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案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案(推荐8篇)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案 篇1

一、项目概况:

二、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

1.《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2.3.附属工程建筑初步设计用地红线图

三、方案设计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本设计为建筑及总平面规划方案设计

2.工程规模如下:

四、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1.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和导意见。

2.突出建筑内部空间及环境的整体设计,充分考虑平面布局及建筑空间形态,通过总体布局和建筑单体的技术处理。使建筑具备较强的功能性和表现力。

3.道路通达顺畅,车行、人行的流向组织合理无交叉,保证交通安全并满足消防要求。

4.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建筑单体与道路绿化及周边山体融合,注重建筑的生态友好性。

五、设计理念:

1.紧密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理念,承袭地方文化和。

2.利用简洁的构图元素,将建筑的功能与造型完美结合,通过建筑形体的空间分隔来明确功能分区,适应特定行为习惯。

3.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环保、经济适用,在细节中体现建筑品质。

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

1.2.附属工程建筑初步设计用地红线图

3.国家和市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

(1)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版)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设部分

(4)《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三、总平面布置:

1.认真贯彻甲方提供的方案设计指导意见。

2.充分考虑平面布置的功能完善性及合理性,有效的组织公共空间、道路交通的关系,分区明确,又联系紧密。

3.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理念,功能布局与景观绿化相互渗透。

四、设计说明:

1.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布置服务区总平面,服务区在高速公路两侧对称布置,配套齐全,员工宿舍集中布置在北侧服务区。

2.功能分区清晰合理,布局规整:综合楼位于服务区入口一侧,以最好的展示面迎接进入服务区的八方来客;加油站位于出口一侧,方便旅客加油;服务区中部为停车场,场地开阔,停车位井然有序。

3.交通组织流畅,通过设置不同岔路满足不同车型的不同需求。入口处绿化岛将入口道路分为两岔:停车场入口通道及快速加油通道,经由停车场入口通道进入停车区,经由快速加油通道直达加油站;停车场入口道路内又通过绿化带分隔为两岔:小型车通道和大型车、超长车通道,各种车型经由不同道路进入各自停车区内。

4.人性化的休闲广场设计,以全方位满足不同旅客的不同需求为出发点。休闲广场采用半围合式布局,充分考虑了旅客购物、如厕、休息、就餐、住宿五大需求以及工作人员办公需求,划分为六个功能区:商业长廊、公共卫生间、花园式庭院、自助餐厅、旅馆(仅在北侧服务区)以及办公区(综合楼二楼)。各功能区既互不干扰又联系紧密,为风尘仆仆的旅客提供一个舒适周到的休憩场所。

5.景观设计中将观赏性与功能性相结合。通过绿化岛、绿化带的布置起到交通分流作用,引导不同车型进入各自停车区;休闲广场周围绿化以阻隔车辆扬尘噪声为目的,营造一处较为安静的庭院环境;服务区外围绿化注重与原有自然景观的融合。

建筑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

2、本服务区共拥有客房8间,均为标准的双人间,办公室28间,内部员工宿舍37间分别分布在服务区的两侧,8间客房分布在一区,另外分布9间办公室供工作人员休息办公,其余28间办公室分布在二区集中办公,宿舍亦分布在此区,为工作人员提供充分的作息空间。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红线图

2、相关地形图资料

3、国家和市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年版)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设部分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BJ50-2001)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9)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

三、设计要求:

1、各功能区的设计均依据甲方的设计任务书展开。

2、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该工程所有建筑单体的设计耐火等级均不低于2级。

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等级框架为四级。

4、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沿路景观的要求。

四、建筑主要设计构思及特点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案 篇2

高速公路是指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 一般能适应每小时八十公里或者更高的速度, 要求道路平直、线路顺畅、纵坡较小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 中间设置分隔带, 在必要处设坚韧路栏[1]。为保证行车安全, 高速公路还设有必要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设备, 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与铁路和其他公路相交时采取立体交叉, 行人跨越则用跨越桥或地道通过。

调研发现, 大多数居民首先心理上不接受绕行, 也不愿爬坡走上跨线桥, 如何在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解决这个问题, 是当前进行横向通道设置亟待处理的问题。为此, 本文采用短距离绕行及具有较小纵坡的跨线桥引道的方案来设置横向通道, 充分体现出公路的实用性, 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1 高速公路横向通道选址方法

高速公路横向通道选址必须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最大绕行距离, 二是交通分配。这与高速公路的通信功能居民出行需求息息相关, 笔者就从这两个因素着手来分析高速公路横向通道的选址方法。

2 高速公路横向通道选址流程

高速公路横向通道选址流程详见图1。

3 实例

本节将结合实例来阐述横向设施选址模型, 图2为高速公路通过某区域的村落分布情况, 运用上述研究结果预测各节点间出行情况如表1-11所示。

自行车出行时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为1.29km。

具体分析如下:

3.1 只设置一个横向通道

3.1.1 只设置通道 (1)

从表2可知, AD、BC、BD、CE、DE的最短绕行距离大于1.29, 即设置通道 (1) 时的最短绕行距离超出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 所以此种方案排除。

3.1.2 只设置通道 (2)

同样, 从表3可知, AD、BD、DE的最短绕行距离超出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 所以只设置通道 (2) 这种方案排除。

3.1.3 只设置通道 (3)

从表4可知, AC的最短绕行距离为2, 超出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1.29, 所以只设置通道 (3) 的方案不可取。

3.1.4 只设置通道 (4)

在只设置通道 (4) 的情况下AC和CE的最短绕行距离都大于1.29, 故此方案排除。

以上4个表格中的数据说明, 若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此种路网, 只设置一个通道时的最短绕行距离大于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 而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是横向设施设置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3.2 设置两个横向通道

3.2.1 (1) (2)

从表6可知, AD、BD、DE的最短绕行距离分别为3、4、3, 超出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 故设置通道 (1) (2) 不满足要求。

3.2.2 (1) (3)

从表7可知, 设置通道 (1) (3) 时的最短绕行距离为1, 满足要求, 其总成本费用:

3.2.3 (1) (4)

从表8可知, 设置通道 (1) (4) 时CE的最短绕行距离为2, 超出平原地区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 此种方案排除。

3.2.4 (2) (3)

设置通道 (2) (3) 时只AC、BD绕行, 且绕行距离小于1.29, 故此方案可取, 其总成本费用:

3.2.5 (2) (4)

设置通道 (2) (4) 时只AC、DE绕行, 最短绕行距离都为1, 故此方案可取, 其总成本费用:

3.2.6 (3) (4)

从表11可知, 设置通道 (3) (4) 时AC的最短绕行距离大于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 即1.29, 故此方案排除。

其中设置横向通道 (1) (3) 、 (2) (3) 、 (2) (4) 时最短绕行距离为1km, 满足居民可忍受的最大绕行距离且根据总成本费用最低确定采用通道 (2) (4) 这个方案。

4 结语

当地居民首先心理上不接受绕行, 这一点我们已经在横向设施的设置密度中进行了解决, 其次居民不愿爬坡走上跨线桥, 虽然我们在前面横向设施设置密度中已经指出要根据村镇重心距离高等级公路的距离以及被交道路的等级来进行合理的设置, 但是居民不愿走上具有坡度的跨线桥的这种心理状态我们是无法消除的, 而机动化出行比例的提高以及普及便解决了这一问题, 短距离的绕行以及具有较小纵坡的跨线桥引道对于机动出行而言, 已不再是心理上的困难。

摘要:横向通道是为了解决封闭的高等级公路两侧居民的出行以及两侧地区的生产发展等问题而设置的。大多数居民心理上不接受绕行, 也不愿爬坡走上跨线桥。本文采用短距离绕行及具有较小纵坡的跨线桥引道的方案来设置横向通道, 充分体现出公路的实用性, 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高速公路横向通道模型,选址,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朝晖, 秦仁杰主编.公路环境与景观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宇云飞, 郄志宏, 吴鑫等编.村镇道路与桥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方案研究 篇3

【关键词】公路工程;隧道;洞口景观

【中图分类号】U4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165-02

隧道洞口作为隧道唯一的外露部分,其不仅仅对确保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着景观功能上的重要要求。然而,我国大部分隧道洞口景观并未进行合理设计,多采用按部就班的方法或华而不实的景观设计,与当地的地域自然人文特色等相脱离。因此,本文在分析隧道洞口类型的基础上,根据依托工程张石高速实际情况,结合沿线景观视觉资源及公路景观设计理念分析,提出了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案,为后期公路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1.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类型

从目前隧道采用的洞口形式来看,按其是否承受背后土压力,大体上分为端墙式和突出式两类。端墙式有普通端墙式、洞口环框式及翼墙式等三种形式;突出式有突出式、削竹式和喇叭口式三种形式。本文以常用的普通端墙式及削竹式两种类型进行景观设计说明。

1.1 削竹式隧道洞口景观

突出式洞口是指隧道主体从洞口突出,尽可能不切入围岩,破坏原地形的形式。削足式采用与坡面契合的斜削形状,与周边的自然景观很协调。此类隧道洞口裸露部分仅为隧道壁厚宽度,主要采用回填绿化,把洞口裸露在自然环境的部分最大化的减少,该类洞口与环境的协调性最好。

1.2 端墙式隧道洞口景观

端墙式洞口适用于两边挖方的路堑,端墙承受背后全部土压的情况。端墙形状一般根据洞口周边地势及所需承受的土压力确定。该类型隧道洞口可根据其具体特征、所处位置以及区域大小,结合隧道所经处自然、人文特色,进行洞口端墙设计。

2.削竹式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方案

河北省张石高速涞源到涞水段沿线隧道较多,现针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削竹式隧道洞口景观进行方案设计。

紫荆关I号隧道位于易县紫荆关镇北部偏东,该隧道为分离式双车道单向高速公路隧道。左幅范围LK80+923~LK85+048,长4125米;右幅范圍RK80+895~RK85+032,长4137米。张家口端采用独立的削竹式环框洞门,洞门边坡采用锚杆挂镀锌网防护,仰坡及明洞拉槽范围未露出边坡采用喷锚挂网防护,回填后需网格防护。

2.1 方案一:主题——恢复自然生态

紫荆关I号隧道入口原设计采用了明洞开挖进洞的方式,造成了洞门四周山体“创伤”,裸露的山体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由于山体自然植被良好,岩体较完整,岩质边坡稳定性较好,故而,在保证结构稳定的基础上,该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应以恢复生态、协调景观为主。建议入口端洞口顶部尽量回填种植土,模仿周围自然环境,采用乡土树种乔灌草相结合,复层次植物种植,尽最大可能恢复生态环境(如图1)。

建议坡面绿化可采用草灌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主要植物有:灌木:沙棘、荆条、柠条、紫穗槐、柽柳、胡枝子等;草本: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结缕草、麦冬、无芒雀麦等。

2.2 方案二:主题——以人工景观提升自然景观

紫荆关I号隧道入口洞门为分离削竹式,左右幅洞门之间间距较大,故可在空地处进行景观设计(如图2)。作为内三关之一的紫荆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议在原设计不变或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在两隧道洞门之间采用观景石篆刻铭牌,题写“紫荆关I号隧道”,隧道名字体采用繁体。并在绿化区内栽植紫荆、雪松、火炬树、油松等乔木,突出“畿辅第一雄关”紫荆关之名,以人工造景提升单调的自然风景,形成大气而又浑然天成的景观。

3.端墙式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方案

由于洞口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张石高速大部分洞口形式主要为端墙式。西岭隧道位于易县高村乡西北奇村,为连拱双车道单向高速公路隧道,全幅隧道范围K109+584~K109+922,全长338米,属短隧道。

隧道为左右幅相连的整体式端墙洞门,采用素混凝土整体浇筑。隧道边坡采用护面墙加植草的防护形式。洞门表面采用建筑材料真石漆喷涂,其装饰效果酷似大理石、花岗石,具有天然真实的自然色泽,并具备良好的附着力和耐冻融性能。明洞永久性边仰坡采用喷C20混凝土,砂浆锚杆,挂钢筋网防护。草籽选取适合当地容易生长、根系发达的多年生草种为宜,可采用几种草籽混合播种,并掺加适当的灌木籽,挖方段以爬藤类植物为主,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覆盖层。

3.1 方案一:主题——以历史人文提升自然景观

清西陵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距该隧道不到10公里。为了和清西陵旅游区的人文环境相协调,进一步的提高清西陵的知名度,隧道起名为西岭隧道(“西岭”为“西陵”谐音),并提议出口洞门设计成金碧辉煌琉璃瓦城门楼整体端墙式洞门,分整体端墙式洞门施工和琉璃瓦城门楼装饰两期修建。然而亭台设计太过繁琐复杂,显得刻意,易造成资金浪费,建议只将隧道洞口顶部设计成琉璃瓦形式,墙面材料采用真石漆,仿清代的砖材,以体现帝陵的皇家特色;或将入口洞门设计成琉璃瓦城门样式,并用金红色调体现皇家古韵风格;还可采用泰陵大红门前牌坊式样,以展现古建筑的气势磅礴,连拱隧道间采用华表式样的观景石进行隧道铭牌设计,并用仿古字体上题‘西岭隧道’几个字。

隧道经过区域为满族村落,建议以“满族文化”为主题,对洞口壁面进行浮雕装饰,具体装饰题材如简单的满族图腾等,以体现沿线独有的满族文化特色。

3.2 方案二:主题——弱化人工环境

在保留原连拱端墙结构的基础上,建议将端墙洞门结构设计成不规则岩石体,贴近自然,并在端墙式隧道洞口顶部种植如爬山虎等下垂植被,用以增强端墙式隧道洞口景观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协调。同时,结合清西陵景观特色,可在隧道两侧适当栽种古松,体现当地植物特色。

4.结语

隧道洞口景观设计是一门专业性与艺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整体设计应是本着生态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理念进行的。从生态角度看,无论是对削竹式洞口边坡与仰坡的种植,还是对端墙式洞口采用植被弱化的手法,隧道洞口旨在考虑生态景观的植被恢复,以求达到洞口与周围景观的良好协调;从文化角度看,除了将名胜古迹的历史文明渗透到隧道洞口设计中,还融入了沿线民俗风情,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由此可见,隧道洞口景观的设计不应按部就班,不应片面追求大面积华而不实的豪华设计,而是结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及公路整体设计理念,因地制宜的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选和优化,得到符合隧道洞口特点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

[1]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12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案 篇4

通信、监控、收费系统

防雷设计方案

河北德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概述

当今社会电子计算机技术、微波通信技术日益发展,各类电子设备大量应用,雷击电感应到附近的导体中形成过电压,可高达几千伏,对微电子设备的危害极大。LEMP的主要侵入通道有电源线路、各类信号传输线路、天馈路线和进入系统的管、缆、桥架等导体侵入设备系统,造成电子设备失效或永久性损坏。因此,雷击脉冲的防护是在入侵通道上将雷电流泄放入地,从而达到保护电子设备的目有。其主要方法是采用隔离、等位、钳位、均压、滤波、屏蔽、过压过流保护、接地等方法将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击电磁脉消除在设备外围,从而有效地保护各类设备。目前主要采用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高频二极管、压敏电阻、瞬态二极管、晶闸管、高低通滤波器等元件根据不同频率、功率、传输速率、阻抗、驻波、插损、带宽、电压、电流等要求,组合成电源线、天馈线、信号线系列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微电子设备的外连线路中,地线按共用接地原则接入系统的地线,才不至于造成地电位反击。只要设计合理、安装合格,电涌保护器就能有效的防御雷电。

因此,采用完善的综合防雷手段构成一套完整的防雷体系,这就是现代防雷的新理论:综合防雷理论。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为了使高速公路畅通无阻,保证高速公路通信、监控、收费系统正常运行,将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防雷工程技术人员应对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制定完善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

二、高速公路综合防雷设计方案的依据

高速公路综合防雷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以下标准,供设计时参照。

1、IEC61024《建筑物防雷》

2、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3、ITU K25《光缆的防雷》

4、ITU K27《电信大楼内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5、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6、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7、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8、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9、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0、YD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11、XQ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三、高速公路通信、监控、收费系统的基本组成

1、每一条高速公路在其管理的区间内均设有一监控中心大楼。监控中心一般设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处,也有设在管理区间的中心部位。中心一般设置有大型地图板和监控电视系统,并配有多画面切换控制设备、视频监视器、低速录象设备及自动转换装置。中心配备有计算机网络系统、负责管理各收费站的收费信息、紧急电话的控制、公路出入口及中间各大型电子显示屏的控制和公路沿线的小型电子提示牌的控制等。中心大楼内还有程控交换机系统、中心控制台、光缆通信的两个或四个8Mbit/s接口的光端机、电端机及上网设备、无线电话系统、UPS供电系统等多种电子设备。

高速公路每个收费站还相应配套建立了一个监控分中心,分中心设置了监控电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负责管理监视本收费站的收费信息和车辆信息等。

2、在每个收费站配备有光缆通信设备,收费用的计算机局域小网,收费站信号灯控制系统,监视、摄像、记录系统,控制操作台,站内电话控制台、无线对讲电话等。

3、在每个收费亭内配备有收费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站专用计算机,收费票据打印机,收费指示板,指示灯,车道控制机,自动栏杆,语音提示系统,车辆过境自动计数器,对讲电话和空调及供电系统等设备。

4、在公路沿线及收费站广场设置了多个监控摄像头,将摄像头的视频信号通过光缆、同轴电缆、对称电缆或通过微波传输系统,将视频信号或语音信号传到中心监控室,以利控制中心掌握公路沿线的车辆行驶运行情况,便于指挥调度。

5、道路LED指示牌。LED指示牌发布高速公路即时信息,位于空旷的环境中,其控制信号线一般由光纤组成,系统电源采用就地变压(主要是使用开关电源)的措施,由电源引起的雷击事故较为普遍。

四、高速公路的综合防雷原则

高速公路的综合防雷设计应考虑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在进行综合防雷设计时,应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优化设计、多重保护、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定期检测、随机维护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及维护。

2、高速公路综合防雷系统的防雷设计应采用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其用接地系统和安装电涌保护装置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

3、高速公路综合防雷系统应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放置在雷电防护区的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防护标准。为确保防雷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在设计前宜做高速公路沿线现场雷电环境评估。

五、高速公路建筑物直击雷防护措施

1、监控中心大楼一般设置在高速公路的出入端或控制管理区域的中心位置。由于周围地形比较空旷,楼层一般都比较高且楼顶还安装有各类通信天线、有的还架设有铁塔,这些都是直击雷的重要目标。由于楼内有大量实时运行的电子、微电子设备,又是整个高速路的指挥中心,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可定为二类防雷建筑。按滚球法(滚球法半径45m)设计避雷针、避雷带或者避雷网等。设计方法请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录四的要求,决定避雷装置的数目、布局、高度,在设计时应考虑避雷针抗当地30年最大风的抗风强度,并留有一定余量。

2、为了减少避雷装置的维护,防止酸雨对避雷针的腐蚀,应在监控中心大楼楼顶安装不锈钢或者镀锌避雷装置,其高度和数量根据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能覆盖整幢中心大楼的天面和各类天线,使其能有效防止直接雷击以保护大楼的楼顶和各类通信天线的安全。

3、在公路沿线安装监控摄像头的云台杆顶、收费站广场云台杆顶以及LED指示牌顶各安装一套不锈钢避雷针,以保护云台摄像头等设备免遭直击雷危害。

4、在高速公路收费站钢架屋顶上和大型室外电子显示屏顶端左右对称各安装一套不锈钢避雷针,以保护收费站钢架屋顶和电子显示屏框架结构免遭直击雷危害。

5、避雷针的引下线最好利用钢结构柱做泄流线,条件不允许时,也可以单独用25mm2以上的铜绞线穿镀锌钢管屏蔽,并做绝缘处理,从避雷针尖直接以最短路径入地,以减少泄流时的雷击电磁脉冲辐射而损坏微电子设备和室外大型电子显示屏编码控制系统。

六、雷击电磁脉冲(LEMP)的防护措施

雷击电磁脉冲(LEMP)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侵入通道叠加在线路信号上产生瞬间高电压,击毁各类用电设备和微电子芯片,因此在实施防雷工程时必须将感应雷击作为重点,进行有效的防御。在设计综合防雷时,应从以上通道进行重点防护,同时做好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根据国标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4.3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高速公路监控和收费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

1、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

在监控中心大楼的总配电盘上安装一套雷电通流容量Iimp≤25kA(波形10/350μs);响应时间Ta≤100ns的三相电涌保护器SPD1,型号为:MG-50/4,作为一级保护;在楼层分盘上安装一套雷电通流量Imax≤8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三相电涌保护器SPD2,型号为:M-80/4,作为二级保护;在UPS电源前安装一套雷电通流容量Imax≤4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三相电涌保护器SPD3,型号为:M-40/4,作为三级保护。在UPS电源后或设备前安装若干套雷电通流容量Imax≤2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单相电涌保护器SPD4,型号为:1P20AS-7,作为四级精细保护。

在每个收费站对应的监控分中心大楼的总配电盘上安装一套雷电通流容量Imax≤12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三相电涌保护器SPD1,型号为:M-120/4,作为一级保护;在楼层分盘上安装一套雷电通流量Imax≤8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三相电涌保护器SPD2,型号为:M-80/4,作为二级保护;在UPS电源前安装一套雷电通流容量Imax≤4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单相电涌保护器SPD3,型号为:M-40/4,作为三级保护。在UPS电源后或设备前安装若干套雷电通流容量Imax≤2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单相电涌保护器SPD4,型号为:1P20AS-7,作为四级精细保护

SPD连接导线应短而直,SPD连接导线不宜大于0.5m,当长度大于0.5m时应适当加粗线径。当SPD1~SPD2的线距小于10m、SPD2~SPD3的线距小于5m、SPD3 ~SPD4的线距小于5m时,应在两SPD间加装退耦装置。为防止SPD老化造成短路,要求SPD安装线路上应有过流保护装置,应选用有劣化显示功能的SPD 在收费亭内的供电线路上各安装一套雷电通流量Imax≤4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单相电涌保护器SPD,型号为:M-40/2,保护各亭收费计算机、票据打印机、收费指示板、指示灯、自动拦杆、车道控制器、语音提示系统、对讲机等电源线路安全。

在进、出高速公路两端和中间的大型电子显示屏电源线路配电盘上各安装一套雷电通流量Imax≤8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单相电涌保护器SPD1,型号为:M-80/2,作为一级保护;在稳压整流器设备前安装一套雷电通流量Imax≤4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单相电涌保护器SPD2,型号为:M-40/2,作为二级保护;在末级设备供电处安装防雷插座,通流容量Imax≤20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25ns的单相电涌保护器SPD3,型号为:1P20AS-7,作为三级电源保护。如果大型电子显示屏通过信号线路供电,那么在信号线进大屏前加装一套型号PT-POE的防雷器,电源Un48V,线脚4,8;信号Un5V,线脚1,2,3,6。电源部分通流容量Imax≤5kA(波形8/20μs)信号部分通流容量Imax≤2.5kA(波形8/20μs)

在视频信号及控制信号进入主控机房或者分控机房设备的前端加装相对应的浪涌保护器对其主控机房内的设备进行防雷电保护,在硬盘录象机的前端一一对应的加装视频防雷设备:12TB075-DH;在控制总线的进线端或分线端加装控制信号浪涌保护器对其主控机房内的控制信号发射设备进行防雷电保护,控制信号防雷设备:24TC302-D防雷器。、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

《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第三条规定:“各类通信线路和设备宜增加相应的防雷措施。” 任何一个监控系统均由前端系统,终端系统,传输系统及控制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前端系统一般在室外,容易遭受直击雷和感应雷,同时通过传输系统及传输系统本身对雷电的感应,将雷电传输到监控中心,损坏终端设备,破坏控制系统。在监控线路的各条进线端加上相对应的防雷保护,如距离较远,建议两端都加装防雷器。在普通摄像机进线端加装二合一防雷器,型号:PT-CCTV2。组合方式为220AC+BNC或24DC+BNC;在带有云台摄像机进线端加装三合一防雷器,型号:PT-CCTV3。组合方式为24DC+24DC+BNC或220AC+24DC+BNC

3、收费系统信号线的防护措施(1)在监控中心主机房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至网络交换机(HUB)间安装一只计算机网络信号SPD,型号为:8TR4508-LH,以保护服务器。

(2)在监控分中心机房网络交换机至收费亭的微机间的数据线两端各安装一只计算机网络信号SPD,型号为:8TR4508-LH,以保护网络交换机和收费亭微机网络端口。

(3)在电子显示屏的光、电端机编码器之后至控制器两端各安装一只数据线SPD,型号为:24TC304-D,以保护光、电端机、编码器和控制器。

(4)收费亭与监控分中心有线对讲系统两端各安装音频控制信号避雷器1个,通流容量5KA(波形8/20μs),型号为:170TC302-D。

(5)宜在程控电话和紧急电话传输线两端安装程控电话电涌保护器,其标称导通电压为Un≤1.5Uc ;雷电通流量Imax≤5kA(波形8/20μs);响应时间Ta≤50ns 的程控电话SPD,型号为:170TR1102-DT。

七、屏蔽措施

1、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宜采取以下措施:外部屏蔽措施、线路敷设于合适的路径、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

为改善电磁环境,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部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接地装置相连。屋顶为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都必须进行等电位连接后接地。

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当微电子设备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可将屏蔽电缆穿金属管引入,金属管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之间的连接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道内,这些金属管道从一端到另一端应全线电气贯通,并连到各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电缆屏蔽层也应连到这些带上。

2、实践中建筑物或房间的大空间屏蔽是由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这些自然构件组成的。这些构件构成一个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穿入这类屏蔽的导电金属物应就近与其做等电位连接后接地。

3、监控系统设备机房位置应选择在LPZ最高级区和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顶三层内;当建筑物天面部分的避雷网格尺寸不符合系统抗干扰的要求时,应在天面加装屏蔽层。使用非屏蔽电缆,入户前应穿金属管并埋入地中水平距离10m以上。如受条件限制无法穿金属管埋地入户,则应加长入户屏蔽管或栈桥长度,金属管或栈桥的两端以及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要做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4、监控系统设备为金属外壳时,应用最短的导线将其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如是非金属外壳,当设备所在建筑物屏蔽未达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时,应加装金属网或其它屏蔽体对设备屏蔽,金属网应与等电位连接带进行等电位连接。

5、计算机、通信、监控机房的设备应与建筑物外墙保护1m左右距离。以防止大楼遭到直击雷时沿外墙泄流入地的引下线周围产生较强的电磁场而损坏微电子设备。

八、等电位连接

1、等电位连接是现代防雷技术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将进入监控中心大楼的各类管线的屏蔽层、机架等在进入大楼前进行等电位连接后接地。在进入设备前再进行二次等电位连接后接地。将广场摄像头输出的同轴电缆的外层和其它管线外层在进入大楼前进行等电位连接后接地。

2、将分开的外导电装置用等电位连接导体连接后接地,以减少系统设备所在的建筑物金属构件与设备之间或设备与设备之间因雷击产生的电位差。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内所有金属构件的多重连接建立一个三维的连接网络是实现等电位连接的最佳选择。为方便等电位连接施工,应在一些合适的地方预埋等电位连接预留件。

进入系统所在建筑物的各类水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的金属外层在进入建筑物处应做等电位连接,燃气管道入户后应在法兰盘连接处插入一块绝缘两端用开关型SPD连接后户内金属管道可参加等电位连接,并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连接在一起,按GB50054的要求做总等电位连接之后,接向总等电位连接带,并可靠连通接地。

3、在建筑物入口处,即LPZ0B与LPZ1区交界进行总等电位连接后接地,在后续的雷电防护区交界处按总等电位连接的方法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连接主休应包含系统设备本身(含外露可导电部分)、PE线、机柜、机架、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外壳、直流工作地、防静电接地、金属屏蔽线缆外层、管道、屏蔽槽、电涌保护器SPD的接地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就近与这个等电位连接带直接连接。连接基本方法应采用网型(M)结构或星型(S)结构。网型结构的环行等电位连接带应每隔5m经建筑物墙内钢筋、金属立面与接地系统连接。当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除在接地基准点,即ERP处连接外,均应与共用接地系统的各组件有足够的绝缘(大于10KV, 1.2/50μs)。

九、共用接地

1、宜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地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如建筑物没有基础钢筋地网,宜在建筑物四周埋设人工垂直接地体和水平环型接地体。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Ω。原则上应在各雷电防护区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但由于工艺要求或其它原因,被保护设备的安装位置不会正好设在界面可能发生的电涌电压时,电涌保护器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而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在界面处做一次等电位连接接地。

2、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100mm²,其厚度不应小于4mm;角钢不应小于40 X 40 X 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mm。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适当减小。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在冻土区人工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3、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

A、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30m; B、为了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可适当使用降阻剂; C、换土法。

4、在监控中心大楼周围应做一环型闭合接地电阻小于1Ω的复式混合地网,浇灌长效降阻剂,以保证地阻常年稳定。此地网主要用于监控中心大楼和收费亭的安全保护接地。并与大楼并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该地网引出极应用40 X 4mm镀锌扁钢制作,用截面积大于25 mm²的BR铜线从引出极引出至各收费亭供接地专用。一根以最短路径引入主机房接地母排上供机房接地专用。

在公路沿线云台杆下面各做一个小于1Ω的联合地网,每个地网两端做两个引出极,极间距宜大于5m,一根引出极作为防直击雷接地,一根引出极作设备安全接地用。每根地线穿1.5英寸镀锌钢管屏蔽后,引到云台杆顶和设备间供两种接地用。各分散的地网通过电源系统的安全保护地连通全线达到等电位连接的目的。

十、运行维护

(1)避雷器安装之后,应检查所有接线是否正确安装,然后运行测试,看系统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检查,直至整个系统均正常运作。

(2)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主要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接触是否良好、接地引下线有无锈蚀、接地体附近地面有无异常,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蔽部分锈蚀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宜每年进行一次测量。

(4)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运行中的避雷器进行一次检测,雷雨季节中要加强外观巡视,如检测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十一、竣工验收

(1)防雷工程施工单位须按设计要求精心施工,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对于隐蔽工程应实行随工验收,重要部位应进行拍照和专用设备项记录。

(2)设计资料和施工记录应由相应的防雷主管部门妥善存档备查。

十二、销售服务及质量保证(1)由本公司销售的产品和施工的工程均由保险公司承担产品质量和工程责任保险。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案 篇5

方案

陈雄丽 李庆伟

云南省红河公路管理总段 661600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路基作为公路的主要载体,一旦受到破坏,不仅会阻

碍交通畅通,还将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公路路基的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

文提出了公路路基相应的防护方法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基 防护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into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eriod.As the main carrier of highway roadbed, once the damage, not only will block the traffic flow, will also produce the huge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and cause serious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highway subgrad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protection of highway subgrade and concrete measures Key Words: highway subgrade;Protec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8-3

1、前言

红河州地处祖国南疆,州内崇山峻岭,解放前物资运输,主要通过马帮,运输方式原始且效益低下,解放后公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受国民经济限制,省内早期修建的公路大部份为山岭重丘区三、四级公路,公路往往选择比较经济的方案,公路平面线型曲折迂回,纵坡不均衡,横断变化较大,路面等级低,沿线沟壑纵深。加之州内气候环境复杂,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水文、地质地貌、气候情况较为复杂,公路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发展,大部份山区公路经过改造和改善,逐步提高了公路的路面等级,但均在原老路基础上提高路面等级,没有彻底全面完善公路路基构造物,因此,目前云南省山区低等级公路,始终难于较好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之公路沿线多为彝、哈、苗等少数民族村镇,民 众生活较为困难,沿线民众迫于生活,在公路沿线上、下边坡毁林开荒,栽种木薯、香蕉等经济农作物,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是近年沿线降雨较为集中,且山沟水流来势汹涌,夹带石头和泥土形成泥石流坍方,造成公路上、下边坡坍塌,从而导致交通中断。因此,如何快速及时编制合理、经济、安全,适用、既有可操作性和简单明确的水毁修复工程设计图,同时又能使公路养护一线技术员及施工队掌握实施修复的方案,在目前的公路养护水毁修复工程中极为重要。

2、一般水毁工程修复设计

山区公路平、纵、横技术指标较低,影响了公路的排水通畅,在公路高边坡路段,特别是公路弯道内侧,由于公路超高横坡,往往人为造成汇水区,降雨过量时,如不能及时排除隐患水流,流水经常冲毁公路路基,造成路基水毁缺口。或者沿河公路,由于河道变迁、河床上涨,河流流量变大,河流流水中心线改变等原因,随之河流冲刷线改变,使原来稳定的公路路基受到冲刷,造成路基损坏。以上原因造成的公路路基缺口,往往缺口长度短,缺口高度较小(高度一般不超过8米),构造物地基地质情况也较为简单,结合地区特点,云南省大部份地区石料来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再加上施工方法简单,因此修复方案尽可能采用圬工砌体挡土墙,圬工砌体挡土墙分为重力式和衡重式,按墙背的倾角又分为仰斜式和俯斜式、垂直式,公路养护水毁修复工程根据实地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⑴流水冲刷造成的缺口进深不超过缺口高度的1/2,且墙身高度不超过5米,地基 承载力不低于250KPa,路基回填土及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或中湿,路基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90%,挡土墙为路肩墙时,一般情况都采用墙背倾角为垂直和仰斜的重力式挡土墙,主要原因是参照库仑主动土压力理论,公路修建后经过长期使用,公路路基回填土基本趋于稳定固结,主动土压力较小,采用墙背倾角为垂直和仰斜的挡土墙。这样既可避免开挖扰动原已固结的路基填土,又可减少回填土工程量,同时又可避免重新回填土,由于作业面过窄,不利于压路机碾压,只能采用小型打夯机夯实,造成回填土密实所带来的沉陷。

工程案例:鸡那线K202+940-+946水毁缺口,墙背采用仰斜的重力式挡土墙,减少了对老路基固结土的破坏。经过多年观测使用,自2002年以来,此方案修复的路基缺口,经观测记录,没有发生因墙背土压力过大而发生倾覆和滑动的情况。

图1鸡那线K202+940-+946挡墙设计图

⑵流水冲刷造成的缺口进深超过缺口高度的1/2,且墙身高度超过5 米,地基承载力不低于250KPa,但路基为局毁较为严重时,挡土墙为路肩墙或路堤墙,宜采用墙背倾角为俯斜的重力式挡圭墙或衡重式挡土墙,但应遵循尽量少动原公路路基稳定固结土的原则,墙背与墙面倾斜度,可根据实际高度,结合《路基设计手册》确定,或者根据实测的墙背稳定地面线,认真分析计算墙背填料主动土压力,准确验算挡墙各部门尺寸,做到安全、经济。工程案例:

G326线K1238+184-+211处水毁缺口 图2

G326线K1238+184-+211处水毁缺口设计图 图3 ⑶由于河流冲刷形成的水毁路基缺口,局部冲刷深度过大,深基础施工不便的路段,宜采用护坦,对于流速为5~8m/s的峡谷急流和水流冲刷严重的河段,对基础进行防冲刷防护时,宜采用片块石砼的浸水挡土墙基础,同时应根据水力水文调查,根据实地情况设臵丁坝、顺 坝、石笼等设施。同时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冲刷防护工程顶面标高,应为设计水位加上波浪侵袭、壅水高度及安全高度,以防止河水上涨翻越挡土墙项面,冲毁墙背回填,损毁路基。⑵挡土墙两头,应与原路基紧密衔接,最好是嵌入原路基稳定部份1米或嵌入基岩内,同时浸水部份挡土墙不宜设臵泄水孔,以免压力水倒灌。⑶沿河或浸水挡墙施工宜在旱季进行,如不可避免在雨季施工时,基坑开挖或浇筑,最好采用分段开挖,逐段回填,避免出现流沙现象。⑷砼最好添加早期剂,浇筑砼时应避免停滞不前,最好是一次浇筑完成。工程案例:

高红线K107+240水毁缺口设计图(增加护坦)图4 5

150750K485+679K485+73960i=3%50010:1400间距i=3%2020最高洪水位250断面图240工程数量表6000立面图项目名称石砌体C15片石砼基础说明:20数量312.00M3360.00M54.15M33丁坝

1、本图尺寸均以厘米为单位,比例采用1:100;

2、支砌砂浆采用M7.5砂浆,勾缝砂浆采用M10砂浆,基础 采用C15片石砼浇筑;

3、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250Pak,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4、该设计参照于《路基工程新技术实用全书》北京:204060100 海潮出版社,2001;

5、每10米设臵一道沉降缝,泄水孔为5CM×10CM;

6、设臵三道丁坝;

7、未尽事项,参照有关施工规范。6000平面图250400泄水孔C15片石砼1150

昆孟线K485+697水毁缺口设计图(片石砼基础)图5

高红线K107+240水毁缺口竣工图片(增加护坦)图6

3、严重水毁工程修复设计

对于路基全毁,路基边坡崩塌,路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但无复杂地下水影响,缺少石料地区,墙高超过8米时,如再用圬工砌体挡墙,势必增加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因此宜采用锚定板挡土墙,扶壁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等轻型挡墙。此类型挡墙地基由于地质情况相对复杂,设计应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及《路基设计手册》等规范,认真做调查并进行系统计算。

工程案例:新邱线K7+350处路基缺口,缺口高度为12米,缺口长度 为30米,原设计意采用衡重式挡土墙,经验算抗滑移、抗倾覆、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均难于满足,同时施工难度较大,需开挖破坏原本已固结的老路基,工程造价成本需26万元,后来经过对比分析采用锚定板挡土墙,各项指标经验算满足要求,且工程造价仅为15万元,工程至2004年实施后,经观测至今,没有发生垮塌现象。

新邱线K7+800处锚定板设计图 图7

新邱线K7+800处锚定板竣工图片 图8

4、较严重水毁工程修复设计 对于路基滑坡、坍塌、软土、膨胀土地区,且路基滑动棱体的滑动面较深的水毁工程,同时受地下水隐响的路段,宜采用桩基挡墙,此类挡墙应认真进地质勘探,设计应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结合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工程案例:G326线K1380+499左缺口长度41米,边坡上滑动点距离路边缘高度为3米,经地勘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滑动棱体滑动面估计在距离路边缘标高为7.5米以上,因此采用抗滑桩基挡墙设计,工程于2008实施后,经观测至今没有发生边坡滑移的情况。

k1380+499路边线K1380+503.6路中心线******25025号钢筋砼承台基础W-9.815m2T-3.595m2路边线390K1380+512.6正立面图剖 面 图760横向1:200纵向1:100工程数量表圬工砌体m3W-5.237m2T-5.177m2承台基础砼75.9桩基础砼112砼合计187.9189.968号桩7号桩6号桩5号桩4号桩3号桩2号桩1号桩水面中心线路说明

1、本图尺寸均以厘米计,本图比例为1:100;

2、泄水孔(5x10cm)每隔2~3m设置一个,上下错列设置;

3、挡墙圬工采用7.5号砂浆支砌,10号砂浆勾缝;承台基础及桩均为C25钢筋砼;

4、基底设计应力为300kpa;

5、桩长为暂定值,应根据实际挖孔地质作调整。40760路边线K1380+523.6平面 图横向1:200纵向1:100水面W-9.587m2T-3.595m

2G326线K1380+499左抗滑桩基挡墙设计图 图9 8

G326线K1380+499左抗滑桩基挡墙竣工图片 图10

5、库区水毁工程修复设计

云南省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近年来云南省水电开发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阶段,水电站库区淹没还建的公路逐步产生,与一般道路相比,库区道路与库区水位存在密切关系,公路路基除受公路自然灾害的影响外,还受电站库区蓄水反复涨落的影响,如果库区水毁修复工程不认真考虑蓄水的影响,将造成挡墙变形、倾倒、断裂等病害。为确保路基水毁修复工程长期安全使用,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⑴浸水挡墙腚采用重力式挡,相应的重力式挡墙基底较衡重式宽,承载力要求以比衡重式低,故浸水后较衡重式挡墙更安全,同时施工也较为方便。⑵石质地基路段,浸水挡土墙浸水部份应采用片石砼浇筑。⑶土质地基路段,除浸水挡土墙浸水部份应采用片石砼浇筑外,还应增加桩基础。⑷挡土墙浸水部份,应做好与库区蓄水的隔离方案,浸水部份不宜设臵泄水孔,以防倒灌或库区蓄水下降时将墙背填料细 小颗粒带走,造成墙背回填下陷。例如晋思线南沙电站库区公路改建设计,部份挡墙修建后坍塌,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库区积水反复涨落对公路路基的影响所造成的。

没有考虑库区蓄水反复涨落造成的损坏 图11 6以上工程还应附带设计排水工程,如设臵拦水带、截水沟等排水设施,使公路排水做到有序排水,避免无序排水,同时按照《公路交通安全设计规范》设臵示警墩或警示桩等安全设施,另外一方面还应考虑生态环保,使水毁修复工程设计做到全面优化。7结束语

目前山区低等级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由于零星分散,加之自然环境,地质土质、水利水文复杂,基层施工队伍施工技术能力较弱,基层技术设备薄弱,才能避免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响应交通运输部的“五个坚持,六个发展”,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提高行业服务水平,为公路养护事业作出贡献。因此在山区低等级公路水毁修复工程设计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⑴在反复不断的公路养护实践中,加强各线路不同路段,气候、地质、水文、水毁情况统计管理,特别是对水毁严重路段的跟踪观测及技术评价,以及修复方案的后期使用观测,以科学的数据为水毁修复工程方案制定基础。

⑵在公路养护实际生产中,对于急需修复的水毁工程,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各条公路不同路段的情况,结合以往的修复经验,采取经济合理有效且能快速及时修复路基损坏的方案。对于比较严重的水毁路段,应根据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及该路段的统计资料,进行多方案对比,采取合理经济安全的修复方案。

⑶在水毁修复工程的设计中,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主导,勇于探索,敢于采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从而达到修复方案安全适用,且工程造价合理。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6)

3、《新型支挡结构设计与工程实例》 人民交通出版社 李海光 等编著

高速公路审计方案 篇6

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科学的建设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以国家政策、技术规范、定额、合同等为依据,跟踪控制设计过程、施工过程和竣工过程的投资、工期和质量,确保三大目标的实现。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分阶段计价的需要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为了适应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经济关系的建立,适应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的要求,需要按照建设阶段进行多次计价: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招投标阶段确定承包合同价;合同实施阶段确定结算价;竣工验收阶段编制竣工决算。对各阶段进行有效审计,使各个阶段的计价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够如实体现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期以来,较普遍忽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的地价控制,把主要精力放在招标和施工后竣工结算阶段的建设工程价款审核上,这样做往往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这种事后审计,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有的已无法整改,或不具备整改的条件;有的整改起来比较被动,整改后出现资料前后不一致情况,造成不必要的疑问。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对定期财务审计和阶段性工程造价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和完善资料。因此要有效的控制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造价,必须把造价控制贯彻到建设全过程,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变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控制,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能有效控制成本

客观上讲,由于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如工程设计变更、设备和材料价格、工资标准以及费率、利率、汇率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工程造价的变动。这就给承包商高估冒算可乘之机,在各阶段上利用各种动态因素提高工程造价。例如,利用不合理的设计变更,提高工程结算价;利用不合理的隐蔽工程签证或其他工程签证,提高工程结算价;利用各类施工用材料的低价购进或以次充优,高价结算;利用低价中标,有意扩大竣工结算工程量和单价,高价结算;等等。所以,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施工过程中,由造价审核人员不定期进驻工地对隐蔽工程情况、材料使用情况、设计变更情况等及时办理签证记录,杜绝不负责任的“现场签证”行为;同时,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及时筹措资金,支付工程款,降低财务费用,有效地控制成本。

(四)全过程跟踪审计为竣工验收提供保证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大、单项工程多、建设周期长,建设前期和实施过程中的每一项决策、措施都必须慎重行事,一旦失误,就会对项目总投资产生重大影响,且不可能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得以调整。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从项目决策、设计方案确定、资金筹措与运用、建设过程等每个阶段都予以监督,可以防止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决策失误,防患于未然,即使发生了问题,也能得到及时纠正,避免损失,从而保证了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二、开展高速公路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方案

高速公路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包括财务和工程两方面。根据项目施工进度和工作特点将财务和工程审计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财务方面

合同签订后首先对在建项目从立项到进点日的财务资料进行审计,提出审计报告。

财务首次审计后,每半年对项目公司财务方面发生的事项进行一次审计,并审核以前需要整改事项的整改情况,本次审计发现事项结合以前审计需整改事项的整改情况,出具审计报告。

项目施工中,应项目公司的安排随时提供日常咨询服务。竣工前每年年末出具年终财务报表决算审计报告。

项目竣工后,出具项目财务竣工决算报告。

(二)工程方面

合同签订后首先对在建项目从立项到进点日的工程资料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报告。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以后单项工程(路面工程、绿化工程、房建工程、机电工程、交通工程)招标后的合同谈判阶段进入,对投标报价的单价发表审核意见,提出需要调整不平衡报价项目的单价和依据,出具咨询报告。

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项目公司的安排随时提供日常咨询服务。对变更项目的单价提出审核意见。单项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绿化工程、房建工程、机电工程、交通工程)完工后,出具单项工程的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报告。

项目竣工后,出具项目工程造价竣工结算审核报告

三、高速公路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

(一)财务方面

1、审查会计信息的质量。重点审查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是否有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的情况等。

2、审查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增减变化情况。重点审查各项资产是否为其实际拥有,核算、计价、手续是否及时、准确,账实是否相符,有无不良资产、账外或虚列资产,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正确合规,会计报表反映是否恰当,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债权债务是否真实,形成过程是否合规,有无呆、坏账和问题资金,负债的结构是否合理,会计报表反映是否充分。

3、重点审查有无隐瞒、虚增收入、收入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的问题,有无乱列费用、挤占工程成本、费用挂账、随意分摊费用问题,是否存在随意发放奖金、违规购买商业保险的行为,审查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增减变化。营业外收支是否真实、合规,是否按照规定足额提取、及时交纳税费,是否存在高消费、奢侈浪费、违控购置等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

4、重点审查投资人投资的程序和手续是否完备、投资的形式、计价和比例是否合理合规、投入的资本是否真实到位,投资人是否存在抽资、套资的情况,审核实收资本的账面余额的真实性以及与

明细账、原始凭证的一致性,以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核算是否合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5、审查公司对外担保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对外担保造成重大损失的问题。

(二)工程方面

1、审核建设项目前期手续。主要是审核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概算报批等是否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切实进行,调整概算是否及时报批,手续是否齐全。

2、征地情况的审查。主要审查建设项目用地的征用手续是否齐全,征地补偿款是否严格按照批复概算包干专款专用、足额到位。

3、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的检查。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是否具备招标的条件,招投标程序、方式是否符合《招投标法》的规定,评标委员会人数及专业构成是否符合规定,评标标准和方法是否公开、公平、公正,中标单位的选择是否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确定,合同的签订是否合法有效,合同是否有专人管理。

4、工程投资的检查。主要检查合同内项目的计量单价是否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合同造价的累计支付比例是否与工程进度保持同步,工程预付款的支付比例和扣回时间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质保金的预留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存在拖欠工程款和承包方垫资施工的现象,变更、索赔事项的手续是否齐全,变更、索赔费用的支付是否合理,是否定期将工程款支付与工程概算、工程合同价、工程概算进行对比并实施有效的控制。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案 篇7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的管理也正逐步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 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正日益成为高速公路日常运营管理和服务的一个重要手段,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是通过沿线的外场设施 (各类检测、监控显示等设备) 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并预告前方道路的各类信息, 如交通量、事故、路况等, 道路使用者通过监控中心的监视 (显示) 设备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行状况。

本文高速公路案例路段全长125.3km, 共10个匝道收费站和1个省界主线站, 4座隧道, 单洞总长为8.97km。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设计时速120km/h。由于全线路势较平坦, 没有长上下坡及急转弯路段, 故车辆在行驶时速度快, 司机容易疲劳, 事故发生率较高。因全线缺少必要的外场视频监控点, 发生多起事故时存在无法及时有效监控道路的情况, 不利于路政对事故及时处置。

2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设计采用目前最先进的高清网络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由前端网络摄像机、传输网络、视频存储与显示、总控中心视频管理平台等几部分组成, 系统总体架构图如图1。

3总体系统方案介绍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利用最新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计算机图像处理、压缩、传输技术及网络技术) , 将前端的监控摄像机取得的视频图像信号数字化后经编码压缩通过网络传输到总控中心, 并在大屏拼接屏上显示, 同时实现集中式存储;总控中心安装视频管理平台, 对监控图像数据 (实时视频和录像视频) 进行统一管理;各路段前端监控摄像机通过摄像机内置定时抓拍功能, 将抓拍的道路情况图片上传给总控中心服务器进行保存和分析。

此次新建高清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兼容原有模拟系统, 可以为综合管理平台提供SDK做兼容, 同时满足《高速公路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要求》。

3.1 外场摄像机

外场摄像机为系统的前端设备, 为监控人员提供实时道路状况, 同时也是事件检测系统的信息输入来源。

1) 外场摄像机的设备选型

为实现对道路状况的有效监控, 要求摄像机能够提供清晰、稳定的视频图像, 并且监控人员能够根据管理需要对道路状况进行各方位的监控, 本工程方案设计全部采用技术成熟、全球领先的高清网络摄像机。

高速公路外场监控点每处摄像机立柱上设置2台枪型固定摄像机分别对道路的上、下行方向进行监控。间隔2km~3km以及事故多发路段, 加装一台云台摄像机 (采用一固定一云台方式) 。大型桥梁监控摄像机采用枪型固定摄像机。

2) 外场摄像机的设置位置

根据高速公路的道路情况, 本项目采用在1处外场摄像机立柱上设置2台外场摄像机的方式, 结合道路线形和太阳能采光等因素将外场摄像机立柱设置于道路两侧, 桥梁监控摄像机设置于大型桥梁两端梁底外沿, 南北两侧各设置1台摄像机。

3.2 前端监控设计

前端监控对象主要是对高速路实时监控, 采用1 080P高清分辨网络摄像机。基于网络视频产品所构建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采用POE供电可以直接连入网络, 达到即插即用的效果, 省掉多种复杂的电缆, 安装方便 (仅需设置一个IP地址) , 用户也无需安装任何硬件设备, 仅通过PC机用浏览器即可观看, 解决了前几代系统的诸多弊端。

3.3 视频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3.3.1 管理平台层级结构

管理平台可以按数据的流向可分为四个层级:数据采集层、网络传输层、数据管理层、数据应用层。

1) 数据采集层

前端的数据采集层由网络摄像机和探测设备组成, 完成对监控场景中的音视频数据和报警信号的采集。网络摄像机通过感光元件, 把光学信号转换成视频数字电信号后, 再经过视频压缩技术, 在网络上传输。传输带宽根据视频分辨率和视频质量决定。

2) 网络传输层

网络传输层是指由交换机负责交换数据, 前端的数字视频信号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数据传输层除了视频信号外, 同时也肩负着其他系统与视频系统的数据交互, 只要信息在TCP/IP网络上传输, 都可以进行数据交互与展示。网络传输的质量, 同样也影响着后端数据处理的表现。

3) 数据管理层

数据管理层是系统的核心, 部署了存储转发服务器、集中管理服务器等设备, 负责对前端视频流的连接、存储与转发。存储转发服务器从前端获取视频数据, 然后再进行分发, 包括提供给智能分析及数据应用层的电视墙服务器、控制客户端等应用, 当多个应用同时调取一路视频的时候, 存储转发服务器支持组播, 数据转发的任务由交换机完成, 而不会重复从前端摄像机和服务器上获取, 减少摄像机与服务器的压力。

4) 数据应用层

数据应用层包含了监控中心所有的终端应用功能, 可调用数据处理层的数据进行展示, 在该层部署有电视墙服务器、客户端工作站等设备。通过信息一体化技术, 除了视频显示外, 还可以与智能分析、GIS地图、周界报警等系统进行联合数据展示, 提高整体安防水平。

3.3.2 平台功能特点

1) 高清显示

(1) 丰富的自定义显示模式

为了方便监控人员调节显示效果, 客户端模块还提供自定义视频框、自动分屏、全屏模式或窗口模式等功能。监控人员可以控制P/T/Z、键盘, 通过改变变焦倍数和视角, 达到对视频场景缩小和局部放大的效果;根据具体场景和采取不同的摄像机, 监控人员可以通过固定焦距和固定光圈, 避免在背光、明暗对比强等业务场景中视频所出现的虚焦、画面过曝或欠曝等情况。而为了提高系统的可行性, 客户端模块还可以记录摄像机的预设位, 通过预设位可以快速切换摄像机的取景范围, 如图三所示。

(2) 千万像素高清画面拼接显示

支持1 080P高清视频进行剪裁、旋转、拼接;可对视频进行光亮度、色彩等调节, 达到画面色彩拼接平滑的效果;跨电视墙服务器进行集群输出, 与拼接屏结合可拼接千万像素的视频画面, 如图4所示。

(3) 虚拟电视墙

虚拟电视墙专为电视墙大屏控制打造, 用户可通过控制台的客户端和可视化的操作对整个大屏进行视频切换, 轻松完成电视墙的控制, 如图5所示。

可根据实际电视墙布局对虚拟电视墙进行调整;可通过鼠标、触摸屏进行快速控制, 灵活操作;支持跨服务器视频流切换。

(4) 码流自适应切换

可实现同时显示多路高清视频。分屏显示时采用低码流显示, 单画面显示的时候自动转为高清显示, 突出画面细节, 如图6所示。

2) 录像存储及回放

(1) PB级高清存储

本方案云存储服务器架构, 遵循云服务分布式架构, 通过集群式协同工作, 让多台服务器并行运行, 从而达到资源最大化的目的, 也通过这样的方式, 突破了传统NVR单台服务器集中运行的瓶颈。

在云存储的架构下, 存储服务可以支持超大容量高清视频的存储, 单个集群总容量达到5PB级别, 在集群中单台服务器支持32路1 080P和64路720P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并且通过分布式算法, 在数据检索时能更快、更准确的找到所需要的数据。

(2) 海量数据快速检索

录像信息系统是一个数据量很大的系统, 在事后还原事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录像回放给事后取证、业务分析等需求提供视频资料。相关监控人员及领导可通过时间、事件、地点、书签等条件进行对录像视频和事件记录的检索, 监控人员通过客户端工作站查看录像视频时, 可即时对录像视频或实时录像视频加入书签。当检索录像时, 便可以根据书签进行检索, 方便录像查看及应用。相关部门在对事件进行调查时, 相关人员可以将事件的录像和其他报警信息统一进行导出, 成为还原事件的一份有力证据。

(3) 录像智能检索回放:按时间、设备名称、地址等为条件检索回放

支持时间轴上叠加的动态侦测信息, 快速判断有价值的录像片段进行检索。

支持时间切片检索回放:将一段完整录像根据可自定义的时间间隔切片, 并提供每一片段的第一帧为快照, 快速定位。

支持插入书签及书签模糊检索, 可快速切换至事件发生时刻。

录像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将重要的事件录像、手动检索获得的录像、同类事件的录像进行手动建档归类, 以档案的形式管理录像资料。

3) 高可靠平台设计

本方案平台为客户提供具备高可靠7×24h运行的解决方案, 支持三种高可靠机制。

危险隔离:平台接入的视频设备本身存有运行不稳定的隐患, 有些设备也会因采购时间久远而故障频发, 平台采用危险隔离的机制, 通过设备代理模块接入编码器、DVR, 确保系统不会因该部分的故障而崩溃。

冗余机制:冗余是整个高可靠设计最重要的部分, 系统核心部件—集中管理服务器可采用双机热备, 存储转发服务器可采用N+M冗余机制。

智能维护:系统平台提供软件看门狗, 通过进程之间的监视, 系统发生故障时自行重启并恢复到原来的工作。

3.3.3 一体化展示

1) 统一指挥

视频管理平台可综合集成各监控子系统及第三方业务系统, 以GIS地图为用户界面, 作为信息呈现、操控指挥的载体, 通过一体化、智能化的展示, 将保安人员从大量视频画面的监控疲劳中解放出来, 便于掌握全局的安全状态。

(1) 各种前端设备的部署与检索

(1) 前端设备 (摄像机、门禁、报警及消防等设备) 分区域、楼层部署

(2) 设备随地图放大缩小分级显示

(3) 设备快速检索, 一键定位

(2) 直观的信息集中呈现方式

(1) 设备、区域状态信息, 警情信息直观的视图化展示

(2) 可基于安全策略创建个性化周界和探测区域

(3) 可根据现场情况 (工作日/非工作日、实时戒备/人员来访、日/夜、晴/雨/雾等天气) 调整周界或探测区域的报警等级

2) 报警联动

系统平台可以和众多的第三方系统联动, 如出入口控制系统、入侵防范报警系统、视频智能分析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当这些第三方系统与平台通讯时, 平台可以执行一连串的动作, 如启动录像、抓拍图片、弹出电子地图、弹出某几路视频画面在大屏上显示等等。

采用模块化设计, 所有的联动动作都具备细致的自定义功能设置, 可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制定不同的报警联动策略。

3) 场景监控

在GIS地图上可直观显示摄像机的可视范围和当前视角, 快速查找到监控画面。点击所关注的场景, 将立即弹出以点击位置为中心的监控画面。

支持在浮动窗口直接对视频进行控制。

同一监控场景有多台摄像机的视角重叠时可一次调用多个视频进行查看, 实现多方位监控。

3.3.4 设备运行维护

系统支持对前端设备进行状态侦测, 检测内容包括设备是否在线, 是否有视频数据连接, 云台是否正常。可以调整服务器定时向摄像机进行这些条件的检测。检测完后, 可以在软件中进行保存、记录, 形成电子表格进行汇总, 这样对于使用者来说, 能一目了然地知道整体系统运行情况, 而不必等到出现事故时, 才发现问题。除了记录外, 所有设备在客户端上都有状态提示, 某些设备出现故障, 会有标识进行提醒, 客户可以在系统使用的过程中避开这些出现故障的设备。

1) 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系统可以采用HTTP方式或PING方式对摄像机进行定期轮巡扫描, 扫描间隔可设置。采用HTTP方式而非Ping方式地好处在于, Ping方式只能知道IP是否能连通, 但是无法知道摄像机访问控制是否正常, 而HTTP则可以确定设备数据传输、访问控制是否在正常工作。

2) 设备视频流监测

设备视频监测主要检测设备连通后是否有视频流, 系统在服务器端加入每个IP的流量统计, 当流量在规定时间内平均值低于阀值后, 发出报警信号, 告知相关人员该摄像机视频流低, 可能出现异常, 需要对其进行检修。

3) 数据表格统计

在有了大量检测数据后, 系统把所有数据进行汇总, 然后以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表格, 用户可以直观的看到哪些摄像机是完全正常的, 哪些设备是出现故障的, 并且可以具体了解到是哪部分的故障。

表格统计还支持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出, 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做设备维护统计, 或在后续修复过程中, 以表格的形式作为工作的依据。

3.3.5 系统统一管理

1) 集中管理各站点的服务器, 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

服务器集群管理, 建立一级中心平台, 集中管理各地服务器;

摄像机参数、电子地图、轮巡策略、录像策略、报警联动策略等数据的集中管理、备份及恢复;

服务器自动重连、远程重启;

服务器断开连接状态报警;

看门狗远程重启服务器恢复运行、定期重启以保障系统稳定;

录像故障报警。

2) 精细的用户权限管理

每个用户设置不同的管辖范围;

提供常用的14种控制权限;

可精确到对每一台摄像机拥有不同的控制权限;

角色权限可继承, 便于快速添加用户。

3.3.6 模数两套系统无缝整合

随着新的高清网络监控系统的建设, 用户面临着如何把原有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以模拟矩阵为中心) 融入到网络监控系统中去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视频管理平台提供的模数视频监控整合方案可以完美地集成原有模拟监控系统到现有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去。

平台的客户端软件 (E-Client) 内置模拟矩阵控制模块, 支持多种模拟矩阵控制协议的接入 (比如Pelco模拟矩阵控制协议) , 当操控员需要调用某一路模拟系统的视频时, 可通过串行接口或以太网接口方式发送控制指令到模拟矩阵或模拟矩阵控制器。只需再增加若干台视频编码器, 将模拟矩阵的视频输出接口与视频编码器的视频输入接口连接, 客户端所调用的视频通过编码器进行编码压缩后传输至监控平台, 这样就可以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直接调用模拟系统的视频了。

方案示意图如图8。

3.4 网络传输设计方案

数字视频系统基于独立监控网络, 即:实现“前端百兆接入, 千兆汇聚”的先进高速网络。该网络可快速、安全、稳定的传输所有监控信息, 系统基于3层网络传输, 采用生成树协议提供链路冗余。

1) 网络结构

为了保证单点故障不引起大面积功能丧失, 本视频监控系统整体网络设架构设计为冗余架构, 包括接入交换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的星型结构;

本次所有视频监控点的信号均采用光纤进行传输, 配备光端机, 并选用单口POE供电模块, 为摄像机供电, 光端机和POE供电模块就近安装于前端设备箱;节点带有光保护功能, 每台发射机之间可相互替换, 当其中一个节点远端机发生故障时, 不影响后续节点图像的正常传输。

2) 带宽计算

网络视频监控基于宽带网络传输视频流, 其所占用的带宽与所使用的图像压缩格式、图像分辨率、图像压缩率以及图像内容密切相关。IP摄像机在所有分辨率条件 (1080P, 1080i, 720P等) 下均可达到每秒25帧 (或更高) 的传输速率, 每台设备所占用的带宽资源位于几十K到6M之间。表1列出了中等压缩率 (压缩率值设置为30) , 全帧速 (25帧每秒) 条件下, 单台设备在不同分辨率和不同压缩格式下的带宽占用参考值:

考虑到不同的网络应用环境, IP摄像机提供了多种带宽管理技术, 可根据用户实际情况, 自行调节设备的带宽占用量。IP摄像机采用的H.264压缩格式在同样条件下, 对于带宽和存储的占用量都比现有MPEG-4编码方式低50%左右。

3.5 存储设计方案

本工程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机压缩格式采用H.264格式, 分辨率为1080P (1920X1080) , 每路摄像机全实时25fps视频流量大概为6Mbps, 则每路摄像机每天所需存储容量见表2:

总共需要存储计算见表3。

注:所需存储容量 (T) =平均带宽/8×3 600×24h×存储时间×摄像机数量/1 024/1 024。

4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芯片技术、图像传感技术、图像压缩技术和嵌入式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视频监控系统也会沿着网络化、全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高速公路的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必将成功地应用到高速公路行业信息管理中,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为交通规划, 交通管理, 交通信息发布和交通疏导等提供重要的基础和运行数据。

摘要:高速公路的外场高清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利用监控设备重点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监控, 为高速公路运行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 指挥调节交通流;快速反应发生的意外事件、交通事故;防止交通阻塞、减少交通延误、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 及时为道路利用人员提供有效的交通信息。本文详细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监控设计、视频管理平台的设计、系统存储设计及网络传输设计等。

关键词:高清数字化视频监控,视频管理平台,视频存储,网络传输

参考文献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案 篇8

关键词公路路基;填挖交界;土工格栅;不均匀沉降

中图分类号U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2-0071-01

1填挖交界路基的病害

公路中填挖交界路基的病害问题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难题之一。按照填挖交界延伸的方向分为纵向填挖交界和横向填挖交界。当填挖方向与公路纵向一致时,即称为纵向填挖交界问题。由于路线纵向方向和路基横向方向的填土所受的约束条件不一样,因此,这两者的病害特点也不相同。对于纵向填挖,其病害主要表现为不均匀沉降问题,常常沿路面横向产生裂缝或错台;而对于横向填挖,一是路基不均匀的差异沉降,二是填土路堤的整体稳定性,这两种问题都可能遇到,常常沿纵向产生裂缝或错台。填挖交界路基病害问题的主要难点是路基不均匀的差异变形和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使上覆路面中的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或水泥混凝土板产生一种弯拉效应(即它们受到附加弯拉应力的作用),而这种附加应力和路面的荷载应力共同作用,将加剧路面结构疲劳破坏,宏观表现即为路面产生裂缝、错台,路面沉陷等等。

2填挖交界病害成因

工程经验及研究成果表明,填挖交界病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地基条件、地下水、外部荷载、填筑材料、施工工期、施工工艺等等,但其中较为突出的是:①开挖坡体(原地面)坡度的影响。由于开挖坡体(原地面)坡度的存在,使得在同一剖面上填方路堤土体在垂直深度上存在着差异,这与完全填土路堤的沉降机制是不同的。因此从纵向立面来说,是路堤的沉降不均匀;从横向立面来说,可能加剧沿路基中心线到路肩的差异沉降。这些变化会随着开挖后坡体(原地面)坡度的增大而更趋明显,甚至引发严重的病害。②填挖高度的影响。由于填土路堤高度的不同,使路堤的施工工期也不同,从而在后续路面工程开展前所保证的稳定沉降也相应的存在着差异。对于低高度的填方路堤,其固结沉降完成得较彻底,工后沉降较小,整体稳定性较高;而对于高填方路堤,不仅工后沉降较大,而且路堤整体稳定性也尚需验算。③地基的影响。一般体现在公路所跨的区域性地形地貌上。当填方路堤下伏有软土地基,而原坡体的地基承载力较高,于是地基的差异会致使路面产生裂缝。

3填挖交界路基的设计

在填挖交界的填方一侧,在设计中往往容易忽视特殊地形、地质等情况,若采用通常的标准设计,则可能出现病害。为了避免或少病害,在设计上应采取较为合理而有效的措施。

1)填挖交界路基的方案比选。地表坡度较大的填挖交界路基,不仅施工难度较大而且病害较多,因而在设计阶段应重视与其他方案的比选。可供比选的方案有:采用桥梁通过,采用半路半桥的方式通过,采用高程不同的分离式路基,采用路肩墙或其他形式的挡土墙,采用土钉墙加筋土路基等。方案比选时不仅要看经济指标,同时应重视施工因素及使用效果。

2)填挖交界路基的稳定。在填挖交界路基处,当地表斜坡陡于1:2.5时,应对填挖交界路基进行稳定性验算,包括挖方侧的上边坡及填方侧下边坡两个部分的验算。进行稳定计算时需根据土性及地形地质,分别采用直线滑动面法、折线滑动面法和圆弧滑动面法进行验算。

直线滑动面法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下滑力;

W——填方土体重及车辆荷载;

C、φ——土体黏聚力及内摩擦角;

a——地面倾角;

L——滑動面长;

K——稳定系数,规范要求稳定系数不小于1.25。

3)填挖交界路基的沉降。在某些国家,不允许将路基的填挖交界点放在行车道的位置,但要完全按照这个原则设计,难度太大。在实际工程中除了在填料、压实度和施工质量上下功夫外,常采用的措施是在路基顶部增加土工格栅。土工格栅设在填挖交界处,并保证有一定的锚固长度,通常为5~6m。土工格栅虽不能减少路基的沉降,但可有效避免裂缝集中出现。

4)填挖交界路基的排水。搞好填挖交界路基的排水,是保证施工质量及路基稳定的重要方面,虽然排水设计的优劣较难反映在计算上,但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实际受力情况。排水设计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对于地表水应重视填挖交界处因路面可能开裂后的下渗情况,最好能在填挖交界处设置纵向盲沟。

5)填挖交界路基的路面结构。对于山区公路,由于填挖交界的情况较多,且填方的高度通常较大,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也比较突出。从这个方面来看,采用柔性路面结构优于刚性路面,因为柔性路面对沉降不均匀的适应性要好,并且养护维修方面也要容易。对于施工周期较短的公路,可以考虑采用过渡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方案,待通车1~2年后,沉降基本完成时再进行二次罩面。在工程中,也常在交接面的路面面层中加设玻璃纤维格栅,以分散变形,避免或减小裂缝。

4填挖交界处理措施

在公路填挖交界路基工程处治上,应针对不同的原坡体、填筑体和地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综合处治措施方案,重点部位处治要求如下:

对于软弱地基,应进行固结处理。固结处理后地基土体的固结度应达到95%~98%以上。若达不到此要求,则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承载能力应达到150~200kPa以上,为使软基固结后期排水顺畅,应在软基表面铺设砂垫层排水,并在砂垫层上表面铺设土工格栅,防止地基失稳以及过大的不均匀沉降。然后,再施工填筑体。

对于原坡体,当原坡体土体的密实度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规定的“上路床密实度95%”的要求,则需对原坡体“零”填挖高程以下2m深度以内的土体进行密实度处理。处理方法可选用夯实法、冲击压实法、灌浆法等,处理后土体的CBR应达到5%~8%以上。

5工程实例及建议

三门峡黄河二桥南岸项目所在地属于重丘陵地区,沿线地质以黄土为主,无软弱地基,虽填挖交界之处填挖高度不大于6m,但由于地形地貌特殊,压实机具无法正常运作,致使强夯处理无法进行。经过综合考虑,对该项目填挖交界路基的处理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在填挖交界路基地面纵坡陡于1:2.5之处,对填挖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其最小稳定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25;2)由于黄土土质的湿陷特性,特别要搞好填挖交界路基的排水,排水设计包括地表排水和地下排水。对于地表水应重视填挖交界处因路面可能开裂后的下渗情况,建议在纵向填挖交界处设置80cm×80cm的横向盲沟,在横向填挖交界处设置80cm×80cm的纵向盲沟;3)应清除交界面原坡体表层的杂土和植被土,对1.5~2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应进行密实度处理,在路床上下各铺设一层土工格栅,以对称铺设;在填挖交界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向内倾斜3%;在每台阶处设置土工格栅,并保证有一定的锚固长度,通常为5~6m,并在填挖交界处不对称布置。

参考文献

[1]李建仙.浅议公路路基的防护措施.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172-173.

[2]徐敏.粉喷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20-22.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兼职教师劳动合同下一篇:环境检测服务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