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演示实验教案(共8篇)
目录:
1、观察种子怎样长成小苗
2、观察小苗的生长
3、观察花、观察果实
4、观察鸡卵
5、测量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通过的距离
6、力的作用
7、蜡烛熔化实验
8、初探金属生锈的实验
9、金属与锈
实验
一、观察种子怎样长成小苗
实验准备:种子——小苗——大树——果实幻灯片 实验过程:
1、认识种子的多样性。
请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搜集的种子。让学生感受到种子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适当指出。
2、观察激发兴趣。
学生观看一个幻灯片:一粒小小的种子逐渐长成参天的大树、结出香甜的果实。
为什么种子如此奇妙?
实验
二、观察小苗的生长
实验过程:
1、课堂指导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小苗逐渐长大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察内容。
其次,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方法。教材第6页出示的观察方法是用直尺测量小苗的高度,数叶子的数量,用绘图纸(网格纸)测量叶子的大小、宽窄。
最后,提醒大家观察的同时要记录下观察数据。
2、课后观察、记录
注意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同时栽种一盆小苗,当小苗生长到某一阶段后,教师适时提醒同学观察、记录、交流小苗的生长数据。鼓励学生在其余时间保持自由观察的兴趣。
注意:整理数据的活动可以在小苗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开花结果之前,结合本单元第3课内容进行教学。
实验
三、观察花,观察果实
实验准备:一盆开花的植物、一盆挂满果实的植物等。实验过程:
1、花的记录
(1)生交流第一次发现花蕾的日期,观察并记录花蕾的变化。
(2)填写种植记录三。
(3)师:一株植物一生中会开多少朵花?(4)学生讨论交流,填写种植记录四。
2、观察果实。
师:植物开花一般会怎么样?我们来观察辣椒果实的生长位置和外形特点。
生观察后交流,并画出辣椒果实。
3、比较花和果实的数量,并画出花和果实数量统计图。
4、数种子
师:数一数,一个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
师指导学生把辣椒切开,为学生准备好镊子、手套、白纸,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数种子,以免伤害学生的皮肤和眼睛。
学生讨论:通过自己的观察数据,想到了什么。
5、整理我们的植物种植记录
讨论小结: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实验
四、观察鸡卵
实验准备:鸡蛋等 实验过程:
1、明确观察方法及要求。①、观察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鸡蛋。首先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壳;再指导学生把鸡蛋从中间敲碎观察卵壳膜;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卵白、卵黄和胚盘。
②、观察要求
鸡蛋打碎后要把卵白、卵黄和胚盘放到培养皿里,既注意了教室卫生,又便于观察。
2、学生观察。
教师提示学生要把观察中的发现用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3、指导学生了解鸡蛋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在学生观察记录鸡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讲述鸡蛋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
五、测量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通过的距离
实验准备:小车、棉线、皮尺、秒表等。实验过程:
测量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在不同时间通过的距离
1、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⑴、计时、报时(需要什么工具?多久报一次时?今天我们就10秒钟报一次时吧);
⑵、测量距离(用什么工具量距离?小车在运动的时候好不好测量?怎样做既不会影响小车的连续运动,又能进行准确的测量呢?(做记号)用什么做记号?做完记号以后再来测量小车到达的位置);
⑶、拉小车; ⑷、做记录
2、演示实验:
⑸、哪个小组先来试试,让小车运动起来,并测量它每运动10秒钟,运动到什么位置。
⑹、大家分一下工吧。⑺、学生进行合作测量。
⑻、评价:你们觉得这一小组的做得怎么样?
3、交待实验要求后学生动手实验。
4、师生共同总结交流:
大家来看这些曲线图,你能发现什么吗?(线条都是上扬的)时间与距离有什么关系呢?(运动时间越长,运动的距离越远)
小车每个10秒钟内运动的距离一样吗?(不一样)哪个时间段运动的距离长一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曲线的坡度陡一些 做减法发现每个时间段内通过的距离不同)
一个时间段内小车通过的距离长,这就说明小车在这个时间段内运动的速度快。
实验
六、力的作用
实验准备:小铁球,木质斜面(斜面要比较长),条形磁铁;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力的图片。
实验过程:
1、体验
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人人都要参与、要有秩序,要明确每一种体验活动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体验:向对方用力时,对方有回应吗?如果有回应,和你用力的方向一样吗?
人与物体可直接感知的力:进行“提水”、“推门”、“掰手腕”等活动。
物体与物体之间须间接感知的力:进行“压海绵”、“用磁铁改变运动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等活动。思考:“力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交流:力对物体可以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先进行组内的交流,然后再组织全班的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帮助他们认识到:提、推、拉、压、吸引都是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和方向,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实验
七、蜡烛熔化实验
实验准备:蜡烛等。实验过程:
1、从青铜器的生产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怎样制作一个蜡星星?
2、蜡星星的制模:提示可以用厚纸制作。
3、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4、学生完成制作。
5、评价总结制作情况。
实验
八、初探金属生锈的实验
实验准备:铁丝、细砂纸、吸水纸、小塑料盘、生锈的金属与没有生锈的金属(铜、铁、铝)、图片等。
实验过程:
1、选定一个研究方向
2、设计对比实验
3、实验探究并观察记录(课后)出示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供学生观察验证的一组对比实验(潮湿与干燥)并已经能够看见结果的材料。
4、通过其他途径进一步解决问题 查阅资料:金属生锈的其它原因。
实验
九、金属与锈
实验准备:细砂纸、吸水纸、小塑料盘、生锈的金属。
实验过程:
1、对比观察一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并做好记录
指导观察方法:用细砂纸擦铁质部分;比较软硬的办法:刻画,比较刻画后的痕迹深浅。
学生观察后汇报,然后讨论:铁锈还是铁吗?
2、对比观察多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并做好记录
3、初步得出研究结论并据此判断其它物质变化的类型 引导学生得出:锈是某种金属发生了变化后所产生的新物质。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变化尝试按“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分类,并对前一课的物质变化的例子进行又一次的判断和分类——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彩色的中国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有感情
2、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3、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雄浑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
2、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谢谢!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
二、新授部分:
1、说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播放音乐,说说3/4拍的节拍特点或者说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生:强弱弱
师:嗯,很好!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很好,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学3、学习这首歌曲,注意重音符号与休止符。
4、欣赏《歌唱祖国》。
设问讨论:
1、你听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
2、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旋律中那些乐理符号是什么?
3、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有哪些?
三、拓展与延伸
分析讲解演唱形式:在《走向复兴》下课。
第二课
达古拉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风情,学唱《达古拉》
2、通过学唱歌曲《拉古拉》,让学生领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情感。
3、欣赏《森吉德玛》的主题音乐,体验由于音乐速度的改变,音乐性格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2、唱好附点节奏及一音多词的小节。
3、欣赏音乐体验音乐速度变化带来的音乐性格变化
教具准备:
扩音器、节奏卡片、节奏乐器、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三、学唱歌曲《达古拉》:
1、看图导入新课: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位小朋友,看看哪位同学认识她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
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启发学生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
2、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特色。
3、听歌曲范唱《达古拉》,提问:通过歌曲我们听到他们都唱了什么呢?请学生说说歌曲内容。
4、学唱歌曲,师生合作,教师弹伴奏,学生装跟唱。
5、处理歌曲的难点,重点练唱歌曲的附点节奏,和一音多词的地方
6、表演:学蒙古舞的扭肩膀、挤奶、骑马等动作,配合歌曲音乐进行表演。
请舞蹈队的同学上来表演,其他同学拍手唱歌。
7、游戏:拼节奏卡片,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小乐器为歌曲伴奏,8、加入乐器,为歌曲伴奏
9、完整表现
四、听赏《森吉德玛》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
春晓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春晓》,并尝试用该曲调举一反三。
2、在学唱的过程中了解古诗新唱这一音乐体裁形式,通过音乐的旋律感去感受古诗所要表现的意境,3、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学会歌曲《春晓》,寻找古诗中的音乐美。
2、引导学生用声音去表现古诗中的音乐意境。
教具准备:
扩音器、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找春天
: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去寻找春天,看看是不是和大家想象的春天一样呢。(播放音乐)
学生用词语,句子来描述春天。
2、引导学生对古诗新唱的认识。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唱法:(出示古诗新唱)。现在就让我们来学唱这首根据家喻户晓的唐诗改编的歌曲——《春晓》
二.古诗新唱《春晓》
1、初次欣赏童声合唱《春晓》
2、带着问题再次听赏《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3、按节奏朗诵古诗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可用“呜”哼唱旋律。
(要求:随节奏晃动身体,感受节奏的平稳,速度要徐缓,曲调要流畅、柔美)
5、歌曲中加入动作丰富表演。
6、合伴奏演唱,加动作,分配演唱角色。给予小星星奖励
7、总结归纳:
三、演唱《杜鹃》
第四课
花蛤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花蛤蟆》,领会歌曲描绘的意境,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2、通过表现歌曲《花蛤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合作意识。
3、通过声音造型《荷塘欢歌》培养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唱好歌曲中的倚音,积极主动的表现歌曲是重点;声音造型是难点。
教具准备:
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
图片演示]
二、声音造型游戏:荷塘欢歌
1、请同学们每人创编一个蛤蟆叫的节奏,老师随意点名模仿,看谁的节奏创作得最好。
2、(如有时间)请一名同学上台像老师一样指挥,师和其他同学坐在一起模仿。
三、学习歌曲《花蛤蟆》。
1、看图:花蛤蟆
2、简介歌曲
3、复习下滑音,学习倚音
4、跟扩音器学唱这四个乐句。
5、再听歌曲,找出你已经听会的乐句教大家唱一唱。
6、师生交流:你还有哪几句不会唱,请大家来帮帮你。跟扩音器唱不熟悉的乐句。
7、齐唱全曲。
四、表现歌曲《花蛤蟆》。
蛤蟆是各地农村最常见的一种小动物,它能帮农民捉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刚才大家唱得真好,但我觉得如果变换一下演唱形式会更有意思,你们有什么办法(轮唱、对唱、伴唱)
(1)全体同学与录音轮唱
(2)师生或生生对唱
(3)用固定低音或长音伴唱:
(4)用身体小乐器伴奏
1、自由练习
2、集体演绎。
五、结束。
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听着音乐,学花蛤蟆的样子跳出教室吧!
第五课
土风舞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土风舞》,感受外国歌曲的舞蹈韵味,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及借助肢体、表情,从而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音乐游戏等活动,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感受到更多的愉悦。
3.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意韵,及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热情、轻快而饱满的声音演唱。
2.歌曲演唱时的咬字、吐字。
3.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熟悉音乐主题,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伴着欢快的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寓教于乐
1.玩一玩音乐游戏
《找一找》。
2.听一听
(1)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舞蹈并且简单跳出来。
(2)初步聆听《土风舞》。
(师请一个舞伴共同跳)
(3)复听《土风舞》音乐。
a)
听完音乐,你的心情怎样?
b)
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唱一唱
(1)按节奏读歌词。
(2)跟着琴轻轻哼唱。(学生找出难点,教师重点教唱。)
(3)试唱曲谱。
(4)由学生选择自制乐器进行伴奏,以欢乐的情绪边唱边击。
4.编一编、评一评
共同为歌曲编创集体舞
5.唱一唱、跳一跳
师生共同表演
三、了解并欣赏各国的土风舞。
四、欣赏《彩云追月》
五、小结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第六课
鳟鱼
教学目标:
1.聆听《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3.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4.感悟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对艺术歌曲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难点:
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歌曲的情绪和表现中,体会艺术歌曲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成就及创作环境,激发学生对作曲家的敬佩之情。交流中师生可唱唱熟悉的《摇篮曲》,调动听觉好奇心。
2、《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2)交流体会,如情绪、感受、歌词内容等
(3)结合介绍词作者创作背景、作曲家创作的背景。
(4)对比听外文版,边听边打拍子,听到第三段时举手,体会音乐旋律有什么变化。
(5)交流两种语言版本的不同之处,说明语言的变化对歌曲风格有影响。
二、歌曲的结构:
(1)引子:表现了潺潺流水的形象及鳟鱼在河中自由的遨游。
(2)第一段:活泼天真的小鱼在河中嬉戏。
(3)第二段:渔夫要向小鳟鱼下毒手。
(4)第三段:情绪暗淡,渔夫搅浑水钓到了小鳟鱼。
三、介绍《鳟鱼五重奏》,并听音乐片段。
四、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五、舒伯特艺术歌曲总结:
六、演唱《摇篮曲》。
七、小结
第七课
小山羊
教学目标:
1.以《剪羊毛》律动导入,学生能感受愉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和风格。
2.用明亮、悠扬的声音演唱侗族民歌《小山羊》,表现小羊活泼可爱的形象。
3.在多种演唱形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注重二声部训练,表现羊儿吃饱后的自由。
教学重点:
用明亮、悠扬的声音演唱侗族民歌《小山羊》;二声部合作。
教学难点:
在多种演唱形式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注重二声部训练,表现羊儿吃饱后的自由。
4.感受《酒歌》的豪迈情绪,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土家族民歌《酒歌》。
想像唱酒歌时的情景,边唱边做情景表演。
教具准备:
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参与,感受音乐。
你们看过剪羊毛吗?谁能模仿剪羊毛的动作?播放伴奏音乐,生随音乐做动作
二、学习新课,感受歌曲。
1.初听歌曲,请听一听歌中唱了些什么?表现了什么?
生:羊儿在青草地上愉快地奔跑,吃着青草,和它的主人一起玩耍。
师:你听的可真仔细,总结得也特别好。老师奖励你一个小羊头饰。
2.复听歌曲,生随乐自由朗读歌词,感受歌曲节奏。
3.朗读歌词,师引导生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生生合作。
4.视唱歌谱,师带领生视唱歌谱、用U母音轻声哼唱。
5.歌词学唱,师教唱、生自学、师生合作领与合部分、难点解决。
6.二声部合作,高低声部的骨干音进行音程训练、注重声音的自由舒展。
7.加入歌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四、拓展延伸,表现音乐。
和小组同学讨论编排一下,通过歌声以及你的表情,把我们对劳动的热爱还有自豪的心情表达出来。
五、演唱蒙古族《酒歌》,师生随乐参与拍手律动。
六、课堂小结。
第八课
知更鸟的歌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知更鸟的歌》,并知道重唱、合唱是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知更鸟的歌》,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知更鸟的歌》。
2.区别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
教具准备:
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感受“晨”景。
1、导入。
师: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美好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呢?
2、听赏《晨景》
(1)感受乐曲
(2)替乐曲取名
(3)乐曲简介
3、观赏早春知更鸟活动的画面。
(1)学一学
刚才听的是什么声音?谁来模仿一下。
(2)听一听
仔细听听是什么小鸟有如此美妙的歌声?
介绍知更鸟。
(3)唱一唱
随音乐哼唱歌曲第一声部。
二、体验“晨”歌
1、观察知更鸟在深秋迁徙的画面。
2、讲述知更鸟迁徙的原因。
3、聆听“小鸟”歌。下面我们听听知更鸟是怎样诉说的?出示第一声部歌词。
4、师生合作学习二声部。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表现《知更鸟的歌》
1、师生合作参与
2、学生设计不同形式表现《知更鸟的歌》
方案一:一位同学领唱第一乐段,两位同学演唱二声部(领唱与重唱)
方案二:全组同学齐唱第一乐段,合唱第二乐段(齐唱与合唱)。
方案三:……….四、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五、小结。
第九课
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够和同学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简单表演。
3、能积极参加以上音乐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根据歌曲的故事情节,采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集体协作完成歌曲的表演唱。
教学准备:
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感激发,情境导入
学生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中进教室,像参观革命纪念馆一样,安静有序地绕教室一圈。
(图展示:五星红旗、红军帽。)
三、歌曲学习
第一段:叙述性段落
(将歌曲进行分段处理)
1、听音乐故事
(扩音器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2、说一说
师:歌曲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怎样来唱的呢?
3、学一学
A、模仿演唱
B、学唱歌谱
4、唱一唱
第二、第三段:故事起因
1、师生探究,讲故事
2、唱一唱,比一比
第四段:二小机智斗敌人
1、剧情设想
2、歌曲学习
3、歌曲表演
4、唱一唱
第五段音乐——二小牺牲
1、激发情感
2、唱一唱
(师指导生用悲痛、愤怒的情绪演唱歌曲)
第六段音乐——怀念二小
1、朗诵动情
(课件播放音乐,老师朗诵旁白。)
2、跟唱歌曲
3、完整地演唱全曲
四、课堂拓展
五、缅怀英烈,结束全课
第十课
叮铃铃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叮铃铃》。
2.通过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
3.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
4.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风格特征。
2.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
教学准备: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仔细观察这幅山水画,看看少了什么?
2、学生总结:有山坡青草、羊儿、牧羊童、蓝天绿水,但少了层层叠叠的白云。
二、寓教于乐
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2)边听音乐边哼唱
(3)学生用竖笛吹奏
2、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仔细听歌中唱的什么?这支歌唱了些什么?
听了这支歌你有什觉?这群放牧的少年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歌唱啊?
“(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节拍与演唱形式)
(2)复听录音范唱:听听歌曲唱了什么?
(3)学习歌曲的高声部
(4)学习歌曲的低声部。
(5)二声部部分完整演唱、演奏
(6)学习齐唱部分:
三、创造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①合唱(要求唱出少年的欢乐情绪)
②竖笛吹奏:师生合作吹奏齐唱部分,老师指挥、学生合奏后部分。
(2)歌曲处理,加入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分组表现,展现自我(4)串铃、碰钟伴奏:要求在间奏和结尾长音处伴奏。
四、总结
第十一课
太阳出来啦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有弹性、充满童趣地声音演唱《太阳出来啦》。
2.通过演唱歌曲感受云南民歌的特征。
3.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
4.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5.能认真听赏古筝独奏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通过哼唱乐曲感受陕北民歌的特征。
能在听赏音乐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积极参与表现。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活泼、有弹性、充满童趣地声音演唱《太阳出来啦》。
2.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
教学准备:扩音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你们想一想,你熟悉的关于太阳的歌曲有哪些呢?
二、新授乐曲
:
1、初步聆听感受音乐
(1)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2)边听音乐边哼唱
(3)随乐律动(扩音器播放《太阳出来啦》)
2、学习歌曲
(1)读童谣《太阳出来了》
(2)随伴奏音乐再读一遍
(3)介绍歌曲背景及内容
(4)学习歌曲的高声部
(5)学习歌曲的低声部。
三、创造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要求唱出歌曲的欢乐情绪)
(2)歌曲处理,加入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分组表现,展现自我(4)生随音乐起立加入丝带或红领巾律动(配合演唱)
(5)器乐或模拟乐器伴奏:要求在结尾长音处伴奏。
四、总结
(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第十二课
音乐七巧板
教学目标:
1、能用纯净、甜美的声音接唱歌曲,并说出歌名
2、能较准确地分辨所听乐曲的播放顺序,说出曲名
3、能分辨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
1、能用纯净、流畅的声音接唱歌曲
2、准确分辨乐曲的名称及情绪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的识记
教学准备:
扩音器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引进主题
师:同学们,期末到了,这个学期的音乐课又结束了,你们都学到了一些什么乐西呢?今天,我们就摆一个小小的舞台来进行比赛,看看哪个组学得最好!
(师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并在黑板上做出评价)
三、活动一
环节一:接着老师的歌声唱下去,并写出歌名
(1)老师在琴上自弹自唱一句后,让同学抢唱完,并集体说出歌名,唱得最好的一组获胜。
(2)整体随师伴奏将学过的歌曲进行复习
(2)音乐擂台赛
播放音乐,各组学生抢答歌名,答得快、答得准的学生为胜利组,并败组要上台集体演唱这首歌曲,由胜利组和老师给予评价。
环节二:请将老师播放音乐的顺序写在曲名的图案中。
1、写一写,唱一唱
(1)老师分别播放《鳟鱼五重奏》、《春》、《回家》、《歌唱祖国》等乐曲后,请学生上台来写出播放顺序名称,正确的一组可加分。
(2)请每组同学用母音来哼唱其中一首音乐作品的片段,唱得好的一组可加分。
2、演一演,看一看
学生选择一首乐曲用肢体动作模拟乐器演奏场景,表演好的一组可加分。
3.2、吹一吹、比一比
学生用口琴试奏印象较深的旋律4—8小节,看哪一组吹得又对、又准、又好听。奏的最好的一组可加分。
3、小结:得分最好高的组暂时获胜。
四、活动二
环节一:击拍唱唱读谱乐曲《可爱的羊群》,唱的最好的一组可加分。
环节二:音乐表情符号的识别
师分别将本期出现的音乐表情符号出示在黑板上,让生上台来用对应的答案描述贴在黑板处,分组抽取一名队员上台,答对的一组即可加分。
活动环节三:记一记、填一填
师出示音乐家小档案卡片(舒伯特),生抢答并填写,抢答最快的一组可加分。
活动环节四:音乐表演擂台
结合本学期学的音乐知识与歌曲、乐曲等,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来进行表演,可以是歌舞表演、器乐演奏等等,表演得最好的一个组获胜。
五、评价奖励
教版)
第五单元
多彩的光
.光与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用对比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解释影子产生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有关皮影戏和我国《墨经》记载的“小孔成像”的科技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影子游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影子秘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教学准备
不同的光源或图片卡、投影机、投影片、挡光物体(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白色背景墙等。
一.教学导入
.讲述: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周围的物体,是由于来自物体的光射人了我们的眼睛,但射人眼睛的光,有的是物体自己发出的,有的是别的物体发出的光照到该物体上后的反射光。
2.区分物体哪些能自己发光,哪些不会自己发光。
3.认识光源: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二.活动
影子游戏
.过渡:光照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现象?让我们从游戏开始研究吧!
2.学生猜谜:你有一个好朋友,乌黑的身体乌黑的头,无论你到哪里去,东南西北跟你走。
3.在阳光或投影机灯光下做各种影子游戏,边做边问:灯光(阳光)下的影子像什么?是什么照出来的影子?
4.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皮影戏。布置任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可以表演自己的皮影戏。
5.游戏完毕,教师让学生思考:在影子游戏中,影子产生要具备哪些条件?影子的长短、形状、清晰程度等与哪些因素有关?……
6.教师组织学生用实验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
(1)让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三幅图,选用合适的器材[光源、挡光物体(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白色背景墙等]
(2)引导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3)交流各自的设计。
(4)学生实验。
(5)汇报与交流。(提醒学生说出实验结论的同时,还要描述实验方法和影子产生的过程)
三.拓展
课后研究影子的大小、形状、方位等与光源、挡光物体之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教材图文说明制作小孔成像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我国《墨经》记载的“小孔成像”的科技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科学知识
.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准备
手电筒或激光笔、纸箱或鞋盒(暗箱)、蜡烛、动物轮廓厚纸片、蚊香、半透明纸、胶水、相关挂图或投影片。
一.教学导入
复习:什么是光源?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二.活动
寻找光的传播路线
.过渡:光源发出的光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那么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
2.学生猜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说出猜想依据)
3.设计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4页的图,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论。
(2)出示一些实验材料(如:纸管、塑料软管或弯管、激光笔、盛满水的玻璃水槽等)启发学生。
(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设计。
明确:提醒学生不要将硬卡片纸上的小圆孔扎得太大,可以拿一根毛衣针或用一根较长的直铁丝从三个圆孔中穿过确定三个圆孔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学生用玻璃水槽里的水来观察光沿什么路线传播时,让学生想一想增加观察效果的办法(如可在水中加人一些粉质颜料,把实验室窗帘拉上等);如果有的学生用激光笔做实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用纸记录下光在平滑的桌面上的传播路线,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要求学生按操作规则实验。
4。学生实验。
5.各小组汇报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
6.总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7.学生解释光的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的关系。
8.应用: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三.制作小孔成像
.阅读指南车信箱,了解“小孔成像”。
2.过渡:通过阅读,我们再一次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自己制作一个小孔成像盒?
3.看教材第55页,学习小孔成像制作步骤。教师补充其他制作方法。
4.学生动手制作。
5.展示、交流、评价。
课后反思:
2.光照在镜子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通过实验体会镜子有反射光的性质和成像的作用。
2.能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对镜子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其他组交流。
科学知识
.能说出镜子有反射光的性质以及它的成像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镜子成像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不同形状的平面镜、写字的白纸等。
一.教学导入
.学生看教材第56页第一幅图:背阳的墙上有三个明亮的光斑。提问:光斑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作出初步的判断。
3.过渡:我们都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镜子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二.活动
镜子
.学生做光线接力游戏。
2.想一想:这个游戏说明了什么道理?
3.交流后明确:光照向平面镜时,光的传播路线被改变,说明平面镜具有的反光作用。
4.观察一些不对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明确:注意安全,不要打破平面镜,划破手指;不要用平面镜把发射的光照到同学的眼睛上。
5.汇报:你看到镜子里的字和镜子外的字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6.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后反思:
2.光照在镜子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通过实验体会镜子有反射光的性质和成像的作用。
2.能通过对哈哈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能在教师指导下,按教材图示,小组合作制作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对镜子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其他组交流。
科学知识
.能说出镜子有反射光的性质以及它的成像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镜子成像的特点。
3.知道镜子的弯曲程度影响成像的模样。
教学准备
不同形状的平面镜、写字的白纸、牙膏盒、金属汤勺、汽车的反光镜、有关潜望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
在平面镜中可以看见自己的样子,但是,是不是每种镜子中看到的都一样呢?让我们来玩玩哈哈镜。
二.活动
哈哈镜
.学生站在哈哈镜前照自己,提问:哈哈镜能照出自己的像,说明哈哈镜对光具有什么作用?
2.观察镜中像的样子,摸一摸镜面,提问:你能描述哈哈镜镜面的特点和镜中像的样子吗?
3.学生用勺子凸的一面来照自己的脸,认真观察自己在勺子或哈哈镜中的样子,看看与平面镜中的像有什么不同。
4.交流哈哈镜与平面镜相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方面。
5.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当作哈哈镜。
三.活动
制作潜望镜
.出示影象资料,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了解潜望镜的构造、用途。
2.提供制作材料。
3.学生制作。
4.学生使用潜望镜观察。
5.描述:怎样用潜望镜观察物体?潜望镜里物体的像是什么样?
6.布置任务:回家,向家长解释潜望镜的原理。
课后反思:
3.透过玻璃的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其他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知识
.知道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教学准备
玻璃球、放大镜、玻璃砖、三棱镜、眼镜等
一.教学导入
.出示器材:玻璃球、放大镜、玻璃砖、三棱镜、眼镜等。
2.提问:光透过不同形状的玻璃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3.学生猜测并动手试一试,描述所看到的现象。
4.过渡:这些现象真有意思,让我们来细致的观察吧!
二.活动
放大镜
.提问:放大镜对物体有放大作用,它的镜片是什么形状?它是否还有其他作用?
2.指导学生看教材第59页插图,引导学生做在阳光下用放大镜来点燃火柴的实验。
3.指导学生将光通过放大镜后的行进路线记录下来:(1)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2)用夹子夹住三支平行放置的激光笔,一位学生调整夹子位置,让三支激光笔射出的光束能沿着纸面传播,保持夹子位置不变;(3)让另一位学生手持放大镜,让光束垂直射向放大镜,观察从激光笔射出的光束沿纸面的行进路线。如没有激光笔也可以用投影机或手电筒作光源,为增加效果,可以在光源与放大镜之间放一带孔或缝的挡光板;(4)让小组第三位同学将此时激光束的行进路线用尺和铅笔在纸面上记录下来,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放大镜对光的会聚作用;(5)实验时要提醒学生不要让激光笔射出的光束射人人的眼睛。
4.学生实验。
要求:分好组,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透过放大镜直接观察强光源(如太阳、投影机),不把“亮点”对着他人。出、进教室要有秩序。把实验中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5.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这个实验说明放大镜有什么作用?
7.了解生活中放大镜镜片的应用:给学生介绍用放大镜的镜片制作的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眼镜等在军事、科技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知道阳光是有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2.能将观察和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能通过实验知道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对七色光进行研究。
2.愿意把本组探究方法与其他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3.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知识
.能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
2.能说出不同颜色的光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教学准备
投影仪(光源)、顿盘器材一套、手电筒、三棱镜两个、透明玻璃一块、镜子两面、牛顿盘器材一套、手电筒(光源)、16k白纸、水盆(装水)一个等。
一.教学导入
.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的指南车信箱。
2.提问:从牛顿的研究笔记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过渡:我们也像牛顿一样来做色散实验。
二.活动
三棱镜
.学习牛顿的研究笔记之二,让学生学会牛顿做日光的色散实验的方法。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验场地和器材:
(1)用三棱镜在阳光下做;
(2)阳光不充足,也可利用投影仪的光,或灯泡的光;
(3)没有足够多的三棱镜,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利用平面镜和水来使白光色散,把由白光分解出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反射到白色的纸屏或墙壁上,把小平面镜斜放在碗底,反射面向上,倒人5厘米左右深的水,将碗倾斜着放在太阳光下,太阳光射到纸屏或墙壁上。
3.学生实验。要求:做好记录、描述现象。
4.提问: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能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能否再混合成白光呢?
三.拓展
把分解的色光合起来
.引导学生按教材的图示,剪好七个不同颜色的圆片。
2.按顺序制成色块贴在陀螺上,旋转陀螺,它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吗?
课后反思:
4.与水有关的光现象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与水有关的光现象,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整理有关实验信息,认识水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通过模拟彩虹实验,让学生知道水珠可以分解阳光。
3.能在教材引领下完成观察与水有关的光现象实验,清晰地描述实验过程,尝试初步推测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把本组实验方法与其他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细致的观察,客观的记录。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天上的彩虹是阳光射向空中的小水珠后形成的。
2.知道水能像镜子一样反光,也能像玻璃一样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准备
与水有关的光现象的图片或影像资料、美发用或杀虫用喷雾器、不透明水盆、滴管、胶纸或玻璃片、手电筒、投影机、白纸、小剪刀、玻璃烧杯等。
一.教学导入
.观察教材中的四幅插图:反射、折射、色散……
2.列举看到过的类似的与水有关的光现象,谈谈教材中图片中的光现象和自己列举光现象分别说明水对光可以产生什么作用
3.质疑:在水中为什么可看到月亮?
天上的彩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放大镜也可能用水来制作吗?
……
二.活动
水放大镜
.准备材料:滴管、水。
2.学生实验。
3.交流、评价:比一比,谁的放大镜效果更好。
4.齐读小指南车卡通人的话。
三.活动
水中的小石子
.把小石子放在盆子中眼睛刚好看不到的位置,保持眼睛的位置不动,逐渐往盆中加水。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3.分析: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四.活动
人造彩虹
.过渡:天上的彩虹在我们的心中是既美丽又神秘,如果我们能用一定的方法把彩虹造出来,那将是多么愉快的事!
2.三棱镜可以分解阳光,那么水是否也可以?我们可以做一个水三棱镜来研究。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用水三棱镜(或水杯、水球)完成光的色散实验。
4.介绍人造彩虹的简单制造方法,再让学生去实验。
课后反思:
5.光线与视觉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通过暗盒实验的探究,认识光的强弱对人的视觉的重要作用。
2.使学生知道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方法。
3.知道眼睛观察到的现象有时并不可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体验,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产生自觉关爱盲人的行动。
2.培养保护眼睛的良好卫生习惯。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人的视觉与光的强弱的关系。
教学准备
纸盒、硬纸片、小手帕、有关保护眼睛的宣传教育图片和影像资料等。
一.教学导入
.讲述: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到眼睛里,我们才能看见它。
2.过渡: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吧!
二.活动
暗盒实验
.学生猜测光:的强弱与人的视觉的关系。
2.指导学生制作暗盒实验装置。
3.指导学生用自制暗盒做实验。
4.评估交流。
三.活动
在没有光的世界里
.盲人看不见物体,我们来体验盲人的生活。
2.交流活动中的感受。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需要帮助的盲人?
四.活动
眼睛的卫生保健
.阅读教材。
2.判断谁的做法对?为什么?
五.拓展
有趣的错觉
.阅读教材,了解错觉现象。
2.生活中还有哪些错觉现象?
课题:骨骼与肌肉
教学内容:第2页至第12页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的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复习目标:
1.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用。
2.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想知道,爱提问。
4、愿意合作与交流。
5、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并不神秘。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提问引入,激发求知欲
第一单元我们主要学到了关于什么的知识?
二、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骨骼与肌肉:骨骼、关节、肌肉。逐步展开对人体运动系统的认识。
三、注重养成教育
谈谈如何强健自己的骨骼和肌肉,如何预防运动中的受伤。
四、启思诱想,讲练结合
教师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逐课复习。
(一)、我会填空
1.人体中共有_____块骨头
2.骨骼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的地方叫做 _____。
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__________带动______、______而实现的。
(二)、我会连线
把关节的运动方式与关节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肩关节
屈伸
膝关节
桡(r á o)关节(前臂)
旋转
指关节
肘关节
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颌关节(下巴)
(三)、我会判断
1.骨骼就是指某一块骨头。
()
2.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3.肌肉占身体重量的40%.()
4.人体静止不动时,身体内的肌肉也停止运动。5.多吃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6.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7.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摸。8.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效果也不一样。()
五、教学反思
课型:绘制课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
3、情感目标:渗透取景构图知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教学难点: 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教具准备:课本、绘画材料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总结、讲解、指导、启发与鼓励等。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程:
1、展示窗口图片,了解窗的作用。
2、揭示课题——《窗口》
3、认识不同时期的窗户形式,了解窗的历史。
二授新课:
自主探究
1、你家的窗户是什么样的?透过窗口可以看到什么?你喜欢自己家的窗户吗?为什么?
2、展示欣赏造型多变、风格各异的窗户。
3、讨论分析窗的结构。(窗户分为外框、窗格及装饰等)
4、变一变:窗框有哪些形状的变化?窗格可以怎样变化?
5、分析材料哪种材料适合做窗框或窗格? 感受想像、欣赏提高
1、欣赏几种窗户,说说它们的特点。想一想,打开这扇窗,窗外会有怎样的景色。
2、课件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漏窗:设计师巧妙地依据风景设计窗口,达到引景的效果,使窗与景相得益彰,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3、对比欣赏不同的窗口,选出其中你喜欢的并说出理由。
4、为窗户搭配合适的风景。
三总结:
1、教师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与创作过程中的表现,重点评价自主研究、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
2、大家谈谈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与体会。
四作业要求:
尝试设计一个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窗框造型,并画出相称的窗格。根据本组窗户的风格设计窗外美景。进一步添加装饰。
五作品展品
1、同学互评:每组评出最佳设计方案粘贴在展板上,并介绍其设计构想。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用深情、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歌曲情感;
2、了解音乐知识:弱起小节。
教学重点:
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家的温馨,体会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用优美、安详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用和谐的二部合唱有感染力地表现歌曲。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简洁明了的生生问好。
二、开声练习(复习柯尔文手势,练习和声音程,为学歌曲做好铺垫。)
1、同学们,我们一起把音阶唱一下好吗?唱的过程中,我们加上我们学过的柯尔文手势。快速弹音阶,起立。(上行,下行各一遍,中速)
2、大家唱的很认真,我们再唱一遍,这一遍唱的时候,请大家注意,双脚自然开立,身体略微前倾,气息均匀,声音饱满的唱。带柯尔文手势。(上行,下行各一遍,中速)
3、这一遍唱的比上一遍,好很多。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1)3 1(2)5 3(3)1 3 我把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呢唱高音,二组唱低音,比赛看哪个组唱的音高准确。(唱的时候带柯尔文手势)
(2)大家做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换一个规则,把你唱的那个音高保持一定的长度,看我手势,我指挥你唱,你就开始唱,我指挥你结束,你就结束,好吗?其中提到开始,强手势,和弱手势,还有结束手势。(还是刚才的三组音程。)(3)快弹音阶下行,同学们坐下。
(4)第一次 做的游戏我们是先后唱了两个音,叫做旋律音程。第二次,做的游戏,我们是同时唱了两个音,叫做和声音程。
三、导入:
1、同学们,03年春晚上的一首歌曾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播放视频)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声的唱一唱。
2、这一家子给你怎样的感受?用一个词语表达。
3、那你成说说自己家人之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四、学唱《可爱的家》
1、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我觉得你们生活在每一个幸福的家庭中。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幸福的家又是 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把音乐课本翻到33页。
2、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整体感受,欣赏《可爱的家》)(1)歌曲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2)你 觉得都有谁(家庭角色)在唱这首歌?儿女,父母,爷爷奶奶
3、那我们先来学习儿女差唱的部分好吗?第一声部(1)曲谱教学 A、单手弹,学生轻声随琴试唱。
B、你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解决困难。C、音乐知识
学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个疑问,我觉得这首歌有一个错误。这首歌的拍号是什么? 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 这就是我觉得 有疑问的地方,请你们看一下,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 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疑问呢? 每小节有四拍的小节叫做“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小节呢?“不完全小节” 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 弱 次强 弱,而我们的歌曲中的第一小节是在弱拍上,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子,它的强弱规律就变成了:强 弱 弱。D、我们再把第一声部的曲谱唱一遍,注意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特别是弱起小节要唱的弱一些,再唱一遍曲谱。(2)学第一声部歌词 A、请同学们听我把第一声部的歌词填上,你也可以用轻声试着和一起唱。(范唱)B、请大家用饱满的声音,唱一下一声部。
4、儿女演唱的声部我们已经学会了,下面,我们学一下父母和爷爷奶奶唱的声部。(1)A、大家看课本,《可爱的家》是一首合唱歌曲,还有一个低声部。我们随琴唱一下低声部的曲谱。单手弹,生轻声唱。
B、再唱一遍,注意,强弱规律和弱起小节(2)填上歌词唱第二声部。
五、和声(难点,重点)
1、和谐二部
播放歌曲《可爱的家》的伴奏音乐,仔细听听,能否找到二声部的旋律? 生:聆听、寻找、熟悉。生:跟伴奏音乐唱第二声部。
2、加大难度
(课件播放歌曲原唱)
生:与原唱第一声部合作演唱二部合唱。
3、二部合唱
现在我们要分成两个声部,通过同学们的合作协调共同来完成这首二部合唱。教师弹奏《可爱的家》 生:二部演唱练习
教师指导如何唱好二声部:合唱就像一个家庭中不同家人,他们各具特性但是又要能和睦相处,这就要我们彼此的谦让,共同协作。让我们带着这种一家人的感觉来演唱这首《可爱的家》吧!生:演唱
六、(此环节为机动环节,如果时间不允许,就不做讲解)大家唱的真不错,下面我们休息下嗓子,给耳朵一个享受,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播放《回家》)主旋律放完后,请大家回家:这个旋律你听过吗?在哪里听过。演奏乐器以及作者的认识。
七、小节
C,表面温度约为6000 0
C。太阳的体积大小 相当于130万个地球。
2、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
3、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行。
4、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5、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小行星。
6、土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环绕着其赤道的巨大光环。彗星在靠近太阳的时候会出现长长的彗尾。
7、迄今23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天文气象杂占》。 8、我国有关哈雷彗星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2600多年前的《春秋》。 9、金星比地球略小,自转一周要243天,公转一周225天,有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表面的温度最高可达447 0C。
10、人们把日出之前看到的金星叫做启明星,把日落之后看到的金星叫做太白星。
第二课:浩瀚宇宙
1、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在1000亿颗以上,它的直径约10万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是光在真空中经历1年所走的距离。 3、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集团,称为河外星系,已发现约10亿个河外星系。
4、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整个宇宙
5、在很久以前,人类只是靠肉眼来观测天象,能看到的星只有6000~7000颗。 6、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的古天文台遗迹——登封观星台,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7、公元10世纪的中国古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现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8、16,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9、望远镜有:天文望远镜、光学天文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10、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天文台和太空探测器,将人类的视野延伸到了15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
第三课:灿烂星空
1、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座,用人物、动物和器具来命名的。
2、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发生流星雨特别有名的是狮子星座
3、我国的古书《鹖(h†)冠子》中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判断当令季节的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种以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的方法,就叫做“观象授时”。 4、春季在南天可以看到狮子星座; 夏季在南天可以看到天蝎星座; 秋季在北天可以看到飞马星座; 冬季在南天可以看到猎户星座。
一、开心的感觉
1.开心的感觉真好(演唱)2.祝你快乐(听赏)
3.幸福快车(听赏与活动)4.歌声与微笑(演唱)
二、春之声
1.春天的信使(演唱)2.春之声圆舞曲(听赏)3.樱花(演唱与吹一吹)
三、红土地的歌 1.浏阳河(演唱)2.洞庭鱼米乡(听赏)3.放风筝(听赏与活动)4.斑鸠调(听赏与跟唱)5.看灯(听赏)
6.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演唱)
四、大家园
1.甜甜的大家园(演唱)2.闹元宵(听赏)
3.五十六个民族(演唱)
五、世纪之约
1.世纪之约(音乐家故事)2.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听赏)3.第十三随想曲(听赏)
六、放飞希望
1.驾着太阳,驾着月亮(演唱)2.配乐诗朗诵(活动)
3.向未来出发(听赏与跟唱)
七、粤桂飘香
1.落水天(演唱与吹一吹)2.旱天雷(听赏)
3.什么结子高又高(听赏与活动)4.槟榔树下摇网床(听赏与跟唱)5.壮乡春早(听赏)
八、月光下的歌谣
1.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演唱)2.在银色的月光下(听赏)3.撒尼少年跳月来(演唱)4.碰碰对(活动)九、一支永远传唱的歌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演唱)2.妈妈教我一支歌(听赏与跟唱)
3.跟你走进幸福里(演唱)
十、美好的收获 1.难忘的歌 2.动人的乐曲 3.知心的伙伴 4.有趣的活动
5.令人敬慕的音乐家 6.音乐小博士手册 选唱 选听 1.小纸船的梦 2.春雨濛濛地下 3.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附:在音乐中长大
开心的感觉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一起用和谐统一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能相互倾听合唱声部的和谐,唱出心中开心的感觉。
2、能积极参与管弦乐曲《祝你快乐》的听赏活动,感受乐曲的情趣,熟悉各区的主旋律,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
教材重点:能用和谐统一、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感受《祝你快乐》音乐的主旋律。教学重点:合唱两声部的音准、和谐 教学准备:钢琴、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音乐礼仪
二、总结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并对本学期的学习提出要求
1、总结上学期学生学习音乐的优点,存在的问题
2、本学期上课的要求 竖笛的学习评价机制(学期期评)小组合作的分组等
三、新课学习
1、声音练唱 A 1=c→1=E 4.1 4 5 |6-‖ lu lu mi mi
要求:呼吸比较深入,注意控制气息,音向上走时,声音要轻柔连贯圆润
B 1=D→1=G 3/4 3 4 5 0 1 2 3 0 Mi mi mi
要求:顿音练习要求声音短促集中,明亮而富有弹性,做到声断气不断
2、导入新课
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在很多时候是开心与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都是开心与快乐。同学们,请说一说你们开心快乐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歌声和舞蹈释放你开心的情趣。让我们一起来听赏《开心的感觉真好》。
说一说(1)歌曲中叙述了什么事是最开心的?开心的感觉是什么?(2)歌曲的音乐情绪是什么?
3、歌曲学习
a、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试唱全谱(难点)说一说歌谱中有什么地方不会,学生互相解决
b、歌曲中难点的解决 歌谱视唱注意划3/4拍学生随琴唱歌谱高 低两声部结束句 的节奏 过小结的连音线
C、加入歌词 合唱学生随琴唱歌曲 分高、低声部 然后进行合唱注意听两个声部的音准 同时要注意顿音记号与唤气记号是否唱了出来。
D、处理歌曲怎样唱能体会歌曲的情绪?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要唱得轻快、活泼表现做好事、学会本领等的开心。第二段要唱得高兴、抒情,表现开心的心情。学生完整的演唱与表现歌曲
四、欣赏《祝你快乐》
1、学生初听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管弦乐器的音响。学生能不能哼唱主题音乐
2、说一说听音乐后的联想
3、介绍音乐作品
4、学生复听音乐对乐曲的结构有基本的了解。
五、小结上课完成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2、能认真聆听《幸福快车》,能用手中的乐器和充满活力的舞姿随着欢快的节奏表达内心的快乐。
3、能与同学合作,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声与微笑》,并在学唱活动中认识、掌握音乐中的一些记号。
教材重点: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并参与音乐的体现 教学难点:音乐中两声部的音准与和谐。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音乐礼仪
二、复习《开心的感觉真好》歌谱、歌曲 注意两声部的音准与情绪的表达
三、听赏《幸福快车》
1、初听音乐学生说一说音乐的情绪,在什么场所上听过?
2、复听音乐请学生跟着音乐欢快的节奏,用你手中的乐器亮出你充满活力的舞姿,乘上“幸福快车”
3、随琴唱一唱音乐。
四、学习歌曲
1、导入新课
“幸福快车”上传来一阵阵优美的歌声,听!这是一首大家最熟悉的歌曲,歌名是什么?学生欣赏《歌声与微笑》
2、新课学习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A、视唱歌谱学生随琴分高、低声部划拍视唱 注意“5” “” 然后两声部合唱 学生相互倾听两声部是否音准与和谐。
B、学唱歌词学生随琴分高、低声部唱好后再合唱 注意低声部的︱3-5-︱,和︱44 46 5 32 ︱ 要唱好
C、歌曲的处理学生说一说歌曲应怎样?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声音热情甜美又邀请的感觉。第二部分声音要求热情活泼,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五、小结开心与快乐是我们的人生目标,同学们让开心与快乐伴随在我们的学习,班集体、我们的周围,大家一起开心与快乐,那才是真正的开心、真正的快乐!课后反思: 春之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热情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春天的使者》,感受小鸟活泼轻快的音乐形象,体验春天的勃勃生机。
2、在听赏《春之声圆舞曲》的过程中,了解圆舞曲的特点,感受音乐形象,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美。
教学重点:能用亲切、热情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春天的使者》。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于音乐情绪的把握。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师生礼仪
二、听赏《春之声圆舞曲》
(1)导入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然后教材上的一段小诗,感受春天里小鸟展翅飞翔的情景。
(2)听音乐主题,感受音乐形象 让学生抓住小鸟的音乐得音乐形象,如小鸟快乐的盘旋飞翔的样子,小鸟清脆婉转的叫声(3)听赏全曲,感受音乐特征
A、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春之声圆舞曲》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员工舞曲体裁,它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很少用于伴舞,还带有回旋曲的特征,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
B、感受音乐的特征感受圆舞曲3/4节拍的节奏,音乐的速度
(4)复听,感受音乐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主题一共在全曲中出现几次,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是: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个不同的“插断”交替出现。(5)介绍约翰。施特劳斯的生平
(6)考考你
1、圆舞曲总是三拍子的吗?
2、你还听过约翰。施特劳斯的什么乐曲?请哼几句,与同学们交流感受。
三、学唱歌曲《春天的信使》(1)导入延伸《春之声圆舞曲》,导入《春天的信使》让我们一起来听赏这首歌。学生说一说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听赏《春天的信使》
(2)视唱歌谱要求学生把握音准与节奏,如52 17 527 的音准休止音符的准确 学生采用随琴模唱
(3)学唱歌曲与歌曲的处理
A、了解歌曲的内容,随琴唱歌词。
B、处理歌曲歌曲的前半部分表现的是小鸟快乐、活泼的飞来了,要注意唱得轻巧、跳跃;后半部分是歌颂小鸟,要制衣厂的连贯舒展,以此尽情抒发人们对小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春之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上节课的《春天的信使》歌曲。
2、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樱花》,做到声音统一,声部和谐均衡,感受集体合奏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樱花》 教学难点:两声部的音准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音乐礼仪
二、复习巩固《春天的信使》
三、学唱《樱花》
1、导入:我们从《春天的信使》中似乎看到了欢快春天,今天我们再来听一首日本民歌《樱花》,然后大家来谈谈日本的春天是怎样的。
学生听赏《樱花》介绍樱花:日本人自古把樱花作为自己的国花。日本古代神话有关樱花的传说很多,樱花凋谢时干脆利落,人们往往把它与务实的人生观联系在一起。日本各地都有赏樱花的圣地。每年春天,樱花盛开之时,家庭成员、公司同事一起在樱花下摆设酒宴,饮唱歌、跳舞、赏花,尽情截流是日本人的一种乐趣。赏花时节,人们欢乐的场面,也车位能够为日本一道迷人的风景线。樱花季节的樱花舞,盛行于京都,穿着鲜艳和服者的舞姿,在日本传统音乐的声浪之中,分外动人。最闻名的是都踊等。
2、朗读歌词 引导学生体验歌词内容,用声音表现樱花的美。
3、学唱歌曲
A、视唱学生分声部视唱高声部、低声部 注意用柔和的声音 按力度记号 表现歌谱
B、学唱歌曲学生随音乐的旋律唱歌曲 分高低声部唱 然后学生合唱注意音色的把握、培养学生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部。注意力度的把握
4、歌曲表现要求学生唱得连贯圆润,教师应指导学生力求两声部和谐、均衡,并提醒学生控制音量,切忌喊唱。
五、小结作业布置学生回家用竖笛练习《樱花》 课后反思:
红土地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浏阳河》,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
2、能认真听赏《洞庭鱼米乡》和湖南民歌《放风筝》,了解湖南民歌民间小调的特点,以及放风筝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浏阳河》,体会湖南民歌民间小调的特点。教学难点:注意音与节奏的准确。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介绍为什么“红土地”导入湖南民歌的学习。
2、听赏《.洞庭鱼米乡》
(1)介绍创作的时代背景:《洞庭鱼米乡》写于1959年,1956年夏天,作者第一次到洞庭湖区深入生活,正值根治水患之后的合作化高潮之际,黑黝黝的土地,金灿灿的谷穗,天
水相连的湖面,扬帆捕鱼的船队,丰富的水产,农民舒畅的心,欢笑的脸,一切都是那样的生机勃勃,真是个鱼米之乡。左指在这里学习了湘中、湘西农民的高腔山歌唱法。(2)学生欣赏
思考:音乐风味几个乐段?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每一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什么场景?(3)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料阔高亢的慢板山歌,仿佛在眺望百里洞庭的全貌,开阔优美,富于诗意。第二段是流动活跃的中板号子,好像置身于捕鱼船队之中,朝气蓬勃,富于生活气息。第三段又回到第一段山歌。歌声渐渐隐去,既描绘了白帆远影的湖山景色,又抒发了湖区人民热爱家乡的纯朴感情。
3、学习《浏阳河》
这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
(1)学生欣赏《浏阳河》
(2)学生随琴视唱乐谱 注意乐谱的节奏于音准
(3)歌词中的方言 河读成ho 路读成lou 出读成 qu(4)学生随音乐唱歌曲
(5)学生邀请一位同学,采用“对唱”的形式,和你一起演唱这首歌曲
(6)课后要求学生找《浏阳河》的合唱曲、钢琴曲、古筝曲等不妨找来大家听听。
4、听赏《放风筝》
(1)说一说自己放风筝的经历、体会
介绍风筝:风筝是中国发明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品。千百年来,放风筝成为民间一项传统的体育和娱乐活动。(2)听赏《放风筝》
学生听赏,体会音乐的情趣
音乐的基本情绪是什么?歌曲描述了怎样的内容?
歌曲描写姑娘们春日郊游放风筝的愉快心情。(3)学生随琴唱歌曲
注意通常用化舌(得儿)增强欢乐气氛。
5、课外延伸
学生查一查:(!)风筝及风筝节的来历。(2)适合放风筝的季节。(3)有关风筝之最。画一画:请你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风筝图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乐观的情绪学会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体会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情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产生对湘贛红色革命圣地的热爱之情。
2、能听赏并跟唱《斑鸠调》,感受江西民歌的音乐特点。
3、能听赏管弦乐曲《看灯》,感受音乐的气氛与情绪。
教学重点:能用乐观的情绪学会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教学难点:体会歌曲的情绪。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用言语导入 江西井冈山
现在井冈上是旅游景点,不仅是由因为有宜人的风光,还因为是一块红色的革命圣地。早在1927年,毛泽东同志就带领众多革命前辈们在江西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的。。。
二、听赏与跟唱《斑鸠调》
1、学生听赏《斑鸠调》
学生体会音乐的基本情绪?说一说 音乐的基本内容?
2、学生跟唱
学生随琴视唱歌谱,然后学生跟唱歌曲 也可以让学生编一编歌词唱一唱
三、学习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A、导入:用谈话的形式学生了解红军在反围剿时期的生活和作战的情况。B、学生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内容。C、视唱歌谱
注意歌谱的节奏与音准 D、唱歌曲
歌曲中衬词的运用表现了什么?(以苦为乐)
四、表现歌曲
A、你觉得这首歌要用怎样的声音演唱与形式? 可分组:以一人领唱,全组合唱 同学讨论 B、表演
五、听赏《看灯》
现在的江西是一片欣欣向荣,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听赏《看灯》
音乐描绘了什么?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是什么?
六、小结与延伸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的内容,课后同学们在欣赏音乐时可多关注一些音乐的地方特色多积累。
大家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甜甜的大家园》,了解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祖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拿起你喜欢的乐器,边唱边即兴演奏,试着记下你演奏的节奏型。教学重点: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甜甜的大家园》。
教学难点:拿起你喜欢的乐器,边唱边即兴演奏,试着记下你演奏的节奏型。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音乐礼仪
2、新课学习
A、导入: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你去过祖国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样的水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甜甜的的大家园》就是要用歌声来唱出我们中华民族大团圆,共同过上幸福的生活情景。让我们一起来听赏歌曲《甜甜的的大家园》。B、学习歌曲
1、学生听赏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
2、学生听赏音乐第二遍,跟唱音乐中的的“哎呀呀呀呀。。。”这一句,然后请同学唱一唱,比一比,看谁唱得更有味道。
3、听赏音乐,学生随音乐一起唱一唱歌曲。说一说歌曲中“D。C”记号的运用。
4、学生视唱
是唱一遍后说一说歌谱中那些地方的音乐旋律是相同的。
5、随琴唱一唱歌曲 注意结束句银色的把握
6、歌曲的处理
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表现,力度的表现 C、给歌曲即兴伴奏
拿起你喜爱的乐器,边唱边即兴演奏,试着记下你演奏的节奏型
玲鼓 双向筒 沙锤 串铃 学生讨论 演奏
3、小结 本节课所上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管弦乐曲《闹元宵》,熟悉音乐主题并体验乐曲所表现的热火朝天闹元宵的情境。
2、能学会演唱《五十六个民族》,并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各民族大团结的情感。
教学重点:熟悉《闹元宵》音乐主题并体验乐曲所表现的热火朝天闹元宵的情境;演唱《五十六个民族》。教学难点:体验《闹元宵》乐曲所表现的热火朝天闹元宵的情境。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1、组织上课音乐礼仪
2、复习《甜甜的大家园》歌曲演唱《甜甜的大家园》歌曲,体会音乐的情绪。
3、听赏《闹元宵》
A、导入:让学生说一说元宵节的意思。描绘一下亲身经历或看到过的闹元宵的场面。
B、学生欣赏《闹元宵》,可以闭着眼睛结合音乐自由想象然后学生说一说想象的音乐场景音乐的基本情绪 C、唱一唱音乐主题
D、复听:学生随音乐表现场景。注意与元宵节的团团圆圆情境结合起来。可以适当用一些打击乐为音乐逐日进行伴奏。介绍曲作者:罗忠鎔的生平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新月表现的情绪。
4、学习《五十六个民族》
A、导入 由上节课引导学生说一说我们祖国不仅是物产丰富的大家园,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园
B、学生把歌词一起朗读体会歌词的意境
C、引导学生听赏《五十六个民族》
D、学生视唱歌谱
E、学生随琴唱音乐
F、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歌曲的处理为:情绪 欢快祥和 速度 稍快在演唱时前四句可采用独唱,用轻快柔美的声音后面的高潮 可采用齐唱,用整齐有了的声音唱
五、小结本单元的音乐学习内容。课后小结:
第六课 放飞希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的声音、热情的情绪学会演唱《驾着太阳,驾着月亮》,能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
2、了解音乐家德彪西 李斯特 门德尔松 及他们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用明亮的声音、热情的情绪学会演唱《驾着太阳,驾着月亮》 教学难点:能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学生音乐礼仪
2、新课学习
A、导入:教师语言导入
B、学生听赏《驾着太阳,驾着月亮》 说一说音乐的基本情绪、音乐表现的内容 C、视唱歌谱
学生要求划拍视唱,注意音乐中出现的后半拍的节奏和休止符与变拍子,可让学生心中默唱间奏填空。D、学唱歌曲
学生随琴唱,注意声音 E、歌曲处理 学生讨论
第一段:后半拍起唱,充满活泼跳跃的感觉,表现出少年儿童对祖国美好未来的企盼。第二段:正拍唱,节奏拉宽,旋律上升,将乐曲步步推向高潮,表现出少年儿童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前程的骄傲与自豪。学生有表现的唱
3、音乐家及作品的介绍与欣赏
A、德彪西:(1862—1918),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现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1873年入巴黎音乐院,在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才华出众的学生。并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撕克》 《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画》 《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是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大海》《伊贝利亚》等都有不少生动的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次俄队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明月之光》音乐作品介绍
《明月之光》是德彪西钢琴作品《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曲,作于1890——1905年,结构为三部曲式。它以轻柔的笔触、清淡的色调和适宜的柔情,绘声绘色地勾画出一幅夜色茫茫,诗人望月咏怀的绝妙图画。学生听赏《明月之光》
B、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六岁起学习钢琴,先后师从沙里埃里、车尔尼等。十六岁定居巴黎,受雨果等浪漫之一文艺家思想影响。在音乐上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的体裁,作有《塔索》等十三部,受帕格尼尼的影响,作有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大大开拓了钢琴的表现力。1875年创建布达佩斯音乐学院,亲任院长。
介绍《爱之梦》:1850年,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第一、第二首是德国诗人乌兰德的《崇高的爱》和《幸福的死》;第三首诗德国诗人弗莱利格拉特的《爱吧》。三首《爱之梦》都是野趣体裁,最著名的是第三首。原歌作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乐深情婉转,书写弗莱利格拉特诗中的意境。音乐分五段,构成类似回旋曲式的二重三段式。第三、第四两段热情洋溢,音乐达到高潮后,再回到开头,尽情的歌唱。学生欣赏《爱之梦》 C、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其作品的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放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一生交游极广,作品丰富,是室内乐的重要作家。与歌德、罗西尼等接触,都促进了他的创作。其交响曲《苏格兰》《意大利》等都是著名作平。他十七岁时就创作了《仲夏夜之梦》序曲。他还独创了“无词歌”的钢琴体裁,作品共八册四十八首。音乐形象生动多姿,是早期标题的代表。1829年指挥《玛塔受难曲》的演出,引起人们对被遗忘的巴赫作品的注意和重视。1835年出任格万特豪斯乐队指挥,1843年在莱比锡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以他为中心的莱比锡乐派对19世纪德国音乐生活很有影响。《春之歌》的介绍
《春之歌》是门德尔松无言歌中最著名的一首,乐曲第一段为两个乐句,歌唱性的主体圆润而洒脱,富于弹性,以小行板的速度起伏于高声部,其它声部则在清澈的和声中作琶音似的装饰伴奏,加上踏板音的运用,营造了淳朴而富于诗情画意的情景。中段继续发展主题,节奏较前紧凑,调性由A大调移高五度至E大调,增强了力度,并运用摸进手法,使欢快爽朗情绪显得更加热烈激动。经过流水般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过度,进入第三段。以原来的A大调再现主体和中段音调。在下行摸进中,音乐越来越轻,前进延续下来的踏板音支撑着尾声处轻轻按下的分解和弦,清脆而透明。学生欣赏《春之歌》。
4、布置学生回家练习书中的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二部合唱《向未来出发》,并尝试随乐进行跟唱。
2、能在充分理解诗歌内涵与音乐基本情绪及意境的情况下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学重点:理解音乐基本情绪及意境进行配乐诗朗诵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涵与音乐基本情绪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重温 “神舟五号”与“神舟六号” 的情景,说一说驶向了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天的梦想
2、活动 朗诵诗——编梦 A、学生默读诗
B、说一说诗歌的含义
C、集体齐读 D、分小组朗读
3、设计配乐方案
(1)听赏三首乐曲,并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示
(2)随音乐动一动,说出选择颜色的理由及乐曲的基本情绪。(3)学生讨论配乐方案
(4)说一说设计的方案,并说一说理由。
4、配乐诗朗诵表演
(1)分组准备,教师指导(2)分组上台表演(3)谈一谈表演的感受
(4)觉得配乐的朗诵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那一种感觉更好?
5、听赏与跟唱(1)整体听赏
学生感受音乐的风格?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
歌曲的歌词象一首诗吗?(2)集体朗诵一遍歌词(3)简单学唱前四句(4)整体跟唱歌曲
6、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希望
7、小结
第七课 粤桂飘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对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2、能认真听赏而不合唱《槟榔树下摇网床》,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能分声部随乐轻声跟唱。
3、认识“马骨琴”这种乐器,认真听赏马骨琴齐奏曲《壮乡春早》,感受音乐的意境,并能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能用对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教学难点:感受广西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教学过程:
1、组织上课 音乐礼仪
2、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广东音乐的特色,同学们对广东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广西音乐。同学们你们对广西音乐印象最深的什么音乐。学生回答:
3、介绍歌剧《刘三姐》
《刘三姐》是广西音乐中最典型的音乐。刘三姐是壮族民间创说中医为聪敏、美丽、善良的歌仙。远在唐代就有关它的记载,据传他出生在广西北部山区,给人们流徙了无数优美动人的山歌,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当地人民也用山歌来表达对她的爱戴和怀念。今天我们教材中的《什么结子高又高》就是其中的一首。
歌剧《刘三姐》有八场。1960年广西壮族歌舞团首演于南宁,这部歌舞局是根据壮族由内的民间传授说改编而成。剧情:聪敏、美丽的农村姑娘刘三姐善唱山歌,爱用歌声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因此,不断遭到地主的迫害,柏坡离乡背井去投亲。在异乡,刘三姐看到地主莫海仁蛮横霸占茶山,又带群众唱起山歌,无情的揭露与嘲弄莫海仁。莫海仁软硬兼施,一面串通媒婆,声称要取三姐:一面又亲自上门逼债,企图使三姐屈服。三姐提出“要想结婚,就先对歌”。莫海仁用重金聘来三个秀才遇三姐对歌,结果惨败,于是勾结官府下令禁歌,捉拿三姐。但刘三姐在乡亲们支持下。利用三月对歌节,是莫海仁和官兵陷入歌阵的汪洋大海在之中。最后被群众斗得狼狈不堪,大败而逃。
1、歌曲学习
A、学生听赏《什么结子高又高》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现的形式,歌曲表现的内容 B、学生视唱歌曲
注意音准与节奏 C、学生学唱歌曲
D、学生按书上要求进行演唱
5、活动
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即兴唱出新歌词。形式:分组对歌。每组选出领唱1人,齐唱部分分全组唱,演唱时注意保留原歌词中的衬词。规则:轮流作问方与答方,如那组唱不出新词,那组就败下阵来。
六、听赏与跟唱《槟榔树下遥网床》 A、初听《槟榔树下遥网床》
学生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音乐的情绪 音乐的表现内容
如低音的节奏韵律有如妈妈在轻轻摇网床,又像海浪在一波一漾的亲吻沙滩,那轻柔的“”唔——因,可以将之想象成妈妈的哼鸣。也可将之想象成柔和的海风。B、学生唱一唱低声部体会一下音乐的节奏与音乐的形象 C、学生唱一唱高声部的主旋律
然后两个声部一起来合唱
D、学生再次听赏音乐并随琴唱一唱前面部分。
七、听赏《壮乡春早》
A、广西壮族的人民喜爱音乐,他们有很多自己的名族乐器,如:马骨胡、芒锣、葫芦胡、边鼓、棒棒等等。
B、《壮乡春早》是由具有壮族特色乐器“马骨琴”演奏的,“马骨琴”是壮族民间弓弦乐器,相传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因琴筒以马骨制作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广西左右江一带,它音色高亢、明亮,悦耳动听。
C、学生欣赏,边听边用线条展示一下你所划的线条。乐曲个你怎样的感觉?
描绘了壮乡春天美丽的早晨,学生可以听一听“马骨琴”的音色,同时说一说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美丽景色。
八、小结本单元学习的音乐内容。
月光下的歌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用和谐、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表现撒尼少年欢乐喜悦、充满幸福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一系列音乐活动,从中体验到乐趣。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学难点:歌曲中3/
4、2/4变拍子节奏的掌握,二声部合唱生意的均衡、和谐,以及歌曲结尾句中前八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音乐礼仪
二、导入 师:我们先来欣赏宋祖英演唱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是一首具有彝族风格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的撒尼族是彝族的一个旁支,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撒尼族个个能歌善舞,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他们总会聚在一起进行庆祝,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学生看图平)。
三、揭示课题 师:在这盛大的节日里,撒尼族的孩子们会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学生听赏《撒尼少年跳月来》)。
四、学唱《撒尼少年跳月来》
(一)学习第一段(跳月)
1、学习跳月 A、了解跳月
师:知道跳月是怎样来的? 相传很久以前,阿西的区发生了一场山火,地面被烧得滚烫,人们只好笔挺的蹦跳着去扑火,山火扑灭后,撒尼人就模仿扑火的动作跳起舞来。他们一般都在皓月当空时跳,到月落星希时才散,故名“跳月”。你们能想象得出那是怎么跳的吗?(学生想象)B、学习跳月舞
跳月撒尼人的群众性舞蹈,通常是五拍一乐句:前三拍换跳三步,后两拍在原地“蹬脚”或“拍掌”。
学生随乐律动,在次感受与体验歌曲的2/4、3/4变拍子旋律。
2、学唱跳月旋律
撒尼人每年火把节盛会上都会跳起这支欢快的跳舞。听他们欢快难得歌声 A、听范唱 B、随琴唱词
C、了解衬词“嗬嗬”的作用
D、学生随请用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
阿黑们还喜欢拨动自己心爱的大三弦助兴呢!赶快来听听大三弦奏出的美妙音符吧!A、聆听一乐段旋律。B、随琴唱曲。
C、认识变拍子,遂琴划拍唱曲。D、边模仿弹大三弦边唱曲。
3、随乐完整、有表现了的边唱边跳第一乐段。
(二)会歌(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1、导入
撒尼族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称善良美丽的姑娘叫“阿诗玛”,勤劳勇敢的小伙子叫“阿黑哥”。他们经常到山头会歌,你们听!那边传来了他们的歌声。
2、学唱歌曲
分上下声部学习合唱歌曲。注意难点是最后一句后半拍的节奏。
3、会歌(合唱)
以多种形式随乐分声部合唱,并在合唱过场中队声部的音准、音色加以指导。
五、表现歌曲
1、导入:撒尼少年来跳月,撒尼的姑娘小伙来会歌,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就要掀起高潮,让我们把这首跳月主打歌一起来表演,真正加入到撒尼人的篝火狂欢中来!学生完整的把歌曲唱一遍
2、排练并表演
六、总结全课,课外延伸
希望大家今后多关注我们的民族文化,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那样你将从中得到更多快乐!
第九课 一支永远传唱的歌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并有感情的跟唱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
2、能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正确地处理歌曲情感。
3、能在活动中切实感受到党的伟大,培养爱党的情操。教学重点、难点
1、能认真听赏《妈妈教我一支歌》。有感情的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感受党的伟大。
2、能与同学一起用多种形式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准备
相关知识,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音乐礼仪
二、听赏《妈妈教我一支歌》
1、导入:在我们小的时候,妈妈常常教我们唱一支歌,这支歌是什么?请同学们欣赏《妈妈教我一支歌》
2、聆听欣赏
同学们聆听《妈妈教我一支歌》
妈妈教了我一支什么歌?他为什么叫我这支歌? 学生回答
3、教师归纳
过去的中国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中国,是共产党让妈妈过上吃饱穿得暖有书读的日子,妈妈对党无比感激,所以教我唱了这支歌。
4、分析歌曲,歌曲有几段?每一段情绪相同吗?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速度、力度等)反面分析歌曲,感受所表达的情感。
5、参与表现
跟唱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感受歌曲情感。
三、学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说一说 唱一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你知道共产党到底做了哪些事呢?
学生说一说,教师归纳。人们把共产党为人民做的这些事编成了四句快板,请跟我读一读。学生学习四乐句
2、学习歌曲(1)听赏(2)旋律学习
找一找,有你熟悉的旋律?唱一唱。(3)学生完整的市场乐谱。(4)唱歌词
3、歌曲处理与表现
四、学生德育渗透
第十课 美好的收获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本科的各项音乐教学活动,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内容有较清晰的记忆。
2、能根据各谱写出歌名,根据歌名唱出或写出歌曲的前四小节歌谱。
3、能听辨学过的音乐,写出其曲名,并能哼唱出音乐主题。
4、能认识小学阶段接触过的各种乐器,并能为乐器分类。
5、能把自己参与音乐活动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6、能辨识图片上的音乐家,并说出他们的主要作品。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音乐礼仪
二、导入
同学们,同夺六年的学习,我们学到了许多音乐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看谁掌握的音乐知识最多,谁的收获最多?
三、难忘的歌
请根据歌谱写出歌名 可以通过学生比一比、听一听和赛一赛的手段,使学生们对已学的歌曲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同时激发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潜能。
四、动人的乐曲
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谈同学们重新聆听学过的动人乐曲,以再次唤起他们对乐曲情景的遐想,加深其乐曲的记忆。
五、知心的伙伴
这一部分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已认识的乐器进行归类,并让他们对各种乐器演奏的方法和音色作进一步的了解。
六、有趣的活动
教学活动是引导同学们对过去的音与教学活动进行回顾,并相互交流与活动的快乐体验,加深学生们对教学内容中各种知识要点的理解。
七、令人敬慕的音乐家
可以通过猜谜语、讲故事或演唱代表作品,猜猜音乐家的名称完成。
八、音乐小博士手册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演示实验教案】推荐阅读: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1-10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5-29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2-10
八年级地理下册《农业》教案2湘教版07-27
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教案湘教版09-25
二年级音乐下册 叮叮咚教案 湘教版12-04
八年级地理下册《农业》教案1湘教版12-12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力与运动教学设计11-30
湘教版美术教案_五年级下册教案06-16
6.3 美洲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