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诗五首课件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诗五首课件(精选4篇)

初一语文诗五首课件 篇1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迁家山东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供奉翰林时期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峨嵋山月歌》意境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初离乡土,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离开故土深深依恋;另一方面,踌躇满志,冀望遍游四海以实现远大理想。因此,外在的画面之优美与内在感情之深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关于古时“折杨柳”的习俗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李白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惜别,折柳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情。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杨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对友人的一种美好祝愿。古人在诗词中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姜夔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就连听到《折柳曲》也会触动离绪。结 构 诗中情致理趣鉴赏1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边。这是地道的南国水乡风光。为什么一开篇诗人就写景呢?从“但见”二字我们可以窥知诗人心中的奥秘:原来他太寂寞了,深盼有人来此,可是不见人来,但见群鸥,也就只好日日与鸥鸟为伍了。诗中情致理趣鉴赏2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上句承前,意思是既无人来,也就懒得去扫门前的花径,由它凌乱下去,表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只好甘守寂寞了。这其实正是为下句作铺垫,因为下句说的就是“客至”,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已多日不闻敲门声了,颇有冷落之感,这天忽闻有人敲门,急忙跑去,开门一看,惊喜万分,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来了,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生气盎然。诗中情致理趣鉴赏3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这不是客套话,句句都是实情。老朋友来得突然,草堂距市镇又远,备办来不及了,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来招待,更显出主客之间的深厚友情。诗中情致理趣鉴赏4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从“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更增加了欢快的气氛。至此结束全诗,余味无穷——邻翁来了没有呢?这用不着交代,当然是来了。

四、旅 夜 抒 怀

重点全解 词语解释(1)实词 危樯独夜舟 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星垂平野阔 阔:开阔,广阔。名岂文章著 名:名声。(2)虚词 名岂文章著 岂:哪里,怎么。(3)成语名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文言句式 飘飘何所似 :宾语前置。《旅夜抒怀》艺术鉴赏 1.寓情于景 一二句写近景。江岸低平,微风阵阵,夜凉如水,细草在微风中似乎丝丝作响,夜静人眠,但诗人难入梦寐。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停泊在月夜的江水里。“独夜舟”三字是诗眼,“独”表面指船,实是写人:孤独、寂寞。试想,战乱时节,拖家带口,漂走异乡,苦况万千,自不待言,更何况此去能否由蜀而楚、由楚而入中原,身归故里,万难料定。前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远景是历来传颂的名联: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垂”反衬原野辽阔无边;纵目江上,明朗的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涌”衬大江激荡奔腾。诗人巧妙的用自然景物间的相互映衬,来表现夜色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腾:悻悻地吹地面,才显出原野的广阔,而原野广阔,才能看到星星垂挂地面。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消逝„„ 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去蜀》)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逆料„„ 总之,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含在这景物描写之中,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旅夜抒怀》艺术鉴赏 2.直抒胸臆 诗的颈联,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出是有深意的,因为这两件事关系到一生的命运。诗人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算给了他一些宽慰。然而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不能得官以实现其本志,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这样看来,这两句显然有主、宾之分:上句说“名”,只是作为烘托;下句说“官”,才是正意所在。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 诗人没有说出来,但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却不难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挤。为什么不说呢?那是因为诗人不愿怨君,也不敢怨君。这一点,我们从他三年前在梓州写的“圣朝无弃物,衰病已成翁”(《客亭》)也可以得到证明。总之,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身世飘零,灵魂愁苦,像什么呢?不正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吗?“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对人生孤独命运的烛照,对天万物的洞察,使诗人很快即景自况,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命的对等物。诗人以沙鸥自况,巧妙而神形兼备的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刻内心无限的愁怀与苦绪、无限的哀叹与无奈,浸洇出一生坎坷、漂泊无依、前途渺茫的伤感。重点全解 词语解释(1)实词 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亲朋无一字 字:书信。凭轩涕泗流 轩:栏杆。涕泗:眼泪和鼻涕。(2)虚词 凭轩涕泗流 凭:依,靠着。(3)成语名句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4)古今异义 凭轩涕泗流 涕:古指眼泪。今指鼻涕。登 岳 阳 楼 《登岳阳楼》赏析1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那时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但只叙事,不说情,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接着就给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片浩浩荡荡,“东至于吴,南尽于楚”、“上连于天,下连于地” 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颔联十字,不仅写出恢宏伟丽的气势,而且诗人的博大胸次、平身遭际也隐藏其间。《登岳阳楼》赏析2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是说亲朋绝少,没有抵价万金的音讯,孤苦一人,只有一叶小舟漂泊相随。字字状凄凉,句句能落泪,困苦潦倒情状已明矣。是的,诗人自离夔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归。但杜甫毕竟是杜甫,从他的遭际、出身到所熏染的思想文化和人文抱负,都不同于他的同道,没有李白的洒脱,也不像杜牧的浮浪,没有白居易的平民化,也没有李商隐的想象力,他就是他,没有只停留在个人痛苦上,而是以国事为念,因此,“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北方不宁,戎马纷纭,尤其是当时吐蕃犯边,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却壮志难酬,转徙江湖,能不扼腕长叹、涕泪纵横吗?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登岳阳楼》雄浑阔大的意境 咏洞庭名句,论文,范仲淹之《岳阳楼记》已写尽矣,尤其览物之情翻出忧乐之意,高绝千古;论诗,先有孟浩然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后有杜甫的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足以压倒后人。有了孟杜之诗,是否会有“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丢笔之叹,不得而知,但地因人著,楼因诗名,却是不争的事实。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而杜诗则扩大到了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进去,这样的境界如果不是胸中大有丘壑,是写不出来的。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这要归功于“坼”“浮”两个字炼得好。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庄子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洞庭湖能负载日、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前人评这两句诗说:“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是有道理的。课后练习第一题答案 2.(1)《客至》:前一层叙客人到来;后一层叙以酒相待。(2)《旅夜抒怀》前一层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后一层抒发自伤飘泊之情。(3)《登岳阳楼》:前一层写登楼及洞庭景观;后一层抒发忧国之情。课后练习第二题答案 1.例如《阁夜》中,以“鼓角”“野哭”写乱世之音,以星影“动摇”暗写乱世之象,都寄托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在这样的景况下,他独处天涯,远方亲友,音信全无,这自然又勾起了身世凄凉之感,然亦无可奈何,只能“强移栖息一枝安”而已。详见“鉴赏要点”。2.例如“星垂”一联,出句写天地之广大,对句以江流暗示岁月的流逝。天地虽大,而诗人不过是其间的一只沙鸥而已,这景况又何等凄凉;更何况岁月不停流逝,此时他已到垂暮之年,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可见,此联虽是写景,却又寄托了诗人的身世凄凉之感。思考:《客至》尾联忽转别意,写自己想邀邻翁过来喝酒,突然撇开客人不提,“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写是不是离题了? 表面上看是把客人撇开了,可仔细一想,却发现这是在进一步写客人,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诗人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将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这种写法既巧妙,又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回味不尽。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客 至(感情发展脉络)(风格)(关键词句)皆春水、但见 寂寞 不曾、今始为 惊喜 无兼味、只旧醅 诚挚 相对饮、尽余杯 欢快 清新 明快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此前,诗人经过四年的流离生活,来到了尚未遭到战乱骚扰的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建成;饱尝颠沛流离之苦的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诗人因之借《江村》诗题,放笔咏怀。本诗()三字统领全篇。事事幽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村”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幅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图。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翠,梁间燕子,时来时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鸥,忽远忽近,相亲相近。安定详和,让人陶醉。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但有故人供禄米”一作“多病所需唯药物”,你认为那一句更好? 我认为“多病所需唯药物”好,此句是说自己身体不好,除此之外一切都让诗人满意,生活安定,诗人心情非常好,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漂泊之后渴望安定生活的强烈心情,以及得到暂时满足之后的兴奋和心情的轻松。而“但有故人供禄米”一句标明是人依靠朋友生活,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不能表现诗人的快乐心情。“但有故人供禄米”好,表面虽为喜幸之词,骨子里却包含不少苦情,使人有怅怅悲酸之感,这正符合杜甫当时的处境,同时也显其诗歌一贯的“沉郁”之风。导入语 提起杜甫,人们的第一印象不外乎两个字:愁、苦。“愁”乃为遭际不平而生,为忧黎元百姓而来;“苦”乃自诗人忧患意识所致,使追求中的痛苦、凄苦。带着官场的贬斥与失意,带着离乱的艰辛与疲惫,公元759年7月,杜甫终于弃官入川。四川毕竟因路遥山阻,未遭受安史之祸,生活相对安定。十几年漂泊的灵魂更该可以寻觅一处栖息之地了。但命运似乎注定要与这位伟大的诗人过不去;在成都草堂里,他仅仅有几个月的欢欣与平静,其余须臾难离的仍然是一个“苦”字;这不,好友严武的猝逝,很快使杜甫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再度孤独无靠,他只好带着家人离开成都,开始了又一轮漂泊。《旅夜书怀》便是乘船沿岷江而下再入长江而东、途经渝州至忠州时所作。“旅”字暗扣飘零之苦,“夜”字隐含前路难定。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背景介绍: 《旅夜书怀》写于他从成都到渝州、忠州的途中,当时的杜甫已满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动荡,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 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找出本诗的诗眼并简析。“独”字是诗歌的诗眼,因为这首诗就是表达诗人孤寂之情的。诗中的夜舟、沙鸥都是诗人命运的写照。名句鉴赏: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句写天地之广大,对句以江流暗示岁月的流逝。天地虽大,而诗人不过是其间的一只沙鸥而已,这景况又何等凄凉;更何况岁月不停流逝,此时他已到垂暮之年,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可见,此联虽写景,却又寄托了诗人的身世凄凉之感。)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两句诗即景抒怀,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诗人的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能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诗人辞去官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由此可见诗人心情之悲愤。旅 夜 书 怀(关键词句)(鉴赏要点)(风格)微风岸、独夜舟 垂、阔、涌、流 寓情于景 岂、著、应、休 飘飘、一沙鸥 直抒胸臆 凄凉 沉郁(感伤身世之作)

五、登 岳 阳 楼 古时登高之作,不外乎两类,一是着重绘景,以景娱情,多是乐景、思情;二是借景抒情,景为表,情为里,情为主,景为辅。岳阳楼,乃古岳州巴陵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广阔”,自唐以来,即负盛名,为历代迁客骚人登临赋咏之所。唐大历三年春,杜甫由夔州出三峡,在湘江一代漂泊。当时“史乱”已平,王朝盛景不再,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诗人一面感叹国事日衰,一面哀叹自己飘零无根,所以一登之下,“湖山归眼,忧乐到心”有说不出的况味。导入语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知人论世: 《登岳阳楼 》作于大历三年(768)冬,这年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夔州,又出蜀东下,经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辗转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阳市)。此诗就是诗人的登楼抒怀之作。诗中将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感和凄凉身世之情表达到了极致。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日月象是漂浮在湖面上。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却随孤舟到处飘流。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分析诗歌,说说诗人心情有那些变化?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欣见胜景 感慨身世 忧国忧民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试分析“坼”与“浮”二字的好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历来被认为是咏岳阳楼的绝唱,试与孟浩然就以歌咏洞庭的名句“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作比较赏析。《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目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 “吞几云梦”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是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而杜诗则扩大到了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进去,这样的境界如果不是胸中大有丘壑,是写不出来的。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壮阔景象。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1)杜甫的心情是:___________(2)曹操的心情是:___________ 壮志未酬 豪情满怀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虽穷困潦倒,但襟怀却无比宽广,就本诗内容,试作简要分析。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到国家,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与洞庭湖的阔大壮伟的气象达到和谐统一,使情感与景物相得益彰。* 李 杜 诗 五 首 导语: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今天,我们从唐代成就最高的两位大诗人的这五首诗入手体味一下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诵读提示并背诵: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候的作品,受诗人诗歌风格的影响,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因此朗读时应用舒缓语调,略显深沉而不露痕迹。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内容感知: 秋天夜晚的峨眉山,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中,一直伴随着行船向下游流去,直入岷江。我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今天要离开蜀地,再也见不到你了。一路上思念着你啊,渝州就在眼前了啊。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问:这一句话既有明写又有暗写,明写的是什么,暗写的又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无论河水怎样流动,“水中月”也不会随之流走,月随水流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观月者也顺水而去。因此,此句明写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月” 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试从时间、空间角度切入,进行赏析 一般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28字中地名凡五见,共12字。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二、春夜洛城闻笛 导入语 李白24岁时就走出四川,告别亲人出外远游,坐船东下,出三峡,过荆门,达江陵,游洞庭,登庐山,到金陵,住扬州。27岁时离开扬州,经汝海,达安陆,结婚定居。安陆北望,汝海茫茫,嵩岳耸峙,再往北就是东都洛阳。这样李白就以安陆为归宿,从开元十九年开始三游洛阳,圆了他畅游帝乡的梦想。李白第三次游洛阳,是他受招入宫的第三年。初入宫,玄宗对他异礼有加,命为待诏翰林,此时的他认为青云有路,可一展宏图。然而事实却使他大失所望,玄宗将他作为文学侍从,供其娱乐而已。久之,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感到厌倦,就浪迹酒肆。“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正是他此时的生活写照。到天宝三年春,上书乞请还山,玄宗同意,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会见了当时正在洛阳的杜甫,双子星座,珠联璧合,成为中文学史上的佳话。之后思归故里,写下这首诗。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诵读提示并背诵: 这首诗系因诗人厌倦飘零、思归故土而作,很可能是诗人在彻夜不眠之时写的,表达了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内容感知: 不知从谁家的窗户里悄然飘出了阵阵悠扬的笛声,这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在夜里倾听一支表达惜别之情的《折杨柳》曲,谁能不勾起怀念故乡之情呢!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第一句“谁家玉笛暗飞声”,王尧衢《唐诗合解》说:“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谈谈你对 “暗”的含意的理解。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成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的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东风满洛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散入东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2002全国高考题)“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这首诗是诗人客居洛阳时所作,描写的是夜深人静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请简要分析。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歌最后两句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请简要分析。作者并没有直接细数情多深、意多长,也没有陈述自己伫立江边以目相送的时间有多久;但我们仿佛看到作者李白久久伫立楼前以目相送,船越行越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蓝天尽头遥远的水天相接处,最后只能看见长江仿佛是流向天边。这就委婉含蓄地写出了友谊之深长和心情之惆怅。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耐人咀嚼,让人回味无穷。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背景:

《客至》作于上元二年(761)。因为友人的帮助,杜甫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生活也较为安定,时常与田夫野老往来。一次,一位崔姓县令来访,杜甫十分高兴,不拘礼数,殷勤待客,并写下了这首诗。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诵读指导,把握全诗基调: 开阔明朗而又轻松愉快 亲切、平易,切忌夸张 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这首诗前一层写诗人在村居寂寞之中忽有朋友来访,表达了喜出望外之情;后一层写诗人仓促中只能以简易的酒菜待客,然欲呼邻翁来陪饮,以尽宾主之欢,表现了诚朴、率真的态度,可见双方友情之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 篇2

八年级语文的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与当今的文化可谓一脉相承,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传承。古诗文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希望你们喜欢。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4.了解五首诗的创作背景及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饮酒》和《己亥杂诗》

一、导语设计: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香的意境,精炼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着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起,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

二、学习《饮酒》其五

三、1.请学生回忆陶渊明的有关情况

2.介绍写作背景:《饮酒》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弃官归隐的第20年(417年)写成的一组五言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二十首,以这一首最为闲雅有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饮酒》录音,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指导朗读。(3)理解大意

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就好像心静自热凉一样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4)课文研讨。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5)欣赏品味。.(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己亥杂诗》

1、简介作者:龚自珍(1792—184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进士。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日《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2、朗读全诗

3理解大意: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行路难》

1、回忆李白的有关情况。

2、简介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二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悲愤而写了这组诗。共三首。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3.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4、探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义。(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第三课时

一、研析

1.解题。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理解大意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2)群童抱茅——悲(3)长夜难眠——哀(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二句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t冷似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8.归纳总结: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第四课时

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解题。2.研习课文。(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初一语文诗五首课件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理解分析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和其忧国忧民的意识;

(2)、学习抓住“诗眼”,赏析古代诗歌。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2)会分析《哀江头》一诗中运用的对比、衬托、用典的写法;(3)了解《蜀相》一诗中所运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4)理清《又呈吴郎》一诗的思路;

(5)感受《登岳阳楼》中“坼”与“浮”字所带来的艺术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

4、教学重点:认识杜甫的诗歌往往结合时事,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教学难点: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

6、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

二、课时:3课时

三、了解作者

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四、教学过程:

月夜

【导入语】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下品);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中品);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上品)。这三句诗,如果排名次,哪一句最好?哪一句最差?为什麽改一个字能如此之神奇?画要点睛,诗歌重眼。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曾于健康瓦棺寺画维摩诘像,点睛之日致万人空巷。

【感受诗眼】

1、诗眼的内涵: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其中,位于某联、某句中最富有诗歌意境,最精炼传神的具有生动性或情趣性的字词句也叫做炼字。

2、诗眼的位置:(1)在题目中:如《书愤》、《春夜喜雨》。(2)在诗句中:《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品味诗眼】

1内容定位:体会意境,联想与想象。

(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释。(4)、看内容。

译诗:今晚鄜州的月亮高悬,我的妻子只有一个人独自看着月亮。我怜惜远方幼小的孩子,他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倚靠在薄而透明的纱帷之下,月光照进来,将两人脸上的泪痕照干。

(5)分析诗歌。

比较两幅图,哪幅更符合此情此景?(一幅突出儿女,一幅突出妻子)

参考:第二幅,本诗突出的是闺中,即妻子。小儿女只是侧面描写,对比衬托出妻子的“独看”,小儿女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这更增加了妻看月时的孤独感。施补华也说:“儿女不解忆,则解忆者独其妻矣。”(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这里的诗眼是“独看”)。

为什麽主角是“闺中”,作者不是杜甫吗?

明确:诗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明明是杜甫思念鄜州的家人,但他却不直接道出,而是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妻子在鄜州对月思念杜甫:妻子正在鄜州对月思夫,但孩子们还不晓得想念身陷长安的父亲。妻子在月下伫望时间长了,露水沾湿了她的头发,清辉使得她玉臂生寒。妻子在想:何时才能团聚呢?(教师引导,由此可见,这里的诗眼是“双照”)。

全诗的诗眼:独看,双照(另一种说法,有人将“忆”字作为全诗诗眼也可以,将“忆”字作为全诗诗眼是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大局。将“独看”与“双照”作为全诗诗眼是从局部出发,着眼于具体)。

2活用定位:移位意更深(此种诗眼更专业的说法叫做炼字。倘若考试时叫我们找出全诗诗眼,我们就找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字或词。倘若是叫我们找出哪个字用得最好,那就是炼字)。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全联的句眼:湿,寒。

参考:湿:沾湿;寒:寒冷,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雾气使妻子的头发被沾湿了,清朗的月光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课堂练习】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垂、涌)

2、《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全诗诗眼:望,怀

全联句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课后练习: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

【考试链接】

考试链接-----分析诗眼意蕴的题型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含义最深的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1,解释字。2,解释话。3,答手法。4,答思想感情

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作业布置:预习《即景抒情诗四首》。

板书设计: 哀江头

【导入语】

播放古筝曲《哀江头》视频,并介绍:唐代诗人杜甫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天,沿着已被叛军攻占的长安东南的游览胜地曲江行走,想起安史之乱前,这里一到春天游人如织,车马繁华,现在却遭受严重破坏,游人稀少。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哀痛欲绝,写下一首名诗《哀江头》。乐曲《哀江头》即根据这首诗意而作,共分为1.引子2.慢板与中板3.激动的快板4.慢板的再现5.尾声。曲子以古朴苍劲、悲愤幽怨的音韵表现了诗人独立江边对昔日繁华的回忆及对家破人亡的遗恨,分别表达了悲愤,悲泣,悲痛,悲哀等复杂的心情。我们欣赏完了这首曲子,现在来欣赏这首诗。

【整体感知】

提问:从时间上说,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全诗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忆昔霓旌下南苑”至“去住彼此无消息”是第二部分,写安史之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盛景及李杨二人的悲剧。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诗人在沧桑巨变时的哀思,总结全篇。

【内容解析】 第一部分:

吞声:不敢出声。潜行:偷偷地行走。

住在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的偏僻之处。江边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

1、诗人为何哭?是怎么哭的?为什么要这样哭?

明确:长安已被安史叛军占领,作者睹物伤怀,因而痛苦。诗人是“吞声哭”(“潜行”),因为长安被占领,笼罩着恐怖气氛,所以诗人不敢放声痛哭,不敢光明正大地行走。

2、诗人在江头看到的景象有什么特点?哪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诗人看到长安沦陷后的曲江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锁”和“为谁绿”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细柳袅袅,茵茵蒲芽,生机盎然,景物是很美的。“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教师承接语: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作者想起了什么?他的思绪飘到了哪里)。

第二部分:

生颜色:生出光辉。

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翻身朝天仰射云中飞鸟,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离去的和留在人世的彼此没有消息。

3、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诗人忆起什么?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如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特点?

明确: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诗人忆起安史之乱前的曲江,那时它是一片繁华盛景,从“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唐玄宗一行排场很大,彩旗飘扬,豪华奢侈,连南苑中的万物都生发光辉(教师承接语:这两句是总写昔日之繁华。那么,诗人是怎样具体描绘的呢?我们接着看后面的内容)。

4、“同辇随君侍君侧”和“一笑正坠双飞翼”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由此可看出作者对帝妃游曲江的态度如何? 明确:这两句暗用了汉代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其用意就是讽刺唐玄宗荒淫好色和杨贵妃的骄纵得意之态(教师承接语:如此骄奢淫逸的李、杨二人,结局如何呢?我们再看“明眸皓齿今何在”到“去住彼此无消息”四句)。

5、李、杨二人的结局与“忆昔”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此写来,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李杨两人的结局与她们当年的荒淫骄纵有因果关系。对比强烈,效果明显。如此写来,既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又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

第三部分:

臆:胸,这里指胸前的衣裳。

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襟,江草的生长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走向了城北。

6、怎么理解“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这两句?作者为何“欲往城南望城北”?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哪两句?

明确: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衣襟;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草自枯荣,永无尽期。这是用无情衬有情,而更见情深。作者因为忧心如焚,哀痛极深,因而一时懵懵懂懂走向了城北,走错了方向。最后两句与开头的“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照应。其中“胡骑尘满城”写出了叛军密集的巡视,营造出恐怖的气氛,这就是诗人要“吞声哭”“潜行”的原因。

【总结】 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蜀相 【导入语】

在卧龙岗,有一副对联,对联说“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副对联陈述了谁的事迹?(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了后世人的尊敬,有许多诗人写诗来纪念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怀念诸葛亮的诗歌,杜甫的《蜀相》。

【字词、译诗】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汉代成都织锦业发达,朝廷曾在此设锦官专管,故称为锦官城。

森森:形容树木高大茂密。

自:独自。

空:白白地,徒然。

两朝:指刘备、刘禅两代君主。

开济:开创大业,济国安时。出师:出动军队,指诸葛亮多次出兵伐魏。

丞相的祠堂到哪里去寻找?它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映照着台阶的绿草独自呈现出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然地唱着美妙的歌声。刘备三次频繁拜访,同他商议统一天下的大计,他辅佐两朝君主开创大业,济国安时,体现了老臣的赤胆忠心。可惜出征还没有获胜,自己却先死去,这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泪满衣襟!

【内容解析】

1、诗歌四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首联以问答形式,写出了武侯祠的地理位置。颔联,写入祠后所见所闻。颈联,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尾联,叹惋诸葛亮的壮志未酬。

2、中国古代诗歌十分注重景色的描绘,在这首诗中很明显也有景色的描写。请同学们思考,诗中哪几联在写景?在景物描绘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叫做什么写法?

明确:本诗首联、颔联写景。首句从“丞相祠堂”写起,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第二句“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柏树之所以高大茂密,是因为没有人去砍伐它们,爱惜这些柏树,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诸葛亮的爱戴。颔联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这两联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3、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四句,表达了他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

4、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又呈吴郎 【导入语】

陕西民歌中有一句歌词说“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是一个影响广泛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忠君爱国,体恤百姓,深受百姓欢迎,写了许多反映百姓痛苦生活的诗歌,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即《又呈吴郎》。

【写作背景介绍】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流离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转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吴姓亲戚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不允许别人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于是写此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因此这一首题作《又呈吴郎》。呈:呈送,尊敬的说法。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与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以让吴郎易于接受。

【字词、译诗】

扑:打。

任:任凭,任由。只缘:只因为。

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即:立即,马上。

便:就。

任真:听其自然,率真任情,不加修饰。

征求:指赋税征敛。

我任由西面的邻居在草堂前打枣,她是一个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妇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呢?只因为怕她恐惧,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妇人立即防着你这个远客即使属多事,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了。贫妇人已经对我诉说了因为赋税征求,贫穷到骨。我正由此联想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泪湿手巾。

【内容解析】

1、诗歌各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是怎样劝告吴郎的?

明确:首联写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颔联写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颈联写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尾联写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诗人先自叙以前事以启发吴郎,接着委婉劝吴郎,最后指出人民贫苦的根源:一是苛捐杂税,一是战乱连连。

2、本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普通的打枣小事

人民的水深火热

老泪纵横(教师点拨)。

本诗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例证!同时也说明,在此艰难的岁月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以共渡难关(教师补充:最后两句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登岳阳楼 【导入语】

洞庭湖上,一岳阳楼,古往今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一楼何奇?一楼不奇。奇的是众文人的才华,众文人的情怀。孟浩然曾在洞庭湖边描绘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就是孟浩然的大气。其实,像孟浩然这样的大气人物是从不会寂寞的,就像我们今天即将学习的杜甫,也留下了千古佳作——《登岳阳楼》,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杜甫简介】

杜甫,字 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

少陵野老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杜工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6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诗史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李杜”,被人誉为“ 诗圣”。

【背景介绍】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字词、译诗】

无一字:指音信皆无。

涕泗:眼泪和鼻涕。

轩:栏杆。

我从前就听说过洞庭湖名胜,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湖浩瀚无边,好像要把我国东南方向的吴和楚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亲戚朋友没有一点音信,只有年老多病的我生活在这一叶孤舟之上。战争的硝烟仍旧弥漫在关山之北,我靠着栏杆遥望,不由得老泪纵横。

【内容解析】

1、“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昔闻”二字说明对洞庭湖渴望向往已久,“今上”二字说明如愿以偿甚喜,这里将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登楼时的喜悦。

2、颔联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哪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明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坼”和“浮”。“坼”字,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富有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天地和日月星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显得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宏伟奇丽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3、颈联和尾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颈联写凄凉落寞的个人景况。尾联写诗人想到不息的战争,老泪纵横,这是他忧国忧民的体现(教师补充,由此可见,诗歌首联引题,交代背景;颔联写景,写出了洞庭湖的宏伟磅礴;颈联写凄凉落寞的个人景况;尾联写不息战争,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广阔胸襟。这使得整首诗意境宏大,情调悲壮)。

4、诗歌前两联的“景”和后两联的“情”有什么关系?

明确:前两联写景,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磅礴,宏伟奇丽。后两联写情,写出了作者孤老病弱的现状和忧国忧民的心情,表明了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伟大胸襟。诗人眼中洞庭湖的阔大形象与他的博大胸怀相呼应。此时,在诗人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总结】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互相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30、《诗五首》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五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每首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悟诗歌的表现手法。

4、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悟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题

1、给下列字注音 珍羞(xiū)金樽(zūn)歧(qí)路 投箸(zhù)塘坳(ào)大庇(bì)突兀(wù)瀚海(hàn)挂罥(juàn)风掣(chè)狐裘(qiú)岑参(cén)

2、通假字

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同现,出现。

3、词类活用

中军置酒饮归客:名词作状语,在中军帐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形容词作动词,花。

4、填空题:

(1)《饮酒》作者,(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2)《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诗歌风格,雄奇豪放,想像丰富,意境神奇,善用夸张。(3)《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字子美,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别”)。(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岑参)。

《饮酒》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简介作者。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饮酒》的写作背景(见参考)《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四、研习新课

1、诗人身处“人境”,为何却说“而无车马喧”?

这里所说的“车马”意指达观贵人的高轩,也就代表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强的交往。归隐田园,虽说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了官场的烦扰,所以说“而无车马喧”。

2、提问:“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什么?

其原因就是“心远地自偏”,即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3、诗歌的名句是哪句?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悠远、恬淡的乡村生活画卷。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将诗人会心于南山,怡然自得的悠然之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4、“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指什么?

指诗人从自然与人的和谐中领悟到的人生理想,是诗人厌恶官场、追求安闲、自由的田园生活的愿望。

5、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真意,获得恬然心境的思想感情。

6、学生背诵全诗。

五、小结:写作特色:

1、将说理、抒情、写景融为一体。

2、语言朴素自然。

《行路难(其一)》

一 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师: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如1:“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2:“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3:“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4:“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教师讲解)《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二)学生初读诗歌,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明确: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三 研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诗歌前四句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李白离别京城,朋友们为他设宴饯行,而且宴席十分豪华。然而禀性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不能食,心茫然”。从而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平的心情。2、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心情是苦闷的。从“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因为诗人心中充满着难以排遣的烦恼,“停杯投箸”无法下咽,“拔剑四顾”心意茫然。

3、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比喻什么?

明确: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蕴涵着有无限的悲慨。

4、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

明确: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

5、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

明确:此句诗诗人用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执著的追求。

6、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乐观自信。

四、写作特色:比喻、典故的运用。

《己亥杂诗》。

1、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2、研读诗歌

(1)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方面是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一方面是逃离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2)如何理解后两句?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学生可广泛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自己的独特见解。)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量。3.小结: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4.朗读并背诵诗歌。

写作特色:前两句抒情叙事、后两句抒情议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第二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由学过的《石壕吏》导入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士大夫家庭,怀有“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却因奸臣李林甫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俘,757年逃出虎口,投奔肃宗,任左拾遗。759年,关内大饥,遂弃官西行至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盖一间茅屋栖身。后遇大风吹破此屋,作此诗歌。

二、阅读课文把握内容

三、概括文章每节的内容。

一节、写秋风破屋,卷走茅草。二节、写群童戏虐,诗人叹息。三节、写屋漏床湿,彻夜难眠。四节、推己及人,忧国忧民。

四、赏析诗歌

(一)赏析第一节

(1)开篇首句让你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吗? 想到狂风咆哮之中岌岌可危的茅草屋。诗人当时的心情是焦急万分的。(2)找出第一节中的动词试分析? 明确:“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等动词细致地写出风吹茅草的情状。诗人对茅草的关注,透露着对现实生活的焦虑,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处境的窘迫。(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第一节的画面?

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二)赏析第二节

(1)、此节作者是什么心情?

明确: 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

(2)群童为何抱茅?诗人真的骂他们为“贼”? 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骂他们为“贼”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3)“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三)赏析第三节

(1)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这就该到第几段了?(生:第三段)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2)诗人为何长夜难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如何理解?

从眼前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然后又回到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

“何由彻”与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望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同时 “长夜沾湿何由彻?”还有一语双关的深层含义,诗人从眼前景想到过去事,推想到未来,自己、国家不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吗?深重的灾难,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四)赏析第四节(1)“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明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怎样理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诗歌中作者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寒士”牺牲自己的愿望,这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的表现和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博大胸襟的展示。

(3)像这首诗一样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读过哪些?搜集其中的名句,加以整理,并在课下与同学交流。写作特色: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

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歌流派,一是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二是边塞诗派,以岑参、高适为代表。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齐读题目)

二、解题:

本诗在体例上属于“歌行体”,唐诗中以“歌”为篇名的作品很多,比如我们已经学习过《登幽州台歌》。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咏雪之意;“送武判官归京”交代了送别的对象,点明了本诗“送别”的主题。

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唐朝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少帝王好大喜功,再加上为了维护边界安全,边关战事不断。当时的政府又实行重边功的人才选举政策,从军戍边成为当时知识分子获取功名的重要途径。不少知识分子或从军、或出使边关,因而能够体验边关战争生活。这种争赴边关的社会风气促使边塞诗创作不断发展繁荣。岑参曾两度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塞外纷飞的大雪中送别归京的友人,写出了著名的七言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思考:诗歌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塞外雪景(咏雪)和送别两方面。

四、研读诗歌:

(一)分析咏雪部分

1、找出描写塞外雪景的诗句?具体说说这些句子分别写出了此时边塞怎么的特色? 诗句:胡天八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 体现出边塞风光的奇丽特色——表现在奇事:八月飞雪,万树梨花。

奇寒:狐裘不暖,角弓、铁衣。

奇景:冰层百丈,愁云万里。明确:诗人写雪构想奇特。

2、开篇两句是如何突出边塞的气候特征?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开篇奇突。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名句,你认为它妙在哪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态?

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春意盎然的意境——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

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几句如何突出边塞地区天气的奇寒?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是从人的感受、从侧面来描述边地的寒冷,这样记录边塞奇事,角度也很新颖。

5、诗人还看到了怎样的奇怪景象?试作点分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

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二)分析送别部分

1、诗人描写送别的场景也是突出了一个“奇”字,诗人如何描写送别的场景?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送别前宴会: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送别时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送别后情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你觉得此句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明确: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朋友归京,自是好事,可雪大风寒,路途遥远,归途是艰辛的,此时作者既有惜别的情意,还有一份为朋友的担忧。

4、如何理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联想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在想些什么?)

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为朋友归京而高兴、羡慕;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为友人的归途而担忧„„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5、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依依不舍

五、主旨归纳: 诗人描绘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既表达了作者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又抒发了作者因友人离别的惆怅之情。

写作特色:写景想像奇特、丰富。拓展延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形式自由,语言流畅,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练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词后问题。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惊”和“鸣”不是分别写“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

D.“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2)词中以“________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3)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_____________,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境。

答案(1)C(2)七八个星天外(3)丰收景象

上一篇:传播学概论读后感下一篇:党课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