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制度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流管理制度(精选7篇)

物流管理制度 篇1

一、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比较

1. 传统物流。

传统的物资流通, 是指用于生产性消费的那部分社会产品的流通, 是生产资料从一个生产部门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的运动过程中物资交换关系的总称。物资流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础上, 是生产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我国特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物流, 主要存在于商品流通业、物资流通业、运输业、仓储业, 即国家计划商品 (生活资料) 、物资 (生产资料) 的运输, 这一时期的物资流通系统中的物流活动仅是物资流通活动中的一部分, 由此我们可以说, 传统物流一般是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储存及其附属业务而形成的物流活动。

2. 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整合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搬运、配送、客户服务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也可以说, 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 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产品采购开始, 经过生产物流, 再进入销售物流, 与此同时, 要经过包装、运输、装卸、储存、加工、配送等活动到达消费领域, 最后还有回收物流, 其实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物流技术对传统物流流程进行变革与创新, 实行物流系统化管理。

二、传统物流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1. 传统物流管理的主要特征:

(1) 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物资流通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的实体, 在企业外部, 实行中央、省、地方的行政与计划的分级管理, 联系到社会经济的流通、分配、消费等过程, 包括物资的计划供应、产品销售、市场预测、服务用户等;在内部必须保证政令统一而不政出多头, 保证服从整体而不各自为政, 同时由于一般企业都不可能由领导对全部物资经营管理活动事无巨细包办代替, 企业总负责人不可能面对每一个职工进行直接的指挥与管理, 而由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分级管理。

(2) 计划管理的严肃性, 市场调节的补充性。传统的物资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从生产出发, 为生产服务”的方针,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负责编制和执行物资的申请、分配、收购、调拨、供应计划以及社会物资的综合平衡。1978年12月, 物资管理按照“计划调节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生产资料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 实行国家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

(3) 实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物资流通企业取得的利润, 必须确保上交国家的税收, 税后留利用于扩大再生产和职工福利, 企业职工收入按照国家的工资制度作为分配形式, 即所谓的“铁饭碗”、“铁工资”。

(4) 由集体党委负责制逐步走向厂长 (经理) 负责制。计划经济时期, 物资管理受国家计划控制, 物资管理的内容包括物资经营与管理。企业负责人由地方行政机关任命, 在经营管理上, 负责物资的购进、运输、储存与销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企业经理在物资管理中既是行政领导, 又是法人代表, 在经济利益方面, 既贯彻国家利益, 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计划指标的贯彻执行, 维护国家利益, 保护国家财产, 又代表企业和职工的利益, 对企业的经营和职工生活福利全面负责。

2. 现代物流管理主要特征:

(1) 以信息为中心。现代物流是包括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关联企业在内的整个统一体的共同活动, 一是现代物流供应链强化了企业间的关系。具体说, 这种供应链通过企业计划的连接、企业信息的连接、库存风险承担的连接等, 使物流供应链包含了流通过程的所有企业。二是促使物流管理成为供应链管理, 就是从供应商开始到最终用户, 对整个商品运动的综合管理, 通过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联合追求流通生产全过程效率的提高, 这种供应链管理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是产需的结合在时空上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紧密。三是信息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核心, 因为没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和信息的支撑, 面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经营是无法实现的。因此, 物流信息化的建设水平是保证物流行业高效有序运作, 并与其他行业有机结合, 实现跨区域接轨的前提。

(2) 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当今商品市场的革新与变化迅速, 如商品生产周期的缩短, 顾客要求高效经济的输送, 商品流通地域的扩大等等发展趋势, 因此, 在这种状况下, 如果物流企业仅仅追求“部分最优”或“部门最优”, 将无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从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到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的物的运动等各种活动, 不光是包括企业的某部分和部门的活动, 而且包括将各企业各部分和部门有机协调作用, 以发挥综合效益。

(3) 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现代物流是基于企业经营战略基础上从顾客服务目标的设定开始, 进而追求顾客服务的差别化战略, 在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中, 顾客服务的设定优先于其他各项活动, 并且为了使顾客服务能有效地开展, 在物流系统的基本建设上, 要求物流中心、信息系统、作业系统和组织构成等条件的具备和完善。

(4) 注重整个运行渠道。现代物流管理中的销售物流也有新的延伸, 即不仅是单阶段的销售物流, 如厂商到批发商、批发商到零售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相对独立的物流活动, 而且是一种整体的销售物流活动, 也就是将销售渠道的各个参与者 (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 结合起来, 来保证销售物流行为的合理化。

(5) 既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现代物流管理在具体行为方面发生很多变化。首先在物流手段上, 从原来重视物流的机械、设备等硬件要素转向重视信息等软件要素;在物流活动领域方面, 从以前以输送、保管为主的活动转向物流活动的全过程, 亦即向包含本企业经营活动在内的生产、销售环节或批发、零售领域的物流活动扩展;从管理机制方面来看, 现代物流从原来的作业层次转向管理层次, 进而向经营战略层次发展。其次, 在市场运行机制、物流需求的对应方面, 原来强调的是确保输送能力、降低成本等企业内部目标的对应, 现代物流则强调物流服务水准的提高等市场需求的对应, 更进一步地发展到重视环境、能源、公共利益等社会需求的对应。原来的物流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重点, 而现代物流不仅重视效率方面的因素, 更强调的是整个流通过程的物流效果, 也就是说, 从成果的角度来看, 有些活动虽然使成本上升, 但如果它能有利于整个企业战略的实现, 那么这种物流活动仍然是可取的。

通过现代物流管理特征分析, 现代物流管理的原则应该是, 在宏观上, 除了完善支撑要素建设外, 还需要政府以及有关专业组织的规划和指导。在微观上, 除了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最优化管理目标外, 还要实现服务专业化和增值化, 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是成本和服务, 即在努力消减物流成本的基础上努力提升物流增值性服务。

三、传统物流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区别

1. 经济背景不同。

以扬州市直传统物流为例, 扬州传统的物流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企业多在本地区内寻找原材料、资金、劳动力来进行经营活动, 经济贸易以产成品交换为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 传统的物资流通则不能适应;而现代物流为适应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材料、零部件和资金、劳动力的来源, 选择适合全球市场的配送中心和集散仓库, 必然需要建立起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 因此现代物流具有区域化、国际化的特点。

2. 被动管理与主动服务。

(1) 传统物流企业由于人力资源不足, 高层专业管理人员在物资企业所占比例太小, 缺乏对现代企业管理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实行人工控制, 不能控制整个物流链, 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有效控制整个物流链;传统物流在企业规模上, 市场功能单一, 管理粗放, 设施简陋等现象普遍存在, 物流企业的运输方式还比较单一, 只提供简单位移, 是被动服务, 现代物流发挥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作用, 实施标准化增值服务, 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 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从而达到物流合理化———产品从供方到需方全过程中, 达到环节最少、时间最短、路程最短、费用最省。

(2) 现代物流管理的主动性表现在物流活动嵌入到整个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物流承担方更多地介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参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以便在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提供增值服务, 与企业主体经营活动共同发挥作用, 构筑起现代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最终消费者对成本、质量、服务等要求以及实现总利润最大化成为供应链中所有参与者共同的目标, 上下游物流企业之间由过去的孤立甚至敌对关系转变为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

3. 分散管理与系统管理。

传统的物流对各部分活动的分割管理造成企业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 追求单一环节成本最低。但由于各部分活动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有些活动具有天生的效益背反关系, 因此第一部分活动成本最低并不代表总的成本最低, 而且经常不是最低成本水平。

现代物流管理不再孤立地看待参与物流的各个环节, 而是从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物流管理中的各项功能, 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现代物流系统从采购开始经过生产过程和货物配送到达用户的整个过程, 看作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 供应链上各环节有不同的利益和观念, 各功能之间存在天生的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由于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技术可以提供总体的信息, 使各个环节共享物流管理信息资源, 以整个供应链为基本单位, 而不再是单个的功能部门, 从而追求总成本最小化、总利润最大化、服务最优化。

4. 物流管理专业化、服务社会化。

在理论上, 现代物流管理应用统计、预测、运筹学等方法对物流的各项活动系统加以考察;在技术上, 现代物流管理高度依赖于对大量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即时更新, 条形码技术, EDI技术, 自动化技术, 网络技术, 智能化和柔性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为数众多的无车船和固定物流设备的第三方物流正是依赖其信息优势展开全球经营;运输、仓储、装卸等也普遍采用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设施设备。这些现代技术和设施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活动的效率, 扩大了物流活动的领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流企业已步入了高速发展期, 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已从物流过程角度对自身的物流管理机制进行审视, 许多市场意识敏锐、营销观点更新的物流企业虽然注意把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引入到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中, 作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但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研究传统物流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区别, 把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在理论上界定清楚十分必要, 这对于认识我国所处物流发展阶段,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企业治理结构, 进一步制定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一定的意义。

摘要:文章概述了物流的相关理论, 分析了传统物流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将其与现代物流管理做出具体比较, 为整合、提升和变革传统物流、发展现代物流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方向指导。

关键词:物流,传统物流,现代物流

参考文献

[1].张理, 孙春华.现代物流学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3-5.

[2].许涤新.现代厂长经理经营大全.上海:文汇出版社:1988, 6:151-157.

[3].霍红.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8, 3:44-47.

[4].黄福华.现代物流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5:1-9.

关于现代物流与物流管理的探析 篇2

物流(logistics):物品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包装、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为了准确地理解物流的定义,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物流是一个系统,是各种物流要素的集成。运输、装卸、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是物流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不是完整的物流。

(二)定义中的“物品”不只是指最终产品,还包括生产所用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伴随商品销售的包装容器、包装材料,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

(三)这里所说的“需求者”,除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外,还包括制造商、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需求者”。

(四)物流不是传统的“物资流通”的简称。在我国,长期存在“物资流通”这一术语,不过,这一用语是指传统的生产资料流通,主要指生产资料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虽然也包括物流活动,但更强调生产资料所有权转移,即物资(生产资料的约定俗称用语)的“商流”。

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的功能与作用

(一)物流的功能要素

物流的功能要素一般包括: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

1、运输:运输设备、运输工具、运输节点(车站、码头)、运输路线等硬件,运输控制、营运等软件。2、储存:保护、管理、储藏物品。(变换物流流量、构成为主要功能,而不是以保管为主要功能。)3、搬运:上、下、平移(衔接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包装等环节)4、包装:商品保护,包装标准化(工业包装或外包装及换装、分装、再包装。)5、流通加工: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

企业物流与现代物流业

企业物流概述

对于从事生产、流通的企业,具备储存、运输、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应的信息处理等物流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一)按企业物流所处生产经营活动的环节企业物流可分为

1、供应物流或输入物流:企业为保障自身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配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2、生产物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活动。3、销售物流:实物配送或输出物流。4、回收物流及废弃物物流: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过程中总会产生边角余料和废料,其中有些是可以利用的,称为回收物流;而有些则无利用价值,必须向外部排放,称废弃物流。

(二)按企业性质企业物流可分为:1、工业企业物流2、流通企业物流3、服务企业物流4、其他企业物流

(三)企业物流组织:1、协作型物流组织2、一体化管理的物流组织3、物流子公司4、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

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的含义:衡量物流系统为某种商品或服务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好坏的尺度,它包括从接受客户订单开始到商品送到客户手中为止的所有服务活动。

(一)物流服务的组成要素:1、交易前要素:(1)物流服务条例的书面说明(企业的书面客户服务章程)。(2)提供给顾客的文本(告知客户的服务章程)。(3)组织结构(确保服务项目的执行和沟通协调)。(4)系统柔性(系统灵活性)。(5)管理服务(技术服务)。2、交易中要素主要指直接发生在交货过程中的客户服务活动,也就是最经常与客户服务相联系的活动,工业和商业企业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缺货水平(缺货情况)(2)订货信息(订单信息)(3)信息的准确性(系统准确性)(4)订货周期的稳定性(交货周期)(5)特殊货运(快运)(6)交叉点运输(7)订货的便利性(订货的方便程度)(8)替代产品。3、交易后要素(交易后因素):指顾客接受到产品或服务之后继续提供的支持。这类要素曾经是客户服务要素中最常被忽视的部分。售后服务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留住顾客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安装、保修、更换、提供零配件。(2)产品跟踪(3)顾客批评、投诉和退货(客户索赔、投诉和产品回收)(4)临时借用(临时性替代产品)

(二)订货周期的确定

订货周期又称订货提前期。从客户的角度讲,是指从准备订货到货物收到的间隔时间。一般的订货周期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订单准备→订单传递→订单登录→按订单供货→订单处理状态跟踪

三种传输方式比较

3、订单登录

将顾客订货信息转变为公司订单的过程,包括以下各种:

(1)检查订货信息的准确性,如订货编号、数量、品种、规格、价格等;(2)检查库存状况,是否有货,是否能够满足顾客订货条件等;(3)检查延期订货单据或取消订单,如果不能满足客户的订货条件,则需要同客户商议,是否改变订货条件,还是延期订货,或者取消订单;(4)检查客户信用等级;(5)规范顾客订单,把客户的订货信息按照公司所要求的格式规范化;(6)开单,准备发货单据等。

4、按订单供货

按订单供货包括货物的拣选、包装、运输安排、准备运单、发送/运输。这些活动可以并行处理,以缩短商品配送时间。

(三)物流服务的衡量

1、明确了客户服务要素以后,管理层必须制定客户服务标准。员工也应该经常地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客户服务绩效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评价和控制;

(1)、制定每一服务要素的绩效量化标准;

(2)、评价每一服务要素的实际绩效;

(3)、分析实际绩效与目标之间的差异;

(4)、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将实际绩效纳入目标水平。

(四)物流服务水准的确定

1、服务与成本的关系

2、如何确定物流服务水平

3、确定物流服务水准的步骤

现代物流运输技术与管理

运输(transportation):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职能是物品移动和短时产品库存。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及时、准确、经济、安全。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管理制度 篇3

第一条库位规划

货物管理室应依货物出库情况、包装方式等规划所需库位及其面积,以使库位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第二条库位配置

库位配置原则应依下列规定:配合仓库内设备例如:油压车、手推车、消防设施、通风设备、电源开关等及所使用的储运工具,规划运输通道。依据货物的属性(组别)分区存放,同类货物合格品、待检品、不合格品分区存放以利管理。收发频繁的货物应配置于进出便捷的库位。将货物依货物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存放库位标明于料卡或库位配置图上,并随时显示库存动态。

第三条

货物堆放依据货物数量、特性、要求及出库频度进行垛位规划及堆放层级。

第四条库位标示

库位编号依下列原则办理并于适当位置作明显标示:层次类别依顺序逐层编订,没有时填库位流水编号;通道类别依顺序编订;仓库区位依顺序编订,并定立明显标识。第五条库位管理仓库工作人员应掌握各库位、各产品规格的进出动态,并依“先进先出、按批次出库”的原则制定存放方案,每种规格原则上应配置两个以上小库位以备轮流交替使用,以达先进先出的要求。

二、库存量管理工作细则

第一条安全库存量设定

用量稳定的货物由物流管理人员依据潍柴的月产量,按照省内库存3天、省外库存5至7天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库存周转量计划,设定安全库存的上限及下限。若生产计划有重大变化如:开发或取消某一产品的生产、扩建增产计划等应及时修订库存周转量计划。

第二条库存量查询监控

仓库管理人员每天按计划查询仓库即时库存情况,视情况分类报表输出,并对库存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醒供货厂家进行货物补货、退货提供依据。

第三条送货通知当货物由于某种原因低于安全库存时,物流信息员应及时与潍柴采购部等部门联系(电话或邮件方式传达信息),请示是否对货物进行补货,确认后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第四条退货通知当货物由于某种原因高于安全库存或长期停用(存放期超过60天)或由于质量原因被判不合格时,物流信息员应及时向厂家业务人员反馈,提醒其做退货处理。

三、货物储存保管条例

第一条

货物的储存保管原则上应以货物的属性特点和用途规划设置仓库,并根据仓库的条件考虑划区分工,凡吞吐量大的落地堆放,周转量小的用可存放货架(如存放货架者需在料卡上填上仓位编号及货架编号)。

第二条货物堆放的原则是在堆垛合理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推行五五堆放,根据货物特点必须做到过目有数,检点方便,成行成列,文明整齐。

第三条

仓库保管员对库存货物负有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因此坚决做到人各有责,物各有主,事事有人管。仓库货物如有损失、变质、报废、盘盈、盘亏等,保管员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分析原因查明责任,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未经批准一律不准擅自处理。保管员不得采取盈时多送,亏时克扣的违纪做法。

第四条保管货物要根据其属性考虑储存的场所(仓位),同类货物堆放要考虑先进先出、发货方便、留有回旋余地。

第五条保管货物未经主管同意一律不准擅自借出,配套货物一律不准拆件零发,特殊情况应经主管批准。

第六条仓库要严格保卫制度,禁止非本库人员擅自入库,仓库严禁烟火,明火作业需经保卫部门批准,保管员要懂得使用消防器材和必要的防火知识。

第七条仓管人员对于所经管的库存商品应予严密稽核清点,各仓库应得随时接受单位主管或财务部稽核人员的抽检。

第八条每年年终仓管人员应会同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等共同处理库存盘点,盘点时必须实地查点产品的规格数量是否与账面的记载相符。

第九条盘点后应由盘点人员填具盘存报告表,如有数量短少、品质不符或损毁情况应详加注明后由仓管人员签名负责。

第十条盘点后如有盘盈或不可避免的亏损情形时,应由仓管部门主管呈现总经理核准调整,若为保管责任短少时则由仓库经管人员负责赔偿。

第十一条直接保管货物的仓管人员变动时应由其所属的部门主管查对库存货物的移交清册后,再由交接双方会同监交人员据实盘存,无误后办理相关手续。

四、公司储存管理办法

第一条账务货物管理部门收到仓库货物及随货名细表后应立即和有关单据、实物核对,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办理更正,核对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登记帐册进入库存管理程序。

第二条盘点

1、库存货物应作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盘点时由信息部微机员将盘点项目依规格类别出具货物盘点表,仓库部门按实际盘点数量填写货物盘点表;

2、信息部微机员出具即时库存表,仓管人员将货物盘点表的盘点数量与账面数量核对,若有差异即填具盘点异常报告单,并计算其盘点盈亏数,仓库主管协同保管员查明原因,再送分管领导,提出改善措施呈报领导核决;

3、盘点盈亏数量经核决后,由货物管理部门开具调整单,仓库部门留存备档。

第三条消防设备仓库内一律严禁烟火,货物管理部门应于仓库明显处悬挂严禁烟火标志,并依消防安全规定设置消防设备,由仓库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经常检查,如有故障或失效,应立即申请修护补充,并经常组织厂区消防训练以提高应对能力。

第四条库房

安全管理规定

1、仓库内应经常维持清洁并随时注意通风情况;

2、易燃品易爆品或违禁品不得携入仓库,仓库管理部门应随时注意;

3、仓库内不得吸烟,若因工程需要烧焊时应先报备,并有专人负责允许后才可;

4、仓库管理部门对所经管的成品库存及储运设备的安全负责,如果破损应立即反映主管并立即修护;

5、未经仓库管理部门主管核准,有关人员不得进入仓库,搬运完毕后也不得在仓库逗留;

6、货物管理部门员工于下班离开前,应巡视仓库及电源水源是否关闭,以确保仓库的安全。

五、仓库配送管理办法

第一条加强仓库管理,做好货物的收发和保管工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货物的收发配送任务,保质就是要保证仓库及配送质量,保量就是按计划规定的数量、时间及时完成收发和配送。做到快收快发,配送准时、准确。

第二条做好仓库管理是加强货物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仓库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储存货物的特点,做好“五无”——无霉烂变质、无损坏和丢失、无隐患、无杂物积尘、无老鼠;做好“六防”——防潮、防冻、防压、防腐、防火、防盗。

第三条保证货物管理的安全,严防贪污盗窃,严防一切事故发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仓库,不准在仓库内吸烟。

第四条货物进仓须有严格验收手续,对货物的数量、规格、件号、名称等做到准确无误,同时做好进仓的登记手续。

第五条货物出库发放必须严格执行发料规定,须有领料凭证并且手续完备齐全,严禁先出货后补手续的错误做法,严禁白条发货,否则仓库管理人员有权拒发材料。

第六条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改善仓库的货物管理工作,做到科学管理仓库,提高工作效率,使货物尽快地投入生产充分发挥货物的作用。

六、仓库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条仓库系货物保管重地,除仓管人员和因业务工作需要的有关人员外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进入仓库。

第二条因业务工作需要需进入仓库时,必须先办理入仓登记手续并要有仓库人员陪同,不得独自进仓,凡进仓人员工作完毕出仓时,仓管人员应对其检查。

第三条一切进仓人员不得携带火种、背包、手提袋等物进仓。

第四条仓库范围及仓库办公地点不准会客,其他部门职工更不准围聚闲聊,不准带亲友到仓库范围参观。

第五条仓库范围不准点火,也不准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六条仓库不准代私人保管物品,也不得擅自答应未经领导同意的其他单位或部门的物品存仓。

第七条任何人员除验收时所需要,不准把仓库商品货物试用。

物流车队管理制度 篇4

车队是物流货运运输公司中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直接影响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成本。车队管理也一直是一个难点。文中从车队驾驶员、车辆、调度、安全四个方面入手,全面地分析了车队管理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车队;油耗管理;物流运输

车队是物流运输公司中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直接影响物流服务质量和物流成本。而在车队管理工作中,最难也最重要的就是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油耗管理,调度管理和安全管理。上海康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制造的高精度油耗传感器,该产品是国内唯一取得国家防爆/计量双认证的高科技产品,引进油料管理的高科技手段,安装高精度流量传感器,取得国家防爆和计量认证,实现油料动态数据在线监测,创新管理完善考评和奖惩体系,夯实运输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一、驾驶员管理是车队管理的首要任务

首先是驾驶员的招聘。要掌握三点:一是驾驶技术,二是修理常识,三是工作态度。其次是驾驶员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保养维修知识,二是交通安全法规。维修的培训要请修理厂的技术人员来,而且要常规化。车队的业务都很忙,司机常不在家,但要想法设法去做。三是驾驶员制度建设。制定定点加油、油料核算、节约奖、超额罚等制度。驾驶员的制度建设要往事前控制方向发展。四是要深入司机队伍中去。职业驾驶是一个辛苦、危险的职业。他们回公司后,一定要去看看他们,听听他们的想法。五是在工资待遇方面,要体现“能者多劳多得”的原则。

二、车辆管理是车队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车辆的选购。就是国内的货运车辆通常情况下是只有栏板而没有车厢的。在买车时,车辆经销商一般会推荐车辆改装厂。这时,就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了,千万别上当。

(二)要重视车辆的走合期。新购货车在前面 3000公里左右称为走合期,这个时期的汽车就好比婴儿一样,需要特别小心。这个时期要安排优秀司机来开,要轻载(最好在额载的50%以内),要低速。关于这个问题,大的车队或者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但一些小单位往往会不注意。

(三)车辆的维护保养。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重要也很专业。技术的东西这里就不说了。这里只说一个问题,就是车辆的维修保养谁来做?日常保养(加水、加油等)当然要司机做,而且要制订一个具体的日常保养项目和要求,并考核到位。很多车辆的机械事故就因为这方面没做好。除了日常保养外,其它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由谁来做就很有讲究了。

(四)车辆的卫生。包括车辆外表与车厢内部的卫生。很多公司不太注意这个问题。车辆的外表就是公司的形象,车厢内部卫生就涉及到货物。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要在停车场装个水龙头,买几把清洁工具就行了。当然还要要求司机坚持去做。

(五)随车工具的管理。新车买来之后,都会有个工具箱,里面配有常用的修理工具。但是,我所碰到的很多车队,对于随车工具的管理都无能为力。最多两年,里面的工具都掉的七七八八了。对于这么问题,没什么诀窍。一要与司机清点好并签字确认,二要不定期检查。发现少了,要不要赔是公司内部的事情了。

(六)车辆档案管理。包括原始档案、车辆证件、缴费凭证、维修记录、运行记录等,把它们统称为车辆档案。这些好像是小事,但有时也很重要,要做起来也并不简单。我们车队出现这这么一件事:有辆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交警来车队找维修记录和运行记录,但我们拿不出来。从此以后,我们就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了。这件事情的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地做。

三、调度管理是车队管理的核心

调度工作是一个车队的核心工作。车队的调度员,就好比一项工程的总指挥。调度员掌握和指挥车队的三大资源:司机、车辆和运输计划,而车队的其它工作,诸如维修、安全、财务、后勤等都要围绕调度工作来运行。有时候,车队队长的权力还不如总调度员。

(一)要对全队的车辆状况非常熟悉。如果是二三十辆车,要记住每辆车的车号可能并不难,但是如果是一百辆以上,就有点难了。光记住车号还不行,还要对每个车的大小、载重、体积、车况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调度好。

(二)要对全队的驾驶员状况非常熟悉。这比记车辆更难。对于长途货运来说,一个车通常有两个驾驶员。要对每个驾驶员的姓名、驾龄、驾驶技术、维修技术、办事能力、路途熟悉情况、以及其它情况(是否喝酒、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等)都要了解。为什么呢?任务重要和艰巨的当然要能力强的司机去执行;如果是两个人,当然要一个强点另一个差的搭配好,如果两个都是酒鬼,那完蛋了;车况不好的车辆当然要维修技术好的去开等等。这里面的东西确实很复杂,调度好一个100人的车队,远远比指挥一个1000人的工厂难。

(三)要熟悉全国的道路情况。调度不仅仅调度好人员和车辆,还要安排好行车路线。有的车队的行车路线可能比较固定,但有的却要随时变化。要根据运输任务临时安排运输路线。全国200多个城市有我们的销售点,今天这个点要货,明天那个点要货,都不定的,每天发30部车,至少也有20条不同的运行路线。去的时候走哪条高速,回来又走哪条国道,都要安排好,否则司机就安他们的意思乱来。此外,还要知道,每条线路的来回时间。这时候,要做三件事:一是与司机多沟通,他们很清楚道路情况;二是地图;三是要不时跟车跑跑。

(四)仔细分析运输计划,及时与任务部门沟通。如果是内部运输,下任务的一般是销售部门,如果是第三方物流公司,下任务的也是销售部门,不过任务来自客户。无论是哪种,接到任务后,要仔细分析。主要分析任务的时间、大小、流向、货物类型、装卸地点等,然后与车辆、人员相互结合(这就是调度)。此外,如果有什么情况,比如能否加点货,减点货等,要及时与任务部门沟通。这项工作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对车辆、人员、路线和任务的掌握情况以及工作能力。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有点艺术的味道。

物流车队管理制度 篇5

1、严格按照公司配送部派车出车,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公车私用或停车办私事而影响货物运输,一经发现立即时开除,并扣发所有。

2、工作积极主动,服从分配,同事之间团结互助,有事提前请假,不得无故缺勤。但请假人须指定职务代理人并由代理人签名确认。

3、轮休时间需要出车无条件出车,按加班计,拒不出车者按旷工处罚。

4、司机须接受无条件接受调派命令,不得以任何原因推诿,如有意见应在执行任务后向相关责任主管部门反映处理。

5、司机利用职务之便盗取公司财物或客户方财物,一经发现,扣出所有并处理。

6、轮值之日出车时必须无条出车,否则以起不来为借口者,产生请车费由当事司机承担。

7、在客户方收货要有礼有节,树荣邦物流形象为准则。

8、货物签收要看清楚托运单相关内容,货单要对应得上,少货少方或者有损坏的单上又没注明的产生客诉或索赔由司机承担。

9、拒不服从调度者,同客户争吵者,立即开除,产生客户扣款的由当事司机承担。

10、因违反公司一切相关规定被开除公司人员,公司不给予任何补尝,产生责任赔偿的要在中扣出责任赔偿费用。

二、安全职责:

1、行车前要必须检查,做到机油、汽油、刹车、水、轮胎气压、自动转向、喇叭、灯光好,确保车辆处于安全、可靠的良好状态才能出车。

2、出车前搞好车容卫生,车外要擦洗干净,车内要勤打扫,不得有垃圾、杂物、保持车内整洁、美观,否则一经发现立即处罚。

3、行车前可先启动引擎试运行,详细察看有无异常情况,一经发现立即报告。

4、司机不得借车给非驾驶人员驾驶,否则,造成一切后果及损失由当事司机负责。

5、驾驶人员应严守交通规则,违反交通规章者按交通规则办理,责任自负。

6、原则上司机为主送货人,随车人员协同工作,但遇到所送货品个人无法搬运的,可申请配备一名送货员。

7、车辆回车后,必须及时清理车内的杂物、货品,办理相关交接手续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车辆上不得留有货物过夜,一经发现,立即处罚。

8、回车车辆停放在管理人员指定位置,登记好相关数据并锁好方向盘、车门等,确保车辆安全。

9、认真执行车辆回车制度,任何人员不得将车辆开回家中,因特殊原因不能回厂,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并确认车辆在外停放安全,否则后果处负。

10、司机工作中严禁饮酒,违者开除并扣罚所有并即时,由交处理,行驶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严禁在行车时与随行人员谈笑风生,故意玩技术,否则造成责任事故由当事司承担全部责任。

11、司机须接受无条件接受调派命令,不得以任何原因推诿,如有意见应在执行完工作后向相关责任主管部门反映解决。

12、发生交通事故是本公司司机主要责任的.,由司机承担30﹪保险赔付外产生的费用。

物流管理制度 篇6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整合者及协调者, 组织与管理组织本身与其他互补性服务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4PL公司能做到全程的唯一性, 成为客户唯一的合作伙伴。同时4PL有自己的资源, 又具备整合别人资源的能力。

(一) 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

据统计, 2002-2008年, 全球物流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3%。与此同时, 据中国仓储协会对全国450家大中型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 75%的企业将会选择新型的现代物流企业, 并把自己的所有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这些物流企业。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 2010年我国全社会的物流总量为28 505亿元, 第一方和第二方以外的物流业务市场份额为11 972亿元。这给物流服务提供商特别是3PL和4PL提供商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 我国4PL的运作模式已经初步成型

我国物流市场上4PL运作模式主要有3种:一是合资;二是行业整合;三是由3PL公司延伸出4PL, 以3PL为核心来寻找同盟, 如国内中邮、中远、中海等, 4PL在这些3PL公司中已首先剥离出来。在目前我国4PL的发展中, 最常用的运作模式有两种:一是由第三方物流直接演化。如2002年12月, 深圳市首家第四方物流公司———新产业综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二是技术合作型。如从1998年开始, 深圳的新产业公司与日本富士通公司合作, 共同研究开发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物流中心管理系统, 组建第四方物流公司。

(三) 4PL逐步取得客户和3PL的认可和信任

一个没有自己固定资产的4PL, 要让客户认可自己的能力是很困难的。第四方物流公司不仅很难得到客户的信任, 在处理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上也是十分尴尬。作为一个3PL, 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担心:4PL自由进出你的信息系统, 掌握你的价格和服务特色, 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抢走客户。但是, 随着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客户和3PL公司也意识到必须加强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 追求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 他们也逐步加强与4PL的合作与信息共享, 4PL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取得客户和3PL的信任。

(四) 4PL的发展和应用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平台基础

第四方物流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提供全面供应链及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在这个系统中, 基于GPS的物流跟踪定位子系统是技术关键, 目前GPS在物流应用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将移动终端采集到的定位数据传回到一个被称为控制中心的实体, 再通过控制中心去调度移动终端, 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如2000年珠海东泽电器与SAP合作, 引进了R3 ERP系统, 并采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统来辅助物流配送体系。同时我国也在加强自有的GPS的建设, 一旦建成, 这将为4PL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平台支撑。

二、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起步晚, 但发展迅速, 目前基本形成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局面。截至2008年, 我国物流园区已经发展到475个, 出现了货运服务、生产服务、商贸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多种类型的物流园区, 形成了不同物流需求与多种服务方式有机对接的平台。在我国物流园区大量建设的同时, 大部分物流园区经营管理不佳、入驻不理想, 无法获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空置率高达60%, 全国已建成并运营的园区只有20%多, 近70%仍未运营, 尚处于规划或在建阶段。

(一) 金融服务弱, 资金短缺成为关键性制约因素

物流园区是一个高投入、长期回报的行业, 呈现出前期投资规模大、资金占用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的特性。从我国目前建设经验来看, 一个占地20公顷的物流中心通常需要6000万元的购地资金和8 500万~1亿元的基本建设费用。从全国范围来看, 部分园区的投资不足1亿元。资金问题已经成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要困难之一, 即使在物流园区发展相对较好的上海, 资金短缺现象也比一般制造业严重。

(二) 战略定位不明确, 重征地、轻发展

规划不充分和战略定位不明确两项因素, 是很多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 造成了物流园区招商引资困难, 影响了园区整体效益的发挥。部分物流园区脱离了我国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实际需求, 在园区的规划和功能定位上形成城市配送半径过大、交通道路拥堵、干线运输不畅等多种硬伤;在经营上仍然采用了“招商”和“售楼”的经营思路, 缺乏物流供应链的解决方案与能力, 忽视物流园区的供应链服务职能, 缺乏对园区建设、运营和发展的考虑, 没有真正地搞物流开发, 而把物流园区的建设看作简单的圈地获利工具。

(三) 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落后、内容单一

我国大部分物流园区的服务内容单一, 提供的服务局限于库房货场出租和物流设备租赁, 不能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 不能对入驻园区企业的运作提供各种支持性配套服务, 整个园区难以为跨国公司等高端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 有的园区缺乏对入驻企业获利的考虑, 即使有企业入驻, 在缺乏物流需求和合作伙伴的情况下, 他们也无法长久驻留物流园区。

(四) 园区企业软件设施相对落后, 物流产业层次不高

物流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是制约物流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升级物流服务的主要障碍, 也是造成园区物流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 园区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 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方案设计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物流产业层次不高极大地影响物流企业和园区的竞争力。

三、第四方物流对物流园区的管理优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物流园区在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 仍存在诸多问题。其关键问题是经营管理思想和方式落后, 脱离了我国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实际需求。在我国, 4PL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基础, 并且逐渐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实践。物流园区作为多种物流服务功能的重要节点, 其本身就具有第三方物流或第四物流的功能。经过对各种运作模式的对照比较分析, 笔者认为现代物流园可与第四方物流模式运作进行融合, 利用专业的4PL公司对物流园区进行管理优化。

(一) 通过4PL促进物流园区物流与金融的整合与业务创新

4PL充分利用供应链环境, 为物流园区融资带来新的途径。物流金融业务与银行以往的不动产抵押贷款不同, 它越来越倚重于4PL企业, 形成了银行—4PL物流企业—贷款企业的三方密切合作关系。4PL在整个业务过程中越来越成为关键的枢纽环节。根据我国物流金融业务的特性和物流园区的实际特点, 有两种类型的业务模式值得拓展:第一, 以银行 (资金出借方) 、生产流通企业 (资金需求方) 、4PL、3PL企业、物流园区 (中介方) 为主体的融资业务, 通过直接解决生产流通企业的资金从而带动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二, 以银行 (资金出借方) 、4PL、3PL物流企业 (资金需求方) 、物流园区 (中介方) 为主体的订单融资业务, 通过直接解决物流企业的资金从而促进生产流通企业和物流园区的共同发展。

(二) 通过4PL加强物流园区对顾客需求的准确把握

物流园区的运作是以顾客物流需求为起点的, 物流园区的产出能否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取决于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把握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物流园区的供应质量。而4PL参与了物流园区的集成管理以后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首先, 4PL能够综合协调物流园区的3PL服务商、管理咨询公司以及物流园区的供应链上节点企业, 再加上4PL所拥有的强大信息平台能够将物流园区的信息进行实时共享和监控, 这样物流园区就具备准确理解和把握顾客需求的能力;其次, 物流园区的整体运作都委托给了唯一的一个4PL服务商, 这就为4PL协调物流园区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提供了可能和便利。此外, 4PL还可以向物流园区的3PL提供物流技术、供应链策略等一系列的服务, 4PL可以与3PL结成战略联盟, 为物流园区共同开发一套市场策略、服务内容和客户服务方案, 并决定共同进行市场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利用4PL提供跨行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有效解决不同供应链的交叉问题。

(三) 利用4PL形成物流园区电子交易与物流一体化发展

交易是产生物流服务需求的源头。通过4PL已有的物流运作平台, 物流园区能够拓展电子商务, 构筑交易平台, 有利于将分散交易双方复杂的交易程序和操作过程, 转化为集中化、规模化和程序化的运作, 可以使货物流通更加快捷和顺畅, 有利于形成覆盖全国的网上分销网络系统, 并最终形成一定规模和统一服务标准的社会化物流大系统。通过4PL信息网络的网上交易, 可以带动运输、配送、加工等综合物流服务业务的发展, 促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未来物流园区将更注重精益物流、越库操作、闭环物流等高端物流服务, 引入4PL拥有的RFID、声控技术等, 将促进园区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四) 利用4PL促使物流园区向综合化和专业化两大方向发展

4PL能够有效整合物流园区中众多分散的单一的物流服务提供商, 实现物流园区物流服务的综合化与专业化。第一, 能够实现多模式运输手段和多状态作业方式的集约, 物流园区也因此呈现一体化枢纽功能。第二, 实现多方面运行系统的协调。4PL的这一功能体现为其指挥、管理和信息中心功能, 通过信息的传递、集中和调配, 使多种运行系统协调共同为园区各物流中心服务。第三, 实现多角度城市需求的选择。4PL使物流园区的配置着眼于其服务区域的辐射方向、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 从而保证物流园区的生命周期和城市发展协调统一。第四, 实现多体系服务手段的配套。4PL使物流园区具备综合的服务性功能, 如结算功能、需求预测功能、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专业教育与培训功能、共同配送功能等。

摘要:近年来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大部分物流园经营管理不佳, 无法获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根本问题是经营管理思想和方式落后。利用第四方物流能有效优化提高物流园区的效率、重新整合物流园区的各种资源, 促进物流园区的发展。

关键词:物流园,第四方物流,管理优化

参考文献

[1]Jon Bumstead, Kempton Cannons.From4PL to Managed Supply-Chain Operations[J].Logis and Transport Focus, 2002 (4) .

[2]John Paul Quinn.Driving East, Shifting into4PL[J].Logistics Manage-ment, 2003 (5) .

[3]宋华.整合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第四方物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8) .

物流管理制度 篇7

【关键词】航空物流 物流成本管理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11-01

《物流成本管理》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在《物流成本管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包括:《航空物流管理概论》、《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快递》、《采购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物流成本管理》课程之前,已经基本掌握了物流的基础理论和实务。如何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物流成本的构成以及真正掌握实际物流成本分析的能力,是《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建设重点。

一、《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现状

在我校08及12版教学计划中,《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时是在学生课程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开课。在《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航空物流的特色课程,如《航空物流管理概论》、《民航货物运输》等课程,对航空物流也有了一定了解。同时学生已经经过实践课程和实习,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学生在学习《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时,已有良好的基础,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物流成本的构成以及物流成本的分析,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08及12版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设置

结合物流成本的特点,物流成本管理必须是对为企业经营活动服务的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进行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必须建立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计划、成本考核和分析等全部内容的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因此,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应该包括的内容和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物流成本的计算、分析、决策以及物流成本的控制。这几个部分共同构成了整个物流成本管理的课程体系。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物流成本管理中对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等物流环节的物流成本构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解,对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则仅仅是简单介绍,缺乏实际的、综合性的案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物流成本管理的实用性很强,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实验室建设落后,我校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教学仍旧以传统的教师课堂灌输为主,缺少实践和实验环节,理论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理论基础普遍不牢,动手能力较弱。

二、《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建设思路

1.结合本专业情况,梳理授课内容,加强案例建设

因为《物流成本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上述问题,结合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我们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专业的各门课程的教师在一起进行了说课活动,为大家介绍了各位教师所教授课程的大纲、教学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物流成本管理》与其相关课程,如《航空物流管理概论》、《采购与仓储管理》、《综合运输》等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课程组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入地讨论,确定了在物流成本的构成与计算的基础上,要加大物流成本的分析、决策与控制的教学比重。同时要加强物流成本案例,尤其是有关航空物流成本的综合性案例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并应用于教学当中,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

通过对《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内容的讨论,我们课程组基本确定了《物流成本管理》的教学内容和授课重点,在12版以后的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将据此组织《物流成本管理》的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进一步的对《物流成本管理》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2.加强实践环节

由于我校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因此《物流成本》课程还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遇到物流的实际问题时,往往由于没有实践经验而束手无策。近两年由于学校的支持,我校的物流管理实验室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组也开始研究如何加强实践环节。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物流成本管理软件,帮助学生进行物流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安排学生对所在地的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商业企业成本构成及运作优化的调研,了解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的物流部门及流通企业的物流运作流程、服务层次、设施设备等情况,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调研分析报告,以物流成本作为切入点,对企业物流运作进行优化,在实践的第一线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开拓“理论-实践-理论”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慧兰.物流成本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 第三期

上一篇:关于农民工收入及工资落实问题调查报告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