好,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全院上下形成了“团结、勤奋、向上、有序”的良好氛围,学科竞赛获奖率、专业考级率、第二专业辅修率、上课出勤等在学校排名前列。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全院有98%以上的学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锤炼了思想,提高了艺德。

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了青年学生的修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他们服务同学、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成长,全院党员比率达到15%。同时,通过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艺德修养,为其树立正确的艺德观奠定了基础,懂得了艺术来自实践、艺术必须为大众服务深刻道理,尤其是通过实践弘扬了公益精神,倡导了公益文化,塑造公益形象。

(三)加强了实践,促进了学业。

共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演出20多场,表演节目300多个。一次次演出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艺术实践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学习。一年中,全院共有43名学生在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奖,其中青年学生33人,占获奖总数的76%,入党积极分子7人,占总数的16.3%,两者合计占总数的92.3%。

(四)树立了榜样,赢得了认可。

青年学生的爱心实践为青年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参与公益事业、创造和谐社会树立了榜样。这种做法和精神赢得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其中2008年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省级先进,实践论文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参与爱心助残行动、结对民工子弟学校、爱心歌曲教唱等多项具休活动,被有关新闻媒体相继报道。

(五)服务了师生,营造了和谐。

青年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关注社会、校园弱势群体,用爱的歌声给他们带去了欢乐和笑声,用爱的行动传递了社会温暖,用爱的精神推进了校园和谐。在我院团员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示范和感召下,全院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学院被评为2007学年“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机制。

创新实践活动为加强总支建设、强化青年学生教育管理积累了经验。一是通过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符合专业特点、加强青年学生先进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即以开展公益活动提升青年学生修养。二是使团总支进一步明确了学生青年学生发展的要求,并将其制度化,形成了学生青年学生发展的有效机制。

四、对进一步深化“爱的教育”活动的思考

开展大学生“爱的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同学培养爱心,建立普遍认同的道德体系,还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富有实效性,为和谐校园建设作出应有的成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爱的教育”活动。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要进一步深化“爱的教育”活动,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工作、指导行动。团组织要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整体的高度来推进“爱的教育”活动。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作用,要以“爱的教育”活动为载体,来加强青年自身心态的调适和能力素质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的潜能,使青年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而合理的发挥,实现青年的自身和谐,并以此来激发广大青年投身和谐校园建设。

(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高校共青团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使“爱的教育”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若有条件的话,可把大学生参加“爱的教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范围,并对其成员尤其是学生入党、入党积极分子规定服务时数,计入综合测评,与评优、评先挂钩。另外,要更新观念,探索社会化运行机制。高校共青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资源,为“爱的教育”活动创造条件,如通过企业赞助、社会募集等形式,动员有钱、有爱心的社会阶层和经济效益较好的社会实体出资,保证“爱的教育”活动有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减少对学校的财政依赖。

(三)要启发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爱的教育”活动之中。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实现,必须会将作用于大学生身上的由教育要求引发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大学生主动转变的内在动力,这种转化,不能仅仅依靠灌输,还必须依靠大学生的主动参与。高校共青团只有依靠启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触及大学生更深层的心理层面,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意念和人生目标,在此基础上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爱的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就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正平, 熊志庆.缺失与弥补:论青少年爱的教育.黑龙江史志, 2008, (02) :88-89.

[2]程路.重申爱的教育.当代教育科学, 2007, (03-4) :22-25.

[3]王韧农.高等院校软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浅析大学生的爱的教育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2) :66-69.

[4]郗杰英.和谐社会建设与共青团工作创新.中国青年研究, 2008, (02) :35-37.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 篇10

宁强县南街小学 徐立峰

一、教学目标:

1、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让学生认识《爱的教育》一书,并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感受爱。

师: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的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一百多年来,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是什么让它长久不衰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共读《爱的教育》。

(二)共读《爱的教育》

1、了解封面。

这本书,在同学们身边已经有些日子了。大家有没有认真地看过书的封面,从书的封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2、了解大体内容。

⑴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3、了解作品影响。

过渡:这本书不仅故事感人,充满童趣,而且在世界上的影响也非常大。

⑴出示作品影响。

①《爱的教育》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②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读。

③《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4、作者介绍

5、译者简介

4、读后感激趣。

这确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译者夏丐尊先生备受感动流着泪读完全书,并决定要将此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本书的作者也说过:“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

1、下面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2、读读网上的读后感。

(三)交流读书报告

阅读者 阅读时间 快快指数

重要内容提要

《爱的教育》一书,根据自身阅读情况给大家介绍这本书的内容,主要由哪几部分组陈,重点是什么?

《爱的教育》一书,主人公是谁?还重点给我们介绍哪些有特点的人物?

《爱的教育》一书中讲到的人物很多,你最佩服或喜欢谁,为什么?

《爱的教育》一书中印象深刻的片段很多,喜欢哪个?你为什么对这个片段较为喜欢?

书中的哪些话,你觉得特别有意义?请把它摘录下来。

从这些人和事中,你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

师在他们交流中适时地穿插人物的分析,在人物身上发现爱。(引导学生从一些细节感受爱,告诉学生其实爱很简单,很平常,就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中。)

(四)、《爱的教育》读书知识竞答

分组抢答(1)《爱的教育》作者是(),他的国籍是()。

(2)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3)()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脚被马车碾断了。

(4)()的家里来了小偷,他为了救奶奶,被小偷杀死了。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6)半夜起来帮爸爸抄写封条的是()。

(7)爱的教育的主人公是,他的家庭成员有()。

(8)驼背奈里被人欺负时,是()救了他。

(9)()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变成了二等奖的获得者。

(10)生性活泼快乐的可莱谛爱穿()色的裤子,戴一顶()皮帽。

(五)、小结

师相机板书:《新转来的插班生》是老师对新生的爱

《永远的外婆》是外婆对外甥女的爱

《半份礼物》是儿子妈妈的爱

《心愿》是女儿对母亲的爱

《永远的内疚》是学生对老师的爱

出示课件,观看一组感人的图片,进一步形象地感受爱。最后让我们以几句爱的小诗结束我们本节课的师生共读。

爱的教育心得 篇11

乌什县第三小学

马佳新

通过这两年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体会到教师必须围绕着热爱学生,很好地为学生服务,但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爱生”都选为师德崇高,必须看教师对学生爱的动机和爱法是否正确,特别还要看教师爱的效果如何,正如敬爱的周总理所说的那样,要“爱生教好”,教不好学生的教师何谈爱生?谈何师德?为此,相互信任就时下几种被人们说是“爱生”的表现,略谈一下我自己心里的认识: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爱,某些教师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为,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强,教师这样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加大恨老师,使其品德行为就更为放荡,日益失掉争取进步的信心。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有厌学的情绪,上课常走神或做小动作,作业糊涂至极,甚至干脆不做。我屡次直接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绪反而更加低落,一副无精打采、毫不在乎的样子,我差点为之气昏。过后,我头脑冷静下来,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惊地感觉到对他的态度过于偏激并且简单草率。后来,我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支观察揣摩他,抓住他爱表扬的特点,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当他老毛病再犯时,不是再一味批评他,而是避开这事,表扬他爱动脑,声音响亮,这样一来,他可来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会神,那节课的提问,他回答得正确而且声音十分响亮,课后的作业也做得不错。所以,经验教训让我深深觉得,做老师的不要动辄就批评学生,或用单调的罚抄、罚背、体罚等来对付学生,因为这种表面看似乎“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常常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摧残,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拥有为人权利的人,当老师兵贵神速或践踏了他们为人尊严和权利时,学生就会产生越批评、越惩罚、越偏跟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应当予以遗责的。

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的爱。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考试是教育结果检测的手段,考试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由于社会总是用考试来检查、评价教育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区分各个学校教育效果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升学率。由此,大部分教师为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大幅度采用题海战术,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简直喘不过气来,教师却不为之所动,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资料,绞尽脑汁不停的出题,让学生不分昼夜地做!做!做!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就高兴;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不高兴,甚至大发脾气,责怪、漫骂、歧视、课业惩罚、肉体惩罚等相继出现。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恐惧的心理,日益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试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天下来,尚可会觉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还可以停歇下来休息,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而学生一整天除了上课时间外,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在等着他们,甚至连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书、作业一大堆,学生真是比大人还忙累!长期下来,学生吃得消吗?知识掌握得了吗?这样的教育适应现当今的素质教育吗?答案是显而易见。

三、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只重优差生而忽略中间生的爱”。一个班中有几十个学生,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分,当然,也就有夹在优差的两头的中间生。有些教师重视的大都是冒尖的“两头”,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总是比较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少数开学有望“尖子”平时对他们总是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关心,甚至常开“小灶”而“转化后进生”已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厚爱”后进生,关注后进生,促进后进生转化是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而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能力一般,平淡无奇,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带给老师麻烦,不少老师常常任其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了心不在焉,使“中间生”处在“受冷落的尴尬之境地,”这样“中间生”就容易因被冷落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中一大部分人就会对周围的事物反应冷淡,学习的劲头也不高,参加集体勉勉强强的,他们心里认为“没人注意我的存在,干好干坏一样。”其实,这些学生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节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都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本学期,我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个女生,学习默默无闻,相貌一般,毫不引人注目,并且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特别胆小,连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都会脸红。对此,好也很苦恼,我发现了她的这个弱点以后,特意选她为语文科代表,早读要她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女孩的心里感动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变了,变得活泼开朗,胆子也大了许多,对班级的工作热情参与,对各类活动,比赛都积极投入,学习成绩也有惊人的进步,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那些平平常常的,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身上的“亮色”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同样渴望着老师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点头,还有善意的批评。教师对学生的“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我想这里存在着一个“爱”的方式方法的问题,以及如何表现教师的“爱”的问题。有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强制的爱、盲目的爱、粗暴的爱、变味的爱。教师如何爱学生?我想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好“爱”的艺术,用好自己神圣的爱。第一,爱应该是公正的,要做到不偏不袒的爱。教师不仅要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要爱学习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对于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发现其优点,找出爱的理由,用真心去爱他们,用热情去感化他们。第二,爱应该是细腻的,要做到无微不至的爱。学生是人,是一个多样化的人,他们的生活、学习、情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用真心去发现学生的需求,用爱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与痛苦,让他们体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去爱他们。第三,爱应该是严峻的,要做到刚柔相济的爱。教师爱学生并不是无要求的爱,并不是爷爷奶奶式的爱,并不是无限的爱。爱中有要求,爱中有希望,爱中有原则。

中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心得 篇12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进行了一些摸索,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评价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真爱——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源泉

只有真正地用心去爱自己的学生,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 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心语赠言”是教师关爱学生的最直接方式。

例如学生过生日时、受到表扬或获奖时, 遇到困难受挫时、心烦苦恼时等等, 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及时送上“心语赠言”, 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我们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打工子弟, 所以心语赠言不仅要充满教师的爱, 更要贴近学生的想法, 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如诗歌、名言、书法、绘画、工艺小制作等等, 用“美”和“爱”来激励学生, 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璀璨的火花。

2. 通过设计表格对学生进行评价。

让评价更直观、形象、便于我们操作。

总之,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公正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 本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充满爱心、充满激励的评价, 使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法宝

教师应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 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微小进步, 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努力付出。教师对学生一句赞赏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的信心倍增, 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动力。

1. 我们班有很多雅称。

每个雅称就是对每个学生特长的肯定。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 定期让学生评比班内的“纪律小标兵”“劳动小先锋”“进步小队员”, 让学生在评比中得到评价、得到进步、得到发展。我们要善于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表现,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让评价为教育服务。

2. 班内设有成长记录本, 每人一本, 从多个方面来记录每个学生的进步与收获。

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 又为填写《素质手册》中成功的足迹提供了资料。每学期结束时放到成长记录袋中由学生带回家。此外成长记录袋封面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记录袋中还有学生平时的书法作品、作业、获得的奖状等。在学期结束前, 组织进行“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这学期的我”“爸爸妈妈心中的我”和“明天的我”的评价, 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 并把这些评价也装入成长记录袋。

三、激励——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石

1. 在课堂教学中用“我能摘到小苹果”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每节课根据学生的表现加“★”, 每五颗“★”可以换一个小苹果, 贴在相应的名字旁边, 形成课堂过程的评价结果。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赞赏性、激励性的评价语。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 在发展过程中总有个性差异。教师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式或赞赏式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一个肯定的眼神, 一个赞许的微笑, 一个热情的拥抱……无处不体现着老师对学生爱的评价。

2. 有效利用“三星级作业”的评价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根据作业是否按时完成、认真、美观, 分为三星级作业、二星级作业、一星级作业, 一项都做不到的不得星。

我和同学们一起选取了三幅可爱的卡通图片 (星星/月亮/太阳) 。学生如果认为自己的作业比较满意或有了进步, 可以向老师要一个可爱星星作为这次作业的奖励。当有了十个可爱的小星星, 可以换取一个月亮。再有十个月亮换成金色的小太阳, 然后把小太阳贴在自己设计好的个人名片上, 再把个性名片贴在教室“我学习、我快乐”的栏目里。这种评价方式,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法。

四、沟通——形成家校评价合力的桥梁

1. 利用手机短信的形式评价学生, 从而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告诉家长孩子有了什么进步并用委婉的语句提出孩子的不足之处。例如我给聂文康家长的短信:“您好, 您的孩子很聪明, 如果能认真完成作业, 孩子成绩进步会很大的。”“您好, 聂文康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他一直都在进步, 我们多给他一些帮助, 他会是一个很优秀的孩子。”现在聂文康正逐渐地转变, 上课回答问题有了很大进步。

2. 通过“家校联系卡”经常和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 对学生进行评价。

当学生有点滴进步时我会在联系卡上写上激励性的评价反馈给学生父母, 然后由家长把学生在家的进步表现反馈给我。双方及时交流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综合素质发展。

3. 此外,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为我们设计了很好的评价栏目。

如学了《我的事情我来做》之后, 我请同学们自己给自己评一评, 能做到的就涂上“★”, 做不好的同学也不要着急, 一周后再来评, 做到了, 也可以涂上“★”。这样, 后者的评价的次数和时间与其他同学不同, 体现了差异性, 在评价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使每一个学生找到了自尊和自信, 使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 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爱如空气---爱的教育阅读指导 篇13

——《爱的教育》导读

一、主要内容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的第一天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记录了他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恩里克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评价:《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本书讲述了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告诉我们的小读者: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本书译文因其优美生动的传神于2000年荣获意大利驻华使馆颁发的意大利政府文化奖。

《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爱。是呀,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

二、篇章导读

《塔塔的护工》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齐启禄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父亲到法国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后突然生病,因此住进了医院。一面写信给他妻子,告诉她自己已经回国,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后虽然担心,但因为有一个儿子正在病着,还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儿,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儿子到往看望父亲。孩子在医院却一直照顾着一个外人,最后不但不和真正的父亲回家,却要坚持照顾着那陌生人。

爱自己的亲人是应该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爱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爱,那他就是一个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爱。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学习那种爱呢?!再请回过头看看现实,这世界上并非充满着爱,穷人对富人,许多都是将真正的爱看作是一种奢侈品,而将金钱、利益至上的人。

《爱的教育》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阅读时好似把我带入了广阔的社会中去,让人懂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爱可以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每一个读者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爱!

牵手

大姐姐从小就牵着她妈妈的手。有一次,同学看到了笑她,于是她就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老牵着我的手呢?”妈妈回答道:“以前你外婆老是牵着我的手,可是,现在你的外婆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又牵谁的手呢?”

感悟:长大是一步步放手的过程,但在放手之前,必须学会牵手。妈妈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孩子每成长一步都离不开妈妈的辛劳。对呀!世上的一切都会变,只有亲情、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它永远都是那么永恒、纯真。

爱是一种我们摸不到的东西,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它来的是那么静悄悄,一会儿就来到了整个世界,爱它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寻找,用心感受,它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只要需要爱,爱就会来到?”答案是否定的。我想:我们在拥有爱的同时,一定要去创造爱,让需要爱的人得到爱,让整个世界充满爱!

《仁慈的花朵》

故事描述了女子学校的女同学们帮助一个因在扫烟筒时丢了三十个铜板的小少年,并且还瞒着校长——做了一群“无名英雄”。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得好:“我始终认为人们的行动是他们的思想的最好证明。”这个故事中闪耀着的崇高的品质和道德的光辉,给我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而如今的社会上,有些人则非常势利,他(她)们的行为准则是看是否对自己有利,即使在道义面前也不放弃讨价还价。这种人是非常渺小的,他们的处事哲学必然会遭到人们的鄙弃。因为虚伪换不来真情,冷酷换不来热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义,他们就很难得到别人尽心尽力的帮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错误,往往在于“自私自利”四个字,私利不去,公道则亡。

反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善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给别人幸福,就是给自己幸福;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一个人心里有别人,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有真情的奉献,那么得到的将是内心的充实,高尚的人格,爱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甘愿给社会付出真情和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幸福总是偏爱那些热爱生活而乐于奉献的善良的人。

《撒丁岛的小鼓手》

在打战时,一位少年为了帮指挥官传送纸条给远方我军阵地的士官,不惜冒著生命危险而勇往直前。虽然脚被枪射中,但还忍痛咬牙的继续往前走,因想著如果放弃的话,战死的人会更多,少年秉持著意志力,终於将纸条交给参谋官,总算完成使命了。且在医院看见指挥官的手受伤,少年不顾自己的伤而去帮指挥官包扎,之后少年将他受伤的脚给指挥官看,指挥官看了大吃一惊,替她把布盖好后,且脱下帽子向他行礼,少年惊叫:“不要这样。”而指挥官说到:“我不过是小小的指挥官,但你却是英雄啊!”

小哨兵不仅没放弃指挥官的嘱咐,还勇往直前,体现深刻的爱国激情。

《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

一位男孩在寻母的过程,一路上发生了许多事情,但男孩秉持著“无论遇到什麼困难,我都会自己解决”的念头踏上了旅程,在旅途中他虽然常遇到不顺利的事和挫折,但他都一次又一次的克服了,抱持著再忍一下就到了的想法。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最后让他们母子相遇.遇到困难时,不到最后关头不可轻易的放弃,亲情都是人间最珍贵的。

《伦巴第的小哨兵》

一位少年为了要帮士官探查敌情而爬到树上,之后士官就问少年说:“要付给你多少

钱?”少年说:“不必了!如果是敌人我才不肯呢!我是为了国家才肯如此的。”少年在树上被敌人发现时,还不肯下来,依然站在上面看著,但后来第二枪时,少年的右肺不幸被打中,他就像石块似的掉了下来,后来士官向军官说:“这孩子为国捐驱,我们就用军礼来葬他吧!”之后,消息传到了全队,大家经过时都会不约而同的举剑表示敬意。

少年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令人拳拳服膺。

《》

费鲁乔是个常和别人打架的孩子,他的祖母总是非常关切他。一天夜里,有两个强盗冲进费鲁桥家中行抢。当强盗被祖母认出身分而要灭口时,费鲁乔为了保护祖母,而被刀贯穿胸口牺牲了。

费鲁乔虽然常令祖母担心,但是他的心中还是非常爱著祖母。而且当祖母受到危害时,他奋不顾身的保护祖母。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尽管行为已有些偏差,还是有一颗善良的心。

《佛罗伦萨小抄写员》

一个小男孩,因为父亲每天忙著写文件,要到很晚才睡,因而决定在晚上十二点起床帮他父亲工作,但由於每天起床写文件,所以睡眠不足,上课不认真、学业退步,而毫不知情的父亲对儿子的行为十分不满,男孩有好几次想放弃,但一看见父亲疲劳的样子又无法放弃,父亲对孩子却以达到完全不理不采得得态度而另孩子非常伤心,直到某天,父亲才发现事情的真相,心中充满了懊悔和慈爱,那天父子两一同熟睡到天明。

这个故事给人无限的感动,那个男孩为了自己父亲能轻松一点,而偷偷帮父亲做事,内心对父亲深深的爱,无不令人动容。

阅读考核题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爱的教育》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小学生。()

2.《爱的教育》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

3.我的朋友卡隆因为生病迟入学两年,他为人正直、厚道,常斥骂欺负别人的人。()

4.“从小尊敬军旗的人,长大就一定会捍卫军旗!”这句话事校长说的。()

5.“你的书本就是武器,班级就是一个分队,课堂就是你的战场!”这句话是老师对安利柯说的。()

6.书中的小石匠特别爱扮鬼脸,他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特别在行。()

7.在安利柯的父亲看来,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兄弟”是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了。()

8.“78号犯人”就是克洛西的父亲。()

9.一名少年因为勇救落水同学而被市长授予公民勋章。()

10.经过最后一次考试,全班同学都升级了。()

二、选择题

1.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A.克洛西B.代洛西C.弗兰蒂

2.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扎伤的人物是()

A.洛贝谛B.安利柯C.铁匠的儿子

3.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

A.严厉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

B.严厉批评了克洛西。

4.扫烟囱的孩子丢了钱币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A.被师傅狠狠打了一顿B.很多学生帮他凑足了多余他原来的钱。

5.爱慕虚荣的瓦梯尼因为向谁炫耀他的漂亮衣服而受到了父亲的批评?()

A.一个聋子B.全班同学C.一个盲人

6.裘里亚的成绩退步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因是()

A.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帮爸爸抄字条,熬夜太多。

B.他厌恶学习,越来越不用功,故意熬夜拖跨身体。

7.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A.品行太坏B.成绩太差C.不尊敬父母

8.当泼来可西获得二等奖时,他的父亲十分忏悔,是因为()

A.他没有文化,从来不给孩子学习上的辅导。

B.他一向虐待孩子,而孩子一直忍耐着,还处处维护他。

9.狂欢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意外事故是()

A.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被车子压伤了B.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与母亲失散了

10.马尔可不辞辛劳,万里寻母,结局是()

A.找到了母亲,并给了母亲治好病的信念,从而救活了母亲。

B.虽然找到了母亲,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三、填空题

1.《爱的教育》原名《______》,是___(国)作家小说。它采用___的形式,讲述一个叫作 _____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2.《爱的教育》全书100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_____ ,_____和_____。

这三部分都以_____为中心。

3.《爱的教育》中,老师讲的故事,大致可以以爱国故事和美德故事两类。

爱国故事包括《____》,《______》,《______》三篇

四、论述题

(一)《爱的教育》给你的启示?

1.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2.真——真诚:这么美好的东西,重金难买。

一个正在打雪仗的男孩不小心用雪球把一位老人的眼镜砸碎,弄伤了眼睛。他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并承担责任。事后,老人收到一本邮票集,那是男孩辛辛苦苦、寄予了多少希望、看得像生命一样宝贵的东西,他真心诚意地向老人道歉,老人明白他的心意后原谅了男孩,并归还了男孩最心爱的邮票集。

2.善——善良:给幼小者关爱,对老年人尊重,对做错事的人宽容,给穷苦人温暖。一个孩子把他辛苦挣来的扫烟囱的钱弄丢了。几个学生把身上的钱给他,很快,许多过路的学生不断地把钱抛来,钱如雨点般地收集起来了。哪个扫烟囱的孩子手里满满地握着钱,欢喜地拭着眼泪。

3.美——美德:最大的秘密就是爱。

人间处处有爱:敬爱、疼爱,爱戴、爱慕、爱怜;内心深处有爱:友爱、父爱、母爱,爱家、爱国。宽容等同爱,关心等同爱,责备也等同爱,以及你的每一个祝福、对亲人的关怀、对朋友的友谊,这些美德,难道不是出于爱吗?

4.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教育必须充满感情。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

(二)读了这本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参考答案: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学会尊重他人。否则,一句无心的话,甚至一个下意识的动作,都有可能伤了别人的自尊心。

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爱的教育,懂得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可以表达我们对他人的关心。

读了这本书,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平时那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而我却不用心读书,真是不应该呀!今后,我一定像斯塔笛那样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爱。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同学之间应该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就像卡隆对待小涅利一样。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学校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呀!

(三)本书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列举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并举出事例说明他的性格特点。

比如从《宽宏大量的品德》一章中就可以看出卡罗纳是一个勇敢和宽宏大量的人。他勇于承担不属于自己的错误,并且让老师饶恕那些犯了错误的人。

从《我的同学科列帝》中则可看出科列帝是一个勤奋能干的人。他一边替父亲料理店里的事物一边学习,还要照顾母亲。文中的德罗西不仅学习好而且还是一位善良的人,从《7号犯人》这一章的第二段便可看出。

弗朗蒂很是不知好歹,最后搞得被学校开除了;他的母亲来学校为他求情,他还在一旁不知廉耻的笑;那个人要是倒了霉他就幸灾乐祸。这样的人在文中与那些善良正直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我们做了一次反面教材。

铁匠的儿子普雷科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身体瘦弱,学习十分用功;他常遭到酗酒的父亲的打骂,却从不抱怨。他的孝行和勤奋好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我喜欢安利柯。他活泼可爱,待人友善,富有进取心。我认为我们应该像他那样真心待人,那么同学之间就不会有什么矛盾了。

我觉得安利柯的父母很会教育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言传身教,对安利柯循循善诱,很平等地将孩子所犯的错误讲明白,并且提出了如何改进的建议及注意事项,而不像我们的父母,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地训我们一通。真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好好读读这本书。

书中的卡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小涅利受到欺负时,他充当起涅利的保护人;当克洛西误砸到老师时,他毅然代克洛西承担错误。他真是一个勇敢、乐于助人、富有正义感的人!

班长得洛西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他从不骄傲自满;他富有同情心,虽然是绅士的儿子,但他乐于助人,从不歧视他人。

我喜欢书中的老师。他们对待学生是那么宽容、亲切,就像一位位可亲的长辈。他们从不吝啬表扬,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称赞。拥有这样的老师,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四)《爱的教育》是一部爱的赞美诗,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那么,哪一个故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参考答案:最令我感动的故事是《有毅力的人无往不胜》。故事讲的是原本呆呆笨笨的斯塔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考试中取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绩,令所有人感到惊讶。从这个故事中,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都能像斯塔笛那样专心、用功,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的。

我最喜欢《打扫烟囱的小孩》这篇文章。故事讲的是一个打扫烟囱的小男孩把挣到的钱弄丢了,女校的同学知道后,纷纷为他捐钱,送他鲜花的感人故事。女生们的同情心和爱心深深打动了我,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女孩把衣着破烂的小男孩围在中间,不断地往他手里塞钱,朝他身上插花的感人场面。

《高尚的侠义行为》这个故事最令我感动。故事讲的是克洛西在被欺负得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抓起墨水瓶朝弗兰提扔去,正巧砸到了老师。当老师质问时,卡隆勇敢地站起来代替克洛西承担错误。我觉得卡隆很了不起!

我喜欢的是“每月故事”《佛罗伦斯的小抄写员》。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长达四个月默默忍受父亲一次次的误解和越来越严厉的责备,偷偷帮父亲抄写签条挣钱养家的事。叙利奥小小年纪就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帮父母挣钱养家,他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呀!今后我一定以他为榜样,课余多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我喜欢《帕都亚的小爱国者》多么有骨气的少年呀!他虽然衣衫褴褛,很需要那些别人施舍的钱,但他是那么高傲地说:“拿走你们的臭钱,我不接受侮辱我们国家的人的施舍!”

每月故事《爸爸的小护士》令人感动。男孩西西洛代替母亲去照顾住院的爸爸,护士却把他带到一个陌生人的病床前。五天来,西西洛衣不解带地照顾着完全不认识自己的“爸爸”。当西西洛的父亲来带他回家时,他还是决定留下来照顾病人,他说:“我实在不忍心这样离开,„„爸爸,请让我暂时留在这里吧!”多么善良的西西洛!我感动得都流泪了呢!

上一篇:粮食系统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财政学期末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