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项目融资指引办法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银行项目融资指引办法(精选6篇)

银行项目融资指引办法 篇1

对促进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

近期,银监会发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以下统称“新办法”)等系列贷款管理办法陆续开始施行,这对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融资业务,完善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一、商业银行传统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业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受行政主导投融资体制,银行同业竞争倾向于规模扩张,对固定资产及项目融资类贷款风险识别理念和手段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融资业务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一)“资金实贷实存”放大了货币乘数,加剧了银行信用泡沫扩张。“实贷实存”现象在当前商业银行贷款活动中普遍存在,而固定资产和项目融资贷款又具有额度大、期限长的特点,这就导致银行在投放贷款后,一方面由于货币乘数效应进一步刺激了放贷冲动;另一方面借款人则往往会因为相对宽松的用款环境利用贷款资金博取非生产经营收益。如此,银企双方合力助推,使银行信用扩张超出实际经济运行需求,产生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

(二)“管理贷放不分”缺乏资金用途审核,信贷资金易被挪用。传统业务流程中贷款发放与支付管理环节较为薄弱,商业银行受贷后监控能力和技术手段限制,难以对约定的贷款用途进行有效监控,导致信贷资金被挪用甚至违规进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引发金融违法案件。

(三)“贷款期限错配”掩盖实际贷款期限,加大了银行流动性风险。传

-1- 统业务中,商业银行往往忽视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期限的特殊性,以流动资金贷款发放项目贷款,造成短贷长用、周转循环、期限错配,加大了银行流动性风险。

(四)“债务主体错位”盲目过度授信,潜藏较大政策法律风险。信贷实践中,商业银行往往忽视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主体的特殊性,将融资主体混同于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主体,向大型企业、政府融资平台过度授信,导致集中度风险突出,也潜藏较大的政策、法律风险。

(五)“偿贷来源错判”误导内部风险评级,弱化了银行内部风险控制。项目融资等固定资产类贷款还款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项目产生的现金流,一般不具备其他还款来源。实践中,商业银行往往将固定资产、项目融资的还款来源混同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对项目融资等固定资产类贷款进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时,忽视债项风险,不能正确评估信贷风险。

二、与传统业务相比,新办法在规范固定资产、项目融资业务方面的主要变化

新办法进一步确认了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业务的范围属性,要求贷款银行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以强化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为重点,同时明确了贷款银行违反业务规定的相关法律责任。

(一)“实贷实存”转变为“实贷实付”。新办法要求企业在支付贷款时必须按合同约定向银行提供需求,贷款银行审核委托后,才将贷款资金发放给借款人并按约定支付方式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

(二)“贷放不分”转变为“贷放分控”。新办法强调贷款审批通过并不等于贷款发放,贷款发放必须由贷款银行专职部门或岗位审核放款前提条件及

-2- 资金用途。

(三)“自由支付”转变为“审核支付”。新办法规定贷款银行必须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对贷款资金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同时明确,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的贷款资金支付,必须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四)增加贷款支付管理控制内容作为贷款合同约定条款。新办法规定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合同除约定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还贷保障及风险处置等常规内容外,补充增加了约定提款条件以及贷款资金支付接受贷款人管理和控制等与贷款使用相关的条款。

(五)授信风险控制要求更为明确细化。新办法除继续要求贷款银行在授信管理中坚持贷款“三查”、“审贷分离”、实施统一授信额度管理外,还要求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制度,建立贷款全流程管理的岗位制衡和考核问责机制;对固定资产贷款必须形成全面的风险评价报告;对项目融资业务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有效降低融资项目在建设期和经营期的各类风险。

(六)落实贷款银行关于项目进度与贷款资金配套使用的监督责任。新办法规定贷款银行不仅要在合同中约定与贷款同比例资本金足额到位、项目实际进度要与投资额相匹配等提款条件;同时要求,在贷款发放和支付过程中,贷款银行必须确认与拟发放贷款同比例的项目资本金足额到位,并与贷款配套使用。也就是说,对固定资产和项目融资贷款,项目进度及资本金按比例到位情况作为贷款发放的前提条件,并明确由贷款银行负责进行监督。

(七)明确了贷款银行违反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新办法明确,贷款银

-3- 行违反制度规定经营固定资产、项目融资贷款业务的,包括诸如不按规定进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与控制的、与贷款同比例的项目资本金到位前发放贷款等,银行监督管理机构将依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新办法对促进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实贷实付”的资金占用形式,有利于降低借款人融资成本,抑制银行信用泡沫扩张。借款人只有在实际支付贷款时,贷款银行才按支付金额发放贷款,大大降低了借款人的利息支出,节约了财务成本;同时银行也降低了发放贷款导致的存款货币乘数,能够有效抑制信用规模扩张。

(二)“贷放分控”的贷款管理方式,有利于贷款银行落实贷款发放条件,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贷放分控”要求银行在授信发起和审批环节就要明确资金监控方式,在贷款发放环节必须由专职部门或岗位对贷款发放条件及资金用途进行审核。一方面能够确保落实包括保险、抵(质)押担保登记等各项放款前提条件,防范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将对贷款资金用途去向的风险监控关口前移,促进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

(三)“审核支付”的贷款支付手段,有利于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防范虚假交易骗贷案件发生。新办法的突出特点是对贷款支付方式的实质变革,无论在“受托支付”还是“自主支付”方式下,贷款银行都要切实做好贷款资金的支付监控,确保信贷资金按实际交易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手,能够有效防范借款人骗取挪用银行贷款和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市。

(四)“支付配比”的控制原则,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维护债项安全。新办法要求贷款发放要与项目进度和资本金到位情况严格配比支用,这对贷款银行持续监测项目建设和经营情况提供了支持。一旦出现项目停

-4- 缓建、经营不利等情况,贷款银行能够及时采取诸如停止发放贷款、执行担保等措施,以维护债项安全;同时,也促使商业银行针对项目特点适当安排贷款额度及期限,避免贷款“期限错配”、“短贷长用”,规避流动性风险。

(五)“全面风险管理”要求,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新办法对建立固定资产贷款风险限额管理制度、执行项目风险评价、识别管理融资项目建设期和经营期两类风险以及落实贷款管理各环节责任等内容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商业银行完善信贷业务流程,提高信贷风险评估能力,建立适应固定资产贷款和项目融资业务的专门考核、问责、激励机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银团贷款”原则,有利于商业银行分散授信风险,抑制过度授信。针对项目融资具有融资比例较高、金额较大、期限较长、风险较大等不同于一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风险特征,新办法要求在多个贷款人为同一项目提供贷款的情况下,原则上应当采取银团贷款方式。银团贷款原则能够防止商业银行盲目降低贷款条件、恶性竞争,特别是对抑制当前商业银行在开发区、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大型能源项目等建设中向政府融资平台多头、过度授信,有效分散风险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发展指引 篇2

在银行的整个IT蓝图中,核心业务系统是负责处理和管理核心银行产品的生产系统。所谓的“核心”银行产品,就业务而言,其实也就是指银行主营业务中向客户提供的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产品和相关的服务。因为这些都是最主要的、最常使用的银行产品,所以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必须具备可靠性强且能支持大数据量任务处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核心业务系统是一个商业银行日常运作的基础,核心业务系统的先进程度对整个银行的运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套专业化的核心业务系统在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银行高管层所重视。近年来,核心银行业务系统升级的浪潮由国外延伸到中国,传统核心业务系统对银行业务变化发展的适应性问题越来越浮上台来。

这里我们分别从影响银行发展的大环境和银行内部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来看传统核心业务系统的逐渐失势。

银行业务发展大环境推动系统发展

一是客户需求环境不断变化,金融产品的创新需求层出不穷。金融产品的创新,從规划设计到营销和维护,都离不开一个具有灵活架构的核心业务系统的支持。二是市场竞争短兵相接,外资银行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国内商业银行需要知己知彼,首先要透彻了解自身的业务经营状况,才能在此基础上制订合理的业务策略。三是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应对银行上市浪潮的冲击。这就要求银行的业务系统能够帮助银行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和集约化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有效控制操作风险。

这些变化的直接影响,是给银行的IT系统,尤其是核心业务系统,带来了新的要求。绝大多数银行现有的核心业务系统,受到原来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的限制,难以对新出现的业务需求进行支持,甚至可能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瓶颈。通过建设具备先进设计理念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配套的全行数据集中和流程重组来实现业务经营的规范化和集约化,是我国商业银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银行内部发展的需求催生新系统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银行内部也正在进行着全面、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涉及到银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组织架构、业务模式、激励机制,到产品创新、客户服务、风险管理,而作为支撑银行业务高效运转的核心系统,必须充分满足这些新的需求:一是深入理解客户,努力提升客户满意度的需求。二是建立快速产品创新体系,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需求。三是实施数据标准化,持续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需求。四是IT技术创新,应用系统架构体系优化的需求。

不可否认,国内很多银行使用传统核心业务系统在柜台服务方面实际上与国际银行业并没有大的差距,有的地方做得更好,但是一涉及到对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以及绩效考核、风险管理等严重依赖信息体系的领域,就显得严重的滞后了。并且,大部分商业银行用于处理核心银行业务的IT 系统均是由银行自主开发,或直接购入的较成熟系统,经过多年的运行之后其维护成本迅速升高,系统架构封闭,不易于加入新的功能且易宕机。同时,系统的设计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并且不同应用系统之间难以进行信息的共享,因此已慢慢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新老核心系统的差异

随着IT应用的发展,国内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归纳成四大阶段:替代手工操作的电算化登记薄概念的单机版时代,各业务系统独自处理的主机终端模式时代,以数据集中、面向交易为特点的综合业务系统时代和面向客户、产品化的“新一代”。其中综合业务系统普遍被认为是传统的核心业务系统,这种说法也是相对于目前“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而言的。

核心业务系统的简单对比

系统架构—“以账户为中心”与“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架构是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与传统业务系统的主要区别所在。传统核心业务系统是以账户为中心进行设计的,使得业务数据的存储、维护和展现等操作都在账户层面进行。账号里还包含机构号等与客户本人不太相关的管理要素,造成客户只能跟着机构走,一旦机构撤销,客户必须更换存折之类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致使银行的客户服务能力下降,甚至会导致客户流失。同时,客户完整关系视图的信息在以账户为中心的架构下也难以获得。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通过惟一的客户信息文件将不同应用系统中属于同一客户的账户连接起来,并且在客户信息文件中定义不同客户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形成客户完整的关系视图。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业务系统帮助银行获得更多客户层面上的信息,作为正确制订业务策略的基础,令银行管理者能够实现更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和差异化服务。

设计理念—“二次开发”与“参数化设计和灵活的架构”所提供的业务需求反应能力。传统核心业务系统中,在设计开发时没有考虑足够的灵活性,只具备支持已有产品的处理能力,通常需要IT人员在原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来满足新的业务需求。这种二次开发的方式与一般的系统开发一样,需要经历从功能设计、编程实现、测试到最后系统上线的整个过程,开发周期很长,同时费用昂贵。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在系统设计开发的环节上考虑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业务需求,从而确保系统的灵活性。更为重要的是,新核心业务系统将系统中与产品相关参数进行了规范和组织,引入了“产品工厂”的概念。银行的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直接使用产品工厂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自己在系统中创造金融产品,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加快了金融创新产品上市的速度。

技术手段—是否能够提供高可靠性的全天候服务是衡量两代核心业务系统的重要指标。随着网上银行、ATM等自助服务设备的普及,银行需要具备向自己的客户提供全天候“7*24”服务的能力。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现有的银行业务系统通常需要在每天特定的一段时间内执行批量操作处理,将当天发生的所有交易入账。在这段批量处理的时间段内,系统不能向客户提供服务。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例如多个数据库互为备份、多线程技术等等,尽量缩短批量操作窗口,进而实现真正的全天候服务。

流程再造—模块化设计是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另外一个突出的特征。以往的银行业务系统都是以流程为导向设计的系统。当银行的业务流程发生变化的时候,就要对系统进行重新开发。而模块化设计的思路,把相关的功能集中到功能模块中,通过对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组合,来实现银行的业务流程。而一旦银行的业务流程发生变化,系统可以通过参数的设置对功能模块进行重新安排来支持新的业务流程。模块化设计使得核心业务系统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大”、“小”核心的理念。传统的核心业务系统一般都是核心系统和部分简单管理系统模块的结合体,同时实现了属于信贷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业务中部分流程管理的功能。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定位是一个快速交易系统。他剥离了大部分事后管理功能,把与交易无关的处理都交给了外围系统。但是基础数据和架构设计上缺乏对管理系统的支持,这是与“小核心、大外围”的理念是一致的。

不难发现,在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进入数据大集中阶段后,银行对未来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和改造有诸多共性的要求。当然,各商业银行对核心业务系统还是有较大的差异化需求,对其业务范围、设计理念、技术路线和建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着眼点

涵盖商业银行通用业务。要求系统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可以为银行业务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包括个人银行业务、对公银行业务、同业银行业务、理财银行业务、国内清算,国内外支付等等,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以客户为中心。将客户唯一标识的理念融入整个银行IT系统,在细分客户、分层服务的前提下,为优质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实现统一的客户信息视图、统一的客户押品及额度管理、统一的客户协议管理以及统一的集团和客户群管理等功能。

模型化与参数化的产品定制开发模式。抽象银行各类业务的属性及关系,形成银行产品模型,并基于模型,缩短金融产品的发布周期,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需要核心业务系统具有基准产品模型和产品工厂,对产品进行统一编码和控制管理,支持组合产品和子产品;支持按银行的管理要求从产品开发、产品定义、产品营销、产品服务,一直到产品分析、考核等各阶段对产品进行分类管理。

“流程银行”的业务流程处理方式。围绕客户和市场需求设置流程,将经营组织结构和各种资源完全围绕业务流程而展开,将银行的服务从质量、成本、时间、风险、法规五个原则贯彻到前、中、后台的流程中。结合国内现状,不仅需要分业务线垂直经营和管理,可能还需要“条块结合”的管理。核心业务系统需要实现核算、结算、监督、操作型客户关系管理等大量中后台业务进行集中处理;实现组织机构的管理层级灵活设定,实现柜员权限完备而灵活的设定;在统一的会计核算机制下,提供丰富的多维度考核数据源,包含机构、客户、渠道、产品等信息,支持以业务单元为主的矩阵考核方式;将分开、重复的多道工序进行合并,减少不必要的流程环节和手工操作,实现业务直通式处理(STP)。

面向服务(SOA)的架构设计理念。这种以服务为导向的架构支持不同渠道对共享服务的重复使用。这就要求系统能支持组件化的设计和开发方法,将服务单元松耦合在一起;组件实现的功能单元能被有效管理和高效、方便的重用;服务具有明确定義的接口,使核心系统的交易能通过多种协议对外提供服务。

数据逻辑集中、统一标准规范。核心系统需要对银行的客户数据、业务数据、风险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满足各地域在监管上的对数据的要求,提高科学决策和风险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核心业务系统能具有高效处理能力,支持大规模的交易量;统一业务处理、账务处理,满足地域特色业务的要求;基础设施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保障系统7*24小时稳定运行。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特点之外,对多语言、多币种的支持、清晰的接口定义、实时数据更新以及系统技术平台的可扩展性和低维护成本都是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应具备的特性。

系统建设策略的思考

核心业务系统的选择

解决了为什么要对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或再造的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如何选择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并成功实施发挥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问题。

一般来说,国内厂商自行研发的核心系统与当前银行的需求更相符合,其优势主要在于它是针对中国金融市场而产生的,产品本地化和客户化程度比较好;厂商深刻理解中国市场,更能贴近和理解客户需求;能满足本地特色和报表的需要;同时许多较领先的厂商还有强大的本地支持力量。但这些系统在发展中的中国金融市场不到10年的运行经验,缺乏国际大银行服务经验,且产品本身及风险管理功能等不够成熟。近几年来,国内一些领先的IT开发商开始加强国际合作,尝试开发同国外水平相当的核心业务系统,目前已有相当大的突破。

相比较而言,国外引进的核心系统有成熟的产品和客户为中心的设计,能够覆盖更全面的国际化银行业务功能,可适应银行产品的增加和变化;资产和资金类业务功能、分析功能及风险管理功能比较完善,且在成熟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洗礼,其项目实施管理和采用的技术比较先进,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成功案例。而国外厂商面临的问题是: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监管框架、相关法规制度与国际标准还存在较大差异,银行治理结构、内部经营管理体制、操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这些都加大了国外核心业务系统本地化和客户化的工作量。同时,国外厂商缺乏对国内金融市场和客户的了解,以及与国内银行客户良好默契的合作经验,其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国内业务的适应性,本地特色和报表的需求均不能满足,系统还需要做本地化和客户化工作。为适应国内的财会准则以及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国外的核心业务系统必须做出适当修改。

可以看出,国内外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各有优势。从近两年的实践看,立足国内系统的“补丁路线”正在演变为“本土进化”,而青睐国外系统的“一步到位”也在提倡“引进消化”。那么“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本地化的实施服务”就成为成功引进国外先进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关键。

银行核心系统的引进并不仅仅是个IT项目,而是一个伤筋动骨的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工程。正所谓应用系统建设“三分业务和技术,七分管理和沟通”,成功引进核心系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和良好的客户沟通,极大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使客户的商业价值和竞争优势通过项目的实施而得到充分的提升。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还需要以银行的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同步再造互为前提。这样银行对系统支持服务的依赖和要求就很高,应用系统的维护成本比较大,而往往银行又不能投入与项目开发阶段相当的高额维护费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果国外厂商没有通过本地化的方式来把握银行需求,完善支持队伍,往往就会造成系统开发不下去。因此,在国内目前的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下,国外厂商单独完成国内银行应用系统的建设,项目实施和后续维护的风险是很大的。

核心业务系统的构建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模式,其前提是对国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引进,项目实施模式则是银行用户、本地化的应用服务商和国外产品开发商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为稳健实施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项目需要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构建一个比较稳健、适度灵活的IT架构,围绕标准化、适应性、可配置等原则,打造一个具备根据需求提供服务、基于服务提炼产品能力的应用体系,整体技术设施具备支撑银行发展战略的能力。要求核心业务系统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现有的银行业务,而且还需满足未来金融市场需求,使商业银行能够很快地适应未来业务发展需要。

其次,要继续保持先进系统的特色,包括:

“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全行唯一的客户号识别客户,通过客户号勾连所有业务和产品,账户、产品、抵押品、合同等关联信息集中体现,关键客户信息保持同步,客户信息、签约信息等动态更新等。

交易与核算分离:通过分录引擎使得交易与核算完全分离,银行内部账务不会对客户服务产生影响,客户账号不会受到内部核算、网点、货币等的影响。

全行一本账:各级机构的账务与总行一点清算,损益等内部账务集中管理,财务报告统一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灵活丰富的参数定制:以“机构、客户、产品、交易、核算”参数模型为基础,进行合并、提炼,抽象业务控制要素,创新建模,不做简单的要素堆砌,保持参数的层次性和高提炼性,只要在模型提炼的范围内,新产品通过参数定制无需系统开发,满足客户服务快速响应的要求。

内控管理支持:在柜员管理、客户身份识别、交易授权、账务核算、对账管理等,实现从柜员到客户、从交易到账务等多维度、全方位控制,降低授权环节风险,提高自动化水平。

具体到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则主要包括:清晰的核心银行系统定位、总线级的集成架构、松耦合的设计理念、科学的数据库分区手段、快速可扩展的夜间交易重入、并行的批处理作业调度、高吞吐的联机批量能力、高效稳定的短交易模式等。

再次,强调“以我为主”的实施策略。在实施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国外产品大多缺乏支持大规模交易经驗,银行内部旧有观念难以转变,国外厂商支持能力不足等重重困难和挑战。那么,如果本地化的应用服务商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外购系统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工作,掌握新核心银行系统的核心技术,具备“以我为主”的开发能力,同时充分调动行内外技术资源,就能高效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努力降低科技外包风险;同时,在实施管理也不能一蹴而就,在项目建设期存在较大的集成性风险,在有限的时间内,业务流程的再造、人力资源的保证和业务需求和IT建设需要无缝衔接,风险非常大。而在上线和试运行以后,还会有适应性的风险,银行的各个环节都会出现一些排异现象。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手段来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

统一领导、全面考虑。在银行中推行新的核心业务系统往往会引起原有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变化,造成领导层和员工的不适应,甚至对新系统的抗拒。需要及早理清项目之间、工作之间的前后关系和衔接关系,处理好流程再造与技术建设的关系,以及各IT系统之间的关系。核心系统与外围系统、外围系统之间、基础系统与应用系统、新系统与老系统之间,都有建设先后、顺利连接、安全切换的问题都需要进行统一的领导和整体的规划考虑,在计划与进度之间、质量与风险之间做出平衡和把控。同时,参与各方也要正视差异、互为进退,共同面对和分担项目风险。

团队协调、适当取舍。由于进度方面的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任务分配给多个小组,采用并行的方式来完成。此时团队间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当分歧出现时,管理团队内部(银行项目管理与服务商项目管理)、业务团队、技术团队测试团队之间需要坦诚相待、精诚合作,建立通畅的沟通机制和问题跟踪与解决机制,在需求变更、开发难度、项目进度、实施成本等方面适当取舍,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当然,我们还要重提一个观念,就是: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成功与否,是以银行的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同步再造互为前提的。先进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为银行的管理架构重组以及流程再造提供了基础,但不能替代那些非IT系统层面的改革。

这种银行用户、本地化的应用服务商和国外产品开发商共同合作的模式应该是一种长期的合作,而不能止步于系统的成功上线。有的银行考虑到系统维护和运营成本,会采取自行维护或将其交给国内服务商,而将国外产品开发商摒弃在外,这种做法是缺乏远见的。我们必须承认,在一段时间内,国外经验的先进性及其在实际应用领域的指导作用,仍然是我们需要花大力气认真学习与充分借鉴的,而保持与国外厂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于国内银行迅速融入国际化程度日渐提高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银行项目融资指引办法 篇3

2010年6月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债券市场专业委员会(简称债券市场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工作会议,对市场化定价机制进行讨论。会议讨论了去年底以来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的发展情况,认为市场自律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市场机构自律意识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债务融资工具定价市场化进程,推进了市场健康发展。债券市场专业委员会及下设的债务融资工具定价机制工作联席会议与市场机构充分沟通协作,积极探讨研究符合市场化要求和业务实践的债务融资工具定价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工作构想。经过连续试运行,定价估值效果理想,能够客观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对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和投资交易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实践基础上制定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工作指引(试行)》立意明确,参与各方权责分明,具有较强的操作性。鉴此,经研究会议形成决议如下:

一、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化定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二、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工作指引(试行)》和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团成员名单。

三、协会秘书处成立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工作小组,由工作小组负责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工作具体执行。四、一级市场发行将参考估值结果定价,具体发行价格将根据发行体具体资质情况以估值结果为基础浮动形成。

附件: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工作指引(试行)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债券市场专业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六月四日

附件: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工作指引(试行)

第一条为促进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健康发展,保护市场参与各方权益与积极性,提高市场化定价水平,增强市场流动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相关自律规则,制定本工作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定价估值(以下简称“估值”)是指多家市场机构对当期各主要信用等级、关键期限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二级市场均衡收益率估计值的平均水平。

第三条参与估值的市场机构凭借专业知识和市场经验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进行估值报价。估值行为应遵循客观独立、专业高效、勤勉尽责的原则。

第四条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估值工作实施自律管理。

第五条交易商协会债券市场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定定价估值工作基本原则;议定估值机构数量及准入与退出等事项;提出对重大违反自律规则行为的处理与处罚意见。

第六条交易商协会秘书处设立估值工作小组,负责收集和发布估值数据;检验与评价估值结果;对估值机构进行日常自律管理;定期向委员会报告工作指引的执行情况并据此提出给予或取消机构估值资格的建议。

第七条参与估值的市场机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健全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二)具备较强的债券市场定价和研究分析能力,积极参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定价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

(三)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或交易经验;

(四)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排名靠前或投资交易业务排名靠前;

(五)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六)具有交易商协会会员资格;

(七)专业委员会提出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估值机构应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市场参与者,数量不超过22家。

第九条估值机构名单由工作小组根据上述条件并广泛征求市场参与者意见后初步拟定,报专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对外公布。

第十条估值内容应至少包含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3、5年期限的重点AAA、AAA、AA+和AA级品种。

第十一条估值机构可通过合法合规程序授权内部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负责具体估值报价。第十二条估值机构应于每周一11:00前将本周估值数据以传真及邮件形式报送工作小组,若周一为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下一工作日。

第十三条工作小组对各机构报送的估值数据进行检查,对于明显因工作失误而导致估值数据失效的情况,工作小组应及时进行记录。

第十四条估值结果的计算方法为剔除同一券种四个最大样本值和四个最小样本值后,对剩余数据进行算术平均。

第十五条工作小组于每周一15:00将估值结果及原始估值数据通过交易商协会网站对外公布。

第十六条如遇重大政策调整或市场剧烈波动,工作小组应联系估值机构及时进行估值报价。

第十七条工作小组应定期对估值结果的有效性及估值机构报送的数据质量进行检验,并及时研究提出对定价估值工作改进和完善的意见。

第十八条参与估值的机构不得有虚假估值、合谋估值、干扰其他估值机构估值意见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第十九条工作小组应对估值机构违反自律规则的行为进行调查,被调查机构应予以配合。

第二十条对违反指引的估值机构,交易商协会将通过警告、诫勉谈话、公开谴责等自律管理手段进行处罚。

对估值数据长期偏离市场水平、定价估值能力相对较弱的估值机构,工作小组在经过认真调研并征求市场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可向专业委员会提出报告,建议暂停或取消其估值资格。

第二十一条工作小组应定期向专业委员会报告定价估值工作开展情况及估值机构执行工作指引的情况。

第二十二条本指引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解释。

银行项目融资指引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省信用社(银行)金融机构项目贷款业务经营行为,有效管理项目 贷款风险,根据银监会《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等 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银行)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所有

贷款业务的网点,以下简称贷款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项目融资业务是指符合以下特征的贷款(以下简称项目贷 款):

(一)贷款用途通常是用于建造一个或一组大型生产装置、基础设施、房地产 项目或其他项目,包括对在建或已建项目的再融资。

(二)借款人通常是为建设、经营该项目或为该项目融资而专门组建的企事业 法人,包括主要从事该项目建设、经营或融资的既有企事业法人。

(三)还款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该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补贴收入或其他收入,一般不具备其他还款来源。

第四条 贷款人开展项目贷款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自主选项、独立

评审、公平诚信、自担风险的原则,实现信贷资产良性循环,保证项目贷款的质量 与效益。

第五条 贷款人对于项目贷款应实行贷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全面了解客户

及项目信息,建立有效的岗位制约机制,落实项目贷款风险管理各环节责任。

第六条 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专款专用,并按照约 定检查、监督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防止贷款被挤占、挪用。

第二章 项目贷款种类

第七条 项目贷款按项目性质和贷款用途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基本建设项目贷款,指用于经国家有权部门批准的基础设施、市政工 程、公共服务设施和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新建或扩建生产性工程等基本建设项 目而发放的贷款。

(二)技术改造项目贷款,指用于现有企业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技术改 造、升级项目而发放的贷款。

(三)科技开发项目贷款,指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科技成果向生 产领域转化或应用而发放的贷款。

(四)商业网点项目贷款,指用于商业、餐饮、服务企业为扩大网点、改善服 务设施、增加仓储面积等,在自筹建设资金不足时发放的贷款。

(五)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指用于房地产及其配套设施开发项目建设而发放 的贷款。房地产开发项目包括商品住房、廉租房、安置房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的住房 开发项目和宾馆(酒店)、写字楼、大型购物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的商用房开发 项目。

对非住宅部分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超过50%(含)的综合性房地产项目,其贷款 视同商用房开发贷款。第三章 对象与条件

第八条 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部门)核准登记,实行独立核算的企

(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均可按照本办法规定申请项 目贷款。

第九条 借款人申请项目贷款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由具备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规 定资质的机构出具,并有明确的结论。

(二)国家规定实行审批制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国家有 关部门批复同意。

(三)符合国家产业调整、土地使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安全生产、城市 规划等政策法规要求,并持有相关批准文件。

(四)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记录,偿债能力强,管理制度完善,对外权益性投资比例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五)项目各项资金来源明确并有保证,且符合国家有关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 的规定。

(六)借款人应在贷款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持有人民银行颁 发的贷款卡。

(七)能够提供合法有效的担保。第四章 金额、期限与利率

第十条 项目贷款包括项目建设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和项目经营期所需的流动 资金贷款。贷款人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有关规定,综 合考虑项目风险水平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项目贷款金额,并纳入 客户统一授信管理,实行项目贷款专款专用。

项目建设资金与配套流动资金授信额度不得混用,也不得与其他贷款额度混用。

第十一条 贷款人应当根据项目预测现金流和投资回收期等因素,合理确定贷

款期限和还款计划。

项目建设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期限一般为5年以内,最长不超过10年,到期不 得借新还旧、以贷收贷。

第十二条 贷款人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利率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风险

收益匹配原则,综合考虑项目风险、风险缓释措施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贷款人可以根据项目融资在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和水平,采取不同的贷款利 率。第五章 调查与风险评价

第十三条 项目贷款原则上由贷款人总部集中管理,实行全流程监控,包括对客户信用评级和统一授信、项目风险评价、贷款“三查”、贷款存续期间风险监控 与预警等工作。

第十四条 对于项目贷款业务,贷款人应选派客户经理作为项目经理。客户经

理应具备“原则性强、业务熟悉、具有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经验”等条件。

第十五条 具备项目贷款基本条件的借款人,申请项目贷款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书面借款申请。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项目相关审批文件。

(四)经有权部门审计认可的财务报表及资料等。

(五)贷款人要求的其他资料。贷款人应对借款人提供申请材料的方式和具体内容提出要求,并要求借款人恪

守诚实守信原则,承诺所提供材料真实、完整、有效。

第十六条 贷款人受理借款人提交的项目贷款申请资料后,客户部门应安排调 查人员及时履行尽职调查,并形成书面报告。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及项目发起人等相关关系人的情况。

(二)贷款项目的情况。

(三)贷款担保情况。

(四)需要调查的其他内容。客户部门及尽职调查人员对调查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全责。第十七条 贷款人应安排客户部门或组成专家小组对贷款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为信贷决策提供依据。

评估人员应当以偿债能力分析为核心,重点从借款人、项目发起人、项目合 规性、项目产品市场、项目融资方案、项目技术和财务可行性、还款来源可靠性、担保、保险、环保、安全生产等角度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价,充分考虑政策变化、市 场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评估贷款项目中存在的建设期风险和经营期风 险,审慎预测项目的未来收益和现金流,并形成风险评价报告。第六章 审查与审批

第十八条 风险管理部门及主审查人应对贷款申报材料和风险评价报告的合规 性、完整性及贷款风险进行全面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是否符合项目贷款的基本条件。

(二)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包括工艺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供求现状、竞争能力及其发展趋势等。

(三)项目资金筹措,包括项目总投资及构成的合理性、各项投资来源的落实 情况及可靠性。

(四)贷款效益与风险,包括贷款项目运营后的经济效益、偿债能力、项目综 合效益及贷款风险规避措施。

(五)担保人主体资格及偿债能力,抵(质)押物的合法、有效性。

(六)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价报告中所采用数据、资料的真实性,提出问题的落 实情况,验证贷款风险度。

(七)项目贷款其他情况。

第十九条 贷款人应按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规范项目贷款的审批流 程,明确贷款审批权限,确保审批人员按照授权独立审批贷款。

第二十条 经审批同意的贷款,可以应借款人的要求,出具贷款承诺函,并按 规定收取手续费。在承诺有效期内,贷款承诺一般不予撤销,如发现借款人或贷款 项目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并影响贷款安全时,贷款人有权依约撤销贷款承诺。

第二十一条 项目贷款金额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再追加。因项目概算调整、出 现重大事项等原因确需追加的,应由借款人重新提出借款申请,贷款人经重新风 险评价和审批后,要求项目发起人配套追加不低于项目资本金比例的投资和相应担 保。第七章 合同签订

第二十二条 项目贷款按规定程序经审批同意后,贷款人在发放贷款前,项目 经理应对借款有关事项进行复查。复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贷款审批条件是否落实。

(二)借款人、保证人的经营和资信状况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三)项目各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是否发生较大负面变化。

(四)项目资本金和其他建设资金是否已按规定的时间和比例到位。

(五)担保、保险等是否已经落实。

(六)项目用款计划和还款计划是否符合贷款人要求。

(七)是否有其他不利于贷款安全的重大情况。对贷款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危及贷款安全的,不得签订借款合同,并及时向有权审批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复查通过后,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签订书面借款 合同、担保合同等合同。合同中应详细规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避免对重要事项未约定、约定不明或约定无效。

第二十四条 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除约定具体的贷款金额、期限、利 率、用途、支付、还贷保障及风险处置等要素和有关细节外,还应约定以下事项:

(一)约定提款条件和贷款资金支付接受贷款人管理和控制等与贷款使用相关 的条款,提款条件应包括与贷款同比例的资本金已足额到位、项目实际进度与已投 资额相匹配等要求。

(二)约定对借款人相关账户实施监控,必要时可约定专门的贷款发放账户和 还款准备金账户,贷款发放和支付应通过专门贷款发放账户办理,项目收入或借款 人收入现金流进入还款准备金账户,要求还款准备金账户的比例和账户内的资金平均存量,并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和方式对外支付。

(三)约定借款人出现未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贷款、未按约定方式支用贷款资 金、未遵守承诺事项、申贷文件信息失真、突破约定的财务指标约束等情形时借款 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和贷款人可采取的措施等。

第二十五条 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在合同中对与贷款相关的重要内容作出承

诺。承诺内容应包括:贷款项目及其借款事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向贷款人 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材料,配合贷款人对贷款的相关检查,发生影响其偿债能 力的重大不利事项及时通知贷款人,进行合并、分立、股权转让、对外投资、实质 性增加债务融资等重大事项前征得贷款人同意等。

第二十六条 贷款人应当要求将符合抵(质)押条件的项目资产和/或项目预期

收益等权利为借款设定担保,并可以根据需要,将项目发起人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 为借款设定质押担保。

第二十七条 贷款人应当要求成为项目所投保商业保险的第一顺位保险金请求

权人,或采取其他措施有效控制保险赔款权益。第八章

发放与支付

第二十八条 项目贷款资金的支付必须经项目经理审核后,交信贷会计做放款 出账前的审查。信贷会计主要审查信贷业务的合同文本、法律文书、相关凭证和审 批手续等是否合法、合规、完整和有效,审查符合规定后,依据信贷业务审批表、放款通知书和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办理出账和结算手续。

第二十九条 贷款人应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对借款资 金进行管理与控制。

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 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

借款人自主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将贷款资金发放至借款人 账户后,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

第三十条 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

付,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第三十一条 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项目经理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 人相关交易资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在必要时可以要求借款人、独立中介机构 和承包商等共同检查设备建造或者工程建设进度,并根据出具的、符合合同约定条 件的共同签证单,进行贷款支付,并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

第三十二条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项目经理应要求借款人定期汇总报告贷 款资金支付情况,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借款支付是否 符合约定用途。

第三十三条 在贷款发放和支付过程中,借款人出现以下情形的,贷款人应 与借款人协商补充贷款发放和支付条件,或根据合同约定停止贷款资金的发放和支 付:

(一)信用状况下降。

(二)不按合同约定支付贷款资金。

(三)项目进度落后于资金使用进度。

(四)违反合同约定,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贷款人受托支付。第九章 贷后管理

第三十四条 贷款人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降低和分散贷款项目在建设期和经营期 的各类风险。

贷款人应当以要求借款人或者通过借款人要求项目相关方签订总承包合同、投 保商业保险、建立完工保证金、提供完工担保和履约保函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建 设期风险。

贷款人可以以要求借款人签订长期代销合同、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或者发起人提供资金缺口担保等方式,有效分散经营期风险。

第三十五条 贷款人可以通过为项目提供财务顾问服务,为项目设计综合金融 服务方案,组合运用各种融资工具,拓宽项目资金来源渠道,有效分散风险。

第三十六条 项目经理和客户部门负责人是项目贷款的贷后管理经办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经营班子负责人应承担相应的贷后管理责任。第三十七条 项目经理应对项目概、预、决算进行审查,参与项目建设工程招 标、竣工验收,参加借款项目计划编制、实施、控制、收尾和贷款本息收回等工 作。

项目经理应建立工作日志,定期向客户部门负责人提交报告,重要问题应及时 报告。

第三十八条 项目经理应及时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定期和不定期 对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运营效益以及贷款人生产经营总体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 情况记录在工作日志中,定期形成贷后检查报告。贷后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和项目发起人的履约情况及信用状况。

(二)抵(质)押物的价值和担保人的担保能力、项目现金流及借款人的整体 现金流等变动情况。

(三)借款合同履行期间,检查借款使用、工程建设、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等 情况。

(四)项目建设期,检查贷款项目建设进度、资金投入的到位情况,项目建 设、技术、市场条件的变化情况等。

(五)项目运营期,检查项目生产经营状况和运营效益等。对出现可能影响贷款安全的不利情形和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第三十九条 在贷款存续期间,贷款人应当持续监测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情况,根据贷款担保、市场环境、宏观经济变化等因素,定期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并建 立贷款质量监控制度和风险预警体系。对出现可能影响贷款安全情形的,应当及时 采取相应措施。第四十条 借款人应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期限偿还借款本息。提前偿还借款,须 先征得贷款人同意(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十一条 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应提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展期批准 权限比照贷款授权管理规定执行。保证贷款、抵(质)押贷款申请展期的,必须由保 证人、抵押人、出质人续签或重新签订担保合同。

第四十二条 项目贷款到期前,贷款人应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要求 其按期偿还借款本息。

第四十三条 借款人未按约定期限偿还借款本息的或出现违反合同约定情形的,贷款人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应依法追究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责任。

第四十四条 项目贷款形成不良的,贷款人应对其进行专门管理,依据《安徽 省信用社(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责任认定暂行办法》界定相关岗位责任人员责任,并采取 措施开展清收处置。

对借款人确因暂时经营困难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贷款人可与借款人协商 进行贷款重组。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贷款人按照相关规定对借款进行核销后,应继续 向债务人追索或进行市场化处置。

第四十五条 贷款人应按照信贷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收集、整理和保存

完整的贷款档案资料。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向外提供涉及贷款人和借款人商业秘密的资料。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对于系统内多家法人机构参与同一项目融资的,原则上应当采用 银团贷款方式,比照《信用社(银行)金融机构银团贷款管理办法》执行。第四十七条 需要向省联社报备咨询的项目贷款,按照《信用社(银行)金融

机构贷款报备咨询管理办法》执行。

银行项目融资指引办法 篇5

2013年11月29日01:3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 勇

银行同业新规的推出,虽然在短期内会造成同业业务利差趋势性下降,加大其净息差的压力,但从长期看,将大有利于战略领先、创新能力强的银行通过尽快调整业务结构来扩大其领先优势,通过差异化的竞争和发展继续实现持续稳健的增长。

⊙王 勇

银监会有关部门起草的《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目前已成形,有望在近期获批,并于明年2月开始执行。对此,银行或许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因为这个业务新规,对同业业务发展比较快的商业银行而言,可能偏利空;而从中长期来说,对促进商业银行规范经营大有裨益。

银行同业业务,原本是商业银行为了解决短期流动性相互发生的拆借行为。不过近几年来,银行业已普遍将同业业务与公司、个人并列的三大主线业务。不仅如此,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大潮,银行同业业务也被业界视作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金融创新业务,目前已横跨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其综合性、交叉性的业务特征,使其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业务领域。其中,银行同业之间的合作是同业业务的主导形式,业务范围涵盖同业资金拆借、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卖出回购资金、代理结算、代理银行汇票、互购债券、代理抵债资产处置、联合承销企业债券等。同时,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同业业务发展也日益迅速。比如商业银行与保险(放心保)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主要有代理销售、出口信用保险融资、联名信用卡以及银保专属产品等。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的业务合作方式主要有银行同业拆借和国债市场回购业务、证券抵押融资、第三方存管业务以及券商集合理财托管等。银行与基金公司业务合作方式主要有代理销售、托管、合作发行理财产品、“一对多”专户理财等。基金代销与托管已成银行获取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手段。银行和信托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信托融资、理财产品、代理收付等。

总体看来,同业业务模式已在中、小商业银行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中小商业银行通过同业负债的快速扩张,显著提升了资产规模,大型商业银行则担当起了存款批发商的角色。

只是,在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自认为“配合默契”、“有钱大家赚”的当口,那些操作不规范、信息不透明、期限错配严重、虚增存款规模等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这些行为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微观上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要求资产端更为激进;并使得原本无法获得授信的主体获得了授信,增加了信用风险。宏观上同业业务的超常规发展,理财、信托等产品凭借高于存款利率的优势,显著分流了活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相当一批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几乎80%的资金来源是理财产品、银行间市场拆借以及同业存款,仅有20%左右来自于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存款。而通过扩大同业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期限错配,拆短投长,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将银行自身置于流动性危机的险境中。换言之,以同业负债支撑的负债快速扩张在关键时点的波动性很大,而同业资产又与同业负债出现了显著的期限错配,加上买入返售项目下的信托收益权流动性很差,资金的腾挪变得相当困难。在这样的资产负债错位的结构下,轻微的流动性冲击就会卷起巨大的流动性波澜。今年6月的“钱荒”就是最好的印证。另外,同业业务发展,使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更为紧密,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关联度也大幅提高,金融分业体制下的防火墙出现净漏损。金融市场发生的局部风险事件,可能会通过同业业务链条扩展到整个金融市场、整个金融体系,一定程度都加剧了不稳定性。

为此,银监会拟推出的旨在规范银行同业业务的《办法》,除了对合同签订、业务规模和期限、会计核算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定,还明确叫停诸多灰色操作手法。比如不允许银行接受或提供“隐性”或“显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信用担保;禁止同业代付业务和买入返售业务中正回购方将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转出。同时,《办法》还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金融机构融出和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资本净额的100%;单家商业银行对所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资本净额的25%,单家商业银行对全部法人金融机构的融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各项存款的50%。

很显然,银行同业新规的推出,不仅有利于行业规范发展,降低风险隐患,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还将引导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一面加大商业银行对小微和零售等低资本消耗业务的投放,一面调整同业资产的期限结构,降低期限错配程度。虽然这在短期内会造成同业业务利差趋势性下降,加大其净息差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同业业务新规或将进一步收紧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将标准化、透明度作为规范和加强同业业务管理的抓手,健全相关考核和监管机制,引导其在规范基础上稳健发展。这将有利于战略领先、创新能力强的银行通过尽快调整业务结构来扩大与其他银行的领先优势,通过差异化的竞争和发展继续实现持续稳健的增长。

银行破产实施办法草稿已就 篇6

在6月1日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破产法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曾透露,4月23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后,银监会也已制订完成商业银行破产实施办法草稿,目前正在组织修改。

一位知情权威人士表示,在新《企业破产法》起草过程中,关于金融机构是不是适用,一直存在争论。最后经过反复讨论,在134条中作出规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有本法第二条(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规定情形的,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

同时,134条还指出,“金融机构实施破产的,国务院可以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不过,由于中国对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监管,在制订与破产法相配套的金融机构破产管理办法时,一直没有制订出统一规定。近日,《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的出台,被视为与破产法衔接的管理办法。上述人士透露,最近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修改《保险法》,其中对保险公司的破产内容有所涉及;银监会也已经完成商业银行破产实施办法草稿,目前正在组织修改。

他表示,该办法对商业银行破产提起的主体及程序均做出规定,并与《企业破产法》做了必要衔接。他认为该办法的实施范围,应该至少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

银监会政策法规部主任黄毅也表示了制定商业银行破产实施办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表示,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破产法的缺失,社会和政府在处置1000多家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成本,也影响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黄毅表示,这个情况在2006年新《企业破产法》出台后,已经有所改善。“从那时起,我们开始着手准备其它工作。”他说。

黄毅认为,目前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争议。比如,国务院的行政法规能否规定司法机关的责任;商业银行破产是由法律,还是行政法规安排;行政权和司法权,谁应该发挥更多作用;破产重组应该由市场、行政、还是司法来主导;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后,清算程序是由中央银行再贷款优先,还是按照破产法的规定来做等等。

此外,从国际经验来讲,商业银行破产法存款保险制度需要与存款保险相结合。在商业银行破产过程中,存款保险机构会清偿存款人债务,并取得相应债权,成为最大的债权人,一方面减少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的数量,同时使破产程序的成本大大降低,有助于维护维持社会稳定。

上一篇:有关公益活动的策划方案范文下一篇:看清自己心里的样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