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演讲稿-安全就在我的心中(精选4篇)
儿时的我,只知道不出车祸才是安全。而就在去年,我大学毕业时,安全在我心中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记得毕业要离校时,一想到挤得密不透风的火车,脚一抬起来就放不下去的惨不忍睹的场面,就害怕回家,就忍不住讨厌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这个时候的我安全是用来发牢骚的小儿科话题。当踏入电力企业大门的第一天,入局教育第一课,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安全也只仅仅停留在我的字里行间。第一次进变电站是在今年一月,我被分配到站上来。安全真正地走进了我的生活,从此我成了电力人,从此我也对安全负起了责任。
下面就谈谈,半年来我在变电运行岗位上对“安全”的认识。初入师门,望各位师傅不吝赐教。
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安全文化=个人的积极响应+机制。安全机制就是一种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如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约束职工的安全作业。
从安全工作的主体看,人是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责任的承担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因素,强调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人,在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其中,安全意识特别重要。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因为供电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归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人的行为又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安全意识强的人,必然会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地作业。反之,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招之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把培养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一个核心基础。只有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通过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学安全生产规程、谈安全生产中的经验教训、考安全生产规章等手段,才能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只有人人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有安全的行为,才能使自己的行为处在安全的约束中,才能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和“我能安全”。
安全是什么,是工作的快乐,是平安,是家庭的幸福,更是一种珍爱生命的人生态度。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的主题就是“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人类学家统计,二战结束后60年来,地球上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我们要问,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事故的日子能有多少天?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最新报告显示,事故的发生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全世界每年因公死亡人数达到200多万,是每年全球战争死亡人数的3倍。平均每7秒钟死1人,每分钟死8人,每小时死500多人,每天死6000多人,相当于每天发生一次像美国“9?11”恐怖事件那样的大灾难。
人们害怕疾病,害怕战争,但事故同样让我们心惊胆战!
演讲人现场旁白:
请大家看画面:这是12月23日,一起天然气井喷事故(重庆开县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号井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由于安全工作的严重失误,造成243人死亡。
再看3月26日,同样一起天然气井喷事故(重庆开县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2号井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由于安全工作准备充分,无人死亡。
我国企业界一年发生70多万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500亿元。平均每年因事故造成10多万人死亡,比起汶川地震造成的人身死亡还要多,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沈阳供电公司在1949年一这60年里,由于员工作业时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共发生轻伤及以上事故905起,伤亡945人。
下面这一组组数字和足可以震撼我们心灵的图片,再现了作业人员严重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规定,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的血泪史。
演讲人现场旁白:
不安全行为带给我们的沉痛教训!
在1949年一20这60年里,沈阳供电公司共发生:
轻伤事故828起,轻伤863人;
重伤事故40起,重伤44人;
死亡事故37起,死亡38人!
第一组画面(2张):这是1949年9月8日,路灯人员在检查路灯混线故障下杆时,身体触到220伏低压线上感电,从杆上摔下死亡。
第二组画面(1张):这是1955年1月8日,配电工人在变台上用戴有绝缘手套的右手去合保安器,未合上。他又用未戴手套的左手去协助推合,结果左手碰到保安器引入线上,触电死亡。
第三组画面(2张):这是1972年11月17日,线路检修班在配电变压器台上作业,电校实习生自行登上变台,用手去摘跌落式铅丝棒,不慎碰到有电部位,触电摔跌抢救无效死亡。
第四组画面(1张):这是1970年9月24日,营业科线路工人在登杆改接低压线路时,失去监护,不慎手碰到导线上触?电,抢救无效死亡。
第五组画面(1张):这是1977年5月9日,配电检修人员在没有断开高压电源和失去监护的情况下,登上变压器台作业,由于台板松动,身体失去平衡,双手抓住低压线,触电死亡。
第六组画面(1张):这是1979年6月14日,一学徒工上杆绑横担时,未保持安全距离,在失去监护的情况下,头部越过带电导线触电,抢救无效死亡
第七组画面(1张):这是1982年10月5日,维护修理工在处埋10千伏变压器台故障中,在未进行停电操作和未布置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冒险登上变压器台,在失去监护时,误碰触电,从变台上摔下,抢救无效死亡。
第八组画面(2张):这是1992年9月17日,跨越道路的绝缘把线被行驶的216路公共汽车刮住,水泥杆被拉倒。造成杆上作业的工人被挤压在杆下,当场死亡;另一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第九组画面(2张):这是209月23日8时,10千伏大格干1#一109#停电作业时,使用违章工作票,未对运行中的设备采取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安全技术措施,造成人身触电当场死亡。
第十组画面(2张):这是7月3日,10千伏开关送电故障处理作业,违规误合电源联络开关,造成人身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为电力企业,电本是光明的使者,造福人类的能源,但如果我们忽视安全、漠视安全,便会使其或成为杀人凶手,制造出人间惨痛的悲剧;或变成精神摧残者,令亲人痛不欲生平复悲愤的心情,今天,我只想讲我们沈阳供电公司曾经经历过的一次安全事故。让我们把时钟调回到207月3日。那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在这座城市奔波、忙碌的人们。沈河供电分公司配电职工张新强,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正在帮年迈的.父母买米,突然接到班长的电话,说需要他配合处理故障。进屋放下米袋,张新强匆忙喊了句“妈,米我先放在门口,单位有事,等我回来再弄”,转身就要走,“你注意安全!”病床上的母亲急忙嘱咐着。
张新强,这个孝顺的独生子,自从部队转业后,在配电专业一干就是10多年,丰富的检修经验和过硬的业务技术,使他成了班组的骨干,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大强子”。
到了现场,大强子动作熟练地登上泉源分20号杆,拉开刀闸、验电、挂地线,再和同志们到20号杆所带的1号箱变内处理损坏的开关,修复后,他们觉得用此开关送电不可靠,竟选择合上此开关,用20号杆的刀闸直接送电。事情到这里,开始变得不平常起来,保障生命的受电开关就这样被违规的合上了,悲剧也由此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沈河修理班接到泉源小区停电的报修,也赶到现场,发现与1号箱变联络的开关处于断位,便误以为是跳闸,随即合上了开关。一瞬间电流就像冲破决堤的河水一样咆哮着涌入到长泉分20号杆,当大强子再次登杆作业,拆除接地线时,伴着一声刺耳的惊叫,眼前的一幕令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不好,感电了!
120急救车呼啸而来,但任何祷告和呼喊也没能挽留住他。年7月5日12时50分,年仅36岁的张新强经抢救无效死亡。
噩耗传来,全局职工沉浸在悲痛中。泪水为逝者而流,迅速调查事故原因,矛头直逼违章作业。回顾当时,如果接线员认真核实停电范围,不盲目发票;如果箱变联络开关处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志牌;如果已损坏的开关没有被违规合上;如果大强子还在接地线保护范围内作业,哪怕只有一个如果变成现实,这起悲剧就不会上演。
人们不会忘记,白发人送黑发人,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下,你匆匆走时扔下的米袋还在门旁!身患脑血栓的老父亲用拐撑起身体,颤抖着不停捶打自己的胸口:“你们还给我儿子!”才8岁的孩子无助的到处找寻你,“爸爸!爸爸!”每每看到你的遗像,班里弟兄们的心头都会刀绞一般的痛,欠你一辈子的债!
任何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国家、给企业、给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是血的教训!
因此我们痛恨那些轻视安全、漠视安全规程的人;我们痛恨他们在工作中对安全的不以为然;我们痛恨他们的一时疏忽、习惯性违章;我们更痛恨他们麻木地认为安全是老生常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我们崇尚“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我最敬爱的光明之魂啊!
请用你们一生平安来延伸光明,追求光明吧!
在“7?3”事故沉重的打击后,沈阳供电公司迅速按照省公司部署,历时近2年的时间,全面彻底开展“查隐患、堵漏洞、保安全”工作。共出动562人,彻苏改8次,修订完善30余项规章制度,规范了46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建立安全生产早会制度,从源头杜绝违章作业,翻开了沈阳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崭新的一页。
今天,我们看到了,万名热血融冰的勇士,在抗击百年罕见暴风雪的重大战役中,以零人身事故的战绩,向政府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看到了,日夜奋战的电业人,用汗水与忠诚,保证了奥运供电线路的万无一失,实现了沈阳电网奥运开幕日零抢修的纪录;我们看到了,卧薪尝胆,努力拼搏,走出阴影的沈阳电业人,创造了连续安全生产1000余天的佳绩;我们看到了职工充满希望面带微笑的脸;
居安思危,是我们老祖宗的格言。戒骄戒躁,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重视生产,也不能忽略安全,甚至于要强调“安全第一,生产第二”,这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人,才是最值得宝贵的,人是世间一切成就的创造者。我们身上承载着太多寄托,肩负着太多责任,这些寄托和责任不允许我们对自己的身心有丝毫的疏忽。
正因为我们不能仅仅只顾着自己,不能那么自私自利,不能只是打自己的小算盘,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上有老、下有小,我们要考虑到身边的亲人、朋友,考虑到公司,甚至于考虑到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想到这些,我们自然就会推想到,如果我们自己的身心受到了伤害,那些深爱着我们的人,会有多么地牵挂。不是这样的吗,是这样的!
去年我们这里就有人由于疏忽,掉进搅拌机,尸骨难寻,抛开人世间一切事业、一切亲人和朋友,独自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黄泉路上,他能放心吗?我看他放不下心,满怀牵挂。活着的人呢?我看也很悲凉,很凄惨。可是为什么我们还老是吊儿郎当,毫不在意安全的问题呢?明明知道安全重于泰山,事故猛于虎豹,为什么不能以此为戒呢?看到别人的悲惨,如果稍微作一下联想,假如这样的厄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我们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一想到这些,简直让人战战兢兢、不寒而栗。如果我们时时刻刻拉紧“安全”这根弦,把住这个关,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都精益求精,全神贯注,这不是于自己,于家庭,于公司,于社会都是多方共赢的事情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人会说,安全是一个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我们怎么着手去打造安全的环境呢?是的,安全就是一种良好的工作和生产状态,一旦有事故发生,这种良好的平衡状态就被打破了,就成了“不安全”了。所以,最重要在于事先预防,而不在于事后着急。最安全的状态,是每个人把安全放在心中,每个人举手投足之间,一举一动都符合安全的要求,真正把安全当做人生大事,贯穿在生活和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些,人多力量大,我们就能“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安全生产的目的就容易达到,就真正做到了“皆大欢喜”。
古人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讲,我们要从心里重视每一个小的事情和征兆,比如星星之火,我们要看到它可能形成燎原之势。点滴之水,我们要看到它可能形成汪洋大海。在这些隐患还没有显露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要自己去思考可能出现隐患的环节,从而在思想上重视起来,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一见“不安全”的苗头,立马扑灭,如果这样做,我们还会有什么了不得的安全问题吗?不会有的!
卢高伟
安全是什么?这是一个被人们老生常谈的话题。我想大家都能说出一两句有关安全的语句。“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生命之本”....那么安全到底是什么?我查了查百度: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正所谓“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作为民爆人,尤其作为起爆药生产线的一名员工。我想我们对安全的理解和重视可能比其他人更深刻,那是由于我们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也许,我们的工作在大多数外人看来比较简单且劳动强度不大,但大部分人却不知道:这看似平静、单调甚至可以说枯燥的工作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和伤害,因为我们每次都要面对公斤级的起爆药,如果说发生事故,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记得3月14日正在生产04号导电氮化铅,当时我就在生产线,突然嘣的一声发生了爆炸,吓的我两腿发软,脑子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该往哪跑,还是我师傅拽着我跑出了工房,虽然的那次事件没有人员伤亡,但我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有余悸。
9月25日起爆药生产线111-2工房水洗工序的师傅在正常开启阀门时突然爆炸,管道内的杂物和铁屑伤及他眼睛和左臂,半年多都没能来上班。
同样是20军品理化计量分析室一位干了20多年的老师傅在分析完D.S起爆药中氮化铅的`含量后,他在清洗瓶子的时候发生了意外两根手指被炸伤……
这些血的教训,一次次的为我们敲响安全的警钟。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那么什么是责任?(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责任就是做好自己分内应该做的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要平平稳稳、安安全全、保质保量的生产好每一个批次的药剂。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态度。作为药剂生产车间,我们一直坚持安全第一,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是我们的态度也是我们的原则,在日常生产中我们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时刻牢记火工品生产“稳、准、轻、严、细”五字要求。如果在生产中有同事违章,我们会立刻制止,耐心规劝,大家一起做好安全工作。这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负责和重视。
安全是经验的积累。每出一起事故都能总结出一些经验。日积月累就成了我们的规章制度。也就是说血的教训换来了我们的规章制度。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时刻树立防事故、保安全,处处想在前,把以前发生的事故当成我们防止事故的经验,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安全就是生产现场没有浮药、所有设备正常运转、所有操作能按要求做到人机隔离、所有员工能够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以前领导每次开会时都要求我们彻底清理工序的浮药,打扫生产现场和工房周围的卫生,诚然大家都照着做,但是私底下都会发牢骚,干这些和安全生产有什么关系?现在想想感觉领导说的的确有道理。他是要我们养成一种良好习惯,时刻将危险程度降到最低。
归根到底,安全就是一切。我们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克服困难,汲取教训,遵守规章制度,干好本职工作,搞好自控和互控。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员工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岗位,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企业安全生产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就能够铸成安全生产的钢铁长城。
【电力安全生产演讲稿-安全就在我的心中】推荐阅读:
电力安全演讲稿03-23
安全在我心中初中学生演讲稿12-17
电力人员生产安全演讲稿05-28
电力安全演讲稿——珍惜生命04-20
从细节抓电力安全演讲01-22
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演讲稿01-10
电力安全工器具应用管理培训讲稿10-26
安全月作文:安全在我心中02-21
校园安全在我心中10-18
职工安全在我心中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