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读后感字1500字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梁家河读后感字1500字(共10篇)

梁家河读后感字1500字 篇1

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无限深情的关爱。“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2月13日,习近平携妻子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他“几步一停留,一语几深情。梁家河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习近平念念不忘”,习近平仔细察看了坝地的溢洪道和石头垒起来的护坝坡,嘱咐石春阳要加强管理和排查,雨季时要注意大坝的安全。得知梁家河大力推广苹果种植,发展专业化养殖,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和互联网时,习近平舒心地笑了……从木军塬下来时,习近平让司机三次停车,深情地望着梁家河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那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几多牵挂,几多深情。在习近平心里,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是他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密密交织起来的绵编深情!习近平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忘不了乡亲们曾经的艰难困苦,更忘不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我们用了30多年时间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至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大爱无疆满乾坤。

参观梁家河村,诵读《梁家河》,体悟“梁家河精神”: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从中汲取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担当力量。习近平十五岁下乡插队当知青,连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刚开始,他们柴不会打,水不会挑,饭做不熟,睡觉时被跳蚤咬得全身是脓包,习近平与当地农民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从每天挣6个工分到10个工分。20岁出头就被广大党员选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以铁一般的担当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路很长,前进途中,有高山,也有平川:有顺境,也有逆境。但作为一名煤矿工人,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在梁家河的7年历程,学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把党赋予的各项工作完成好,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在攻坚克难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梁家河的读后感800字 篇2

近日,在岗前培训期间研读了纪实文学《梁家河》,学习体会到了习总书记梁家河知青岁月的点点滴滴,在梁家河父老乡亲的眼里,插队时的总书记就是一个好后生,没有城里人的书生气,刚来梁家河不久,就完全的融入当地生活,把自己看作梁家河的一份子,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干活,再糙的饭也吃得下,再穷的人也看得起,和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心贴心,并且始终将带领梁家河人吃饱饭,过上好日子为奋斗目标,带头打坝於田,修沼气,挖水井,创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踏踏实实为梁家河人干实事,除此之外,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经历了白天繁重的劳动,总书记还能每天坚持读书,并且抓住一切机找书借书读书。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基层的选调生来说,总书记的在梁家河的这段岁月对我们走上工作岗位有着深刻的启示。首先,就是要转变身份,脚踏实地,做好扎根基层的充分准备,一颗树最终能长多大,取决于它的根扎得有多深。毛主席曾教导我们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刚走出校门的我们,初入基层可能会诸多不适应,所以我们要全身心的把自己放到群众当中,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时刻记得我们的初衷,运用自己所学帮助老百姓过生好日子,这样才能有等多的群众信任我们,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群众有着无穷的智慧,我们本着小学生心态,多向老百姓学习,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扎根基层,从群众哪里汲取智慧,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初衷,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受到群众拥护,才有可能成长为新时代下的栋梁之才。其次,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心中有杆秤,一碗水端平。一碗水端平有两层意思,一是碗要端平,古人云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面对群众不能有私心,这并不是说要讲平均主义,要从每一位群众实际情况出发,保证效率公平和实际公平,二是碗里面要有水,空碗端平很容易,但没有意义,要抓住一切机会,给碗里装水创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奔小康的路上一碗水端平,实现共同富裕。最后,我们还应该不断学习,及时充电,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不学习很快就会落伍,年轻干部光有基础是不行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理论和实践学习双手抓,在理论学习基础上不断的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在任何岗位上都要有远大理想,不为周边环境所影响,像总书记在梁家河的岁月里一样,以学习增底气,以担当显朝气,以奋进扬锐气,以磨砺蓄静气,坚持边学边干,学干结合,才能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梁家河读后感1000字左右 篇3

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世界观形成的七年,是他认识中国社会的七年,也是他树雄心、立壮志的七年。他积极进取,学习、实践、创新,成为党员干部的楷模,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亲身在梁家河走过、看过、学过,才能真正感受到梁家河不光是地图上一个简单的坐标、生命中一段曾经的岁月,更是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扎根生长的地方。

什么是梁家河精神?就是习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产、劳动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劳动观念、个人品质的凝练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国农村实现人生观转变、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的所有行动的总结。概括起来就是: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梁家河七年,是习近平世界观形成的七年,是他认识中国社会的七年,也是他树雄心、立壮志的七年。他始终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学习、实践、创新,成为党员干部的楷模,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梁家河七年的生活阅历,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梁家河精神。这些精神应该成为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成为普通共产党员学习工作的动力,成为广大青少年服务国家、熟悉和了解中国社会的学习资源。

梁家河精神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围绕梁家河精神所传播的梁家河故事是真实的、生动的、鲜活的,也是感人至深的。梁家河精神需要理念传播,需要实践传播,需要内心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梁家河精神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成为全体党员践行党的宗旨的动力,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树立远大理想、认识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的人生财富。

吃苦耐劳是人生奋进的“风帆”。在艰苦环境的“大熔炉”里,不仅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雄心,而且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思想准备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梦想才不会成为空想,落实才不会落空。作为青年一代,要到艰苦环境墩苗砺炼,到条件艰苦、矛盾复杂环境中锤炼党性、提升本领、增长才干。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不论世界如何风云变幻,科技如何更新换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时代至新,初心依旧!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愿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将个人奋斗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在实干担当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梁家河心得体会读后感1200字 篇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迎来了战后经济的腾飞,而在中国大地一场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让数以千万的知识青年来到了农村的广阔天地,知识青年下到农村锻炼虽然给农村带来了知识,让农民开始识字,让农村生活变得丰富,但同时却给本就单薄的经济增加了负重,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经济是一切的前提,一到青黄不接时就拄个木棍要饭总不是长久之计。

谁不想把烂包的光景过好,谁不在为能吃上一口白馍馍而卖力!这是数千年来陕北人与天斗与地斗不变的信念,他们在千沟万壑中磨硬了老茧磨深了皱纹,却磨不掉对生活的希望,而如今我们共产党人把这个希望变成现实,可以说和当年的知青岁月是分不开的,因为那时的困境给很多知识青年上了一课。从那时起,有很多和习总书记一样的知识青年开始在农村实践中体悟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

在梁家河的7年时光,习近平等知识青年从老百姓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陕北的人情世故是在黄天厚土中一撅头一撅头挖出来的,是隔着圪梁梁一声声一声声吼出来的,哪怕是一撮土都饱含着人情味,老百姓时常把最好的东西送给习近平等人,在那个年代一坛酸菜、一碗米饭相当金贵,把粮食送给别人就相当于把自己的生命续给别人,这样的真情怎能不让人满心感恩呢?我想习总书记说的“不忘初心”就是对老百姓善良的回应。在农村,百姓尊重能人,也就是肯吃苦肯动脑的人,在虱子横行、温饱不丰的年代,习近平和劳苦大众一起冲在一线干在实处,苦中作乐磨练意志,通过打土坝、办铁业社等提高生产力的形式为梁家河人民造福,得到群众的尊重,我想“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是一句空谈,“人民公仆”不是一个代号,一切的一切都在于为人民服务。

如今的梁家河发展的这么好,是因为有一批党员干部传承了当年全村奋斗的灵魂,在习近平7年的知青岁月中也给党员群众播撒了优良信念。“一碗水端平”就是至今梁家河一个很好的理念,孔子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习近平在担任梁家河支部书记时,为人处事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读后感.影响着一代代的村里人,这在发救济粮时得到了很好体现,这样的理念使得梁家河村级经济得到长久发展。“公仆本色”也是梁家河村干部的准则,一位诗人曾这样感触:“不要忘山乡水村的那些母亲,不要忘一同睡过破炕席的兄弟,也不要忘缝缝补补的姐妹情谊,他们的烦恼和困难要多多深思,这是我们的本色也是我们的来历。”习近平在梁家河的日子里时刻为群众生计着想,为了人民不远千里去学习沼气技术,带领人民建沼气池,后来离开陕北去福建直到成为我们的国家主席,依然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对于梁家河的关心情真意切,这样一心为公的思想深深感染了梁家河的党员干部,在梁家河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公仆本色锃光发亮。

礼记读后感1500字 篇5

礼记读后感

我最喜欢的是《礼记》,它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着我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学会去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发现错误就要去改。这本书,还告诉我很多的做人道理。

例如:‘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意思:知识渊博,记忆力强,仍然很谦虚,做了很多对人有益的事,仍然不懈怠,这样才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我的理解:有的人虽然知识不是很渊博,但是他很用功,也很谦虚,而且,做了很多好事,我认为这样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品行高尚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意思:克服自身的错误就应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必要求别人,这样再有缺点错误,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我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自身也有错误,只要靠自己的努力,不需要强求别人,就算没有改过来,这样的错误,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的。

‘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意思:喜欢学习的人,离聪明就很近了,明白耻辱的人,离勇敢就不远了。我的理解:只有喜欢学习,明白耻辱;那么他就会很聪明,很勇敢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离不开书,因为我们能从书中得到很多的做人道理,这些道理只有自己去感悟,才能说真正的理解了。

礼记读后感

这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它以礼乐为核心,所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礼记》在唐代就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则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由此可见《礼记》这部书的重要价值。《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我反复吟读着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蕴含的那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做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壮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为了老百姓,建立一个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会。这段文字,并不会因年长日久而失去光泽,至今读来,它仍发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表达了我们每个人对对美满、公正的大同社会的强烈向往。

翻开我的笔记本,本子上摘录的第一句话便是《礼记》这部书中的一段文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句话的原意是:“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我经常将《礼记》中的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并时常用这句话教导与勉励我的孩子和我身边的年青朋友。“博学之”即讲学习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将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透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

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句话时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学习,不仅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方面的优秀书籍,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时还要多与身边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工作方法,对于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此外,光学习理论和书本知识还不够,还得多实践、多锻炼,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在这部书中,我也了解到了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古代礼仪制度的一些认识,诸如礼的起源和礼的作用,古代人对冠礼、聘礼、祭礼等礼仪规范的解释。能够说,《礼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礼教文化的成熟。这部书对于现代中国社会中的礼仪礼节仍有很好的启示和教育研究好处。当然《礼记》中的部分文字也内含全力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及顽固宣扬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不可取的,需要我们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进行对待。

总之,《礼记》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国学经典,就像一壶好茶,需要慢慢细品,才能感受到那沁人的芳香。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将在书海里不断徜徉,撷一缕淡淡的书香。

礼记读后感

偶读《礼记》遇到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慢慢体会。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没有德智体美劳,却有仁义礼智信。没有说让学生毕业后成才,做一番大事业,只是要求学生能够人格健全,学识通达,能够成为榜样。成为榜样后,他人自然能够信服,也即是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反观我们此刻的教育,基本上是为了分数、证书、学位,然后再作为出人头地的工具加以利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很敬业,但不得不提出疑问,我们乐群吗

如今的高校,老师给学生打分打的试卷的分,学生给老师绩效分。对于这一点我十分反感,并不是因为学生给我的分数低,而是对于这种事情很不能理解。某些人为了讨好学生,甚至放下了师者的尊严,对学生容忍放纵,奴颜婢膝。还有,有些学生因为考不好,甚至在网上骂老师,呜呼哀哉,今日之‘博习亲师’也。

论学取友,我们能够理解为有论学的潜力和择友的原则。但我更愿意把这四个字曲解为以文会友。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没有知音。而最易成为知音的,则是同学和同行。期望难忘同学情,同行非冤家。把酒言欢、坐而论道比刀光剑影要幸福的多。能做到上面三点,就可达小成,其实并不难。

大成叫做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原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诚实的决定。这样说可能太大众化了,很多人不会觉得这一点有多么重要。举个我经常给人下套的例子吧。

我经常这样问别人:你认为八股文好不好?

上面的例中的答者就是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对一个事物做价值决定时,务必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是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大成无上限,独立思想,诚实做人,而已。

礼记读后感作文

一提到四书五经之类,条件发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来,看得多了,发觉孔家店被我们莫名地打到,因为提到国学,人人都可以说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读下去,试图去认真了解流传千古的文章背后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无知者无畏。

当下流行的西式学习和教育,和我国古代大相径庭,东西教育差异之大只能慢慢体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学习分门别类,循序渐进,所有的学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论世界内蓬勃发展,并且通过对数学工具的使用,让知识的学习一切都井井有条。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更多地强调个人修行,强调对悟的理解,对于如何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似乎没有一条明确的道路遵循,没有一个可以重复训练、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给我的感觉,古人的学习方式,有些灵童似可瞬间得道升-天,而愚钝之辈则无醍醐灌顶的机会。

一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的腐朽思想啦。观后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的礼,而是和“道”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知道,四书五经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

《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教育”“学习”的纲领,如《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权力。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吧。

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内涵丰富,太玄,非三言两语说清楚),不去学习,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不像现在这样割裂,现在老师高高在上,一切都对,学生的质疑总被当做不听话。古人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学生和老师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所以有同学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如果你知道的话,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在教别人的时候,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的学生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啦。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长,所以“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意思是说时候未到(还没祭天)的时候,天子(领导)不能去视察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游其志”,发展个人的志向。

我觉得对老师的作用,古人认识的更加深刻,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无论老师还是父母,对学生的志向之类,别整天批评,要多多观察的学生,少发言,在适当的时候才加以指导。像现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两天学就问去逼他考清华北大,烦死啦。

求学的人有四个经常犯的错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是指学习的时候,或贪多不求甚解,或学习一点点就容易满足,或将学习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伤仲永之类的神通),或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点学习的人和教学的人都要明白,产生四种错误的心理不同,要对症下药。

古人对老师的评价高,所以即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要“无北面”(和老师,别用君临天下那套礼仪,尊师)。现在教师的神坛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谋生的一种职业,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展开,不过《学记》这篇文章还是值得复读。古时的一些文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隐喻恰当,道理明了,不似现在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毫无深意,只能凑字数,凑页数换RMB。虽然读这些书不能令你身价倍增,也不算一种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个数学公式强多了。在十几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间,完全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惬意。

礼记读后感作文

偶读《礼记》遇到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慢慢体会。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古代的教育,没有德智体美劳,却有仁义礼智信。没有说让学生毕业后成才,做一番大事业,只是要求学生能够人格健全,学识通达,能够成为榜样。成为榜样后,他人自然能够信服,也即是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基本上是为了分数、证书、学位,()然后再作为出人头地的工具加以利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很敬业,但不得不提出疑问,我们乐群吗?

如今的高校,老师给学生打分打的试卷的分,学生给老师绩效分。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反感,并不是因为学生给我的分数低,而是对于这种事情很不能理解。某些人为了讨好学生,甚至放弃了师者的尊严,对学生容忍放纵,奴颜婢膝。还有,有些学生因为考不好,甚至在网上骂老师,呜呼哀哉,今日之‘博习亲师’也。

论学取友,我们可以理解为有论学的能力和择友的原则。但我更愿意把这四个字曲解为以文会友。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没有知音。而最易成为知音的,则是同学和同行。希望难忘同学情,同行非冤家。把酒言欢、坐而论道比刀光剑影要幸福的多。能做到上面三点,就可达小成,其实并不难。

大成叫做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原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拥有独立的思想和诚实的判断。这样说可能太大众化了,很多人不会觉得这一点有多么重要。举个我经常给人下套的例子吧。

我经常这样问别人:你认为八股文好不好?

《简爱》读后感1500字 篇6

简爱曾经对罗切斯特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每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会一次又一次地幻想着罗切斯特听到这一句话时的表情。在当时,作为一个贵族,平等是不会存在于财富和权利之中的,但他却在一个既平凡又不富足的女孩口中听到了这个词,这难道是天方夜谭吗?不,这不是,因为爱情的伟大足以超越一切,包括所有的不平等!

也许真正的爱情就应一如简爱和罗切斯特一样,是细水长流般的汩汩不息。这并不是轰动的,但可能更美好;这并不是完美的,但可能更真实;这并不是华丽的,但更耐人寻味。

爱情本应是这样的吧。就像在西式的结婚中,神父总是会以神的名义问男女双方是否愿意与对方缔结婚姻,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深爱着对方,照顾他,尊重他,接纳他,永远对他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问题啊!因为并不仅仅是一句的“我愿意”就可以代表一切,这个问题包含了一生的承诺和一辈子的爱情。

爱情其实可以很廉价,只要所谓相爱的人凑足九元,就可以有了爱情的最终保障――一本结婚证;爱情也可以很昂贵,昂贵到要用尽数十年的时间,来兑现数十秒的承诺。真正的爱情从来就不像大多数的肥皂剧和煽情小说中形容的那样: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男女主人公长得天妒人忌,过程坎坷到让人无法相信。也不应该像如今许多的学生一样,相拥在霓虹灯下,守着不知所谓的承诺。那,是糟蹋了爱情,也侮辱了爱情。

简爱与罗切斯特也经历过考验,经历过诱惑,但他们始终是彼此的唯一。哪怕简爱伤心欲绝、远走他乡;哪怕简爱在最脆弱无助时,遇见了完美得有些虚幻的表哥圣?约翰,得到了他的求婚,但她依旧拒绝了。只因她的心中,满满的,只有罗切斯特一个人,并且最后她还是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尽管那时的罗切斯特已经一无所有、身患残疾,但爱情,从未变质,就像一盏美酒,在时光的积淀中,愈发甘甜。

这一切,不禁让我想起曾经在《白马啸西风》的结尾处,让我颇为感触的一句话――“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欢。”人生想要遇到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何其不易!然而,简爱与罗切斯特就这样相遇了,没有漫天飞舞的花瓣,没有缠绵忧伤的细雨,有的只是彼此相爱和那一份情有独钟,但美好如斯,却早已胜过了人间无数……

爱情的最高境界,也许就是那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吧,而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就正是如此!人们往往认为最真实的感情才能带来感动,但是他们带给我的早已经不是感动,是震撼!简爱“贫穷,低微,不美,矮小”,罗切斯特也并不高大帅气,他们更像是我们身边的人。但,就是这一份真实,反而更容易拨动我们内心或许早已麻木、紧绷的弦,让我们更容易为之喝彩。

反观如今的社会,我们很少能找到像简爱与罗切斯特的那样至死靡它的爱情,也许是社会的因素使我们不得不带上与自己截然不同的面具,让我们的感情变得不再纯粹。也许是因为我们过着安定的生活,没有在感情的道路上经历过沉重的打击,所以使得感情也变得更加脆弱。有时往往一言不合就会背道而驰,再见便也是“从此萧郎是路人”,这就让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更显得弥足珍贵,给了我们心灵上的慰藉。

在我眼中,爱情是经得住繁华红尘的考验;耐得住韶华凋落的寂寞;守得住永不变化的信念。哪怕爱情本身是带着维纳斯般残缺的美好的。也许年幼如我,并不能品味出爱情的最本质的味道,但我认为所有平淡、真挚、唯一的爱情都是值得以微笑相对的。

因为,那,才是真正的爱情。

《论语》读后感1500字 篇7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有它能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

简洁而经典的语句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国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瞩目。我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中,《论语》便是其中精品之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贫穷的人羡慕富豪,因为他有让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而富豪却羡慕那些平凡的人,因为他们很快活,不会整天杞人忧天地担心钱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可是,就如孔子说的,快乐的事有很多: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现在的大人们,更注重物质化的世界,却忽略了我国的传统观念:忠、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没有德与孝不行。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为他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这些就是印象最深的语句。今后,我要细读论语,细读这中华悠悠千年智慧,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品尝这暖暖的心灵鸡汤。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背影读后感1500字 篇8

《背影》是写父爱的。文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我,一个是父亲。《背影》能长存于世,久盛不衰,裕林认为与文中两个人物渐进的形象是分不开的。

首先看作者,从“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到“到南京,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这些都是一些很直接的描写,表面看似乎并不特别,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这些描写全是为人物的形象服务的。作者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可以想象父亲状况之糟糕,而此时作者非但没有去安慰他父亲,反而“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泪虽然很自然,却只会给处于悲痛中的父亲添乱,这泪显出了作者的年轻不识事。而“到了南京,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父子相聚时间本来就短,何况父亲又是处于如此的境地,作者反而去陪朋友了,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此时作者就可以说是有些不懂事了。由不识事到不懂事,这是作者形象的第一个渐进。

再看父亲。自己满院狼藉的东西,并没有垮掉,却安慰儿子“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你看这是一位多么值得尊敬的父亲!此时父亲的心里是有痛的,但这种痛父亲是埋藏在心里,在儿子面前并没有表露。而紧接着又回家变卖典籍、还亏空、借钱、赋闲等等,这些事情对于已经处于糟糕境地的父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可做父亲的并没有将此渲染给儿子,只是默默地承受。甚至儿子出去游逛,也没有迁怒,只是惦记着儿子的行程如何妥贴,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一位平凡却异常坚强的父亲就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父爱是父亲给予的,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坚强的品质才可能在爱的方面呈现那么多,这是根基。至此,父亲的形象就夯下了基础,也是渐进了一层,这种渐进与儿子形象的渐进巧妙地又形成了一种对比,是很鲜明的。

等到去车站送别,父亲与脚夫讨价还价,儿子却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太漂亮”,这个“不太漂亮”是很耐人寻味的,细琢就多多少少有点嫌弃父亲的味道了。而紧接着父亲嘱托查房,作者却又暗笑父亲的“迂”,这由嫌弃到暗笑又是一个渐进。作者本身是一个正面人物,而在正面人物身上写反事,又不彻底破坏其根基,朱自清老人家这把尺子把握得是很有火候的。

父亲呢?是一如既往。从于百忙之中抽身到车站送行,到与脚夫谈价,到铺紫毛大衣,到嘱托茶房,这无微不至的一切无不使父亲的形象一点点地高大、闪亮起来。前些部分对父亲是从心理方面来描写的,如今这些具体的行为就上升为行动了,这也是一个渐进。

终于父子之间的感情通过背影融汇在了一起。父亲要给儿子买几个橘子,却很费事。需要:跳下去又爬上来,身体向左倾斜,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而这一切父亲做得是那样的自然,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多么伟岸的父亲!至此父亲的形象升到了最高处;而作者也终于被感动,两次落泪,一次是“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次是”“我的眼泪又来了”。第一次流泪是愧疚的泪,也是转变的泪,第二次流泪则是在父爱的感染下抑制不住的泪。此时作者的形象来了一个清晰的转变。

结尾这一段压得也非常好,又叙述了父亲的生平及近况。一个人物只有他的形象烘托出来了,他的一举一动,那怕是很小的事也会牵动着人的心弦。末尾这一段放在最后是很独到的,如果放在开头,则份量就会轻多了。而作者最后又一次落泪,“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泪很浓,是牵挂远方父亲内心深处的泪。这泪也很纠结,隐含着对父亲的愧疚、无能为力等等,侧面地也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状。至此,作者对父亲的情感也升到了最高处。

刺 读后感1500字 篇9

读这本书完全是随大流,起初也以为是单纯的关于校园暴力类的小说,随之按一惯的小说脑补剧情(女主屡屡遭遇校园暴力,被劫财,被人堵截拳打脚踢扇耳光,以及被威胁不能告发等等这种),但我随之一惊,因为我从没有看过此类小说,我为什么一看到“校园暴力”这些画面就立刻浮现在我脑中呢?对啊,这不就是我们很多人曾经亲身经历过的现实吗!因此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下去。

那是个炎热的夏天,炎热容易让人浮躁,青春容易让人浮夸,软弱容易让人愤怒,无知容易让人产生攻击性。

校园暴力屡见不鲜,但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小觑。他们是毫无人性的`魔鬼,仅仅是为了“有趣”“刺激”甚至“好玩”就随意践踏他人的尊严、身体,甚至还会摧毁他们那可怜的求生欲。但同时,他们也是孩子,是误入人间极恶之地的孩子,而那些冷漠的旁观者同样难辞其咎,正因为他们的围观增添那些施暴者足够的“勇气”和“痛快感”,他们的背后或许是伴随原生家庭的缺失,或许是人性的泯灭和扭曲。

我不清楚解决暴力的最好方式是不是以暴制暴,但我们每个人都没资格逼那个曾被全世界抛弃的孩子选择去原谅或去遗忘,你不是他,你无论如何也不能切身感受他当时所经历到的绝望,他生命中最后闪烁着的那一苗微弱的火光一点点被捻灭......

在说话不用负责任的网络世界里,还有什么比攻击别人更有趣呢?

近年来,网络暴力铺天盖地般的席卷而来,无论是当红明星还是普通的网民,都逃脱不了被网络暴力,其实语言暴力往往比身体暴力更能摧残人,尤其是一群人一起施暴的时候,威力便更加强大,这就是他们所讲的言论自由?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无底线的攻击陌生人,以此来标榜自己罢了。

所有的暴力边界都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比如什么是合理惩罚,什么是校园暴力;比如什么是职场教育,什么是职场暴力;比如什么是言论自由,什么是网络暴力…

不得不说,龙哥的小说关于时间这点上确实有点尴尬,大家也不要太纠结于20xx这个谜一样的存在,因为小说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故事是点亮人心的明灯,如果可以,就让这个故事,警醒世人。

《乡愁》读后感1500字 篇10

浅谈《乡愁》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书写“乡愁”,自古以来都是众多文人墨客的千古话题,同时也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而其中,关于“乡愁”的诗词作品就有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席慕蓉的《乡愁》、朦胧诗代表人之一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等佳作。近些年来,国内一些纯文学作品兴起了一股股针对“爱国思乡”的热浪,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却在似如烟海茫茫的文学界中脱影而出。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曾任台湾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余老的作品的风格极不统一,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歌,一般多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是表现得很细腻而柔婉。着有诗歌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于种。很多读者知道余光中这个名字,便是因为这首著名的《乡愁》,因此很多时候余老也被称作“乡愁诗人”。

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这首不到100来字的抒情诗,却借助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事物,通过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实物化了,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深深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家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从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乡愁”的内涵和意境,随着自己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与升华!诗歌回环望复,音韵和谐优美、简练。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了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而且诗人还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找到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事物上,这样,诗人不至于无所依附。诗歌以情感为线索,诗词单纯、含蓄,美与丰富美于一体,不枝不蔓,意境悠远深邃,字里行间透露了作家余光中一生漂泊无依,在经历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之后,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思想;真诚的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

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老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似乎又在感念着当时的忧伤氛围。他说:“随着日子的流逝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余光中说,这首诗歌是“蛮写实的”:小时侯上寄宿制学校,因为离家很远,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节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节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句。

在南京生活了近XX年的余老,紫金山风光、夫子庙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抗战中辗转于重庆读书,嘉陵山水、巴山野风又一次将他浸润。“我很庆辛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无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与心中。”余光中说,“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很单薄的。”

当今台湾回归大陆是我们全体中国人与驻台同胞的一个最大愿望。《乡愁》是台湾同胞、更是全体中国人共有的思乡曲,随后,台湾歌手杨弦将余光中的《乡愁》、《乡愁四韵》、《民歌》等八首诗谱曲传唱,并为大陆同胞所喜爱。余光中说:“给《乡愁四韵》和《乡愁》谱曲的音乐家不下半打,80多岁的王洛宾谱曲后曾自己边舞边唱,十分感人。”

上一篇:开展德育活动方案下一篇:卫校实习生致医院实习的感谢信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