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知识结构图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历史知识结构图(精选11篇)

初一历史知识结构图 篇1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p2

2、南北统一: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p2

3、隋朝经济繁荣:---p3

(1)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2)表现: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急增,丰衣足食。

二、大运河的开通:---p4

1、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从605年起;

3、在位皇帝:隋炀帝。

4、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分永济渠---通济渠---邗(han)沟---江南河四段。---p5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5、作用: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南北极经济的发展。

第2课贞观之治---p7

☆、隋朝与秦朝很像,只有两位皇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统治后期,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王朝瓦解。隋朝:581~618年。

一、唐朝建立:

1、隋朝的灭亡:---p7(1)原因:隋炀帝暴虐无道。---p7

(2)时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p7

2、唐初政权的更替:

(1)唐朝的建立:618年,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p7(2)唐太宗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为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年)

二、贞观之治:

1、治国思想:---p8(1)认识人民的力量伟大,吸取隋亡教训;(2)要轻徭薄税,发展生产;(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4)大臣要廉洁奉公。

2、治国措施:---p8

(1)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2)注意“戒奢从简”;

(3)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4)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3、表现:(1)政治清明;(2)经济发展;(3)国力加强。---p9

★、“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p9

三、武则天

(★、背景材料: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去,其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名曌,其父曾为木材商人、唐初大臣。武则天精明机智,通文史。唐高宗因患风眩,目不能视,使武则天协助裁决政事。683年(弘道元年),唐高宗病死,太子李显(武则天第三子)即位,是为唐中宗。次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李旦(武则天第四子)为皇帝,是为唐睿宗,旋即废黜。

690年(天授元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以洛阳为神都,降唐睿宗为皇嗣,自为皇帝,史称“武周革命”。)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武的治国措施:---p9(1)发展农业生产;(2)选拔贤才

2、影响:政启开元,治宏贞观。---p9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开元盛世

背景-----(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在位:713—741年。唐玄宗即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系武与唐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的第四个儿子即李旦皇帝的第三子。---皇书p305.一、开元之治:

1、唐玄宗的统治措施: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p12

2、结果: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p13---练习--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祖 C.武则天 D.唐玄宗

----答: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高祖是李渊,是唐朝的建立者。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女皇武则天的统治时期,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弘扬了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史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选D项。

点评: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

3、唐朝的经济繁荣表现在:

(1)农业方面:---p13

①水利事业发达;

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

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

(2)手工业方面:---p14

①丝织业发达;

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3)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p15

三、唐朝的衰亡:

1、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臣,朝政混乱,导致安史之乱发生,从此衰败。---p15

2、灭亡时间:907年。--p15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产生:p17

1、背景: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使许多出身低微但有才学的人,不能担任高官。

2、雏(chu--除音)形: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3、诞生:---p17(1)时间:隋炀帝时;

(2)标志:隋炀帝正式设置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练习: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答案B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发展.隋文帝的时候,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的时候,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4、作用:-p17(1)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2)选官的权力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p18

1、完善的关键人物:---p18(1)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2)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3)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

三、科举制对隋唐的影响:---p19

1、改善了用人制度;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四、废除:延续六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1905年废除)

第5课和同为一家

一、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1、背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2、民族关系:---p22(1)有的民族虽然建立地方政权,但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关系;(2)唐政府在边疆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p23

1、吐蕃概况:

(1)历史源: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3)生产状况:以游牧业为业。

2、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p23

(1)定都:逻些,(2)时间:7世纪前期,3、文成公主入吐蕃:--p23

(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唐与吐藩关系日益密切:---p24

(1)8世纪初,唐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2)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三、回纥的勃兴:--p24

1、回纥(he)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2、回纥汗国的建立:8世纪的中期;

3、与唐关系: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回鹘。

4、回纥的变迁:(1)788年,后来回纥改名回鹘。(2)回纥政权瓦解后,大部分部众迁到今甘肃、x疆等地。

四、“车书本一家”:--p25

1、靺鞨(mo he)族生活的地区:我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2、粟末靺鞨(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名。):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3、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关系:---p26(1)唐玄宗在那里设州;(2)封渤海郡王;(3)有“海东盛国”之称。

五、苍山洱海间的南诏:--p26

1、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六诏居民;

2、南诏与唐朝的关系:

(1)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诏统一六诏;(2)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3)仿唐朝风格建千寻塔。

六、唐太宗为什么受到各少数民族的尊重?

答:他实行的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不分贵贱,平等对待,因此受到各族拥戴。

练习---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A.吐蕃B.回鹘C.突厥D.靺鞨”(b)

初一历史知识结构图 篇2

历史知识具有广延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把零散的知识点纳入知识体系, 梳理出历史知识结构, 进行系统的掌握, 是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之一。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 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加工和建构, 才能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 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课题研究的范围

课题研究主要针对现行 (旧) 人教版高一历史课本下册, 探索出教会学生自己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有效方法。研究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资料源自于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作业及梳理历史知识结构方面的各类文章。

(三) 课题研究时间:

2008年2月~10月

(四) 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内容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形成阶段2008年1月3日~2008年2月18日

确立课题, 做好课题实施方案, 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步骤: (2008年2月18日~2008年4月20日)

通过学生梳理一节历史知识结构的作业发现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一些教会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新学期开始, 高一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我给学生布置梳理本节知识结构的作业, 通过学生作业发现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以高一 (6) 班, 梳理〈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一课为例:

发现问题:

1.学生普遍缺乏把零碎的知识整合为一件历史事件, 并把不同历史事件分辨开来的能力, 及对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

2.学生缺乏对时间顺序的把握。

3.梳理的太过详细。

4.梳理成大事年表了。

5.认识不到梳理历史知识结构有什么意义, 缺乏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解决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方面:一是知识方面的, 二是能力方面的, 三是思想方面的, 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知识方面的

上课时老师讲解的透彻些, 给学生一些历史书编排体例的认识, 培养学会读历史课本, 教学生做好笔记。总之, 在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学会读透课本。

二、能力方面的

能力是在知识基础上的, 是在知识认知基础上, 归纳、概括、分析的结果。

首先, 教学生把零碎的知识整合为一件历史事件, 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四节第二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用了六个自然段讲解长征, 学生很容易把它分成很多的事, 特别是把长征和遵义会议当成两件历史事件。要教会学生把一个个小事归成一件大的历史事件。

第二, 教学生把不同历史事件分辨开来的能力, 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二目〈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讲解了解放战争第二年, 解放军外线作战、内线作战、外线作战的作用、内线作战的作用, 以及解放军外线作战、内线作战的整体作用。

第三, 对历史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能力, 历史事件之间主要有这样几类逻辑关系:因果、包括、并列等。如:因果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目〈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是第二目〈皖南事变〉和第三目〈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的原因。包括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五节第四个子目〈西安事变〉的背景包括前三个子目。并列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一节中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的四项措施〈大陆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之间就属于并列关系。

这些问题教师看起可能已很简单, 但学生不是很容易就能归纳出来, 要经常引导学生归纳, 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三、思想方面的

在梳理历史知识结构训练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想有这么一个过程, 开始时大家是情愿不情愿、自觉不自觉都跟着做了, 过一阵, 学生的思想就分化了:有些学生就自觉地把它当自己学习的必须做的事做了, 有些学生还是情愿不情愿、自觉不自觉都跟着做了, 有些学生的思想就出现了惰性, 不想做了, 敷衍了。针对学生思想的波动, 不论哪种情况的学生, 老师都得时常做思想教育工作, 给他们鼓劲, 得给他们讲清这样训练的好处。还得给学生点压力, 告诉学生这是我本学期的一项课题任务, 是我的教学目标之一, 把我的任务压在学生身上, 学生就不觉得是梳理仅是自己的事, 也是分担老师的事, 他们倒是愿意做了许多。

解决问题时教与学的方法:

教的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例法、个别辅导法、说服教育法

学的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相互评价法

第二步骤: (2008年4月20日~2008年5月20日)

通过学生梳理一章的历史知识结构的作业发现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并研究一些教会学生梳理一章历史知识结构的方法。

在梳理一节历史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学生梳理一章的历史知识结构出现这样的问题:

1. 梳理的太细, 小的一件件事梳理的好, 对一段历史时期的宏观把握不够。

2. 把一节一节的知识梳理合在一起就当作一章的知识梳理。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一节知识的梳理大致相同, 只是在这个环节要教学生宏观的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学会梳理历史知识结构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 一劳永逸的, 而是一个长时期的不断训练的过程。六月份各类考试纷至沓来, 我这学期的小课题的研究进入总结阶段。

(五) 小课题研究总结:

1.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梳理, 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独立学习, 对历史的语言、名词等都有了一个熟悉与巩固的过程, 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2.通过大半个学期的教与学,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梳理有了一定的感悟, 会梳理的同学多了, 班级的梳理水平整体有所提高了。

以高一 (六) 班,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一课的梳理为例:

从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 较好与好合起来有27人, 占作业总数比例48%, 反映出全班有近一半的人基本学会梳理历史知识结构, 一般与差的人在减少。

3.对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促进了教师的进步。教师怎样才能因材施教, 才能使更多学生学会梳理历史知识结构。这对教师的教学无疑是一个挑战。同时, 学生梳理时会有一些独特的视角, 对老师从新的角度思考有一定的帮助。

初一历史知识结构图 篇3

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包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阶段特征、重要历史要领三个层次。基本线索是历史知识体系的“经线”,把握了基本线索,就能贯通来龙去脉,明确趋势归宿,提示变化规律。各个发展埋藏的分阶段特征,是历史知识的“纬线”。同一时期的历史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阶段特征则揭示了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起着加强横向内在联系的作用。重要的历史要领是对历史纵横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本质的反映,是历史知识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历史思维的细胞。

怎样建立起知识的整体结构?在此,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为例给予说明。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对重要的历史要领全方位的理解和记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的条件看:明、清是缓慢发展的资本主义萌芽;列强侵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受外商刺激的一些中国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起到了诱导作用。在上述四个条件中,第一项是历史原因,后三项分别从劳动力、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具体原因。从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过程看:(1)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3)标志——方举赞的发昌机器厂。从作用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了,工人阶级的队伍壮大了。第二步就是将重点知识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剖析与该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相互关系,横向联系中对其进行再认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经济上看,其作用是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政治上看,其作用是使中国社会的阶段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的壮大为民主革命造就了新的领导力量;从思想上看,早期维新思想突破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步就是将重点知识放在历史进程中,在纵向联系中进行再认识。首先应梳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十九世纪末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后来在北洋军阀统治的中后期艰难发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官僚资本的压迫、日本的殖民统治、美国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陷入了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在三大改造中,通过各种形式将国家资本主义最终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然后比较民族资本主义在各个阶段的异同,经过比较,概括出其共同点:(1)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代表先进,生产方式。(2)所处的客观条件: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3)发展状况: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规模小,发展畸形。(4)经济趋势:惨淡经营,日益萎缩。最后还可以将特点(1)、(2)归纳引申得出: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中,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性始终是主要方面。民族资产阶级为开辟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进行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将特点(3)、(4)归纳推论还可以提出下列认识:由于中国民族工业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加之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一面,因而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准备。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4

1、我国辽阔疆域(P3图5-2)960万km2,≈欧洲,世界No.3(<俄,加)

领土四至最北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东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南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西在x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陆上邻国15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海上邻国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的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濒临海洋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主要岛屿台湾岛(No.1)、海南岛(No.2)崇明岛(No.3)舟山岛(No.4)

疆域优势

P4海陆兼备。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国土辽阔,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34个省23个

自治区5个:内蒙古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x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直辖市4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特别行政区2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即省会或首府)P6图5-6、P7表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

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分布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东部)人口十分稠密

13.7亿(世界最多)143人/k㎡很不均匀黑河—腾冲线以西(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

民族56个人口比重主要集中分布民族分布特点

汉族91%东部和中部地区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55个9%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的特点地势特点

地形种类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大致呈三级阶梯

6、三级阶梯(书本P13图5-17)

平均海拔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单元

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100—米高原和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和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全长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

注入海洋渤海(山东省)东海(上海市)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青海、x藏、四川、云南、重庆、贵州、湖北、湖南、

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2个)

上、中、下游的划分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内蒙古),中下游分界点:桃花峪(河南)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

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

主要景观“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开封附近的“悬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

作用灌溉、发电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

危害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干旱、“地上悬河”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原因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季风气候带来的弊端。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加大沿岸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

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

如何治理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上游禁止砍伐树木、中游河道裁弯取直、分洪蓄洪等措施。

历史地位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的古代文明发祥地。

8、我国南北差异

区域

内容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生活习惯

差异民居特色注重防寒保暖注重通风、散热、防雨

饮食习惯喜吃面食喜吃米饭

交通工具陆路交通公路、铁路和水运

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气温带温带气候,比较干燥-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

1月均温低于00c(<00c)高于00c(>00c)

冬季气温特点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气温特点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降水差异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800mm)多于800毫米(>800mm)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农业生产

差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花生、大豆、甜菜油菜、甘蔗、橡胶、油棕

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河流水文及内河航运的差异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

地形北方地区多平原南方地区多丘陵

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

9、我国东西部差异

东部西部

自然条件地形东部地区平原广阔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气候较为湿润气候干旱

资源环境水资源丰富,但矿产和能源短缺,且工业污染严重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

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历史有较深厚的文化、经济、政治基础灿烂的历史文化

人口东部人口多,且分布十分稠密西部人口数量较少,且分布比较稀少

民族主要是汉族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

特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沈阳重庆、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呼和浩特

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

工业工业发展条件优越,比较发达比较缓慢、不发达,但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大

交通通信交通通信发达、方便交通通讯设施落后

教育发达教育水平、思想观念较滞后

人才资金技术较为丰富短缺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较快、较为发达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相比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的劣势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严重的工业污染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差距较大

南北方交流与互补南水北调工程东西部交流与互补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

10、中国主要铁路线

主要铁路线线路走向主要铁路线线路走向

京九线北京—九江—南昌—深圳—香港九龙京哈线北京—沈阳—哈尔滨

京广线北京—郑州—武汉—株州—广州陇海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

初一历史必考知识点 篇5

(1)时间:960年。(2)建立者:赵匡胤。(3)都城:汴京。

(4)发展:北宋政权建立后,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

2、契丹政权的.建立。

(1)民族:契丹族。

(2)时间:9。

(3)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4)建立者:耶律阿保机。(5)发展:契丹→辽。

3、檀渊之盟。

宋辽并立时期双方经常进行战争,10,辽军大举进军北宋,辽军前锋直指檀州,威胁到北宋都城的安全。

在寇准的请求下,宋真宗抵达檀州,宋军士气大振,重挫辽军。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6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

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

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

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

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孔子说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文化上的贡献: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初一历史知识结构图 篇7

一、让学生读书的想法

升入初中, 学生新接触历史学科, 书上图片很多, 感觉很新鲜, 有些学生上课时喜欢超前翻看图片, 而要求他们读书时, 则表现得兴味索然。同时, 阅读能力相差悬殊, 不少学生字读错、句读破、读得断断续续, 理解归纳时更是不知所云。初一学生读书的现状提醒我们教师在初始年级就必须利用好教材, 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次, 课标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也决定了学生必须学会读书。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历史的基本知识容量大, 而且前后知识之间、相似知识之间极易混淆, 很多教师就对知识进行条分缕析、归纳对比, 可谓一清二楚, 学生也记得八九不离十, 可一遇到解题, 学生仍觉得是一团乱麻, 反不如让学生自己读书效果好, 正应了“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这个道理。课标还要求学生初步具备判断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无不以阅读理解能力为基础。

再次, 读书能力的培养符合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课标提出“注重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学会学习。改革后的各版本教科书图文并茂, 内容生动, 可读性强,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在读中思, 在思中读, 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习惯,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让学生读书的方法

1.全局性阅读

(1) 读目录:

目录包括单元标题、课题, 是一册书的提纲, 简单明了。读目录, 就从全局上了解了本册书介绍的几大主题及主题下要学习的篇目, 这就好比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了“根目录”, 课文中繁杂的知识才会有序罗列到相应的目录下。对刚升入初一的学生, 首先要向他们讲清目录的作用;新单元开始时, 要求学生先看目录, 明确本单元的主题、篇目, 指出上下单元之间、单元内篇目之间的联系;单元复习时再以目录为参照, 师生共同编写单元知识体系, 逐步培养学生看目录、用目录的习惯。

(2) 读课题、分标题:

不少学生读书时总是忽略课题、分标题。他们习惯直奔正文, 认为课题、分标题算不上是内容, 看不看都无所谓, 这种认识上的错误直接影响到阅读方法。课题就是本课的主题, 分标题告诉我们围绕主题从哪几方面讲述。如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分“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三个分标题介绍, 三者既是并列关系, 也是远古人类发展在不同时期的代表。抓住了课题和分标题, 也就抓住了知识的主干。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就理清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有助于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读书先看课题、分标题的习惯, 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提问, 如第1课先让学生列举本课介绍了祖国境内的哪些远古居民?他们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年, 在生产生活、体质形态上会有怎样的进化呢?通过这种提纲挈领式的提问, 提醒学生重视标题, 掌握读书的正确方法。

(3) 读正文:

“正文”是主要内容, 它用精练的语言叙述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 读来脉络清晰。新授课最后几分钟安排学生通读正文, 有利于对主要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

2.指导性阅读

初中历史简要叙述中国、世界历史的进程, 其中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 重要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在课文中占有很大篇幅。指导性阅读就是让学生熟悉学习类似内容的章法, 使学习有章可循。

如初一历史上册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商鞅变法、陈胜吴广起义、赤壁之战等, 包括了改革、农民起义、战役等, 类似的事件, 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 因此, 指导学生了解掌握不同事件的基本要素十分必要:如改革, 通常要了解背景、时间、主持改革者、主要内容、影响;如农民起义, 通常要了解根本原因、爆发时间和地点、领导人、口号、进军路线、重要战役、政权名称、结果、影响等;如战役, 通常要了解战役目标、时间、地点、作战双方、将领、结果、影响等。如配有地图, 如路线图、形势图, 要配合阅读, 这样会更直观、生动。

3.问题性阅读

学生的阅读往往漫无目的, 效果较差, 问题性阅读就是把知识点问题化,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边阅读边思考, 这样效果较好。如重点内容的学习, 针对重点设计问题, 使重点凸显, 帮助学生形成准确清晰的印象。再如难点内容的学习, 针对难点设计的问题, 或纵向比较、或横向联系、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总之, 要帮助学生加强理解, 使难点不难。

4.反思性阅读

顾名思义就是反思阅读行为, 促使学生思考, 主动建构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概括整合能力。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就阐发了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例如, 要求学生在读完一段后提炼出一个问题;在学完一课后写出提纲;在学完一个主题后写学后感;涉及同一历史人物的内容学完后评价历史人物等。这种变化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专题性阅读

可分两种情形, 一是国别史或地区史的阅读, 就是把分散在不同单元、不同书本的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的内容按时间顺序串起来集中阅读, 有利于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二是打破篇章体例, 把古今中外历史上同一领域、同一性质的事件或问题集中阅读, 比较其异同, 理解历史的联系性、发展性。

三、让学生读书的做法

初一历史知识结构图 篇8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历史教师 知识结构

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和实施,对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新挑战,进而对初中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在历史课程改革走过十年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

笔者依据林崇德等先生所提出的教师知识结构进行推演得出,初中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普通文化知识等。

一、初中历史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初中历史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历史教师的根本,初中历史教师必须经过历史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从横向看,历史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基本知识,从纵向说,需要深入了解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等基本知识。历史教师是否具备科学、正确的本体性知识,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地位。在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突出要求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等知识的学习,但历史教师千万不可忽视自身本体性知识的结构和水平。

二、初中历史教师的条件性知识

初中历史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历史教师应当具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历史教学论、历史课程论、历史教材论、等课程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于历史教学实际中。初中历史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历史教师学会将本体性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媒介知识。历史教师仅仅拥有“教什么”的本体性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具备“怎样教”“教得怎样”的条件性知识。

三、初中历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初中历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是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缄默”知识,而这些知识的积累,不是依靠历史教育学等书本的学习,而是历史教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领悟而得。这种默会知识是历史教师知识结构中不可忽视的知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自我的反思、省查、总结、体悟。一位好的历史教师应当逐步学会积累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并用已有的实践性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

四、初中历史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

初中历史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主要是说历史教师不仅应当具备历史学知识、历史教育学知识、历史教学实践知识,而且应当具备语文、数学、科学、艺术、地理、政治等普通文化知识。缺乏普通文化知识素养的历史教师,不能将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不懂得将历史新近发现的知识融入到历史教学之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普通文化知识等。历史教师唯有全面学习、具备这些知识,方能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方能顺利开展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方能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而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需要多种途径获得,例如,职前专科或本科阶段的系统学习,职后向同行(历史教师、历史教研员等)请教,职后积极参加培训等。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9

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为了巩固统一,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①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②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④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度量衡;⑤修长城、御匈奴;⑥修驰道,凿灵渠;⑦焚书坑儒。

3.秦长城西起临、东到辽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4.秦朝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5.公元前2,陈胜和吴广领导了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

6.公元前2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民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随后,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灭亡。

7.公元前2刘邦经四年楚汉战争,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是为西汉。8.汉文帝、景帝时期推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景象。

9.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将西汉统治推向鼎盛。为巩固中央集权,①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②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③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④将地方的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⑤军事上,反击匈奴,夺取河套、河西走廊地区。

10.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就是汉光武帝,在他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11.西汉的耕犁装有犁壁,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新型播种工具耧车也出现在西汉。

12.东汉明帝时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使黄河在以后的八百年里没有改道。13.我国汉代的冶铁技术处于世界先列。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14.秦汉之际,匈奴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

15.公元前1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经漠北一役大败匈奴。16.东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嫁于呼韩邪单于,使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一段时间。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17.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18.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丝绸之路是指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20.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30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21.166年,大秦派使臣安敦访问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22.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3.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古代数学专著,它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初期的数学成就。书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24.张衡发明和制造了历史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科学仪器──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25.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26.东汉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27.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在东汉时期在我国民间兴起。

28.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写了《论衡》一书,阐明世上根本就没有鬼神存在。

29.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0.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发生于2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赤壁之战发生于2,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操,随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汉(史称蜀),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229年孙权称帝)。

4.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3被内迁的匈奴人灭亡,历时50年5..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我国民族融合。

6.3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在建康;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东晋结束,南朝开始。

7.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8.383年东晋军队以少胜多打败前秦苻坚,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

9.386年,拓拔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10.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同时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了其他一些改革措施。例如,他要求鲜卑人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

11.南朝的祖冲之,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12.北朝的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13.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

14.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以行书《兰亭序》最出色,人称“书圣”。

15顾恺之是东晋时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6.南朝的思想家范缜撰写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

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 篇10

1.4世纪后期,鲜卑建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2.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和控制。

措施:迁都洛阳,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的了解。

北师大版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11

2.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①废除丞相制,取消中书省,权分六部②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③利用厂卫制度实施恐怖专政,以强化君权。(4)八股取士(5)

3.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打败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顺治帝迁都北京,逐渐建立对全国的统治。雍正时,建立了军机处,它是皇帝专权的工具。

4.明清时期,仍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但考试的内容和文体的形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题目选自四书五经的文句,考生答卷必须按照呆板的格式书写,所论述的内容须遵循宋朝朱熹的《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八股文,八股取士是明清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有力措施,它禁锢了人们是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5.是统治者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在历以明清时期最厉害,清朝达到顶峰。在的威胁下,人们不敢谈论政治,惧怕作文写诗,大批书籍被焚毁,不少人死于冤狱。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命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05年,郑和率船队从刘家港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最后到达印度古里后返回,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在以后的20多年里,郑和又率船队六次下西洋。他一共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意义: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7.明朝中期,倭患严重,戚继光奉命到浙东一带抗击倭寇(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结成武装集团,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这些人被称为倭寇)。他组建了“戚家军”。1561年台州战役以后基本上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几年以后又到福建/广州东南沿海外寇基本平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彪炳千秋。

8.17世纪代,荷兰殖民者霸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2万多人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攻破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据点赤嵌楼,并将荷军围困在台湾城长达数月。1662年初,荷军投降。被荷兰殖民者盘踞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民族英雄郑成功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9.郑成功死后,其子孙争权夺利,致使政治日益腐朽,势力大减,台湾又面临被侵略的危险。为此,康熙皇帝命施琅率军武力统一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10.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以雅克萨、尼布楚为据点,建立城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两次派兵打败俄军,战后,沙俄政府与清政府就中俄边界问题进行谈判。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通过平等谈判,签定了《尼布楚条约》。这是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

11.清朝时期,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和五世**,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的继承人,并且由驻藏大臣督办。驻藏大臣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清朝廷对x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2.17世纪清政府平定葛尔丹叛乱和18世纪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以后,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部边疆的统治,先后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梨将军,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起了重要作用。

13.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是亚洲东部的国家。在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维吾儿等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4.清朝康熙到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出现在封建社会末期,盛世之中潜伏着危机。乾隆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统治集团奢侈,吏治,军队腐朽,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

15.清朝初年,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禁止商民出海。统一台湾后,“海禁”政策一度放宽,并开放广州、宁波等地作为对外贸易港口,到乾隆年间,面队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贪欲,清政府又加强了限制,只准开放广州一处,并颁布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章程和条例,形成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

上一篇:如何发展传统养生体育下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学看钟表》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