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期中考试试卷(推荐7篇)
2、知识覆盖面比较广,本套试题覆盖了文化生活一半的内容,3道主观题既有针对某一知识板块的考察,也有针对整个知识的考察,很好地发挥了阶段检测的作用。
3、能力要求:较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要求,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4、材料选择上,凸显政治学科的时政性特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强化德育主渠道的学科功能。如14、15、28题等。在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是政治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
5、从设问角度来看,选择题有常规思维和逆向思维试题,主观题的设问角度分别从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考察学生的能力。难度适中,由浅入深,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分值设计依据考察的广度和难度而定,充分发挥了检测功能。
二、成绩分析 1、整体平均分不高,年级平均分只有58.46,平均分反映了总体学习的情况,其意义对于升学指标意义参考价值虽然不大,但对于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是有意义的。
2、优生尤其不多,整个年级上80分的人数极少,仅有42人,分布在五个班中。所以,今后教学中还要大力培养优生。
三、反映出的问题 1、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不够,基础知识点失分率高。
如:单项选题中的第12题、13题、21题、27题。如:主观题。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到考前进行突击强背,但是,由于本次考试知识较为抽象不易强背,所以,背下来忘得快、不理解。这是本次基础题丢分的主要原因。
2、易错题的纠错训练效果不理想。
这次考卷中出现的易错题有的我们在考前做过,但得分率没有明显提高。教学中反复提示学生注意的知识点,命题人换一个角度设问,学生依然大面积出错,反映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并没有真正弄懂,易混知识点并没有真正分辨清楚。
3、解题策略、方法存在问题。
(1)审题不清。没有弄清楚题目的考查要求,不能按要求组织答案。如:33题(2)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因此不能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如:31题(3)不能多角度组织答案。思维的拓展性不够,往往就事论事,就某一点纠缠不清。
四、教学改进措施 1、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检查。
(1)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能力的立意要以知识点为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双基。学生平时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不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检查督促不到位。促使学生经常复习,减少知识点的遗忘。
(2)课堂教学注意知识迁移。一则不断巩固已学知识,二则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课堂提问。扩大提问的面,让学生课堂上闲不下来,也可以在下课前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默写,促使学生提高听课效率。
2、作业 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学生在主观题中失分较多,原因就在与平时训练不认真,怕难怕苦,导致审题不清,角度不明,技巧不熟,表达不畅。不仅要有软作业,还要有适当的书面作业。软作业检查的难度大,学生会偷懒,会蒙混过关。学案上的巩固练习,学生喜欢做选择题,对问答题经常不做或不认真做。教师及时批改、及时讲评,然后学生再将问答题的答案要点写到学案上。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主观题的解题能力。
3、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
结合单元复习,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掌握一般的解题策略和技巧。
4、关注临界生,对于临界生,要做到:上课提问,每周面批作业一次,每月谈话一次。对每个临界生作卷面分析,帮助学生总结失分原因,增强学习信心。同时,对临界生提出明确的努力目标。
5、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帮助学生转变对政治学科学习方法的固有观念,引导学生功夫花在平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xxx中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教学评价是学校xx工作的重要组成,组成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将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如下: 一、组织情况:本次考试有教务处统一安排,学生在各年级内部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加大了对考试纪律的检查。
二、试卷来源:六、七、八、九四个年级的考试试卷是由县教研室提供,难度适中,不存在偏题和怪题,试卷出的比较活,大多数学生比较适应,个别学生不适应是因为复习侧重不同和复习还没有到位的缘故。
三、阅卷情况:阅卷采取的是同年级同学科流水形式,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四、考试情况分析: 六年级:(319人)语文:平均分79.66优秀率53.29及格率84.64 数学:平均分63.89优秀率34.8及格率66.14 英语:平均争74.62优秀率54.55及格率75.86 七年级:(318人)语文:平均分77.0优秀率17.6及格率65.1 数学:平均分74.1优秀率32.1及格率59.4 英语:平均分76.0优秀率35.5及格率65.7 政治:平均分60.1优秀率7.2及格率54.1 历史:平均分59.9优秀率17.6及格率54.1 地理:平均分59.1优秀率12.9及格率52.8 生物:平均分59.4优秀率17.0及格率51.6 八年级:(298人)语文:平均分78.1优秀率16.4及格率71.5 数学:平均分69.8优秀率5.0及格率22.5 英语:平均分43.8优秀率12.4及格率35.2 政治:平均分71.1优秀率35.9及格率77.2 历史:平均分78.2优秀率12.8及格率66.4 物理:平均分48.0优秀率16.8及格率43.6 地理:平均分72.2优秀率24.5及格率60.7 生物:平均分73.7优秀率34.6及格率74.8 九年级:(343人)语文:平均分80.6优秀率12.8及格率77.0 数学:平均分51.0优秀率6.4及格率30.0 英语:平均分53.0优秀率10.5及格率30.6 政治:平均分70.1优秀率38.5及格率73.1 历史:平均分64.9优秀率19.5及格率60.6 物理:平均分58.2优秀率21.9及格率46.1 化学:平均分64.4优秀率20.7及格率61.5 五、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方面(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教师方面 (1)教学积极性不高,有部分教师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3)缺乏钻研、合作精神。
(4)责任感不强,危机意识淡薄。
3、学校层面: (1)教学管理上还有待改进。
(2)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
(3)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六、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1、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2、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
3、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
4、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5、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6、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一、试卷讲评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讲评试卷的课堂中, 很多教师对一份试卷从头讲到尾, “就题论题”, 只对答案, 讲评随意, 不分主次, 学生所获得的, 几乎仅是这些题目的答案, 讲评课相当于对参考答案的简单重复。一节课中, 教师讲得声嘶力竭, 而学生因思维跳跃频繁, 同类知识重复出现, 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 甚至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听, 或看其他书或睡觉, 课堂气氛沉闷, 讲评课的课堂效率因此而大打折扣。
二、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的重要性
试卷讲评课既要“讲”, 也要“评”。“讲”既要讲考查的知识点, 又要讲解题思路和技巧。“评”既要评出缺点和不足, 又要评出优点和亮点, 还要评出信心。讲评课具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查漏补缺、纠正错误、熟练技能、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 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复习阶段, 要让每一次的考试测验起到以上作用, 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前、上课和课后三个环节, 而课堂中的讲评, 则是关键。
三、领会考试说明, 以考试说明为指导, 是增强高三政治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考试说明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让考生明确复习的范围和重点, 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和焦虑感, 有效地提高高考成绩。对考试说明的忽视, 将导致教师只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而教。在这种情形下, 师生都只能被动地与题海作斗争。考试说明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凸现综合能力的考查。政治科高考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特别注重考查知识的时空感、学科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知识要求部分明确提出: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述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个不同层次及对知识点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必须领会考试说明的实质, 始终以考试说明为指导, 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知识结构的把握, 突出主干知识, 突出重点难点, 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 讲评课要有利于巩固双基
高考政治考纲涉及的知识点多, 能力要求高。试卷中的问题有一部分是因为对某一知识点理解模糊及对知识间的关系没有把握好而产生。因此, 教师必须对这部分知识再次进行详细讲解, 对知识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再次分析, 对易混重点概念进行归类、对比, 如哲学内容的运动、变化、发展, 规律、定律、规则, 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等, 经济学内容的价值和价格,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对概念、原理的讲解要深、透, 如对新型工业化、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讲解, 就要求把概念的“是什么”变通为“为什么”和“怎么办”。
2. 讲评课要有利于把握知识结构, 突出主干知识
讲评课要有利于把握知识结构。一张试卷涉及的知识点是整个知识网的一部分, 政治讲评课必须注重整体知识结构及知识间的联系, 讲清知识间带有规律性的联系, 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一道题的讲解, 使学生把握好知识点, 并以点带面, 完善知识网。如讲解政治学内容中有关“政府”这个主体的知识, 就必须要从国体, 政府的性质、宗旨、作用, 国家职能, 国家机构组织及其活动原则、科学发展观等几个方面构建知识结构。而经济学内容中有关“政府”这个主体的知识, 则应从科学发展观, 国家政策, 宏观调控的原因、目的和手段, 能为市场创造的环境等方面来构建知识结构。
讲评课要突出主干知识。如经济学中考查国家 (政府) 这一知识点时, 其主干知识涉及的知识有:所有制、分配制度、国有大中型企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再分配、政策调整、财政预算、税收特征、中央银行、纸币发行、宏观调控、监督管理、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讲评时要提醒学生必须特别重视这些知识。
3. 讲评课要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注重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的讲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对学生来说, 方法比答案更重要, 因为它能有效避免“题海战术”或大量背诵所形成的“能力转换”问题。当前的高三政治测试题、高考题, 都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由“知识中心型”转变为“问题中心型”, 因此教师教授一些解题思路和技巧就很有必要。怎样才能有效地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呢?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一般来说, 背景材料应包括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而试题材料呈现的形式既有文字性的, 也有表格、漫画、地图等形式, 试题的多样化使主题的要点分散于各个数据、图形或文字之间, 因此, 在对试题进行通读、理解之后, 必须对试题所有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筛选和整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阅读题中的关键字、词、句, 挖掘题中的隐性信息, 这是解答问题的基础性工作。能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这是解答问题的重要条件。“试题的考核重点是指试题在课本知识中的依托以及试题的指向性”, 根据试题要求在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中和题干设问中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整合, 这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据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 挖掘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运用相关的知识来组织答案。
以2006年文综全国卷I第38题为例:
38. (32分)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目前, 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1) 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 (8分)
(2) 结合材料一、二,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 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 (12分)
本大题为图表式主观性试题, 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概括归纳能力。讲评这一题时, 教师要先讲授解答图表式题型即“四审”的方法: (1) 审清设问, 明确题目要求。 (2) 审图表材料, 明确答题方向。这又包括三审, 即一审标题。它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 表明一定的主体处于怎样的状态或是什么内容。二审内容, 对图表逐项分析。这是图表题中的主要信息源, 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 全面准确地获取图表信息, 辩证地认识图表信息。三审表注, 这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 忽略它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提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 (3) 审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与图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通过审题, 理解图表题中文字材料设置的意图, 提取文字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4) 审不同图表及材料之间的关系, 并弄清这种内在联系所蕴涵的道理。
回答 (1) 问, 使用上述解题方法即可。回答 (2) 问, 则首先要求学生从经济常识角度抓住“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 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这一中心论题展开, 从中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有“经济常识” (答题范围) , “资源、环境”“企业”“采取的措施” (答题依据) ;再分析材料, 可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有“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能源紧张、环境污染” (答题指向) 。根据这些信息, 引导学生运用价值规律, 新型工业化,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几个方面的知识, 灵活组织答案。
4. 讲评课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高考政治试题鼓励创新思维, 因此讲评课上, 教师不能就题论题, 孤立地逐题讲解。课堂上教师主要起导学、导思、导练的作用, 通过典型的题目, 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 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 还要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和方法、答题思维, 多角度、全方位地精心设计一些变式练习, 拓宽课堂教学的容量, 给学生练的机会, 以引导学生拓展思路, 发散思维。一般可从“一题多解”“一材多联”“一题多变”三个方面进行, “解”是解题思路, “联”是联系其他材料, “变”是变问题。变式练习可将原题中的材料、情境、设问等进行变动, 如可将静态的情景变为动态的情景, 或改变命题条件, 或将题目中的因果关系颠倒等, 通过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整合, 得出与原题相似或不同的答案。通过变式, 从中总结出答题的规律与方法, 这样的讲评学生才能有效避免“一讲就懂, 一做就错”的情况出现, 融会贯通, 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之目的。同时,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辐射思维能力和“举三反一”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结论
除此之外, 要增强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 教师还需要在课前进行精心准备, 进行试题分析, 及时评卷, 统计相关的数据, 引导学生课前自我纠正;课中讲评要有针对性, 突出重点,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做到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 个别辅导, 要求学生做好归纳总结, 制作纠错题集, 进行矫正训练等。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有20道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把握
A. 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
B. 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回答2-3题。
2.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3.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③必须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④要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不利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答6—7题。
6.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得以大大加强。这主要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积极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深刻反映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大创举说明
A.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全依靠农民
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符合
A. 对立统一的观点B. 辩证的否定观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D.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广大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力争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说明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的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13.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 只要有量变,就必然发生质变
C.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B. 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15.近年来,“草根网民”、“奥运经济”、“换客”、“房奴”等新词汇不断出现。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生活。这体现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6.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永远不脱离群众。回答第17-18题。
17.材料中提出“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这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心 ③是我们党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抱着不劳而获的思想,“靠老”、“刮老”,对父母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样的年轻人
①没有认识到劳动着的人、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正确处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缺乏自强拼搏的精神④只强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与奉献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20.“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 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
21.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京、津及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国务院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的?
22.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推陈出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扑面而来的新信息、新事物。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
(1)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2)有人说:“新事物就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否定旧事物而产生的。”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3.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李丽被评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
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李丽是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C 7.D 8.B 9.B 10.D11.A 12.D 13.C 14.C 15.B 16.C 17.B 18.A 19.D20.B
二、非选择题
21.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安排,处理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这一观点。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可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和社会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做好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要有先有后,分步实施体现了这一观点。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任答三点即可。)
22.(1)是看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或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2)①题中认为“新事物是否定旧事物中产生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②这种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但由此认为“新事物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则是错误的。以创新意识指导实践,可以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创新意识不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
本次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新课程的理念,试卷结构简约活泼,试题灵活开放,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份试卷。
一、试卷结构和难度
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内容: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3、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45分,简答题22分,分析说明题33分。
4、难易比较:基础题占40%,中等题占40%,难度较大题占20%左右。难度系数0.65。
二、试卷具体特点:
1、依“标”扣“本”,注重双基。命题面向全体学生,无偏题、怪题和过难题,进一步减低了难度,符合目前新课改的精神。
2、突出能力,特别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卷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进一步减少了纯知识和机械记忆类的试题,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3、突出实践性和开放性。试题注重与学生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创设活动平台,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谈如何做,体现了实践探究性。
4、不足之处:客观性试题所占比例51%,有点过多;另外,有部分试题知识点考察重复。
三、考情统计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平均分59.6分,最高分93分,最低分9分,及格率57%,优秀率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基础知识薄弱。许多学生考前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该记住的东西没有复习到。
2、政治术语表达不规范、不准确。
3、审题不认真。
4、答题没有条理,缺乏逻辑性。
5、卷面不整洁,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太多,文化素养差。
四、教学改进措施:
1、提高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能力训练。
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
3、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级班2014——2015学 5.“海文化”形成表明()
A.文化总能推动经济发展
B.文化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是重要的物质力量
6.微博具有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截至2012年1月底,全国政务微博总数接近3万,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平台。“微博问政行政”的兴起是因为()
A.微博能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C.微博对当今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D.微博决定了文化创新的方向和途径
7.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8.2011年7月2日,杭州一两岁女童从10楼坠落,当时从楼下经过的吴菊萍奋不顾身用双手接住孩子,致使手臂粉碎性骨折,被称为“最美妈妈”。事发当日,吴菊萍勇敢救人的消息在微博上被转发了上万次,网友们纷纷跟帖致敬,并表示她的事迹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人性大爱的光辉,增强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网友们的感受表明()
A.优秀文化诞生于危难时刻
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就是人性真善美的全面反映 9.一首流行于国内的民间小调《茉莉花》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写进了他的歌剧《图兰朵》之后,《茉莉花》香遍世界,让世界认识了璀璨的中国文化艺术,领略了中国民乐艺术的迷人气质。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10.中央民族乐团响应中国政府“文化走出去”的策略,频繁出访欧洲,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文化走出去”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不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高二政治文科试卷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C.批判继承,与时俱进
D.兼收并蓄,统统拿来
12、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③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④促使一种民族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二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在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中,“见贤思齐”是我们的理念。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这就要求我们
A.用优秀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 B.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14、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A、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B、旅游、商贸、生产、消费 C、广告、电影、图书、社交
D、出版、饮食、娱乐、戏剧
15、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①文学艺术
②汉字
③史学典籍
④科学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服从。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B.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D.各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
17、从2005年起,江苏省将把教育普及率作为各地全面实现小康的核心指标,像人均GDP纳入考核体系,建立真正的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上述做法的依据是()A、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B、文化有时也能决定政治
C、只要提升文化竞争力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18、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节日各有不同,也有共同点。下列对民族节日认识错误的是()
A、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B、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C、民族的差异就是民族节日的差异
D、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19、以“感受中国”为主题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于2011年6月24日在悉尼举行。在开幕式演出中,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及其团队将带来现代舞表演《云南映象》,演出以极富感染力的舞蹈语言,向澳大利亚人民展示了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风情画卷。为中澳人文交流再添浓墨重彩,给双边关系发展注入动力。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文化高二政治文科试卷
年”的举办是中澳两国()
①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最重要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神秘、朦胧、圣洁的藏族文化是一株永不凋零的雪莲花。民主改革50多年,党和国家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使西藏传统文化系统、清晰、完整地保存。这是因为()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③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21、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说明()①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②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除
④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同时保留其基本特征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2、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之初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等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这说明()A.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由思想运动推动的
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D.教育推动文化的发展
23.中国功夫、芭蕾、现代舞、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功夫传奇》是针对外国观众专门设计的,既有中国特色又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成功的进入了西方高端演艺市场。这一做法体现了()
A.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不同民族文化逐渐趋同
D.文化创新需要针对外国观众 24.由大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领衔的印象艺术创作团队创作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和现代演艺技术,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主要在于()
A.优秀作品的创作往往来自于艺术创作团队的灵感 B.所有茶文化都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高二政治文科试卷
C.文艺工作者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D.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两大题,共52分)25.(23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述优秀文化有哪些作用?(9分)
(2)简要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14分)
26.2005年4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上,我们亚非国家要成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合作伙伴。要发扬亚非会议求同存异的优良传统,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2分
(2)你是如何理解这些中华文化的特点的?7分
27.地处我国本部边陲的某省,是一个文化“富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全球瞩目的生物多样性热带地区,有26个民族世居于此,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各民族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高度浓缩在这一区域,产生了风华绝代的孔雀舞,被视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的纳西古乐。权威资料记载,该省已收集到各民族民间歌曲2万多首,舞蹈6718多套,戏剧2000多个,器乐200多种,叙事长诗50多部等。这些在节日庆典表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带动经济的发展。专家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健康产业,文化产业是越开发越丰富,附加值越高。目前该省某市文化产业的经营商家就已达到100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税收占当地财政收入20%。
(1)该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实践说明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
(2)请你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来几条合理化建议?(12分)
高二政治文科试卷
文科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B B C A C B B D D B 序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A B A D C D D B C B D
25、(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分)
(2)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7分)
②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7分)
26(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分)
(2)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我国倡导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体现了上述特点。(3分)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因此,我们倡导亚非国家要成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合作伙伴。(3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1分)
27.(1)①文化有地域之别。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聚居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云南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走文化产业强省之路,在繁荣了民族文化的同时,逐步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2)①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一系列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社会管理和服务。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同时,也应加强文化产业的管理,确其正确的发展方向。②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文化产业,用市场化手段地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训和使用。③社会广泛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④立足本地资源实际,以旅游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或风俗文化产业等载体,打造知名的文化品牌,培养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答案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80分)
1、“法律在那里实现自由,也在那里限制自由。”这句话表明()
A.离开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B.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意行使
C.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D.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没有任何约束
2、某市一家长向当地法院起诉,状告离其家最近的某小学拒收他6岁的孩子入学。法院依法受理此案,责令该小学无条件接受其子女入学。这说明()
①学校有权决定让谁上学
②公民的受教育权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③法律有权决定适龄儿童少年到哪里上学
④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下列不属于言论自由的是()
①煽动他人破坏社会公德②教唆他人破坏民族团结
③在听证会上发表言论④侮辱、诽谤他人
⑤向上级领导如实反映情况
A.③⑤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
4、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学校把优秀学生王伟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榜上
B.公安部门把通缉犯魏某的照片公布在互联网上
C.记者把孙某在城市雕塑上乱刻乱画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
D.照相馆未经小东同意就把他的照片挂在橱窗上招揽生意
5、彤彤上小学后,就启用爸爸给她取的吴彤这个名字。吴彤19岁高中毕业后,又使用了“小草”这个笔名,这说明()
①公民有姓名决定权②公民有姓名使用权③吴彤有权决定自己使用笔名④任何人都可以自己随意变更姓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6、下列现象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①公民上飞机前,治安警察检查公民的身份证和所带包裹
②工程队老王把丁某父亲寄来的汇款单偷藏起来
③学生张某为集邮而偷拆同班同学的信件
④办公室秘书拆阅领导的家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7、安徽某地区发生的劣质奶粉事件,造成12名婴儿死亡,229名婴儿营养不良,从这一事件的后果看,生产劣质奶粉的厂商侵犯了公民的()
A.人身自由权B.生命健康权C.肖像权D.名誉权
8、下列行为中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是()
①张三在众人面前讽刺、嘲笑李四②赵刚公然谩骂王五③钱辉捏造孙华是小偷
④郑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9、2002年12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加大了对使用童工的处罚力度。按规定,使用童工每人每月的罚款最高额可达1万元。这主要体现了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①生命健康权②劳动权③受教育权④人格尊严权⑤人身自由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④⑤
10、甘肃省庆阳师范学生李勇,家住山区,生活困难,父亲身患重病,李勇为了改变山区贫困面貌,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便毅然“背起爸爸上学去”。李勇的行为说明()①受教育是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需要
②要克服困难,争取受教育的权利
③每个公民都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④赡养扶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应该做到()
①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魄②有病及时就医,增强体质③当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要依法自卫④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段话说明()
①未成年人的隐私受法律保护
②披露未成年人个人隐私的行为仅仅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
③披露他人隐私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受法律的追究
④披露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3、针对有关部门准备引进大量洋花洋草美化城市的做法,某中学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调查了解后认为,用大量洋花洋草美化城市既浪费钱财,又可能导致花粉污染,威胁市民的健康。他们想建议有关部门改变这种做法。请你告诉他们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方式来反映意见()
①张贴大字报,号召市民进行抵制
②写信、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③私自上街游行,呼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④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小东等同学纷纷行动起来,履行环保义务。你赞同下列哪几位同学()①小东积极参加本地开展的义务植树活动
②小强向有关部门举报某饭馆宰杀野生动物做菜
③小江把一个每天深夜唱歌扰民的歌舞厅门窗砸坏以示警告
④小高把一位破坏校园花草的同学关在教室令其反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中学生王佳在去年“十一”黄金周外出旅游时,发现一位外国游人向插有“军事禁区”标志的山林内录像。王佳随后拨打“110”报警,使这名外国游人受到有关部门的依法查处。王佳同学的行为()
A.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履行了维护祖国荣誉的义务
C.履行了维护祖国安全的义务
D.履行了维护祖国尊严的义务
16、某村村民张某偷窃用电,电管站工作人员在未经主人许可的情况下进入其住宅收集证据,为此,张某向法院提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某先违了法,所以他没有权利起诉
②电管站应要求公安机关配合,依法定程序收集证据
③张某虽违了法,但其隐私权仍受法律保护
④电管站工作人员也违了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小安的父母在她上小学六年级时离婚了,小安一直不想告诉别人。但是在一节心理课上,老师在一个活动中要求每个同学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小安十分困惹,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认为她应该()
A.如实的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
B.始终保持沉默,用沉默对抗老师
C.一言不发地离开教室
D.不说,因为这属于个人隐私,课下与老师解释清楚
18、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A.向人民法院起诉
B.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
19、以下关于公民受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受教育是公民个人的事,别人管不着
②公民受教育享有广泛的权利,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各种受教育权
③任何妨害公民受教育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严厉打击
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④B.③④C.②④D.②③④
20、某天,小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两个持刀歹徒劫持。此时,与小刚同行的小军等4人在小刚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应该()
①赶紧溜回家,以免受到伤害
②要善于与歹徒斗智,抓住机会,在自身力量不允许的情况下,想办法借助社会力量最终制服歹徒
③同歹徒拼命,力争夺回小刚
④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1、下面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
A、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B、留学北大的韩国女学生
C、退休在家的中国工人老张D、具有中国国籍,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役的李某
22、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
A、家庭保障B、法律保障C、学校保障D、社会保障
23、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
①平等权②维护国家统一③文化教育权 ④交纳个人所得税⑤宗教信仰自由⑥人身自由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
24、中学生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利,同时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他有关网络的规定。这表明()
A、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B、公民先履行义务,后享有权利
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D、权利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25、下列行为属于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A、我们应该珍爱生命、维护健康。因此,必须每天早晨或晚上要锻炼身体
B、小王常关注一些健康杂志中一些疾病的症状与自己的身体对照,常怀疑自己患有疾病
C、在外出郊游的高速公路旁,小王等几位同学救助发生车祸的受伤人员
D、某青年在身上纹了龙虎图案
26、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A、自尊、自信、自强B、见义勇为、舍生取义公而忘私
C、爱党爱国、明礼诚信、互助互爱、勤俭节约、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7、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它不包括()A、生命权和健康权B、肖像权和名誉权C、荣誉权和姓名权D、隐私权
28、下列行为属于侵犯了公民肖像权的是()
①报纸刊登了小丽在大街上吐痰的照片,并配有文字:“随地吐痰可耻!”
②为了泄私愤,将别人的照片当做射箭的靶子
③未经美女舒舒的本人同意,将其照片摆在橱窗里④某杂志刊登了刘翔比赛的照片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
29、有些同学经常利用他人的缺陷给人起难听的外号,这种做法实际上侵犯了公民的()
A、姓名权B、荣誉权C、名誉权D、人身自由权
30、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
A、个人良好的表现B、别人的评价C、个人的善良D、你是否成功了
31、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名誉权D、生命健康权
32、下列行为不会侵害公民隐私权的是()
A、公开他人身体缺陷B、公开他人的日记C、依法搜查公民住宅D、刺探他人私人信息
33、下列不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有()
A、强迫他人使用某个姓名B、假冒他人姓名签订合同
C、捏造事实中伤他人D、盗用他人的名字实施不正当行为
34、每个人总有一些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它包括()①私人信息②个人私事③私人领域④家庭住址⑤财产状况⑥社会交往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35、一些企业以加强管理为名,在工人下班出厂时,对工人进行搜身,这一行为()
A、符合法律的规定B、有利于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C、是工厂内部管理的需要,无可厚非D、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
36、在我国,国家的主人是()A、公民B、农民C、工人D、人民
37、,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A、立法保障B、司法保障C、执法保障D、强制保障
38、下列属于人格权的是()
①生命健康权②受教育权③名誉权④人格尊严权⑤监护权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A、说明学习的重要性B、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我们一定要接受教育D、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不知义气
40、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B、我们享有的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国家保障
C、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D、隐私就是见不得人的丑事
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41、材料一:小张是一名余业摄影爱好者,前几天在一公园游玩时,发现几个女青年边吃东西边把果皮扔在地上,于是立即按动快门。不料她们立即围过来,要小张把底片交给她们,否则就告小张侵犯她们的肖像权。小张非常矛盾,不知是不是应该将照片投给报社。
材料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马某窃取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给同班同学陈某的邀请信,并假冒陈某之名拒绝了该大学的留学邀请,同时向该校推荐自己。事情败露后,学校开除了马某的学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小张是否侵犯了那几个女青年的肖像权?为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马某侵犯了陈某的什么权利?为什么?(3分)
42、小磊上学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刻苦训练,对工作认真负责,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复员后,他积极参加地方建设,由于业绩突出,被任命为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在区人大选举中,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在家里,他孝敬老人,教育孩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生活中他热心助人,关心邻里,曾多次见义勇为,受到大家的称赞。
(1)小磊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2分)
(2)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3分)
43、一天,王某到某超市购物,离开超市时,被怀疑愉了超市的商品,受到超市保安人员的强行搜身,检查,结果王某是清白的。王某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便对保安大打出手,将一名保安打成轻伤。
(1)运用所学知识,对超市保安人员的行为进行评价。(2分)
(2)你对王某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3分)
44、2004年11月4日,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父亲李普能因儿子(不满18周岁)吸毒、盗窃、恨铁不成钢,情急之下竟将其活活毒打致死,结果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
(1)有人认为,父亲有权管教儿子,即使将其打死,也是“大义灭亲”,所以不应追究法律责任。这种认识正确吗?为什么?(2分)
(2)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3分)
答案:
一、选择题1-5 CBCDC6-10 DBDBB11-15 BDCAC16-20 BDCCC21-25 BBAAC 26-30 DAACA31-35 DCCDD36-40 DBABC
二、问答题
41、(l)没有侵犯其肖像权。因为:因为小张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德,是法律所提倡和肯定的行为。
(2)答:马某侵犯了陈某的姓名权。因为:马某冒用陈某的姓名进行活动,以达到求学的目的,这是一种侵犯公民姓名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2、(l)答:权利有: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义务有:受教育、劳动、服兵役、教育未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义务。
(2)答: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义务,我们应向小磊学习。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43、(l)答:超市保安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他怀疑王某是小偷并对王某进行非法搜身,侵害了王某的名誉权和人身自由权。
(2)答:不赞同。王某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以暴制暴,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
44、(l)答:这种认识不正确。① 父亲有权利有义务管理教儿子,但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动手打儿子的管教方式是不可取的,将其活活打死,更是一种严重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犯罪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这根本不是所谓的“大义灭亲”行为。② 公民必须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总结了试卷评讲课的六大注意点。
一、忌任意责骂
教师在评讲中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多表扬、多鼓励。一份好的试卷凝结了老师的研究成果和心血。学生答卷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学生正确率高, 而有的学生错误率较高。有的知识点学生掌握得好, 而有的知识点则漏洞百出。对于错误率高、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可以在课后个别交流, 分析原因。试卷评讲课上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对题不对人。切忌责骂, 甚至侮辱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多表扬基础知识掌握得熟练的学生, 多表扬进步明显的学生, 多表扬答题规范的学生, 多表扬书写认真的学生。
二、忌面面俱到
要花时间解决正答率低的题目, 正答率高、得分普遍较高的题目可以不详讲甚至不讲。对于极少数学生的个性化错误, 可以单独辅导。试卷评讲课时间宝贵, 要着力解决试卷中的核心问题以及本次考试出现的普遍问题。要做到这一点, 老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否则只会是“满堂灌”, 令学生生厌。
三、忌教师包办
教师在试卷评讲课上不能搞包办, 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查、自纠的作用。教师在试卷评讲课上搞包办弊端太多,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要让学生仔细体会, 让学生自己查阅书本、笔记, 让学生学会请教他人, 让学生自己评讲, 也可让学生自己展示答案请他人点评。这样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形成正确答案的认知过程中去, 印象既直观又深刻。例如:对于哲学中“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区分历来是学生感到棘手的知识, 尽管老师讲得很多, 学生仍然错得很多。对于这样的问题, 不妨可以采用小组讨论, 采取“兵教兵”的方法, 用学生的方法、思维教育学生。当然, 对于这样的知识点, 教师高屋建瓴的总结也很重要。
四、忌就事论事
试卷评讲要拓展, 要深化, 要努力达到“讲一题, 得一法, 通一类”的效果。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肯定要解决, 同时还要提炼出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规律。例如:对于主观题中的“你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现象) 是如何认识的”, 要告知学生必须先找到问题 (现象) , 然后从“是什么 (问题) 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现象) ”、“怎么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现象) ”来解题。例如:对于经济生活中的图表题的分析, 一般来说要辩证地、全面地分析, 既要分析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也要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看图表时要抓住图表的标题, 对于图表要学会纵比和横比, 同时还要注重图表下方的注解, 弄清注解的类型是补充型的, 还是说明原因型的, 抑或是解释数据型的。而对于具体知识的讲解必须全面、细致。例如:对于政府职能的讲解, 首先必须讲清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有哪些实施政府职能的部门以及我国政府有哪些职能, 同时还必须告诉学生政府职能与国家职能的关系以及非国家机关 (如党、人民政协、社会团体等) 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与国家职能的区别。评讲这些知识点时, 要多采用图表法, 必要时要求学生记笔记。
五、忌囫囵吞枣
教师在评讲试卷时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切忌囫囵吞枣, 眉毛胡子一把抓。针对政治课的特点, 试卷评讲可以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分类评讲, 也可按知识错误的类型评讲。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对于《生活与哲学》的梳理, 一定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意识, 搞清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可以从参与主体的行为上评讲:《经济生活》参与的主体包括消费者、居民、企业、投资者、国家, 《政治生活》参与的主体包括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主权国家。
六、忌一讲了之
评讲试卷不能就事论事, 更不能一讲了之, 讲评结束后要有配套的跟踪练习。教师们经常烦恼的事是讲了很多遍的知识点, 学生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究其原因, 一是讲得不到位, 二是缺乏跟踪练习加以巩固。知识需要反复, 文科知识尤其如此。所以, 试卷评讲课前教师必须精心组织一份跟踪练习。跟踪练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主观题等。跟踪练习的材料也要区分于原先的试卷。一份好的跟踪练习恰恰起到了错题集的作用。
【政治期中考试试卷】推荐阅读:
初三政治期中考试试卷09-14
高三上政治期中考试卷10-26
初二政治期中考试卷及答案10-12
2024七年级政治下册期中试卷附答案09-08
海拉尔二中高二文科政治期中试卷09-25
高一期中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20107-05
高三上政治期中试题07-26
高一年级政治生活期中试题07-02
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题10-31
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题及答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