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作文语言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作文指导作文语言(精选8篇)

初中作文指导作文语言 篇1

书声朗朗,书香弥漫,整个校园顿时有了文化的气息。汉字,是陪伴我们走过读书生涯的伴侣,他生性调皮,爱玩捉迷藏,轻巧而娟秀的形体在纸上跳跃,看吧,他一下在“竞赛”里奔跑,一下在“竟然”里惊讶,他似乎不满足这点儿空间,开始在历史中遨游,他在大禹‘治水’中感受洪水的来势汹涌,他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冶炼’仙丹,也许是太上老君需要火吧,他就把水减少了一点。

汉字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形似意不同,更表现在人们书写他时的陶醉。

一笔一划,一勾一点,无不汇聚这中华民族的智慧,当一个一个汉字在方格里展现它的魅力时,时间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祖先们用不均匀的煤在石板上刻写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历。尽管这些字是甲骨文,再难书写的字也在他们笔下生辉。汉字,是一步一步演变而来的。他见证了秦始皇的英雄气概,唐朝的繁荣昌盛,民国的艰苦奋斗……汉字,是我们中国的国粹,他已相当于“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是中华民族智慧力的结晶。

每当我在宣纸上写下精巧的汉字时,一股历史的香气弥漫开来,直涌我的心头。它们的形体似乎就想翩翩起舞的蝴蝶,如此美妙。每一个字,都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独特的中国画:“香”“寒”使我们感受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强勇敢;“奔”“马”使我们想到了徐悲鸿的《奔马图》,它们勇往直前的品格不正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吗?

我们在汉字的海洋里遨游,路过的`风景令人驻足,让人不敢有一种坐列车一晃而过的念头。它好美,是变化多端的美:它生*好“和”平,常与杜鹃在树林里“唱和”;它给人的“新鲜感”并不是“鲜为人知”的秘密。它穿梭在中国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里,它在每个角落都投下它优美而精妙的身影,让人有种想偷了它影子的冲动,他是真实的,是国人用来书写情怀的最好方式。

汉字的魅力,照耀着中国的每一方土地。科技的发展带走了太多古老的东西,取代汉字在纸上“沙沙作响”的笔墨是电脑键盘“噼里啪啦”的打字声,汉字开始被遗忘。但是名族的呼唤在耳边盘旋,汉字又开始绽放它的光芒,视觉上的美感与肢体的挥动,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中华民族的智慧力将会继续延续,不会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初中作文指导作文语言 篇2

关键词:语言表达,积累,修辞

曾有位语文老师对30篇《我坚持, 我快乐》学生作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学生用的词语不超过200个, 成语、俗语很少见, 更不用说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了。这个调查所折射出的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尤其是语文教师, 现在学生的用词太简单、太贫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回想一下,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我们从来没有把词语教学 (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摆在中心位置, 尽管“语言”的定位很高 (不管是把“语文”课程界定为“语言、文字”, 还是把“语文”界定为“语言、文学”, “语言”这一大块, 从来都不曾拉下, 并且总是排在首位) , 但只是流于口头, 在行动上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也从来没有真正的把语言当作一回事来教学。??学生每次作文前, 我们千强调万强调的是字数的要求, 从来不提词汇量的要求, 从来不考虑语言运用的文雅粗俗层次之别。

苏联作家裴定说:“有结构不完整的好作品, 但语言失败而成为好作品的却不曾有过。”呆板、空洞、乏味的语言永远不能令文章富含生命力。一篇文章立意再深刻, 素材再新颖, 构思再精巧, 如果缺少了文采斐然的语言也会黯然失色。那么现今中学生的作文语言存在着哪些不足呢?

一.中学生作文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

(一) 词不达意, 缺少积累

有的同学有满腔的情感要抒发, 只是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或因为平时阅读过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或因为读书如雁过无痕, 没有用心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掌握的词语少, 语言的表达又浅显单一, 想要写出跌宕多姿文采飞扬的文章就不容易了;或因为不求甚解, 运用不当。许多学生懂得引用一些诗词、典故来增添文采。但是没有理解引用语句的真正含义, 仅凭字面意思生搬硬套, 不但不能给文章添彩, 反而使文章褪色。

(二) 不细不美, 缺少修辞

语言苍白稚嫩, 软弱无力, 无生动细腻的描写也无优美新颖的修辞。或者罗唆重复, 乃至画蛇添足, 弄巧成拙。例如“在这三年的生活中, 我是过得非常愉快的, 在这三年的生活中, 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在这三年的生活中, 我是充满活力的。我们的三年生活的岁月是多么有趣。”此问题关键在于学生缺少推敲锤炼的意识, 不重视语言的锤炼。“语不惊人死不休”“百炼成字, 千炼成句”“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等诗句表现了我国古代许多著名作家对语言锤炼的重视, 同时也说明了语言的生动形象来自于千锤百炼。

(三) 人云亦云, 缺乏个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感情真挚,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也就是要求学生用“吾手写吾心”, 然而许多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深, 所写的文章没有对生活独特真切的自我感受, 人云亦云, 缺乏个性, 语言苍白, 口号化。此外, 学生作文时, 所用的语言同定模式化, 表达不出自己对事物、对生活的独特真切的感受。

二、提高中学生作文语言表达水平的对策

(一) 注重积累、借鉴

要想提高语言修养, 首先要有广泛的阅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强化自身素质、健全人格都有着重要作用。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文章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专门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 教师每学期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读选读书目, 使学生广泛涉猎语言材料、语言范例。阅读散文小说时摘抄那些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 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另外要积累哲语, 这些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在文章中, 能起到增添文章色彩, 点明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 且还能拓宽学生思维。例如古诗中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俗语中“一撇一捺一个人, 一生一世学做人。”积累的好词佳句除了诵读外还要多模仿借鉴, 仿仿词、仿仿句。比如你觉得“他脸上蒙上了一层严霜”这句好, 你就可以依葫芦画瓢, 仿写出“他满脸霜花”“他的脸上像是结了一层冰”这样的句子来, 这就比“他满脸不高兴”要有表现力。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创新, 创新基于积累和模仿, 是模仿的升级, 它摆脱了语言“母版”的制约, 化蛹为蝶, 到了这一境界, 写作就不再是苦差而是乐事了。

(二) 活用修辞, 生动形象

修辞手法是修饰语言最重要的手段, 因此在作文中根据表达的需要, 灵活恰当地使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既能使语言生动形象, 也能增强作文的表达效果和审美因素。矛盾说“文字作品的语言应当是形象化的, 富有表现力的, 准确生动和精炼的, 然后以传达作者所欲传达的思想情绪, 可以构成鲜明的形象。”比如:“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一个排比, 三个画面, 化抽象为具体, 渲染了时序的变迁, 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勾起了读者对时间的感叹。于是当说起珍惜时间、爱惜生命的话题时, 人们自然就会记起朱自清先生《匆匆》中那生动优美的语言了。

修辞手法多种多样, 无论使用哪种, 其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因此在写作时, 要根据文章情感和主题的需要去灵活选择修辞手法。

(三) 妙用诗词, 添光溢彩

引用名言佳句, 特别是贴近主题的名句, 点缀在文章之中, 增强作文的韵味和理性升华之美。

1、用诗词描写景物, 进行环境描写, 从而渲染一种情境。可以选用一些田园山水诗, 使景物变得内涵丰富, 语言能平添许多风采。例:随着乐曲进入高潮, 秋天成为乡野上一部美妙典雅的电影。在夕阳下, 一切都变成了金色。向远方望去, 我终于体会到了“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真实与美丽。金秋的夕阳下, 我深深地陶醉了。

2、巧借诗词抒发情感。将一些抒情气息浓郁的诗词引用到文中, 可以使文章情真意切, 情思绵绵, 韵味无穷。例:每当读到李清照, 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她相信人格、精神是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于是就有了“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感悟, 有了“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的感叹, 有了“凄凄惨惨戚戚”的凄美———她用智慧展示了自己的人格和才情。

3、用诗词名句做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题好一半文”。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名句, 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 富有文学情趣, 既给人亲切感, 又能增强感染力。如《感时花溅泪》《一花一世界》《淡妆浓抹总相宜》等。

(四) 锤字炼句, 蕴含哲理

推敲字词就是对所词语进行比较、选择、锤炼, 已达到简洁精练, 形象鲜明, 声音优美, 富有情趣。福楼拜语:“你所说要的事物, 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 只有一个动词来表达它的行动, 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 因此就该寻找, 直到发现这个词。”例如《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话中一系列的动词精确的写出了一位肥胖的父亲爬月台的艰难。

语句的锤炼必须追求丰富的意蕴, 追求警策性、哲理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这样句子才会有厚重感, 让人读后能产生思想的享受, 以及联想的收获。河南有一考生的《煮咖啡》用上好的咖啡粉比喻自我价值, 用滚烫的热水比喻别人的忠告, 主张两者结合, 让咖啡杯散发出人性的芳香, 论证周严, 富于哲思。

要写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语言并不难。因为文句的意蕴大多数也只是在常见的对象身上概括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道理, 或者具有启发性的深刻内涵。平时只需要多观察生活, 多对事理进行深入的思考, 有自己的独特体验, 自然你的见解就能能入木三分, 写出意蕴深厚的句子来了。

(五) 融情于文, 真诚感人

鲜活闪亮的语言只有用真情实感才能酝酿出来。何谓真情实感?“真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抒发的真挚感情, 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实感”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以及真切体验。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真情实感来自哪里?来自对周边事物的细致观察, 来自于对生活独特的真切的感受, 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文章语言失去了灵性和意蕴, 就会变得肤浅直白, 缺乏感染力。例如《紫藤萝瀑布》, 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在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 “我”宁静了, 喜悦了, 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 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 以饱满的生命力, 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六) 注重修改评价

最后, 要重视作文后的修改评价和交流展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 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基于此, 要做好作文后的修改评价交流与展示工作, 关键是要变以往教师独揽大权的做法为学生互改互评。采用学生互改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全过程中去, 有利于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 还让学生扩大了阅读视野, 找到了与同学的差距, 有利于提高语言鉴赏、表达能力。其次要组织多样化的交流展示活动。学生可依据文章的评改状况, 选择合适的展示交流方式, 如:登台朗读、黑板报张贴、投稿发表、自编作品集等。展示交流的目的是将学生的作文作为一项成果与同学一起分享、赏析与评价, 让学生在比较、欣赏的同时, 提高自己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训练 篇3

一.注意造句训练,奠定语言基础

(一)巧用词语、句子结构方式进行造句训练

词语是语言的基础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利用所学的词语进行造句训练,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如教学《背影》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文中描写父亲买桔子时的一系列动词:“戴”、“穿”、“走”、“探”、“爬”、“攀”、“缩”、“倾”、“抱”、“放”等,模仿造句。其次,运用句子结构方式来造句。在语言表达中,句式不同,表达效果则不尽相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句式结构来进行造句训练。如肯否句式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转换等。或者要求他们仿句子结构重新造句。例如:如果自然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请以“如果……就……”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二)巧用修辞格进行造句训练

在写作中,修辞手法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增添语言色彩的有效手段。在平时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修辞及其作用,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修辞或者所提供的例文,模仿造句,学会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句,可具体而生动描绘出事物特点,给人以深刻印象,可浅显地说明深奥事物,便于理解;运用排比句,可有力地增强语势,增加文采。排比句式,可增强语言节奏感,富有气势,使文章更具文采;夸张手法,可增强表达效果与语言感染力,并激发读者想象,引起共鸣;设问手法,可强化表达效果,引起注意,并启发读者思考;拟人修辞,可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特点,赋予事物生命活力,使文章更生动,更有情趣,更耐看。

例如:运用比喻修辞仿写句子: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如……。在仿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语境,研究句意,进一步想象、联想与引申。同时,深入揣摩,把握事物特征,以便更精确地炼词造句,使语言更具文采。比如沉寂的死水——了无生气,没有波澜;断线的风筝—— 摇摇摆摆,不知归宿等。再如根据如下句式,还是以“母亲”为开头,仿写两句话,构成排比句: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二.注意写段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在语言表达上,除注意遣词造句外,关键在于连句成段。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由如下方面强化写段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首先,根据词语或短语,进行写段训练。在语言表达中,短语极具表现力,可强化表达效果,给文章增加色彩。在平时语文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已给的短语描绘人物片段,或者写写景色片断,以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有效写作奠定坚实基础。例如:①请发挥丰富想象,运用一定的修辞格,将如下词语:月亮(色)、树影、琴(笛)扩展为一段话,从而描绘出一幅画面。②运用如下短语写段话:生机勃勃,心旷神怡,乐而忘返,奄奄一息。

其次,依照材料,进行写段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语言材料,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词语、修辞等知识依照所给文段写写开头,写写过渡或者结尾。或者根据已给材料,结合实际,写篇议论性文段。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贫困地区教师应邀来京访问的消息。教师们被带到北京一些闪闪发光的地方参观访问。当他们在五星级饭店中面对制作考究的酒席时,感到茫然无措。这时,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在暗自抽泣的女教师。好心的记者告诉她,这一桌酒水就要2000多元。女教师哭着说:“这等于我两年的工资,太浪费了……”。写作要求:给上述文字续写个议论抒情的结尾,表明笔者观点,100字以内。

总之,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词语进行造句训练,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修辞及其作用,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修辞或者所提供的例文,模仿造句。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强化写段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作文指导作文语言 篇4

林甸四中 张振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语言出彩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修改、模仿等活动逐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运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掌握语言精彩的几种实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让语言“靓”起来。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感悟提升与讲练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展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导引标——认识语言精彩的重要性,明确探究目标。

1、(师)导语:大家听说拜伦吗?(生略)

他是英国著名的诗人。有一天他看见一位盲人在路边乞讨,身边挂着一个牌子写道:“自幼失明,沿街乞讨”(投影)。可是他手上的那个破盒子却空空的。于是,拜伦在他的牌子上写上了一句话:“

”。路人见后纷纷解囊。谁知道拜伦写的什么?“春天来了,可是我却看不见”(投影)一句话激起了路人的同情心。这就是语言表达的魅力。如果我们的作文也能以出彩的语言去表达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那么读者定会对你的文章一见钟情。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使自己平淡、甚至是空洞、俗套的语言变得精彩。(板书课题:作文语言出彩技巧)

2、(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一起诵读目标:投影)

(1)掌握几种实用的语言出彩方法。

(2)运用写作技法使语言出彩。

二、技法探究——探究语言出彩的常用方法(指点迷津)

师:我们来看一组句子?(生读句子)

A小花在雨后的阳光下开放。

B淡紫色的花瓣吃力地张着,犹如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金黄的花蕊在阳光下微微颤抖,虽经历风雨的洗礼,但每一朵花儿都绽放着最美丽的微笑,望着蓝天。

引导:大家喜欢哪个句子?说说理由?(生回答略)师:两个句子的最大差异就是A句平淡的叙述,而B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描述变得生动形象。如果我们的文章能偶用一下修辞手法,必会文采斐然。(板书:运用修辞,文采斐然)

1、语言出彩在运用修辞,文采斐然。

还记得《春》那篇文章吗?一起回忆下:开篇第一句怎么写的了?生回忆背诵。启发:运用了什么修辞?(反复、拟人)‘表达了对春的急切盼望和春来的喜悦之情。结尾有运用修辞吗?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盛赞春的新、美、力,点明中心。文中还对春花、春风、春 1

雨进行了描绘、记得是如何描写春风了吗?引用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引出对春风的描写,又结合比喻、拟人手法将春风描绘的温柔可感。篇尾又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激励我们珍惜春光。所以写作灵活运用修辞,巧妙引用经典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不但有文采,而且凝练生动,意蕴深厚。

师:有人称修饰为“魔杖”,说它点到哪里,哪里的语言就亮堂起来。现在我把它赐予你,可要想着用哦!

精彩修辞能让文章生辉,打动我们,那请大家快速阅读习作片段,想想,这段文字是什么打动了你?

习作片段:望着爸爸那疲惫不堪的身影,望着他那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我鼻子一酸,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儿。以前,我是多么幼稚啊!我从来都没有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艰辛,没有想到手里花去的钱是父母用血汗这样换来的。这几年,腰疼的毛病一直折磨着爸爸,但爸爸总是没日没夜地拼命地干活赚钱养家,任劳任怨。爸爸才四十岁出头的人,看上去却像五六十岁的老头儿。额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鬓角过早地出现了白发„„我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生体悟表达,捕捉文章中蕴含的真情。

师:没有优美华丽的辞藻,却饱含朴实动人之情感,让人感到真实可信。作者真正做到了“以我手写我心”。说实话,写真事,抒真情。唯有真情方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唯有真情,才能使文章有灵魂,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板书方法二:真情洋溢,动人心弦)

2、语言出彩在真情洋溢,动人心弦。

但我们有部分同学想写的内容和真正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文章总是有一段差距。看,身边就有一名同学的习作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能帮他改改吗?

【失误段】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得了90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的面前说了许多讽刺的话。我下决心要把语文学好。

学生首先小组内七嘴八舌诊病,然后交流病因并找到修改办法。

师预测引导: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考场作文中颇具代表性。同学们是怎么讽刺“我”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的心态怎样?毫不具体。

师:这位同学很虚心,精心改了改,一起再看一看。

【升格段】成绩公布了。哈哈!90分,万岁!我真想叫出来、跳起来!有几个同学走过来,我正微笑着准备迎接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却是一串嘲讽:“瞧那模样,麻雀变凤凰了!”“哼,抄来的分数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我头皮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子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地哭!不,我不能哭!我这只麻雀一定要变成金凤凰!

这段改动后的文字有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有环境的渲染,不再只是空泛的叙述,更具感染力。所以在文章中加入适当的描写,就能使人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板书:描写细腻,具体可感)3.语言出彩在描写细腻,具体可感

师:除了精美的修辞、感人的真情、细腻的描写能打动读者的心,还有一种写法也能让

文章生彩。我们一起借鉴一下。

习作片段:

新班头“海拔”不很高,3的开方不足,2的开方略有余,身材也符合中国国情——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有点少年老成,许是脑瓜过分聪明的缘故,头顶上“草木”稀疏,更显其老气横秋。新班头朋友无几,但和牛顿、焦耳“交往”甚密,光学、力学常挂嘴边。

一次放学去取自行车,一看风大,自行车倒了一片,这老兄边扶边说:“谁的奔驰压了我的宝马。”

《我的班长》

“离中考还有10天。”我的心里咯噔一下紧了,也不知道这一天上了多久的课,只以为老师全部串通好了。“ABC”刚走,“范仲淹”又来了,刚对“范仲淹”挥手送别,“弦切角”随风而至。

《初三:痛并快乐着》

你发现这两篇文章的特点了吗?幽默。幽默的语言不仅轻松活泼、趣味横生,而且能显示出作者的睿智。所以恰当运用一些(如自我调侃、活用词语、巧妙嫁接等)技巧使语言显得幽默俏皮,就能增加语言的灵动美。(板书:幽默风趣,灵动智慧)

4、语言出彩在幽默风趣,灵动智慧

小结:“文似看山不喜平”,今天的技法探究就是想我们的文章力避平淡,炫出文采,但语言毕竟是为了表情达意,是为主题思想服务,运用时要注意几点。

三、温馨提示----“十要、十不要”:

要真情不要矫情,要自然不要做作,要生动不要平淡,要新颖不要陈腐,要文雅不要庸俗,要简洁不要罗嗦,要灵动不要呆板,要个性化不要格式化,要富含情感不要冷面无情,要醇如美酒不要清淡如水甚至味同嚼蜡。果能如此,必能文采斐然,何愁不打动人心!那么现在你有没有信心用本节学到的一、两种方法,让自己的文字更精彩?

四、实战演练——尝试使用精彩语言作文

(100字以内)

1、用幽默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或一个场面。

2、引用歌词或古诗词写学习生活中的感受。

3、请以下列话题为中心,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话题不一定是开头字)

“爱“告别“春天”“风景”“感恩”

初中作文指导作文语言 篇5

1.清晨,阳光洒向我的居室,小鸟在歌唱。

清晨,明媚的阳光柔柔地洒向我的居室,轻盈的小鸟在树梢上婉转地歌唱。

2.夕阳的余晖下,小草和着微风,门卫的那只大白兔卧在草丛里,望着那片天空。

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

方法一: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

二、短语、句子扩展法

1.太阳升起来了。

那圆圆的红红的太阳从天地相接处的笔直的地平线上缓缓地不慌不忙地升起来了。

2.我喜欢静幽,总斜倚树干,思索友人的深情。

我喜欢红彤彤的枫叶旋在风里的静幽,总在晚霞中斜倚树干,挟一片枫叶遮住眼睛,思索友人的脉脉深情。

方法二:运用想象写出语言的韵味

三、修辞扩展法

1.我们初三(5)班的孩子们疯狂地迷恋上了作文,他们说那种感觉难以形容。

我们初三(5)班的孩子们疯狂地迷恋上了作文,他们说那种感觉就像孔雀迷恋自己的羽毛,飞蛾迷恋灼热的火焰,水仙迷恋清澈的倒影。

2.以”尊重“为话题写一段话。

尊重是一阵清爽的风,当你心烦意乱时,让你感到轻松;尊重是一张亲近的脸,当你腼腆歉疚时,让你从容化解每一个陌生;尊重是一双温暖的手,当你失落无助时,把你从泥沼中托起;尊重是一把自信的伞,在你风雨飘零中为你撑开,让你穿过风雨之后见到彩虹……

方法三:运用修辞展示语言的魅力

四、诗词扩展法

我向往幽闲,我喜欢纯净,我心仪静谧……

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幽闲,我喜欢”清水出芙蓉“的那种纯净,我心仪”人迹板桥霜“的那种静谧……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从中学会了凛然正气、英勇无畏、英雄气概。《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方法三:灵活引用诗句、歌曲

3、如果你是边塞大漠,我愿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你是浩瀚长江,我愿遨游于猛浪湍漩中;如果你是深山丛林,我愿跋涉在荆棘小道上。呵,语文,美丽如你,叫我爱不释手。

如果你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我愿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你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长江,我愿遨游于猛浪湍漩中;如果你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山丛林,我愿跋涉在荆棘小道上。呵,语文,美丽如你,叫我爱不释手。

五、幽默风趣显趣味

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1.如有个同学写父亲为搞科研而用脑过度,出现了秃顶,他写道:……头发禁不住长期的”营养不足“,都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了。最令人伤心的是连最后几个”独傲霜雪“的”忠诚者“也在这几次行动中下了台。(小作者的借用语鲜活、俏皮,远比直接描写父亲如何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强得多。)

2.”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同学“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请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一次你考试的经历。

精彩片段:

暑假前的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远的岭南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当老师宣布这消息时,顿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两眼昏花,头晕耳鸣,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

作文教案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篇6

作文目标:学习写作技法,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语言没有文采,便难以广泛流传;用于考试作文,该是“言之无文,难得高分。”那些语言平淡,空洞乏味,瘦得像个“瘪三”的文章,理所当然的会被打入低档。只有那些具有靓丽语言的文章才能得高分,甚至是满分。

那什么样的语言才能称得上“靓”呢?请看——

二、展示中考满分作文片段,体会靓丽语言的特征。

1、哨声响了,李鹤同学原地蹦跳了几下,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再压压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气,这才迈出轻快有力的步伐,向跳高架冲去。当快接近跳高架时,一个急转身,双脚一蹬,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完成。观众还来不及眨一下眼睛,她的头部肩部就已越过横杆,再一挺胸、收腹、翘腰,好一个“背越式”。“成功了!”破了校纪录,四周一片掌声,震得跳高架上的横杆似乎也在跳跃。成都中考满分作文《跳高》

2、朔风,飞雪,银装素裹的世界。白茫茫,静悄悄,一切丑陋罪恶全部湮没在厚厚的积雪下,放眼看去,所有的善良和美好,挂在没有叶子的树枝上,成了绽放微笑的“梨花”。

冬季好似战神金刚,能够磨炼你的意志,挑战你的成长目标。只有强者才能从这里走出,去经受住生命的考验。它总是双手托举起顽强的人,把他送上成功的宝座,它又要双脚踏着软弱的人把他送入失败的归宿。

天津中考满分作文《北方的隆冬,你好》

3、菊花——李清照

是那个“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两颊绯红的少女,踏着带着醉意的舞步,盈盈的从远处走来;是那个“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妻子,孤守空房,寂寞与相思在眼中凝成忧伤的河流,在你的心头荡漾;是那个“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女豪杰,向你传达着爱国之心,报国之意。

是这样一名女子,下笔便如菊花般脱俗淡雅,金黄的铁甲包不住你暗涌的忧伤,于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厦门中考满分作文《心灵深处的花瓣》

分别请一名同学朗读

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靓丽文字的特征 让学生展示,老师同时参与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

1、具体可感;

2、鲜明生动;

3、富有情韵(板书)

三、方法归纳

(一)看着这么让人赏心悦目的文字,同学们一定在想:怎样也能让自己的语言靓丽起来呢?我这有一本《扮靓秘籍》,共三招,让大家来扮靓自己的作文语言,大家想不想学?

好,那我们就开始了。第一招是精雕细琢(板书),通过细致的描写把语言打扮得具体可感。

1、请同学们先来阅读两个文段。

(1)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超过了 90 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对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2)成绩公布了。哈,92 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 90 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2、这两段文字在语言的表达上有很大的区别,你能具体说说它们的差别吗?

(引导学生比较第二段比第一段多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文段二生动,写出了我的心情,我的动作。——文段二中动词用得好,如“钻”一词很形象地写出了声音的刺耳。

——多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3、大家说得很好,根据大家所说,你们能归纳几条精雕细琢的方法吗?

学生归纳、展示,教师点拨,大屏幕显示:

要描绘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等;

要刻画细节;

要用准动词。

(二)同学们表现得真棒,你们的语言似乎也“精雕细琢”了一样,老师越来越欣赏你们了。在第二招——炼字炼句上相信你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是不是?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招——炼字炼句,通过对字句的斟酌修饰让语言鲜明生动。

1、请同学们看手中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赏析这三组文字,共同探究如何炼字炼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 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

(2)早春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一个闹字写出了春天的绚烂与美丽,也饱含了诗人的满怀喜悦之情。此外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词,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突出春天来临,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3)那‘嘟嘟’的汽车声,‘呜呜’的火车声,‘突突’的拖拉机声,‘轰轰’的山石爆破声,还有‘嗨哟嗨哟’的劳动号子声,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合奏曲。《葛洲坝工地夜景》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火烧云》

(第一段文字作者借助拟声词展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而且如闻其声,如观其景,似交响乐,令人陶醉,又如战鼓咚咚,催人奋进。

第二段文字利用色彩词突出了火烧云颜色之多,变化之快的特点,给人以色彩美、动态美,增强了震撼力。)

2、小组代表发表见解,师生共同归纳: 善用修辞 精选词语;

描摹法(巧用一些拟声词、色彩词、叠词等事物进行多重描摹)(大屏幕显示)

(三)同学们果然言而有信,和老师配合得真默契,对于炼字炼句你们有没有觉得小有收获呀?想不想有更大的收获?《扮靓秘籍》第三招——活学巧用(板书),即灵活借助各种语言——名言、俗语、诗词、歌曲、术语等巧妙移接,创造引用,让语言富有情趣,充满个性。

1、请大家分组研读材料上的三段文字,讨论如何做到活学巧用。散步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雨后春天,望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致,感受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氛围,体会着“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农家风情,你怎能不觉得神清气爽,赏心悦目呢?

——《诗意的散步》

站在食堂里,长长的队伍让我差点失去了信心。望望那一盆盆正在消失的饭菜,我雅兴大发,禁不住仿鲁迅先生的名言得一经典美句:“钱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这食堂的菜,那原本不是菜,吃的人多 了,也便成了菜。”

——《我与苦难的亲密接触》 同桌“海拔”不高,3的开方颇不足,2的开方稍有余,符合中国国情——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身材却率先进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行列。大概“富态”的人多惰性,同桌一般不与人发生“反应”,——《我的同桌》

2、学生分组阅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归纳: 直接引用 仿写化用

术语借用(大屏幕显示)

四、综合运用

同学们,《扮靓秘籍》老师已经倾囊相授,虽然只有三招九式,但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实战中只要灵活运用这三招,必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同学们请看:

老班教物理,一进门就吐出五个字:“这节课考试!”试卷发下来了,哎,多难的题!我又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这“牛顿”和“焦耳”急得我抓耳挠腮。我与一张铅印试卷照着面,它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只见同学们“无不伸颈、侧目”,望着巡逻的老班,我们既要警惕,又要合作,这考试真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啊!终于挨到了铃声响,告别“牛顿”,我们这群“鸥鹭”飞出了教室,此时,叹息声、责怪声、怨恨声、欢呼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中间还夹着自己改编的歌谣:“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骂最多的人是我是我„„”

1、默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文段用了哪些扮靓方法,标注出来,并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2、教师简要评价。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一次老师突击考试的情景,其中“急得我抓耳挠腮”和“只见同学们‘无不伸颈、侧目’,望着巡逻的老班”等细节描写和“挨”“飞”等动词的运用使文章变得具体可感;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又使文章鲜明生动;大量直接引用和仿写化用的句子又彰显了作者的个性,作者这三招的运用已至炉火纯青,真可谓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五、当堂练笔: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成为这样的高手?想的话怎么办?一个字——练!

灵活运用所学三招,以“难忘的初中生活”为题写一个作文片断。除非有强烈“催化剂”的“高温催化”。

六、教师寄语

同学们,唐代诗人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言的锤炼绝非一日之功,想通过一节课、45分钟便能“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并且妙语连珠,是不现实的。但只要我们平时多读、多看、多想、多写,日积月累,笔耕不辍定能成功。正所谓———

初中作文指导作文语言 篇7

作文的语言如何才能出彩?本文提出了三个策略,分而述之如下。

一、临时改变词性,使语言出彩

中学生已经对词语的词性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常常没有认识到词语的词性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临时转变的,而且这种转变有时候还能够使语言更加新颖和精彩。

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很男人”和“很女人”。“男人”和“女人”本是名词,由于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临时当作形容词用,语义由具体变为抽象。“很女人”是“很有女人味”的意思;“很男人”是“很有男人味”的意思。这就使语言更加活泼、风趣。

老舍《离婚》中有个句子:“在他心的深处,他似乎很怕变成张大哥第二,‘科员’了一辈子,自己受了冤屈都一点也不敢豪横。”这个例句中“科员”原是名词,在这里临时用作动词,意思是做科员,突出了“科员”的平庸、卑微。

所以说,中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临时改变词性,来使作文语言更有“陌生感”,更加新颖。

二、临时改变词语的色彩,使语言出彩

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词语的色彩可以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一个词语的色彩是固定的,但是为了语言的艺术效果,在恰当的时候也可以临时改变。

1.感情色彩的临时改变。感情色彩是词义中表示人的主观评价的色彩。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这些词有各自的适用对象和范围。但有时却故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 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今已有一男一妇,均狡猾可喜。”“狡猾”贬词褒用,表达出父亲对子女的深情挚爱, 且极富风趣。“一块庞然大物裹了一身绸缎。”量词“块”本无褒贬色彩,与“庞然大物”搭配起来,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表现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厌恶之情。

2.语体色彩的临时改变。语体色彩,一般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前者生动活泼,后者庄重典雅;使用环境也有区别。但有时改变语体的色彩,往往会产生夸张、幽默的表达效果。

“一上桌,他就坐下,直吃得海阔天空, 还命令茶房添汤换饭。”“海阔天空”,这里表示吃光了、吃空了,书面语词口语化,临时变易了词的语体色彩,显得轻松风趣、诙谐幽默。

临时改变词语的色彩,一般来说可以增添语言的风趣、诙谐。中学生可以在适当情况下,灵活运用。

三、临时改变句子的组合方式,使语言出彩

词语的词性和色彩,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临时改变并让语言出彩,那么句子的组合方式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答案是肯定的。鉴于中学生的学力,可以使用易位和拼贴这两种方法。

1.易位。易位是指句子中成分位置颠倒。这可以起到强调和突出句子某个成分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更有文采。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在这个例句中,修饰语“嫩嫩的,绿绿的”位置后移,强调了春草的绿和嫩。“那双大眼踩住了他的命,仿佛是。”(老舍《离婚》)在这个例句中,“仿佛是”后置,强化了情状,深化了意境。

2.拼贴。拼贴,也称列锦,是指将若干个在语法和逻辑上或有联系或无联系的语言片断拼接在一起。这种形式可以营造气势、宣泄情绪和烘托气氛。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句由九个名词分别排列为三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几个名词浓重地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并将读者带入思乡、凄凉的意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营造凄美的意境,宣泄了浓郁的离情别绪,烘托出空虚寂寞的气氛。

易位和拼贴,都是对常规句子组合方式的改变。中学生灵活应用这两种手法,能够使自己的语言更加闪亮,璀璨夺目。

初中作文指导作文语言 篇8

关键词 语言模因 初中写作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1]。写作作为一项语言技能,是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体现。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在扩大人际交往、开拓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优势。

对于初中写作而言,课标规定在义务教育9年结束时学生应达到五级水平,从收集素材、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以及认知的角度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不仅要利用写作基本知识遣词造句,而且要以英语思维方式合乎逻辑地表达思想,可见对学生写作水平要求之高。

一、语言模因论概述

1.语言模因的概念

Blackmore指出:“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被传播、仿制时才具有模因性,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Meme)。”[2]从语言角度看,那些被大量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语言单位,包括字、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即语言模因。

2.语言模因的传播方式

语言模因的传播有两种方式,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的传播方式即相同信息的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表现形式可以不同,但内容却是相同的。例如,当学生表达“认为”这一动作时通常采用“think”一词,通篇采用显得枯燥无味,此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动词来替换,如hold、consider、maintain、insist等,使文章语言显得更加多变和精准。而表现型传播方式指模因的复制和传播采用同一表现形式,但分别按需要表达不同的内容[3]。

3.语言模因与英语教学

Heylighten指出,强势语言模因的形成经过四个阶段:同化,即寻找新宿主的过程;记忆,即在宿主的记忆里保留的时间;表达,即从记忆模式转换为能被人所感知的物质形式;传播,即借助一些稳定的物质载体或媒介进行广泛流传[4]。这四个阶段形成动态的复制环路,每个阶段中都有淘汰和保留下来的语言模因。

陈新仁认为,语言模因论指导下的模仿学习更强调“创造性”[3]。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将要求掌握的模因进行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同时实现语言模因的复制和更新。

4.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特点

(1)重过程

①认知步骤环环相扣,注重程序性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注意刺激、刺激编码、信息的贮存与提取[5]。同化是语言模因遇到新的宿主并被宿主所认可、接受的阶段[6],学生接收到语言刺激并进入短暂的工作记忆,通过视觉、听觉和发音形式等方式理解语言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记忆即在学生进一步加工编码的基础上储存语言;表达与传播即当学生需要使用某些语言模因时,可以根据文章体裁、语境和想要表达的意义等线索提取信息。四个环节在符合学生基本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前提条件,不可随意改变其顺序。

②学习策略步步呈现,注重迁移性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初中学生已经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能够使用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在写作教学的四个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应该做什么,长此以往,便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迁移到其他的学习任务中。

例如:在同化语言阶段,教师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资源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或工具书中的优秀范文,选取个性化的语言模因;在记忆阶段,指导学生明确自己记忆的需要,采取有效方法记忆语言模因;在表达和传播阶段,鼓励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意思表达明确,遇到困难时有效地寻求帮助等。

③口语写作齐头并进,注重互动性

语言模因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学生“说”的分量。对于发言者而言,“说”的环节有助于减少语句不通、语法滥用等情况,将语言形式和含义与他人分享;对于听者来说,能够锻炼其将声音信号转化为语言意思的能力,理解所表达的内容。此外,听者可以给予反馈和评价,在增加学生口语表达机会的同时,逐渐转变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重结果

①模仿第一性

陈新仁指出,模仿是模因得以传递的关键[3]。对于初学者来说,当同化并记忆一定的语言模因后,可以试图模仿这些地道的表达方式,从而确保迅速掌握这些句型和结构,保证语言输出的准确性。例如句子“I like running,so its important for me to do exercise every day.”学生既可以使用到介绍自己兴趣爱好的话题中,也可以在给予他人保持健康建议的话题中恰当运用。

②创新根本性

模仿使用是第一步,而模因的根本是在不断模仿中掌握其运用规律,实现创新。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直接引用所接触到的语言模因,更应鼓励其积极创新。通过使用同义词表达相同的信息或者在相同的语言形式中嵌入不同的内容等方式,达到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实现语言模因的传播。

二、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设计

以北师大版初中三年级上册教材Unit 1 Learning to Learn为例,该单元要求学生用英语描述个人学习英语的困难、方法及途径,学会用英语给他人提出学习建议。因此,本研究设计的作文题目如下:假如你是李华,你的美国笔友John来信,想了解你的英语学习情况。请根据他信中提出的问题,给他写一封回信。

1.优秀范文有助同化语言模因

学生在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才能够同化语言模因。因此,在写作教学的伊始,教师要向学生呈现优秀范文,提供仿写对象,输入语言知识和写作素材,实现语言模因对学生的“传染”。教师根据写作的话题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的范文,重点突出学生可模仿写作的词汇、短语、句型,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在同化新的语言模因后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外语写作提供正确的输入资源,成为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基础。

在案例中,教师首先出示自己的范文(如下),引导学生认知英语信件体裁的格式,收信人、写信人的称呼、信头信尾的客套语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一种语言模因进行学习。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总结此类文章的一般写作模式。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着重突出可以借鉴的语言表达形式,引起学生注意。以上步骤,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同化过程,为学生完成自己的作文提供了足够的可理解和利用的语言输入。

2.背诵促进记忆语言模因

从语言模因论角度看,背诵的过程即是积累仿写对象的过程,通过不断朗读、背诵强化语言输入,贮存在头脑中。对于初中生来说,适当背诵重点词汇、句型,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在使用时自动提取。

语言模因论指导下的背诵以运用语言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融入学生个体理解和思考的框架式背诵,学生只须记忆那些能够被应用到自己写作中的表达形式即可。这就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需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筛选有用信息,进行背诵。在案例中,范文着重描述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背诵描述性语言,从而实现表现型的模因创新。

3.口头叙述提高表达语言模因

同化和记忆是语言输入阶段,表达和传播是语言输出阶段。对于初中生而言,如果仅在同化和记忆后便下笔写作,可能会存在句子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等问题。因此,正式写作前,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口头叙述思路,将模仿对象的优秀词汇、句型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同伴和教师给予反馈和评价,实现口头形式的“预写作”,有意识地减少语法和词汇错误。

4.下笔成文实现传播语言模因

在经历同化、记忆和表达后,学生须借助稳定性强的物质载体,把所获得的语言模因加以传输,完成语言模因复制的完整过程。这个步骤既是学生传播他人优秀语言模因的过程,也是创造自己语言模因的经历,为今后使用语言模因,进一步写作练习提供参考。

三、采用语言模因论指导初中写作教学的注意事项

1.精选优秀范文素材

同化优秀的语言模因是指导写作的首要环节,教师应选取模因丰富的材料,使学生明确哪些部分语言可以被同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其理解和编码,为记忆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2.明确背诵记忆重点

在传统的范文背诵中,学生习惯将整篇内容一字不落地全盘接受,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大部分属于机械记忆,并不理解范文表达的意思。在语言模因论视角下,学生只需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那些基本的语言模因,使用时提取相关信息即可。

3.关注基本模因使用

在口语表达阶段,学生要表达出基本的写作思路和使用的语言,出错在所难免。对于基本语言模因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出,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表达方式;对于其他语言方面的错误,教师要委婉地指出,不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及语言表达的欲望。

4.提倡模因自我创新

模因创新是使用语言模因进行写作的较高层次,教师应提倡学生大胆尝试创新,但这种创新能力是以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要鼓励学生一点一滴地积累,关注学习生活中可以创新的语言模因,逐渐克服障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 陈新仁.语用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4] Heylighten,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e evolution.In Proc.16th Int.Congress Cybernetics.Namur:Association Internet,1998.

[5] 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 周瑞英.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作者:刘冰玉(1992-),女,北京丰台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周琳(1963-),女,浙江绍兴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一篇:我最喜欢的广告四年级日记下一篇:高三自我陈述报告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