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辈》观后感1000字

2025-0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名之辈》观后感1000字(通用10篇)

《无名之辈》观后感1000字 篇1

原创: 小罗  阿辽莎的真心话

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完全没听过,上映前几天看到微博上这部电影的宣传片是用的尧十三的《瞎子》才有所关注,忙了一周,终于有一天可以休息下,在《毒液》和《无名之辈》之间选了后者,看完发现还好,使我想起一些东西。

这部电影就是写一天里不同的人的轨迹,最后交汇在一起,但记录的不是什么大人物大事件的故事,就是小人物间很小的事,还带着一丝黑色幽默。电影里有这么几个事情,一个老板开发了一个楼盘,但资金出现问题,欠了很多钱,在带着自己年轻的.女朋友逃跑的路上,听说债主在给自己开追悼会,毅然掉头回去。一个楼盘的保安,几年前是一个协警,因为自己的队长结婚,喝多了出车祸,自己的妹妹瘫痪了,妻子死了。前一段时间他在工地上挖到一把猎枪,想要交给他们队长,却发现枪不见了,刚好城里发生了持枪抢劫案,他就依着这个线索开始找枪。两个从农村里出来的青年,偷了家里太爷的枪,准备做大事,因为银行有保安,于是只能抢银行旁边的手机店,最后抢了一堆模型机,慌乱中跑进了一个瘫子的家里。一个瘫子家里突然来了两个劫匪,于是瘫子不停用语言激怒威胁这两个劫匪杀死自己,最后劫匪答应在离开前帮她打开煤气。事情就是这样,最后到了晚上,各条故事线交汇在一起,梳理成完整的故事。

这部电影就是讲的小人物的故事,而尧十三呢,刚好也很擅长写小人物,比如我大学时很喜欢的他的一个歌,叫做《二》。这首歌讲的就是和自己的狗相依为命的贵州农村青年,喜欢村里的寡妇二,于是去逗二家的狗,以此和二搭话,最后二结婚了,他也说出了自己奇怪行为的原因。因为这首歌时用贵州话唱的,十个人听,九个人也只觉得搞笑而已。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喜欢穿裙子,高跟鞋,把自己打扮的像qq炫舞里的人物一样,并且很自信,我一看到她,我就想起了这首歌,因为她很认真的过着的生活,很多人却只是在嘲笑,好像生活本来有什么规定样本似得。我之所以还记得她,是因为我当时脱口而出叫她二,从此很多人都这么叫她,我觉得很受伤,从后来她对我的敌意我也知道她也很受伤。就像这部电影里这些小人物做着的梦一样,自己特别当回事,但从旁人看来就是很搞笑。

电影里用的这首《瞎子》也是用贵州话唱的,歌词就是我们学过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雨霖铃》。只不过这次的柳永是贵州口音而已。在电影院里这个音乐一放出来,很多人就笑了,这是应该的,而我觉得有点怅然,这也是应该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几乎无法对一件事情有相同的感受的,我们表达自己,最后收获的都是误解。这是木心的观点,反正我挺赞同的。只要不轻易用好坏去定义和自己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就不一样吧。就像当你怜悯那些你觉得在苦难中的人们时,其实你也身处另一种苦难中。当你嘲笑那些好像完全不知道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而显得很愚昧的人时,其实你也活在谎言中。

《无名之辈》观后感1000字 篇2

影片里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手法的运用:比如瘫痪女家里的电视,她的家是一个封闭的存在,电视象征着沟通外界与眼镜大头的媒介,两人通过电视了解到外界对其的追捕和嘲弄;还有敲门声,一声一声都敲进了两人的心坎里,象征着对两人犯罪行为提前的拷问和惩处;不过在这里我想着重讲讲枪这个物品。

枪,一个符号,象征着改变命运的筹码。在电影中呈现了两种对枪的态度:第一种是眼镜和大头持枪抢劫,尽管他们的身世确实惹人同情,但法理无情,在悲喜交和之后仍然逃不掉接受被审判惩罚的命运;而另一种则是马先勇靠着上交枪支希望能够重当协警,虽然在电影里并没有明说,但可以预见马先勇将功抵过,结局应该是如愿的。而悲哀的是,正如枪在我们国家的平常人家里是禁止的,又有多少人在一生中能看见一支枪,甚至是打响呢?更多的人还是在无名的状态下生存着,更加极端的可能就如同一开始的瘫痪女一般,被世界束缚得全身都动弹不了,只希望可以有一把枪痛快地打死自己。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眼镜是在用开枪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对命运的不满,对社会的不满。就算他们都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而最后实现自己的愿望还是很渺茫。

所以,无名之辈,在如今的世上,是否只能永远艰难而坚强地生活下去,是否只能永远是无名之辈?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学关注底层人民和边缘群体的生活状态,侧面反映也推动着全社会对其的关注,我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无名之辈电影观后感 篇3

然而《无名之辈》真正有意思的并不只是它很真诚地让人发笑,而是它所刻画的人物,这些人物并不像它的名字“无名之辈”一样,好像代表平凡的大众,实则是一些下九流人物:一对憨皮抢劫犯,一个满嘴脏话的瘫痪病人,一个倒霉的保安,一个妓女,一个卷钱而逃的开发商,一个小三,一个扎耳钉的男学生,一个抹口红的女学生,一群社会上的混混。。。这些人在拥挤的集市上上演了一出闹剧,却让观众们忘却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变得有情有义,变得让人同情,变得让人揪心。

人们就像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那样,害怕警察抓住那对憨皮抢劫犯。同时人们又同情那个总是倒霉的保安,希望他能抓到劫犯,当上梦寐以求的协警。在导演精心编制的冲突里,人们逐渐对电影里的人物产生了感情,原来他们都是善良的啊:那对抢劫犯不就是抢了几个模具吗又没有伤害任何人,那个开发商不也是爱着自己的小三和儿子吗,那个妓女不也是挂念他的郎君吗,那个保安不也在想法设法补偿被自己弄瘫痪的妹妹吗。于是这些下九流人物都有血有肉了,他们不就是我们身边那些。。。普通人的特殊情况吗。

《无名之辈》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4

今年看过的比较喜欢的是《影》和《我不是药神》这两部电影,在我心里他们定可以入选金马奖作品里的,今天看的这部电影,讲诉的几个普通人串在一起的故事,也依然打动了我。

先简单说说剧情,一座重庆小县城,一对劫匪兄弟,一个保安,和一个因车祸残疾却毒舌的女人,生活在不同轨迹上的小人物,在一个平常日子,因为一把丢失的老枪和一家手机店发生的乌龙抢劫案,这些人产生了一系列的关系,最后都获得了幸福圆满的结局。

这部电影可以看到:

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多小人物,小人物想努力去实现自以为的梦想,因为自己认知不够,却一步步碰壁;

当我们对现实失望到谷底,却能发现,有比我们更惨的人,因而心生出怜悯;

世界上有一种无条件的爱叫做亲情;

每个人心里都有爱恨情仇,他能给我们带来面对一切的勇气;

小人物也有梦想,也会为梦想努力,就算碰得头破血流,比如保安想当协警的梦想,李大头想娶依依的梦想;

哭着笑着看完电影,骁十三的歌响起,叹一句“人间啊……”,没办法,我们都是无名之辈。

《失孤》观后感1000字 篇5

今天下午去看了电影《失孤》,本来以为是一部苦情戏,但是看下来,发现的确是一部佳作,全剧没有过于泛滥的感情催泪,在克制中完成了感情的升华。尤其是结尾处,雷泽宽的摩托车在绿色的大地上行使,继续他的寻子之旅,充满了对于生命残缺的不妥协,使得该剧进入到了宗教和哲学的境界。

作为一部描写拐卖儿童题材的影片,其主人公主要有两个:作为被拐儿童父亲的雷泽宽和被拐儿童的曾帅。刘德华扮演的雷泽宽为了自己的救赎,15年来骑着摩托车不停地行走、询问、探访、历经磨难,苦苦寻找儿子的消息。而井柏然扮演的曾帅,则因为特殊情况,没有身份证,所以必须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才可以完成自己社会人身份的建构。在同行中,他们渐渐产生了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依恋。最后,曾帅找到了自己亲生父母,而雷泽宽继续寻找自己的儿子。

在中国文化中,由于缺少宗教这个维度,所以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一旦失去孩子,父母的生命意义便大打折扣,而子女拥有父母也才拥有根。同时,从影片中也不难看出,中国很多家庭希望有男孩子,所以也使得拐卖儿童尤其是男婴有着很大的市场。

作为一名曾经的准文艺青年,我这人心思向来比较细腻,当然也和最近的心境有关,所以我看这部影片时会结合自己的心情做过度解读。在看这部影片时,我想到,其实我们生命中的一个偶然往往会注定自己的人生轨迹。在有的人看来很平常的幸福,对于另一个人而言则是奢望。但是,这也许就是真实的人生吧?就像雷泽宽的坚持,不是有无必要的问题,而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救赎,哪一天心安了、甘心了,修行也就完成了。

就像我,一直以来总是在追寻一个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梦,30几岁的人了,对于很多事,还是有点不甘心,可是在大多数人看来,自己也许有点傻气吧?就像影片中的雷泽宽一样,找到了亲生儿子又如何?15年的时光没有了,永远无法享受自己相伴孩子成长的乐趣。可是,如果就此放弃,他也不会甘心。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15年来伴着希望的寻找,却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这15年,他不会那么积极地帮着曾帅寻找父母。

其实,学问、爱情、人生也大都如此。

当然,影片最后雷泽宽的顿悟来自佛家的缘说。但是,我还是觉得基督教应对人生苦难的态度更符合我的偏好。甘心领受苦难和残缺,勇敢地前行。

电影观后感1000字 篇6

首先,电影主角颜值非常高,还有世界名模吉娘娘的客串。剧里有非常多时尚感爆棚的搭配,即使放到今天,仍然不过时,超级适合各位精致猪猪女孩观看。

电影主要讲述了女主如何经历重重磨难从职场小白到行业精英,最后却又潇洒离职的关于寻找自我的故事。安妮海瑟薇饰演的职场小白让人很有代入感,很容易引起现代很多进入社会刚工作的年轻人的共鸣。

她刚工作时的彷徨无助,我似乎都能够感同身受,一个本来对自己履历保有充分自信的人进入到一个对下属极其严苛的时尚女魔头的手下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起初她对工作根本力不从心,磕磕碰碰,经常惹老板不开心。但好在她的同事们嘴硬心软,还是给予了她很多帮助。她自身又是极具韧性的人,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非要做出一些成绩来。当她找到哈利波特手稿时,看到老板惊讶的眼神,感觉真的很酷。

关于一心想要去巴黎工作的另一个女职员,辛辛苦苦的保持身材只是为了去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巴黎。可是不走运的是,自己不争气的生了病。当得知女主代替了自己时,她崩溃得在病床上吃了一大口蛋糕。虽然电影呈现的很搞笑,但也确实有溢出屏幕的心酸。在职场上后浪拍前浪是很现实的事情,职场上你必须对老板有价值。

一个公司就像是一辆持续运转的机器,当机器的一个部件生锈了,必然会被新的部件取代,运营者不会允许机器的任何一处影响整体的运行。

同情与宽容固然是人性中闪耀的光辉品质,但问题是这个社会是不讲人的逻辑,讲物的逻辑,讲求效率和生产力。我们不能故作深沉,我们想象出来的自我重要性,我们以为自己在宇宙里有什么特权的错觉最终会被现实狠狠击碎。

所以撇开所有运气因素,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是职场人需要永远思虑的功课。

其实当女主做出成绩,受到老板赏识,前途一片大好,最后却转身离去的时候,我是发自内心的佩服。我佩服的点在于她是一个很勇敢,很果断的人,她懂得自己要什么。

在实习时,因为想要把工作漂亮得完成,她要投入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忽视了男朋友的感受。爱情中,一方一味的忍让,是不会长久的,最终两个人终于爆发情感危机。

一开始,我与弹幕里很多人的想法是一样的,觉得这个男朋友不懂事,不能支持你女朋友的事业。希望女主独自美丽,独立又有钱,放弃这没有保质期的平价爱情。可当最后女主选择回到男朋友身边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并没有资格去评价他们的感情,更没有资格替女主做那个决定。

如果女主真的像她老板那样事业是很成功,但是家庭生活一地鸡毛,那真的快乐吗?很少有人能做到生活和家庭全兼顾,达到完美的生活状态。若选择那种光鲜亮丽,闪光灯不停闪耀,时常穿梭在各种名流之间,费力应酬的所谓的上流生活,那你就势必失去那些与家人朋友的打打闹闹的闲暇时光。

但是,真相是无论平凡的过一生,还是好强的过一生,最后都会有遗憾。女主显然是很聪明的,她通过老板的阅历读懂了自己的未来。这个世界上天花乱坠的大道理太多了,各种成功的标准压的人喘不过气,但是心之所向,即是你自己生命的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是在历经繁华之后选择了平凡的生活,她经过这一遭明白了自己想做什么。让你随时接电话的才是你真正在乎的人,女主不愿意丢掉那些人。平凡不能成为腐烂的借口,心安理得的过平庸的一生,年轻还是要敢于努力去尝试,去追梦。半山腰很挤,所以你要到山顶去看看。

这或许有些鸡汤,想起总有人说不要喝鸡汤,那是别人吃完鸡肉剩下的。我只想说,鸡汤什么时候成为了贬义词?难道非要自甘堕落成长为无趣的大人吗?这个世界上有人年纪轻轻,却早已在棺材里躺得明明白白,有人对生活充满热情,将自己的年龄藏得严严实实。人是活的,可别活死了。对于未来,我们确实可以做一些努力。连美味珍馐都没吃过的人说自己只喜欢清汤寡水,似乎没有太多的说服力。

《亮剑》观后感1000字 篇7

初次读〈亮剑〉是去年的时候了,深深吸引我的,不是战争年代的飘飘的硝烟,染红天地的血流成河,而是那个男人----主人翁李云龙:大大咧咧,从不按程序出棋却又深得其妙的成果,一闻到战争味就兴奋的上窜下跳男人,侠骨柔情,在困境面前从不退却,只会毅然亮剑冷然面对的那个时代的职业军人。那个高大的形象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内心深处。 我很崇拜他,读了〈亮剑〉,我都会拿着“李云龙”式的标准去衡量我身边的每个熟悉的人,朋友,同事,甚至是我的亲人,我的室友说“我为李云龙鬼迷心窍了”,我坦然一笑,也不否认。 正因为这样,经常的用“那个标准”来衡量日常每天的工作,是否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服务每个来访的客户,每单生意的洽谈结束后,我都会把整个过程重新的回想一次,有哪里存在着欠缺,有哪里可以谈得更好,为甚麽客户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会一时的哑口无言呢?是我的业务知识不全面,还是我的应答技巧不够熟练。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生意场里,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要想做到一个长胜的销售员,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也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以前不很注意办事的细节,经常的为自己的疏乎买单,商场如战场,在读了〈亮剑〉后,我的内心里,总把每个来访的客户定格为一个“困难”,急需解决的“困难”,难题都解决了,那成果是无容置疑。所以,在与客户谈到一定的程度,我不是希望要把我手中的商品马上的销售出去,而是想办法要怎样解决客户刚才提出的疑问,我想,客户买商品回去,使用后的期间,才是我的销售的真正的开端,在那期间,客户遇到的每个疑问,我都如愿的替他解决掉 了,只有那样,我认为,才算是真正的把商品卖给了客户,我才真正的留住了客户。

〈亮剑〉里,李云龙和国民党的那个师长到后来晋升为军长的“哥们”的“纠纷”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头尾,一边是两军交战的敌人,另一边又是朋友,在处理这个矛盾的时候,李云龙做得很“滑头”,不伤朋友的情面,又拉开了二者间做为敌人的立场上的距离。我从这些情节上,同样的学到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很多道理。 同样的,把它拿到工作上来,也完全可以套用。例如售后服务的环节。消费者从一个陌生人变成了我的客户甚至是朋友,他是相信我才会买走了我的商品,我必须的用“诚 心”去做好每次的服务,用诚心去打消客户的每次疑虑,那也是作为朋友的一个角度去考虑和衡量的,但另外一方面,我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也必须的考虑到公司的利益,不仅要想到为公司产生利益,也必须的要为公司留住利益,增长利益。这也是我面对消费者时的双重性格。

门徒观后感1000字 篇8

第一次知道《门徒》这个电影,是因为今年很热门的《湄公河行动》,有人说这电影揭露任性,我就好奇找来看。最初是想在哔哩哔哩找的,可是那里没有资源,只有古天乐演的那一段的Cut,不能不说古天乐演技真好,把吸毒者那种人模鬼样的样子演活了,体形瘦削,不知道为什么的总有一只眼睛是乌青的,一口黄牙,注射毒品后双眼翻白的一副死到临头的感觉,或者叫欲死欲仙?不太懂。看了这部cut后就对这电影更感兴趣了,我发誓绝对不是因为古天乐的颜值去看的,毕竟他在里面真的演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我要是在路上见到这么可恨又不要脸的人,我都想踹他两脚。

百度搜了一下,这部电影定义为惊悚片,也看了一些影评,说里面有一个群鼠啃尸体的场面,我有点怕,但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毕竟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会里的故事是说一个瘾君子在家里吸毒,住的楼层又低,然后最后几天没出现,家里人一打开门,发现他只剩骷髅骨头了。因为他平时吸毒的时候,旁边的蛇都会闻到,结果他几天不吸,蛇的毒瘾犯了,就把他吃了。小时候觉得这个故事挺恐怖的,但是也能接受,这么多年来,细节记不住,但总是记得这个结局。加上发的那些安全教育书,远离毒品,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毒品真的是一个特别恐怖的东西,吸上了,就永远都戒不掉了。每次拿这个跟别人讨论,毒品戒不掉,总有一些人跟我争论,说如果是她或者是她父亲,肯定能戒掉,因为她们的意志力很强大,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会跟她们争论,最后都会放弃,反正我争不过她们,但是对于这个东西,我是永远都不会去试的,毕竟我的意志力薄弱,不然就不会那么多年都减不了肥一直都抵抗不了食物的诱惑。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看这个电影了,一开头就看到张静初披散头发在一个很脏的屋子里面注射毒品,尼玛惊悚效果不比午夜凶铃低啊。接着小萌萝莉出场,很熟练的帮妈妈把针头拔出来,扔到垃圾桶里面去,看到这里真的很心疼这个萝莉,这么小了就要承受这么多,还会替妈妈拔针头,她是看过多少次妈妈毒瘾发作的恐怖样子才能学会这么平静的帮妈妈拔针头的,瘾君子真的是害人不浅啊。

吴彦祖出场倒不是很惊艳,经过一系列的精彩指挥,他顺利完成了对毒品传输的指挥,然后把手机扔掉,回家喂鸽子煮面吃。对面楼的萝莉看到帅叔叔煮面禁不住跟妈妈说很饿,妈妈过去借面吃。

然后就是刘德华那个处于叛逆期的`男不男女不女的女儿出场,说真的,如果那是我的女儿,我也恨不得把她塞回去再生一个算了,小小年纪把自己弄得男不男女不女的,老爸得了糖尿病伴肾衰,身体虚弱,连小便都要别人扶着才能上厕所,她却连帮爸爸收拾衣服去住院这个小小的要求都不愿意做

怀着孕没化妆的袁咏仪看起来有点憔悴,但是眼睛还是很漂亮,刘德华算是这部电影的大boss,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多年贩毒做的亏心事太多了,自己先天性糖尿病,大女儿叛逆难教,小女儿有先天性心脏病,老婆高血压,胆固醇高还怀孕,唯一美好的事大概就是夫妻感情和谐了吧。

演出来的感觉跟普通中年男人没什么两样了,都有点看不出偶像的风采了,他这个大BOSS也不是那种一味心狠手辣的那种,而是有血有肉,更像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可惜他做的是制毒贩毒的生意啊,只当自己是做普通生意的,从来不觉得这是在害人,反而觉得都是瘾君子的错,说真的,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啊。

通篇张静初的戏份很多,她问为什么家里放了老鼠药还会有老鼠来,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看的那篇吸毒上瘾的蛇。这个电影里面的老鼠也是一样的,闻到毒烟,就算有老鼠药也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来吸毒。

吴彦祖跟张静初两母子继续和平的相处着,如果不是因为张静初毒瘾犯了,他可能还一直蒙在鼓里继续帮她。张静初给吴彦祖做头部按摩,吴彦祖睡着了,张静初却毒瘾犯了,吸烟不能解毒瘾,就注射,在自己大腿上的静脉注射,为什么要在大腿,因为手臂上已经找不到血管打了。注射以后飘飘欲仙,忘记了一切烦恼,还穿着白色的睡裙去诱惑吴彦祖,吴彦祖果然上钩了。可惜中途摸到了她的小腿后侧,一片青紫,盯着贩毒分子八年的他怎么会看不出来,他问趴在她,是什么感觉,张静初说,是忘记一切烦恼的感觉。这一段诱惑,不是真正的喜欢,看了一些资料,特别是吸毒的人,喜欢聚在一起吸,吸完后就群P,尼玛,画面不要太美。有些评论说张静初在里面根本不是真正喜欢吴彦祖,她只是感激有这么一个人帮助她而已。吴彦祖没有放弃张静初,帮她戒毒,希望她可以重新开始。可惜古天乐这个号称很爱老婆的男人出现了,他主动提供毒品给张静初。张静初想避开他,搬到吴彦祖那里住,宁愿被捆绑也要戒毒,可惜吴彦祖出差几天,然后古天乐撬门进了吴彦祖家。

张静初戒毒失败,一步一步的堕落,很安静的带着女儿一起任古天乐摆布在那里贩毒,不过她就算再穷也没有卖身,莫名其妙的赞点。而古天乐真的是太不要脸了,劝自己老婆卖身,被老鸨骂了,真解恨啊。但是现实中确实就有这样的人,女的没钱吸了,就去卖,由于注射毒品共用针头,吸毒后又容易滥交,很多人都得了艾滋病,最后很凄凉的横尸街头。张静初最后的结局也不怎么好,古天乐得到了一种新的毒品,要给张静初试试,可是找不到她手臂上的静脉血管了,张静初叫他打脖子上的血管,爽的快,古天乐答应了。其实张静初那时候就没多少求生欲望了,果然,打完后,估计是药水刚推完,张静初就全身抽搐,还是欲仙一欲死?我分得不太清楚,然后就死了,直到她女儿饿了好几天自己去吴彦祖家敲门找吃的,吴彦祖去看她家看的时候,才看到她维持着那个全身抽搐的姿势,眼睛睁大,嘴巴张开,嘴巴外面还有一些血,算是死不瞑目了,身上有很多老鼠爬来爬去,这一段我特意把音箱关了,怕听到吴彦祖的惊叫声晚上睡不着。这也是促进吴彦祖加快速度把刘德华抓起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张静初的线就结束了,再说刘德华,刘德华虽然在医院里虚弱到连上厕所的力气都没有,但是他一听说毒品制作出了问题就立马叫吴彦祖开车送他去作坊里面亲力亲为,而且成功找到原因并且顺利制造毒品,能看得出他的化学功底很好心理素质也不错,临了还要跟吴彦祖解释自己是个有良心的商人,起码混进去毒品里面的东西是没有毒的,纯度也比外面的高。看到自己的女儿跟一堆不良少年一起抽烟的时候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明明被气得半死,女儿过马路的时候还是会叫她小心,一副慈父的样子就出来了,虽然他制毒又不准女儿抽烟,制毒又叫手下远离瘾君子这个观点有点矛盾。怀疑吴彦祖有问题的时候恨不得一枪崩了他又舍不得,毕竟那个人跟他出生入死八年,可惜,他唯一一次相信别人却把自己赔进去了。最后为了家人,自己用瓷砖割了颈动脉逃离了审判,也保护了家庭。

配角廖启智又演了一次只顾自己升迁不顾别人死活的海关,一边在车里边吃薯条边喝饮料还觉得辛苦的上司,碰到同道的时候为了升迁把别人打得半死不活还逼得一个毒贩从八楼跳下来当场死亡,明知道用枪打铁门流弹容易反弹到自己人还继续,最后手被砍断了。我只能说,罪有应得。

整个电影很精彩,可是毒品这个东西真的不好戒也不好禁,涉及的利益太多了,军人自己也种罂一粟,自产自销,自己拥有武装军队,活脱脱的土皇帝。片子里头那个预言说得一点都不对,说因为市场压缩,十年内金三角会变成旅游区,然并卵,最近才出的一部电影叫《湄公河行动》,告诉我们那里还是毒贩的天堂,虽然湄公河事件发生在,现在已经了,毒品生意还是一本万利。

《暖春》观后感1000字 篇9

小花从地狱般的家逃出来后,被一个善良的爷爷收留了。从此,她又有了可以依靠人,仅管叔叔、婶娘都排斥她,三番四次的想方设法的“丢掉”她,甚至把她最爱是风车无情的毁在脚下,她也没有一分埋怨,而是宽大的胸怀去对待他们。仍是吧他们视为父母,她用那颗纯洁、善良的心去感化了他们那颗冰冷的心。小花知道,爷爷很疼自己,省吃俭用,不分昼夜的劳作,为的就是让自己过得开心,有书读。所以,她用感恩的心来为爷爷驱赶劳累。“我最爱的人是爷爷” “爷爷不吃,小花也不吃,爷爷打我也不吃”,“…我只是想爷爷少砍些柳条”…一个个简单的文字,在小花的口中却包含着多少感情。

小花是不幸的,课她也是幸福的。无父无母,连最疼爱她的奶奶也离他而去了,这不应是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女孩该承受的。就在这时,一个与她素不相识的人给了她温暖,给了她爱。所以她感到幸福,所以她用哪个微笑来面对一切,所以她每天都活的开心,她知道,现在她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着。面对这一切的一切,她,一个幼小的小女孩,选择了坚强、乐观。

爷爷,他朴实,善良,慈祥。他为了两个非亲非故的敌人,心甘情愿的付出了他的一生。穷尽一生,只是给了两个素不相识的已经失去了亲情的人。可他却不求回报。

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爷爷背着重重的柳条在泥泞的小路上与狂风暴雨斗争着,可他怎么可能斗得过这狂风暴雨,最终,他还是倒下了。小花的呼唤吧爷爷叫醒了,他安抚着泣不成声的小花。在场的每一位都被感动了……

芳华观后感1000字 篇10

这部影片讲述的感情非常细腻,很多场景让人看了心里酸酸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充斥在心里。看完电影后有以下几个感触:

1、善良真的应该有底线,还应带点锋芒。刘峰一个活雷锋。文工团里不管谁有什么事都找他帮忙。破了的水饺他吃,因为他说:“破饺子总得有人吃”。提干指标让给别人,他觉得别人更需要。忍着腰伤给战友带东西等等,就连炊事班的猪跑了也找他帮忙抓猪。可他被诬陷下放时,就只有何小萍去送行。因为何小苹经常被欺负,很少有人善良的对待她。就像电影里讲述的只有不被善良对待的何小萍才懂得善良的可贵,才能珍惜刘峰的善良。刘峰的善良换来的是大家的理所当然。还有前段时间的江歌事件。因为没有底线的善良遭遇了不测。而自己的母亲不仅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还有被救的人的冷漠。所以人不仅应该善良,还要看善良的接受对象是否也是善良的人。更重要的是善良应该带些锋芒。

2、婚姻真的应该讲究门当户对。因为,结婚不仅是两个人搭伴过日子,还是两个家庭的对接。试想从两个三观都差很多的家庭里走出来的人三观会一致吗?有人可能会说结婚后互相磨合磨合就一致了。可这个磨合的过程太漫长和折磨人了。好多夫妻就是在磨合的过程中走着走着就走散了。现实中灰姑娘和白马王子只是一个传说。

上一篇:校园宣传方案下一篇:产品市场拓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