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信访申诉书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执行信访申诉书(推荐8篇)

执行信访申诉书 篇1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江必新

(2010年4月13日)

同志们:

值此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之际,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长期从事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的广大执行干警表示诚挚的慰问,向为本次会议作出重要贡献的江苏省各高级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之际召开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执行信访工作一直是人民法院发挥职能作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利益,确保稳定大局的重要途径,各级法院非常重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法院执行信访比例上升比较快,尤其进京上访的重户、老户增多;二是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不久即提出申诉的增多,甚至案件刚一进入执行程序当事人就开始申诉;三是复信复访多,案件执结后当事人多次申诉的情况时有发生;四是从事执行申诉信访的人员责权不明,工作措施不能落到实处;五是不少执行案件的当事人上访情绪激烈,部分上访人串访、聚集,呈现组织化特点,闹访、暴力访等过激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在当前社会矛盾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法院的执行申诉信访工作进行一些理性思考很有必要。借此机会,我就搞好人民法院执行信访工作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谈几点意见,供与会人员在会议期间一并讨论研究。

一、要高度重视

信访工作作为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是党和政府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经,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吸纳民意,正确决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发扬民主的重要窗口,是保障人民民主并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方式。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去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有关涉法涉诉信访的两个文件——《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22号”)和《中央政法委、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中办发[2009]22号文件深刻分析指出: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客观上是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易发多发的综合反映,主观上是政法机关执法理念、执法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不相适应的集中表现。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因此,做好执行信访工作是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司法为民成效的大事。各级法院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执行信访工作,把涉执信访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工作的一项法定职责和长期任务全力抓好。

重视执行信访工作,一是必须强化公正观,就是对当事人执行申诉信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有错必纠,决不姑息,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从根本上维护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二是必须强化效率观,就是改变少数申诉信访工作人员疲沓拖拉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及时把当事人从讼累中解脱出来。三是必须强化效果观,就是在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中善于使用社会效果和综合效应这一尺度,注重说服教育,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四是必须强化稳定观,就是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注意倾听申诉人的意见,晓之以法,服之以理,动之以情,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信访工作搞得好坏,领导重视与否是关键。长期以来,法院信访实践中形成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认真办,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信访管理制度,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抓深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一把手要负总责,精心组织部署,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分析对策,对重大问题及时作出批示和指导,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分管院领导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决策部署,加强检查、指导和督办,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有关庭室负责人和承办人要具体落实上级和本院的工作部署,认真办理每件执行信访事项,及时汇总、分析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参考。

二、要真情面对

化解执行当事人的信访除了依法纠错之外,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情绪疏导、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从事执行信访工作的人员看待来访人员的出发点和初始态度将影响到他的接访行为,进而影响到来访当事人的心态和情绪。正是基于这个道理,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真情面对”当事人的理念,杜绝有访不接、久拖不复、敷衍应付、态度生硬等漠视当事人感受的工作作风。同时,要增强信访接待的亲和力,努力平复来访人的思想情绪。

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强化换位思考意识,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强化以当事人为本的意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处理信访案件;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不分亲疏、贵贱、贫富、远近,一律平等对待,尤其要善待那些没有或拒绝利用任何关系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申诉的当事人的案件;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听明白、弄清楚,不推诿、不耽误,直到来访人息访罢诉;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强化效果意识,坚决防止因工作不细、方法不当而引发新的矛盾;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切实解决信访人员的实际困难,对于司法手段解决不了的信访案件,在了解信访人具体困难的基础上,及时提出给予司法救助、社会救济或其他帮扶的工作方案和建议。

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注意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要防止因自身工作繁忙而对接待工作敷衍了事的不良倾向,要按照在不违反法律和不创造不良先例的前提下,“穷尽一切可能、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二要注意防止因自身言行失误而造成新的信访的不良倾向。对发现有上访苗头的当事人,要从法理上、事实上讲明不能执行或中止执行的情况和原因,达到定分止争的目的。

三、要穷尽所能

化解执行信访必须因案施策,多措并举,全面构筑涉执信访工作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格局。构筑涉执信访工作外部格局就是要积极推进处理涉执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解决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加强与地方党委、人大和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强化横向联动,发挥整体合力解决问题。构筑涉执信访工作内部格局包括本院内部、纵向和横向三个层面:本院内部就是进一步强化法院内部协作,对于涉及法院内部其他环节的信访问题,积极联络、沟通、协调,通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共同研究、统筹考虑,彻底解决矛盾,形成本院内部减少涉执信访问题的合力。纵向就是上级法院加强对下级法院信访、复查工作的指导和督促,认真执行重大信访事项请示制度、重要信访专报制度、信访动态月报制度、重要时期信访工作安排及应急预案制度。要高度重视交办案件的办理,加强管理,定期督办,及时报告办理情况,杜绝交而不办、办而不力、办而不报和办理不及时的现象。横向就是兄弟法院之间密切协作,加大对重点信访问题的工作力度。

穷尽所能要求执行人员用足用够法律手段,凡是能够实现息诉罢访、案结事了的方法,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都可以大胆尝试。决不能把工作停留在走完规定程序上、停留在机械套用法律条文上、停留在给当事人一个简单的答复上,更不能不加分析地把上访的执行当事人视为无理取闹。

穷尽所能要求执行人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对待上访群众不能一送了之,接访工作更不能一接了之”,“群众要个说法,我们就要给个说法”;穷尽所能要求执行人员改进工作态度,就是要在不违法、不创造不良先例的前提下穷尽任何措施、想尽任何办法,限定处结时限,确保不再反弹;穷尽所能要求执行人员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推行重点案件预约恳谈制度,公开信访联系电话,增强接待的及时性;穷尽所能要求执行人员改进工作方式,实行“信访下沉”,“变被动接访为积极处访”,“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与信访当事人零距离接触,提高处理的成功率。穷尽所能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要注意防止案件执结后当事人再上访便与己无关的不良倾向,牢固树立“案结事了”的观念,力争在初信初访的处理阶段就化解矛盾,避免“来信变为来访”、“初访变为重访”、“逐级访变为越级访”;二要注意防止只重视领导、有关机关或人大代表关注的案件而轻视自觉按法定程序申诉的当事人的案件的倾向,要创新工作方法,与信访人进行深入交流,使其消除抵触情绪,促使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四、要勇于纠错

从当前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的总体情况看,一些地方存在一定程度的文过饰非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有错不改、大错小改、大错怕改、小错不改或不屑于改等情况。对此,各级法院必须建立健全由上而下的责任机制,明确任务,逐级负责,要坚持“围绕案件找问题、围绕问题查原因、围绕原因追责任、围绕责任建制度”的工作原则,对发生的每一起信访案件,都要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因违法违纪或者工作不负责任引发执行信访的,各级法院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司法的公正、廉洁和权威。对于媒体曝光的执行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和突发性事件,如经查实执行机构和人员确有违法不当之处,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向社会表明改正错误的决心,提出改正错误的办法,公布处理和整改的结果。

勇于纠错必须做到三个到位,一是问题解决到位,就是对存在问题的执行案件,执行机构应商立案、审监、赔偿办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有利于化解矛盾的目标要求,依法提出司法解决的具体方案。同时,在实施司法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要选择好时机和方式,把握好节奏,做好后续工作的预案;二是责任问题查纠到位,就是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确有违法行为、作风问题、纪律问题,信访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照“不查清问题不放过,不纠正错误不放过,不追究责任不放过”的要求,对重点案件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公示调查处理结果,以取得信访当事人的信任;三是目标考核到位,就是通过来信率、重信率、来访率、重访率、有责信访率、非正常信访率、越级信访率、案中访率、息访率等信访考核指标,强化执行信访的目标考核,通过考核提高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

各级法院执行机构要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跟进查处工作,对执行信访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办案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和违法违纪行为,并依规定追究相应责任;对明显存在问题,顶着不处理、不改进的,要严肃追究包案领导和办案人员的责任。

五、要坚守底线

中办发[2009]22号文件(中办、国办转发的《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坚持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坚持依靠基层解决问题、坚持依靠法制解决问题。因此,各级法院在认真解决当事人的矛盾和问题的同时,也要明确善待信访当事人,真诚解决他们的困难,决不是搞非法迁就或无原则地妥协。处理好执行申诉信访问题必须坚守住法律底线,引导当事人依法申诉信访,形成执行申诉信访良性发展的态势。对此要注意把握以下四条底线:第一,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作在法律上难以兑现的承诺,要强调一切申诉信访问题必须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允许的范围之内解决,不能让任何人获得超越法律之外的额外利益和特权;第二,不得创造恶劣先例,各级法院执行申诉信访人员应严格依法处理信访问题,不能使任何人通过合法的申诉信访途径来实现其非法侵占他人合法权益的目的;第三,不得助长非法闹访、缠访,对于已经合法合理解决的问题,当事人不服继续无理闹访、缠访的应及时协调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处理,不能一味姑息纵容;第四,不得形成闹而优则赢的社会心态,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上诉不如上访”、“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心态,各级法院执行申诉信访人员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坚持依法解决信访问题,严格做到在法律之内,一视同仁。

六、要回归源头

要从根本上抓好执行申诉信访工作,单从执行申诉信访工作自身抓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回到执行申诉信访问题的源头,强调源头治理,努力构筑起有效预防执行申诉信访问题产生的长效机制。为此,一要加快建立以执行行为分权、分阶段流程管理和节点控制为特征的规范执行行为制度体系,从立案执行、财产调查、查封扣押、评估拍卖、款物交接、结案标准、执行考核等各个关键环节明确责任,切实遏制“执行乱”、“乱执行”现象,减少因执行不规范引发的信访问题。二要加快推进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各级法院应尽快建立起有效运转的执行快速反应指挥中心,对发现的各种执行线索及时做出回应,确保案件得到快速、高效的执行,彻底杜绝消极执行、懈怠执行引发的申诉信访问题。三要注重完善执行和解机制,强调和谐执行,从制度上给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以提高自动履行率、执行和解率。四要畅通立、审、执配合渠道,建立执行申诉信访研判预警体系,努力将执行申诉信访问题预防在执行行为开始之前。五要进一步落实执行公开制度,提倡阳光执行,将执行工作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均臵于当事人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以执行公开促进执行公正,以执行公正减少执行申诉信访问题。六要强化执行申诉信访责任倒查制度,对于通过申诉信访途径发现的违法执行、消极执行、失职渎职等执行问题案件要实行责任倒查,对于相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推动形成预防执行申诉信访问题的源头治理制度体系。

七、要依靠基层

长期以来,上访当事人信上不信下、信中央不信地方,越级上访问题突出,涉诉信访呈倒金字塔结构。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中办发[2009]22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分级受理的原则,要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基层是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源头,也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第一关口。要切实做好基层信访工作一是必须认真落实基层法院各项执行申诉信访工作制度,对信访工作问题突出的基层法院实行重点督导,上级法院要加强指导,责成其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责任,限期整改。二是必须坚持定期排查矛盾,特别是对那些带有群体性的执行案件,要找准症结,超前工作,及时化解。对已经发生的集体上访,要制定工作方案,实行领导包案,连续跟进,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三是必须加大对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的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改善申诉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四是必须加大对广大基层法院执行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既善于依法处理矛盾纠纷、又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八、要探索创新

执行信访、申诉数量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案件质量问题,仅靠法院立案信访部门单方面被动处理不能根本解决,必须围绕案件质量这个中心进行综合治理和主动治理。针对当前执行当事人申诉提前、反复申诉等新情况,特别是因部分执行人员忽视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导致执行申诉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等新问题,为确保执行信访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总结以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研究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建立执行局(庭)长初访接待制度。对执行当事人的初访,原则上由原承办案件的执行局(庭)长会同合议庭执行长、处长负责接待和息诉工作。通过延伸执行局(庭)长的监督职能,加强事中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这也是对执行人员重视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加强案件当事人服执息诉工作的一种敦促。二是建立法院分管院长或执行局(庭)长预约接待制度。目前,各地大都建立了院长接待日制度,实践证明,它是法院信访工作中一项卓有成效的制度,很受群众欢迎,然而,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比较突出的老户缠访问题。由于是定日接待,部分老户每次必到,就同一问题反复缠访,严重影响了接待的秩序和效果。鉴于此,有必要改定日接待为预约接待,先由信访职能部门进行预接待,并整理出来访要点,报分管院长审核后,按分管院长确定的时间通知当事人,由分管院长或执行局(庭)长正式接待。这样,既便于节省领导决策时间,也利于提高接待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建立上访老户工作领导责任制度。对上访老户要建立档案,上访老户工作要包干到院长、分管院长或执行局(庭)长庭长和具体承办人,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上访老户问题要实行“四包”,即包审查、包处理、包做思想工作、包息执止访。四是建立重点涉执上访案件走访调查制度,分管院长或执行局(庭)长对重点涉执上访案件要主动深入来访人家中了解上访原因,研究解决对策。五是建立联合接访听证制度,对缠诉缠访案件,邀请上访人所在街道居委会、公安派出所、人大代表及特邀监督员等共同参与听证,接受监督,共同做好解释和息访工作。

执行信访申诉书 篇2

一是以案释法,让申诉人相信法律。

讓申诉人在服判的同时,相信法律。要知道一个案件不只是原、被告双方的事,后面的亲戚、朋友都在关注。我们在这一个案件所做的工作,就可能让更多的人相信法律,而依靠法律来解决争议和纠纷,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二是心理疏导,让申诉人接受现实。

基层法院审理的案件大多是邻里间、熟人间的各种纠纷,当事人败诉虽是理屈词穷,但依然喋喋不休,往往心结在于“面子”。当事人在审诉无果后,依然到检察院争取其所谓的“权力”。这时,就要对申诉人进行心理疏导。特别是当申诉人败诉原因是举证不能等诉讼能力以及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时,由于时过境迁,重新举证已经不可能时,更要做好申诉人的心理疏导工作。

做好新形势下的民事检察申诉接待工作,是对基层民事诉讼检察人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巨大挑战。要达到上面两个目标,就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充分理解申诉人。在接待申诉人时,一定要不急不燥,有理有节。耐心是民事诉讼接待工作必备的基本功,要做到对每个申诉人都要耐心倾听,尊重申诉人的诉讼请求,耐心解答,尊重申诉人的意见变更反复,充分理解当事人的矛盾心理,反复解答。虽然民诉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诉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检察机关的法律服务没有终止,要把联系方式留给申诉人,方便申诉人随时问询。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向申诉人指明其他救济途径,为申诉人真正解决问题。

第二是要通晓法律和判例,尽早全面答复申诉人。修改后的民诉法对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的调整补充,很多涉及检察监督的新领域,全面正确理解和适用新的法律规定,做好申诉人的接待工作,需要检察人员具有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要静心、虚心学习,要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法官学习,向律师学习。在现在基层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人员少的情况下,要让每个从事民事诉讼检察人员都加强学习,尽可能多地掌握法律和判例。有了足够的量的积累,不管申诉人提出哪方面的问题,都能做到尽早全面答复,提高接待工作的时效性,让申诉人满意。

第三是要牢记监督职责,敏锐发现案件线索。在接待申诉人时,要认真审查相关材料,不只单一看案件是否能启动再审程序,而且还要了解申诉人案件在诉讼中是否存在违法情形,了解案件中涉及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规范。再通过检察建议及移送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的方式,把办理民事监督案件与发现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有机结合起来。让申诉人的诉请在程序和实体上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同时实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中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

第四是要严格执行法律,加强自我监督。检察机关是法律的监督机关,更要严格执法。法律规定的平等原则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接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律原则。在接待申诉人时,严格在申诉人诉请范围内进行监督,不能代申诉人主张新的权利或诉讼请求。特别是在监督案件线索不足时,绝不能为办案而挑动当事人之间产生新的矛盾。也不能因为检察机关的工作,帮助了申诉人一方,而侵犯另一方当事人,造成的双方当事人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不平等。

民事执行监督申诉状 篇3

被申诉人(被执行人):李xx,曾用名李某国,男,52岁,汉族,广东省xx市人,住xx市河西街道办1路一横巷x号。

被申诉人(案外人):李xx,女,4x岁,汉族,广东省xx市人,住xx市河西街道办x路一横巷x号,被执行人李xx的妻子,执行标的物买受人。

被申诉人(申请执行人):xx市xx信用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陈xx,该社主任。

住所xx市xx镇。

申请事项:

指令xx市人民法院撤消(1xxx)化法执字第1xxx号之一民事裁定书的第一项裁定,将被执行的标的物即化国用(xxx5)第xxxxxxx号、粤房地证字第C4x31x3x号房地产,执行回转给xx县公安局保安服务总公司机动车保修总厂。

事实和理由:

被执行人李xx1xxx年将xx县公安局保安服务总公司机动车保修总厂名下的位于xx市东山街道办上街东路xx号的房产证为粤房字第11xx221号、建设用地许可证号为茂许证[化]字第xxx号的房地产为其本人向xx市xx信用合作社贷款提供财产担保。其后李xx不还款因而成讼,xx市人民法院依xx市xx信用合作社申请,执行该院作出的(1xxx)化民初字第2xxx号2xx1号两份民事调解书,于xxx5年3月x日作出(1xxx)化法执字第1xxx号之一民事裁定书,将xx县公安局保安服务总公司机动车保修总厂名下的上述房地产,裁定给买受人李xx(被执行人李xx的妻子)。并变更登记为化国用(xxx5)第xxxxxxx号、粤房地证字第C4x31x35号房地产。

前述房地产登记在xx县保安服务总公司机动保修总厂名下,该厂是xx县保安服务总公司的属下企业,两个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均为李振郁(已于1xxx年2月4日身故)。xx县公安局保安服务总公司是xx县公安局1xxx年申请设立的集体企业,经济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年,保安服务总公司申请设立机动车保修总厂。1xx2年2月15日开始,xx县公安局将保安服务总公司承包给李振郁经营,《协议书》约定由承包者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承包后所有经营资金,由承包者负责,所经营收处除上交公安局承包费外,均归承包者所有;承包后经营的贷款债务均有李振郁负责,公安局不负连带责任;1xx2年2月15日之前原属保安服务公司的石场、地皮全部交回县公安局所有;承包经营中所需经费及一切费用开支由李振郁负责支付,公安局不负一切责任。1xx2年x月3日,xx县计划委员会核准:保安服务总公司机动车保修总厂在上街垌东湖路(现上街东路)建办公室22xm2、宿舍3xxm2,投资x.x万元由保安服务总公司机动车保修总厂自筹解决。同日,xx市城镇建设管理局根据计委上述文件批准保安服务总公司上述项目用地332.2m2。1xx4年12月2x日保安服务总公司申请在上述用地建房,xx市国土局同月3x日发给《建设用地许可证》(茂许证[化]字(1xx4)xxx号),准予建职工住宅。后该公司保修总厂建成一层住宅,因扩路实建面积用地只有225m2,并在1xx5年报建加建三层后建成四层住宅。此期间的用地及建房资金费用,都是公司承包经营者李振郁投资的。

李振郁负责经营管理及其后承包经营期间,曾经与被执行人李xx签订《承包机动车辆保修厂协议书》(分包)一份,但是李xx仅承包至1xx2年度,且承包费一直拖欠,直至1xx3年1月22日尚欠前一年度的承包费五万元。1xx3年之后,李xx虽然还在保安服务总公司机动车保修总厂任职,但是不再是承包经营者。据xx县公安局当年资料记裁,李xx只是机动车保修总厂职工宿舍建设项目负责人,若1xx5年1月11日有交土地地皮款给城市防洪工程东堤建设指挥部,也只是履行职务的行为,交款人还是保安服务总公司机动车保修总厂。而并非如李xx代机动车保修总厂到房产局办房产证时所写《保证书》所述的“我为了发展需要,我出资购地皮建办公综合楼”。并且李xx当时出具的证明自己是机动车保修总厂法定代表人的证明内容也不实,使用伪造的公盖。李xx从未担任过机动车保修总厂法定代表人。因此,李xx跟执行标的物(即前述房地产)没有任何产权关系。李xx的妻子李xx在xx法院将执行标的物裁定给她之后,未经合法报建,在原四层建筑物上非法加建了四层。其违章建筑不受法律保护。

以上事实,有证据一至证据十四可以证实。李xx1xxx年用于办假证明的假公章(见证据13页、14页)与工商注册登记管理部门保存的该单位的公章印鉴(见证据十五)两相对比,可见真公章五角星右下角指向“厂”字、首末两字之间的空白间距为2.2厘米、字长x.5厘米,而假公章五角星右下角没有指向“厂”字、首末两字之间的空白间距为2.x厘米、字长x.4厘米。

根据1xx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一条规定,集体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明确其财产所有权的归属;经清产核资认定为个人的投资,归投资者所有。《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界定暂行办法》(国经贸企[1xxx]xx5号)及《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工作的具体规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财清字[1xxx]13号)规定:所有在国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各类城镇集体企业、单位,在清产核资中均须按照该暂行办法界定产权;组织当事企业和有关投入方或举办方等对涉及界定的各类详细资料进行核对,依法协商界定产权归属,其中涉及国有资产的应征得同级国资管理部门同意,签署“界定文本文件”,并报同经贸部门、清产核资机构会审或认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原则,各类企业、单位或法人、自然人对集体企业的投资及其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其产权归投资的企业、单位或法人、自然人所有;未经清产核资、产权界定的“待界定资产”,在依照规定明确产权归属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置。

《广东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脱钩企业在脱钩中产权界定与资产处置问题的通知》对未办理脱钩手续的企业清产核资、产权界定也作出了要求。《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国资法规发[xx3]xx号)对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也作出了规定。由此可见,xx市人民法院是在执行标的物未经有关部门进行产权界定的情况下,用司法权取代行政权,擅自处置产权待界定资产的违法执行行为。

违法执行不仅将诉讼、审判制度建立的公正意义化为乌有,而且造成社会关系新的扭曲。申请人作为被执行标的物投资经营者李振郁的财产法定继承人,被执行标的物的产权归属与其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若作产权界定,标的物产权应当归属李振郁的财产继承人。因为案件已经在xxxx年4月1日之前执行终结,特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中正确适用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2x2条、第2x4条规定的通知》第一条规定 ,具状向上级法院申诉,请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3x条规定启动执行监督程序,依法指令原审法院撤消(1xxx)化法执字第1xxx号之一民事裁定书的第一项裁定,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将被执行标的物即前述房地产执行回转。(被执行人妻子支付的款项为被执行人财产,不予执行回转。)

此致

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

申诉人:

xxx年十月 日

附:本诉状副本四份

信访案件和执行积案工作调研报告 篇4

执行积案的成因和对策:

一、执行积案的现状

(1)从立案时间看。时间在X年XX月前的案件件,占未结积案总数的X%,立案时间从X年XX月起至X年XX月止的案件件,占未结积案总数的%。立案时间从X年XX月起至X年XX月止的案件件,占未结积案总数的%。

(2)从案件类型分析看。合同案件居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件,占积案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件,占积案的X%,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件,占积案的X%,在未结执行积案中,被执行人为政府及所属单位和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的案件件,占未结积案的%。

二、造成执行积案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合同行为也在不断增加,而相对于婚姻家庭案件以及其他较为简单的民事纠纷,合同纠纷的经济性更为突出,相对于其他民事纠纷,合同纠纷当事人服判息诉的可能性更小,执行过程中的困难更大一些,因而造成案由为合同纠纷的积案比例较高。

(2)经济条件的制约。由于榆次区人口以农民居多,多为民间借款合同纠纷。虽然执行标的额较小,被执行人大多数生活困难,履行起来困难一些。被执行人居住松散,通知、寻找困难,许多被执行人在法院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就举家外出打工,临走前将财产藏匿、转移、变卖,使法院生效裁判得不到执行。被执行人收入不固定,财产状况难以掌握,可供执行的财产少,由于农村经济落后,许多被执行人生活困难,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农村房屋执行价值不大,即使通过评估、拍卖等手段变现,也几乎无人竞买。

(3)社会观念的影响。一些村委会负责人认为,欠债是普遍现象。因此遇到这些村委会作为被执行人时,即使村委会有履行能力,他们也不愿自觉履行。还有一些村委会“班子”不稳定,负责人会以“不是本届班子的债务本届不应该偿还”的荒唐论调搪塞,甚至胡搅蛮缠,阻挠、妨碍人民法院的执行。

(4)执行不能的影响。宽泛的说,执行不能是指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在积案中,仅件有财产案件,占积案总数的X%,其他均是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法院在清理执行积案过程中,常常是早出晚归,被执行人也愿意配合执行工作,但却因为被执行人确实没有执行能力而无法执行;还有些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大多数是已成年但未成家)被判刑,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有些交通肇事案件,被执行人贷款借款买车,以但发生交通事故,往往车毁人亡,家里也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等等。这些都造成了执行不能,执行不能产生的积案在短时期内是很难从根本上予以解决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问题。

三、解决执行积案的对策

(1)进一步围绕服务发展大局做好执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把民事执行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部署,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履行好职能。切实关注涉企执行案件,慎用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拍卖等强制措施,灵活运用分期履行、债转股、资产强制管理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维持企业 “造血”功能,帮助度过难关。注重对涉案民生的司法保护,通过加大执行力度、实施司法救助、协调部门解决等方式,强化对特困群体的权益维护。对群体性、矛盾易激化案件,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讲求方法,注重实效,防止因执行不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2)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着力解决执行不力不公问题。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健全执行局内设机构,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工作体制。对跨地区、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难以执行的案件,要加大督促力度,灵活采取指定执行、提级执行、交叉执行等措施,予以执结。认真落实悬赏执行、执行和解、穷尽措施等工作制度,严格规范执行程序,对疑难案件采取易人执行、集体“会诊”等方式予以突破。充分依托质效评估体系和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执行权的内部监管制约,防止滥用执行权或怠于执行现象发生。同时,增强执行透明度,保障当事人异议、复议等救济权利,自觉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

(3)进一步健全执行威慑联动机制,赢取全社会合力破解“执行难”的工作局面。争取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及时向党委、人大汇报重大行动和重大案件的执行情况,逐步将协助执行工作纳入有关部门的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对被执行人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公务员等身份的,及时向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和组织人事等部门通报,争取支持。党委、人大在干部任用时,能否将本人及单位有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作为硬性的条件一票否决,形成一种制度,严格落实,促使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法律。加强与土管、建设、公安、金融等部门协调,就规范和协助执行以及信息共享互通等问题进一步抓好落实。加强执行宣传工作,提高公民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当事人自觉履行实效裁判的法治观念。

(4)进一步加强执行能力建设,提高执行工作水平。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法官为民”主题实践活动与破解执行难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执行工作的正确方向。认真落实 “五个严禁”的规定,注重从源头上遏制违法违纪行为,坚持不懈地抓好廉政建设,从严管好队伍。加强执行业务培训,增强干警依法执行、化解矛盾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配足配强执行力量,加大执行装备投入,进一步关心干警身心健康。

信访案件的成因和对策:

为了更好地推动司法和谐,最大限度的化解社会矛盾,区法院对信访案件的成因和对策进行调研分析,以提升处理信访案件的能力,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信访案件的现状

从信访案件方面看。X年XX月前的所有积案中,信访案件件,占%。 重复信访案件件。

二、造成信访案件的原因:

(1)在立案环节对诉讼、执行风险不作释明。诉讼是有风险的,实践中,立案法官很容易忽视这一细节。如果立案法官在案件受理时,没有明确告知当事人在诉讼及执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就容易给当事人造成错觉,使其产生不恰当、甚至不合法的利益期待。在案件审结、执行过程中,当事人的期待利益未能得到满足时,就很容易衍生为信访案件。

(2)法院工作上存在瑕疵。这是引发信访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审判工作上的瑕疵主要体现在:个别案件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等方面过于使用法言法语,难以取得当事人的理解;或者虽裁判正确,但程序疏漏或判决言辞不妥,造成当事人为讨公平找法院、找领导,因案件未能复查或未能依法予以纠正,转化为长期申诉上访案件;执行工作上的瑕疵主要体现在:一是执行机制存在瑕疵,案件往往集中在一名承办法官手中,透明度不高,致使有些当事人误以为法院偏袒对方,产生抵触情绪。二是执行公开存在瑕疵,有些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导致执行不能,承办人没有及时将法院进行的查询工作告知申请人,导致申请人将应自己承担的风险责任归责于法院,以法院执行不力为由上访,要求法院解决。

(3)当事人个人法律素质不高,对裁判文书的理解存在偏差。受法律水平所限,有的上访当事人不理解或片面理解法律规定,又不接受接待人员的答复和解释,官司败诉后不能正确对待,坚持认为法官没有按照其所理解的法律“依法”判案,法官是在用权谋私、胡乱判案,便开始上访。

(4)信访人试图通过上访解决自己的实际生活困难的错误心态。有的上访人明知政法部门的处理没有问题,但因上访无需付出成本,在利已思想或投机心理的驱使下,无理由地一味主张鉴定错误、审判错误,夸大损害后果,进而向对方当事人或法院提出许多不切实际的要求。更有甚者将赔付的希望寄托在国家和政府身上,认为只要不停上访,国家和政府就会给想办法解决,他们把上访作为改善生活条件的手段,在得不到满足后便走上缠诉之路。

三、解决信访案件的对策

(1)要重视信访工作的超前预防。在立案时,落实诉讼风险告知制度,就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及执行申请可能遭遇的风险予以明确告知,使当事人对可能承担的诉讼风险有充分了解,从而减小其裁判做出后、执行完成后的心理落差,进而减少由此产生的信访案件。在案件审理或执行过程中,要摒弃就案办案的思想,对于社会关注的重大、疑难、复杂、敏感和新型案件,要多做工作,提高当事人和社会群众对法院办案的认同感;对于普通类型的案件,要认真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信访案件采取建立目录、制定预案、落实责任等措施,特别是针对部分“老、难、缠”信访户,要主动上门沟通,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其对裁判或执行的不满转化为信访案件。

(2)要重视初访的接待。对因法律素质低,不能正确理解裁判结果而产生的信访案件,接待人员要重视与信访人的初次沟通,要有耐心,多倾听其陈述,认真细致作法律宣讲,拉近与信访人的感情,增强其对法官的信任感,争取能劝其息诉罢访。同时,对案件进行复查,确保复查报告有理有据,依法、以理服人;对为获取不当利益,无理取闹的上访者,接待人员要讲明法律规定,打消其企图通过信访要挟政府、给法院“施压”的违法念头,同时对其进行劝解。对拒不听从的上访者,要及时向党委汇报,在党委领导下依法采取法律措施严肃处理。

(3)要重视来访问题的回复和解决。对当事人的来信、来访,不论有理、无理,都应当及时予以回复。能当场答复的,尽量当场答复有关当事人;如果不能当场答复,应尽快与区委、区政府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寻求解决办法,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通过电话、书信等口头、书面方式将研究出的方案、方法及时的告知信访人。

(4)要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力争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在审判阶段,尝试建立案件审理质量保障机制,把审判人员办理案件的数量与当事人服判息诉率结合起来,纳入审判人员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从而督促审判人员及时向当事人解释、说明法律的有关规定,并通过法官后语、裁判文书附相关法律条文、加强裁判文书说理性等方法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辨法析理。在执行阶段,加快执行信息网络化进程,保证采取的执行措施、执行效果等能够及时告知当事人,满足其知情权。同时,尝试建立执行案件流程与分类管理机制,将案件从自始至终由一名法官承办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由不同执行小组顺次承办和集团、类别型案件专人承办的双轨模式,确保执行阶段各个环节更加透明、公开,增加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信任度。

(5)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诉求、解决困难,建立有效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第一时间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第一现场。

XX市XX区法院执行局

申诉书 篇5

申请人:XX,男,汉族,现住黑龙江省嫩江县铁东街 华顺公司电话:***

被申请人:XX,男,汉族,现住黑龙江省嫩江农场第一作业站。被申请人:XX,男,汉族,现住黑龙江省嫩江农场第一作业站。被申请人:XX,女,汉族,现住黑龙江省黑河市头道岭林场。身份证号码:***423

请求事项

1、要求法院依法对被告、由第二被告、第三被告名下拥有的财产进行查封。

2、由被告承担查封费用。

事实与理由

2013年8月5日晚6点,申请人驾驶自己车辆,车牌号为:辽B4778B英菲尼迪牌自用轿车。当行至嫩江县立交桥西侧时,被申请人撞下的桥上安装的限高护栏铁管砸坏,致车辆损坏,乘员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被申请人承担全部责任。申请人修车共花费15.7万元人民币,其它费用1万元。为了保证判决后的执行,特被申请人的名下财产进行依法诉前财产保全,对现有财产进行查封,请与批准。

此致

嫩江县人民法院

原告:

申诉书 篇6

原告:冯占林,男,1964年9月出生,汉族,工作单位住址:麒麟区西城街道西山供销社龙潭购销店。

原告:赵丽娥,女,汉族,1963年8月出生,下岗职工。被告:柳庭飞,男,汉族,现任西城街道副主任。被告:胡吉云,男,汉族,现任白牛社区党委书记。诉讼请求:

1、赔偿所有物品损失。

2、按私有房屋原建筑面积的重置价及成新,结合被拆除房屋所在区位给予补偿。

3、追究侵权人责任。

4、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

冯占林全家属非农人口,原有房屋壹间,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西城街道白牛社区繁华地段,建于80年代(有本人集体土地使用证和本人产权证),土木结构,建筑面积一层109平方米,二层51.30平方米,三层24.36平方米,2008年8月开始修《三江大道》龙潭涝地段,此房屋被确定在拆迁范围之内,根据《云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第二条在城市规划区外的国有土地上以及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参照《条例》和本规定执行。被告并不依照法律法规办事只按每平方米400元的价格计算,我不同意,我的意见是:

1、按拆一赔一赔偿房屋,同时赔偿损坏在房内的物品大约3600元;

2、按私有房屋原建筑面积,结合被拆除房屋所在区位给予补偿(周围所出售房屋大约在2200元左右,我的房屋要求按每平方米2000元赔偿);

3、追究侵权人责任,未按照相关法律办事。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城市私有房屋拆迁补偿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的答复,我的房屋建于80年代,92年10月颁发了集体土地使用证和产权证,应根据私有房屋进行赔偿。因此并未达成拆迁协议。

被告柳庭飞、胡吉云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不但不妥善予以解决,还对我们的房屋断水、断电接近两年,有意阻塞沟渠道路,在几次大雨中,有几户的墙就被淹垮,然后被迫拆迁,我们几次找过开发区,工作人员说:“以前向你们这种情况是按拆一赔一处理过,此段路已经按照规定核发给西城街道和白牛社区,你们找他们去吧!”就这样相互推来推去,我的房屋一直得不到安置和解决。

2010年9月8月,柳庭飞和胡吉云置国家法律法规不顾,组织大量人员,没有通过法院,我也没接到通知,更没有达成拆迁协议的情况下,将我的房屋后面的附属建筑挖掉,连同里面的财物一起埋了。后来柳吉财(白牛社区主任)找到我说,让我拿产权证确认一下房屋尺寸,便开门让他们丈量,并且说不对的地方可以更正,我以为还可以有时间核对,便签了字。还来不及核实,胡吉云、柳庭飞便命令那些人扭着我的手就把我抬出去,马上喊挖机就把我的房屋连同家俱、用具等物品挖成一片废墟。并且当天他们只对我一家这么做,对其他户数已评估两年的,只要没有达成拆迁协议都没有挖,看来是有意目无法纪。

在今天这个法制社会里,人人都要遵纪守法,还会存在这样的干部,这样的执法者,人民的个人财产受法律保护,不会是一句空话,我现在唯一重要的财产就是房屋,安居才能乐业,家庭和睦,国家才和谐,社会才稳定,请求上级政府对我的诉讼请求给予支持。

申诉书 篇7

被诉人:XXX地址: XXX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XXX;性别:男;职务:总经理;电话:XXX

一、申诉原因: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请求事项:

1、被诉人一次性支付申诉人2个月工资的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XXX元;

2、被诉人一次性支付申诉人4月1日至208月31日期间五个月的2倍工资XXXX元;

3、被诉人一次性支付申诉人年6月至8月三个月拖欠工资的25%赔偿金XXX元。

4、仲裁受理费、仲裁处理费200元由被诉人承担并支付给申诉人。

三、事实和理由:

刑事申诉书 篇8

申诉请求:申诉人因不服(2014)鄂蕲春刑初字第00018号刑事判决书,提出申诉。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查此案。

事实与理由:

2013年7月25日上午,被告人何国启在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鄂J47218号帕萨特牌小车,位由本县漕河镇三路向七路方向行驶,约8时许行至漕河三路电影院路口处,遇交警部门拦车检查。何国启为逃避检查,驾车强行冲闯,并致执勤人员即申诉人被撞击后倒在该车引擎盖上,后被告人何国启仍驾车拖行被撞倒趴在前引擎盖上申诉人加速行驶5-6公里逃避现场。在逃离过程中,将路边行驶的一辆摩托车撞侧,致使车上四人不同程度损伤。当被告人快速驾车行经赤东镇张岗村后、途中被告人驾车撞击前方同向行驶两辆摩托车时、致使车速瞬间慢、申诉人在此时跳下该车,随后被告人何国启驾车逃离。蕲春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何国启在驾驶报废车辆套用盗抢车号牌及未取得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车辆以危险方法阻碍执行公务的交通协管员检查,其行为已构成妨害公务罪,认为公诉机关蕲春县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成立。案发后被告人何国启赔偿了被告人即申诉人和刘汇的部分经济损失,认为被告人自愿认罪,依法可酌情从轻处罚,判决被告人何国启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拘役五个月。

申诉人认为:该案罪名应定性危害公共安全罪,而不应按妨害公务罪定性。其理由在以下几点:1、申诉人无妨害公务罪的对象主体资格。妨害公务罪的概念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结合本案中,申诉人系没有编制,从事交通协管员工作。根据《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52条规定,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可以聘用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道路交通协管员协助交通警察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劝阻、告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但不得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他只有在警察的带领下,履行一定的职责,也行驶一定的公共权力,只有在警察在场的.情况下才能视其为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的行为视为执行公务,在没有警察在场的情况下,不能视其为国家工作人员,其履行职务的行为不视为执行公务。另外从目前辅助警力的录用手续及人事关系上来看,申诉人不是公务员,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属于刑法第93条第2款中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被告人何国启在本案中符合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案件特征。被告人何国启故意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和公共生产、生活安全的行为,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结合本案查明事实,被告人何国启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报废鄂J47218号拍萨特小车,同时使用盗抢车号牌、行驶在县城人流量大的街道,在遇交警协查时突然加大油门冲闯申诉人,驾车顶着申诉人以70至80码的速度逃窜,途中将路边的两辆摩托车撞倒致车上四人不同程度受伤、驾车继续逃逸、为逃避公安机关调查并将撞申诉人与过路群众的肇事车换上一副假牌照私藏在一隐蔽民房处,从以上事实分析被告何国启的犯罪行为可看出、被告人何国启所侵害的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被告人何国启在本案中符合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3、被告人何国启对危害后果的发生持放任心态、行为人为了追求某种目的而实施一定行为时、明知该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后果、但为实现其意图而放任危险后果发生、是一种典型的间接故意。本案中何国启无证驾驶报废的套牌车上路、本身就是违法、在看到有交警检查、驾车强行冲撞、并致交警撞击后倒在该车前引擎盖上、申请人多次大声要求被告人何国启停车; 何国启故意猛踩油门驾车拼命似的疯狂逃逸行驶5-6公里、何国启明知其危险驾驶车辆发生二次撞击路边正常行驶的摩托车造成了交通事故、仍不管不顾继续违法逃逸行驶、并在明知车前引擎盖上的交警面临时刻生命危险的情况下、继续疯狂逃逸行驶、何国启的这些行为足以表明其驾驶行为会导致事态的危险后果不顾、确持事态放任态度、属于间接故意罪形式。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能构成该罪。刑法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至今为止,申诉人并没有谅解被告人何国启的犯罪行为。被告人不具备可酌情从轻处罚情节。,申诉人是绝对不会谅解被告人何国启的这种想剥夺自己生命的犯罪行为人,尽管申诉人最后经法医鉴定伤情是轻微伤偏重。同时还有被撞的刘巧也是轻微伤偏重。申诉人在本案开庭前也并未得到被告人赔偿的部分经济损失,更没有向任何机关和个人出具谅解书来谅解、该案在蕲春县人民法院开庭的当天,法院并没有通知本案的最大受害人即申诉人到庭举张权利,该院剥夺了申诉人作为本案中受害者的一切权利。

综合以上所述,申诉人认为,被告人何国启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性,而非妨害公务罪,申诉人在本案中并未出具谅解书去谅解被告人何国启。因为被告人何国启犯罪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大、不顾及他人生命及财产、不遵守交通法、不遵守公共安全秩序、这种可杀可剁的犯罪行为实在可恨、应从重判决惩罚、以维护法律尊严、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合法权益。蕲春县人民法院在本案审理过程中存在循私舞弊,适用法律程序严重违法,重罪轻判的行为。

此致

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

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检察院

具申诉人:汪正安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浅谈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