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随笔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走进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随笔(精选12篇)

走进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随笔 篇1

怎样才能让孩子安静的进餐呢?小班的孩子,每到吃饭时间,吵嚷声音特别大,老师分饭时,都要大声提醒好几次,才会断断续续的去领饭,我想了好多办法,可效果都不太好,于是,我首先根据小班孩子年龄段的特点,把孩子们按水果名分组,分别是:“苹果组”“西瓜组”“菠萝组”“桃子组”“草莓组”,加之音乐的引领,起初,孩子的说话声,略减小,于是我随机告诉他们,吃饭说话的危害,比如:饭会卡在气管,你会呼吸困难,特别难受,饭吃到肚子里也会不舒服等,孩子吃饭说话声渐渐少了,即使有说话的声音也很小,接着我运用“看谁吃的最干净”小红花评比栏奖励,吃的最干净的孩子会得到一朵小红花,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吃的最干净,午餐要求做到 “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同时,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老师恰到好处的运用积极的指令正面引导,提示孩子端饭时,眼睛看着小碗,吃饭时低头,接着小碗小盘子,这样,你会吃得很干净。现在吃饭时间已到,播放固定的轻音乐,小班孩子们基本上会马上安静下来,专心认真的吃饭。

通过多表扬鼓励,孩子们的一日常规就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虽然我现在还在努力,做的离我的要求还很远,但我还是觉得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就一定会做到。轻音乐—正面提示—奖励,让小班的孩子在餐点这个环节,渐渐走上常规,慢慢摆脱了老师大声喊叫,孩子声音更高的误区。

二、使用随机的提醒与指导,充分发挥标记的引领作用

与其说餐点这个环节老师很难组织,洗手这个环节更难掌控,因为水是孩子最想玩的东西,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且一旦玩起来,孩子会特别投入,不一会儿,便会衣服上,地上全是水,小朋友很容易滑倒,磕伤、碰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样才能引领小班的孩子,洗手时,水溅不到洗手台上呢?只有这样,水才不会弄湿孩子的衣服,地面才会保持干燥,进而确保孩子的安全。首先我想到了运用儿歌“洗手前先卷袖,再有清水湿湿手,擦伤肥皂搓一搓,手心手背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真干净”。通过儿歌,先让孩子掌握洗手的基本步骤(卷袖子---湿湿手---擦肥皂---搓一搓---冲一冲---甩一甩),然后,借助六步洗手法,引导孩子正确洗手,起初,在我的监督下,孩子的恶习有了些收敛,但是情况不太理想,于是我想到了借助“标记”来进一步改善孩子洗手的状况,标记一“运用绿即时贴,剪成长条标示,排队洗手的等候区”,幼儿洗手变的有秩序,杜绝了两三个孩子挤在一个水龙头前,安全的步伐又近了一步,标示二:“在洗手盆的下方贴着一个小圆点”,告诉孩子,今天我们的洗手盆里来了一个小点点好朋友,他想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小朋友打开水龙头,湿湿手时,指尖要对着小点点;搓肥皂、冲一冲时也要指尖对着小点点,甩甩手时可一定要对准小点点哟,这样小点点会很开心,很喜欢你。”甩手时,可引导孩子说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了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这样可增加孩子洗手的乐趣,同时保证了地面干燥,对做得好的孩子及时奖励小红花,及时给予鼓 励和肯定。“老师我也洗手了,怎么没有小红花,”袁浩宸跑过来对我说,“因为你这次洗手没有卷袖子,下次洗手一定要记得卷袖子,会得到小红花的”我告诉他,浩宸笑着点了点头。老师要及时跟上总结,今天洗手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是“西瓜组的崔晨曦”,“苹果组的连嘉鹏”,“菠萝组的崔熠彤”请这三位小朋友去贴小红花。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培养小班孩子常规的帷幕刚刚拉开,后续工作还要老师的进一步跟踪观察,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好习惯培养”的21天巩固期,不仅要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更要做到每个人都能持之以恒,相信只要你的坚持,久而久之换来的是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走进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随笔 篇2

一、走进生活, 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的存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 新课的导入, 如果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老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 这样有利于诱发其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这部分时, 我抓住学生都买过东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基础, 创设帮奶奶到超市买东西的情景。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使学生在尝试买东西的过程中接触小数加减法的问题。这样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 自然而然地投入数学的学习之中, 在整个课堂中, 老师只是起“导”的作用, 只在关键处稍加点拨, 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去探究知识, 从而发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如在教学“口诀求商”时, 教材的主题图是打乒乓球, 与低年级学生的联系不大。于是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成了学生感兴趣的堆雪人, 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 同时还能使其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潜移默化中还强化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认识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走进生活, 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规律

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有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他们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解读、总结与升华的过程, 而这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内容的互动正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就应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自主探索, 使课堂更接近现实生活。如学习“循环小数概念”时, 先让学生讲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的什么故事呢?老和尚说:‘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通过生活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小数是“不断反复”的。然后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气—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三、走进生活, 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的应用

学以致用, 数学也不例外。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的人数较多, 生活条件也越来越优越, 这些孩子通常缺少日常生活知识, 生活自理能力比较低, 出现知识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因此我们要重视知识的应用, 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促使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从而培养正确的数学观。例如在教学一节实践活动课的时候, 我设计了“今天我来当家长”的活动方案: (1) 人数———小美一家3人; (2) 内容———去超市购物; (3) 所带钱数———100元 (同时提供某超市物品价格表) 。接着让学生4人一组合作讨论, 怎样购物合理?接着全班交流。这一过程为学生全方位地积极参与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例如,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后, 教师指着门窗上的一块玻璃, 问:怎样才能配到一块合适的玻璃呢?让学生充分考虑, 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一生活问题。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认识, 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 车轴又为什么装在圆心的位置呢?还可以想办法找出圆镜子、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想问题, 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另外, 课后安排贴近生活的习题, 使学生意识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的价值。如学习长度单位后, 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多种物体的长度。我们还必须坚信, 只要我们抓住每一个合适的机会, 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无需检查, 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也会跟着提高。

走进孩子心灵的随笔 篇3

比如:我女儿在上中学的时候,有一阶段脾气特别大,特别反常,当她提出的要求我感觉不合理时,我不想答应她的请求。这个时候她会说:“你随便吧,”然后就气呼呼地离开饭桌或者就不再跟我交流了,我女儿有午睡的习惯。我不让她看电视。有一天,中午放学回来,进屋就把电视打开。这是以前从没有的情况。我当时很莫名其妙,但我内心会有一个疑问?这孩子是怎么了?我把孩子对我的态度放在心里,不说她,只是每天有时间的时候问她在学校是怎么过的,有什么好玩儿的事情发生吗?在那段时间里,女儿经常说,“没什么,还那样”的话。在这期间,女儿跟我发脾气的时候,我就不说话了,我转移了矛盾的焦点,过了有半个多月,我在与女儿聊她在学校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她长出了一口气说:“倒霉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我假装好奇地问她发生了什么倒霉的事呢?这时候,她才原原本本把她不愉快的事情说出来,“老师误解她了,不是她说话,老师批评了她,她无法解释。还有,跟同学发生了矛盾,男同学骂她了,把她气哭了,有的女生背后讲究她,说她如何不好,另外一个女生告诉她的。”这些都是在这个时期青少年非常看重的事情,同时,在这个时期也是学习解决矛盾的关键时期。是成长必然经历的阶段。这些问题在她的心里过去之后,她才能跟你讲出来。后来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她告诉我,妈妈我开学不看电视了,放寒暑假的时候看一会。

有的时候,家长的理解,会让孩子更听你讲的话,家长的价值观也就能够影响到孩子。

家长是非常爱孩子的,只是我们的表达有问题。孩子遇到了困难,发生了错误,要给指出来,同时还要了解孩子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这个过程就要运用沟通技巧

,我简单说一下沟通技巧。

其次,情绪要平静,不要带有情绪色彩与孩子沟通,其实不论成年人之间的交往还是教育子女,态度很重要,假如你办错了一件事,你的领导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批评你,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愤怒?紧张?以后,你再见到领导,你还敢跟他说你心里话吗?或者你再去找领导时,内心会不会是紧张的?在心理学里,“领导”的象征意义是“父母”。所以,我们成人都会产生愤怒恐惧紧张的心理,何况是心智发育不完善的孩子。带有情绪的教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当看到孩子作业不是因为不会而是马虎出现的错误时,家长一定会很气愤。在与孩子交流时会带有情绪。“这么简单的错误你也犯?会的错!不会的还错!你的脑袋想啥了?就你这样干啥能行呀?”一连串的指责都指向了孩子。大家想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会有怎样的反应?我在咨询中感受到会有以下几种情形,认为是自己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的人就会感觉到后悔,内疚,自责。认为错了就错了,这么点小错误说说就行了呗,干嘛还喊呀?下次记住就行了呗,这些人会感觉到很气愤。认为我一定不让这个错误再发生的人,内心就会感觉到紧张,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内心里下了N次这样的决心,而还是继续犯类似的错误。孩子犯错是一个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他经过这个犯错过程,他才能够知道怎样改进。他的这个改变不是因为家长对他的指责,而是他对自己的责任,是成长的责任。

最后是提出建议,建议不是指导,指导带有强制色彩,没有哪个人愿意被别人强迫

走进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随笔 篇4

20xx的春天,在这个温暖而灿烂的季节里,我又结识了37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花开的季节,如孩子一般,明亮绚丽,刚刚钻出来的嫩芽,在雨露与阳光的滋润下,也一天比一天翠绿耀眼,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孩子们都知道,春天来了,他们就常在一起讨论自己家里的院子里会开出许多漂亮的花;这里的小树又将重新变绿了,他们喜欢在阳光下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我就在一边看着他们玩耍嬉戏,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透过温暖的阳光,我仿佛也看见了十几年前的自己,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几米刺眼的阳光将我的目光落到我的左边,只见我们班的小语孤零零地坐在板凳上,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他两手放在衣兜里,表情中流露出一个孩子不该有的忧伤。刚开始地时候,我也早就注意到这个不善言谈,不爱笑,总是两手放在衣服口袋里地小男孩,也听其他老师说过这个孩子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他的妈妈生下他后就离开了家,只有一个几乎麻木的父亲。现在,他已经七岁了,对于家庭地往事,他可能曾经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有着一般孩子没有的心理特征,看得出,他并不幸福,也应该从小就不懂得撒娇。第一次和他说话时,我问他:“妈妈呢”,他居然流泪了,哽咽着说:“打工”,如此简单地两个字却说的那样吃力,这或许就是心理上的安慰吧!他也许清楚,“妈妈”这两个字与他的世界无关吧,他总是不主动和小伙伴玩,只有在他游戏的时候,不经意间,我才能偷偷看见他微弱而真实地笑容,我怕惊动他,多希望他能一直像那一瞬间一样开心。

这里全托的孩子在园一呆就是十天,除了放假,就是周五的下午,他们的家人才会走很远的路程,来看看他们,给他们洗澡,换衣服,每到这天的时候,别的孩子的家长都会赶来看看宝贝,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那里,孤独的眼神让人心疼,你相信,他居然只是个幼儿园地孩子吗!?给他爸爸打电话,让他来看看他,他那父亲居然急促地说:“我很忙,没时间,就麻烦老师了”说完便挂了电话。任何人对孩子的关爱都取代不了父母地爱。原来他的父亲在山上做什么小生意,已经失败的婚姻,难道还要注定他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吗!?我看得出,每次周一上学时,他那父亲送他来,他都会用一种期待爱地眼神看着他爸爸,他多希望父亲也能像其他父亲一样,温柔的摸着孩子的头,说“周五我来看你”,可惜他连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从未实现过,眼眶盈满了泪水,低头走进教室,刹那间,心就像被坚硬的石头狠狠敲了一下,那种疼,我无法言谈。他的父亲话很少,就像孩子送进园就与他无关了,他从不主动问小语在园的情况,你已经身为人父,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们都感到很气愤。就算一个男人的婚姻失败,事业失败,哪怕一切都失去希望,你还有孩子啊!他是你最大的希望与寄托!在自己孩子地心目中,父亲永远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你得把母亲流失地那份爱一起给他啊!让他知道,没有妈妈,自己也很幸福!

每次让孩子们画画的时候,一般的孩子都会用非常亮丽的颜色,丰富的画面内容,一个个大大的笑脸,一切都笑得灿烂极了,写照出孩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在37幅画中,唯独小语的画让我“眼前一亮”黑色与灰色坚硬的线条,勾勒出一颗歪歪斜斜地小树,两个小人,没有眼泪的哭脸,几个冰冷地月亮和星星都是哭脸,内容简单,但却描述出他深远的内心,他无论画什麽,总是习惯用嘴角朝下地表情,他只是个孩子而已,不应该忧伤的,我问他“去画个笑脸”他没有说话,在我的逼迫下,坚硬的线条勉强画出一个连他自己都看不习惯地笑脸。我好像装满几口袋阳光,走进他的内心深处,再把阳光散出来,洒满他心中的每个角落!

小语地饭量很好,每顿都吃很多,他在家里,几乎不会吃到好吃的,父亲毕竟是男人,怎么可能像妈妈一样细心地照顾好孩子,小语的父亲也很少与他有心灵上的沟通。父母,不只是让孩子不冷不饿就行了的,比起物质上的关心,心灵上更需要得到真实的爱,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口吻,都会让孩子觉得;我好幸福;小语的父亲,这些你给不了给他一个温暖的童年,有那么难吗?

像小语这种情况还有,这些父母,你们曾经也是孩子,孩子的要求并不高,用你们的多爱 他们一点,不行吗、别因为婚姻失败、事业失败、生活上的压力而放弃未来,孩子是你们最大希望和寄托,为人父母,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用爱来对待孩子,至少,在他长大后,他(她)也会自豪的向所有人说;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有一个伟大的爸爸(妈妈),多少年后,他也会为人父母,我相信,他(她)一定会用爱来灌溉孩子的成长之路,你 会感到很欣慰,自己原来把爱给了他,他又将这份爱一直延续下去。

让数学悄悄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篇5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育以单纯传授知识、概念为主,目标比较单一,因此教师和幼儿都觉得比较枯燥。新课程将数学学习渗透在主题活动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数学思想的形成,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依赖于生活中对具体事物的反复自由探索和亲身体验,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幼儿才能使数学经验逐渐内化,并自我建构以获得发展。当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逐渐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数学就自然地产生了。

幼儿园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幼儿园教师将数学教育活动与幼儿生活不同程度地结合,将幼儿的生活不同程度地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之中。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处处皆数学,所以,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幼儿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学习数学。

一、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周围环境中的每件物品都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都能提供给我们诸多的数学信息,例如,孩子们会发现车轮是圆的,房子的屋顶是三角形的,幼儿园里的

各种数学信息(几扇窗户,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个小朋友)。还可获得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上下、前后、左右等形体及空间方位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有关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如几点起床、吃饭、上幼儿园、放学、睡觉等)以及做操时如何按高矮排队等。这些数学信息都切切实实存在于我们身边,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让幼儿积累数学感性经验,引导幼儿在有意、无意间,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孩子们在潜移默化发展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身边各种各样的数学,体验数学的重要与乐趣。

二、将数学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能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的,如皮球是圆的,手帕是方的,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等。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当小班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时,教师可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玩具。当各种颜色的毛巾集中在一起时,教师可告诉幼儿这些都是毛巾,从而初步渗透集合的概念,带孩子户外踏青时,引导孩子数数花有几朵,树有几棵,当幼儿无法数清时,可以教他们用“许多”来表示,并请他们寻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许多”,如有许多的茶杯、小床、毛巾、玩具等。

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内容的环境中,数学启蒙教育的契机俯拾即是,我们把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有机的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而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收拾玩具时学习数学。每次玩完玩具后,让幼儿自己收拾玩具。这时,就可给幼儿提出问题,请幼儿按玩具用途进行分类,把属于车类的玩具放在一起,把积木放在一起,把布娃娃类的玩具放在一起。幼儿会很有兴趣地做这些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增加难度,如:把汽车类的玩具放到一边,积木类玩具放到另外一边……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数学中的分类和认识颜色的内容。

2、区域活动活动时学习数学。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们,孩子最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就为他们模仿提供了空间。利用区域活动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玩娃娃家的游戏,娃娃家能满足幼儿的模仿心理,让幼儿感受成人的活动,同时它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好机会。因此,在幼儿玩娃娃家之前可先提出问题。如:家中来了几位客人(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为每位客人准备一杯茶(一一配对)。请客人吃饭了,要为每位客人准备一个碗,一把勺子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学会点数和一一对应等数学知识。(这个比较适合中小班的宝宝)如:在构筑区让幼儿让幼儿认识积木的形状,按颜色、形状排序,点数积木的数量,比较高矮、大小等等。玩沙区让幼儿感知容量守恒。在制作区,如绘画泥工剪纸等活动时,孩子们可以获得有关空间、形状及对称意识以及逻辑关系等等。

3、游戏中学习数学。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的将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水流,通过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游戏不受外部的强制和干预,完全是幼儿自主自愿进行的,这是游戏显著特点。幼儿在游戏中,活动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动作、思维都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将数学教育渗透其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景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游戏化,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分类”中,我设计了“玩具找家”的情景游戏,最后通过谁最先找到家的竞赛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分类。在学习“比较多少”时,我让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当音乐一停,会又有一名幼儿没有座位,这时我就引导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幼儿通过游戏实践获得“比较多少”的方法的数学知识。还可利用手指游戏来学习数学,例如:《上下前后拍手歌》、《五指歌》、《我的小手真能干》、《睡觉歌》等等。

4、户外游戏进行数学教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例如:学习数学中的比高矮,就可在户外活动中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以和幼儿比一比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比

较后,幼儿很快就按从矮到高的顺序主动站队,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幼儿不仅学会了比较高矮,而且还学会了站队。利用 “拍皮球”这一传统的体育游戏来学习“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还可利用民间游戏来学习数学,例如:《狼老狼几点了》、《马兰花》、《跳方格》、《跳皮筋》等等。

4家园配合,将数学教育回归幼儿生活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生活中学习”。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家庭这块阵地,将幼儿数学教育回归幼儿生活。

家庭成员可以有意识、有目的、随机地、灵活机智地对孩子加以引导,使孩子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数学的简单知识,并引起兴趣。如:早晨起床,穿好衣服后,考一考宝宝;“你今天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早餐,请孩子分餐具,每人一个碗、一只汤勺、一双筷子,教幼儿了解“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出门走楼梯,上下楼梯时可以教孩子一边走一边数台阶;菜市场买了水果回家,可招呼宝宝:“快来数一数,看妈妈买了几个?”;打扫卫生,请孩子整理鞋柜,爸爸的鞋放第一层,妈妈的鞋放第二层,宝宝的鞋放第三层,让孩子对序数有所了解。

慢慢地孩子按物点数会了,也能说出总数了,对数与数之间的变化也有了一些印象。

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发现的,他自己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走进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随笔 篇6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看农村新貌, 赏四季风光

许多学生认为农村既没有美丽的公园、漂亮的房子, 也没有名胜古迹, 不留心农村生活环境, 甚至讨厌农村生活。其实, 农村的风景优美, 乡土气息浓厚, 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一年中四季的变化, 农村都较城市明显。在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放眼去观察, 用心去感受, 真切地去体验生活, 发现农村独特的韵味, 仔细观察自然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征。如春天桃花、油菜花开, 香气扑鼻;夏日炎炎, 绿树成荫, 稻谷弯腰;秋风凉爽, 树叶纷飞, 橘树挂灯笼;冬雪飘落, 草儿枯黄, 树头光秃……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 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就地取材, 从平平常常的、平日熟视无睹的事物中, 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 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同时, 也可以避免舍近就远、浪费资源, 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二、采撷童真童趣, 记录玩耍过程

农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好玩好动也是儿童的天性。作为教师, 还应关注农村孩子自身的活动, 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 从他们的游戏活动、日常玩耍等出发, 使学生认识到写自己的生活实际, 作文内容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农村孩子的课余生活远远没有城市孩子那样丰富, 但在周末或者假期中, 他们会三五成群地游戏, 一起玩耍。因此教师有意地布置一些活动题材的作文, 学生乐意写, 也有话可写。通过教师的指导, 在他们的笔下, 野炊、打翻板等一件件趣事被描写得惟妙惟肖;捉迷藏、跳田等古老的儿童游戏又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农村学生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令无数城里学生向往。春天摘桑叶养蚕、采蕨菜, 夏天去河里游泳、捉鱼, 到树上捉知了, 秋天烤红薯, 冬天上山挖冬笋。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觉地关注玩耍嬉戏过程, 了解人物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享受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 捕捉采撷, 让它们作为学生生活的永久记忆, 使之印在脑海里, 记在日记上, 作为今后创作的源泉。

三、采乡俗民风, 感受本土的民风民俗

洞口县广大农村的民俗风情特别丰富, 比如:娶新娘要打伞, 生了孩子发红鸡蛋, 造房子要上梁, 提个火笼搬新家, 每月逢五或逢十在集镇赶场, 三月三用鸟雀草煮蛋吃, 立夏节要吃笋子炒蛋, 清明节扫墓, 端午节吃粽子、抹雄黄、插艾草, 中秋之夜耙毛圈, 腊月里打豆腐、做猪血丸子等。洞口县虽地域不广, 但各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高沙镇的米花、烫皮, 罗溪乡的血肠, 山门镇的包鸭脚, 江口镇的糍粑, 黄桥镇的手工红薯粉等。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因时制宜, 结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作文教学, 将民风民俗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 让学生在浓郁的民俗节日气氛和风俗习惯中, 感受田园牧歌, 体验生活的甜美。品味洞口本土文化的内涵, 不仅可以使他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拓宽视野, 还可以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扯花生、中秋打柚子、立冬种油菜。”这是农村四季特有的谚语。又如, “早晨暗沉沉, 上午晒死人”“月光毛毛, 大水来到”是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前判断天气状况的谚语。再如, “天旱中午不浇水”, 天旱的中午温度很高, 这时候如果给庄稼浇水, 会损害庄稼的根系。学生通过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 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知识含量, 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一举两得。

四、参加劳动实践, 体验农村生活, 注意农村特有的劳动场景

对于当今农民家庭来说, 不少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 受千百年旧思想影响, 年轻的父母往往本着让孩子跳出“农门”的夙愿, 常常制止孩子到田里地头东奔西跑。因此, 许多学生写劳动, 只言片语, 写不具体, 也写不生动。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 学生学习不仅需要自己的脑子去想, 而且要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用嘴说话, 用手操作, 即用自己的身体亲身去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亲身去感悟。教师可结合洞口丘陵地区农忙时特有的农活, 让学生为家人分担劳动重担———打油菜、插秧、薅田、踩打谷机、捆稻草、晒稻谷等;还可以让孩子向农民请教知识等, 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的辛劳, 真正感悟“粒粒皆辛苦”, 从而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通过劳动, 学生可以多角度、多立意地写出“体验文章”, 可以写劳动的过程, 可以写劳动的趣事, 也可以写掌握了某一项劳动技能的体会……

五、捕捉农村生活中有新意、深意的人和事

农村家庭不像城镇那样, 子女一旦成家就搬出另过, 平时各顾各的。农村大家庭生活中的忧心事、趣事、苦事、喜事, 邻里纠纷、市井吵闹、邻里亲情……都是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的本土资源。教师所要做的是让学生在观察中收集这些题材, 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 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大同小异, 感受农家人的纯真美。然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细细回味, 反复琢磨, 写出农村生活中特有的氛围和感受。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一些反映当代农民新思想、新观念、新习俗的题材, 也是值得学生去捕捉的, 如农民致富不忘本、富而思进的风尚, 他们捐资给学校、修桥铺路、帮助贫困户的美德等。如今的农家有了钱, 不仅买彩电、装空调, 还买书、买电脑、上网找资料, 可以让学生摄取这些时尚的画面并写下来, 使其留下美好的记忆, 从而得到情感的熏陶。

六、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积累素材

教师可结合农村本土特点,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特别是要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来丰富习作本土素材。如: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 让孩子们做家庭收入调查……也可根据季节的变换, 选择不同的场地, 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如收割季节, 让他们到稻田里去捡谷穗;秋天到了, 帮助橘农摘橘子……还可让学生观察一种动植物或一处景物, 如鸡、鸭、牛, 路边的枞树, 喜人的油菜等, 由此让学生知道它们也会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本土素材。

活动前, 可对学生的观察和材料收集提出明确要求, 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的。如表1所列;

活动中, 要让学生把观察和收集到的材料记录下来。如表2所示;

活动后写作文时, 要提倡他们自由命题, 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 使作文言之有物, 充分展现学生个性。

总之, 要想让农村学生写出优秀作文, 教师应走出教室, 放宽视野, 拓展渠道, 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与办法, 挖掘生活中的写作资源, 将农村本土文化资源引进小学语文课堂, 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实现“要我写”变“我要写”, 找到提高农村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从而使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秦训刚, 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关心孩子成长的生活故事随笔 篇7

地平线 陈东霞

接过你从学校轨道门递过来的饭盒时,以为吃过饭的你会如刚才准备吃饭时,满心欢喜,可你轻声地说道:“妈,以后,不要再来送饭了,门卫说明天再来让回家写反思。”从戒备森严的门缝上方接过饭盒时,除却不解,更多的是迷惑。

家校虽则仅有300米的距离,一年半的时间,这才是我完整的第二次送饭。高一刚开学时,学校尚许自由出入,规定放学时间,距离较近的家长可以随意进来,午饭时趁着吃饭的间隙,看上孩子几眼。一则补充全面营养,二来可以和孩子说说知心话,了解孩子思想动向。

殊料,等我开始准备送饭之际,学校便全面禁止家长送饭,非但大门口进不得,就连给孩子递过去仍需班主任或者级段长同意。为此,我后悔许久,第一个学月管理松懈之时,为何不趁此多来几趟。而现在只能望门兴叹。

如此,少年和我再也没有动过中午送饭的念头。每每在校忙得团团转之时,竟会将少年忘却。恍然忆起,追悔莫及,会黯然神伤许久。如此反复多次。虽则是心中一小小念头,然不能对少年坦言,恐无形中拉开二者距离,形成不必要的鸿沟。

少年与我,是生命的重现和未来最美好的向往。故我们之间无话不谈,可他偏如我一般,往往是考虑别人多,思虑自己少,委曲求全之事常有。即便这般仍令周围朋友不解,为此少年郁闷许久。一起倾心交谈时,不明所以的他实在不解他人作何感想。

一直以事业为重的我,自幼家境贫困,拼了命地学习,终于走出那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小山村。在感恩中用十二分的努力做着这份工作,唯恐落在别人后面。往往将少年置于一边,继而怠慢。而看到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心中唯有心生羡慕的份儿。

而今的少年,简直就是我的翻版,事事处处总顾及他人感受。但就送饭一事,初始他本不愿意,怕耽误我宝贵的时间,影响上下班,不能很好休息,凡此种种借口无一不是站在我的角度周全考虑。

刚步入这所神圣的殿堂,初始怀着崇敬和敬畏,谨言慎行,唯恐出现点滴闪失。第一天住校,断然向我下达“三大纪律”:1.中途不得到校看他;2.午饭不允许送饭;3.不要无缘无故找老师。高中生早该有独立自主能力,理应独当一面。

起初我照章执行,周围送饭的人再多,终没能打动我分毫。且少年一再叮咛,不可乱了方寸。于是,我们相安无事,他在他的学校学习,我在我的学校工作,唯心中惦念对方而已。

和少年一次无意中交谈始知,他原是和别人一样,也喜家中亲人探视,能感知彼此温暖。悔不该当初定下“三大纪律”,制约彼此。

闻此,我神伤许久,一直在为他人无私付出同时,偏就忽视最需要关爱的他。独自取暖的他又不善于表情达意,于是产生诸多误解。

会考后一日休息,唯恐不过关,很随意问及考题难度如何,不曾想竟触及少年敏感的神经末梢。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便单方面开始,且一发不可收拾。一年多来的委屈和抱怨,如决堤之水一泻千里。且诸多都是其内心真实写照,而我竟置若罔闻。

愧疚加之自责,终使我再不能将全部精力为他人做嫁衣。于是,主动和少年商量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中午时分,在门口等我。

一日时间分割成诸多 篇章,可供自我支配的唯中午吃饭的十分钟。餐厅内四千多名学生蜂拥而至的场景,虽不能亲临,然能想象到此等壮观。飞奔下楼早已成为常态,狼吞虎咽也是习惯,如若不然,定日日迟到,罚站、反思等早已见怪不怪。

十分钟时间不多,然喜在有限的时间,在寒冷的冬日温暖少年些许冰冷的心。

不顾来回奔波之累,安抚好学校一切事宜,中午飞一般往家赶,期许能在12点之时,少年到校门口第一时间看到熟悉的身影。

虽然是家常便饭,然少年特喜欢妈妈的味道。格外用心做好每一道工序,边做饭边思索,陪伴在身边的时间逐日减少,一年半后,再见他那如现在这般,即便隔着大门也能遥遥相望。再入大学校门,只能在夜夜的梦境中相见。

人到中年,人生开始做无尽的减法,身边的人一个个远离,无论哪一个亲人,都在不等的距离中行将走远。于是,格外珍惜现有的幸福,每一个日子都镌刻进深深的记忆中。

和少年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愈发弥足珍贵。这不,越过众人视线,在百千人中一眼看到他,阳光自信、欢欢喜喜从二十多层台阶上蹦蹦跳跳下来。满怀期待,见到大门外等候的妈妈,虽然早有准备,依旧掩饰不住那份难耐的喜悦:“妈!”只一声“妈”,立刻让我眼眶湿润。明明两天前才和他一起走出家门,肩并肩送至育才街实验高中。看他的身影汇入百千人之中,才慢慢挪移回家。

可今日一声“妈”,仿若久违谋面一般,两日来的思念和等待,只能借此刻温热的饭盒一并传递。严严实实的大门,自然不能踏入半步。一个在门里等待,一个在门外张望。门外的母亲,奋力将盛满浓浓爱意的饭盒,高高举起,越过肩膀,超过头顶,踮起脚尖,再高一些,再高些,这样门内的少年能轻轻松松接好,且饭菜安然无恙。

少年小心翼翼地接过,不敢多言半句:“妈。谢谢您!”赶紧回转身前去车棚里吃饭。

傻孩子,都自己家人谢什么呢?妈为你做的远远不够,把那么多的大爱无私播撒给他人,也没几人当面致谢。今日一碗微不足道的饭菜,何以感谢?门外的妈妈,内心波涛翻滚。过去那么多的时日,竟没有前来一次,一直以为少年业已长大,有了飞翔的翅膀,终能展翅翱翔。殊不知,这根扯不断的风筝线一直在妈妈手里,不曾离开分毫。而作为妈妈的她,却甚少过问,愧疚加之自责,潮水般袭来。门外的妈妈于泪眼婆娑中等待这漫长的十分钟。

十分钟后,少年执意不让妈妈再来:“您工作那么忙,我在学校随便吃点就行,不用那么麻烦,我能照顾好自己,您不用担心。”为了不耽误妈妈工作,少年云淡风轻地说道。

第二日,在同一时间,少年依旧看到门外的妈妈,如第一日般接过那暖暖的饭盒,奋力向妈妈点头微笑。此刻的妈妈心中稍许宽慰,即便不言,心照不宣的默契已经在彼此间传递。少年心满意足地递过饭盒时,妈妈已经感受到坚冰逐渐消融。

第三日,妈妈特意做了最拿手的手擀面,12点准时抵达大门口。笑盈盈地找寻阳光率真的少年,比前日更加欢快的步伐戛然在门口停止,还如两日前一般无二,递接饭盒。少年悄无声息离开,寻一无人角落开吃。熟悉的味道还在味蕾未及回味,“明天再看到你在这吃饭,回家写反思。”保安走近少年,恶狠狠地说道。

少年再无心思吃饭,如何向妈妈说起,竟找不出合适和话语。向外传递饭盒时,轻描淡写说:“妈,以后不用再送饭了,学校不允许。”刚才的喜悦,倏忽被失落代替,怎能瞒过门外妈妈的眼神。

冬日暖阳,穿过行道树高大的身躯,斑驳地在街道上肆意流淌,而此时的妈妈却无半点暖意。那句彻骨的话语,一直在耳边回响,“学校不允许······”。学校,不允许,百思不得其解。

走在熟悉的路上,25年前的场景,清晰展现。一年一度决定命运的高考,在距家三百多里的异地拉开帷幕。妈妈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女儿,特意在高考前一天,辗转一天来到学校。

本就不大的宿舍,8人正好,如何安顿妈妈,女孩儿实在没有更多的主意,和班主任路老师商量,没有丝毫犹豫地让其母住在她宽敞的住室,和师母一起。感激的话语从没有说起,然一直在女孩儿和妈妈的内心存留25年,每每思及母校,总能想到暖暖的班主任老师,总也淡不出视线的那所高中大门。

而今,咫尺天涯,唯有站在大门外遥望之,神往之。门里门外两个不能触及的世界,淡漠地矗立在熟悉的一隅之隔的街道上。

你至于我,犹如一扇门,门里门外是两个世界,我在门里,你在门外。门里世界,门外人生。一个人,一扇门,一个寂寞的时辰。

生活随笔:孩子天生爱学习 篇8

看着儿子,将他的车卸了,又认真地装上去。不时地思考,不时地变换尝试,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杰作。想想有时候,要是伸手不请自帮,他还会极力地拒绝。甚至给你大吵大闹,让他失去了自我探索的机会。我不仅感慨,孩子天生就是爱学习的。可为什么让我的学生现在学习如此难呢?

家里的玩具,是儿子做主。怎么玩,我们是随他的主意。你愿意拆卸,不怕它们被玩坏。你有兴趣你就玩,没有感觉就不玩。家里的玩具,最多的就是各种各玩各的车了。可是他们完好的不多,大都被儿子拆开了。有的不能恢复,有的他自己给恢复了。自己有时还有模有样,看看示意图。真像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在工作之前看图纸。别说,他还真有先发现。他的工具被他从图上看出,竟然是电动的。买了好多天了,我都不知道那是电动螺丝刀。今天让他发现了,感兴地不得了,让我给他找电池。

有时吃饭,非要自己吃。不高兴了,就让你喂。我们没有强求,随性而育。爱学习的时候,抓住机会。他感什么兴趣,我们就适时介入。他背数字,我赶紧问他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他能清清楚楚的给我们说出来。一次让我很是惊讶,他竟然和我数字接龙。我只是偶尔一提,咱们数数吧。他一句好,我抓紧开始。竟然接到了一百,这个小家伙,可没有人特意教他。现在偶尔自己就背上了《三字经》,不时唱唱自己学会的儿歌。

他说讲故事,我只要有时间,就会给他讲。读书不是刻意,没有天天给他读书。就是家里他的书到处是,今天他自己竟然说读绘本书。听到这话时,我莫名地感兴。看来我们的投资,没有白费。用老婆的话,养儿子可真不容易。不敢进超市,那次和他去,都是他的花费是第一位的。家里的玩具多得可以开超市了,还是要买。出门得撵着他,不然跑没有了。天气再热说出去玩,咱们也是陪着。只要他需要,我们放下手头工作,马上来。可我说,每次都是一个目标: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正是我们参与他成长的好时机。给他独立探索的机会,还要在他需要的时候,及时跟上。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撒手还需要收手。

孩子天生好学,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才能长久。用孩子好学的黄金时期,引导他们爱上探索,爱上尝试,爱上质疑,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走进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随笔 篇9

1.孩子沮丧的拿着试卷让你签字,你看到分数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劈头盖脸的臭骂孩子一顿,因为,孩子仅仅比上次测试少了几分。

2.疲惫的回到家中,看到老公和儿子的臭袜子随意的扔在沙发上,不问青红皂白的开始向老公和儿子开火,直到看到孩子那惊恐的眼神才善罢甘休。

3.很晚了,孩子依然在灯下笔走如飞,想到承担着给孩子检查作业的重任,又想到放学孩子麻雀一样飞出去玩耍的情景,你开始喋喋不休的数落孩子为什么不把写作业放在第一位,开始批评放学孩子出去玩的时间长,开始埋怨给孩子布置这海量作业的老师。直到孩子再也受不了你的唠叨,和你拍桌子瞪眼,歇斯底里的向你大吼,父子母女关系一度紧张。

其实,仅仅是因为今天你才和朋友炫耀了孩子的成绩,结果回到家就看到不理想的分数,仿佛自己给自己一巴掌,更怕下次朋友再问起孩子的成绩,面子上挂不住;而你不知道的是,这次的测试题目比上次难一点,整体成绩都在下滑。

其实,仅仅是因为今天单位的工作比较忙碌,工作中出现一些错误,被领导训了一顿,委屈无法诉说又不能发作,心情烦躁的你回到家里借故就把老公和儿子臭骂一顿,发泄了自己的坏脾气;而你不知道在你进门前,老公才带着儿子洗过脚、刷过牙,还没有来得及收拾沙发。

其实,仅仅是因为下午你和朋友约好,晚上要一起看电影或者聊天,孩子作业的推迟完成不过是影响了你与朋友的约定;而你不知道你所认为的孩子放学后出去玩耍的时间,其实是孩子和朋友一起去看望生病的同学。

当初,每个孩子都在我们的祝福中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是我们期盼而来的天使,而不是生活中的出气筒。当我们失去理智、愤怒的用世界上所有恶毒的词汇肆无忌惮的攻击自己孩子的时候,请别忘了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童年的记忆,如同一道道伤疤,真是深入肌肤、刻骨铭心,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或许,看到成绩的你,在感觉自己的暴风雨来临之前,可以来几次深呼吸,询问孩子退步的理由,共同找出错误的题目,来一次深入的探讨。

或许,心情不好的你完全可以晚点儿回家,独自坐在幽静的咖啡厅里,让幽暗的灯光和轻缓的音乐平复一下自己心情的不美好;或者干脆回到家中,拉着老公走进卧室,趴在老公的肩头大哭一场,发泄心中的委屈。

或许,看到孩子作业成山的你,可以提前告知朋友,取消当晚约会;约会时间短的情况下,也可以先和朋友约会,回到家中再检查孩子的作业,也不失为是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孩子,不是生活中的出气筒。不能因为孩子的弱小,我们就披着“都是为你好”的外衣冠冕堂皇的欺负、甚至打骂他们。生活中应该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最优雅的容颜迎接孩子每一句亲切的呼唤;在自己河东狮吼的前一瞬间,更要会克制并问自己:孩子娇弱的心灵能不能抵得过这样的胁迫教育?

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错、也一定让他犯错,有一句话说的好:“小时候不犯错,长大之后要么是庸才,要么大错不断”。当孩子出现或大或小错误的时候,为人父、为人母的我们,应该时时、处处用坦然、宽容的态度去接纳孩子犯下的错误,给孩子一个祥和、温馨的家庭教育氛围,更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在或平坦或泥泞的人生道路上毫不犹豫、坚定稳妥的走下去。

走进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随笔 篇10

教师一定要用平常心、细心、耐心、信心、会心真诚与学生沟通,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必须学会倾听,不仅要做一个仁者,拥有宽广的胸襟,撒播爱的种子;做一个哲人,指引理性的思考,将孩子引向至真、至善、至美;更要做一个诗人,倾听花开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心田。

一、倾听——触动孩子的心。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倾听作为沟通过程中最有效的武器,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怎样辅助学生、引导学生,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呢?我们必须要学会倾听,去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孩子的心声,用倾听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1.“走进”必先“走近”(1)走下讲台

教师站在讲台前上课,往往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相反,如果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朝他们微微一笑,摸摸孩子的头,抚抚孩子的肩,学生会觉得你非常亲切。这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平时活动中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走下讲台,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淡化师生之间的绝对距离,教师要置身于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当中,穿梭在学生的课桌之间,浸润学生的心怀脑际。(2)平等相待

学生不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就是因为师生不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我们时常见到的师生谈话是,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像审讯似的。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的人格,乐意做他的朋友,并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这样,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让你真正去倾听他们的心声。(3)有你有我

多出些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一起玩、一起聊,与学生无拘束、近距离的接触,在随意的攀谈中、在留心的观察中、在轻松的交流中,师生之间语言的障碍扫除了,心灵的篱笆拆掉了,感觉亲切了,隔膜消解了。尽最大的努力感其所感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悟其所悟。我们要以尊重学生、平等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教师。2.“走近”还须“留心”(1)和而不同

我们老师在看待学生时,既要承认同一性,也要正确面对差异性,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学生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为人处事不一样很正常。老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差异中追求统一与和谐,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但教师毕竟不同于学生,因为教师的责在教导,因此教师走近学生一定要表现出长者的风度、智者的才华和能者的水平。人们常说:看其行,知其意。我们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从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来中去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心理。(2)多和学生交流

老师要定期不定期和学生一起交流,和学生讨论班级中的大小事。比如:优生对差生歧视、孩子分派玩耍等等。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孩子的思想动态,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这样便于教师抓住孩子的内心实际想法。

二、倾听——碰撞孩子的心。1.做个“知心朋友”,倾吐心声。

我现在任教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既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也是他们的班主任。班级上有小部分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和我的沟通并不存在问题,经常会把自己的事情和我分享,但是班级中大部分孩子还是存在不愿意与人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因此我就采取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班级、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用“写写心里话”的方式写出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我能更有针对性地改正和引导。2.做个忠实的“听众”,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的交流中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困惑的焦点、理解力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

三、倾听——叩开孩子的心扉。1.耐心倾听

有的老师,当学生和他说话的时候,不是看报纸,就是批改作业,甚至还和别的老师窃窃私语,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的老师一听学生说话,就心烦,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说上几句,他就不耐烦地打断,然后批评教训一通。如此,学生有了心里话,宁可憋在心里,也不会找他去说。因此,教师要想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里,就必须要把学生说的“事”当一回事。专注而耐心地倾听。

2.为其支招

当学生向我们倾诉烦恼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听了之。作为老师和过来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烦恼,我们都曾有过。因此,我们要将心比心,真诚地为他们支招,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烦恼与苦闷。

走进孩子的生活幼儿教师随笔 篇11

在超市见过一个衣衫褴褛的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手上些许是玩了泥巴,黑黑的。小孩子去碰摆在架子上的毛绒玩具,妈妈见到了,就打了孩子的手。也许是力度大了点,小孩子强忍着泪水。母亲蹲下来,擦了擦小孩的脸蛋,这时,小孩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指着小熊样子的毛绒玩具说。妈妈轻轻的对他说,不可以要,因为很贵。小孩说那我想要那个小的。妈妈说,不可以,太贵了,我们不能要。小孩无奈的点点头。看到他们买了一点大米,和一点打折的蔬菜离开,我感到有点无奈。小孩子因为家里穷,所以即使有喜欢的东西,但也知道自己买不起,所以选择放弃。

这让我想起一次在餐馆里吃饭,老板是一个很实在的人,老板娘也很勤奋,店里很干净。所以我经常会来这家餐馆吃饭,有一次记得很清楚,中午老板的孩子放学回家吃中饭,活蹦乱跳的跑到收银台对妈妈说:我要买一盒彩笔,妈妈你要给我12块钱。

妈妈说:我为什么要给你12块钱呀

小孩说:因为我学习要用啊!

妈妈说:你的学习为的是你自己,我不能给你?

小孩子的脸上笑容消失了。无趣的打算离开,可是妈妈说:那你要争取呀?

于是,小孩子尝试着变着花样,撒娇的嚷着妈妈给我钱,妈妈说没用。

小孩子说:我会听话。

见妈妈没有表示,又拿来扇子给妈妈扇风,可是妈妈任然没有表示。小孩子想了想,跑开了,从橱柜里拿出未有剥壳的豆子,剥了一小碗,然后又跑去洗碗,几十只碗来回洗了三遍,然后跑去对妈妈说,你要表示表示哦!一旁吃饭的客人都停下筷子,竖着耳朵听着。

妈妈于是从钱包中给了他12块钱,对他说,累吗?小孩子擦汗说,不累。说完,就蹦蹦跳跳的拿着书包去学校了。

对比前面那个孩子,这个餐馆的老板的孩子其实更能明白,想要就该争取。撒娇没用,但并没有放弃,转而给妈妈扇扇子,但是仍然没有讨到好处,最后,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了报酬,得到自己想要的。

第一个母亲说的话:是因为太贵,买不起,所以放弃。

殊不知孩子其实就在心里种下,不能得到的,就应该放弃。长大后会觉得喜欢只是一种存在,但不会争取,因为没有尝试过,如何去获得!只知道,标签上写着不属于你。

第二个母亲说的.话:想要吗?你该学会付出,去争取你想要的。

孩子也明白了,对喜欢的东西,一味地不付出行动,等着别人帮忙获取,是行不通的。关键,还要想办法争取。

孩子是教师的镜子教育随笔 篇12

孩子是教师的镜子教育随笔

飞飞是一个活泼的女孩儿,班里开展玩具博览会的主题活动。飞飞带来的玩具数量、品种之多今其他小朋友惊叹。平日里如果小朋友和飞飞想同时玩同一个玩具,他就会让小朋友先玩,等小朋友玩了几分钟之后,她再去进行协商;班里饲养了金鱼和小乌龟,飞飞不管是不是值日生都会在活动的间隙来照料小动物,从喂食到换水,都一丝不苟。在老师和小朋友的`心目中,飞飞是个懂事、友好、慷慨、有责任心的孩子。

一个周日的下午,在超市里,我与飞飞不期而遇。在我的左前方,飞飞正和妈妈斗智斗勇呢!只见他蹲在购物车里,任凭妈妈怎么说就是不肯下来。妈妈说:“超市不让你这么大的孩子再坐购物车了,一会儿保安该说咱们了!”飞飞不理妈妈,把头掉了过去,将屁股朝向妈妈。妈妈又说:“你这么大的个子占了这么多地儿,买的东西都放不下了!”双双指了指脚下的空隙说:“那不是地儿吗?”妈妈着急地说:“下次不带你来了!”飞飞竟然用两只手扶住购物车的两边,在车里蹲着跳了起来,弄得车子吱吱吱地直叫唤。越叫唤,飞飞越兴奋。妈妈赶紧安抚道:“好了,好了,别闹了,咱们买巧克力去。”妈妈推着仍然在车中乱蹦的飞飞向巧克力专柜走去……望着这对远去的母子,我心中感慨不已。幼儿园里那个乖巧懂事的飞飞哪去了?真的很难将二者联系起来啊!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需要多少钱》教案下一篇:公司信息宣传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