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格培养(通用10篇)
一、什么是性格?
所谓性格,就是指人个性特征,也就是每个人的处世态度和方法。首先我们知道生性和习性这个概念,生性就是与生俱来的,习性就是后天养成的。比如说猫会爬树,喜欢捉老鼠,这就是它的天性。猫作为宠物,经过训练后,它可以自己上厕所,这个就是习性。
人类是比较高级的生物,尤其是文明社会,人类生下来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知识、道德等教育。因此,对人来说,他的天性保留的就比较少,习性所占的比例就比较多。因此,人们常说,三分天性,七分养成。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这个意思。要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性格,就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培养。
二、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人与生俱有的一种先天素质,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气质对儿童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气质,了解儿童气质,有利于家长、老师对儿童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每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和方法是不同的,有的温和,有的粗暴,有的简单直接,有的拐弯抹角,有的刚强果断,有的懦弱迟疑,有的开朗,有的孤僻,有的宽厚,有的自私,有的顺从,有的执拗……
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性格的,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有不同的特点。比如饥饿,孩子往往会哭,但哭的不同,有的哭得很厉害,有的哭一会儿就不哭了。经过研究,人们发现孩子有不同的气质,于是心理学家就把他分为顺从型、执拗型、启动缓慢型和中间型。测定儿童气质分不同年龄阶段进行,0~1岁,1~3岁,3~7岁。
三、如何评估儿童的气质?
以问卷的形式,测评气质的9个维度。
1、活动水平:这孩子每天动的多还是静的?哭的时候有没有手舞足蹈?坐车老实吗?等。
2、节律性:是不是到时候就饿、到时候就睡?大便有没有规律?等。
3、趋避性:怕不怕火?胆子大不大?怕生人吗?等。
4、适应性:到一个新地方会几天睡不好吗?
5、反应强度:脾气大不大?任不任性?如果孩子抢了他的玩具是不是一定要抢回来?等。
6、情绪本质:情绪稳定吗?游戏配合吗?打不打人?等。
7、坚持性:喜欢看电视吗?喜欢看图画书吗?给他个笔会拿很久吗?等。
8、注意分散度?讲故事有没有东张西望?等。
9、反应阈:如果心情不好会持续几天吗?等。
测试的结果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但有一个范围,如果偏离太远,就要矫正。
气质只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划分,并没有好与坏。比如执拗的孩子,在学习上往往表现为执着,顺从的孩子有的是因为比较乖,也可能有时智商低,等。
四、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儿童的气质是不同的,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气质会发生转变。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知道你孩子的气质,从大体分型,看看他属于哪一类型,是顺从呢,还是执拗?是启动缓慢,还是中间型?具体分布在九个维度上他的适应能力如何?注意有没
有分散?好不好学习?好静还是好动?运动能力如何?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才能指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每种性格都往往是双向的,比如执拗的人往往坚韧,顺从的人往往缺少主见。
0~3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些不良遭遇,如打击、虐待、伤害、贫穷、侮辱、陷害、埋怨等,会在他心理上留下阴影。
一般说来,0~6岁主要发展性格,6~12岁主要道德养成,12~18岁是理想的养成和荣辱感的形成。三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道德的养成,好与坏,每个家长评判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比如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对偷东西这个问题,家长会说不好,而小偷家长就会说好。
五,性格的养成1、了解气质,了解孩子的智商、情商、感觉统合检查、注意力测试、生活方式问卷。
2、制定计划,性格上的优缺点、期望性格,顺势而为,设定靶行为,如定力、耐力、果断、谦让、创造力、独立、勤于动脑动手、决策力、执行、毅力、勇敢、适应、责任、表现、沟通,接受失败,正视挫折,培养协作精神。例,孩子顺从,没主见,胆小,做事没效率,没脾气。
3、引导式教育方法,如诱导,针对性,情景等。
4、注意把教育纳入24小时的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睡觉、洗脸、厕所、更衣、出行、回家、访亲等。
5、赞赏,表扬,鼓励的重要性。
6、大表扬小批评。
7、批评要婉转,家长不可以发脾气。
8、行为疗法可简单概括为:行为——强化——性格,行为——忽略——消失。
9、正向强化,负向强化。
10、身教胜于言传。
11、道德观培养。
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决定论 (Psychic Determinism) 中就认为所有心理和行为反应 (症状) 都是由早期经验决定的[1]。在心理学家关于先天与教养的深入研究中, 也得出了“几乎所有的复杂行为都是由个体的生物遗传和个人经验共同创造的”, 由此, 经验决定了人实现自我潜能的方式, 特别是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
在婴幼儿时期, 父母、长辈、保姆、幼教老师都将承担儿童教育的角色, 婴儿也从他们的行为、言谈和处理事物的方式中了解世界、认知社会, 因此, 在与婴儿接触过程中大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尤为重要。这其中, 父母无疑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父母在婴儿出生前就有必要考虑:你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你希望你的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在这个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只有先把这个问题考虑清楚了, 才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感到茫然, 这个明确的认识也将引导你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人际沟通
婴儿0-3岁是性格形成的时期, 最容易受被父母或保姆的态度所影响。如果宝宝的父母总是充满爱心和激情地关注爱护婴儿, 他们长大后会比较活跃, 积极乐观, 对人信任。反之, 如果在缺少紧密的和充满爱意的关系中成长, 则会影响儿童的身体、智力和情感的发育, 长大后会变得孤僻冷漠、消极悲观、充满怀疑。
这些人生初期的感受不仅为孩子基本信任感的形成打下基础, 还会影响他们未来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当婴儿认为他的父母是爱他的, 可以随时给他依靠时, 孩子就能欣然面对成长的挑战, 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当天生的探索精神和父母恰当的爱护相互作用, 孩子就会成长为聪明、能干、善于交流而且充满爱心的人。
二、建立自尊
在儿童早期教育的过程中,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尊, 避免过分的溺爱及夸奖使孩子养成自满的心理习惯。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
培养自尊、避免自满的方法:
1、建立孩子的自信
当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 所有一切对他都是陌生的, 他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和技巧来应对, 在这个过程中, 家长要帮助孩子处理好实际及情感上所遇到的问题, 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帮助婴儿建立自信心。同时, 还要让他们相信, 所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并将他真实的表现告诉他, 并在他需要时提供帮助。
2、适度客观的赞赏
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给予表扬和赞美, 认为这样会促进儿童的发展, 但往往这样, 如果一旦对孩子提出批评, 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 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因此, 这样不会促进孩子的独立, 反而会使他们形成对赞扬及关注的欲望, 并变得自满。正确的做法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和鼓励, 当孩子遇到困难及疑惑时, 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在培养孩子自尊的过程中, 始终如一的严格要求比空洞的表扬更有用。
3、避免过分的责备和贬低
在现实生活中, 也有一些父母望子成龙, 在教育的过程中, 使用“大棒”策略, 希望能塑一名才华横溢的孩子。但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过早的强迫孩子取得成功, 很可能事与愿违, 不但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 过多的责备与贬低也会使儿童失去自信心, 变得自悲及不爱与人交流。
4、关爱
在父母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 要给孩子一种令人愉悦的关爱及发自内心的赞赏, 父母要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即不能过份溺爱, 也不能对孩子过分苛求、态度冷淡。
5、彼此尊重
与此同时, 还要教会孩子在与人沟通时要彼此尊重, 即要尊重自已, 也要尊重周围的人和物。
三、约束
孩子需要关爱也需要约束。
约束的真正目的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准则, 以便长大后能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让孩子明白, 什么样的行为才能让别人接受, 为什么要让别人接受, 但决不能损害他的自尊心及乐观精神。
不同的性格的父母喜欢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孩子, 有的喜欢用严厉的方式, 有的喜欢用随和的方式, 但不管哪种方式, 在遇到重要的事情上, 一定要态度坚决。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 就会使孩子变得骄横和难以相处, 并变得更难管教。
在日常教育中, 很多家长喜欢用打屁股的方式教育孩子, 但大多数专家不同意这种观点, 认为这样会使孩子觉得:比自己高大的人无论对错都有权利管教他, 这样在他长大后, 也会存在教训别人的想法。那么在现实生活中, 如何使用非体罚的方式教育孩子呢?其实在婴儿期许多儿童的做法都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并无恶意, 比如:抓东西、打人等等, 这时父母可以告诉他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并把婴儿放在一个单独的空间或区域内, 这样婴儿就会明白这些行为不但得不到关注, 反而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综上所述, 早期教育对儿童性格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做好早期培养, 才能让孩子成长为人格健全、性格乐观, 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社会成员。
摘要:儿童早期教育对儿童性格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论述了早期教育对儿童在人际沟通、建立自尊、约束三个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并强调了家长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角色及重要性。
关键词:早期教育,性格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个性缺陷 软弱 怯懦 矫措施治
性格软弱主要是以胆怯和懦弱为特征的一种个性缺陷。怯懦的儿童主要表现为胆小怕事,进取心差,意志薄弱,遇事好退缩,害怕别人讥笑或伤害,人际关系比较冷漠。怯懦性格的形成,究其原因可谓复杂多样,既有主要因素,亦有次要因素。但就其影响程度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因素:
家庭方面
家长的不良暗示
少年儿童由于年纪小,辨别能力差,正处在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格和个性尚未定型,行为模仿性极强,往往相信成年人说的都是对的。例如每当闪电打雷时,妈妈就惊慌地把孩子搂在怀里,孩子从妈妈惊慌恐惧的眼神和闪电环境中学会了害怕闪电打雷,从而以后一遇到闪电打雷就觉得惊恐害怕。
家长的过度保护和娇惯
由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当前我国有一部分人率先致富起来,家庭条件较为优越,加上目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此孩子往往便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子女过于关心溺爱,过于袒护娇惯,从衣食住行到生活方方面面,凡事都越俎代庖,从不让孩子动手操劳。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形成一种极强的依赖心理。一方面,孩子动手能力差;另一方面,孩子难以有独立的机会。很难适应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
家长的过分专制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往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影响。在我国一些地方有的家长,由于自己读书少,素质低,不懂儿童身心发展有关的规律。对孩子进行教养时,教法简单而粗暴,专制而蛮横。当孩子不听话或犯错误时,只会运用训斥,责难,巴掌,拳头等手段去让孩子屈服来达到教育目的。比如有一家长叫孩子洗完一碟碗捧入橱房时,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烂了。家长马上把孩子痛斥一吨,接着便是狠揍。象此类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长生活中我们没少见,专家指出如此做法很容易导致儿童恐惧,自卑,好退缩,和内向等不良个性的形成。
学校教育方面
儿童入学后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過,学校教育对他们身心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其中学校对他们施加的各种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因素。而导致儿童怯懦性格的形成又主要与以下因素直接相关:1.部分学校办学思想不明确,没有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唯分数第一、智育第一、考试第一,从而轻视对学生心理、道德、身体、劳动等方面素质的培养。2.部分教师素质差。在学校有的教师由于缺乏教育专业最基本的知识与素养,在教法上往往落后而简单、粗暴而蛮横,或采取讽刺、挖苦和其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侮辱学生的人格和尊严,造成学生人格发展上的障碍。
对儿童软弱性格的矫治,笔者认为一方面应着重于对儿童意志和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应改变家长的教养方法和学校的办学条件及提高教师的素质。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进行。
动培养孩子手和办事能力
作为孩子的父母或长辈,在日常生活中应支持怯懦的儿童大胆做事,或者多交代一些较为困难的工作要他们完成。比如:买盐油浆醋啦,洗衣啦,打扫卫生啦,整理被帐衣服啦------当他们遇到困难想打退堂鼓时,家长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和鞭策,使其从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能力及自信心。假如一切由父母包办,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极强的依赖心理,办事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胆小怕事。
培养孩子的说话和社交能力
心理学家曾指出1—6岁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言语的习得与其日常生活的环境和父母教导及其主体模仿活动息息相关。为此,作为孩子的师长或父母就应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引导孩子多说话;另一方面鼓励儿童大胆说话,尤其是在陌生人和权威人士面前,父母应给孩子一个讲话的机会,让其表达意见,提高其说话能力。
另外,很多孩子习惯于同自己熟悉的人呆在一起,而当与陌生的人打交道时,往往带有一种潜在的惧怕。为止,作为孩子的父母亲和长辈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怯懦儿童与社会与他人多打交道,从而培养其社交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如班集体活动,少先队活动,夏令营活动等,使其在活动中会学与陌生人相处,学会与陌生人打交道,从而提高其社交能力。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
俗话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更何况是尚未懂事的孩子。孩子们犯错误是难免的,犯了错误以后也往往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所以作为的父母及教师就应该正确对待,正确教育和引导。当孩子犯了错误,首先应该分析是有意识犯的,还是无意识犯的。对孩子有意识的错误应该严肃指出,使其认识错位的危害性,并提出改正的严格要求。对孩子无意识的错误,则不必责备,只要说清楚道理,使其认识错误,以后注意就行了。象上文所述孩子打烂碗一事,这位家长就应该了解孩子是怎么摔倒的,摔伤了没有,然后教育他走路要小心,说明碎瓷片要是碰在手上,头上,那是很危险的。孩子便自然会乐意接受。假如孩子一做错了事,就大声训斥或施加拳脚,作为孩子是很难接受的,如此做法更容易导致孩子怯懦性格的形成。
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校教育应切实明确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必须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更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指明了方向。学校教育只有只有严格执行并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政策,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
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
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经常吵架,不关心孩子。在这种环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有的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
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不幸发生特大地震.举国上下不遗余力地救灾.灾区人民坚强地自救互助,令人震撼地诠释着人性关怀的精髓。汶川地震给灾区儿童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灾区的重建任重道远。受灾儿童是弱势中的弱势群体.如何以帮助他们重建积极自我和幸福感.不仅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哲理命题。文章从政府、学校教育、社会三种角色给出了一些建议来更好的重建灾区儿童的精神花园。
关键词:灾区儿童;心理性格;政府;学校教育;社会;精神家园
引言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意外碰到三个小孩儿,黄凤丽、于红健、王凡,后来我们拉着他们过来我们租的房间坐坐,后来每个人给了一些从学校爱心超市带过去的衣服。他们一开始就一直没有笑容,也不说话,后来我们努力给他们逗着好玩儿,后来终于笑了,但还是不说话,其中于红健还突然说生活空虚,无聊,没意思。但听到他说出这三个词的时候,我们一阵震惊,一个小男孩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怎么会觉得空虚,无聊,生活没意思呢。晚上我们叫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儿没有一起吃,总是躲在那个小角落里面。当三个无声的面孔在我们面前定相,当“空虚”、“无聊”、“没意思”深深刺痛我们的双耳,当那个小孩儿卷曲的身体在我们眼帘深深刻印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了灾区儿童的心理性格问题的严重性了,同时也意识到了我们整个社会还要做的还很多。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使数万孩子的家园损毁、校舍坍塌,平时十分熟悉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学习环境顷刻间荡然无存。我们必须看到,重大灾害即使对成人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物质环境的破坏带来的打击只是一个方面,家庭的破碎、丧亲之痛以及突如其来的灾害对其心灵所造成的冲击则是更加严重的。本来孩子生活的条件还比较好,基本上就没有经历过苦难、饥饿和生命的威胁。灾害发生后,很多孩子出现了持续的恐惧、沉默、孤僻、自闭焦虑、排斥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创伤心理学认为,灾难一般都会使个体因心理失衡而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并且我们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也可以了解到,人是有五种等级需要,其中包含有“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地震发生时,这一突变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也极易给其个人尊严、生命和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产生极大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是很不好的,因此,家园、校舍和自然环境的重建在人力、财力调配得力的基础上只是个时间问题,而灾区儿童的心灵康复和精神重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同时唐山地震的孤儿告诉我们,地震带给他们的心灵伤痛是几十年都难以抹去的,特别是对他们的心理和性格的影响极大。如果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儿童长期生活在心灵的阴影之中,那他们的生活将面临很大的障碍,因此精神家园重建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巨大的艰难的过程。它迫切的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心和帮助,来共同解决。
鉴于灾区儿童的精神家园的破损及其重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通过书本,网络,学术报告等多种方式了解一些灾区儿童的心理问题和一些解决办法,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提出三种重建灾区儿童精神家园的建议。
一、政府切实保证灾区民众的基本生活
据四川电视台报道.相当数量的新援建活动板房门锁无法打开、板材裂缝漏水.引发了一些居住者的情绪波动。政府在重建者的角色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灾区儿童的生活质量、生命感受和对社会的态度.应该教育儿童记取惨痛教训.明白“智者不应该在同一块石头上重复摔倒”。有鉴于此.政府应该密切关注并监督严格审核重建工作,严格遵循“又好又快”的原则,“好”字当先,切忌盲目追求“多快好省”。切实保证灾区民众的基本生活。
另一方面政府要为受灾儿童的亲人、教师提供相关的知识培训,使他们能了解并解答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困惑。经过灾难的袭击,笼罩在儿童身上的阴影不会那么快就散去,他们会很长一段时间都活在阴霾中,如不坚持对他们持续的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那么这些灾区儿童的发展将濒临危机。所以对灾区儿童的亲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培训时,首先让他们知道灾后儿童有可能出现的心理和行为症状,然后使他们明白导致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有效的应对策略,积极有效地解决儿童的心理困惑和疑问,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政府要选派专业人士深入受灾地区,定期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及时的专业的帮助,如有需帮助的儿童专业人士应该及时进行专业的辅导和疏导,以抚平受灾人群的激动情绪,使他们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多多关怀并实时的与儿童沟通
在关于灾区儿童心理研究的论文中看到一个事实就,是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许多心理专业的学者和学生亲赴灾区进行心理援助,事实证明是有效果的,参与援助的孩子的真实情感得到了流露和宣泄,情绪也暂时得以改善。但是,关怀不能只是短暂的一会儿,教育机构应该形成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实时与孩子沟通的机制。灾区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培养好一批心理辅导实战经验丰富的,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开设心理咨询专栏,给灾区儿童提供咨询辅导,建立灾区儿童档案,定期对其跟踪观察,详细记录并仔细分析每个儿童的行为表现,以便对症下药。再者,对灾后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必须是连贯的、系统的。并且每学期就做一些大型的讲座,将他们的思想引向正确发展的道路上来。
对灾区儿童给予经常性的鼓励和表扬要尊重他们,耐心引导,肯定他们的优点,表彰他们的行为,强烈建议灾区儿童的老师不要吝啬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多夸奖他们,给他们以期望,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让他们对自己也多一点自信,对生活也多一点向往和期待。
学校还要教导受灾儿童学会回馈关怀,适度感恩。“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让他们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振作起来,遇到突发事件能自我控制,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并且能帮助、安慰、鼓励其他的有困难的人,养成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分享等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学校要让灾区的儿童尽可能的融入同伴群体中,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和有意义的社会集体活动。为了转移这些儿童的注意力,我们可以为他们重新建立同伴群体,然后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等,还可以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使他们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有些微的成就感。在有意义的游戏和集体活动中,儿童相互学习、相互模仿,在共同的活动中会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从而有利于社会性的发展。
三、社会方面对孩子多多关注
社会应该多给予灾区孩子一些关注,给他们一些爱,让他们知道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们,让他们明白,他们不是一个孤立的群体,咱们是一个集体,他们永远牵动着我们的心。社会可以自行组织一些活动表达社会的关怀。让城市小朋友和灾区的小朋友通过邮件、卡片等方式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这种心灵沟通让灾区的孩子感受到心灵的慰藉;组织一些大型的演出(例如诗歌朗诵,歌舞晚会)去灾区给灾区送去祝福和欢乐;在社会上多办一些捐赠活动,时常给灾区生活多补充一点营养元素;还要多组织一些志愿者赴灾区活动,服务灾区,给灾区送一些问候,同时也可以多了解一些灾区的情况······
目前孩子们出现最多的问题:多动、磨蹭、自卑等等等等,我是从年初就开始做家庭教育讲师,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讲这些问题,怎么培养好习惯。后来我发现所有的问题都跟性格有关系。我要先解读一下我说的性格,大家都知道性格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先天的,一方面是后天的。家长朋友们更注重后天的,但是很多人很少顾忌到先天的那部分,那是孩子身上的客观规律,这是无法改变的,无法拧着他来的。
中国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性格关系学者张勤谈性格与成长
我研究的领域把性格分成了几个类别,这段话是圣经上的一段话,这是我偶然发现的话,前我们祖先就有了这样的发现,他说,调整你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吧,使它适应孩子天生的发展模式,当他逐渐成熟时他就不会背离他天生的生命模式。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模式,他让我想到天生就倔强的孩子一定有一条路非常适合他走,天生就柔弱的孩子一定有一条路是适合他走的。我们都在规划孩子的人生,我们昨天今天都在提到如何让孩子有更加优秀的生命力,如何建立起来很棒的信念,性格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我所熟悉的性格理论,我起了一个名字叫色彩性格,下面有几朵花您认为哪朵最漂亮?每个人有自己的喜好,我认为哪朵花都漂亮,孩子就像一朵美丽的`花,但是有的家长就说你别长成黄色的花,不好看,但是孩子天生就是黄色的花。这个性格理论是把性格分为四大类,为了大家好记忆我把它为红、黄、蓝、绿,先给您做一个说明,他的背景理论是气质类型,这个说法已经有多年了历史了。我是很信服这个的,你不同的性格如何依据这个规划孩子的人生,如果培养他,他到底有哪些气质和特点?这是一个工具。
红色性格,我们先仔细看一下,红颜色会让我们想到什么,所有的颜色当中他是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要的特点:
1、天生的领导者,很奇怪,他没有学过什么是领导力,也没有学过什么是管理,他轻轻的一挥手就会有一群孩子跟他走。人就是有天分,那个东西在那。
2、这个人是属于快节奏的,骨子里面一定要赢,我是天下第一,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你不行,你永远跟不上我。这个就是他,他活的很骄傲,但是他也有不足,粗心、自负,从不讨好也不认错。
黄色性格,这个人的思维是宽泛的,爱玩、爱脑、爱笑、爱哭,他们通常被老师认为是最差劲的,上课插嘴,坐不住。我发现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就说了,都要积极举手发言。正确举手方式是这样的,都要积极举手发言,黄颜色的孩子都是高高的举手的。老师最恨这号,我刚讲过要这样举手你就不听,我偏不叫你。但是孩子不这样想,老师怎么不叫我呢?老师走哪我就跟哪,老师想我就不叫你,孩子就不明白,老师怎么不叫我呢?然后他就站起来了,然后继续晃,老师就继续不叫你,把他逼急了他就叫老师。这就是黄色性格的孩子,积极乐观、老人喜欢,他是玩性是最大的,是天生的艺术家。
蓝色性格,蓝色让我们想到什么,是安静的、内敛的。这种是天生的思想家,这种人未来在社会上要成就一番事业的话主要是有好脑子。非常尊重权威、规则,小的时候是比较听话,比较乖的孩子,情绪比较平稳,细致周到、讲究准确、追求完美,对于这样的孩子的培养恰恰不能让他追求完美,
资料
我们会看到很多爸爸妈妈不了解孩子的性格,一对父母在北京是属于很年轻又很成功的孩子,他们的小女孩是一个蓝色性格的孩子,写字很漂亮,他妈妈就说我的孩子写字真漂亮,他的孩子有一点点不行都要改,老师也不懂,有一天拿他的作业本给大家做示范,三年级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有毛病了,我特别讨厌我自己的动作,可是我忍不住,我很烦自己,这就叫强迫症,这个是很难治好的。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一定要因材施教,我们不管外面的教育制度怎么样,咱们说的不算,但是家里这块地干净不干净我们是说的算的。
我们在家里面可以为孩子做很多事情。这是我们能够力所能及的,这个孩子会有不足,他会胆小、自卑,但是恰恰这类孩子在学校是受欢迎的。
绿色性格,这些孩子是更加内向的,他是脾气最好的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会计师、翻译家,他愿意成为普通一员,不愿意做官。绿色的小孩是好人缘、好脾气,从小就愿意自己玩,管好自己的事情,不会给老师找麻烦。绿色性格的孩子不愿意跟大家争论,慢慢悠悠不着急,但是他什么事都没耽误。爸爸妈妈永远是催,快点快点。这就是绿色人,他是离中庸之道非常近的人,他还有一个特点,如果他会感到不安,就会把情绪藏的很深。不举手不发言,不往前冲但是也不落后,这个就是绿色性格的人。
再看看人们长大了会变成什么,红、黄、蓝、绿。
性格与学习动力会有什么关系,这个学习是宽泛的学习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红色性格在力争控制,他会好好学习。黄色的孩子力争展现,他不懂得什么是害怕,什么是陌生人,所以你要想黄色的孩子学习你就要让他寻求自己人生的舞台,就从每天好好上课做起。蓝色自信是他的一个薄弱环节,这辈子你只要自信你就会觉得人生很精彩。绿颜色的孩子是懒懒的,弱弱的,你要给他任务,就从每天好好听课做起。
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
首先要会教孩子认识性格,首先教他认识到自己的性格,根据不同性格的人如何表达。我们不同性格的人在沟通有什么特点,性格与最佳智能区,有的人就对图画敏感,我认为不同性格智能区是不同的,如果了解了孩子的智能区你给他报班的时候就要有所选择。性格在亲子关系当中有一些微妙的影响力,这个性格和这个性格是天然的相吸引,是因为表现、语言就以后能够透露出性格的信息来,这个性格是我很排斥的。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假如他是红色性格的孩子,他有一个大致的培养方向。“顺性管理,成就孩子美丽人生!”这样培养你会觉得轻松很多,我相信卓越是少部分的时候,大部分的时候我很愿意让我们的孩子有着美丽人生,丰富多彩成为一个大大的人,我的讲座时间到了。
提问:孩子的性格有没有一个测试的工具?
张勤:我有一个测试表我会发给你。我是前天在清华大学总裁班上了一天,我们只有两个人没有看出来他们是什么性格。
提问:您讲的非常好,我想除了性格以外,人的情绪对人类也是有很大影响的。您刚才的这四个我们的家长都分不清楚,性格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事情。
关键词:儿童动画片,人物性格,技巧,注意事项
动画中的人物性格是一个动画人物的灵魂, 它决定了故事的发展方向, 并且一个动画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才能被人们所铭记, 像迪斯尼乐园的米老鼠、唐老鸭一样成为经典的动画形象。近些年以来, 随着动漫事业的发展, 人们对于动画的需求开始多样化, 产生了成人动画和儿童动画的区分;而过分对于商业的追求, 又使得儿童动画中的人物性格出现了成人化的倾向。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儿童动画片中人物性格设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推动儿童动画中的人物与儿童的发展相符合, 给儿童塑造一个健康的动画环境。
一、儿童动画片中人物性格设定的技巧
(一) 着力刻画人物的某种性格, 并设定标志性语言
根据儿童对于事物认知比较简单的特点, 要想使动画片中的人物性格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要着力地刻画人物的某一种性格。在这个方面, 我国儿童动画片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十分值得借鉴。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对于灰太狼的性格, 着重刻画了其执着、狡猾、疼爱老婆的性格特点, 为了吃到小肥羊, 灰太狼想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虽然这些方法到头来也没有让他吃到一只羊, 但是它执着的性格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对于喜羊羊的性格, 着重刻画了它的机智。灰太狼为了吃羊, 每一个方法都十分毒辣, 但是喜羊羊都能化险为夷, 机智勇敢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明显。灰太狼和喜羊羊的性格和有趣的故事, 就在这种斗争中被着力突出, 给小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灰太狼的那句“我一定会回来的”成了灰太狼的标志性语言。
(二) 设定动画人物的天然对立性格, 引导故事情节的发展, 保证动画片的生命力
对于儿童动画片的编剧来说, 人物性格的设定至关重要, 它决定了整个故事的风格和发展方向, 所造成的人物冲突是故事的最大看点。比如《熊出没》, 光头强的任务是伐木, 他要想尽办法伐更多的木, 赚更多的钱, 而熊大和熊二是为了保护美丽森林, 这就注定了他们的死对头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就决定了熊大和熊二善良的性格;决定了光头强阴险狡诈的性格。在这种性格设定下, 编剧对于熊大和熊二的性格又进行了再次区分, 使得熊大机智, 熊二憨厚耿直, 这样熊大和熊二的性格就可以在对付光头强上可以紧密地配合, 同时又有不同的方式, 并且还会产生矛盾。这种相同与不同, 可以保证每集动画片的内容都十分有趣, 也保证了这部动画片可以推陈出新, 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儿童动画片中人物性格设定的注意事项
(一) 避免人物性格的成人化
儿童有儿童自己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阶段, 其对于人物性格的理解与成人不同, 并且人物性格的成人化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的不利。如这些年热播的国产动画片《国宝特攻》有“爱情是魔鬼, 让人流口水”“我不是随便的人, 可是我随便起来不是人”等成人化的语言, 更有“还钱, 快还钱, 不还钱我就砍死你”等暴力剧情和动作。还有些外国进口动画片如《蜡笔小新》, 小新这个人物性格的成人化十分明显, 甚至还在宣传一些负面的东西, 这样对儿童的成长是弊大于利的。所以在儿童动画片中人物性格设定上要坚决避免成人化。
(二) 按照中国文化要求设定人物性格
在儿童动画片人物设定上还应该按照中国文化要求来设定人物性格。一方面要按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设定人物的性格, 通过人物性格展现中国传统文化, 引导儿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今天翻拍的《葫芦兄弟》中的葫芦兄弟性格十分的鲜明, 而且各有绝招, 符合孩子心目中对勇敢正义的认识。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观看这种动画片, 儿童既得到休闲娱乐, 又能从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国优秀的当代文化来设定人物性格。引导儿童具有乐观积极, 敢于进取的时代精神。在这个方面《麦兜响当当》就是一部十分好的作品, 故事情节体现了麦兜积极进取的性格。
(三) 避免因动画人物性格而产生的剧情和人物语言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动画片的主要作用是给儿童带来欢乐, 但是儿童动画片也同时承担着教育儿童和引导儿童的作用。儿童生理结构发育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人物性格的认识十分地简单, 而且善于模仿。如有的孩子看完《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后学会了“嫁人就嫁灰太狼”, 更有小朋友模仿灰太狼烤羊的剧情, 将小伙伴绑在树上点火烧, 导致小伙伴被严重烧伤;看完《蜡笔小新》之后, 有的小朋友学会了对着幼儿园的阿姨吹口哨;看了《熊出没》之后, 学会了光头强的暴力和不礼貌, 有的小朋友甚至会对家长说, “请叫我强哥”。所以在动画片制作中一定要注意对人物性格的设定, 避免因人物性格设定不当而产生不好的剧情和人物语言, 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三、结束语
总之, 儿童动画片与成人动画片中的人物性格设定是不同的, 其有着自身的特点, 所以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其技巧, 明确其注意事项, 推动儿童动画片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更加适应儿童的接受心理, 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迈, 田甜.儿童电视节目与儿童心理需要的应对性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 (10)
[2]吴振尘.幼儿动画的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9 (05)
[3]杨刚.《喜羊羊与灰太狼》热播后的冷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性格;发展
一、家庭教育与儿童性格发展
(1)家庭教育中家长因素产生的影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谈到过家长的教育职责:简单的谈话和吩咐执行并不是真正的早期教育,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对儿童最深刻的影响,家长的言行举止,穿衣表达,嬉笑怒骂等都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说在家庭教育中,时时刻刻都在对孩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孩子形成优良性格特征更多的是从父母行为学习中产生的,家长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首位老师,要比学校的教师承担更多更特别的教育工作,家长可以说是孩子性格自我发展的参照,家长的言行举止要和言传身教一致,否则孩子的性格会向错误的方向发展。而且,儿童接触最多的环境还是家庭,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所以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最深刻的,也是正确引导儿童过程中最重要的。
(2)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产生的影响。儿童对待事物所生成的性格表现,大部分是通过模仿家长对待事物的表现,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个性化表达将成为儿童性格表达的重要参照。也就是说家长对待事物通常是乐观的,积极的,那么孩子在面对问题时也会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相当的民主,家庭气氛和谐,那么孩子在其他环境中更多的表现出活泼大方,给人以优良的性格印象;然而如果家庭教育中家长是过分严厉的,或者过分宠溺的,那么孩子在其他环境中仍然会保持一种以自身为中心的自私态度,在相处关系中往往会出现问题。所以说家长的教育方式,最好能够有针对性的完善,孩子的年龄不同,理解力不同都会影响心理个性的发展,正确的教育方法应当是因势利导,正确的引导要比强硬的纠正更好。
(3)家庭教育中家庭关系产生的影响。很多家庭中家庭成员除了父母还有更多关系人员,所有的家庭成员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情绪也会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如果说家庭成员关系和谐,面对问题齐心协力,日常生活气氛愉快,这些积极的因素都会对孩子的个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之,消极情绪,气氛犹豫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孩子会将“不快乐”的感觉放大化,这会极大的限制积极发展。
(4)家庭教育中家庭气氛产生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不仅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对于孩子心理健康也有很多好处。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个人空间,让孩子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反之,房间摆设混乱,装饰风格阴暗,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久了,性格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难免产生情绪低下、注意力分散和怠惰等负面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合理建议
(1)多与儿童进行正面交流。儿童早期教育要考虑到孩子的认知程度,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是接触世界最主要的促进因素,在接触新事物和体验新事物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比如超过年龄限制的动画片,或者是儿童不宜接触的内容,比如娱乐新闻等。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还是要以正确的引导为主,并且要注意孩子的理解,尽量采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让孩子在情感层面上接受。
(2)家庭教育要注意年龄和心理特征。儿童早期教育周期较长,在孩子正确性格体系建立起来之前,都需要父母和家庭成员进行良好的教导。这个教育周期中,孩子经历幼儿依赖期,儿童探索期等几个时期,比如孩子在三岁以前对父母依赖性强,主要表现在不愿意上幼儿园,不愿意与父母分开,事事都希望父母帮助解决;儿童探索期则是指孩子再大一些开始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极强的好奇心,喜欢问问题,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而且这个阶段相对独立化。所以说,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性格特点,针对这些差异,家庭教育也应当做出改善。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在特殊的阶段难免会产生负面的效果。比如在依赖期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到了探索期父母的支持反而成了孩子失去信心的导火索。所以说脱离实际情况的儿童教育是会产生问题的,与孩子心理特征相符的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自身发展。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需要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多方面进行考虑,家长的言行举止和教育方式,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都应当是家庭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晓岚.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8)
[2]燕义.给孩子一片自由、快乐的成长天空——对当前家庭教育的思考[J].贵州教育,2010(19)
[3]鲁家宝.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发展的坚强后盾[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0)
[4]杜召荣.家庭教育与儿童性格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2)
不要对孩子控制过严,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如,2岁的孩子允许选择午餐吃什么,3岁的孩子允许选择上街时穿什么衣服,4岁的孩子允许选择假日去什么地方玩,5岁的孩子允许告诉买什么玩具,6岁的孩子则允许选择看什么电视节目……只有从小就享有选择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到快乐自立。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而孤独痛苦。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应多交一些性格开朗、乐观的同龄朋友。
教会孩子与他人融洽相处。与他人融洽相处有助于培养快乐的性格,因为与他人融洽相处者心中较为光明。家长可以带领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与不同的人融洽相处。此外,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热情待客、真诚待人,给孩子树立起好榜样。
生活不宜过分优裕。物质生活的奢华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真正原因。相反,那些过着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他们就会玩得十分快活。
让孩子爱好广泛。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各个方面,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他就很难保持长久快乐,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如果当晚没有合适的电视节目看。他就会郁郁寡欢。有个孩子是个书迷,但如果他还能热衷体育活动、或饲养小动物,或参加演剧,那么他的生活将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更为快乐。
引导孩子摆脱困境。即使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但他们大多能很快从失意中重新奋起,并把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要是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那么可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或在困境中寻找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拥有自信十分重要。一个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可能开朗乐观--这就从反面证实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因而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多多发现其长处,并审时度势地多作表扬和鼓励,来自家长和亲友的肯定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人生就如同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航船,所要经历的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愿好习惯成为孩子航行的航标,一路引领孩子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习惯决定命运,习惯改变人生。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好习惯实际上就是好方法——思想的方法,做事的方法。培养好习惯,即是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基本在3-6岁之间形成。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这个年龄主要是和父母呆在一起,潜移默化影响其性格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拥有诸多的玩具,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那么就应该从孩子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培养,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下面是父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一些方法:、做游戏开始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态度
做游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守游戏规则。那么在我们很多家庭不是这样的,父母很难以自己站在孩童的心理去陪孩子,让其泡在众多的玩具堆想玩就玩,毫无规则。那么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就是从游戏开始的。无论做什么游戏,事先都要讲清楚游戏规则,前提是和孩子商量,孩子是认可的,然后建立好奖惩的方法,比如发放小星星给予奖励。如果孩子在游戏过程出现了犯规,不管孩子哭闹、撒娇都应遵守游戏规则。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认识理解游戏规则的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克制力和对自己决定事情的责任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
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态度,时常表扬和鼓励孩子,教育孩子做事负责,认真是一种做事态度。
2、按时吃饭睡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晚餐吃少,白天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睡前活动,要活用唤醒的方式。
3、热爱劳动
在劳动中锻造孩子的品格:让孩子以劳动为荣,父母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考虑孩子的兴趣,及时赞扬孩子的成绩。让孩子参加劳动,不仅能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能让孩子学到许多做事的方法,从中培养体贴、负责的心,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晚餐吃少,白天让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睡前活动,要活用唤醒的方式。让孩子习惯于讲卫生:让孩子人生到不讲卫生的危害,让孩子自己洗漱,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保持整洁,勤换衣服和袜子,诱导孩子要爱护环境,定期整理书包,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多督促,检查,让孩子改正,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或失败。
4、合理地安排饮食:
饮食要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等等。健康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人生便成功了一半。
5、不要欺骗你的孩子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一些所谓善意的谎言,我们在心理门诊经常见到这样的,比如父母离异后,孩子知道的结果是其中一方因工作去国外了,可能要很久才能回来,怕孩子不能接受;孩子经常会问到我从哪里来的,家长会说捡的、而不能科学的解释;孩子对性的好奇,而家长认为过于早熟,随意搪塞两句就过去了等等。如果你不想孩子欺骗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欺骗孩子,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因为这时候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模仿。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撒谎行为,及早教育、及时纠正。
6、与孩子多交流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父母要与孩子多交流。平常要与孩子多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能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促进亲子间的感情,让孩子对父母更加有信任感,同时也能平静地解决很多误会和冲突。父母主动跟孩子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是家庭教育重要的一环。
7、让孩子有一种乐观的心态
教育孩子保持积极心态,让孩子学会幽默,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管教孩子要适度,给孩子一份简单生活,培养孩子广泛地兴趣与爱好,让孩子又自信心。开朗乐观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卓越的品质。开朗乐观的人不仅较为健康,而且生活较为幸福,事业上也较易获得成功。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让他们有一个乐观的心境。
8、培养孩子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培养孩子高效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提前预习,注重培养孩子课后复习的习惯,习惯于清晨读书,孩子学习要有条理,养成认真观察,思索的好习惯,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养成认真学习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孩子习惯于勤奋学习:教育孩子又责任感,遵守作息时间,多给孩子讲名人勤奋的故事,让孩子学会利用时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孩子爱书的习惯,父母要鼓励孩子多读书,教育孩子边读书,边思考,做好读
书笔记,帮助孩子选好书,习惯有浅入深的读书,温故而知新,对于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批注阅读法,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阅读习惯。学会认真听讲:保证孩子正常的睡眠时间,让孩子每天叙述听课的情况,及时与孩子交流、沟通,积极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学会用心倾听,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通过游戏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
9、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可以使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独立思考有助于记忆,独立思考可以将脑中的知识加以鉴别,去伪存真。倾听孩子叙述自己的想法,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去想,训练孩子思考的习惯,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必须让他学会独立思考,让他自己去动手、动脑,这可以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之中,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10、培养孩子热爱环境和遵守公共秩序
让孩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孩子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利用节日进行教育,远离白色垃圾,学会废品利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培养孩子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不要在楼梯或滑梯打闹,与朋友或同学乘滚梯时候要规范,走急行通道,不妨碍他人,不需要急行时则靠右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