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中心部门职责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保产业中心部门职责(精选6篇)

环保产业中心部门职责 篇1

据全球权威机构Gartner调查发现, IT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 其中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凭借高度的专业性、行业的前瞻性,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携手戴尔公司率先采用了戴尔的融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解决方案, 使原有的数据中心完成了绿色改造, 将“节能”、“环保”、“节地”三大绿色原则, 全面贯穿于数据中心的所有环节。

该绿色数据中心工程的核心系统部分应用了戴尔的智能服务器、存储设备和K V M切换器, 这些设备都采用了高密度设计和先进的节能技术与产品。其中戴尔的“Energy Smart”节能技术可以使服务器在提升部署密度的同时, 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此外, 戴尔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解决方案中, 使“绿色数据中心”具有更高的绿色含量。数据中心设备不仅符合R O H S、C E C P等认证标准, 还通过采用高密度设计、密集型部署等方法来节约设备的占地空间。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 确保了数据中心的土建、动力等工程, 从墙面的装修、通风管道的整改等, 到线槽的安装、设备的装置等, 无不体现出了良好的“节能”、“环保”、“节地”的特点。

环保产业中心部门职责 篇2

关键词:侦监 审判中心主义 检察应对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以来,“以审判为中心”成了刑事诉讼领域中讨论的热点,这一制度改革的推行给刑事检察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侦查监督部门的审查逮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侦查监督部门面对审查逮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准确把握侦监工作定位,突出审查逮捕的关键性作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值得深思。

一、对“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认识

“以审判为中心是在一系列冤假错案陆续被披露、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对各界避免冤假错案吁求的一种宏观上的制度回应。”[1]传统的刑事诉讼实行“以侦查为中心”,法庭审判主要依据侦查机关收集的在卷证据,显然这种诉讼制度不利于保证案件质量,实现司法公正。“以审判为中心”可以视为对实践中“以侦查为中心”现象的反思与革新,是一个革命性的改革目标,目的是促使办案人员必须保证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与实践的检验,并通过法庭审判的程序公正实现案件裁判的实体公正。

“审判中心体现了刑事司法规律,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是严格司法的题中之义。”[2]该项改革对于检察机关侦监部门审查逮捕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侦监人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侦查监督部门面对“以审判为中心”,必须严把案件质量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坚持疑罪从无,守住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立足“以审判为中心”,必须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

二、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对侦监工作的新要求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必然给侦监工作带来执法理念、工作定位、证据标准、侦捕诉衔接等一系列的变化与挑战。

(一)进一步牢固树立“疑罪从无”等刑事司法理念

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司法理念也在转变,由“以侦查为中心”到“以审判为中心”,从“打击犯罪为主”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彰显了刑事诉讼的程序价值,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念基本一致。“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监督部门不断转变刑事司法理念,在办案中牢固树立并践行“人权保障”、“疑罪从无”等理念。要求在正确司法理念的指导下,在个案的探索中,通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形成内心确信。

(二)准确把握侦监工作定位,突出审查逮捕的关键性作用

“从程序法上说,逮捕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性措施,审查逮捕是检察机关除职务犯罪以外的所有案件介入刑事诉讼活动的开始,是起诉、审判的源头。”[3]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情况看,主要存在证据质量差、入罪门槛低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监督部门始终严格依法办案、恪守法定标准,发挥好审查逮捕的把关作用,为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三)严格案件证据把握标准,确保审查逮捕案件质量

“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监部门办案人员必须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案件证据把握标准,提升审查逮捕案件质量。一方面,需对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对案件中认定构成犯罪的证据体系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论证,全面客观审查判断在案证据,保证据以定罪的每个证据都经查证属实,符合法定标准。另一方面,严格把握证据证明标准,提高审查判断证据和运用证据的能力。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必须始终贯彻“罪疑从无、刑疑从轻”的原则。

三、审查逮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侦查监督部门审查逮捕实践来看,审查逮捕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案件证据质量差、入罪门槛低

一是公安机关不注重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将大量证据不足案件提捕,这便导致提捕案件中因证据不足而不捕的案件数量增加。二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提高了案件批准逮捕的门槛,但公安机关“构罪即报捕”的思想仍未转变,仍将大量明显不符合逮捕标准的案件提请批准逮捕,使得以无社会危险性不捕案件数量难以下降。三是公检两家、检察机关内部出现侦、捕、诉衔接断层,导致在审查逮捕实践中不捕复议复核案件、捕后不诉案件数量大幅增加。

(二)证据审查方式偏重书面审

在审查逮捕实践中,存在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证据审查方式偏重书面审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案件承办人对于公安机关报捕的案件,仅关注“在卷证据”,通过审查侦查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和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并通过分析论证作出批捕与否的决定,而不注重核实“在案证据”,不注重听取多方意见。这种单纯书面阅卷审查的办案方式,忽视了对客观性证据和全部在案证据的审查,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相背离。

(三)积极引导侦查取证工作不到位

无论是逮捕案件还是不捕案件,引导侦查取证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一是不重视引导侦查取证工作。有些案件在公安机关报捕时虽已符合逮捕的证据条件,但尚未形成完善的证据链条,批准逮捕后仍需有针对性地继续侦查取证,但实践中有的案件承办人忽视了引导侦查取证工作,或简单敷衍,或根本不提出引导意见。二是引导侦查取证工作的能力不足。有的引导意见抓不住案件证据缺陷的重点,有的引导意见因主观性较强缺乏实际操作性,难以真正发挥引导侦查取证提高办案质量的作用。

四、侦监部门应对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建议

侦查监督部门面对审查逮捕实践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应当以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导向,充分发挥逮捕的诉讼保障功能,坚持客观证据主义,严格案件证据把握标准,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进一步完善证据审查方式,破解书面审的弊端,推进逮捕必要性听证审查实践的开展;坚持统一的法律标准、统一的证据标准,加强侦捕诉衔接,严防冤假错案。

(一)严格证据把握标准,坚持客观证据主义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审查逮捕工作中的证据审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侦监部门办案人员需要转变办案方式,通过严审细查,确保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过硬,倒逼侦查机关提升侦查质量。

1.严格证据把握标准。在办案中切实加强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坚决排除非法证据。凡是以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都必须依法坚决予以排除。对于其他未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收集的证据或存在瑕疵的证据,必须依法重新收集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后,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

2.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依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需要加强对证据来源、收集、固定的合法性审查。不仅要重视收集和采信有罪证据,也要重视收集和采信无罪证据,还需要深入落实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的要求,认真听取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及其辩护律师的意见,切实改变审查逮捕讯问工作形式化、虚置化的倾向。

3.坚持客观证据主义。全面审查证据,需要从定罪与量刑两方面更加注重对客观证据的审查核实。严格坚守法律底线,建立证据客观性审查机制,对在案同步录音录像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从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审查判断侦查机关调取证据的证明力。

(二)推进逮捕必要性听证审查实践

“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的要求,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工作中,不能仅凭侦查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和证据就作出批捕、起诉的决定,要在审查中注重核实,注重听取多方情况和意见,否则也就易于落入“以侦查为中心”的窠臼。”[4]积极顺应“以审判为中心”,要求办案人员不仅关注“在卷证据”,而且要审查“在案证据”,努力破解审查逮捕工作偏重书面审的弊端,积极推进逮捕必要性听证审查实践。

近年来,北京、上海、河北等地的部分基层检察机关对逮捕阶段建立听证审查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逮捕必要性听证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中,针对部分符合条件的案件,就犯罪嫌疑人是否有逮捕之必要,当面听取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辩护律师、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意见后作出决定的工作方式。一言以蔽之,逮捕必要性听证审查是检察机关在贯彻实施新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主动进行的实践与创新。

当然由于诉讼阶段不同和客观条件限制,在审查逮捕环节不可能像法院庭审那样对所有案件采取听证的方式来决定是否逮捕,对于不适合开展公开听证审查的案件,在认真审阅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材料和证据的基础上,需要认真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的意见,核实重点证据、关键性证据,从而对案件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

(三)加强侦、捕、诉衔接,严防冤假错案

当前审查逮捕实践反映出公检两家、检察机关内部出现了侦捕诉衔接断层,这就需要坚持统一的法律标准、统一的证据标准,加强侦捕诉衔接,严防冤假错案。

1.加大监督力度,确保侦查阶段取证规范。一是通过提前介入侦查活动的方式,对侦查活动行使侦查监督权,引导侦查机关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二是加大释法说理的力度,使侦查机关正确认识依法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切实提高侦查取证质量。三是充分利用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的监督方式,对侦查机关在调取和收集证据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取证、违法取证等问题依法予以纠正。

2.积极引导侦查取证,有效开展后续跟踪监督。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下,检察机关需要与侦查机关加强沟通交流。一方面,需要办案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引导侦查取证的意识和能力。在增强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注意积累与公安机关侦查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水平,学习了解侦查活动规律,增强证据审查能力,避免引导侦查取证中存在主观性、盲目性和说服力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做好捕后的延伸监督审查工作,对于提出继续侦查意见书的,不能一提了之,要及时了解侦查进展,有效开展后续跟踪监督。

3.加强沟通交流,探索捕诉衔接工作机制。统一捕诉双方认识,建立统一的法律标准、证明标准,是准确适用逮捕强制措施的重要依据。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可通过捕诉信息共享,重大、复杂案件信息通报,案件会商,法律文书的抄送与报备,案件办理征求意见,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捕诉衔接,真正形成协调顺畅、配合有力的捕诉联动机制。

注释:

[1]王守安:《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对检察工作的影响》,载《人民检察》2014年第22期。

[2]陈光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几个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15年1月21日。

[3]苗生明:《适应诉讼制度改革构建刑事指控体系》,载《检察日报》2015年3月4日。

环保产业中心部门职责 篇3

第一章 部门职责

1、负责编制公司的科技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搜集国内外施工行业的最新技术信息和发展动态;

3、负责组织施工技术的研究开发;

4、主持企业施工工艺标准的制定工作,参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起草等工作;

5、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与应用;

6、负责组织识别、收集、更新和传达相关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7、组织公司对外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8、负责对外技术合同的谈判、签订和管理工作;

9、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审核;

10、负责对外投标技术标书的编制工作;

11、负责对项目的进行公司级技术交底,参加项目图纸会审工作;

12、负责对项目QC活动的指导、检查、考核;

13、负责组织工法开发,并对工法开发进行指导、检查、考核;

14、协助项目部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组织技术攻关。

第二章 主要业务流程

◎主要业务流程名称

1、科研课题研发方向确定流程

2、科研课题立项流程

3、科研课题实施管理流程

4、科研课题鉴定流程

5、课题研发经费预算管理流程

6、课题研发经费审批流程

7、科技信息管理流程

8、专利管理流程

9、工程建设工法管理流程

10、市级工法申报流程

11、省级工法申报流程

12、国家级工法申报流程

13、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流程

14、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申报流程(市级)

15、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申报流程(省级)

16、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申报流程(国家级)

17、新技术推广计划管理流程

18、新技术推广计划实施流程

19、施工组织总设计管理流程 20、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流程

2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流程

22、技术标书管理流程

一、科研课题研发方向确定流程

(一)流程概述:

1、技术研发中心提出研发方向,专家委员会对方案进行评估;

2、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对评估后的方案进行审核,报技术委员会评审;

3、技术委员会评审通过,报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审批,确定研发方向;评审未通过的方案退回技术研发中心。

(二)流程图

科研课题研发方向确定流程技术研发中心提出技术研发方向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技术委员会总工程师总经理No专家委员会评估审 核Yes评 审审 核审 批

二、科研课题立项流程

(一)流程概述:

1、技术研发中心下发课题立项指导书;

2、技术研发人员根据课题立项指导书以及在建工程情况,选择研究课题;

3、技术研发中心以申报课题为基础,组织研究并初步确定科研课题;

4、技术委员会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课题形成科研课题开发计划,未通过评审的课题退回课题申报人;

5、科研课题开发计划经总工程师审核,再报总经理、董事长审批后,技术研发中心从科研课题开发计划中择优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立项。

(二)流程图

科研课题立项流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总工程师总经理董事长下发课题立项指导书课题申报No初步确定课题评审Yes形成课题开发计划审核审批审批 4

三、科研课题实施管理流程

(一)流程概述:

1、由技术研发中心选定小组人员,成立课题组;

2、课题负责人应与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签订课题合同,经营部考核;

3、课题负责人组织编制课题实施方案,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批准后予以实施。技术研发中心考核;

4、技术研发中心对立项课题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5、课题实施须由课题组提交书面申请,经技术研发中心同意,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

6、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对合格课题组织验收;

7、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异常,由技术研发中心提议,经总工程师同意,报总经理批准,延期或终止课题项目。

(二)流程图

科研课题实施管理流程课题组经营部技术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总经理课题组成立课题合同签订考 核课题实施指 导出现异常验收结题审 批审 批课题延期或终止

四、科研课题鉴定流程

(一)流程概述:

1、课题负责人提交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以及课题最终成果总结鉴定资料,报技术研发中心办理手续;

2、技术研发中心组织技术鉴定会,安排鉴定会日程;

3、技术委员会对科研成果组织技术鉴定评审;

4、经技术鉴定的科研成果,由技术研发中心办理上报和科技成果登记。

(二)流程图

科研课题鉴定流程课题负责人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提交课题成果鉴定申请表、课题最终成果总结鉴定资料安排鉴定会日程组织技术鉴定办理上报和科技成果登记

五、课题研发经费预算管理流程

(一)流程概述:

1、课题组编制课题研发经费预算书;

2、成本控制部对课题研发经费预算书进行评估;

3、成本控制部将评估结果报经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审核,并经技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报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审批;未通过则返回课题组重新编制;

4、批准后的课题研发经费预算书在财务部备案。

(二)流程图

课题研发经费预算管理流程课题组成本控制部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技术委员会总工程师总经理财务部编制经费预算书No评估课题研发经费预算审核评审Yes审核审批备案

六、课题研发经费审批流程

(一)流程概述:

1、课题组填写《课题研发经费预算表》,报技术研发中心;

2、《课题研发经费预算表》经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审核,报总工程师审核、财务经理审核;

3、对未超出课题经费预算的给予支付;对超出课题经费预算的,报总经理审批。

(二)流程图

课题研发经费审批流程课题组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总工程师财务部经理总经理填写研发经费申请表审核审核审核是否超过课题经费预算No同意支付Yes审 批

七、科技信息管理流程

(一)流程概述:

1、信息收集员收集国家建设主管部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新技术以及地方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新技术信息,初步鉴别评价;

2、将不需实施的信息交资料室储存;

3、对有价值需实施的信息分类形成科技信息月报,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审批后下发。

(二)流程图

科技信息管理流程信息收集员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资料室新技术信息收集是否实施Yes分类形成科技信息月报No储 存审 批下发

八、专利管理流程

(一)流程概述:

1、专利发明人填写专利申请表;

2、专利管理员初审后,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审批;

3、技术研发中心拟定委托专利申请代理公司,并就代理条款进行磋商,由专利申请代理公司草拟代理合同;

4、专利管理员将代理合同审批资料及合同资料,报经营部进行合同预审;

6、经营部填写合同预审意见函,经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审核,报经营部形成最终合同;

7、技术研发中心与专利申请代理公司签订代理合同;报经营部、财务部处备案;

8、专利管理员向专利申请代理公司提交资料,由代理公司进行专利申请工作;

9、专利管理员对专利的实施、转让或许可按照国家和技术研发中心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二)流程图

专利管理流程发明人填写专利申请表初 审审 核审 核审批专利管理员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财务部经营部专利代理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草拟合同双方合同谈判审 核备 案申请专利审 核审批专利授权实施、转让或许可

九、工程建设工法管理流程

(一)流程概述:

1、技术研发中心每年制定工法开发计划,报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

2、工法开发由项目部具体实施,技术研发进行中心指导、监督;

3、项目部填写公司工法申报表,报技术研发中心组织评审,评审结果报技术委员会,由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对经评审未通过的工法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或终止开发。

(二)流程图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流程工程项目部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总工程师总经理制定工法开发计划审 核批 准实施工法开发监督、指导申报企业级工法组织工法评审批准终止或继续企业级工法颁布

十、市级工法申报流程

(一)流程概述:

1、企业级工法评审通过后,技术研发中心推荐优秀工法申报市级工法;

2、技术研发中心填写市级工法申请表以及相应工法资料,报市级建设主管部门(协会)申报市级工法;

3、市建设主管部门(协会)组织评审,通过评审后颁布市级工法。

(二)流程图

市级工法申报流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级工法评审通过市建筑业协会推荐申报市级工法向市建筑业协会申报工法组织评审市级工法颁布

十一、省级工法申报流程

(一)流程概述:

1、市级工法评审通过后,技术研发中心向省住建厅申请技术成果鉴定;

2、技术研发中心对技术成果鉴定达到省内先进以上水平,向省住建厅申报工法;

3、省建设厅组织工法评审,对通过评审的工法颁布省级工法。

(二)流程图

省级工法申报流程技术研发中心市级工法评审通过省住建厅向省住建厅申请技术成果鉴定技术成果鉴定达到省内先进以上水平向省住建厅申报工法组织评审省级工法颁布

十二、国家级工法申报流程

(一)流程概述:

1、省级工法评审通过后,省住建厅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

2、技术研发中心向中国建筑业协会申报国家级工法资料;

3、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工法评审,通过评审后颁布国家级工法。

(二)流程图

国家级工法申报流程省住建厅省级工法评审通过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向中国建筑业协会申报国家级工法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评审国家级工法颁布

十三、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流程

(一)流程概述:

1、技术研发中心制定QC活动计划;

2、经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审核批准后,QC小组向技术研发中心申请注册;

3、QC小组实施课题,技术研发中心指导,活动结束,总结资料,成果内部发布;

4、成果具有创新性纳入企业标准;优秀成果推荐申报上一级。

(二)流程图

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流程QC小组技术研发中心制定QC活动计划审 核批 准向技术研发中心注册总工程师总经理申请课题注册QC活动实施指 导QC活动资料整理成果内部发布推荐申报上一级Yes申报上一级成果创新性Yes成果纳入企业标准 17

十四、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申报流程(市级)

(一)流程概述:

1、企业级QC成果评审通过,技术研发中心推荐申报市级QC成果;

2、技术研发中心向市建筑业协会QC成果资料;

3、市建筑业协会组织评审,评审通过后公布市级QC成果。

(二)流程图

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申报流程(市级)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级QC成果评审通过市建筑业协会推荐申报市级QC成果Yes向市建筑业协会申报QC成果组织评审Yes市级QC成果公布

十五、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申报流程(省级)

(一)流程概述:

1、市级QC成果评审通过,市建筑业协会推荐申报省级QC成果;

2、市建筑业协会向省建筑业协会报QC成果资料;

3、省建筑业协会组织评审,评审通过后公布省级QC成果。

(二)流程图

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申报流程(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市建筑业协会省建筑业协会市级QC成果评审通过推荐申报省级QC成果Yes向省建筑业协会申报QC成果组织评审Yes省级QC成果公布

十六、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申报流程(国家级)

(一)流程概述:

1、省级QC成果评审通过,省建筑业协会推荐申报国家级QC成果;

2、技术研发中心向中国建筑业协会报送QC成果资料;

3、中国建筑业协会组织评审,评审通过后公布国家级QC成果。

(二)流程图

工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申报流程(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省建筑业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省级QC成果评审通过推荐申报国家级QC成果Yes向中国建筑业协会申报QC成果组织评审Yes国家级QC成果公布

十七、新技术推广计划实施流程

(一)流程概述:

1、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员收集新技术信息;

2、报技术研发中心主管工程师编制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计划报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审核批准;

3、下发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

(二)流程图

新技术推广计划管理流程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员主管工程师总工程师总经理收集新技术信息编制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审 核批准下发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

十八、新技术推广计划实施流程

(一)流程概述:

1、项目工程招标时,经营部应将新技术纳入招标文件;

2、技术研发中心对下发新技术推广项目进行监督;

3、项目结束后,总结新技术应用成果,上报公司进行评比表彰,优秀成果向上级推荐。

(二)流程图

新技术推广计划实施流程技术研发中心经营部项目公司新技术推广纳入招标文件监 督新技术实施新技术应用成果上报评比表彰向上级推荐

十九、施工组织总设计管理流程

(一)流程概述:

1、技术研发中心组织论证制定大纲;

2、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会审;

3、技术研发中心、质量安全部、项目管理部的主管工程师及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4、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进行审批;

5、总工程师审批后无需修改,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备案,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

6、监理审批通过,项目经理部进行实施,质量安全部、项目管理部对过程进行监督。

(二)流程图

施工组织总设计管理流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经理部质量安全部项目管理部总工程师监理公司组织论证制定大纲项目经理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Yes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会审工程师审核工程师审核工程师审核主任审核经理审核经理审核审 批是否需要修改备 案No审 批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监督

二十、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流程

(一)流程概述:

1、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项目管理部、技术研发中心及质量安全部进行审核;

3、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进行审批;

4、总工程师审批后无需修改,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备案,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

5、监理审批通过,项目经理部进行实施,质量安全部、项目管理部对过程进行监督。

(二)流程图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流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管理部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安全部公司总工程师监理公司Yes审 核审 核审 核审 批是否需要修改备 案No审 批监 督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监 督 二

十一、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流程

(一)流程概述:

1、项目经理部专业工程师编制施工方案,项目总工进行初审;

2、技术研发中心、质量安全部的主管工程师及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3、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进行审批;

4、总工程师审批后,无需修改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

5、监理审批通过,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备案,项目经理部进行实施,质量安全部对过程进行监督。

(二)流程图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流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经理部质量安全部公司总工程师监理公司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施工方案Yes项目总工初审工程师审核工程师审核主任审核经理审核审 批是否需要修改No备 案施工方案实施监督审 批施工方案实施验收

二十二、技术标书管理流程

(一)流程概述:

1、经营部向技术研发中心提交技术标书编制任务书;

2、技术研发中心成立技术标书编制小组,熟悉招标文件和图纸,提出投标答疑问题,参加答疑会,召开投标前会议形成标书编制大纲;

3、一般工程由技术标书编制小组组长审核、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审批;重要工程由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审核、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二)流程图

信息中心职责 篇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是受部委托,综合管理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部直属事业单位。

(一)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并组织实施。参与国家级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文件编制的有关工作。

(二)组织开展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承担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公务员统计的具体工作,组织拟订相关的标准规范及管理制度。

(三)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全国统一应用软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组织软件的研发、推广和升级维护工作,并组织拟订相关管理制度。

(四)负责组织和推动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五)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全国网络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承担全国联网的组织实施和运行维护工作。

(六)负责制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安全方案、标准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部本级网络运行管理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

(七)拟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的标准和规范,负责全国社会保障卡应用管理工作。

(八)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络安全信任体系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组织实施。承担全国信任源点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

(九)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家级、部级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管理。

(十)组织部本级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工作,承担部内有关调查的数据处理,参与分析预测和研究工作。

(十一)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网站建设的规划和指导,承担部网站建设、维护和管理,指导“中国国家培训网”建设。

(十二)负责对部办公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对部内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十三)指导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

(十四)组织开展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工作。

(十五)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十六)具体落实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要求,统筹、协调、组织和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承担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七)承担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县委组织部信息中心工作职责

主要从事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主要职责任务是:

1、负责全县组织、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2、负责县管干部信息、相关干部和人才信息的收集管理,为县委和部机关、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3、负责全县组织系统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工作;

4、负责全县组织系统信息化研制项目的立项、鉴定和协调工作;

5、承担部机关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和维护;

天津产业金融中心发展思路与对策 篇5

1天津建设产业金融中心的意义

历次金融危机爆发证明只有金融对接实体产业才能真正发挥金融的优越性的作用。一旦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势必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所难免。产业金融作为对接金融与实体产业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下面笔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其进行阐释。

1.1理论意义

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金融与产业的有机结合是天津金融改革的重要内核。实际上,产业经济及其研究的产业政策与金融学这种跨学科交叉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天津市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和口岸优势。作为东北亚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优良的港湾,构建产业金融中心使得天津在国家向辐射东北亚开放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显现。产业金融创新将助推天津金融深化作用,完善区内的金融创新机制建设对促进区内经济发展将会带来积极效应。

从微观层面上看,产业金融中的产业部门利用金融市场这一载体提供融资支持为其高效运转提供持续动力。利用微观金融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对各类不同产业部门的融资需求进行量身定做的金融创新,使得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企业、政府和金融中介共同参与的金融创新,可以降低区域内金融发展的桎梏,进而建立起 “发挥整体优势、实现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产业金融中心,实质上是利用产业中的融资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是寻求区域经济调整转型的突破口,也为区域经济金融深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1.2实践意义

作为一个处在工业化后期的大型城市,天津目前实施的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的发展思路, 积极推动产业金融政策制度、体制机制和配套环境的改革创新。应力争凭借现代制造业中心、研发转化基地的实体经济优势和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改革创新基地的金融业优势,实现产业金融中心的新定位。

因此,加快建设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体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创新体系, 关键在于加快建设产业金融体系。这既是天津金融改革创新的难点所在,也是亮点所在。结合天津产业金融中心定位目标和发展重点,笔者尝试性提出适应天津新的历史起点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新阶段的产业金融改革创新思路,从定位目标、发展路径、战略推进和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加快天津发展产业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2天津建设产业金融中心的思路

基于上文的背景与意义介绍,对于天津打造产业金融中心可以采取 “234” 的思路模式。即 “2” 代表 “两手共举”、 “3” 代表 “三大动力机制”、 “4”代表 “四个发展维度”。

“两手共举”指的是产业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 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的这一核心及其一系列的配套设施的内在逻辑安排。如何实现天津的城市定位,关键在于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的基础在于实体经济的夯实。党中央将城市金融发展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是目前天津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特有优势。天津市在打造产业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创新力、集聚力、贡献力和辐射力, 这样反过来也能吸引更多的资源来津汇聚。在此基础上,天津打造全国产业金融中心可以归纳为一个金字塔结构式的 “三层递进”框架。

如下图所示,这三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 实体经济层、动力传导层和顶层设计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践决定认识,从正确的认识出发的理论可以指导于实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促进,共同发展。天津市打造产业金融中心也不例外,事实上,天津产业金融中心不但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在这一过程中的实践探索,以理念指导金融改革创新,在金融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理念的认识。从顶端设计看,我们打造产业金融中心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只有高目标才能高要求,才能最大程度激发我们的创造力。从实体经济来看,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很难想象在100年前的实体经济条件下能够设计出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因此,天津在打造产业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夯实实体经济的基础,对于金融发展、金融改革、金融创新是最大的后盾。 行为动力层是连接实体经济和顶端设计的有机桥梁, 顶端设计通过行为动力层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通过行为动力层的传递,影响顶端设计的理念。 作为连接的载体,它将宏观和微观因素整合进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互补,让整个体系平稳发展。

资料来源: 王爱俭 . 2012 天津金融蓝皮书 [M] . 北京: 中,2013 年

从产业金融发展的路径措施来看,天津市构造产业金融中心事实上一个多目标的框架体系,产业金融中心本质上是天津经济发展的结果、是转型成功的一大体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 维度1: 从产业金融概念的资源资本化的角度出发,重点突破产融结合中的 “资源流转与价值循环”。维度2: 从提高产业附加值的角度出发,着力突破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积极利用金融资源优势发展核心产品,实现从规模发展向效益发展的飞跃。维度3: 兼顾效率与安全,产业金融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言而喻,但是如何化解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这是在构建产业金融中心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的因素。维度4: 从产业集群辐射出发,天津在打造产业金融中心应当尤其关注如何让产业金融服务本地区向国际化的跨越。

总之,对于天津打造产业金融中心是一个立体的思路并不是简单在几个领域单独突破就能解决问题的。天津打造全国性产业金融中心的内涵丰富, 重点在于动态视角下对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认识,让金融扎根于实体经济使其根深叶茂,突出金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提升,确保天津经济可持续发展。

3加强天津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

纵观国内外产业金融市场发展过程,发达国家都在产业金融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很多经验。由于中国金融市场仍处于不断完善发展阶段,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导致中国产业金融实践较为薄弱,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借鉴国际经验,将好的经验做法为我所用。如何天津的金融发展过程中让产业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动? 笔者认为在实现产业金融定位过程中有三方面需要着手重视:

3. 1根据天津市具体情况确立明确的相应产业发展长期目标并形成硬约束

各国政府在政策制定及产业扶持方面都设置了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创造必要的条件。政府在目标设定的过程中重点要考虑三个方面: 一是目标要具有极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要考虑长期影响, 坚决杜绝为了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利益的想法; 三是在目标设定过程中重点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建设。

3.2政府对于新兴产业的财税扶持力度较大

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政策的支持, 它是各个国家支持产业升级比较直接、有效的做法。 同时,财政扶持政策可以帮助优化和培育产业金融市场主体,促进产业金融市场发展、提升活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扶持及各项优惠政策扶持。 例如,在财政扶持方面,主要包括资助科技研发、 生产补助、消费者补贴、政府采购等。值得强调的是,各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的支持,因此财政扶持中对技术研发的资助力度最大, 这也是发达国家经济在全球持续领跑的重要原因。

3.3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对于产业金融发展意义重大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国际衍生品市场逐渐兴起。目前国际主要的各类交易所都集中在欧美国家,这也使得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通过在国际上形成的较强的价格竞争力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国内产业金融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产业金融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完善的多层次市场体系,金融市场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并且某些产业领域如能源金融逐渐替代现货贸易和长期合同机制,成为国际市场的定价基础。因此,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设对于天津市的产业金融发展计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完善天津产业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配套制度

构建产业金融中心,不当当只是在金融业内闭门造车的创新行为,更是配套政策制度的金融环境的全面改革。金融生态的优化可以加快金融业创新步伐,是提高金融机构运作效率的重要保障。良好的金融生态是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其中以配套的政策制度改革最为关键。

4.1优化金融生态,推进政府职能改革

产业金融的生态环境和政策制度的优化,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政府职能改革为契机, 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 1) 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产业金融运行中的制度成本。 ( 2) 在法律框架内为上市公司与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之作用。 ( 3) 政府部门牵头,构建产业与金融对接的桥梁,积极促进优质企业、项目与投资机构合作,形成互利共生的良好局面。( 4) 优化监管制度改革,变刚性监管为弹性监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推进金融业态高效运行。( 5) 推进于家堡、解放北路等重要金融聚集区的整体规划,构建金融资源在天津市区的良性循环。( 6) 加强天津与国际国内著名传媒平台合作,推介产业金融中心的天津品牌,吸引各类资源汇集天津

4.2完善法制环境,推动天津金融法制建设

法律制度层面的建设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在金融运行过程中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是天津发展产业金融中心的制度保证。天津在产业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应建立健全配套金融法规, 法律法规的建设中应当从两个思路展开: 一是从法律层面出发,填补监管真空和及时根据情况修改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是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尽快将在津的个人和企业一律纳入征信范围,实行金融业数据共享。

4.3推动滨海新区财税改革,完善财税政策

财政税收关乎企业命脉,影响经济发展,良好健全的财税政策发挥着统筹协调作用,可以有效调节宏观经济,同时完善的财税体系对于产业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推动天津财税改革,应遵循经济金融的运行规律,合理引导金融资源的配置。财税制度建设按照 “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协调联动、积极稳妥”的原则,对天津境内企业在不发生漏征的同时要积极避免重复征税,适当降低基本税率,适当提高起征点,实现税源的循环可持续发展。在对不同行业企业实行差别征税的同时还应当完善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从政府层面引导产业发展。从财政层面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天津的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对天津市引进的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要多角度、多方面地加大扶持力度,实现 “天津带动企业成长,企业促进天津发展” 的良好互动模式,积极探索和完善适合天津的财政税收体系。

4.4培养和吸引各类金融人才

金融要创新,人才是关键。天津市金融创新改革必须树立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创新的金融教育高地。金融业核心在于人力资源,专业人才才是金融机构最宝贵的资源。天津应当积极整合现有的经济类高校资源优势,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的金融师资力量雄厚,能够掌握最新的金融理论和发展动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金融专业培训机构,以天津金融教育高地建设为契机,将自身建成金融机构的人才培训基地是增强金融核心竞争力,实现人才战略整合。最后,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吸引优秀人才来津落户。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吸引各类创新人才, 为天津金融改革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5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扩大天津服务空间范围

纵观发达国家以及国内领先地区的发展经验, 在产业金融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量大战略: 一是 “走出去”、二是 “引进来”。这两大战略可以说是产业金融发展的 “左右手”,对于扩大产融结合的空间服务范围以及拓展自身深度都是大有裨益。天津在20世纪30年代早已贵为北方的金融中心,如今的天津正在复苏的路上大踏步前进。天津市拥有优良的渤海湾港口以及通往内陆辐射东北亚的天然地理优势,如何让天津的金融服务产业 “走出去” 又如何让天津的金融服务地区实体经济,将各地的资源 “引进来”? 这两大问题是天津市发展产业金融中心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5.1天津产业金融“走出去”

天津市坐拥港口优势,给天津进出口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地理便利。在上海申报自贸区的大环境下,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底考察天津滨海新区提出建立天津的 “投资与贸易便利化试验区”,这事实上对天津的产业金融的的实体经济和金融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大环境下,天津更要加快 “走出去”的步伐,打造天津品牌,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5. 1. 1用好、用活滨海新区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 滨海新区自2006年以来纳入开发开放的全国战略, 有着先行先试的优势。在制度层面上,滨海新区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拥有各类独立制定法律法规的权利。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底来滨海新区考察强调,滨海新区作为服务和贸易便利化试验区,享有上海自贸区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因此,利用好这一政策优势,让政府的政策推动滨海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优势发挥到最大,今儿带动全天津市的发展。 以政策为纲,实体经济为目,纲举目张,实现天津立足北方、走向世界的梦想。

5. 1. 2促进服务与贸易便利化,下好外汇改革这盘棋。支持商业银行对人民币跨境贸易提供融资便利, 打通人民币的内外交流渠道。搞好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试点,统筹协调离岸、在岸业务。另外还应尽快落实完善相关政策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如在东疆保税港区注册、开设离岸账户的具体操作细则, 明确开户对象类别、申请材料种类等。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提升天津金融服务的软实力。

5. 1. 3打造金融文化品牌。金融业是服务业产业链中的高端,天津产业的 “走出去”战略的实现,除了物质方面的支持,更需要精神层面的推动。打造天津的金融品牌,不但要在实体方面推陈出新,开拓新的渠道、研发新的产品、创设新的机构,而且要兼顾培养市民公众的金融意识,将其融入天津的金融建设当中。金融建设不同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力各方面的配合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城市持久竞争力的考验, 因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一蹴而就,但是金融文化的熏陶,却需要长久的锻造,但也最能体现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金融品牌。因而天津在金融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打造天津的金融文化品牌。

5.2天津产业金融“引进来”

天津产业金融的发展不仅要利用其港口优势, 积极 “走出去” 拓展市场。更需要将资源吸引进来,来到天津这个产业金融发展的 “沃土”生根发芽。“打铁还需自身硬”,天津市在产业金融发展的过程中的如下短板,使得天津发展产业金融收到掣肘,想要实施 “引进来”的战略,关键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5. 2. 1拓展中小企业市场。长期以来,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规模较小、业务种类单薄、经营不规范、交易透明度低、背景不强劲、政策倾斜少等不利条件,受银行信贷 “歧视”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首先从国家层面提升了对中小企业社会贡献度的认识程度,并随之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植措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优惠力度。中小企业群体也因此顺势发展,并引起各类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广泛重视。另外中小企业形态各异,发展中需要的金融支持较为多样化,同时又由于企业整体规模较小,针对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和业务提供也更易于实现,这就为针对其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创造更加多元化的业务拓展空间和盈利空间。因此尽快推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方案,抢滩中小企业业务是各类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的一大选择。

5. 2. 2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业务不断创新是产业金融获得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更是一家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商业银行作为产业金融发展的重要一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但为其提供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渠道、 带来更多客户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规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从而为金融业改革发展创造持久动力。要想产业金融的大浪潮中抢得先机,就要首先金融银行的创新能力。一是要以市场化为导向,树立 “客户需求至上”的服务理念; 二是要增强创新意识,完善产品创新机制,摒弃同质化局面。具体来说,对于资产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创新型的银团贷款、并购贷款和保理贷款等,满足客户融资多样化的要求。在表外业务的创新方面,可以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开展经营租赁、杠杆租赁等服务种类。除此之外,金融中介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资源,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网络银行服务体系, 实现电子化的营销网络覆盖和网上信息交易平台, 从而将柜台交易和网上交易进行有效整合,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只有通过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扩展业务范围,商业银行才能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塑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5. 2. 3加快综合化经营的步伐。通过上文产融结合可以看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带来的金融脱媒现象的日趋明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提出挑战,分流银行传统的利润空间,进而对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此,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必须积极调整经营思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推进综合经营发展步伐,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拓展业务范围,积累与各业务领域的合作经验和业务管理经验;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建立与综合经营相适应的全面、系统的风险防范体系与人才储备系统。通过以上途径对自身发展进行全面武装,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为下一步的混业模式下的综合经营做好十足准备。

6加速率先发展尽快实现天津产业金融中心定位

实现天津城市定位,打造全国性产业金融中心, 对于天津市发展金融对接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天津产业意义巨大,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产业金融的发展是天津市实现全国金融创新高地定位的载体和归宿。我国传统的产融结合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性金融融资以及各级政府主导下的国有企业的财政资金融资。产业金融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原有的界限,以产业为源, 金融为流,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统一到一个框架下。从金融改革出发,大力发展以夯实实体经济为目标的产业金融体系,打造产业金融中心,最终实现金融创新高地的归宿。

其次,产业金融的发展符合天津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和全球金融自由化的规律。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绝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产融结合也不例外,天津在实现产业金融中心的定位的过程中, 最怕那种一步登天的思想,从微观上看就是类似大干快干的发展产融集团,这不符合金融自由化的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津市打造金融创新的高地的过程中,也是为实现金融自由化而服务,产业金融扮演者关键的一环。以产融结合实现金融自由化进而促进天津市的经济顺利实现转轨,不但符合金融的稳步发展规律,也是天津市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内在要求。

再次,发展产业金融有利于全天津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金融如何促进经济转型?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方面在于产业金融将资源实现资本化, 在顺周期和金融加速器的共同作用下,对于金融深化的作用巨大; 二是以 “小巨人”计划代表对滨海高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原动力,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充当了急先锋。但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往往对这类企业 “惜贷”必须通过发展有针对性的产业金融加以扶持; 三是产业金融对相应的产业链可以实现资本和资源的良性循环。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部门的收益最大化,收益最大化反过来又为自身产业的发展提供连续稳定的金融支持。

7结束语

对于天津打造产业金融中心的问题,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 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并非改革的大潮中出台的任何措施都称之为改革,也并非一切的改革措施都是成功的。当然,要求任何改革措施都百分之百成功,这既不实际,也不可能。但是,从改革的方法论上讲,如果确立了一切改革措施都应有: 目标明确、整体规划、严密的论证、严肃的选择和系统工程的制度,而绝不能走一步看一部的犯法轮的选择的话,那么金融改革的失误就会很小,摩擦也会很小,结果会更接近于原来的目标。

环保产业中心部门职责 篇6

关键词: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组组长;职责变化

中图分类号:F324.3

1.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现状

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对非洲国家承诺的首批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已基本完成了项目的第2个阶段,即技术合作项目,并陆续进入第3个阶段,即可持续发展期。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是各承建单位建设示范中心的目标,也是援助国和受援国的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中心或凭借承建单位自身的实力和示范中心现有的试验成果进行农业项目规模化开发:或承建单位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农业项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或在地方政府引导下,企业投资经营、承建单位以技术支撑的形式进行农业项目开发。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都能够在资金上解决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问题。

2.示范中心专家组组长职能的重要性

示范中心第一阶段即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承建单位就应组建一支以示范中心专家组组长为首的专家队伍。这支队伍涵盖技术合作项目内容的方方面面、翻译、财务、厨师等,因此,专家组组长不仅需要具有某方面的技术特长,还需要具有相当的领导能力。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承诺,建设过程均属于国际合作范畴。因此,专家组组长还需要具备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示范中心是承建单位的驻外机构,它的基本任务包括: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生产、加工、市场开发、宣传等。专家组组长作为驻外机构的最高领导,代表的不仅是承建单位的利益,同时也代表着国家形象。为此,这个角色的人选务必德才兼备。

3.专家组组长的主要职责变化分析如下

示范中心建设分为3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和目标各不相同,但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甚至互为因果。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合理、投资到位、质量过关,必然对技术合作期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并可能实现预期成果,从而使项目走向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不然。作为专家组组长,其关键作用在于第2个阶段,也就是如何带领专家组成员做好技术合作项目,完成双方政府要求的技术培训工作,并努力实现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根据工作进展,技术合作期又可以分解为创业期、雏形期、成年期、成熟期(创新期)和可持续发展过渡期。不同时期,示范中心的工作内容不同,专家组组长的职责也不尽相同。

3.1创业期

示范中心选址通常是在农村,那里道路崎岖、荒草遍地、蛇鼠蚊虫横行、缺水缺电,生活环境、生产条件、卫生条件等都很不理想。

专家进入这种环境后,首先要考虑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专家们可能都来自不同地区,来到示范中心后,大家都要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每天同吃同住同劳动。由于中非间生活习惯差异,想要的东西市场上买不到。这样势必给专家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蚊虫叮咬、睡眠质量差、营养跟不上、疲劳等因素,稍不留神就容易染上当地的流行病。作为专家组组长,如何让大家留下来安心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生活问题,然后才能谈得上如何创业。

创业初期,示范中心条件简陋,设施不配套,当地市场既不熟悉也很难买到,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农业生产要求的品种是否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中国人习惯用的化肥、农药特性与市场关系以及有机肥市场等等都需要专家们从头摸索。工作一旦开展,需要聘用当地工人,并建立合理的劳资关系。如何保障示范中心安全运转、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使工人克服过去的坏习惯并把中心当作自己的家,在劳资双方产生矛盾的时候如何有效地解决纠纷,在遭受偷盗的时候如何既保护示范中心的利益又保障专家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都是创业初期需要专家组组长思考和协调解决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将给示范中心工作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

3.2雏形期

当示范中心工作逐步步入正轨后,开始进行较小规模试验并产生初期成果的时候,需要对产品进行测试、评估并投放市场。整个生产试验过程涉及生产资料、水电和运输消耗、人员开支、产品品名、产量、销售价格、利润、病虫害表现状况、产品各阶段性状等,产生的数据都需要记录整理,以便进行对比试验,并最终获得试验数据,从而完成品种筛选。初期投放市场的产品由于量小,很难把握市场的真实数据,况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与当地人存在很大差别。大批量的生产试验受条件制约,不大可行。因此,作为专家组组长,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以便获得准确的试验数据和市场分析数据,为将来的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也为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建立雏形。

3.3成年期

随着产品的不断增多,投资方向、市场营销、疫情防治等日益成为示范中心的工作重点。投资方向需要结合几方面的需要,如受援国对本国粮食安全的需要、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示范中心对利润的诉求、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拳头产品等。市场营销状况左右着投资方向,同时也是示范中心可持续项目的试金石。在非洲做产品,首先要看清楚你的消费群体,然后才能考虑你的市场营销策略。非洲国家大多人口偏少,贫富差距大,低收入人群多,消费能力有限,而且消费习惯与中国人差别较大。因此在研发产品时,要特别注意示范中心自身的投资回报诉求。非洲农业底子薄,农产品单一,主要围绕出口类经济作物,导致其他各类农产品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因此,示范中心的发挥空间很大,同时也受着当地社会低收入的影响。中资企业员工具有一定的消费实力,但消费群体相对有限,而且也受到受援国当年财政支付能力的影响。如何权衡2个消费群体的关系,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是专家组组长必须思考的问题。

非洲广大地区农业生产落后,大多还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因此,没有特别重大的病虫害发生。但由于气候条件适合虫害四季生长,防虫有一定困难。养殖业在非洲没有重大疫情,如禽流感、口蹄疫等,但一旦开始畜禽养殖,常见疾病也会接踵而来。如果掉以轻心,将使养殖业血本无归,因为大多非洲国家缺医少药。语言交流障碍也会使问题复杂化。

nlc202309011131

这个时期由于技术比较成熟,种植和养殖工作取得较好成果,社会公益性职能显得尤为重要,培训工作渐渐步入正轨,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逐步显现,与受援国官方间的关系日趋成熟。如何既做好生产又做好培训工作,需要专家组组长具有高度的协调能力。

3.4成熟期(创新期)

当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额趋于稳定、各种技术走向成熟的时候,示范中心即进入成熟期。这个阶段,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生产和管理绩效趋于最大化。本人认为,这也是示范中心的涨停期。因为受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条件制约,持续增长缺乏动力。如果满足于现状,之前的优势很可能渐渐消失,因为非洲的市场是开放的,没有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机制。而且由于就业率、收入和人口数等因素影响,每个国家的市场都非常有限。

要使工作走出困境,必须结合示范中心实际,拓展项目内涵,拓宽市场空间,寻找新的增长点,使示范中心各项目之间形成一个比较大而且较为完整的链条,项目与项目之间互为犄角,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专家组组长必须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合理拓展项目内涵,调动专家积极性,激发专家智慧,实现示范中心持续健康发展。

3.5可持续发展期

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期与技术合作期在时间上虽然是一个自然的延伸,但由于资金来源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无论是示范中心的目标与任务,还是生产与管理,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技术合作期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同时考虑经济效益:而可持续发展期则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主,同时考虑社会效益。由于企业的进入,必然对示范中心的各种资源进行重组,以实现示范中心各部门工作的高速运转以及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个时期的专家组组长职责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因为他们很可能只是示范中心的管理者之一而不是之前的决策者,他的工作必须在紧紧围绕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考虑示范中心的公益性职能。这就要求他能适时适应自己身份的转变,权衡企业要求的经济效益与双方政府要求的公益职能之间的矛盾、示范中心投资方与示范中心承建单位利益平衡之间的矛盾、企业追求利润与专家和员工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等等。

4.总结

实践表明,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一个好的专家团队,而这个团队的核心就是专家组组长。职责要求他具有领导专家团队的能力、生产与效益分析能力、协调国内国外关系能力、服从国家驻外机构领导能力,而且在各个不同时期,他的职责表现的重点不完全相同。

上一篇:单词教学方法模式下一篇:我想长大三年级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