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总结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总结(共11篇)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总结 篇1

这次活动是由部门部员提议决定的,大家的初衷是办一个有趣的、能够吸引人的活动,虽然在活动的前期大家也做了很多准备,但是活动最后的效果很不理想。

活动存在的问题:

1、节目混乱,观众进场了还在彩排。

2、PPT、话筒等设备开场前才发现不行,并且没有及时的应对措施。

3、食物在开场前基本上就没有了。灯光总是没能配合好。

4、假面舞会的特点不突出,出现冷场和来宾离场。

5、节目和游戏及舞会的穿插有问题,游戏的设置没有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6、活动策划和最后实行出入很大。对活动问题的反思:

1、联系活动的人员太集中,开场的四个节目基本上都是由孙秋童联系,没有及时的催促导致活动都是最后才确定。如果当又孙秋童提供联系方式,由两到三个部员联系一个节目,与参与方好好谈谈,另对方感觉到我们的诚意,并积极与我们配合,也许情况会好很多。在合作方并不是很重视的、遵守时间的条件下,如何调动对方与我们同步,这也是个很大的课题。

2、与留学生方面的合作关系非常的模糊。正如庄骁在会议上问的,留学生学生会是与我们合作一起办舞会的形式还是只是帮帮忙。当时我也没有很在意但是现在看来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留学生办事太拖沓,没有上心的话,人格问题就不讨论了,就是这层合作关系不明确导致的。试想如果我们明确了共同合办的关系,那么留学生会允许自己的活动搞砸吗?

3、在活动开始之前没有经过彩排的过程,即使是一场舞会,过程也不应该这么的随性。投影和话筒在3小时是好的,那么活动1小时前呢?半小时前呢?我们并没有能定时检查。

4、总负责人在脑海里并没有整个活动的流程感觉,试问,如果一个总负责人都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工作人员如何知道下一步是什么,就像失去船长的船只失去了方向。总负责人是船长!这样就生出了很多问题,(1)既然是假面舞会,那么最后进场时来宾为什么会坐在那看别人演出呢?一开始既然说是大家站着,后来又变成坐着,这样的变更对整个活动的效果会有什么影响,有没有考虑过在实行。

(2)游戏和节目及舞会的穿插与策划出入很大的,策划中这些部分本来就太随性,虽然舞会有他灵活的部分,但这次始终太随性了。而且和主持人也缺乏沟通,没有灌输本身策划的思想。当时会上我就问过游戏的策划,虽然我最后没有看到,但是可见也是很随性的。大家似乎没有明白策划的价值。好的策划能让一个根本不知道这回是怎样一个活动的人在看过之后能够清晰地知道这一步后面是哪一步,有活动的整个场景浮现在脑海中。并且在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也能从策划中找到答案。现在策划则是总让工作人员不清楚活动的一些事情。

(3)在活动现场没有总负责人很强烈的存在感,总负责人是整个活动的灵魂这个说法并不夸张。在现场总负责人有最大发言权,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遇到突发事情了,总负责人要及时寻找解决方法并通知工作人员。这些都是总负责人应该的责任和应有的素质。

(4)许多细节没有考虑到,后面说到的很多细节都是总负责人该考虑清楚地。还没有考虑到最差的情况只有做好的最差的打算,才能考虑到许多细节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有没有考虑到中国学生方面总是很难放开,如何调动气氛。

5、下面是一些细节的失误,但说是细节其实也不小,也就是说稍微提前考虑一下都是可以避免的。

(1)对于进场问题,说是6:30到7:00进场,那么是7:00正式开始还是还是人满就开始,居然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而且记得当时在门口的部员对我说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那么已经进场的来宾一定会觉得无聊,但是开场却没有准备暖场的视频。

(2)食物开始前就没了,最后我看到有工作人员去分发食品。那么我们摆盘是为了什么?作为舞会,食品是在舞会当中自取的,如何正确的引导来宾在合适的时间取用食物是负责的工作人员应该考虑的。

(3)开始在门口是给每个来宾都照相的,最后由于没有读卡器照片都没有用上。用储存卡就应该备着读卡器,并不是每个电脑都有配用插口的。

(4)灯光总是有问题。管灯光的同学和串场的同学没有配合好。第一,灯光师应该是对什么节目要什么效果心中有素。第二,灯光师应该和前面传节目的人讲好手势,什么样的手势是那一排的灯开关。这次第一点由于节目本身的混乱问题可能没法解决,但第二点应该能做到。

我们的活动一直办的很随性,也许会成功,但总有一天会出问题的。严谨及有条理有效的办事风格我们还差得很远。

举个例子:

活动筹备的时候,我是负责餐盘的,于是我比较关注这块,当然我自己就有失职的地方。

在凉亭开会后,采买食品的人员应该将食品的种类和定的分数先决定好。(这里还想提到一点,办事的高效性有时是需要绝对的权威性的。就是一件事情是S负责,那么S在这件事情上就有绝对的发言权,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家总是会有不同的想法,没有拍板的人是不行的,请大家以后都要果断的勇于拍板,对于别人的想法作为建议提取有用的吸收。)采买的食品拍板后估算大概需要多少的容纳量。向大家征求盘子,将盘子收集并算好与事先的容纳量差多少,加上一定的松量即是应该向食堂拿的餐盘量。就是说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定量的,有算过的,才会有条理,十拿九稳。当时由于飞信登不上去,征求盘子的短信是让高荣帮我发的,而且当时食品的采买还是没有定下来。我一直在反思,因为这样没有条理的办事,让我自己也很不舒服。

定食物种类和份数(A)-----列清单(A)------估算所需容纳量(B)------收集容器(B)------若不够,在不够的容纳量上加一定松量(B)-----到食堂取盘(B/C)(括号中为负责人)

在布置会场时同样:

规划如何布置A-------列所需清单A-----交给采买人员,采买人员采买B

负责投影墙面C

负责左侧墙D

负责右侧墙E

负责彩灯F

----布置当天布置任务A

负责彩带悬挂-G----------明确职责后分发用具

负责门口布置H

负责食物拜访I

负责桌椅J

A、B

当时我在布置时的感觉是大家都有想法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当布置总负责人决定并落实到个人后,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一份都干好那么工作一定会进展的更快。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希望在经过这次活动后我们大家能办出真正不仅外表看着像样,过程也很像样的活动。我们的努力能有更好的结果,这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

服院分团委实践部

吴佳婧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总结 篇2

1月6日上午,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亲切接见了索特霍主席一行,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常务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杨立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刘京辉、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于继海等领导陪同出席。郝平副部长高度赞扬了2015年校园足球教练员赴法留学项目取得的成绩, 并向法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对该项目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感谢, 他希望今后中法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 让更多的教练员和学生有机会去感受法国学校的体育文化, 学习法国高水平的训练方法, 从而为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增添新亮点。索特霍主席指出, 中法双方通过足球领域的合作使文化相互融合, 是对两国文化与价值的认可与尊重, 更是为今后两国其他领域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法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期待未来能够与中方展开更多领域的合作。

会见结束后, 索特霍主席一行前往位于首都体育学院的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对外交流与培训中心, 首都体育学院校长、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钟秉枢接见了索特霍主席一行。在随后的中法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中, 双方对2015年校园足球教练员赴法留学项目进行了总结, 同时围绕2016年赴法留学项目及中法大学生体育文艺周等活动进行了交流, 并重点就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相关配套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外文化交流论文参考 篇3

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中外文化交流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新学为体,旧学为用”;“建设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充分现代化”;“全盘西化”,等等。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新文化涌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无法去事先设定一个人为的范式。当强调“中学为体”的时候,往往会限制去吸收外来文化;当呼唤“全盘西化”的时候,又会忘掉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能够交流的东西,自然可以融合在一起;还不具备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人为地去促进,也见不了多少成效。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从西方引进的共和国理论、多党政治等,费力可谓多矣,但中国不具有实行的社会条件,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况且,文化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创造的,也是由人去自由交流和选择的,让众多的民众去按一个范式去进行文化的交流和选择,只能是异想天开。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文化交流中的自由特征,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以广阔的开放的胸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洋为中用,才合乎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划主次、定比例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必然是一种误导。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必然会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未来文化;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文化也会逐步现代化。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然而,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因而,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

挑战之二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特别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21世纪更是如此。所以,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只有充分的世界性,才能具有时代性。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明清以来已经走过了近5的路程,但仍然没有处理好。五四运动时期,不少高水平的思想家致力于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但多数人试图在中西文化上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西方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又如何,然后取长补短,自然就使两种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中国文化在这种结合中自然就具有了时代性。这种思维模式使他们苦思冥想,妄图用几个字或一两句话概括中西文化。如李大钊曾明确指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创造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1]这样的区分,似乎有道理,但只要仔细去推敲,则会发现许多漏洞,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进入了简单化的误区。因为,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宏大而驳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了的。东方文化中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其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西方文化也能够找到很多实例,指出其消极的成分,说明其并非全是积极的。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认真而全面地去研究东西方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去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创造新文化。李大钊在《新青年》的一篇文章中讲得好:东西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于进化有益。”[2]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新陈代谢,才可以使中国文化具备世界性。但实际运作起来相当困难。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突起的时候,知识界又在重复五四时期的旧思维,又花大力气去讨论东西文化的优劣所在,试图用几个字或几句话来讲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这当然无法如愿。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中想简单一些或省力一些,都是不现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几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也证明了这一点。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挑战之三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大家常讲的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任何美妙的设计,任何精心制定的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人来具体实施,都要由人来完成。何况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有鉴于此,历来的有识之士都注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性的改造。梁启超一生呼吁开发民智,鲁迅毕生去解剖国民性,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在今后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能否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要看民族素质的高低。但是,提高民族素质,改造国民性格,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国民性的改造要多种因素去综合运作,还必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去实现人的本能的提高。那种为改造人而“改造”人的做法,靠“灵魂深处闹革命”的办法,不但提高不了人的素质,反而会更糟。一个民族国民性的变迁,只能随着人民的富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迁。在当前,就是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而逐步发展。现代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而且,随着人的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和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人的素质和中外文化交流也是这样的辩证关系。民族文化素质高了,既可以放眼全球,将高水平的文化引进到中国,又可以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还会造成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将中外文化的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归根到底一句话,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面貌主要是由中国人的素质来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J],北京,1918,(3).

[2]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J],北京,第4卷,第5期.

当代留学大潮与中外文化交流 篇4

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和特点

派遣留学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途径。古代出国留学是随着中外佛教交流开始的,僧侣的游学是早期的留学活动方式。古代出国游学高僧不畏艰险,跋山涉水,翻过崇山峻岭,或飘洋过海,赴天竺求法取经、东渡日本或下南海诸国弘扬佛学。

近代留学运动始于容闳赴美留学,前后经历了东渡扶桑、庚款留学、留法勤工俭学、解放前后留学苏俄等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改革开放后又掀起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近代的留学生运动的发展与中国人民寻找救国真理的过程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中国民主革命和国家建设做出了作越的贡献。而改革开放后留学生群体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当代留**的兴起

建国之初,选派留学生的工作被纳入中国科学教育发展规划,留学方式主要是公费,由国家统一派遣。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我国向苏联派出了1万多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1000多名留学生。1956年后又开始向与我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成为中国计划经济发展和国防工业的技术骨干,有的还担任了政府机关的领导职位。这批学生对建国后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十年“文革”使留学教育几乎陷入停顿状态。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转移,急需大批建设人才,为此大批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科技与文化提上了日程。1978年6月邓小平明确提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上万派,不只是派十个、八个。”1978年12月26日,中国向美国派出了52名访问学者,这是改革开放后派出的首批赴美访问学者。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他在中国驻美使馆接见了留学生代表,并同美国正式签订了中美互派留学生的协议。随后,赴英、日、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留学生陆续踏上求学征程。1979年,中国教育部分两批向世界20多个发达国家派出3000多名留学生,分别学习科技、语言和文化。中国也成为第一个向西方国家大量派遣留学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出现了留学史上最大的一次留学浪潮。1989年,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台湾地区,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地。199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形成了机制合理、渠道多样、层次均衡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新局面。1998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是17000人,到2002年达到117000人,其中国家公派近3000人,单位公派5000多人,自费留学生将近110000人,5年之内出国留学生增加了7倍多。

2007年初,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五年计划”。当年留学生选派规模首次突破1万人。2011年又以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方式在全国选录各类留学人员12000人,其中研究生6000人,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等6000人。重点选派领域为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

当代留**的新特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留学工作不断发展。中国留**的发展呈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留**从精英向民众扩散,规模日益扩大。改革开放后首批派遣的公费留学生,入选的都是各行业的精英和骨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留学政策的一步步放宽,民众经济能力提高,越来越多中国学生走出国门,踏上留学之路,出国留学从精英走向民众,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以留学欧美为主到分布至世界各地。随着留学从精英向民众扩散,留学生的分布也发生变化,不但继续走向欧美国家,也奔赴亚非拉和大洋洲国家。留学人员的足迹遍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2006年开始,选择到东南亚国家留学的人数开始呈上升趋势。因为经济、地理或者文化相近的考虑,将像新加坡这样的东盟国家作为留学目的地的留学生越来越多。2007年有12400多人赴东盟国家留学,其中主要分布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201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在东盟留学生人数超过7万。毗邻东南亚的广西、云南赴越南留学的人数也很多,2007年达到3000人左右。广西每年往东盟国家学习的留学生超过4500人。

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

留学生群体也是公共外交活动不可取代的力量,留学生吸纳了来自外部的先进文化,并结合本国的实际加以充分运用,他们自身就是母国文化的代表,向外展示了中华文明,将祖国优秀文化向世界传播;同时他们也是文化传播和中外友谊的使者,在沟通中外文化关系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留学生在东道国通常组织各种联谊活动和社团组织,联络感情,排遣乡愁,同时往往也吸引东道国民众和其他国家的同学参与,促进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留学生成立各种俱乐部,组织春节联欢晚会,放映中国电影。他们也主办一些网站和杂志,沟通留学生群体之间以及与东道国民众的联系。比如,美国留学生有一小批志愿者通过电子邮件一周三次向11个州县的4万名直接订户(实际读者估计有18万)发送电子杂志《华夏文摘》。该杂志内容包括中国风景和可供下载的中文经典书籍,美国校园(以及世界其他19个国家)里的中国学生组织目录,中国93所大学的校友会以及专业性组织介绍。在英国伦敦亚非学院(SOAS),中国留学生社团定期举办中文角,吸引了来自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学生参加。参加过中文角的外国学生反映,这个中文角,棒!既学习了中文,又可以通过与中国留学生的交流,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发展现状。

2011年9月6日,中、加、韩、英、瑞士和巴西等18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欢聚在越南河内东盟大酒店,举行了以“绿色地球日”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河内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向参观者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展出了中国结、绣球、灯笼、十二生肖饰品、古代城门模型等,还准备了饺子和汤圆两种富有中国特色的美食,让观众品尝,并向越南友人赠送寓意两国友谊的徽章。每送出一枚徽章,都会用越语告诉越南友人“希望两国的友谊代代相传,万古长青”。活动增添了色彩纷呈的一笔,中国展区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区。

全方位拓展留学生公共外交的思考与建议

留学生群体深刻影响着祖国的国家形象和祖国与东道国的文化交流。留学关乎一国文化的大局,中国留学生群体既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在宣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亦大有可为。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发挥中国留学生的主动性,加强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意识,扮演好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这个角色至关重要。

中国驻外使领馆应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留学生参与东道国社区普通民众的活动,这样既可以增进友谊,亦可以弘扬中华文化。中国留学生在开展留学生联谊活动时可与当地社区加强合作交流,也可参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比如,一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认为,欧美国家民众都有泡吧(Pub)的习惯,也许和当地人一起到酒吧和咖啡厅吃饭、聊天是增进交流的更好方式。公共外交的特点是“润物细无声”,只有融入当地社会,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参与他们的生活,才有可能影响当地民众。

文化交流的最佳效果是彼此受益,通过吸收对方文明的先进和精华部分,促进本族文明的提升和完善。但在交流过程中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可能精华与糟粕并收,甚至只吸收到糟粕部分,其结果会影响本土价值体系的稳定。留学生群体相对年轻,可塑性强,在与异族群体,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异族群体交往中比较容易出现盲目崇外的现象;加上西方国家着意推广其价值观念,对中国留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体系构成严峻的挑战。因此应采取措施,确保留学生群体在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先进技术和其他有益东西的同时,决不引进丑恶颓废的东西。为了引导留学生群体提高鉴别能力,加强对留学生群体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十分必要,在这方面,政府留学管理机构尤其是驻外使领馆责无旁贷。

在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多种文化并存、相互补益与交融,已成当今世界的潮流,中国留学生运动是世界文化史上空前规模的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推动因素,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留学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先锋代表和中国公共外交的使者,在中国公共外交中大有作为。当前,如何将文化因素作为中外关系持续发展和长期合作的深层次基础,创造以软实力或文化力为主的新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家日益强大的今天,应加强留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意识的教育,勉励他们扮演好中外友谊使者的角色。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总结 篇5

纵观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可以发现从远古到清末,出现了几个特殊的高潮,如两汉时期,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罗马帝国为另一段的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高潮。而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几百年之后的唐王朝。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点,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与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昌盛时期及其吻合,而两汉之后的几百年战乱纷争导致的政治不稳定,经济萧条也同时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以政治经济发展作为载体的。

在那时国与国之间并无刻意地去进行文化交流,而开始的目的总是出于发展双边政治经济考虑的。

在汉代,东西方以汉帝国为一端,罗马帝国为另一段的丝绸之路开辟了,商人们带着自己的商品进行交易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将自己的风俗习惯,知识文化带到了异域他乡,进而在那里传播。为了巩固双边政治,也为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中国在丝绸沿路设立很多郡府并与其他各国互通使节,建立外交,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寻早古罗马……都是很好的例证。

随后几百年的战乱,不仅让他中国经济受到影响,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也受到阻碍,中西文化交流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然而唐王朝再一次是中国获得振兴,成为强大统一和繁荣的东方封建帝国,大堂帝国威震宇内的雄强国力,包含四海的恢弘气魄,无疑

大大减少了她与遥远的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阻力。

同一时期的西方阿拉伯人建立了横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而伊斯兰教的传播与一方面推动了海,陆两方面东西交通的发展,跟促进了西方地中海东,南部地区的的社会发展与繁荣。

唐帝国出对外政治威望和经济交流的考虑,十分重视陆路丝道德经营,在汉以来的南,北,中三道外,有开辟2条新路线,“安西四镇”,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繁荣,而文成公主入藏,藏关系加强以后,中印藏道也到开辟,更加强了中国与印度的交流。

海上交通远胜前代。从8世纪下半叶起到9世纪70年代的百余年间,中国海上船舶西行可越过印度次大陆南端的科摩林角,直至波斯湾、红海。中国陶瓷经由海道开始大量外销。被称为陶瓷之路。

而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日渐增加,而同时带来的就是双方文化的交融;而处在中国东方的国家日本,与中国自古建交,至唐代时,派网中国的使节,商人以及学者不计其数,他们建了一座中国建筑风格的城市——奈良城,并请中国佛教大师——鉴真去日本传佛道,而”鉴真东渡”也传为一代佳话。

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往来,西方的各种教派如,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印度教和犹太教纷纷传入中国,而影响最深的当属佛教,天文学方面,的天文学,占星学,以及阴阳风水术传入中国,而唐代也因此盛行阴阳风水术。

医药方面,医学是佛教的必修科目,那些传教的高僧,大都兼通医术。他们传教的同时,也传入了医学。医和药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医学的传入也伴随着药学的传入。而且,由于地狱的诧异,外国很多药中国是没有的,这样他们带来的草药也传入中国了。

而且,当时以政治建交为保障,经济贸易为载体,中国的缫丝传入西方,而西方的毛皮,纺纱等传入中国;顺着陶瓷之路,中国的制陶技束以及四大发明传如西方,贸易的畅通让中外文化交流得以快速发展,并影响双方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总结 篇6

一、中西图书交流中的《海国图志》的编撰

鸦片战争时期, 西方列强一方面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在商品输出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以图书为主要载体的文化输出;另一方面, 他们为了了解中国, 也大量掠夺和引进中国图书。西方列强的侵略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 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以“开眼看世界”的眼光, 跨越中西方文化障碍, 倡导向西方学习。鸦片战争之后兴起了一股研究域外地志之学———“开眼看世界”的进步活动, 林则徐、魏源等进步的知识分子突破了传统“实学”界限, 把“经世”的眼光投射到“筹海”御夷的事务上。1836年, 英国人慕瑞所著的《地理大全》 (Cyclopaedin of Geography) 出版, 该书连同列强的鸦片来到中国,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发现此书, 并且组织专门的翻译人员把它翻译出来, 成书为《四洲志》。1841年酷暑, 魏源与林则徐两老友相见于长江边上的京口, 当年的情景已是“可怜精卫空流血, 可怜百鸟憔悴无颜色”的境况, 林则徐凭着办理中外交涉和领导反侵略战争的经验和警觉, 向老友倾吐了“患无巳时, 且他国效尤”的远虑, 他把在广州搜集、翻译的外国资料和《四洲志》手稿交给了魏源, 郑重地托付给老友一项重任:进一步搜集资料, 研究外国情况[1]。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魏源不忘好友重托, 旁征博引, 整理加工, 在1842年底, 魏源50卷本《海国图志》编撰完成, 1843年阴历五月, 在扬州发行。1847年阴历五月, 60卷本出版。1853年, 百卷本《海国图志》刊行。在《海国图志》的“叙”中, 魏源指出《海国图志》 (五十卷本) 的来源和依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 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2]因而, “开阔的视野”和“图文并茂的版式”成为《海国图志》在内容和文本上的两大特色。魏源主要采取“辑”、“补”、“撰”三种方式来编撰《海国图志》。“辑”的方式是指欧罗巴人原撰, 侯官林则徐译, 魏源再进行重新编辑;“补”是指原本没有, 魏源进行补充辑录;“撰”是指魏源本人的叙述。

近代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图书交流是一种不对等的图书交流, 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带来了图书等文化产品的强势输入, 而中国珍贵的图书等文化产品被无情地掠夺。这种不对等的中外图书交流对《海国图志》的编撰产生着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这种强大的推动力促使人文知识分子进行艰苦而卓越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探索。不对等的中外文化交流激励着林则徐和魏源, 魏源经历了艰难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过滤, 坚持正确的文化利用原则和多种编撰方法, 编撰成功《海国图志》这部巨著。

二、中日图书交流中的《海国图志》的传播

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图书等文化产品的交流和传播,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图书记载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通过图书的传播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海国图志》成书以后, 很快在国内外流传。《海国图志》的传播继承了古代中外图书交流中的近邻性、单向性特点, 主要向东传播于日本和朝鲜半岛。

西书汉译促成了《海国图志》的编撰成书, 而《海国图志》东传日本铭刻了中日图书交流史上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中日图书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 日本的入华僧人充当了中日图书交流的传播主体[3], 而《海国图志》的入日传播是由中国商船来完成的。1851年, 《海国图志》首次由中国商船亥二号带入日本, 是三部1847年版的六十卷本。由于该书有介绍基督教的文字, 在1854年前被日本幕府政权视为禁书, 很少有人能读到《海国图志》[4]。1854年前后的日本与清末的中国一样, 社会矛盾重重且面临着西洋列强的炮舰政策, 处在“内忧外患”之下。日本政府在1854年批准《海国图志》公开发售, 很明显和当时的背景有关, 《海国图志》在日本的知识人士中风行一时, 在日本人中产生了如沐春风之感。《海国图志》的出现, 为国难当头时期的日本维新变革人士找到了思想观念的突破口。

当时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和横井小楠, 在读了《海国图志》后得到了启发, 共同提出了日本“开国论”的思想。此后, 日本又直接出版《海国图志》的翻刻本, 到1856年, 翻刻本有23种, 价格也狂翻三倍, 真正成为当时日本的畅销书。在国内, 以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惊世骇俗主张出版的《海国图志》在遭到守旧势力一片喊“烧”之声, 仅仅印刷了千册左右[5]。透过同一图书在不同国度迥然相异的传播景况, 不仅可以直观的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对图书的接受习惯不同, 也能折射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思想、政治等文化差异性, 这正是考察国际图书交流过程的魅力和内涵所在, 毕竟, 图书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商品形态, 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因而, 国际图书交流不单纯是一种物品的接受和传播, 更是观念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日本人从《海国图志》所追求的, 除了有关西洋的新奇知识外, 最重要的是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变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 《海国图志》在日本的传播促进了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展。因而, 《海国图志》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传播景况成就了中日图书交流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中日图书交流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海国图志》的编撰和传播对中外图书交流的启示

首先, 中外图书交流过程中图书的接受和引进要坚持文化利用原则。在鸦片战争前后的“内忧外患”之时, 魏源和林则徐都认识到了打破闭关锁国局面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魏源《海国图志》的编撰以《四洲志》为蓝本, 他虽然没有直接的引进西方的图书, 但是他也是间接地引入, 而且是明显的为我所用。魏源对《四洲志》的运用, 很显然在于引入“世界”这个地理概念以表达“开眼看世界”的目的。在编撰《海国图志》的过程中, 魏源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着“经世致用”的文化利用原则。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也非常明确, 正如他在《海国图志》的“叙”中所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6]在具体的编撰过程, 魏源为了充分表达他“师夷”和“制夷”的编撰目的, 还提出了“变古”和“势变”的观念, 提醒统治阶级要看清形势, 变革弊政。同时, 他还突破了琐碎而无聊的“实学”, 主张“以实事程实功”。这说明魏源在参考外来图书过程中坚持文化利用原则, 充分表现了魏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在有关文化交流的理论中, 文化引进的目的和原则是文化利用, 那么, 图书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 它的引进也在应该坚持文化利用原则, 立足于引进方的本土文化, 有利于观念改造或者文化更新。

其次, 中外图书交流过程中图书的编撰和加工要坚持文化改造原则。在《海国图志》具体的编撰过程中, 魏源虽然以《四洲志》的内容、结构为基本框架, 但魏源坚持文化改造原则, 他参照了明代以来的一些岛志和地图以及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的许多地理著作, 如利玛窦的《地图说》、艾儒略的《职方外纪》等。同时, 还大量地引用了“今日的夷图夷语”以及同时代人士所撰述的有关于外的史志, 如叶钟进的《英吉利夷情纪略》、陈伦炯的《海国见闻录》、姚莹的《英吉利地图说》以及魏源本人的《圣武记》、《英吉利小记》等内容[7]。并且在编撰的过程中采取了“辑”、“补”、“撰”的方式来加以增补和评述。可以说, 在《海国图志》中基本上看不到《四洲志》的原形。而且在篇幅上, 《四洲志》有近九万字, 而百卷版的《海国图志》的篇幅是《四洲志》的好几倍。而且由《四洲志》的地理体例改为《海国图志》的综合化史地体例。

最后, 中外图书交流过程中图书的传播和输出要坚持市场调查和文化调查相结合的原则。虽然《海国图志》传播和输出到日本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曲折性, 但它在日本受到追捧却是日本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必然, 《海国图志》在日本的传播完全符合当时日本的历史文化语境, 为日本知识分子所需求。在国内受冷落, 在国外成为畅销书, 《海国图志》的传播和输出景况确实让人深思, 给中外图书交流中的市场开拓带来的深刻启示。一般来说, 中外图书交流过程包含着商业化的图书交流和礼节性的图书交流, 近代以来,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观念逐渐地深入人心, 图书的传播和输出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来决定。从常规的商品视角来看图书的传播和输出, 必须坚持市场调查。同时, 图书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作为精神文化产品, 它的传播和输出, 必须进行文化调查, 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推动图书需求的强大动力。在中外图书的传播交流中, 在强调市场调查的同时, 文化调查也必不可少。

图书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中外图书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在中外图书交流中考察《海国图志》的编撰和传播, 它的意义和价值非同小可。《海国图志》的编撰和传播, 不仅为中外图书交流提供成熟的图书引入和输出模式, 为图书的加工改造以及图书市场的拓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这一过程也集中铭记了特定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珍贵的历史记忆。

摘要: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了《海国图志》。《海国图志》的编撰与传播, 为中外图书交流过程中的图书的接受和引进、编撰和加工、传播和输出等环节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文化交流,图书交流,魏源,海国图志,编撰,传播

参考文献

[1]卢伯炜.论《海国图志》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 1994 (3) .

[2]魏源.魏源全集:海国图志·叙[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3]杨帆, 吴永贵.日本入华僧人与中日图书交流[J].图书情报知识, 1995 (9) .

[4][日]容应萸《.海国图志》与日本明治维新[J].船山学刊, 1994 (12) .

[5]李存朴.魏源的《海国图志》和日本的《海国图志》时代[J].安徽史学, 2002 (2) .

[6]魏源.魏源全集:海国图志·叙[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总结 篇7

两位加拿大老师在讲授过程中一直强调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她们开展的很多教学活动中,她们都要求我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她们布置的体验活动。其实这点也正是我们当今新课标所要求的。我们的班级是由学习能力不同、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组成的。教师无法兼顾全面。要让学习能力较弱,基础较低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听得懂,又要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吃得饱,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要注意采取多种活动或练习形式,不能一味的单对单进行,还要采取结对子,小组互动等。结对子也可以灵活变换对象,小组可是4人也可是5人、6人……不要固定不变,要随时随机应变,这样既是为了迎合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也是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及延续。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总结 篇8

——古诗文歌吟活动经验总结

老城街道办事处新村小学马传胜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它以优美的意境、委婉的音韵给人以“情”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学生在古诗的吟唱中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形成丰厚的文化素养,使他们成长为具有东方文化内涵的真正的中国人。在市教育局组织的“百首歌吟进校园”活动以来,我校高度重视这项活动,积极组织这项活动,经过一个学期开展活动,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绩。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做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批评指正。

一、高度重视抓落实

自从去年刊印发行《中华经典诗文歌吟》这本教材后,我校高度重视这项活动。首先我们向学生和家长征集征订这本书的意见,印发了征订意见书,借机向每位家长和学生宣传古诗文歌吟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征求意见书发到每位家长的手中,通过这些我们得到了家长的积极支持,学生对这项活动也是十分热情,积极参加。其次,学校形成了古诗文歌吟管理网络,校长担任组长,语文和音乐教师具体实施。我们对学校有限的教师资源进行积极调整,让两名音乐专业毕业的老师在教语文课同时兼音乐课,重点负责这项活动的开展,这样就保证了让活动开展的更扎实更有效。第三、学校领导专门召开会议,安排老师们积极配合,特别是其他年级语文老师和音乐老师的配合上好古诗文歌吟的诵读和吟唱练习。同时配合古诗文歌吟活动我们开展

了“晨诵午省”良好习惯的培养,每天早晨,学校要求全体学生利用到校后的十五分钟进行诵读吟唱,并且安排少先队对每个班级进行检查,将检查的结果列入校日志检查,每天将检查的结果进行公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活动,使学生形成了“晨诵午省”的好习惯,为我们的古诗文歌吟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创造校园古诗文化氛围

我校在校园文化的设计上积极突出传统文化的特点,在教学楼的一楼走廊,我们设计了“古诗长廊”,精选学生熟悉的古诗,在二楼我们设计了中华传统美德,将古诗文、传统道德设计为古代不同的字体,浓墨重彩,运用淡雅的色调,形成统一中有变化的风格,学生每天走在古诗长廊之中,接受传统道德的警示,耳濡目染,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营造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充分使用多媒体,展示古诗文化的深厚内涵。

要想让学生吟出感情,唱出感情,能按照古诗的意境写出来、画出来、舞出来,就需要用丰富的展示手段让学生对古诗进行立体的感知。为了便于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教师课堂传统的展示方式,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多媒体使用规范的校本培训,通过培训每位教师都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我们借助多媒体为古诗文歌吟活动提供丰富的音画效果,使学生感受到古诗文化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优美意境。用画面表达诗意、用声音创设情境,情景交融,营造了学习古诗文的良好氛围。利用动画体会诗人情感,借用标准的朗读领悟诗中的旋律。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娴熟的使用多媒体,并且能够根据个人需要熟练的制作多媒体课件,从而让学生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中感受古诗文吟唱学习的乐趣。特别是歌吟光盘发下以后,大家热情更高,学得更快,现在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够在多媒体的伴奏下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熟练的进行吟唱。

四、抓比赛、促活动,通过比赛活动激励学生创造

上学期,我们配合古诗文歌吟活动,重点抓了背诵、书写、绘画、舞蹈等方面的比赛活动。我们进行了“背诗大王”比赛、“古诗文书法”、“以诗入画” 古诗文绘画比赛,通过这些比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对古诗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古诗文的体味更具体。我们计划在“庆六一”活动中将古诗文歌吟节目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成果向学生和家长展示,以此带动古诗文歌吟活动的深入开展。

日韩与东盟人文交流对中国启示 篇9

不可否认,经济上的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多年以来建立的重要支柱。但是,如南海议题所证明,中国在经济上的优势和影响力难以转换成普通东盟国家人民(尤其是菲律宾和越南)对中方的信任。这也意味着社会人文交流这个支柱依然很脆弱。怎样全面提升中国在东盟的印象和好感呢?答案就在于社会人文交流这块支柱。

那么,中国有没有其他案例来参考呢?在东盟的合作伙伴当中,日本和韩国都是好例子。两国都比中国较早投入社会人文交流,在东盟各国有一定的基础和不同的优势。以日本来说,该国在东盟的社会人文交流工作是因上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人民反日新殖民主义而起。历代的日本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过后20年开始积极推动“人文外交”政策。经过数十年努力,日方不但进行着中国与东盟伙伴正在开拓的环保和灾害管理合作,也在打造新的合作项目。《东盟全民医疗》计划就是最好的实例。其计划如果成功,将把日本的医疗保护制度引入东盟各国,带给当地人民实实在在的好处。

就韩国而言,该国与东盟的社会人文交流程度也相当成熟。韩国政府充分利用自己的软实力,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精力在电影和音乐领域。2012年,韩国和东盟电影界启动了《双边电影体》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东盟电影界人才,推动在东南亚建设电影教育机构以及让东盟各国学习怎样建立和管理电影委员会。几年来,多种项目已得到落实,包括《One Asia in Film》以及《东盟-韩国电影领袖育成》计划。此外,韩方也在东盟各国组织多个演唱会,发挥该国的“韩风风范”。更重要的是,韩国政府额外设立了《东盟-韩国面向未来合作基金》,通过其基金赞助战略性项目,如《韩国学奖学金》和各界人士举办交流活动。像日本那样,韩国也积极培养一批东南亚韩国学专家,目的也是维持、稳固和发挥该国在东盟各国的影响力。

中外人文交流工作总结 篇10

“深入学习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和精神”

交流会

人文系分团委学生会主席团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年度最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被中国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在此背景下,旨在加强我院团员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我院团员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我院人文系响应院共青团组织号召,就深入学习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与精神开展主题交流会。

二、主办单位: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系分团委学生会

三、协办单位

人文系各班团支部班委会

四、活动主题:

学习先进精神,树立崇高理想。

五、活动时间:

各班于本月内利用晚自习或自习时间组织全班开展活动。

六、活动内容:

1,以班级为单位,各团支部组织同学观看“感动中国2011”纪录片或“感动中国2011”颁奖晚会等相关视频,充分接受年度人物的精神熏陶,安排相关人员对人物进行介绍和讲解。

2,在观看完视频短片后,各团支部班委会组织观后感的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更加真实、深入的理解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的精神内涵与崇高意义。

3,各团支部对讨论交流活动进行记录及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在本月底上交至系分团委,由分团委整理上交院团委。

七、活动要求:

1、各班团支部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将本次活动落到实处。

2、各班团支部班委会须宣传鼓励同学广泛参与此次活动。

3、活动总结须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要求认真总结、仔细校对。纸质版总结上交系分团委学生会主席团,电子版总结上交系分团委学生会秘书处。

人文系分团委学生会主席团

中外广播电视史总结 篇11

1.意大利科学家伏特于1970年发明蓄电池。法国人安培据此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电磁波理论并发明了发电机.2.无线电之父——马克斯韦尔。电磁波理论的实验:赫兹

3.1895年波波夫和马可尼同年宣告发明了无线电传送技术。

4.1915年费辛顿和亚历山德森生产出交流电发射机经改进的亚历山德森发射机成为再起的标准无线电广播设

5.1883年爱迪生发明了真空管白炽灯

6.1904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明二极管。1906年美国人德弗雷斯特发明三极管。1906到1907年德弗雷斯

特取得三极管专利权并命名为音频管。

7.1947——布莱顿肖克利和巴丁发明晶体管

8.1933阿姆斯特朗发明调频制方法

9.1876贝尔发明电话1877爱迪生发明唱机和电影艺术

10.1888名为柯达的简易照相机问世

11.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

12.美国——凯瑞——图像分解方法1880——法国人-——勒布朗——扫描技术

13.电视之父——贝尔德他发明机械电视系统可以播出彩色电视

14.1895年詹金斯——电影放映机

15.1878——英国克鲁克斯——阴极射线管

16.1928——佐里金——第一台光电显像管研制成功

17.美国电视之父——萨尔诺夫

18.1844.5..24——电报诞生日

19.1876.2.14——电话的发明日贝尔

20.1906圣诞之夜——广播时代的开端

21.1920.11.2——世界广播事业诞生日

2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电视的研究和实验最有贡献的国际 英 美 德

23.1929.BBC开始试播电视。1927——通用电气公司—建立第一座做实验电视台。

24.美国——1941年1月——全国电视标准委员会提出新的NTSC制式标准

25.1877——美国人——伯里纳——发明唱盘和横行唱针

26.1958——立体声录音机发明20世纪80年代——激光唱盘(CD)

27.1929——BBC开始采用钢丝式录音机进行广播

28.1959九月东芝公司发明螺旋式录像技术1980索尼推出八毫米磁带摄录像机

29.1958——法国开发出SECAM制式即顺序传送和彩色存储制。1963——德国研制PAL制式即相位逐行交

变制——优点传送范围广传真度高

30.1981——日本广播协会展示高清度电视。扫描线为1125行宽高比例16:9

31.复用模拟分量(MAC)具备PAL和SECAM两种彩色电视制式的兼容能力——欧洲采用

32.直播卫星:微波天线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

33.1988法国——发射欧洲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

34.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主要有数字压缩多套广播卫星广播。数字地面电视广播。数字音频广播。有线电

视数字播出和整合系统数据广播

35.1954NBC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36.1945年英国克拉克提出卫星传播的思想被誉为通讯卫星之父

37.欧洲国家有线电视较为普及的是芬兰,比利时,荷兰

38.广播电视是综合性的媒介,既是新闻传播媒介,又是文化教育媒介,更是娱乐消闲媒介。

38.影响广播电视体制的先决条件:有幅员,人口,语言,地理,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决定因素:政

治经济制度,社会意识形态。

39.广播电视体制可以分为:公法制(公共服务传媒)——英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欧商营制(私营商业传媒)

——美国国营制——苏联

40.CBS《晚间新闻》的主持人克朗凯特成为“美国最受信任的人”

41.英国正式播出电视节目的时间是1936.11.2

名词解释

1.视觉暂留现象:当物体在人们眼前消失后,视网膜上会短暂的保留物体的影像,因此,将系列静止图像做快速运动,可以产生

连续动感。

2.广播电视体制: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势和结构方法。包括制度和体系两个部分既饱含理念和法规的基础又包含组织和经营的内容。

2.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到某种物质时,会使他产生电,其电力强弱取决于光线强弱,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3.荧光效应:当电流冲击荧光物质是,会导致其发光,而发光的强弱也与电流强弱成正比。

4.荧光效应:当电流冲击荧光物质是,会导致其发光,而发光的强弱也与电流强弱成正比。

5.四级办电视:1983年3月,即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电视

6.BBC:(1)1922.12.14由“BBC”之父——约翰里恩创立(2)名以上独立实际上许多方面受到英国政府的控制。(3)英国广

播公司节目分为广播和电视两部分,其新闻特点是信息量大时效快。(4)BBC国际以报到客观公正著称。

简答题

1.大众电子传播媒介经过了几个历史进化阶段:首先是广播电视对非特定受众实施单向传播的大众化服务阶段,以统一生产。大量消费为特征。其次,是以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的受众日益分化为特征的“窄播”阶段,带来为兴趣指向和消费结构各不相同的受众层次和群体服务的特征。第三,是网络化多媒体按照用户个人选择提供相应服务的“存取型视屏服务”阶段,受众的层,群结构日益划分为个体,表现出“受众单个化”的结构特征。广播。窄播和个体化传大众电子传播媒介经过了几个历史进化阶段:首先,是广播电视对非特定,播三个阶段在传播主体,传播手段,显示手段,财源结构,收费方式,受众特点,服务型态,节目编播以及节目制作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

电视节目

1焦点访谈:事实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宗旨: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特色是舆论监督。实际含义是媒介监督和新闻批评。定位语:用事实说话

2.今日说法:宗旨:重在普法,监督执法,推动立法,为百姓办实事。方式:以案说法,大众参与,专家评说。

3.艺术人生::人物访谈节目经典性怀旧性舒缓的叙事风格

电视节目类型

一:纪实类节目分类:1.从内容分早期主要是社会教育性专题节目,后来更具体的指电视记录片形式:1.单独播出的长纪录片2.主持人衔接的较短纪录片3.演播室内容的专题或专栏节目

二:早期的演播室节目针对儿童,科教,政治等非艺术化的反映现实的节目

三.1.对内宣传教育片以工农业生产为主“收租院”热2.电视讲话《太行山下新愚公》《下课以后》。3.文革中的《中国》**:电影大师意大利导演米开朗琪罗在中国的合作下创作下《中国》的纪录片

四.1983《为您服务》沈力1982.1.中央电视台英语教学系列片《跟我学》

五.杂志化的探索1983国庆节纪实与娱乐结合“非驴非马”的《九州方圆》

六.纪录片观念变化1979 中国首次与日本合作,丝绸之路第二次合作 话说长江

七.政论性电视片《长征,生命的歌》《让历史告诉未来》

八.纪实节目的成熟1981.12.31赵忠祥《动物世界》1994《人与自然》1.纪录片专栏化 《地方台50分钟》《纪录片之窗》2.用国际语言将中国故事《望长城》《毛泽东》《邓小平》3.纪实节目市场化《大国崛起》《百家讲坛》

第一次和英文缩写1906年费辛顿首次播放歌曲和圣经,第一次广播试验活动.2 1928年第一台光电显像管

成功佐里金命它为显像管3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用电报传送,被认为电报诞生日1876年2月14日贝尔电话发明日人类开始进入电传声音时代1920年11月2日_----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试播电视----《花言巧语的男人》无声图像1936年11月2日-----世界电视事业诞生日1956年11CBS首播录像节目《爱德华兹新闻评论》1960年10月4美国第一次成功发射主动式通讯卫星“信使2号”11 加拿大于1973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内卫星传播网第一部系列剧1949年《孤独骑士》14 1959年面对面主持人福瑞曼这是第一个试图剥去公众人物的面具还本来面目的节目1974年录像机进入了家庭独立电视网推出了第一部关于皇室的肥皂剧《爱德华七世1981年日本广播协会NHK首次展示高清晰度电视17 1984年1 日本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应用直播卫星:百合花--2a号(bs--2a)18 1987年 7月4 NHK第一频道开办一套独立的24小时连续播出的卫星电视节目使HNK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整套卫星直播电视节目的电视台。19 1988年11月法国阿丽亚娜火箭将法国实验性的TDF-1号卫星送入太空轨道,它是欧洲

第一颗电视直播卫星。21 1996年7月17日拉丁美洲直播电视首先在委内瑞拉落地22 1980年6月一日全球第一家全天24小时播出新闻的商业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诞9 1945年克拉克杂志《星际转播》最早提出卫星传播思想---通讯卫星之父。13 第一个以医疗内容为题材的肥皂剧是1957年开播的《急救-10号病房》20 1974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国内卫星 威斯塔一号。

生。24 1994年BBC国际新闻和时事节目停播,改为电影台,有免费变为加密收费,成为第一

个收费频道。25 1995年,亚洲2号卫星发射成功星空卫视台与1996年4月开始采用数字压缩技术播出亚洲第一颗电视卫星是印度尼西亚“帕拉帕1-A”号卫星1996年一月马来西亚第一颗卫星东亚一号发射成功。28 1924年8月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是为中国第一部关于无线

电广播的法规30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10月1日上海电视台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这是中国最

早一批电视台他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32 第一部电视记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33 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34 电视一台开办了国内第一个大型的新闻杂志节目《新闻透视》 23 1995年12月阿斯特拉成为在欧洲率先开始数字服务的卫星。面向日本的数字卫星节目,这是香港卫视台播出的第一个数字频道。29 哈尔滨无线电台台长刘瀚与1926年建成第一座广播电台10月1日正式播出31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直播)

1981年2月5日中央电台开始播出中国第一部国产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36 1982年9月17号中国第一家电视制片厂成立这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前身37 中国第一部长篇通俗生活连续剧,《渴望》第一部连续的电视喜剧《编辑部的故事》38 媒介大亨——默多克39 1923-中国上海-美国人奥斯邦利开办中国无线电公司(XRo)广播电台美国第一个广播网---NBC美国第一家有线电视节目频道(家庭影院)HBO

英文缩写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1885成立)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美国三大广播公司;NBC——全国广播公司(1926年由RCA组建),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27年),ABC---美国广播公司(命名人爱德华·诺贝尔)英国广播公司——BBC(1926年由商营改为公营)英国电器音乐公司——EMI 中国称

为百代公司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他是负责电讯和广播管理)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NG(是轻型摄像机和可移动式录像机的结合)卫星新闻采集设备——SNGPPV--计次付费频道独立电视系统——ITV作为管理机构的独立电视局(ITA)及其接替者独立广播电视局(IBA)和独立电视委员会(ITC)

上一篇:放射意外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vi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