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务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务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总务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篇1

下面我把2011年下半年总务后勤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向各位做一阐述,恳望各位监督实施并提宝贵意见。

本学期,紧紧围绕学校2011年的工作计划,在“严、细、实、恒”上下功夫,全面而富有创新地开展总务后勤工作。

一、强化服务意识,注重服务实效,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1、加强后勤内部管理,构建一批乐于奉献的后勤服务群体

树立“用心服务”,推行“限时服务和温馨服务”,落实“后勤服务信誉承诺卡制”(后勤工作落实反馈卡:事项、原因、负责人签名、服务效果)和“上门服务”制度,把“服务育人”的理念落实到后勤工作的全过程。根据后勤人员工作职责及工作落实情况,实行工作过程考核(总务处将根据学校对教职工的考核细则制定尽可能适合总务人员的考核办法)、前勤人员及中层领导评价“多考制”,努力在“服务超前、主动方面”下功夫,逐步实现学校无小事,处处见服务,师生需要就是后勤工作的思想,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责任明、服务好的后勤队伍。

2、深入工作第一线,推行“走动式管理”

推行“走动式管理”,要求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分工,走出办公室,观察各种微妙变化,做到事事留心,处处查寻,使总务后勤工作不留空隙,让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尽在掌握之中,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将结果“负效应”降到最低限度。

3、实行总务工作日汇总和总务工作点评制度。根据总务人员岗位职责和分工情况,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的执行力,做到工作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优质高效地完成。

二、加强财产管理,树立节源意识,着力打造“节约型”校园。

1、树立节约意识,逐步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氛围

建规立制,大力宣传,营造勤俭节约氛围。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兴仁三中关于倡导节约新风、共创节约型校园,立足“三个做起”即“从自身做起,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强化“四节约”意识即“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的演讲、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将构建“节约型”校园的理念融入学校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的每个角落,内化到每位师生的心理。十月份为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月。

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做到检查与考核并举。总务处成立校产管理检查小组,跟踪检查监管,做到周查、月结,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与政教处协调加大考核比例分值,纳入班级考核。

层层把关,从细微处下功夫。班级、处室用品在限额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由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填好《物资领用申请单》(大额物品必须由校长方可支取。需采购物品必须填好《物资采购申请单》,由总务处考察提出建议,校长签名同意后方可采购,做到计划用钱、合理用钱、科学用钱、节约用钱,逐步完善管理程序,由开始时“要什么给什么”变为“确实需要什

么才给什么”。对于正常损坏的卫生用品、办公用品、教学用品,可以以旧换新,注意每一个节约环节,堵塞每一个浪费漏洞。

身体力行,做勤俭节约的楷模。总务处成立校产管理维修小组,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分工练就专业特长,努力做到“能自己干的不求人,自己不能干的求人教”,达到“各执一长,全面发展”,变原来的“花钱请人干”为“自己动手做”,对损坏的门、窗、橱、桌、锁等进行维修或更换,对损坏的水桶、拖把、铁托等卫生工具进行回收、维修再利用。

2、建立校产管理网络,活用财产微机化管理模式

总务处成立校产管理检查小组,把财产物资和公共设施的管理落实到处室、班级,班主任将公物管理落实到学生,做到责任到人,目标明确。校产管理考核小组每月定期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纳入班级考核,做为学期末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对于人为因素或管理不善损坏或丢失物品按照《学校财产管理及损坏赔偿的有关规定》,由行为人或责任人进行赔偿,并视其情节轻重扣班级考核分。九月份将进行公物管理讲座。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凸现信息技术在学校财产管理及库存物资中的重要作用。固定资产微机管理和库存物资微机管理是本学年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固定资产管理员协调部门财产管理员对固定资产账目、数据进行梳理、审查、登记和微机录入,实行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对购入、调拨、分配等增加的固定资产,属于哪个部门,部门管理员要填好“固定资产增加凭单”,并做好录入;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核对、编号和录入(前期已完成处室、教室学校财产核对工作);对调出、报损、报废的固定资产,经审核小组鉴定商榷同意后,由部门管理员填制“固定资产减损凭单”,总管理员完成上报审批手续,审批后部门管理员可在微机中予以消帐;对于减少(含流失、损坏的)固定资产,查明原因,追究管理者或责任人的责任,使校产管理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

三、搞好校园环境,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总务处将根据学校要求,将对实验综合楼、教学楼、教师宿舍楼及墙体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学校安排进行维修,确保校舍设施的正常使用。

营造优美的育人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发挥人文关怀的潜在影响力。总务处将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加大校园环境治理力度。对现有的花草树木及时修剪,在“档次”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交,树木与花卉并存,大片绿化与小景设置结合,使校园成为四季长青、月月飘香的花园,进一步打造校中有园、园中有林,绿树红花相映、令人赏心悦目的生态绿色之美,为师生创造温馨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四、规范水电管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认真制定和落实《兴仁三中用水、用电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定期检查水电线路,及时排除水电设施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证学校所有水电设施的安全运行,杜绝因水电设施引发的事故发生。厉行节约,规范水电管理,每周统计一次水总表,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查表及时准确,不漏查、漏报,水电表每季度查一次,把结果纳入微机管理,并公诸于众,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本学期集中对用水用电情况普查一遍。

五、安全护航,搭建学校全面发展平台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建立“多点式”安全屏障,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和检查小组,建立安全管理网络,九月份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克服麻痹思想,做到“四及时”:围墙有问题及时维修,校舍有损坏及时修复,管道线路有问题及时改造,消防、应急设施不足及时添置,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做到“校园是我家,安全靠大家”,居安思危,警种长鸣。

六、注重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公开

学校财务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财务人员严格财经纪律,认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好各类帐、薄、本、表、册,并纳入微机管理;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定期进行财务公开,增加财务收支的透明度,强化民主监督作用;勤俭理财,搞好资金划拨使用的上通下达,保证教学办公用品的经费使用;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支。

七、继续加强食堂管理。

总务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篇2

对于企业而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得标准者得天下”, 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已经远远超越“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 意味着企业有统一的行为准则, 有利于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研发、设计、生产和营销成本, 提升品牌价值,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已成为企业开创市场继而占领市场制高点、掌控市场话语权的利器。当代一些中外知名企业之所以成功, 与标准化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推行基层管理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基层单位是企业管理中最小的细胞, 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基层的稳定与否会危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就公司这个大系统来说, 基层单位的生产、经营、安全、设备就是子系统, 子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发展, 影响公司效益的提高和创收。因此, 只有加强基层标准化工作, 按标准操作, 规避风险, 内挖潜力, 外树形象, 使基层员工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 办事有标准, 工作有检查, 效果有奖惩, 才能强化公司基础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

针对基层基本的管理工作, 形成以业务为主导, 以组织职能和岗位职责为基础, 融入各类专业管理要求的一套管理体系。基层管理标准化也是为基层单位在生产、安全、经营、设备等管理范围内保持最佳秩序, 获得最高效率的一种管控方式。其目的是建立基层管理架构, 以基层管理稳定保障基层队伍稳定, 为基础管理提升和管理持续改进奠定基础, 在基层形成一套管理体系、一套制度要求、一套岗位职责、一套绩效考核, 着力解决长期困扰基层管理中的制度要求多、检查资料多、负担重;管理多头、标准繁杂、难适应;凭经验管理、应付执行、管理水平低等“老大难”问题, 引导基层管理做正确的事, 规范员工掌握正确做事的方法和标准, 最终使基层各类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行动和高效率的运行。

三、大力推行基层管理标准化的具体工作步骤

2014年初, 根据集团公司“立标准、建规范、树典型”的要求和川庆公司下发的《川庆钻探公司基层管理标准化工作安排》的通知, 结合公司三基工作要求的实际需要, 2月18日公司下发了《开展“基层管理标准化建设年”活动》, 启动了公司系统进行基层管理标准化的工作。开展了《基层管理标准化手册》 (以下简称《手册》) 的编制和运行试点。具体分以下六个节点逐步实施:

1. 组织召开基层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启动会。根据川庆公司《指南》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框架, 结合基层自身实际情况, 就《手册》进行编制, 明确了顶层设计、调研试点、整理完善、全面推广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步骤。

2. 组织6个相关部门深入到遂宁片区进行调研, 详细了解了遂宁分公司运输中队、特车中队、渝安分公司遂宁中队的试点情况, 系统梳理了基层管理标准化的适用范围、基层的组织机构与职责、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基础资料、检查考核五方面内容的工作思路, 基层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3. 再次组织6个相关部门到成都分公司进行现场办公, 在对成都分公司特车中队、运输中队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 系统梳理各专业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和要求, 持续简化管理流程, 完善流程控制点和控制措施。同时, 规避管理界面不清、职责交叉、重复, 归并统一基础表单及台帐, 减少重复性资料,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初步形成了《手册》初稿。

4. 下发《手册》初稿的征集意见通知, 共收集基层的意见和建议五条, 通过逐点讨论后各相关部室再次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 最终完成了《手册》。

5. 组织各基层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基层管理标准化培训, 将该《手册》内容及要求进行全面的学习和培训, 为进一步在公司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

6. 手册全面推广试运行阶段, 公司各基层单位将严格对照手册的内容及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 认真细致、真实有效的填写各项表单证据, 全面落实基层管理标准化的各项工作。

四、标准化手册的编制依据、思路和管理架构

1. 关于标准化手册编写的依据

本《手册》涉及的管理标准编制, 按照GB/T1.1—2009的要求编写。主要以公司各基层单位现行管理为基础, 借鉴采用川庆公司钻井队管理标准化的部分管理规定, 并结合公司最新管理要求进行了修订、补充、优化、完善。本《手册》中的管理标准内容, 其管理架构适应于公司各类基层单位。

2. 基层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思路

公司推行基层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思路, 就是加强基层管理的整体优化增强系统性, 固化基层管理的有效方法提高适应性, 明晰基层管理的规定动作严格规范性, 强化组织和岗位责任提升执行力, 实现基层的常态化、重复性管理标准化, 特殊、变更性管理规范化, 全面推动基层工作的管理、操作、培训、检查、考核等, 实现按标准执行的一套管理。从而进一步巩固和促进公司基础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为打造一流的石油工程物流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持续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为了进一步有效的推动基层管理标准化工作, 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是:

1. 根据公司近期业务结构调整方案, 进一步梳理《手册》内容, 充分发挥两级机关对基层管理的总结、分析、帮助、指导作用, 落实“复杂的问题有管理层来做, 明确的要求交给基层执行”的管理理念。

2. 始终坚持以适应和满足基层管理需要, 落实手册内容为着力点, 注重手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 理解和掌握手册内容, 全面执行手册工作要求。

3. 全面树立标准化管理意识, 手册推行后, 机关对基层的检查内容和要求, 要围绕管理标准来进行, 避免管理多头, 要求不一致问题得出现。同时要健全完善按标准执行认定和追究责任的管理机制。

4. 在《手册》试运行过程中要实事求是, 结合工作实际和管理需要, 注重收集、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适应的内容, 提出适应的管理意见和建议, 及时上报管理部门。

六、结语

目前, 公司正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基层的标准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层管理构架, 各分公司、事业部也应强化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强化标准实施效果跟踪评价, 适时开展标准实施监督, 不断提升公司标准化能力, 为公司三基工作的持续提升和改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基层是企业管理中最小的细胞, 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基层的稳定与否会危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基层管理标准化是公司推进三基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 旨在规范员工掌握正确做事的方法和标准, 最终使基层各类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行动和高效率的运行, 从而全面提升公司三基工作水平。

医院总务科管理与经费控制分析 篇3

关键词:医院总务科 服务质量 经费控制

医院总务科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因此总务科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与医院的医疗服务有着密切的關系,如果没有周全的后勤保障,就会造成医疗工作的中断,影响正常的医疗工作进程,而对于医院总务科的管理不仅仅是设备与后勤的管理,经费管理也是重要的管理部分,所以,我们就对医院总务科的质量与经费管理进行分析论述。

一、医院总务科工作要求分析

随着医院改革深化,以及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于总务科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务科的管理已经不仅仅是服务质量管理,经济管理也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总务的服务质量管理以及经济管理是其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就需要不断根据实际需要,探索发展积极创新,促进总务科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条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发展。

对于医院总务科的要求,首先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其中包括岗位职责、服务制度以及相关物资保障和工作质量考核的制度条例,逐渐完成总务科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加强服务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设备的维修制度,促进设备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服务制度,将服务标准化,实现与服务时限以及保障设备物资的统一。

对于医院总务科的经费控制,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据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通过相关的管理技术以及方法,加强医疗、教学以及科研等过程中的计划安排以及核算监督,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促进医院各项服务不断发展,将有限的资金合理的规划使用,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二、提高总务科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

1、完善相关质量管理组织。通过建立质量管理组织,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实际中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明确质量管理的相关职责,完善质量考核体系,收集服务信息,进行综合评定,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改正计划,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

2、制定明确的服务质量管理计划。要做好服务质量管理,就要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就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恰当的更新设备或者维护,加强相关的考核论证,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尽快投入使用;根据相关固定设立相应的岗位职责以及安全制度,明确相关的操作流程,保证操作和能够安全使用;对于设备的使用要做好记录,准确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及时的做好医疗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要提高服务的效率,就要提高时间使用率,根据相关工作的要求把握好工作时限。

3、强化服务质量的缺陷管理。制定工作计划前做好缺陷预测,防止执行计划时出现缺陷。在执行计划时和具体服务工作中,要深实际了解情况,做到早发现缺陷,早处理,以造成后果。遇有工作量较大而需要多工种协调时,现场办公的方式,召集有关人员,明确目标、完成时间、指定责任人,提出协调方法,以工作中出现缺陷。当发现服务缺陷时,要及时纠正,以免缺陷重复出现。实行服务人员自控、班组自控、总务科控的质控方法,做到服务质量层层把关。

4、做好服务质量信息反馈与收集工作。确定搜集信息方法:当前通常采用的方法:①行政查房;②满意度调查;③个别征求意见。进行信息综合分析:总务科将搜集的信息要认真地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好的经验,及时表扬好人好事,纠正问题,确定质量目标,再进行服务。

三、总务科经费管理方法分析

近几年来,医院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但是经费支出也在逐年增加,其中有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资源浪费,主要由于缺乏长期的管理目标和统一规划,各种维修没有严密的计划和可以遵循的规章制度,各种办公以及行政费用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后勤员工的节约意识不强,导致了医院经费的随意支出和浪费。

要做好经费控制管理的相关工作,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骨干起到一定的作用,加强员工的宣传教育,促进总务科相关员工端庄思想,提高认识,加强节约意识,制定相关条例,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保证经费的合理正常使用,提高服务质量。

2、制定详细的服务质量标准,整顿相关服务机构,落实相关责任制,明确服务管理目标,通过用户反馈信息,核查服务质量,经过服务质量考核小组的考核评价,对相关服务进行打分,将其与当月奖金挂钩,促进服务质量的管理。

3、加强经费控制,严格核算制度,按总务科服务工种,逐项制定全年经济计划指标,经反复论证,认定确实可行后,再落实到班组和个人,由各班组长签订合同,分级把关。在保证服务供给的基础上,超支罚款,节约提成。

4、分项、分品种摸清总务科各班组经费开支渠道,凡进出总务科的每一张发票(少至几分钱)都要分门别类立帐登记把关,建立月审查制度。对物资购进发出进行严格检查控制,以确保促进医院的节支。

5、处理好国家、医院、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完成医院规定任务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调动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如我院汽车班在保证完成医院各项运输任务的同时,利用现有运输工具班外创收,按比例分成。这样既提高了汽车的使用率,搞活了经济,又充分调动了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总结

随着医院的发展,各项医疗事业取得很大进步,但是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依然需要运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不仅是服务管理还是质量管理,对于医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葛登洲,丛庆珍,常连甲,郇淑英.实行标准化管理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J].中国医院管理;1981年01期

[2]李淑萍.医院财务管理问题之我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2期

总务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篇4

信息管理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医院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获取信息的质量。所以,加强医院信息的现代化管理,对于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相关的医院信息管理思路进行了探讨。

档案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医院发展历程的文化载体,不但记录了医院自开建以来所有的病历以及研究成果,还记录了医院规模扩建,人事变动以及各种管理资料。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院档案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所以医院档案管理必须做出改变,本文提出了相关管理改善的策略和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

总务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篇5

张 兵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设备故障预防性维修工作,是优化维修制度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对设备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设备故障的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定方法,确定各故障的预防性维修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的统计、评估等手段,在保障设备完好的前提下,以维修停机损失最小为目标,对设备的维修策略进行优化。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高效、合理的制定出维修计划,合理降低维修成本把好第一关。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安排维修工、操作员加强设备的按时保养工作,防止误保,杜绝漏保。由于保养不当是造成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保养工作必须强制执行。设备管理员要按照机械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并与操作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督导保养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维修工、操作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搞好设备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次数,缩小故障规模,节约维修成本。因此保养工作要从源头抓起,防止以修带养。

第二、提高维修、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1)维修、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性能和原理不了解,不熟悉往往是造成机械事故的原因。因此,降低维修成本首先要加强对操作人员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设备管理、操作人员要实行竞聘上岗,挑选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才。

(2)对机械的日常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不但要包含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而且要包含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的记录(运转记录)。以便分析、判断机械故障,及时而准确地消除故障隐患。

第三、加强对人、机的管理

人、机的管理、使用、维修、保养是保证设备实现完好施工的重要一环。管理方法如下:

1、对设备及操作员的管理,实行“四定一必须”即:定人、定机、定操作规程、定管理制度和必须先培训后上岗。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培训工作由有经验的主管领导或操作员负责,条件许可时可以到生产厂家学习。

2、注重安全管理。操作员不允许擅自更改控制系统,防止发生触电和设备损坏事故。维修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穿紧身衣服;维修时必须悬挂警视牌;总电源必须断电、锁闭;旋转运动机械维修时必须设置卡死装置防止设备转动造成事故。第四、建立健全必要的技术档案

为了加强对搅拌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保养,应建立“三档。“三档”即设备随机档案、技术维护档案、运转记录档案。这项工作要由设备管理员和操作员来做,做到及时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确填写各种数据。

第五、在实际的机械维修保养过程中,应继续提高机械维修质量和维修工素质。因机械修理质量不过关而出现的二次修理以及修理材料、工时的浪费现象很普遍,导致了机械维修费用居高不下,甚至超过该配件的原值。对于现场人员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应当联系专业厂家来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对于机械内部修理应做到维修规范化,引进和探索新的维修工艺,杜绝浪费与延时。其次要提高机械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必要时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机械维修队伍。

体卫思路与措施 篇6

体卫工作思路与措施

刘金海杜宾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重点;切实引导、鼓励和组织好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卫生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保障措施:

1、以常规检查为抓手,实施体育卫生教育课程保障 以我股自主和与他股室站联合的各种检查为契机,督促各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高质量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建立健全教研制度,重视教学教研工作,按要求配齐、配足学校器材,建好运动场地,充分保障各种器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

2、大力推进课外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

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督促各校纷纷确定几项适合自己的阳光体育锻炼项目和大课间运动项目,报普教股备案后,要求各校定期将活动照片、资料和保障器材等情况上交普教股或上传普教股

邮箱。

各中小学可以考虑上下午各设立一节30分钟的大课间,以充分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效的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健康理念落到实处。在大课间开展广播体操、太极拳、健美操、跳绳、踢毽子、抖空竹、呼啦圈、轮滑、田径类、球类等适合城乡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3、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建设健康校园

总务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篇7

关键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思路措施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置概况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 是由国务院根据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申请, 批准设立的海关实行封闭管理的境内特定区域。其定位为“境内关外”, 即所谓“一线”与“二线”:“一线” (区内与境外之间) 是保税备案管理, 免征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二线” (区内与境内区外之间) 进行正式进出口报关管理, 按规定缴纳进口关税和办理出口退税等。截至2015年1月27日, 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共有6大类 (包括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跨境工业园边境合作区) , 数量已达120个。

(一) 区域设置种类较多、功能不一

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经历了从功能不断细分到逐步整合的过程。在设置初期, 不同区域的定位、功能各不相同。如出口加工区只从事保税加工业务, 而保税物流园区只从事保税物流业务, 保税业务被一分为二。随着区域经济发展, 单一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产业链与供应链不配套等矛盾进一步显现。2005年、2006年, 国家分别在上海、苏州分别设立保税港区与综合保税区。两类保税区域均在固有国际贸易、仓储加工等功能基础上增加港口运输等功能, 叠加效应明显。

(二) 区域政策“大同小异”

1、海关政策。

一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物理隔离”。即设置符合要求的卡口、围网隔离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及其他监管所需设施, 实行24小时监管。二是区域功能有别。保税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均能开展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加工制造等业务;保税物流园区可开展除加工制造以外的国际贸易、仓储物流等业务;出口加工区与跨境工业区基本一致, 主要从事加工贸易及相关业务。

2、外汇政策。

随着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的深入,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思路与手段已明显落后于区外, 为了尽快填平区内政策“洼地”, 外汇局及时跟进区内外汇管理政策, 制定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及《关于改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通知》, 进一步发挥外汇管理政策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支持作用。

3、税收政策。

保税物流园区等五个保税监管区域均实行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 可即时办理退税;保税区实行国内货物离境退税。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政策沿革

第一阶段:汇兑便利 (1991-1997) 。1991年、1996年外汇局相继出台《保税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与《保税区外汇管理办法》, 两个办法均列明保税区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基本遵循“自由兑换”原则。一是明确规定企业经营范围内的用汇持合同发票等单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现汇或购汇汇出手续;二是外汇收入调回境内后, 留存现汇或结汇自主决定;三是上述政策与同时期区外经常项目的用汇额度管理、进口付汇备案、核销等较为严格的措施相比, 优势较为明显。

第二阶段:政策收紧 (1997-2001年) 。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个别企业利用保税区优惠政策开展逃套骗汇等不法经营活动。为了加强保税区外汇管理, 堵塞保税区逃套骗汇的漏洞, 促进保税区健康发展, 外汇局于1998年9月1日出台《关于保税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强调区内企业所有对境外及区外付汇不得购汇等要求, 打击逃套骗汇行为成效明显, 但同时也对保税区涉外经济正常发展产生影响。

第三阶段:政策微调 (2002-2006年) 。随着保税区外汇收支形势的变化, 外汇局适时对区域外汇管理政策进行了调整, 于2002年重新修订公布了《保税区外汇管理办法》, 对区域支柱产业适度放宽购汇了限制。具体措施:一是在延续经常项目对外支付不得购汇的同时, 允许分拨企业、加工企业凭相关交易单证办理购付汇手续;二是要求资金流与货物流一致, 并明确付汇审核单证;三是区内外之间的贸易项下非保税货物交易可以外币或人民币计价。

第四阶段:政策趋向宽松 (2007-2012年) 。2007年, 外汇局对各区域外汇政策进行整合, 出台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 在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背景下, 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趋向宽松, 由重流出监管向均衡监管转变。一是取消区内企业购汇限制, 建立预付货款等结算方式事后核销制度;二是区分保税业务、非保税业务。非保税业务按照区外政策办理;三是外汇收入不再强制调回境内;四是区内外之间的贸易项下交易可以外币或人民币计价。

第五阶段:政策及时跟进 (2013年-) 。为适应经常项目货物贸易改革, 2013年4月外汇局出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 于201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办法拉平了区内外政策优惠, 规定区内企业外汇收支实行与区外一致的外汇管理, 但仍然允许区内企业采用外币计价结算、允许区内企业采取货物流与资金流不对应的交易方式。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制度设计囿于海关管理配套

长期以来, 海关将特殊监管区域视同境外, 对货物流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管理原则。一是将境外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视为一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境内其他区域之间视为二线;二是进口货物进入一线, 管理宽松、无需完税, 进口货物进入二线, 管理严格, 必须完税。现行外汇管理政策在制度设计上局限于为海关提供政策配套, 监管重心置于资金流与货物流是否一致之上。现有制度设计理念, 难以避免对海关管理模式的跟随配套。并且直接导致企业提交单证困难, 交易成本增加。

(二) 个性化政策需求难以满足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从最初设立至今已经过20余年, 各地保税监管区域发展状况不尽相同, 优势产业、发展方向也千差万别。现行政策立足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共性业务开展模式, “一刀切”式制定管理措施, 侧重于解决具体操作问题。随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济发展, 现行政策与各区域发展中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与面临的特殊问题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 现行政策也未能对地方外汇局制定符合本区域特点与发展的方向的专项政策创新与先行先试预留制度设计空间。未来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自由港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而且当前的外汇管理政策缺乏相应的弹性, 前瞻性不足。

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调整的思路与措施建议

(一) 调整思路, 重构政策顶层设计

《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 各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进一步整合优化。国家对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定位已接近自由贸易区, 外汇管理也应跳出海关对货物流划分“一二线”的管理思路, 围绕资金流重构制度顶层设计。一是从总量上把握外汇管理真实性审核的要求。不再拘泥于货物流与资金流一一对应的管理原则。树立以离岸账户、在岸划分一、二线, 符合外汇资金流动特点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思路, 即境外资金进出离岸账户自由, 资金跨境重点监管。二是以区内企业为监管主体, 区内企业对境内或境外交易审核单证统一, 不再列举海关单据名称, 统称海关单证, 并且大幅简化。三是将监管重心后移, 将重视前置性审核转为重点对异常资金流动进行监测、核查。

(二) 鼓励创新、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应深入落实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要求, 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为外汇管理改革试验区, 允许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进行外汇管理创新, 保持“区内适度超前”优势。一方面外汇局总局出台外汇业务、外汇市场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可在保税监管区域内先行先试;另一方面鼓励地方外汇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模式, 有针对性的制定外汇管理措施。向总局备案后, 地方外汇局可根据区域特点与发展方向进行外汇管理创新试点。同时加强政策跟踪反馈, 定期向总局报告政策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寇霭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监测核查方法探索.华北金融, 2014 (8)

[2]王志明.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监管体制改革探索.学海, 2014 (6)

总务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篇8

关键词:河南 高等职业教育 中原经济区

一、引言

河南高职教育在政策环境、办学基础条件和发展规模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受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河南高职教育在发展思路和培养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想认识不足导致办学定位不准确,职教体系尚需完善;专业设置与中原经济区产业调整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和深化;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匮乏;社会服务功能相对比较滞后。因此,提升河南高职教育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服务职能是当前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二、高职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思路

增强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的融合度和适应性,提升河南高职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必须使河南高职教育走“三协调一互动”之路,即发展规模与中原经济区发展速度相协调;专业设置与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相协调;人才培养与中原经济区用人标准相协调;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发展存在互动。

(一)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与中原经济区发展速度相协调

随着中原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各高职院校的校园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招生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在大幅度增加,这种所谓“超常规、跨越式”的外延型扩张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师资明显不足、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就业压力日趋加大等新问题。为此,省内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把发展的重点从规模和外延上转移到质量与内涵的提升上来。省教育主管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适当控制和稳定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并且要积极考虑与中原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协调,切实把高职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面来。

(二)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相协调

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发了社会职业工种、技术内涵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巨大变化,进而引发高等院校不同专业报考人数冷热不均的现象严重。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省内各高职院校要注意依据这些变化调整专业设置,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尽量减少或避免发生“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风险。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在各高职院校申请或调整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并实施控制,努力使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达到最优化。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中原经济区用人标准相协调

教育主管部门可依据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等级标准来制定符合中原经济区实际发展状况的用人标准。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技能培养、职业资格证书要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结合。省内各高职院校应该依照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的职业分类和标准,主动去适应中原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参与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培养。

(四)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发展存在互动

河南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互动包括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和政策保障的互动措施。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的实质是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以共同培养人才为目标,本着互惠互利、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校企人才培养共同分担”机制,实现学院、企业和社会的多赢。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发展间政策保障的互动措施是指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动态进程中制定一系列推动河南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通过政策措施的动态调整来促进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高职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措施

(一)政府主导、制度保障、合理调控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高职教育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高职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构建由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构成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体系;改革办学机制,形成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元化办学模式,优化评估机制和细则,激发高职教育活力;合理布局院校空间结构,逐步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采取合理方法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控高职教育系统运行。

(二)加快专业结构调整,适应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已是必然。河南高职院校必须把握大局、抓住时机,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为依据,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产业结构特点进行专业设置。整改滞后专业,控制“热点”专业,加大紧缺专业建设,开发新专业,从长线专业向建设中原经济区迫切需要的短线专业转变,最终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专业结构对接产业结构、专业设置配套区域经济建设的良性运转格局。

(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技能人才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理清“学生、学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解决如何通过学校、企业、政府三方的努力培养出拥有高级应用技能的学生。1.推进政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寻找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进行互动式产学研合作;或者由政府牵头鼓励企业参与办学,走“政校企合作”之路,并保持这种“政府参与、校中有企、企中有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持久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2.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内容和标准。3.加强校际合作,统筹专业集群建设。通过加强校际合作整合、重组和提升中原经济区内城市群、产业群结构,使各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尽可能地对接,优势互补,借力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素质优化结构

在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过程中,河南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必须注重引进从重传授知识的理论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整体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结构。鼓励在职教师进修深造或参加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通过校企合作机制,鼓励教师进入实训基地边实践边提高,实现教学相长;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定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在本校积极培养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引进具有较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充实教师队伍;直接聘用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技术骨干或是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五)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高职院校承担着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应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职业技能和任职资格的培训鉴定等工作。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教师资源优势,鼓励教师和应用技术专家在教学科研之外的业余时间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保障;通过积极开展企业在职职工转岗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农民工就业培训、岗位准入职业资格培训和执业技能鉴定等,使高职院校成为技术技能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冯冲.郑州高职院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J].中州大学学报,2011(6).

[2]赵小丽,路卫红等.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3(1).

[3]郑哲.关于高职校际专业集群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

[4]王燕.中原经济区应构建开放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2(9).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高职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编号:2012-QN-563。

作者简介:

祁让坤(1977— ),男,经济学硕士,经济师,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商学系。

饶培俊(1987— ),男,硕士研究生,郑州交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总务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篇9

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今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目标将出现四大变化:一是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引进国外资金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专门人才转变;二是利用外资的领域将从加工工业为主向服务领域大力推进;三是利用外资的方式在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同时向多方式引资拓展;四是政府对利用外资的管理将从行政性审批为主,向依法规范、引导、监督转变。应当说,“四个转变”是新的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吸收外资政策调整的总体方向。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从配合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吸收外资对产业结构的提升效应,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保持必要的政策调控手段。

一、引导外商投资于资本密集型和资本产出效率比较高的行业,提高工业部门整体

的技术装备水平

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程度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分析表明,长期以来,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性因素对产业结构的提升作用反而产生了负向影响。因此,如果能够引导外商更多向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的行业投资,外商投资的资本密集优势与这种结构性因素的乘数效果结合在一起,对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效果将会明显上升。另一方面,作为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资本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为稀缺的要素,因此,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应当是整体经济结构升级的主要标志之一。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人均资产水平、单位资产的产出效率明显高于工业部门平均水平,如果鼓励外商投资于这些行业领域、各相关产业以及工业部门整体的技术装备程度和资本产出效率将会显著提高。此外,这些产业投资的增长将产生对装备和生产技术手段的大量需求,能够为国内装备工业生产提供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结果表明,在最终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对总需求增长的诱发效果高于其他最终需求项目。因此,如果上述产业发展带动了国内装备工业的需求增长,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总需求的增长水平。

根据行业分析的结果,在一些国家应当鼓励投资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领域,综合税负高于工业平均税负水平,而且长期以来成为影响外商面向这些行业投资决策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中设备和技术投资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在国内缺乏足够替代能力和设备进口关税水平仍然比较高的条件下,对投资设备进口征收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将明显提高投资成本,严重制约资本密集型行业吸收外资的增长和结构调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应适当调整行业税收结构,减轻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企业税负水平;另一方面,对列为鼓励性行业目录的外商投资项目的设备进口继续实施减免税优惠政策,以保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二、通过吸引外商投资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

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纺织、普通机械、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作为基础材料和投资材料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在整体工业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行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也是比较优势的所在。这些领域的结构调整政府已经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应当大力吸引包括外商投资在内的资金参与这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品多数已经在市场上供过于求,而且行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进展相对滞后。因此,应当尽量减少增加新的项目,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加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当结合这些传统产业国有经济基础雄厚的特点,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和购并环境,鼓励外资以技术和设备等方式参股、购并和进行资产重组。为传统产业尽快实现技术升级创造条件。

三、允许外商风险资金参与创业型企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奠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当区别不同领域技术发展的现状采用不同的利用外资方式。对于经过努力可以自主开发并形成优势的高新技术,要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尖端技术,增强自主开发研究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对于具备一定实力而且市场前景广阔的技术产业,应当与外商投资企业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对于投资巨大,技术不容易引进,依靠自身能力难以取得较快发展的产业,要放开股权、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允许外商独资经营,在中国获得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在完善高科技风险企业投资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其中发挥资本市场创业板块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是改善风险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有限、机制不够灵活,证券市场的创业板块迟迟未能推出,尤其在外资参与风险投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尚未形成。为了鼓励外资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方面的问题应当尽快予以解决。

四、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升级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形成了大量的垄断行业,大大提高了社会成本,对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形成制约。随着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垄断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应当逐步减少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允许外商投资金融、保险、证券、旅游、能源生产与供应、交通设施建设、环保等领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发展基础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配套和服务能力。在一些基础设施和领域可以更多通过BOT等项目融资方式或者其他一些金融创新手段筹集资金,在提高社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同时,确保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取得最大均衡。

五、继续鼓励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和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社会就业基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为中国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与资本要素结合的机会,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在今后相当长时期,这种方式仍然是中国吸收过剩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继续鼓励外商向服装、纺织、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投资,显然会对扩大就业需求产生良好效果。但是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等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来看,还是应当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同时劳动力吸纳效果明显的行业吸引外商投资,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缓解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失业压力,同时有助于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

例如,电子通讯设备产业是工业部门中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行业,目前,这一行业的“三资”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三资”企业就业人数的11.5%,就吸收就业规模而言仅次于服装行业的11.9%居第二位。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金属制品也具有类似的特点。由于这些行业不论是资产装备还是吸收就业的

规模都超过了其他工业部门,劳动力需求每增长1%带来的新增就业人数大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鼓励外商增加在这些行业的投资,有利于扩大就业总量规模,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业部门整体的技术装备水平。此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复杂或者深加工产品,由于其生产链条长、需要较多配套生产等特点,每增加单位需求对劳动力需求的综合(直接和间接)诱发效果可能会高于工业平均水平。例如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赵晋平:“中国劳动力投入的产业关联结构――与日本的比较”《亚洲经济》(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1994年第7期),社会总需求增加带来的就业需求诱发效果最大的行业,除了纺织品制造业、建筑材料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外,还包括了一般机械、金属制品、化工、电气机械等资金密集型产业。主要原因:一是这些行业本身就业规模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比较高;二是由于最终诱发效果中包括了对其他上游配套工业的间接诱发部分。因此,鼓励外商投资于以上述产品为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生产手段和出口商品来源的行业部门,将会增加对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产生明显的劳动力吸纳效果。

在中国的“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目标。目前,服务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基础最为薄弱、最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之一。因此,通过鼓励外商向服务业投资,不仅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兑现入世承诺的需要,实际上也是中国实现结构调整目标、改善服务质量和环境,提高经济整体实力的必要举措。另一方面,多数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这些行业规模,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同样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在服务业中,单位总需求产生的劳动力诱发需求都比较高。商业、饮食业高居第一位,其次是教育科研医疗部门、运输、社会服务等,从这些主要服务业的相对劳动力吸纳效果来看,普遍高于工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这些行业投资每增长一个单位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增长率超过工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如果能够通过吸收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对于解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将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

六、鼓励外商向需求诱发效果明显的产业投资,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和市场资源,扩大对外贸易出口

不同产业需求增长对社会总需求的拉动效果存在明显差别,有些产业由于生产所需要的较长零部件、原材料供应链条,单位产品需求增长对各产业需求的波及效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一般把反映某种产品需求增长对各部门需求增长影响程度的指标称为影响力系数,把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产业称作前关联产业。刺激这些产品需求增长往往是总需求政策的重点。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自行车制造业、日用电子器具、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电气机械、文化办公用机械、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农林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前关联产业特点。因此,通过鼓励跨国公司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并利用其营销网络和国际化优势扩大产品出口,带动相关产业和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效果明显超过其他行业部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当注重培养前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国内产业链条。?

此外,从单位销售收入的出口比重来看,皮革毛皮制品、家具制造业、机械、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纺织、食品、服装等行业的出口含量最高,表明这些产品的外向型程度超过其他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比较强。扩大这些领域的外商投资规模,有利于促进整体工业出口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中国工业产品扩大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为了实现促进出口长期持续增长的政策目标,应当进一步完善贸易管理体制,按照我国的入世承诺,尽快实行全面的外贸登记制,并恢复出口“零税率”的正常退税制度,这将有利于加工贸易出口的零部件进口替代,带动国内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七、完善外商中小企业投资的政策环境,提高主导产业的配套能力

按照企业分工的一般性特点,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加工需要大量中小企业为之配套。因此,当地的配套能力如何也是跨国公司投资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目前,许多主导产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比较集中的产业,大量的零部件和材料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国内现有中小企业缺乏符合要求的配套能力。因此,逐步形成跨国公司大型生产加工基地所需要的配套能力,不但有利于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为国内众多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上游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由此可见,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今后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形成主导产业的配套能力,一方面可以发挥当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作用,通过市场导向和政策扶持培育配套能力。近年来,国外许多投资者对民营企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进一步放开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允许国外资金通过参股和购并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形成资产或战略同盟关系,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吸引外国中小企业投资是尽快形成主导产业配套能力的有效捷径。据调查,目前许多中小企业来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具有供货关系的大型跨国公司继续从事配套生产和服务。但是客观上看,中小企业投资在融资、税收、跨国经营、雇佣当地劳动力和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大型企业,而且国内目前也缺乏必要的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因此,为外商中小企业投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鼓励并扶持这些企业为跨国公司发展境内加工基地提供配套,扩大“产业聚积效应”(产业聚积效应是指在中国一些地区的特定产业群体形成过程。譬如,就某一个地区而言,最初阶段首先仅仅是由一些外商投资企业进入该地区,设立加工组装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的零部件需求吸引一些国外相关零部件生产商也进入该地区投资设立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当地开始具备零部件配套能力,进一步吸引新的加工组装企业进入该地区,周而复始,在该地区形成某一产品的完整生产体系,并聚集了大批企业,形成既包括本地企业,也包括外资企业的巨大生产基地。参见(日本)黑田笃郎《中国制造》,东洋经济新报社,5月),应当成为利用外资产业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

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为了解决外资中小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的困难,帮助这些企业回避投资风险。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对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领域,特别是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的配套产业和高科技创业型外商中小企业按照投资额、投入流动资金的一定比例提供在中国国内的信贷担保支持。

八、发挥产业组织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

企业在一定生产链条中的角色分工反映了不同企业资源的组织和配置要求。目前的国际投资活动中,跨国公司出于自身的利益热衷于建立与当地供货厂家的联系,而东道国政府在促进联系中同样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促进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并通过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从中汲取、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促进联系的具体措施:包括提供信息、牵线搭桥、鼓励外资企

业参与旨在提升国内厂家技术能力的解决方案,与外资企业合作制定国内供货厂家的培训计划,以及便于国内供货厂家获取资金的各项方案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已经建立起促进联系的综合方案,有选择地针对一些行业或者企业采取不同的配套政策方案,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常常有针对性的介入有益于联系的增加,从而有利于知识从跨国公司向东道国富有活力的企业部门的传授。促进联系方案越是能与中小企业(SME)发展和有针对性外资政策紧密配合,成果的可能性越大。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方面的种种限制,企业购并、产权交易方面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传统体制造成的地区分割、行业分割等弊端都是影响这种联系的主要负面因素。有必要参考新加坡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将促进联系作为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要一环、作为新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其中,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与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定期对话、协商机制,沟通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就是促进联系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这样的机制可以听取外商投资企业关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意见与看法,宣传政府的产业政策,向跨国公司推荐当地供货企业和服务商,为中小企业创造能够接受大型跨国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和经营能力培训,并成为这些大型公司供货企业的机会。此外,还有通过建立中介机构等方式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等。

九、保持吸引外资政策的连续性,继续改善投资环境

“十五”时期,政府的吸收外资政策将面临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按照WTO多边规则和我国的承诺,清除或修改与这些规则、承诺相抵触的贸易与投资制度和政策,如取消对外资企业在出口比例、外汇平衡和国内采购要求等方面的限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与国内市场开放以及贸易投资活动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如强化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调控手段、逐步改革与减少外资市场准入审批程序等。三是充分利用多边框架下能够享有的制度与政策自主安排空间,在市场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历史时期,有必要保持利用外资政策的连续性,提高对国外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这些调整明显有利于降低外资进入的交易与制度性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对利用外资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从长期来看,如果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制度性成本因素逐步消除,综合实力真正成为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具备了由政策引导向市场引导转变的条件,并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公平竞争环境。作为一种过渡,在许多符合国家新的产业政策目标、确有必要给予特殊优惠和扶持的领域,应当逐步实施不限企业身份的鼓励性政策,如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环保技术应用与推广、落后地区开发等领域都应当实行普遍优惠的产业政策。

应当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年度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在吸收外资方式、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以及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面对各国之间日趋激烈的引资竞争,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必须始终坚持积极吸引外资的基本方针。调查表明,尽管我国已经在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但是诸如政策制定缺乏透明度、变动频繁,政策执行不尽统一、具有随意性,政府工作效率低、缺乏服务意识。市场监管不力、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乱收费严重等等外商关于“软”环境方面的批评依然强烈。许多守法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所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国际接轨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政府应当继续将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吸收外资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完善市场监督机制,通过竞争政策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上一篇:个人工作承诺书格式下一篇:房地产项目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