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推荐12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接受的洋文化日趋丰富,他们不但知道圣诞节,还能说出许多外国的节日,然而对他们有印象的节日也只不过是“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如果问: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的很少,回答更是五花八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忽视,因此,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当务之急。
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让学生先来说说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谁知就有学生脱口而出,“九月九日是教师节。”令我有些哭笑不得,也难怪他们,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有些概念和内容比较模糊,特别容易混淆,而且古诗中的九月九日和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是不同的概念。于是,我就借助日历,比较直观地向学生讲解关于农历的相关知识,我还利用学生的好奇,请学生回家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有条件的学生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果然,许多学生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他们彼此间交流,不仅更清楚了农历的概念,还知道了我国的传统佳节多数用农历来计算,如: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人们要观看元宵灯会和吃元宵;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要佩香囊、赛龙舟、家人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更有月下吟诗作画的雅兴;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夜”,除夕大团圆,吃年夜饭;还有春节放鞭炮等许多传统节日的习俗......在教学古诗时我告诉学生: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诗的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就是重阳节。当学生了解这首古诗的第三、第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是:知道今天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作重阳节的纪念时,也正在为少了我一个而遗憾。于是,我就顺势引导学生思考:重阳节这一天,古人都会做些什么事?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知道了重阳节这一天,古人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学生还了解到“登高可以避灾,佩茱萸可以消灾除病”;“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这和我们家乡人过端午节时,家家窗棱上贴葫芦,门上插艾蒿叶的习俗很相似的。”于是,我告诉学生如今的重阳节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敬老爱老日,那我们在过重阳节的时候,就应该在家里为家中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对他们的爱。
一、运用教材,挖掘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内容都是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在学习这些课文之前,老师可以先发动学生们积极搜索关于这些节日在自己家乡有哪些形式, 然后根据实际调查加上交流然后结合课文描写共同学习。比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在欣赏图画的时候配上优雅的古筝音乐,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北宋时期清明节日的热闹和隆重,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很大的帮助。解读课文,加上图画细节的描写,使学生在获得美妙感受的同时,深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传播传统节日文化,像这样关于节日描写的作品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还有很多, 比如《五月端阳》、《北京的春节》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等,都是描写传统节日的。从教学方法上说,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传递这些信息, 比如在教材的主题方面搜寻民族文化信息;从故事情节上出发深入了解教材的内涵;通过对课文词句的分析,了解文化背景;从作者出发,学习传统美德;从课文的插图了解文化意趣。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 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些动人的传说或者是历史渊源, 教师在结合教材教到这些文化时可以把这些美妙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内涵。在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时,要重点突出这些节日的主题, 比如春节的主题是辞旧迎新, 合家团圆。在过春节的时候全国各地都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中国是礼仪之邦,主张文明,谦让的规范,了解礼仪文化的核心思想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清明节的主要思想是祭先烈、敬先贤和忆先人,让学生在追思先贤的同时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端午节主要表现了亲近自然的主体思想, 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和丰收喜庆的节日, 引导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的儒家文化思想 , 正确地处理“人”、 “我”、“ 社会”和“ 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健康发展。重阳节的主题是尊敬长辈、感恩父母,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要从小培养,这对于创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二、迁移拓展,有效连接古诗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满活力, 在学习和运用上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加入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对于语文资源方面的拓展有重要意义, 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实践的机会,而且对于继承和弘扬母语文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比如在教学关于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对重阳节有充分的了解后, 可以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搜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并根据相应的节日对这些诗词进行分类。在古诗词中关于节日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除夕。与春节有关的有北宋王安石的《元日》,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等。与元宵有关的诗有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与中秋有关的诗有宋朝苏轼的《中秋月》、《水调歌头》等。这些诗句都流传到了今天,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盛大的节日相碰撞。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这些诗句的时候,能够充分体会春节团圆、除夕夜守岁、中秋时节团圆、清明时节外出踏青和重阳节登高插艾、端午节赛龙舟及元宵节闹花灯……各种活动都那么有趣,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化绚丽多彩和妙趣丛生。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沉淀,我国的传统节日积累大量的文化底蕴,这些对于我们的影响十分深远。
三、开展活动,提升认识
在传统节日教育过程中, 在校园或者是课堂上齐心合力地营造真实的节日氛围,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厚文化背景和带来的情感体验。学校可以多介绍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来源和风俗习惯等, 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节日。比如在端午节之前,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来源, 以及过端午节时人们举办哪些有代表性的活动,动员学生举办“端午赛诗会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编写节日主体小报。另外,春节的时候,要求学生利用寒假的时间设计一些丰富多样的活动,比如收集家乡的风俗习惯,摘抄春联和制作以新年为主题的手抄报等。还有清明节的时候开展一些扫墓活动,为学生讲解烈士的故事,学习烈士的事迹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的培养,以及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的体现, 寄托着民族的希望。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利用语文课堂,为学生教导传统节日文化, 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受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许多西方节日在国内的兴起越来越频繁,这些节日的涌入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冲击。许多学生对传统节日了解不够,认为是封建习俗,不加以重视,反而过于崇拜许多国外的节日。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在小学时代扩大对这些文化的传播,是保护这些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国家,其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因而对学生的文化底蕴建构和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高中生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其人文素养严重缺失的现象。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完成培养学生文化底蕴和提高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将传统的文化有效的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1.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化,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刻板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才能彻底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构建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从而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利用其音乐、美术、影视和幻灯片等功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可以借助历史笑话、幽默使学生从中得到智慧;又可以从成语典故和对联猜谜中分别让学生积累知识和获得兴趣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本地的文化遗产进行充分的利用,比如参观历史文化遗址或欣赏书法碑帖等,使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同以上这样从各种渠道入手,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目光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使高中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其学习的自觉主动性,进而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思考,最终转化为自身的素养和品质。
2.将语文教材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由于高中语文教材里的内容是经过相关教育部门进行专业、精心的选择,进而编排制成的,教材里的所有文章和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兼顾了文学作品的品质和唯美。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将各篇文章所蕴藏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充分挖掘,并把传统文化观念及文章的文学底蕴和文化教育作为讲课的重点。比如,教师可以将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民族心理以及思维方式等文化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求,将各篇文章的文化体质充分的展示给学生。例如,教师在教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作品——《师说》这一课程时,可以针对文章中提出的疑问作为入口,将我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学生从师”的求学原则对学生进行传播和灌输,使其对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
3.有效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我国丰富的传统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各个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或美丽传说等,它们针对民族的传统习惯及宗教信仰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反映,并承载着整个名族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契机,从而引导学生对节日的渊源等进行努力的探索,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用传统节日作为主题,引导学生就此展开个人看法,并进行文章的抒写。
4.在课外拓展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到学生的课外拓展中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博览国学经典,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可以这样说,博览国学经典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因而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比如,教师在每个学期,都安排学生进行一到两部经典名著的自主阅读,其中要注意的是,老师推荐的作品内容要与教材中的内容有相关的联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进行“经典诗词和美文的背诵与赏析”的课前活动,老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以背诵和赏析的方式将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介绍、展示给大家,不仅加深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日积月累下去就会使自己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
总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能够让学生经过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积淀,使其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加强其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富源县富村镇第一中学
杨仁旺
【内容提要】:面对教科书中蕴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竟然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感情。走上社会后心灵荒芜,价值观缺失,形成心理荒漠困扰人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学习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传统文化 由文入世 知人论世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一 传统文化教育的迷失
人是社会的动物,身处历史和时代巨大变革时期人们的心理也有剧烈震荡。君不见,街头巷尾麻将成风,人们赖此休闲,在输与赢的刺激中感受自身的存在;少管所中十多岁少年.如花年纪却不得不面对铁窗之苦,皆因当时面子重要,小事酿成大祸,祸延己身;初中学生尚未脱去稚气,却人心思动,准备去混社会„„以上种种表现,使笔者感到沉重,有那么多优秀文化传统的神州大地上,人心竟如此空虚浮躁,撇去功利的浮沫,人们心中的操守与底线使人不忍触及。今日种种果皆因前日种种因,在他们身上教育履行“除鄙见,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责任是缺位的。更可怕的是漠视甚至鄙视传统文化,在各类洋节日面前,青年们趋之若鹜,传统节日里却喊着“无聊,没意思”“老土”“人家外国。”从心理上对祖国文化的自轻自贱不免使人心寒,什么原因使身受十多年国文教育熏陶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怨愤诅咒之语?传统文化缺席,学生无缘了解其博大精深,高雅从容,自然无从去敬仰崇拜了。可中学教科书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又何以收效甚微?源于以前我们所教的仅仅是知识,不是教做人,知识不用就会很快被遗忘,无缘从心理上接受传统文化中的推己及人,尊师重道,重义轻利,那自然会形成庸俗低级的价值观,人生观,如自私自利,虚荣偏激,重利忘义空虚浮躁。那又如何向学生传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使他们成为人格磊落,性情豁达,勇于进取,以天下为己任的新时代主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慎重思考的问题。
幸运的是随着国力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拥有传统文化意义的事物已成时尚。比如乐坛刮起的《菊花台》《青花瓷》的中国风,家装业的“中国元素”。乘着这股强劲的东风,如何将传统文化春风化雨融入青少年心中,而不是浮在表面,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常见幼儿园的小人儿奶声奶气吟诵传统启蒙经典的声音,仿佛听见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迫切呐喊,因而不论从过去,现在,未来,各时空思索都共指一个主题,“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这是时代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因而笔者提出本论题《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二 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语文密不可分
中学生的年龄多在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正是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错失了将很难弥补,他们的文化积淀和修养会影响其一生,又因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敏感,叛逆使传统文化渗透既迫切又颇费心力。
中学教育仍是基础教育,其基本任务是向中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而言之分为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细而言之更分为语数英体音美等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既是基础课,又是工具课。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同时,受到优秀文化熏陶,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又培养其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无疑会指导他们更好的学习其他知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他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有独特地位,语言文字是思想载体,学生目视其文,涵咏其味,意会其理,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田。语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比其他学科学科任务更重。课文教学目标中思想感情和价值观既直指传统文化,所以语文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主阵地责无旁贷。
三 传统文化概念及其在语文教材中的表现
明确了传播传统文化重要性后,还要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承传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其发展历史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印记着自己民族和国家的鲜明特色,这就是民族文化或种族文化。文化会超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不同阶段,连续的承传与发展,并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实际影响,就形成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和西方文化的缜密重逻辑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重神韵和体验。早在文字产生之前我国就产生了以耕地为主的农业文明,以草药针灸为主的精微深奥的医药文明,以琴瑟为主的音乐文明,还有以血缘为中心、以禅让为标志的礼制文明。中国人以汉字独特的结构特点创造了独步世界的汉字书法文明。另外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玉文化,服饰文化、烹饪文化等均饮誉世界。
在中学英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重礼仪重教育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礼贤下士,谦恭待人,观者为之感动,侯朱二人为之动容。《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穷冬远行入山向老师请教问题,立于门外雪野中,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向往表现在色恭礼至中。二、重视道德修养
孔子教育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一切应该依礼而行。当然此“礼”在现代社会有新注释,是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子路行事粗豪,孔子责骂子路 “野哉,由也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论语》一文中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推己及人,与人为善。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更提出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强调人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尤为重视尊老爱幼,善养浩然正气给人挺拔轩昂的印象。见《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频繁的见于诗文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却闻泣泪满衣赏”等等很多。四、更有积极进取的奋发精神,如屈原的“亦余心之善兮,虽僻远亦何伤!”中高喊出从不妥协,从不气馁,生命不熄战斗不止的奋发精神。
五、孝义也是经常出现的主题。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形象一直流传至今,六、还有纳谏,用人以及取信于民的治国之道;爱民,清正廉洁,勤俭的为官之道;以史为鉴,眀乎得失,严明法纪,依法治国的法制传统。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学语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
四、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传统一旦为人们接受,不管自觉或不自觉,其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导向与制约的作用。传统文化存在与文字和生活中,那也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一、学习古诗文过程中要注意由文入世,知人论世。
1、除了课堂普通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知,启发联想。首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文底蕴。意象是生命感情的具体支撑点,表现的情绪因其共同的民族心理和精神特征更成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意象,逐渐养成学生对诗词意象细腻敏锐的文化感受,才能使学生在与诗人独特感情共鸣过程真切体验到精神文化的美丽,心灵得到陶冶,品性得到熏陶。2、知人论世
使学生体悟到为文和为人是一体的,诗词作品无疑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激发创造力,让学生补写、续写、改写古诗文为散文,进一步将书中知识化为己有,设身处地地以作者思维去思考。、重视拓展延伸阅读。
和传统文化相比,课文内容只是沧海之一粟。教师比较系统地介绍诗词艺术的基本知识,有关诗词欣赏的理论书籍供学生研究,对于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指导自编诗集或进行诗词创作,课内与课外共同创设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环境氛围,调动学生潜在的情感体验,达到自觉内化之功。
二、书本学习之外更多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的影子,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生活中学习应以表达为主。如果说在书中学习是输入积累,生活中学习就是输出感悟。生活中的节假日,风俗习惯都是学习的很好入口,引导学生参观古迹,缅怀古人,追思豪情;观看现实中婚丧嫁娶风俗,分析各环节设置目的,感受传统文化;在日常与人交往中关注那些共性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感受传统更可以通过与长辈直接交流,获得有关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应用实例。将各种感悟记录下来写入文章,坚持日久,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自身也被熏染,朝着人格完善,注重道德修养的方向发展了。五、弘扬传统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文化因其和漫长的封建社会相伴相生,发展过程中自然也融入了一些糟粕。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拿来主义分析地继承。这就需要老师在指导学习过程中自身有较高修养,较强分析能力,尤其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研究材料更可能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何选择,就要本着时代需要和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双层标准来衡量了。
六、前景展望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来的世界是少年的时代。未来的世界文化更加多元化,国家的竞争其本质是文化之间的竞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将中华少年培养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目标的四有心新人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愿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宽口井中石油希望学校
袁建财
小学语文教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承载了几千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与精华,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我们的古老文化呢?这就要求我们基层教育的工作者要做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小学语文教学提升为一个体认感怀,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要怎样加强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提及传统文化,我们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他们觉得是不是古诗,古文,古代文学常识就是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当代青少年生活的时候,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色色考试的工具。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赋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
二、加强老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我们要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兴趣,首先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成为热爱传统文化教学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的语文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我们要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另外,作为一名中国人,在学好汉语的同时,更应学好汉字,有人说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又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字体系之一,所以我们肩负着传承它的使命,为此,我们学校专门开设了一堂书法课,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传统文化。
三、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及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经典。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在语文教学中,要学好这部分内容,着重在于朗诵,在朗诵中感知古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课后,采取各种形式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如我们学校在散学回家的路上学生会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课余还可以到图书馆借阅有关传统文化内容的书籍,学生也有征订自己喜爱的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
四、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文化来源于生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来一辈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财富,而传统文化不是虚无飘渺的,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与哪些人物相关,是否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是否读过屈原的作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还可以呤诗词、吃粽子,让学生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 赵旻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体现。一些学者指出: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延续性,人类文明需要沿袭和继承。没有传统的文明不成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成其为文化。因此,传统的毁灭就是文明的毁灭,经典的丢失就是文化的丢失。反观如今的社会现状:多媒体时代信息获取的多渠道;娱乐方式的多重化;语文教学逐渐蜕化为获取分数的“工具”„„种种状况导致传统文化正逐步淡出人们的精神生活。作为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者——语文教师,内心的忧虑一日甚于一日。学生们天天唱着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却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学生们捧着卡通漫画看得津津有味,却对古典名著敬而远之;传统节日,不知意义何在;民族英雄,不知朝代事迹„„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社会道德的缺失,精神底蕴的淡薄无一不和传统文化的逐渐失落有关。要重振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采用恰当的策略,引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是语文教师现阶段应该思考并付诸行动的。
(一)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可以定在“审美”上。
美,存在于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瞬间。我们用眼睛,用感官,去感觉美,享受美。每个人都有来自于“美”的经验。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起点可以定在“审美”上。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诗意感性的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文本的理解很大程度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中最为诗意感性的“唐诗宋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触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初步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这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森林时,就会心醉神迷,乐而忘返,“复前行,欲穷其林”。笔者曾经尝试过以下几种手段:(1)配乐诵读法。
古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充分彰显出来。教师或利用朗读音频资料,或运用本身的朗读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吟诵,一起沉浸在诗歌“美”的意境中。(2)吟唱法
有些传世佳篇已经被谱成曲,成为现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虞美人》等,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一起聆听吟唱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借助优美的旋律完成对诗歌意境的多角度审美。(3)古诗配画法。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又一大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直观的画面表现诗的内容。很多学生有不错的美术基础,非常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把对美术的喜爱迁移到语文学习中,他们自发地挖掘诗歌意境,带着自己审美特点的精采纷呈的作品纷纷涌现。这是几种手段中做得最成功的一个。借助直观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欣赏者自身的主观体悟,诗歌的意境被大大地丰富了。欣赏者从粗放式的欣赏(常规欣赏)进入到直抵诗歌深处的深层审美。
(4)写“唐诗小品”。
“古诗配画法”还停留在直观审美上,适宜在学生整体中铺开。对于一部分领悟能力强,文字驾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写“唐诗小品”。把古人用凝练的文字表现出的意境用今天的语言,加上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文质兼美的小品文,再现诗词优美的意境。
多种学习手段的交错运用,可以从不同侧面激发各个学习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审美素质逐步提升,优美凝练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积淀着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层面应该落实在通过阅读教学“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上。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文明的民族精神史。屈子投江,苏武手持旌节牧羊十八年,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不屈的民族英魂。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
利用文本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前合作阅读,课堂讨论探究,课后个人写作三个环节,完成学生对于文本材料的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深层理解体悟的过程。下面我以《出师表》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完成这一过程。
课前合作阅读:课堂教学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了解诸葛亮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历史上对诸葛亮功过是非的评价。这个层面要解决的是每个学生个体对于文本人物的基本认知。小组合作的形式既调动了每个学生(个体)的参与度,又使认知面(群体)尽可能地扩大化。为课堂上对文本内容的讨论探究打下了扎实基础。
课堂讨论探究:在每个学生都对文本作者诸葛亮的基本情况有了相对全面了解之后,课堂的讨论探究就显现出参与的广度、深度和独特的角度。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兴趣,就会自发克服文言语言障碍,追问诸葛亮对刘禅之所以提出三大建议的原因,从而体会到诸葛亮对于刘备、对于蜀国的一片拳拳之心。课后个人写作:三国之中,蜀国最弱;三国风云人物中,诸葛亮最名垂千古。是什么原因使诸葛亮留在蜀国,帮助昏庸的刘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呢?课后布置学生写一篇“假如我是诸葛亮”,来揣摩诸葛亮当时的心理状态;或者以刘备的语气写一篇遗嘱“我为什么把蜀国托付给诸葛亮”。让学生在把握人物精神层面的基础上通过写作更集中概括地把握人物高尚的精神境界。(欲报知遇之恩——感恩之德;兴复汉室的决心——慨然有大志;辅佐刘禅——以国家利益为己任,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三个环节的落实,其实就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英雄人物螺旋式上升体悟的过程。感性的认知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了解诸葛亮,寻找有关事迹生平);理性的分析(课堂讨论探究)触及到英雄行为背后的精神领域,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益发深刻地体悟。课后的写作可以看作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学习后融汇的较为深刻的精神产物,是学生的灵魂被熏陶后的一种精神外化。
(三)语文教师在使用文本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整合文本材料,使之系统化,厚重化,帮助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帮助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民族之根牢牢扎根在学生心中。由此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引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语文教师在使用文本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整合文本材料,使之系统化,厚重化。零敲碎打的学习对于学生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收效甚微,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能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逐层提高,价值取向上清晰明了。具体做法可以如下:
(1)整合文本材料中吟咏自然山水的诗词篇章,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在优美的文字中积淀自身的文化底蕴。(2)整合教材中与民族精神有关的篇章,并对相关英雄人物的事迹加以补充(引用史料),使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既有形象的感悟,又有理性的分析体悟,达到能够在自身的处事理念中加以内化的效果。
(3)整合教材中有关中华民族生存智慧、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文本,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较为集中地获得引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4)把系统化、厚重化的文本教材编写成校本课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初步的学习成果,在学生群体中进行交流互动,达到阶梯式的上升,推动学生整体精神家园的构建。
一、在识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 识字是十分重要的, 在识字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最好的方法, 根据科学家研究, 人的记忆在1~13 岁时是最强的, 所以, 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最有效果的,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识字方面多读、多写, 不断扩大自己的生词容量。如何在识字中融入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构字现象。每个汉字都有它的形体构造, 传统有“六书”的说法, 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构造方法开拓学生思维, 就拿“日”来说, 这是一个象形字, 我们可以把古文字画出来, 让学生感受中国祖先的丰富想象, 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字形板书。教师的板书十分重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 我们强调的是规范工整, 所以, 教师在板书时要力求做到美观大方, 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
二、通过古诗文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古诗文就是典型的传统文化, 经常听说这样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传统的古诗文对学生影响有多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从古诗文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 这对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也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其方式多种多样, 除了上面我提到的识字和古诗文, 其实还有很多路径,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
参考文献
第一,要有意识地用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
学生要成为时代的建设者与创造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形成健全的品格,它是教育赋予每个时代教育者的任务,语文教学工作者更是责任重大。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宝藏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万事万物,皆入诗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背诵古诗词,用这些优秀的诗篇打做人的底子,打文化的底子,有了亮丽和底色,在人生旅途中将受用不尽。
例如,在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一句包含了作者的生死观、价值观。在诵读古诗词时,要让学生懂得:读书在于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抓住了其中的思想精华,学生读起来就有感情,就能荡气回肠。杜甫的《望岳》诗,读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那种开阔的胸襟,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能给人以不尽的启迪。
教师教学生育诵读古诗词,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用精炼、精湛的母语哺育后代,在他们心田撒播文化的种子,撒播做人的良种。教师热爱优美的中华诗词,教出感情,教出气氛,使学生从诗词中受到感染,受到启迪,往往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第二,让学生体验古代诗歌中传统文化的魅力。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是激发学生想像力,培养和发展创造意识的关键。“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当外物和诗人内情猛烈撞击或交融时,就会形成动人的诗篇,产生千古绝唱。因此,教学生阅读,千万不能肢解,不能把诗歌中的秀气、灵气都教丢了,教呆板了就丧失了诗歌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像组合起来的画。德国文艺评论家莱辛曾这样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中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辽阔;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拨,线条的流动,是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创造性极好的教材。由于诗歌的形象性,学生诵读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知识储存,开展联想、开拓想象,体会起来就有情有意。有滋有味。
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中杀敌立功的壮志豪情注满了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词中描绘的连续转动的一幅幅画面扣人心弦。醉里把灯挑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耳昕各个营房接连不断响起的号角;广阔的八百里范围,官兵分尝到犒劳的烤肉,多种乐器,合奏着边外雄壮的歌曲。这是何等磅礴的气势!“沙场秋点兵”,即在秋天的季节检阅军队。看,马像的卢神马一样的飞快,箭射出去,弓弦振动,发出雷般的响声,这一连串转动的画面。看的、听的、跑的、射的、黑夜、白天,形成了极其壮观的形象,为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替君王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这种对祖国的赤诚,这种一心一意为国献身的豪气,注入描绘的景物中,物表露,情融入景,构成了激动人心的爱国篇章。而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是点睛之笔,美好的理想不过是梦想而已,难以实现。壮志未酬,催人泪下,给整首诗蒙上了悲壮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第三,让学生自主诵读,把握诗歌的音乐美,增添传统文化底蕴。
古代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学习诗词对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特别有帮助。诗词的语言准确、生动、凝炼、精辟、优美、形象,往往一字千钩。一字震人心灵。它们的特点很多:言简意丰、言简意深、言简意赅,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一个“绿”字,境界全出,成为千古佳话。
汉语的每个字都有各自的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排列组合,会组成动听的乐章。古诗词又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正因为诗的语言凝炼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而诵读指导千万不能一个模式,更不能遵循什么几步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对诗中形象,诗中情味,诗中语言可以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拿什么腔读什么调都可以,只要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景、诗中物、诗中情、诗中人沟通;只要积极性高涨,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可以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表现力和感染力就行。
语文教学应该是最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教学,语文课是最能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科,更是最能培养学生良好素质与创造能力的学科,但是,由于机械训练的干扰,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教师的指令与包办,相当数量的学生对语文课兴趣寡然。而古诗词教学在这方面突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能扎扎实实积累语言、积累文化,而且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受熏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得愉快,学得欢乐,沉浸在中国古文化的氛围之中。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现代文化的基石,当代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而且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乃至构建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传统文化的案例都隐藏在晦涩难懂的古文当中,对于低年级孩子理解起来枯燥难懂,缺乏兴趣。新课程标准在传统文化方面要求“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语文学科作为学习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少年儿童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浅析我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实践与反思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是学习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对于低年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可以起到规范学生基本言行、养成良好道德品格的作用。
二、当前低年级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大多以古文、古诗、谚语、歇后语等形式呈现,传统文化渗透能力较差,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识字量少,很多古诗词只停留在字音的熟读成诵上,不能真正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和精神,所以很多孩子虽然背起来朗朗上口,但不能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很多语文教师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孩子重复机械地默写背诵,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中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实现道德品质教育的要求,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低年级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要想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必须做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有效融合。
1、在识字、写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识字、写字仍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识字更加规范地写字,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有其音可读,有其形可辨,有其义可寻。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汉字形义结合的构字特点,以及由画到字的演变规律,与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不谋而合。所以,我在识字教学中,借助汉字的演变规律以及字理知识,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具体化,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形、音、义的来龙去脉,提高了学生识字效率,同时也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
案例一:在教学“人”字时,我先给学生出示一位古人,接着出示“人”字:撇捺舒展暗示做人要堂堂正正,才能站得挺拔。再出示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把“人”的画面和“人”字的符号想象结合起来,进而引入“从”字是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还有“丛”字是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走在草丛上,学生很容易就能想象出下面的一横就代表草丛,加深了“丛”字的印象,增加了识字乐趣。
案例二:在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拍手歌》识字时,对于“雁”和“鹰”两个字的识记,我引入了《说文解字》:“隹,鸟之短尾之总名也。”根据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又让学生拓展认识了很多与鸟有关的常用字:“雀、雄、雕”等,在学习新字的同时让学生对中国造字的传统文化又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增强了对中国汉字文化的热爱。
另外,在写字教学中,我会通过“横平竖直,左右谦让,相互包容”这样的写字口诀来引导学生要写工工整整的方块字,做人也要像写字一样堂堂正正,懂得谦让包容。这无形当中也渗透了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识字、写字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很容易因为说的太多而偏离主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适当控制并选取适合低年级学生识记特点的生字来融合传统文化。
2、诵读国学经典,渗透传统文化
为了培养我市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肥城市教育局组织人员编写了《国学经典诵读》系列丛书,里面收录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每天晨读,我会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这些经典篇目,因为顺口押韵,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但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量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里面的经典文化故事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和道理却不能体会,我觉得很可惜,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与经典古文有关的动画故事,学生爱看乐学,我借此契机引导学生模仿传统文化中良好的道德品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一:在组织学生熟读成诵《弟子规》后,我组织学生观看了《二十四孝》故事,引导每位学生都要像《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并让学生把自己在家孝敬父母的言行在课堂上以说话、写话的形式展示出来,自此后,很多学生家长都向我反映他们的孩子懂事乖巧多了,很多孩子也不再任性了。
案例二:当学生发生小矛盾、小摩擦时,我也会引导他们对照经典国学当中的古文来反思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我班开始有个品行较差的学生,经常乱拿别人的文具用,导致很多孩子向我告他的状。在找那个孩子谈心时,我就引导他用《弟子规》中:“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来约束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这个孩子的品行有了很大改观,也成了班里深受欢迎的好同学。
当然,为了调动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情,形式还要更加灵活多变,比如可以让学生“演一演”里面的故事。
3、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学习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章时,我会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在一年级下册学习《端午粽》时,我先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的来历、传统习俗等。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板报、包粽子、端午节知识竞答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渗透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文化。在过春节、元宵节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时,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对联、写对联、猜灯谜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过节的同时,感受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
4、在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
课内的知识和内容毕竟有限,很多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文、故事、诗句、名胜古迹、传统习俗等并没有全部收录到教材中,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我在教学时采取“一篇带一本”、“一首带一类”、“ 学一项拓展一项”的教学策略。
案例一“一篇带一本”:在学习了二年级下册《大禹治水》这篇神话传说后,我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古代神话故事》这本书,让学生了解到了更多优秀的古代神话传说,它们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阅读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案例二“一首带一类”: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李白的《静夜思》这首古诗后,我引导学生课外收集“思乡”相关的古诗做成手抄报,画上自己想象的图画,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对这类的古诗句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积极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让学生体会中华古诗词的博大精深,为中华传统文化而骄傲,爱上中华古诗词。
案例三“ 学一项拓展一项”:在学习了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当中的“日积月累”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关于天气的谚语后,又拓展学生搜集关于学习的谚语和古人励志的名言,在全班展示交流完以后,把比较经典的谚语和名言做成黑板报,让学生在班级教室中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
另外在学习了二年级下册《黄山奇石》、《望庐山瀑布》等有关中国古代名胜古迹的诗词或文章后,我引导家长借假期带孩子到名胜古迹去游玩,让学生身临其境,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结合课内外古文、故事体会古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与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四、结语
以上就是我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点滴尝试。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要想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更好的融合,更需要自己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用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悟去影响学生,引领学生,努力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幼小心灵中,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丁晓雪.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学园,2015,(4).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凭着我多年对古诗的偏爱,下面就针对这几年的古诗教学浅谈四点: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毛泽东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教学时,我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深刻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精髓,为今后社会文明秩序打造,奠定基础。而生活中无处不存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和陶瓷等,或是戏剧等民族艺术,再就是端午节赛龙舟等特殊的民俗习惯等,都蕴藏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龙的传人,必须从小学就接受诸多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有关小学语文教师须长期承担在语文课堂科学渗透传统文化的艰巨使命,使得小学生在锻炼听说读写等基础性技能之余,彰显出更多优质化的品德素养。
一、针对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准予以持续提升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现代文化的基石,可与之相互矛盾的是,当前我国许多小学生都盲目将其锁定在古诗背诵上,加上浅、俗和网络文化等冲击影响,使得传统文化地位急速沉降,最终导致小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愈来愈少。笔者认定,想要令学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就必须督促他们在生活之中予以真切体验,使得他们在品尝粽子和月饼的时候,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屈原、嫦娥奔月等典故,掌握端午节和中秋节的由来,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之后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剪纸、皮影、戏曲等更多形式的民间传统文化研究上。
二、教师有必要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深入介绍和灵活应用
为了全面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欲望,教师首先必须保证自身兴趣的妥善培养,即努力收集分析各类传统文化知识,成为一个真正热衷于传统文化的人,进一步配合多元化教学引导方式,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如在进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预先督促学生透过网络或是书籍查询阅读作者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令他们知道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因为远离家乡和思念亲人所写的,之后便可以督促学生自由分组,利用独立思索和小组探究交流等途径,细致化解析古诗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小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
三、督促学生保持长期诵读诗词等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
诗词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关键结构单元,作为现代专业化小学语文教师,要愈加科学和灵活地沿用这部分古诗词,使得小学生传统文化意识得以全方位激活,而诵读便是当中最为基础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所谓诵读,即配合抑扬顿挫声调进行相关诗词作品有节奏地阅读,在感受诗句中独特神韵的同时,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等综合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深入性理解和继承更多优质的传统文化。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古语深刻论证了不管是透过深度或是广度层面分析,积累都是十分重要的。唯独熟读才能明义;广读才可集合众家之所长,保证今后下笔如有神并且传承更多文化经典。
在平常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考虑组织朗诵会和演讲等实践项目,令学生透过古诗阅读汲取更多的传统文化养分,达到净化身心的效果,为今后高尚人格塑造和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奠定基础。持续到课后之后,教师还有必要督促学生去图书馆尽量多地阅读和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包括《百家姓》《千字文》等等,目的是令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避免今后重复衍生对传统文化的无知现象。
四、带领学生参与相关社会实践并借此稳固传统文化学习质量
文化始终是源自于生活的,而传统文化作为先辈改造自然过程中累积下来的精神财富,并不是虚无的经典,而是融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对于人们任何言行举止有着良好的规范效果。想要愈加理想地品味这部分文化内涵,作为小学教师,完全可以考虑定期带领学生出外实践,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来临的时候,鼓励学生透过资料查询并结合实际,了解端午节的衍生背景以及和其存在密切关联的历史人物等。确保上述工作处理完毕之后,教师则需要安排学生利用写作形式描述个人深刻感受,同时配合黑板报、演讲、讲故事等表现形式进行彼此间深入性交流;或是直接品尝粽子,令学生在愉悦的节日氛围之中体验独特的民俗风情。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包括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教师在教学中贯穿融入这部分内容时,有必要督促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资料查询整合、集体研究交流,或是进行实践体验,这样,将更加有利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机渗透和传承发展。
另一方面,包括成语、名人名言、农谚、对联等,都是十分宝贵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于小学生文化要素累积、语言表达技能舒展、学会做人等,都是大有裨益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本中提供的格言警句前提下,在课后收集先贤们留下的相关故事,这样才能够在多元化学习实践之中拓宽视野,发现古人美德并接受愈加深刻的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化教育方针推广至今,要求各类教师全面加大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力度;与此同时,确保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各个教学流程中的灵活渗透,借此强化小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意识,实现更高等级层次的教学指标,最终塑造出更多饱含深厚文化底蕴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王文明.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J].成功(教育),2013(1).
[3]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8).
一、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一) 教师忽略学生的情感熏陶。
在高考浪潮的推动下, 绝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过于突出工具性, 盲目追求教学效果[1]。 仅仅教授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 并没有重视且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篇章传统思想感情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学生很难领悟到文本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 学生漠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学生在应试教育下过于追求成绩, 对文本中讲解一类的教学辅助工具书有严重的依赖情结。 奉行高考“考什么, 我就学什么”,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一无所知, 还不屑一顾, 甚至漠视或鄙视传统文化。
二、适时适点多样渗透, 传承文化精神
中学语文教材展示了多元的、复杂的文化现象,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强调工具性, 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文章文学底蕴、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观念, 深刻挖掘教材中每一篇作品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
(一) 巧妙导入, 渗透文化经典。
在课堂教学中, 巧妙导入, 渗透文化经典,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教学 《陈情表 》, 我就用忠孝观念进行导入。 我首先在PPT里展示:“贤贤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2]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子夏说了几种关系。 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 (兄长) 朋友五大关系。 在表扬的同时,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五伦”, 并且告诉学生, 在人伦大纲里最重要的是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 也就是说对国君要“忠”, 对父母要“孝”, 导入本课。 这样的导入方式, 不仅巧妙地向学生传递了丰富的文化知识, 还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 关注细节, 渗透文化体验。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曾说:“当一切结局都已准备就绪, 一切情节都已加工, 这时再前进一步, 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3]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不能面面俱到, 而应于“细微处见精神”, 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读出隐含在文本深处的文化内涵。
如教授《窦娥冤》时就有同学发现了两个可疑之处:首先是梼杌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贪官, 可篇章却没有文句体现他的贪官;其次是窦娥这个人物, 她善良、孝顺、忠贞, 几尽完美, 可她在被杀头前发出的“亢旱三年”的誓愿却直接危及到百姓的生活, 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 光看文章的内容肯定不得其解。 我便带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元代历史, 让学生画出有关梼杌的语言、动作等, 学生很快就能发现梼杌对窦娥实行的是严刑逼供。 尽管窦娥一再强调要他“明如镜, 清如水”, 可他还是不由分说地判窦娥死罪, 可见他是一个昏官。 学生肯定还有疑问:窦娥的婆婆可是靠收高利贷生活的呀? 这时我就适时介绍元代的等级排序知识:一官, 二吏, 三僧, 四道, 五医, 六工, 七猎, 八民, 九儒, 十丐。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窦娥和其婆婆排名倒数第三, 是社会的底层。 此时学生很快就明白了, 作者把梼杌塑造成贪官的形象, 目的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元代统治者。
如此善良孝顺的窦娥临刑前的“亢旱三年”的誓愿势必会让百姓妻离子散, 民不聊生。 这是窦娥不愿看到的, 当然作者也不希望如此,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我引导学生回到“滚绣球”这一折对天地的痛斥指责, 有的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原来窦娥如此做法, 恰恰是希望天地能够知道她的心声。 我再补充说这是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叫做天人感应, 是西汉时董仲舒的神秘主义学说。 他认为, 天是至高无上的, 天和人能够互相感应。 人如果违背了天意, 就必会遭天谴;如果政通人和, 则天会降祥瑞。 作为传统的文人, 关汉卿无疑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讲到这里学生就能马上明白: 作者是借“天人感应”的思想惩戒元代统治者。 这恰恰是作者 “铜豌豆”似的真性情写造。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关注细节, 透过文本挖掘潜在的内涵, 学生在阅读、理解、探究、感悟文化美的同时, 也获得了有意义的生命体验。
(三) 拓展延伸, 培养文化认知。
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渗透, 还要延伸到课外学习中[4]。 教师应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进行拓展延伸, 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如教学《归去来兮辞·并序》时, 我让学生回顾《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文章, 结合陶渊明的生平和经历, 引导学生归纳出陶渊明人生的三大志向:读书, 饮酒, 写文章。 古人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是为了做官。 古人为什么要做官? 此时我趁机把儒家思想的内涵展示给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并且告诉学生求仕和隐逸都是儒家思想的要求。 此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想有关儒家思想的篇章,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歌颂周瑜的丰功伟业, 感慨自己功业未成;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美丽的仙境, 感慨古来万事东流水等。 这样, 让课外知识的渗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使学生不再觉得作品不可捉摸, 作者思想不可理解。
(四) 多样渗透, 传承民族精神。
喜欢活动, 乐于表现是学生的天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如果能够把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和传统文化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就必然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升文化品位, 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如:端午节来临之际, 我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收集的成果, 讲述端午节的来历等。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回顾跟传统节日有关的篇章, 如《清明》、《登高》等, 引导学生诵读, 指导学生进行有关传统节日的写作, 以此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奋发学习的精神, 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课堂教学的渗透方式还有很多, 像经典诵读、 课本剧表演、书法比赛等,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还提高了学生积累素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和文化底蕴熏陶。 语文教师理应成为文化传承的自觉者, 努力让中学语文教学实现从工具性向人文性的正确转向, 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正确传承。
摘要: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 是民族的魂。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领略到本国文化的历史, 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品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点多样渗透传统文化, 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方法
参考文献
[1]葛宇虹.文言文教学转向———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7.
[2]黄喜彬.学而篇第一[M].国学经典论语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2:8.
[3]巴尔扎克.私人生活场[J].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223.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推荐阅读:
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12-29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10-26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09-09
在《生物的进化》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09-22
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11-05
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10-03
生活化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10-29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01-04
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