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产业园规划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0日 【字体: 大 中 小】 概念:
农业生态园也称农业休闲园,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 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 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现今农业生态园面临的问题:1)园区 定位不清晰,盲目追求“大而全”缺乏拳头产品与核心竞争力,对旅客吸引力不强;2)农业生态化不强,很多园区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盈利,很难实现 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3)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园区功能不明确、产品单
一、旅游资源利用率低。服务范围:
生态农业产业规划
生态农业产业园规划
产业园招商引资
生态农业产业招商培训 指导思想
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
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
1、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
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 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 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 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科普教育功能区
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 循知识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 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2、生态园中其他规划
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 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 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 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2~2 m。
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 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 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园区绿化设计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 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 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 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 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
案例:海南太阳能农业生态园项目
背景介绍:该项目属于光伏综合农业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亿元,占地1000亩。
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近日发布了《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将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要, 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更大力度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 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的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 农产品加工项目, 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根据申报指南,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对象, 主要是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项目主要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业产业园、循环模式
循环农业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和策略,是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1]。循环农业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为基本原理,借助生态经济等技术手段,融合可持续循环经济与产业链延伸理论,将环境质量提升与农业经济增长为目标,是把农业相关的经济活动和农业系统内的资源协调配置有机组织起来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2]。
1.循环农业模式体系及其产业链构成
循环农业模式体系由农业产业链网络形成,即农业各产业之间形成以物质为纽带的共生耦合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各产业主体在不同区域的空间分布。农业产业链的组织方式,即农民与企业、市场之间建立的农工商一体化组织形式,以及同经济实体之间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3]。
产业链是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联系,并根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所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4],一个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由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业废弃物无害化产业——种植业组成[4]。通过农业循环体系,使废弃物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新洲万亩蔬菜种植产业园规划案例分析
2.1规划区概况
规划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具体用地范围包括凤凰镇、三店街街道办事处,规划区总面积998公顷,主要沿106国道沿线分布,形成南北长约7.7千米,东西宽约2.6千米的农业种植产业带。
规划区呈平原地势,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49~24.2m(黄海高程,下同)。土壤为潮沙土,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宜于农作物生长。目前以种植蔬菜为主,兼种葡萄、苹果、梨等水果。
2.2规划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循环农业理论为指导、以企业为主体,围绕“菜篮子”生产、都市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主要内容,保障武汉市蔬菜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打造循环农业产业链。
2.3规划原则
2.3.1产业化经营
强化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使蔬菜种苗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经营环节等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推进蔬菜产业的安全、优质、高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2农业循环模式构建
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在规划区的山地丘陵地区发展“种—养”循环经济模式,达到节约资源、减废治污、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果。
2.3.3综合发展、突出特色
规划区以蔬菜生产加工产业链为主导,配套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农产品贸易物流,同时融合智慧乡村建设,农业休闲观光,构建一业为主,多业并存的综合示范发展区。
2.4规划目标
产业园形成沿106国道沿线农业生产发展轴为主线,以蔬菜为主导产业,将园区建设成融生产、生活、生态循环利用、农业科技、产地销售、物流、信息化功能完善、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
2.3规划布局
2.3.1规划结构
园区的规划结构式一轴、两廊、三片区。
一轴:沿106国道沿线形成的蔬菜种植业生产发展轴;
两廊:左廊:以106国道左侧及凤凰镇镇区以北丘陵带构成的生态防护廊;右廊:以举水河右岸及106国道右侧沿线形成的生态防护廊;
三片区:以村庄为界限形成北部片区、中部片区、南部片区等三个片区
2.3.2功能分区
规划结合园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状况,将项目区分为四大功能区:新洲高效设施蔬菜种植区、新洲山地丘陵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研发区、新洲乡村大市场。
(1)新洲高效设施蔬菜种植区
设施蔬菜种植区705公顷,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为快生类、甘蓝类、根茎类、加工菜、佐料菜、水生菜等,其中以快生类蔬菜种植为主。基地种植面积为10578亩,设施大棚面积为7404.6亩(按照基地面积的70%计算),设施蔬菜每亩平均产量按照5800kg计算,基地的设施蔬菜产量为42946吨/年,价格按照3.0元/kg计算,
项目区设施蔬菜可实现总产值12883万元。同时在设施蔬菜种植区内设置以下可供游客体验的项目。
有机蔬菜采摘园:占地面积7公顷,利用规划区的设施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水果供游客采摘,主要种植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蔬菜品种,满足游客蔬菜采摘的需求。
儿童趣味采摘园:占地面积1.4公顷,利用设施大棚进行外立面改造,形成城堡造型设施大棚,种植各种造型奇异的水果蔬菜。设置瓜果蔬菜长廊。同时在园区设置蔬菜雕塑小品,体验农业趣味王国。
农耕文化体验园:占地面积4.9公顷,建筑面积400m2.将农耕器具按照历史时间进行展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同时在园区设置踩水车、推石磨、推石碾、摸鱼、捉虾农耕趣味体验活动。
2.3.2新洲山地丘陵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区
丘陵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区198公顷,利用山地丘陵地区种植菌草为项目周边地区畜禽养殖区、项目区内水产养殖业的提供饲料,同时在规划区内建立沼气综合利用中心,处理养殖区产生的粪便、蔬菜种植园的“菜垃圾”,利用粪便产生的“沼渣、沼液”等蔬菜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实现产业的循环发展。
水产养殖基地:占地面积60公顷,利用规划区北部现有水域进行水产养殖,采用混养的养殖模式,主要养殖品种有桂鱼、杆鱼、草鱼、边鱼等鱼类。
nlc202309041648
菌草种植基地:占地面积30公顷,利用规划区北部现有的山地丘陵种植菌草,使植物—菌物—动物三物对资源的利用形成多次循环转化,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大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实现共赢。
林果种植基地:占地面积72公顷,利用规划区内山地丘陵种植经济林木和水果品种,种植以葡萄、草莓、猕猴桃、桃等为主,满足周边市场的及采摘的需要。
沼气综合利用中心:占地面积4.0公顷。设置沼气综合利用中心处理畜禽的粪便,减少污染,同时可以用产生沼气生产高效有机肥,供设施蔬菜基地使用,形成循环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3农业科技研发区
农业科技研发区44公顷,在三店街建设农业科技研发区,满足规划区内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建设专家大院、研发基地、农民培训学校、校企合作研发基地、种苗培育基地等项目,带动企业发展,带动新农村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充分利用主要以湖北省内的科研院校,搭建高层次专家流动平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形成高层次专家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规范性制度和良好机制,更好地服务企业。
2.3.3农新洲乡村大市场
新洲乡村大市场51公顷。在三店街和柳溪村建设新洲乡村大市场,主要有以下项目组成。
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占地面积17.8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进行脱水蔬菜、速冻蔬菜、腌制蔬菜等不同品种的蔬菜深加工,同时还可以进行水产品、畜禽产品等农副产品的加工。
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占地面积2.0公顷,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主要对园区及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农副产品进行安全检测。
中南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0公顷,主要作为基地乃至中部地区综合性农副产品集散地。市场下设粮油副、干货、蔬菜、家禽、水果、冷冻等多个交易区。
3.产业园区循环模式
3.1沼气综合利用模式
采取“种—养—沼—肥”的循环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形成良性生态循环模式。设施蔬菜种植,菌草种植为养殖业奠定物质基础;养殖场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同时生产沼渣沼液,开发优质有机肥,用于作物生产。
3.2林下立体种养殖模式
在林下种草就地放养鸡、鸭、鹅,通过饲料供给和粪肥还田等过程使林业与养殖业有机地串联起来,使物质和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
3.3池塘牧渔循环农业模式
池塘边建立鸭棚,在池塘中养鱼,同时利用一定大小的池塘水面围养鸭子。在这个系统中,鱼塘为鸭子提供了天然的生活场所,鸭子可以捕食浮游生物。同时鸭子的粪便可为池塘中的鱼提供一定数量的饵料。鸭子的活动还可
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改善水体生态环境,进而促进鱼类的生长与品质提高。
3.4产业链体系
园区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市场,积极掌握市场动态。同时在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延长农业产业链。
设施农业的菜垃圾及丘陵岗地的菌草,为规划区的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提供饲料;通过沼气综合利用将畜禽的粪便及菜垃圾等废弃物消化,转化为沼渣、沼液和沼气产品,其中沼渣、沼液做为高效有机肥还田到蔬菜种植业里面去,沼气可以用来做为燃气,供周边居民和项目区内游客使用。
4.结论与讨论
将循环农业理论贯穿于新洲万亩农业产业园规划中,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规划区从生产、生态、生活三个层次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体系,规划区内从“农业生产种植、农业养殖、再进入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大流通和农业综合服务”,产业链体系相对完整。规划区特别设置了山地丘陵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区,为循环农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通过各产业之间的循环规划区的绿色有机蔬菜、有机畜禽及水产品等产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市场竞争力强。同时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促进产业园综合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推动当地特色产品的发展,积极打造高附加值的产业循环经济链。循环农业模式将不同产业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减少了交易成本,加快了物流速度,增加了净收益。
参考文献:
[1]李力,韩丽媛. 基于能源-经济-环境DEA分析的我国工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5):93~95.
[2] 循环农业模式指导下的产业园区规划-以温汤镇农业产业园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2(4):5-8,36
[3]循环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2年(2),36-40,51
[4]吴金明,邵昶.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 中国工业经济,2006(4):36~43.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生产加工加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部和财政部建立推进协调机制,成立以农业部部长和财政部部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农业部和财政部通过联合评审在2017年6月和9月分别公布了第一批11个、第二批3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条件
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应达到以下条件:
1.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主导产业为本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本省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上下游连接紧密,产业间关联度强,原则上数量为1—2个,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的发展要求,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已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并经所在地县级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明确了产业园发展布局和区域范围。产业园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一二三产业板块已经形成,且相对集中、联系紧密。产业园专项规划与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格局。
3.建设水平区域领先。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高标准农田占比较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园区建设主导力量。
4.绿色发展成效突出。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一控两减三基本” 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绿色食品认证比重较高。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5.带动农民作用显著。产业园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原则上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30%。
6.政策支持措施有力。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政策含金量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7.组织管理健全完善。产业园运行管理机制有活力,方式有创新,有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和开发运行机制。政府引导有力,多企业、多主体建设产业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形成了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对地方申请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符合上述条件的,可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任务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应重点围绕以下任务开展建设:
1.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设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原料生产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贫困地区要突出搞好产业扶贫,将产业园建设成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平台。
2.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建设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3.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构建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4.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搭建一批创业见习、创客服务平台,降低创业风险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将产业园打造为新型经营主体“双创”的孵化区。
目
录
一、现状基础„„„„„„„„„„„„„„„„„„„„„5
(一)国际农机产业现状„„„„„„„„„„„„„„„„.5
(二)国内农机产业现状„„„„„„„„„„„„„„„„.6
(三)杨凌农机产业现状„„„„„„„„„.„„„„„„„6
二、环境形势„„„„„„„„„„„„„„„„„„„„„7
(一)面临机遇„„„„„„„„„„„„„„„„„„„„.8
(二)面临挑战„„„„„„„„„„„„„„„„„„„„.8
三、思路目标„„„„„„„„„„„„„„„„„„„„„9
(一)发展思路„„„„„„„„„„„„„„„„„„„„.9
(二)基本原则„„„„„„„„„„„„„„„„„„„„.9
(三)目标体系„„„„„„„„„„„„„„„„„„„„10
(四)功能分区„„„„„„„„„„„„„„„„„„„„11
四、重点产业„„„„„„„„„„„„„„„„„„„„..12
(一)积极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12
(二)大力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业„„„„„„„„„„„„„15
五、重点任务„„„„„„„„„„„„„„„„„„„„„15
(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发展合力„„„„„„„„„„„15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名优企业 „.„„„„„„„.16
(三)加速产业集聚,构建专业化园区„„„„„„„„„„17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农机产业竞争力„„„„„.1
(五)有序推进农机市场建设,切实增强农机产业公共服务能.18
(六)大力推进农机产业国际合作„„„„„„„„„„„„18
六、实施步骤„„„„„„„„„„„„„„„„„„„„.18
(一)启动发展期(2011年——2012年)„„„„„„„„„.19
(二)加速发展期(2013年至2015年)„„„„„„„„„19
(三)规模形成期(2016年——2020年)„„„„„„„„20
七、政策保障„„„„„„„„„„„„„„„„„„„„„20
(一)财税政策„„„„„„„„„„„„„„„„„„„„20
(二)金融政策„„„„„„„„„„„„„„„„„„„„21
(三)其它政策„„„„„„„„„„„„„„„„„„„„21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加快推进农机产业发展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的现实需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科资源丰
富,抢抓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机遇,发展壮大农机产业,是建设陕西涉农工业发展战略高地,提
升农机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
展的意见》、《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
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制订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规划主体范围
为杨凌工业园孟阳路以北区域,园区规划总面积11.42平方公里,一期建设2.46平方公里。
一、现状基础
(一)国际农机产业现状
目前,世界农机市场一直处于稳步发展态势。在国际市场上,美国迪尔、凯斯纽荷兰、美国爱
科公司三家全球最大的农机公司占据着世界农机市场份额的1/3。迪尔公司,扎根深美国市场,占据北美农机市场份额的50%左右,在我国黑龙江、天津、北京、河南、宁波等地建立基地,主
要生产25-135马力的拖拉机、76-203马力的联合收割机。凯斯纽荷兰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大的
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之一,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打捆机的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凯斯纽荷兰公
司总部设在美国,年销售额在160亿美元以上。凯斯纽荷兰公司目前在我国推广的农业机械品牌
主要为凯斯(CASE IH)和纽荷兰(NEW HOLLAND)两个品牌。凯斯纽荷兰公司在我国已经投资建立
了哈尔滨纽荷兰拖拉机有限公司、凯斯纽荷兰机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纽荷兰农业机
械有限公司等。爱科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农机生产、设计、分销厂家之一,总部位于美国乔治亚
洲顿卢斯市。爱科集团农机产品销售世界140多个国家。目前,爱科集团在我国新疆乌鲁木齐、奎屯、伊犁、喀什、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北安及广西都设有农机备件库及维修人员和车
辆。爱科集团以海斯顿品牌、弗格森品牌、凯斯品牌服务于广大农村、农场,赢得了用户的广
泛赞誉。
另外,国外其他主要农机企业还有德国雷肯、克拉斯、日本洋马农机、久保田、井关农机、3 韩
国东洋农机、大同、以色列耐特菲姆、拉合喜等等。国外农机产品主要集中在拖拉机、联合收
割机、农机具等大型农业机械方面,目前国外大部分农机企业都已经进入了我国市场。
(二)国内农机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机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农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总量指标已经迈入世界前
列。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838亿元,是2006年的两倍多,一大批龙
头骨干企业茁长成长,其中,中国一拖是拖拉机行业代表;福田雷沃是收割机行业代表;东风
农机是旋耕机行业代表;农哈哈是播种机行业代表;富来威是插秧机行业代表等。目前,我国
主要农机产品呈现区域专业化分布特征(表1)。
表1:
我国主要农机产品区域分布
区
域 主要农机产品
东北地区 水稻机插、玉米机收、深松整地机械
华北地区 玉米花生收获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和农业航空机械;
长江中下游 水稻育插秧机械、油菜直播机械和联合收割机、园艺机械等
南方低矮丘陵区 甘蔗、茶业、林果收获机械及畜牧养殖机械;
西南丘陵山区 粮油作物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中小型耕种收割机植保机械
黄土高原及西北地区 玉米马铃薯棉花等作物及草业生产机械、抗旱节水机械
(三)杨凌农机产业现状
我省农机产业整体发展滞后,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2010年,全省农机产值实现产值6.9亿元,仅占全国的0.24%。为了加快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发展,2011年,省政府第五次常务
会议决定在杨凌建设“杨凌农业机械产业园”。示范区农机产业资源现状如下: ——农机企业。示范区农机企业主要有杨凌秦川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杨凌金叶烘干设备有
限公司、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杨凌秦川未来新材料有限公司、杨凌三田机械有限
公司等。其中,杨凌秦川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品种最齐全、规模较
大的厂家之一。2010年秦川节水公司实现产值3500万元。杨凌金叶烘干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
产烤烟房及相关设备,2010年金叶公司实现产值7319万元。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长
期从事节水灌溉工程和设施农业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相关产品研发,2010年公司销售收入
超过1000万元。杨凌秦川未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环保建材、室内外建筑型材、汽车
内饰件的研究、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技术的咨询服务。近年来秦川集团研究院和秦川未来公司塑
机研究所联合研发了木塑复合新材料(WPC),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取得突破进展。杨凌三田
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机械改造、销售、维修、保养等服务于一体的服务公司。
——农机市场。杨凌农机市场是一所设计先进、功能齐全、国内一流的农机超市。目前,农机
市场占地42亩,建设有农机展示区、农机交易区、农机体验区、农机具配件及维修交易中心、商务办公五大功能分区,截止2010年底,杨凌农机市场已经入住企业100余户,农机市场年均交
易额超过1亿元。
——农科资源。示范区农科教资源相对丰富,驻地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实力较强。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是一所专业从事农业机械化学院。学院设有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 5 站,农业工、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
程、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博士硕士点,是国内农业机械研究综合实
力较强的高等院校之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是专业从事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电气
自动化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的院校,技术实力在国内同类院系中处于领
先地位。
总体上,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制造资源较少,农机产业园建设发展面临的
困难较大;另一方面,杨凌示范区农科资源丰富,体制机制优势突出,农机产业后发优势突出。
二、环境形势
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面临许多风险挑战,需要科学分析,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才能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面临机遇
1、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市场对适用性、智能化、精准化、多功能、高效率的保护性耕作、复式作业、精细农业机械产品需求空间将更为广阔。
2、国务院、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购置和更新农机具补贴政策以及农机减免税政策,大
大提升了农机市场购买力,增强了农机企业发展后劲,为农机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氛围。
3、杨凌示范区丰富的农科资源优势,以及省部共建体制机制优势,农机产业“赶超发展”的环
境条件较为优越。
(二)面临挑战
1、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机企业巨头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山东、河南、广东、四川等省
份农机产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增强,使得农机产业发展项目、人才、市场等要素争夺更为激烈。
2、农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农机产品功能、性能、质量和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
更高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所需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越来越高,投资风
险在不断增大。
3、示范区农机产业基础薄弱,资金缺口较大,农机产业园建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艰巨。
三、思路目标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重要的黄金期,围绕全省工业规划及示范区十二
五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农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国际化、产业化、集团化为目标,大力
引进技术先进、竞争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推进农机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突破
发展。积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清洁植保、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相关加工配套业、金融、物流及中介服务业,努力打造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农
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
心、国际合作中心,加快构建农机大市场、大服务、大品牌,到2015年,初步建成面向西部干
旱半干旱地区规模较大的农业机械产业园,辐射带动陕西农机产业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化推进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产
业快速发展。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引导、政策导向和协调服务,扶持龙头企业、主导产品、关
键技术突破发展,迅速壮大主导产业规模。
——坚持承接产业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体制、技术优势,积极承接优势农机企
业和产品,实现技术和生产本地化。统筹科教资源,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积极发展适用先进新型的农机具,开发研制“精、深、细”加工
成套设备,促进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发展。
——坚持发展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相结合。立足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节能环
保、园林园艺、植保清洁、农产品深加工、设施农业机械,满足全省及周边区域农业以及农艺
需求。积极发展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维修保养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农机产业与
农业、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注重突破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引导产业向园集中,大 力支持专业园区内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加大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构建主导产业引领,配套产业
支撑的现代农机产业体系。
(三)目标体系
——规模实力。到2015年,规划投入30亿元,确保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加快现代农机产业园支
撑平台和农机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农机产业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其中农机制造业销售收
入达到50亿元,物流、信息及其中介服务业实现收入30亿元。
——企业规模。广泛采用现代制造技术,推动农机产业升级。初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
企业集团3户,聚集一批专业化农机具及零部件配套企业,培育形成节能环保、园艺植保、设施
农业机械等优势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平台,推进新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
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企业技术中心3个。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
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四)功能分区
按照“功能完善、集约发展、分区布局”的原则,重点打造“一个基地、五个中心”功能分区
。即:一个基地:农机产品制造基地。五个中心:农机展销交易中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
心、实用人才培养中心、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国际合作中心。
农机产品制造基地。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农机制造企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园林园艺、植 9 保
清洁、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装备制造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快速发展。
农机展销交易中心。依托杨凌农高会品牌展会优势,以“展示成果、扩大交流、推动合作、促
进发展”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展销中心,交流展示各类农业机械、运输机械、动力机
械、农用工程机械及农田水利施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机械、园林机械、食品加工
和包装机械等。
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中心。加大实施农业机械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筹集并管理农机科技开发基
金,资助和组织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推广。开拓农机科技市场,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发展技术贸易。建立农机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合作交流。
实用人才培养中心。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新型农机具、农艺种植、经营管理技能知识培训。加
强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提高培训能力和办学水平。
农机售后服务与区域维修中心。坚持技术推广和维修服务并举,切实抓好新机具、新产品、新
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同时,注重农机售后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
社为主体,农机大户为骨干,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协会、农机中介组织为补充,多种组织
形式并存、高效便捷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机产、供、销、售后服务网络体系。
国际合作中心。建设农机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积极争取国际农机巨头企业来杨凌设立办事处、研发中心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争取国际项目合作。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管理、服务
经验,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组织引导竞争优势的技术和机具出口创汇。
四、重点产业
结合全省及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基础和国内外新型农机产业发展趋势,示范区农机产业园重点
产业定位如下:
(一)积极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
农业节能环保机械。围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要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农用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种肥药精准施用装备、农作物秸秆
储运机械、新型节水机械,加强耕地、水、肥、药、种等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和防
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专栏1:农业节能环保机械
主导产品。节能型降温和升温设备;温室大棚内安全高效低毒低污染植保机械化设备;微灌、微喷灌设备;节能与能源多元化利用设备;秸秆粉碎还田装备;行走式节水灌溉复式作业机具
;移动式卷管喷灌技术与装备;膜下滴灌技术与装备;复合材料农业大棚;雨量记录仪、便携
式农业环境监测仪、小型打捆机、废旧塑料造粒机、智能一体化水资源控制器、节水型灌溉塑
料储运桶、吸污车等。
国内外主要企业。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东维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阳机械科技有 限公司、山东省曲阜市圣鑫机械厂、江苏省灌溉防尘工程公司、河南省东方机械公司、缙云山
石机械厂、神农企业集团、科斯特(厦门)节水设备公司、张家港市金水机械公司、山东顺发吸
污车制造有限公司、天津晶瑞丰灌溉科技有限公司等。
园林园艺机械。围绕都市园林、园艺建设,重点引进和生产现代化、智能化、精细化园艺机械
设施,创建名牌产品,实施产业化经营,发挥规模效益。
专栏2:园林园艺机械
主导产品。园林剪刀、花卉工具、园林机具(草坪修剪机、割灌割草机、绿篱修剪机、油锯、水泵、打孔机、起草皮机、打药机及各款园林工具)、草坪养护机械、温室环境自动监测控制
设备。
国内外主要企业:美国迪尔公司、瑞典富士华全能、美国美特达、美国草蜢、日本爱丽斯、美
国老熊、瑞典百固、意大利好玛克、日本丸山;绿友集团、浙江利欧股份、林海股份、杭州园
林机械厂、江苏沃得集团、山东华盛中天集团、武义中基园林、深圳绿华环保、石家庄绿欣园
林机械等。
清洁植保机械。满足现代农业、园林园艺不同种类、不同生态以及不同自然条件下清洁、植保、安全生产需求,重点发展高效植保通用机具、清洗设备。
专栏3:清洁植保机械
主导产品。人力(手动)植保机械、畜力植保机械、小动力植保机械、拖拉机配套植保机械、自走式植保机械、航空植保机械、精量低污染施药机械、超低量或防滴式低量雾化装置、清洗
机械、吸尘设备等。
国内外主要企业。北京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临沂四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卫士植
保机械有限公司、浙江今飞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西北林业机械、泉州中侨汽配公司、河南大农
机械公司、华辉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总公司等。
农产品加工机械。重点围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发展新型农机具、农产品在线检测控制
设备及现代物流成套设备。
专栏4:农产品加工机械
主导产品。粮食加工机械、谷物干燥设备、油料加工机械、棉花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种
子清选机械、种子处理设备、制淀粉和粉丝的成套设备、瓜果类洗涤分级机械、豆制品加工机
械、果品加工机械、烟草调制设备、发酵和酿造设备以及乳制品加工机械、种子活性卫生安全
检测仪器等。
国内外主要企业。大连瑞威有机农产品有限公司、科农环宇(北京)机械技术研究院、上海一
喜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博斯特(上海)有限公司、济南宏大科创机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鲁曹 13 高
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东方纸箱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星火包装机械公司等。
设施农业机械。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及土壤环境,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与设施农
业的特殊农艺紧密结合,有重点、有步骤地研制开发性能先进、功能实用、价格适中、坚固耐
用和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设施农业需要的系列化成套作业机械。
专栏5:设施农业机械
主导产品。温室卷帘机械、温室开窗通风机械、温室耕整地机械、蔬菜播种机械、氧化碳气肥
增施器、温室病害防治机械、控温机械设施、灌溉机械设施。
国内外主要企业:山东绿园温室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第二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寿光市中通农业
机械设施有限公司、成都温室大棚设施工程公司等。
(二)大力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业
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1、培育发展现代农机具驱动桥、变速箱、底盘、焊架结构、钣金覆盖件、箱体铸件、冲压件、液压件、齿轮、轴承、轮胎等部件加工业。
2、加快发展金融、物流及其他中介服务业,推进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服务等市场建设,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
五、重点任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示范区农机产业超长发展。
(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建立杨凌示范区农机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省工信厅主要领导担任,省农
业厅(农机局)、省水利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及相关省级部门业务主管领导参加。联席会议
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制定园区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促进政策,加强相关部门在项目
审批、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园区建设、资金支持、进口设备、农机补贴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工信部门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农机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做好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安全监理等工作;农业部门加强农
艺与农机相互融合的研究,将机械作业的适应性作为农作物种植模式推广的重要依据;水利部
门做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机械设备,积
极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发展改革部门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基本建设投资;财
政部门落实扶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资金,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项目实
施的监管;科技部门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科研开发支持力度;质监部门加强农机产品
质量监管;工商部门加强农机市场管理;商务部门加强对农机对外合作交流和商务贸易的指导
;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部门督促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机信贷、保险业务;加强同中
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联系沟通,充分分享农 15 机
产业协会渠道资源,促进示范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名优企业
充分发挥杨凌农高会知名品牌,综合运用政府采购、购置补贴和投资补助等方式,通过兴办合
作园区,设立农机4S店,培训农机专业人才的形式,引进国内外名优农机企业集团,积极推进
区内农机企业与名优企业合作,加大农业机械企业传统工艺和设备改造,开发高技术含量、高
附加值且适销对路的产品。
(三)推进产业集聚,构建专业化园区
全面启动示范区农机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招商
引资规划,明确园区建设发展定位、产业重点及招商引资策略。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机
项目和企业向园区集中,构建农机专业化园区。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生成、重大项目引入科学化运作机制,成立园区经营发展公司,大力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及各种公用配套设施建设。
(四)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农机产业竞争力
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发动机、传动、电控、液压等核心部件研发,增强农机产业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围绕科研手段和条件改善,提升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
开发、试验试制能力;围绕科研机制创新,支持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依 16 托
优势农机企业和科研院所,抓紧建设重点农机产品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动力机械、配套机具研发制造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凝聚优
秀人才,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积极开展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农机零部
件的检测和可靠性分析,规范新产品和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机研
究学科建设,强化农机工程基础教育。完善农机培训体系,利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农机制造
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
(五)有序推进农机市场建设,切实增强农机产业公共服务能力
有效整合农机市场资源,建设一流农机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和农机交易大市场。合理布局,建设
依托杨凌农机销售服务中心,通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辐射周边
市县的农机销售服务网络体系。科学制定农机销售企业市场准入规范,引导农机销售企业有序
竞争。强化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监管,建立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监理装备和基层队伍建设,提升安全使用监管能力,进一步规范农机
作业、维修服务,加强农机试验、推广鉴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完善推广目录管理办法,组织开
展在用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强化对财政补贴农机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完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网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建立健全联结服务组织和农 17 机
大户,功能齐全、服务优良、高效共享的农业机械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
(六)大力推进农机产业国际合作交流
鼓励具有实力的农机企业与国外合作开发和建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研
究开发能力;通过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生产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引进、消
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园林、植保、设施农业机械及现代农机具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积极
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项目,扩大优势农机产品出口;加大领军人
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提高农机产品开发、制造和
管理水平。
六、实施步骤
为了确保示范区农机产业园总体目标任务的实现,分步推进实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启动发展期(2011年—2012年)
全面启动示范区农机产业园规划制定工作,做好园区范围划定、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完
善园区基础设施及各种公用设施,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密切跟踪研究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爱科集团、日本久保田公司、瑞典富士华全能、美国美特达、美国草蜢、日本爱丽斯、美国
老熊、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江苏沃得集团、山东福田公司等农机企业近期对外投资动向,力争
大项目、大企业入驻园区。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引进中小农机企业入驻。初步实现园区建设有 投入、有形象、有企业、有增量。策划启动陕西省农机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单位、销售服务中
心整合工作,依托示范区现农机产业园,探索推进陕西农机装备企业集团组建工作。
(二)加速发展期(2013年至2015年)
加快推进示范区农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基地五中心”功能区初步建成,大力推进
农机产业园定点、定向招商,到2015年力争入区企业30户以上,园区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
。企业优化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具备条件的农机企业完善上市前期准备;完成杨凌及周边市县
农机销售服务中心、农机维修服务网络站点建设。推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技术中
心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三)规模形成期(2016年—2020年)
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进展,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关键产品形成生产能力,研
发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组织结构明显优化,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园
区可持续发展动力和潜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亿元,节能环保、园
林园艺、清洁植保、设施农业领域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配套率显著提高,优势农机产业集群
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农机研发、生产、销售及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机产业园。
七、政策保障
围绕示范区农机产业园发展总体目标任务,加强配套政策体系建设,营造农机产业发展良好环
境。
(一)财税政策
制定《杨凌农机产业园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指南》(2011-2015年)。依据指南,在全省工业发
展各类专项资金中,给予重点支持;对从省外、国外引进并建成投产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亿元
以上的农机制造项目,按照引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在省应用技
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将农机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攻关项目予以优先支持;进一
步加大农机补贴额度,在杨凌农机市场已有的补贴基础上,每年增加相应补贴额度,吸引更多 的农机企业入驻园区;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机产业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公共平台建设
。全面落实国家增值税转型、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减轻农机企业税费负担。
(二)投融资政策
积极引导和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企业贷款力度,在符合条件的县区设立各类法人金融机
构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按照上年末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量给予奖励。将为园区中小企
业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纳入全省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奖励试点范围;组织搞好各类
银企对接活动,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设;研究组建
主要开展农机融资服务的金融租赁公司。
(三)其它政策
对园区内新建农机产业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调整、土地调剂使用、环评等开通绿色通道;园
区新建、扩建项目除国务院、省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外,不再征收其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出资扶持的农机采购项目、已办和新办农机合作社,在
一、项目背景
1、区域概况
早在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政府就提出了“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概念,将昆明和曲靖的16个县市区连片建成绿色经济示范带,引领全省绿色经济和高原特色农业大发展。2013年,滇中产业新区正式成立,马龙县抓住列入滇中产业新区(东区)规划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科学规划,主动融入,努力建设成为昆曲绿色经济带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中康体休闲度假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产业园、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现代临空物流园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区域图
2、产业概况
近年来,马龙县步入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加速过渡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进程,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启动建设旧县和马过河片区、巩固提升小寨和东光片区、强势推进轻工产业园区和仓储物流园区”的思路,合理布局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项目所在地位于马过河生物资源片区,交通便利,与凤龙湾及野花沟两大旅游风景区相邻,随着片区旅游度假产业及绿色农业的兴起,重型工业逐渐被取代,轻型工业、绿色农业成为片区发展的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马龙县产业布局
二、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云南马龙县马过河镇,面积1336.52亩,其中生产区建设用地241.72余亩,项目地块原为国营机械厂用地,1997年搬迁后土地一直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由于以前为国有军工企业用地,已经过成熟开发,地块处于熟地状态,并且在废弃之后遗存大量生产用房,具备良好的工业开发条件。项目投资公司收购该地块1198亩后,依据曲靖市及马龙县的发展规划,并整合周边相关旅游度假资源,计划建设本项目,通过集聚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充分推进片区绿色产业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项目区域规划
三、项目亮点
1、生态资源丰富
项目所在地马龙县生态环境良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04%,全县共有大小河流7条,水资源总量达7.67亿立方米。特别是项目所在地马过河生物资源片区土地肥沃、面积广阔、地表水丰富、地下水纯净、地势结构合理,并且与与凤龙湾旅游度假区相邻,整个区域空气清新,植被茂盛,有利于发展各类农业产业项目。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区域植被
2、产业基础良好
马龙县是昆曲地区传统工业强县,工业园区始建于2000年,规划修编面积78平方公里,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为“一园四片”,即:小寨循环经济片区、东光冶金机械片区、旧县建材物流片区、马过河生物资源片区。周边工业配套已趋齐全,适合规模化的农业发展。马龙县被纳入滇中产业新区后,着力引进国际国内农产品加工的大集团、大企业,推进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实施,全力打造“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大力提升农业开发综合效益,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马龙小寨工业园区
3、科研合作广泛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投资公司历年来主营绿色食品生产与生态旅游项目,在旗下项目中与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农业产业方面合作了众多项目,推动了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了全区农业产业的档次和水平。园区的建立,也必将为彼此多领域合作提供广阔空间和平台。
云南农业大学
四、项目定位
项目以“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为驱动引擎,带动“农业种植推广、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体验”三驾马车的共同发展,同时以“现代农业”为主题,打造集“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科技研发”、“怀旧旅游体验”、“农产品深加工”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五、产业链规划
1、上游产业链
项目以“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为驱动引擎,带动“农业种植推广、农副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体验”三驾马车的共同发展,同时以“现代农业”为主题,打造集“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科技研发”、“怀旧旅游体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于一体的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特色农业之茶园
特色农业之黄西红柿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2、下游产业链
在以农业技术为基础的农业示范区的带动下,在园区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升级中,大量的产能需求将被释放,除园区实现自己的三产业联动外,园区年加工30万吨的产能,更有利于刺激周边旧县物流仓储片区,小寨循环经济片区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让片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物流仓储区
3、产业链补充:第三产业
依托于马过河旅游片区的大量客流,园区以特色的农业观光体验和怀旧旅游体验形成景区的有效补充,为游客创造一个全新的、主题化的游憩场所,不仅为园期带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马过河旅游业的重要补充。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特色农业观光体验区
六、项目功能布局
结合食品产业园的发展诉求和当地的地方特色、基础产业等,规划形成“一体六翼”的总体发展格局。
一体:农业科技旅游综合体 六翼:
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农业科技为基础打造大型绿色农业示范园;产品深加工示范区--以绿色食品产业为基础着力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业科技孵化园--增强园区高科技含量,为园区农业技术科研基地;创意示范区--利用老旧厂房改造为LOFT创意空间,为园区拓展产业;生态旅游区--以农业生态为主体,集成公园和酒店的休憩片区;配套服务区--以满足园区生活配套功能为主,形成服务生活社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项目功能布局图
七、项目规划(一)现代农业示范区
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园区门户位置,是由农业示范园和农庄度假园组成的综合型生产区,同时对游客形成农业观光度假体验服务,是一个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科技主题示范区。建设项目包括:农业科技主题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农庄、种植园和养殖园。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业科技主题馆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民专业合作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生态农庄
种植示范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养殖示范区
(二)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区
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区是整个园区唯一的轻型工业区,从事绿色食品、纯天然生物制品的加工、包装,包括加工区和展销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农产品深加工示范区规划图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花果香精产业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医疗保健产业
(三)创意示范区
创意示范区,让老旧厂房焕发创意新活力。建设项目包括创意工厂,餐饮、商业,画廊和剧院等。
创意示范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创意工厂
餐饮区
(四)科技孵化区
科技孵化区既与生产区稍有隔离,是园区软实力核心所在。建设项目包括专家楼,教育培训中心,产品认证中心和研发中心等。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科技孵化区规划图
专家楼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研发中心
(五)生态旅游区
生态旅游区以生态公园为主体,以旅游接待功能为主,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农业生态休闲度假胜地。建设项目包括生态采摘园,休闲花海和接待中心。
生态旅游区规划图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草莓采摘园
休闲花海
(六)配套服务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配套服务区为人口凝聚区,提供园区所需的生活、居住配套。建设项目包括多层住宅、餐厅和活动中心。
配套服务区规划图
多层住宅居住区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活动中心
八、投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建设。
首期计划投资5亿元: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老旧厂房改造,及公园内道路修葺、草坪铺设、以及各类雕塑和灯光景观的建设,预计2017年前完成。
二期投入10亿元:主要用于园区企业及科研院所引进、人才引进、新建设施和设备建造等,预计2020年前完成。
九、前瞻服务
前瞻产业研究院通过深度访问、实地调研及与项目运营主体公司的深度配合,在对项目区域概况及产业概况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挖掘项目亮点,进行项目的总体定位、产业链设计、园区发展规划实施、重点功能区及重点项目的策划、投资建设规划等。
李长友说, 近年来, 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队伍不断健全, 兽医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加强, 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初步建立, 以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在此基础上, 农业部根据动物疫病发生流行规律, 进一步研究实践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控战略规划。
二是分病种制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计划。
三是建立科学的动物防疫决策机制。
四是不断完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制度。
【国家农业产业园规划】推荐阅读:
湖南省2016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10-31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介绍10-03
深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06-06
农业开发产业规划11-10
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12-21
2018农业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2-19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求11-04
农业产业农业发展论文11-21
农业产业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