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9篇)
之旅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羞涩(sâ)
.炫耀(xuán).B.蝉蜕(tuì)
.灼烈(zhuó).C.猝然(cù).
恍惚(huǎnɡ).宿命(sù).玉砌(qiâ).坍圮(pǐ).隽永(juàn).弥漫(mí).
祷告(dǎo).熨帖(yù)
.D.倔强(jiànɡ).瞬间(xùn).
亘古(ɡân).解析:A项“炫”应读“xuàn”;B项“砌”应读“qì”;D项“瞬”应读“shùn”。答案:C 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A.失魂落魄 亘古不变 淡褪 玉砌雕阑 B.誓言隽永 迷迷糊糊 弥漫 恪守教诲 C.迷迷糊糊 心神恍惚 荫凉 急于求成 D.聪惠坚贞 娇阳高悬 熨贴 声名狼藉 解析:D项,惠—慧,娇—骄,贴—帖。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谈到挺举后面两把的失误,李雪英道出了原因:“在细节上没有处理好,太急于求成,....老想成功,没处理好动作。”
B.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C.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D.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近3 000件淮海战役期间的物品、照片、图表和9处复原战争场景,通过灯光、色彩、音响、多媒体设备,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事件,令参观的专家
创作,①是说创作的艰辛,有“文字”“一个个字”相照应,③是对史铁生以生命创作出的“文字”的赞扬。
答案:C
二、阅读鉴赏(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回想铁生 陈 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真实。
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
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
他跟我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1分)更好地表达作者对铁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1分)(2)表达铁生超越了意外残疾的痛苦打击,(1分)对生命和世界有了更清醒的认识。(1分)7.根据陈村的回想,请从三个角度概括史铁生是什么样的人。(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史铁生是身体残疾但精神健全,勇于深入探索生命意义、世界奥秘的人。(2分)②史铁生是超越自身苦难,爱自己,爱世界,不抱怨,最懂得感恩的人。(2分)③史铁生是面向真实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的最勇敢的(最挺拔正直的)人。(2分)(三个要点:思索生命、乐观感恩、勇敢面对,意对即可)8.文中特别写到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容上:①这一细节证明史铁生与死神争时间的真实的生存状态。②这一细节更形象地刻画了史铁生以坚强的生存意志与疾病抗争和乐观积极的形象。③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对史铁生的敬佩、喜爱、怀念之情。结构上: 引出(“铺垫”、“张本”皆可)下文对史铁生是最勇敢的人的评价。(内容的作用2分,三点答对两点即可;结构作用2分。)9.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哲理深意的理解。然后结合个人体验,谈谈你的感想。(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你用捐肝拯救我的生命,你用作品鼓励无数读者,你用行动为世人立下精神高标,你用生命书写生命。你的生命就是一本书,你的故事写尽感动。你是轮椅上的哲人,永远的大师。谢谢你,史老师,祝您一路走好„„
12.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涵。(不少于50字)(5分)
吴江
我与地坛(节选)
导学新概念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在四个概念中,分析应是基础,只有完成对课文的具体认识和透彻理解之后,才可能对课文的一些问题或方面形成自己的看法,即做出评价。有了对课文的看法,也就清楚课文哪些地方有助于丰富和提高自己,使自己的阅读、鉴赏、写作,以至思想水平得到发展,这种有目的地学习课文,就是借鉴和吸收。
根据上述理解,分析课文应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环节。本篇课文的内容涉及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深邃而透辟,在感情处理上沉郁而厚重,文笔优美而坦诚,提供了品读分析的多种资源。
课文分析可以考虑以作者感情为中心,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同地坛的关系中渗透着看似简单实则极为丰富的感情,地坛的种种风物无不与人情交流,这里有的是人物与自然的对话、人物心灵中一种情绪与另一种情绪的对话。在第二部分,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抓住对上述各种感情的分析,可能找到解读全文的钥匙,从而完成评价、借鉴、吸收等任务。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也应是分析和评价的重点。
资料显示屏:
史铁生颇值得关注。他因严重残疾被逸出了生活的常轨。政治活动、社会交际、物质欲求,乃至日常生活的世俗屑务都渐趋淡化、消隐,而精神的追寻、情感的宣泄、心灵的倾吐却被突出、显现出来。他认为,“敢于背地里毫不规避地看看自己,差不多就能算得圣人”。他的`确比别的作家更多地思索自己的命运,审视了自己的灵魂(虽然,这仍显得不够)。《我与地坛》《好运设计》及《黄土情歌》等,就都是这方面的探索,也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但他的“文体观念”却不十分清醒:他在写“散文”时常常和写“小说”相混淆。因此,他的散文篇幅都太长了(有什么必要写得那么长呢?),而且,“叙事”太多,心灵的解剖、灵魂的逼视反而反面不够集中、深透-这都是他在今后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北师大《当代文学史》)
教学设计:
课文两部分的内容有很明显的分别,那就各自为单位进行分析,两部分间的联系以后自然可以看出。
第一部分的解读从整体感知文意开始,抓住课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上感激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至少曾经如此。为什么地坛对作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拯救了作者,这便构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础。
接着该分析作者怎样抒写他与地坛的关系。课文没有浅薄地写地坛如何美丽壮观,如何生机盎然,让人不由得恢复对生的留恋和热爱。事实是课文倒写了不少园子里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地坛对作者的影响不是在简单的比照中完成了,地坛给予作者慰藉和启示有其独特的方式。让学生细读课文,看他们能否找到有用的线索。
第四段写道:我一下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什么意图呢?作者又写道:“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就是了,一边是大都市的喧嚣,一边是桃源般的宁静。一下就打动作者的,就是地坛的宁静。
教学重点: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品味。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的生命是异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终艳阳高照。所以,当病痛、甚至是残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之神对你极尽捉弄时,你将作出何种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还很难作出抉择。那么,就让经历了风雨的史铁生来告诉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因此,我们对本文的研习大致可以由此而展开。
三、初读感悟:(学生带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
1、“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教师补充关于史铁生的经历: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黄金年华,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时,却不幸残疾了,这打击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回避的严峻问题。
因此,他当时的心态应该是痛苦、消极、颓废。去地坛的目的就是逃避。
明确:①“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荡。”(荒芜、破落)②“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四、课外拓展: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学生自由阐发对生命的认识,尤其是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和重新定位。
五、精读品味语言:
①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像小雾一样,给人以一种美感,给人以希望。④“露水在草叶上流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其它内容略)
一、积累运用
1.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荒芜(wǔ)宿命(sù)剥蚀(bō)连篇累牍(dú)B.坍圮(qǐ)亘古(gân)熨帖(yùn)强人所难(nán)C.炫耀(xuán)猝然(cù)恪守(kâ)藏污纳垢(gòu)D.归巢(cháo)嘈杂(cáo)缥缈(piāo)声名狼藉(j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狂妄 仓桑 衰败 失魂落魄 B.坎坷 余暇 步履 肆意雕琢 C.脾气 荒芜 安祥 身临其境 D.聪蕙 羞涩 荒辟 猝然去世
3.填在下文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 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 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A.散落 坍圮 淡褪 剥蚀 B.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
C.淡褪 散落 坍圮 剥蚀 D.坍圮 散落 淡褪 坍圮
4.下列句子,修辞格不相同的一项是()
A.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B.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D.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10题。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5.“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中加点的词各指什么? “一个世界”是指。“另一个世界”是指。
6.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小昆虫和自己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
7.“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一句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这段文字中还有哪句与此相同?
修辞手法:。相同语句:。
8.作者对蜂儿、蚂蚁、瓢虫等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在驱散了笼罩在心头的死亡的感觉后,重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用文中的话回答)10.史铁生对于生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为什么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落 叶 王 蒙
人说自己的作品是结成的果实,我却觉得,我的作品像一片片落叶,一年年落叶,一阵阵落叶。
春天,叶芽萌发,渴望生长,汲取养分,迎接阳光。夏日,日趋丰满,摇曳自语,纷披叠翠,自在茁壮。而小树成为大树,老树就靠了这些树叶而呼吸,而做梦,而伸展自己的向往。
等到秋天,一片树叶又一片树叶犹豫不决地和树干商量,我完成了吗?我可以走了吗?我渴望乘风飞去,海阔天空,被心爱的知音拿去珍藏。我又怕我们去了,使母亲树干凄凉。
树干说:去吧,去吧。我已经尽到了我的力量,你们是无法挽留的呵,纵然与你们告别使我神伤。我们应该去迎接命运的试量。
一片又一片的树叶落下了,它们曾经是树的,现在也还是树的,却又不是树的了。它们是它们自己,是树的过往的季节,过往的尝试,过往的儿女。又是大地的新客人,新的星外来客,新的友人。
它们也许因陌生而受疑惑的冷眼,它们也许因平凡而受不经意的遗忘;它们也许会引起清洁工的烦腻而被一柄大扫通通地扫到大道旁;它们也许被认为枯干而被一根火柴点燃发出短暂的烟和光;它们也许被认为美丽而藏在情人的心上;它们也许被一阵大风吹入异乡而受到意外的欣赏;它们也许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做成切片,浸入药液,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分析„„
太多的树叶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呢?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干弯腰低头,不好意思,黯然神伤?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干大发感慨:我为什么要长这么多的树叶呢?它们过多地消耗了我的精力和思想。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叶而是外汇、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
树不会愿意处在自己落下的树叶的包围之中,树不会再看自己早年落下的树叶,树也不能忘怀它们,不能怀着长出新的树叶的小小愿望。
1988年秋,10月在苏州,我问陆文夫兄:“当你看自己的旧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可像我一样惆怅?” 他回答说:“我根本不敢看啊„„” 落叶沙沙,撩人愁肠。
11.作者将自己的作品比作“一片片的落叶”,从“落叶”的比喻意义看,文章写春天、夏天、秋天的树叶的景象,表现了什么?
12.作为“大地的新客人”,“落叶”有哪些遭遇?试加以概括。文章是怎样突出这些遭遇的? 13.从文章的结构和表达的感情看,结尾三段有什么作用? 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王蒙在《落叶》中,发现落叶是美的,因为它们绿过,为树的成长尽了自己的责任。B.《落叶》使人联想到秋天、伤感,本文说“我的作品像一片片落叶,一年年落叶,一阵阵落叶”,流露出作者忧郁、哀伤的情感。
C.“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外汇、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价值和人生追求的反思。
D.作者独具慧眼地从“落叶”中发现“美”,它不因泛黄而自哀,而是欢快地离开树干,充满灵性之美。
E.《落叶》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作者借落叶否定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表现了作者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三、表达交流
15.地坛给了作者以生命的启发,你是否也有这样一个放松、愉悦身心的去处?请以“一个好去处”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真题演练
1.以“关爱”为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4分)(05高考山东试题)
〔例句〕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思路解析:题目里的要求有显性的,有隐性的。显性的是容易知道的,隐性的就是第2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答案: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解析与答案)
一、积累运用 1.思路解析:A荒芜(wǔ)——荒芜(wú)。B坍圮(qǐ)——坍圮(pǐ),熨帖(yùn)——熨帖(yù)。C炫耀(xuán)——炫耀(xuàn)
答案:D 2.思路解析:A仓桑——沧桑。C安祥——安详。D聪蕙——聪慧,荒辟——荒僻。答案:B 3.思路解析:剥蚀:物质表面因风化而逐渐损坏。一处只有使用此词才恰当。第二个空,“朱红”是颜色,只能用“淡褪”。第三个空不能用淡褪,而能用“坍圮”,第四个空用“散落”也比用“坍圮”好。
答案:B
4.思路解析:A、B、D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答案:C
二、阅读鉴赏:
5.思路解析:由于作者身体的残疾,从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于是就想逃避他的眼前社会,而想进入另一种状况的社会。
答案:“一个世界”是指正常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另一个世界”是指作者自我封闭的不会和别人接触的地方。
6.思路解析:这里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借小昆虫来抒发当时心中的感觉。
答案:作者当时对人生悲观失望,觉得自己和小昆虫一样可怜,以此来抒发当时心中的郁闷感觉。
7.思路解析:句子中把蜂儿比作一朵小雾,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另外语句:“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8.思路解析:作者写得几种动物充满了活力,给人一种力量,摧人奋进。
答案:从这些生灵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意趣,得到了一些人生的启示,增添了对生活的信心。9.思路解析:抓住问题里的关键,这句话问得是一种转变,由笼罩在心头的死亡转变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寻找时应该找类似的句子。
答案: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10.思路解析:结合作者的经历来回答,尤其要紧紧扣住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经过来回答,并要答出史铁生理解的人生的意义。答案:作者史铁生在双腿残废后,时常去地坛,死亡的感觉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也许一般读者都考虑过生与死的问题,但是不像史铁生这样贴近死亡,所以他对死亡的思考比一般读者更深入、更真切,对人生也有了一种彻底的理解和认识。
11.答案:表现了作家倾尽全力的孕育、创作并奉献给社会以接受检验的过程,以及作家对作品的感情。
12.答案:(1)“落叶”(作品)或遭冷遇或被欣赏,或成为研究的对象。(2)文章借助于一连串的“也许”,以排比句式突出表现“落叶”的遭遇。13.答案:呼应文章的开头,借陆文夫的话道出了作家对自己的作品的共同感受。14.答案:AC(B项“流露出作者忧郁、哀伤的情感”不当;D项“充满灵性之美”牵强附会;E项“否定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表现了作者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与本文所包含的哲理不吻合)
教学目的:
1: 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命运交想曲》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首音乐——贝多芬的《命运交想曲》。这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也是抗争命运的文章。打课题和作者幻灯片。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作者仅仅是写了我和地坛吗?
还写了母亲。现在请同学们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二:朗读、分析、评价
(一)第一部分
1. 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2. “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分析。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
3.“总是”到地坛去。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这是一个环境怎样的地坛?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启示?(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朗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
启示:生是一个不可辩驳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配乐朗读此句。)
这个启示使作者的命运起到了什么样的变化?
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他“决定活”下来了。(古园的形体“辛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譬如``````”这些环境的永恒特点又给作者思考“怎样活” 提供了一种氛围。
所以说我与地坛的关系十分密切,用课文的词语来说是有一种“宿命”的“缘分”。甚至可以说是作者的救命恩人。所以他“总是”要跑到地坛去。
(二)第二部分
导: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那么就有几个问题要问同学们:
1.是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
3.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4.这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个别学生朗读1-3段,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划出回答前三个问题的关键语句。)
(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
(2)母亲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母亲是一位“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的生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速读课文,找出下文中写出母亲给我“影响”的一句。)“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转,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
5.作者知道这一点是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知道的?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是通过“设想”而知道的。其中蕴涵着深深的对母亲的怀念。可见,这里不仅写出了母亲这一辈子给了我生存的启示,同时也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个别学生朗读,评点,老师范读,再学生齐读。)
三.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导:地坛的特殊环境给了作者这样的生死观的启示。母亲的生命历程也给了作者那样的生存启示,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你对生死观有无别的看法?
为理想而活,为爱我的人而活,也为母亲的骄傲而活等等。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板书:
地坛:荒芜但不衰败
母亲:疼爱理解
活得最苦
作者:设想
生存的启示
生,不再可以辩驳 决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怎样活:
承受苦难,坚忍生活
我与地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体会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母亲无语言表的感激之情。
3、学习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4、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品味作品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渗透点
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而又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联系。
3、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解决办法
1、通过分析地坛中的景致,抓住其特征,来理解它对“我”的影响。
2、抓住母亲的心理变化的关键词,来体悟母亲对“我”的关爱。
3、借助多媒体课件,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三.学法引导
1、文本研习:抓住重点语句、关键词语。
2、小组谈论:交流研习内容,达成基本共识。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研习文本,学生抓住情景交融的关键语句解读课文。六.教学步骤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个性格倔强的人,按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富有个性的人,在遭受苦难、失败或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往往无法听得进别人的劝告,他往往会独自一个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地恢复疲惫的身心。事实上大自然中的某些景致正好契合了我们心灵深处某个脆弱的部分,它们无声无息中给我们以慰藉,给我们以启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与地坛》中的“地坛”也正是这么一个地方,它让身心受到巨大创伤的“我”(作者史铁生)能够在这里静静地舔舐伤痕,思索自己的命运,思索人生的价值。那么这个“地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作者史铁生在这里又有些什么生命的感悟,我相信通过课文的学习,大家会对此有一个深刻的影响。
二、作者及地坛简介:
1、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史铁生的一些基本情况:
(PPT放映)这就是史铁生,这张照片是我见过的史铁生照片中拍的最好的一张了。大家可以看到他坚毅的眼神中所透露出来的那种倔强,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
2、接下来我们看作者简介,大家看屏幕。(PPT内容,教师可请学生朗读或自己朗读。)
3、作者史铁生对他自己的名字作了这样一番阐述。(读一遍PPT上内容,所以有人说,史铁生能够坚强不屈地活着并进行创作,这件事本身就是阐述生命、阐述人生的最好作品。)
4、我们再来看看地坛的一些情况,这就是地坛。(PPT内容)
三、简单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马上进入文本的学习,请大家快速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在阅读过程中请找出直接描写地坛景物的语句,并思考作者的感受。
1、请一位学生说下,描写地坛景物的语句有哪些? ——慢慢引导学生得出答案。(这应该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很快找出来。)(PPT放映)
2、集体朗读这三段景物描写的句子,注意要用缓慢的语速来读,边读边思考,作者史铁生见到这些景物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心里是怎样一个变化过程。①、景致一:请问这是怎样一幅画面? ——荒芜破败、冷落凄惨
那么作者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原文回答。
—— “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更容易看见自己的身影。” 怎样理解这两句话?请同学回答。
——我们看到地坛是荒芜破败的,冷落凄凉的,而此时作者的心境是失魂落魄的、颓废沮丧的,所以他走进这地坛感觉到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所以,他才深有感触地说:“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而“我也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那么作者更容易看到时间的什么呢?更容易看见自己的身影,那又会作何感想呢?联系前面的夕阳晚照,断壁残垣这样一个氛围,我们不免会想起时间的漫长,时间的永恒,继而想起自己的渺小和在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对吧!所以说,一切个人的痛苦在这样阔大背景的映衬下都显得毫无分量的。对这几句话我们就做这样的理解。②、我们再来看景致2: 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各种小生灵洋溢着生命活力,生生不息的画面。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长久呆在地坛里有了新奇的发现,这又引发了他对命运、对人生的进一步思考。“命运之神”道是无情却有情,在这么荒芜破败的环境下,花草树木,鸟鱼虫兽,各自展现着生命的力量,所以,作者从这一双重境界中又分明感受到在无情之中却是生命的有情,花木鸟虫,各自向作者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活的蕴藉和爱意。地坛之于作者,馈赠是如此的丰富,它以只可意会的独具意蕴的形象为一个濒临绝望的人开蒙引导,使他从自己的不幸中走了出来,曾经焦躁不安无可如何的作者慢慢地变得平和而宁静,他透过地坛宗教般地想象到另一个世界。(PPT内容展示。)③、景致3 对上面两段景物描写的句子作了分析之后,我们大家知道作者对地坛的景物描写其实也就是对生命的解读。这段文字中,6个“譬如”正是解读了生命的种种状态。大家看,落日映出的是灿烂,雨燕高歌的是力量,冬天雪地的脚印令人昨日明天遐想不已,苍黑的古柏镇静坦然地面对一切,最后的落叶留下了回家的美丽。所以,作者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既然如此,作者想到那么自己又何必过于执着一己的得失,一时的荣辱,有道是“人生须臾,沧海一粟”,“风物长宜放眼量”。那么这几句话,我们就可以解读为:(PPT内容展示:在生命过程中,万物都要尽其所能,活出不可更易的特性,展示出生命的最大活力和价值。)
3、每段景物描写都让作者产生深深思索,在地坛景物的描写叙述中作者已然把困扰自己的有关“生死”和“怎样活”的问题思考得非常透彻。那么,我们再来明确一下,地坛到底给了他怎样的启示,让他解决了困扰他的三个问题。
首先是地坛的荒芜,正是因为荒芜让作者有了一种皈依感,让他觉得地坛与他息息相关,有着宿命般的联系。然后地坛又不是衰败的,而是充满着生机的,所以让作者觉悟:“我自己虽然残废,但却不能因此而颓废”。从对园子的喜爱也就自然想到对生命的珍视,最后得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从而解决了“死”的问题。
那又为何“生”呢?还是地坛的景物给了他活下去的理由:古柏的苍幽、坦然,各种生灵的卑微却生机盎然让他想到“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死亡也不应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也就是自然法则。”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那么眼下,我们的剩下的任务也就只有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怎样活呢?作者连用了六个譬如,让我们明白“在生命的过程中万物都要尽其所能,活出不可更易的特性,展示出生命的最大活力和价值。”
4、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与地坛是有着宿命般的联系的:作者在情感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依赖地坛,在心理上迷恋地坛,是地坛给他提供了一个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与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这也就是我们开始上课时所说的那样。
四、课文中的很多句子都非常富有有哲理意味,仔细品读令人很有感触。PPT放映“令人感触的句子”,请学生集体朗读一遍。
五、课文作一小结:
今天,我们只是抓住了“我”与“地坛”的联系或者说是地坛给我的启示这个角度匆匆忙忙地分析了课文。但这篇文章当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命运思考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生命的力量与永恒在不屈中获得骄傲,在苦难中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等等还可以得出很多很多哲理性的意思。我希望大家以后能够经常回过头来看看这篇文章,并认真思考下“生与死”,我相信这样你的生命肯定会多一点分量,多一点绚烂。
六、布置作业,强化学生课堂达成的哲理体悟。
借鉴《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情景交融并能蕴含一定哲理的文字,500字左右。
板书:
荒芜破败(冷落)——失魂落魄 荒芜但并不衰败——残废但并不颓废 对园子的喜爱——对生命的珍惜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讲到史铁生一直呆在地坛,自己慢慢地舔舐伤痕,静静地思索人生、命运,但是却忽略了他身边的一个人,那就是他的母亲。每当作者呆在地坛时,母亲就没着没落地担心他,却又不能直截了当地对他说些什么,因为怕伤到作者脆弱的自尊。多少年来,作者一直沉浸在自我的苦难当中,未曾顾及身边还有比他更痛苦的母亲。知道母亲猝然去世,作者才开始慢慢想到母亲这些年的生活状态了。文章的这一部分是作者怀着深深的忏悔和内疚的心情写下的,写出了母亲伟大而不张扬的爱。
二、在看课文前,我给大家读下史铁生的另一篇文章,同样是写母亲的,我想听了这篇文章后,对于感受和理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有帮助的。(《秋天的怀念》)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三、相信大家听了之后,心里肯定有一番滋味,那我就请大家带着这番滋味来看课文。并请你们能够思考下,该部分写母亲对我作了哪些事情来体现她那伟大而又不张扬的爱。(大约5分钟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同学并不一定能够找出来,因为这篇文章是作者深厚感触的一时流露,作者也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写作技巧,完全凭着他对母亲的愧疚与感激之情写下的,所以有些凌乱。我课前给大家做了一番梳理。(PPT放映)“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那么,我就来看一下母亲是怎样来“送儿子”、“忧儿子”和“找儿子”的。请大家从原文中找出来。请学生起来回答。——PPT显示参考答案。
集体朗读这些文字片段。并提醒学生注意红颜色强调的字词,能够理解作者母亲的心情。比如“送”这件事中连续的几个“知道”表明母亲是理性的,对作者的行为只能是无奈的叹息与担心。“找”当中的“悄悄”、“端”以及“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整句话都要好好理解。体会出那种“儿子的世界有多大,母爱就有多宽广。”“忧”这件事都是母亲独自一人在进行,“她随时准备好了承担不幸。”
2、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送”“忧”、还是“找”,母亲都是刻意地避开我,不使我有一丝一毫的为难、尴尬或者伤自尊,正是这种毫不张扬的爱,才显得深沉、无私、崇高,才使得作者在母亲去世后油然而生出深深的内疚和忏悔。
四、PPT显示:“母爱是毫不张扬的,是无私的、崇高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那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一刻„„”
自己先谈谈:我的母亲最让我感动的一刻是我上大学时一次回家,在我走下车门看到母亲,而母亲还没有看到我时,母亲眼里流露出的急切和盼望,而当她也看到我时,她却竭力掩饰这种神情。我觉得这个动作很有意思,为什么我的母亲要不让我发觉她对我的那种关爱,她在表达对儿子的爱居然会羞涩,不可思议啊!那接下来,各位谈谈吧,什么都可以说,只要是关于母亲的,没有关系。我们表达对母亲的想法用不着掩饰,所谓的“倔强”与“羞涩”到头只会让我们后悔莫及。(对学生的讲述作适宜的点评。)
五、我想我们的母亲都是非常爱我们的,只是表达的方式有所差异,希望大家今后能够仔细去感悟。同时,我们必须思考另一个问题,我们要为母亲做点什么呢?课文中作者讲到了“为母亲而写作。”非常有意思,那你们呢?是不是也有“为母亲而读书”的想法呢?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的,对吧!
六、好,我们再来听一遍课文的朗读材料,细细品味此中的深刻意味。文章中有很多富有哲理性、令人很有感触的句子大家注意理解。(PPT放映。)
七、最后希望大家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感恩”二字,并且想想为了母亲这省略号后面该怎么填写。
板书: 感恩 为了母亲„„
《亡人逸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鉴赏文章语浅情深的细节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标:借鉴细节描写进行写作训练。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分析与运用。难点:在“不太感伤的断片”中,理解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及深挚的、极度的思念之情。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细节描写及其妙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语设计
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何等豪放洒脱,但“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也有其婉约的一面,譬如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从这首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满是岁月积淀的深情。这种深情,我们的现代作家孙犁也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3),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他的小说作品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对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了一个作家群,这个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孙犁一生中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三、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悼念亡妻的回忆性散文。“亡人”在文中指亡妻;“逸事”指诗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孙犁结婚后一直在外面教学,参加革命工作,后来到延安教学。而妻子一直在河北安平老家侍奉公婆,抚养儿子。真的是“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时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但孙犁对妻子的感情一直纯真深厚,这在作品中多有体现。在妻子逝世12周年的时候,作者又写了这篇散文,以表达对妻子的深深悼念之情。
四、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用4——6个字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明确: 天作之合: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是怎么结婚的。看戏相亲: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勤劳持家: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总其一生:写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并回忆妻子临终前的情景。
五、品读鉴赏
1.默读文章第一部分,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从“天作之合”开始写起? 提示:“天作之合”给全文蒙上了一种神秘色彩。作者特记“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妻子为他带来了爱、幸福和宽慰,甚至是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在这里与其说作者是在谢天,不如说是在谢妻;对天的感念,其实就是对妻子的感念。
2.自由朗读第二部分,探究以下问题:
(1)说一说:你认为这一部分哪几个动词用得比较好?好在哪里? 提示: “盯”、“跳”、“钻”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初次见面时未婚妻腼腆害羞的神态。(2)想一想:“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这句话表现了妻子怎样的个性特点?
提示:这一语言细节描写,突出了妻子作为农村妇女深重的礼教观念,表现出了她的质朴。
3.学生朗读第三部分,讨论:
(1)文章这一部分主要叙述了亡妻哪几件小事?这些小事表现了亡妻怎么样的美德?(2)文章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1)文章这一部分写了“回家诉苦”、“背瓜遭遇”、“学习织布”、“买布粜粮”和“抱孩夜走”几件小事。这几件事情写了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这个过程凸现了妻子勤劳善良、善于学习、疼爱孩子的品质。(2)文章这里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回家诉苦”、“背瓜遭遇”是形成妻子性格转变的转折点,为妻子美德形成作了铺垫。妻子前后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妻子的美德。
4.阅读文章第四部分,自由质疑探究:
(1)结尾交代妻子临终前还记得丈夫做小职员时寄到她家两丈布的事,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两句看似平常的问答,将夫妻恩爱之情写到了极致,中国传统讲究得一还两,薄施厚报,我们可以想见,因为那两丈花布,传统观念较强得妻子对丈夫不知付出多少爱与体贴。(2)文章以妻子“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作结,用意是什么? 提示:文章以“一丝幸福的笑容”句作结,展现了一个辛劳一生却又容易满足的妻子形象。所以作者在前面愧疚地写到:“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深挚地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愧疚自责之情以及对亡妻的极度思念。
六、课文小结
斯人已逝,当作者带着一种愧疚与不安来怀念逝者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 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
七、能力迁移
1、阅读文后“活动体验”的细节描写,说说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用于刻画人物,或点化肖像,或描摹神态,或描写动作,细致描写人物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个细小环节或举动,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2、如何写好细节? 明确:(1)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2)符合人物的个性(3)精心锤炼词语。(4)巧妙运用修辞。
八、课堂总结
金圣叹说过:一花、一瓣、一毛、一鳞、一焰,“其间皆有极微”。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是作品真实性的一种体现。回顾我们看到的几篇诗文,这里使细节真实起来的其实是一种情,一种发自肺腑的真情,也正因如此,它们才具有了令人感动的特质。
九、布置作业
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写一篇文章,表现出你所熟悉的一个人曾带给你的真情与感动。
附:板书设计 亡人逸事 孙犁
初次见面 礼教观念重、质朴贞洁
无车不回
回家诉苦 背瓜遭遇
细节描写 学习织布 善于学习、勤劳善良、疼爱孩子 买布粜粮 抱孩夜走
1.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哲理性感悟;
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理解史铁生对“生命”和“欲望”的哲理性感悟;
2.体会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赏析作者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史铁生对“生命”、“苦难”以及“欲望”的感悟。
教学方法:教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型:教读课
课时:2课时
教具:自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对“生命”和“苦难”的感悟的内容。
2.把握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领会语言特色。
二、导入:
(电脑显示“贝多芬”的图片)
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不幸耳聋后,喊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的誓言,作出不朽的伟大乐曲《命运交想曲》,当中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我们今天学的文章同样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的激情,这就是——《我与地坛》(板书)。
三、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赴陕西插队。20岁时,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电脑显示作者简介和照片)
四、介绍地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帝祭地的场所,也是我国最大且是唯一现存的祭地之坛始建时,坛外辟有护坛一千四百七十六亩,坛内总面积六百四十亩。曾经一度荒芜,后来政府修葺整理为地坛公园,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的整个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端庄、雄伟、别具一格。从整体到局部都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观念和象征传说够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方泽坛、皇祗室、宰生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电脑显示地坛公园的图片。)
五、阅读第一部分回答
1.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如何把他和地坛联系起来的?
①作者是怎样去地坛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摇着轮椅”。
②作者为什么“总是”去?(用原文回答)
明确:“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③他到底怎么了?他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想要逃避?(用原文回答)
明确:“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④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
明确: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电脑显示)地坛作者
荒↓↓双腿
芜↓↓残废
同病相怜
被人冷落←←→→被社会遗弃
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
明确:三处。
(全班诵读第三段、第五段的景物描写部分)
这两段的地坛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主谓短语概括)
(电脑显示)琉璃剥蚀朱红淡褪柏树苍幽草藤茂盛
高墙坍圮雕栏散落
残阳正红
废园沉静
蜂飞蚁动瓢虫升空蝉脱
露珠滚动草木竞相生长
↓↓
古旧荒芜→→→特点←←←生生不息
↓
荒芜但并不衰败
明确:园子无人看管,大部分都沉寂,犹如无人烟的原野。但地坛里的卑微的草木昆虫,并不介意所居之地的荒芜,仍然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顺其自然地活着,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地坛拥有了丰富的生命意蕴,因此荒芜但并不衰败。
3.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关于死的事;为什么要出生;怎样活。
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概括为:生是一个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死也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既然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所以,我虽然双腿残废了,但不应该消极,而要顺其自然地活下去。)
4.作者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可是他还有一个问题,那是什么问题?
明确:怎样活。
①全班同学朗诵六个“譬如”句,概括景物特点。
(电脑显示)落日灿烂雨燕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草木泥土的气味、落叶的味道
②你们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什么?
明确:六个“譬如”,调动了味觉、视觉、嗅觉和听觉,从落日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中,有一种生命的激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③问:这几句解释了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
(电脑显示)地坛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身残志坚
我身体残疾精神不变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继续赏析课文,理解作者对“欲望”的体会。
一、阅读第二部分回答。
1.写作给作者带来哪些快乐与痛苦?他又想到什么?(用原文回答)
(电脑显示)高兴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
中魔想写得更多想得到别人的肯定→→欲望
恐慌担心文思枯竭
悟出道理:人真正的名字:欲望。
2.作者如何看待欲望?
明确:人性的本质就是欲望。消灭欲望,也就消灭了人性。历史上,人类的进步是很多欲望推动的,但灾祸不少也是欲望造成的。因此,它既是“罪孽”,又是“福祉”。
二、讨论思考:
(学生的答案可能丰富多彩,让他们畅所欲言,然后教师总结。)
1.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对人生、苦难有没有新的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活、苦难之间的理解。
明确: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史铁生历经苦难,对痛苦有刻苦铭心的体验,但经过一番深刻的思索后,明白面对苦难,不能逃避,不言放弃,要勇于向命运挑战,让生命重新充满生机。
2.《我与地坛》包含着作者对生、死非常深刻的思考:“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你们对于生和死有过自己的思考吗?结合亲身的经历、体会,试简述你的感受。
明确:生,如果只为等死,人其实早已死去。
3.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人一生中总是充满着各种欲望。请联系生活,谈谈你对欲望的理解。
明确:欲望本身没有好与坏的问题,关键是你对待它的方式和内容。
三、布置作业:
1.人生如戏,其中的演员便是我们自己。这场戏,变化莫测,难以预料。但是,只要我们对人生的信念坚定执著,那么,就算打击再大,痛苦再多,也能化悲剧为喜剧。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诵读能力,从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
重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难点: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
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写作背景
史铁生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并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让深爱他的母亲为此操碎了心。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在地坛痛苦的人生思考,史铁生重新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他将自己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写成了《我与地坛》一文。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诸多方面写了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三、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20xx),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患肾病,又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肾透析维持生命。20xx年12月31日凌晨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作品】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我之舞》《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四、题目解说
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五、层次结构
全文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
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
六、全文分析
1、文章开头绍地坛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自己的小说引出地坛,并说明它是一痤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首先表明我是一个作家,同时又为下文埋下伏笔,促使人们思考,地坛为什么能进入“我”的小说,“我”与地坛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请根据原文回答。
明确:①虽然搬过几次家,但越搬越近。②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④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⑤地坛的荒芜冷落和“我”的失魂落魄相怜相惜,同时地坛又给“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去处,让我从容地思考人生的真谛。⑥地坛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让“我”懂得了活着的情感与意蕴。
3、作者是怎样对“古园”进行具体而细腻的描写的?
明确:抓住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点,选取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事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园的动态美,语言富有诗意。
4、作者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写“十五年中”“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请结合史铁生的心理,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明确:①这个世界是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个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它们可能是寂寞的,甚至是悲哀的,但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它们同样在演绎着生命的美丽。②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它们是生命本身最真实的律动。
5、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的求索过程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明确:作者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母亲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作者描写母亲,着重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从感情上讲,姐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仲,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拯救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6、品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有过母亲的脚印”一句的含意?
明确:作者回到园子中认识到园中处处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都有母亲的牵挂与关爱。这样的总结,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也早与我融为一体。
7、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之间的事情,“我”在“地坛”与“母亲”之间建立了联系。“地坛”与“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命启示?
明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不变,超越了个体有限的生命。文中的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而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七、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八、写作特点
1、本文是一篇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通篇都洋溢着对母亲的深切的爱。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如“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记叙的一些细节深化了主题,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等等。在内容上,本文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内涵深厚。
2、本文还较多地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的残废自伤对比;“我”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而总是顺着“我”对比;“我”重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却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睬她对比等等。通过这些对比,折射出作者对生命的自省和哲理性的思考,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之情和“我”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
九、补充资料
散文:
(一)基本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二)线索:
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三)分类: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十、总结全文
地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大家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模仿“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写作特点给史铁生拟写一则颁奖辞。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选择地坛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些对象,通过与时间和历史、自然和生命的对话,深刻地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B、夕阳残照地坛的断壁颓垣,时间的伟力、岁月的无情、宇宙的浩渺、历史的凝重衬托出个体生命的高贵作者从中获得了灵魂的皈依。
C、本文写作风格独特,在内容上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从始至终自由洒脱而又饱含情感容量丰富,内涵饱满。
D、文中的地坛既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也是作者的灵魂栖居地。作者写地坛突出的是一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
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B、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3、史铁生调动了视觉、嗅觉、味觉描写,展现地坛的博大深沉而动人的生命力。请你试着运用各种感官以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展现“秋季的雨”,200字左右。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C
2、C
3、示例:
孤寂的清秋,只我一人,唯一陪伴我的是这场迟来的秋雨。我松了松衣襟让雨水同我嬉戏。她是那么顽皮,轻弹着我的发梢,轻点着我的鼻尖,轻轻地把我引人她的世界。清香的,我呼吸着这花香似的空气;甜蜜的,我吮吸着这乳汁般的雨。为何你也一人,却如此清香如此甜蜜?或许生命就该这样吧,哪怕一人奋斗,也要进步;哪怕再多困难,也要乐观。我微笑着,看着我头顶的秋雨,心底默念,谢谢你,教我如何面对坎坷的人生。
解析:
1、A项“作者在本文中通篇采用概述式的笔法”错,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B项应为“衬托出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D项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地坛在文中“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
浦培根
我与地坛
教学目标:
1、品味作者深沉绵密、富于创意、富于哲理的语言。
2、理解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3、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文章抒情语言中感悟史铁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文章的内涵。
教学方法:
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感悟和分析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自由地朗读全文,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
一、导入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就再没站起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者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在中国文坛上,史铁生,可谓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教师范读课文,带领学生走进史铁生的心灵世界。(作品第一部分)
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
四、赏析课文,体悟作者的情感
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阅读课文第一节与第五节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颓废、迷惘甚至绝望。地坛
一座废弃的古园,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我”
“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地坛的变化就像作者从“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而地坛外形的“荒芜”刚好与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中“这时候”指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该”指“我”失魂落魄时,“我”似乎与地坛相怜相惜,而地坛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我”。所以“我”与地坛 苏教版第二册教案
浦培根
一见如故。
2、史铁生在绝望中走进了地坛,地坛也自然成了他精神的支柱,在文中作者是怎样抒发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的呢?
“它等待我……又等待我……”“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文中有“宿命”一词。(认为人的生死、贫富都由命运或天命预先决定,人是无能为力的。)作者真的认为这之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吗?(先设疑,在后面解答)
3、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荒芜但并不衰败。
4、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昭示着什么?
地坛经历了四百年的风雨后,如今破败了,但园内的草木依然茂盛得自在坦荡,太阳依然亘古不变,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我”为了“逃避”而来到地坛,地坛让“我”从中看到了时间的流逝与永恒,历史的沧桑与悠久,心灵渐渐平静下来。
过渡:以后15中他常常来,发现地坛对他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请学生朗读第七段。
5、“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 “有些东西”是哪些东西?(朗读有关内容)
明确:
落日的灿烂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
苍黑的古柏(幻灯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
6、所谓“有些东西”实质指的是什么?对作者“我”产生什么影响?
明确:与“形体”相对的古园的“神” ——永不改变的、生生不息的精神。人们可以改变古园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变;命运可以夺去“我”的双腿,但不能夺去“我”的意志。“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一颗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的灵魂已皈依地坛,地坛成为一个精神的家园。他说,“所以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
7、当初,作者带着三个问题走进地坛,在地坛公园里仍然思考着这三个问题,请问这三个问题是什么?作者找到答案没有?
明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死:“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我的身体残疾了,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就是,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问题,“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就是,我要不要活? 第三个问题,“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就是,我应该怎样活?
双腿的残废,使得史铁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这个时候,地坛勃勃的生机冲散了他想死的念头。史铁生说,他还要感谢卓别林大师,“卓别林”在电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个要自杀的少女时说了一句很棒的话:“你着什么急呀?”这句话史铁生一生都忘不了。应该说,前两个问题他找到了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必害怕死,不必急着死。他终于放弃了死,选择了活。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事实上,史铁生已经用了一种积极的 苏教版第二册教案
浦培根
方式来面对人生,面对苦难。
8、由上述内容整理出作者“对地坛的感情”和“对生命的态度”两条线索:
亲近→ 喜爱 → 皈依
颓废 → 豁达 → 顽强
五、总结:放音乐《命运》
生与死之间有段距离,这就叫人生;怎样走过这段距离,这就叫生活。和史铁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所以,请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难,也请记得史铁生曾经说过:“无论多么痛苦,也要勇敢地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幻灯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史铁生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指地坛)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二、体味母亲的“苦”
1、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3、作者从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应该好好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母亲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而“我”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
5、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苏教版第二册教案
浦培根
“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三、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四、小结:
从总体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及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生命感悟 母亲---坚忍、毫不张扬---生存启发
文章到此我们就学完了,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同学们一定要多读几遍,注意体会母爱是怎样体现的。那么我们也想一想,我们是否也真正懂得了母爱,我们了来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现在一切还都来得及,去做我们该做又能做的事吧。
五、作业:收集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
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板书设计:
荒芜冷落 双腿残疾,失魂落魄
地坛
精神的家园
并不衰败 生命感悟,走出轻生
生命的意义
我与地坛(节选)
“我”去地坛 为“我”准备 母爱的见证
母亲
坚忍的意志
【我与地坛(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高一作文《我与地坛》读后感07-15
我与地坛学案07-07
我与地坛说课稿07-07
《我与地坛》高中读书笔记10-04
我与地坛读后感450字05-31
与命运抗争-----读《我与地坛》有感09-24
我与地坛导学案答案10-15
小说我与地坛读后感六百字09-24
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读后感500字09-27
作文我与名著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