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通用8篇)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前预习案
[考点展示]1.市场与计划 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3.市场配置资源 4.市场秩序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6.宏观调控 [自主复习指导]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一.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市场经济的含义:(1)资源配置有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其实就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1)市场能够通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
二.市场秩序
1.为什么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1)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3)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2.如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1)国家:①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②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以及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交易规则。
③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3)消费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即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包括市场不能调节、不能让市场调节两方面)教师寄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存在 的弊端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
,;,甚至导致。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基本标志
(2)根本目标
(3)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二、加强宏观调控
1、原因(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含义
3、主要目标
4.手段
(1)经济手段。国家运用 和__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___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__________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__________进行事后调整。
(3)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调整经济活动。
(4)国家应该怎样进行宏观调控?
【当堂巩固】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A、市场 B、价格 C、供求 D、竞争
教师寄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过去的农民“政府让种什么就种什么”,如今的农民树立起“抬头种田看大市”的新理念。这是因为:
A、我国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市场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 C、以前靠国家的宏观调控
D、农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有
①供求机制 ②价格机制 ③竞争机制 ④宏观调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益。这是因为()
①通过市场竞争,能把经济资源向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集中
②商品的价值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
③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必然努力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④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是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却始终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这要求人们()
①努力发展生产,控制需求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④开源节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向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据此完成6~7题。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是 A.宏观调控为主,市场机制作补充
B.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谁主谁次,由具体经济形势而定 D.市场机制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手段有
①供求关系
②价格竞争
③竞争机制
④宏观调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向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师寄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诫信,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据此完成8~9题。8.“无信市不立,无法信不灵。”这说明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必须 ①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②将道德规范全部纳入法制轨道
③把法制和道德紧密结合起来
④加快制定和完善市场交易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我国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表现在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10.(2010江苏卷8)《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因为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石油产业等领域,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置附加条件。这是为了()
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②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障碍 ③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 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B.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C.加强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力度
D.坚持依法治国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1~5: A B C A B
6~10:D D B C C
1. 知识目标
识记: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社会信用制度的内容,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规范市场秩序
运用:结合实际事例, 能够初步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从而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针对经济生活中某些行业市场秩序混乱, 提出合理的对策。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市场调节的优点与不足;并不是任何市场经济都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 培养学生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之本, 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 做一个讲诚信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四、教学思路
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树立诚信意识。
五、教学内容
1.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及表现
2. 完全由市场调节资源的危害
3. 市场经济的涵义
六、教学方法
1. 集体探讨法:通过食品安全问题的导入, 让学生理解市场调节资源的局限性及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2. 多媒体导入, 相关材料补充
3. 情景设计:根据材料, 设想企业该如何诚信经营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
八、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市民发现人造猪耳朵》和《毒胶囊事件》
请同学们探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屡现, 原因到底是什么?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我们该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传授新课】
一、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1) 公共物品 (国防、治安、消防) 的消费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实现的。 (2) 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 市场调节的弊端
自发性——原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如破坏环境、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走私盗版、见死不救等。 (提问:食品药品问题的出现是如何体现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的?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会导致什么后果?)
盲目性——原因:单个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于不能全面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 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利可图时, 一哄而上;反之, 则一哄而退。 (提问: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会导致什么后果?)
滞后性——原因: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提问: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对生产经营者有什么启发?)
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 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提问:市场是如何调节资源的?还有什么调节资源的方式?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二、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人的需要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之间有矛盾。
2.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和市场
(1) 分析计划经济的含义和配置方式
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3.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1) 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 传递供求信息, 实现资源配置; (2) 市场竞争促使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 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市场秩序
1.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引导学生总结, 然后课件展示)
(1) 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的维护; (2)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⑴严格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法律规范、行业规范、道德规范。
市场规则的内容:
(1) 市场准入规则——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 均不允许进入市场。播放视频:《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2) 市场竞争规则——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反对恶性竞争。播放视频:《火腿行业陷入恶性竞争》 (提问:我们该如何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规则?) (3) 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播放视频:《假酒真瓶装》 (提问:面对诚信缺失政府应如何去做?)
⑵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必要性: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师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分析)
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 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播放视频:《相关部门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学生的意见应给以充分的肯定, 以鼓励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总结:首先, 安全管理部门没有规范的管理条例, 导致不少人钻空子。其次, 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 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最后, 是由于商家们的社会公德和道德的缺乏。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和处罚的力度, 落实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商家要提高社会道德心和责任心, 不能为一己私利而危害其他人的生命安全。作为消费者, 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和法律保护意识, 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课小节】
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有效地发挥作用, 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
【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
九、教学设计理念
1. 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
2. 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
3. 以真切的例子给学生深刻的生活体验,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十、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和分组讨论相结合
十一、教材版本
【关键词】市场机制 政府干预 资源配置最优 职能取向
一、市场不是万能的,它具有先天的缺陷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的对资源配置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实践却常常不如自由市场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单靠市场就能完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只靠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缺陷。
(一)现实的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信息的不对称,致生产者行为有盲目性。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完全的竞争的市场经济。市场价格由一个或多个垄断者所控制,阻碍市场中的交易者进行公平的竞争,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作用就会发生扭曲。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只能在自发状态下进行,市场的作用就受到限制,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可能实现。
(二)市场的自发行为难以保证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为社会全体去服务的。然而,市场的自发性特点,也使一些个人或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 “搭顺车”,不愿意拿出自己的资金去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
也是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的作怪,私人经济主体往往会把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作为目标。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生产许多伪劣产品推向市场,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一些人为了获利,在市场交易中强买强卖,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如是种种,都会扰乱人们正确的价值判断,甚至会使整个社会的道德处于倒退的边缘。
(三)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不能充分反映供求变化的长期趋势,导致资源的浪费。市场的对资源配置的调节过程是一种事后调节行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变化后才做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供求的决定。市场的供需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期间要经历多次的价格变化,市场供需的状况无疑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以表现出来。
二、市场与政府两种手段结合,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
(一)单一资源配置方式缺陷明显,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要结合起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这毋庸置疑。然而,市场具有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单靠市场解决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巨大矛盾,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的稳定运行和收入的公平分配。高度的计划经济又十分的僵化,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若采用单一的资源配置方式,都不可能使得资源配置方式达到最优。所以必须要把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合理界定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运行边界,是两者结合模式的关键。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性。总的来说,市场机制主要用于解决私人物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供给问题,政府机制主要用于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只有理顺了市场与政府的职责,合理界定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各自的运行边界,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在结合起来进行资源配置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才能完美地结合起来。
三、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采取的措施
市场经济能够正常的运行,需要政府的干预。但是,政府不能随意干涉市场经济的运行。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干预市场的运行。
(一)凭借强大的公权力,解决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政府拥有着强大的公权力,可以通过立法等方式强制买卖双方提供真实的信息,对拥有信息的优势方利用信息优势而进行的不公平的交易行为进行足够的处罚。通过对隐藏交易信息,破坏公平交易行为的处罚,使得交易活动的当事人不敢隐藏信息、不敢向交易活动的其他方传递虚假信息。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公正、有序、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就必须不断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学会放权,把应该由市场承担的功能归还市场。同时,要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使得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起参与市场竞争,既可以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也可调动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给市场提供一个公正、有序、透明的市场环境,整个市场运行才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依法办事,规范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行为。我们的政府习惯于以包治百病的全能面孔出现的,所以,树立有限政府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主体和市场运行规则需要法律来规范。政府的权力和行为方式也应该由法律来约束,政府权力应依法设定,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依法设置政府机构,并以立法形式对政府职能加以确立和规范,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克服操作者的主观任意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府法制化建设,使政府行为都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是保证政府与市场的正当关系的最好手段。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197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1.
[3]于光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经出版社,2011.
[4]刘炳英等主编. 市场经济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5]陆丁.看得见的手一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李绥州.应用行政管理[M].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7徐滇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垄断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相脱节,加之缺乏有效的短期分析工具,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面对挑战,政治经济学界作出了两种反应。
一种是消极的,即要么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理论需求和中国经济学蓬勃发展的事实视而不见,对该范式自身的缺陷不去正视,固守传统不变;要么在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沿袭旧制,再加上一些当代资本主义的描述性材料,而在社会主义部分引入一个简写本的西方经济学(其蓝本大多数是新古典综合派)。后一种做法无疑漠视了一个理论范式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基本要求另一种是积极的,即清除传统理论中的教条主义影响,以《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著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以中国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为理论源泉,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紧迫的理论需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创造了宽松的学术环境,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冲击,但一个挣脱了教条主义束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正展示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概念、范畴体系和分析方法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也是一个理论范式自我完善的要点所在。在概念和范畴体系方面,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所有制、所有权、劳动、劳动力、剩余价值、剩余劳动、资本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概念之争,以求澄清概念,使讨论能在共同的基础上展开;其二,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该范式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在分析方法方面的发展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进一步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研究中的方法论地位。虽然任何一本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宣称自己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研究方法,但由于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它们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教条主义被逐步清除,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其二,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具有短期分析意义,有的学者试图为该范式的工具箱中增加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多方面努力的成果被初步整合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理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性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早期关于价值规律以及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探讨做了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并把这两个主题拓展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一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主题。因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大支柱,凝结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科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理论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列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创始人,斯大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创立的。马
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关系作过深入的研究,揭示的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为我们认识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提出过计划和市场这些概念,并没有提出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他们认为,商品是私人劳动的产物,商品交换是私人生产者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因此,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对未来的社会主义作过一些科学的预测,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在那里,人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1]。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是在直接的有计划的调节下进行的。由于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人们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的矛盾,因此,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都是简单明了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用于生产,每一个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的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那时,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日常的经验就可以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可以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2]。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述未来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是有前提条件的:第一,全社会的单一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第二,个别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第三,每个人都成为“自由人”。具备这些条件需要相当丰富的物质基础,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现在看来,没有一个国家具备这些条件,不能用这些论述来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首先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是列宁。列宁提出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利用对个人经济利益的关心、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经济核算制等一系列中介环节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主张,在列宁看来,对于市场的利用只是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情况,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还应保留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他没有来得及对理论作进一步的修正。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斯大林时期完成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理论也是在这一时期最终确立的。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发现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没有资本家参加的特种商品生产,它注定要与货币经济一起为社会主义服务。并指出价值规律是“很好的实践的学校”,它使我们的干部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真正领导者。但是,斯大林对市场的这种认识仍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从总体上还没有超出传统计划经济的认识框框。斯大林在苏联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被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并在很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模式的确立,一方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的计划经济思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大规模的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经济的原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日益缓慢,计划经济中运行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经济效率低下的弊病日益明显。引入市场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一些改革,从而使传统的计划经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种改革过程中,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在逐渐被冲破。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那时起,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成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逐步摆脱了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大大推动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从总体上看是以前苏联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已经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当时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和市场
机制的作用,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有时由于实践的需要在经济政策上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市场因素,但这只是度过经济困难的策略,一旦经济情况好转,主张取消限制市场的思想又会占上风。在我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问题的认识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就开始了。但是,当时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从总体上没有超出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突破传统观念,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开始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真正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理解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针对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首先提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的改革原则,确立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改革措施。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农村改革和城市企业改革的经验,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明确表示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又提出了改革计划体制,加强市场调节的改革思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市场调节和市场机制在现实的经济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基于这些新的认识,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即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自198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三年治理整顿时期,与此相适应,在经济体制上,也着力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改革。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明确地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是“体制性”的范畴,而不是区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的标志。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详细论述了改革的理论原则。由此开始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世纪初建立起新的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五大则进一步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终于找到了在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第348页。
[3]魏杰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肖云著.《资本论》与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什么是市场经济?首先,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将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按比例地分配在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资源配置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资源配置而形成的社会供给的比例与社会需求的比例相适应,避免供给与需求的脱节,也就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二是要讲求经济效率,节约资源,作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力,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就说明资源配置是优化的。其次,市场经济是同商品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经济范畴。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是在产品、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要素逐步商品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这个的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也应该根据自己实际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实际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选择发展自己的手段和途径,哪一个手段有利于发展自己,就拿来用之。但是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为了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排斥市场经济。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首先,这种错误看法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中的个别词语不问条件和情况的照搬照抄,并没有结合实际和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计划经济,不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但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就是如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如今这个生产力还是比较低下,并仍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阶段,我们又如何做到未来社会那种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理想状态呢?所以,如今的首要目的应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只要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就是适合我们这一阶段的经济制度。其次,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相伴而长,最初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存在于世上。根据联系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不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不具有姓“资”或姓“社”的性质。可见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本质的联系。所以,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的共有的一种文明成果,只要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相结合,它便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正如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所说的“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便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从定义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积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以,不存在私有制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自然也不会出现金融危机等问题,这也正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对个人劳动的肯定,同时也促进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大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并减少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宏观调控上,由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一)调节调节
1、市场经济的含义
2、如何调节
3、优点
4、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弊端(危害)
5、宏观调控:(1)含义 目标
(2)为什么?
(3)怎么办?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二)市场秩序:(1)完善市场规则------怎么办?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什么?怎么办?
(3)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1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早期探索
早在1874年, 德国经济家阿尔伯特·谢夫勒 (Albert Schaffle) 在其出版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一书就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能否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此后西方经济学家以及一些改良主义者也纷纷提出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可以在一起的思想。但是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完整的理论模式, 则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围绕有关“中央经济能否有效运行、社会主义能否实现经济的合理计算”等问题的争论中产生的。伴随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和计划经济在苏联的实践与成就, 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思潮在西方开始广为流传。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家则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合理性发起了进攻。他们认为市场是复杂的, 想以计划经济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不可能进行合理的经济计算, 因此, 社会主义的做法最终是行不通的。为了驳斥这一说法, 美国经济家泰勒 (F.M.Taylor) 和波兰经济家兰格 (Oskar Lange) 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进行经济核算、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了论证。泰勒认为,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 人们可以通过“试错法”即通过反复试验纠正错误寻求正确的方法, 来不断地调整价格, 直到最终找到一个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达到平衡的均衡价格, 也就是达到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市场出清状态, 从而就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兰格则把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基本分析工具, 在吸取了市场有助于实现经济均衡的思想以及科学技术尤其计算机技术发展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央计划局可以“模拟”竞争市场, 通过“试错法” (即通过反复实验, 纠正错误, 找出正确的方法) 来寻求经济均衡的观点, 论证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可以也能够进行经济核算、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而形成了注明的“兰格模式”。
“兰格模式”是一种“计划模拟市场”的理论模式。该模式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市场体系的不完全性只存在于消费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并不存在于生产资料市场。与此相适应的是, 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具有双重性, 其中消费品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由市场关系决定, 而生产资料价格则由中央计划部门通过“试错法”模拟完全竞争市场的竞争来定价:具体的讲就是, 先由中央计划部门制定一个生产资料的“计算价格”, 然后企业经理和个人就贯彻与落实这个“计算价格”。在实践中, 一旦这个“计算价格”与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不相符合时, 就必然出现相关产品的过剩或短缺, 这时, 中央计划部门就根据企业和个人反馈的相关信息重新制定价格, 企业和个人再把新调整的价格加以落实, 于是就产生了新的市场需要量和供给量。如此反复试错直至得出一套与产品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在均衡价格下, 社会经济活动逐渐进入到了均衡状态,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就得到了实现。
“兰格模式”是把市场引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去的最早尝试, 也是人们后来创建各种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的学说的基础。“兰格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与市场截然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标志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正式诞生。
2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罗默 (John E.Roemer, 1945—) 在总结共产主义经济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或称为息票社会主义理论。
罗默认为, 虽然东欧与苏联的共产主义政权衰亡了, 但社会主义并没有灭亡, 只不过社会主义需要加以现代化, 而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就是要让市场与社会主义并存, 搞市场社会主义。他指出, 市场体制与资本主义制度不是一码事,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均可应用市场机制。共产主义政权国家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取缔了市场。在罗默看来, 如果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 企业就不会革新或者企业革新就达不到市场经济引发的那种革新程度。罗默也反对把社会主义与公有制看作是完全等同的或可以互换的概念的做法, 他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种手段, 产品的平等分配制度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不把社会主义定义为其中只存在着公有制的制度, 而把它定义为下面这样的制度才是有用的, 在这一制度中, 存在着把集中起来的利润或多或少地、平等地在全体人员中进行分配的制度性保证。”“社会主义植根于平等主义, 而不是植根于被社会主义者担保为实现平等主义的手段的公有制。”既然私有制是造成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种不公平现象的根源, 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又是导致当今共产主义经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理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应该是既不要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也不要共产主义的计划经济, 而是要把过去资本主义社会流行的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 把市场机制和公有制结合起来, 用市场机制来确保经济效益;用平均分配制度来保证社会公正。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平等主义。
为了论证市场社会主义的可行性, 罗默还设计出了被人们称之为“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或“息票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这种社会里, “政府在国家企业内把有价证券的股票分给每个21岁的年轻成年人, 并允许他们在有生之年愿意时对他们那份股票进行交易;他们将收取他们的有价证券赋予他们的红利, 但不允许他们把股票兑换成现金。死亡时, 他们的有价证券回归公共财产。”由于禁止在股票市场进行现金买卖股票, 这就避免了少数人通过大规模现金收购股票的行为而控制企业所有权的现象的发生。但是, 在市场社会主义中, 小型私有企业可以存在但必须受到国家的控制和监督。一旦私有企业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或者企业的创办人去世, 国家就要在赔偿的前提下对企业实行国有化, 然后国家再把企业的股票在一般公众中进行重新分配。国家对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这种干预主要通过国家操控利率影响投资方向和投资构成来实现, 即国家对不同的产业部门实行不同的利率:对那些需要限制的产业部门, 由国家银行以较高的利率对之进行贷款;而对那些需要发展的产业部门, 由国家银行以较低的利率对之进行贷款。
西方社会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也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但是,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试图在脱离特定环境条件谈论社会平等, 幻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进行改革过渡到社会主义, 说明了它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548-54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有什么样的启发?过去半年多来,国际舆论界和国际学术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理论视角来解释金融危机,但我认为,应该有第三种有关金融危机的理论解释: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应该使我们重新在最基本的经济体制意义上,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美国财长鲍尔森2008年10月第一次提出救市方案的时候,投资家索罗斯就发表文章称:只有银行国有化,他才会跟进购买问题银行的股份。格林斯潘则进一步论证:只有暂时施行国有化,才能迅速解决资产重组问题。因为国有化可以使得政府把有毒资产迅速从银行账面上剥离出来,这样做,可以解决有毒资产定价这一最棘手的问题。有毒资产定价很难。因为银行的股东不愿意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他们要求按照所谓的“模型的价格”估算资产价格——模型价格远远高于现在的市场价格。如果政府接受这个价格,一定会招致纳税人的不满。这种体制造成的结果就是集体停摆:有毒资产不能迅速剥离,谁都不敢做新的投资;而没有新投资,也就没有新贷款,经济的复苏也就越慢。
与之对比,我们可以看一下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是如何解决重庆的银行坏账问题。2002年,黄奇帆刚到重庆时也面临着国有企业坏账重组的问题。他在重庆创办了渝富公司,渝富公司和重庆工行达成一个协议:一次性返还工行20%的坏账;然后再以渝富公司重组国有企业,重组后实现了国资增值——在国退民进的潮流中,从2002年到2008年,重庆的国有资产增加了4倍,是全国独有一个现象。而黄奇帆之所以能这么做,其根本还是经济体制:我们以前批判国有体制的弊病,说这是“把钱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但恰恰是这一过去所说的“弊病”,解决了当前金融危机下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重庆的经验意义并不限于此。在壮大国有经济的同时,重庆的民营经济也是西部最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庆至今保留了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中央在2002年西部开发战略中的一个优惠政策就是西部12省市的企业所得税为15%。但西部大部分省市在一两年后都主动放弃了这一政策——少征企业所得税,当地政府的社会职能也就无法很好地完成。而重庆因为国有资产的增值,就可以保留这些优惠政策。这对吸引民营企业,包括外资到重庆投资,都有好处。同时,百姓也可以得到实惠。比如说重庆老百姓买房的契税为1.5%,这是全国最低的。重庆的实践,说明了公有资产和私有资产并不一定总是相互矛盾的概念。
没有公有资产做底,政府就会过多依赖税收和国债,没有国有资产的市场收益,政府就只能靠税收。有了这个以后,政府就多了一个工具。
我们刚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被很多西方人质疑,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有市场经济,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假的。当时,我们都不能作出正面的回答。但是我觉得二十多年中国的实践,包括重庆经验,包括浦东的经验,可以给一个正面的回答。我认为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就在于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
杨春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非中性问题
崔之元教授的发言和文章都涉及了上海与重庆的实践经验。崔教授试图解释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公有制?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优势是什么?在他看来,通过国有资产的市场增值,政府会降低对税收和国债的依赖,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这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要公有制,也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
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概括为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和兰格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有过争论。哈耶克曾经断言:社会主义与竞争性市场机制相结合,肯定是一个赝品:要么是资本主义,要么是社会主义,不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经济制度。而崔教授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恰恰是在多种所有制基础上实行的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哈耶克这个论述是错的。
但是哈耶克这个论述,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因为在实践当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也确实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市场经济带有一般性,资源配置效率独立于所有制形式——这是我们通常界定的市场经济的中性含义。但特定的市场经济肯定是非中性的——特定的市场经济,一定要和所有制相结合。在市场经济的“中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非中性”之间,必然是有矛盾的。
我举一个例证说明一下。资本雇佣劳动是经济学里面一个客观性命题,从中性角度来看,我们之所以需要资本雇佣劳动,是因为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这是企业对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个基础。这一微观层面的原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均成立。但是,从宏观层面来讲,资本雇佣劳动,它又是非中性的——无外乎就是资本雇佣劳动为谁服务?我们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般都是这样表述的:资本主义政府被资本所控制,资本利用政府来谋取利益,资本雇佣劳动为资本家服务。那么,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如何跟资本拉开距离?让人遗憾的是,从现实来观察,政府似乎并没有过多地照顾职工、工人的利益。这是我对崔教授看法的一个质疑。
此外崔教授也提到了在当前金融危机中,西方许多国家对金融机构进行国有化。我个人的看法,它这种国有化,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美国政府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也对美国的银行进行了国有化,但等危机过去以后,这些银行又在私有化了。“国有化”在金融危机中只是一种应急的手段而已。
林炎志
中国经济社会体制中的“三明治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伟大的创举,伟大的成就,伟大的前程。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巨大的问题,巨大的矛盾,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二元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都有各自的主体性,社会主义本身有框架性,市场经济有平台性。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手段,但不仅仅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它绝对有物质的客观性。更进一步讲,这二者还不只是简单的二元关系,我认为还要用矛盾论来分析这一概念。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劳动和资本,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这是我们现有体制的三个层面的矛盾。这三个层面是对应的,也是矛盾的。这样的一个体制,有着它自己的结构。我把这一结构命名为“三明治结构”,这个结构,是我们现有体制最独特的东西。
在这个“三明治结构”中,最上层的就是领导阶层,最底层是劳动者。现在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运转劳动的是资本,也就是金字塔的中间层。这个结构通过资本把劳动组织起来,然后资本和劳动共同组成了市场的运转。上面有上层建筑,有政府、意识形态、文化等等。
上层建筑基本上是站在劳动者立场上,这才叫社会主义。但是现在资本在中间,官员看得见,劳动者在最底层,官员不太容易接触得到。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个最顶层的,如何保持上层建筑劳动者的本质?如何和底层的人拉近距离?
这个“三明治结构”有着巨大的活力,是我们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所在。这个“三明治结构”如果保持向前的趋势,我以为要有四个条件:第一,工人阶级对资本的接受程度。现在基本还是接受。第二,这个体制本身要有所分化,不能固定化。分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分化的竞争性能带来积极地、活泼向上的活力,而一旦固化,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社会地位的优势获利,这会导致社会结构僵化以及社会腐化。 第三,是要构造工人阶级与上层建筑的通道。第四,私营资本对社会主义的接受程度。我们解决好这些问题,这个结构就会有光明的前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就是中国有一个共产党,我们要努力的关键就是让这个党保持不变质。
曹锦清
市场经济会自动造成分化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论述就是: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与社会的性质无关。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具有两个明确的核心概念,一个是公有制,一个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邓小平对私有制的看法,基本上还是认为这只是对社会主义的补充,用以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引进外资,则是要弥补我们当时资本的匮乏,以及输入一些管理经验和技术等。
但是,从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市场经济本身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也是社会分化的发动机,它会自动对社会进行分化。市场经济同时承担对人们复杂的行为动机的简化功能,简化社会关系——把人类复杂的各种动机,简化为一种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我在农村搞调查,最近几年发现农村里的婚丧嫁娶,都被货币交换关系替代了。在20年前,你到农村问一个中年农民,这个村里每家情况他都可以讲得很清楚。但现在去问,都不清楚。因为现在每个人和市场的关系,要比农户之间的关系密切得多。货币关系逐步替代了复杂的人情关系。同时,市场经济实际上也承担了新的意识形态重建功能。它无需诉诸官方、知识分子创建一些什么东西,它自己就在创建自己的意识形态。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是以资本为主导来配置各种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也是以资本为主导来配置资源的。资本有国营资本、有民营资本、有外资,但资本的属性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雇佣劳动这一点上,它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差别。
从经济分配的角度来看,这些年劳动参与分配的比重逐年降低,而非劳动的要素参与分配发展的特别快。显而易见的是权力参与分配——地方政府、各个部门的小集体使用权力,或者是纯粹个人使用权力参与分配。资本参与分配,在经济学看来是天经地义的。管理层参与分配,在经济学看来也是天经地义的。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国有经济部门,不断为自己增加工资;作为技术和知识的掌握者的知识分子,也参与分配——在座诸位这几年也迈入中产阶级了吧?
我最后提出几个问题。第一,社会主义概念现在还保留了什么?有人说是庞大的国有经济,有人说是土地。如果这两块也私有化了,那么社会主义还留下什么?而如果只留下这两块,“社会主义”是否足够呢?
第二,内需不足,提高内需靠什么?我这次去调查陕西一个县,人口约30万,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整个县城是一个消费城。2008年这个县的财政总支出共计5.9个亿,基本依赖中央和省级的转移支付。如果继续采用转移支付来引领中西部消费和农村消费,我觉得延续下去会比较困难;而如果在一次分配中加以调节,那又意味着什么?每一种分配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而劳动者在这里面比较分散,也比较软弱。
孙立平
警惕权力与资本的畸形结合
我们现在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不完全是出于学术上的兴趣,实际上是因为一种担忧:担忧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公平问题。1997年世界银行发表一个报告,一个结论是按照基尼系数来分析,最近15年来,单就贫富差距拉开的速度而言,在世界各国之中,中国是最快的。这个差距是靠什么东西拉开的?如果完全是市场拉开的,为什么会比市场经济国家拉开的还快?
联系我们现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争论,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人们有两种不同的担心:一种是对权力的担心,一种是对市场的担心。但是我觉得这两种担心可能还不是最要命的东西。如果权力和市场用一种畸形的形式结合到一起,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而我们的某些提法,会不会为这种畸形的结合提供一种意识形态的依据?
如果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这么一个循环:用“社会主义”的借口来聚敛财富,然后用市场经济瓜分财富,这是非常糟糕的。这个问题,从历史上看,最早是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不公平、不平等归结为私有制,自由主义把这种不公平归结为权力或者再分配。这种争论延续了几百年的时间。用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关键是看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老大一定是造成不平等的,老二一定是抹平不平等的。老大、老二的方向作用一定是相反的。但是,联系到世界银行报告中我们的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我个人的解释,用走路作比喻就是这老大老二“走顺了”:一般走路腿和胳膊的方向是反着的,一个向前一个必然向后,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胳膊和腿朝着一个方向使劲。
刚才曹教授在发言中说了,市场经济可能会加剧不平等,权力也可能会加剧不平等。原则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一种公平的、共同富裕的,但是实践和理论有时并不合拍。我们当下可能要面对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权力与市场的关系,我们老把它当作对立的。实际上对在这30年中获得利益的人们来说,一定不觉得这是矛盾的。市场和权力在某些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婚姻关系”,而且还境况颇佳,因此,我们现在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非常谨慎。我们特别要防止两种倾向:一、一种为老百姓着想的想法,会不会让老百姓更倒霉?二、我们想抑制社会不公平的这样一种想法,会不会更加加剧社会的不公平?把两个方面中最坏的因素叠加在一起,怎么办?
曹远征
个案为什么不能具有普遍性?
我想对崔之元的文章做点评论。崔文中所提到的事情,我都亲身经历过,也参与过讨论和调查。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时我们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受到德国社会市场理论的影响。德国的市场经济实践当中一个基本理念:即市场经济能产生效率,但是市场经济竞争过度会带来问题,因此对其要有所限制;在制度上要求社会保障要独立于财政。当年国内将这一现象解释为人民资本主义或者是福利主义北欧模式。但是,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在概念上是认为社会和市场不可能是合二为一的;但是可以各自独立于外,互相协调。即市场提供效率,社会保障公平。而我们当年接受这一理念时,则是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早的思想渊源就是从这里来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推荐阅读: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13
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问题01-0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原则06-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建设01-0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12-10
科学社会主义问世11-1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1-30
社会主义活动方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