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费用调查报告(共14篇)
调查时间:2012年10月1号
调查地点:西京学院
调查对象:西京学院在校大学生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我们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消费理念和理财能力,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消费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那么我们西京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理念、消费需求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西京大学校园内展开了关于大学生的消费需求的调查。以便于了解其消费状况、消费心理和消费倾向。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针对于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理念、消费需求所显示出来的问题做出分析总结规划,为大学生日常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倡导大学生自立自强,勇于承担起自身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养成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树立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念。
三、问题概况
问题内容:生活费获取方式,记账储蓄习惯,消费倾向,消费方式,在伙食、穿着、通讯、娱乐等方面的消费状况以及恋爱经费支出和消费满意程度等问题。
四、问题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在我们的调查中,调查对象中,38%的同学来自农村,50%的同学来自中小型城市,12%的同学来自大城市;其中约36%的同学生活费为800元以下;57%的同学有800~1500元的生活费;7%的同学有着1500元以上的生活费。其中男生在三个区间的比例依次为31%、57%、12%;女生依次为42%、54%、4%
2,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77%即绝大多数的同学的生活费是由家庭提供;而单纯靠勤工俭学的同学仅有4%;19%的同学是部分由家庭供应,部分靠勤工俭学的。3,有储蓄习惯的同学和无储蓄习惯的同学各占50%。
4,在消费方式上,46%的同学具有计划性,49%的同学具有随机性,4%的同学具有冲动性,1%具有诱导性。
5,各项支出在生活费中所占比重:若生活费用为1000元,10%的同学在伙食上的花费不足400元,69%的同学愿意拿出400~600元花在伙食费上,13%的同学愿意拿出600~800元花在伙食费上,8%的同学在伙食上的花费超过800元。除了伙食花销,43%的同学消费主要倾向于服装饰品,15%的同学消费主要倾向于网络娱乐,18%的同学消费主要倾向于图书杂志,24%的同学消费主要倾向于其他。
6,在关于着装打扮调查方面的数据显示:24%的同学习惯购买100元以下的服饰,60%的同学习惯购买100~300元的服饰,13%的同学习惯购买300~500元的服饰,3%的同学习惯购买500元以上的服饰。
7,大学生每月通讯费所占生活费比例:40%的同学每月通讯费在50元以下,46%的同学每月通讯费在50~100元,14%的同学每月通讯费在100元以上。
8,在恋爱支出方面:38%的同学愿意的拿出30%以下的生活费用于恋爱花销,25%的同学愿意拿出生活费的30%~50%用于恋爱花销,22%的同学愿意拿出一半以上生活费用于恋爱花销,15%的同学无恋爱支出。
9,关于学生每月课余时间愿意支出的娱乐消费的调查显示:50%的同学愿意支出100元以下用于娱乐消费,44%的同学愿意支出100~300元用于娱乐消费,6%的同学愿意支出300元用于娱乐消费。
10,对于现在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24%的同学表示满意,50%的同学表示较满意,26%的同学表示不满意。
五、结果和总结
在本次调查后,我们经统计发现我校大学生大多数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总体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800元到1500元这一幅度,少于800元的或多与1500元的比较少。在伙食消费上女生比男生会占更大的比重;女生在穿着打扮上的消费多于男生,并且男生的穿着打扮消费低于整日水平,男生倾向于网络娱乐、棋牌等活动消费;在通讯费用上,我校同学普遍在50元左右,甚有100以上,说明我校同学交际宽广;对于恋爱消费,我校同学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有恋爱消费,甚有拿出一半的生活费用于恋爱费用。对于以上的问题,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对自己的现在消费情况满意。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大致掌握了西京学院在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心理及行为趋势。这部分大学生的基本消费大体上是合理的,多样化的。
能源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而我国是一个能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资源节约已达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在工业化的进程中, 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 达到了和城镇能源同等重要的高度。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2》的统计数据, 我国的四大类建筑能耗中农村住宅的商品能耗为1.77亿吨标准煤, 占建筑总能耗的26.1%, 其中农村住宅采暖能耗达到3.155亿吨标准煤, 是城镇住宅的1.93倍[1]。因此, 农村能源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我国能源供求总体格局的战略问题。
李国柱[2]等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9~2010年吉林省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生物质燃料占家庭能源消费总量的86.02%, 沼气和太阳能对于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作用不明显。周中仁[3]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在最终用能类型上, 炊事用能与供暖所用能源比例基本相同, 且仍以煤炭为主, 其中照明用量较为平稳。张馨[4]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 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和农村地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表明, 大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导, 电能次之, 用途结构上取暖制冷所占比重较大;中等与大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相似, 而农村与城市相比差别较大, 传统生物质能所占比例大, 炊事与取暖的用能已占到98.77%。
根据上述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需对现阶段农村能源消费现状进行实地调查, 获得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一手资料, 科学、合理的评价能源结构及消费量, 为后期农村建筑能源结构优化、产业调整找到优化的配置方案, 从而引导农村合理用能、减少化石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1 调研方案
调研目的:获取河北省衡水等多市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消费量及能源结构。
该调查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 共发放问卷91份, 有效问卷76份,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能源消费量数据, 问卷中设计了较易获得的选项, 根据所获得数据可对各能源用途的消费量进行测算。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建筑基本信息、建筑围护结构、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照明, 以及家用电器用能等。
2 家庭及建筑基本信息
2.1 常住人口分析
家庭常住人口中, 河北省所占比例最大的为2~3人, 其次为4人。由于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使得家庭人口分布呈现2~3人比例较多的现象。河北省家庭常住人口比例情况如图1所示。
2.2 家庭收入
在所调查的农户中, 家庭收入比例最大的为1万~2万元, 其次为2万~3万元, 收入与城市相比较低, 河北省家庭收入比例如图2所示。
2.3 建造年代
对农宅建造年代的调查分析可得, 1980年之后所建建筑比例较大, 而1960~1970年的住宅较少, 河北省新建建筑较少。河北省不同建造年代户数如图3所示。
2.4 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多为50~100m2, 河北省出现了以100~150m2所占比例较大的情况 (见图4) 。然而, 调研发现农户冬季使用的采暖面积约为建筑总面积的50%~60%, 采暖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农户采暖能源消费量。
3 建筑围护结构现状
3.1 外墙结构及保温
河北省以实心砖墙的建筑形式为主, 所占比例可达80%以上, 而其建筑结构形式多样, 空心砖墙、土坯墙、砖混结构、混凝土均有少数。由于实心砖墙使用比例较大, 而实心砖墙的导热系数与砖混、空心砖墙相比较大, 在相同墙体厚度的条件下, 采用实心砖墙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大, 导致冬季供暖消耗燃料多。河北省外墙结构比例如图5所示。
外墙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大部分建筑冷、热负荷均由墙体造成。随着国家节能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标准的实施, 农宅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有所改善, 而对河北省农宅外墙保温现状调查可得, 目前农宅保温的户数所占比例较少, 仅达20%左右。河北省外墙是否保温比例如图6所示。
3.2 外窗类型及保温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得, 河北省以单层木窗为主, 其余使用单层单玻铝合金窗和单层单玻塑钢窗。然而, 根据农宅外窗类型的调查也可得, 较少采用断桥铝合金等传热系数小的外窗, 因此, 由于外窗性能差同样导致冬季供暖能源消耗量大。河北省外窗类型比例如图7所示。
在外窗冬季保温措施方面, 由图8可得, 约60%以上的农户针对外窗并未采取任何保温措施, 而有10%~20%的农户仅选择在窗户加塑料膜为保温措施。
3.3 外门
由图9可得, 农宅外门通常采用单层木门, 双层外门的比例低于20%, 外门的热工性能仍较差。然而, 农户冬季时也会采取相应简易的保温措施。由图10可得, 选择外门设置挂面门帘进行保温的比例较大, 而不采取任何保温措施的农户比例也较大, 其中也存在部分农户采用阳光间、门斗来进行保温的。
3.4 屋顶
农村建筑中, 由于建造年代的原因, 导致屋顶承重结构多为木屋架, 所占比例高达50%以上。由于农宅屋顶多数为木屋架进行承重, 使得农户通常会对屋顶进行吊顶, 经调查分析得, 多数农宅选择吊顶内保温, 农户所占比例达60%以上, 与前述外墙相比, 屋顶保温是农户较普遍采取的做法。河北省屋顶承重类型比例如图11所示。河北省的屋顶保温材料多采用厚草料、秸秆等生物质材料进行保温, 在生物质资源较丰富的地区采用该种保温材料具有以下优点:取材方便、保温效果较好、经济性好。河北省屋顶保温比例如图12所示。
3.5 地面
河北省地面类型比例情况如图13所示。由图13可知, 所调查的农户中, 超过50%的农户地面采用了现浇混凝土和瓷砖的类型, 还有少部分为土地面。通过地面的散失热量较多, 而调查结果表明, 农宅中未有农户对地面进行保温, 易导致冬季散热量大, 能源消耗量多。
4 农村生活用能消费量
4.1 燃料消费量
年户均燃料总消费量如表1所示。农户所用能源种类多样化, 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中商品能所占比例最大, 约为总能源消费量的55.5%~74%, 河北省由于太阳能资源丰富, 太阳能消费量占总能源消费量的1%~3%, 但所占比例小。目前, 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中商品能比例较大, 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仅局限在了生物质能。
千克标准煤/户
4.2 能源用途消费量
年户均能源用途消费量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 采暖能源消费量最大, 炊事比例基本维持在20%左右。目前, 农村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比例大, 而采暖消费量占农村能源消费量比例最多, 为了有效控制并降低农村能源消费量, 最佳方式即为降低采暖消费量, 需通过提高采暖设备效率以及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来实现。
千克标准煤/户
5 结语
通过对河北省农村生活用能调研, 分析了家庭人口、家庭收入、建造年代、建筑围护结构现状以及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照明、家用电器能源消费量, 得到了如下结论:
1) 外墙结构以实心砖为主, 采取外墙保温措施的农户所占比例仅为15%左右;外窗类型多为单层木窗, 农宅外门通常采用单层, 地面未采用任何保温措施。农村建筑围护结构外墙的热工性能不容乐观, 易导致供热负荷大、能源消耗多。
2) 燃料消费量最多的为煤炭, 消费结构不合理。出现了棉花杆等较不常用的生物质燃料, 该现象与当地的生产棉花有关。
3) 采暖所用能源消费量占总能源消费量的50%, 比例最大, 与文献[5]中的比例基本一致。最有效的节能措施需从围护结构改造和采暖方式入手。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衡水市等地的农村生活用能进行了调研, 分析了农村家庭结构以及建筑围护结构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得到河北省农村生活用能的燃料消费量与能源用途消费量。结果表明:农村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容乐观, 总能源消费量中煤炭使用量最多, 采暖用能所占比例达总消费量的50%。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采暖方式亟待优化。
关键词:农村,生活用能,调查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12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李国柱, 安红梅, 吕南诺.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 (5) :1164-1167.
[3]周中仁, 王效华, 陈群, 等.北方小康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研究——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J].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 (3) :192-196.
[4]张馨.城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其生存现状旳多维视角分析——以黄土高原西部地区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 2012.
第一、启发式的阅读激趣。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有限,自控能力、意志力相对薄弱,这对课外自主阅读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又决定着他们对世界上的好多事物都存在一种朦胧的认识,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针对这一点,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去阅读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并采用多种途径帮助他们克服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借用拼音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一般不易过多,字数控制在五百字以内,语言简单易懂,并配上丰富多彩的图片,结合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等。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喜欢的经典动画片和学生的的阅读材料相结合,比如《西游记》等,学生结合动画片的视听感受,再带着已有的感受去阅读,那样会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兴趣爱好已经有一定的方向性,即使不够明确,但是在他们选择自己的阅读材料时,他们体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时教师就要顺应着他们的正确内心需求,在肯定他们的选择方向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阅读材料,而这个过程中阅读的量和内容都应该有适度的提升,从而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激励式的阅读评价。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去分析,小学生更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老师的好评,得到同伴们的好评,尤其是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其实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都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关于阅读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就小学生目前的学习时间和阅读导向,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评价学生的付出。
1、阅读交流。学生阅读的内容有一定的异同性,相同的阅读内容,让学生进行“同读一本书,畅谈你我他”的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阅读收获,从学生的畅谈中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也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对于阅读内容不一样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举办“好书我推荐”的活动,让学生上台推荐一本认为好的阅读材料,并阐述自己推荐的理由,比一比谁推荐的阅读材料最受欢迎。
2、读书征文。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写作水平的提升是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利用学生的阅读,我们不定期举行读书征文活动,教会学生写读后感、读后记等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等,让学生读读写写练练,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水平,在写作中提升阅读深度,并对学生的读书征文进行评比奖励等。
3、话剧表演。学生的阅读材料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材料中肯定也有那些可以开发的资源。这个开发阅读材料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材料再品读再理解的过程,更是一个设身处地的站在作者当时的环境和心境,提升学生的理解。如学生阅读初中的一篇课文《皇帝的新装》,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把这篇文章排练成小品剧本,表演成话剧,让学生加深对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相互转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方法还有很多,我们的行动是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丰富学生阅读的趣味性、知识性等。
第三、系列化的阅读延伸。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方向,激发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文本内容进行进一步阅读的兴趣。而作为教师就是要充分分析教材中的文本特点,善于结合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对相关文本深入了解的欲望,从而启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效地完成后续的阅读内容。比如学生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以后,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兴趣,向学生介绍这篇文章的出处,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好奇和兴趣,引导学生去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水浒传》,让学生进一步领略梁山好汉的英雄情结,感受作品所要反应的社会现状,反应有志之士的智慧和英勇。这样的阅读延伸不仅有效地巩固了课堂教学,还能增进学生对相应作品的认识,从而带着课堂中的兴趣,延伸到课堂外的知识与智慧,并引导学生善于总结我们课堂中的阅读方法,沿用相应的好方法去研读相应的延伸材料,让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渗透。类似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还有很多,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系列化的有效延伸。
二、活动时间
xx年12月6日---12日
三、活动地点
主楼70
4四、活动主题
我的大学 我的多彩生活
五、活动流程1、11级新生,以寝室为单位分组制作幻灯片并搭配文字解说(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
2、活动在一个星期之后展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各个寝室以两或三人为代表解说,一个人播放幻灯片,其余人解说幻灯片
3、台下评委对每组同学评分,评分标准为10分满分(幻灯片制作占5分,表达能力占3分,仪容仪表占2分)
4、在每一组展示完之后,主持人宣布上一组的得分
5、统计排名,并由评委予以颁奖
6、在每组展示完后每组表演一个节目,活跃现场气氛。
7、活动结束后合照留念
六、经费预算
120元
一等奖一名:4g u盘一个(50元左右)
二等奖两名:一副耳机(20元左右x 2)
三等奖三名:一个精美笔记本及一支笔(10元左右x 3)
七、活动负责人及策划人
张岩 杨洋达文
八、活动对象
电子商务专业10级新生
九、活动主办单位
电子商务专业零资本创业协会
十、活动中应注意细节和问题
1、主持人应注意承上启下,做好对每组同学点评的语言过渡,并介绍引出下一组
2、每组同学说完之后,同学们都必须报以热烈的掌声
3、在颁奖的时候所有人持续鼓掌
一、生活费每月平均增加124元
经数据统计,大学生生活费较之一年前平均每月增加124元,以目前大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为650~800元计算,增幅为18.34%-23.57%。目前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较之一年前普遍增长,其中增长50元以内的占到了23%,增长50-100元的占27%,增长100~200元的最多占到了31%,增长200-300元的占9%,增长300元以上的占8%。
一方面是因为食品涨价,“温饱消费”支出增加,二是大学生消费理念发生改变,社交消费、高科技产品消费、时尚消费增多,两方面原因导致大学生生活费迅速增长。
二、男生生活费较女生高食品涨价影响大
男生生活费在500~800的占28.3%,800~1200的占据36.7%,女生生活费主要集中在500~800元的占40.8%,800~1200元的占24.4%。男生的生活费用开销多于女生。
男生生活费高的主要原因是,“温饱”消费远远高于女生,伙食费是每月最主要的支出,基本占生活费的70%,“温饱”消费500~800元占到了51%、800以上的占到了23%。物价上涨导致伙食费上升,成为了目前大学男生生活费增加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男生在社交、恋爱方面的消费也远远高于女生。有36%的男生认为除“温饱”消费外,每月的消费项目是恋爱消费。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战场”,尤其是男生,有时候为了谈恋爱,不得不饿肚子。另有28%的男生认为社交活动是他们的消费项目。
三、服装、化妆品推高女生消费水平
女生生活费主要集中在500~800元的占40.8%,800~1000元的占24.4%。而每月女生平均“温饱”消费为400元,除“温饱”消费外,每月的消费项目依次为:服饰、化妆品消费51%,社交聚会消费26%,书籍消费15%,恋爱消费8%。
受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原因,女大学生主体热情奔放、思想活跃,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上,就是追求时尚和新颖,喜欢购买一些新的产品,尝试新的生活。尤其高校女学生对于时尚服装和化妆品的追求较为突出。每学期的服装支出在消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相比较而言,女生服装类支出高于男生。
四、大学生纯用于学习支出偏低
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偏低,有62%的大学生表示,每月学习方面的日常支出在50元以内。在学习方面支出在250元以上的仅有3%。和之前分析的恋爱消费、社交消费、服装化妆品消费相比,经数据估算,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仅仅占到每月生活费的5%左右。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业,而学习支出仅生活费的5%,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数值。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是学生个体及学校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应该养成一个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学校要加强关于合理消费的宣传与引导。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
五、仅4%的大学生的主要生活费不是由家长提供
多数大学生自己没有收入,96%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来源于父母的供给,29%的大学生来源于奖学金、助学金,另外,有21%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来源于勤工俭学。据调查显示53%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做过兼职。总之,如果在学校学习之余,条件允许的话,大学生可以适当提前的适应社会,对于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以及增加消费来源都是有好处的。
六、两成大学生透支生活费透支与节余的对抗赛
在调查中,半数大学生每月消费没有余额,同时,33%的大学生略有余额,只有15%的同学出现了透支生活费的现象。这说明大学生在面对CPI增长的状况下,可以很好的控制生活费支出,做到了收支平衡。对于15%透支生活费的同学,一方面要管理好自己的消费节奏,同时也要认真分析随着CPI的增长,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勤工俭学,尽快实现生活费收支平衡。
七、大学四年消费呈波浪状新生毕业生更需消费引导
在整理此次调查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受到外界环境和内在心理的共同作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内外因素均有所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消费特点。经分析,大一、大四学生消费更加不稳定,因此更需要良好的消费引导和理财教育。
大一学生刚刚脱离中学生活,步入大学校门。虽然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们的内心仍然没有脱离中学的思想意识形态,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每月消费处于中高端水平,而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学生,初次掌握财权,消费就会持有明显的谨慎态度,加之对消费环境的陌生,导致盲目消费较多。
大二、大三学生的消费进入了成熟阶段,在各消费项目的消费区间上都更趋近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大三学生生活费相对较低,与大三学生大多勤工俭学,资金来源拓宽有关,另一方面,大三学生对校园生活环境已经相当了解,并且受到三年良好的高校思想教育熏陶,而又开始进入走向社会的初期,使大三学生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
____同学!
您好!感谢您参加我们针对大学生消费的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主要是关注大学生日常消费的基本状况,通过此调查,我们将努力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帮助大学生解决消费问题的方案。问卷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请您在回答问题前如实填写您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我们将绝对为您保密。
一,请选择适合您的选项,并将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一);性别:()
A.男B.女
(二);你的家庭经济情况:()
A.富裕B.一般C.比较困难
二,请选择您认为正确的选项,并将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1.您的月消费是多少?()
A.300-500元B.500-800元
C.800-1000 元D.1000-2000元E.2000元以上
2.您的消费主要用于?()
A.学习方面B.饮食方面C.化妆品方面 D.服装方面 E.其他
3.您用的手机每月消费?()
A.50元以下 B.50元-100元 C.100元-200元 D.200元以上 E.不使用
4.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通过打工挣钱,来养活自己?()
A.非常愿意 B.比较愿意 C.比较不愿意 D.不愿意
5您对现在每月的消费情况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6你对你的支出有没有记帐的习惯()
A.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的习惯
B.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
C.很少有记帐的习惯
一、依据教材, 创设生活化课堂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总是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的。所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总是依据教材, 密切联系生活, 积极创设生活情境,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1. 借助故事创设生活情境
为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我常用一些来自现实生活的短小故事, 创设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 我指着窗外高大挺拔的松树, 给学生讲多年前自己与同事一起植此树的情景。我讲得绘声绘色,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引导学生讲述各自的植树经历。师生植树生活情景的再现, 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生带着生活经历学习课文, 读得动情, 议得热烈, 悟得真切。尤其是学生学完课文后, 在老师的引导下, 创作了很多植树护树的公益用语。
2. 借助媒体创设生活情境
媒体、图片等教学资源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画面, 能成功地再现生活, 适时运用, 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在教学《梦圆飞天》一文时, 待学生读通课文后, 我让学生看录像片段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然后提出问题:“课文是怎样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让学生再读课文, 学生兴趣盎然。学生理解课文后, 我趁热再次播放录像片段, 让学生以讲述员的身份予以讲述, 先自由说, 然后指名当众说, 学生兴致勃勃, 说得头头是道,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运用文中词句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 借助活动创设生活情境
在学习写一篇体育新闻报道时, 我将学生带出教室, 组织学生开展跳绳、踢毽、拔河、打乒乓球等多项比赛活动, 并由小记者通过学校广播、橱窗等渠道及时报道比赛实况,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会写新闻报道的意义和方法。接着让学生练写, 不知不觉中, 学生学会了写新闻报道, 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真实性。
在练习写一篇游览参观记时, 针对农村孩子游览参观名胜古迹少的事实, 我认真组织学生游览家乡的风景, 访问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那郁郁葱葱的树林, 纵横交错的小河, 鳞次栉比的楼房, 红红火火的养殖区, 足足吸引了学生们的视线, 成为学生们笔端流泻的内容。学生有了真切的生活体验, 便不难写出清新朴实的习作来。
二、拓宽教材, 到生活中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活的书, 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 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 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 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 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先生认为教学中不能将内容局限于教材, 要根据实际生活, 拓宽教材。
1. 巧妙利用教室
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室是学生生活的第二个家, 而且是个大家, 在这个“家”生活应该让学生感到多彩而热闹。我总是见缝插针, 在墙壁上设置“成语世界”“妙手回春”“名言警句”“阅读天地”等栏目, 把选自教材外且适合学生学习的相应内容分别贴上去, 并每周更新, 让学生在课前课后轻松阅读, 动笔补充, 尝试修改, 辩论提高, 拓宽视野, 学生常常乐此不疲。在学习园地上设置“我的猜想”“我的发现”等专栏,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 讨论交流。
2. 合理组织活动
社会是个大课堂, 自然是个大学校, 它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理想去处。为此, 我精心策划, 合理安排, 有计划地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种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到广阔天地中学习语文。比如, 配合学校诗词教学特色的创建, 在学生中成立诗词兴趣小组, 引导他们在诵读积累的基础上深入社会, 亲近自然, 仔细观察, 尝试练笔, 尽情表达。同时, 我还组织学生开展小调查活动, 了解同学好友的学习生活习惯与兴趣爱好, 了解身边名人能手的奋斗历程与追求, 了解家乡的历史、物产、人情风俗、巨大变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此外, 我利用各种节日开展“植树”“学雷锋”“给妈妈唱支歌”“扫墓”“话屈原”等多样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并引导学生以日记等形式写一写, 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效果。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用生活引导学生学习, 是学生们乐学语文、善用语文的奥秘所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39-01
一、生活素材对于教学目标实现具有促进作用,教师要精
细地进行加工和选择首先, 教师要认真地对教材进行钻研,让教学目标和生活素材实现有效结合。教师要明确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意图的深刻领会, 只有教师将教材研究透彻, 那么对生活素材的选取才能精准、有效。教师要在种类繁多的生活素材中选择适合于实现教学目标的素材, 那么就必须对教材进行认真的研究。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时应该把握最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进行, 使得生活素材能够和教学目标实现有机结合。
其次,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 让生活素材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生活素材都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即使是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 小学生很有可能并不熟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尽可能的了解小学生的生活, 感受小学生在其所在年龄阶段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掌握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 使得自己选择的生活素材能够有效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选择的素材不能脱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不能将自己的生活阅历套用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中去, 想当然地进行教学素材的选择。
第三,在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要注重生活素材的数学化。很多生活素材并不直接适用于数学教学, 有的生活素材包含和数学教学无关的问题, 有的生活素材中包含的信息比较隐蔽, 有的生活素材在应用到数学教学之中时会旁生出很多其他枝节。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比较差, 教师选择的生活素材过于间接和复杂只会导致小学生对教师选择的生活素材无所适从。所以, 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教学的角度对生活素材进行数学化加工和培养, 将生活素材转化为数学模型。小学数学教师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 将生活素材转化为生活化语言。
第四,小学数学教师要尽量实现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双向互动。教师选择生活素材的时候要不仅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环境, 也要突破学生现有的亲身经历。教师要吸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创造性的数学信息资料, 并结合教材进行有效地整合, 同时应该开放教育空间, 向学校、家庭以外延伸, 引导学生深人生活实际, 通过社会调查、数学实践活动等,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 积累和丰富实践经验, 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拓展。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该突出小学数学课的本质,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化的过程
1、小学数学教师创设的场景不仅仅要是生活化的, 更要是数学化的。小学数学教师本不应该将生活场景进行简单重现。不能仅仅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 这样容易导致数学课流于活动课或者游戏课, 使得学生在生活化课堂中只能对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复训练, 数学课的本质则难以体现。教师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应该设置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最好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 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 所以说教师设置的情景一方面要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更要在数学学习中起到导向作用。比如说, 我在进行除法余数的教学时,我创设了在六一儿童节给每个小朋友分发礼物的场景, 让不同的小组将不同颗糖平均分成四份( 2 颗、23 颗、24 颗、25 颗) ,让学生对除法算式有更深的理解, 以此激励学生, 如果学生研究的好的话, 那么在下课后糖就可以分给他们吃, 这样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之中去。
2、运用生活素材进行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生活化只是一种手段。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标准中强调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感受到将抽象问题转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生活素材是数学化的过程,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背景把数学知识抽象出来获得相应的数学概念,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概括、整理从中寻找出普遍规律, 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建立“ 数学模型”,并能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 用数学方法揭示生活的“ 数学内核”,再用“ 不变的数学方法”解决千变万化的生活问题。如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 我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楼房进行观察, 并用游戏活动中较为熟悉的积木搭建房子, 一块积木代表一层楼房, 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 几” 和“第几” 的概念, 让孩子在模拟生活的楼房中明确一共有几层与住在第几层的不同含义, 在这样的活动中, 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就变得生活化了。
3、小学数学巧用生活素材能够促进学生从经验思维向数。学思维的转化, 我们一直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运用生活实际, 但是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 数学是抽象化的生活, 是对生活的归纳和总结, 要求我们舍弃事物的具体内容而保留其中的量的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日常数学和小学生所学的作为一门学科和科学存在的数学是有本质区别的。日常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和生活实物和事物的对应性比较强,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比较浅显, 抽象化的水平比较低, 没有对数学进行系统学习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日常数学解决问题。但是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的数学, 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受到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适用性, 进行数学思考要具有运用数学符号描述事物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 这需要在受到思维锻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单选
1.开学以来月生活费大约()元
A.300~500B.500~800C.800~1000D.1000~1300
2.月生活费当中伙食费大约占()
A.30%B.50%C.70%D.100%
3.觉得校内伙食费()
A.贵B.一般C.不贵D.很便宜
4.认为每天的伙食费花销应()元
A.少于10B.10~15C.15~20D.不少于20
5.对校内伙食水平()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差
6.月生活费中除伙食费外的花销大约占()
A.30%B.50%C.70%D.90%
7.认为日常除伙食费外的花销应()
A.少于5元B.5~10元C.10~15元D.多于15元
8.对自己日常的除伙食费外花销()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很不满意
9.是否满意当下生活费用度()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10.觉得生活费应()
A.有所结余B.无所谓C.没有结余D.视情况而定
11.理想中的生活费有()元
A.800B.1000C.1300D.1500
多选
12.生活费来源()
A.父母B.祖父母C.打工D.奖学金E.助学金(贷款)F.其它________
13.日常生活费的花销(实际)应用于()
A.购买日用品B.购买不是很必要的东西(化妆品、零食等)
C.校外游玩等D.购买生活中必要费用(班费、班级聚餐费等)E.恋人方面的花销F.伙食费G.其它_________
14.认为合理的生活费应包含()
A.伙食费B.零食费 C.日用费D.学习(资料等)费用E.其它_________
15.生活费有结余可以()
A.存入银行吃利息B.充当后续的一部分生活费C.买礼物送亲朋
--有关大学生的假期安排
摘要
大学的第二个寒假结束了,二月初我参与了这次“关于大学生假期生活”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去充实丰富自己。调查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及网上资料调查。
假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放松身心,提高自身修养的大好时机。能够把握这短暂的时间真正去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应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考虑的。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就应当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合理支配假期时间,充分利用把握机遇,通过调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假期生活分为四类:一参加社会实践找工作兼职打工;二埋头苦学,参加各类培训班;三出行旅游及度假观光;四闲臵在家。
关键词:假期安排大学生
姓名:李某某
班级:机械127
学号:201205010713
调查目的:这次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了解大学生如何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调查时间:2014-2
调查对象:部分大学生同学
调查方法:采用电子邮件问卷的形式的调查方法。
1.社会实践,找工作兼职打工。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学生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报酬无所谓。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打工的形式开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 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假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到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大学生也为数不少,这样既可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又可开阔视野,接触社会,为日后工作积累社会经验。假期兼职打工赚钱是许多学生的选择。“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多吃点苦,父母少花点钱。”这是时下不少大学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传统的家教、推销翻译到现在的网吧管理员、市场调研员、快餐店钟点工、导游,甚至是一些大胆另类的选择,如替网络公司试玩游戏等都成为现在大学生打工时所选择的职业。有的大学生在假期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网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学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摊点,为自己打工。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少专家也纷纷呼吁,大学生打工要谨防陷阱,社会也应该关注和加强对大学生打工的规范和管理。
2.埋头苦读,继续深造。
近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国”、“考研”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
择,继续深造以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则成为这些大学生备战的“黄金时期”。参加各类培训班早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类形形色色的招生广告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假期报名参加英语、电脑培训班的大学生,大都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趁假期报名参加汽车培训,为了将来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时用不上,也对自己有好处。此外,不少大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充电”,摄取精神食粮,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等。
3.外出旅游,饱览风光。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大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熏陶,浏览祖国山河风光,使生活张弛相济、劳逸结合,使人脑得到精神保健、生命获得和谐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部分大学生利用假期欣赏名山大川,不仅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经验,从外出经历中体会人生,感触社会,同时也能体验到出门在外的不易出行旅游,度假观光,与同伴相互照顾,增进了解,培养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4.闲置在家
在放假前早已经制定了周密的假期计划,但是回到家后睡觉、看电视、上网、看小说成了部分大学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动,没有假期盼假期,假期到了又觉地无聊,由此这就引发出了一部分人整天过着中午睡到12点、晚上看到12点、吃到12分饱的无聊生活;还有一部分人干脆整天不回家,三五成群的结伴左窜窜、右溜溜,没事打牌、上网、喝酒......短暂的1个月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在被问及的一些人中都是千篇一律的这样回答:回家太无聊、太没意思了......对于大学生们喊寒假无聊、没意思的这一客观事实,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深思:其一,大学生们因为假期的到来,某种程度上达到极度兴奋以致自制力减弱过度放纵。其二,大学生们抱着在学校吃够了苦头,回家则要好好享享清福的念头,整天只顾自己清闲而忽略了多帮父母分担点家。其三,我们大学生不注意与父母沟通,由此常常造成两代人之间不能互相理解,近乎形成“冷战”。其四,大学生们缺少社会实践,往往安静的呆在家里而不敢或不想出去风风火火地闯一闯。
本次调查活动总结
关键词:媒体;情境;生活经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一般是依靠形、色、声、触觉来思考的。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通过媒体形、色、声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迎合学生猎奇心理特征,引发思维,开发潜能,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从而打造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一、巧用媒体,回忆生活
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于生活感知程度必然牵制着教学效果,教师要围绕学生生活体验开展教学活动,触发学生生活记忆,让学生用自己经历参与教学活动,对生活经验进行甄别审美。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媒体来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引入回忆轨道,感知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从而提升生活经验,形成良好品德。
《我的课余生活》导入环节,我播放事先拍摄的兴趣小组活动视频,当画面中出现本班学生活动时,学生情绪高涨。随之追问:你们参加的是什么兴趣小组?学生思路一下就回忆到活动场面上来,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书法 电脑 绘画 舞蹈……再问:参加了这些活动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案不一,但都能结合自己活动经验说出感受:丰富生活,增长知识。这样一个导入环节设计,充分发挥了媒体强大的视听功能,激发了学生对已有生活经历的回忆,从回忆中总结提升对课余生活的认识,为下一环节全面深入认识课余生活铺垫基础。
二、巧用媒体,对话生活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解决问题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策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体验、探究、分组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备受青睐,而这其中教学纽带却离不开“对话”的组织。但要使“对话”艺术表现发挥极致,这就需要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巧妙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生活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巧用媒体技术,人机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与生活对话,交流生活体验,让生活的记忆流经学生的心田、溢于言表,在课堂教学的平台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提升对生活的感悟。
还是《我的课余生活》一文教学,在“深化理解”环节我先出示媒体图片:弹琴、赌博、绘画、书法、逛网吧……问:在这些兴趣爱好中,哪些是积极的?培养这样的兴趣爱好有何好处?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由于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生活,交流讨论积极有效,小组汇报有说兴趣爱好能丰富生活,有说兴趣爱好能开阔视野,有说兴趣爱好能陶冶情操……同时我将学生的见解与图片结合起来,图文并茂,使学生触景生情,通过动态画面的逼真性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积极兴趣爱好的好处,提升学生生活经验。接着通过视频带领学生去认识消极兴趣爱好的弊端,问题不言而喻,再一次在对话中从反面提升了生活经验。
三、巧用媒体,创造生活
道德存在于生活中,品德教育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回归生活却能创造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生活,回归生活,指导自己创造新的生活。而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运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真正走出课堂,走进自己创设的美好生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心中有规则》情感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严于律己。教学时,我先将学生平时在学校的所有学习、活动、娱乐等画面精选制成PPT课件在屏幕上播放,并让学生交流:大家为什么秩序井然?然后播放2012伦奥会相关比赛场面,学生随着激昂的乐曲感受比赛,然后问:比赛场面紧张激烈但却为什么有序?接着我亲述近期“钓鱼岛”事件,强烈谴责日本目无国际法,让学生从爱国激情中感悟规则的重要性。我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将规则的重要性深深地烙在了学生心田。最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应遵守的規则有哪些,列举自己生活中引以为荣的例子或今后要改正的不良行为,学生把自己真正定位到了生活中,反思生活,知行合一,真正做到了回归生活,指导生活,创造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渲染气氛,把抽象思想、模糊道德标准形象化、具体化,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借助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避免空洞乏味说教,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提升生活经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高于生活。
参考文献:
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育思想伴随人类文化的产生而产生, 已有数千年历史, 但将这种教育活动明确称为美育仅有两百多年。 近年来, 有学者提出“大美育”的观点, 强调美育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提出“审美化教学”这一概念, 使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关系, 使整个教学活动转化为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活动, 旨在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 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获得身心的愉悦, 这可以说是对美育概念的一种全新的界定。 可以这样表述:美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实施的教育。 笔者的讨论主要侧重美术鉴赏课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将美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美术学科内容丰富, 而且涉及的知识广泛, 所以教师在课堂设计中不应该照本宣科, 而是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 挖掘审美教育的知识点。 悉心体悟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兴趣, 引人入胜地引入审美教学, 准确地切入审美知识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下苦工夫, 不断地探究和总结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课堂内容的安排、课件的制作、板书的设计等, 都要紧紧围绕通过美术鉴赏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美的陶冶这一最终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得愉悦, 学得振奋, 学得有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变换不同风格的教学设计, 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动学生, 用自身对艺术的热爱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理念。 例如笔者在讲授“徐悲鸿的《奔马图》鉴赏”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细心观察作品, 再让他们描述自己生活中对马的印象, 对比作品中的马, 心理上有什么感受, 在这样一个过程的基础上, 向学生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从作者人格精神的层面深入分析作品, 使学生感受到作品中那骏马奔腾的气势所象征的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从中体悟到《奔马图》所蕴含的艺术美、精神的美, 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高尚精神的洗礼和鼓舞。 所以高中美术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不断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内涵将美育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通过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兴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用审美情趣感受艺术作品
纵观现时我国的高中美术教学, 大多只停留在传播基本的美术常识或训练基础美术技能的层面。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面对一副艺术作品时, 鼓励学生主动地感受、分析、鉴赏艺术作品中的美, 接受崇高艺术美的熏陶。 老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和形式, 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造直观形象的审美环境, 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并引导学生评析作品的内容、形式, 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走近抽象艺术》这一课的教学中,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 在此基础上讲解有关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特点, 训练学生根据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最初印象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学生在初接触作品的阶段认为画得像的作品就好、画得不像的作品就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具象性作品与抽象性作品的对比欣赏, 让学生厘清艺术现象和艺术意境的基本概念, 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品位。 这样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直接欣赏, 感受、理解并分析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美, 接受高尚艺术美的熏陶, 有效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 进而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引导学生用审美情怀感悟生活
著名画家、 诗人席慕蓉曾说:“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几个专业的艺术家, 而是培养一个乐观向上、具有高尚审美情操的民族。 ”多数高中生将来不会从事专门的美术事业, 所以通过美术教学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使他们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健康的人格心理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教育实践表明, 审美感受力充分、健康发展的学生, 在德育、智育和体育方面的发展往往容易达到较高的水平。 因此, 教师要充分认识审美教育的意义, 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启迪。 当今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各种思潮此起彼伏, 人们对美的界定趋向多元化和模糊化, 让心智和意念尚未成熟的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鉴别出积极的、高尚的美, 需要教师为此付出不懈的、艰苦的努力, 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合理利用学科资源, 寻求适合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方法, 有效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想象能力。
美术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方面有独特的学科优势, 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这种优势。 在实现传授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过程中, 要注重通过优秀艺术作品的评析、鉴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习惯、审美心胸、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引导他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分辨是非、好坏、美丑, 用审美的情怀感悟学习、感悟生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姓名:金洋洋 赵苗静 路倩颖 王娜 李宁
学号:2010443097 2010443059 201055903
5年级专业:2010级药学
指导教师:李慧娟
2012年07月26日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调查人:金洋洋(组长)、李宁、赵苗静、王娜、路倩颖
调查时间:2012年7月15日
调查地点:河北大学
调查对象:河北大学学生
调查目的:为了使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当前现状,认识到自己在课余生活中时间安排得当情况,进而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结果
大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在这里,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成才。它拥有着无限的魅力吸引到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汇集到它的怀抱,一起学习,一起为了自己的各种梦想而不断努力着。大学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归究到一点就是它与学生之前所经历过的初中高中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及培养目的。它只把较少的一部分时间依旧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其余的大部分的时间是让学生自己去学。旨在让其养成良好的自学、自我规划、合理的运用时间的能力。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为此,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作出决议提供参考。
许多大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中学嘘唏的奋斗目标,但上了大学却对大学生活缺乏长远的打算,因而感到大学生活茫然、空虚、枯燥、乏味,不能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虚度了大学的光阴。本调查问卷旨在引导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既能学习好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开阔视野,参加社会实践,发展个人爱好,实现自我价值。
1、以下是我们调查问卷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们经过计算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1.课余上自习频率:
A经常 0.3023B偶尔 0.5116C极少0.1705D从不0.0155
2.课余时间使用电脑的目的:
A学习0.1872B网游0.0822C网购0.1142D聊天0.2374E看电影0.2831F其他0.09583、占用课余时间最多的活动是
A社团活动0.1507B自习0.2055C上网0.2648D兼职0.03653E其他0.12784、你认为课余时间最应该用来做什么
A学习0.2090B娱乐0.1638C交友0.1017D兼职0.0734E学习社会经验与技能0.4294F其他0.022595、你认为有必要为自己课余时间做个安排吗?
A很有必要0.3389B有必要0.5508C没必要0.0338D没想过0.07636、你认为你的课余生活安排合理吗
A合理0.129B不合理0.3879C将就0.4828D无所谓07、你通常几点睡觉?
A23:00之前0.0496B23点~24点0.7686C24点之后0.18188、你是否感到空虚?
A是0.4576B否0.54249、你怎样缓解空虚?
A学习0.2143B兼职0.0317C交友0.1825D培养业余爱好0.4286E其他0.1429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上自习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结果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表现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点。“课余自习”、“上网、玩游戏”、“社团活动”三项是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主要活动形式。由于大学学习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加之大学生活更加开放和丰富多彩,使得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三点一线”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调查结论相比,“上网、玩游戏”、“聊天、社交”成为大学生课余活动取向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大学生也普遍承认用在这两方面的时间不少。这表明,网络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也钟情于这种新兴的娱乐休闲方式;同时,大学生也已经意识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社会性价值观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己发起、管理、策划、运行的组织。它的精彩之处就是它更接近我们,更懂得我们的需要;虽然也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但它毕竟是我们自己做的,我们更能理解它的意义。社团活动能够锻炼同学们处理事情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素质,为尽快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做出重要贡献。加入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融入象牙塔的选择,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场所,这就是越来越多大学生青睐社团的原因。
从调查统计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时间安排存在着不明确性,课余时间充裕,但有效的利用率很低,认为合理的只有12.9%,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基本处于一种盲目的、自发的状态,可见合理安排大学生课余时间成为了当前大学生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在大学生课余活动中做兼职的人数很少,仅占7.34%,这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技能和经验上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及后走向社会。
二、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主观因素是大学生自身。首先,在经历了多年的寒窗苦读之后,进入了大学,不仅升学的压力解除了,而且大学的学习压力小、空余时间多了、自由活动的空间也相对以前大了许多。因此,大学生就会放松自己,并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没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与利用,只是随心所欲的从事自己想做的事。其次,爱玩是每个大学生处于这一时期的天性,大学生是比较活跃的群体,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再加之自控的能力较差,久而久之没有养成好的课余生活的习惯,以致于造成了课余生活对自身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二)客观因素
由于学校及各种社团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首先,学校对于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缺少关注及适当的引导,即使学校或社团组织了一些活动也是以宣传及创建校园文化为目标,但却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及要求,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学参与的主动性也不高,而且没有对学生的课余生活加以指导,帮助其分析和灌输正确的课余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使之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积极的课余生活方式。其次,学校缺乏相应的娱乐设施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课余生活场所的缺乏才导致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里无所事事,和同学闲聊、上网等。最后,学校缺少给学生提供接触社会、学习社会经验及技能的机会,使学生完全与社会隔离,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
三、针对大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的建议
能否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根据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在内外的双重作用下,内在驱动力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大学生必须加强思想修养。人的自制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因此提高自制力最根本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乐观情绪。与此同时,要加强自我意识,强化时间锻炼。要加强学习、之类知识,开阔视野,用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自己性格中意志独立性的良好品质,对自己奋斗的目标要有高度的自觉性。
由于事物的联系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提高专业技术知识。如何安排课余时间,那就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保证体育锻炼适当娱乐休息的前提下,学习时间安排越多越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仅仅靠专业知识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多学习本专业以外的知识能够使自己的思维更系统,更全面,更准确,这也是大学生提升自我的需要,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意识,所以都能主动去学习。
对于社团和班干部方面,从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法可知,高校学生担任干部可获得收益,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若成本大于收益,则选择消极参与。要破除这一现象,必须在改变学生担任干部的成本收益结构上下功夫,培养合作精神,增大学生干部的收益空间,构建提升平台,增加担任学生干部的比较收益,这也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的设施及帮助,才能让干部们课余时间之际投入其中,锻炼自身的能力,为今后在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网络的使用,必须从大学新生的教育与管理开始,例如多组织班级团体活动,增进批次友谊,从而解放学生们的郁闷情绪,学生关爱学生,以生为本,丰富班级和宿舍活动,加强网络建设,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校园环境。
此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以读书为乐事,既可以排遣烦忧,愉悦性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总的来说,要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大学生应首先对自己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然后尽可能专门制定一份合理计划,然后按计划去实行。在条理中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锻炼与实践,休闲与学习兼得。
附:
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1、性别:A、男B、女
2、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专业:
4A、小于30节B、30~40节C、40~50节D、50以上
5、除去周末,你每天的课余时间大约是(按每天11节课计算):
A、8节B、6节C、4节D、2节E、8节以上
6、课余时间上自习的频率是:
A、经常B、偶尔C、极少D、从不
7、课余时间使用电脑的目的是:
A、学习B、网游C、网购D、聊天E、看电影F、其他
8、占用课余时间最多的活动是:
A、社团活动B、自习C、上网D、兼职E、其他
9、你认为课余时间最应该用来做什么:
A、学习B、娱乐C、交友D、兼职E、学习社会经验和技能F、其他
10、你认为有必要为自己的课余时间做个安排吗?
A、很有必要B、有必要C、没必要D、没想过
11、你认为你的课余生活安排的合理吗?
A、合理B、不合理C、将就D、无所谓
12、你通常几点睡觉?
A、23:00之前B、23:00~24:00C、24:00之后
13、你是否感到空虚
A、是B、否
14、你怎样缓解空虚?
A、学习B、兼职C、交友D、培养业余爱好E、其他
内容提要:本调研报告对我院学生的生活做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在大学生的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交际方面进行较的调查与分析,进而归纳出我院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规律,揭示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大家的思考。以期作为广大学生如何调节和丰富大学生生活的参考,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一、提出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成为了一种资源。国家为了培养新一代的栋梁,正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因而,大学生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会直接影响他(她)们思维的发挥,从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对于在校学生的生活作了一次调查。我们针对全院学生的衣、食、住、行、交际等方面调查,究竟,同学们是否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生活和学习。
二、调查过程和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的形式来测试,通过定点摆摊的方式,面向全院学生。在三天之内完成,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80份,其中有效问卷658份,有效率为96%。有效问卷中男生350人,占53。2%,女生308人,占46。8%。问卷取得资料全部由电脑来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三、政治意识方面
随着当今世界高校大众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明朗以及国际形势的日益严峻,全球的政治、经济形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对我国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树立起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责任意识,关注国家政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院学生的政治意识比较淡薄,经常关注政治的只有18%,而大部分学生(63%)只是偶尔关注一下,其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新闻报纸,占70%,通过学校宣传的也只占15%,这说明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改善。
对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现状,70%的人表示鼓舞人心和深受欢迎,但仍有14%的人认为只走形式,没有意义,这也证明我院学生在价值观和认识程度上存在着差距;至于大学生入党问题,61%的人表示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而坚定信仰的只占30%,这说明大学生的入党意识逐步功利化,现实观念增强。
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更好的关注祖国的发展,将祖国的命运与自身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好的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然而上述数据表明当前我院学生对政治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通过广播电视,新闻报纸关注政治,通过网络的占10%,表明同学们上网时很少去浏览新闻。通过学校宣传关注的只占15%,这些数据也警示我院在今后要加大政治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政治关注力。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当前政治抱有很大信心。
四、学风建设方面
我院的学风建设一直在河北省高校中颇受赞扬,本次调查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我院80%以上的学生坚持每节上课,经常逃课的只占0.2%。81%的人认为我校的学习氛围较好,68%的人平均每天能够主动自习2-3小时,其中选择在教室学习的占63%,图书馆占20%,宿舍占18%,3%的在实验室,81%的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13%的人表示会研究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这些都充分证明我院的学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但同时调查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有40%的人不愿意上公修课,认为价值不大,45%的人对选修课采取了被动接受的态度。学习是同学们最重要的一部分。缺勤方面,没有(36.62%)极少(34.65%)。有晚自习的习惯,偶尔(62.77%)没有(16.71%),保持(13.07%)。
利用图书馆资源,偶尔(52.28%),经常(35.00%)。认为学校有专升本机会有(68.84%),而最大可能是种检系。上述调查反映,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一般,学习不够积极,不善于利用学校的资源,学校升本的潜力很大,同学们应该和学校一起努力。
我校学生学习以勤奋著称,38%的同学认为自己是学习勤奋型的,12%的学生认为自己属于聪明型的,5%的认为是捷径型的,10% 的认为是懒惰型的,25%的认为是混合型的。
由于我院专业年级的不同,日课时也大不相同,但平均课时为每日4-5节,课时数符合国家规定时数,有些课程因为专业原因,课时安排较多,但还在同学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对于我院的学习氛围,有54%的学生认为很好,27%的认为较好,19%的认为一般。35%的学生有不想上的课,但是82%的学生每节课都去上,12%的.学生选择“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否则都去”,5.9%的学生是不喜欢的老师的课不想去就不去。大多的学生最喜欢讲授内容实用的课,其次是给以人生启迪的课,再次是有能力的老师讲的课,师生能充分交流的课,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对于是否容易获得学分,是否不用考试对学生来说关系不大。
调查中我们发现,我院师生的沟通存在一定问题,缺乏交流,在和任课老师的关系方面,18%的学生认为很好,10%的认为好,45%的认为一般,27%的认为差,这也表面我院教师在任课时,专心于知识传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导致师生情感出现问题。
因此,今后除了鼓励学生主动与老师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任课老师还要进行多方面的师生沟通。辅导员还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思想状况。可以多开展心理,思想,生活等方面的讲座,培养学生们的各种兴趣,调动学生们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增强老师与学生是师生感情,还有利于发现、培养优秀人才。
五、行为习惯方面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健康的大学生是时代必需的,也是我院育人的重要目标,本次调查显示,我院学生目前身体状况良好,有着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70%以上的同学都保持着六至七点起床,十点半到十一点睡觉的习惯,75%的学生精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身体锻炼,而且我院学生吸烟、喝酒者甚少,99.8%的人表示没有吸烟习惯,至于饮酒,50%的人表示只饮啤酒,且用于交往需要的占了68%。
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了我院学生心目中不文明现象前五名,分别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休息时间在宿舍打牌、看电影或高声说话、唱歌;在课桌或墙壁上乱涂乱划;校园情侣在公共场所过分亲密;在机房、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合占位。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院学生的生活方式比较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特点,能够按学校规定的时间进行作息,能够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基本上没有什么陋习。但是不良习惯也有存在,特别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休息时间在宿舍打牌、看电影或高声说话、唱歌,在课桌或墙壁上乱涂乱画等坏习惯,既损害学校形象,影响学校的整洁卫生,也侧面反映了个人修养低下的问题;校园情侣在公共场所过分亲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院部分学生公共意识不够强,对我院的《学生守则》视若无睹;在机房、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所占位,损害了部分同学的利益。
六、课余生活方面
大家都知道当今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所以在大学期间,寻找工作机会,积累工作经验,使得在将来有利于就业。因此,被调查的63%学生也认为有必要争取做兼职的机会。另外,做兼职的其他原因还包括做兼职赚钱去维持生活费,以及培养个方面的能力。所以兼职生活已成为“大学必修课” 学校的环境、日常的开销、假日的时间安排等等都是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问题。
据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于学校的环境为:一般(58.81%)差(22.95%)。大学生的正常开销是600—800元,本校学生为600—800元(37.08%)600元以下(32.98%)。
而同学们的最大开销是电话费(36.93%)打扮(21.12%)。周末时间的安排是睡觉(58.81%)逛街(52.73%)看书(47.26%)上网(38.60%)。上述结果反映,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环境比较满意,但硬件设备仍需改善。就消费来看,同学们的消费正常,一部分同学还低于正常消费水平,说明同学们省吃俭用,不乱花费。而同学们的最大开销是电话费和打扮,说明了大家都注意大学生的形象和注重人际沟通。周末大部分学生都睡觉,其次是逛街,接着是看书,在时间安排上同学们不合理,周末应该多学习,或者去做兼职。也有的同学参加社团。
初到社会需要交际能力,然而,交际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在学校的众多社团里,可以培养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而同学们加入的目的是,增加见识和经验(48.02%)扩大社交(21.12%)没有加入(19.06%)。
一个协会怎样可以吸引到同学加入的,可以充实自己(71.28%)活动多(38.75%)竞争意识强(19.76%)。对于广大学生是否有兴趣参加协会举行的大型活动,符合自己兴趣的就参加(58.70%)乐于参加(21.12%)据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都对社团感兴趣,而他(她)们认为在社团里学会了交际能力,为人处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曾强了竞争意识。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是不接触社团的,这证明了社团方面还做得不够好的,各社团应该发挥自己的所长,多搞一些适合广大学生的活动,让同学们的见识面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七、总结
学校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们每一位成员都应该努力学习。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是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场所。
【大学生生活费用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大学生生活费使用状况问卷调查09-07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问卷报告06-04
大学生生活问卷调查报告12-31
现今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05-30
留校大学生暑期生活调查07-18
关于大学生假期生活的调查报告11-06
大学暑假生活实践报告11-07
大学生活调查报告范文06-01
大学生生活委员个人年度述职报告07-10
关于高中生活与大学生活比较的调查报告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