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卫生保健室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卫生保健室(通用9篇)

小学卫生保健室 篇1

1 总体情况

1994年起,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与区卫生防疫站协作,建立了西城区学生常见病防治的基础资料档案,至今西城区中小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包括口腔保健档案)已达100%,健康监测覆盖率为100%。近20 a来,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在视力不良、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龋齿等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2000年通过了北京市教育局和卫生局的终期考评。1995年被评为“全国学生视力监测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先进集体”,自1994年起至今连续被评为市、区“牙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获“北京市窝沟封闭预防龋齿项目质量优秀单位一等奖”,所级领导被评为“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先进个人”。

2 视力不良防治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显示,我国7~18岁城男、乡男、城女、乡女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达52.9%,37.3%,61.4%和46.2%,其中16~18岁组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分别达76.8%,65.5%,85.1%和76.5%,95%以上属“疑似近视”,将近3/4的在校高中生“疑似近视”[1]。回顾历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发现,1985-2005年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各群体视力不良率分别增长了49.1%,53.1%,116.0%和106.0%,疑似近视率分别增长了38.2%,34.2%,67.8%和58.3%。近视发生明显早期化、低龄化[2]。

北京市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也很严重。西城区2002-2006年中小学生视力检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上升明显,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分别由2002年的24.01%,62.93%和79.30%上升至2006年的31.88%,76.45%和85.41%;视力不良率与年级成正比,随着年级的增高,视力不良率由小学一年级的19.1%增至高三年级的81.6%[3]。

近视一直是视力不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学生检出率最高的常见病。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治是当前学校卫生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4]。

2.1 常规工作,坚持不懈

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每学期对所辖学校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并及时进行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将每天2次眼保健操纳入课表,严格执行。为遏制学生视力不良快速增长的趋势,2008年相关部门对1972年版眼保健操进行了修订,取消“挤按睛明穴”和“干洗脸”2节,增加“按压头部督脉穴”和“按揉耳垂眼穴及脚趾抓地”,将“按揉太阳穴及轮刮眼眶”改为“按揉太阳穴刮上眼眶”。《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于当年10 -11月在西城区中小学全面推广。保健所多次组织全区性的眼保健操评比,并要求学校每年进行1次全校性眼保健操评比。定时调整学生座位,调整课桌椅高度。每学年利用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用眼知识教育。每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上述工作虽然平淡无奇,但贵在坚持。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正是靠加强健康教育(包括学生和家长)及眼保健操,使试验组的近视率比对照组降低了27.9%[5]。

2.2 发挥优势,突出重点

开展“健康促进学校”活动是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卫生工作的特色,自1995年起已在全区学校推广普及。保健所与学校互动,将健康工作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技能,使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全面发展。“健康促进学校”实施规范中规定:“健康促进学校”要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的依据;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 min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 min;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习惯和行为;教室最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距离2 m以上,最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超过8 m,中学不超过8.5 m;教室采光、照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定期监测教室采光、照明。保健所每年度在“健康促进学校”检查评比中对上述各项进行全面检查。2008年,保健所按上述标准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了突击式摸底检查,及时反馈了问题,督促学校整改。

视力不良的防治重点是预防。 2007年10月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与曼秀雷敦公司捐助的价值约40万元的“护眼工程车”进驻西城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该车配备了视力检查投影仪、电脑验光仪、电子镜度检查仪等先进设备。保健所眼科医师利用此车每年免费为全区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弱视筛查,对中学生进行验光、合理配镜的一对一指导,并利用展板、宣传材料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宣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截止目前,已检查33所小学一年级学生4 326人,怀疑弱视和已诊断弱视者占学生总数的3.84%,占视力不良学生总数的34.65%。通过“护眼工程”的实施,保健所医师认为,远视力+小瞳孔下屈光检查成本低廉、效果可靠、可操作性强,值得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在弱视筛查中推广,并能提高低龄儿童弱视的治愈率,降低未来视力不良的发生率。

深入了解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发展的原因,可以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保健所与北京大学医学部视光学中心合作,对西城区部分中小学生的视力、屈光度和眼轴、角膜曲率等眼部屈光结构进行了检查。研究显示,不同屈光度组间眼轴长度和角膜垂直曲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的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密切相关,且眼轴长度是单纯性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因素[6]。这为近视防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保健所一直致力于寻找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近视眼防治方法。1995-2003年保健所推广使用珍视明滴眼液缓解视力疲劳;2000年为每校发放1台“OO眼保健仪”用于治疗学生近视眼;2000-2002年与上海眼科生理研究所合作,利用寒暑假在西城区各学校中使用视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2002-2003年保健所与北京市上上医近视眼防治研究中心合作,进行“双光眼镜防治青少年近视眼”的课题研究。双光眼镜采用雾视疗法和雾视成像的原理,通过上方近视镜片矫正看远时的视力不足;看书、写字时则通过下方的雾视镜片使眼睫状肌放松,减轻看近时眼睛的过强调节。经过1 a观察,配镜组视力提高/不变及屈光度减少/不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边缘视力的学生佩该镜可减缓近视发生,低度近视青少年则可减缓/减少近视度数的加深。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推广。

2.3 借鉴经验,多方合作

全国各地保健所为预防青少年视力不良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西城区保健所也在不断学习经验。广州市、沈阳市、锦州市均有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自行制定新型眼保健操,相对现行眼保健操以穴位按摩为基础的间接、被动、单途径调节而言,新眼操通过转动眼球、远近交替、旁视与环视等改变视角,规律性收缩、松弛调节肌,直接、主动、多途径调节眼部肌肉, 有效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对视疲劳进行全面调理,对预防近视有明显作用,具有推广价值[5,7,8]。

应用辅助仪器也可以有效改善视力状况。北京同仁医院神经训导康复中心与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朝阳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合作,采用SU-001型眼保仪进行睫状肌训练,对小学生早期近视的康复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该仪器主要训练睫状肌的调节功能,最终缓解睫状肌的疲劳, 提高睫状肌调节的灵活性。训练组的治愈率(49%)和有效率(98%)充分说明了该训练方法的有效性[9]。

3 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的防治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显示,我国7~18岁中小学生肥胖率城男为7.1%,城女为3.6%,乡男为2.8%,乡女为1.9%;超重率城男为13.1%,城女为7.4%,乡男为6.2%,乡女为4.7%。城市小学生男生是肥胖/超重高发群体,省会片流行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已进入全人群儿童肥胖流行阶段[10]。北京市7~18岁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在1995-2005年的10 a内增长迅速。2005年7~18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21.8%,10.8%,11.3%和8.6%;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7%,8.4%,7.1%和4.8%,均高于1995年、2000年数据。北京市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均已进入流行的增长期[11]。

与超重肥胖相对应的是,我国也曾是全球儿童营养不良高发国家之一。我国学者以WHO新版国际儿童生长参照值[12]为标准,分析1985-2005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结果显示,近20 a来城市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生长迟滞率男、女学生分别从9.2%和8.0%下降至2.7%和3.0%,同期消瘦率从20.8%和17.6%分别下降至10.5%和9.7%;消瘦性营养不良依然存在,检出率男高于女,青少年高于儿童[13]。

儿童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膳食和生活方式的自控能力较低,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学校是儿童成长必经之处,是其就餐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具备对儿童进行饮食和运动教育的最有力条件。因此,基于学校的干预应用最多,也最有效[14]。

3.1 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针对学生、家长、教师综合进行健康教育是有力措施之一。在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的检查标准中明确要求各学校开设健康课,且每年还要进行不少于20次的宣传活动(包含平衡膳食、锻炼与控制体重等);每学年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培训(至少2次);每学年向家长传授健康知识与技能。事实证明学校教职工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提高,以及教职工将知识、态度、行为融入教学并灌输给学生的实际操作,可以产生很好的干预效果[15]。对学生家长进行教育和知识渗透,提高其对控制肥胖的认知度,使家长愿意为控制孩子肥胖承担相应责任。经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更多家长认为有责任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并愿意在生活中运用营养知识,支持孩子到户外运动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家长的示范效应对于控制孩子肥胖有重要的作用[16]。

3.2 平衡膳食

美国的经验显示,学校供餐计划是进行营养干预的最佳途径[17]。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城市开始推广学生营养餐。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了一批市级营养餐配送中心,自2002年以来,日供餐量达到30万份[18]。推广营养午餐以来,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西城区学生的贫血率已控制在2%左右,营养不良率逐年稳步下降。保健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了经常性巡查,并在每年“健康促进学校”检查中将学校食品卫生作为重点之一,督促学校及时更换不合格的送餐企业,保障学生的营养安全。

3.3 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是改善身体素质最好的方式。西城区教委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有1 h体育锻炼时间,体育课、课间操、课后活动必须保质保量。保证体育运动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自觉参与。西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将运动会选在鸟巢召开,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全程参与,学生热情高涨,快乐投入,效果较佳。保健所自身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外经验显示:初级保健人员针对青少年肥胖进行干预是有效的[19,20]。2008年以来,“快乐10 min”活动在北京市推广,“快乐10 min”是一种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不受场地和设施的限制。北京市东城区保健所的实践显示,干预组男生肥胖增长速度比对照组低3.65%,女生超重、肥胖增长速度较对照组分别低35.80%和2.09%;干预组肥胖者中19.8%转变为非肥胖状态,对照组肥胖者中17.9%转变为非肥胖状态。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不宜“限食”,体育运动势必成为安全而有效的控制体重的措施,并贵在持之以恒[21]。

4 龋齿的防治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显示,我国7~9岁小学生群体乳龋失补(dmf)率多高于50%,恒龋失补(DMF)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中学生群体大多超过20%。龋补率很低,而龋失率较高[22]。1996-2000年东城区调查资料显示,中小学生龋均呈下降趋势,中小学生的龋齿以窝沟龋为主;充填龋呈上升的趋势,但在年度之间有反弹;活动龋的比例仍很高[23]。

发达国家儿童龋患率逐步下降归因于全民口腔健康宣教、氟化、窝沟封闭等措施“三管齐下”[24]。自1998年开始,西城区全体中小学开展窝沟封闭与氟保护漆防龋治疗,此法一直延用至今,口腔保健水平显著提高。

4.1 健康教育

教育部曾于1994年对口腔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在中小学校健康教育教材中增加口腔卫生内容,提高学生的龋齿防治知识,改善其态度,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目前,北京市学校健康教育课和每学年的健康宣传活动中均已包含口腔知识。2002年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各地中小学生早晚刷牙并正确刷牙的人数比1995年增长1.7倍;城市70%以上的小学生、83.5%的中学生能正确选择牙刷,使用含氟牙膏。参加“爱牙日”等社区宣教活动的人数也不断增加[23]。2000年西城区学校牙防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保健所设计印制了“学生口腔保健卡”,为全区每个学生建立口腔保健档案;每学年均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龋齿检查, 12岁学生进行龋均监测, 15岁学生进行牙周病监测。针对西城区以往15岁学生牙周病高发情况,通过校医会、家长信等途径宣传牙周病防治知识,使学生掌握简单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利用“9·20爱牙日”,加大对中小学生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借《学校卫生通讯》平台,着力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传。

4.2 氟化物防龋

氟化物防龋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防龋手段,多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含氟牙膏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氟化泡沫、氟保护漆安全有效,防龋效果明显[25,26],氟保护漆不易导致恶心、呕吐等,学生更容易接受。西城区保健所每年2次对全区所有小学生进行氟保护漆防龋,2008年全区小学生氟保护漆受治率已达78.42%。

4.3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在易患龋牙的牙合面窝沟上涂布一层粘结性材料,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发生的一种方法,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27]。西城区自1998年在部分中小学开展窝沟封闭、氟化泡沫和氟保护漆等龋病防治措施,2000年窝沟封闭、氟保护漆防龋措施已成为防治常规在小学中普及。特别是2003年后,区属各医院均参与学校窝沟封闭防龋工作,使接受窝沟封闭的小学生迅速增加。保健所还与几家医疗单位合作开设学生口腔优惠门诊,切实提高了该区学生的龋齿充填率和窝沟封闭率。2005年保健所承担了西城区小学一~三年级免费窝沟封闭项目的管理并组织实施。保健所自身承担20所学校的入校治疗,完成了全区近50%的工作任务。2008年全区小学生窝沟封闭率达到45.43%,较5 a前有了明显提高。

回顾西城区1995年以来的资料可以看出,龋齿数及龋均呈下降趋势,10 a间龋均总体下降了32%,龋均明显低于第2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12岁年龄组龋均(1.1)。特别是从2000年大面积采取窝沟封闭、氟保护漆等干预措施之后,龋齿患病率明显下降。

5 其他常见病防治

在学生其他常见病防治中,成绩显著的是肠道蠕虫、贫血和沙眼。肠道蠕虫感染率一直控制在1%以下,贫血率已控制在2%左右,沙眼患病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百分之十几降至现在的百分之零点几。这与该区开展健康教育以及人群生活质量的改善密切相关。

6 结语

建筑工人的卫生保健 篇2

首先,针对建筑工人流动性较强这一特点,必须注意预防各种疾病和地方病。例如,非血吸虫病流行区,必须预防血吸虫病。在血吸虫病疫区,最好不要下水,更不要下水游泳。如果需要下水,可以穿防护裤,戴手套,或涂擦防护药物。去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在荒郊野外工地作业,要注意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这种病主要通过老鼠传播,因此要做好防鼠灭鼠、防螨灭螨等防护工作。在南方地区,要注意预防疟疾,夜晚睡觉时要用蚊帐。前年,某地曾发现一例当地罕见的恶性疟疾病人,经调查,原来是刚从非洲回国不久的建筑工人。由于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及时防治措施,才避免了这种危害较大的恶性疟疾的传播流行。我国各地区都有肝炎流行,人群中肝炎病毒携带率较高,因此,建筑工人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使用公用碗筷等卫生习惯。在沿海开放地区,建筑工人还要警惕性病感染。如生活上失于检点、放荡不羁,一旦染上性病,不但危害自身健康,还会祸及家属和孩子。

其次,建筑工人还要注意安全卫生,防止职业危害。对泥瓦匠来说,一是要注意砌楼房的支架应搭得坚固,作业区要有保护栏网。二是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高空险区作业要系安全带;严禁酒后上工;上班前戴好安全帽。三是,用泥瓦刀劈砖头时不可眼望别处,以防外伤。拌和水泥时要轻拿轻放,戴好口罩,防止水泥尘土飞扬而吸入体内。四是,进入工地应穿胶鞋或球鞋。作业时要戴上手套,防止散落的铁钉和坚硬物刺伤脚底和手部。五是,夏天要预防中暑,尽量利用早、晚施工。工地上要供给充足的清凉饮料或淡盐开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冻,手部经常涂擦防裂油膏,以防发生皲裂。

建筑工程队的电焊工要注意预防电光性眼炎。电焊工在操作时需戴防护面罩。电焊辅助工要戴防护眼镜。电焊场所应设在阴凉通风处,电焊工要在上风处操作,以防电焊烟雾刺激和中毒。油漆工要注意预防苯中毒,因为油漆的稀释剂常含有苯、甲苯和二甲苯,在长期接触又无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急、慢性苯中毒。预防的方法是,保护油漆场所的通风良好,常吃高蛋白食物(如鱼、猪肝、鸡蛋等)和新鲜蔬菜。油漆作业结束后不要用香蕉水洗手,因为香蕉水也含有苯,而应该用肥皂加流动水洗手。

小学卫生保健室 篇3

我校以健康教育为基础,以常见病、传染病防治为重点,不断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监测,全面提高卫生工作水平,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围绕素质教育大目标,创设洁净美的环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努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工作重点

1、积极配合镇卫生院完成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2、继续加强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管理,做好学生晨检及因病缺课、因病追查登记,建立健全防护体系,有效控制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发病率。

3、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及自我保健意识。

4、充分发挥校卫生保健室的职能作用,强化对卫生员的培训工作,及对各个班级卫生工作的管理。

5、注重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6、根据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强化健康教育课程的落实,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

7、完善卫生检查制度,由强化的管理逐渐转为内化的习惯。

二、工作措施

1、强化全体教师参与卫生管理的意识,贯彻每位教师“健康第一”的思想。让教师真正从学生的健康出发。

2、本学期学生的体质健康检查是这学期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密切配合区保健所的体质健康检查工作,认真准备,严格按照保健所的要求逐一落实,在保健所规定的时间内做到“快”、“静”、“好”的完成体质检查工作,并做到检查后认真完成体检数据的输入与统计工作,将软件及电子表格及时、准确上报卫生院。

3、春季是传染病和流行病的多发季节,根据卫生院下发的传染病防护体系中的具体措施,继续加强晨检,因病缺课统计,因病缺课病因追查登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深入落实传染病的报告制度、隔离制度、消杀制度。认真监督、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并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因病缺课情况,坚决杜绝瞒报、迟报、漏报现象的发生。配合德育部门对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统一管理,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证正常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顺利进行。按照保健所的要求,做好因病缺课报表的统计及上报工作,努力做到及时、准确。

4、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防近:继续重点抓好预防工作,充分利用“三月”防近月、“六六爱眼日”以及健康教育课进行宣传,防近工作很重要,落实也很艰巨,要多开展群众性集体活动,落实“三个一”,抓好学生的读写姿势、眼保健操等工作,配合学校德育部门对各班眼睛保健操进行抽查,纠正动作,做好记录,及时公布检查情况,并把检查结果纳入优秀班级评比考核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近视眼的患率。

防龋:积极做好学生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继续开展氟离子透入的防龋工作,教育学生少吃零食甜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使用含氟牙膏,养成定期看牙医的好习惯。

防治沙眼:教育学生讲究卫生,做到一人一盆一巾,患了沙眼及早治疗并坚持用药,充分认识沙眼的危害性,与家长建立共识,将沙眼病控制在最低水平。

传染性疾病:向学生宣传疾病特征,教育学生减少到人多的地方的次数,锻炼身体,适当增减衣服。确保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

5、根据保健所的要求,做好各个宣传日的宣传活动。

6、与学校德育部门紧密配合做好每周一次的个人卫生检查工作,确保学生健康的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配合社区医院做好学生的各种检查接种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8、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强化训练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手段,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9、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小学学校卫生保健制度 篇4

二、划拟并实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各种卫生保健制度,做到学校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卫生保健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三、结合学校工作规律和季节特点,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举办卫生讲座和学生健康咨询活动,每学年组织观看两次卫生教育录像片,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四、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和班主任做好学生和健康检查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建立传染病上报制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防疫站、市教育局、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和转诊工作,严防扩散传染。

五、协助班主任及时做好学生和视力检查工作和近视眼的防治矫正工作,严格控制病率。

六、对各种教学实施卫生监督,配合体育教师对体育卫生定期检查测定,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做好有关卫生保健工作。

七、坚持预防为主,定期检查环境、饮水、食物、食堂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搞好培训和指导学生卫生的工作。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每学期出4—5期黑板报式常规卫生教育。

八、建立学生病假登记制度,由教导处负责记载,学生因病缺课请假条由校医、保健教师汇总。

九、保管和使用好卫生工具,添置必要的常用药品并严加管理,以防变质。

小学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篇5

一、具体工作:

1、积极开展了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树立了学生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道德风尚。

2、加强学校传染病的监督管理,强化晨检工作,因病缺课追查工作,本学期学校没有传染病发生。

3、加强了学生常见病防治,做好日常的防治工作。

4、强化学校卫生室建设,提高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水平。

5、认真做好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抓好卫生员的培训。

6、强化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管理,把住病从口入关。

7、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团体咨询等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好服务。

8、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做好健康教育课程的落实工作 。

二、具体措施:

(一)传染病管理工作:

加强晨检(学校环境卫生、学生个人卫生、因病缺课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使传染病的报告制度、隔离制度、消杀制度得以深入落实。做到认真监督、检查,能在第一时限掌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做好因病缺课追查工作,凡是缺课3日以上的学生都要进一步追踪,直至查明诊断并作好记录。加强卫生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卫生员的作用,卫生员能认真填写《卫生员工作手册》,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纠正填写错误。

如果发现传染病及时网上报告和电话报告,并做好传染病登记。

(二)常见病矫治工作:

1、近视眼防治工作:

(1)做好眼操、读写姿势的规范工作。

(2)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要积极的做好小学新生读写姿势的规范工作,积极倡导各学校一年级的班主任日常的行为规范工作。使一年级新生入学伊始,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利用老花镜做好一年级新生、边缘视力、4.8―4.9假性近视的近视眼的矫治工作。胀骋还娣度区边缘视力矫治统计表。

(4)学校在体检完成后,要及时将近视眼患病学生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家长,使学生家长能够及时的掌握近视眼患病学生的情况。

(5)近视复查率城市小学均达到要求。

2、龋齿防治工作:

建立了龋齿学生档案,凡是进行治疗的学生,填写龋齿矫治登记表。

3、营养不良、肥胖和超重的防治工作:

学校能为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从合理的膳食搭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时的体育锻炼着手,降低患病率。

分页阅读第1页:小学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总结第2页: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积极参与省级十二五重点课题“在中小学生文明的养成教育中注重培养其良好的行为形成”的子课题的研究。要结合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本学期要利用一次主题升旗仪式表彰上学期开展的“文明小卫士”活动的获奖的同学,倡导学生争做文明小市民同时提出八要八不要。即:不打架不骂人,要学会礼貌待人;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说粗话,要尊敬师长;乘坐公共汽车不争抢座位,要主动给弱势群体让座;不随意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随意乱丢乱弃,要主动拾遗;不乱写乱画,要主动爱护公共环境;不随意浪费粮食,要学会节约;以此来扎实开展学生良好行为形成的养成教育。

(四)学生健康体检工作

积极配合保健所做好本校体检前的准备工作。体检结束后能尽快把结果输入微机,并按规定时间将软件及电子表格及时、准确上报保健所。并充分发挥体检数据的反馈,及时将学生患病情况传达给领导及班主任和家长,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加强卫生工作管理

1、及时通过博客上传学校常规工作情况。

2、争取参加省标准化学校建设验收工作。

(六)健康教育

1、加大对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卫生宣传日开展校园广播、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活动。

2、做好xx月防近月工作,并有方案、有纪实、有总结。

3、学校要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开设好健康教育课,使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

小学卫生保健室 篇6

主要栏目有: 初级卫生保健理论和政策研究、 医疗保障制度、 农村卫生、 社区卫生服务、 爱国卫生、 乡镇卫生院管理、 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妇幼保健、 疾病预防与控制、 慢性病防治、 计划免疫、 健康教育、 环境与公共卫生、 老年保健、 生殖健康、 营养与食品卫生、 精神心理卫生、 乡村医生培训、 实用护理、 中医中药、 急诊急救、 全科医疗和经验交流等。 本刊被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与多家数据库签有网络、 光盘合作协议, 文稿一经刊出, 同时被相应机构网络及光盘所采用, 我刊所支付的稿酬, 已含上述版本稿酬, 作者如存在异议, 请在投稿时说明。 编辑部对文稿有适当修改的权力, 如不同意者请投稿时声明。 文稿自收到之日起2 个月内发出录用通知, 若超期未获, 请向编辑部查询, 避免一稿两投或多投。 文稿如不刊用, 限于条件均不退稿, 请作者自留底稿。

来稿要求

文稿内容包括: 论文标题,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邮政编码, 论文中、 英文摘要 (3 000 字以内文章不要求) , 关键词, 正文和参考文献等。 如系科研项目或基金资助课题, 应附审批影印件, 并在论文首页左下角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

1.标题: 标题应简练、 准确, 一般不超过20 个字, 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标点, 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 包括层次标题) 。

2.作者及其单位: 作者姓名位居题目下方, 多位作者署名的文章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 并在其作者单位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作者单位位于正文首页的左下方, 应写正式全称, 不用缩写, 著录方式为: 作者工作单位、 地点 (包括省、市名) 、 邮编。

3.摘要与主题词; 摘要不超过300 字, 分3 种类型: 报道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和结构性摘要 (包括目的、 方法、 结果和结论) 。 摘要不分段, 独立成篇、 完整, 文字叙述避免使用公式, 使用第三人称。 主题词参考主题词表, 亦可使用关键词, 3~5 个为宜。

4.英文标题、 摘要和主题词与作者单位: 位于中文主题词下方。 标题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各主题词之间用“;” 相隔, 每个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只列出第一作者单位, 每个实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末尾加 “China”。 以上几项与中文严格对照。

5.图表: 图表应少而精, 不与正文重复, 放在文内相应处。 图序按图在文中出现的先后用从 “1” 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如 “图1”、 “图2” 等。 如文中只有1 个图, 则图序编为 “图1”。 图注文字少时, 可在图中空白处标注;文字多时, 放在图下、 图题上。 图外图注可用点号, 以句号结尾。 表序标注同图序, 表身内的数字一般不带单位, 百分数也不带百分号 (%) , 应把单位符号和百分号归并在项目栏中。 只有表内全部栏目中的单位均相同 (指包括词头在内的整个单位都一样) , 才可把共同的单位提出来标示在表格顶线上方的右端 ( 右缩一个汉字的空格, 不加 “ 单位” 二字) 。 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 用 “…” 代表未发现, “0” 代表实测结果为零。 表格均采用三线表。

6.参考文献: 被引的作者如是多位, 取前3 位, 之间用逗号隔开, 后加 “等”。 期刊如有卷有期, 期卷均不可省略, 页码亦不能省略, 页码起始页之间用半字线 “-”, 参考文献末尾用 “.” 号。 参考文献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 或标注在当页的地脚处。 对引用的文献必须在文章中的引文处按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把序号作为上角标, 见例: 例[1]; [1, 3, 6-8]; [2-6]。 [2-6] 不取[2, 3, 4, 5, 6], 更不写作[2], [3], [4], [5], [6]。

参考文献著录形式如下:

A.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J].其他责任者 (选择项) .刊名, 年, 卷 (期) :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1]姚明兴, 郑天愉, 王柏如, 等.用P波波形资料测定中强地震震源过程的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1, 6 (4) :34-36.

[2]贝拉斯.光纤陀螺仪样机的测试结果[J].刘燕华译.舰船导航, 1990 (4) :74.

B.专著

序号著者.专著名[M].其他责任者 (选择项)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页码 (选择项) .

[1]刘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230.

C.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见 (In) :原文献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1]张丰年.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M].见:程裕淇编.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2:38-39.

[2]Brouwer R, Dewit CT.A simulation model of plant growth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rool growth and its consequences[M].In:Whittington WJ.eds.Root growht.London:Butter-worth, 1969:224-244.

D.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作者, 题名.见 (In) :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1]赵秀珍.关于计算机学科中几个量和单位用法的建议[C].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编.科技编辑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25-129.

E.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 年-月-日 (版次) .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问题[N].人民日报, 1996-10-25 (2) .

F.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 年份.

[1]陈淮金.多机电力系统分散最优磁控制器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 1988.

G.会议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会议名称, 会址, 会议年份.

[1]惠梦君, 吴德海, 柳葆凯, 等, 奥氏体—贝氏体球铁专业学术会议, 武汉, 1986.

H.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访问途径.

[1]张朋宏.转型期城市社区功能变迁与社区制度创新[M/OL].2003-05-08.http:www.ccrs.org.on.

I.专著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访问途径.

[1]赵耀东.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M/OL].台湾:天T文化出版社, 1998[1998-09-26].获取或访问途径[网址].

7.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 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8投稿方式:1www.cphc.cn (在线投稿)

谈卫生保健的重要作用 篇7

关键词:卫生保健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47-02

1 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必须充分认识医疗机构的重要作用

医疗机构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中不可或缺的卫生资源,在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能够为全体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为体系为内容,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及内涵建设项目为重点,以完善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明显提高。一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强化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二坚持转变职能,完善内涵建设,医学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效能,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健康促进,努力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健康需求;四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多种所有制成分医疗机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五坚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以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为主体,政府投入与资源调整相结合的原则;六坚持面向社区人群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2 卫生保健主要工作

2.1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和高质量的居民健康档案,配备必要的基本设备充实“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专业技术、社区适宜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培训,积极推广中医药服务,开展慢病防治、残疾人康复、健康教育等促进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2.2 转变观念,更新服务模式,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延伸服务、连续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实施好社区卫生服务的优惠政策,具体落实开展爱心服务,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经济、优质、廉价的社区卫生服务。

2.3 创新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深入社区、深入家庭,这次社区工作计划中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妇女、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提高慢病管理质量,开展好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做好社区医疗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全面落实公卫人员下沉,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加强工作衔接和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帮扶指导和双向交流,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确保医疗安全。

2.4 加强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落实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岗位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名额培训计划,安排好各培训人员,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积极探索可行的工资分配方案,建立社区医生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其考核结果与个人奖惩挂钩,充分调动社区医生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效率优先、多劳多得、奖勤罚懒。

2.5 加强监督和业务指导,推行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压缩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品成本,选择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基本医疗药物,使居民享受社区基本的廉价服务,医疗设备严格实行政府采購。

2.6 继续加强社区卫生的宣传力度和与部门的协作,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率;加强信息报送,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搭建社区信息平台,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接、信息共享的良好网络化,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社区卫生工作的全面落实。

2.7 促成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对社区中重症病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过绿色生命通道,不通过门诊挂号和接诊直接护送如病房;恢复期患者及时转入社区康复,定期到中心进行器械训练,并在社区服务人员的指导下,由其家庭成员掌握保健,护理,康复,按摩等一些简单实用的技能,使患者在家中也能开展康复活动。

2.8 推进人性化服务。该中心坚持以居民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进行了健康状况动态检测和管理,并针对特殊群体的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务。

3 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在卫生领域中,卫生保健需要一直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无论从国际上看还是国内,只有在近些年来,卫生保健需要的重要性和意义才越来越真正为卫生政策拟定者和卫生管理者所认识,越来越在卫生计划的制定和卫生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传统上看,卫生保健需要的测量多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疾病普查和筛查的方式,由专业人员运用实验室检测技术和手段,根据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指标来判断。这种方式所反映的需要通常是一种专业上确定的卫生保健需要。近年来,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卫生服务访视调查为卫生保健需要的测量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卫生访视调查通过对一个地区有代表性样本人群的选择,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由专业人员对调查对象询问的方式,收集一定期间内人群患病率、失能率及其影响程度、对自我健康的评价及其担忧等信息,以反映人群的卫生保健需要。同时,还可以通过询问调查对象的卫生服务利用的状况,收集人群卫生服务需求的信息。现代卫生计划理论的发展已向我们揭示,一个好的卫生计划应该首先立足于了解人群的卫生保健需要,进而根据这些需要规划和配置卫生资源,组织卫生服务的提供,以更有效、经济的方式满足人群的卫生保健需要,最终实现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水平的宗旨。

卫生保健对人的心理卫生保健也有更首要的意义,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渐渐衰老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学和形态学方面的退行性变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日益下降,这是一个更加需要用功维持心身平衡的时期。卫生保健是随着社会的转变,对老人的思想、行径、生活等都会产生浓烈的影响,需要在观念上更新。

参考文献

[1] 孙波,朱永宝,朱海峰.社区卫生保健[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秋冬季小学生卫生保健知识 篇8

进入秋冬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因此小学生的衣、食、住、行需要注意。

1、衣:由于温差较大,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同时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2、食:多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冬季,大蒜、萝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抵抗力的食物,要多吃。对于经常咳嗽的,可以多炖些冰糖生梨水吃。

3、住: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可经常把被子洗、晒一下。

小学卫生保健室 篇9

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

浙教体〔2014〕111号

ZJSP04-2014-0010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卫计委: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和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是维护广大学生身心健康、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水平,现将我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卫生保健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任务

中小学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处置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其具体内容为:

(一)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研究学生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因素,评价发育和健康水平,掌握儿童青少年形态、生理、生化和心理的特点,对师生提出具体健康行为要求,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二)促进学生健康。合理安排学生学习、劳动、锻炼、睡眠、文娱等时间,防止过度疲劳。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等有助体质健康提升的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和生活习惯。提出改善学生营养建议,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三)开展常见病预防和健康监测。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检查,每年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通知学生家长做好就诊治疗。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积极做好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协助矫治工作,做好预防意外伤害以及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将学生的健康监测信息反馈给教育行政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四)防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贯彻执行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等法律法规,配合做好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制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把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五)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教学卫生、环境卫生管理,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六)开展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七)开展学生心理卫生保健。通过创建良好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开展儿童行为指导和心理咨询,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八)开展卫生档案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及时收集卫生基础资料,建立档案,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制订工作计划,提出改进措施和评价工作效果的依据。

二、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职责任务

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是开展卫生教育教学和研究,为在校学生提供各类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公益性机构,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室(保健室)一般为学校内设机构。

中小学卫生室是指取得卫生部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中小学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等工作,不得开展诊疗服务。

学校卫生室(保健室)工作的基本任务:一是卫生健康教育,包括卫生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和研究,开展针对学生个体和群体卫生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及基本技能。二是公共卫生保健服务,包括组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开展个体和群体健康评价;健康咨询与指导,包括合理膳食与营养、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等;传染病、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包括传染病、常见病监测,传染病疫情报告,协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针对学生的传染病、常见病预防控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加强学校场所卫生管理,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针对学校场所(包括教学、生活、环境、食品和饮用水等方面)的卫生监测;做好意外伤害和危重病例的现场急救与疾病送诊;参与处置学校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红十字会等相关工作。

三、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建设要求

(一)中小学卫生(保健)室人员配备要求。

1.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非寄宿制学校可视学校规模选择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寄宿制幼儿园或收托600名以上儿童的幼儿园必须设立卫生室。

按照相关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专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保健人员可由现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

2.中小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应接受相关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应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人员应通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上岗,提升我省中小学卫生保健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3.鼓励人员配备有困难,特别是规模较小难以单独配备校医的学校,采取业务托管等形式,委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卫生机构代理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控、食品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当地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应统筹协调建立托管工作机制,业务托管双方须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医疗机构要将学校业务托管工作量计入医疗机构(单位)岗位绩效考评范围,指定专门的卫技人员到学校医务室开展工作,负责学校全体师生的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咨询和宣传教育及其他协议范围内的工作。

(二)中小学卫生(保健)室设施与设备。

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按照建筑面积、功能分区以及卫生器材、设施配备等要求,建设学校卫生(保健)室。中小学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40平方米,保健室建筑面积应大于15平方米。有条件的学校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提高卫生室配备标准,以保证日常卫生工作开展。

四、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一)完善管理体制。

1.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由教育部门主管,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实力量,切实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2.卫生部门要将学校卫生室作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照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学校卫生室(保健室)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提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相关技术指导。

3.学校应成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学校保健卫生工作规划,建立健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有关内部规章制度,落实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主体责任。

(二)强化服务管理。

1.学校应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和学生健康档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建立特异性体质和特殊疾病患儿健康管理制度。

2.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学生健康观察、因病缺勤缺课报告、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学校卫生保健相关工作制度。

3.学校应加强对中小学卫生教育课程教学的研究、培训和指导。开展面向全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教育。

4.学校应对卫生保健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将卫生保健工作纳入学校业绩考核体系,逐步建立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

(三)加强与校外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协同。

1.大力推进“医教结合”,充分利用教育、卫生、食药监等方面资源,形成功能衔接、优势互补、依责履职的合作机制,尤其是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联处联报”机制。

2.中小学医务室在加强学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建设的同时,应建立送诊机制,加强与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二、三级医院的协同,畅通绿色通道,做好急、重症学生患者的转诊工作。

3.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社区与学校卫生一体化工作机制。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体系,医教结合、防保为主、专兼结合,加快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

浙江省教育厅

上一篇:防火防盗安全通知下一篇: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