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讲座(精选8篇)
吉林大学教授
孙正聿
大学生在自己的成长时期,尤其会去思考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所以从这两方面考虑,我选择了一个题目叫做“哲学与人生”,也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和老师们同学们交流一下对人生的理解。
那么关于哲学,我自己比较强调“一纵”和“两横”。所谓“一纵”,我非常欣赏恩格斯的一段话:“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历史上的理论思维”那么这句话按照形式逻辑的角度讲,哲学是一种理论思维,但是呢,它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以中国理论思维,而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历史上的理论思维。所以后来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他又专门谈到如果你想学哲学,学习认识论和辩证法,你必须要了解,甚至熟悉其知识领域。无论是恩格斯的还是列宁的关于哲学的这样一些说法,都表达了以后总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学习哲学,首先必须通晓哲学史。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自己有一个提法“哲学史一种历史性的思想,而哲学史是一种思想性的历史。离开了哲学史就没有了哲学。”也就是说,哲学是体现在古往今来的中外的哲学家们,他们究竟都说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我把这个叫做“一纵”。作为专门学习和研究的老师和同学,我想他首先需要下的功夫是哲学史。离开了哲学史,哲学就会变成大家所讨厌的枯燥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所以我总结我们国家在哲学教学当中的成功与失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不是把所谓的哲学当做了一个可以离开哲学史的东西。我想今天在座的同学多数都和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吧!那么如果你们真想学哲学的话,我想第一位就是通晓哲学史。哲学史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这是我所说的“一纵”。
那么我觉得学习哲学还必须特备重视“两横”。第一个“横”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史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把我这个世界,主要包括常识、宗教、艺术、伦理、科学、哲学等各种方式来把握这个世界。所以如果我们想真正的追问哲学,理解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要去探讨哲学同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老师和同学可能读过我写的《哲学通论》或《哲学导论》,子啊这两个论里面,我都突出去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哲学与艺术的关系、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我觉得如果离开了哲学同宗教、艺术和科学的关系,是没有办法去理解哲学的。我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可以记得我在这些论里面一个开头就提出一个问题“哲学不是宗教,但是它也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是它也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是它也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是它也给人以向善。难道说哲学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吗?”所以我整个的《哲学通论》都是从这个问题问起的,就是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多种多样的方式的比较当中来说明什么是哲学。我自己曾经说过,五十万字的《哲学通论》就谈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而什么是哲学呢?我又回答了一个问题,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我说:“哲学和科学的区别就在于:科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从而给我们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全部的思想,这就叫科学。而哲学恰好相反,它是以科学所提供的关于整个世界的全部思想作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所以什么叫哲学?哲学就两个字——反思。这是哲学同科学的根本区别。而我们以前之所以对哲学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就在于我们队哲学提出了一种关于普遍规律的学问,那么就抹杀掉了哲学的独立的特性和它存在的独特的价值。我觉得在今天呢,我们提教科书改革要促进中国的哲学,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突破哲学的知识论立场,从把哲学当做一种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最高的普适性的科学转回对哲学自身的理解。这是我提出的一个“横”。你只要深入地去追问哲学同宗教、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关系,你才能在毛泽东所说的有比较才有鉴别的意义上去理解哲学。
我今天要讲的这个话题呢,是同第二个“横”有关系。如果有老师和同学注意到《哲学通论》里面的相关论述的话,那么我提出的第二个“横”就叫做“当代哲学观的比较”。我在《哲学通论》中提出,如果可以对当代的哲学观做一个高度概括的话,我把它概括为八种观点:第一种,普遍规律说;第二种,认识论说;第三种,语言分析说;第四种,存在意识说;第五种,精神境界说;第六种,文化批判说;第七种,文化对话说;第八种,马克思的实践论说。我对于究竟怎样去理解哲学提供了八种可供我们去追问的哲学观。从总体上,它可能表达了当代中外哲学家关于哲学的总体上的理解。我们通常使用的教科书,就是一种普遍规律说的哲学观,它认为科学所研究世界的各个方面,而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科学提供关于世界的各种特殊规律,而哲学提供关于世界的普遍规律,这就是普遍规律说,这就是要我们今天哲学改革所直接针对的哲学观。正是在批判和反思这种普遍规律说的过程当中,而是多年来的中国哲学改革走向了第二种认识论——认识论说,也就是说它认为哲学不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而是对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思考。它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论。这个同前苏联哲学界,特别是凯德罗夫、可普宁,他们所谓的认识论学派有直接的联系。那么其他还有我们刚才罗列的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理解方式,在这些理解方式当中,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理解,就是从人生的角度去理解哲学。即使我们不把哲学归结为一种哲学观,那么起码这种哲学观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去理解哲学史只至关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我们国家的现代的最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他关于哲学的理解,刚才跟我介绍的时候,在座的有我们国家哲学方面的教授对着方面会有更深切的体会。冯友兰先生关于哲学提出了四个判断。第一个判断,什么是哲学?他说哲学就是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这就叫哲学。那么这种对于人生有字体的反思的哲学又什么用呢?他提出了第二个判断,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第三个判断,这种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哲学应当怎样去学习把握它呢?冯友兰先生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觉解”。觉悟的觉,解释的解,觉解。他说这种“觉解”的哲学所能达到的事什么呢?冯友兰先生又提出了一个概念“境界”。人生的境界是不同的,最低是“自然境界,再高一点是“功利境界”,再高一些是“道德境界”,最高的一种是“天地境界”。所以我觉得冯先生这样四个判断比较系统的表达了他以及我们许许多多的起码是中国的哲学家对=对于哲学的一种理解,那就是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离不开人的,哲学史关于人生在世的一种学问,哲学史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冯先生说:“人活在这个世上谁都有以=一种哲学,但是真正的哲学必须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这才叫哲学。”那么接着他又说:“这种以人生为对象的系统的反思究竟有什么用呢?”特别是在座的同学们,我看大家年纪都比较小,如果你是哲学专业的话,我想第一个想问的问题 就是“你学的这个所谓的哲学到底是有什么呢?”很多人都说:“哲学是一种无用之用或者说一种无用之大用“那么这种无用之用、无用之大用究竟是什么呢?大家想一下冯先生的这个判断,他说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那么和它想比较的意义上,除了哲学之外的所有学问都是什么?都是使人成为“某种人”。他是“人”与“某种人”相区别的意义来给我们解释哲学的。也就是会所我们在座的一些如果是政治学的,法学专业的,社会学专业的,你们学这样的一些 学科有什么用呢?都是使你成为“某种人”掌握了某种特定的概念系统,掌握了某种知识,你能够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在这个社会上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这就叫“某种人”。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学特别值得反思,我们的这个高等教育,甚至基础教育,更不用说我们的职业教育,一个最大的误区就在于我们把 教育仅仅当成了培养某种人,所以他怎么说?培养人才。什么是人才?专门人才。到底能干啥?但是他忽略了教育的根本的意义——使人作为人成为人。为什么?因为人是一种历史,人就是一种文化。你生活在当代,而没有当代人的文化内涵,你就不是当代人。你生活在当代而又不是当代人,那么只好得出一个结论——你不是人。这个结论是很正常的。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人作为人的过程当中。哲学起来一种它独特的作用。它不是一般我们理解的记住一些哲学的概念的名词,一些所谓的原理,是一个熏陶的过程,是一个让文化变成自己内涵的过程。冯先生突出地强调哲学史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这可了不得啊!你看现在各种招聘会,说我要这个专业的,我要那个专业的,是因为我们现在想学专业的毕业生还是没有显示出来你作为人的那个优势。如果作为一个哲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显示出来你超越某种人的那个人的优势,所以专业先要你,所有企业先要你,所有地方先要你。因为你显示出来你是人。我们当然就不能说别人不是人,但他首先是某种人。逐渐的大家就会理解这一点,当然你走向社会的时候,人们需要的是有专业的一方面,但是专业是可以不断学习和积累的,甚至在段时期内也可以逐步完成的。我们现在有很多搞政治学、法学的、社会学的、经济学的老师,都是由我们这些老师转过去的,而且很快成为所谓的领军人物。因为那是专业知识,也就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学习的,而哲学不行,别的可以办轮训班、培训班,哲学是人的终身大事,轮训班、培训班毫无用处,所以哲学才是哲学史。它是用通晓人类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武装起来的。
但是学习哲学史非常艰难的,它和学习其他知识有严格的区别,所以我说学习哲学需要功夫、修养、悟性和境界。我在《哲学通论》里面还特意说了五句话,叫做“高举远目的心智,枕思明辨的理性,体会真切的感情,执著专注的心态和洒脱通达的境界”,没有这个,没有哲学。绝不是说我背下来一个“一切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对立统一,还从量变不断地变成质变,质变本质还有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什么也没有。你对哲学一无所知。什么都被下来了。哲学史一门反思的学问,是一种觉解的学问,是一门体悟、咀嚼、品味的过程。正因为它不容易,所以老百姓讲“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正因为它不容易,所以它对于人是最重要的。你只有这样一种觉悟,才有可能升华自己人生的一种境界。和别人不一样的,不是一种外在的风度,而是一种内在的学识、修养、教养显示出你不同与一般人。所以我说一个学生上一回大学,别的都是次要的,如果离开了他应当具备的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那么他这个大学就是白读了。作家张伟说:“一个大学生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读过康德黑格尔,这个大学肯定白上了。”是这样的,因为你不可能形成思想的深刻性,你创什么新啊?恩格斯是说了,他是针对自然科学家说的“由于自然科学家他们对于哲学史的不熟悉,所以他们往往把几百年前就已经在哲学史上被废弃的哲学命题当做全新的时髦的东西拿了出来。”从哲学家的眼睛看,所谓很多的创新,那是哲学史上几百年前已经废弃的东西,不是吗?如果大家回去看哲学史,你就会很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学哲学绝对不是白雪的,但是,如果你就像我们原来那样子,说我首先背“世界史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在时空中进行的,在时空中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一二三四,八分。然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还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又八分。”那人家为什么要你这个所谓的哲学毕业生?你对哲学一无所知。作家莱辛说:“欲兮记住两个真理,莫若弄懂半个真理。”歌德说:“一个人只有在缺乏知识的时候,他才会掌握准确的知识,而怀疑会随着知识一道挣扎。”你之所以现在什么都会背了,知道了哲学观和方法论,什么什么都会背了,就是因为你对哲学一无所知。你不知道哲学,所以你可以把什么都背下来。而当你一旦知道了,你才是知道什么是哲学。哲学史你永远弄不明白的东西。我在写的那本书《哲学修养十五讲》里面说到“学科学和学哲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学科学是,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而学哲学恰好相反,我不说明白,我一说你糊涂。”学科学,你不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你现在学平面几何的,学边角关系的,你就知道了,你就可以做题了。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但是哲学恰好相反,我不说的时候,你什么都能背,当我一说的时候,你首先就不知道什么是哲学了。所以那个歌里才唱“山上的大树,山下的小树,谁大?天上的太阳和水中的月亮谁亮?心中的恋人和身外的世界谁重要?”歌曲中回答:“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学了哲学你就知道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真的就不知道。为什么?一会儿我还会用孙教授的价值论的观点来说明这个问题。
因为人是寻求意义的存在,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我们所说的真理,它到底是不是那么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因为对我而言好不好。那个真善美是对人来说的,所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复杂的,哲学揭示了世界的复杂性。正因为是这样我才觉得有内容和大家讲这样一个题目《哲学与人生》。
我给大家讲是三个题目,第一,人的存在;第二,人的世界;第三,人的发展。我们先谈第一个题目,人的存在。
究竟什么是人?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我真开玩笑的说,我说中国人最爱说某某不是人。那你说他不是人的时候意味着有个前提,你知道什么叫人。那我问你:“什么是人?”可能问你的所有问题中最难回答的就是问你“什么是人?”你回家查字典,查词典,查辞海,上面都给你写着什么是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这个最符合形式逻辑了。认识什么?人是高级动物。人同一般动物的区别何在?是在于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所以人才高级,高级动物。这个完全符合形式逻辑,但是这个形式逻辑恰好不能够为人下定义。因为我们一听这个人特别不像人,因为当我们说某某不是人的时候,你能说:“张三啊,你不会使用工具”、“张三啊,你不会制造工具”。你跟这个风牛马不相及。你说一个人不是人,你绝对不会说他不会制造工具,你完全是在一个伦理的意义上说的。你说这个人有没有人格,有没有人情,有没有人伦,有没有人味,你问的完全是一个相反的东西。所以在给人下的这个标准定义里边,恰好丢掉了人之为人的灵魂。他不是人。而我们现在都是这么给人下定义的,这个给人下的定义恰好不能表征人的存在。什么是人呢?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存在。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人是同意义联系在一起的。我自己还有一本书叫《超越意识》,那本书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超越性的存在”。为什么人是超越性的存在呢?我下面讲的几个人的无法忍受:人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无法忍受自我的失落和无法忍受彻底的空白。我们中心的时候写作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太阳不每天都是新的,是因为你每天都是新的,因为你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马克思说:“在太阳的辉越下,每一颗露水珠都会闪耀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为什么人的精神只能有一种颜色——灰色,官方的颜色呢?”人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正因为你内在是五色缤纷的,所以这个世界史千变万化的。人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所以人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存在的空间。”人是在自己创造的活动当中,无中生有的过程当中才构成了人自身的存在。本质先于存在,而只有人本身才是存在先于本质,因为人就是一个自己创造自己的过程,是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所以时间是人类存在的真正的空间。正因为人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所以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我知道亲一定时间报纸上报道,是否如此,另当别论,一个北京大学的女大学生在自杀之前在她的书桌开了上画一条线,左边写着我为什么要活下去,右边写着我为什么不活下去。她在左边我为什么活下去一个理由没找到,而在右边我为啥没要自杀写了无数的理由,她认为她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现在越来越表现的明显了。读者上有一片文章《当我有了许多钱以后》,现在我们大家都想能多有点钱,这篇文章就专门写的是当我有了许多钱以后我不想活了。无色不空,无志不通。当我们大家还没这么有钱的时候你很难体会到,当你真的这么有钱的时候,你可能就体会到了,因为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和意义的失落。过去为什么这么多宫女怨呢?为什么那么多怨呢?你吃的好,住的好,穿的好,但为什么就不想活了呢?因为她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所以她最感到痛苦的事自我的失落,我不是我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也好,对每个生命个体来说也好,他更加无法忍受的就是人之所以区别其他的存在就在于人能够意识到认识必死的存在。所以说哲学是向死而思生,是死亡的练习,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他无法忍受彻底的空白。我死掉了,我肉体腐烂了,那我灵魂呢?如果连灵魂都没有了,那就彻底的空白。我如何才能想象他呢?我连想象都不能想象的存在,我有如何能够认识他呢?所以人是超越性的存在。人以自己的存在,以自己创造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现在都挺鼓励同学们好好读一读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觉得在这个手稿里面,马克思非常精辟的深刻的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是人。马克思讲:“整个世界的存在可以区别为有生命的存在和无生命的存在,而在生命的存在当中可以把它区分为动物的存在和人的存在,”大家注意你看马克思怎么区别人和动物的存在,他说“动物是一种无意义的生命活动而人是一种自觉到生命意义的生活活动。”当然现在有人对这中翻译有不同的想法但我个人非常赞同这样一种翻译方法“生命有两种存在的方式:一种是动物式的本能的生存方式,一种人自身的寻求意义的生活方式”,所以人不是生存而是生活。那么什么叫生活呢?生活就是有意义的生命活动。怎么就显示出来人是以后总有意义的生活呢?马克思在手稿里面进一步阐释,他说:“动物只有一种尺度,而人有两种尺度”。什么叫一个尺度呢?马克思说:“动物它自己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而人有两种尺度,一,任何物种的尺度;二,人内在的固有的尺度。”这就是德顺老师他所突出研究的问题了,不是我过誉了,德顺老师是我们国家的价值论的拓荒者,他的博士论文《价值论》,为我们中国的学界,不仅是哲学界,提供了第一部体系化的价值论的理论成果。而这个价值论在我看来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它超越我们对于人的这种单一化的物种的理解而是真正达到了马克思所说的“任何物种的尺度和人类在固有的尺度”。马克思这个解释的太深刻了,我除了不说话,说话就爱引证马克思,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觉得我们大家说一百句话可能都没有马克思说的精辟。的确是,包括写提案。一份权威报纸让我写一下物权法,我写了一个题目,叫《对物权法的哲学解读》。怎么理解这个物权法,马克思讲了什么叫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以物的依赖性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这个物权法在于它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因为人在市场经济当中想获得他相应的独立性,他必须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而马克思这里说的物不是别的东西,就是大家学的政治经济学中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所以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他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存在。而他之所以是寻求意义的存在在于他又两种尺度。第一他能够有任何物种的尺度。这个最简单的到来,任何物种的尺度。我们可以制造飞机,我们可以制造轮船,我们可以制造火车,我们可以制造计算机,用任何物种的尺度来塑造我们自己,但更重要的事在于人为什么要按物种的尺度来塑造呢,是因为他内在的固有的尺度,这不就是一种价值要求吗?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哲学研究当中,没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哲学,因为人是一种寻求价值的存在,或者可以更明确的说是一种价值型的存在。正因为人具有任何物种的尺度又有自己内在的固有的尺度,所以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真漂亮!人自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任何物种的尺度——真,内在固有的尺度——善,按照美的规律——美。统一的,不是分开的。人就是一种寻求真善美的存在。而什么叫真善美?真善美就是一种意义,所以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存在。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正因如此,我才说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我们在这个市场经济的过程当中形成一种社会思考我把它概括为“耻言理想,蔑视道德,躲避崇高,拒斥传统,不要规则”怎么都行,当然我想你首先摆脱不了的就是理想,因为人就是一种超越性的理想性的存在。当一个人觉得我没有任何理想的时候,你肯定选择自杀。人是现实的存在,但人总是要把现实变成人所期望的理想的现实的存在。没有理想的追求不是人的生活,只是一种动物本能的生存。所以怎么理解人呢?什么是人呢?这确实是一个哲学问题了。所以冯先生才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不是说我们活在世界上想一想我就反思了,我还哲学了。反思不是一般人所讲的反复思考再三思考,它是有特定内涵的,是思想以自己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而且用我自己的话来说,这个对于思想进行反思的思想,不是一般的思想内容,而是构成思想的前提。所以我给我自己所构成的哲学思想有个说法叫做“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它是指向构成思想的前提,它是追问生活的根据的。现在讨论本体论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我自己在91年写过一篇文章《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副标题作为终极关怀的本体论。什么叫本体?本体不是一种实体性的甚至是一种逻辑的点的存在,都不是。我认为本体是一种文化意义的东西,是一种规范人自己的全部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所以本体论是一种意向性的东西,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现在讲本体论说“精神是本体啊?物质是本体啊?有规定性的载者是本体啊?还是那个超验志在纯粹,志在是本体啊?都不是!本体是人给自己选设根据、标准和尺度。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的内涵是极其丰厚的,对于任何一个活着的人来说都重要的。我们首先需理解我们自己,我们究竟是一种怎样是存在?我们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存在,我们需要把现实变成理想的现实的存在,因此我们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这因为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人给自己构成了属于人的世界。
下面我和大家讲第二个题目——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当然不是离开自然界的世界,但是它是一个属于人自己的世界。世界就是自然,它自然而然的存在。你说什么叫世界?恰切的一个词汇就是“自然”。我们原来总讲这个辩证法,首先由客观辩证法再反映到我们的头脑当中,再有主观的辩证法。现在一讲就说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社会辩证法,然后认识辩证法,思维辩证法,有吗?自然界有什么辩证法?自然界就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你能说今天来了,北京这儿天气还不错,现在自然界正在辩证地运动着。一会儿回去的路上突然狂风暴雨,自然界还形而上学了。没有和形而上学想对的那个辩证法它怎么叫辩证法呢?世界就是自然,它自然而然的如期所示的存在着。所以那些哲学家真是哲学家,黑格尔把它叫做自在。而对于人的存在是人对自己构成的世界。当然我们去把我这个世界的时候像大家学哲学,事物现象本质,内容形式,可能必然偶然……这茶杯有啥啊?什么是茶杯的现象和本质?有吗?我记得原来德顺教授所在的哲学所有一位青年哲学家赵婷杨在图书上画了一个漫画,叫做“寻找本质”。把坐在屁股底下的树根拔出来了,挖出了不还是树根吗?还现象吗?哪有本质? 对于任何事物来说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对于人而言,对于我的感性来说存在都是现象的存在。而对于我的思维理性来说存在那是所谓本质的存在。是子啊我的理性和感性的矛盾当中把对象把握为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我们只有用现象和本质这对反所以制才能把握和说明这个世界,这叫哲学。所以列宁说:“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在概念的逻辑中去表达它”。学形而上学的时候,联系否认,运动否认,否认发展,这不纯粹胡说吗?不联系?不联系我手怎么拍桌子了?不运动?我手怎么拍的桌子?不发展为什么我60了你们20多?闭上眼睛说瞎话也不会有这种形而上学啊?没有这形而上学有什么辩证法呢?所以啊,都把哲学经验化、常识化了,没有哲学了。哲学史需要研究的,不是人人马上就能会的。我记得有一次,一个非常重要的电视台找我去给观众们讲哲学,但他事先对我提出一个前提,他说:“让大家都能听明白。”我说:“我不讲了。”因为听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你在受高等教育。因为哲学是一种反思的学问,你一旦把它经验化它不是哲学了。有那种形而上学吗?所以列宁才说:“辩证法就是概念之间的相互抵赖,概念之间的相互转化……”总而言之,辩证法就是概念,所以列宁才说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那是个经验事实。当然我问你什么叫运动?运动就是矛盾,这才有了辩证法的问题。辩证法是需要学习的。我写了一本书,由人民出版社02年出版的《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反思》,就从这里切入。我们在这里说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但是你知道什么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样的,我们说我们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但为什么那些聪明的哲学家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户撒、海德格尔、都搞唯心主义了,而平凡如我辈都搞唯物论了,怎么解释呢?为什么呢?你这个道理不讲给学生,学生怎么去坚持唯物论和反对唯心论呢?列宁说什么唯心主义?他说从那个简单的粗陋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看来,唯心主义只不过是胡说八道,而从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哲学唯心主义只不过是把人类认识的某个方面部分缓解,片面的夸大膨胀为脱离了物质的,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因此哲学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一个批判黑格尔的人不知道黑格尔遇到了巨大的理论困难就敢去批黑格尔,这要多大的胆子。我就常和我的学生说,你懂不懂哲学非常简单,你懂不懂黑格尔?懂黑格尔就懂哲学,不懂黑格尔就不懂哲学。因为黑格尔是哲学理论思维的字句,他最系统的在哲学史上为我们去思考了什么叫做哲学。黑格尔还不无嘲讽的说:“你当个洗鞋匠你都得学学鞋要怎么缝,可是人们在谈论哲学的时候可以对哲学一无所知。”不就是这样吗?所有人都可以谈论哲学。为什么?哲学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我为什么在这里发了这么多一论那呢?因为世界这个概念我们完全把它经验化了。我们一学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一性的?这是一种连古代水平都没有达到的提问方式。不是这个问题没意义,而是这种提问方式本身已经决定了你不可能再现代唯物论意义上回答这个问题。我特别喜欢运用波普的桑世界观念来和大家说明,所谓古代哲学是离开了世界二对世界一的关系,直接无断言这个世界,这就叫哲学的古代。哲学的近代是从世界二为世界一的关系去反思两者直接的关系,所以它才是一种哲学自身的自觉,我们又把西方哲学的近代叫做认识论转向。没有对于近代认识论转向的理解,不可能理解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大家看老版的马恩选集第四卷,219页,恩格斯提出了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可是你翻过来220页,恩格斯说这个问题只是在近代哲学才被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不理解西方的近代哲学,没法谈哲学。前一段李泽厚在读书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从康德到马克思》。不理解康德,不理解黑格尔,没有办法理解马克思。因此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哲学史,更直接的说德国古典哲学。没有对于康德的普遍性何以可能的求解,就不会有黑格尔的思存统一学说,也就不会有马克思以他的历史的密函逻辑所构成的现代唯物主义。理解马克思那是相当艰难的,列宁说不懂得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懂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我在这里发表这样一个理论是像让在座的同学们能够理解你所学的哲学是需要下极其艰苦的功夫。列宁在《哲学笔记》里面还提出一个论断,他说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不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是问题的实质。这个这个问题来年普列横诺夫也不理解,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就不用说了。普列横诺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他都不理解,其他的马克思主义者别说了。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你连马克思思想宝库里面任何的宝藏你都么有接触,你怎么说?有人问:“孙教授,现在为什么要突出提出两地分化的问题,为什么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我说:“马克思早就说了。”我们现在思考的时候,任务本身只有的那个它已经具备的时候,它才会被提出来。还有人说:“孙老师,问什么现在提出物权法呢?”我说:“马克思说了。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这种理论在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现在我们国家就需要它。”所以我觉得作为在座的同学们,你们不要看轻了哲学,更不要看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宗派主义,不是教条主义,不是机会主义,而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是需要你终身学习的。什么是世界?自在的世界和被我们构成的世界总体。为什么西方哲学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是世界的雨水,语言是世界的存在方式?因为语言即是我们世界的积极的界限,又是我们世界的消极的界限,在我们的语言之外没有我们的世界。我们是以我们所具有的全部的知识给我们构成了我们自己的属于人的世界,所以人的实践活动使我们的世界被二重话了,一方面它永远是一个自在的自然的世界,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人化了的自然世界属于人的世界,你只要弄懂了这一点,你才能理解人和人的世界。其实这个世界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一样。有些人一批判说,他不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就不存在。你不看月亮,月亮照样存在,我不看月亮,月亮照样存在。月亮是不以我们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毫无疑问。但是你看月亮和我看月亮绝对不是一回事。我看月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才有意义啊。不要,你看这月亮咋又缺一块了?呀,今天又圆了,所以那歌里不就唱了吗?“一路上的好景色妹子细琢磨,为啥,回到家里还是推碾子”。人的背景文化不一样,这个世界给予你的完全是两回事儿。马克思说:“对于不能分辨音律的耳朵来说,音乐是不存在的。”黑格尔说的更刻薄一些,他说:“一般人学哲学就和听音乐是一样。”这个说起了很刻薄,但是刻薄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什么是人?人是文化的存在。你只要能有欣赏音乐的耳朵,你才知道那叫音乐不叫噪音。我就觉得很奇怪,全都是网络文学,莎士比亚不读了,《罗曼罗兰》不看了,托尔斯泰不想了,都网络了,都博客了。我很难想见离开了纸质的平面的的文化,仅仅有网络文化,将会对于人类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文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体味,哲学也是如此。没有这样一个咀嚼、体会、体验的一个过程,你不可能成为一个所谓的真正的像黑格尔所说的“人应当尊重自己,应当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你就很难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了。人给自己构成自己的世界,你有什么就给自己构成怎样的世界。我们有些批判有些人信了不对的东西,说“崇尚科学,远离邪教”,崇尚了科学,就能远离了邪教吗?它为什么会有所谓邪教的东西?或者说宗教(但是两者不一样),为什么呢?它不是说科 学与否,而是一种人的信仰的本性,一种终极文化关怀的表达。什么叫宗教?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宗教是没有获得自我,或是在读丧失了自我的自我意识”。宗教把所以的智能,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到神那边去了,所以那个神才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用费尔巴哈的话来说“人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或者是说异化给了上帝”。什么是上帝?上帝不是一种人和神,上帝是一种规范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心中的宪兵和警察。为什么现在整个近代西方哲学它表达的一个上帝的人本化的过程?我特别欣赏我们的一个哲学教授周华正先生所说的“近代哲学就一个上帝的自然化,物质化,精神话,人本化的过程”,那就是因为人是以不同的方式给自己构成自己的世界。你以宗教的方式去构成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人的一个最基本的世界史经验和常识的世界,我们只有子啊经验和常识当中才能够得到思想的互相交流,情感的互相沟通,理性的相互认同,一个人如果没有常识,就会被认为是一个不正常的人了。但是人只有超越了经验和常识,才会给自己构成丰富多彩的经验的世界。我在我那本《超越意识》里面写,宗教,世俗世界的超越;艺术,无情世界的超越;伦理,小我世界的超越;科学,经验世界的超越;哲学,有界世界的超越。人是在自己所掌握的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当中,给自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马克思讲的共产主义,很多人就问,有没有那个东西?有时我和学生开玩笑,我说:“有没有共产主义啊,你看我,我就是共产主义。”大家就很奇怪了,我们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你一下就跨越到共产主义了。我说,马克思那个共产主义啊,没有任何含义,就是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或者说,起码是弱化了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这个跟年龄当然是有关系,我和德顺老师我们两个都年过花甲了,也和所占有的这回地位、生活情趣有关系。对于我们来说,给大家讲课也好,写书发表也好,主要不会是谋生。我想真正体现了马克思论所说的“自我实现”,包括今天让我来和大家交流,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我又可以和大家说一说了。纵觉得自己头脑当中还有一些可说的,总希望别人也知道一些,我觉得这是以后总自我实现。这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另一个意义就是马克思说:“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共产主义,表明了人给自己构成世界。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又一个最基本的说法,叫做“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存在,更取决于你具有的知识、理论、修养。中国有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叫做自寻烦恼。为什么呢?对于同一件事情,人们的反映是不一样的。君子坦荡荡,无所谓,是非甚至于己……那不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吗?那不就是潇洒吗?怎么潇洒,你要内在有东西啊。前一段流传“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寿不如高兴”,重要的是高高兴兴每一天。你怎么这么每天高兴?有修养。现在发现了一个新的规律,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活得寿命越长。因为他受的教育越高,他越能够想清楚道理。想清楚了道理,他就活得身心愉悦一些。身心愉悦一些就少来病或者晚来病,这样就活得长一些。你肯我们国家著名哲学家雄风劲鹤,想起与李,何之鱼查。前几天95岁过生日,啥也不用,学哲学就95了。这个不是笑话,他的心胸气度不一样,看这个世界不一样。你读完了一些文学作品之后你还会感觉着世界一样吗?什么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史人自己给自己创造的世界。所以你有哪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对于你而言就是哪种世界。我希望同学们,特别是学哲学,重要的就是心胸开朗,丰富多彩,这不才叫无用之大用吗?谁和你都不一样,你那样一种气度,外在的那样一种风度哪个单位不要你?什么叫做哲学啊?海德格尔讲“思的世界”。哲学就是思想,思想才是哲学。你有了思想不就有了创意了吗?不就有了创新了吗?站得高,看得远,看的透,别人不就不如你了吗?你想的都比别人想的清楚,最起码比别人想的合乎逻辑。重点要说什么,什么东西不应当说,这个东西你心里都没有数,你还能做好工作吗?所以按照韦德葛斯坦的那个想法“人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是一致的”。我们现在反对官场的大话假话套话,为什么呢—这就是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规范,他就上窜下达的行为。我们很多同学都愿意考公务员,但是前一段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说那是一个最没有出息的出路,他说如果我们大学生都想着当公务员是国家最大的悲哀,因为他认为公务员是最没有创造性的岗位。当然你这么说也不能绝对,大家都不当公务员那也不行。但是我想你想做的事和你的创造力的发挥有蛮大的差别的。而你真想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哲学会给你提供一个相当好的理论的知识的修养的背景。你能够给自己构成一个别人所看不到的世界。所以人最重要的是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当然我学生毕业的时候,我送他们一个字,一个字变成三句话,一个是“实”,实实在在的实,变成三句话就是“态度要现实,工作要踏实,精神要充实”,钱两句话其实都不用我告诉你,出去工作就会告诉你,态度不现实?不可能不现实。慢慢的就踏实了,不踏实不用你。什么是市场经济?石仓经济就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原来的计划经济就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照样干工作”,这就是现实,所以“态度要现实,工作要踏实”市场经济就教训你。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能保持精神的充实,使自己像人一样的活着,活得有尊严,这可能是大家面对的最严峻的考验,而一个没有尊严的生活是生存不是生活。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哲学会给予我们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起码会使我们去追求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觉得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越来越重要的事情,不是每个月的收入1000、2000、3000,而是你为自己创造的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是我所讲的第二个问题——人的世界。
第三个问题——人的发展。人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存在,动物是不断的复制自己,而只有人才有历史,动物药按照自己的物种一代一代繁衍,最高级的动物大猩猩也不外乎是按照它自己的本能进行生存。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人的活动过程而已。”什么是社会存在,马克思说:“社会存在就是人的生活过程。”就跟他给历史下的定义是一样的。正因为人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人才有发展的问题。对于离开人之外的所有的事物,不存在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把发展的概念泛化了,一学哲学就叫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有什么发展的?恩格斯说了:“总有一天地球也会按铁的规律毁灭的。”那还发展什么啊?地球都毁灭了自然界不存在发展的问题,自然界就是如期所示的自然而然的。没有发展,只有对人来说,才有发展的问题。学哲学这一点都反思不出了,哲学就白学了。真善美不就对人说的吗?有时我会说笑,李老师研究价值论,离开了物与人的关系,怎么会有价值呢?我们都讲,狼真凶残,小羊真可怜。为什么?因为狼吃羊。那我说狼吃羊,那你怎么吃羊?你涮羊肉片,烤羊肉串,炖羊肉,你把小羊怎么都吃了,你怎么不凶残啊?因为那真善美就对你说的,包括那环境与人交朋友,别搞人类中心主义。能超越人的中心主义吗?不从人出发,你能和环境交朋友吗?发展也一样,发展是靠人来说的,而且最根本的发展就是人自身全面的发展。而人为什么能自身发展呢?马克思说了:“历史是这样一个过程,人是历史的经常的前提,人也是历史的经常的结果,人只有做为历史的经常的结果,才有可能成为历史经常的前提。”真漂亮!马克思讲“历史的前提的辩证运动就是发展”,而这种发展,发展到了今天是人类历史上的真实的新的纪元。人类在世界大战后的50年间的发明,超过了二战之前几千年所构成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总和。我们今天啊,确实是生活在了人类的新纪元,这才叫真正的发展。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真正的切实的发展是邓小平改革开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对中国来说,近三十年的变化造成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程度的发展,是真实意义的发展,是有内涵的发展。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个人从哲学意义上深刻去理解发展的概念,包括我们现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我觉得这是个巨大的历史转换。只有把这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变成了我们执政的实践,才能够把人自身的全面的发展。所以人自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发展一方面由社会给我们提供,而另一方面是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中超越了动物的本能去寻求一种真实的意义,从而把我们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真实的有意义的生活。
纵览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史, 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不断地斗争、融合, 其他如墨家、法家等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主流的哲学思想。对于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哲学思想, 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而对于有些内容, 我们亦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 提取其中有用的部分, 使之成为对今天有所助益的思想要素。
一
纵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我们基本可以理清中国古代哲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 注重人生。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往往从生活的实践出发, 来研究各种哲学问题, 所以特别注重对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重所讲的心、性、情、意、良知等都表示出对人生、人性, 以及对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所关注的理想的人生境界———逍遥与解脱, 向往着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佛家追求成“佛”, 将达到涅槃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两千多年来, 对人生的审视, 对人的自我追求的关注, 始终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
(二) 注重践履。
知与行的关系向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哲学成就不仅仅表现在理论方面, 更体现在这些理论的践行上。诚如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谓的“乐之”, 就是依其所知以实践, 从而获得一种乐趣。道家的退隐, 墨者的身体力行……无不表现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不仅关注理论的构建, 而且能做到言行一致。
(三) 注重道德。
中国古代哲学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道德哲学, 儒家的“五伦”、道家的修身、佛教的向善都是以道德为第一要义的, 封建社会的秩序也是通过道德来维系的。道德实践可以提高人们的修养, 从而达到社会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
(四) 注重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不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且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创始人老子在追寻万物产生的本源时, 体会到“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强调的就是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各种关系, 以达到“人和”的境界。中国古代哲学极力通过各种方式追求一种和合的境界。
二
几千年来, 中国古代哲学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形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心理积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许多思想, 不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而且对促进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诚然, 中国传统哲学作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 其中自然存在着一些糟粕, 至今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因此, 有人曾质疑:21世纪, 我们还需要接受这些传统哲学思想并使之作用于我们的行动吗?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不是已经过时, 应该被扔入故纸堆中了呢?
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很多思想, 我们应当客观、理性地来看待, 其中有很多精华部分与当今的时代并不相悖, 只要我们能够赋予它们新的涵义, 给予它们新的理解, 那么它们仍然会给人们以启迪, 对现实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今天, 当我们重新翻阅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 细细品味, 仍然会获得很多感悟, 而这恰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魅力所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不断受到外来的冲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一再地受到冲击。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但一些西方消极的、错误的思想也随之而来。
生活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代大学生任重而道远。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给予了他们很高的期望, 但很多社会现象却不得不让人警醒, 很多大学生的现状不能不让人担忧:人本精神的缺失、精神文明的真空、公民意识的淡薄、生命尊严的淡漠、责任感的缺乏、社会道德的沦丧……这一切已为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将中国传统哲学导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并非是一种倒退, 而是希望能用传统哲学思想中一以贯之的那一部分优秀思想和观念来震慑当代大学生的心灵, 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 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熏陶, 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为人处世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 中国古代哲学重视个人的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培养, 对当代大学生塑造具有高尚品格的情操, 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 很多大学生进入高校后, 便放松了自己, 对未来感到很渺茫, 于是把精力放在上网、恋爱上, 白白地虚度了宝贵的光阴;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 取得荣誉, 甚至不择手段……殊不知, 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加强自身修养, 培养理想人格的时期。未来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 将自己定位于何处, 这些都离不开个人修养, 以及思想认识的提高。
中国古代哲学的各家各派都非常注重个人自我修养的充实。在儒家看来, 人只有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 才有完善的理想人格, 因此就要努力充实个人的学识和涵养。孔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孟子认为, 人无论在何时, 都要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保持自身的操守, 不因名利损毁个人的品格。道家哲学认为, 虚假的名誉会给人带来伤害, 庄子认为:“名止于实, 义设于适, 是之谓条达而福持。”只要名誉与实际相符合, 善行与能力相适应, 就可以了。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 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
总而言之, 当代大学生应当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 健全人格,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脚踏实地地学习, 老老实实地做人,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也正是古人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被时代赋予的深意。
(二)
中国古代哲学主张正确地对待义利之间的关系, 对当代大学生面临义、利的矛盾时作出正确的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义和利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哲学争论的焦点, 在义利问题上, 各家各派都有各自的观点。在义利问题上, 当代大学生又当如何去抉择呢?当前, 有的大学生为了赚钱, 误入传销组织, 为不法分子所利用, 害人害己;有的大学生为了获取蝇头小利, 向自己的同学兜售一些“三无”产品;有的大学生违反学校的相关规定, 为了获取利益铤而走险……
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在义利问题上曾做出许多不同的选择。儒家承认谋取物质利益和祈求幸福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孔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孟子也说:“欲贵者, 人之同心也。”但儒家哲人又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在他们看来, 物质利益只是人们为了生存的一种基本的、低层次的需要, 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 那就是对道义的追求。在道家哲人的面前, 名利富贵皆烟云, “圣人去甚, 去奢, 去泰”, 认为应当去掉过分的追求、过分的欲望和过分的企盼。庄子反对争利, 特别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
今天, 在社会主义社会, 每一个人都应当正确地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首先要肯定每一个人的正当利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产生矛盾。当发生这样的矛盾冲突时, 应当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 个人应以大局为重, 必要时, 还应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当代大学生如通过合法的手段去赚取生活所需, 这无可厚非, 高校往往也鼓励学生勤工俭学, 但需要注意的是, 不择手段谋取利益, 其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 中国古代哲学推崇“仁爱”原则, 追求人际关系
的和谐, 对于当代大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是父母长辈关爱呵护的对象, 这也就造成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但是进入大学以后, 远离父母, 大学生开始了集体生活。如果还继续保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凡事只考虑自己, 那么, 这样的大学生将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中国传统哲学崇尚“仁爱”的原则, 强调要“推己及人”, 关心他人, 认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 应当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 提出了“兼相爱, 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 我国的古人主张“和为贵”, 强调社会和谐, 讲求和睦相处, 倡导团结互助, 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 始终坚持与人为善。
今天的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同样应奉行这样一种“仁爱”精神, 努力搞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 凡事多做换位思考, 平等待人,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中国古代哲学注重道德的实践, 倡导言行一致, 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现象, 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某些大学生身上也有这样的一些表现, 如在考试时违反考试纪律, 与人交往时不讲诚信, 面对父母长辈颐指气使……这不禁使人们在心中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难道今天的大学生就是如此不讲道德吗?”
中国历史上的儒、道、墨、法、佛等各家都认为, 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道德的实践。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如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 以及刚健有为、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发愤图强、恪守诚信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深入人心。
而今, 当代大学生仍应践行这些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道德传统, 并要身体力行, 做到言行一致, 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在当代大学生的表率下, 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中国古代哲学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 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有些哲学思想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 属于精华的部分;有些哲学思想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属于糟粕的部分。当代大学生应注意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积极思想, 并根据现实, 赋予它们以新的内容, 使这些思想能真正为我们所用, 为我们自身的发展, 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对于中国古代哲学, 人们应该持正确的态度,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 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熏陶, 这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为人处世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然而,种类与门派之划分,不能损拳术真谛之分毫。拳术之名称,人皆能得而呼之:拳理之错对,非智者不能分辨。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故知己知彼者,谓之明智。
明智之习武者,必先求其理,然后习其拳:暗愚之技击家,必先求其用,然后于其理终不能通。
理者,普遍之规律,不独适于拳术,实适于万物,此哲理之谓也。
孙禄堂先生在其武学著作《拳意述真》中写道:“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口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
今之习武者,终日淡论内劲,而习内劲之方法更是千奇百怪,岂知孙先生已明言:内劲之道,已存于众人之体。无需体外乱求。诚如禅宗六祖慧能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此之谓也。
故孙先生言:“世人不知内劲为何,或于一身有形有象处猜想,或腹中运气,或心中努力,皆是抛砖弄瓦,放学拳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可见,世之习武者根本不知内劲为何,更谈何修炼内劲?究其原因,实乃对中国哲学缺乏认识所致也。
然而,中国哲学,上下五千年、贯通儒佛道,诸子百家各一见、三教九流齐争鸣。到底何者为中国哲学之精华?答曰:《易经》与《老子》。
何出此言?因中国以儒、佛、道二者之哲理为至要,而佛学乃外来之学,非植根于中国之本土,故其代表性不足,而儒、道则源自我国,根于本土,足以代表中华,光耀智慧。
道学因一部《老子》而独树一帜,儒学因一部《易经》而世代相传。《老子》之精华尽在,以弱肿强,《易经》之哲理尽在阴阳之变。
《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又曰:“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更曰:“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故老子思想之精华尽在以弱胜强。
《易经》之理尽在阴阳之变,即阴阳之理:纯阳为天,纯阴为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物之状,尽以阴阳穷尽。阴阳之变并非占卦、算命,实乃会意万物,能会万物之意者,非哲理而谁?
八卦之中,以坎卦喻水。水之性,外柔内刚,故其卦象:上下为二阴爻,中间为一阳爻。外柔内刚之状尽显,绵里藏针之意已会。
《易经》以坎卦喻水,象其外柔内刚;《老子》以水喻道,取其以弱胜强。减如孔子所言:天下之道,何用千思万虑,实殊途而同归!
查先辈之拳论云:“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又日:“道门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三万物张。”形意拳前辈郭云深先生云:“养灵根而静心者,道艺也;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王芗斋先生曾言:使周身与大气发生感应,喻曰:“空气游泳,庶几近似也。”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云:“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概皆由此而及也。”
上述之言,乃前辈拳家,以儒、道两家哲理之精华,入于拳术,而成之拳论也。
请君细思,其中可有教君专习力乎?可有教君专求速乎?然而,以弱胜强,外柔内刚之理则尽在其中。诚如拳经云:“外形势顺者,自增气力;内里中和者,自生灵气。”此非《老子》所言:无为而无所不为乎?或又与孟子所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意暗合乎?
中国之拳术与中国之哲学,不可一日分离。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然而,丧失中国哲学指导之中国拳术,必将黯然失色。
于是,拳击、散打、跆拳道风行一时。而轻轻一碰,立可入里透内,伤人于无形:静如山岳,心如止水,动如惊涛骇浪;触其外软如棉,碰其内坚如钢,防不胜防:不动则已。动则如狂风扫叶,摧枯拉朽之中国拳术不复得见。
(第一期)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和大家在这里一起共同学习,此时心情万分激动,在座的各位长辈,我先做下自我介绍,我叫:范真,四川达州人 成航医院任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食物关系着生命的不断延续。我国有这样一句俗话: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得慌。这是很形容的一句比喻,说明我们人是离不开食物,今天要讲的是伴随着我们一生形影不离的食物、该如何去吃,怎样吃才能吃出健康,吃出好的身体来。
在座的各位长辈,人到晚年都非常关心养生的话题,一个好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养生也牵动着大家的心、如今养生的方式方法千奇万种、要想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必须从吃开始、如今在全国各大卫视,都开播了养生讲座,想必大家对养生知识可以说比我知道的还要全面清楚,授课的都是专家教授,虽然我资历阅历没有专家教授高,也不是什么名人,但我不畏惧这些,既然我来了,就要用心的去完成这次讲座,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学习嘛是不分资历阅历、不分年龄、不分早晚嘛。
yi
“养生”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使之绵长的意思。养生与饮食是否有关系,这是肯定离不开的,首先养生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开始、而没有饮食却无法保证生命的延续,所以我们每天都需要吃,可以说我们生命中的一半时间都是拿来吃。一日三餐,缺一不可。随着科学现代化的进步,现在的粮食与过去想比。营养成分,口味,营养价值等已经不同寻往。现在的农作物,都是使用了化学肥料等促进生长结果。就如同拔苗助长。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势必大家心想一下,这样的粮食我们还敢吃吗?吃多了会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生病。大家都已十分清楚,摄入多了肯定会导致慢性中毒。从而造成疾病的发生;那怎么来预防,而我们却不知道,每天该怎样吃才能够吃出健康;
养生需从好身体开始
今天我与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从吃开始认识,让吃彻底改变我们。让大家都有一个好的身体陪伴。我国从1997年开始首此制定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它主要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起步较晚,经济较发达国家相对
Zuo bo ju
落后。而日本却从1914年开始由佐伯矩博士开设私立营养研究所进行对营养研究以及营养普及工作,可想日本对营养非常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2013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人女性平均寿命为86岁左右,男性平均寿命为80岁左右,与瑞士、圣马力诺(欧洲)并列为世界最长寿国家。自20多年前开始进行此项统计以来,日本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长寿国的地位。这与它们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等密不可分、而恰恰日本的饮食尤为重要性、它则以“地中海膳食结构模式”为主。我们先了解下世界著名的三大膳食结构模式: 1.“动物性膳食结构模式”以美国、加拿大和北欧一些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膳食结构的膳食。
2.“植物性膳食结构模式”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膳食结构的膳食。
3.“地中海膳食结构模式”以地中海沿岸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以希腊为代表。
被批评得最多的是西方国家膳食“动物性式膳食模式”为主,它们主要是以肉类食物为主,而肉类中含有的脂肪较高,摄入的脂肪较多.对健康极其不利,易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所以欧美国发生癌症几率较多,死亡率高。
我国以“植物性式膳食模式”为主,主要是以食用粮谷类占具较多,动物肉类摄入相对较少,通常老百姓在食用肉类食物当中,常常以猪肉为代表性,猪肉摄入量占有比率较多,但是猪肉中脂肪含量很高,脂肪含量要比肥牛肉、鸡,鱼,等高。殊不知长期摄入过多的脂肪,对健康已经埋下危害,生活中往往以不良饮食习惯人群为高危人群,从而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发生,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地中海式膳食模式”才是最适合提倡的饮食,是有利于健康的,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的饮食。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强调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才是谷类,并且烹饪时要用植物油来代替动物油(猪油),尤其提倡用橄榄油。地中海式饮食是以自然的营养物质为基础,再辅以独特调料的烹饪方式,是一种特殊的饮食方式。研究发现地中海式饮食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风险,还可以保护大脑免受血管损伤,降低发生中风和记忆力减退的风险。
地中海式膳食模式的主要特点
1、膳食中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类、豆类和坚果等。
2、食物的加工程度低,新鲜度高,以食用当季和当地产的食物为主。
3、橄榄油是主要的食用油。
4、每日动物肉类食物摄入较少。所摄入的脂肪量较低。
5、每日食用少量适量奶酪和酸奶。
6、每周食用少量适量鱼、禽肉和蛋。
7、以新鲜水果作为典型的每日餐后食品,甜食每周只食用几次。
8、每月只食用几次红肉。
9、大部分成年人有饮用红酒(葡萄酒)的习惯。
喝葡萄酒的好处:一是延缓衰老 二是预防心脑血管病 三是预防癌症 四是美容养颜作用.除此之外,葡萄酒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能直接被人体吸收。
参照“地中海式膳食”我国制定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如下图)
日本(陀螺形平衡膳食指南)2005年版
中国(金字塔形平衡膳食指南)2010年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内容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谷类包括米、面、杂粮,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等。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水果能量低,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 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膳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时间及食量,进餐定时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进行为宜.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9.如饮酒应限量
在节假日、喜庆和交际的场合,人们饮酒是一种习俗。高度酒含能量高,不含其他营养素。无节制的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危险。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广大师生更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6月16日下午2点,继续教育学院在学术交流中心二楼报告厅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讲座。继教学院全体教职工、学生辅导员以及学生代表200人左右聆听了讲座。
讲座邀请了我校人文学院副院长邓正兵老师担任主讲人,他结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与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及劣根性也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号召大家继承好五千年中华文化留下的精华,发扬传统美德,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跳出传统文化的局限,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健康与寿命问题。无论是中医和西医,都需要面对并解决其中产生的诸多问题。二者应该联手,互相学习,共同探讨东方医学、西方医学,为了人类健康不断改进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中医学不像西方医学,仅仅作为医疗科学,中医学还包含着中国哲学、人体学、环境学、天文学、气象学、矿物学、植物学,以及重要的人文学--中医在诊治和指导养生时会考虑人的灵魂、心情、伦理等等。因此从事中医治疗与研究,多少要知道些中国哲学,否则就不能全面理解中国医学。中国是56个民族的共同体,说到中医学,不仅指汉族人民传下来的医学经验和知识,也包括藏族、蒙古族、苗族、回族、傣族等等少数民族的医学智慧。
中国医学对人体的认识有六个特征:整体性、个体性、系统性、关联性、中和性、协调性。一个人就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人的遗传史、身体结构、生活环境、习惯、得病原因等都不一样,对每个人的治疗也就都不应该一样。在一个系统中,某个部分与其他部分会产生关联,甚至不同部位的细胞都是有关联的,各个器官结构相互协调时,人才是最健康的。有关这方面的认识,在中国前的典籍中就有详细论述。从20世纪后半期起,西方医学也开始意识到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说明两者在慢慢靠近。
整体性背后反映的哲学思考是什么呢?首先,宇宙是一个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体自身作为一个整体,与宇宙息息相关。举一个例子:中国有一种针灸疗法叫耳针,各个器官都与耳朵有关联,在耳朵上反映人的整体布局却和人的.正常体位方向相反。又如足疗,主要按摩脚掌部位,却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健康有好处,甚至可以治病。我自己有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前我在陕西咸阳开会,遇到一个足疗医生。他刚按摩没多久就问我,“你是不是颈椎受过伤?”“你心脏有一点点小毛病,但是没有大碍。你腰椎也不太好。”我身体上结构性的、器质性上的病竟然在足部都有反映,被他发现了。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在三年前开始爆发,而这个成阳的足疗师在10年前就发现了。
中医在诊断时,不仅针对疾病本身,还会考虑到患者的心情和情绪感受去综合判断。中医理论认为:精神与肉体密切相关。这也是中医与西医的一大区别:中医治人,西医治病。
中医认为,每个人先天情况不一样,原生家族、成长环境、经历、食物都不一样,性别、年龄等等也会不一样,应该实行个体化治疗。关于中医的系统性,有一个可见与不可见的问题,比如经络。中医有很重要的经络系统,但是如果将人体进行解剖,即便放在电子显微镜下察看,也是找不到这所谓的经络在哪里。这说明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经络,但是不能解释、不能證明并不说明其不存在。
中医的协调性包括三个方面:与自然协调,自身各部分的协调,心与身的协调。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健康关系很大,比如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看到了人体与自然的协调。很多人会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身体,这就是自身的协调,各个器官互相协调。我自己对自身的协调深有体会,如果我晚餐吃了两个鸡腿,再吃牛排、沙拉等等,就会到夜里3点也睡不着:食欲得到满足了,但是肠胃的接受能力跟不上,造成了自身的不协调。身与心也要协调,如果心情不舒畅,身上也不会痛快。
中医诊断方法有“望、闻、问、切”四种,处方则有“君、臣、佐、使”四种;中医讲究“一人一方”,“7到10天换方”;中医治疗方法除了中药之外,还有针灸、推拿、按摩等,无论什么诊断、治疗方法,都讲究“扶正祛邪,身心兼治”。我女儿在六七岁时,长期感冒发低烧持续了4天,虽然不影响她上学、玩耍,但是情绪总是不高,去了很多著名医院,都没治好。后来遇到一个老中医,吃了他的药,到第5天,女儿的低烧停止了,开始活蹦乱跳了。中医不仅治病,也能防病,通过养生、太极、气功等方法,健身强体。中医还提倡食补、药膳等。中药大多是植物,本身就可以作为食物,这就是“药食同源”。
此外,中医还有“带病生活”和“带毒生活”这样一种在现代医学看来似乎荒谬的理论。一个最显著的例子是艾滋病。中国有一种疗法,曾在非洲被广泛使用,效果显著。我曾经去非洲访问过那些病人,也访问过医院、医生,按中国医学的方法治疗,有些染上艾滋病的采矿工人、卡车司机可以正常生活,甚至可以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了。但是如果让他们去医院化验会发现仍然是阳性。病和非病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带毒生活”最好的例子是有些中药材里含有重金属,如果要完全排除,医疗就会陷于困境。很多人不知道,在一付处方里还有另外一些药在抵消重金属的副作用,只要能够总体上控制,不影响病人的健康和生活就行。
中医在中国历史上是建立了许多伟绩的,比如根据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史籍记载,曾大规模爆发过的瘟疫有1400多次,再加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乱,可谓多灾多难。但中国人口一直稳步增长,从没有出现过像欧洲一样不止一次爆发、每次死亡数千万人的事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国家,老鼠很多,鼠疫容易发生。幸运的是,我们有中医,避免了赤地千里不见人烟的惨剧。病灾屡发,又从与疾疫的搏斗中产生了著名的“温病”理论和疗法。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医学,中医作为其中发展完善的一支,丰富了人类的医学宝库。因此,中医应该学习西医与其他民族的优秀医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与世界其他医学一起,携手维护并促进全人类的健康。
当前中医学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因为不同文化的长期隔绝因而彼此误会己久,中医不易被一些国家和民族接受;由于对人体和宇宙认识的差异,难以融合;医学领域的接触与合作牵涉面广,涉及到科学、政策、教育、企业等各个领域。总体而言,中医与西医的差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西医重分析性,相对精确;中医重综合性,相对模糊;西医重求共性,更有重复性;中医重个性,更有变化性;西医依病定,相对标准;中医因人异,相对灵活;西医针对病灶,更有直观性;中医针对全身,更有经验性。
中国武术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技艺,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博大精神,源远流长。它发展到今天,既是一个创造过程,又是一个思维过程,是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共同作用的成果。作为一种社会产物、社会行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表现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的风格、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它的发展。“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历来可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影响着各种行为规范。武术也如此,受到中国哲学的影响,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所以,从根本上说,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中华文化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 中国古典哲学及其产生的自然环境
2.1 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中国哲学有出世哲学和入世哲学,但都不是系统化了的哲学著作,只是些言论、文章且表面没有联系。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们的言论、著作富于暗示之处。
2.2 哲学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西方体育文化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希腊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国家,资源缺乏,人口不多,土地贫瘠,加上东面与东南面有着物产丰富的两河流域文化和尼罗河流域文化的吸引,生活在这种地理环境中的希腊民族,自始就注重利用海洋优势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其特点是互通有无,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欧洲人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傍海而居的恶劣生存条件,造就了民族的冒险性格和抗争意识。与希腊不同,中国文明依托的不是狭长的半岛,而是宽阔的平原,四周有高山、沙漠和无法跨越的大海,自成一个封闭系统。黑格尔曾说:“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中国体育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经济,农业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对土地的绝对依附,而且越在古代,生产力越不发达,这种依附就越显著。因此,这种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决定了中国体育文化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和内向性。
可以这样说,中国古典哲学是一个民族的大脑,从中国传统武术的招招式式中,人们时时感受到它的思维活动。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确立了中国武术的基本风格。可见中国哲学对武术的渗透使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武术
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自身发展不仅受到诸多传统文化现象,如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地理、医学、民俗、文学、戏曲、书画等的影响,而且渗透着中华民族的行为、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基础,技术是文化诸要素中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生存发展的摇篮,武术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哲学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精神产品。武术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哲学赋予了合理的内核。以下主要从“道”、“气论”、“天人合一”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3.1“道”与中国武术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存在,它就是世界的本源,又主宰着世界,这就是“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生殆,可以为天下母。”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道教在哲学思想上主要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老子关于无为、贵柔、法水、主静等思想被道教转化为自我的宗教精神与原则,这种精神和观念与中国武术文化相融摄,形成了一种武术技术指导思想和理论,其核心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和“以柔克刚”。老子的学说分化出“阴阳二气”。《易经》便有“一阴一阳谓之道之论”,并引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道”。太极拳吸取了此思想,生出了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种种相反相成、互为因果的千变万化。
此外,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中国武术则是体现活跃的生命的力量。两者具有交叉融合的统一轨道。中国武术在道家“道”哲学思想的滋润下,形成了中华武术深刻的哲学基础,从而产生了武术的技击战略思想。拳论中的“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正反映了这一技击战略思想。与老子主张的“弱者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之,莫能行之”的原则正相吻合。事物转化规律这一思想已成为中国武术技术理论的重要原则。儒家的教育思想,强调“礼”,重视“德”,提出了未习武先习德的武术伦理观,并形成较规范的武德理论。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是朴厚忠义之士,可以技术相传,这就是择徒标准。不得恃强凌弱,任意妄为;为人正直,见不平之事,遂挺身而出。
故“道”是武术产生发展的思想基础,中国哲学虽然派系林立,百家齐出,但主要的有儒释道三家。从表面上看其思想截然不同,但在更深的层次上却是相通的。因为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派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促进,分合与消长,终熔于一炉。
3.2“气论”与中国武术
“气论”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与西方原子论相对照的自然观,它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气论就没有我们所看到的这种形态的中国文化,它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并对中国各相关学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武术,为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气”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元范畴,以“气”为主线的审美理论衍化出中国古代审美的一系列审美形态。意象、气韵、神、意境、味等等,这些审美范畴具有通贯性、互渗性、灵活性,而这种灵活性可以说是达到了随意的程度,一个主干范畴能繁育衍生出一个庞大的范畴或范畴系列。所以在考察武术的“美”时,脱离不了中国人以气为世界本源的宇宙观。可以说,武术的种种外在形态和武术功能、神韵、绝技等等,均为“气”的演化与体现。所以,历代武术家都注重对“气”的修炼,他们把养气、集气、运气、练气作为习武的基础。长拳有提、托、聚、沉四种气息的调节方法;太极拳讲究“以意调息”、“以意导气”;形意拳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都是通过“气”沟通了武术内练与自然的融合,达到气聚、精固、内壮、体健的功效。
3.3“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华武术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们探讨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积极成果,也是我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石。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天道”与“人道”的结合,即两者合二为一,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天道”指自然界变化法则、规律,“人道”则指人的道德准则和为政治国之道。“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先贤们对天人关系的一种天才式的领悟,也是把天道、人道的和谐视为社会、人生的最高理想而创立的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武术是人体的运动,武术之美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受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强调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去发展的武术技击原理、招式以及动作的命名无不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出发,寻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一致,完美实现武术的目的,展示其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3.1 武术视“身心和谐”为真
所有的武术拳种视人体生命为一大系统,心与身是统一的,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训练。认为人体是武功的载体,武功的强弱与武功载体的强弱密切相关。载体的强壮又可分为外部强壮和内部强壮,外部强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内部强壮。以外练形体、内练精气神为训练对象,练意、练气、练力,是武术练功的三要素。“形神统一”、“内外兼修”,几乎是中国所以拳种流派的宗旨。
3.3.2 武术视“人际和谐”为善
在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武术不仅逐渐形成一整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技术、功法,也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武德。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学拳以德行为先”,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宽厚”,以求人际和谐。
3.3.3 武术视“天人和谐”为美
作为武术运动对象的主体———人体自身,与宇宙自然的客体,二者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受自然法则的制约,并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在“天人和谐”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武术主张师万物,法天地,从大自然的生化衍变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取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意蕴,融入拳术的技势之中。这种融入自然物为一体的拳术,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特征,是人对自然美的形态模仿。拳家由对自然形态特征的领悟,又把圆、空等运动形态融入武术运动之中。圆空是大自然天地的基本特征,也是运动的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圆空则能活泼自如,循环无端,变化无穷,故少林拳技以圆空为基本架式和方法,太极拳要求处处带有圆弧形,八卦掌以圆为法,南拳中讲究圈桥动作的运用。很明显,武术众多的拳法流派都追求整体圆融,式正招圆。
4 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优势互补
西方现代体育的诞生和扩张过程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这种全球化的生产方式带给人类社会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扩张的同时,西方现代体育文化一度成为近代体育的主流,尤其是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西方竞技体育越来越成为主流。但是,西方竞技体育是通过完成一定的运动负荷来完成具体动作,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这必然侧重对运动强度、量、规格、负荷的研究,其运动结果势必带来由于竞技体育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如频繁的运动损伤、精神和肉体的过度疲劳等。故人们就开始寻求一种可以相互扶持发展的体育项目,中国传统体育中的武术等项目越来越被西方国家所重视。而当西方人在神秘的本体面前无能为力时,中国人用“天人合一”、“阴阳调和”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历史上,各民族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曾经历了从恐惧自然、崇拜自然到抗争自然及改造自然的漫长历程,在发掘自身潜力的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既源于社会生产、生活,又有别于社会生产、生活的运动形式,以提高自己的体能,最大限度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中国武术便是人们用于提高自身体能、技能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古典哲学孕育的中国武术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的独具民族特点的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真、善、美”共存、和谐统一的特点。其中功夫讲“真”,用意讲“善”,技艺讲“美”。并且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讲究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从涵养道德、运动意识、调整呼吸等方面阐述运动本质,其内容更广泛,影响更全面。如太极运动,松静自然、意气相随、圆活合顺、松紧适度、延绵舒缓,是内外兼修的运动,习练者不但能提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还可以陶冶情操;其修炼理论是建立在“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基础上的,强调大脑神经系统对全身的支配、统帅作用,强调神形统一,强调保神、练功、养形的统一,是一种生命整体优化观。此外,习练者在进行了演练或技击时,通过运动疾徐、起伏转折、腾挪跌宕、刚柔相济、虚实相生、伸缩开合等动作的阴阳变化,又反映出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美。所以说,中国武术的“天人合一”、“阴阳调和”对神秘的本体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5 结论
武术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由于中国古典哲学赋予了合理的内核。中国武术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古典哲理。通过习武,可以使人对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有深刻的领悟,使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同时,西方体育与东方体育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差异才有个性和特色,才能优势互补。所以,相信中国武术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整体性、内在性的审美理想,并不会为奥林匹克之竞争精神所淹没,反而会与之各展魅力、各显千秋。它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在世界各国的体育领域,独成一体,成为世界体育中的一大景观。
摘要:哲学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精神产品。武术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哲学赋予了合理的内核。文章以中国古典哲学为切入点,从“道”、“气论”、“天人合一”等三方面阐述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武术,以及蕴涵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优势互补。
关键词:道,气论,天人合一,中国武术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插图珍藏本[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徐烨,刘礼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2).
[3]刘宝禄.试论中国武术发展的哲学思想基础[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4]曲国勇,马永通.浅谈中国古典哲学对武术的影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6(2).
[5]徐宏魁,韩静.简论武术的哲学思想[J].体育函授通讯,2002(9).
[6]万发达,万发强.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文化比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笔者在拙文《食文化是个大文化圈》中曾议到:“中国食文化不仅是就吃论吃,而且是在于它的最高的哲学文化层次。同时,食文化又是横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精神科学三大门类的大学科。”这样的一个内容庞大而又在不断发展着的学科,当然不是可以用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好在朋友们建议可以用讲座的形式,一次讲一个问题,而且要力争讲个明白,长此下去,也是件好事。
我们中国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民以食为天”了。人们每天一日三餐,习惯了吃什么,不吃什么,怎样吃,这些看起来非常平常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可讲的。可是细究起来,“吃什么”不就是“道”么?怎样吃?不就是“请给我一个理由”的“理”么?所以研究食文化,首先要从食道谈起。
人类学家说,食与性是人类动物性本能的两大冲动。儒家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都说出了人的本质。虽说“食色性也”乃人之常情,然而,食的问题远比性要急迫得多。性关乎着人类繁衍的大事,但“男女”之事暂时可以抑制,至少在人前还可以矫揉造作,讲讲面子。而中国人一谈起吃,好像很理直气壮,甚至还是一雅事。就连孔夫子也高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毫不脸红。
其实,不光是人类,凡是动物都有这么一个叫做肚子的无底洞。此洞曾经影响了我们整个的文明。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子端先生所以说,“食文化乃是一切文化的源泉”。对于此洞,清代的美食家李笠翁颇有怨尤:“口腹具而生计繁矣,生计繁而诈伪奸险之事出矣……乃既生以口腹,又复多其嗜欲,使如豁壑之不可厌,多其嗜欲,又复洞其底里,使如江河之不可填,以致人之一生,竭五官百骸之力,供一物之所耗而不足者”(《闲情偶寄》)。李先生虽然有些愤青,但说的有些道理。可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既然有了这个无底洞,自须要填满,那真是一件无可奈何又不得不为之事。
人类既然长了肚子,在历史进程中就尝过许多可吃不可吃的东西。我们从没听说过猴子会吃猴子,而人类学家却证明人有过吃人的习俗。食物与性情不能说完全有关系,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凡是素食动物如羊、马、牛、象等天性都是比较和平的,凡是肉食动物如狼、狮、虎、鹰等都是好斗嗜杀的。(当然也有例外,公鸡的搏斗不是为了食是为了臭美,为了性)。林语堂说:“蔬食的人终身以管自己的事为主,而肉食的人则专以管别人的事为生。”此言不无道理。
但是,人类毕竟冲出了动物界,修炼成为一种有文化的动物。随着历史的进程,文明人类的进食,不再是一种动物本能的冲动。吃,不仅是生理需求,而且是一种嗜好需求、营养需求、社会交往需求与文化需求。这就是不同民族受着不同文化模塑与制约的结果。每个民族在饮食上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食礼食仪,换句话说,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饮食之道。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可分为可见文化、半显文化与不可见文化。而前二者要受到不可见文化包括哲世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整合与制约。而中国食文化的哲学色彩相比西方而言又更为强烈。
众所周知,我们要了解西方人的饮食生活,就得用西方人的眼光,用他们的性情,他们自己的物质观念和他们自己的头脑去观察。印度人不吃牛肉,以色列人不吃猪肉,欧美人不吃昆虫,而西方人看中国人吃燕子的巢认为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便是不同文化受着不同哲学观支持的结果。
中华民族思想在种族性上和西方文化是那么不同,在历史上又和西方文化那么隔离着,当然它们所整合出的饮食观念是大相径庭的。季羡林先生说:“中餐与西餐是世界两大菜系。从表面上来看,完全不同。实际上,前者之所以异于后者几希。前者是把肉、鱼、鸡、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中国菜好吃,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把肉菜合烹呢?”(《季羡林人生漫笔》)实际上,中国饮食文化的这种“合”是出于中国人的哲世观——“道与和”。就连水与火这两种各不相容的东西,中国烹饪还可以叫它们“水火相憎,鼎鬲在其间,五味以和”。所以,中国人的蒸煮食文化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甚至更长,而西方却只有两百多年。这就是中国饮食文化背后支持的“道”。
柏拉图说,“人类似乎是欲望、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他认为,理想的人生便是在理论、智慧、真正理解的指导下,三方面和谐地在一起生活。这种观点和中国的儒家思想不谋而合。儒家认为,“人之大欲,食色性也。”人生在世当然须有一些热情的欲望和精神。林语堂说:“渴求知识和渴求清水,喜欢一个好的思想和喜爱一盆笋炒肉,吟哦一句美丽的诗词和向慕一个美丽的女人(还有帅哥),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林语堂还幽默地把人类历史的演进比喻为《西游记》。“人类历史的演进和那些半人类的动物到西天参圣的行程,真是多么相似啊——孙悟空好似代表人类的智能,猪八戒代表卑下的天性,沙和尚代表常识,玄奘法师则代表智慧和圣道。在这个由人类到神佛的参拜旅程中,人性脆弱的本能、愤怒、复仇、暴躁、肉欲、不宽恕,尤其是自大和不谦逊的本能不断地暴露出来。人类技巧增高时,破坏力也同时加高,(甚至要)……敲打天门,粗野无礼地把看门人推开,要求和天神同等并列”(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这和我们暴殄天物、大吃大喝、破坏生态环境的嘴脸何等相似啊。
《西游记》描写的是一个艰苦的求佛求道的过程。生活中本来就充满了“道”。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官有官道,商有商道,饮食自然也要讲究食道。
谈到“道”,人们可能认为那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其实往大里说,它是中国人哲世观的一种凝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确是很抽象的。“道”和“禅”一样,都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所以释祖说,“不立文字”。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然而,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研究的是存在的基本样式和人的存在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联系。既讲对立也讲统一,所以中庸没有“反中庸”,道没有“反道”之对立。只讲“道中之道,是人之常道”。这个“常道”就是我们生活中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律。一位很有威望的长者在上海给自己的亲属买铅笔时说:“铅笔是让孩子学习的,橡皮是让他们知道错了就改”。很简短的两句话就说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朴素道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为体,德为用,大德之用就是“为道”。因而,“道”又是看得见的东西。
我们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为一个“吃”字,所谓“做吃”就是“做了吃”。人活着除了理想的追求外,一生忙忙碌碌主要是为了“吃”,而人生又岂为一个“吃”字了得?
其实“吃”就是“为道”。婴儿出生后第一要务就是要吃,长大了还要忙于吃的饱,吃的好,吃出健康。到老了不行了,特别是患了不治之症,儿女们想到的也是尽力满足老人的吃——其时已经吃不下去了。在斯时,“吃”是生命对生命的互相安慰和依赖。至于其它杂念都“损”掉了,怎么“损”的,因为大家都在“为道”——“人之常道”。
从文字上讲,“道”的甲骨文为“微”,从行从首从手(又),表示用手指示跟着前面的首领走路的意思。有引导之义。“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大地上人们新踩出来的路就像在白纸上画的线,石头上的纹理一样。因此,“道”与“理”联姻为“道理”。道理的产生,就使人类告别了蒙昧与野蛮,大步踏入文明之路,逐步探索出各种事物的科学规律。
《易经·随卦》说,“君子以身晦入宴息”。有人理解为“君子在晚上休息,小人在白天休息”,是不对的。这句话其实是讲,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哪一样都离不开寒来暑往,昼夜交替的自然规律。遵守者便为“君子”,违逆者便是“小人”。孙悟空把W·C称为“五谷轮回之所”,说的便是吃喝拉撒睡都不能违规。这便叫做“道在屎尿”。大圣的话虽是粗了一点,话糙理不粗,讲的却是大道理。
我们现在提倡科学饮食观,是要求“以人为本,以安全为前提,以营养为核心,以美味为传导,以增进健康为目的,为人的全面发展作贡献。”提倡的就是一种食道。得此道者昌,逆此道者则凶矣。
【中国哲学讲座】推荐阅读:
中国教育哲学07-28
中国哲学-概论12-08
中国管理哲学论文07-03
关于中国古代哲学07-19
中国人生哲学10-22
中国的教育哲学11-25
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06-02
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中国话语情结07-06
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10-05
中国哲学智慧学习心得.doc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