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精选9篇)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篇1

一、立项依据于研究内容

(一)研究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发展,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出现,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全球性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最重要、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上升为政治问题。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保障广大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 国外:

1、单部门监管模式

⑴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了提高效率,减少部门职能重叠,降低联邦开支,加拿大于1996年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重组,将加拿大卫生、农业、渔业和海洋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合并,成立加拿大食品监督署(CFIA),于1997年4月开始工作。

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重组后,取得了3个方面的成效:①节省财政预算支出,1997-1998年财政的支出减少了10%;②减少机构监管的重叠,避免了不同部门开展同样监督检查的现象;③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减少了政府监管的“盲区”。

⑵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1999年,经议会通过,英国女王颁布法律,成立独立的食品标准局,成立食品安全局的法律于2000年4月1日正式生效。

在食品安全体系改革之前,英国的食品安全职能由几个中央政府部门分担,如农业、渔业、食品部,卫生部,以及地方政府。1999年,为解决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如疯牛病等),议会通过了《食品标准法》,建立独立的食品标准局(FSA),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的领导机构。FSA负有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但没有促进农业或食品发展的责任。

独立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和12名成员组成,代表公众利益对食品标准局进行管理。委员会主席决定食品政策,公开召集政策问题的讨论。

2.多部门监管模式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由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部门组成。在联邦政府层面上,有12个部门涉及食品安全监管,即: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监督局(FSIS);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局;美国农业部动植物监督局;美国农业部粮食、包装、储存管理局;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商贸局;美国财政关税局;美国财政部烟、酒、火炮局;美国环保署;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然而,美国联邦政府主要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是美国农业部的FSIS和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的FDA。

美国农业部的FSIS负责肉、禽及蛋制品的食品安全监管,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的FDA负责农业部监管之外的食品的安全监管。据此,FSIS和FDA被称作美国的两大食品安全系统(America s Two Food Safety System)。由此可见,美国实行的是多个部门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这种体制在职责和工作范围上似乎界定得很清楚,但实际上仍存在缺陷:①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重叠。②重复监督检查。③食品监管的权限不一致。

鉴于上述问题,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开始关注欧盟和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并着手美国食品安全体制改革的研究。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GAO)于2004年建议国会考虑:①制定综合性的、统一的、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法律;②建立单一的、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国内: 我国中央一级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共同负责,向国务院报告工作。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典型的多部门管理模式.按照生产、流通、消费的环节进行分段监管。根据相关文献.归纳出各部门职责及管理环六部门均有权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这种分阶段监管模式本是为了分权制衡,并实现对食品的全方位监管。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食品卫生的层次.未能上升到食品安全层面。在历次打击“假冒伪劣”的行动中.牵头者多为工商行政部门,打击重心也多是小作坊、黑作坊等“假冒伪劣”产品.对正规生产商家生产的“劣” 产品关注不多。2o08年席卷全国的“三鹿事件”充分暴露了这一特点

(2)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众多,且职能交错,难形成合力.易出现“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权力多集中在两至三个部门.易组织“联合执法”行动.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权力过于分散.“联合执法”具有天然的劣势。且过多的监管环节也易滋生“权力寻租”.不利于守法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现有实际资料,学习借鉴已有的研究,加以深化。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国内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情况的调查研究,确定本课题的作用的实际效果。

3、案例研究法:对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安等地了解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模式。

4、通过实证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思路和建议。

(二)调研方案

1、课题设计 ⑴人员组成:

崔玉凤 西安市政府研究室 主任

白湘林 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局长 万学军 西安市政府研究室 副处长 靳雷利 西安市政府研究室 副处长 王景红 西安文理学院商学院 副教授 涂兴中 市农委办公室 副主任 党建伟 农村处 主任科员 孙 杰 农村处 副主任科员

⑵、人员分工

执笔:崔玉凤、万学军、靳雷利、王景红、涂兴中、党建伟、孙杰

材料收集:靳雷利、党建伟、孙杰 调研联系、安排:万学军、党建伟、孙杰 座谈接洽组织:万学军、靳雷利、孙杰 ⑶、准备工作:

收集整理资料,加深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深入食品一线实地调研。

⑷、材料分工: 第一部分 党建伟 孙杰 第二部分 党建伟 孙杰

第三部分 靳雷利 王景红 党建伟 第四部分 万学军 王景红 涂兴中 第五部分 万学军 靳雷利 涂兴中

3、进度安排

2011年9月,确定课题研究人员,明确人员分工,组织搜集课题相关资料,对框架提纲进行讨论。

按提纲分块进行调研并搜集相关的实际数据和理论研究成果,完成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的撰写任务。课题小组进行一次交流,对课题提纲进行完善补充,对主要观点进行一次研讨。

2011年11月,课题小组成员按照任务要求进行调研,中期组织骨干人员到外地实地考察,拿出初稿。

2012年1月:小组人员修改课题,经过再次交流,进行统稿,确保课题研究质量。

2012年2月总结评估阶段:期间课题小组要进行三次交流,对撰写的内容相互完善补充,讨论定稿,送有关专家征求意见进行修改,送分管主任审示后进行讨论修改,最后申请结题。

4、课题成果取向:

⑴、服务国家与政府领导决策

⑵、服务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和商务部等部门经济工作

⑶、服务地方政府和基层一线

四、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从理论上进行再认识、认识上的再提高,进一步丰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内涵,进一步明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丰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理论研究内容,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理论研究的深化,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快形成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发展新格局。本课题在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情进行研究,在操作平面上更具切实可行的指导性,为政府统筹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使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能够顺利进行并创出独特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让老百姓享受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带来的实惠,促进我国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篇2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 不容忽视。据中新社报道, 今年我国将重点改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给广大老百姓造就一个安全可靠的饮食环境。就目前而言, 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主要靠运动式监管。一个时期一阵风, 吹完“草又生”, 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可喜的是, 在新近公布的《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 加强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 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经验 篇3

关键词: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经验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食品安全形势,美国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引入现代食品安全监管理念,扩大食品监管部门的权利,以立法的形式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预防和控制,构建更为有效的和富有战略性的现代食品监管体系,避免美国遭受蓄意污染和无意污染,以保证美国在食品安全供应方面更安全、更有效。美国的食品安全法规和监管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合理的部门设置与健全的法律法规配套,管理的公开透明性,以及管理的科学性。

一、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法律依据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食品安全立法、监管的国家,经历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

1890年,《联邦肉类检验法》的颁布标志着联邦政府食品安全立法的开始。1906年,美国颁布《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并成立了食品药品管理局。1938年,美国颁布《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标志着食品安全监管开始步入法治化的轨道。此后,联邦政府不断制定和完善法律条例,主要包括:《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令(FFDCA)》、《食品质量保障法令(FQPA)》、《联邦肉类检验法令(FMIA)》、《禽类产品检验法令(PPTA)》、《蛋产品检验法令(EPIA)》和《公共健康事务法令》等。2004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颁布实施《联邦安全和农业投资法案》。2009年,颁布实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2011年,颁布实施《FDA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该法强调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要以预防为主,并赋予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足够的资源和权利,使其能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管理食品安全。2013年初,美国对食品安全法律的大幅修订,要求在食品各个环节都必須采取预防性措施,推动现有的“反应型”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向“预防型”转变。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奠定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

在美国现有的30多部保障食品安全和社会公众健康的监管法律中,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主要有:

①《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FDCA)。FFDCA是美国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法律,核心职责是保障食品的卫生与安全,以及生产过程的卫生、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和标签的诚信度。其中规定了 FDA管辖范围包括:国产的及进口的肉类、畜禽类和部分蛋类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以及加药饲料、新型动物药品以及所有可能作为食品成分的添加剂的销售许可、规范和监督。

鉴于《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颁布后70余年里,美国仍频发食品安全事故。2011年1月4日,《食品安全现代化法》(Food safety modemizationact))制定出台,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立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食品安全现代法》对《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创新了很多制度,是美国七十多年来改革幅度最大的一次,该法强调以预防为主突出风险控制。标志着美国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正从传统的陈旧的终端监管提升到了以预防监管为重点。

②《联邦肉类检查法》(FMIA)、《蛋类产品检验法》(EPIA)、《禽类食品检验法》(PPIA)。规定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检验局监管流通环节的肉、蛋和禽类产品的安全,并对包装及标记、标识进行严格的监督。

③《产品责任法》明确规定了食品和工业产品均须适用《产品责任法》的规定,不能单独适用其他法律。

二、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美国已建立由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整体协调的统一监管模式。美国不同产品种类的食品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多达20余个。其中,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联邦组织机构有:美国农业部(US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

具体来说,农业部(USDA)下设的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负责国内生产和进口的肉类、家禽和蛋制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其食品安全权限为执行有关品种的食品安全法律。

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则负责保护消费者免受掺假的、不安全的和食品安全检疫局规定范围之外的贴有虚假标签的食品,并且负责监管各州贸易往来过程中出售的国产和进口食品,包括带壳的蛋类食品,但是不包括肉类、家禽、瓶装水和酒精含量低7%的葡萄酒饮料,其食品安全权限是执行与国内生产及进口食品(肉类和家禽除外)有关的食品安全法律。

环境保护署(EPA)负责监管农药和饮用水,维护公众的健康和环境免于遭受农药污染引起的风险,其食品安全权限包括:制定食品和动物饲料中杀虫剂残留标准、杀虫剂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发放、制定饮用水安全标准等。

为了协助以上三个主要监管部门开展工作,美国还建立了十几个其他机构和行政部门来共同监管食品安全。

三、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及启示

(一)注重风险管理,从源头预防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采取“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评估”、“管理决策的实施”、“监控和评价”等措施实施风险管理,积极有效的预防,尽可能控制食品风险,保障公众健康。明确食品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企业对食品安全承担最主要责任,要求企业进行HACCP分析及GMP生产,在种植、生产、分销、零售、服务、进口等整个食品产业链上提高防范意识和预防能力,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的建设。联邦政府加强与食品产业、消费者利益集团、各级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开发和评估新的食品污染检测方法,寻找出食品产业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针对高风险食品开展基础研究,寻找有关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的传播方式及其最佳预防措施,实现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nlc202309040631

(二)实行全程监管,及时干预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定期检查工厂、加强产品抽样检测、加强进出口产品监督、设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点,实施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对食品安全进行干预。美国政府加强对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各级政府部门相关检查人员的培训,促进其对最新的食品生产加工程序和技术的理解,并充分利用其自身独特的专业资源,研究开发新型食源性病原体检测方法和技术,实现对食品的污染情况进行快速准确的现场实时检测分析。美国政府与有关国家政府部门积极合作,重点加强对高风险食品进行检查,减少潜在的进口食品风险。通过进一步提高对进口食品进行检测的能力,提高对国外高风险食品厂家的检测效率,在入境口岸使用更先进的食品检测技术,改进进口食品的数据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对进口产品进行针对性监管,对可能威胁公众健康的进口产品进行重点抽样检查。美国政府不断完善食品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充分依靠新型筛查设施,提高定位能力和不良事件源头追踪能力,及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干预。

(三)建立食品追溯系统,实行快速召回制度

为了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更有效地监管食品流通,美国联邦政府督促企业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食品追溯系统。2002年颁布的《反生物恐怖法》规定,企业应当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记录货物进出记录。2003年美国农业部着手建立家畜追溯体系,要求生产加工者和零售者做好家畜溯源信息的记录。《鱼贝类产品的原产国标签暂行法规》要求,所有在外包装箱或者零售包装上的商标要包含原产地和生产信息。美国联邦政府要求所有进口产品需要有所有产品或材料的原产地信息。联邦政府在进行食品安全溯源信息监管时,也采用了不定期抽查检查制度,来确保溯源信息与产品真实情况相符合。除此之外,还要接受来自州、地区、以及第三方监测机构多方不同的监管和检查。

(四)加大食品安全财政投入

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制度基本成型的现在,美国每年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食品安全监管事务。2010年美国决算案中仅“健康研究和食品安全”一项就占到美国财政总预算的1.10%,为383.4亿美元,而保证食品数量与营养安全的“食品和营养援助”项目更是占到2.75%,约952亿美元,两项合计约1335亿美元,占财政总预算的3.85%。财政投入全面覆盖了初级农畜产品监测、食品安全监测及检测、食品营养服务等。巨大的财政投入为美国食品安全监管和研究提供了可靠保证。到2012年预算中,上述数据继续放大,与食品数量及质量安全有关的财政投入比例达3.89%。2010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决算数据显示,用于我国食品安全财政投入约占财政总支出的0.34%。“医疗卫生”项目下用于“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的决算为124.52亿元,其中用于食品药品安全的投入为12.16亿元;而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入为39.75億元,仅占农业总投入的1%,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

(五)严格追究食品安全事故刑事责任

联邦最高法院认为食品药品的质量以及供求环节控制在生产商和销售商手中,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消费。因此,食品药品企业的管理者须承担高标准的注意义务。联邦刑法严格食品安全刑事责任,不问主观过错的刑事责任,只要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或导致法律规定的某种结果发生,就可以对其起诉或定罪处罚。在诸多食品类犯罪中,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对危害结果或危险不存在明知和故意,只要造成了人民的不健康就将被施以刑罚,使得保障食品安全的严格责任在司法实践中更具可操作性。

注:本研究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的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编号:2013BAK04B01)资助。

作者简介:

郭慧馨,女,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葛健,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丁毅,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篇4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了多种措施不断加强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十八大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不再保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单设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这样改革,执法模式由多头变为集中,强化和落实了监管责任,有利于实现全程无缝监管,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整体效能。

存在问题:

食品安全目前实行分段监管体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生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流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消费。实践证明,监管部门越多,监管边界模糊地带就越多,既存在重复监管,又存在监管盲点,难以做到无缝衔接,监管责任难以落实。多个部门监管,监管资源分散,每个部门力量都显薄弱,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整体执法效能不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 1

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要求,药品监督管理能力也需要加强。因此,需要下决心改革现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将食品安全办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

十八大国务院机构改革,食品安全执法模式由多头变为集中,强化和落实了监管责任,有利于实现全程无缝监管,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整体效能。但几个月过去了,改革进程是否太慢,目前仍然实行多部门管理、分段管理、各环节监管的模式,这样一来,出现监管空白带和死角,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在所难免。原设在卫生局的食安办的协调工作也难以开展,催交总结、收集资料比过去更难,有关部门都在观望、等待改革,从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的情况看,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的效果差,很大程度是在应付,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我就自己的初浅认识,提出一下六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加快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上级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要求,尽早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这样改革,执法模式

由多头变为集中,强化和落实了监管责任,有利于实现全程无缝监管,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整体效能。改革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需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建立让生产经营者真正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有效机制。需要充实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形成队伍集中、装备集中,广覆盖、专业化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水平。

二是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食品安全立法应该注重从严监管,从重处罚。非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规定的法律责任过轻,起不到法律的威慑作用。对食品生产小、散、乱的个人或小企业,小经营户,这些人本来就是社会的困难群体,如果规定巨额罚款,根本就执行不了或难以执行,可以采取罚款、教育、拘留、管教等形式相结合的办法。

三是队伍建设,食品安全工作点多面广,种类繁多,食品存在的环节多,生产经营分布十分广泛,要保证时时有监管,监管有保障,就必须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执法队伍,至少每1000常驻人口要达到1人的监管力量。

四是经费保障,由于食品安全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工作量十分大,面非常广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方可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到位。每1名常驻人口至少要达到1元的工作经费。

五是监测设备和技术培训

设备:1.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可广泛应用于水果蔬菜、农副产品、日常食品、海产品及其制品、牛奶等食品中甲醛、吊白块、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硝酸盐、双氧水、牛奶蛋白质、农药残留等物质的快速检测。

2.全自动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是一种快速、精确检测食品和环境样本中病原体和有机体的方法。准确无误地检测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能够适应许多种样品的检测需求,从原材料到成品都有广泛的应用。

3.其他设备:食品安全检测仪(多种)、食品安全检测箱、重金属检测仪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等。

技术培训:食品检测技术人员现场讲解食品快检的方法和原理,采样方法、具体检测步骤及注意事项等。采取理论辅导、实际操作、课后考核、综合评价,全面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培训。经培训过的人员要及时定岗定位,确保机构、人员、专业、岗位落实到位。

六是加强督查问责:首先,食品安全是人类的底线,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做企业不遵守食品安全规范就失去了自己的道德和人格,企业才是食品安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篇5

一、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红线”理念

总书记提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安全生产“红线”理念。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贯穿了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殷切希望和推动安全发展的坚定决心。坚守“红线”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试金石”,坚守“红线”是维护企业员工和公民生命权、健康权,坚守“红线”是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民生为先,坚守“红线”,必须在学习宣传上继续狠下功夫。

(一)安全生产红线要用强化认识来坚守。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部门和安全生产单位的科学发展认识和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树立尊重人、保护人、服务人、惠及人的发展思想。切实强化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养成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无小事意识,随时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二)安全生产红线要用落实责任来坚守。要强化目标管理,推动企业主要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采取重查重处方式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三)安全生产红线要用防范监管来坚守。安全工作监管是基础,预防是重点,为此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前沿化、日常化。采取集中排查与交叉检查、行业排查与属地排查、专家排查与群众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发挥“网报台”三位一体舆论工具和群众监督作用,1

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四)安全生产红线要用制度管理来坚守。制度管人管事是安全生产基础,理顺管理关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专业监管、行业管理和指导等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和保障。只有企业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才可真正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一)进一步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通过加强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严格监督检查、严肃事故责任追究等方式途径,增强企业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

(二)不断强化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加大安全投入,配足用好安全监测、预警、通讯、定位、自动控制以及安全防护、避险、应急救援等设施和装备。严格落实企业负责人“一人一档”和企业全员培训制度,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三)建立健全企业隐患自查自纠工作机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隐患定期自查、自评、自纠、自报制度,按时、按要求填报

《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报告表》,自觉接受安监部门监督检查,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

(四)强化班组安全建设。企业安全生产要向班组深化,以开展争创安全生产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活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班组安全建设。

(五)积极开展“以查促培”和“以查促建”等专项执法活动。通过联合执法、专项执法、定向检查,督促企业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通过全员培训、标准化创建,进一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三、扎实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

继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以安全标准化建设统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活动。对达标企业开展“回头看”,全面加强基层管理、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

(一)提认识,落责任。进一步提高企业对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认识,使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分配责任到人,加快实现企业高标准达标。

(二)强指导,抓针对。对达标的企业,完善工作措施,推进达标升级;对评为三级企业着力抓提升、四级企业督促抓改进,对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抓整顿;对重大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切实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促进落实安全生产法

律规章、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的重要手段,扎实推进,严防走过场、走形式。

(三)重建设,严整改。要求企业对照规定要求,深入开展自检自查,建立企业达标建设基础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分类指导,严抓整改。对问题集中、整改难度大的企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提出具体办法和措施,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做到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责令停产整顿,并跟踪督办。对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存在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重大隐患限期整顿仍达不到安全要求,以及未按规定要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且在规定限期内未及时整改的,取消其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参评资格。

四、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要求,进一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着力提高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质量。

(一)加快推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建设。在现有安监局按月统计汇总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企业)隐患排查整治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应用市、镇、村、企多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加快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速度,实现信息共享。

(二)促进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暨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也是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通过安全生产诚信机管理、标准化创建、黑名单位制度、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等激励措施和约束手段,激发企业排查治理隐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考核体系。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开展情况定期形成分析报告,每月进行通报,每季度安委会会议上进行点评,并将全年开展情况纳入到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范围,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落实责任,建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高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动行的质量。

(四)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与日常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安全大检查、安全标准化创建、安全诚信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力争明年市、乡镇两级完成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篇6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精神和省、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公司统一领导和监督下,结合我建设项目(工地)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建立和规范项目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明确各项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方案审批程序,规范技术档案的整理、归档。

3、建立健全项目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在各班组、各工作之间开展劳动竞赛和目标责任考核,定期通报,奖优罚劣。

4、项目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实行“一岗双责”制,搞好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抓好安全促进生产。

5、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全面领导、部署、检查、总结、分析项目安全生产工作。

6、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危险源整治台账,完善检查、立案、整改、复查、销案程序,将隐患、危险源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总公司项目部

建筑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制度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精神和省、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公司统一领导和监督下,结合我建设项目(工地)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项目法人负责制,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各级机构和责任人职责,定期考核,定期通报。

2、坚持持证上岗,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和人证不符现象。

3、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一线作业人员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

4、加大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执法监督力度,定期对各班组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检查,组织考核评比,奖优罚劣。

总公司项目部

建筑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制度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精神和省、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公司统一领导和监督下,结合我建设项目(工地)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强化项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事故预防和应对能力。

2、建立健全项目整体应急救援预案,细化各分项工程应急救援方案,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做好总结,分析推广工作。

3、加快项目推进建筑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积极推广和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4、逐步实现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用品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5、积极开展项目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的专项整治工作,落实项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确保项目安全生产能力建设落到实处。

如何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篇7

从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企业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安全监管的整体质量,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对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重视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的分析,为保证生产人员生命安全、维护企业效益奠定基础。

一、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

(一)技术投入不足

技术投入不足是煤矿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这与煤矿产业的特殊性中存在密切关系。在当前煤矿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重视对开采技术、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控制,并且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上述技术的研发中,而导致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

同时,少部分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片面性,认为做好巷道通风、购买安全设备等就是安全监管。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煤矿在安全生产监管技术中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监管的整体水平。

(二)违法生产现象严重

在当前煤矿生产过程中,部分矿主目光短浅,在生产过程中盲目的追求短期利润,存在违法组织生产的情况,增加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例如在2013年5月份的贵州省安顺市乐平镇大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经调查,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该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擅自偷开煤层,导致在掘进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现象,属于违法生产现象。

(三)安全监管制度未落实到实处

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可发现,各级政府的直接干预是建立有效监管机制的重点保证。同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只有县级以上的政府具有安全监管职能,而在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镇煤矿数量较多,乡镇有限的安全监管职责不利于开展安全监管。正是由于安全监管制度未落实到实处,降低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整体水平。

二、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的构建策略分析

(一)建立经常性的安全监察制度

目前,在《煤矿安全检察条例》中,并没有规定地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资料内容,导致相关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控制监察次数,也不能明确经常性监督的基本内容。这一现象严重降低了经常性监察的整体应用质量。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建立经常性的安全监察制度,明确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经常性安全监察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并对其中的操作重点进行分析;同时,需要明确经常性安全监察的次数,并标明每次经常性监察的基本内容、监察程序等,确保全体工作人员能对经常性监察工作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最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需要开展经常性监察工作时,需要有统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经常性监察的结果进行统计,上报至上级单位,方便相关单位进行监管。

(二)建立煤矿安全行政问责制度

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地方各级政府监管职能严重缺位,是导致煤矿安全事件频发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煤矿安全行政问责制度,以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能,促使其能根据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要求,进而积极参与到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以降低煤矿安全生产事件的发生概率。

除此之外,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地方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值得借鉴与学习的。例如,英国针对煤炭行业的整体管理要求,设置了相应的主管部门,并要求有该部门专门处理本国家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并通过执行相关法律,建立完整的煤矿企业保障机制,以实现煤矿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而对地方政府而言,在煤矿监管过程中,可以借助英国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与煤矿安全行政问责制度联系在一起,通过实现对煤炭行业的针对性管理,提高其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优化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对相关单位而言,为有效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单方面的依靠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煤矿企业自身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本文认为,在优化煤矿生产过程中,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建立瓦斯实时监控系统

从煤矿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来看,瓦斯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形式。因此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建立瓦斯实时监控系统,掌握井下不同地点的瓦斯浓度,这样有助于提高对井下瓦斯的监控力度。

2.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

对相关人员而言,要严格控制井下通风系统,尤其在开采面位置,需要设置大功率通风机,以达到稀释瓦斯的目的。同时在开采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探测目标处的瓦斯含量,并合理抽取瓦斯,避免出现瓦斯事故。

3.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火源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管制制度,严禁明火进入井下了要需要加强对供电装置、矿灯等带有火源隐患设备的管理,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三、结语

主要研究了如何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的相关问题,从研究结果来看,在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多方面管理主体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达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娇,巫修社.浅谈我国煤炭生产安全监管体制之完善[J].煤炭技术,2012(02):3-5.

[2]王勇.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探讨[J].煤炭技术,2012(06):1-3.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篇8

关键词:第三方参与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2-0052-02

1 完善制度保障,明确第三方参与的法律地位

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是行政管理科学化与民主化的一种体现,要保证这种参与模式必须要明确各个主体的法律地位,赋予其法律权威,使之成为制度化参与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立法机关应该根据食品安全的公共需求及时对法律进行完善和弥补,对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给予法律上的保障,提升第三方的合法地位,实现其参与的程序化。

其次,健全法律体系,清晰权利边界,建立和完善第三方参与的权利体系。第三方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最根本问题是自身权利问题,也可称之为是社会性主体的权利问题。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即明确目标、信息收集、拟定方案、方案执行,而第三方的参与权利应该贯穿于决策的各个环节。

2 通过公共协商,型构第三方参与的协商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协商主体。食品安全协商主体由食品安全公共需求中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来确定,这其中不包含食品产业链上的以获取食品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而是主要包括社会性公民、组织等第三方,要使得第三方主体尽可能的多元化。对于参加议事协商主体的选取标准主要取决于选取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实际上问题在于,一是哪些才是具体的利益相关者,二是如何才能找到这些利益相关者。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协商内容。凡是涉及食品安全事项的内容都应该纳入到协商的议程中,包括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预警、食品安全监管,实际上这些内容最终都以政策的形式予以确认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协商程序。第三方参与的食品安全协商平台是以平等沟通为前提,广泛吸纳多元意见,最终形成科学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并有效的予以实施。

3 建立第三方参与的信息处理系统,畅通信息渠道

第三方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构建还有赖于信息的有效传递,前面已经分析,第三方既是食品安全信息的媒介者也是食品安全信息的传递方,那么如何实现政府---第三方---食品企业之间信息互动,成为提升监管有效性的关键。一方面,建立起第三方参与的相对独立的信息处理部门,利用第三方自身优势,收集更多的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平衡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中各部门间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同时,及时对社会公布相关信息,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所以,第三方参与的食品安全信息处理系统成为第三方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有效运行的关键。

其一,建立第三方参与的信息处理系统,增强信息处理能力。食品安全监管实施的前提是对食品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以及分析,离开这些信息,具体的监管工作也就无法科学的展开。其二,平衡各个主体间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其三,及时公布食品安全信息,畅通信息传输渠道。

4 培育第三方主体,塑造参与能力

我国的公民社会发展不够成熟、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公共精神缺乏等因素都阻碍了第三方参与。因此,要推进第三方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设,必须要培育公民社会,不断提升第三方主体的博弈能力和博弈水平。

一则,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第三方与政府的良性互动。食品安全监管行为深受我国政治体制的影响,而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历史脉络来看,始终围绕着权力的集中与下放来推进,但实践证明,“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始终存在。因此,要推进第三方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构建,必须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提升公众的博弈能力,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二则,理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促进民间组织的成长。民间组织发展滞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不合理,政府过多的干预民间组织的行为,使得民间组织的功能受限,而且往往带有政府的官僚色彩。因此,要实现民间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必须要理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三则,积极培育公共理性,锻造社会性主体权利意识。公共理性是社会多元主体的理性精神,我们之所以强调培育公共理性,是因为追求不同的利益,公民如果不能达成某些共识,社会将会陷入混乱的状态,而且充满各种不同利益追逐的矛盾。

5 转变监管理念,建立应急机制

第三方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渐进性改革而逐步构建的一种全新的监管体制。这种体制模式下,第三方广泛的参与进来并且成为监管的重要主体。因此,笔者在综合考虑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管制的行政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认为新体制的运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阻力问题。任何一次改革都是一次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分配,总会使一部分人获得利益,而另一部分人失去原有的利益,失利者会千方百计极力逃避和阻碍改革,即使是迫于行政压力而必须进行时,也只是阳奉阴违、表面执行、暗中抵制,形成很大的改革阻力。第二,监管理念,职业素养问题。“科学的监管体制往往会在传统观念偏差中磨损其功效而引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一点在近期与大陆相同文化的台湾“塑化剂(DHP)”食品事件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第三,应急机制问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不仅需要科学的监管体制还需要构建相配套的应急处理机制。就中国目前情况来看,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不仅与体制有关,也与尚未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有关。因而,在革新后的食品安全监管新体制运行中必须要建立以“事前控制。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克.诺伊迈耶.弱与强:两种对立的可持续性范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美]帕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 篇9

摘要: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金融监管;监管体制;一行三会

据统计,2008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资本回报率17.1%,预计比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以上;全行业利润总额、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名列全球第一。在审慎监管下,到2008年底有193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标,达标银行资本占银行总资本比重高达99.5%。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蔓延、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我们要看到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层矛盾还远远没有解决,危害性还没有完全释放,要积极筹划好各种应对之策,特别是要不断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保持金融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过程和当前模式

金融监管是指一国金融监管当局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金融业的经营进行监督管理的行为。目前,世界各国及地区的金融监管体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为适应金融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一直在摸索符合国情的金融监管模式。

从1948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行使着国家银行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作为基本职责。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我国对金融业的监管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这就是最初的混业管理。

随着金融机构种类的多样化和金融业务品种的快速发展,在分业经营格局

基本形成之后,1998年我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将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监管权由中国人民银行移交给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多头”监管模式。在这种监管模式下,三家机构的监管职能有着明确的具体分工。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中国证监会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机构,它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证其合法运行。中国保监会于1998年建立,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和全国商业保险的主管机关,依法统一监管保险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很快就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使中国人民银行风险监管的意识逐渐加强,尤其是《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颁布,更加促使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考虑如何对银行业实施更加有效监管的问题。因为在原有的监管模式下,中央银行监管银行业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中央银行要负责货币政策的稳定,要密切关注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与通货膨胀指数;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又要注意商业银行的证券交易风险,保证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流动性,防止商业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由于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在于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以保证币值的稳定,因此,客观上存在着中央银行只注意货币政策而忽视监管银行金融业务的可能。尤其是当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之间产生目标冲突时更是如此。

为此,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与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银监会自2003年4月28日起正式履行职责,是国务院直属事业机构。根据授权,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它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由此,我国形成了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

二、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目前,我国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分业监管、垂直管理。我国的分业监管实质上是一种“监管机构——相关主体”直接对号的模式。与银行有关的,银监会要管,与证券公司有关的,证监会要管,如果与银行、券商都有关,银监会和证监会都会“插手”。这种权力和职能上的多重监管,导致我国的金融监管常常陷入这样的被动局面,即“或者谁都没有管,或者谁都应该管,都管又管不好”。

目前对于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方案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建立协调机制

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法律上明确了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重要性。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涉及的主要部门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个直接的金融监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审计署等综合调控部门。这些部门之间应通过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包括信息共享、重大问题协商、联席会议等形式,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鼓励金融创新,共同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2、建立金融风险的监管、预警、处置机制。

学者认为,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必须建立对金融风险的早期识别、预警和处置机制。具体包括:建立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预警体系,根据风险水平及时进行预警;建立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判别和救助体系,从而为制定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方案提供依据;建立对支付危机的处置体系;建立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以及金融安全网(包括存款保险)体系等。通过以上努力,使金融风险处于有效的监控和处置体系之下,从而为有效控制风险奠定基础。

3、金融监管的国际化和加强跨境金融监管的合作。

巴塞尔银行委员会通过了一系列的协议,统一了国际银行的资本定义和资本率标准,在世界各国被广为推广。2008年的20国金融峰会发表的宣言也提出将制定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标准,确保监管机构对金融产品和国际金融系统的掌控

能力。在今年4月召开的G20峰会共同宣言中也指出“金融业的重大衰退,以及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危机的根本原因”。

我国应主动适应金融监管的国际化趋势,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参照和依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997年)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2年),实现对跨国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我国要与其他国家金融当局签订双边谅解备忘录,诸如在信息提供、相互磋商、技术合作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要发挥各类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协调国际金融监管方面的作用。

4、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学者认为,尽快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管部门队伍建设,提高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当前要尽快出台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政策性银行、期货、信托、外汇管理以及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填补依法监管的空白。做好金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废止等清理工作,避免因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金融监管工作的混乱。金融监管机构要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稳定的磋商制度,把金融执法逐步纳入国家法律体系。

5、改变监管理念和方法。

学者认为,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应该有所更新,也就是要由严格限制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经营行为向促进金融业竞争、促进金融混业经营的方向转变,由限制金融机构的合并转向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合的方向转变,实现由监管的“命令与控制”向市场激励的转变,实现向监管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上的转变,实现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的转变,时刻关注、控制、防范和化解金融机构的风险。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其内部控制体系,消除经营中存在的违规、违纪现象,提高其防范风险的意识。监管当局应该按照市场原则监督金融机构,在审批的基础上,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力。

6、明确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安排

我国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稳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业界普遍认为,根据我国金融发展实际,金融控股公司应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实行综合经营的理想组织形式选择。难以对跨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实施有效监管正是分业监管的主要弊端所在。因此,在目前继续实行分业监管的前提下,必须对现有监管体制进行适当微调,尽快明确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安排,以适应现阶段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需要。

总结:

当前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如何坚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风险、做到未雨绸缪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学者对于完善金融监管的研究已经日渐成熟,但是仍然没有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方案。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在不断完善自身体制的同时,与国际金融机构加强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同时不断做好制度创新,以应对不断发展的金融形势。【参考文献】

【1】曹凤岐:《中国金融监管体系需要大改革》

【2】宋士云:《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与改革建议》,证券日报-创业周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3】吴敬琏:论中国金融改革的迫切性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下一篇:写爷爷的人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