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共8篇)
2.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3.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4.科技公司尤其是中国的公司,更应该注重知识产权,这是创新型科技公司的基本要素。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是难免的,因为这是行业的基础建设,跨国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经常用专利作为压制对方或者挑战对手的手法。
5.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 -郎加明《创新的奥秘》
6.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也就是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开创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的机会的手段。企业家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寻找创新的源泉,去寻找表明存在进行成功创新机会的情况变化扩其征兆。他们还需要懂得进行成功的创新的原则并加以运用。 德鲁克
7.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为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8.创新不是为对手竞争,而是跟明天竞争,真正的创新一定是基于使命感,这样才能持久的进行。
9.自强不息,务实创新,稳健经营,追求永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具有职业技能的会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上升, 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积极改变自身指导思想, 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学校会计教育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职学校会计教育的发展。然而, 毫无疑问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 从而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并最终导致学生在会计方面的学习水平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总之, 近年来, 我国中职学校的会计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很多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性思维, 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影响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中职会计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会计改革的深入也使中职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
(一) 中职会计培养人才的目标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根据国家规定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 是要培养可以在会计事务所, 企事业单位, 经济管理部门, 研究机构等组织或部门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工作人员和能在本专业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会计人才。在这一要求的基础上, 中职会计教育确定其教育目标为能够从事会计职业的专业会计工作者。然而,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职学校毕业的会计学生却并不受社会和市场的欢迎, 究其原因就是中职学校现行的教育目标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不适应。
(二) 中职会计教育过分注重技术教育, 却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
毫无疑问, 会计是一项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管理活动, 在操作过程中, 它涉及各种专业法规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当前, 中职学校的会计教育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一方面, 社会需要具有更高素质和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 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技术教育。另一方面, 事实上, 很多学生所真正学到的会计知识还是非常有限的, 他们在遇到新变化和新知识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应对和解决, 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 很多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 却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三) 会计教育过分强调与各种资格考试的衔接
社会的发展使人才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 很多学校为了促使学校能更好的, 更容易的就业, 把会计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与各类会计资格考试相关的模式, 都是为了学生能考取会计证或注册会计师, 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实践, 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 这种教育方法也导致学生所接受教育的面变得越来越窄, 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三、关于会计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 我国多数中职学校都积极的采取措施促进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会计教育在这段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中职学校在会计教育创新者方面还需要不断努力, 可以通过改革专业设置, 革新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会计教育的创新。
(一) 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当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急需大量高素质和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会计人才。因此, 中职学校会计教育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应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 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培养会计人才。同时, 在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前提下, 中职会计教育也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合并或撤销那些不宜设置或已经过时的专业,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
(二) 中职会计教育创新要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下功夫
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学到知识, 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关键环节。关于中职学校跨级的课程设置要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 要谋求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就是说, 中职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的过程整既要对会计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也要对语文, 艺术和政治等相关科目进行合理的课时安排。在会计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大量的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例中去, 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
(三) 强化师资队伍是中职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会计专业, 学习会计和掌握会计知识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 中职学校当前会计教育的师资队伍中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还亟待提高。因此, 中职会计教育在创新教育的时候要充分了解老师的教育能力, 做到科学安排老师教学, 并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创造条件。同时, 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和推荐老师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另外, 科技的发展也促使中职学校在会计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 网络信息等资源在促进学生学习效果过程中的作用。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急需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为促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中职学校在会计教育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在专业设置, 优化课程体系和强化师资队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急需高素质,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会计人才。因此,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再仅仅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也不能仅仅讲授与会计理论相关的知识, 而要创新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兴趣, 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 教师也要创新教学模式, 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成长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教育,创新思考
参考文献
[1]余晓英.深化会计教育改革,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2) .
[2]周红娜.中职会计教育的状况分析及改进办法[J].辽宁教育形成学院学报, 2008 (12) .
[3]陈淑萍.试探新世纪会计教育的创新[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06) .
关键词: 教育与创新 影响因素 解决途径
一、教育与创新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以现有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通过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以此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1]。从而,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推动创新与进行创新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开展,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营造自由学习氛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制约创新意识的因素
我国知识教育是相当成熟全面的,但在有些教育上还有待加强,如常识教育、科学教育、创新教育等还需提高时效性。目前许多因素制约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创新意识提升。
(一)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创新意识制约的因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部分家长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以优越的成绩换取日后竞争的优势,然而他们忽视对孩子能力的锻炼,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孩子只会死读书、读死书,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如今,这些家长制约孩子的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一些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本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占用孩子过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第二,部分家长抑制孩子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常以“命令”的语气与孩子交流。孩子提出疑问时,部分家长没有能够进行积极引导,不在自己知识范围内的问题更是匆匆而过,没有培养孩子通过阅读自我解惑的能力,使孩子不敢进行有趣的尝试。第三,有些家长过于宠爱孩子或工作繁忙,经常将孩子放在家中,隔绝孩子对外界的接触,不利于对孩子灵感的激发,等等。
(二)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制约的因素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办学理念、师资水平、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学校由于过分注重升学率提高,从而强化应试教育,导致在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如今,这些学校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学校方面,有些学校有效开展的创新教育较少,这里所说的创新教育不仅指开设相关课程或组织相关讲座,而是将“创新教育”与“平时教学”结合起来,寓创新于教学,寓教学于创新;其次在课堂方面,一些学校有严格规范的课堂秩序,课堂体制“窄、严、僵”,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在教师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形式上教学,如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笔记,做错题集,然而学生往往不能兼顾“写”与“听”两个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以“你听我讲”为主,忽略“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三)传统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制约的因素
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些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教育思想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一些学生过于相信权威,过度依赖教师和教材,经常按部就班,很少提出质疑。其二,“谦逊”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然而一些学生没有正确领悟“谦逊”二字,他们对老师过于谦逊,以至于对老师唯唯诺诺,对老师的一些错误观点也不敢大声反驳。其三,部分学生耻于下问,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问问题的习惯。
三、如何推动创新教育
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教育目的上重传承、重选拔、重理性;在教育内容上重理论、重理论、重刚性、重基础;在教育方法上重讲授、重课堂、重纪律。在这些重视度上缺乏对创新意识的重视,下面具体阐述如何推动创新教育。
(一)推动“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只有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将自由、学习和纪律结合起来。赫尔巴特曾把兴趣分为经验兴趣、思辨兴趣、审美兴趣、同情兴趣、社会兴趣和宗教兴趣,他认为注意、期望、探究和行动是构成兴趣的四个阶段。杜威提出的“教学过程中的五个阶段”涉及有关兴趣的培养[2]。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兴趣的培养,家长和教师要借鉴以上两位教育家的思想,同时注重以下几点:1.尊重孩子不同寻常的提问。2.尊重孩子不同寻常的想法。3.向孩子们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4.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并给以肯定。5.给孩子的实践学习提供鼓励。
(二)推动“问题意识”的培养
近代许多教育家提出了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模式。他们提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多开展一些讨论型活动,适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以此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还强调教师不要只抓成绩,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运用多变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在“讲授式”教学方法中融入发现教学,探究教学,自主学习。
教师应结合这些教学模式,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适时进行教学激励;2.懂得课堂“留白”;3.进行示范引导;4.学会思维开拓;5.懂得认知冲突;6.运用发现教学。
(三)推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福禄贝尔在教育基本原则中强调创造的原则,即对儿童要及早给以外部工作,在活动训练中,使其能从外部表现本质。
普通心理学上关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以下方面: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兴趣和求知欲。2.创设有利于创造的氛围。3.加强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训练。4.培养激发和捕捉灵感的素质。5.培养创造性人格。6.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3]。
金马在《21世纪罗曼斯》中曾说:“若说在创新尚属于人类个体或群体中的个别杰出表现时,人们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尚可为时代所容,那么,在创新将成为人类生存竞争下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依然采用一种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3]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创新意识培养,本着“科教兴国”方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的未来增添辉煌。
参考文献:
[1]姜继.思维教育导论[M].北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贺国庆,朱文富.外国教育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钱国英.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一、理由
在2014年9月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济发展“双引擎”,一个是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另一个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这将是2015年全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的政策指向,也是各级政府努力的目标。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五四青年节给清华创客的公开信中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
创新精神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政府施政,群众创业,乃至学校教育的研究方向。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如何让目前的应试教育变成以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为基础的未来学习模式? 这在目前的中国教育系统所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学校对于创新能力的理解不足,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传统教育乃至家长的压力等原因。导致创新培训流于口号和表面文章。往往只是通过采购一些相应硬件,请业余团队讲一两次课程。或者组织一下活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些所谓创新的作品。而这种一次性,快餐式的培训、活动无法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教师,学生,家长又回归到传统教育的基础知识学习中。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现有教育培训时间和资源严重不足
1、时间不足。目前学校安排给学生创新,创客教育的时间一般为一至两次基础培训。算上创客节等活动及展示的的时间仍然只局限于表面文章。学生并未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在完成繁重的传统教育课程内容后投入到创新培养中去。
2、资源不足。现有的学校并未有配备足够用于创新课程的教室或相应的教学教具。即便个别学校在实验室中配置的少数的3D打印机等设备但未能作为日常教具让学生经常使用。太少的配置导致相应设备作为矜贵的摆设尘封在角落,仅在少数时间打开一两次作为演示。
3、教案资源不足。相应的创新课程并非只是一两次的基础培训就能够完成,而是一整套的教学方案,需由相应经验的团队组织编写,并作为日常课程安排在正式教学教案中。这在源头对于教程编写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教育体系不兼容
1、考试制度未能将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核。传统教育的应试制需要学生学习大量的基础知识,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后集中考试测试学习成果。而对于创新,创造力由于过于抽象,现有制度无法兼容这种主观性的成绩,这将导致所涉及的课程无法被学生重视,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创造的欲望。即使开设课程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家长对于创造力的了解不足,由于无法数字化衡量,会导致家长不会对学生要求学习相应的内容,而积极驱使学生学习传统教育课程的内容。最终导致即使部分学生有兴趣学习而迫于家长压力无法专心完成创客教育的课程要求。
(三)师资力量薄弱
1、由于“万众创新”的政策方向仅在本届政府报告中开始提出,教师未能实现思维转化,现有师范课程也未对教师如何开展创客教育进行培训。教师更加无法将创新的理念灌输给学生。
2、相应教程教案不足。对于创新的培养,美国也只是近几年开始提出,并还在摸索阶段。在没有成熟经验参考的情况下对教程教案的编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按传统教育思路编写,必将走回传统应试教育的老路。无法实现质的改变。
二、期望
首先申明是“创新”教育?我认为这是一种回归人类最最原始的边玩边学的学习体验。融合了: 学习动机,学习情景,知识点,团队协作,制作制作原型,及时反馈,失败乃成功之母等教学原理于一体的学习形式。学生在一个指定的情景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完成自我学习知识点,团队讨论实现计划,分工合作制作原型,实验反馈结果,重新制作原型直至完成的一个整体过程。最终目标为解决情景中设置的问题。而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知识点,提供相应的专业知识,其余所有过程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只有在这样没有束缚的情况下,人类本能的创造力才能够充分发挥。这是有别于传统教育的被动接受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
这个过程需要一个相对长而稳定的时间和宽松的教学环境才能实现。
三、建议
(一)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创客培训事业
1、在政府市政报告中,建议将创新教育,创客培训作为教学重点项目提出,将实现创客培训作为学校的考核指标之一,让学校自上而下推动创新学习的氛围,并保证相应资源能够确保教师学生能够专心致力于创新教育的目标中。
2、要求学校每周必须安排足够时间进行创新教育,并确保学生能够在此时间中不受干扰的完成创新学习所需要所有条件。
3、建议每所学校集体采购足够分配给每班的教具如3D打印机,电子制作工具,电脑等,由学校集中采购并分配至每班,让学生随时都能使用这些工具完成学习。
4、向有相应经验的创客团队提出编写创客培训的教学教案要求。让创客的经验可以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创新团队的身上直接吸收他们的想法和经验。
(二)将创新教育,创客培训纳入教育系统
1、制定出一套能够兼容现有教育系统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这将让创新能力变成和数理化,语文,英语同等重要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及家长认真对待并努力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同时能让有此潜能的学生可以浮出水面。
(三)培养相应师资力量
1、吸收国内外现有的成功经验,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吸收转化成自主的教育方法对现有老师进行创新教育。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教办[20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各国家大学科技园: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为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高校要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或相应的研究机构。
4.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5.建立质量检测跟踪体系。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要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系。
6.加强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教育部成立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组织编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经验材料汇编和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调研活动,总结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成果。逐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形成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二、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
7.全面建设创业基地。教育部会同科技部,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并制定出台相关认定办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同时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推动本地区有关地市、高等学校、大学科技园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并按其类别、规模和孵化效果,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
8.明确创业基地功能定位。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是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实践平台,主要任务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9.规范创业基地管理。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主体,要把基地建设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确定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与依托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联动,共同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实践。有关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科技园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出台有利于大学科技园开展学生创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
10.提供多种形式的创业扶持。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要结合实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等多方面的支持。要开辟较为集中的大学生创业专用场地,配备必要的公共设备和设施,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至少12个月的房租减免。要提供法律、工商、税务、财务、人事代理、管理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创业咨询和服务,以及多种形式的资金支持;要为大学生开展创业培训、实训;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和创业实训等信息。
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1.切实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5号)要求,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并切实落实以下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允许高校毕业生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对应届及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贷款规模可适当扩大。完善整合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12.积极争取资金投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支持,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天使基金”等资助项目,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要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鼓励吸引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
13.积极开展创业培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高校学生,普遍开展创业培训。要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把成熟的创业培训项目引入高校,并探索、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培训项目。同时,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在校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14.全面加强创业信息服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加大服务力度,拓展服务内涵,充分利用现有就业指导服务平台,特别是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广泛收集创业项目和创业信息,开展创业测评、创业模拟、咨询帮扶,有条件的要抓紧设立创业咨询室,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和咨询,增强创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5.高等学校要出台促进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措施。高校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普遍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依托大学科技园、创业基地、各种科研平台以及其他科技园区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同时,有条件的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和科研项目的特点,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
四、加强领导,形成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合力
16.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地制宜地出台并切实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要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在经费、项目和基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立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项目,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小额经费支持。根据工作需要,可评选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创业示范基地。
17.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要理顺领导体制,建立健全教学、就业、科研、团委、大学科技园等部门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扶持和创业指导服务等工作,明确分工,切实加大人员、场地、经费投入,形成长效机制。
18.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各地和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通过组织大学生创业事迹报告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年五月四日
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教技[2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并对计划实施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意义
(一)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总书记讲话的主线,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
(二)实施“2011计划”,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迫切需要转变创新理念和模式,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实施“2011计划”,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长期以来,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不高,迫切需要突破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二、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全面开放。面向各类高等学校开放,不限定范围,不固化单位,广泛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深度融合。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创新引领。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四、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五、重点任务
(一)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
1.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学、科研机构等开展实质性合作,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团队与优质资源,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持续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心。
2.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依托高等学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与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有组织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3.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鼓励各类高等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支持地方政府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等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用协同研发,推动高等学校服务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
4.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整合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推动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以及境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研究,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加强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建设,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二)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1.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订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
2.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3.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4.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鼓励竞争,动态发展。
5.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
6.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汇聚作用,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形成长效机制。
7.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创新,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建立实质性合作,加快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8.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
六、管理实施
(一)组织管理。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政策、总体规划、中心遴选、管理实施等提供咨询。委员会由来自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的专家组成。
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建立第三方评审机制。确定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遴选评审专家、组织评审、开展定期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等工作。
(二)操作实施。
“2011计划”从2012年开始实施,四年为一周期,按照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三个阶段开展。在充分培育并达到申报要求的前提下,由协同创新体联合提出“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申请。国家每年组织一次评审,按照一定数量和规模,择优遴选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
1.培育组建。高等学校应按照“2011计划”的精神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规划,积极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充分汇聚现有资源,广泛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前期培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体,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新优势,为参与“2011计划”奠定基础。
2.评审认定。在高等学校为主组成的协同创新体充分培育并取得良好成效基础上,联合提交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请。申请认定的协同创新体应满足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的重大方向、具备开展重大机制体制改革的基础与条件、具有解决重大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学科优势等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认定申请进行初审后,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评审。领导小组根据评审结果进行
审议后,对符合条件的协同创新体,批准认定为“2011协同创新中心”。
3.绩效评价。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应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相关条件,整合多方资源,优化规章制度和运行管理办法,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过程管理,加快实现预期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按照协同创新中心确定的任务与规划,加强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评估。对于执行效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要及时整改或予以裁撤。
(三)支持方式。
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聚集作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广泛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面向行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汇聚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地方投入和支持的长效机制,吸纳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支持;面向科学前沿、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各方面资源,发挥集聚效应。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可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
为积极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保障“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机制体制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有关部门、地方、高校等应在人事管理、人才计划、招生指标、科研任务和分配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或倾斜支持,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政策汇聚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民族预科教育在我国已实施多年, 但预科教育的发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相对滞后。目前, 全国举办民族预科教育的学校有100多所, 但很多学校每年招生数量有限, 只招一、二十名预科生, 规模稍大, 成立了预科专门管理机构的学校招生人数也在400人左右, 这种招生规模与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相比, 差距越来越大。另外, 现有预科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有很多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 预科教育在整体规划、教育教学计划、教材、师资队伍建设及预科教育科研方面, 现有内容已不能很好适应新时期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需求,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预科教育的发展, 因此对民族预科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 是提高预科教育质量, 推动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策动力。
一、教育理念创新是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先进的教育思想, 顺应时代、务实创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预科教育理念的创新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特色化。
预科教育是具有中国高等教育特色的办学层次, 特色教育应培养具有特色的创新人才, 要注重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个体都有个性的发展, 培养出有特长的学生。
2. 人性化。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 一是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人格, 二是要规范学生的观念和行为, 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使学生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及自我构建知识与能力的素质。
*本文受河北师范大学科研课题基金资助, 课题编编号:W2006Y25。
3. 多元化。
民族预科教育应该从“产、供、销”上拓宽视野。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 从招生到分流扩大层次、规模, 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中等教育相对滞后的情况, 民族预科教育纽带的作用更需加宽、加厚。
二、教育目标创新是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方向
民族预科班创办之初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民族干部, 随着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 培养方向也不断拓宽, 民族预科教育的目标应定位在紧追全国高等教育的时代步伐, 专业分流朝着多层次、多专业、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为民族高等教育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各条战线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培养出更多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专业人才。
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是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民族预科教育管理要具有针对性, 在育人目标明确的前提下, 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培养学生自立、自信、奋进、创新的人格品质和学习理念。
根据国家民族预科班办学方针, 本科院校招收预科学生可以在低于该校当年录取分数线80分内录取, 所以预科学生的知识层次、学习习惯和个人综合素质, 总体看来与本科院校招收的同届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预科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是预科教育中一个新的课题。简单沿用中学模式会抑制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而预科学生的层次特点又不能完全采用大学开放式管理。原因有如下三点:一是部分学生进入预科后, 认为升入大学有了一定的保障, 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二是学生将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 并将预科等同于大学, 认为预科生活应无约无束、一切自由、一切自主。三是部分学生对前途没有足够信心, 担心预科学生升入大学后, 仍不及同届本科生, 有迷茫情绪。
针对以上实际, 预科管理体制应具有以下三点预科特色:
1. 学生管理实施“软着陆”, 管理模
式应成为衔接高中与大学的纽带和桥梁。在严格要求学生履行教学常规和学生日常规范, 注重养成教育的前提下, 教育管理遵循由严到宽、循序渐进、逐渐放开, 逐步让预科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
2. 学生管理实行激励机制, 把对学
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估作为学生专业分流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预科学生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 制定一套比较客观公正、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 将学生高考成绩和预科一年的综合测评成绩 (包括学业成绩、品德表现、文体表现等方面) , 作为学生升入大学时专业分流的首要依据。评估体系不仅能成为预科学生前进的动力, 也作为学生规范自身综合行为的量度。
3. 明确育人目标, 将德育教育作为预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科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基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以爱祖国、爱家乡、爱校、爱班为主题,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客观分析自己、明确人生目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 让预科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
四、教育教学创新是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核心
教学质量是预科办学的生命线, 教学创新是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学创新应体现如下:
1. 教学计划创新。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要具有科学性, 知能并重, 体现一定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预科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层次, 具有较强的过渡性。这种过渡性, 决定了它的教学基本原则是:加强基础, 增强能力, 拓展视野, 提高素质。因此, 全面分析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 准确把握高中与预科、预科与大学本科知识的衔接和转化, 应该作为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另外, 预科教育是特色教育, 特色教育只有办出教育特色才更有其鲜明的个性, 才能激发出茁壮的生命力。
2. 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要具有鲜明的衔接性, 做到“预”“补”结合、科学合理, 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于预科教育的特殊性, 它的教学定位不易准确把握, 目标定高了会偏离预科教育的层次特点, 定低了容易成为中学教学的重复和简单延续。实践证明, 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以“预”为主, 以“补”为辅, 以“预”带“补”, 从而实现“预”“补”结合, 基本符合学生实际。为此, 教学内容的编排要严谨务实、科学合理, 基本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少到多、层层加码、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预科一年的教学流程起到启蒙开智、“补”缺“预”前的作用。
3. 教学方式、方法、手段上的创新。
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 创设一种高效、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注意摸索适合各民族地区学生的教学方法, 使教与学有机结合, 提高预科教学质量。针对民族教育手段落后的现状, 民族预科教育应尽可能多的使用多媒体、语音室、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技术, 并加强实践环节, 这是使民族预科学生跟上时代步伐, 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关键。
五、教师队伍创新是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关键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是提高预科办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教师队伍创新应体现如下几点:
1. 以科研为先导, 以科研促教学。
要全方位、多视角、大幅度针对预科教育的特点开展科研工作, 通过学习、研究、实践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 提高预科教师的教学知识层次和能力, 拓宽教师业务提高的途径。
着重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使预科教师不仅对高中教学有透彻的认识, 还能胜任大学中、低年级的基础课教学, 教师进修可采用在岗与脱产学习相结合的形式, 也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或以老带新、新老互促的方式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
3. 转变用人机制。
既要重视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高, 又要舍得花大力气引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强化激励竞争机制, 激发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来保证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为学校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民族预科教育在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 孕育了其新的内涵, 民族预科教育创新更应具有时代特色, 应延展其教育创新的幅度。对民族中等教育进行适时的分析和研究, 及时把握预科招生对象的信息, 并对预科后的高等教育进行及时地跟踪调查, 掌握预科生在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发展状况, 培养出有后劲、多方面都能厚积薄发的学生, 才是预科教育的成功所在。
参考文献
[1]宋太成.预科教育-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J].中国民族, 2001 (6) .
关键词:小学美术;贴近生活;多媒体
美术是儿童天生喜爱的活动之一,进入学校以后,美术课也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然而,当前中国小学美术课堂教育却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局限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和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使美术课寓教于乐,使学生从小接受美学教育、提高审美修养的教学初衷难以实现。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现状
首先,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问题之一就是过分强调“德育”而相对忽略了美育,很多时候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生理与心理发育的特点并开展适应性美术教育,而是一味强调美术学科的道德教化功能,导致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丧失了应有的趣味性和教学活力。其次,应试教育模式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局限在单一的反复临摹练习,而且临摹对象均是绘画大师的作品。虽然反复临摹大师的画作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功,然而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美术形象更多的是不同类型的动漫人物或动物。虽然这些动漫形象的艺术价值无法与绘画大师的创作相提并论,然而对小学生却更加富有吸引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举措
1.从贴近生活的临摹入手逐渐提高学习层次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处于极不完善的阶段,对他们开展学校教育的前提应该是以培养学习的兴趣为主。美术课调动儿童的兴趣这一优势,先以贴近生活现实的绘画对象入手开展临摹练习比直接让小学生面对大师的作品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各种动漫形象就是很好的临摹对象,教师可以利用影视材料中的动漫人物从易到难训练小学生绘画的基本功,可以先从各种动物着手。小丑鱼“尼莫”的形象就是一、二年级小学生临摹的较好对象,而《功夫熊猫》中各种动物形象可以作为三、四年级小学生临摹的对象,五、六年级小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可以让他们尝试练习人物和更复杂物体的临摹,比如白雪公主或者灰姑娘一类的人物形象等。当以临摹动漫形象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绘画的积极性之后,教师可以穿插讲解绘画大师的作品并让学生尝试临摹其中的片段,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避免直接让学生临摹大师作品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取得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充分开展多媒体绘画教学
相比于平面的教材展示,多媒体教学手段因集音频、视频、照片、图像等于一体,可以更好地实现小学美术“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
比如,教师可以在临摹开始前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中海洋世界里各种鱼类、海草、珊瑚等生物与景物五彩斑斓,学生观看一部影片就能获得大量丰富的绘画临摹素材。影片中不仅有生物线条的轮廓,而且色彩鲜明,学生既能进行素描练习,也可以进行色彩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发挥,在相对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开展美术教学,能够相对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3.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绘画
小学生的绘画更多时候仅是凭借本能,尽管其绘画技能相对匮乏并幼稚,但小学阶段是学生创造性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一些未来极具潜力的绘画天才因素正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培养和发掘。因此,教师应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绘画思维能力。
比如,不限制题材的自主绘画创作,让学生按照心中想象的形象绘画出身边的自然环境、景物、人物、事物等,或者自己编制“剧本”,用画笔将故事绘制成连环画或者漫画,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画出心中想象的外星人的形象。创造性是美术这一艺术范畴最可贵的本质属性之一,伟大的画家必定具备足够的创造性,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在绘画方面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并呵护学生天性中创造性绘画的宝贵天赋。
4.多鼓励,少批评
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途径之一,与其他文化课有较大差异。美术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程度比语文、数学等理性学科所占比例更多。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应多鼓励、少批评,鼓励学生大胆绘画和自由绘画,让学生了解美术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重要的是用绘画表达想法或情绪,美术的创造性重于规律性、感性重于理性。教师应注意避免从自身角度出发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而应让学生充分展示个人天性,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创作的乐趣,让绘画成为学生表达思想与感情的不发声的“语言”,在学生的绘画作品中努力发现思想的闪光点。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素质与修养的起始点。小学美术作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应注意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通过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关于创新教育的论文】推荐阅读:
关于创新创业创客教育的材料10-22
关于创新的作文800字09-28
关于创新党内帮扶机制的思考10-05
体育教育理念的创新论文09-20
关于破解基层党建创新难题的思考09-12
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问题分析10-17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的意见06-12
关于创新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06-18
关于强化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