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工程工作总结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生保障工程工作总结(通用8篇)

民生保障工程工作总结 篇1

目录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金蓝领工程)8003人,完成年任务8000人的100%;已审查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了98%;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6220人,完成年任务36216人的100%(其中:农民工参保1165人,完成年任务1150人的101%;大集体参保5479人,完成年任务3700人的148%;工业园区参保1180人,完成年任务1000人的118%),参保率达68%,基金征缴5800万元,完成年任务5180万元的112%,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达761元/人·月。城镇职工参加工伤保险22742人,完成年任务21800人的104%;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4017人,完成年任务4000人的100%。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690人,完成年任务4200人的159%(其中: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4777人,完成年任务XX人的23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1%,统筹资金使用率达75%。城镇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27689人,完成年任务的100%,城镇大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合作医疗保险2206人,完成年任务的110%,国有农垦、农场、林场、水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合作医疗保险2356人,完成年任务的118%。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围绕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二个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重点为全县尚未就业的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已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灵活就业和被企业吸纳,但没有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人员提供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等一系列再就业援助。努力做到向每一位援助对象发放一份就业政策宣传手册,帮每一位已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为每一位急需就业的援助对象提供一套针对性援助服务。春节后,举办了大型招聘会,发放了“春风卡”、致全县在外务工回家人员的一封信和就业政策宣传册,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搭建面对面交流的信息

平台。并开展了送岗进村进户活动,把服务送到农民朋友的家门口。使他们了解就业政策,懂得保障自身权益,增强外出务工的信心,提升劳务输出的素质。

(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围绕我县核心战略,即:振兴**“开放型经济和工业经济”。搭建企业用工平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切实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走培训之路,搭建培训平台,尽快将更多的一般性劳动力转化为技术性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我们开展多层次培训,发挥县培训中心作用,在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之间搭建企业工人培训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实施“金蓝领”工程,采取“订单培训”等方法建立企业、劳动者、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逐步实现劳动者个个有技能的目标。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先培训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建立“农、科、教”统筹机制,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受训者、社会服务机构和群众团体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三)加大执法检查,进一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年初至今,我们就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清欠追讨工作。一是制定出台了《**县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开设了工资保障金收缴专户。二是深入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的建筑、医疗器械、小五金和文化用品生产行业,开展专项治理,指导规范用工管理和合法运作。围绕维权这个重点,现场举例说法,消除民工顾虑,进而推动了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自觉主动要

求参加社会保险;三是设立农民工维权窗口,实现了县、乡二级清欠工作平台信息互动,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职能,尽心尽力为农民工提供维

权投诉的绿色通道。帮助农民工办实事,解难题。

开展劳动保障审查工作,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利用劳动保障审查手段,实施常规监察。对所有用人单位建立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

案制度,特殊工种、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在用人单位全面实施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建立企业用工信誉公布机制。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养老和医疗保障工作

认真做好缴费基数审核和稽核工作,强化基金征缴。实行个人帐户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增加社保工作的透明度,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促使企业和职工及时足额缴费。我们将进城务工农民、失地农民、县域企业与城镇大集体企业职工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使我县城镇各类职工参加养老保险比例达到67.7%。同时,我们也做好未参保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调查摸底工作。在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方面,我们正紧锣密鼓开展城镇居民、困难企业职工、大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合作医疗和医疗保险的调查统计工作,为我县即将推行的城镇居民参加合作医疗和解决困难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问题做好准备。

存在的问题:成绩令人鼓舞,成就催人振奋。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扩面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保意识不强,参保职工流失较多,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上级配套文件未到位,使实际操作工作难以把握,特别是国有农垦、农场、林场、水利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难。

下一步打算:

针对社会保险扩面难的问题,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维权意识。许多人对社会保险在维护自身权益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是目前阻碍社保扩面进展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将充分发动新闻媒体、街道社区和其

它宣传机构,加强社会保险政策宣传;不定期在街道、社区开设社保咨询站点,开展咨询服务;同时抓好正、反典型的宣传,提高全民的社会保险意识,牢固树立参保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观念。二是强化扩面组织领导,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为抓手,依法强制各类企业特别是城镇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员工数量多、经济效益低的企业实行“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以此扩大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渠道,尽快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加强社会保险接续工作,在企业改制时,制作《社会保险政策法规问答》宣传册,与社会保险手册一并发放到职工手中,讲解社会保险知识,促其主动续保。

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过程,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民生工程”目标任务,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逐步化解社会矛盾,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石,丰富和谐社会的内容,提高和谐社会的程度,让百姓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加大人事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的力度

1、大力推行柔性引才模式,加大引智工作力度。组织各规模企业、事业单位与湖南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姻,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式,引进所需人才,今年来共引进柔性人才190人,为上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加强人才招聘和企业推介活动,主动吸引人才。2月8日,在县中心广场举办了上栗县春季人才劳动力招聘大会,有4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场招聘,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1000余人进入招聘现场,当场达成用人意向260余人次。7月份组织全县12家食品、机械、学校、电子企业组团参加全市夏季人才交流暨大中专毕业生择业洽谈会。9月份组织我县十几家企业参加省市创业博览会,充分将企业向社会推介,提高企业知名度。充分利用上栗人才网、人才劳动力市场长期发布人才供需信息,促进人才流动。

2、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大支农力度。制定出台了从事编制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了农村乡土人才登记制度,建立健全了全县乡土人才信息库,对全县的农村乡土人才进行了登记,并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村乡土人才上报市人事局备案。建立了局领导班子联系拔尖乡土人才、民营企业制度,局班子成员、机关工作人员都确定了重点联系企业和联系对象,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积极开展以农民工为主要对象的“阳光工程”培训、以学习一技之长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积极挖掘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的典型事迹,准备推荐在市级新闻媒体上报导。大力推行“一村一品”工程建设,福田清溪天绿现代农业园被市人事局授予“一村一品”示范点。

3、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统计工作,将全县100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全部录入上栗人才信息

库,进一步完善上栗高级人才信息库的建设。做好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选拔推荐工作。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对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5月份,举办了三期计算机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60余人。11月,组织全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考试。8月份,专门举办了全县花炮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暨职称评审班,邀请市花炮研究所专家、本地“土”专家授课,对89名花炮企业技术骨干人员进行了培训,并为47人评定了初级专业技术职称,推荐了39人申报中级职称(工艺美术师)。

二、认真贯彻《公务员法》,严格公务员管理

4、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公务员法》的宣传学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书籍等载体加强了公务员法的宣传,加强对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的党性教育,使广大公职人员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公务员能力素质的提高,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9至12月份,对全县公务员进行了电子政务与信息化培训,进一步提高公务员信息化水平。

5、全面完成了公务员XX考核工作。在公务员考核中,着眼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专门出台了《关于在公务员考核中加强工作实绩考核激励公务员服务全民创业的通知》,引导广大公务员解放思想,服务于全民企业。经考核,全县6370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评优862人,称职(合格)5497名,基本称职(基本合格)5人,不称职(不合格)6人。

6、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员法实施工作。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对全县公务员进行了初步的登记调查摸底。全县共有956人进行了公务员初步登记,其中行政编制人员784人,未经过公务员过渡的科级干部(含维稳信息员)172人。结合上栗实际,制定上报了《上栗县公务员法实施工作方案》,已经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批准正式进入公务员登记阶段。

三、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7、事业单位从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为全面、深入推进我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会议,对改革的步骤、时间安排、要求作了全面部署。经过改革,全县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和参与聘用人员均达到市下达的两个90%的目标任务。

8、大力推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拟定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除政策性安置和涉密岗位外,事业单位补充人员都实行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县政府文件精神,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考试,做好了乡镇土地管理所人员上划县管、全县乡镇畜牧畜医站所工作人员和县接待处工作人员招聘工作。

9、全面推行“评聘分开”的职称改革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县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顺利完成,认真做好XX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推荐266人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认定149人具备初级技术职称。

10、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初步启动。起草制定了县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职责、县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职责、仲裁庭规则、仲裁员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流程、人事争议仲裁须知等规章制度,建立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制度。

四、认真做好其他各项人事人才工作

11、工资管理软件系统顺利推行。为逐步实现全县工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工资数据的准确性,经县政府同意,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推行了工资管理软件电脑系统,6月和8月份,对全县70余家单位进行了工资信息化培训工作,个人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已全部结束。9月份,按照市人事局要求,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进行测算,为下一步工资改革打下基础。

12、做好了军转干部安置和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建立健全了全县企

业军转干部数据库,将全县的企业军转干部全部纳入了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了企业军转干部的稳定。完成了4名军转干部及2名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做好了萍乡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申报工作,县人民医院、上栗镇二中分别被确定为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做好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7名大学生已全部安排到基层单位锻炼。做好了对选拔到基层锻炼大学生的考核工作。

建花坛x个,栽植鲜花x株,在集市内建起了x个垃圾池,解决了环境差的问题,得到了该村党员群众的称赞。二是注重农村农业生产。x镇x村是该局的党建联系村,针对该村板栗缺肥的实际,局班子在雨季来临前夕,又为该村送去价值x元的板栗专用肥,用于板栗追肥,为该村板栗丰收提供了保证。三是注重农村教育事业。x村属于我县南部地区的一个行政村。由于该村经济较为贫困,造成该村小学校舍年久失修,学生学习条件较差。局班子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方针,拿出x万元现金,购买水泥x吨,帮助该村重新修建了小学校舍,使孩子们有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学校。

二、访贫问苦,赢民心

在帮联活动中,局班子组织机关干部定期到帮联户中访贫问苦,解决实际困难。局长x同志利用双休日的时间,深入到所包x镇x村亲自走访,看望了x户生活困难的家庭,仔细询问他们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并帮助他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致富信息。在他的带领下,全局共帮助贫困户制定合理的致富措施x多条,同富裕户共商再发展规划x多条。今年x月份,正值春节前夕,全局利用一天的时间统一行动,x名帮联干部分成四个小组,局车辆全部出动,又租用了一辆面包车,到所包户再次走访,分别为每个贫困户送去了大米x斤,有的农户居住比较偏僻,车辆无法靠进,他们硬是用手提肩扛的方式,将大米送到每个贫困户家中,同时每位帮联干部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x元钱,让他们买些生活必需品,以暂时缓解他们的经济困难。截止到目前,共为贫困户发放款物价值x多元,切实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以自身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民心。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民心工程效果显著》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展民心工程效果显著。

信息进行维护更新,开展公务员登记,认真做好公务员信息管理。根据人事局安排,组织开展全区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按排培训教材选购,报送考试人员名单。全区参加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有267名,其中148名同志参加考试,对部分同志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提高公务员综合能力。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为进一步优化机关工作人员结构,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引进急需专业人才及管理人才,缓解用人需求。在去年组织全市选调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所缺岗位的要求,严格考察,选调7名优秀同志到我区工作,加强了建筑规划、经济管理、法律等岗位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开展XX年省委选调生期满考核工作,4名选调生按期转正定级。根据省市安排,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工作,完成相关的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和到农村基层单位考核等招考工作。全区有四名同志符合条件报考,择优录取一名同志为乡镇公务员,改善乡镇公务员队伍结构,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

三、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工作。根据省市工作要求,开展实施我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实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新体制,已制定《***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经区同意报市批复后实施。我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工作全面开展,在完成年初我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摸底调研基础上,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已审批完毕,工资已发放到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正在进一步实施。

1、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截止到9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完成4449人,占年目标3500人的127.11 %; ——转移农村劳动力4953人,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67人,占年目标任务100人的267%;

——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81人,占年目标任务xx人的184.05%,其

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51人,占年目标任务580人的250.17%;

——免费职业介绍1810人,占年目标任务800人的226.25%; ——农民工技能培训173人,占年目标350人的49.43%;

——小额担保贷款完成28户,贷款金额为77万元,分别占年目标任务的56%和42.78%;

——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参保2971人,续保12471,在校学生1XX人,合计27497人,占年目标任务的51.88%;

——建立就业创业基地1个,正在建设并得到省政府认定的农民返乡创业园1个(燕山乡农民创业园)。

2、就业工作。积极开展新一轮就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工作。市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出台后,我区及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下发宣传资料。采取信息栏张贴、悬挂过街横幅、小区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板报展板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市优惠政策宣传月活动中,我们开展了送政策“进企入户”活动,同时举办全区政策宣传咨询专场会两场,各乡街都分设了分会场,发放宣传单5000多份。使用新一轮促进就业优惠政策深入社区,深入居民、深入各吸纳就业人员的用工单位,调动全社会促进就业的积极性。

发挥社区信息平台功能,全面服务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就业工作。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用工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把全区的劳动用工信息、职业介绍、用工单位基本情况、技能培训等有效的结合起来,区劳动力市场建立劳动供求资源数据库,各乡、街道、社区每星期把收集到的用工信息融入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再把信息及时分发到各个街道和社区,为求职人员提供更多、更快、更便捷的就业信息。

开展系列援助活动,着力搭建农民工就业平台。在全区以乡街社区工作站为

依托,开展了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百日帮扶”、“阳光再就业工程系列活动”等。共走访就业困难家庭273户,发放就业政策宣传材料1835份。同时,还根据帮扶对象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实施免费技能培训、落实相应政策补贴、开展创业指导、实施小额贷款等一系列订制式服务。积极指导燕山乡申报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为做好“零就业家庭”的消除和帮扶工作,我们把解决社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和完善社区“银发老人”帮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挖掘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搭建养老服务就业平台,建立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这项工作我们共摸底调查全区75岁以上老人2264人有帮扶需求,开发公益性岗位“助老员”,解决了31人的再就业问题。

3、退管工作。目前,我区接纳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已达14963人。今年新接收1609人,为此,我们对新移交我区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逐一入户走访核实、发放联系卡,了解退休人员基本情况,建立相应台帐,进行跟踪服务。安排退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工作中,各社区及时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还分别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纷纷组建不同的兴趣活动小组,开展退休人员的互帮互助及自娱自乐活动,社区还专门建立了“阅览室”、“活动室”,积极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为丰富他们文化生活,我们还开展了退休人员参观城市新景观、社区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画展览、藏品展览、庆祝国庆60 周年和走访老劳模、老干部、老党员和困难人员等系列活动,受到了退休人员的一致好评。

4、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工作。为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规范

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行为,构建辖区和谐劳动关系,我们加大了劳动监察执法和劳动仲裁工作力度。一是认真开展“三法一例”学习、宣传和贯彻活动;二是不断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和年审工作。今年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大检查3 次,共抽查68多家用人单位,职工人数1946人,责令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及作坊业主补签劳动合同386人。对辖区125家企事业进行了劳动年审,涉及劳动者人数4091人,促使企业补签劳动合同453人,督促12家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登记,已有6家单位70人参加了社会保险,对10个个体经济组织下达了整改指令书。三是做好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由于XX年5月《劳动争议仲裁法》实施后,劳动仲裁实行不收费,使得我区劳动争议案件与日俱增,目前达到平均每周开庭审理案件就有2~3起,我们克服人员不足、经费紧张的困难,积极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各种劳动争议案件,化解社会矛盾。今年已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07件,其中,庭外调解结案36起,调解结案19起,仲裁裁决152起,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90多万元, 此外还接待来访380余人次。

5、按时完成局志编纂工作。为配合区志编纂,我局落实专人,精心组织,多方查阅档案和搜集相关材料、数据,全面撰写了我局自建国以来的重要工作内容,及时完成定稿,提交区志办编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大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力度,实现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针对今年工作任务完成中出现的问题和薄弱项目,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抓差补缺,确保市下达我区的各项工作目标全面顺利完成。

2、积极开展新一轮促进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加大就业岗位发掘,多渠道扩大就业,重点开发适合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谋

职业、自主创业。通过实施创业带就业工程、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等措施,改善就业服务机制,拓宽就业渠道。

3、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做好居民医保、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宣传、政策解释和参保登记等工作,完成市 下达的目标任务。

4、继续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和劳务输出管理与服务工作,加大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力度,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组织措施,加强与使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和市技师学院联系,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培训机制。

健全了中心学习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运用聘请市委党校老师讲课与领导班子成员轮流讲课、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学习与考评相结合等方式,以强化学习效果,通过创新学习,局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正绩观,不断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进一步增强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意识和自觉性,从而带动全局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牢固,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

为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局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当代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前沿理论。今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2次业务知识专题讲座,并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培训。通过学习,确立了干部职工加快发展、争创一流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全局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开展。

2、开展创新活动,创建创新型班子

今年,局党组将全国组工人事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全省“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全市“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全区“改革创新年”、“全民创业年”等系列活动作为提升队伍素质的难得机遇,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严格按照程序和时间要求抓好落实。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中,我们紧扣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确立了强化培训促进就业、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发展保障就业的工作新思路,建立了机构编制管理实名制、工伤保险扩面征收分片包干制、小额担保贷款信用评估机制等长效机制、创立了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创业专家指导团、创业项目库、创业者协会、创业者互助组等创业服务体系,推出了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评,并着力推进,取得良好效果;为拉高学习标杆,我们提出了“省外赶顺义(北京市),省内超二七(郑州市)”的就业再就业赶超目标,按照区委六届五次全会要求,切实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促进“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争一流、特色工作树形象”。

3、坚持合作共事,创建和谐型班子

今年来,我们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工作目标,逐步完善了《党组议事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局长办公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凡涉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都必须经过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并严格按规定程序运作。同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按照集体决策和职责分工正确履行职责,增强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此外,我们还召开了“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和“三新”大讨论活动民主生活会,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经常开展谈心活动,使班子成员之间的谈心、交心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形成了和睦相处、合作共事、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

二、履行工作职责、锐意改革创新

(一)抓管理、重服务,不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XX年,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事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规范人事管理、强化人事服务,不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坚持“凡进必考”和“编委审批”制度,认真开展教师招聘、政府雇员(城管综合服务大队)和文秘人员公开招考工作。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人事人才保证,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我们组织开展了教师招聘、政府雇员和文秘人员公开招考工作。全区共招聘教师25名,城管综合服务大队人员80名,文秘人员20名。在公开招录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程序和规定,组织开展了报名资格审查、面试、体检、考核等工作,并多次公示、接受监督,所有拟录用人员一律上编委会研究,实行阳光操作,整个招考工作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全程参与,组织严密、程序到位,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考生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是建立完善台帐、规范各种程序,严格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XX年,我们对所有单位的台帐进行了检查比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更新。目前,全区201家单位,已全部建立台帐,建立率达100%,并按照要求保持了日常人员变动、《机构编制管理台帐》和“机构编制管理信息系统”三者同步动态管理。为加强对机关事业人事管理,始终坚持机构编制管理“三个一”审批制度,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在去年出台《关于新华区人事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编制增减、人员调配、退休、死亡等情况办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1] [2] [3] 【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XX年信访工作总结范例档案局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总结XX年办事处信息工作总结教育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公安局消防队工作总结暨新年工作安排纠风办开展作风建设工作总结探索资源配置市场化新路子工作总结XX年就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单位工作总结

三是加强督查力度、抓好制度落实,认真开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核查工作。为确保各项人事政策执行到位,我们加强了政策落实督查力度,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一次全面核查。XX年我们对全区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开展了工资核查专项活动,经核查共清理出长期未上班人员10名,借调人员165名,进一步规范了人事管理,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是研究制定改革配套政策,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XX年,及时转发了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范了干部年休假制度;做好规范津贴补贴审核工作,审批各类津贴补贴2660人、工资正常晋升3562人,审批学历变动、职务变动工资334人;核发机关事业单位

技术工人等级证书315本;办理区直机关事业单位正常退休77人,病退2人,办理抚恤金、遗属困难补助16人;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发放工作,组织了XX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等级考核报名工作。

(二)抓就业,促发展,着力开拓民生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改革、发展与稳定。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XX年我们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制定工作计划,量化细化任务,分解落实到人。通过开展岗位对接专项活动,实施就业援助,完善就业再就业培训机制,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的助推作用,以创业促就业。今年元至11月,全区新增就业人数18996,完成(来源好范 文网)目标任务1xx人的13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627人,完成目标任务3500人的127%,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689人,完成目标任务1000人的168.9%;再就业培训1045人,完成目标任务600人的164%;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66万元,完成目标任务800万元的110%;城镇失业率控制在0.6%;新增劳动力转移人员3566人,完成目标任务3000人的119%;组织实施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200人,完成目标任务500人的240%。

(三)抓创业、促就业,不断拓展工作新途径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巨大挑战,新华区结合“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 大讨论活动和“改革创新年”活动,开展“全员创新、岗位创新”,较好地走出了一条就业创业的路子。一是在争取政府投资近百万元,新建220平方米的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并在各镇、街道、管委会成立就业创业服务所,在社区成立就业创业服务站,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二是创建创业指导团,及时对创业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三是在各社区成立了创业者互助组,实行信息资源共享,流动资金相互拆借,经营商品相互调配,仓储设

备相互借用等互助服务。四是建立创业项目储备库,解决部分想创业、能创业人员市场信息闭塞、筛选创业项目困难的问题。五是打造就业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平台,为给有创业欲望、有创业能力、有创业基本条件的人员充“电”输“氧”。六是在西市场街道武庄市场设立了下岗职工创业孵化园,为“二次创业”提供免费“试验田”。七是创建创业者信用体系,解决再就业小额贷款自觉主动还款难、上门催款的工作人员遭打骂、部分公务员害怕担保、不良预期贷款金额过大、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超负荷、计划外经费的支出过大等问题。XX年共为428名创业者提供了1166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扶持613名创业者成功创业,累计带动4460名下岗失业无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二)抓征缴,保发放,努力构筑社保“长城”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石。XX年,我们以农民工、非公经济组织、灵活从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拓展社会保险费筹措渠道,实行失业保险工资总额统征;创新举措,实行分片包干,推进高危高风险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强化基金监管机制;启动全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善“三位一体”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严格依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对各参保单位进行征缴。今年以来,全区共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182家,参保职工7660人;征缴医疗保险费65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600万元的110%,支出职工医疗费609万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4020人,征收失业保险费100万元,清理追缴欠费3.8万元,失业保险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征收工伤保险金88万元,完成目标任务40万元的220%,支出工伤保险金10万元。

(三)抓监察,促维权,为劳动者撑起“保护伞”

XX年,我们在维护农民工权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

场秩序方面加大了执法力度。先后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活动,并组织工商、公安、煤炭、安监、工会等对辖区内小煤矿、小砖瓦窑厂、小石料厂、小作坊及其他使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场所进行拉网式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428户,涉及职工1.2人,下达询问通知书73份,限期改正指令书47份。接到群众投诉案件73起,受理立案73起,结案73起,涉及劳动者506人,追回工资及押金56.3万元,其中农民工工资47.1万元。“5.12”汶川地震后,在半个月内,区劳动监察大队及劳动仲裁委员会连续及时处理了3起四川农民工投诉案件,确保了当日反映的问题当日解决到位。我们还严格依据劳动争议受案范围、仲裁时效和办案时效,克服自身条件限制,积极主动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对所受理案件做到受理一起,及时处理一起,并对每个劳动争议案件做到了立案有记录,结案有存档。今年就累计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7起,接待群众来信来访70余人次,为劳动者讨回工资和各类待遇21万元,其中多年积案工伤职工郭朝伟信访案件的圆满解决,不仅受到上访人的感谢、群众的欢迎,也得到省信访局和市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1)(2)(3)【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XX年信访工作总结范例档案局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总结XX年办事处信息工作总结教育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要点公安局消防队工作总结暨新年工作安排纠风办开展作风建设工作总结探索资源配置市场化新路子工作总结XX年就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单位工作总结

三、优化服务环境、树立良好形象

一是执行“十条禁令”,加强廉政建设。XX年,我局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日常的业务工作中,严格执行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

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和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十条禁令”,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为重心,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为抓手,以树立公道正派人事劳动干部新形象为目标,大力弘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解决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重点抓好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抓好源头治理、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把我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

落到了实处。

二是结合“两转两提”,执行承诺服务。“两转两提”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创新载体。认真履行服务承诺,严格执行首问首接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承诺机制,积极开展优质窗口服务活动,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服务。今年以来,即办件和承诺件按期办结率100%,服务回访群众满意率99%以上,政风行风评议较去年有大幅度提升。

三是开展文明科室创建,建设“五型”机关。XX年,我局始终把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作为转变职能、推进依法行政、优化人事人才环境的重大举措来抓,做到了“三个结合”。首先,结合开展文明科室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机关“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其次,结合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做到“爱心、耐心、诚心、尽心” 服务,树立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XX年,我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人事工作阳光操作,受到群众和区委、区政府的好评;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得到市委赵顷霖书记的充分肯定;创业成果展和项目推介会充分展现成果,赢得普遍赞誉;在全市率先建立创业项目库,多家媒体给予了报道,展示了形象;信访工作以人为本,维护了大局稳定。这些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爱,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协作和支持,更离不开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但面对当前形势的发展、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认真查摆自己,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有:一是全局上下面对劳动保障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学习、调查研究的不够;二是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大,满足于小改小创,还没有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运行体制和机制;三是面对当前突如其来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开发就业岗位,解决就业压力的办法和对策不多;四是面临外出民工返乡潮,如何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实施全民创业促进就业思路不多,措施不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XX年,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开展公务员培训,努力提高人事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二是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为就业、创业人员创造宽松的环境。三是创新社保征缴工作,研究出台一套机关企事业社保征缴、高危行业工伤保险征缴新路子。四是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外出民工返乡潮。

1、开展全面普查。对返乡民工的基本情况逐人登记,以镇、街道、管委会为单位进行登记造册,尔后输入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微机。

2、开办座谈会。在镇、街道、管委会举办返乡民工座谈会,征求和听取他们对就业创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开通返乡民工就业创业绿色通道,让他们在挑选就业岗位、筛选创业项目、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接收就业创业培训等方面坐上直通车。

本网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XX年人事劳动保障局单位工作总结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廉政工作总结 XX年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

人事处处级干部述职报告

xx年学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化改革、走内涵发展道路。这一年人事处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谋划发展思路与对策

xx年3月至9月,学校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人事处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领会xx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定,认真学习学校党委指示精神,在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各个环节的教育活动中,能够做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在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和指导工作上下功夫。学习实践活动中,能紧紧围绕人事处工作的奋斗目标,认真分析工作实际,研究形势任务,认真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做好工作的思路,思考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并集中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

1、根据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部署要求,继续完善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为此,在分管校领导的带领下,人事处对吉林、辽宁、浙江等地和省内部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广范围的调研、学习,开阔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2、逐步完善制度建设。对我校编制岗位管理、教职工继续教育、荣誉体系建设、职称评聘改革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探索和论证,先后起草了《济南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济南大学校聘教师岗位聘期届满考核办法(试行)》、《济南大学关于院聘教师岗位聘期届满考核的意见》、《济南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试行办法》、《济南大学教师外各类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济南

大学教职工考核暂行规定》、《济南大学关于教学单位进行二次分配的指导意见》、《济南大学聘用人员聘任管理办法(试行)》、《济南大学教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管理办法》、《济南大学荣誉体系建设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为学校下一步深化改革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三、引进与培养并重,大力开展多层次、重实效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1、年初制定了《xx年师资引进方案》,在多家媒体发布招聘广告,广做宣传,精心遴选,积极洽谈。在招聘过程中,我们根据学校各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应聘人员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按照学科建设短期急需和长期储备结合的原则,采取全职引进为主、双聘引智为辅的方式,一人一议、一事一议,根据各学科建设不同层次需要和应聘者的学术水平,分别制定聘期工作目标,并匹配相关待遇。

2、学科带头人招聘与引进工作初见成效。全年共收到求职申请180余份,经过与相关部门和学院认真研究筛选,与50余位申请者进行了联系和洽谈。目前已引进6位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并签订协议,另有7位人选正在洽谈中。还聘任2位高层次人才为双聘教授,聘任2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院长暨学科带头人。

3、完成了三位省级学科带头人的届满考核并签订了新一轮上岗协议。

4、在今年“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评选中,全省共有27人被评为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我校推荐的杨萍、曹丙强两名海归博士顺利当选,同时获得“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和每人1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经费。

5、在本的“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推荐评选中,我校认真组织申报,于衍真教授当选,至此我校获此称号的专家已增至13人。

6、我校积极组织申报xx山东省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 一层次人选,共申报13人,强化了学校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7、共引进优秀青年博士27人(不包括6名学科带头人)。

8、聘任客座教授20多人。

9、修订了《济南大学教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管理办法》,扎实做好教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山东省教育厅“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项目。本我校有共有18名教师获得教育厅访学资助,其中出国访学14人,国内访学4人,资助经费总额达80万元。

组织完成了20名校派出国访学教师的推荐选拔工作。

组织完成了英国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亚大学奖学金项目5名留学教师的选拔派出工作。

组织完成了赴美国艾丁堡罗大学访学的2名教师的推荐选拔和派出工作。根据教育厅的部署,组织完成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岗前培训工作。

四、顺利完成职称评审工作

今年我校共有378人申报职称,其中申报教授74人,申报副教授231人,申报讲师54人,申报教师外各系列中级职务24人。经过各级评议推荐,最后教授有19人、副教授有74人、讲师有54人、教师外中级有14人获得推荐通过。

五、规范人事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1、认真做好招聘人员管理工作。为了解决一般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不足的问题,建立一支稳定的职业化员工队伍,人事处制定了《济南大学招聘人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xx年共招聘录用了19人,并为其缴纳了社会保险。认真做好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

2、修定了《济南大学考核暂行规定》,精心组织开展XX年考核工作。认真做好全校在职人员的考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学校教职工考勤管理规定,按时收集、汇总、登记各学院、各部门、各单位的考勤情况。

3、认真细致做好教职工奖惩工作。出台了《济南大学十佳服务标兵评选表彰办法》等文件,认真做好全国模范教师等一系列国家和山东省组织的各种荣誉表彰奖励的推荐评选工作。还配合学校纪委、监察室做好违纪人员的帮教工作。

4、完成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本共有35人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

5、认真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人事档案收录、整理和利用工作,为学校领导和各部门及教职工提供准确完整的人事信息。加强人事信息数据库建设,做好人事处网站管理,为全校教工提供数字化人事信息服务平台。按时完成省人事厅、市人事局的季报年报等的统计工作。

6、落实好上级政策,细致扎实地做好工资管理工作,解决好教职工福利待遇。

六、廉洁自律,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人事处全体同志廉洁自律,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人事处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时时处处都能严格约束自己,廉洁自律,老实做人、勤奋做事,塑造良好的人事干部形象。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时常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严格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遵纪守法。特别是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班子成员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发现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和工作纪律的现象。

七、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1、有时因具体工作忙,必要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有时出现学习抓得不紧的现象。为了适应学校下一步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今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的提高。

2、人才引进的力度还需加大。一年来在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学校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引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今后要与各学院进一步加强协作,想方设法引进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同时还要为学校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育、建设、管理等工作做好服务,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3、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意识和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些方面仍有不足,在服务的细致、周到上还要进一步改善。今后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常规性人事工作的每一个节点抓起,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做教职工的贴心人。

4、为了配合学校下一步深化改革工作,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习省内外高校的先进做法与经验,修改和完善各项制度文件,逐步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

处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领会xx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定,认真学习学校党委指示精神,在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各个环节的教育活动中,能够做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在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和指导工作上下功夫。学习实践活动中,能紧紧围绕人事处工作的奋斗目标,认真分析工作实际,研究形势任务,认真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做好工作的思路,思考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并集中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

1、根据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部署要求,继续完善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为此,在分管校领导的带领下,人事处对吉林、辽宁、浙江等地和省内部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广范围的调研、学习,开阔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2、逐步完善制度建设。对我校编制岗位管理、教职工继续教育、荣誉体系建设、职称评聘改革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探索和论证,先后起草了《济南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济南大学校聘教师岗位聘期届满考核办法(试行)》、《济南大学关于院聘教师岗位聘期届满考核的意见》、《济南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试行办法》、《济南大学教师外各类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济南大学教职工考核暂行规定》、《济南大学关于教学单位进行二次分配的指导意见》、《济南大学聘用人员聘任管理办法(试行)》、《济南大学教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管理办法》、《济南大学荣誉体系建设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为学校下一步深化改革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三、引进与培养并重,大力开展多层次、重实效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1、年初制定了《xx年师资引进方案》,在多家媒体发布招聘广告,广做宣传,精心遴选,积极洽谈。在招聘过程中,我们根据学校各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应聘人员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按照学科建设短期急需和长期储备结合的原则,采取全职引进为主、双聘引智为辅的方式,一人一议、一事一议,根据各学科建设不同层次需要和应聘者的学术水平,分别制定聘期工作目标,并匹配相关待遇。

2、学科带头人招聘与引进工作初见成效。全年共收到求职申请180余份,经过与相关部门和学院认真研究筛选,与50余位申请者进行了联系和洽谈。目前已引进6位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并签订协议,另有7位人选正在洽谈中。还聘任2位高层次人才为双聘教授,聘任2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院长暨学科带头人。

3、完成了三位省级学科带头人的届满考核并签订了新一轮上岗协议。

4、在今年“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评选中,全省共有27人被评为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我校推荐的杨萍、曹丙强两名海归博士顺利当选,同时获得“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和每人1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经费。

5、在本的“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推荐评选中,我校认真组织申报,于衍真教授当选,至此我校获此称号的专家已增至13人。

6、我校积极组织申报xx山东省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 组织完成了20名校派出国访学教师的推荐选拔工作。

组织完成了英国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亚大学奖学金项目5名留学教师的选拔派出工作。

组织完成了赴美国艾丁堡罗大学访学的2名教师的推荐选拔和派出工作。根据教育厅的部署,组织完成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岗前培训工作。

四、顺利完成职称评审工作

今年我校共有378人申报职称,其中申报教授74人,申报副教授231人,申报讲师54人,申报教师外各系列中级职务24人。经过各级评议推荐,最后教授有19人、副教授有74人、讲师有54人、教师外中级有14人获得推荐通过。

五、规范人事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1、认真做好招聘人员管理工作。为了解决一般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不足的问题,建立一支稳定的职业化员工队伍,人事处制定了《济南大学招聘人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xx年共招聘录用了19人,并为其缴纳了社会保险。认真做好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

2、修定了《济南大学考核暂行规定》,精心组织开展XX年考核工作。认真做好全校在职人员的考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学校教职工考勤管理规定,按时收集、汇总、登记各学院、各部门、各单位的考勤情况。

3、认真细致做好教职工奖惩工作。出台了《济南大学十佳服务标兵评选表彰办法》等文件,认真做好全国模范教师等一系列国家和山东省组织的各种荣誉表彰奖励的推荐评选工作。还配合学校纪委、监察室做好违纪人员的帮教工作。

4、完成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本共有35人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

5、认真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人事档案收录、整理和利用工作,为学校领导和各部门及教职工提供准确完整的人事信息。加强人事信息数据库建

设,做好人事处网站管理,为全校教工提供数字化人事信息服务平台。按时完成省人事厅、市人事局的季报年报等的统计工作。

6、落实好上级政策,细致扎实地做好工资管理工作,解决好教职工福利待遇。

六、廉洁自律,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人事处全体同志廉洁自律,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人事处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时时处处都能严格约束自己,廉洁自律,老实做人、勤奋做事,塑造良好的人事干部形象。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时常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严格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遵纪守法。特别是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班子成员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发现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和工作纪律的现象。

七、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1、有时因具体工作忙,必要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有时出现学习抓得不紧的现象。为了适应学校下一步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今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的提高。

2、人才引进的力度还需加大。一年来在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学校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引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今后要与各学院进一步加强协作,想方设法引进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同时还要为学校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育、建设、管理等工作做好服务,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3、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意识和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些方面仍有不足,在服务的细致、周到上还要进一步

改善。今后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常规性人事工作的每一个节点抓起,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做教职工的贴心人。

4、为了配合学校下一步深化改革工作,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习省内外高校的先进做法与经验,修改和完善各项制度文件,逐步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

回顾本自身的思想作风和工作,还存在忙于应对事务多,对工作的研究不够深,工作不够扎实,对部门同志的思想和困难关心不够到位等不足,需要在新的中不断注意克服,加以提高。

2、坚持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的原则,继续聘请各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为讲座或兼职教授32人。

3、组织相关学院负责人,先后到兰州、武汉和东北三省选拔招聘人才,取得良好效果。

4、院士联谊工作。XX年5月,经省院士联谊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我校挂牌成立“河北科技大学院士工作站”。XX年院士联谊会我校共邀请院士7人,签订合作项目6项。

三、师资培养工作

1、选拔推优。推荐XX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6项;推荐XX优秀专家出国培训人选9人;推荐XX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推荐XX河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骨干专家2人;推荐 自我校、燕山大学等8名专家在我校进行了成果交流。

3、开展学术休假活动。利用暑假组织我校一、二、三级教学校聘重点岗教师33人到东北开展为期一周的学术休假联谊活动,既体现我校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原则,又增强了不同学科间教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4、召开职称工作研讨会,修订完善评审条件和程序。我校于7月初组织各学院主管领导和人事秘书在五岳寨召开了职称工作研讨会,会议完善、修订了职称评审相关条件和程序,为今年职称评审工作奠定了基础,保障了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科学的顺利完成。

5、完成了干部档案专项核查工作。组织精干力量,自XX年4月至6月,历时两个月时间对全校处级以下1664名在职干部的人事档案进行了全面核查工作并逐一填写审核登记表,及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反馈至相关人员进行核实整改。此项工作通过了教育厅组织的档案联查验收并得到肯定。

五、主要日常工作

1、完成绩效工资方案审批工作。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经过与兄弟院校及上级部门充分沟通,组织人员精确计算,我校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方案,已上报审批。

2、完成我校专业技术岗位增补聘用工作。共增补聘用专业技术岗位254个,其中受聘二级岗4人,三级岗14人,五级岗12人,六级岗14人,七级岗43人,八级岗69人,九级岗68人,十一级岗30人。

3、完成XX职称推荐、评审工作。由于今年职称评审工作提前,时间紧、任务重,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我校利用暑假顺利的完成了XX年的职称评审工作,共推荐正高19人、副高51人、中职27人。

4、完成各种考试报名及我校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统计工作。

5、完成XX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26名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

6、工资、年终奖、及各种劳资方案的审批与落实。

7、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档案交接和查档手续;规范对原有干部档案管理。

六、自身建设工作

1、加强人事处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规范处务会议制度,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努力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以“敬业、高效、和谐、务实”的理念做好每一项工作。

2、努力建设学习型处室。坚持每月一次的业务理论学习,及时学习相关人事劳动政策和业务知识,通过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回顾过去的一年,人事处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这些都与学校领导重视以及各单位、部门的支持、人事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进取、协作、奉献精神,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河北科技大学人事处 XX年12月31日

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了一些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当好新的角色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这一岗位,摊子大,责任重,要求高。为尽快适应这一岗位的要求,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首先,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能始终坚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力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体现在工作之中,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做到讲党性、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其次,注重学习,增强责任意识。从机关到基层,从熟悉的岗位到生疏的岗位,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问题。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必须要求自己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多花一些精力,多用一些业余时间,多作一些调查研究,注重学习,周密思考,以勤补绌。半年多来,本人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强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和各项中心工作。次的发展思路。在9月份的规划宣传月活动动员大会上,全面阐述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思路。特别是针对城市建设档次不足、效率不高、速度不快等问题,提出了如何抓规划、抓建设、抓管理的“三抓”工作思路,成为提高路桥城市建设档次的有效举措。面对任务重,战线长,头绪多的分管工作,能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落实。同时,能合理配置工作力量,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我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土地、城建、交通等工作中,突出疏理路桥城市规划,狠抓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立改套”,迎接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等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集中力量并征求人大、政协等各方意见,加快路桥分区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远东西扩规划和新行政文化中心等重大规划的编制,目前大部分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并为民所急,明确了全区大部分的村民安置点规划;强化了路桥松塘、中心大道、马铺等三个入城口的城市设计和建设,全力推进远东区块以世纪大厦为代表的近30幢高楼建设;狠抓路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二期老街修缮和滨海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老街修缮顺利推进,能在年底前完工,滨海大道能按计划在年底建成通车;强化督查,着力“立改套”安置小区的建设进度,依法快速处理影响小区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安置小区建设正顺利推进;加强调研,全力协调,充分维护村民集体利益,抓好台州二期供水樟岙水厂建设的政策处理工作,目前已上报土地农转用报批手续;动员和部署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全力迎接国务院七部(委)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检查,期间没有出现上访现象,顺利通过了检查验收;提出如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思路,并及时出台政策,强化巡查,加强灾后建设管理,加快了村民受灾房屋的建设进度,有效控制了村民建房乱搭建现象。在人事劳动社保工作方面,强化宣传,出台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并做好失土农民的社保工作,争取在全省经济发达的26个县市区中率先完成全覆盖任务。同时,按

照区委全会以及分管线各项会议布置的任务,结合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建设,对确定的工作目标,经常性组织检查,通过检查来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求真务实,不断开拓进取注重运用马克思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勤奋敬业,作风务实,不计个人得失,不做表面文章,工作任劳任怨,经常性地满负荷工作。勇于改革,敢于负责,不断开拓创新。为提高机关办事效能,出台了重大事项挂牌销项制度;主动适应形势发展,按照行政许可法有关要求,积极改革原有机关弊端,积极清理规范性文件和有关事项,如要求事业单位内部人员不准兼任下属企业领导职务;实施了机关大楼保洁市场化运作,积极开展环卫体制改革调研等。能直面工作难点,不回避矛盾,不上交责任,从容应对,深入细致地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如:领导工作组进驻路北后蔡村,解决全区阻碍“立改套”的关键一结,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多次约企业军转干部代表谈心,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很好地处理了企业军转干部群体上访事件,在9月21日全省300多名企业军转干部串联上访中,我区没有一名上访者,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有效解决了近六年来上访不断的路北马铺农场建房问题;深入基层调研,耐心细致解释,有效解决了多年来群体性频繁上访的“农嫁居”问题;多次深入基层现场踏勘,下访上访群众,很好地处理了金清汝泉、塘上、林家等村一批老上访户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从而使涉及城建线的信访事件基本得到处理;注重协调,及时研究,狠抓落实,妥善处理了峰江街道台州南收费亭附近几村在村道设卡乱收费事件;亲临抗台 集中制的要求,注重维护班子团结,创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注重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为顺利推进各项工作创造了先决条件。平时注重观察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及时沟通思想,凝聚人心,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因素,形成工作合力。在“四个多样化”表现较为突出的路桥,我分管的工作多是权力较大的部门,容易引发腐败问题。我勤记权力是把双刃剑,只用其服务人民的一面,不为自己谋求私利。始终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能时刻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筑好自己的道德防线、党纪防线和国法防线,在思想上对反腐倡廉做到警钟长鸣。在工程发包、土地供给、规划安排、人事问题等方面从不以权谋私,尽量做到集体决策,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能严格要求亲朋眷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不为他们谋取私利。到路桥后,工作中也有许多不足和问题:一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平时工作在城区的多,到镇里少;浮在机关应付面上事务多,下基层作深层次调研时间少。二是由于工作有个熟悉过程,对有些问题过于慎重,增加了决策环节,难免会影响了工作效率。三是对有些工作要求过细、过高,难免会影响部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努力改进。

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帮助下,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了一些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当好新的角色 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这一岗位,摊子大,责任重,要求高。为尽快适应这一岗位的要求,我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首先,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能始终坚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力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体现在工作之中,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做到讲党性、讲纪律、讲原则、讲风格,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其次,注重学习,增强责任意识。从机关到基层,从熟悉的岗位到生疏的岗位,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问题。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必须要求自己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多花一些精力,多用一些业余时间,多作一些调查研究,注重学习,周密思考,以勤补绌。半年多来,本人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强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和各项中心工作。计,提高远东城市建设档次的发展思路。在9月份的规划宣传月活动动员大会上,全面阐述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思路。特别是针对城市建设档次不足、效率不高、速度不快等问题,提出了如何抓规划、抓建设、抓管理的“三抓”工作思路,成为提高路桥城市建设档次的有效举措。面对任务重,战线长,头绪多的分管工作,能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落实。同时,能合理配置工作力量,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我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土地、城建、交通等工作中,突出疏理路桥城市规划,狠抓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立改套”,迎接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等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集中力量并征求人大、政协等各方意见,加快路桥分区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远东西扩规划和新行政文化中心等重大规划的编制,目前大部分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并为民所急,明确了全区大部分的村民安置点规划;强化了路桥松塘、中心大道、马铺等三个入城口的城市设计和建设,全力推进远东区块以世纪大厦为代表的近30幢高楼建设;狠抓路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二期老街修缮和滨海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老街修缮顺利推进,能在年底前完工,滨海大道能按计划在年底建成通车;强化督查,着力“立改套”安置小区的建设进度,依法快速处理影响小区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安置小区建设正顺利推进;加强调研,全力协调,充分维护村民集体利益,抓好台州二期供水樟岙水厂建设的政策处理工作,目前已上报土地农转用报批手续;动员和部署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全力迎接xx七部(委)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检查,期间没有出现上访现象,顺利通过了检查验收;提出如何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思路,并及时出台政策,强化巡查,加强灾后建设管理,加快了村民受灾房屋的建设进度,有效控制了村民建房乱搭建现象。在人事劳动社保工作方面,强化宣传,出台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并做好失土农民的社保工作,争取在全省经济发达的26个县市区中率先完成全覆盖任务。

同时,按照区委全会以及分管线各项会议布置的任务,结合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建设,对确定的工作目标,经常性组织检查,通过检查来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民生保障工程工作总结 篇2

一、渭南市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 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始终把民生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 认真落实各项民生政策,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实施一系列得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稳人心的民生工程,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各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民生政策执行到位, 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一) 系列化民生工程框架基本形成

渭南市民生工程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和政策补助两大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民生工程从无到有, 由点到面, 由最初的八大工程60个项目, 扩展到2011年的促进就业、收入倍增、全民社保、教育提升、卫生健康、文化惠民、住房保障、消除贫困、改善环境、生产服务工程十大领域146个项目, 基本形成了涵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完善了六大体系:以保障性住房和农民安居工程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以渭河综合整治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以教育、卫生、文化设施建设和政策补助为主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以培训和公益性岗位开发为主的就业再就业援助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及以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补助为主的强农惠农富农补贴体系。

(二) 民生工程推进机制逐步建立

实施民生工程以来, 各县 (市、区) 分别成立了民生工程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公室, 将民生工程推进工作纳入干部政绩和机关效能考核体系之中, 层层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 夯实责任, 助推落实。实施过程中, 坚持做到资金与项目、财政与部门、市级与省县“三对接”, 做到争取中省资金、落实市级配套资金, 落实县级投入资金“三落实”, 实行项目实施、资金拨付、配套到位情况“三考核”。持续开展了以“公共财政惠民生”为主题的系列民生政策宣传活动, 让民生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大部分县 (市、区) 还开展了为民办实事活动, 实行了报告承诺制度, 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台、报纸等媒体, 向人民报告, 对群众做出承诺, 接受群众监督, 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三) 民生工程投入快速增长

各级各部门始终把加大投入作为实施系列化民生工程的关键环节来抓, 综合运用多种方式, 优化支出结构, 确保民生支出;积极汇报沟通, 争取上级支持;加强项目管理, 节约建设资金, 有力保障了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据统计, 2009年至2011年, 渭南市累计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到408.6亿元, 其中, 信贷投入、单位筹资和个人出资42.2亿元, 占民生投入的10.3%;财政投入366.4亿元, 占89.7%, 年均增幅近40%, 财政投入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由2009年的74%提高到2011年的80.11%。市县财政累计投入民生配套资金142.8亿元, 并将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 民生财政格局初步形成。

(四) 民生工程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严格执行中省民生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 坚持用制度管项目、管资金、促进度。建立完善了“三农”、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一系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基本做到了有项目计划, 有管理办法, 实行项目库管理。制定出台了《渭南市民生工程资金财政考核办法》, 切实加强民生资金监管,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确保资金安全;初步建立了民生工程资金动态监控系统, 通过实时监控和开展项目观摩, 掌握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落实情况;不断深化惠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方式改革, 包括粮食直补等在内的24项惠农补贴逐步纳入“一折通”发放, 实现“一体化管理、一折通发放、一站式服务”;通过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等多种检查方式, 对资金分配和拨付、项目实施运作实行全过程监督。有些县 (市、区) 还聘请有关方面代表为工程监督员, 设立民生工程监督举报电话,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渭南市惠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方式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重点民生工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得到省纪委充分肯定, 民生资金监管工作连续三年被省财政厅评为一等奖, 保障性住房建设被评为全省二等奖。近年来, 渭南市先后被国务院和省政府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和“全省就业先进市”荣誉称号。

(五) 民生得到较好保障和改善

三年来, 渭南市实施的一系列标志性的示范工程和民心工程, 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深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主要有:促进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万人以上, 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次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跨入全国创业型城市之列。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政策惠及37万困难群众, 建立了困难家庭生活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教育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两免一补”、“蛋奶工程”、贫困学生资助政策惠及近60万人, 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校102所, 中心城区就学环境显著改善。住房保障工程稳步推进, 三年共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4万余套, 有效解决了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 市中心医院、中医医院及5座县级医院住院楼相继建成, 新增床位2 779张, 三年为1 194.7万人次的城乡居民报销医药费19.29亿元,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缓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秦岭北麓移民搬迁工程累计有5 600户22 000名群众受益, 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粮食直补以及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惠及440万群众,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3 584元增加到2011年的5 571元, 增长5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 652元提高到18 768元, 增长37.5%。

二、存在问题

(一) 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

县 (市、区) 均未成立牵头负责民生工程的职能机构, 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现象突出。考核没有牵头机构, 资金难以有效整合, 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 影响了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调查发现, 一些来自不同渠道, 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项目, 在实施中缺乏有效协调、衔接和整合, 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现象在“三农”、教育、农民安居工程、社区建设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保经办机构和工商、民政、公安、卫生等部门之间尚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参保、多头救助和缺失救助等现象。

(二) 资金配套压力巨大

渭南市人口位居全省第二, 而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均位居全省第六, 按总人口计算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民生工程资金配套压力大。2012年, 全市可用财力115亿元, 用于保工资、保运转等基础性支出105亿元, 民生工程市县配套30亿元, 财力缺口达20亿元以上, 其中市本级缺口达6亿元以上。以高龄老人补助政策为例, 从今年5月1日起, 补助对象由80周岁扩大到70周岁以上, 补助人数由8.2万人增加到35.2万人, 新增27万人, 共需补助资金3.12亿元, 其中省级负担9 742万元, 市县负担2.15亿元, 平均每个县市区2 000万元左右, 绝大多数县 (市、区) 反映配套压力太大。

(三) 实施管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从调研情况看, 民生工程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效率不高、措施不力, 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部分群众反映, 一些政策补助类项目缺乏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 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如个别县市尚未出台村卫生室药品“三统一”资金补偿办法, 村医无论看病多少、服务优劣, 都是一万元的补助, 有失公平。部分县市反映, 一些民生工程建设类项目受立项、规划、土地等因素制约, 工程进展缓慢。部分群众还反映, 已纳入“一折通”发放的生产类惠民补贴领取确实方便, 希望能将低保、高龄老人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和养老金等生活类补贴也采取“一折通”形式发放。

三、对策建议

民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是建设陕西东大门的重要目标。各级各部门要通盘考虑, 整体推进, 着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组织、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进一步健全科学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实施落实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 推动民生工程规范化运作、高标准建设, 促进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一) 建立健全完备的组织领导机制

市县两级分别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 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 统筹协调民生工程建设。继续推行市县领导包联重点项目责任制, 将民生工程建设纳入市级领导包联范围, 完善领导联系基层、部门联席会议、重点督查督办、工作统计台账等制度,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继续将系列化民生工程作为对市直各部门和各县 (市、区) 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 完善考核内容, 细化考核办法, 强化责任落实, 定期召开民生工程现场会、推进会和总结表彰会, 强力推进民生工程。

(二)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壮大财政实力。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园区、城区、景区建设步伐, 着力引进大项目, 催生大企业, 培育新财源, 不断壮大财源基础, 增强财政实力, 为实施民生工程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争取上级投入。采取切实可行的考核激励措施, 调动各级各部门争资金积极性, 争取最大限度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三是落实配套投入。及时调整财政预算, 优化支出结构, 建立市县财政对民生工程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确保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工程建设。四是强化引导投入。有预期收入的公共产品或公共设施, 如市政、医疗文教设施等, 政府更多地采取以奖代补、贴息、配套等形式, 鼓励和吸引金融、企业、民间组织、个人等社会资本投入。五是加强整合投入。坚持以整合提效益, 针对民生工程一些性质相同的项目多头管理、分散使用、影响资金效益发挥的实际, 本着“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记其功、整合使用”的原则, 通过项目捆绑、计划衔接、资金引导、社会融资等模式, 整合各类专项资金, 建立项目资金分类整合长效机制, 集中财力办大事、解难题、惠民生、促发展。六是确保重点投入。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急事先办、务求实效”的原则, 制定全市民生工程规划, 建立民生工程备选项目库, 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 就业作为民生之本, 社保作为民生之依, 住房作为民生之需, 医保作为民生之要, 稳定作为民生之盾, 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全覆盖。对涉及城乡居民个人的补助政策要全额保障不留缺口。

(三) 健全科学有效的实施落实机制

进一步夯实民生工程建设责任, 完善制度体系, 着眼长远发展, 严格规范管理, 统筹推进实施, 全力促进系列化民生工程的落实。一是注重调研, 有效实施。对各项民生工程进行深入调研, 科学合理地制定符合市情县情的实施办法, 提高民生工程落实环节的可操作性, 确保民生工程实施效果。二是提高效率, 加快实施。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做到文到即转, 款到即拨, 提高资金划拨效率;对基本建设类项目, 县 (市、区) 和市级部门要不断完善重点项目“绿色通道”, 规划、土地、环评、安评等四项审批制度实行限时办结, 集中力量抓开工、抓进度。三是严格制度, 规范实施。严格执行投资评审、政府采购和工程预决算审计制度, 不断深化工程类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六制”管理, 进一步健全民生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和“三对接、三落实、三考核”机制。建立部门联动、上下互通的民生信息共享平台, 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步伐。四是深化改革, 统筹实施。坚持以改革强管理, 继续深化惠农资金“一折通”发放方式改革, 将所有能够纳入的生产性和生活性资金全部纳入“一折通”发放范围, 简化操作程序, 整合发放渠道, 减少中间环节, 缩短资金运行过程, 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五是着眼长远, 长效实施。建立健全民生工程的后续管理机制, 合理配置资源, 避免短期行为与重复建设, 将后续管理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对已经建成的乡镇文化站、安全饮水设施、公租房、乡镇卫生院等项目, 不断健全完善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确保民生工程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四) 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督检查机制

试析检察工作保障与改善民生 篇3

1 立足社会现实,树立化解民生矛盾的执法理念

执法理念是现实社会矛盾在执法层面上的集中折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因此而引发的矛盾冲突,即所谓民生矛盾。民生矛盾集中起来就是民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键在于解决好“群众关心、社会热点、历史欠账”等问题,尽可能做到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和分配公平,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获取生存发展的社会资源,共享社会发展进步成果。这就要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化解民生矛盾的执法理念,在打击犯罪活动、实施诉讼监督、调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中,以化解矛盾为主线,从源头上解决民生方面的司法诉求,善于把各种民生矛盾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2 贴近民生实际,找准检察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点

检察机关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法办案主要价值取向贯穿于检察工作各个环节,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打击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要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对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妥善处理流动人口以及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绑架、哄抢等“民转刑”案件。对严重侵犯公民财产权利,影响公民生命健康,影响群众生存环境的犯罪案件等,坚持提前介入,依法从重从快办理,坚决遏制严重刑事犯罪高发势头,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着力查办和预防侵害民生的职务犯罪。要严肃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私分公款、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导致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存发展受到严重侵害的犯罪活动。坚决依法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刑讯逼供、非法拘禁、报复陷害、破坏选举等职务犯罪案件,保障群众基本人权。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民生领域工作中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加强案件剖析、预防调查、对策研究,积极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建制堵漏,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力求形成合力、监督到位,扎实推进民生建设。三是着力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要从惩治司法腐败事关政法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加大查办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隐藏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腐败案件的力度,从根本上维护司法公正。密切关注群众反映强烈、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加强诉讼监督。四是着力参与调处群体性突发事件。检察机关对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责无旁贷,特别是一些造成当事人伤亡的群体事件,其介入更显得十分必要。应注意从突发性群体事件中发现渎职犯罪案件线索,并深入分析矛盾根源,研究治本策略,为建立健全民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化解民怨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发挥职能作用。

3 改进执法方式,力求执法办案的法律、社会及政治效果有机统一

检察机关要立足于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努力实现和谐司法,争取法律、社会、政治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其一,理顺情绪,释法说理。着力畅通司法诉求渠道,坚持热情服务、亲和待人、柔性执法,促使矛盾纠纷当事人平心理论、接受检察执法决定进而罢访息诉。其二,宽严相济,及时纠偏。检察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找准并把握好法律、法规和政策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及时纠正偏差,严防矛盾纠纷事态蔓延扩大。其三,重心下沉,解决诉求。大量民生矛盾出现在基层,要求检察工作重心向下,着力推进检察工作深入广大社区和乡村,积极开展服务和谐社区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等职责延伸活动,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疏导矛盾,维护基层社会政治稳定。

4 创新工作机制,为检察机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建立涉检信访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司法诉求信息分析工作,定期不定期排查矛盾纠纷,通过接待来信来访、其他部门或机关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预警性、倾向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检信访信息,关口前移,防范未然。建立统一的信访案件登记和检索系统,完善检察长接待、首办责任、责任倒查等制度,推行下访、巡访和联合接访。建立检察联系乡镇街道制度,延伸检察工作触角,营造检民沟通交流的融洽氛围,畅通百姓司法诉求渠道。第二,健全检察执行力保障机制。运用法律监督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找准制约法律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的薄弱环节,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目前看来,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衔接环节。二是民事行政案件抗诉环节。第三,建立处理司法诉求协作机制。解决民生诉求、化解民生矛盾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单靠某一个职能部门来承担。作为检察机关,必须加强外部机关的联系沟通、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检察环节促进和解与社会调解的对接机制,推动形成化解和预防矛盾纠纷整体合力,尽早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推动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民生保障工作证明模板(通用) 篇4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证明吧,证明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应用文体。大家知道证明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生保障工作证明模板(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生保障工作证明1

兹证明___________系我单位员工,该员工:

1、现任职务为________________

2、已与我单位签订____年劳动合同,期限自_______年___月___日至_______年___月____日止;

3、月均收入总计人民币_____元,其中工资及津贴收入为人民币__________元,奖金收入为人民币________元,已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________元;(提供《税收转账专用完税证》复印件一张)

4、因向银行借款或担保,第______次(大写)出具收入证明。

我单位保证上述填写内容真实。

人事劳资部门或财务部门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事劳资部门或财务部门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公章:

人事劳资部门章:

或财务部门章:

日期: 年 月 日

备注: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情况积极其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的担保文件。

民生保障工作证明2

xxxx:

兹证明xxx是我公司员工,在xxx部门任xxxx职务。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xxx元。

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

本单位承诺以上情况是正确属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而导致贵行经济损失的,本单位愿承担一切责任。特此证明。

盖章:

日期:xxxx年x月x日

民生保障工作证明3

兹证明,x先生/小姐,身份证字号:xxxxxxxx,出生xx年x月x日。于xxxx年xx月xx日起任职xxxxxx公司,担任xxxxx一职。

每月薪资:xxxx元,单位主管姓名:xxx

特此证明

负责人签名(手签):

20xx年xx月xx日

民生保障工作证明4

兹证明_________先生,身份证号码为__________________,系我单位工作人员,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至今一直在我单位工作,在我单位已工作_________年。目前在我单位___________部门担任___________职务;近一年度该员工税后月均收入人民币 xx年,学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毕业,目前其在我单位担任____________职业。近一年内该职工在我单位平均月收入(税后)为___________元,(大写: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该职工身体状况____(良好、差)。

本单位谨此承诺上述证明是正确、真实的,如因上述证明与事实不符导致贵行经济损失,本单位保证承担赔偿等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20xx年xx月xx日

民生保障工作证明5

兹证明______系本单位职工(有效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__岁,工作年限____________,现任______职务,其月收入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元整,年收入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元整。

以上情况真实无误,我单位对此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特此证明。

____人事(劳资)部门公章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民生保障工作证明6

兹证明__________________(先生/女士)目前为我单位员工;身份证号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 年______ 月______日至今在此工作,目前职务为______,职称为□高级 □中级 □初级 □无职称,学历为□研究生及以上 □本科 □大专 □中专、高中及技校 □初中以下。固定月工资人民币______ 元。奖金、红利等其他收入月平均人民币______ 元。平均全年税后总收入(大写)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_ 元。

单位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领导: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公章

民生保障工程工作总结 篇5

楚雄州政府办民生问题调研小组

“十一五”以来,楚雄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在加快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州民生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十一五”以来楚雄州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楚雄州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的主要成效

1.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05年以来,全州上下通过地方财政尽力安排、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等方式,统筹各块财政资金投向民生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保障功能和放大效应,有力促进了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州民生工程累计投入547131万元(其中2009年达219148万元)。在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信、广播电视等民生工程建设,解决了55.71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776公里,建设农村客运站82个,开通农村客运线路366条;扎实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469辆城市公交车和931辆出租车投放市场运营;乡镇和村委会通班车率分别达100%和72.83%;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74万户;农户通电覆盖率逐步提高,达99.11%;行政村通电话率达100%,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电话普及率为47.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218530户;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5%和96.9%。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以城市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旧城提升改造工作,完成了4个2.39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吸引能力不断增强,楚雄市区人口由2005年的15.47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1.3万人,在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下,县城和中心集镇、旅游小镇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建成并开放市民广场24个,面积达24.93万平方米,城镇带动和辐射功能日益增强。通过这些工程的建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195元增加到2009年的14319.09元,年均增长11.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223元增加到2009年的3511元,年均增长12.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2027元增加到2009年的3368.4元,年均增长13.5%。

2.搭建平台完善服务,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工作。楚雄州始终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一方面完善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行零就业家庭援助制度,强化就业培训指导服务,积极开辟就业渠道,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全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1.89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5.87万人,年均增长26.69%,全州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5年的14556元增加到2009年的26414元,年均增长36.29%;全州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3.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42万人;2009年,全州城镇登记在册失业人数1.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另一方面,按照“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要求,扩大农业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二三产业就业容量,积极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使劳务输出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而且成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减少农民数量的主要途径,2005年来,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49.36万人。

3.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需求。一是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来,楚雄州积极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关注的“上好学、读好书”难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一方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投入资金2.53亿元,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筑面积10.77万平方米,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28.27万平方米;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2005年的94.3%提高到2009年的99.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05年的104.74%提高到2009年的113.22%;另一方面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共下达免杂费资金4336.25万元,下达免费教科书资金7892.26万元,下达中小学寄宿制补助经费23465.02万元,确保适龄孩子人人有学上。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州普通高考专科以上上线率由2005年的76.34%提高到2009年的86.7%。二是加强医疗卫生工作。“医疗是民生之急”。近年来,楚雄州以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为抓手,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改革,着力破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使广大群众充分受益。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各项惠民政策,全州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参合率由2006年的88.71%提高到2009年的92.47%,共减免参合患者住院及门诊费用达5.383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由2005年的9.67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7.81万人,兑现补助资金4006万元;不断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和疾病防控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基本达到了村村有卫生室或医疗点的目标,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切实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确保了不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县级“两馆”和乡镇文化站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共办理农村人口家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6051户,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均控制在6‰以内,持续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4.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政策,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保是民生之依”。近年来,楚雄州始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城市低保人员的补助标准由2005年的87元提高到2009年的157元,年均增长36%,农村低保人员的补助标准由2005年的23.5元提高到2009年的59.8元,年均增长51%。认真落实优扶安置各项政策,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资金基数由2004年的2万元提高到2010年的4万元。出台了《楚雄彝族自治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被征地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坚持以扩面征缴、完善制度和确保发放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来,共兑现五大保险金180561万元;启动了以南华县为试点的全国第一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试点县年满60周岁及其以上的2.5万老年人每月每人可领取55元基础养老金,实现了“老有所养”的目标。认真落实各项移民扶持政策,2005年来,共投入资金1509.18万元用于水利工程移民扶持工作;投入资金61.29万元,将1662名水利水电工程伤残民工纳入补助对象,年人均给予补助368.79元。青山嘴水库移民7004人于2009年6月底前全部搬迁安置,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的目标,观音岩和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工程移民工作扎实推进。“住房是民生之所”。楚雄州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的住房困难,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来,投入资金3.7亿元,完成廉租住房建设项目34个,新建廉租住房5654套,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扎实推进,投入资金17140万元,完成加固和拆除重建435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投入资金4490万元,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5650户;坚持“依法合规,阳光透明”,排除干扰,加强协调,州级行政机关职工团购商品房建设工作按进度顺利推进;全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由2005年的27.6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末的34.4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2005年的32.87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末的35.07平方米。

5.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本、综合开发、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道路不动摇,以贫困地区为着力点,以产业扶贫为切入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着力创建各类资源“整合式”、内容“综合性”、方式“一体化”、管理“科学性”的扶贫开发模式和机制,全方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脱贫致富进程。一方面积极实行扶贫挂钩联系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和农民技能培训,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以工代赈、异地搬迁等扶贫工程,使贫困地区群众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大力推进了少数民族人口的脱贫致富。2005年来,全州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23256.16万元,实施了2259个整村推进、2个县为单位的连片开发和1个整乡推进扶贫项目,发放到户贴息贷款7.06亿元,培植产业示范村1153个,劳动力培训转移8.1万人,对1.13万人进行了异地扶贫搬迁。认真落实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民族机动金和散杂居民族工作经费,2005年来,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8803万元,实施了44个散杂居少数民族村发展扶持项目和46个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按贫困人口新标准1196元测算,全州累计脱贫39.23万人,农村贫困面由2005年的38.91%下降到20.8%。

6.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本着及时高效、科学有序的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快速反应,沉着应对,赢得了“11·02”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抢险救灾、“8·30”、“7·09”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胜利,并较好地处置了“4·25”重特大交通事故、“12·28”双柏麻栗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确保了全州各项应急处突和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有序推进。在抗灾抢险过程中,绐终把受灾群众的生活安置贯穿于抗灾救灾全过程,落实领导干部包县、包乡、包村、包户“四包”责任制,及时发放各种救灾物资,初步形成了“八有四确保一关心”(即:使受灾群众有安全临时住处、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能救治、孩子有学上、有电视看、有广播听;确保不发生新的人员伤亡,确保不发生疫情,确保社会稳定,确保受灾群众生产自救;关心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人员)的抗灾救灾经验模式,保证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着落。同时,将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2005年来,共争取到国家和省救灾资金7.41亿元、恢复重建资金8.45亿元,科学规划、合理统筹,加大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和产业培植及扶持力度,使受灾地区通过灾后重建面貌焕然一新,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或超过受灾前的水平。

(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几条经验

总结“十一五”以来的民生工作,有几条基本经验值得重视:

1.既要重视发展,又要关注民生。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改善民生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经济实力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十一五”期间,楚雄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化州情认识的基础上,确定了“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的总体工作思路,突出“强农、兴工、扩城、活商、固基、和谐”的工作重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州经济呈现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的良好势头,为改善民生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改善民生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力状况。在这个问题上,楚雄州坚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开源节流,增加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实行行政事业经费支出零增长;一方面根据人民群众愿望和要求,选择并解决人民群众急需的事情,关乎全局的事情,惠及长远的事情,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既要政府主导,又要社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的繁重任务,必须发挥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近年来,楚雄州围绕为民办实事的重大事项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民生项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成效。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注入民生工程和民生领域,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引导社会各界为扶贫济困出资出力,形成了为民办实事的强大合力。

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楚雄州正处在一个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保障、加快发展的阶段。从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出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上,楚雄州立足于当前和长远的有机结合,从群众急需解决而又能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同时,着眼于长远发展,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克服急躁情绪和形式主义,不盲目攀比、不急功近利,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努力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长久持续的和越来越多的实惠。

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快。目前,国家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但对于一个边疆、民族、贫困、落后的自治州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部分较为偏远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仍较为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发展差距等都有不断扩大的态势。

(二)财政自给率低,民生工程投入与需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全州10县市仅楚雄市和禄丰县能够实现财政自给外,其余县市财政自给率都较低,全州财政属于典型的吃饭型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除保人员工资、保机构正常运转和发展重点外,财政无力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民生工程建设,而社会资本不足,民间资本投向民生领域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民生工程投入与该领域的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农村贫困面仍然较大,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改革开放以来,楚雄州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部分群众生产生活还较为困难。2009年末,全州绝对贫困人口数仍然达46.3万人,扶贫开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四)改革发展进程中新的矛盾不断凸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的任务较重。通过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征地拆迁、城市管理、医疗卫生、优质教育、供房供地、就业再就业等方面,因利益关系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存在的一些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

三、“十二五”期间加大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工作思路。根据州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州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结合楚雄州当前民生工作现状,楚雄州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楚雄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改善民生的前提,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发展优先、民生为本,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加大持续保障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力度;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政务服务质量,畅通反映民生疾苦的渠道,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发展保障民生的社会事业、优化涉及民生的社会环境、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着手,统筹解决收入、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扶弱、出行、环保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推动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目标任务。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进一步健全,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所助、行有所便”的目标。到2015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00元。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学前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果,贫困人口继续减少。住房、出行、医疗等条件明显改善。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社会管理工作明显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

按照以上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着力加快发展。准确把握州情,正确处理民生工作中各个方面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在发展中优化,在优化中提高。突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加快发展,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互协调。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共建共享。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加快民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富有活力、透明高效、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民生工作体制机制。

四、加大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以扩城为重点,突出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环城路、第二自来水厂、茶花谷、彝海公园等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城镇建设,确保全州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创造性地推进“城增村减”工作,以楚雄市东南片区5个集中安置点和县城改造为突破口,着力在城乡结合部宅基地置换上取得进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民市民化。三是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梯度转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籍限制,增加城镇人口。积极解决进城农民工和搬迁移民的养老保险、子女教育、农民工廉租住房保障以及丧葬等问题。四是加快实施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努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小镇、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中心集镇;加强政策引导,多渠道筹集资金,着力改善和配套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镇路网、供排水、污染治理、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逐渐加大公交车和出租车运营投放市场的力度,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打造更适宜人居的城乡环境,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五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扩大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落实创业金融和财税支持政策,努力促进就业创业,力争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

(二)积极促进就业和创业。坚持把创造就业岗位和扩大社会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是继续把促进就业放在民生工作首位。保持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不变、力度不减,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二是强化就业引导。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的机制。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力争实现年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城镇年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一是加强城乡低保和困难群众救济工作。切实加强城乡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加大困难群众救济工作力度,确保农村五保户、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二是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力做好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工作,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争取将全州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州级统筹;切实做好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继续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探索建立老农保、新农保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机制,扎实推进《楚雄彝族自治州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三是认真落实拥军优属、优扶安置各项政策。全面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政策,扎实开展“爱民献功臣”活动,对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的医疗费用予以保障,继续推进城镇退役士兵考试、考核择优录用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安置办法,扎实开展退役士兵培训和安置工作。四是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进一步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各项政策措施。五是实施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用地保障,落实优惠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廉租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地震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及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的实施,确保尽快完成888户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和79户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不断改善城乡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力争实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年均增长3.1%以上。

(四)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988”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全面实施“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集中力量,整合资源,重点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和特殊群体的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加快减贫速度。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推进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因地制宜加大整村推进、整乡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以工代赈等各项扶贫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实行扶贫易地搬迁,妥善解决移民后续发展问题,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探索贫困乡整乡推进的有效途径,着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州力争投入扶贫资金35.4亿元,重点实施整村推进项目3000个,发放到户贴息贷款10亿元和企业贴息贷款2.5亿元,扶持发展龙头企业50个,规划完成扶贫移民1.5万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

(五)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一是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快推进合理调整中小学区域布局,促进办学条件的改善,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重视学前教育,加快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提升高中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新生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提高民办学校比重,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抓好危房改造工作,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支持师院和医专加快发展。二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建设。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医院新建改建扩建步伐,合理布局医疗服务网点。加强预防监测,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努力提高妇幼卫生工作水平,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加快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以及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基本医疗商业保险“三网两补充”体系,推进全州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保持和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三是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巩固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成果,组织实施好公共机构绩效工资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切实改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方式,增强事业单位工作活力。四是以建设“彝族文化名州”为战略目标,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提升彝州文化软实力。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形成覆盖面较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的保护,加快森林植被恢复,抓好封山育林,狠抓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十二五”时期,要主要提高社会管理和治理水平,要进一步促进传统模式的公共管理领域向现代模式转变,鼓励与进一步支持市场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参与部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领域参与主体多元化,加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管理新模式。积极开展城市和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兴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加大对行业协会、基金会、公益性社团、社区志愿者等社会中间组织的培育力度,在明确其性质、职能、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完善社会中间组织从业人员的收入、福利、晋升等有关制度,落实规范化管理。积极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中间组织与政府行政功能的功能互补、力量互动,促进政府管理从刚性的管理型模式向柔性的服务型、指导型管理转变,提高公民自主权。强化城乡社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加大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保障力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提高对重大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开展专项整治整顿,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健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增强价格调控的预见性。

民生办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篇6

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县民生工程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全县人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我县民生工程各项任务进展顺利,政府投入持续加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工程实施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医疗卫生和教育环境、加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群众“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现将两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年来民生工程取得进展

20××-20××年,我县财政累计投入民生工程项目资金11.4亿元,约占财政总支出24%。工程实施范围涵盖了城乡居民生活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公共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一是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健全。两年来,我县建立和完善了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在内的各种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总覆盖人口由20××年的6.1万人增加到46.4万人;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户供养年均标准分别由20××年的1080元、2100元增加到20××年的1560元、2300元,逐渐形成了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领取各类补贴资金人口16.2万,占总人口22%,两年来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 18451万元。同时,两年来我县共新建了3140套保障性住房和6座敬老院,计划完成295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城乡困难群体住房保障力度逐步加强。

二是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截止到20××年底,我县每个行政村都修建了1所卫生室,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新建了医疗用房。20××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710377人,结合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我县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全覆盖的医疗保障和救助体系,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以免费婚检、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儿童免疫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工程的实施对居民医疗保障体系作了有益的补充。两年来,共补偿居民住院医疗费用2.2亿元,次均补偿费用2777元;共实施医疗救助43265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624万元;共有14283人接受免费婚检,9989名农村孕产妇获得分娩补助资金299.7万元。

三是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两年来,通过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我县共投入10886万元用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保障工作,同时免除了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共向2347名农村家庭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费197万元;实行了中等职校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向6031名在校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和免除学费共641万元;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全县共投入5919万元新建校舍6.73万平方米、加固校舍25.8万平方米;在全县190个农村中小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公共教育环境进一步得到有效改善。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两年来,我县共实施了43座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工程、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座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以及4处清洁工程;通过一事一议形式修建了沟塘渠坝、村级道路、环卫设施,文体设施等1239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帮助500户农户修建了沼气,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得到改善。

五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逐步推开。两年来全县共新建了136个农家书屋、9个乡镇文化站、10个儿童活动室、7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正逐步推开,农村文化环境逐步改善,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和外部环境信息沟通的渠道,有利于促进农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六是农民就业能力得以提升,农业产业风险逐步降低。去年以来,共有15624人接受了新型农民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全县共有104.2万亩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和3300头牲畜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两年来共理赔参保农户补偿金3256万元,有效降低了农业风险,减少了灾害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稳定和保障了农民收入。

二、两年来民生工程工作主要做法

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横向和纵向推进机制,我县实施民生工程已经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体系,为完成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抓好组织领导。每年初,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民生工程工作会议,向全县印发实施民生工程规范性文件,及时调整和充实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会上,县政府和各乡镇、民生工程实施单位签订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每个乡镇和相关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通过健全民生工程纵向和横向推进机制,巩固了县委、政府统一领导、民生办牵头协调、部门负责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抓好资金保障。首先是足额安排资金。按照早编预算、编好预算、精编预算的要求,县财政将民生工程预算编制作为财政预算编制的重点内容,及时根据目标任务及省财政部门确立的资金分担原则,足额将民生工程资金列入预算。其次是强化资金监管。根据省市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及时修订工程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加强专户管理、坚持社会化发放、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对资金运行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

(三)抓好工程管护。为解决民生工程后期管护问题,20××年,我县建设类工程均建立了后期管护制度。今年,县民生办通过建立会商制度,会同工程实施各牵头单位按照“可承受、可操作、可持续”三个原则对去年制定的民生工程管护制度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明确工程管护责任、管护主体和管护措施。

(四)抓好日常管理。通过不断加强基础工作,规范民生工程项目管理。严格受益对象申请、评议、审核、审批制度,规范资金类项目程序,做到“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支付到人、打卡发放”。严格土建工程项目“六制”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按质、按时推进。严格规范各类工程资料管理,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规范资料收集、整理和装订工作。完善便民服务措施,通过建立民生网站,方便群众从正常途径获取民生信息,及时了解政策内容、实施单位和项目联络人;通过规范和优化一卡通发放流程,使得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老百姓手中。

(五)抓好督查考核。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县民生办始终把督查考核作为做好民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主要从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联合督查。两年来,连续多次开展了由民生办、效能办及审计等部门参加的民生工程督查工作。督查中坚持有督查必有调度、有调度必有跟进、有跟进必有通报的协调机制。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限期整改。二是实行倒排工期。对全县所有的建设类工程,具体到每个项目点,按周实行倒排工期。县民生办不定期对节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办。三是开展预考评工作。为确保全面完成任务,同时也为了整体推进工程进展,今年9月,县民生办牵头组织对20××年全县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方位预考评,为提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好迎接省市检查准备工作打下基础。

(六)抓好宣传发动。主要结合“围绕一条主线(扎实稳妥地组织实施民生工程)、把握两个重点(加强对县直责任单位的协调服务、加强民生工程的跟踪督查)、实现三个目标(确保年内民生工程工作任务完成、确保民生工程在全市争先进位、确保人民群众满意度、知晓度和支持度提高)”,重点宣传民生工程的政策内容和惠民成效。今年以来,县民生办开展了宣传月活动,利用制作专题节目、设置展板、咨询台,印发明白纸、一封信,粉刷墙体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百姓宣传民生工程,其中制作专题电视节目6期,印发明白纸、一封信14万份,印刷墙体标语1200多条,并组织财政干部到基层与群众开展民生工程大家谈活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几年来全县上下加大了实施民生工程工作力度,工程任务都能顺利完成,但通过今年预考评情况来看,我县民生工程工作还存在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宣传和管护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础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等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和完善:

(一)加强调度工作。抓住当前晴好天气,严格按照倒排工期的时间节点层层推进,确保按照市政府要求在10月底全部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对目前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建设类工程进度实施一周一报告制度,对工程实施难度较大的项目开展重点调度,并帮助协调工程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防止因个别工程不能按时完工影响在全市年终考核。

(二)加强管护工作。坚持长期不懈地抓好管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工程类项目后续管护措施,做到产权清晰,职责分明。管护工作要做到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台帐规范、有迹可查。以开展“回头看”活动方式,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管护效果的检查,切实保障各项工程项目正常运行,持续发挥工程效益。

(三)加强基础工作。针对今年9月份预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就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改工作。做好政策梳理和制度建设,对照考评要求补差补缺,做好各个环节的程序规范和痕迹保留工作。加强数据库维护工作,确保数据准确,使用正常。

(四)加强宣传工作。以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做好现有宣传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发动民生工程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特点,采取群众容易接受、形式新颖、影响面大的一些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

民生保障工程工作总结 篇7

一是千方百计保证就业局势稳定。健全完善具有福州市特色和长期化、普惠化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 进一步强化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争取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近15万人, 全市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约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指标范围以内。落实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各项政策, 拓展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试点范围, 用足用好小额 (担保) 贷款、税费减免、职业介绍补贴等扶持政策, 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服务一条龙创业服务, 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做大做优大型公共就业服务招聘会品牌, 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力资源信息网络系统, 为劳动力供需“两头清”、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打下基础。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 广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 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 对大龄、身有残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以及因失去土地难以就业的各类群体实施重点援助。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 引导企业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加强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服务, 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扎实抓好我市技校整合重组升级有关工作, 进一步创新技工学校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等办学模式, 为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工人。健全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努力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扎实推进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等各项培训工作, 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量身制订就业培训计划, 引导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就业困难群体培训后就业。建立健全失业预警制度, 认真做好失业动态监测报告试点工作, 努力预防和减少失业, 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二是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做好养老金新计发办法的组织实施和2009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 稳妥推进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移交地税部门办理有关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市直和各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办法, 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 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市属困难集体企业、街居企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及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作, 适当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涨幅情况, 适时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 确保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 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三大功能。完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 继续大力实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 探索实施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工作。

三是切实保障劳动用工领域和谐稳定。大力开展服务企业百日行动, 切实处理好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关系。健全劳动关系调处应急反应机制, 积极稳妥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单位评选活动, 建立劳动诚信档案。健全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和网格化执法模式, 实现对用人单位的动态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主动预防。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 积极开展创建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及劳动合同制度示范企业活动。完善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强化工资支付监控, 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贴近企业、基层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力度, 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各类重大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

保障民生与发展人权 篇8

比如,我们可以从民生的角度来研究人权。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幸福尊严。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人权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中国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要求民生工作既要为人们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满足基本生活,又要着眼于让每一位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高生活质量;要求人权事业既要保障人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又要重视民主政治权利,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民生,发展人权,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我们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人权。哲学作为一种“爱智”之学,归根到底是研究人的问题,社会科学的许多理论都可以归结到哲学问题。人不同于动物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人有思想,人能够对自身与自然界进行思索。哲学的首要目的就是认识自我。一个人也许对自然界的物有着全面深入的了解,但不一定能认识人本身。只有通过哲学的思索,才能提升精神境界,塑造美好心灵,实现人生幸福。人权是以人的名义提出的权利要求,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性,因而是哲学思考的重要内容。在哲学的视野里,人的自由和权利、人格和尊严必须受到应有尊重。只有思想的自由,才有哲学的思考;只有哲学的提炼,才有人权的自觉。哲学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在人类历史上,哲学流派精彩纷呈,哲学思想灿若繁星。许多哲学流派都有关于人权的论述,不同的人权思想都有其哲学的基础。我们研究人权的哲学基础,就是要从本原、历史中来深入探究人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就是要从对人的终极思考中来全面理解人权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就是要从对真、善、美的准确把握中来客观分析人权的观念与制度问题。

《人权的哲学基础》一书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是近年来关于人权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本书全面阐述了西方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儒家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人权保障的“中国模式”,有许多新的概括和独到见解。全书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逻辑严密,资料翔实,体系完整,文笔流畅,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

本书作者熊万鹏是人权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位年轻学者,但他接触公法与人权理论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了。2000年前后,我在北京大学给博士研究生讲授公法课程时,他就开始旁听,认真做笔记,广泛阅读相关著作,打下了较好的学科基础。他对学习和研究公法理论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参加了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举办的许多学术活动。2008年,在徐显明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攻读中国政法大学人权法博士学位,系统学习人权理论。在此期间,他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都得到了较好的反响,参与起草的几篇有关人权的讲话也受到好评。作为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他还积极参加研究会举办的一些活动,在“北京人权论坛”上提交学术论文,开展学术交流。值得一提的是,他虽然在党政机关工作且工作出色,但一直没有放弃学术思考和研究,这种关注现实、潜心学术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人权的哲学基础》

作者:熊万鹏

出版:商务印书馆

定价:33元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作者:史景迁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45元

西方人想象中国的历史历程,不但有来华西方人所记的中国经历,也有没来过中国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国,影响了一般民众的中国印象。

《一根萝卜的革命:用有机农业改变世界》

作者:藤田和芳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28元

作者是日本最早推行有机农业的先驱者之一,他从销售有机蔬菜开始,进而倡导有机农业运动,并与各国农民合作,最终影响了世界。

《微观经济学十讲》

作者:王则柯

出版:商务印书馆

定价:32元

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一种理解社会的方式。在本书中,作者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介绍微观经济学的主要概念、重要理论和常用方法。

《每个人的中国》

作者:[法]卡特琳·文慕贝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

定价:39元

作者从另一个角度描绘出了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面貌,尤其是中国的面貌。

《简单的故事》

作者:[德]英果·舒尔策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2元

上一篇:英语教师年度工作考核总结下一篇: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