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推荐15篇)
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校本培训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所在学校和教师本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促进课改实验深入开展的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校本培训对于强化培训效果,延伸培训目的,扩展培训范围,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共同研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本校教师通过上学期的校本培训,自我管理,自我培训的意识提高了,培训学习的行为发生了新变化,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给学校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动力,校本培训,是滋养学校成长的不竭源泉。,但是,通过县教育局的检查验收,我校的校本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使我校的校本培训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地实施新课程,特对本学期的校本培训作出如下计划。
一、统一思想认识,确立校本培训的目标和规划。在本学期的培训工作中,学校要努力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让教师把参与培训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和内在需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克服以往培训流于形式的缺点,本次培训,学校要顾及教师的感受和内在需要,强化教师在培训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优化培训方式,确保教师参加培训的实效性。
1、组织形式
由学校校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以学校培训为重点,以“自修—反思”为培训模式,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教学研讨,信息沟通,经验交流等培训活动。
2、培训规划。
此次培训,内容以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自学培训教材《儿童学习指导》为重点,在培训方式和时间的安排上,都充分考虑每个教师的需求,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突出“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
3、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采取个人自修与培训讲座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校内培训与校外访问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充分调动教师进行自我进修的基础上,学校组织由前次参加中欧项目培训的教师培训讲座,把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同时,要经常和本校“结对子”学校——中心小学进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经验交流。
三、培训要求
学校要切实贯彻市、县、乡校本培训工作的要求,严格按计划进行培训,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定时检查,要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以培训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改,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
(一)凡参加校本培训的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按时参加乡、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能缺勤。每人要有学习笔记(3万字以上)、反思论文(1篇以上)。
(二)学校要有校本培训计划、校本培训活动考勤记录,各项活动记录,学习结束,学校要写出总结,教师要有学习计划、总结。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动机;效果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并逐渐开始实践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目标,学者们展开了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读研期间,在参与导师课题“文化视野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创新研究”资料搜集时,笔者意识到,出于培训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考虑,校本培训越来越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得到了践行。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县内的中小学教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制出《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语,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界定校本培训的概念。第二部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教龄、所教学科等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为问卷的问题,包含对调查者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反馈等内容。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50 份,回收问卷225 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217 份,有效率为80.8%。
校本培训就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规划指导下,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的一种教师的在职培训形式。学校教研组的活动、听课评课、专家讲座、师徒制、集体备课等这些都属于校本培训。接下来主要对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形式、参与动机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找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校本培训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和参与动机是影响自身校本培训效果的量大重要因素,此外培训目标、师资水平、培训方式对校本培训效果的影响较大,考核方式、培训管理、培训环境等因素也会对校本培训的效果产生影响。
二、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析
学者们在分析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时,一般将其分为教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出内部持久的积极动机,可以维持一个人积极的行为。此处分析时,也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时,越来越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但也有社会和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参加培训的动机成分。
此部分通过对教师自身参与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反馈的分析,看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方面与通过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的自我评价上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而推断出那些动机影响教师的校本培训的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们认为通过校本培训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容主要是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技巧、学科前沿知识、师德几方面,而且多数教师认为理论知识的培训效果要好于实践经验的培训,这和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是分不开的。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这和之前教师们出于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而参加校本培训的内部动机是一致的。
从上表我们可以教师们普遍认为校本培训的内容只有一部分能应用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还不到60%,也就是教师们认为校本培训的一些内容对于自己日常的工作作用不大。但是迫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外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压力,还是得落实校本培训。
三、思考和建议
从上述的分析中,笔者发现,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在其反馈的校本培训的收获当中,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也就是,教师和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其所取得的效果具有一致性,当教师们是出于内部自身发展需要去参与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当他们出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压力去参加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一些外部考核的达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内部的持久的、积极的校本培训参与动机,更有利于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取得自身提高与发展的效果,而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外部动机也不可忽视,因为教师也是社会和学校中的一员,理应受到学校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此外,教师在参加校本培训之前也要对自己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进行分析,自我制定一个完整的校本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和结束时,理性地分析自身的收获与不足,积极归因,为接下来的一次次的校本培训做好扎实的基础。**县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民族地区教师校本培训的一个缩影表明,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新形式,还处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当中,我们应该理性认识校本培训,鼓励教师们积极地参与校本培训。
参考文献:
[1]关楠楠.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和江总书记“xxxx”重要思想为指针,以xx《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的转变,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育人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方法,努力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二、主要工作
通过上一学期的校本培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课题研究式”的校本培训更关注教师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关注教师在学校、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更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以及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的意识。为了更好地加强我校教师群体学习化组织建设的研究,使全体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新理念,本学期,我们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式”的校本培训,确定的研究课题为“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研究”。
本学期的具体工作: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走进新课程,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追求高尚的教育境界。
3、进一步构建学习型组织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中的要求,教科研工作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教研、学习能力的提高为重心,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掌握主动权。教师要围绕学校的主课题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阅览教育类报刊、杂志及专著,并围绕各自课题认真做好富有启发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笔记,定期撰写学习心得,本学期完成业务学习笔记和读书笔记不少于一万字。
4.继续“以研代培”,本学期以“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的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工作。并且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考评,有总结。
5.举办读书笔记展览与读书沙龙活动。以此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推进学习化组织建设的进程。
6.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素质。
7.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自学等方式,组织教师听专题讲座、学术报告,观看专题录像,利用课题组活动、教研组活动等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使全体教师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提高教科研业务水平。
8.重点抓好新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
(1)给新教师及骨干教师创设机会,搭建舞台。在本学期,我们将对新教师大胆使用,给予足够的信任,为其压重担,并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开展新教师汇报总结活动。
(2)精心扶植新教师和骨干教师 学校领导将分别对新教师及骨干教师采用跟踪听课,个别指导,集体点评等方法扶植教师。并适时的派其进行外出学习,给其提供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和机会,充分调动他们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主动积极的探索实践,自我提高,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学特色。
三、月工作计划
二月:
1.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及管理细则。
2.举行教师读书笔记展览。
3.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4.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5.开展“走进新课程”检阅课活动。
6.“课题研究”校本培训开始。
三月: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优课开始。
2.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写读书笔记。
3.开展“走进新课程”检阅课活动。
4.“课题研究”校本培训。
5.组织骨干教师学习。
四月: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优。
2.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3.组织教师制作课件比赛。
4.“课题研究”校本培训。
五月:
1、“走进新课程”检阅课优课展示。
2.组织教师多媒体操作比赛。
3.学习教科研知识。
4.“课题研究”校本培训。
六月:
1.“课题研究”校本培训。
2.整理资料,分类存入档案。
3.撰写校本培训总结。
4.评选“教研星”“学习星”。
七月:
为提高我校校本研修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开展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为契机;以抓教风、学风、考风为平台;以提高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通过培训、科研、教研等活动的载体,融“学习——研究——教学”为一体,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创建符合校情的研训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以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为抓手,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学科结构合理、勇于创新、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具体目标如下:
1、师德教育为首位。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努力使全体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以德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苦练教学基本功。学习学科文化知识,使每位教师都胜任教学工作,有较强的学科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使师生得到和谐发展。
3、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强化课堂实践研究,不断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结合教师发展的需要,切实帮助教
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提高研修的质量。
三、研修形式
在校本研修中,根据教师队伍自身发展需要、培训内容的性质,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常用的形式有:
1、专题讲座;
2、教育教学论坛;
3、案例剖析;
4、个人自主学习;
5、课题研究;
6、团队阅读;
7、自我反思;
8、撰写论文;
9、集体备课。
四、研修内容
研修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所组成的教学基本功培训;二是由以课堂改革为核心,改进和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三是由以教—研—训相结合的教科研能力的培训。
1、开展教学问题研讨。通过发现、总结教师在日常工作与专业成长中所呈现出的状态进行有效引导。结合班级学生情况,探讨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能,努力营造班风正、学风浓、班容美、活动好、特色显的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个学生温暖的家。
2、聚集课堂,共促教学相长。坚持听、评原生态课;让外出观摩的教师上“临摹课”,让数学教师上“达标课”,让有特色教师上“展示课”;人人参加“优质课评选”。以突出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和案例的研究。
3、实施备课答辩: 集体备课要从备课的环节突破:由主备人就教材的理解、内容处理、教学流程、教学安排等提出初步的教学建议;组内研讨,质疑,同组教师就学情分析、学法指导、内容侧重点等集思广益,研究一条合理、新颖、有创意、可操作的教学思路,通过研讨交流,学习他人长处,提高认识,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重“教”转变为重“学”,促使集体备课整体水平提高。
4、研讨形式灵活多样。营造浓厚教研气氛,并形成一些受教师欢迎的固定的研讨项目:如备课答辩、教学反思、读书笔记、教育叙事、案例展示、教案设计、团队教研等,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发展需求。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为了更好地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学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任成员。日常工作由教导主任负责。落实工作安排、总结等工作,做好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考勤、考核等工作;落实好教研、科研工作的相关工作。
2、突出重点,按需培训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围绕这个重点,着力聚焦“师德师能”建设,聚焦课堂学习方式转变,学校要搭建六个平台:基本功展示活动、“课改”探索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论坛活动、团队阅读活动、反思交流活动。以校本研修工作促进学校其它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
3、规范管理,注重实效
校本研修的重心贴近教师实际需要,贴近在课堂改革实施中碰到的问题,贯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原则,注重校本研修的质量,注重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对其结果要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努力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
4、完善制度,加强考核
进一步完善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的各种激励机制和体制。实施科学有效的研修工作,对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完成情况都纳入考核范围,其考核评估、考核结果要与评优、晋级、奖励等工作相挂钩。
姓名汤带琼校本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的生活。这学年,结合我的自身情况,制定了个人的校本培训计划。
一、个人培训目标与要求:
1、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尝试,努力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不断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学业水平研究工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3、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
二、个人培训的具体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做好每一次听课后记录。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身教学的行为,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公开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找到不同阶段学生的优点和兴趣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坚持写好教育教学随笔。平时多阅读优秀的教育名著,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他们的例子来激励自己,多观察、多总结,积极撰写教育论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知识型教师。
3、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分层推进 携手共同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在教师的培训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我校按上级的要求全员达到了中级水平,部分教师达到了高级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教师仍有一系列问题得不到解决。学校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本学期,经过和骨干教师的商议,认为此项培训任务可以完成,于是就利用周三政治、业务学习后的时间把教师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培训,主要针对教师不会的问题查缺补漏。这样,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既节省了资金,又使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 师徒结对 带动教师成长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体现教师资源的整体优势,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校开展了青年教师拜师活动。该活动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有效的平台。拜师活动中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具有本学科教学经验,取得优秀教学成果,如市、区级骨干教师,以及教研、备课组长等。师徒结对子遵循相同学科之间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的原则,兼顾师徒任课年级。拜师活动实行动态管理,随着学校教师情况的变化,结对子情况也会作相应调整。指导教师和对应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共同制定简明的活动计划,师徒双方均要写出总结,师傅每学期要写出活动小结,青年教师每学期要写出学习总结。同时师徒双方要互相听课上课进行评议反思,指导教师每学期上示范或观摩课不少于1节,青年教师则每学期上汇报或研讨课不少于1节,平日每两周对口听课不少于1节。指导老师在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等方面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双方共同参加校内外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承担课题研究工作,参加各级教学评比活动,共同参与青年教师任教班级教学质量分析,寻求改进办法。师徒结对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不仅使结对师徒像朋友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而且使结对的班级之间也增加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
“师徒结对”已成为我校培养新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培养骨干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打造书香校园 引领教师成长
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目标,以读书为基本切入点,以系列读书活动为载体,关注教师的阅读状态,提倡一种读书风气,开拓一个相对广阔的读书视野和精神天地,努力建设学习型校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让校园成为教师发展的乐园,让阅读成为教师诗意生活的一部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使我们的校园因阅读而变得精彩,并打造出校园生活的新时尚。
为了使教师的读书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提出了读书活动的六点建议和三条要求:
1. 读书贵在坚持
读书要收到好的效果,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每天最好抽出20—30分钟的读书时间,坚持下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要求之一就是一学期必须读一本教育专著.
2. 要善于选择
书海茫茫。要选择对自己有帮助、有启发,特别是选择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价值的书来读,同时也应选择对自己所教学科和专业有引领和提升作用的书来读。
3. 要联系实际
就是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是选择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再有针对实际中的困惑和问题或自己认为最有研究价值或最能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难题的书来读,以达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或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目的。要求之二就是联系教学实际一学期写出一本读书笔记。
4. 要思考吸收
对书有所选择之后,要带着问题去读,带着思考去读,把自己在实践中的困惑和书中的观点相融合,不断地扬弃,经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5.要厚积薄发
读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教师增强底蕴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一定多读书,读书涵盖的面要广,从教育理论到教学实践,从教学评价到典型课例,从普通作品到名著。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教师只有广泛地涉猎多方面的书籍,才能够以丰厚的学识应对激烈的竞争局面。
6.重在实效
读书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最好对自己的做人、做事,特别是对教育教学能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最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要求之三就是期末要写出读完教育专著的《读后感》。
四、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
1.领导、骨干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做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教学校长,更应深入一线,着力整合学校教导处、学科教研组等各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发的学校教研网络,以座谈、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教师的困惑与收获,及时而有针对性的组织学习和对教学问题的研讨。如2008年9月我校开展了主题为构建“民主、真实、开放、有韵味”的学科教学活动。活动结束后,为了使活动收到预定的效果,确实使教师有所得,我及时以业务讲座的形式,深入地对主题进行了剖析,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教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同年10月,针对班主任工作,逄校长又做了主题为“教师的工作艺术”的讲座,从点滴小事,全面阐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使大家一致认可。同时我们还积极主动地创造一切条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牵线搭桥,使教师能够与校外同行(教师、教研人员、研究者等)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交流,获得必要的专业引领。
积极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校本教研最终的目的应是引领广大教师占领课改主阵地,通过学习他人的好经验、好做法来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优秀教师的案例、课例、成长历程、专访等都是广大实验教师的榜样,他们的示范导航将激励着更多教师的成长。所以,教研活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教研骨干教师。学科教研骨干教师必须制定明确的研讨主题,设计合理的活动程序,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并善于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典型的、有价值的问题,捕捉各种重要信息,积极引导研讨,使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逐步深化,还要及时归纳,落实预定的教研目标,以免教研活动看着热闹而失之低效。如我校组织教师在共备一课的前提下,由骨干教师赵英杰和翟敏月分别做了典型课引路,最后进行点评。这种“备、讲、评”一体的教研活动,使教师成长很快,为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学科骨干教师队伍,打下了基础。又如本学期,我们就又开展了骨干教师的业务讲座,由区级骨干教师翟敏月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以“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为题,为全校教师做了经验介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典型课例剖析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指导我校教师把新课标的理念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观摩名师课例,引领教师成长”校本培训研讨活动。
我们先后安排了教师观看了东北师大附小王廷波老师的课例《灰雀》;解放大路小学王占双老师的课例《体积和体积单位》。首先听,然后就不同专题进行点评。在观看过程中,老师们陶醉着,思索着,并深深地被两位老师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化功底、高超的教学艺术、诗意的课堂语言所折服。看完录像后,老师们就两节课踊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专题点评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前所未有的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同时我们也从不同侧面看到了老师们的探索、反思和困惑。就教师的发言,我和逄校长分别进行了总结式发言,并总结出我校课堂教学的“四不准、四允许、六个善于”。
这次研讨,真正达到了要让老师们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获的目的,使老师们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深刻认识到一个教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磨炼自己的基本功,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为我校课堂教学水平的规范和提高提供了范例和规则。
3.小课题研究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可见,思考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学反思已经逐步成为多数教师的自觉行为。但我们认为只有单纯一节课的反思是远远不够的,让老师们在反思之余开展进一步的教育教学研究,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取得反思的更大效益。
(1)我们积极引导教师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组织教师进行连续不断的研究性反思,让科研成为帮助教师解惑答疑的重要手段,既化解了教师对教科研的神秘感,又使教师将“问题意识”转化为“课题意识”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也使教师的反思水平不断提高。如我校马东凤老师从“造句”入手,通过强化参与意识、增加参与机会、提高表达能力等方面开展研究,切实提高了语文课教学实效,班级学生进步很快;语文教师李静通过反思体会到“用关爱融化‘问题学生”受到学校教师的广泛好评;翟敏月老师坚持通过作业本上的批语教育引导学生,写成的反思《师生留言——架起沟通的桥梁》在骨干教师业务讲座中为全校教师做典型发言。
(2)学校各学科组组织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困惑,提出阶段性小课题。如语文的二类课的讲法;口语交际课的讲法;数学复习课以及计算教学的讲法。将这些小课题综合,集腋成裘,提出了“新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课题,加大日常教研力度,教学校长组织、领导、分工,加强沟通与协调交流,教研组结合教学实际,有序开展课例研究,用观摩课、研究课、教育叙事、教后反思等形式,广泛开展课题研究,使教育科研工作真正与日常教学实际相结合,不搞架空的理论,确保一切经验来自于实实在在的教学探索之中,促进了教研和科研的有机连动结合,也使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作者单位:长春市二道区教育学会)
1.师德修养好,具有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带教其他教师,能在园中起到表率作用,根据自身情况切实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2.乐于参与各类学习并主动进行自学,能够根据课改的新要求对原有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出深刻的反思,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
3.科研能力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能取得成果,承担镇级、县级公开活动。
4.积极与园长合作,在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础上乐于为幼儿园发展出谋划策,乐于和同伴合作优质资源共享。
5.勇于创出个人特色,积极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撰写较高质量的文章,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
三、具体措施:
(一)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四点希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意识,积极开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典型模范教师的学习宣传活动。举办“树形象,比作风,比贡献”主题演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广大教师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全心全意为幼儿、为家长服务的意识,踏踏实实转变工作作风,使工作更细致,服务更热情,作风更严谨,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二)通过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组织教师进一步深读、研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入领会纲要精神。同时组织教师对所学纲要的理念和思想方法加以客观科学地分析,并要求每个教师写好体会交流。
(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认真开展业务培训
A内容及要求:
以专业思想教育、教育教学常规、教师的基本功为重点,以尽快适应最新的教育教学工作为目标。
B具体内容:
1.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幼儿园领导和结对师傅对新上岗教师要继续进行“跟踪”听课,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加强业务岗位练兵活动,绘画、跳舞、自弹自唱等教学技能的学习,对工作二年以上的教师要多压担子,争取早出成绩,对于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要有显著的教学成果。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业务竞赛评比活动
(1)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园组织的青年教师上课比赛,进行岗位练兵活动,以赛促学,以赛推优,为青师提供锻炼的机会,展示的舞台,从而加快青师培养的步伐,大力推进学校名师建设。
(2)每周写好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教学随笔,随笔可拓宽写作体裁,类似教学论文、生活故事等,抓住日常教学中的闪光点,谈想法,谈观点,切入口要小,并能联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整改的措施。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参加市有效性教学论文的评比活动。
(3)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做到青年教师人人有独立设计、制作多媒体的能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开展互听互学活动,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及时获取课改信息,园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业务园长听课不少于4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
4.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形成组织学习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坚持每月一次的教育书刊阅览学习,提倡工作之余的自主学习,摘抄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并通过家长学校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进行共享学习心得体会,教育经验,以此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5.自主开展平行班之间互结对子活动,教师可从领域教学活动、区角游戏活动、晨间体育活动、家长互动工作、班级常规管理等方面入手,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自主开展研讨、观摩等活动,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提高。
教师个人培训计划篇三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化发展程度再上新台阶,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多元、实效”为主题,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根本,更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使培训更具自主性、选择性和实效性,促进我校师资队伍向“师德高尚,业务精谌,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培训目标建立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初建以园本培训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积极开展以教师发展需求为着眼点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包括园本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努力探索提高教师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有特色”的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培训任务1、本学年在职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平均达到72学时,其中园本培训24学时。尽量安排每学科不少于10%的教师参加脱产集中培训。保证每位教师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48学时,最高不超过144学时。
2、为完成班主任周期内应参加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任务,积极开展班主任专题培训。
3、按要求组织园长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完成相应时数。
4、在培训周期内退休的教师(退休前)每年应参加24学时的园本培训和不少于24学时的其他短期培训。
四、培训内容
1、师德专题培训。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的专题培训活动。
2、教育理论培训。从教育基础理论入手,通过专家引领、教育理论专着自学等途径,主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最新理论成果,对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教育水平。
3、学科实践培训。着眼深化素质教育,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运用专题教研、等有效形式,帮助教师更好把握理念、驾驭教材,并将其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
4、教育科研培训。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的先导地位,带领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帮助教师确立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科研课题,同时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
坚持“观念先行、注重实效、学以致用、全员参与”的原则,以增强师德修养、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为主要内容,在师德培训和业务培训两个方面,精心组织,精心管理,严格考核,扎实提升全校师资水平。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力争使本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高尚的师德修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进一步拓宽科学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
三、培训项目
1.师德培训
⑴形式:专题讲座
⑵内容:师德规范、先进教师事迹、教育法规等。
⑶时间:一天(7月18日)
2.通识培训
⑴形式:专题研讨
⑵内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⑶时间:一天(7月19日)
3. 学科教学技能培训
⑴形式:专题研讨
⑵内容:微课展评
⑶时间:两天(8月11-12日)
4.参训人员:全体教师。
四、责任部门
1.师德培训: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组织实施;
2.通识培训、学科教学技能培训:由教导到处负责组织实施。
五、培训要求
1. 教导处认真做好考勤工作。各位教师要准时参加培训,并认真做好笔记,积极参与研讨。
摘 要:随着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步伐的推进,内涵提升成为高职院校的核心驱动力,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院的发展。校本培训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自身能力提升以及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从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的含义与特点以及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在实施校本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研究综述
1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与自身发展
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种教师教育的思潮和制度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此后校本教师培训逐渐成为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教师继续教育的主流。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可以界定为由学校发起组织的,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等社会培训机构的资源,“产、教、研”紧密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互动培训、学习和研究的活动,培训的目的是教师及所在学校的发展。对于该院的校本培训来说,是根据学院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调研教职工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方案,充分利用该院的硬件、软件等各类资源,分层次、分类别对全院教职工组织并实施培训。
2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教师对校本培训不够重视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对校本培训普遍存在不够重视的现象,一是他们觉得培训讲师是自己学校的教师,从内心意识方面感觉培训效果不会好;二是他们认为校本培训对自身的能力提高不大,不如外出培训学习的内容先进;三是学校没有相关制度激励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保障校本培训的实施。
2.2 某些校本培训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
高职院校教师的校本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比较好的培训模式,如每周一次的教研室活动、集体备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教案评比以及公开课、示范课、说课、说专业比赛等,这些活动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及其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往往没有制度以及相关激励政策,致使很多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
2.3 培训形式不够灵活,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形式不够灵活,培训方式基本上以集中式的讲座为主,缺乏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培训方式,虽具有较强的计划性,但缺少灵活性和针对性,受益面也很狭窄,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这跟职业院校教育规律不符。
2.4 培训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无法对培训形成有效管理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在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没有培训方面的激励机制,无法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二是缺乏考核评价机制,无法对教师的培训过程以及培训效果进行管理。
3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解决的方案
3.1 加强培训需求调研
培训需求调研应采取多种调研方式,如问卷法、资料分析法等,目前该院一般在年初进行一次问卷调研,然后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这样做有一定的可行性,也能解决一些人员的培训需求。但是,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从学院整体发展需求考虑培训内容,没有考虑到不同岗位岗位教职工的需求。按照这样的需求设计培训计划,实施培训,结果往往与学院的期望存在着很大的偏差。那么,科学的培训调研应该如何开展?
①从学院的总体发展需求考虑,例如2013年该院主要的工作是“三风”建设,作为主管培训部门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围绕“三风”建设来整体考虑本年度的培训计划。
②加强岗位需求调研,在调研时要充分挖掘受训者的岗位技能内容以及实现岗位技能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找到这些需求就可以找到培训重点。
③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培训需求调研,在对培训需求分析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教师提出的培训需求,科学解决全体和个体之间的矛盾,分层次、分类别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2 深入宣传校本培训内涵,提高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充分利用各部门的例会时间,到各部门进行校本培训内涵讲解,让教师意识到参与校本培训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
3.3 制定相关合理的考核制度,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校本培训想做好,就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一是制定相关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二是制定相关考评机制,对于参与校本培训在质量和数量上表现比较好的教师,在职称晋升、年度评优、出国考察等方面优先推荐。
3.4 建立校本培训人才库,充分发挥校内优秀资源的作用
校本培训中关键是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立以骨干教师、专业主任、教授以及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专业人员为主的人才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通过培训,促进年轻教师不断成长。
综上所述,新的高职教育形势,对教师的发展和能力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职业院校对教师发展体系的研究与探索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
学校也越来越注重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大校本培训的管理力度,充分调研教师在教学、科研、生产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需求,制定相关制度、激励政策以及可行的培训方案,分层次、分类别地组织并实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系统推进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教师能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玲.试论高职高专教师校本培训创新[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肖争鸣.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研究[J].教育與职业,2008,(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2014年人文社科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课题编号:J14WH83 )结题研究成果, 主持人:李洪建。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立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构建我校教师的终身学习框架,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乐于奉献、开拓创新、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整体提升我校的师资水平,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
二、目标与任务
1、加强全镇小学教师建设及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按照上级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以校为本,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培养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和谐进取”的精神。
2、以新课程培训为重点,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积极组织我校教师参加新课程理论培训及EEPO有效教育理论培训,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快知识更新与拓展。
3、加大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力度,采用“专题讲座,教研论坛,个人自学”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引导教师向学术型、科研型转变。
4、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三、培训原则
1.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发展为本,立足自己,实现培训后能提高素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帮助教师有层次地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学校目标中要体现差异性,有利调动教师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自我创新。
2.坚持“教、学、研”一体化原则,把培训落到实处,把培训的结果显现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修养是教师立身立教之本。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找差距,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达到自修、自思、自我提高的目的。
2、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让自觉学习在校园内蔚然成风,让学习成为教师自觉的内在需要,形成教师自我需要的学习研究之风。本年要求教师以全县教师EEPO轮训为契机,要求教师在校继续学习MS-有效教育理论,并以《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有效教学十讲》、《画出好成绩——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分数》三本教师理论学习资料为主,提升全体教师素养,要求撰写好学习笔记及心得。
3、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学校是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
(1)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每周每个备课组共同研讨一节新授课,并由主备人付诸实施。具体过程如下:一是由备课组长确定集体备课的题目,由主备人查阅相关的资料,形成集体备课初案;二是集体备课时间,同组成员针对初案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由主备课人进行修改后下发至同组成员。三是主备人根据修改后的教案上一节组内成员公开课,以检查集体备课教案的可行性。
(2)加强教研组活动的管理,提高研讨的实效。
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培训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开展“我的智慧课堂”活动,让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到优课展示中来,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做好相应的研讨活动,使每一位教师在上课中得到提高,在听课、评课中也得到提高。
(4)扎扎实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问题即是课题”,全体教师要积极根据自身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拟定自己的课题,把课题研究真正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起来,努力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坚持写学科教学论文,积极参加省、市、区的论文、教学案例等评比活动。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搭建成长平台。
(5)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由县教育体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与教学教研活动,并加强管理,做到“学有收获,学以致用”,凡外出培训的教师,培训后在校园内分享学习体会或上一节示范课。同时,学校借助上饶市教研室组织的网上教研的契机,让教师与专家进行零距离接触,产生心灵智慧的碰撞,开阔眼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6)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不断充实,完善网络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求教师实现“四会”:会文字处理,会制作简单的课件,会上网查阅、下载资料,会收、发电子邮件。同时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会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
4、狠抓基本功培训,促进教师素质全面提升。
继续加强教师的“三字一话一画”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和简笔画”的基本功训练。使教师素质全面提升。
五、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制订培训计划、各教研组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各学科教研组正常开展研讨活动。
3、EEPO有效教育理论培训
(一)4、信息技术培训:ppt制作
5、教务处组织人员参加应家小学课改联席会
6、课题立项、结项培训及上报 四月份:
1、EEPO有效教育理论培训
(二)2、全镇小学科学优质课比赛
3、信息技术培训
(二):ppt制作
4、参加课改联盟会教研活动 五月份:
1、EEPO有效教育理论培训
(三)2、青年教师教学研讨课
3、参加课改联盟教研活动
4、信息技术培训:视频、音频的剪辑处理
5、校本教研深化、总结与反思 六月份:
1、组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2、“班班通”设备使用及管理
3、撰写校本研修学期总结
七月份:
1、培训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2、做好上半年绩效、骨干教师考核工作,评选学期先进工作者
八月份:
开展暑期校本培训 九月份:
1、各教研组制订新学期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各学科教研组正常开展研讨活动。
3、开展随堂听课活动
4、EEPO有效教育理论培训
(四)5、网络资源的使用评比 十月份:
1、青年教师教学研讨课
2、思维导图评比
3、教师优质课课堂展示 十一月份:
1、读书心得交流系列活动
2、开展“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
十二月份:
1、培训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2、做好下半年绩效、骨干教师考核工作,评选学期校本研修先进工作者
四十八中心小学
一、指导思想(大家都明白的)
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师资队伍状况 存在问题
(个人以为各校情况不同,存在问题各不相同,校本教研要立足学校)
三、校本教研活动的目标与重点
(这里是体现各校校本教研特色的地方,应对存在问题,结合学校、教研组的课题研究进行)
四、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五、校本教研活动安排与学时折算
(最好用表格形式体现,时间、地点、人员、活动主题、学时折算。时间细化到月,人员注明全体教师或语文教研组等„„这里体现的是各位方案制定者的智慧)
这个事情计算机老师很难摆平,计算机老师只能是负责操作层面的问题,具体校本教研计划必须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由教导处具体制定,我们的想法是要针对新政策、新系统,要帮助所有教师把应有的校本课时报全,报足,免得到需要的时候因课时不足被卡。
以下丁伙小学的供参考
江都区丁伙中心小学2013年度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标为重点,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研修为主要形式,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研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学习课程标准为抓手,通过有效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训内容:
1、师德研修。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并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做到 “敬业爱生,博学奉献”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2、新课标研修。认真学习2011板的课标,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3、班主任培训。帮助班主任了解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积极探索,学会协调各方面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4、教育教学能力研修。设立每周二为语文组,每周三为数学组,每周四为英语组,每周五为综合组的校内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常态化。各教研组制定本组的教研活动计划安排表,不仅要落实上课教师,还要落实上课时间与内容,以及确定评课的时间和地点,并进行相关记录。
四、培训对象: 全校所有一线教师。
五、具体安排:(全年共39学时,其中针对全员的是37学时)二、三月份:
1、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2011年版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学习。(2课时)
2、各教研组活动。(4学时)四月份:
1、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2011年版各科新课程标准的考核。(1学时)
2、各教研组活动。(3学时)五月份:
1、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结合新课标进行教案评比。(2学时)
2、各教研组活动。(3学时)六月份:
1、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结合新课标进行论文评比。(2学时)
2、各教研组活动。(2学时)
3、开展班主任培训。(2学时)九月份:
1、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进行讨论。(2学时)
2、各教研组活动。(3学时)十月份:
1、组织教师撰写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1学时)
2、各教研组活动。(3学时)十一月份:
1、组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试。(1学时)
2、各教研组活动。(3学时)十二月份:
1、学习先进教师事迹,写心得体会。(2学时)
2、各教研组活动。(2学时)一月份:
关键词:模式三;教师;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4-0086-0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更加突现出来,新课程中许多学科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当前,农村初级中学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配备了远程教育“模式三”,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培训奠定了基础。利用“模式三”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认识模式三
要理解“模式三”与校本培训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应该初步了解“模式三”。这里所说的“模式三”是指远程教育设备设施的一种配置模式,它涵盖了“模式二”和“模式一”,其配置为一套配有DVD光盘播放机和大屏幕电视机的光盘播放系统(模式一)、一套配有计算机和卫星天线的IP资源接收系统(模式二)、一套配备30台计算机的计算网络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模式三),并配有适量(近300GB)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模式三与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校本培训
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较为薄弱,配备“模式三”的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
1.信息技术硬件认识
在信息技术硬件认识方面,可以通过带领教师观看实物认识计算机、打印机、光盘播放机、接收机、卫星天线、投影机、交换机等设备。对于计算机内部结构的认识,可以利用废损设备,如光驱、软驱、硬盘、电源、主板、内存条、接收卡等展示给教师们看,撩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让他们弃除畏惧感,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技能学习中。
2.计算机软件知识培训
在培训计算机系统知识方面,利用“模式三”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培训中,我们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培训教师,让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于计算机教育中进行操作技能培训,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培训效率,并通过对“模式三”中央电教馆资源库、百年树人资源库以及远程教育IP资源的介绍,引导其对这些资源进行访问、下载,亲身体验到计算机网络的魅力。
3.培训方式
针对教师平时忙于教育教学工作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采取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培训办法。具体做法为,每周可固定安排两节的集中讲授课,上下午各1节,将通常在下午上课的教师编成一组,安排在早上进行集中培训,另一部分教师可在下午培训。对教师开放计算机教室,信息技术教师负责对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解决了培训与学科教学之间抢时间的矛盾。
三、模式三与教师在校教学能力培养
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借助“模式三”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进行培养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1.新技术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培训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新的教育方式方法。“穿旧鞋走新路”产生的效果犹如“牛车走高速公路”,其结果必然是迟缓。利用模式三的设备对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让其掌握计算机、投影机等信息教育设施的使用技巧,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改进过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不足,形成新课程所需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2.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新课程教学越来越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如何把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整合是每位教师面临着的一个问题。利用“模式三”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引导其尝试制作教学课件,结合师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逐步提高整合能力。
3.综合能力的培训与提高
在利用“模式三”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在利用设备对所需资料进行查找、收集、分类、存盘等工作过程中,学会了系统化的管理、统筹兼顾的方法,增强了分析判断的技巧,从而提升了教师综合能力。
四、模式三应用于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的重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在继续教育中巧妙运用“模式三”,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1.利用多媒体教室集中培训
在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中,学校可将参与继续教育的教师集中在多媒体教室,组织其观看专家学者们的精彩讲座;还可以将这些内容拷贝到网络教室的服务器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间的安排,选择合适的时间到计算机教室进行二次观看,亦可以对理解不够清楚的部分内容进行重点多次听讲,提高学习效果。
2.利用网络促成共享与交流
在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自学过程中,除了指导教师的个别辅导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学习心得、经验总结等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共享,也可通过网络获得他人的精辟见解,加强交流,相互提高。由于加强了共享与交流,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理解,使得这种自学更加有效。
五、模式三与校内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潜在动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教学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将“模式三”与教研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1.学科小组教研活动
以学科小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但长期以来,此项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主要原因除了教师忙于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苦于没有找到相应的教研内容。如果我们利用“模式二”所接收的资源,如《教师发展》、《课程资源》、《课后提高》等内容,利用“模式一”的设备,组织同组教师观看一些精彩的课堂教学、评课、说课等实录内容,并结合本校、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开展探讨活动,将促进教研稳步全面发展。
2.个人教研活动
教研不仅仅是集体活动,作为教师个体,也可以开展教研。“模式二”接收的资源,如《课程资源》中的教案示例、典型例题、媒体资源、探究活动、扩展资源等内容,可以为个人教研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通过对一些优秀教案进行分析、借鉴,结合学生和个人教学特点,整合各种资源,编写出更具价值的、个性化的、适合于本校教学的教案,使个人教研活动的开展更有实效。
3.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
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也是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经验性的认知上升为理论,有助于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模式三”在这方面也具有一定作为,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开展新课程教学研究尝试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索等。在论文撰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查寻、材料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为撰写教研论文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总之,“模式三”除了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和其他学科辅助教学之外,还可以为教师的校本培训提供广阔的平台,只要我们加以合理、有效的运用,它将会给教师校本培训带来潜在的动力,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确保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迎接各级各类的比赛和“亮相”活动,集集体之智慧,帮助他人之余让自己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3、探索“有效教研”的工作思路,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面和参与度,集思广益,让每位老师都能发挥各自的特色和才能,充实教研组的队伍。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计划篇三
为一步进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特制定我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培训工作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培训原则
校本培训的指导原则是:(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外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校本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新教材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师德培训
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以教研组为单位,不断探索研训一体化,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信息技术培训
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提高教师借助电脑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培训形式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以及教育教学有关杂志,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5、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6、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研研室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研究型、专家型的骨干教师。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依托校内教科研机构,确定专人,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认真制定校本培训发展规划与年度培训计划,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学校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要及时进行考评、评估与反思,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培训的考核与期末教师考核结合起来。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开展同上一节课”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建立教师培训档案。
完成两篇教育故事。
完成“我的学生我满意”活动方案。
四月:
检查教师自学笔记。
薄弱环节,薄弱学科教学研究。
课题小组会议,汇报各小学教研、科研工作情况。
德育活动课研究。
专题报告会:①学校科研课题诠释;②教师怎样做科研。
开展“我的学生我满意”活动
五月:
检查教师教育故事。
“家长开放日”开放课堂、展示教师备课本、学生作业本。
教师沙龙活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教科研领导小组会。
六月:
完善教师培训档案。
总结培训工作。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主要有三种形式,即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这三种形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个人实践反思往往缺少理论依据;同伴互助缺少整体把握;专家引领缺少实践指向。基于此,寻找身边的专家即同伴专家进行引领成了目前比较时兴的一种形式,校级或区域的专家教师工作室的成立为同伴专家指导搭建了具体有形的舞台。这种工作室是介于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间的一种校本培训形式,担负着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的功能,同时指导教师个人反思。由于专家教师工作室是一种新型的教师研究和教育实践群体,缺少理论支撑,主要借鉴教研组的运行方式进行活动,但和教研组担负的功能又有明显的差别,运行的形式应和教研组这样的行政指定组织有一定差别。基于多年对多层级多个专家教师工作室运行的观察和思考,我对专家教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形式提出了以下改良办法,目的是希望能够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专家教师工作室的作用。
一、共同体组建形式改良
专家教师工作室不是指专家教师一个人,而是一个教师群体。现有专家教师工作室组建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行政指令,指定行政层面认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作为成员;另一种是教师自由报名。前一种形式未尊重教师个人发展意愿,教师被动参与其中;后一种形式是成员对工作室专家了解不够,对自身发展也缺少系统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不够清晰。
1.前期调查,充分准备
调查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专家教师的主要成果、擅长领域、对工作室的愿景、工作室的初步方案、对工作室成员的具体要求等,亦即专家工作室能给出什么;另一方面是潜在成员的基本情况、教学困惑、发展愿景、发展瓶颈、对工作室的期待等,亦即潜在成员需要什么。调查的目的是明确专家教师工作室能提供什么样的发展条件,申报对象存在什么发展困难或困惑,需要得到何种发展支持,以便在工作室活动设计时能有较为明确的指向。
2.条件配对,成立共同体
根据调查表进行条件配对。对基本满足条件的申请人员进行条件比对,确定工作室成员。鉴于个性化指导需要耗费专家教师的大量精力,工作室成员以8~10人为宜。建议对申报对象调查时有一定的指向,对条件不满足的申报对象做好说明工作,以免挫伤申报教师的积极性。
3.目标合同,行有导向
专家教师工作室总的目标就是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进而带动学校或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成员大目标的分解往往不够清晰,工作室活动具有随意性,学校或区域对工作室每次活动都要审批,工作室目标性、计划性、自主性缺乏保障。采用自下而上的办法订立两个层级的目标。
一是工作室成员与工作室订立目标合同。由工作室成员提出,从个人专业发展达成目标和需要工作室提供的条件两方面确定初步目标合同,专家教师根据成员个人特点和工作室实际情况与成员充分协商酝酿订立工作室成员的目标合同。
二是工作室与主管部门订立目标合同。由专家教师提出,从工作室和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目标、工作室阶段活动计划、需要主管部门支持三个方面提出,主管部门根据实际,考虑各工作室支持的平衡角度确定工作室目标合同。
订立目标合同后,工作室活动有机制和经费的保障,工作室活动有一定的依据,工作室在设计活动时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目标合同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工作室或成员阶段性专业活动或预期成果,这对工作室或成员的专业提升活动指导更为明确。
二、备课、磨课(观课)形式改良
调查中发现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专业发展最迫切的要求,至少被调查教师是这样认为的。但课堂作为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水平的综合体现,课堂教学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的重要阵地。目前,专家教师工作室利用课堂进行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备课、磨课(观课)和议课,议课的方向和效能取决于备课、磨课(观课)的指向和要求。
1.整体把握,个性发展
专家教师工作室有两个特别显现的特点:一是有课程和课堂的专家指引,二是成员发展需要个性化指导。专家既可以整体把握课程,又可以具体而微地指导课堂。而现有备课一般按照以下形式和流程进行:
根据教学计划的某一次课题进行备课缺少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在集体研讨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案忽视了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和课堂主导人员(教师)的个性。
专家教师工作室可以由专家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学期进度和学期计划编写学期课程指导意见或指导工作室成员编写学期课程指导意见。学期课程指导意见要基于课程标准,要分解落实课程标准,要对课程进行整体架构,体现课程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编写学期课程指导意见的过程就是对课程进行研讨的过程。它既可以提高编写者的课程意识和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又可以指导使用者在编制教学案时在整体课程框架内进行,使具体的课堂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在集体研讨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案具有一般性和通用性,但显然忽视了不同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和教学实施者的个性。专家教师工作室应要求成员在集体研讨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备课,甚至在磨课后根据改进意见进行二次备课并重新实施。二次备课是体现个性的重要形式,可以使课堂上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和重新实践。
2.指向明确,诊断聚焦
一般教学共同体的磨课要求是:一个时间段磨几位成员的课,一位成员磨几节课,一节课在几个平行班级中磨几遍。这样的磨课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前置诊断不足,所磨课型随机;磨课指向宽泛,展课、观课、议课指向不足;被磨课教师和参与磨课教师收获不够明显等缺陷。磨课一定要有针对性,能指向明确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磨课的指向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提出:一是工作室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由多位教师参与一个主题磨课,形成大家共同认可的解决模式。二是教师个体课堂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提高的方面,由“问题”教师磨课,专家教师进行指点,同伴教师研讨解决。三是结合工作室研究的主题,由不同教师参与主题磨课,既为研究提供样本,还可促使教师获得提高。
根据磨课主题和方向设计,课堂观察表应该是动态的、指向明确的。教师在观课的时候也应在关注整体课堂的前提下重点关注和记录与主题有关的内容,为有指向的议课提供依据,为课堂研究提供真实的数据。
三、对外交流形式改良
现在的专家教师工作室都有对外交流活动,一般是“请进来”和“走出去”,目的是听名家教育理念、与校外专家对话、看外界教育生态。教育不能“闭门造车”,适当的交流是必要的。但没有主题的外出参观,缺少目的的名家请进,没有任务的交流活动势必造成交流时满心激动、交流后一动不动的状况。
1.带着问题走出去,给以主题请进来
交流的目的是提高,要指向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走出去”还是“请进来”要看交流的目的,要核算成本。如果是听经验或理论介绍最好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如果是要看装备,感受教学生态现场只能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但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要指向问题,我们交流的本意是把“萝卜烧萝卜”换成“萝卜烧肉”以增加营养,但一不小心选了“青菜”,“萝卜烧青菜”味道是变了,但营养没有改善多少,至少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营养改善。没有主题、没有问题的交流对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帮助是很小的,甚至是没有的。
2.交流时带着问题,交流后完成任务
交流前我们就应该给各成员具体的任务,例如,结合工作实际的观察报告、听课感悟等。这样成员在交流时能带有目的,在交流时、交流后能结合工作进行思考,能将所看、所听、所想转化为实际教学生产力。
专家教师工作室是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形式,实践和研究专家教师工作室的运行模式,能在制度上保障专家教师工作室正常、有序、有效运行,能使专家教师工作室发挥更大的作用。
【光彩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计划】推荐阅读:
我为教师添光彩09-30
光彩事业总结11-12
让生命绽放光彩11-14
让生命课堂绽放光彩09-21
我为党旗添光彩心得07-02
班会-我为学校添光彩09-30
热爱生命绽放光彩征文10-05
让个性化教学绽放光彩09-14
我为学校添光彩主题班会10-25
诚信之花绽放光彩作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