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表达的几点体会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口语表达的几点体会(精选9篇)

口语表达的几点体会 篇1

听了徐轶老师的讲解,我对口语交际有了以下几点体会:首先是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 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由此可以知道口语交际要求交际人能 随机应变、思维灵活、反应敏捷,同时也是交际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其次教师要科学设法,使学生对口语交际训练产生兴趣

使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其三要解决儿童口语交际时的心理障碍

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要让学生经历从敢说到想说,再到会说的心理训练过程。敢说就是指敢于在众人面前说。要使儿童敢说就必须突破儿童的心理障碍——紧张和胆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紧张和胆怯的程度会逐渐加重,这是因为学生在成长中产生了越来越关心的“自我形象和表现”的心理,越到了高年级学生越怕说错话,越缺乏自信心,容易自卑,这就需要练胆,练胆要“逼”。要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如让学生做活动的主持人、主要的发言人,轮流当小干部。在练胆时要设法“引诱”学生,通过在与同学中无拘无束的交谈辩论中培养勇气,增强自信。练胆要从私下练到公开练,要引导学生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树立榜样。

其四要坚持口语交际与读和写相结合的原则

口语交际训练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与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没有吸收就无从表达,要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词汇、句子等语言材料,从阅读中学习表达艺术,因此。口语交际要与阅读和写作结合进来,与观察,听辨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口语表达的几点体会 篇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已迈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趋增多,外语在商业和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一时代变化,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至今老师和学生对口语的重要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如何切实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呢?笔者在本文当中将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二、提高高职英语学生口语教学的方法

1. 模仿、朗读。

作为一个英语不是母语的国家人来说,要想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模仿磁带或英语为母语的人。磁带主要指英美原版录音磁带,如《新概念英语》、《疯狂英语》等模仿时首先逐句模仿,严守磁带里的语音语调。而怎样的模仿才能有效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像”,如果能达到“是”就更好了,但不一定要达到“是”。“像”是指模仿者的语音、语调等方面都很接近所模仿的声音,“是”就是不仅在语音、语调等方面都很接近模仿者的声音,而且非常逼真,连嗓音也基本一样,简直可以以假乱真。我们不要求也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初学英语者往往认为原版磁带里的调子怪怪的,在模仿时不习惯,模仿到最后还是改造了原有的“洋味”。实际上在模仿时,只要持之以恒,终究会模仿好的,儿童对母语的语音语调的习惯就是完全的模仿。也只有模仿好了,口语才有“洋味”。模仿练习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害羞心理。害羞心理一方面源于性格,一般性格内向的人,说话时易小声小气,这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很不利,要注意克服。另一方面是源于自卑心理,总以为自己英语水平太差,不敢开口,尤其是当与口语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对话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是学生提高口语的前提。

2. 复述。

学英语离不开记忆,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要有灵活性。复述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训练口语、记忆单词、句子的形式。复述是在模仿、朗读、听或阅读一段文字之后的事。复述是一个创作过程,所以复述比背诵要难。复述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是阅读后复述;二是听磁带后复述。我认为后种方法更好些,这种方法既练听力,又练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注意力的提高程度,提高听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记忆力,克服听完就忘的毛病。具体方法:要循序渐进,可由一两句开始,听完后用自己的话(英语)把所听到的内容说出来,一遍复述不下来,可多听几遍,越练,听的遗忘数就越少。在刚开始练习时,因语言表达能力、技巧等方面原因,往往复述接近于背诵,但在基础逐渐打好后,就会慢慢放开,由“死”到“活”。在保证语言正确的前提下,复述可有越来越大的灵活性,如改变句子结构,删去一些不大有用或过难的东西,长段可以缩短,甚至仅复述大意或者内容摘要。

3. 背诵———熟读和复述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大量背诵篇章、结构,但教学中不妨把这个方法归属到熟读和复述两个方面。首先熟读原文,然后按复述步骤进行。朗读次数多了,又进行了大量的复述,也就能背诵了,而且其实际意义要大于单调的背诵。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要求背诵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以某句型某习惯用法为样本,口头造句,以巩固知识,由浅入深,造连续的几个句子,直到能够较流利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口语,要持之以恒,长期不懈地抓,教师首先要增加备课量并且要熟悉课文,给学生作出示范,多探索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语言思维,集中精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平时教学中对常用及重点的词句和习惯表达要多做强调及训练,课文讲解前后都要对学生进行general idea和topic sentence的训练,以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变对课文的简单背诵为理解性的复述。对话是锻炼口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校时间有限,英语课时间有限,教师应多开设一些如“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兴趣小组”“第二课堂”之类的课外活动,把一些英语能力有潜力的为学生或者需要提高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口语和听力的训练,这样会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我还想强调的是锻炼口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害怕犯错误的人是练不好口语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去会话,只有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三、结语

高职英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传授一些语言知识,使学生顺利通过A、B级,而为了适应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对英语能力水平的客观需要,在高职的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其口语教学训练,切实增强其作为交流工具的使用性,提高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才能真正体现高职专科英语教学要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摘要:目前, 高职英语教学远远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也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各行各业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要想培养适应时代的发展、能胜任未来工作的高职学生, 必须重视英语口语教学。本文根据作者几年来的教学经验, 简单谈谈提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述能力,体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几点做法 篇3

一、创设口语表达环境,鼓励幼儿人人开口

幼儿园是一个微缩的社会。在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营造适宜的语言交流氛围,这是催生自信、自主、自由表达语言、获得言语技能的平台,也是培养“尊重、接纳、友爱、共勉”品质,形成良好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台。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语言氛围对幼儿口语发展至关重要。

1、为幼儿自由交谈创造条件,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我们每日为幼儿增设一个自由说话的时间,比如入园后餐前一刻钟,保证幼儿有与自己朋友交谈、与老师交往的自主性,也有随意安排谈话内容的自由度。这时候教师既是支持者也是交流者,可以从旁关注他们交流的内容,也可以同伴的身份加入谈话。在此过程中,幼儿是谈话的主体,教师应“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帮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在通过交互传递语言信息中体验交往情趣的同时,口语表达能力获得发展。

2、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的个体特点,为每个幼儿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机会。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性,语言教育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要关注幼儿个体的语言能力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弃帮助任何幼儿学习语言的机会,相反还要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幼儿的个别需要提供帮助。例如,我班上有位语言发展有障碍的小男孩,说话不如同龄幼儿流畅,每发一音都要停顿,口型变化不清晰,发音位置在胸腔,字音发出时可以听到气流,韵母发音及模仿普通话的发音较为困难。在分析原因后,我对他进行了专门的教育训练。首先引导班内小朋友来关心这位小男孩,不讥笑他的发音;鼓励他与朋友和老师多说话;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都在大家面前表扬他,帮助他逐渐树立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其次,根据他个人的实际发展需要,我还设计并组织多种形式的、生动有趣的语音发声游戏,既带动了他的学习和进步,又活跃和丰富了集体的语言活动,提高了孩子们争当幼儿园“推普小天使”的积极性。后来,小男孩的普通话水平提高了。

3、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交流氛围。爱与同龄孩子交流的幼儿,总是希望同伴倾听,得到同伴的肯定和回应。因此,在幼儿听说同步发展的过程中营造一种“你说我听、我说你听、敢于坚持自己观、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自信地表达、文明评议”的谈论氛围,才可能满足幼儿语言交流的需要。幼儿在愉快、轻松的语言游戏环境中,不仅愿听、愿学,而且还愿说了。在人人开口的同时,初步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和成功的自信。

二、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要使幼儿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与人自然地交往,就必须让幼儿积累一定的词汇和一定的听、说技能。因此帮助幼儿积累日常生活经验,使幼儿知道说什么、如何说显得很重要。为此我们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内容的语言游戏活动。如集体游戏“打电话”,通过让幼儿与同伴打电话,鼓励每个幼儿进行自我介绍,并用普通话连贯而流利地讲出姓名、年龄、幼儿园的名称、所在班级、自己父母亲的姓名、职业以及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等。听说游戏“可爱的小动物”,通过引导幼儿听听电子琴所模拟的动物叫声,学学动物叫声,帮助动物找家,和小动物们一起唱歌跳舞等,让幼儿学会了儿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游戏活动不仅再现和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而且还使幼儿体验到了其它的情感,使口语表达更具感染力和丰富性,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

三、家园共同配合,樹立家教新理念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渡过的,他的言语直接受家长的影响和暗示,因此家长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幼儿家庭进行了有关语言方面的调查中,我发现家长对此问题不重视,且自身也不注重加强这方面的提高。为此我们不仅在幼儿园加强实施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且在幼儿家长中广泛进行宣传,并争取多种方法,引导家长注重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争取家园共同配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每周进行一次亲子语言游戏活动,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家长共同参与,既了解我们的具体过程,又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配合,帮助幼儿在家复习巩固;同时鼓励家长天天与幼儿交谈15至20分钟,既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又能促进幼儿口语表达的提高和加强亲子沟通;在此基础上还举办各类有关口语表达方面的讲座、语言游戏观摩活动、家园联欢、经验交流等活动,使家长重视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促使家长能步调一致地与园共同配合进行培养。

关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4

关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姓 名

阚立玮 学号 21005078

专业班级 2010汉语国际教育 日 期 2010年12月28日

阚立玮 21005078 关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口语教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对外汉语中的口语教学是汉语初学者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实生活文化的交流和推广。而现在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实践举例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期对我们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有些微帮助。

关键词:对外汉语 口语 教学 心理

汉语口语是现实生活中重要的交际手段,也是生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口语教学也在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者老师都发现了学生口语心理障碍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形成外国学生汉语口语心理障碍的情况一般有:在回答老师提问或与同学交谈时,常常会中间卡壳,找不到表达意念的词语;经常断断续续,组不成句子;话语中偏误较多,不能准确表达自己;说话音调不正,可能影响信息接收和理解;在口语训练时不知道从何说起,产生迷惘心理,表达不自主等等。

我教的两个班程度不一,A3班同学程度好很多,自主性也很强,所以本文主要着眼于A1班的汉语口语初级入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同学分布主要是德国和中亚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两部分学生来源。通过上课前的交流就可以知道哪些同学比较开朗活跃哪些又比较内向安静。因为初学,上课时需要使用大量英语辅助教学。每一课都围绕一个主要交际主题进行词汇、对话的学习,又因为是口语课,所以需要大量练习。练习的时候,就会发现同学表现和掌握上的不同。比较活跃的同学们总是很乐于自愿回答问题,不怕出错,而相对安静的同学大部分时间处于思考和听课的状态。

我曾就汉语口语学习能力与水平问题与A3班几名汉语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德国留学生交流过,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汉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日常生活中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只有比较少的一部分是得益于汉语教学课堂。另外,我们可以发现凡是性格开朗,喜欢与中国学生交朋友的留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都非常的好,其中包括经常迟到、旷课的学生。反之,那些性格内向、比较安静的学生即使出勤率很好,口语表达能力还是提高的不快,多数是仅限于老师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的。

这种大部分依靠日常交流学得的情况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对于我们在今后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怎样改善汉语教学方式,怎样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口语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我在具体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活动是真实具体的生活本身。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良好的语言环境。现在各高校的国际教育学院都是分别开设精读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等强化留学生的语言基本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能够在这个环境中检测并操练自己掌握的语言。此外“汉语桥”活动使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一对一的进行语言上的互相学习和帮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

二、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创设情景,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化的情境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交际性练习时口语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许多多媒体教学课堂是目前发现的比较有效地形式之一;模拟生活小场景也是比较有效地尝试。

现行的《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每个单元都有一定量的会话内容。我根据每个对话的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情景进行汉语口语训练。例如《速成(入门篇(上))》第12课—“要红的还是蓝的”关于买东西的汉语用语,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了售货员和顾客等角色的情景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它们都能为学生提供动态的、裹挟着大量语言信息的交际场景,给学生以交际性练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口语学习欲望。使学生真正达到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表达思想认识的目的。

三、设置合理的汉语学习课程

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中,口语课一直被认为是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上,其重要性等级大约在听力课与写作课之间。部分的原因是最初的口语交际能力常常是显性的、特别容易看到的教学成果。但是我们其实还谈不上对口语教学的规律性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反映在课程安排上,为数不少的对外汉语教学单位,一般是先安排听力课,第二学期或二年级再安排口语课,三年级或者仅仅是三年级上学期继续安排口语课,但是教学力度就已经明显地减弱,周课时也会减到最低限度。四年级或三年级下学期就不再有口语课了。不少学校的教学安排中只有高级听力课而没有高级口语课。这种安排给人最直接的联想就是,在学生开口说话较困难的时候,无法开口语课,然后只要学生能够开口说一些汉语,大体能够应付日常的口头交际,口语教学就算完成使命了。也就是说,外国学生即使在华学习四年,其间真正接受口语培训的时间其实并不太多。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中,口语课程的安排应更加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四、选定科学合理的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但教师如果自始自终围绕着教材来施教,就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也很难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我们知道,口语教材中的课文多是“加工”过了的口语,并非现实生活中原汁原味的口语。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在课堂上学的内容在课后用不上,这就产生了教师所教非学生所需的矛盾。所以课上会有学生问我如果打的的时候想告诉司机师傅“turn left or right”怎么说,而那节课我们学的正是关于方向的表达,但学生还是在课文里找不到左转右转的表达法。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选择学生感兴趣并急需用到的教学内容。在口语课堂教学中,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施教依据,但不应是唯一的依据。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既给我们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研究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很好地总结已有的成绩和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认清今后的发展方向,才能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健康、迅速地发展,以适应学生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的需求。

五、提高教师讲解科学性

班里有的同学很善于思考,总能提出问题,有时会让我措手不及。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可以一边教学一边反思,为什么我没有想到他们可能某个词无法理解或很难理解,为什么她们会对某个语法点提出一个我完全没有考虑过的思考角度,比如说讲到“零”作为“and”的意思,用在“一百零一”时,辅助读数,同学会问,可不可以说“你零我”指“you and me”。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可以在语言学理论中找到,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汉语作为母语的我们习得汉语的方式与留学生思考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语法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等。但这恰恰很好地指导我在教学中怎样从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世界寻找讲解切入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课堂上的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效果是有密切关系的。这方面的理论最著名的是Krashen的输入假说。一堂课的好与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尤其是口语教学,其艺术性充分体现在口语教师的语言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准确精炼、通俗易懂。这就要求教师语言清晰准确、精炼简约、通俗易懂。应该是“画龙点睛”,切忌“画蛇添足”。

比如讲到“的”字结构,“你要哪支笔?”“红的”,“这是谁的书?”“我的”,其原理和英语中“I want the red one”、“It’s mine”是一样的。这样一讲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了。

(2)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口语课是要学生进行思考,把思考的内容用汉语得体的表达出来。这要求教师语言应该热情诚恳、生动活泼、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富于激励性和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配合。

(3)注重层次性、丰富性。吕叔湘先生说过:“一个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教师课堂举例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课堂举例要注意初中高班的层次性和丰富性。教师语言因课程级别而异。不同等级的口语课,要有所区别。如有一节课因为圣诞节要到了,我给A3班的同学讲相应的中国的新年——春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接下来给A1班的同学讲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之后想想,是因为A1班更为初级,而春节的很多用语词汇他们还不能理解接受,所以本应有所区别的。

(4)因材施教。了解每位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背景、个性特点等。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开放的氛围中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善于根据他们的特点,因人设置问题,性格不同的学生搭配分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来自哈萨克斯坦的Alina,很多时候她都会的,也想回答,但又不能自如地表现,我就会鼓励她,主动叫她来答,尝到了答对的喜悦和自豪感,她就会越来越想表现。而德国的Alex很活跃,会主动答题,他答完后我就会多赞赏,鼓励他继续保持积极的学习劲头,这对他们的进步都是有好处的。

(5)一本活教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是一本活教材。口语教材不能常换常新,而优秀的口语教师应该是教材文本的精彩补充。讲解应以课文为依托,但要超越课文的局限。补充课文以外的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例如:新词语、文化词等。课文中出现了“淑女”这个词,补充相关词汇“知识女性”、“知性美”,也可以补充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信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学到“书呆子”,可以补充“书虫”“ 宅女”“ 宅男”等。这样可以拉近书本语言与社会语言的距离。让教材“活”起来。

(6)增强教师语言艺术的修养。勤于阅读文献专著,使教学语言有根基;熟悉和掌握流行口语趋势。给学生输入鲜活的、生动的、年轻的、前沿的语言;培养随机应变、掌控课堂的能力;培养个人魅力,有思想、有文化、有见解,使自己的讲解言之有物。

吕必松先生说:“语言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其学科规律,体现科学性,也应在实践中成就其艺术特色。以上几点简单看法希望对于我们更好地组织外汉口语教学、更快地使外国留学生们提高汉语水平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口语表达的几点体会 篇5

【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靠的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在初中教学中,老师们常常为缺少口齿伶俐、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或主动参与交流的学生而大伤脑筋。初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师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浅谈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中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常常为缺少那些口齿伶俐、主动回答教师提问或主动参与交流的学生而大伤脑筋。大多初中生,特别是农村的初中生要么“金口难开”要么言不达意,或条理不清或闲话混杂;有的学生在课外口若悬河、幽默风趣而在课堂上则前言不搭后语,缺少必要的过渡而随意跳跃,至于语言表达中简单、生硬、头绪不清的更是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摒除自卑心理

学生不踊跃回答问题,不主动参与交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心理方面因素,相当的学生都有较大的压力感,怕回答问题有错难堪,或者畏惧自己的语速跟不上思维而遭到同学的取笑,特别是九年级学生更甚。这种消极因素往往使他们“羞而止步”,或者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于是干脆不做声,更不敢主动参与交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只有让他们大胆“说话”,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才便于“对症下药”,便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充分认识回答提问的重要性。论文百事通其二,对学生回答出错或意思不完整时,教师要有耐心,不应埋怨或当场嘲笑,更不应该立刻中止,对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不应简单冠以“自甘落后”或“不可救药”之类的定论,而应课后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其中原因,使他们认识到“学贵有疑”的道理,强化其竞争意识。笔者在教学中曾遇到此类情况,七年级时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比较高涨,八年级上学期锐气减弱,九年级后几乎“鸦雀无声”,尽管反复强调和课后谈话但仍不见效。为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笔者于是增设“学生回答问题记录表”,如:回答较好的打“√”,回答一般的打半勾,不回答的打“×”,学生主动举手回答的打“+”符号,其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教师对这方面的重视。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便顿时高涨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这只是短时间发生的效应,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及时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的良好习惯。只要学生大胆“说话”,教师就应该积极肯定他们的勇气,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有些教师把提问学生当作矫正“缺点”的手段或变相体罚是不可取的,是违背教学原则的,其结果将会使学生反感,“惧说”心理加剧,“欲速则不达”。

2 引导学生讨论,把问题补充完整

有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学生把握不住或短暂时间不能圆满回答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相互修正和补充,让学生在别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和提高,以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拓展自己思路,达到发问者预期的目的。如笔者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是为什么?”一位学生没有思考好便举手回答:“因为范进是他的女婿,衣襟皱了不好看,没面子,所以胡屠户替他扯平衣襟。”惹得满堂哄笑,学生本人也满脸通红,自觉难堪。我没有立即纠正他,而是让他坐下与同桌讨论,结果这位同学再次举手回答:“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的态度来了180°的大转弯,与他先前无端地教训、咒骂女婿到现在主动替女婿扯平衣襟、无耻地夸奖女婿如何了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情地暴露了胡屠户爱富欺贫的丑恶灵魂。”话刚说完便赢得了全班的掌声,该生本人得到了鼓舞,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其效果是明显的。

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讨论和补充并不是在原问题上的纠缠和重复,而是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对课文的内容的加深理解,使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讨论或者补充问题时,不宜把时间限制得太死,更不要见学生一下子回答不出问题便责令其坐下或马上转问其他学生,这样做不但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长此下去会使他们产生依赖心理或消极情绪,应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或继续讨论,尽可能让他们把问题回答得更有条理性,以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引导学生讨论和补充问题,并不是无限延长时间,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性,因题而异,因人有别,尽量避免冷堂。

3 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不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不主动参与交流,不仅与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与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也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埋怨责怪学生,也应从自身的授课艺术上去找原因。教师不能只顾自己教学而无视学生的情绪,把学生当作“容器”去“填充”,而应用温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期待的目光去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学会煽情,善于煽情,想方设法把学生喜问乐答的天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氛围之中。如我在教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分别以低沉缓慢、结巴式、抑扬顿锉三种语调朗读课文的第一段,然后问学生哪一种语调符合课文的阅读要求,学生都说第三种语调好,我顺势问好在哪里,学生回答问题非常踊跃,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再如我在教学朱自清《春》一课时,是这样创设课堂气氛的,那天我特地穿着充满活力的绿色运动服装,兴致勃勃地小跑上了讲台,做了半小节广播操后兴致勃勃对同学们说:“春天多好啊,万物复苏,空气清新,人多有精神呐,在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番天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欣赏好吗?”然后开始讲课,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较好地协调了课堂氛围,从而给教师分析课文,调动学生答问积极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当然,营造课堂和谐的氛围并不是用打诨的方式来博得学生的欢心或投其所好,而应该根据课文的内容精心设计最佳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间的默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 适当降低发问的梯度

培养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长期工作,不能操之过急或期望太高,而应遵循教学规律循循善诱,注意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注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即使后进生也不例外。有的教师发问时只希望优等生回答,认为省事,收效快,有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几乎一个学期没有回答问题或参与交流的机会。于是,有的学生便怀疑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如别的同学,或者认为自己是“被遗忘的角落,”甚至认为回答课堂提问是优秀生的事而与己无关,更谈不上积极参与交流了。教师在训练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分几个层次发问,由浅入深,让学生通过“跳一跳,摘到桃”尝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随之高涨了。应当指出的是,降低问题的梯度绝不是毫无价值的信手拈来,“凑凑热闹”,搞形式主义,或者故意把完整的问题弄得支离破碎,而应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和本班的学生实际,认真设计问题,为学生架设达到预期目的的阶梯。

5 用活动和比赛的形式促进

初中生所处的中学时代是最浪漫、最活泼、最有生气的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段里,他们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袒露自己的心迹,彰显个性,标新立异,也最容易暴露自己弱点。作为语文教师,作为他们灵魂的“引路人”,要格外珍惜学生的这段美好时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努力为学生创造最合适的“敢言”机会。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了一种现象,一上课学生首先从教师的目光和言谈举止中读到有关信息,猜测到这一节课的`将要面临的氛围,或严肃,或轻松愉快,他们随时调整以适应这一临场需要。有一次上课,我见学生默不做声,气氛非常严肃,课堂提问无人以对,于是就换了另一种方式,用游戏的形式和学生交流,结果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个个争先发言,这样我因势把他们引到课文分析上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活动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要恰到好处方能有效,否则其课就成了“非驴非马”,只会招来满堂哄笑,也就失去了本义。培养学生答问能力,用活动和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乐意参加,也容易接受,无疑是一剂良药。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应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辩论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以达到我们的预计目的。

6 注重教师示范性作用

培养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示范无疑是重要的一环,特别要求语文教师能说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在语言的规范性上做出表率。有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运用普通话教学中难免夹杂有地方方言,这就需要我们化大的力气,力求减少朗读的差误,以免使学生造成错觉或误解,从而降低教师的威信,影响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同时,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过程中,应切实加强具体性的指导。平时我们所说的学生语言表达如何的差,其实与我们的指导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从哪些角度回答问题,如何组织语言,问题的内在联系等都需要认真的指导与训练。还有,教师的课外语言表达(诸如与学生谈话、上台讲演、集队训话等)也会给学生的语言表达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的训练,教师的示范作用影响是深远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于晨会的几点体会 篇6

――周淑娟

大家好:

拿到学校给我定的题目《如何有效发挥晨会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我无从下手,头脑一片空白。这么高深的题目,我解读不了。下面就自己这么一年来如何上晨会谈谈自己的体会;(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做法)一般说来,晨会课是我布置学校任务和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主阵地。每次晨会课之前,虽然匆匆忙忙,我总是认真备好我要讲的内容。学校布置的任务我5分钟内解决任务(上面有大型检查活动除外,细节地方还要叫学生站起来重复一遍)。

1、首先,我讲讲我晨会课内容的来源,网络、《智慧背囊》、《读者》、《青年文摘》等上的小故事都是我收集的对象,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会将自己收集到的有针对性小故事将给全班听,有意无意让犯这个错误的同学说说他的看法,让其他同学点评一下。对于全班共性的问题,我更是乐此不疲。比如:对于那些想取得好成绩却不想付出努力的同学,我讲了一个《站起来》的故事,告诉他们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实干总比空等好,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站起来!《两个苹果》的故事经常是我用来教育他们诚信做人的典型例子。我觉得对于有些问题借助于故事的形式来告诉同学们要比简单的说教效果更佳。

2、一直以来,我认为要和同学走近,必须和他们交心。因此,我个人的经历也是我教育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把我的童年,小学,初中,高中时代所经历的告诉他们,成功的,失败的,以及我是如何对待和解决问题的。也让他们把他们的经历说出来,然后请他们进行对比。结果一目了然,所以提醒他们要珍惜自己的幸福。除此之外,我经常和他们一起憧憬未来,我告诉他们我有一帮很铁的高中同学,他们在不同的行业都有自己的一番天地,如果我们当中有人有困难,总是能得到大家的帮助。我也希望我班级的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行各业中成为佼佼者,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帮助。所以有一次晨会我让他们憧憬:二十年后,他们已经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他们互帮互助帮着同学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虽然都是虚拟的,但是他们很过瘾。然后我告诉他们这些都建立在他们现在的努力之上。那次晨会之后,班级着实乖了几天,好像都在朝二十年后的那一天努力。不过好景不长,我想这样的反复也属正常只能再想别的招了。

3、最后但同样重要的一点,我想说的是孤军奋战的战斗力永远敌不过合作共享。我们组里的严佳云老师,周金成老师虽然年纪比我轻,但是班主任的资历都比我高,所以遇到问题都会向他们请教,他们就是我的及时雨,在此表示感谢。还有就是每次晨会的内容都是匆匆忙忙,有时甚至来不及。这时我们高一英语组的3个班主任就统一备课,大家分头找资料,然后大家一起筛选出好的适用的材料。记得有一次,学校布置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晨会,这个话题说实话,我了解的不多,不会讲。怎么办?只好网上找视频或文字材料。不一会吴晓莉就找到敬一丹的《明星与毒品的访谈》视频,我找了这个访谈节目的实录并且马上把它打印出来,因为第二天有可能停电,怕多媒体设备不能使用,准备一句一句地读给他们听。马上就要晚自修结束了,学校的网速根本下载不了。罗敏老师找来了他们班能力很强的走读生,告诉她网址以及内容,让她回家下载并把这段视频考到我们每个人的U盘,第二天这段明星与毒品访谈视频给我们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后还听见他们在谈论着。班主任的工作琐碎而辛苦,大家合作愉快而轻松,何乐而不为? 对于晨会我就这么几点笨拙的想法,我本身就是只不会巧干的笨鸟,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不好意思,谢谢!

情商高的十种表现:

第一,不抱怨不批评

高情商的人一般不批评别人,不指责别人,不抱怨,不埋怨。其实,这些抱怨和指责都是不良情绪,它们会传染。高情商的人只会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热情和激情

高情商的人对生活工作或是感情保持热情,有激情。知道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让好的情绪伴随每天的生活工作。不让那些不良的情绪影响到生活或工作。

第三,包容和宽容

高情商的人宽容,心胸宽广,心有多大,眼界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高情商的人不斤斤计较,有一颗包容和宽容的心。

第四,沟通与交流

高情商的人善于沟通,善于交流,并且以坦诚的心态来对待,真诚又有礼貌。沟通与交流是一种技巧,需要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摸索。

第五,多赞美别人

高情商的人善于赞美别人,这种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看到别人优点的人,才会进步得更快,总是挑拣别人缺点的人会固步自封反而退步。

第六,保持好心情

高情商的人每天保持好的心情,每天早上起来,送给自己一个微笑,并且鼓励自己,告诉自己是最棒的,告诉自己是最好的,并且周围的朋友们都很喜欢自己。

第七,聆听好习惯

高情商的人善于聆听,聆听别人的说话,仔细听别人说什么,多听多看,而不是自己涛涛悬河。聆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聆听是更好沟通的前提,聆听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一种沟通。

第八,有责任心

高情商的人敢做敢承担,不推卸责任,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视自己的优点或是不足,敢于担当的人。

第九,每天进步一点点

高情商的人每天进步一点点,说到做到,从现在起,就开始行动。不是光说不做,行动力是成功的保证。每天进步一点点,朋友们也更加愿意帮助这样的人。

第十,记住别人的名字

口语表达的几点体会 篇7

1.有计划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

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一般要经历从非语言交际到口语交际, 从口语学习和运用到书面语学习和运用两个互有联系的转换, 这种转换不是直线式的连接, 而是表现出互相交叉的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根据小学生语言发展的这一特点和语言教育目标, 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 使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合乎规律。

一般, 我们将语言教育活动分为谈话、讲述、听说游戏、文学作品欣赏、材料阅读等几种类型, 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书面阅读能力, 使学生在这些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中, 习得相关的字、词、句, 掌握有关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技巧等。

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引导学生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想象和表达的机会, 组织学生欣赏诗歌《致老鼠》。在欣赏过程中, 老师借助探索性和启发性的提问, 了解学生的欣赏水平, 再根据学生的回答, 予以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最后留下一定时间启发学生围绕诗歌提出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有较多机会独立思考、想象和表达。

2.有组织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

从小学生语言发展特点来看, 学生语言尚处于由自我中心语言逐步向社会化语言过渡的时期, 要真正掌握社会化语言, 学生要借助大量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 老师要指导学生凭借语言适应社会生活, 指导他们运用语言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请求。这些能力的获得和培养, 必须有大量丰富的生活感受及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流经验, 为学生创造练习机会与条件, 诱导学生积极地听和说, 并给予适当指导。虽然学生在非组织的语言学习中, 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语言, 但往往会使他们的语言产生某种缺陷, 从而不能适应语言交往的需要。因此, 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 有组织地开展语言教育活动, 为学生提供各种语言交往情境, 让学生通过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充分学习掌握语言信息材料, 充分练习运用规范的语言符号系统, 同时, 教师应始终注意学生已有的语言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 为学生提供新的语言经验, 调整语言教育计划, 使学生通过学习将新的语言经验转化为已有的语言经验, 使语言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3.联系生活实际 , 在一日活动中开展语言训练

要使学生在语言训练活动中获得有效的经验, 仅凭每单元的口语交际作业是难以完成的, 需要大量时间与机会供学生丰富感受及进行日常口头练习,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积极地听和说, 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 作为有组织地开展语言训练活动的补充形式, 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充分利用学生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 为学生创造练习机会和条件, 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学生的生活是语言的源泉, 丰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实了学生说话的内容, 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情境。因此, 我们可以把学生在校园内的全部活动看做语言训练的活教材, 把听说练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他们运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如在教室一角开辟“语言角”, 鼓励学生闲聊) 。同时, 教师还要采取相应措施, 保证学生活动 (如增加自由活动时间, 鼓励学生接触、大胆交往, 不限制学生之间必要的交谈) , 使学生有充分的言语机会和条件, 能在彼此交谈、协商中学习和发展语言, 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指 导学生造句 , 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 是造句训练的主要目的。理解是运用的前提, 运用是理解的深化, 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词义确切灵活地运用词语, 训练时, 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训练程序力求体现一定的坡度, 使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运用。如指导学生用“打搅”造句, 可按如下程序进行训练:先引导学生查字典, 结合课文理解词义;接着设计 () 打搅, 打搅 () , 让学生扩成词组。学生经过一番思考, 扩写出如下词组:不再打搅、没有打搅、不好意思打搅、不敢打搅、从不打搅、一次又一次打搅等。然后设计句子让学生填空:小明虽然顽皮, 但妈妈工作时他 () 。看到老师工作这么忙, 我们 () 。最后让学生独立选材造句,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按序引导, 分步递进学生不但顺利完成造句任务, 而且发展语言和思维。

中华民族有灿烂的文化传统, 其中包括优美的语言, 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为华夏历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世纪, 为迎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当务之急是尽快全面学好中国语言, 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摘要:皮亚杰·布鲁纳等著名心理学家认为, 儿童语言是在个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尤其是在与人们语言交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在家庭中, 成人与成人的语言交流, 成人与儿童的语言交流, 为儿童提供了重要的语言模仿和语言学习环境;在与同伴的交往中, 同伴之间的语言交流为儿童提供了语言交流实践环境;各种影视节目更丰富了儿童的语言环境。但是, 儿童在一般语言交往环境中虽然能够进行语言学习, 却不能使语言得到很好的发展, 因此, 要促使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就要对其进行有计划、系统的语言教育。

口语表达的几点体会 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书面表达;积累词句;造句

到了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在书面表达教学中除了结合教材进行同步训练外,我还要求学生用英文写日记,把他们的所见所闻及时记下来,并定期给他们批阅,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但为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一阶段更重要的一步是加强阅读教学,课内阅读材料要精读,要求学生要注意词形变化,句式结构和语法规则,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在写作中出错。课外阅读主要给学生补充难度不大、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用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另外,初二是书面表达教学的关键时期,必须在细节上下工夫,才能使学生在习作中的错误越来越少,才能在语言表达上力求完美,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大幅度提高。

总之,坚持在细节上下工夫,就能使学生习作中的错误越来越少,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到了初三阶段,写作训练也应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我在这一阶段要求他们进行“复写”和“自修”。

所谓“复写”是指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凭借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改写文章,复写时可根据需要改变原文的结构、体裁、时态等。例如,写电话留言,就是把对话写成留言条;又如,将一篇对话改写成故事,这两种复习练习都需要改变人称和时态。此外练习写故事梗概也是一种复习练习,但通常不需要改变人称和时态。无论哪种形式的复写都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写作更贴切、自然、流畅。

所谓“自修”就是学会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这就要求老师当面给他们批改作文时,留心老师的批改方法。从人称的选择、时态的运用、句子的选择到词语的搭配使用逐一学会反复推敲,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达到满意为止。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语言风格和写作特色。

帮扶解困的几点体会 篇9

下村做扶贫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天了,经过接触这些中国最普通的农民以后,自己原来的一些想法,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改变,变的自己有点纯朴了,思想简单了,没有那么多迂腐的东西了。初步形成了这么三小点体会,供博友们批评指正。

一是帮扶工作必须心“诚”不怕苦。在基层工作确实很难,在贫困的基层开展帮扶工作更难。首先,农民兄弟们怎么看你,看你是真的搞帮扶的,还是来镀金的。他们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到贫困农村来帮扶,必须心要“诚”。再就是现在工作的地方是贫困山区,这里村子大,住户散,有的地方山高,路陡。要想开展工作,很多时候就要徒步上山,苦点累点是家常便饭。

二是工作要有耐心。扶贫工作经常面对的都是最朴实的人民群众,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些棘手的事,或者说是好心要做的事但由于理解能力的不同,出现与你想象不同的结果。这时候你不能急,好心加耐心,总是会被理解的。

上一篇:生活随笔:春天畅想曲下一篇:《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