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早期阅读优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精选4篇)
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准备:课件、磁带、录音机。
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难点: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
2、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方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你能猜猜故事里会讲些什么吗?
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二、欣赏故事
1、听故事,观看ppt1、2、3
(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怎么办呢?)
——这位奶奶有个非常大的本领是什么呀?
——可奶奶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听故事,观看ppt4
(老奶奶决定把一个个故事——谁就会讲故事了。)
——奶奶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来吃,谁会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3、出示松鼠卡片,观看ppt5、6、7。
(吱吱吱、吱吱吱,——一个劲儿地叫“吱吱吱’’’’’’’”)
——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
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讲不出来
——接下来来还会有谁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4、出示狐狸卡片,观看ppt8、9、10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一个劲儿叫:“哩哩哩„„”
——谁来了?小狐狸来干什么,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
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5、观看ppt11
(接着,又来了百灵鸟、小白兔和小猴子,他们吃了粽子有了故事可是也不会说,怎么办呢?)
——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幼儿讨论)
6、观看ppt12、13
(小松鼠,小狐狸——扔下竹篮拼命逃。)
——动物们找到了谁?
——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啊?(因为小动物们一高兴就冲了上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
7、观看ppt14、15、16
(糟糕!——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
——小姑娘吓跑了,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引来?(动物们用蘑菇引来了小姑娘)
8、观看ppt17、18、19、20
(美丽的小姑娘——那个也是故事呦)
——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发生了什么事?
——小姑娘告别老奶奶、小动物们的时候怎么说的呢?
三、结合ppt,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四、活动延伸:配对游戏《它爱吃什么》
目标:了解动物们爱吃的食物。
玩法:
设计意图
《粽子里的故事》讲述了老奶奶将故事包进粽子,并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找到一个小姑娘来吃粽子、讲故事的过程。故事篇幅不长,非常适合大班的孩子进行阅读。《粽子里的故事》这个绘本,蕴涵着有许多的教学目标:故事本身的内容可以让孩子理解,粽子是怎么做出来可以让孩子了解等等,但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借助这个绘本让孩子学习如何倾听,这正是现在孩子所缺少的品质。结合大班正在开展“我是中国娃”的主题背景,适时的开展这个阅读活动,帮助孩子们从粽子里发现故事,从故事中获得乐趣,提升幼儿听的能力激发幼儿愿意听、愿意说的愿望。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
活动过程
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
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
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播放PPT,欣赏故事)
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
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
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
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还能请谁来帮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3、倾听、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她在干什么?
(PPT9):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们的邀请成功了么?
(PPT10、11):小动物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t: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继续听故事。(倾听故事结尾)
t:老奶奶不但请小动物、小姑娘吃粽子,还要请我们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个游戏(藏在粽子里):
1、打开粽子一,游戏:听话。
要求:幼儿仔细倾听老师的提问并回答问题。
2、打开粽子二,游戏:接龙。
(1)“词语接龙”要求:幼儿用两个字或三个字的词接龙,前一词的词尾是下一词的词首。
(2)“句子接龙”要求:用许多词说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将前一人的话重复一遍再接下去。
3、打开粽子三,游戏:悄悄话。
要求:老师在幼儿耳边说一句故事中的话让幼儿传话。
☆在玩语言游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和培养仔细听认真想的好习惯。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幼儿吃粽子)
1、教师操作故事盒,幼儿讲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以幼儿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动中来,使孩子有讲述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活动准备:PPT、粽子。活动过程:
一、引入:(出示PPT)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故事呢?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二、欣赏故事
1、出示故事名字《粽子里的故事》
师:吃过粽子吗?什么味道的?(豆沙、肉、蛋黄)
2、简单讲述吃粽子的来历。
3、分段观看PPT,欣赏故事,(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提问:
1、那怎么办呢?
2、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5、继续欣赏故事(老奶奶采来一把箬叶——谁就能讲出有趣的故事来。)师: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6、猜猜谁会来吃粽子? 出示松鼠图片:
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 出示狐狸图片:
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
7、继续欣赏故事(接着——只好摇摇头。)
小结: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
三、“吃”粽子
1、师:想去奶奶的小屋吃粽子讲故事吗?老师带来的粽子也很神奇,先来吃吃老师带来的粽子,讲讲老师粽子里的故事。
2、出示粽子一:听话
师:谁听见了奶奶用了哪两样东西包粽子?(青青的叶子、白白的米)
3、出示粽子二:接龙
玩词语、数字接龙游戏。
3、出示粽子三:悄悄话
玩传悄悄话的游戏。(轻轻讲,用心听)
四、继续欣赏故事(小松鼠,小狐狸——她一定把这些故事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听。)小结:粽子里面藏了很多故事,小女孩吃了粽子,把故事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听。
四、延伸
师:孩子们,你们的奶奶会包粽子吗?请奶奶把故事包到粽子里,你们吃了,肚子里有故事好来讲给小朋友听。
课后反思:《粽子里的故事》是应彩云老师设计的一节大班语言活动,活动充分展示了老师在语言活动中非常巧妙的环节设计、提问策略,活动过程中也充斥着老师的实践性智慧。因此,活动实施下来,总体感觉,效果非常好,活动很顺利,幼儿非常喜欢并投入。
2、活动过程中,不但使幼儿能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体验了欣赏故事的愉悦,而且,也使每个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获得了经验的提升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倾听的重要,在游戏中会倾听、会清楚表达。
2、体验听故事—吃粽子—做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三个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语:
——来我们看,欧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 是关于谁的?(一个小朋友,狐狸,松鼠,还有粽子)小朋友们,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什么?(没错,就是粽子里的故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的呢?(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吃粽子的日子)
——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恩,红枣/肉/荔枝味道的粽子味道真的很好,你呢)对,##粽子的味道还真不错,不过孩子们现在我们的粽子里头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味道也有各种各样的对吗?今天的粽子里头包着些什么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粽子里的故事》
(二)阅读与理解故事 ①播放PPT,随音乐讲故事
故事:在一个森林里,有 一个小屋,小屋里住着一个老奶奶,老奶奶看见过许多事情,所以心里有了许多故事。可是,不幸的是有一天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等他病好了之后他已经不能大声的讲故事。所以奶奶就来到了河边,他采了青青的叶子,回到家又用了白白的米。老奶奶用青青的叶子和白白的米包粽子。每包一个粽子都要在里头讲一个故事。她心里想,谁吃了粽子谁就可以讲故事。老奶奶包好了粽子。森林里的动物朋友都来了,他们都想吃粽子。讲故事。关键性提问:
——可是,老奶奶会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小朋友们,你 想 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我想请小白兔/小狐狸/松鼠/小鸟来吃粽子讲故事)说得真好,小白兔/小猴子还真的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他一蹦一跳/窜上窜下的讲不出故事,你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我想请小狐狸/松鼠/小鸟来吃粽子讲故事)小狐狸还真的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他哩哩哩哩的讲不出故事,小朋友们,想一下你到底应该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
(请我们小朋友来吃粽子)对,应该请小朋友来吃,为什么要请小朋友吃粽子?(对,因为小朋友会说话,会讲故事)
奶奶还真的要去找一个朋友来吃粽子讲故事,是一个女孩,可就在找这个朋友的时候----------我们都会讲故事吗?会
——你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你是看/听来的,所以你有故事是因为看看来的,你眼睛很亮,还有呢?你的故事是哪里来的,除了看之外,故事还可以怎么来?----那么是听来的)——你会讲故事要会听,也要会看,是吧?你们想不想去奶奶的小屋里面吃粽子讲故事?想不想去?
----不过想吃奶奶的粽子先来吃吃欧老师的粽子,看看你们有没有讲故事的本领,才可以去奶奶的森林小屋吃粽子讲故事。先来吃吃我的粽子,怎么样?
那我们来讲讲这几个粽子里的事,先讲哪一个?(那我们从第一个开始)“听话”游戏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看看这里面要我们讲什么事?
什么事?(听话)哦,这是个认字的小朋友,听话,就是看看小朋友听的本领大不大,有谁听出来了,刚刚故事里说奶奶用了什么来包粽子(叶子和米,说得准确吗?)那你可以去吃粽子
好,还想听吗?(好)听仔细哦,我说了什么,耳朵灵不灵,开始了(下雨了,沙沙沙,美妙极了)我说什么了? 有人反对吗?他说得对吗
你可以去吃粽子,还想听吗?(想)再来一个,听仔细了,我开始了(下雨了,沙沙沙,叮叮叮,美妙极了)
好玩吧?我们来看看第二个粽子里的事情,好吗?(好)“接龙”游戏
来,吃吧吃吧,--说什么?(吃了粽子讲故事)
这是什么?(小熊)小熊身上有两个字,认字的小朋友把这两个字念出来(接龙)怎么接龙呢?(对,一个接一个)现在接什么呢,听仔细,我说一个词,你也跟着接一个词,我现在说小熊,你接下去,熊什么?(熊猫,猫什么----)你们都有本领,都可以去奶奶那吃粽子
我们现在换一种,还是接龙,刚才是接一个词,现在要接一个句子了,说一件事,接什么呢,我现在第一句话是:小熊走在马路上,走在马路上怎么了呢,接下去----(你可以去吃粽子,重复后)怎么了?谁能接下去-------过渡语言:好了,后面的事我们慢慢的再接下去,你看,我们大班的孩子还真的可以去奶奶那,去吃粽子讲故事,你们还真有本事 悄悄话”游戏
这是第二个粽子里的事,我们来说说第三个粽子里的事,说什么?(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看看这里面要我们讲什么事? 说的什么?(悄悄话),就是说悄悄话你们会吗?那做个样子,给老师看看,做样子,在旁边小朋友耳边做出这样一个动作,对,这就是说悄悄话,来,谁上来说悄悄话?----说一句悄悄话,一个一个传哦,在他耳边说悄悄话
说什么?(摘葡萄)哦,我们班去奶奶小屋里的人还多得是呢,你们来吗?(来)就在座位上来,从谁开始,好,从你开始,你们都加入吗,开始了,悄悄地哦
是什么?(我爱你)静静心就能听到我爱你,这样的悄悄话,要用心听的,好了,小朋友们,我们大班的孩子还真的有本领都可以去奶奶的森林小屋去吃粽子,讲故事,不过,我们到森林里来看看,这个小女孩有没有去呢
(五)、继续讲故事。
小女孩来到了森林里采蘑菇,走着走着,他来到了森林小屋前,奶奶站在门口笑眯眯地朝她招手,好像在说:来吧来吧,请你吃粽子。吃了粽子可以讲故事。女孩坐在那吃粽子,吃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肚子里有了一个有一个的故事,她就告诉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小动物们觉得美妙极了。可是,小女孩觉得还不够。她还要把这些故事讲给幼儿园的小伙伴听。于是,他告别了森林里的奶奶和小动物们回自己的幼儿园去了。)
【大班语言早期阅读优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优质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11-05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梦》及教学反思10-02
故事乌鸦喝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01-22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感受中国汉字》及教学反思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