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联讲解材料(通用6篇)
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庆建议(中文版)
我们,来自中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埃及、瑞典、土耳其、法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应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参加了2010年11月24日至26日在中国重庆举办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与利用”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正在用原址保护(例如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整体保护(例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理念有效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在这里我们看到,水下文化遗产的价值正在被科学发掘和有效展示。在这里我们看到,不论是公众还是国家都在为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付出不懈努力。为进一步推动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这里我们集体建议,各国政府、社会各界采取实际行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
一是进一步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登录和研究,逐步摸清水下文化遗产分布、特点及埋藏规律等情况,为依法保护奠定坚实基础。特别呼吁各国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坚决制止非法盗捞,同时严格限制纯商业打捞水下文化遗产等行为,确保水下文化遗产安全。二是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重点是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队伍、专业机构的建设。并特别呼吁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队伍建设、技术等的支持。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相关国家合作建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培训中心。三是通过水下博物馆等方式加强水下文化遗产的原址保护,通过博物馆展览、出版物、互联网、广播电视、社会媒体、社区专题活动、体验潜水等多种方式让公众了解、参与水下考古、水下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全社会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参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四是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涉及范围广、技术含量高、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加强全球性国际合作十分必要,特别是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方法、技术以及防止非法打捞、走私水下文化遗产等方面。五是进一步加强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研究和完善,促进世界各国尽早加入该公约。
附件2:
Chongqing Recommendat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Preserva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We, delegates from China, Canada, Egypt, France, Great Britain, Korea, Sweden, Turkey, and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 attended the “International Meeting on Protection, Presentation and Valoriza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held in Chongqing, China from 24 to 26 November, 2010,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Cultural Heritage, Chongqing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UNESCO.We experienced first-hand China actively preserving the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following the philosophy of preserving in-situ(as the Beiheliang Underwater Museum)and as a whole(as the Maritime Silk Road Museum in Guangdong or Nanhai 1).We saw the value of excavating /preserving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scientifically and presenting it effectively.We saw both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work hard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reserva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we recommend that the government of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society take concrete action on the preserva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is understanding we recommend the following:
1.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be further intensified.The investigation, registration and research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primarily be improved to find out the loc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embedding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which can lay a firm foundation to protect the heritage operationally and by law.We especially appeal to governm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take effective/concrete action to firmly fight against illegal salvage and smuggling, and the commercial salvage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2.Capacity building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should be improved.Key points are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team building and establishing of specialized/specific agencies.We especially call for the support of team building, techniques and other aspects of underwater conservation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Hence, the collaboration among countries and UNESCO is suggested to establish a training and research centre for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3.The preservation of sites in situ especially through underwater museums should be encouraged and the idea of preserving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also be emphasized throughout society and awareness be raised.The public shall learn about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underwater archaeology and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through museum exhibitions, publications, websites, social media as well as targeted activities in communities, dive parks and trails.4.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ust be stressed.The preserva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high technology and budgetary investment.It is necessary for all countries to involve in global cooperation, especially concerning the concept,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of underwater archaeology methodology and prevention of illegal salvage and smuggling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5.The 2001 Conven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Underwater Heritage should be studied further.More countries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to ratify it in the near future.景点名称:韩国国立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所[韩国] 外文名称:Korean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必去理由:韩国唯一的国立海洋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全罗南道 [South Jeolla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木浦市 [Mokpo]
景点相关网站:http://www.seamuse.go.kr/en/
景点简介:
国立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所位于韩国全罗南道木浦市冠峰文化街上,是一座免费供游人探访的海洋博物馆,亦是韩国唯一的国立海洋博物馆。它成立于1994年,旨在通过对各种船舶、文化财产、与海洋有关的资料、海边渔村人们的生活文化等的展览,保护和再现韩国的海洋文化遗产。
韩国国立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所总占地面积9789坪,是一座地下1层、地上2层的建筑。馆内依照“沉睡在海底的船舶、各种文化财、韩国独有的„韩船‟”等主题,设立了展示室、讲堂、研讨会室、视听室、影像室、保存科学室、硬化处理室、古船舶复原室、资料室、别馆、海边广场、纪念品销售店、休闲室等不同功能的区域,让游客在此可踏着祖先们的足迹,体味海洋文化的发祥、成长和繁盛,了解他们开发利用海洋的发展过程。
韩国国立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所是探访韩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优秀教育场所,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国内外热爱海洋事业的游客。该博物馆3~10月开放时间为9:00~19:00,11~12月开放时间为9:00~18:00,每周一闭馆休息。
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泰国、日本、韩国、埃及、肯尼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逾百人与会。会议期间,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代表与各与会专家进行了良好沟通和深入交流,并利用大会论文、张贴板报等方式宣传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宣传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会者对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表达希
望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的愿望。为应对水下文化遗产的复杂性,目前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地区都成立了比较独立的海洋文化研究中心、水下遗产保护部等专门机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内涵的多样性,学科领域的广泛性以及研究内涵日益提升扩展的趋势,在此次会议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提交会议的论文共89篇,内容涉及航海战争与冲突、南亚航海考古、东亚水下考古、船货船舱与航海设备的考古学研究、湿性考古材料的保护与保存、太平洋岛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非物质水下文化遗产、水下文化遗产与社群、水下文化遗产管理等若干主题。在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上,各国已不仅仅局限于考古技术、水下作业的层面,而是将陆地考古调查、社会民俗、文化交流与水下工作当作有机的整体加以整合研究,区域调查、地理定位系统等成熟的手段被大量使用借鉴,全面保护、原址保护成为普遍的共识。同时,UNESCO也以国际间的交流为契机,从对海洋法、国际法政策层面上理解、推动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呼吁各国要共同加强推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缔约工作。虽然我国已开展了近三十年的水下考古工作,但工作重点仍是以沉船考古为主,其他方面工作还比较薄弱,缺乏专业人才与学术研究的支撑,已成为制约水下文
化遗产保护发展的瓶颈。此次会议表明,在如何开展水下遗产保护实践与专题研究上,国际间的全面合作成为一个趋向。随着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将日益紧密,借助不同的国际交流平台不仅能使我们追踪世界水平的发展,亦可表达、展示我国的成果与主张,对繁荣我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都极为有利。
国际上海洋文化遗产的开展和保护兴起于欧洲,在20世纪40年代,法国人发明了水中呼吸器,从此人类开始了海洋文化遗产的水下发现与考察,广阔深邃的海洋,成为搜寻古代先民历史遗物与遗迹新的目标。
中国与韩国在海洋文化遗产领域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受到国际学术界的瞩目。
20世纪70年代,韩国在全罗南道新安郡海域发现亚洲最大的古代沉船后,从1976年至1984年,从新安沉船打捞出2万多件中国元朝陶瓷器,28吨达800多万枚中国铜钱,1000多件紫檀木等众多水下文物,新安海底发掘成为韩国最早进行的海洋文化遗产项目。
1981年,韩国在木浦市成立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木浦保存处理所,1994年扩建成国立海洋遗物展示馆,从事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研究和展示工作。因新安沉船是中国古船,装载的货物是中国出产的远洋贸易货物,韩国有关方面一直在寻求与中国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新安沉船的成功打捞,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引起中国有关方面对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家文物局派遣有关学者到欧洲荷兰进修水下考古学。
1987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正式组建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标志着中国在海洋文化遗产领域步入起步阶段。其后,中韩两国在海洋文化遗产领域都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迄今为止,韩国先后开展新安海底沉船发掘、莞岛11世纪中期高丽沉船发掘,发现陶瓷器3万多件,莞岛古船是韩国最早的古船发现。
珍岛独木舟的发掘,发现中国宽2.34米大型独木舟一艘。木浦达里岛13—14世纪高丽沉船的发掘、务安道里浦14世纪后期高丽沉船的发掘,发现高丽青瓷600多件。群山飞雁岛11世纪高丽沉船的发掘,发现高丽青瓷3000多件。群山十二东波岛11世纪高丽沉船的发掘,发现高丽青瓷6000多件,目前该发掘正在进行中。
中国开展的海洋文化遗产项目有山东省蓬莱市元朝战船的发掘、辽宁省绥中县三道岗海域元朝沉船的发掘、福建省连江县白礁沉船的发掘、山东省庙岛群岛海域调查、广东省新会县银洲湖元代沉船调查、广东省阳江市宋朝“南海1号”沉船的发掘,则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沉船发掘,已发现水下文物4500多件,其中瓷器2000多件,金条、金腰带、金手镯、银锭、铜、铁、锡、木质等文物2000多件。
目前,“南海1号”沉船正在发掘中,其价值和影响力将不亚于韩国新安沉船,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中国与韩国在海洋文化遗产领域均取得了长足发展,日前居于亚洲海洋文化遗产领域的前列。可是,中韩两国关于海洋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合作,则一直围绕韩国新安沉船为中心来展开,现进行回顾和展望:
一、中国与韩国建交前在海洋文化遗产上的交流
1976年,韩国发现新安沉船后,由韩国文化公报部文化财管理局组织调查团,由海军派潜水员协助,进行新安沉船的发掘。新安沉船和海底文物的不断发现,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1977年,在韩国汉城召开“新安海底文物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中国大陆学者未能参加。会后,中国学者李德金等在中国的1979年2期《考古学报》上发表“朝鲜新安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对新安沉船打捞出的瓷器窑址、瓷器铭文、瓷器工艺特征等向中国学术界进行了介绍。
1983年,在日本东京召开“新安海底文物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冯先铭研究员参加学术讨论会,在会上作了“关于新安海底打捞文物”专题讲演,冯先铭认为沉船中发现的3件高丽青瓷是在中国装船,因为当时高丽青瓷和中国定窑白瓷都堪称天下名品,有很多高丽青瓷流落中国,在中国安徽省、浙江省、北京的古代墓葬中,都出土过高丽青瓷,高丽出产著名的青瓷,没有必要进口中国瓷器,新安沉船的瓷器输入地应是输往日本。冯先铭是中国直接鉴定新安沉船的陶瓷专家,他将新安沉船的相关资料在中国传播。1985年,中国厦门大学叶文程、丁炯淳先生在《海交史研究》上,发表“从新安海底沉船打捞文物看元代我国陶瓷器发展与外销”,新安沉船的发现在中国学术界引起普遍关注。
在1977年和1983年两次新安海底文物国际讨论会上,对新安沉船的国籍和建造地,一直没有正式确定。新安海底遗物调查团团长尹武炳教授推测:“沉船有可能是中国人建造的船舶”,但他同时指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确切地指明其国籍问题”。中国学者获悉后,对新安沉船进行针对性研究,在1985年《太平洋》杂志上,中国著名船史专家席龙飞教授著文“朝鲜新安海底沉船的国籍和航路”,提出新安沉船是中国建造的福船船型,新安沉船外板的鱼鳞式构造,在中国泉州宋代沉船上早已发现,从而确定韩国新安沉船为中国元朝福建建造的福船型远洋船舶。
1989年2月,为建立中国与韩国的海洋文化遗产交流,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木浦保存处理所崔光南所长,因两国尚未建交,他只好由香港进入中国,访问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认真考察泉州宋朝古船。在上海与中国船史研究专家席龙飞、辛元欧、袁随善等中国学者进行真诚交流,结下了深厚友谊,初步建立起中韩海洋文化遗产领域的联系渠道。韩国《世界日报》对崔光南所长的访华,进行了热烈报道,然而崔光南所长不幸罹患重病,后因病去逝,中韩海洋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因崔光南所长的离去,再次搁置起来。至今中国学者席龙飞、辛元欧教授等,深切怀念崔光南这位为中韩海洋文化遗产的交流做出开拓性贡献的韩国学者。
1991年12月,在中国上海召开“世界帆船发展史国际学术讨论会”,韩国木浦海洋遗物保存处理所李昶根所长、金镛汉室长应邀参加会议,在会上播放“新安沉船发掘”的录像专题片,引起了到会中国学者的重视。会后,中国的袁晓春、韩秉建等,翻译李昶根等论文“十四世纪失事船舶的保护”,在中国《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上发表,翻译李昌忆的论文“关于新安沉船重叠嵌接型船体结构和流体特性研究”在《船史研究》上发表。新安沉船有关论文的发表,使其保护技术和船体结构逐渐被中国学术界所了解,新安沉船的有关研究在中国进一步开展。
二、中韩两国建交后在海洋文化遗产上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1992年中韩建交后,两国在海港文化遗产领域正式开展交流。1993年,中国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李国清研究员,应韩国文化公报部文化财管理局的邀请,赴韩国就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交流,并专访了木浦海洋遗物保存处理所、汉城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等韩国海洋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机构,向韩国同行介绍了中国泉州宋朝沉船的脱水定型处理、防腐、防霉处理、船材加固等古代沉船的脱水保护和加固技术。此外,还专门介绍了泉州古船采用竹钉来更换生锈铁钉,加固泉州古船船壳板的特殊修复处理措施,使韩国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了解了中国在古代沉船发掘、脱水、复原和保护等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为新安沉船脱水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1996年,韩国学术院副会长金在瑾教授、韩国海事问题研究所朴铉奎理事长访问山东省蓬莱市登州古船博物馆、中国船舶发展陈列馆。金在瑾教授是韩国著名的船史研究专家,著有专著《韩国船舶史研究》。金在瑾教授在蓬莱详细了解了蓬莱古船船体结构及造船工艺,对蓬莱元朝沉船复原和保护措施给予了肯定,登州古船博物馆也向金在瑾、朴铉奎两位韩国学者赠送了《蓬莱古船与登州古港》专著。从此中国北方唯一的古船博物馆,开始进入韩国学者的视野,蓬莱元朝战船逐步被韩国学者所了解。
中韩建交后除韩国新安沉船为研究热点外,张宝皋研究、山东半岛古代朝鲜侨民遗迹研究、中韩海洋习俗研究等,都成为两国海洋文化研究的热点。中韩双方的学术团体、研究单位、大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日益增多。1997年后,中国航海学会与韩国航海学会先后在中国的大连、宁波,韩国的釜山、木浦等地,举行“中韩航海国际学术研讨会”,对8-9世纪中韩海上贸易、航海技术、船型考察以及新罗人在唐朝的活动等进行研究,出版了1999-2004年的4部论文集。中韩双方多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在两国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参与的学者主要有:孙光圻、王杰、辛元欧、李宝民、袁晓春等,韩国参与的学者有:许逸、李昌忆、郑世谟等人。期间,韩国航海学会会长、韩国海洋大学许逸教授及李昌忆教授等与中国大连海事大学孙光圻教授、王杰、李宝民等共同开展“张宝皋船型研究”,双方合作进展顺利,出版了有关专著。
2000年4月,中国海洋大学(原青岛海洋大学)、山东省荣成市政府与韩国木浦大学、群山大学联合召开“海洋文化与张宝皋暨赤山法华院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学者30多名,来自北京、山东、福建、江苏、辽宁等地,韩国学者10多名,来自国立木浦大学、国立群山大学、莞岛郡、海军士官学校等。两国学者分别就张宝皋、法华院、海洋文化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韩国学者会议中透露,韩国民间成立张宝皋纪念事业会,将筹资兴建张宝皋纪念馆。有关学术会的召开,推动了荣成市旅游业的发展,法华院成为韩国旅游者争相前往的旅游点。2005年,荣成市政府与韩国有关机构合作,再次举办有关张宝皋与法华院纪念活动,张宝皋研究又将进入新的热潮。
2000年1月,中国海洋大学与韩国木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中韩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开展山东半岛古代朝鲜侨民遗迹和海洋习俗合作研究。8月,韩国木浦海洋大学的海洋文化考察团30多人,到山东半岛进行学术考察,并到中国海洋大学访问交流。此外,中国海洋大学的著名海洋文化学者曲金良教授,应韩国木浦海洋大学邀请,到韩国进行为期半年的讲学和合作研究。在韩国期间曲金良教授先后到釜山外国语大学、群山大学、南原高等学校等介绍中国海洋文化,深受韩国师生的好评,他被木浦海洋大学授予“外国专家合作研究奖”。另外,中韩合作开展了“山东半岛古代新罗侨民活动遗迹调查研究”研究项目,韩国学者专程到山东省荣成、乳山、胶州、胶南、蓬莱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前期研究成果。
2003年,中国海洋大学曲金良教授、赵成国博士等与韩国木浦大学罗承晚、赵纪贞教授等开展“中国山东半岛海洋习俗调查”的合作研究课题,韩国学者30多人到山东省的青岛、烟台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在各地召开座谈会,走访中国民俗专家,目前该课题正在合作研究中。
在新安沉船研究方面,中韩开展了新的合作。2004年12月,韩国召开“新安沉船保护和修复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学者李国清、袁晓春参加会议。发表泉州古船的保护和修复、新安沉船的比较研究等论文,在新安沉船的修复和保护方面,中韩有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在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晶体缺陷,点缺陷,位错,面缺陷
0前言
材料科学基础是金属材料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该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 它对构建金属材料专业知识体系和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晶体缺陷”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与晶体结构紧密相连, 又是“材料的形变与再结晶”章节学习的基础,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部分内容涉及到的为抽象的晶体内部微观内容, 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是历届学生反映最难理解掌握的章节, 清楚讲解晶体缺陷内容对学生掌握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点缺陷讲解
点缺陷是指在结点上或邻近的微观区域内偏离晶体结构的正常排列的一种缺陷[2]。包括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等。点缺陷的存在提高了材料的电阻, 加速原子扩散, 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 还会形成其它的缺陷。点缺陷内容较易理解, 在讲解点缺陷时配合播放FLASH动画视频, 使学生能够理解几种点缺陷的形成、分类。点缺陷的存在会产生晶格畸变, 使体系能量升高, 称为晶格畸变能, 当有空位存在时其周围为拉应力场, 这时候可以给学生举排方队的例子, 假如所有学生都排好了队列, 突然有一个学生跑到了方队之外, 这就是肖脱基空位, 这时候缺位的同学周围就显得松散, 方队队形破坏;假如该同学挤到其他同学中间就是弗兰克尔空位。讲解置换原子时也可以举学生排方队的例子, 尺寸比溶剂原子大的置换原子产生的是压应力场, 就好像本来方队同学的身材都差不多, 这时候有一个大胖子替换了其中一名同学, 这时候他周围的同学的间距就会缩小, 产生一压应力场, 队列破坏, 反之, 如果是尺寸小的置换原子就像一名小朋友替换了其中的同学, 周围间距会变大, 产生拉应力场, 队列也会破坏。用这种举例子的方法来讲解点缺陷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 而且通俗易懂, 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点缺陷的内容。
2 线缺陷讲解
线缺陷是指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 (晶粒数量级) , 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原子尺寸大小) 的晶体缺陷, 线缺陷主要是位错。位错是本章讲解的重点, 它与材料的许多行为息息相关, 对材料的力学行为如塑性变形、强度、断裂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材料的扩散、相变过程有较大影响。位错部分内容较多, 讲解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主要内容。
位错主要有刃型位错、螺型位错和混合型位错, 讲解位错类型时给学生播放corncob玉米的视频, 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位错。图1为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直观玉米示意图。
由图1的玉米模型学生们很容易区分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刃型位错在滑移面上方多出一个半原子面, 螺型位错的位错线附近为螺旋形扭曲。引导学生利用柏氏矢量和位错线关系来判断位错类型, 如果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为刃型位错, 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则为螺型位错, 柏氏矢量与位错线有0°~90°夹角则为混合型位错。让学生自己总结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位错线、位错线运动方向、切应力方向、柏氏矢量方向及晶体滑移方向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学生掌握位错的运动。讲位错增殖机制之前先问学生“随着塑性变形的进行位错线移出晶体内部, 那么变形程度越大是不是晶体内部的位错线会越来越少呢?”, 授课中学生的回答不一, 部分同学认为随着塑性变形进行晶体内部的位错会越来越少, 最终消失, 其他同学持相反意见, 认为位错线不会减少。这时候教师会告诉大家, 随着塑性变形进行, 晶体内部的位错密度不会减小反而越来越大, 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 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位错的增殖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际晶体中的位错比较抽象, 学生反应理解较困难, 讲解中借助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肖克莱 (Shockley) 不全位错、弗兰克 (Frank) 不全位错, 并引导学生从柏氏矢量、位错类型、位错线形状及位错的可能运动方式角度总结全位错、肖克莱不全位错、弗兰克不全位错的异同点。位错反应是位错一节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 历年都有部分学生在判断位错反应时出现错误, 应跟学生重点强调判断位错反应应该从几何条件和能量条件两个角度进行判断, 二者缺一不可。
位错一节是本章的重中之重, 要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重点内容,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布置了任务, 让学生就“晶体中位错多了好还是少了好”为题目举行辩论赛, 学生自己组队, 分出正方和反方, 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找论据从而支撑各自的论点, 其他不参赛的同学当评委, 评出最佳团队, 最佳辩手等, 获奖的选手和团队都有奖励。通过这种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赛的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 带着疑问听讲会更加集中注意力, 学习效果较好。
3 面缺陷讲解
面缺陷是指在三维空间的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 (晶粒数量级) , 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原子尺寸大小) 的晶体缺陷, 包括外表面和内界面。面缺陷一节为了解性内容, 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在讲解面缺陷时配合动画演示,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把教师科研过程中有关晶界、相界的扫描电镜图片及金相图片给学生展示,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面缺陷一节引导学生掌握晶界、相界、孪晶界等内容, 了解无论哪种面缺陷形成时均会导致体系的能量升高, 从而使体系处于不稳定状态, 同时可以告诉学生扩散时晶体的不同部位原子扩散速度会有所不同, 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开展关于原子扩散内容的学习。
本文针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教学难点《晶体缺陷》环节, 详细介绍了如何讲解点缺陷、线缺陷及面缺陷, 通过这种举例式讲解配合动画及视频教学,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细应, 李培耀, 童建华.《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5 (2) :1-3.
分开来看,“四个伟大”的每一项都在治国理政中举足轻重,意义重大。
一是作为“伟大事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都确立的主题,它要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具有举旗定向作用。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实践”“主题”这五个关键词,明确显示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在“伟大事业”问题上所具有的充满自信的战略定力。
二是与“伟大梦想”紧密相关的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都要特别明确强调和确立的,它要回答“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根本问题,具有目标引领作用。如“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这些奋斗目标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置于重要位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治国理政的目标追求和根本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和实践,都紧紧围绕着实现这个崇高奋斗目标精进展开。
三是作为与“伟大斗争”紧密相连的精神状态,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都要鲜明强调的,它要回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根本问题,具有滋养斗志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懈怠”,更强调精神状态问题。这一精神状态,是“伟大斗争”的本质内涵。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把它概括提炼为“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四是作为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党的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都要彻底强调的,它要回答“提供什么样的领导力量”的根本问题,具有政治保证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力量和领导主体,是进行好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领导力量和领导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治国理政,更是从全面从严治党切入和突破的。其次,联结起来看,“四个伟大”在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已显示出整体性,并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总体框架。
第四部分
新的奋斗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新的奋斗目标跨度“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可分为三个目标、两个阶段、两步走,将“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进行了有机结合。
按照报告提法,“三个目标”分别是: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和“两步走”是指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奋斗十五年来安排。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提出的“到2035年目标”,是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情况,将过去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来实现,进程缩短了15年。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令人关注的是,报告提出的发展目标更注重整体性、总布局,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已不简单满足于经济量化指标。
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五部分
学习了十九大我想说:
第六部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我校计划开展以“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为宣传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宣传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4年9月1日(星期一)下午15:00---16:00
二、地点 3-4号楼天井
三、内容
1、义诊咨询
2、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
四、活动方式
活动围绕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与健康的关系,提倡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重点强化宣传口号“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使群众进一步了解“减盐、预防高血压”的意义,提高了心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防治知识水平。
XX县XX中学 2014年8月31日
2014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资料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行动,该行动第一阶段叫“健康一二一”行动,口号是“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如何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合理膳食:根据目前我国人群的膳食特点,保持合理膳食的关键应做到: 少吃一两口,多动十五分;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 蔬菜八两好,奶豆天天有;持之以恒做,健康体重得。平衡膳食很重要
某些食物可能在某一种或某些营养素具有突出的特征,具有某些特殊而重要的生理功能,比如牛奶富含丰富的钙,鸡蛋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但是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代替不了平衡膳食,代替不了合理的营养,因此,我们说平衡膳食是实现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建议每日的食物一定要多样,不仅能保证每种营养素的摄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安全食品带来的摄入量,更有利于健康。
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身体不健康或疾病,几种常见的饮食问题及造成的问题主要是:
三餐安排不合理,进食过快不吃早餐容易导致胃病、无精力,可能会影响上午的工作效率,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晚餐太过丰盛易导致肥胖、失眠或血脂异常;进食速度过快,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肥胖等;建议:坚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两餐之间间隔4-6小时适宜,天天坚持早餐,吃好早餐;午餐吃饱,晚餐适量,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糙米、全麦等。进食时细嚼慢咽。
饮水不足: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足量饮水常常会被忽视。饮水不足可能会导致结石、心血管疾病等。建议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不要在感到口渴的时候再饮水,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轻体力劳动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1200ml,最好选择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也不宜喝生水和反复加热的水,饮水时应该少量多次,每次200ml左右。
食油过重:食油过多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长期血脂异常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同时高脂肪膳食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也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建议控制烹调用油,每人每天烹调用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或30克,建议用蒸、煮、炖等方式减少油的摄入,少吃油炸食品。使用控油壶,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食盐过多:食盐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还可能会增加胃病、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摄入量不超过6g,建议在烹调时实行总量控制,如果使用了酱油,就要按比例减少食盐用量,一般20ml酱油中含有3g盐,如果摄入了足够的盐,则要相应的减少酱油和味精的用量;在菜肴9成熟的时候或者出锅前放盐,这样盐放得少菜也会有味道,使用控盐勺等工具也可有效控制盐的摄入。
二、适量运动:千步活动量为尺,万步目标是追求
第1招 千步为尺。以中速步行1000步为一把尺,度量你每天的身体活动。各种活动都可以换算为1000步的活动量,不同活动完成1000步活动量的时间不同。日常生活中的中等速度步行,走1000步大约需要10分钟。
第2招 不拘形式。内容任选择,追求在万步。累计日常生活、工作、出行和运动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达到4000步、7000步或者1万步的活动量。达到每天相当于1万步的活动目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活动。(2)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3)运动锻炼。1万步是追求,但不是唯一选择。
第3招 循序渐进。循序加时间,渐进增步速。1万步为一级目标。7000步为二级目标。生活出行加运动,酌情量力选目标。
第4招 感觉用力。用力凭感觉,自己找适度。更有效地促进健康需要每天4000步以上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上楼、拖地等,每次活动应在1000步活动量或10分钟以上。
千步活动量时间(分):就是相当于一千步活动量的各种活动时间 活动项目
3千米/小时,慢速,水平硬表面 4千米/小时,水平硬表面;下楼;下山 步4.8千米/小时,水平硬表面 行 5.6千米/小时,水平硬表面;中慢速上楼 6.4千米/小时,水平硬表面;0.5-7千克负重上楼
千步活动量时间(分)10 9 7 5 5.6千米/小时上山;7.5-11千克负重上楼 自<12千米/小时 行车 12-16千米/小时 >16千米/小时 洗盘子,熨烫衣物
做饭或准备食物,走动,看孩子(轻度用力,坐位)家擦窗户 居 整理床铺,搬桌椅 手洗衣服
扫地、扫院子,拖地板,吸尘 和孩子游戏,中度用力(走/跑)柔软活动(压腿、拉韧带)
舞厅舞,慢(如华尔兹、狐步、慢速舞蹈),排球
早操,太极拳
文瑜珈,乒乓球,踩水(中等用力)娱体育 健身操,上下楼,爬绳,羽毛球,高尔夫球 网球
一般健身房运动,集体舞,起蹲 走跑结合(慢跑成分少于10分),篮球 慢跑,足球,轮滑旱冰
跑(8千米/小时),跳绳(慢),游泳,滑冰 跑(9.6千米/小时),跳绳(中速)缺乏运动影响人体健康 10 7 4 15 13 11 10 9 8 7 13 10 8 7 6 5 4 4 3 3 2 运动缺乏是指久坐习惯、机体缺乏运动应激刺激,不运动或很少运动。界定指标为:每周运动不足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足10分钟,运动强度偏低,运动心率低于110次/分。研究显示,运动在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危险因素方面,运动缺乏、身体活动不足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级危险因素,是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等的诸多危险因素之一。其次,诸多慢性病的防控中和损伤的康复中,适量的运动是重要的手段。过度运动危害人体健康,是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对于维护健康是很重要的,我们所说的运动是适宜运动,并不是超出自己身体承受范围的运动,8月初,成都500多人暴走成都三环路造成一人猝死两人伤,这就是运动过度对人体带来的伤害,运动本来是维护健康的,生命都不在了,何来健康呢?因此运动是不能盲目的,需要一个合理的强度和活动量安排,过度运动不仅会影响运动能力,甚至能严重的人体免疫系统和身体健康,威胁到生命。
适量运动促进人体健康,缺乏运动影响健康,过度运动危害健康,因此在运动量的选择上,我们提倡适量运动。心率是判断运动是否适量的指标之一,运动时平均心率在120-150次/分适宜,对于每个年龄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有个简单的自测公式,运动后心率+年龄=170。如果是60岁的人,运动中最大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10次,65岁就不应超过105次。建议大家在运动中自我监测,如果是长期没有系统锻炼的人,要循序渐进;对于老年人,锻炼强度不能太高;对于有特殊需要或患有慢性病的病人开始锻炼之前,需要先进性检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不能盲目运动。
规律运动的建议,适量运动对健康有促进作用,但是运动的好处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循序渐进,长期积累。因为人群身体状况不同,我们对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些规律运动的建议:5-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应每天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中等到较高强度体力身体活动或运动,同时每周至少进行3次较高强度运动,强壮肌肉和骨骼活动;18岁以上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中等速度步行、自行车等),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大肌群抗阻运动(举哑铃、俯卧撑等);活动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每周至少应有3天进行提高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活动(体操、舞蹈等);有氧运动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多参加户外健身运动。
日常生活运动建议,锻炼身体除了专门的运动外,日常生活也是能量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尽可能多的保持较多的身体活动,养成和保持少静多动的习惯,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这种身体活动不强调一定达到中等强度,也不要求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比如承担家务劳动;尽量选择步行、骑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乘坐交通工具时,提前1-2站下车步行一段时间;尽量减少躺着看电视、使用电脑等静态活动,或者同时伸展四肢、原地踏步等。总之,建议在家务、交通、工作和闲暇时间多活动。
三、健康体重 体重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人体健康。过于消瘦反映营养不良,对疾病抵抗力低下。体重超重或肥胖又使多种慢性病的风险增加,超重和肥胖者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
健康体重和身高有关,最常用的判断方法是用体重指数,也称体质指数(BMI)来判断。计算方法如下:
体重指数(BMI)= 体重(公斤)/ 身高(米)的平方。
中国成人健康体重、超重和肥胖标准 分类 BMI(kg/m2)体重过低 <18.5 体重正常 18.5~23.9 超重 24.0~27.9 肥胖 >28.0
通 知
广大师生: 我校将于于2014年9月1日上午15:00—16:00在3-4号教学楼之间对广大师生开展以“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为宣传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宣传活动知识讲座,敬请参加!
一、内容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二、时间
2014年9月1日上午15:00—16:00
三、地点 3-4号教学楼之间
XX县XX中学 2014年8月31日 XX县XX阳中学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活动总结
2014年9月1日下午,沭阳县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宣传活动。活动以悬挂横幅、粘贴宣传海报、设立咨询台,咨询义诊等形式开展,免费为居民测血压,发放相关健康教育资料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深入开展,倡导支持政策,创建支持环境,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技能,营造健康生活方式氛围,促进人民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有效遏制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病的流行趋势。我中心积极开展“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主题宣传活动。健康生活方式表现为: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心理平衡、充足的睡眠、讲究日常卫生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抵御传染性疾病,更是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
通过宣传活动的开展,向广大群众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戒烟限酒、健康生活、健康心理意识,营造浓厚的健康生活社会氛围。
XX县XX中学
一、基本情况
我街道现有基层党(总支部*个,其中,农村党(总支部*个,社区党支部*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个,非公企业党支部*个,离退休党支部*个,全街道共有党员*名,60岁以上党员*人。根据活动安排,全街道*个党(总支部党员干部参加了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街道参加‚三问‛等走访调研慰问的党员干部达*多人次,收集到各种意见建议上千条,汇总为*大方面共*条。*名六十岁以下党员完善了承诺内容,参加了民主测评。‚七一‛前夕,结合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各单位悬挂宣传横幅1-2条,并通过党员电教设施,集中组
织观看杨善洲等先进典型事迹*次,*多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接受了教育。街道党工委还通报表彰了*个基层党组织,*名优秀共产党员, *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在全街道迅速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主要做法
(一抓走访调研,落实‘三问’规定动作;街道党工委对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非常重视,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及时制定下发了活动方案,以‚三结合‛方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一是与街道中心工作相结合,狠抓走访调研活动,在‚问‛上下真功夫。各级干部能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采取‚群访与个访相结合、会议座谈与谈心拉家常相结合、集体组织与个别交流相结合‛等形式,使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摸清基层党员群众所需、所求、所思、所盼,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和谐建设。二是与半年工作总结回顾相结合,在总结中提高,在提高中巩固,查找出存在的不足,加以克服,特别是草滩‚6.25‛在建房屋坍塌事故发生后,街村干部放弃休息时间,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找群众、找建筑商、找建筑工人,既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也做建筑工人的思想工作,有力地遏制了违法乱搭乱占建乱行为滋生蔓延,仅*月2*-*日三天时间,街村约有*多名干部参加了‚农村在建房屋整顿调研活动‛,找群众宣传政策法规近千人次,有效制止违规违法在建房屋点*处,发放宣传资料*多份。三是与‚七一‛建党节庆祝活动相结合,各级将看望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贫困党员群众活动作为‚三问‛ 的另一条通道,深入党员群众家中,与其交流谈心,征求意见建议,农村重点征求城改和安全稳定工作的意见建议,其它企事业单位重点征求平安和和谐建设的意见建议,受到群众好评,也丰富了节日庆祝氛围。
(二抓典型示范,落实‘三比’总体要求;我们结合‚七一‛建党节即将来临,街道及时树立了*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名优秀个人典型,带动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落实。使单位与单位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迅速掀起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一是各级党员干部比学习,用团结求实的学风带动完成工作的作风,完成工作的质量,如,在制止违建行动中,街村干部自觉克服天气炎热的情况,三天内都完成了调查摸底任务;二是比服务,比为民服务的态度,用良好的服务为行政中心服务、为世园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群众服务,特别是通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各党(总支部和60岁以下党员干部都能将创先争优活动开始时制定的‚为民服务承诺书‛进行再回顾,集体讨论,科学分析,重点对照践诺情况,并适时增加了新的内容;三是比贡献,比出干工作的干劲,比岗位练兵,比工作的作风,处处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检验
工作的标准,支部及时将群众满意度测评内容告知每名党员,并对照‚承诺书‛内容,帮助党员制定工作措施,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积极性,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维护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月*日,街道党工委书记*同志为地区‚两代表一委员‛、各党(总支部成员、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代表、机关党员干部*余人上党课,讲解‚党的‘一大’光
辉历史‛,达到了‚讲党史、知党恩,坚定信念跟党走‛的目的。
(三抓兑现承诺,落实为民服务硬指标:工作中,我们处处树立‚抓承诺就是抓落实‛的理念,兑现承诺就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良好工作作风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操作中,重点克服图形式、走过场现象,表现出了创先争优‚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积极主动向人民群众作出了各自的承诺,重点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广大党员干部能结合各自工作特点,不断强化抓落实的责任意识,认真践诺履职,做到有责必担、有诺必践,确保承诺条条能落实、项项能兑现、事事有结果,真正做到在抓落实上为民服务,在抓落实中创出先进、争得优秀。一是在抓落实上要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真正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事,如,*村党(总支在活动中派出得力干部,积极协调联系为全村*名失地村民统一办理了养老保险,维护了群众利益,维护了村域稳定,也使党员干部的作风在活动中转变,威信在活动中提高,境界在活动中升华,赵村今年来无一例上访事件。二是不折不扣地践诺履诺,取信于民。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能自觉对照承诺内容找差距,将那些假、大、空话全部删除,严防弄虚作假,那怕是实实在在的一条承诺,只要体现在为民服务上,真正使活动成为推动发展、惠及民生的优质工程,基层群众欢迎。三是倾心竭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群众利益。各单位认真分析承诺内容,特别是关系民生的重大事项,如城改工作中维护群众利益等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征求意见,最大限度保护好群众利益,保证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主要工作
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安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其他街道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个别基层党组织因工
作繁忙或书记个人素质等原因,只按照方案简单执行,缺少创新,不能很好地调动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二是个别党员思想上还不够重视,参与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影响活动的整体推进。三是适逢‚七一‛建党节前,街道统一安排的活动特别多,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有些内容落实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抓好落实。下一步,我们要围绕创先争优活动的整体安排计划,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狠抓践诺,办好为民服务实事。党组织和有些党员的承诺内容,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我们要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继续做好践诺工作,抓好监督管理‚践诺‛工作,切实履行诺言、一诺千斤,为民服务不走样,将活动做彻底、做扎实、做到位。
(二落实‚三比‛,转变党员干部作风。继续以活动中‚三问三比一承诺‛中的‚比学习、比服务、比贡献‛活动为平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服务群众的主动性、无私奉献的积极性,用良好的干部作风带动街道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一、基本理论概述
“模拟联合国”简称“模联”,是指当代青年学生模仿、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联合国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而举行的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联合国会议”的流程,自主地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为出发点,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这也是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应用,其目的是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达到教育平等、乐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欢—乐学,即由被动学习到发生兴趣再到“乐之者”陶醉的学习状态。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让自己的学生达到“乐学”的学习状态。在对实践的指导中,笔者不断发现模拟联合国活动中乐学的教育意识有其深远的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后学习理论的又一场变革,它主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关注个体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模联”对其背景、立场文件的理解等,要求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自主地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对于高中阶段教育来说,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参与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他们对自身经验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模联”乐学的原因分析
1. 教学主体的改变。
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知识延伸的时代,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模联”乐学的原因之一。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及外界辅助,通过独立分析来解决问题,最终完成学习目标。笔者指导的《东南亚童工问题》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代表的国家,自主研究东南亚童工产生的历史背景,曾遇到的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行动和取得的成果,且要重点研究这一问题给本国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教师不需要逐一分析,而是要给学生一个总体的框架,让学生有一个分析问题的方向,然后借助电脑、书籍等分析议题,给出一个符合代表国利益的解决方案。学生最终给出的方案,要能得到“多数国”的理解,模拟联合国活动的独特性便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
2. 责任意识。
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学生代表外交官出席会议,面对的问题再小,涉及的也是国与国的问题。因此,代表要对该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全面了解,还要了解世界局势。学生代表每提出的一个动议或许会影响到本国的利益,学生代表对动议观点的阐述又或许会得到一些“同盟国”的支持,也或许使原有“同盟国”产生不满的情绪而分崩离析。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利益与国家力量是决定性因素,要求学生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对自己的所说及所做要考虑到对本国今后发展的影响。因此,这是一个竞技的舞台,更是一个培养责任感的舞台。
3. 合作精神。
模拟联合国之所以让学生乐学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合作。学生从“国与国”竞技中的相互依赖转变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这种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善良、平等、公正、友爱、宽容、聪颖、诚实等优秀品质,这也是国际理解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无论在哪一个委员会,无论是代表哪一个国家,都需在小组合作中得出观点。小组合作首先要明确立场,即代表国在大会上将要起到的作用,这些发展可能性不确定或者不能预测的事件,实际上由大会前的准备工作所决定。在合作中,学生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定位,在双代表中有的作为主要陈述人,有的作为大会的记录人。在发表中,每个人都力争在理解中寻求最大的合作伙伴,最终使得“立场文件”能够通过。
三、“模联”乐学引入常规教学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师问题的设置要具有世界开放性。
教师要适应课堂及时转变观念,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所有问题的设置都要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出发点,问题要有发散性、代表性,不同的学生对待问题的理解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问题回答的把握,可以站在世界的角度,从世界统一性去辅助学生理解问题。具体科学与哲学相结合,在个性中不断提出问题,最终达到共性的统一。
2. 倾听学生,理解学生。
高中常规教学每节课时长仅40分钟,教师有大量的知识要传授,课堂提问的次数少之又少,并且学生回答问题稍出差错教师就会立刻打断,学生自主探究的天性就这样夭折了,“乐学”也就无从谈起。而“模联”给每一个发言者的机会是平等的,每个代表都会立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发言精彩,如超时也不会有人打断代表的发言。所以,笔者认为,倾听、理解学生的发言是常规教学中必须要强化的,在此基础上启发式提问、尊重差异、循序渐进式教学,最后达到让学生擅长“发问”,笔者相信那时的教学一定会达到我们所期盼的乐学好思的境界。
3. 学生要设立定期目标。
常规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设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价值情感目标,缺少个性化目标。在常规教学中,教学目标应与学生自身情况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设立不同的目标,逐步实现分层目标。“模联”在活动中,分为中文场与英文场,有三个不同的委员会,每个代表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委员会,在不同的会场实现自己定立的目标,进而不断地参与进去,实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