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通知(精选10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2007年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通知
(发改运行[2007]878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2006年,各地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近日,煤矿整顿关闭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了2007年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要点,明确要求今年底之前确保关闭4000处煤矿,基本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为指导和督促各地发展改革、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认识。今年是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确定的用三年左右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的关键一年。整顿关闭范围由主要是非法、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扩展到不符合产业政策、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煤矿。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对促进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保障安全生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坚决把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推向深入。
二、认真负责地落实好各类关闭煤矿名单。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对以下煤矿进行认定,提请关闭:不符合经批准的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和矿区总体规划的;纳入资源整合范围的矿井,未履行煤矿建设项目相关核准手续、审批程序、违规越权核准的。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对以下煤矿进行认定,提请关闭:未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擅自从事生产的;3个月内2次或者2次以上发现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仍然组织生产的;被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的矿井擅自组织生产的或整顿验收不合格的;1个月内3次或者3次以上发现未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年及以下的;擅自进行“三下”开采和在自然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重要水源地、重要设施等区域内开采的。
三、全面落实“十一五”末小煤矿数量控制目标。各省(区、市)发展改革、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围绕落实《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分省(区、市)2010年小煤矿数量控制目标,充分利用煤矿生产能力复核所掌握的各煤矿开采条件、生产系统、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资源储量等基本情况,按照鼓励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原则,把开采条件复杂、生产系统不完善、技术装备水平低、资源储量小的煤矿作为进一步实施整顿关闭、资源整合的重点,把到2010年的小煤矿数量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产煤市(县、区)。各产煤市(县、区)要进一步分解到各乡、镇。对目前存在的30万吨/年及其以下的所有小煤矿,都要有明确具体的分类处理意见和实施进度安排,确保实现到2010全国保留1万处小煤矿的目标。
四、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全面清理在建项目。各产煤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办发[2006]82号文件规定,在“十一五”期间一律停止审批(核准)新建30万吨/年及以下的煤矿。对3万吨/年及以下的在建项目要立即停止施工。对于已经停建的3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具备资源整合条件的可纳入整合范围或进行扩能改造,否则必须提请关闭。
各地要抓紧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一次清理,凡未经核准(审批)的违规项目,要责令立即停建。凡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要坚决下马;凡未全部取得划定矿区范围、开办煤矿、采矿许可、安全设施设计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相关手续的,要重新报批;凡“批小建大”的,监督其按批准的设计施工。对拒不停止施工和实施整改的,要严肃追究建设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五、进一步规范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办发[2006]82号、108号文件的各项规定,坚持先关闭后整合、以大并小、以优并差和一个法人主体、一套生产系统、按建设项目管理等原则。要坚持资源整合后煤矿最低规模标准,山西、内蒙古、陕西不得低于30万吨/年,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北京、河北、东北及华东地区不得低于15万吨/年,西南和中南地区不得低于9万吨/年。资源整合方案必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制定,报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在确保整合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确保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做到整合方案按程序批准、下达、启动,所有整合煤矿进入技术改造的设计、施工阶段。
六、依法打击非法和超能力生产行为。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已关闭的煤矿、列入关闭公告名单的煤矿和列入资源整合范围煤矿的监管,坚决防止已关闭的煤矿死灰复燃、已公告关闭的煤矿和被列入资源整合的煤矿继续组织生产。要抓紧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批复的生产能力复核结果,核准下达各煤矿生产能力,及时变更煤炭生产许可证登记能力。要以此为依据加强监管、监察。对超能力生产的,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予以严肃查处。
七、加强部门协作,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各级发展改革、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整顿关闭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整顿关闭工作的顺利实施。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与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有关证照之间的关系,着重解决证照有效期限短和变更频繁等问题。要加强与其他相关证照颁发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在依法对煤炭生产许可证作出吊销、暂扣处罚时,应及时通知其他证照颁发管理部门,提高行政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
近年来, 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工作, 在部分省市开展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试点, 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节能量审核、制定能耗定额、建立能效交易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充分激发了节能改造市场需求。但当前还存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水平高、增长势头猛、节能改造进展缓慢等突出问题。为切实加大组织实施力度, 充分挖掘公共建筑节能潜力, 促进能效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机制在建筑节能领域应用,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进一步开展公共建筑节能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针对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耗动态监测等手段, 实现公共建筑能耗的可计量、可监测。确定各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基线, 识别重点用能建筑和高能耗建筑, 并逐步推进高能耗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争取在“十二五”期间, 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 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
二、加强新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
(一) 严格执行节能标准。
新建公共建筑应按照节能省地及绿色生态的要求指导工程建设全过程, 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 把能耗标准作为建筑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 遏制高耗能建筑的建设。新建公共建筑要大力推广绿色设计、绿色施工, 广泛采用自然通风、遮阳等被动节能技术。
(二) 实行建筑能耗指标控制。
要强化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建设过程的能耗指标控制, 应根据建筑形式、规模及使用功能, 在规划、设计阶段引入分项能耗指标, 约束建筑体型系数、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设计参数及系统配置, 避免建筑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 用能系统设计指标过大, 造成浪费。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须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 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 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三、深入开展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各省 (区、市) 应以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 深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一) 推进能耗统计、审计及公示工作。
各省 (区、市) 应对本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大型公共建筑进行全口径统计, 将单位面积能耗高于平均水平和年总能耗高于1000吨标煤的建筑确定为重点用能建筑, 并对50%以上的重点用能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应对单位面积能耗排名在前50%的高能耗建筑, 以及具有标杆作用的低能耗建筑进行能效公示。
(二) 加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中央财政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 对重点建筑实行分项计量与动态监测, 并建立能耗限额标准, 强化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 争取用3年左右完成覆盖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要重点加强高校节能监管, 提高节能监管体系管理水平。示范省市及高校节能监管体系补助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07]558号) 的有关规定执行。2011年度补助资金申请截止时间为6月20日。
(三) 实施能耗限额管理。
各省 (区、市) 应在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动态监测工作基础上, 研究制定各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限额标准, 并对公共建筑实行用能限额管理, 对超限额用能建筑, 采取增加用能成本或强制改造措施。
四、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十二五”期间,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切实加大支持力度, 积极推动重点用能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有效改变公共建筑能耗较高的局面。
(一) 实施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各地应高度
重视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为突出改造效果及政策整体效益,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选择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节能改造任务明确的地区, 启动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到2015年, 重点城市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 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30%以上。改造重点城市在批准后两年内应完成改造建筑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对改造重点城市, 中央财政将给予财政资金补助, 补助标准原则上为20元/平方米, 并综合考虑节能改造工作量、改造内容及节能效果等因素确定。重点城市节能改造补助额度, 根据补助标准与节能改造面积核定, 当年拨付补助资金总额的60%, 待完成竣工验收,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实际工作量及节能效果审核确认后, 拨付后续补助资金。财建[2007]558号文件规定的建筑节能改造贴息政策停止执行。申请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 要制定实施方案 (编制大纲见附件1) 与资金申请表 (附件2) 。2011年申报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二) 推动高校等重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要充分发挥高校技术、人才、管理优势, 积极推动高等学校节能改造示范, 高校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应不低于20万平方米, 单位面积能耗应下降20%以上。申请高校建筑节能改造示范, 要编制实施方案 (附件3) 与资金申请表 (附件4) , 由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论证后确定。补助标准及资金拨付, 按照上述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办法执行。2011年申报截止日期为6月20日。
(三) 积极推进中央本级办公建筑节能改造。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共同组织中央本级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并给予资金补助, 具体补助标准根据改造工作量、节能效果、改造成本等因素核定。
五、大力推进能效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机制创新
公共建筑节能工作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
(一) 积极发展能耗限额下的能效交易机制。
各地应建立基于能耗限额的用能约束机制, 同时搭建公共建筑节能量交易平台, 使公共建筑特别是重点用能建筑通过节能改造或购买节能量的方式实现能耗降低目标, 将能耗控制在限额内, 从而激发节能改造需求, 培育发展节能服务市场。对能效交易机制已经建立和完善的城市,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在确定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时, 向实行能效交易的地区倾斜。
(二) 加强建筑节能服务能力建设。
各地要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大力推广运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 要加强第三方的节能量审核评价及建筑能效测评机构能力建设, 充分运用现有的节能监管及建筑能效测评体系, 客观审核与评估节能量。要加强建筑节能服务市场监管, 制定建筑节能服务市场监督管理办法、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范本。要将重点城市节能改造补助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相结合, 对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基础改造及难以有效实现节能收益分享的领域, 主要通过财政资金补助的方式推进改造工作。在节能改造效果明显的领域, 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进行节能改造, 并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0]249号) 的规定执行。
六、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组织管理
各地要加强对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 建立住房城乡建设、财政、发展改革、商务、教育、机关事务等主管部门 (机构) 参加的议事协调机制, 统一研究部署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抓紧制定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节能改造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导则。各地应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大力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技术、材料、产品,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要加强对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及节能改造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 在用电分项计量改造、用能设备改造、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程中, 加强安全控制, 强化对计量器具、关键设备、保温材料、门窗等关键材料产品的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
(附件略)
14部委《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煤监〔2009〕157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公安厅(局)、监察厅(局)、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国土资源厅(局)、环境保护厅(局)、国资委、工商局、电力部门、总工会,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2005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煤矿(即年产30万吨以下的乡镇煤矿,下同)1.2万多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亿吨/年左右,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小煤矿总量依然较多,煤炭产业集中度仍然偏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艰巨;部分地区资源整合工作进展较慢,一些煤矿非法违法开采仍很严重,小煤矿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对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工作部署,为巩固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成果,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发展先进生产力,现就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加快煤矿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思路:提高门槛、严格准入,打击非法、淘汰落后,资源整合、提升能力,以大管小、提高水平,明确责任、严格监管。
(三)工作目标:通过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将现有小煤矿淘汰关闭一批、资源整合扩能改造一批、大集团兼并重组一批,力争到“十一五”期末把小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以内。
二、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行为,继续关闭资源枯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煤矿
(四)加强煤炭资源开采管理,继续保持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无证开采、以采代探和超层越界等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对超层越界拒不退回的煤矿要坚决予以关闭。
(五)停止向资源枯竭小煤矿新增资源,及时注销采矿许可证及相关证照,淘汰关闭。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各产煤省(区、市)实际制定煤炭资源枯竭的储量标准。
(六)责令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限期整改,并明确整改时限,到期经验收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及相关证照,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各地要继续完善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小煤矿的退出机制。
(七)对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且依靠现有技术和管理水平难以有效治理的煤矿,要依法予以关闭。继续依法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煤矿。
三、加快工作进度,简化资源整合矿井审批验收程序
(八)对于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资源整合方案中所确定的资源整合矿井,各有关部门要在资源审批、项目核准、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安全许可、生产许可等环节,可采取部门联合办公、限定时限、“一站式”服务等措施,提高办事效率,尽可能简化合并工作程序。
(九)采矿登记管理机关按照审批权限,并依据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划定矿区范围;根据资源储量核实及评审备案意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查意见,颁发2年期采矿许可证。煤矿企业在领取采
矿许可证后2年内必须完成采矿权有偿处置及有关法律要件手续,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在此期间不得进行采矿权转让变更,未完成上述工作的,不得正式生产,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
(十)安全预评价报告与安全专篇合并,在安全专篇中补充安全设备设施预评价内容,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审批,不再单独组织编写、评审(备案)安全预评价报告。
(十一)有关部门应加快验收工作,其中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与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条件审查合并,各项验收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煤炭生产监管部门要及时审查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使达到取证条件的煤矿尽快投产。
(十二)严格规范资源整合,提高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水平。要明确已批复资源整合项目的整合期限,对限期未实施改造的、拖延工期未完成改造的、在整合区域违法生产的煤矿要取消整合资格,依法予以关闭;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优化整合矿井生产布局,按照质量标准化矿井标准进行整合改造。
四、鼓励大型煤矿企业整合改造小煤矿,全面提升小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十三)支持大型煤矿企业整合改造小煤矿,支持整合(兼并、收购、控股)后的煤矿进行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各地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经济政策,其中“一通三防”、水害治理等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申请中央投资补助。(十四)鼓励和支持大型煤矿企业以收购、兼并、控股等多种方式整合改造小煤矿,通过资源和产权连结把更多的小煤矿纳入大型煤矿企业管理控制体系。大型煤矿企业整合改造后的小煤矿统一参加煤炭产运需衔接。
(十五)将参与整合煤矿周边不宜新设矿业权的零星边角资源、深部资源优先有偿配置给整合主体煤矿,将整合后的煤矿周边仍存在的不宜新设矿业权的零星边角资源、深部资源有偿就近配置给整合后的主体煤矿,促进煤炭资源配置向优势企业集中。
(十六)各地要积极支持、引导地方煤矿与大型煤矿企业的整合工作。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矿业权价款评估有关工作规定和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发布的《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评估和确定煤炭资源价款。
(十七)被大型煤矿企业兼并、收购或控股的小煤矿,并入大型煤矿企业、原企业法人注销的,由大型煤矿企业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留原企业法人或新设立企业法人的,由原企业法人或新设立的企业法人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型煤矿企业承担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大型煤矿企业通过托管、租赁、帮扶等方式管理的小煤矿,由原企业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指标按原企业类型统计考核。大型煤矿企业整合改造的小煤矿,其安全监管责任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的原则执行。
五、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小煤矿正常准入和退出机制
(十八)各地要制定煤矿关闭的转产扶持、经济补助、就业培训、困难补助等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小煤矿正常退出机制。对被关闭煤矿企业缴纳的安全风险抵押金等资金,经有关部门核准后,及时返还。
(十九)应关闭的煤矿已经向国家缴纳了采矿权价款的,地方可从分成的采矿权价款中安排资金用于支持解决该煤矿关闭后的遗留问题。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定仍有利用价值的剩余资源,需重新进行核实备案并对采矿权价款重新进行评估确认。
(二十)中央财政将根据关闭小煤矿工作情况,对地方政府给予一定财力支持。各地要研究制定关闭小煤矿有关经济政策和配套措施,确保社会稳定。(二十一)各地区要严格准入标准,提高煤矿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煤炭产业政策》规定的新建、改扩建煤矿建设规模标准,不得擅自降低最小建设规模;确需调整的,由《煤炭产业政策》发布机关研究确定。“十一五”期间,各地区一律停止审批(核准)生产能力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新建项目。各产煤省(区、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当地小煤矿退出标准,在规定期限内仍低于标准的小煤矿一律退出。
(二十二)按照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严格煤矿建设项目核准制度,坚决制止未批先建、越权审批、批小建大以及变相增加审批环节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企业投资的各类煤矿建设项目,一律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也不得以审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形式变相审批。对违规审批建设的煤矿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办理土地审批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炭行业管理和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建设煤矿不予颁发(或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
六、加强领导,加快煤矿整顿关闭和资源整合工作
(二十三)各产煤省(区、市)要继续保留煤矿整顿关闭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牵头部门和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并完善煤矿整顿关闭和资源整合审批部门联合办公机制,抽调业务骨干,集中会审,限期办结,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工作。
(二十四)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强化联合执法,加强对整合技改矿井的监管监察工作,取消违法生产、存在重大隐患或违法违规行为煤矿的整合资格,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劳动用工的管理,依法查处非法用工;加大查处打击非法使用火工品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关闭煤矿剩余火工品清理登记和销毁处置的监督管理,严防发生非法转移和流失;做好资源整合煤矿供电保障规划和建设工作,加强对关闭矿井停供电落实情况和防范向非法煤矿供电行为的监督管理。
(二十五)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各项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关闭煤矿企业职工安置、劳动保障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二十六)及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向社会公告确定关闭的矿井名单,发挥群众及媒体的监督作用,鼓励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积极举报煤矿非法违法开采、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仍冒险作业等违法行为。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发展改革委 公安部
监察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 国务院国资委工商总局 电监会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制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指导意见
(安委办〔2006〕19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中提出的、国务院确定的“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从现在起,用三年时间完成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在认真总结分析前阶段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形势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制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指导原则
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总体部署,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十一五”规划和煤炭工业产业政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深化煤矿整顿,消除事故隐患;依法取缔关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规范资源整合,促进结构调整;加强安全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实行联合执法,强化监督监察。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小煤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数量多、规模小、办矿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低、破坏和浪费资源严重、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促进煤炭工业结构调整;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伤亡人数,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二、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基本目标
自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争取用三年时间实现“一个好转、两个减少和三个提高”的目标。
一个好转:采矿秩序明显好转。基本消灭非法开采、违法违规生产、建设、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布局不合理的煤矿。
两个减少:一是小煤矿数量大幅度减少,力争控制在1万处左右,单井平均规模在9万吨/年以上,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二是小煤矿事故总量大幅度下降,特别重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力争控制在4以下。
三个提高:一是小煤矿资源回收率明显提高,采区回采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厚煤层75%,中厚煤层80%,薄煤层85%)以上,破坏和浪费资源的现象基本得到控制;二是小煤矿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正规开采,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20%以上,全部装备安全监控系统;三是小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明显提高,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各项规章制度齐全,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达到初中以上,特种作业人员达到高中以上,主要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达到中专以上。
三、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步骤
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原则上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7月~2006年6月)以整顿关闭为工作重点。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开采、违法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布局不合理的矿井。
第二阶段:(2006年7月~2007年6月)以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为工作重点。一手抓整顿关闭,一手抓资源整合。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矿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4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规定的资源整合的目标、范围、原则和程序进行。通过资源整合,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改变小煤矿过多、过乱、过散的状况,进一步减少矿点数量。
第三阶段:(2007年7月~2008年6月)以政策治本,强化矿井安全管理,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工作重点。继续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严格安全准入,强化源头管理,全面提升小煤矿整体水平。
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重点
(一)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严防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
对非法开采和已关闭擅自恢复生产的矿井(矿点)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并依据有关规定依法查处相关责任人;非法挂靠矿井一律予以关闭;发现同一个矿井1年内2次或2次以上超层越界开采的,一律予以关闭;非煤矿山违法从事煤炭开采的,一律予以关闭。
(二)限期关闭和淘汰以下矿井
1.关闭布局不合理矿井
一是不同的采矿权人,其许可的采矿范围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重叠(俗称“楼上楼”)的矿井,只能保留一个,其余必须关闭。
二是国有煤矿井田范围内的各类小煤矿。
2.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一是2007年末淘汰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下(含3万吨)的矿井;各省(区、市)规定淘汰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上的,从其规定。依据《若干意见》,采矿许可证到期的,一律不再延续,到期一个关闭一个。
二是依据《若干意见》,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下(含3万吨)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3.关闭违法组织生产的矿井
一是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被责令停产整顿、擅自从事生产的煤矿,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二是依据《特别规定》,3个月内2次或者2次以上发现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仍然组织生产的煤矿,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三是被列入煤炭资源整合范围,整合过程中违法组织生产的矿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4.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 一是依据《特别规定》,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被责令停产整顿,经整改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二是依据《特别规定》,1个月内3次或者3次以上发现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矿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三是依据《特别规定》,存在瓦斯突出、自然发火、冲击地压、水害威胁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现有技术条件难以有效防治,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矿井,依法予以关闭。
四是已取得相关证照,但管理滑坡、安全生产条件下降,被责令停产整顿,经整改后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5.关闭资源整合方案中确定的被整合矿井
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列入资源整合范围的矿井,被整合的矿井必须先关闭、后整合;整合后形成的矿井只能有一个法人主体、一套生产系统,矿井的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地方人民政府决定依法予以关闭的矿井
一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地方行政法规和规定,对发生重特大事故后决定依法予以关闭的矿井。
二是不符合当地产业政策的矿井,依法予以关闭。
7.关闭煤炭资源接近枯竭的矿井
依据《若干意见》,对经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定,煤炭资源接近枯竭且分别在2006年、2007年年底前采矿许可证到期的煤矿,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及时注销其各种证照,当年依法予以关闭。
(三)严格控制新建矿井的规模和数量。
从本意见印发之日起,各地一律停止核准(审批)达不到产业政策规定的最小规模的小煤矿,不得核准(审批)列入淘汰范围的小煤矿进行扩大能力的改扩建工程。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的监管,未列入当地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核准(审批),不得发放采矿许可证。
五、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打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攻坚战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和推动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能否根本好转,关系到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关系到广大煤矿职工生命安全能否得到真正保护。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都强调,要打好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好。各地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坚决实现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国务院确定的三年解决小煤矿问题的奋斗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负责。各产煤省(区、市)应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制定本地区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明确和落实市、县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在煤矿整顿工作中的责任,把关闭煤矿的任务逐级分解到基层,落实到具体矿井。各产煤市(县)人民政府也应成立相应的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加强对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领导。
(三)制定三年规划,明确工作目标
各产煤省(区、市)人民政府煤矿整顿关闭工作领导机构(小组)应依据本意见,结合本地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抓紧组织制定本地区煤矿整顿关闭三年(2005年7月~2008年6月)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明确煤矿整顿关闭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矿井名单、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配套的政策措施等,细化关闭矿井的范围和对象,确定每个阶段的关闭矿井数量计划和2008年6月底保留的小煤矿数量。
(四)完善联合执法机制,落实部门职责
要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权威和执法效率,落实各部门在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中的职责。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认定非法开采、关闭后擅自恢复生产、超层越界、布局不合理、资源接近枯竭、国有煤矿井田内以及资源重叠矿井,并向地方人民政府提出关闭矿井名单;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采矿许可证,对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注)销采矿许可证。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存在重大隐患矿井依法作出停产整顿、停止施工的监察指令,并向地方人民政府提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关闭矿井名单;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注)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控制新建矿井规模,负责认定违法生产、非法挂靠、一证多井、落后生产能力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矿井,并向地方人民政府提出关闭矿井名单;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煤炭生产许可证,对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注)销煤炭生产许可证。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依法暂扣停产整顿矿井的工商营业执照,对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关闭的矿井及时依法吊(注)销工商营业执照。
劳动保障部门依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负责依法查处煤矿企业非法用工行为;负责监督煤矿企业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和为每位劳动者加入工伤保险,加强劳动组织管理,落实和保护劳动者权益,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严禁强令劳动者超时限作业,严禁妇女从事井下作业。
公安部门负责收缴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关闭矿井的火工用品,注销民用爆破器材准用证;负责维护矿井关闭现场的秩序。
供电部门负责切断决定关闭矿井供电电源,拆除供电设施,查处地方供电部门向非法煤矿供电行为。
行政监察部门负责对参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实施监督监察;负责对存在非法开采并且没有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县、乡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负责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办矿问题。
(五)研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一是各地应结合实际,借鉴北京、广东、山西和内蒙古的做法,研究制定转产扶植、结构调整、就业培训、困难补助等经济政策和鼓励政策。
二是完善相应的退款、退费制度。对关闭的矿井,其剩余采矿权价款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规定予以退还;其所缴纳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等费用,由收缴部门据实予以返还本息。
三是推进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及时总结推广成熟经验。
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抓紧时间摸清现有煤矿的基本情况,制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请将三年规划于2006年6月30日前,本地区2006年关闭矿井的数量及名单、2007年关闭矿井数量以及到2008年6月底保留矿井数量(按附件要求填报)于6月15日前分别报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将于6月15日以后分批听取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汇报。
联 系 人:刘志军,江洪清
联系电话:010-64463187,传真:010-64464007 E-mail:xkxk@chinasafety.gov.cn
附件:1.现有矿井基本情况表
2.煤矿整顿关闭及保留矿井规划表
3.2006年关闭矿井名单
二○○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共
*
*
县
委
组
织
部
关于进一步做好2019软弱涣散村
党组织整顿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镇党委:
根据省市在主题教育中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有关文件和会议要求,为扎实推进整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对村干部是否受过刑事处罚的,再过一次“筛子”,对曾经受过刑事处罚的要立即从村干部队伍中清理出去,并及时补齐配强(10月底前完成);
2.对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的,要及时调整、选优配强;对村书记、主任有空缺的村,要有力推进书记、主任“一肩挑”(10月底前完成);
3.对信访矛盾突出的村,要采取开门接访、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多种形式,集中攻坚、积极化解信访矛盾(11月中旬前完成);
4.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要加强扶持指导,理清发展思路,发挥区位优势,盘活集体资产,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拓宽增加集体收入途径(11月底前完成);
5.对村(社区)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要结合主题教育,切实将村级班子调整充实到位,并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力度(11月底前完成);
6.对村级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村务财务不公
和运行机制,切实将村级党务、政务、事务、财务等规范到位(11月底前完成)。
请各镇党委书记于10月20日前,向包联县干汇报一次本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进展。
县委组织部将分批对软涣村整顿情况进行全面验收评估,并建立调度、约谈等制度,对年底岗制考评仍处后进或群众满意率达不到
80%以上的,将纳入第二年进行“回炉整顿”。
中共**县委组织部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
近日,省委组织部到枣阳、老河口就我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等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进行了暗访。总体来看,我市各项重点工作都得到了较好落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地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改工作方案没有做到“一村(社区)一策”,缺乏针对性,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不明确。二是部分村党组织书记长期缺职,党组织活动开展不经常、信访矛盾纠纷较多。三是部分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不达标,功能不完善,利用率不高,基层干部值班制度坚持不好、党务村务公开栏内容更新不及时。四是部分乡镇(街道)“三在”机制后勤保障不到位(具体问题附后)。为切实抓好问题整改,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落实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五个一”措施。各地要全面建立“五个一”整改工作台账,集中精力开展整顿工作。近期,各级包村领导干部和工作专班要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回头看”,边查找问题边开展整顿,进一步把软
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找透,切实做到“一村(社区)一策”,完善整顿方案,明确整顿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能够立即整顿到位的要在4月底前完成整顿,阵地建设等需要较长时间的要研究制定规划,明确措施、确定时限,按计划推进。要把健全班子、配强书记作为整顿建设的首要任务,务必在4月底完成选配任务。要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为期2-3天的集中轮训,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要亲自授课,注重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把法律法规和党风党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各县(市)区、开发区对所辖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要落实专项整治经费,采取“引项目兴村、引能人强村”的办法,确保软弱涣散村(社区)有适合本地发展的主导项目助推集体经济发展。要坚持务实管用原则,建立完善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规范运行的工作制度,确保党的活动正常开展,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干部“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机制。各地要继续健全和完善“三在”机制推进方案和办法,建立常态长效机制。要明确工作时间要求,对乡镇(街道)干部进村入户的时间进行量化,保证驻村(社区)时间。要明确工作职责,重点从做好走访农户、代办服务等方面对乡镇(街道)干部进村入户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把重在服务、责在连心的要求落到实处,防止在村(社区)无事干、形式化的倾向和进村不入户的问题。要
明确管理制度,建立与乡镇(街道)干部考评相配套的督办考核制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察暗访等形式对驻村干部到岗情况、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办。要加强后勤保障,探索建立上下联动机制,解决好驻村干部交通、食宿等现实问题。
三、进一步强化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要加强县(市)区、开发区统筹,逐个研究没有或不达标的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计划,整合资金,抓紧建设,确保今年底消除“空白点”。要坚持分类指导,抓紧规范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基础较好的地方,可以先行先试,将政府相关部门该下放的服务事项下放到村(社区),运用农村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提高服务效能;基础条件一般的地方要重点规范和明确村(社区)代办服务项目,落实好工作经费,逐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严格村(社区)干部管理,落实值班制度,规范记录值班服务情况,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公开村(社区)干部联系方式,方便群众办事。要加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服务阵地干净整洁。要全面清理规范制度标牌和各类记录本,加强“五务”公开栏规范使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落实各项公开要求,及时更新公开信息。
四、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各地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抓好四个方面专项整治工作。对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问题突出、宗族房头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严重的,由
组织部门会同民政部门依法依规予以整治;对村(社区)财务管理混乱的,由组织部门会同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经管等部门进行逐村(社区)财务审计和“三资”清理,作为村“两委”换届前一项重要任务下大力气狠抓落实;对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群众缺乏安全感的,协调政法部门予以重拳打击;对信访矛盾纠纷集中、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组织部门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逐步化解。对短期内难以完成的专项整治任务,要在下一步教育实践活动中继续抓好落实。专项整治工作必须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前完成。
五、不断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工作。严格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制度,保证大学生村官工作在村。要落实大学生村官工作日志;大学生村官每半年向乡镇党委、所在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党员述职,向县级组织部门递交书面述职报告;各村每季度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等制度,实行“季度评议、半年考核、年末评定”。要落实“传帮带”,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和关爱。要有计划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电教播放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矛盾调处员、文化小教员、活动组织员等“十员”,适时岗位轮换,增强实践锻炼。要多方扶持创业,积极鼓励、支持和帮助有创业项目和能力的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六、继续加大重点工作督办检查力度。各地组织部门5月上旬之前要组织一次专项检查督办,全面检查各项工作落
实情况,督促乡镇(街道)干部到所联系的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进行工作指导,抓紧落实整顿措施。市委组织部将开展一次重点抽查,对各地领导干部到联系点指导工作情况、重点工作落实情况、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重点督办,抽查结果纳入2014基层党建考评。各地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整顿工作责任制,尤其要把整顿责任和压力传递落实到乡镇(街道)党(工)委及其书记,凡整顿工作不合格的,一律不销号。要把整顿工作贯穿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作为今年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和党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确保整顿工作抓实,进一步提高全市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通知
今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保持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良好势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持续增长,现就做好后三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通知如下:
一、在认识上要再深化
我市是投资拉动型县份。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全市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项目建设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载体,是营造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后劲,关系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和财力的增加,关系到赶超跨越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战略,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统筹考虑资源、环境和市场状况,大力实施国家鼓励类和允许类投资项目,加大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项目谋划、争取、实施力度,继续保持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从而不断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带动作用,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在措施上要再硬化
一方面,要把任务指标再细化。坚持完成任务指标不动摇这一总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三个细化”,即:将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头、细化分解到项目、细化分解到月份,按人头、按项目、按月份跟踪调度,有序推进,确保任务指标真正落到实处,确保能够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另一方面,要把奖惩措施再落实。坚持兑现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的奖惩机制不动摇这一总的手段,进一步落实“三个模式”,即:一是实行季度考核、半年通报制度,二是半年没有成果的乡镇街、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写出书面说明;三是实行媒体通告。
三、在领导上要再强化
各乡镇街、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重点抓、专职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模式,完善领导组织推进体系,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既要有项目推进者,又要有指标统计者,确保项目扎实推进,各项数据及时汇总上报。
各包保重点项目的市级领导,要深入企业了解掌握项目进展,确保工作量完成足、形象进度快,确保项目能够有序推进、按期竣工。
要始终保持工作激情、优化工作状态,紧紧咬定目标不放松、锁定方向不动摇,投入更大精力、采取有效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项目开工建设,加强工作调度、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全面完成、超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各系、各班级:
为了认真落实依法治校和学院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的纪律观念,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最大限度地减少违纪行为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院新学期教育、教学、生活的有序进行,拟决定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风、班风整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各系各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和学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早晚自习的管理与督查,10级学生须在临时教室或图书馆自习,其余各班必须在教室上早晚自习,严禁迟到、早退、旷课,对于触犯校规校级,屡教不改的,将给予通报批评,严重者,将予以纪律处分。
二、切实加强学生日常管理。要对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综合整顿,坚决杜绝不文明行为。学生不得在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张贴;不得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吸烟;禁止乱丢垃圾、带早餐、零食进教室;严禁酗酒、赌博、打架斗殴;严禁男女同学在公共场合有过于亲昵的行为;禁止穿拖鞋、背心、奇装异服等进入教室和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等;严禁在公寓内违章用电、私自乱拉接电线,禁止在宿舍乱丢纸屑、吸烟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文明形象。
三、切实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以寝室、教室的整顿为重点,大力开展环境美化、净化活动,做到室外无乱放杂物,无乱扔果皮纸屑,无乱搭乱拉,无不规范粘贴物,无卫生死角;室内桌椅摆放整齐、规范,无乱堆杂物,无乱涂乱画,窗明几净,物见本色。
四、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各班辅导员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广泛深入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要深入查找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最大限度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要严查严处夜不归宿和行课期间滞留寝室的学生,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加强公寓晚间查宿。要告诫学生切勿接近施工重地,要自觉绕道而行,将生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五、加强检查督促。学院各系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要积极发挥学生工作干部和学生组织的作用,成立专项工作检查组,督促开学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学生工作部将在近期组织有关人员和学生干部对上述工作进行认真的检查和督促。对严重违反者,视其情节,给予严厉的纪律处分。
各系、各班辅导员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抓好班级学风、班风整顿,提高执行力。希全体学生干部、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起好带头作用,模范执行学院规定,全体同学要认真执行上述规定,不得违反,否则,将按校规校纪严肃处理。
本刊记者 王洪升
《新安全》(2006-12-01 第十二期)【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
矿难频发
“十一月,一个灰色的十一月。”一位新闻同行如是说。“紧张、悲戚、叹息。煤矿的事故在这一个月中发生的太多了。”
到底是谁制造了这个灰色之月呢?
“这些事故均由非法违法生产、违章违规造成。尤其是这类小煤矿都属于产量不到15万吨、证照不全的小煤矿,是安全事故最大的隐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局长李毅中如是说。
他说,非法偷采、超能生产、虚报产量、逃避关闭,监管不力、不及时、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主因。
现状堪忧
近两年来,我国发生多起矿山事故中,非法煤矿和小煤窑的事故比例和事故的严重程度都不能不让人们觉醒,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有关人士认为,小煤矿始终是煤矿安全心头大患。
我国小煤矿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多年来,其煤炭产量一直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能否认,小煤矿也对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小煤矿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也取得了一定发展和进步。
但据统计表明,2004年、2005年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为5.87、5.53,是国有重点煤矿的6倍和国有地方煤矿的2倍。2006年1至4月份,小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起数仍然占到煤矿事故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钱平凡博士介绍,小煤矿事故多发、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矿井数量过多、规模小、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差。据统计,“九五”期间小煤矿数量一度达到8万多处。截至2005年底,全国仍有19828个小煤矿,占全国煤矿总数的90%,平均单井规模仅为2.9万吨/年。
其二,开采方式落后。全国只有少部分小煤矿采用了正规的长壁式采煤法,多数还在沿用仓落、巷采等原始落后的采煤方法。
其三,安全生产管理薄弱。技术管理、现场管理、劳动管理、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不严格、不规范。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的现象十分严重。
生死大限
这样灰色的日子还要有多少?为什么这些煤矿就整顿不好呢?能不能少些死亡多点平安?人们总是会有这样的期望和祝愿。然而这也正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之不断努力,处心积虑的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立法和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并三令五申坚决关闭小煤窑。
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将国家安监局升格为总局,并专设由总局管理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同时确定了7项煤矿瓦斯治理措施。
2005年8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21号)。
2005年9月3日温家宝总理签发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446号)公布施行。
记者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为确保实现“三年基本解决小煤矿问题”的目标,该局确定了煤矿整顿关闭三步走“时间表”,提出到2008年上半年力争把小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左右,小煤矿事故总量大幅减少。
一阶段(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以整顿关闭为重点。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开采、违法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布局不合理的矿井。
二阶段(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以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为重点。一手抓整顿关闭,一手抓资源整合。通过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改变小煤矿过多、过乱、过散状况。
三阶段(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以政策治本,强化矿井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重点。严格安全准入,强化源头管理,全面提升小煤矿整体水平。
这一系列动作足以说明国家在煤矿安全综合治理整顿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抓好安全生产的决心。同时也预示着小煤窑关闭整顿生死大限的临近。
小煤窑的伎俩
据了解,我国从2005年开始了新的一轮整顿关闭工作。截至目前,已关闭到位近6000个,取得了重要成果。
内蒙古在不久前召开新闻发布会,据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联介绍,从2005年开始,内蒙古进一步加大小煤矿的关闭力度,截至今年8月,全区已关闭小煤矿812处,地方煤矿由1310处压缩到500处以内,淘汰落后产能2400万吨,使小煤矿淘汰关闭工作由3年提前到一年半完成。
不久前,来自河南省消息称,该省通关治理小煤矿数量减半,已告别“小煤窑”时代。据悉,2004年到今年5月,全省小煤矿数量由原来的1582处减少到725处,整顿关闭后,现存矿井全部实现了一个矿井一个法人、一套完整的生产系统。通过资源整合,各地煤矿企业的矿容矿貌、资源集聚度、产能利用率、人员素质、安全保障程度都发生了很大改观,今年前10个月,全省煤矿事故比去年同期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
重庆市在今年上半年也有对外报道称,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全市共有230个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煤矿被依法强制关闭,超10个完成国家下达的关闭目标。
通过整顿关闭小煤矿,目前山东煤炭生产矿井单井规模已提高到43万吨,大中型煤矿煤炭产量已占总产量的95%以上。山东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高煤矿集中度和建设规模,山东将在5年内全部淘汰9万吨及以下小煤矿,新建矿井年生产能力不得低于45万吨;煤矿平均资源回采率要由目前的50%提高到60%以上。
煤矿关闭整顿工作取得的成绩不能不让人欣慰,但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所见所闻仍然令人心有余悸。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假关闭、假整合现象还异常严重。在内蒙古某地境内竟然存在着以石墨矿的名义非法开采煤,而大张旗鼓销售煤的现象,没有煤矿名称的标牌、没有安全标牌,只有几个矗立的井架,和成堆的刚刚开采出来的煤让人知道这就是个煤矿。一人数着大把的钞票吆五喝六的发着工资,明码标价,自吹煤质超优的大肆售煤,给人以一派小煤窑主的暴发形象。
在河北某地,当年的小煤窑、独眼井、驮煤骡马、塌陷大坑竟仍是依旧如故、随处可见,由于煤层与地表只有几十米,刚刚炸毁的矿井可以在一夜之间恢复生产,如此这般,小煤窑主和相关治理部门捉起了迷藏。
据有关人士介绍,类似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假关闭现象在各地多有存在。和执法部门“捉迷藏”、“打游击”的花样层出不穷。有些地方为保护地方经济利益虚报产量、瞒报事故、有证无证照样开,有无安全设备照样干,几个小矿井结亲联谊摇身一变就合法,一证多井也屡见不鲜。
“一些地方和非法矿主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卑劣手段与执法机关和管理部门玩捉迷藏、打游击战,严重威胁着矿山的安全与发展,并影响着地方的和谐和稳定。如此斗法,皆是利益使然。地方的监管难度也可想而知,但这也不是逃避监管不力的理由,更不能成为听之任之的借口。”一知情人士如是说。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直言不讳:“已经关闭取缔的非法煤矿死灰复燃;该关闭的煤矿不关,该停产的煤矿没有停产;有些地方借资源整合之名,保护落后生产力;有些矿井核定产能走过场;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管理混乱;一些煤矿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他说:“解决非法违法小煤矿问题,单靠善良愿望是不行的,必须坚决拿起法律这个武器,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少数‘黑心矿主’,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惩,任何心慈手软都是对人民的犯罪;对非法违法、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依法加大整顿关闭力度。要切实加强对已关闭取缔小煤矿的监管,严防死灰复燃。”李毅中的话足以振奋人心。
打一场持久战
经济要发展,发展要安全。整顿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以及不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煤矿,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是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调整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煤炭生产力发展水平,保障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减少煤矿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迫切需要。
李毅中强调下阶段煤矿整顿关闭要坚持的“四不”:整顿关闭的意义不容怀疑;全国“三年解决小煤矿问题”的总体目标不能动摇:关闭矿井产量规模“三万吨”底线不能后退;煤矿资源整合原则不能变。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12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通知要求全国各地要加大整治和关闭及整合力度,彻底清除煤炭行业中非法违规的现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氛围。全国再次展开了对小煤矿清理整顿关闭的全面工作,这有如又一道关闭整顿小煤窑的追杀令。
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和规范煤炭资源整合,严控新开工项目,完善煤矿整顿关闭工作联合执法机制。特别是将该项工作列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目标,纳入政绩考核内容,由12个部委组成的国家煤矿关闭整顿工作联合执法领导小组将常年深入各地巡查。
针对各类现象,国务院督查组强调指出,整顿关闭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已关闭、确定关闭的煤矿一定要关严、关死、关实,绝对不能给已关闭矿井留下任何可乘之机,要对关闭矿井、资源整合矿井、技术改造矿井分别组织“回头看”;对基本建设矿井,要检查其资源、项目审批、施工和监理资质、安全生产管理是否到位。
“整顿关闭煤矿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打好这场持久战需要各地支持、多方联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员钱平凡一句话道出了煤矿关闭整顿工作的任重道远。
2006年十月以来煤矿安全事故及成因:
10月31日 白银市靖远煤业公司魏家地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9人死亡。
该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事因未超前抽放、边抽边采,造成爆炸事故。
11月1日
兰州德顺煤矿山体滑坡,16名矿工被困井下14小时后幸运获救。
该矿是乡镇煤矿,设计和核定生产能力均为3万吨/年。事因附近地质隐患没有预测预警。
11月2日
兰州市红古区福山煤矿发生瓦斯中毒事故,5人死亡。
该矿为乡镇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属低瓦斯矿井,无监测监控系统,属停产整顿矿井。
11月3日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一座煤矿发生井下爆炸事故,至少造成8名矿工遇难,另有1人下落不明。
该矿为核准年生产能力9万吨乡镇煤矿。
11月5日
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矿在井下51108进风巷切眼开启时,发生瓦斯爆炸事故,47名矿工全部死亡。
11月7日
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冀家沟村土圈头煤窑井下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0人死亡。
该矿是已多次炸封的私营非法小煤窑,因非法启封生产,导致事故。
11月12日 晋中市灵石县王禹乡南山煤矿井下发生爆炸事故,井下34名矿工全部死亡
该矿是村办煤矿,因煤矿井下储藏的非法私制炸药起火,引发事故。
11月24日下午铁岭市西丰县景泉煤矿发生冒顶事故,三名矿工被埋井下。
该矿正值年检换证,停产检修,发生冒顶事故。
11月25日 黑龙江鸡西市远华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截至27日17时已有22人遇难,5人下落不明。
该矿采矿许可证已过期,因该矿违法、违规生产,导致事故。
11月25日 云南富源县昌源煤矿瓦斯爆炸,32人遇难。
该矿属证照不全的个体私营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是被列为全国公告应该关闭的煤矿之一。因矿主违规擅自启封,组织生产导致事故。
11月26日 山西临汾市河底乡芦苇滩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4人遇难
该矿为有证煤矿,法人代表与老板不符,另有其人。
11月26日 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一非法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3时许爆炸波及邻近的另一非法煤矿。
11月27日凌晨3时许,爆炸又导致另一非法煤矿“961煤矿”发生瓦斯爆炸。
(豫政[2009]3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明确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监管监察任务,切实做好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煤炭生产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煤炭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煤矿业主、实际控制人等)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煤炭生产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意见》(豫政〔2008〕51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技术措施,加大安全投入,排查治理隐患;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等7部委《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116号)和《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07〕95号)精神,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加强安全基础管理的各项工作措施,切实抓好落实,解决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相关责任人以及其他责任人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限期调离工作岗位、责令辞职、辞退、解聘等行政处理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照擅自从事生产的;
(二)未制订本企业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未建立并落实本企业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制的;
(三)超核定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
(四)不执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依法作出的限期整改、停产整顿、关闭及其他有关行政处罚决定或行政处理措施的;
(五)对本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不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整改并按规定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的;
(六)无证非法勘查开采、越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或者非法用探矿权、采矿权作抵押的;
(七)不按规定标准提取使用安全费和维简费;
(八)不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并配备人员,不按资质等级标准使用特种从业人员,不按规定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的;
(九)非法用工,不依法与全体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不依法为全体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的;
(十)有其他过错行为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对其他煤炭生产企业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令第446号和豫政〔2008〕51号文件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处理。
二、各级政府是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必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各级政府必须对本辖区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班子成员实行煤矿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对分管行业领域涉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具体负责。分管领导对本级政府直接管理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和辖区内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本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方案,协调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定期组织有关部门检查指导本辖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组织制定停产煤矿复产验收方案,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验收;督促煤矿整改重大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监管部门基础建设。
各级政府在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主体责任中,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限期调离工作岗位等行政处理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组织有关部门对煤炭生产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
(二)对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或生产安全事故不按规定督促及时上报、对登记备案的煤矿重大安全隐患督促整改不到位的;
(三)接到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煤矿停产停工、停产整顿或关闭煤矿的报告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煤矿该停产停工而没有停产停工的、该关闭未关闭的;
(四)由于工作疏忽或不负责任,作出的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决定给煤炭生产企业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或给政府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省辖市政府所辖区域内1个月内发现2处以上、县(市、区)政府所辖区域内1个月内发现1处以上非法开采煤矿未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
(六)对公告关闭矿井超过关闭期限未达到关闭标准的。
三、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职能,必须做好所辖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监察工作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综合管理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和监督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指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
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对全省煤矿安全生产负总责,负责对省属煤炭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指导、协调、监督市级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负责煤矿改建扩建项目的核准、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资源整合方案的审批、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生产能力和通风能力的核定、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发放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等工作,对审批、核定等职责负有审查把关责任。组织指导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职业危害防治、煤矿救护队伍建设及其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煤矿使用的设备、材料、仪器仪表的安全准入管理工作。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煤矿安全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对煤矿安全监管
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和上级授权,组织煤矿事故的调查处理。依法查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对颁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负有审查把关责任。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对符合国家或省级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和矿区总体规划的煤矿新建项目的核准、初步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煤矿新建项目核准、初步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负有审查把关和监督管理责任。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组织认定资源枯竭矿井,依法查处非法采矿行为,负责对无证采矿、非法盗采、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进行鉴定。对无证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批准扩储、发放采矿许可证、勘查许可证等负有审查把关责任。
公安部门负责对涉嫌非法开采和破坏性采矿等犯罪行为立案侦查及向检察机关移送起诉,负责煤矿爆炸物品购买、运输、爆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监控民用爆炸物品流向。对颁发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及煤矿违规使用爆炸物品和向正常生产矿井、未开工生产、停产整顿等煤矿违规供应爆炸物品负有监督管理责任。
供电企业依据政府有关规定对关闭、违法违规等煤矿依法中断供电和防窃电负有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煤炭生产企业注册登记和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对煤矿的无照经营行为负有监督和牵头依法查处取缔的责任。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规范煤矿劳动用工管理,对查处煤矿企业非法用工和损害矿工基本权益的行为、监督煤矿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和参加社会保险负有监察责任。
监察机关对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负责调查处理。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监察责任中,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暂扣或吊销执法证件、调离工作岗位等行政处理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安全生产监管部门:1.不依法履行煤矿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职责,对查出的煤矿隐患没有及时跟踪整改和复查的。2.发现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没有及时下达停止生产或者停产整顿指令的,对违背停止生产或者停产整顿指令而继续生产的煤矿没有及时提请有关政府关闭的。3.对停产整顿复产验收矿井不按规定标准验收或在验收中弄虚作假的。4.不按规定条件和程序核发矿长资格证,未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
(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1.对煤矿改建扩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资源整合方案审批和矿井图纸资料审查把关不严,该批不批、不该批滥批造成不良后果的。2.发现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问题的煤矿不依法责令停产停工或提请政府予以关闭,或不按规定向上级报告并向有关职能部门通报的。3.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申请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不予受理或不在法定期限内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证件过期未作出处理的;接到有关通知后,对被责令停产停工整顿的煤矿未暂扣或不及时暂扣生产许可证,或对地方政府决定关闭的煤矿不依法吊销或不及时吊销生产许可证的。4.在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煤矿生产能力核定中弄虚作假的。
(三)煤矿安全监察机构:1.不依法履行对煤矿安全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职责,对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未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的。2.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证件过期未作出处理的;接到有关通知后,对被责令停产、停工的煤矿未暂扣或不及时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对地方政府决定关闭的煤矿不依法吊销或不及时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的。3.对煤矿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全设施未经设计审查和工程竣工验收而同意施工和投入生产的,或该审查不审查的。
(四)发展改革部门:1.违规或越权核准(审批)煤矿新建项目的。2.不按照国家或省级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和矿区总体规划核准煤矿新建项目的。3.对煤矿新建项目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把关不严的。
(五)国土资源部门:1.对发现并查实的无证勘查、非法开采、超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行为,不按规定予以制止和处罚的。2.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颁发采矿许可证的,证件过期未作出处理的,对地方政府依法决定关闭的煤矿不依法吊(注)销或不及时吊(注)销采矿许可证的。接到有关通知后,对被责令停产停工整顿的煤矿未暂扣或不及时暂扣采矿许可证的。3.对不具备扩储条件的资源枯竭矿井批准扩储的。4.对不具备扩储条件的资源枯竭矿井不上报关闭的。
(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申请办理营业执照不予受理或不在法定期限内发照的。2.向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煤矿发照或执照过期应下达停产指令未下达的、应当暂扣煤矿企业营业执照而未及时作出处理的。
(七)公安部门:1.未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煤炭生产企业使用、购买、运输、储存民用爆炸物品的。2.对单位和个人向公安机关举报煤炭生产企业非法使用民用爆炸物品的行为不及时查处的。3.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和煤矿安全监察、国土资源等部门移交的非法开采、破坏性采矿等构成犯罪的刑事案件不按规定及时立案侦查的。
(八)劳动保障部门:发现煤矿企业存在非法用工、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未按有关政策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未依法进行查处的。
(九)供电企业:对违法、非法及依法关闭的煤矿供电的。各产煤省辖市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的具体办法,明确和落实省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安全监管职责,扎实有效开展安全监管工作。要按照豫政〔2008〕51号文件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豫政办〔2008〕90号)要求,采取更加果断严厉措施,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通知】推荐阅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09-07
关于进一步规范公文报送工作的通知10-13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07-16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06-14
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作服着装规定的通知07-04
市城建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05-30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