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体会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安全法体会(精选12篇)

食品安全法体会 篇1

1、实行“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体制。”

分工负责:即授权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统一协调: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这六大职能,起到统一规范“分段监管”的作用。

2、明确了地方政府负总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垂直的条条管理”服从于“地方的块块管理”。

3、为防止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各行其是、工作不衔接,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实行“无缝衔接”。

4、为了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更加顺畅,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5、食品安全法授权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第二部分 :浓墨重彩众望所归—《食品安全法》亮点解读

一、亮点之一:立本克顽疾

(一)从“卫生”到“安全”,体现了监管理念的提升

(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划定政府监管职责

(三)安全评价由“事后”提至“事前”

二、亮点之二:规矩定方圆

(一)食品安全有了统一标准

(二)食品添加剂“必要”方可用

(三)问题食品必须被召回和下架

(四)食品检验实行负责制

三、亮点之三:重典治乱相

(一)十倍损害赔偿可圈可点

(二)明星代言问题食品,要承担连带责任

(三)保健食品,法律规定“硬杠杠”

(四)罚款翻倍严惩失职渎职

(五)食品进出口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家标准

第三部分:职责所系任重道远—《食品安全法》与我们日常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结合一、《食品安全法》明确工商部门的权限

1.对从事食品流通经营者的监管权

2.对食品经营者经营资格的确认权

3.对食品经营者的监督管理权和查处权

4.对进入流通环节的食品检验权

5.对违法行为的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权限

食品安全法体会 篇2

1 基本情况

《食品安全法》明确了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确立了分段监管体制,主要是卫生、农业、质检、工商和食药监各司其职,分别负责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食品标准的制定,分别负责对初期农产品,对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服务方面的监管,实现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流通、餐饮的全程监管。由于各省、各地职能调整尚需一个过程,为了实现食品安全管理无缝隙衔接,姜堰市政府决定,仅将食品生产环节和流通领域分别划归质监局和工商局,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卫生安全仍暂由姜堰市卫生监督所监管。

2 具体做法

2.1 广泛宣传,充分认识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重大意义

《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明确责任、综合治理的立法指导思想,对于依法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姜堰市卫生监督所通过多种形式,在全所掀起了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的高潮。通过学习,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法》出台的重大意义,正确理解和把握《食品安全法》基本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决贯彻《食品安全法》,将法律规定的各项职责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确保全市餐饮业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2 深入学习,深刻领会《食品安全法》精神实质

自去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姜堰市卫生监督所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学习贯彻力度。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把任务分解到单位和个人。把《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列入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计划,确保卫生监督员准确理解、全面掌握,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全所中层以上干部中广泛开展学习《食品安全法》的活动,该市卫生局领导也多次在中心组学习会上为干部职工领学相关法律法规,并就学习领会《食品安全法》提出了具体要求。

2.2.1⑴充分认识全程全面监管新理念

《食品安全法》确立了“全程全面监管,生产经营者负首责、地方政府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参与和监督”的监管理念,建立了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姜堰市卫生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机构没有调整到位之前,仍继续负责做好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引导餐饮经营者形成重质量、重信誉、重自律的意识,畅通社会监督渠道,促进形成保障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的长效机制。

2.2.2 准确把握卫生部门法定职责

姜堰市卫生监督所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赋予的各项职责,依法强化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切实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2.2.3全面理解《食品安全法》的新要求姜堰市卫生监督所全面把握《食品安全法》的新要求,将思想统一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上来,推动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该所在日常行政执法工作中,采取多种形式把法律条文和精神宣传到到执法相对人,进一步增强了全市餐饮业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为法律的贯彻实施打牢了基础。

3 结合实际,切实做好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3.1 推进餐饮业硬件卫生设施建设

相继开展了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学校食堂、餐饮单位等餐饮业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该所一方面取缔无证餐饮经营,一方面规范有证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分行业、分类别地抓好全市餐饮行业的清理、整顿、规范和促进工作。该所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加大对辖区内餐饮单位的整改和查处力度,有效地净化了该市的餐饮市场。

3.2 加强食物中毒防治工作

该所坚持将食物中毒防治工作作为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重点工作,不断强化综合性防治措施。一年来先后召开10多次辖区餐饮单位业主、学校食堂负责人等食物中毒防制会议,并下发相关食物中毒防治知识,积极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食物中毒防治制度,如餐饮业熟卤制品自制、食品24小时留样、大型宴席申报制度等。

3.3 加强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

对“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每年的人大、政协“两会”、溱潼会船节、学生高考、中考,以及各类大型会议等重要活动,姜堰市卫生监督所均安排卫生监督员实行24小时定人定点监督,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确保万无一失。一年来,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该市未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故。

3.4 强化各类专项整治工作

⑴对全市餐饮业销售、使用“地沟油”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专项整治。⑵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2010年春节前餐饮业食品原料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作,全面提升了我市餐饮食品卫生质量,杜绝了重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⑶开展了辖区内餐饮单位使用食用油脂和一次性筷子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全力做好了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止了“地沟油”和不合格一次性筷子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⑷开展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单位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持证情况、有无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学生饮用的纯净水和自来水等是否符合有关卫生要求。⑸开展旅游景区餐饮单位专项整治,大力开展节日期间餐饮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督导餐饮单位加强食品、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狠抓环境卫生整治,强化消毒措施落实。

3.5 加强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充分运用《食品安全法》赋予的执法手段,加大食品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加强案件排查和大要案件的查处工作。自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共处罚食品卫生安全案件169起,其中一般程序处罚案件7起,罚没款36 000元,简易程序处罚162起。

4 存在的问题

4.1 认识不够

有些干部在工作中,片面地认为《食品安全法》只是卫生部门的工作,把食品和餐饮划上等号,而没有从深层次了解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食品的源头开始,生产、流通、经营等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加强管理,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确保整个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经费不足

卫生部门每年都要对全市学校食堂、职工食堂、餐饮业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不断规范餐饮行业市场秩序,杜绝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但抽检、执法检查等监管经费却是严重不足,影响了卫生执法效果。

4.3 监管没做到全覆盖

按照《食品安全法》中职责划分为食品流通领域、食品生产领域、餐饮服务领域,但姜堰市不提供就餐服务的油条店、烧饼店等小点心店、卤菜店、蛋糕房的卫生许可证已陆续到期,目前处于无人监管状态,不能做到无缝监管,可能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5 建议

5.1 加大宣传力度

对相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市民加大《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自觉守法维权意识。

5.2 增加卫生执法经费

政府部门应将抽样检测、执法检查等监管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以减轻基层卫生执法单位经济负担。

5.3 部门职能调整到位

尽快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真正做到无缝监管。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年来,姜堰市卫生监督所在继续履行餐饮食品卫生监督职责的情况下,较好地贯彻实施了《食品安全法》,尽管其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新问题,却也为下一步部门职能分工到位后的监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参考文献

[1]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新乡农业信息网:http://www.xxagri.gov.cn/asp/showdetail.aspid=17591

《食品安全法》,保卫食品安全 篇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6月1日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的转变,折射出了食品安全正在面临的危机,也彰显了我国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和信心,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新起点。新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如何严守食品安全“关口”,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整顿是否正在逐一落实?大部分人心里还都没有底。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当遇到下面这些问题时,能勇敢地拿起这把刚刚铸就的剑,捍卫自己的权益!

1、假1赔10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专家解读:新法将赔偿标准大大提高,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起到震慑作用。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出问题的食品企业承担的责任,可能有民事的,行政的,也可能有刑事的。在企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民事赔偿要首先获得满足,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适用案例:福寿螺致病事件,米猪肉,硫磺馒头

2、明星代言要担责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专家解读:当前食品安全、Ⅱ]题的始作俑者是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明星的虚假代言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星对虚假广告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于理公平,也有必要,对目前愈演愈烈的虚假广告起到遏制作用。

适用案例:邓婕,倪萍,伊能静代言问题奶粉事件

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法》第三章共九条明确了统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要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专家解读:目前我国食品标准散、乱、差、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等重复交叉,层次不清,部分标准老化,缺乏前瞻性。《食品安全法》从四个角度严格食品安全标准,即统一发布,动态调整,以人为本,鼓励企业制定严于,高于国家、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适用案例:蔬菜的高农药残留、立刻速溶茶风波

4、“问题食品”要召回

《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专家解读:实行食品召回制度,不仅要靠企业自觉,还要强调政府的责任,在企业不主动召回的情况下,政府要责令企业召回不合格食品。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通用案例: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

5、食品免检成历史名词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

专家解读:现在出现安全问题的食品不少都是免检产品,为此,新法明确规定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将此前国务院废除免检的措施法制化。

适用案例:三鹿奶粉事件

6、禁用目录以外的任何添加剂

《食品安全法》从第四十三到第四十八条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应用,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专家解读:食品添加剂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同时也可能带来危害。新法规定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目录以外的物质,哪怕是对人体无害,也是违法行为。

适用事件:奶粉、鸡蛋,大白兔奶糖含三聚氰胺,王老吉事件,“蒙牛”特仑苏添加0MP事件,苏丹红事件,瘦肉精中毒、含苯可乐,敌敌畏火腿

7、安全评价由“事后”提至“事前”

《食品安全法》第二章共七条规定了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要求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专家解读: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是确保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性工程,意味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由外在表面现象为主,深入到食品内在的安全因素,由被动的、亡羊补牢,事后处理的旧思路转变为主动的、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的新思路。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适用案例:“嗑药”多宝鱼,陈化粮事件,海南查获60吨问题大米

8、保健食品首次受监管

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专家解读:这是保健食品首次被纳入监管范围,这给保健食品设定了必须遵守的“硬杠杠”。这个规定使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原料上有所忌惮,减少了消费者“进补不成反致病”的危险。

适用案例:新盖中盖,碧生源,太阳神等34种保健品上黑名单

美国:食品召回不含糊

在美国,只要产品被发现有缺陷,就要召回。汽车、电子产品如此,食品也如此。需要召回的食品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的召回食品是可能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食品,比如其中含有肉毒杆菌毒素或不知名的过敏源等;第二级是会造成暂时健康问题的危害较轻的食品;第三级则是不会危害健康的食品,比如贴错标签、瓶口未封紧等。

通常来说,食品召回是在国家部门的监督下,由生产商自愿执行的;由法院强制执行的情况很少见。由于食品召回制度深入人心,美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颇有信心。

法国:发现过期食品就关张

法国是世界农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法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立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全面而细致。1998年修订的《消费法》涵盖了食品生产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产品的标签、生产和分销渠道等进行了严格规定;《农村法》不仅规范了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环境,而且规定了卫生检查的内容和产品质量标准,同时还提出了“从农田到餐桌”可追溯的概念。

有了标准,重在执行。在商店里判断食品是否过期的惟一标准就是看标签上的保质期,一旦店内有过期食品被检查部门发现,商店就得关张。

英国:食品部门权威高

2005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的产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查禁“苏丹红一号”的行动席卷金球,英国食品标准局在中国公众中也因此赢得了不小知名度。

食品安全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副市长高剑云参加了开班仪式,并要求参加培训的全体人员要结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专题学习,进一步掌握和理解《食品安全法》有关知识,充分认识加强食品安全法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迅速大规模、多层次的开展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学习活动和教育培训,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食品安全,促进侯马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积极贡献。

市食安办副主任、食药监局局长张悦繁就学习贯彻落实培训会议精神作了讲话,他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新《食品安全法》,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确保该市食品安全工作形势的稳定向好发展,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希望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广大监管服务对象对新法的认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

张继海首先讲解了新《食品安全法》修订的背景和过程,接着深入讲解了新《食品安全法》的亮点,运用大量的食品安全案例,将食品安全法的主要法条和最新规定,详细诠释行政许可、行政配合、行政检查、行政强制中的主体责任。杨印榜通过对新法的归纳梳理,以行政法为主线,深入讲解了新法的严监管、严处罚、严标准及问责机制。

食品安全心得体会 篇5

2月21日~23日,禹王台区食药监局举办了 创文、创卫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升活动动员暨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辖区内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共计200余人参了会议。

培训会上,禹王台区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不仅对创文、创卫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升活动进行动员,对双创工作意义及检查标准和要求作了详细的介绍,还分别就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管理、布局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索证索票管理几个方面做了详细讲解。此外,该局还邀请了大梁楼酒店的管理人员作经验交流汇报。

此次培训,不仅使参训人员对双创的意义、检查标准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了他们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专业知识水平和岗位操作能力,更为该区目前进行的双创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食品安全心得体会 篇6

在发展迅猛的二十一世纪,饥饿已不复存在。可食用绿色食品却成为了人们最渴望的愿望。近几年问题食品早已成为了社会的头等大患:喷满膨大剂的西瓜、注水的猪肉、被浸泡在农药里的蔬菜……在这个被问题食品玷污的社会中,这种事件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伪劣食品被揭露丑恶的面孔,一座座肮脏的食品工厂被查处,在如此严重的事实面前,我们怛然失色,不仅要问:“我们还能吃什么?”

那些一心只顾利润,而背离本质的黑心厂家,良心何在?为提升收益,种种违规添加剂一股脑加入食品中,丝毫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行动让这些黑心厂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质检组的出现让他们束手无策,只能回头是岸,接受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检查下许多劣质厂家被查封。可仍有漏网之鱼。

垃圾食品在危险食品中独占鳖头,辣条、烧烤等等“五毛一元”的垃圾食品随处可见,这些黑心厂家的魔爪却偏偏伸向了青少年!在调查下,学校附近的小超市人满为患,定睛一看,全是同龄的学生。他们行车熟路地来到水泄不通的售卖辣条处,将五毛一元的纸币放进店主手中后大吃特吃,满嘴流油。可口的垃圾食品后面,藏着数不胜数的细菌,病从口入,也正因如此。这些同学吃垃圾食品时,从不会想这个食品是否卫生。你只是考虑到口感的好坏。无良商家生产“问题食品”,我认为这不但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国家的声誉。这无疑是一种羞耻,一种人性泯灭的表现。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的宣传中,让更多的人认识食品安全的危害,抵制农药食品、化学食品、问题食品,这样才能让食品安全与我们的健康同行。

食品安全法体会 篇7

1 做法

1.1 强化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为适应日益繁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 全市各级监管部门着力加强监管执法队伍业务培训, 充实一线监管力量, 努力建设一支思想作风硬、法律意识强、业务素质高的监管执法队伍。2011年, 市卫生部门择优选聘近260名建制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充实到卫生监督分所。市农业部门增加了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人员配备。市质监部门抽调了一批干部充实加强海陵、高港两个城区分局一线监管力量。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成立市餐饮与化妆品监督所, 配备人员编制12名;海陵区新成立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并落实了人员编制, 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得到全面履行。

1.2 强化食品安全市场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

市政府将食品抽检列为“2011年市区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 安排财政资金强力推进。根据《2011年泰州市食品安全市场监督监测实施方案》, 全年计划抽检食品34大类、1905件样品, 分别由农业、商务、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具体承担。进一步规范了抽检程序和运行机制, 抽检结果通过报刊、门户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另外, 根据抽检结果确定并实施监管和整治重点, 适时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公示。

1.3 强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建设

为支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市财政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保证食品安全市场监督抽检、综合协调、专项整治、事故应急处置、宣传培训、举报奖励、考核评估等重点工作经费足额到位。对重大食品安全项目建设, 安排专项资金, 力促早开工、快建设, 早竣工、快见效。2011年, 市级财政投入食品安全工作经费400余万元, 较去年大幅度增长。其中, 安排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经费30万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项经费50万元、食品安全市场抽检经费和食品安全考核奖补经费110万元、食品安全事件应急专项经费30万元, 为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1.4 强化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按照《全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方案》, 积极开展辖区和系统内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 逐步建立起我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品”企业实行诚信不良记录制度和诚信档案制度, 质监部门开展食品企业建立信用档案的试点工作, 在信用档案详细记录许可审查、日常监督检查、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并加强整改指导。工商部门对全市范围内所有登记注册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 进行全面清查, 并以“一户一档”的标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全市23263户食品经营主体和125户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已全面建档。商务部门将生猪屠宰违法单位列入“黑名单”, 实行重点盯防。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建立健全餐饮单位“一户一档”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基础上, 全面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加强信用信息的管理, 对违法违规的餐饮企业实行约谈负责人的方式予以警示, 增强其诚信意识。

1.5 强化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建设

市食安办积极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 2011年初对《泰州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处置制度》进行了修订, 使其更加完善、更加务实, 并指导各市 (区) 、各有关部门组建和培训应急处置队伍, 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实战演练, 确保食品安全事故得到及时、快速、科学、有效的处置,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

2 体会

2.1 一支强大的监管队伍是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

监管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往往取决于人员的知识面和实践技能, 在有限的人手情况下, 有敬业精神、监管知识面广、有技能的监管人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在注重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 我们认为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的打造也是至关重要的。

2.2 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贵在持之以恒

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技术革新、监管思路创新等等, 最终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坚持。在当前, 食品监管领域曾创新了不少监管新方法、新技术, 比如五常法、HACCP技术、笑脸公示制、量化分级管理等, 这些方法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但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做下去。遗憾的是, 在这方面能够坚持的地方和部门却为数不多, 即便做了, 也是敷衍了事, 达不到效果[4]。

2.3 各方面重视是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根本保证

食品安全监管, 只有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级主管部门领导重视才是根本保证。一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 往往需要多部门配合, 及时迅速地处理善后工作, 没有出色的组织领导和体制是很难达到“快速有效”的。另外, 不少食品安全事故, 是企业经营业主不重视、监管部门放松警惕性、监管人员疏忽麻痹大意造成的, 等出事了再亡羊补牢, 为时已晚。当前, 这样抱侥幸心理的执法者大有人在, 这样的领导干部也不乏其人, 让食品安全监管始终处于“但愿别出事”的混日子状态。因此, 只有主管领导和执行者思想上高度重视, 真抓实干, 才能让食品更安全。

摘要: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泰州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通过多年的协作与努力, 全市近10年来未发生一起重特大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初步建成。我们的做法总结为“五强化”:强化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市场抽检和风险监测、强化资金投入、强化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应急机制建设等, 并认为做好上述5个方面的工作, 是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必不可少的基石。

关键词: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管理学,法学,风险监测

参考文献

[1]陈东周, 张晓灵, 孙正太, 等.泰州市食品卫生监测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 22 (6) :496-498.

[2]朱霞惠, 孙正太, 浦政轶, 等.新形势下做好当前卫生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 (8) :92-93.

[3]陈东周, 朱霞惠, 孙正太, 等.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 (7) :92-93.

食品安全法体会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管 现状 对策

中圖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48-02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由原来的简单的吃得饱向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转变。最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食品市场慢慢走向正规化。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这个社会的安全,食品的安全涉及到每个人们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广大人们群众的健康,影响着这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目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农用化学品的残留。目前,很多食品在源头上就受到了污染。比如大量化肥、农药、兽药等的使用。兽药、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不当危害更大,使用不当不仅仅危害人体的健康而且能导致人畜共患病增加疫病的传染。(2)使用劣质原料。目前很多小作坊在加工食品时,为了节省成本,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采用劣质原料。比如:霉变的大米加工大米制品;使用死病畜加工熟肉食品;使用“地沟油”加工油炸食品和火锅等。(3)非法使用化学物质。很多食品加工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非法滥用非食品加工用的化学物质,致使食品的安全受到严重的隐患。很多馒头生产厂家使用熏蒸馒头;街边包子店使用二氧化硫进行包子增白;为了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在生产木粉,腐竹等产品是使用甲醛次硫酸氢钠来调节食品的口感。(4)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相关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以及用量都做了详细的明文规定,包括食品中添加剂的残留、超量等一系列。但是目前很多厂家为了使食品更加美观,口感更加甜美大量使用添加剂。比如:前几年食品质量监督部门检测在饮料中成倍使用甜味剂来增加饮料的甜感;在面粉中大量使用增白剂,经检测超出限量的5倍;在腌酸菜时使用大量的苯甲酸,有的厂家超出标准要求的20多倍。(5)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很多厂家在食品加工、包装贮运、上市流通过程中对食品的监管部严格,很容易造成食品中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对食品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一般容易造成食品微生物的病原有以下几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食品中微生物的引起病原较容易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和秋季,所以在这些季节厂家要特别重视这些方面。(6)假冒伪劣食品。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假冒伪劣食品越来越多,品种五花八门,影响范围也非常大,危害程度相当严重,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比如;三鹿奶粉;用工业酒量勾兑的白酒;用化学物质合成的酱油;有化学物品合成的肉制品等。(7)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机。转基因食品目前在我国没有出现不良的影响,但是不代表未来不会发生。很多外国研究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转基因食品对人员产生有毒性;损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产生过敏综合征;引发人体对药物的抗性;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危害等,所以说我们应该提前预防,对转基因食品重视起来。

3 提升食品安全的对策

(1)加强食品源的管理。要想食品的安全,就必须从食品源抓起。要想做到此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①建立安全优质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保证在源头上控制食品的安全,从根本上进行治理,确保农产品有着干净的生产环境,杜绝有害物质的危害;②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强化管理;③规范农药、兽药、饲料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格控制食品中添加剂的量,对于非法企业要进行重罚。(2)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法规覆盖面狭窄、存在着很多盲区等问题;解决目前执法部门之间互相推脱、相关部门责任不清楚、监管不到位等情况;完善先行的法律法规,解决现行法律单薄的问题,不能适应新形势,遇到新情况,没有法律法规可循;解决各个法律法规之间概念不清、尺度不一、操作不顺等一系列问题。(3)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仅仅要参考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有关国家先进标准而且要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人们生活情况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系统性较强、实用性较强、比较先进的质量标准,并且要时刻关注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行完善和修改质量安全标准体系。(4)政府牵头,加强管理。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生产水平都不相同,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国家就必须出面进行统一的管理。有了管理平台,我们要充分的利用,一定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打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造成一种高压态势,威慑不法分子,使不法分子不该铤而走险。(5)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充分利用高科技进行安全检测,保障食品的安全。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监测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科学检测质量体系。保证食品检测水平越来越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等。(6)强化舆论监督。广大人民群众是食品的最大消费者,他们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动员全民进行对危害食品的监督。鼓励广大消费者发现违法食品要及时进行举报,保证违法者不漏法网。还要对人们群众比较满意的商家进行表扬和宣传,提高其知名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的安全监管应该贯穿于食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保证食品的安全。目前,虽然说我们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相比国际食品安全来说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们要不断发现问题,正视我们得问题,分析研究找到解决的方法。希望在国家的领导下,人们群众的监督下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许世卫.新时期中国食物安全发展战略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食品安全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习惯总是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混在一起,没有明确区分两者的差别。如今把食品安全问题单独提出,应该给出一个概念,但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等同,将其定义为”生产,加工,贮存,销售和制作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的消费而采取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担保”。19,WHO则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食品安全是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保证;”食品卫生”则是指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食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可见,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结果,后者强调的是为了达到结果而进行的过程控制。

食品安全还有”量”和”质”的区分。对于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事物供应量不足,不能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这就是食品安全的量的本质,英文用flldsecurity表示;在解决了供应量问题后,由于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的损害,规模上可能较大,会造成公共问题,这就是”质”方面的食品安全问题,英文为foodsafety。

学习食品安全与市场准入课程: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政府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对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而实行的一项监管制度,它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其包括以下3项具体制度:

(1)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

(2)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3)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制度。

为什么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1)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提高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需要。

(2)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保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基本条件,强化食品生产法制管理的需要。

(3)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适应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经济运行环境的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范围是什么适用地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适用主体:一切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并且其产品在国内销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适用产品:列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重点产品目录》且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食品。进出口食品按照国家有关进出口商品监督管理规定办理。首批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5类食品。从20xx年第3季度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又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冷冻饮品,方便面,饼干,罐头,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因此,目前共有上述15类食品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20第4季度开始,国家质检总局还将对茶叶,糕点等13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柴湖镇希望小学——魏红华

2016年3月4日,钟祥市教育局、药监局等部门联合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我有幸代表柴湖镇希望小学参加,感到十分荣幸。通过学习,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心灵受到了洗礼,内心收到了震撼。作为希望小学主抓后勤工作的副校长,我为自己以前肤浅的认识感到羞愧,为自己以往对待食品安全的态度感到后怕,也为今后如何管理后勤工作尤其是食品安全工作找到了方向和方法。现就将我学习以后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了认识。以前我总认为学校食品安全不会出什么大事,了不起拉拉肚子,没什么严重的,上面领导就喜欢小题大做,没事找事。通过学习,我才知道,食品安全无小事,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到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稍有不慎,将危及孩子们的生命。老师课件上的两起案例,深深的触动了我,让我内心一震:那么多的娇嫩的生命,就因为学校的管理不到位或食堂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差一点失去。这不是失误,是犯罪。我庆幸,我所管理的食堂没出现类似问题。没出问题并不是我的管理有多规范。对照学习资料,我感到惭愧,在很多方面的管理,都是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马虎虎就行了,没有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堂管理规范》等法律和规定来做,万一……不敢想,顿时我有一种坐在炸药包上的感觉,顿时理解了领导们的良苦用心。今后的食堂管理,一定得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办,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把食品安全当做头等大事来抓。食品安全重如山,我绝不能做对不起下一代、对不起社会、对不起良心的事。

二、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通过学习,我清醒的认识到了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如何让自己从诚惶诚恐中解脱出来,我认为只有全体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都提高了认识,都提高了专业技能,我那颗悬着的心才能放下。今后我将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及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规范操作学习,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熟练食品安全常识和烹饪技能。

三、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针对我校后勤工作尤其是食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和不足,我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入库、出库管理制度、消毒制度、晨午检制度、索证索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用制度来衡量工作。同时要与管理人员以及食堂从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用责任书来明确分工,用责任书来明确各自的责任,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减少失误。

四、加强跟踪管理。有了制度,就要实施,不能让制度仅仅停留在纸上。这就需要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以前,我们的管理人员老是坐在办公室里,很少进入食堂一线,不了解食堂的操作程序,不了解食堂的食品安全措施,所以无从管理。我希望提高培训和学习,我们的管理人员都成为安全知识的践行者而不是旁观者,都对食品安全工作了如指掌,都能参与并指导从业人员工作。

我想,只要我们思想认识提高了,培训学习落实了,规章制度健全了,跟踪管理到位了,食品卫生也就真正安全了。

解读《食品安全法》 篇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

- 对国务院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界定。

- 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更加顺畅。

- 规定了完备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以及完整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 明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 生产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 严格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的管理以及对食品广告的管理。

- 建立食品召回制度、停止经营制度。

从“卫生”到“安全”,这是一个理念的巨变。以下从五个关键词来解读新《食品安全法》。

关键词一:食品安全委员会

我国的食品安全一直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国务院新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对现行监管体制进行了调整。这一委员会是一个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将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总体的协调和指导,旨在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消弭监管空隙。这拉开了中国从监管机制上谋求统一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序幕。

这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设立一个常设机构,也将在未来的协调各部门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关键词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新《食品安全法》首次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另一方面,新法也首次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对食品安全所承担的属地监管责任,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此外,在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后,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做出了一次重大调整,重新界定了卫生、质监、工商、药监四部门的职责。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这就意味着,今后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无论企业、监管部门,还是地方政府,想再“踢皮球”一样推卸责任恐怕就困难了。

关键词三:食品添加剂问题

作为“问题奶粉”事件在立法上的一个重要推动,就是《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采取了严格的规定。

新法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许可要经过风险评估,更为严格的规定则是,食品添加剂必须“在技术上确有必要”。现在有一些食品添加剂在技术上不一定是确有必要,比如现在很多的面粉中加增白剂、加荧光剂,有的人说这个对身体没有害,但是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只要技术上不是确有必要,那就不能添加。

关键词四:处罚手段

新《食品安全法》加大对违法的食品生产和经营者的处罚力度,规定了最低两千,最高几万元的罚款额度,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严重的要处以刑事责任。此外,还规定对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这在处罚幅度上都明显高于以往的法律法规,意味着食品生产经营者一但发生违法行为,将面临高额的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对这些企业来说,如果不能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企业的生存都将变得举步维艰。

关键词五:连带责任

食品安全法体会 篇12

一、回溯:《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状

长期以来, 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实行多头监管的体制。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决定》, (1) 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如下:

从体制方面看, 这个体系无疑是完善、健全、畅通的, 但实际上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着诸多冲突。从《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消费者权益法》到《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 每一部法律都分别授予某类行政主管部门为执法主体, 同时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和责任义务。这样, 原本应环环相扣的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链”一直存在着这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象。

在这种多头管理的体制下,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法律体系存在疏漏, 难以形成有效监管。

虽然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多、制定的法律法规多, 但仍然存在立法漏洞。比如“问题奶粉”事件, 具体要追究哪个环节、哪个部门的责任, 违反了什么法规和标准以及如何处罚, 很难找到依据。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 更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如卫生部门不管种植、养殖, 水果、蔬菜也不在《产品质量法》调整的范畴, 而农畜产品的管理部门又没有相应的执法力度和检验能力, 导致“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的结果。

2. 食品质量标准亟待统一完善, 检验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

长期以来, 我国食品的质量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虽已制定和发布了包括各类食品的产品标准、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食品卫生及其检验方法、食品质量及其检验方法、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贮运、标签等方面的国家标准1000余项、行业标准1000余项, 由于协调机制的缺乏, 各类标准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对于检验资源, 一方面由于经费紧缺、投入不足, 检验能力远远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工商、水产等部门有的根本没有检验能力;另一方面, 卫生、质监部门又各有一套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 设备能力没有充分利用, 造成了资源的很大浪费。人员的庞杂又导致了权力的交叉、监管的真空大量存在。

3. 惩戒力度不够, 违法成本较低。

由于我国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多年没有修订而严重滞后, 因而造成对食品安全的检测标准过于宽泛、滞后。对食品违法的处罚力度太轻、违法者得不到应有处罚的现象, 如《食品卫生法》对“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 只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 没收违法所得, 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 只是笼统地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样的低成本, 对违法者难以形成震慑, 致使不法者不惜铤而走险。

二、现状:《食品安全法》之剖析

历经一次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多年争论后, 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终于经全国人大通过, 并于6月1日正式实施。

针对先前的监管混乱, 该法在监管制度上作出了一系列改进和突破。根据新法, 国务院将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 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目的就在于消减目前分段监管的弊端。此外, 《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部同时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 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2) 其实早在2008年9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卫生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文件。该文件规定:卫生部、药监局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进行“互换”, 将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划入卫生部。这样的调整加强了卫生监督职能, 使卫生部门更容易协调与其他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间的关系。从卫生部“三定”规定可以看出卫生部的职责变化, 一方面, 是把具体的技术评估工作交给事业单位进行, 自身则通过立法、制定政策、行政监督等手段来发挥职能;另一方面, 食品安全标准与药品法典的制定权归卫生部所有, 强化了卫生部作为“规则制定者”的身份。相应地, 卫生部设置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和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具体负责组织拟订食品安全标准;承担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拟订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条件和检验规范;承担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工作等。“三定”方案的通过和实施无疑为《食品安全法》中政府监管职能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事实也证明, 《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后, 沿用了“三定”方案, 仍由卫生部牵头建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 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同时, 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的监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由此, 形成新的监管模式 (见后页) 。Á

监管体系变化的同时, 该法还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这些规定重新明确了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 确立了分段监管体制, 主要是卫生、农业、质检、工商和食药监各司其职, 并分别负责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食品标准的制定, 对初期农产品, 对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服务方面的监管, 即从原料到产品, 从生产到流通、餐饮的全程监管。在此基础上, 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加强对各个监管部门监管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在全程监管分段实施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要锁定责任, 纵向要到底, 横向要有边, 不能留任何真空, 实现无缝对接。此外, 《食品安全法》还凸显了诸多亮点:

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的建立。

《食品安全法》规定,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 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 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确保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 并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2. 明确规定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食品安全法》吸取了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 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为避免增加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负担, 该法还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 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

3. 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和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

《食品安全法》在惩罚性赔偿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 该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 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 生产者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销售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欺诈消费者的, 消费者可以本着后法优于先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选择适用《食品安全法》, 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主张支付价款十倍的惩罚性赔偿。

当然, 《食品安全法》还规定了食品及相关产品进出检验、查验记录制度, 将保健品纳入了食品安全法的调整范围, 向消费者推荐食品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等等, 这些举措都是值得肯定的。

综上,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施行, 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全方位构筑食品安全法律屏障,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切实保证食品安全,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我们也应当看到, 在《食品安全法》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多头执法现象依然存在、各执法主体职责分工不明确、卫生监督部门专业人员数量不足, 资金短缺问题突出、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受外部干涉较大、法律执行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等问题。

三、展望:《食品安全法》之落实

“三聚氰胺”事件一方面对于我国食品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而另一方面却也引发了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面对食品安全的挑战, 政府积极立法、企业主动改革、完善检测标准、加强监管力度等举措无疑会全面提升中国食品安全水平。然而, 我们必须认识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 监管的链条比较长。搞好食品安全监管, 笔者认为, 还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完善相关的法律配套措施。

首先, 国务院已经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还应进一步加强配套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其次, 国务院各监管部门如卫生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应做好《食品安全法》和本部门监管范围立法的衔接, 完善配套规章;再次, 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使得《食品安全法》能真正地落在实处。

2.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法律的出台只是停留在静态的立法层面, 要想真正发挥其保障食品安全的强大规范作用, 离不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施行。如果行政执法部门不严格执法或者出于各种原因错误地理解和适用了《食品安全法》, 那么这部法律就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 我们必须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 确保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全面掌握, 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同时制订严密的工作纪律和内部审批程序, 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 建立大案要案领导集体决定制度, 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另外, 还要督促各食品行业协会认真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学习, 加强食品行业自律, 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 树立食品安全诚信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3.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在实践中, 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 往往是监管部门事后仓促应对, 相关部门匆匆召开联席会议, 确定彼此的职责、工作分工和步骤。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 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等事故的期望, 更可能发生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以及信息沟通的迟缓与不力。鉴于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经公布实施, 我们应建立相应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当前, 在某些地区如北京、沈阳等地已经出台了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建议在各地现有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 逐步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 在国家层面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在全国统一执行。

4. 营造学习《食品安全法》的普法环境。

将学习宣传《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作为当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重要内容, 采取多种形式,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积极营造学习食品安全法的普法环境, 为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创造良好氛围。可以利用媒体宣传, 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宣传活动, 可以设立现场咨询, 摆设宣传展板, 公布举报投诉电话, 名优食品展示等, 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手册, 受理举办投诉等内容, 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宣传活动, 形成浓厚的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的活动氛围。

参考文献

[1].杜纲建.关于制定食品安全法的若干问题.太平洋学报, 2008 (2)

[2].何翔等.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概况.世界报道, 2008 (3)

[3].[荷]Ellen vos著, 孙娟娟译.重新思考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时可以借鉴欧盟经验.太平洋学报, 2008 (7)

[4].金征宇等.食品安全 (非传统安全与现实中国)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

上一篇:七度空间营销策划案下一篇:表面积和体积的对比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