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论文(精选10篇)
做好基础知识的记忆
化学被很多人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就是因为化学学习过程中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非常多,而且也比较复杂,所以学习起来没有那么的轻松。
初中化学如果想要保证基础部分不丢分的话,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就一定要背诵记忆清晰,对于一些关键的概念和定理一定要熟记于心。
当然记忆也并不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因为很多化学知识其实是可以推导出来了,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记住推导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剩下很多功夫了。
宏观把握知识点
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其实是互相联系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宏观的知识脉络构造。
有的同学只会注重微观的知识点是否掌握了,却没有清晰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做题的时候如果是考察两到三个知识点之间的配合使用的时候,就无从下手了,其实这就是没有构建知识网络的后果。
当我们每学完一个章节的时候,都需要全盘地总结一下,找出知识点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整理整本书的知识构架。学习化学一定要宏观和微观互相配合,缺一不可。把握好知识构架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做题训练了。
化学考试拉分的套路
化学的拉分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知识有综合度造成的,一种是问题的问法有套路造成的。
怎么拿下有综合度的题目呢?化学综合题的解题核心是识辨知识点,逐个击破。拿到一道综合题,题目往往不会直接问知识点,命题人会将自己想问的内容巧妙的藏起来,此时需要同学们对问题有很高的识辨度。
其次,如何搞定套路题呢?套路题需要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找到命题人常见的命题套路。找到套路之后,再去练习几个具有相同套路的习题,就可以把这一种套路掌握。初中化学习题中的套路有限,只要有方法有方向是很容易进行总结的。
最后,化学姐想说,初中化学的难度其实属于中等水平。如果你感觉自己的化学成绩出现了滑铁卢的迹象,一定要及时调整方向,奋起直追,不然化学就有可能成为中考拖后腿的科目了。
九年级化学下册学习指导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在上册书中,主要学习了化学的基础,这些知识贴近生活,且难度较低,一般的学生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然而, 在下册书中,童鞋们要攀越三座大山:金属、溶液和酸碱盐,这些不仅是中考的难点和重点,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当面对上下册书如此巨大的差别,童鞋们一片茫然,焦虑症也随之产生。
解决步骤:二
明白上下册知识掌握要求的差异
上册主要学习化学世界、空气、微观世界、水、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以及燃料极其利用,这些都是化学基础的知识,比较好掌握,童鞋们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下册主要考察了金属、溶液和酸碱盐,不仅要求掌握基础的知识,更要明白相关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相对于上册而言,其难度大大增加。
虽然说比上册的难度要大,但是只要同学们打好基础,就能平稳过渡到下册的知识的学习。
解决步骤:三
明白上下册知识结构的差异
上册的学习主要是模块为主的,即使是偶尔一次课没有来上,也对下次课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下册的学习都是非常连贯的,整个的知识结构都是非常紧凑的,如果错过一次课的学习,就很难保证接下来学习的质量。
同学们要经常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解决步骤:四
明白上下册习题难度的差异
上册知识点的难度决定了其题目往往很简单,然而下册的题目难度逐渐加大,题目会变得更“耐打”,同学们的大脑也要进行更多的思考。
同学们要改变对化学的固有的轻视,多练习并及时学习老师的做题技巧。
解决步骤: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初三是初中的最后一年, 对于中考科目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总复习的阶段, 到了一个将要冲刺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刻, 迎来了化学这个“新生儿”。对于学生来说既有新鲜感, 又有无形的压力。要上好化学这门课是一种挑战, 更是一种责任, 并时刻伴随的压迫感。一年的时间学习和复习两本书的内容, 最后进行中考总复习。我所在的学校一周只安排3节化学课, 时间非常紧迫。因此, 在教学中打造高效的课堂就显得至关重要。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 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 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 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为此, 要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本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备课
1. 备学生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有效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2. 备课程
备课程, 就是有效地进行课程资源整合。
3. 备自己
从哲学角度来说, 深刻地强调了人作为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相信学生的能力, 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城区学校由于家庭条件相当好, 学生从小阅读的书籍较多, 眼界开阔, 而农村学生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阅读量相对小。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师往往认为农村地区的学生阅读量小, 眼界不广, 不关注生活, 生活常识少, 能力薄弱, 因此课堂上教师总是害怕学生听不懂、跟不上、完不成, 这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难度, 简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放低了对学生的要求, 但实际的教学告诉我们, 这些做法不仅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想, 还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无所事事的想法, 更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不重视, 进而影响了对化学课的学习。
三、利用实验教学, 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是学习化学的媒介, 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 化学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 总是喜欢抛出今天的实验内容, 然后再逐一介绍实验仪器, 告诉学生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观察什么, 最后要求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这样的实验教学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的创造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加大信息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不仅可以增大信息传输的容量, 提高信息的可信度, 而且还能把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的结构和运动模拟出来。因此, 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呈现问题, 能使抽象枯燥的问题变得具体、鲜活, 利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有意注意,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还可以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 利于问题的解决。
五、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 教学生活化
化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使课堂教学由传统的教授学生背诵什么、思考什么, 转变为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化学, 使化学生活化。
一、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取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
四、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
五、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六、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每节课后习题和每章课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七、学会阅读课本
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或公式以及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
八、参加化学课外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报名参加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做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化学教学和科学普及的电影片、录像片,参观工厂,参加化学晚会的筹备、演出,收集整理化学谜语,出化学墙报等等。
初三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精选试题(1)
【例题1】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燃烧匙
B、烧杯
C、蒸发皿
D、试管
【解析】实验离不开常见仪器的使用,特别是加热操作的仪器的选择,如果不当,可能会发生事故。解题时注意不能“直接加热”的要点,进行选择。
【答案】B 【例题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正确方法是()(1)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2)打开试管夹,从试管口部往下套,夹在试管中上部(3)夹住后,拇指要放在短柄上(4)夹住后,拇指不要放在短柄上 A、(1)(4)
B、(2)(4)
D、(1)(2)(3)(4)C、(1)(2)(3)【答案】A 【例题3】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D、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
【解析】要求学生从基本的操作做起,解题时可以逐项思考:A的做法错误有可能引起火灾;B也不对,表面上是节省药品,但深入思考会明白,它可能会污染整瓶药品;D操作,将称量物与砝码放反了,会导致称量不准确;C是对的,粉末用药匙,块状用镊子取。
【答案】C 【例题4】为预防禽流感,某同学为养鸡场配制消毒液,在用量筒量取浓的氯胺(NH2Cl)消毒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过程均正确),则所配消毒液的质量分数()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A、无影响
【答案】B 注:可以通过画图来说明,试试看!
【例题5】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B、偏大
C、偏小
D、无法确定
A、8.3g
B、7.7g
C、3.3g
D、2.7g
【解析】天平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对实验影响很大。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读数,根据左边质量=右边质量+游码质量可知,氧化铜的质量=5g+2.7g=7.7g
【答案】B
【例题6】某同学加热2~3mL食盐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点燃酒精灯
②加热
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④往试管中加入2~3mL食盐水
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④③②⑤
B、①③④②⑤
C、④⑤③①②
D、④③⑤①②
【解析】加热液体的顺序是先加入液体,把试剂瓶盖好后放回原处,夹好试管夹,点燃酒精灯后加热。
【答案】C 【例题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全国中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解析】通过图的方式表达基本操作比文字表达直观,若平时亲自动手实验,不难回忆出哪些是正确做法。很显然B、C、D选项中图示操作是正确的,而A项的做法会引起失火事故
【答案】A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 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七、原子与离子
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如:Na与Na+、S与S2-如何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提纲
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当 M有机物 等于 MH +MC 不含有O元素;大于 MH +MC 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1)要注意标示的是物质的质量还是元素的质量,如:加钙盐CaCO3-Ca,加碘盐KIO3-I;(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1)标示的含氮量 实际含氮量(不纯)根据化学式计算含氮量 理论含氮量(纯)则纯度=实际含氮量/理论含氮 量×100%(2)判断广告其真实性
若标示的含氮量 大于 理论含氮量 则是虚假广告。
十三、平均值问题
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
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
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1)查化学式---根据化合价;(2)查配平---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3)查条件和箭头----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2)比例式必须要列;(3)设答必须要完整;(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2)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着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
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1)用什么药品?固体能否选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体能否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装置?(2)依据什么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常见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常见的收集装置有哪些?(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
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 ,如何实现?
四、温室效应
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C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2)探究CO2与水、澄清水灰水反应,学会设计实验说明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六、知道CO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物理性质有哪些?(2)化学性质有哪三个?(3)如何检验CO?
初三化学用语复习
(第一学期)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常用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
2.能简便、确切地使用化学用语表达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变化。
3.提高应用化学用语进行思维和综合演绎的能力。
教学过程
【引言】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国际性化学科技语言,因此熟练地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初中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要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达到能够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
【板书】
一、有关原子的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设问】书写元素符号有哪些规则?
【回答】书写元素符号注意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讲解】书写元素符号时,不要大写、小写不分。也不要认为大写就是把字母写得大一些。这些都是同学经常犯的错误。还要注意小写字母不要互串,例如铜写成Cn,锌写成Zu。我们要熟练掌握书上的27个常用的元素符号。
【设问】大写字母C能组成哪几种常见的元素符号? 【回答】C(碳)、Cu(铜)、Ca(钙)、Cl(氯)等。
【投影】在下列第一排大写字母和第二排小写字母之间用短线连接(每个字母只能连接一次),表示五种常见的元素符号,并写出元素符号的名称。
A
M
S
H
P
I
g
n
b
r 【讲述】这是一道简单的元素符号练习题,看哪一位同学连得又快又正确。请最快做好的学生把答案写在投影片上。【投影】投影学生答案后开展讨论。
【设问】元素符号表示哪些意义?以O为例说明。【回答】O既表示氧元素,又表示一个氧原子。
【小结】元素符号是化学用语的字母,书写要规范,避免一些习惯性的错误。
【板书】2.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带电的原因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投影讲解。)【投影】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硫原子的是______。
【回答】D 【讲解】本题解题时先看核电荷数。硫元素的核电荷数是16,B、C可以排除。再看核电荷数是否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才是原子,不等的是离子。
【投影】填表
(讨论略。)【小结】元素的性质跟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最外层上的电子数,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多于4个,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一般是8个(除He外)。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原子相互形成化合物时的性质,所以也决定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掌握原子的结构,可以帮助理解、记忆元素的化合价。还应当了解有些元素会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板书】
二、有关分子的化学用语 【板书】l.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投影】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气______,氢气______,氦气______,氮气______,氖气______,氯气______,铁______,硫______,磷______,铜______。
【练习】请两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写在笔记本上。
【讲解】常见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如O2、H2、N2、Cl2。稀有气体由单原子构成、固体非金属和金属,由于结构复杂,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例如Fe、S、P,实际上只代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板书】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投影】写出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练习】请一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做在笔记本上。
【讲解】书写氧化物的化学式,氧元素写在右边,其他元素写在左边,把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如SO2。
【投影】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中原子团的名称和化合价。
(回答略。)【讲解】有的物质分子中有两个原子团,如NH4NO3。【设问】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原则是什么? 【回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讲述】对,下面我们练习一下。
【投影]写出下列四个方块中第一行跟第二行的元素或原子团组成的化学式,并写出名称。每小组做一小题,每组请一位学生把答案写在投影片上。
【讨论】投影学生答案,开展讨论。
【讲解】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把金属元素、氢元素、铵根写在左方,非金属元素、酸根、氢氧根写在右方,顺序不能颠倒。化学式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一定要为零。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比要约简,如氧化钙不能写成Ca2O2,应是CaO。
要特别注意的是:H2CO3、H2SO4应叫做碳酸、硫酸,不能叫碳酸氢、硫酸氢。ZnS应叫硫化锌,不要跟硫酸锌混淆。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分子式仅表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离子、原子构成的物质,例如NaCl,只表示Na+和Cl-的个数比是1∶1,在氯化钠晶体里并没有氯化钠分子,所以NaCl只是氯化钠的化学式。化学式是含义更广泛的化学用语。【投影】简单、确切地表达下列化学用语的意义。
(1)2H______,(2)O2______,(回答略。)【讲解】要掌握原子、分子、离子的基本概念。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面的系数是原子的个数,化学式的前面的系数是分子的个数,离子符号前面的系数是离子的个数,系数是1省略不写。要注意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的区别,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
【投影】具有下列质子数的四组元素中可能形成A2B型化合物的是______。
A.12和17
B.11和16
C.13和8 D.l和8 【回答】(不一致。)【讲解】A2B型化合物中,A显正价,B显负价。因为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要等于零,A是+l价的,B只能是-2价;A是+2价的,B只能是-4价,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质子数l是H,11是Na,它们跟质子数是8的O和16的S,可以结合成A2B型化合物,例H2O、H2S、Na2O和Na2S。正确答案是B和D。
【投影】下列物质中的氮元素表现出可变化合价的种数是____________。
HNO3、NO、NO2、N2O、N2O5、N2O3、NH3、N2、NH4NO
3[
]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八种
【回答】C 【讲解】在标具有可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时,要先标出已知确定化合价的元素,然后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算出具有可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单质的化合价为零。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可根据铵根和硝酸根的化合价分别算出两处氮元素的化合价。
【小结】化学式是化学用语中的重要环节,它承上启下,物质的组成、变化都以它为基础,同学们必须牢固掌握,避免下列错误:
(1)化学式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不等于零,例如,碳酸钠写成NaCO3、氧化铝写成AlO。
(2)违背书写原则,如2OS、ClNa、Al3(SO4)2。
(3)原子团和化学式混淆。例如,把碳酸写成CO3,把氨气写成NH4。
(4)任意夸大应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原则而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分子式。
【板书】
三、有关化学变化的化学用语 【板书】1.化学方程式
【设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什么原则?(回答略。)【投影】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2H2O===2H2+OC.2Zn+2HCl===2ZnCl+H2↑
D.2NaOH++CuSO4====Cu(OH)2↓+Na2SO4
【回答】D 【设问】A、B、C错在哪里?(讨论略。)【投影】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步骤、意义和内在联系
【归纳】根据投影,边讲边归纳。【投影】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4g碳和8g氧气反应,能生成12g二氧化碳。
【回答】有不同意见,请双方学生阐明理由。【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C+O
2CO2。可以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是3∶8∶11,4g碳没有全部参加化学反应,只有3g碳和8g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11g。
【投影】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练习】请两位学生把答案写在投影片上。【讨论】投影学生答案,开展讨论。【设问】用哪些方法配平这些化学方程式?
【回答】第(l)题用最小公倍数法,第(2)、(4)题用奇数配偶法,第(3)题用观察法。
【投影】写出下图编号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请两位学生把答案写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笔记本上。【讨论】投影学生答案,开展讨论。
【投影】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程序,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各部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和C都是无色气体,C能燃烧。B和D都是黑色粉末。当加热D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试管两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A、B、C、D的物质名称,甲、乙、丙、丁部位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请两位学生把答案写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笔记本上。【讲解】本题是用化学用语回答的实验推断题,解题的突破口是当加热D时,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可知D是氧化铜。B也是黑色粉末,它跟A反应时生成C。C可以还原氧化铜。由以上事实推断,C是一氧化碳、B是碳、A是二氧化碳。然后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投影学生的答案后开展讨论。
【小结】学会用化学用语对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实验事实进行推断。
教学说明
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通过顺口溜、小竞赛、实验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利用概念进行记忆和书写逐渐过渡到根据物质结构理解记忆和书写,使学生较牢固地掌握化学用语。
专家讲评
执教者精心设计化学用语的每一个认识步骤,将繁杂的知识有条不紊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中能结合学生易犯的毛病、联系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利用顺口溜、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在新情景下维持学习的积极性。
一、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
对我们初三学生来说, 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 因此, 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的方法是: (1) 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 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 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 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注意力, 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 详细对比自己的想法,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 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联系已学过的基础知识, 如果遗忘了就要及时复习, 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 以旧带新, 温故知新; (3) 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 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思考课后习题, 试着解答, 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二、课上认真听讲, 认真记录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 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 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 利在课后”, 如果在课堂上能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困难了;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 当堂没听懂, 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 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 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课, 是学好功课的关键.
听课时, 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 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 遇到没有听明白的地方要做些记号, 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 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 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 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的地方, 这样也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自己能判断是非.听课时, 眼睛要盯着老师, 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 进行积极地思考, 仔细地观察, 踊跃发言, 及时记忆, 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 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掌握重点内容的问题所在, 他们只是听到一些重点, 而且听的也是老师讲的一些零碎的片断, 然后自己加以胡乱总结, 以至得出的一些结论不是错的, 就是不全面的.由于初中化学知识点比较零碎, 老师在讲课时, 都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的.因此同学们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要做好课堂笔记, 这不仅有利于课后复习, 掌握重点, 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课时“走神”.在记课堂笔记时, 必须讲究方法, 要在听清楚老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 记重点、难点、疑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特别是老师放慢语速重复的内容, 与课本内容相同的部分可在课本上标出, 课后整理笔记时可补全.要不间断地进行复习, 循序渐进, 每天认真阅读课堂笔记, 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 达到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每单元学完后还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在整理总结的过程中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连点成线, 织线成网, 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便于掌握.
三、课后认真作业
很多学生在没有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就开始做作业, 所以很多学生就是把课本打开着做作业.学生应该先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复习, 然后合上课本进行作业, 遇到不会做的题目, 作个记号, 第二天老师评讲时认真听讲.这样再经过自己的消化, 才能把所学知识掌握.
初中阶段的化学, 因受学生学习水平的限制, 描述性知识偏多, 概念多, 而且集中,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 要努力化难为易, 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实际, 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 多引导学生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 引导得出结论, 进而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典型实例, 给学生以指导, 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 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 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 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 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 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 虽然不一定求全, 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 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在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 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关键词:新课改;观念;模式;高效;课堂;效率
如今,我国的教育一直朝着素质教育所努力,新课改已实施多年,新课改中倡导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为了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得到全面且高效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课堂教学策略构建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课堂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而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主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同时,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调整师生关系;课前充分准备是高效课堂开展的前提;教师对学生全面的了解和教学情况的实施是高效课堂开展的关键。接下来,本文就初三化学如何开展高效课堂进行了分析。
一、合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而备课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备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所谓的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设计。而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料,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综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点、教学目标等多方面进行教材的备课,从而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备方法指的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这样就需要教师考虑教学目的,落实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步骤等,这是整个课堂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一个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涵盖教师的讲授、实验、学生自学、讨论、总结等多个环节,教师应该把每个教学环节都融会贯通。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等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教学现状,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而作为初三阶段的化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师一方面要恰当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青少年本身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多媒体本身的声、图、视频等优势,是课堂教学中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但它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创新教学方法,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师讲解和实验演示相结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应处理好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对于无需用多媒体讲解的内容应运用教师讲解或板书进行。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多媒体演示化学实验与学生亲自操作的化学实验的关系,不应将学生需要亲身实验的化学实验用多媒体演示,而对于一些大型的、困难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供学生了解。学生亲自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實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总之,教师要将多媒体与化学教学相结合,寻求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三、化学实验教学在课堂的运用,实现化学高效课堂的开展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学生不断实践和思考,教师单一的说教式教学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学生无法对化学产生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而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形成一定的化学逻辑,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一定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在课堂的教学地位。然而,如何使化学实验教学更有效则需要教师不断的实践,一方面,教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而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掌握实验教学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对实验内容反复预试,掌握影响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因素,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实验教学注意事项的拟定,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化学实验。同时,课堂上的组织工作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错误,调控实验进程。最后,实验总结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指导学生实验,总结出学生的易错点、难点、重点等。
总之,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闫晨光.如何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10).
[2]殷新安,吴红.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反思.新课程:中学,2012(07).
(作者单位 厦门市湖里区博林民办学校)
教研工作总结
通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化学都能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能学有所进,学有所成,总体效果较理想,基本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与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总体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现将本学期化学备课组的工作总结以下
一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掌握“双基”是学习化学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狠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单元(课题)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由于学校有组织地进行了周六补课,我们也适当调整了进度,将下学期的一些内容提前地讲完,为下学期减轻负担。
二 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在期末复习期间也加大了这方面的复习。将中考有关探究的题集中复习,取得了好的效果。
三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钻研化学课程标准。
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在课堂上采用分组讨论形式上课,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形式得以改变,促使全班同学的成绩同步提高。备课组收集一些新课标的资料印发给全体成员,让老师改变教育观念以适应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四 加强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所谓集体备课我的理解是:优势互补,统一认识。统一认识是集体备课的主要目的之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防止教学过程中不分重点、甚至知识点漏讲等情况的发生。再譬如说哪些内容该补充,在何时补充等,都要在集体备课时明确,做统一安排。集体备课时,还要统一作业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纠错率,建议作业讲评时学生要进行错题收集整理,提高个人对错题的理解率,也做为个人今后的复习资料。期末复习时我们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整理每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加强记忆,老师上课时再给予订正。本学期备课组要求提前一周备课。每次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 集体备课不能代替个人备课。要想上出一堂精彩且质量高的课,必须要有个人特有的东西。这就必须个人精备。各人情况不同,备课形式不同。
鉴别物质,主要还是以鉴别离子为主,(一)水也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用水鉴别时出生地现象一般为溶于水和不溶于水,溶于水的再看水溶液的颜色;
(二)水溶液颜色:常见包括:含Cu2+的溶液呈蓝色(CuSO4CuCl2Cu(NO3)2);
含Fe3+呈黄色:Fe2(SO4)3FeCl3Fe(NO3)3;Fe2+呈浅绿色:FeSO4FeCl2Fe(NO3)2其他的一些水溶液一般呈无色;
(三)检验H+离子一般用紫色石蕊;有CO32——存在时鉴别常用酸溶液;
(四)如果遇到酸碱盐三类物质的鉴别用紫色石蕊(盐不是碳酸钠)
1、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不能鉴别的是()A、碳酸钠和碳酸钙B、硝酸钾和氯化钾C、硫酸铜和氯化铁 D、硫酸钠和硫酸钡
2、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用()A、紫色石蕊B、无色酚酞C、硝酸银D、氯化钡
3、检验碳酸盐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加入石灰水,无气体产生
C、加入稀盐酸,产生了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放入水中,不溶解的是碳酸盐
4、不能把稀硫酸和蒸馏水区分开来的物质是()A、NaOHB、BaCl2C、CuOD、Fe5、能一次区别AgNO3Na2CO3NaCl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A、稀盐酸B、NaOH溶液C、BaCl2 溶液D、KNO3溶液
6、可一次性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A、HNO3 溶液B、NaCl 溶液C、Na2SO4溶液D、HCl溶液
7、只有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区别硫酸钠、硝酸银和碳酸钠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B、稀盐酸C、稀硝酸D、氢氧化钾
8、要将HClCa(OH)2NaCl 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开来,仅用一种试剂,可选用()
A、盐酸B、稀硫酸C、氢氧化钠D、石蕊试液
9、下列能把KOH溶液、H2SO4、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氯化钾溶液B、碳酸钾溶液C、硝酸钠溶液D、稀盐酸
10、下列试剂中,能将食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鉴别出来的是()A、稀盐酸B、酚酞试液C、石蕊试液D、石灰水
11、现有a MgSO4b NaOHc CuSO4d NaCl四种溶液,不用外加试剂,用简单的方法鉴别区分的正确顺序是()
A、abcdB、bcdaC、cbadD、cadb
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 ②氯化钡 ③无水硫酸铜 ④硫酸钠,不使用除水外的其他试剂可以把他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
12、某物质具有如下性质: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滴入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物质可能是()
A、KOHB、Mg(OH)2C、CuSO4 溶液D、Ca(OH)2 溶液
13、在下列盐的水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不到明显现象,则这种盐可能是()
A、FeCl3B、KNO3C、Cu(NO3)2D、CuCl214、在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可能是()
A、AgNO3 溶液B、H2SO4 或硫酸盐溶液C、AgNO3、H2SO4 或硫酸盐溶液D、无法确定
15、(杜佳维)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酚酞试液和同组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能鉴别的是()
A、硝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B、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稀盐酸
C、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D、氢氧化钠稀硫酸氯化钡
1、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做实验得出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夜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与稀硝酸
从实验结果可判断出,该粉末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
2、有A、B、C三种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他们是稀硫酸、稀盐酸和稀硝酸。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各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只有C出现白色沉淀,另取A、B两种溶液各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只有B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得: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
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CuSO4NaNO3 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物质,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3)另取(1)中少量的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FeCl3KCl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为证实其组成,做了以下实验:
(1)将这包固体粉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2)向(1)的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初三化学论文】推荐阅读:
初三化学复习方法07-13
初三化学期末考10-03
初三化学寒假复习10-05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06-20
初三化学工作总结07-20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总结09-10
初三化学课后习题答案09-25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填空10-13
初三化学方程式大全11-07
初三化学月考总结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