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节征文比赛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学文化节征文比赛(精选14篇)

国学文化节征文比赛 篇1

初一156班

刘航家长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一、读经典,得收获。品读人生、沉积精魂、修身养性、领悟生命的意义。

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孩子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孩子们修身养性,教会孩子们如何做真人,教会孩子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使孩子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孩子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孩子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国学,需要孩子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1、《论语》使孩子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论语》花了相当篇幅直截了当的阐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仁人。《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地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孩子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2、“《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云中世界,静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我觉得《菜根谭》它真的看懂了这复杂的社会,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3、《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孩子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

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

懂得国学,你就懂得了人生!这是我和孩子们诵读国学的真实体会。

二、读经典,得收获。提高素养、学习理念及处世的哲学。

1、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

2、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因材施教。”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例如,个别初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成绩不理想。我们就不能像以前一样,要求他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发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发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3、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在当今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做为一个平常家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但是我却很感激少年时的贫穷,它就是一笔财富。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成为一个好的孩子。它更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塌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来要求自己。

三、读经典,得收获。培养孝悌意识、做人品性、良好习惯与价值观

对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人格养成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价值观念三个方面。

1、国学可以培养孩子们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

孔子指出,孝敬父母的关键不是仅仅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应该从精神上敬重、爱戴父母。孝敬父母应体现在以下具体的行动中:

首先,要在行为上敬重父母,不能傲慢无礼。无论父母教责对错,做子女的都要敬听顺承,以示 1

对父母的恭敬心。《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很多人因此误解儒家所谓的孝敬父母就是一味的顺从,听任父母的呼唤与责骂。失去起码的判断能力和处事立场。我却以为《弟子规》在此并不是要求做子女的做事一味顺从父母,不讲对错,不做争辩,成为一个听话听使唤的乖孩子,而是要求做子女的通过应、行、听、承来表现对父母的恭敬之心,表达对父母长辈的人格尊重。在其看来,不论父母对错,要求有无问题,作为子女首先在态度上、人格上要敬重长辈,而不是无礼的不尊重的抗争和辩驳。

其次,对亲人的过错要和颜悦色地劝谏,要真诚恻达,直到对方接纳为止。《弟子规》接着上文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作为子女在充分尊重父母的人格尊严的前提下,要明辨是非,不能因为对父母的敬重而忽视父母的过错,从而使父母走向更大的失误。如对父母的过错不加劝谏,则是陷父母于不义的做法。为人子女要真诚和悦地劝谏父母,使父母感觉到你对他的人格尊严是充分肯定的,你只是针对他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劝谏。这样即使父母不能接受也不会大发雷霆,相反更要真诚用心,以诚心感动亲人。再次,真正的孝子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更要加强自我的人格修养,做一位身体健康,道德高尚的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弟子规》使孝亲上升为主体自身的人格修养,这是很有意义的。在其看来,孝亲不仅是主体的行为表现,更是由这些行为显透的人格精神,一个人只要培养起这种敬爱亲长的高尚人格,则其无时不在关心着父母的生活起居,心理感受,则孝亲的行为亦无处不在。

最后,除了孝敬父母,还应兄弟友爱。《弟子规》提出了兄弟相处之道在于重义轻财,为人兄长要有长者风范,要友爱弟弟;而为人弟则更要懂得尊敬兄长,只有兄友弟恭,兄弟之间以友谊为重,看轻钱财,才能真正相处和睦,而兄弟相处和睦也是对父母孝顺的非常重要的表现。《弟子规》中具体列述了对待长者应有的各种礼仪,包括在长者面前的坐走言谈行止等要求。行为是人内心精神的体现,《弟子规》通过这些具体行为的规定告诉孩子们,作为晚辈,作为幼者更要对长者恭敬忠诚,要将这种恭敬忠诚之心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日常行为中。

作为00后出生的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呵护溺爱中长大,在重智力教育、忽视道德伦理教育中成人,孩子们只知道从父母那里索取,从不知付出,更不会从事具体生活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孝敬父母在孩子们眼里是感性而模糊的,更不要谈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子女了。所以,学习《弟子规》,不仅可以使孩子们知道孝悌之行为,更能培养孩子们的孝悌自觉意识,健全人格。

2、国学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认为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应放在首位,指出人格之美胜于外在衣服饮食的华丽奢侈,胜于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在人格培养中,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弟子规》突出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的区别,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强调从内在人格上改善人、提升人。这种直接心灵的教化,对诚信人格的养成意义重大。

3、国学可以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日常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是道德生成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熟读《弟子规》将其所要求的行为准则谨记心头,长期实践,形成良好习惯,塑成富有教养的行为品味,这是《弟子规》教育的意义所在。也是对刚上初中的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可见国学促进人格培养的意义之重大,同时体现着孩子们对国学学习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一定要从国学开始。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们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和孩子的学习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母亲节”征文比赛 篇2

因为我的妈妈和别的妈妈太不一样了。她老是穿得邋(lā)里邋遢(tā)的,头发乱蓬蓬的。这还不算,她太太太爱管我了!妈妈一看到我就唠叨个没完没了,我做什么事都没有自由。你说,这样的妈妈怎么写?

今天一到家,我立刻打开电视。可所有的频道都没有节目,这太奇怪了!好不容易妈妈不在家,居然没有节目看,我沮丧极了,拿着遥控器乱按一通,正准备关电视的时候,屏幕上出现的一行字吸引了我——欢迎收看999频道。这是什么频道?我怎么没听说过呢?这时,屏幕上又出现

了一行字:想改变你的妈妈吗?请输入你的要求。

我想都没想,打了几个字:让安心的妈妈变漂亮。

我着急地等着屏幕上的反应——接受此操作,预计工作日:3日。

这时,我听到妈妈进门的声音,“安心,做作业了吗?”

我“啪”地关了电视,一溜烟跑回房间了。

三天过去了,妈妈送我上学的时候,我失望地发现她没有一点变化。一整天,我都没心情听课,老想着晚上回家时妈妈会有变化吗?放学回到家,我的眼睛都亮了,妈妈居然剪头发了!还穿着一条连衣裙!我心里乐啊,计划第一步成功,妈妈真的变漂亮了!

我赶紧打开999频道,输入:让安心的妈妈不再管安心!自从那天以后,我的妈妈真的没有再管我。可接下来却是我出生以来过得最糟糕的一个星期。因为妈妈没叫我起床,我迟到了;妈妈没督促我写作业,我就忘了写,被老师罚站;我边看电视边吃冰淇淋,结果吃得太多,生病住院了!

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我去999频道修改我的请求,可是它居然需要密码!密码到底是什么呢?真郁闷。还好我在截稿之前完成了征文。我心想,能写完不让老师骂就不错了。

母亲节终于到了。学校礼堂里人多极了,所有同学的妈妈都来了。因为征文得第一名的同学可以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给妈妈听!

“一等奖……”是我们班的?我耳朵竖起来听——“安心。”

“安心。”我坐在那里心想这个人的名字居然和我的一样,直到百叶子催我“上台啊”!

我不知道怎么走上台的。怎么可能是我的文章?

台下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等着我念文章呢!我下意识地寻找妈妈的影子:妈妈在哪里呢?

“我的妈妈有很多缺点。她不喜欢打扮自己,还特别爱唠叨,我多么希望有一天她不再唠叨。”

我小声地朗读自己的文章,我看到了妈妈,远远地坐在那里。“最近,她变漂亮了!也变得不唠叨了!”

念到这里,我突然想哭。妈妈变成我想要的样子了,可是我想哭,为什么呢?

“可我好希望听到妈妈说‘安心,做作业’;我好希望听到妈妈说‘安心,多吃菜’……

“真的,我不在乎妈妈管我,不在乎妈妈唠叨。没有她的唠叨,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因为唠叨,她才是我独一无二的妈妈。”

我念完了最后一句话,礼堂一片安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的妈妈呢?早哭得稀里哗啦了。

回到家,我又进999频道,选择了“修改之前的操作”。我用心地在“输入密码”后面写下了“我爱原来的妈妈”,屏幕出现了下面的字:感受到你的用心,修改成功!

“哗啦”,门开了,妈妈回来了。“安心,快做作业!作文拿第一就翘尾巴了?”

“哎!”我“啪”地关了电视,一溜烟地跑回房间。

还是原来的妈妈好!

宿舍文化节征文比赛策划书 篇3

一、参赛主题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展现和谐温馨宿舍文化风采,表达大学生对自己宿舍“家”一般的热爱,用文字来记录宿舍生活的点点滴滴。根据校首届宿舍文化节的安排,将举办“宿舍文化节征文比赛”。

二、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全院学生

2.文章要求:体裁不限(诗歌不少于34行,其余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杜绝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3.数量要求:每个系至少10篇。

三、参赛方式

1.投稿方式:请将稿件发到以下两个邮箱。

邮箱:

2.截稿日期:4月30日

四、评审方式

请专业老师对稿件进行评审。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奖状及奖品)

二等奖:5名(奖状及奖品)

三等奖:8名(奖状及奖品)

优秀奖:10名(奖状及奖品)

传统文化 征文比赛1 篇4

烟台市芝罘区福安中学 六年级一班 马小荃

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

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

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中华美德熠熠生辉。

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父母、老师、长辈总是教导我们要继承“中华传统美德”。那么,真正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什么呢?

语文老师说:“中华美德”是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待友诚信、为人正直、处事循义;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抚贫怜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数学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条长长的线段,它连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过去,艰苦奋斗地创造灿烂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英语老师说:Chinese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oldest in the world。

地理老师说:“中华美德”位于地球的东半球,它是中国山川秀丽、晴空万里与第一轮阳光所组成的。它是东方不败。

历史老师说:“中华美德”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气节。美术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它的颜色是光芒而又耀眼的。

音乐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动人,它激励着所有中华儿女努力拼搏。

我说:泱泱中华美德,几千年来绵延不息就如那川流不息的江河。而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文明进步”成为了最重要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的体现不在于它有多么壮观、伟大,而事实上,它在我们不经意的动作中已经产生。

雷锋叔叔,你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你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抗日战争的烈士们,是你们教会了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要学习你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先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你们的精神将继续鼓励着中华儿女要奋发图强,我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在我上学坐的车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那两位老人上车之前,车上的人们在我看来普通极了,没有年老、体弱的。而当年老的爷爷、奶奶上车,售票员叫到:“请车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让个座?”时,原本平凡的人们开始焦躁起来,有的人说我身体不舒服,有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但他们的脸上却

多了一种焦虑的表情。看着每个人的神情,两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难过。每个炎黄子孙最为平凡的“中华美德”,到哪去了?我很庆幸,我让了座,我没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细小的“中华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外国语学院廉政文化征文比赛 篇5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10英语教育4班 严晶

10020110

2“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中原句为“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而现在所说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看到这样的字眼:廉政文化、廉政校园、反腐倡廉、廉政建设等,可我想为如若你真的有一颗崇尚廉洁,修身报国的心,廉政还需要弘扬吗?不,廉政不需要弘扬,而是需要从身边做起!

三国时代,诸葛亮不仅以忠孝闻名,更是以廉洁执政,高风亮节赢得军中将友一致好评。在《自表后主》一文中,诸葛亮曾写到:“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就是诸葛亮全部的财产,这对于一个丞相级别的官员俸禄算是极低的了。可是,诸葛亮以他一生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是廉政!他的廉洁自律在蜀国官吏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清官海瑞也是如此。海瑞一生几度起落,穷且益坚,虽官拜吏部侍郎,去世时家人竟无钱下葬。海瑞一生清平,重仁义,以民为本,不贪百姓一分钱,无愧于“老百姓的父母官”这个光荣称号。

但现实生活中,贪官污吏信手拈来,而两袖清风的父母官却寥寥可数。许许多多的贪官似乎只是为了证明官,只是为了贪而生。前不久,重庆市冉崇华因在灯具购销、发包工程等过程中收受巨额贿赂,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4年,其妻子龚良琼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冉崇华过去的几名下属也因贪赃枉法而“落马”。去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我爸是李刚的事件”更是给官员、百姓敲响廉政为民的警

钟。以下是此事件的具体过程:2010年10月16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被撞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生重伤,经紧急治疗后,方脱离生命危险,现已转院治疗。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2011年1月30日,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一审宣判,李启铭被判6年。随后,此人被网友人肉收索,并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我们且不谈“我爸是李刚事件”给我们带来了多少负面情绪,但小议此事件背后包含多少有悖良心,泯灭人性的陋习。首先,作为普通人撞了人肯定会心虚,害怕,担心此人是否会受伤,但此人却淡定的去接女友?!再次,撞人后不是手足无措而是冒出“我爸是李刚的经典语录”这不是心灵污浊的表现吗?人性难道在现实社会中如此轻于鸿毛吗? 答案似乎很难回答。但我相信人性尚存!人性在我们心灵深处!

我们的开国元老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廉洁公正的处理好国事。革命先烈孙中山,在逝世时,留下这样一份遗嘱: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以为纪念,余之女儿已长成自立,望各自爱。如此简洁的遗嘱揭示的不仅是财产还是一心为公,廉政为民的真谛。

有人说,贪污腐败是各国官员的陋习。我不认同此看法。我认为,廉洁是有心而发的,不是一种惯犯、普遍的陋习。这些只是为贪污找一个合适的借口。倘若,你有毅力坚持廉政,你还会动摇被迫去接受赃款吗?唯有你够坚定,你才能撑起一片天,才能永远做到廉政与诚信。

国学大师与文化泡沫 篇6

古代中国没有多少大师,只有圣贤。近代以来或许是从海外舶来也未可知,反正从此大师就多了起来。大师本没有严格定义,只是凡人对成就高者一种崇拜的称呼。比如文学成就高的,你崇拜他,就叫他文学大师,艺术成就高的就叫艺术大师,武功高的就叫武术大师。近来传统文化比较振兴,于是满大街都是国学大师。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是如此应运而生的。可是季老先生本人却不认账。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季老谦虚。不过说实在的,季老确实不是研究国学的,人家那个学问叫东方学。固然东方学必然要牵涉到国学方面的东西,但是侧重却在印度学等方面。季老在东方学方面的成就和地位都毋庸置疑,但是是不是大师,恐怕也不是一般人能验证的。季老擅长的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全世界也没几个人能懂。他翻译的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相信也没几个人真正读过。不过这都挡不住全国人民对他的集体崇拜。但是季老似乎对大师并不感冒,甚至连“学界泰斗”都不太愿意接受,称之为“过了”。央视的采访节目标题叫做“北大资深教授”,应是名至实归。在《病榻杂记》中季老对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像季羡林先生这样自己洗刷泡沫的真是绝无仅有。季老的人品实在为人称道。

想当初,大师辈出的岁月,王国维、章太炎、刘师培、黄侃、陈寅恪等,学贯中西,卓然了得。这也都是学界同仁感佩其学问源深、自成体系、多有创见,其弟子一时间也多为名师,誉为大师实不为过。后来战乱频仍,运动常搞,大师者乃烟消云散。曾几何时,“导师”是最厉害的,因为只有少数人能享用。现如今什么博导、硕导,随便扔一根棍子就能“搏倒、搠倒”好几个。如果你还是“搠倒”的话,恐怕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讲!也就是“搏倒”可能还有点市场。所以现今的“倒师”们,一枕黄粱的目标就是“大师”了。但是现在的大师大多数不是评定的,因此靠抄袭论文和暗箱操作还不太好运作。那么雨后春笋般的大师们都是怎么冒出来的呢?我们细细探究终于发现,原来都是靠“传播”的功劳。过去靠的是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现在更不得了,都IT了、都“网络”了、都博客了。因此一些脑袋瓜子比较灵光的,一不小心就成了“文化大师”。还有一些满嘴花言巧语的,一不小心就成了“学术超女”。也有一些插科打诨的也在加倍努力,期待从“学术超男”往“娱乐大师”的蜕变。

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市场有什么需求,就提供什么产品,叫做“为客户服务”。消费者需要“国学”,我们就生产“国学大师”,传播“学术超男、学术超女”。这样的平台叫媒体,这样的方式叫“炒作”,这样的企业叫“文化传播公司”,这个产业叫“文化创意产业”。这是一个需要大师的时代,这里有对大师的最迫切的崇拜。如果没有了大师,我辈真不知其如何也!既然没有战火,哪来的英雄。既然没有英雄,那我们就姑且崇拜“大师”吧!西方有个著名的神学大师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一个出来。本人也秀一把说:“即使没有大师,我们也要造一打出来!”

除此之外,有一小部分大师还真是评定出来的。一类是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这些大师虽然名正言顺,但多是手艺人,很难受到大众广泛的崇拜和高人们的足够重视,影响力很小。再者是新评出来的“国医大师”,据说有个硬杠杠,那就是年龄必须足够老,因此有的评出来时,已经就木了。想当初的大师,查查年龄不过四五十岁,如黄侃、王国维。今之大师难说矣!

师之大者,万人景仰;万人景仰者,却未必是真大师。如果说当今世界会产生“经济泡沫”,那么产生“文化泡沫”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泡沫就是泡沫,吹得越大,爆得越快。倒不如实实在在地孕育一些学科带头人,或许真能为一方水土的经济文化作出了不起的贡献。比如袁隆平,老百姓认可、官方赞扬、联合国也嘉奖啊,虽然还没有人叫他大师。东北的刘积仁教授,也没人叫他大师,可是人家却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起亚洲硅谷——大连软件园产业基地,造福一方人民。古代先贤更是如此,比如儒家的学科带头人孔孟二老,那可不仅仅是培养了齐鲁大地的厚朴民风,更是奠定了中华民族千年的主流风范。再如明朝心学的学科带头人王阳明,也在浙江等地塑造了注重实用、知行合一的数百年人文性格,为今日之经济崛起埋下了厚重的基石。

中国不是没有产生大师的土壤,当年的陈寅恪、梁漱溟、冯友兰、钱钟书、沈从文等都当得起“大师”的称号,但我们把黄金当废铜卖了,他们的匡世才华消磨在一次次运动风潮中,等他们一一过世,留下一个个黯然神伤的背影时,我们才幡然醒悟。

国学征文:参加国学大赛有感 篇7

我在国学大赛答题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知识,与真理, 令我受益匪浅,

国学征文:参加国学大赛有感

。我更加了解了古代文学,了解了孔子名言的博大精深。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知识的缺乏,于是,我下定决心发奋学习,多多学习古代文学。

我一次联想到了古人的智慧,也十分敬佩古人。他们写的那一句句深奥的话,看起来非常普通,其十一句句都是古代人们知识的精华,一句句都是一把金钥匙,都可以带我们进入一个知识的宝库,带我们畅游之事的海洋,

作文

虽然我这次大体成绩不是非常好的,但我觉得我收获了很多,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也激励了我追求上进的精神。

还记得那次答题,我遇到了一道关于论语的题,本以为是小菜一碟的`,但我一看题,就傻眼了,考的竟然是论语的意思,没想到论语还要被意思?看来我还得再加吧劲,把古文的意思背熟。

经典国学征文 篇8

——题记

朝阳正盛,一路快马,少年轻狂,只觉意气风发。正是嘉佑元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书生,赴京赶考,清新洒脱的文风,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一句名动京城。正如孟郊描述的那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恣意傲然的天之骄子,才高八斗,满腹诗书。欧阳修这样评价他:“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天高路远,前路漫漫,物是人非,只叹仕途凶险。噩耗传来,苏子的母亲病逝,守孝三年之后,苏子重回京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料峭秋雨,世道不复以往。心有鸿鹄,奈何无人赏识。即能日行千里,也毫无用武之地。曾经的才子苏东坡,落得如此尴尬境地,自请出任密州,“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子心未死,虽不受朝廷重用,仍不失豪迈气度,他心系百姓,“会挽雕弓如满月,亲射虎,看孙郎。”

寒风凛冽,荒芜之地,凄苦迷惘,深感身不由己。“乌台诗案”的惨淡经历使不觉官场凶险的苏东坡陷入精神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只有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向这个荒凉的小镇。满心的困惑绝望,深深地自我厌恶,缠绕在他心间。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过着与世隔绝般的生活,像是普通的庶民般,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他深究自省,那些对功名成就的执着,并非深谙官场的暗流涌动,将他推向深渊的错误因素。在对这些痛苦的反思中,他渐渐回归于本心的空灵、淡泊与安然。却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细雨纷纷,沾湿衣襟,轻拢蓑衣,心念淡然自若。是逆境成就了苏东坡,成就了一代文豪。“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看淡了世俗纷扰,一身轻适,竹杖芒鞋,拦不住他前进的脚步。苏轼曾在杭州西湖筑建苏堤,疏浚西湖,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深得民心。晚年的他过得风轻云淡,也曾办过学堂,自创菜品。却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人追逐的功名利禄,他苏子拿得起,也放得下,于是,他虽身处“萧瑟”,眼前也能“也无风雨也无晴。”

国学文化节征文比赛 篇9

一、思考国学礼仪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一)全盘统筹“一体化”

将国学礼仪行知教育的研究全面融入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文化、环境、课程中,融入到教师成长、幼儿发展中,就能统一思想、集中精力使幼儿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全面贯彻。

(二)做到“可持续研究”

接受国学教育对每个人终身发展有很大好处,也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园采用“一体化”研修的机制,将教师所做的每项日常工作都和国学礼仪行知教育课题研究目标相结合,能集中精力搞研究,是可持续的研究。我园把研究范围界定在易于显现的礼仪行为上,也易于把握。因此,我园申报的“幼儿园国学礼仪知行教育的研究”的课题,被省科学教育规划办立项为正式课题。

(三)做到“以教师、幼儿为本”

1.以幼儿为本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我园从中选择了以三字一句,朗朗上口,能规范幼儿日常行为,以培养良好品质的国学经典读本《弟子规》为教育内容,立足于培养教育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做人的基本素养。

2.以教师为本

把我园的办园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认同和自觉的行动,形成共同的愿景,让教师树立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全面系统地思考和研究实施的对策

(一)创设良好的国学礼仪教育环境

环境是隐形教育,我园做到有文化、有生机、有传统、有创新,真正地在园内营造文化育人的环境,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良好氛围。在幼儿园的门厅、长廊布置了国学故事墙面,创设了《弟子规》、《常礼举要》以及“感恩教育”的版块,在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环境处有选取《论语》、《弟子规》的内容布置的富有艺术情趣的镜框或扇子状、屏风状的版块,并创设小书院,营造浓厚的国学学习氛围。

(二)国学礼仪教育让学校的每个主体“动”起来

1.由上而下,行政先“动”起来

(1)丰富自我,读书学习。以学习为乐,以读经为趣,推崇学习集仁、义、礼、智、信为一身的《论语》一书,教师人手一册,有时由一个教师讲解学习,有时集体诵读,一起理解其中的意义及内涵,有时分散各自读,园内园外自学、熟读、背诵,并写读后感进行交流。教师们通过交谈提出问题或就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在一次的交流中,教师们就朴素的起点——“孝敬之道”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了感悟,有些教师眼眶红了,有些教师情不自禁落下眼泪……大家都感慨万千。

(2)深入社会实践学习。行政制定整学年“国学课题学习计划”,融人文学习、团队培训、教科研为一体的学习系列活动。积极参加社会上国学各类培训及团队组织,现场听取《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三国》讲座、毛佩琦教授《中庸》讲座、鲍彭山教授主讲的“孔孟革命”和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叶国良教授的“孔子论管理”讲座,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教授主讲《孙子兵法》的兵家智慧与人生启迪。还听取社会各类国学相关讲座。如台湾国学专家王财贵的讲座、参与邹越老师“启迪智慧心灵”培训,听取新加坡开心老师“爱的教育”的讲座。

(3)园本培训,体验学习。采取生动有趣的情景式体验学习的培训方式,其目的是自编自演,自纠自赏,让教师达成共识;其特点是轻松愉悦,直观生动,教师积极参与;其成效是个人品行和团队风貌得到整体提高。选自《常礼举要》的部分内容,作为培训教师礼仪行为的教材,创编出诸如“聚餐”“会客”等十个方面的礼仪内容,以情景表演为载体,进行深入的礼仪行为探讨,生动有趣,效果良好。并结合诸如“爱的天使”之类的游戏互动,使教师之间更加和谐,富有激情。园本培训生动,体现动态性、体验性、游戏性。

(4)激励评价,促进成长。为了激励教师形成与国学研讨相适应的礼仪行为,我园成立“礼仪考评小组”给予教师日常的评价,包括习惯素养如“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等;礼仪行为如“他人语 勿插言”等的评价目标。月底或月中全园将评选出 “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创意之星”、“爱心之星”的明星教师,以此激励广大教师。

2.由下而上,教师“动”起来

(1)教师大量收集古今中外的礼仪行为,选择适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并创编成三字一句的国学礼仪评价目标,目标细化到每个月进行评价。

(2)为了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教育,避免内容单调乏味,教师研究出适合幼儿学习的几种方式,使得国学教育真正落实在幼儿身上:①与幼儿园课程主题工作坊结合,把幼儿的国学学习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主题工作坊的小社会中,让幼儿的国学礼仪行为在生动有趣的小社会中践行。②与国学坊结合,各班创设了赋予幼儿经典学习、操作、实践为一体的国学坊,幼儿在国学坊安静操作学习,感受浓厚的氛围。③与国学课结合,设置每周一次的以情景故事表演为手段的国学教育活动课程。④与情景剧结合,以国学经典故事为教材,创设以知、行、演为一体的国学吟诵及情景剧故事。让每个幼儿参与表演,在亲身演绎当中接受教育,不仅学到了其中优美的语言,增强了对古诗文、故事的理解,在其他领域上也获得长足进步。比如通过表演的服装认识到故事的朝代背景,增长了见识。⑤与经武操结合,创设以经典《弟子规》为内容的“经武操”,幼儿边诵读边做“经武操”,体会中国武术形体的魅力所在,从中锻炼身体,增强阳刚之气,又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良好的品德。如“首孝悌”这三个字,在《弟子规》武术形体上为一手护头,一手护跨,内涵为在生活中对上要孝敬父母,对下要爱护弟弟妹妹;又如“圣人训”的武术形体为双手托掌,双脚踮尖,内涵为让幼儿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熏习,用在贤的德行智慧,培养孩子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再如“则学文”的武术形体为下蹲屈身,内涵为学习的态度就是要不耻下问、虚心学习,开拓大脑智慧等。⑥与诵读结合,创设读、识、记为一体的多样诵读方式。诵读是念,读出声音来,不求理解,只求熟记。在经典文化的诵读中幼儿受益匪浅,不仅大量识字,提高了记忆力,而且胆量也大了。⑦与评价结合,创设“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激励机制,规范幼儿的礼仪行为。评价表同一内容分为家长评和教师评两份。每月初我园分发评价表给家长,请家长按表中的评价指标对幼儿作出相应的评价,月末教师再把家长评价表收集上来,一起做分析评价,总结后写好反馈意见再分发给家长,让家长也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以及幼儿同伴的表现,便于家长客观地对幼儿进行针对性教育,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从这点上也反映出我园的家园共育已经从注重形式走向注重本质。

(三)国学礼仪教育使学校的对外交流学习“活”起来

1.由外而内“请进来”

邀请市、区教育专家、前辈及社会各界资深国学研究者、兄弟单位等来园指导国学教育研究方法、策略,传播国学精神。

2.由内而外“走出去”

(1)国学教育进家庭:为了让家长认同国学教育,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的家庭。幼儿园通过国学讲座、学校网站、幼儿国学评价表、家长开放日、亲子国学经典节日表演等形式,组织家长参与“与经典同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家长们参与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2)国学教育进社区:为了在社区宣传国学精神,创建和谐社区。幼儿园创设校园外围栏、宣传栏等环境,宣传教育理念,通过“国学经典教育伴我行系列一诗歌吟唱会,系列二情景剧”两场活动把国学教育推广到社区。同时与社区进行各种互动:到社区讲课、逢重阳节慰问社区老人、在社区金鹭发秀接受礼仪培训等互动。

(3)国学教育进社会:①参加两岸研讨会。代表学前教育界参加首届两岸关爱青少年健康研讨会,与各方代表交流。②参加筼筜书院多场国学讲座,教师定期去筼筜书院公益性地教授国学课。③在邮政、房产等发布会上,表演国学情景剧,宣扬国学精神。④多次参观国学教育机构“孟母堂”及兄弟单位,资源同享,共同研究。与社会各界研究国学的人士,如:北京“6+1”教育科学研究会,厦门大学人文科研博士、研究生、大学生,各地园长形成交流平台,探讨国学教育。

通过“走出去”的学习,积极与社会、家长互动,发放调查问卷,听取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国学教育特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社会反响甚佳。

国学经典征文 篇1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随心所欲不越规矩”。

孔子自述了一生学习和修炼品性的过程,从求学、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也在学习中提高,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最终到达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使我们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道理。子还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其实我们不仅要全面地学习知识,而且要有虚心的学习态度。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不要因为他人的某项缺点就完全地否定了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读国学诵经典征文 篇11

公元八百多年的安徽和县,虽无大唐都城一般繁华,没有什么艳丽繁华的景象,但却是一片安静祥和,放牛的牧童悠闲地坐在牛背上,捣弄着一节柳笛,随意修整几下,放于唇间一吹,一首悠扬的曲子便飘荡在乡村的上空。田间锄地的农民们仿佛是知悉这乡间的民谣,竟也跟着曲调哼哼了起来。虽无都城奢华繁盛,但小径旁的依依杨柳,田埂旁的潺潺流水,也是别有一番情趣。还真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啊!

远远地,一间破败简陋的房屋被路旁的杨柳争相送至眼前,门外一位中年男子正在专心致志的写着什么。好奇心驱使着我的脚步走了过去,细细一看,竟是千古名篇《陋室铭》。那么,面前这位面留胡须,一身悠然自得模样的十有八九便是刘禹锡了!我往那破落的房屋内瞅了一眼,狭小的房间内只容得下一床,一桌,一椅,墙体也有些不稳,真可以称得上是古时候的“危楼”!而在这种环境下,刘禹锡仍旧可以在家门口悠然自得地写着一份《陋室铭》,他真的如同世人所说的乐观无比?我看向门口那个坚毅的背影,心想,恐怕不是的,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被贬,被贬后还被当地县官多次刁难,内心怎会没有丝毫不平?但因为他的坚毅与尊严,他选择了装作云淡风轻,借以来抒发自己的宏伟抱负。

是的,我懂了,知道这一刻,我才真正了解刘禹锡茶何止只是苦中寻乐,因为它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工序的磨难,才成就它独特的韵味。刘禹锡何止只是乐观向上,因为他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性情变得坚毅,才有了此刻的云淡风轻!

国学与企业文化应互为皮毛 篇12

习近平对国学的褒扬不仅于此。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走访北京师范大学时,非常认真地表达了自己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在早些时候,也就是去年的11月26日,习近平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时表示,要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中国进入“大企业时代”,企业文化建设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但是,无论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或是合资企业,在管理上统统采用了西方经济学的方法,与其相应的企业文化,无论喊出什么样的口号、设计出什么样的LOGO,或拟定出什么样的核心理念,但基本上是围绕着“规制”、“服从”、“流程”、“效用”各做延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这一基本取向,不能说不出效果,但实践证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水土不服者。企业出现排异,国学正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方子”。

为什么这样说,看看以下几件正在发生的事:第一件是,“2014北大管理与企业文化国学班”正在开课中,来自金地集团、赛特集团、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北京恒通集团、国美电器、长城葡萄酒等企业的高管,奔着“修身、明志”的目的坐进了课堂;第二件是“中国企业500强”新华联集团,在刚刚结束的年度培训中,专开“国学”课程;“中国机械工业百强”山东华兴机械股份公司,不久前实施以“国学养心,文化育人”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创新工程,为正在开展的“三提一优”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听说许多公司,从高校邀请国学老师,开展形如“《弟子规》特训营”、“员工诵读感恩词”、“孝德建设大家谈”等形式各异、内容大同的学“国学”活动。

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组织里一群人,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向,但是,这种“求同存异”的存在,毕竟只局限于一个组织,体现为单一的经济体行为。反过来说,某一个经济体即使体现出良好的执行性和统一性,未必就能遵循良好的经济秩序、道德秩序。但是,如果将企业文化与“国学”进行对接和融入,那么,这样的企业文化很自然地涵盖着民族性、地理性、行业性,甚至由此衍生的企业“名称文化”、“老板文化”以及“团队文化”,都随时随地处于校正和补位之中。

文化就是人化。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人的感受和人的发展,而国学就是以“仁义”为核心,对此,有国学专家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代表”,一个中心就是“人”为中心,三个代表即从精神层面、理论层面、价值观层面来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利益冲突。

实际上,作为企业,如果文化没形成主流,企业的产品推广难免受限制,因为任何品牌都是企业文化的“外挂体”,不论是品牌还是产品,要想走出来,要想闯荡国际市场,如果品牌没有足够的文化做支撑,参与竞争的难度就非常大。

现在掀起“国学热”,根本一点就是要统一“情理法”。如果企业在讲情的时候忽略了理,那就是一种不平衡,因为国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就是倡导建立一种信仰。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信仰危机,表现在信仰的多元和缺失。把国学中优秀的成分精选出来,建立一种企业信仰,不仅让企业员工有归宿感,最终能凝聚正能量,获益的还是企业和企业人。

读国学诵经典征文 篇13

千古一相——诸葛亮

一个承诺,竟能够让你至死不渝忠于蜀汉,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承诺,成就了你千古一相的美名。那破旧的草庐中,是你抚卷苦读的身影;那肃杀的军营里,是你运筹帷幄的目光;那空荡的成头上,是你视死如归的信仰。你被后世尊重,不仅仅因为你的智慧,更多的是对你精神的赞美。我曾经想过,如果我是你,当先帝刘备托孤给你的时候,我会不会放弃仅存的一缕希望,但当你点燃四十九盏明灯的时候,你的答案透过悠悠岁月,点燃我心中明亮的火光。

天妒英才——郭嘉

黑发飘扬,白衣胜雪,丰神俊朗。本可以靠脸吃饭的你偏偏要靠才华,如果你不展露你的计谋,恐怕也不会遭受苍天的嫉妒吧。当大帐中将士们谋士们来回踱步因眼下局势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不急不躁的是你,眼前一亮的是你,语惊四座的也是你。身为谋士你奇谋无数,身为臣子你忠于大魏,可偏偏上苍不开眼,当你剧烈咳嗽吐出一口口鲜血的时候,你一定心有不甘吧!如果可以再来一次,你是否会选择平淡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呢?我想你一定不会。

英姿勃发——周瑜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你就是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大都督,与“小霸王”孙策结为兄弟,迎娶国色天香的小乔,反间苦肉火破曹营,你意气风发,英姿飒爽,可是人偏偏要给你扣上“心胸狭隘”的帽子,可我知道那不是心胸狭隘,那是属于你的骄傲。“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透过赤壁的火光,我仿佛依稀看见你挂着微笑的脸庞。

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征文 篇14

第一, 学会甄别,吸取精华。

小学生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很容易接受新的观点,对不少新的知识没有分辨的能力,而我们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国学学习内容分别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和《论语》,而这些国学经典都是封建帝王制度下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的作品,“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作为我们国学老师在备课和教学中一定要学会甄别国学中的糟粕,并在教学中批评性的接受,比如我在教学《千字文》中的一句话的时候“”就对同学们说:“孩子们,这《千字文》是古人的作品,当时是封建社会,国学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效忠皇帝就是爱国的表现,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要忠于我们的祖国,为建设我们的祖国而献出生命。”

第二, 多种形式,读出韵味

小学生是人生记忆的黄金期,在这个阶段学习的压力相对小些,如果记忆一些东西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果在小学阶段接受国学教育熏陶,将受用不尽。我们学校选用的《三字经》《弟子规》等这套国学经典,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学性、知识性到道德启蒙都比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水平。尽管小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内容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精彩纷呈的国学趣味故事,可以帮助孩子感悟经典的特色阅读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了国学常识,又锻炼了阅读能力。所以我们在国学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齐声读、分组读、男女比赛读、指名读等,为了能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我们还边读边做一些动作,如拍手、摇头、跺脚、伸手等,学生在各种形式读中激发他们读经典的兴趣,学生喜欢上了国学课,喜欢上了读经典了。

第三、巧用故事,帮助理解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对于超出自己年龄的一些事情是不能正确的理解的,但会随着年龄的长大,理解能力会不断提高,会慢地明白。我们现在学习的《三字经》《弟子规》等这些国学教材,虽然他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背诵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对留在他们记忆深处“读经”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国学经典会成为他们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这些经过现在的积淀厚积而薄发,孩子成年后,在文化素养、个人修养等方面都会有更胜一筹。 不过对于能理解的一些内容,我们利用故事,尤其是身边故事去理解经典的内容,比如我在执教《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先讲宋代朱熹读书要“三到方法,再介绍胡适的四到读书法“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还讲了鲁迅的五到读书法:“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读书法,还表演了一个有趣的小品:一个孩子有空无心地读书了两个多小时,可妈妈买菜回来,让他背,他依然不会背。同学们边看边笑,在笑声中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从而也学到读书方法。在国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一些有趣味的故事,通过听故事、看故事、演故事,从而理解经典的内涵。

第四, 结合实际,指导行动

《教育学》告诉我们,对学生要进行德育教育要遵循知行统一原则,即要重视要有思想道德知识的教育,更要有道德行为方面的指导,两者统一起来,让他们成为表里一致、内外一致、言行一致、真诚的、有责任心的人。我们在进行国学内容学习的时候也要运用知行统一的原则,重视学生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我还记得学习《弟子规》中的“借人物,及时换,人……”学完这段话,我就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如何借别人的物品,有的孩子说:“上次别人借了我的东西,老不还,我自己也用不成,我再也不借他了。”有的同学说:“有一次我看别人削笔器很好,没有跟同座说,就带回家,妈妈批评我了,第二天我就还给他,他不很高兴,我再也不这样做了,借别人的东西我一定要跟他说清楚。”还有个孩子说:“有一次上美术课,同座忘记带彩色笔了,他想我借,我没有借她,她就找另外的同学借了,她和另外同学成了好朋友,我很后悔,不应该小气。”同学们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了自己的.想法,对于纠正不好行为,从而指导了自己的行为。

第五,亲子互读,共同提高

上一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决赛题)下一篇:狼的俗语或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