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句子写作培养(共11篇)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基础性语言知识的培养过程,它从最基本的汉语拼音开始一直到最后的一篇较完整的文章的写作。
而我们要完成这样一个最终的写作目标,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就需要我们从一个‘字’的认识、到一个‘词’的了解、再到一个‘句’的表达,再落实到‘段’的逐步积累,才能最终较好完成这个写作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句’的表达应该算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先写出了好的“句子”,才能扩展到写作之中。但“句子”的写作对大多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处于从简单的一个‘字’、一个‘词’到将它们完整的进行组合,进而进行另外意义的表达,可以说它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试金石,只有创作出了表意清楚的、好的、有新意的句子,才能在写作之中游刃有余的进行发挥。但在平时的“句子”写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语句不通’‘用词不当’‘没有新意’等不足之处,尤其是有些学生在运用比喻句时从开始学习到小学六年级结束,在他的写作中每次都是同一个“太阳像一个火球挂在天空”,针对于这一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读
读,是语文学习中的最基本方法。从我们已进入语文知识的学习开始它就伴随着我们,可以说它贯穿于所有阶段的语文知识学习。故而也就自然成了我们进行“句子”写作的敲门砖。我们在培养学生写“句子”写作之时,应该把‘读’放在首要位置,不需要急于求成。先多为学生准备提供一些最基本的、最简便的“句子”,或者就近展示已学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一读再读,通过对“句子”的反复读,在脑海里形成对“句子”强烈的记忆,使学生张口就能说出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
二、忆
所谓‘忆’就是组织学生对读过的“句子”进行回忆。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创造能够展示其记忆的环境,让他们把自己读过的“句子”从脑袋里拿出来,向同伴进行展示。如,深秋的树叶,学生们自然会想到相关的“秋天,树叶随风飘落;树叶在空中飞舞……”。此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吸收,更
是让他们进一步的对“句子”进行收集、记忆。
三、解析
“句子”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特点,而其不同写作手法又有具体的一些要求,这就要我们进行分析。认知不同写作手法下的“句子”的特点,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反问句……在对它们具体的了解中,我们可以采取相对应展示的方法,讲解为什么它可以称为那一种“句子”,如展示‘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我们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其的基本特点,即把一种事物看作另一种事物,而且它们之间在某些地方看起来有相似之处,所以我们一般用‘像、似、仿佛’等作为其明显特征。在这样的解析过程中不仅进一步的让学生认识了“句子”,也在它们心里对不同写作方法的“句子”在心里形成了概念。
四、仿
在完成了对“句子”的认读了解之后,我们就应该进行最初步的“句子”写作,那就是仿写。在这一阶段我们首先可以采取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换’,即给一个已成的“句子”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其中‘名词、动词、时间、地点、环境’等的替换变成自己的“句子”。可以要求学生从只换一个词开始写起逐步发展到多个词,教师在此过程中则应及时的予以评价、肯定,找出学生换过后好的“句子”,让学生收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写的兴趣。
五、观察,创新
只是仿别人的,即使写再好也不能算是好的“句子”。只有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写出属于自己的“句子”才是算完成了对“句子”的掌握。这就需要学生进行仔细生活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发现别人没有认识到的。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经常性的组织学生进行“句子”写作练习,让学生们把他们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脑海里展示到纸上,并充分的肯定他们的自我创作,积极组织展示平台张贴,增强兴趣。
关键词:写作观察摘抄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一、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的能力
其一,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 使其善于捕捉, 善于存储。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去观察, 布置学生观察方面的作业, 适时布置观察的对象, 写出观察笔记, 并经常对观察的笔记进行评析, 多加鼓励, 使学生体会观察的乐趣, 并逐渐形成观察的习惯。
其二, 要教给学生有目的筛选素材的能力。让学生对观察到的生活影像进行思考、分辨, 以区分生活的美丑, 提高认知水平。通过观察, 大量的生活影像反映到学生的头脑中来, 但是, 如果对这些影像不能过滤区分, 辨别美丑真伪, 这些生活的积累还是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改善学生感受生活能力的基础上, 还要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培养学生积累丰富的个性化语言的能力
其一, 捕捉课文精彩部分。教学时, 我总是让学生说说课文中一些句子用词的准确性。学生通过分析, 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并感受到语言的形象、生动。另外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当学生作文时, 翻开摘抄本, 将适合本次作文的材料挑选出来, 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这样,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其二, 注重语言的新奇组合。组合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创意, 主要有以下两种:1.褒词贬用。2.巧用比喻。
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展示同学们的“创意”果实, 富有个性的花朵也必然竞相开放。未知的精神和学会创造、有所发现的本领。使学生尽快走出模仿式的学习阶段。思对策
数何学深教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诚然是需要接受若干现成的知识, 学会老师传授的解题方法, 但若止于此, 则是远远不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尽快走出模仿式学习阶段, 这就
要求教师能在教会知识的同时, 刻意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学能力, 主动探索未知的精神和
学会创造、有所发现的本领。
通过学习与反思, 笔者对目前的数学教学提出如下对策。
对策一: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 从单一化走向综合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模式, 老师讲, 学生听。为此, 课堂教学要不断扩展自身的功能, 努力使知识的传播、信息的辐射跟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2. 从指挥转向引导。
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从各种媒体中获得的, 因而, 作为一名教师, 在课堂上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去选择信息, 把信息变为知识, 使学生能在课后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里纲举目张, 触类旁通。
3. 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活动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就是课堂的主宰者, 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对策二:注重优化课型建设, 重视素质教育
实践表明,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意识, 优化课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常见的有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课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体型:课堂教学的改革, 必须突出以学生为本,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 不断加快发展自身的主体性。
2.目标型:要重视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导向功能, 其中, 既要有认知目标, 更要有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目标。数学教学目标的定位, 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探索精神, 教给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本领。
为主体的“双主”原则, 强调师
如北向上的河生合作, 教学合一精神状态和。生动活泼营造积极
省的学习气氛。
霸4.情感型:知识的学习过
州程, 是接受的过程, 更是创新
市
第的过程, 而情感是维系这一过
一程、贯穿这一过程始终的纽
中带。课堂教学不仅具有丰富的
学知识渗透内容, 而且具有丰富
的情感教育功能。通过学生的
贾
玉内化和吸收, 教学内容中所蕴
清涵的情感, 就能转化为学生自
身的情感体验。
对策三:改革评价导向,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科学创新的氛围
新的课堂教学任务的提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新的课堂教学特点的展示, 势必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评价。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指挥功能, 并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新的评价体制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会学”, 突出教学效果评价的指向性。要通过这种评价, 使教师明白:“教学生学”是维持性的教学, 只是一味地面向过去, 而“教学生会学”则是创造性的教学, 它面向未来, 旨在引导学生迎接未来的知识挑战。
2.从“单一性”到“多元化”, 突出教学方式评价的权重性。要通过这种评价, 促使教师敏锐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要在教学方式的评价中设立教学方式有创新或勇于实践先进教学方法等条目, 并加大这方面的正向权重。反之, 对采用题海战术, 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师, 则趋向于负向权重, 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3.从“笼统”、“模糊”到“量化”、“标准化”, 突出教学活动评价的规范性。一个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 是否能在天天新、课课新的努力中营造创新氛围, 要通过“量化指标”来体现, 要通过“标准化”的运作来展示。
21世纪正向我们大踏步走来。迎接知识时代的挑战, 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素质化, 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课堂融入教育改革大潮的需要。积极培养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名教师发出的呼唤, 更是数学教师神圣的职责和使命, 我们必须为之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写作兴趣 语文教学 小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3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小学生对写作发生兴趣时,让他们长时间从事写作活动,他们也不会感到累,更不会感到是一种包袱。相反他们会排除一切障碍,全身心地投入写作活动。可以说,写作兴趣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然而,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而有之的,是在他们的大量课内外活动中,通过教育进行激发和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在多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在写“心里话”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兴趣和自信心上,使学生从小养成敢于写、愿意写、乐于写的良好习惯。可是,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难有明确的习作意识,他们可能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发展下去,他们会很消极地对待写话,并对写话失去兴趣。
如果能让写话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就愿意写、乐意写、也有话可写。写话后再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或欣赏,他们会感到满足,感到幸福,会把写话看成一种生活需要,并自发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我教一年级语文时,就鼓励学生给我写心里话,把这项活动作为收集学生信息和习作的途径。我曾这样对学生说:我能看出,同学们都很喜欢老师,信任老师,都很想把心里话说给老师听。老师也很想多听听同学们的心里话,但是这样的机会有限,根本不能满足全体同学的需求。
如果同学们能把心里话写在纸上,直接交给老师,那么,老师就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细细地看同学们的心里话了。你们愿意把心里 话写给老师吗?“同意!”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表明他们都乐意参与写话活动。从此,我每天都能收到一沓大大小小的纸片。上面有写一两句话的,有写三五句话的,也有写一大段话的。对那些真实表达思想,如实表明看法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得到同学们的赞赏,体验到写话的快感,享受到写话的乐趣,让写话逐步成为令孩子们快乐的事。
二、在文学小组活动中培养兴趣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交流、表现的机会,更有得于激发写作动机,培养写作興趣。在活动中,给学生充分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表达,真正体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原则。对于进步大或在某方面有特长的作品,通过张贴、打印等形式展示交流。把优秀作品推荐报刊发表,给了小作者品尝成功乐趣 的机会,也小读者创造了取长补短的机会。我曾将小组成员刘雪琴写的<可爱的小白免>一文推荐<卫辉通讯>(教育专版)发表,在全校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了他们更高的写作热情,很快又有几篇习作被报刊发表。
三、在“学困生”的转化中培养兴趣
各校各个年级,都会因种种原因出现这样那样的“学困生”。他们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对作文这个“难区”更是“敬而远之”,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就会显得更加困难。但是,只要能“号准脉”,“对症下药”,仍可取得一定的成效。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学困生”:她在一个极特殊的家庭中生活了八九年。随母亲迁入我村后,才开始 读一年级。这位女生伶牙俐齿,倔强蛮横,打架、骂人、撒谎、偷窃是她的家常便饭,常常闹得班上“鸡犬不宁”。为此,她母亲对她进行过各种严厉惩罚,有时还采取残酷的惩罚,但都不能奏效。老师们多认为她是个“屡教不改”的主儿。我担任她的班主任没几天,就领教了她的厉害。但是,我并没有恢心。我相信烈火熔化不了的坚冰,用温水也许能奏效。我对她采用了以辅导写作为主,批评教育为辅的转化方式。当她儿犯了错误时,我要求她给我交一篇作文,要定。写清楚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要实话实说,写好后我要当面批改。哪些地方没有写清楚,我就心平气和地问她一两句,让她再补充。写作文的教育方式对她产生了“润物细无声”的奇妙作用,在一遍一遍的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她终于一步 步自醒自悟了,习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真可谓德育与习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事半而功倍。我辅导她写作的《我不再出走》见报后,让这位女生在班上朗读了她的习作,许多同学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平时怕写作文、感到自卑的学生也从中汲取了力量,产生了要发表“作品”的强烈愿望。
四、在写作活动中培养写作兴趣
我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有一个让学生演讲的项目。这是供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更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机会。我鼓励学生认真准备演讲稿,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最后评选出优胜者,参加校升旗仪式上的演讲。我班学生侯文浩同学的《争当学习标兵》的演讲,就很受同学们欢迎,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五、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写作兴趣
我们知道,《新课标》关于写作的要求比《大纲》有了明显的降低,写作训练重点应放在培养小学生的写作 兴趣方面。对小学生的写作要求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注意从材料入手,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作文评价更要多表扬多鼓励,以肯定成绩为主。如用红笔圈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写得好的句子;对写得有意思的地方,写上几句发自内心的称赞的话,或者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感爱;挑选一些比较好的作文,张贴在作品展览栏中。对那些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倍加关爱,悉心指导,稍有进步,及时表扬。我班学生李智菲同学写作能力很差,我常在他作文本中写上“能看出,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只要能多阅读,多积累,你的作文很快就会出现在作品展示栏中的”之类的话,对他鼓舞很大,没过多久,李智菲也能写出像回事的作文了。
另外,在劳动中、体育比赛中、美术展览中、作文评比中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中,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都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与甘甜。
高青县高城镇五里小学---------张善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同样如此。我们教小学生作文是为了达到将来即使没人教,他们自身也能写文章。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害怕写作,为作文课和日记而烦恼,即使身边有值得写的人和事,往往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要么胡编乱造,要么写成流水帐,很难在文章里流露出真情实感,当然也难以让读者引起共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让我步履维艰的还是作文教学。一说作文课,有许多感慨,一是不知从何下手,指导写作方法太理论化。二是上了作文指导课,效果也不太明显,甚至作文有些模式化。结合我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小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与培养的几点做法:
(一)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
1、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背诵,学会观察和积累。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让学生多读经典的书,并摘录不同的角度和种类的优美篇章和经典句段,鼓励学生背诵。背诵可以积累词语和很多表达方法,写作时才能根据需要随意组合,信手拈来,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表达效果。
2、具有一定的观察力是学习作文的基本功,学会观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洞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习作的条理性。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教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在做有序记录。也可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观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印象,更用利于学生写得具体,写得详实。教学生做有心人,能够把身边的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把它当做素材积累下来。
3、教会学生修改文章。俗话说十分文章七分改,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不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值得培养的好习惯。而作为学生往往是写完后交上,没有想过修改的问题。作为老师要让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出声朗读几遍,自己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好好修改一下,还可以和同学互相修改。促使学
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
4、鼓励学生多练笔。写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窍门,必须多写才能掌握领略其中的奥妙。练习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课文中可供习作训练的素材,指导学生进行扩写、缩写、仿写、续写;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及时记录,发表感想。结合课外阅读,看电视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
(二)、教师本人写作引导。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积累好材料,要以身作则写下水作文,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优秀作品,这样学生才会向你取经。同时,教师的下水作文还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改进评价的方法,要善于从孩子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讲评差生作文时,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只要孩子袒露童心,释放童真。就给予肯定,不嘲笑,更不能批判。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说真话,写真事,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的境地。
(四)、开展创造性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五)、改善作文课堂教学。要着力于习作课堂的教学研究,大胆改变那些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式,让教学适合学生的口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才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1、要着力于同学习作兴趣的培养,养成习作习惯。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同学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胜利。
教师要带领同学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增加作文的素材,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教师根据各年级同学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同学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缩小作文和生活的距离,实现“生活向作文的转化”,让作文成为儿童生活的有趣局部。作文内容要让同学想表达,要让同学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让同学渐渐喜欢习作。教师要改变保守的习作评价方式,如取消不和格分,作文实在不行的暂不打分等方式,实行自批互批,家长批,社会批,面批,重批等。让所有的同学在各自的基础上都不同程度地获得胜利,这是我们的习作教学所要追求的。
(2)要在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上下功夫。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一旦习惯养成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为了儿童一生的发展着想,在我们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战略。着重培养下列习惯:独立主动地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习惯;重谈、跳读、精读、猜读的习惯;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句话记录,作素材笔记的习惯;做资料卡式剪报等词句段积累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限时作文、快速作文的习惯;让耳朵做“老师”,自身当堂修改,请他人修改的习惯;保管作文本重读整理的习惯;主动应用语言实践的习惯。
2、要着力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要着力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1)教师的习作指导课要有一些新训练:如口语交际的训练、大胆的想象创作训练、序列作文的训练、实践应用的训练等。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多层次训练。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要求每个人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必备的素质之一。看看我们所处的时代,口语交际已经是一门自我推销的艺术。如果口语表达能力差,只有成绩优秀,那他们在当今社会也是很难成功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和竞争。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学会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向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通过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是互相促进的。口语是写作的基础,两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我就这两方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经验。
一、口语交际方面
说到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对于我们农村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怎么利用有限的条件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培养的呢?我是这样做的:
1、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现有的教材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现在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我们在语文第一册第1课进行aoe的教学时,就可以让生看着课本上出示的画面,说一说书上面画的内容。老师问,学生答。如: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等等。学生就可以根据画面内容来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孩子也可以学习a这个字母。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也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了拼音字母。
在识字教学中也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扩词造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养成了这一良好的习惯。只要是学到生字,都会让学生去组词扩词,然后用词语去说一句话。此外,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也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二年级的识字课中。我们学到“晴、清、请、睛”这四个形近字时,先让学生懂得声旁表声,形旁表义的造字规律;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记,如何造句。学生通过自己分析,就会知道“晴”是日字旁和太阳有关系,“清”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系,“情”是树心旁和心情感情有关系,“睛”是目字旁和眼睛有关系。最后还要让学生用词语去说一句话。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阅读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里主要可以通过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这是一则充满哲理的童话故事,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好教材。课文最后是小马终于过了河,知道了河水既不是老牛说的那么深也不是松鼠说的那么浅。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马如果回到家里,又会对妈妈说些什么话?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各自想象小马从磨房回来后的画面。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有一个宽松的表达环境,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2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敢说、乐于说
我们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氛围,让学生敢说,乐于说。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少批评,充分尊重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利用生活点滴,进行口语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学生发生矛盾以后,就可以问有矛盾的双方,为什么会有矛盾?你们应该怎么化解矛盾?让学生说一说,认识到各自的错误,然后握手言和。也可以让他们互相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真诚地向对方道歉。这样不仅增进了他们的了解,更为他们以后学会与人成功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设计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
在特别的日子里,如国庆节,六一儿童节,或者元旦,中秋,老师可以设计具体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尽情的说一说。如在国庆节的时候,我给学生设计了“祖国的生日”,这一主题情境,让学生说一说,长大了会为祖国做些什么?现在又应该怎么做。这样把口语训练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3)布置口语作业,拓展课堂所学
如在学完《征友启事》这篇课文以后,让学生亲自去找一位朋友,互相介绍自己,说明征友的条件,训练他们与人交际的能力。还有,如《小蝌蚪找妈妈》《丑小鸭》这样的经典童话故事,学完以后可以让他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或者给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讲讲。这样的作业学生喜欢做,也感兴趣,最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关注学生,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如,在课间活动中进行,在某一次活动之后,利用电影电视节目进行训练,在突发事件后进行即兴谈话训练。有一次,班里一位同学丢了一个价值5元的橡皮泥。而且就是本班学生拿走的。就这一事件,我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你的一生就为这5元钱失去光彩吗?如果别人知道了是你拿了人家的东西,会怎么说你?会不会以后都把你当做偷东西的坏人?如果别人都不知道,那你这样拿了不是你的东西你会安心吗?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热烈的讨论起来。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快看,地上有一盒橡皮泥。”大家的眼睛马上都转了过去,丢东西的学生马上去进行了辨认,确认是自己的东西。我马上说:“好,很好,可能是她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我们班没有一个学生是小偷.”当然,我知道是某个学生所为,但是他一定也知道错了,所以才把橡皮泥扔到了地上。这件事,不仅使大家受到了教育,也让学生自己发表了见解,提高了语言能力。
当然,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学来的,是在交往中一点一点训练出来的。我们当今社会,需要大批的人才,也需要有口才的人,口语交际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任重而道远。
二。写作方面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由此可见,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方面。我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1、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写作思路
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视线范围出发,放飞童心,回归童真,引导他们用手中的笔写出心中的想象,给自己,给别人创造美的形象,也让别人获得美的享受。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就提出“写想象中的事物”的要求,在第二学段就提出“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的目标。可见,新课程标准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培养。
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在低年级就可以从几句话想象开始,如:小鸟叽叽喳喳在叫,你觉得它在说什么?星星和月亮在夜空里会怎么对话?记得在二年级看图写故事的训练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鸟妈妈生了一只可爱的鸟宝宝,鸟宝宝叽叽喳喳地叫着,好象在说:“我饿了,我饿了。”当时,我把这位学生写的给大家念了念,并且指出了她写的优点。这位同学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把故事写的非常生动有童趣,我对她进行了鼓励,充分肯定了这样写是好的。其他同学也开始了大胆的想象。长此以往,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写的生动有趣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写作言之有物
我们周围天天发生的事情是很多的,如果每个学生能做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的素材。那么,写作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我们在二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写日记,刚开始,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也不知道写什么好。我就让他们留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你见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有感受的都可以写出来。其中,有一次,一个学生这样写她的日记:今天,老师教了我们一首诗,诗里有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学完了这首诗以后,我知道了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不会什么也不会。这就是平时注意观察,留心日常生活小事的一则例子。当然我们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3、训练学生交际能力,为写作积累素材
口语交际训练到位,学生之间感情交流增多,学生写作才会有充满真情实感的材料。
我们班有一位女生这样写了一则日记:今天,拜宇飞打了我,把我打哭了,我就想到了妈妈。我真的想叫妈妈快点回来看看我!我把日记看完,才知道这两个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这个女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长年不在家,和同学有了矛盾就想到了妈妈。我就找机会把这两个同学都叫到办公室,给那个打人的男生念了这个女生写的日记。然后叫他们都说说事情的经过原因。原来这个女生也是有不对的地方。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都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真诚的向对方道歉,把矛盾化解开了。后来,这个女生又写了一则日记,写了这件事情的经过。因此在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在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在有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发展写作能力也是有效的办法。
4、训练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
在一次看图写故事的训练中,有这样三幅图画,两只羊走到桥中央,互不相让,你抵我的头我抵你的头。最后,让大家根据前三幅图,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把故事的结尾写出来。大多数学生都是这样写的:他们各不相让,然后都掉进河里淹死了。因为很早以前,这些学生在幼儿园就学过这个故事,并且还有首儿歌就是这样写的结尾。但是,有一个同学却别出心裁,这样来安排结尾:两只羊打累了,一只羊说:“我们不打架,我们做好朋友吧?”另一只羊说:“好啊!”于是,两只羊成了好朋友。再也不打架了。我看了,就表扬了他的与众不同的想象,他可以写出自己对这个故事结局的看法,是很好的,把一个大家都觉的是两败俱伤的故事,变成了握手言和的圆满结局,很出乎意料,但是也合情合理,和我们现在提倡的团结友爱相一致。虽然,他和别的学生写的都不一样,可是我还是为他打出了全班的最高分。这样在老师的激励下,为别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了推动作用。也为以后的写作有更宽更广的创作空间打下了基础。
那么在其他的写作教学中,我们也不要只按照我们老师的见解标准去要求学生把文章写的一模一样,要让学生们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的习作才能更加精彩,内容才会更加丰富,千万不要套住学生的创新能力,束缚他们的创新思维。
当然,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还有很多值得探究学习的经验,我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还须更加努力。
玄马小学 刘玉萍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阅读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积累了素材,如此,写作时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当然,阅读有多种目的,为了积累知识,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有选择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看的书越多,视野越开阔,越能辨真假,明优劣,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会有用武之地,才能让学生写出精彩,写出新颖!
但在多年的农村教学生涯当中,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状: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感兴趣,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尤其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再加上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甚至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一些教师认为看课外书就是浪费时间,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学生为读而读,为写而写,没有去借阅读拓展写作思维,没有借写作去延伸阅读的层面,虽然懂得了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却不会灵活运用,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题材不新颖,千篇一律,缺乏明显的个性和灵性,造成课堂所学的方法无用武之处。反之,也影响语文教学,学生思路狭窄,难以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内容。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现在的语文教学,大部分学生只是满足于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很少会有学生主动去找书看,缺乏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知识的意识。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更应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按照阅读到欣赏到借鉴的这样一个科学阅读的过程发展,当学生很好的掌握好这个方法的时候,相信阅读课的四十分钟能更好地利用起来。
有句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好优美语句的摘抄是一个相当好的习惯,把自己喜欢的,能激起自己情感共鸣的语句记在本子上,时常翻看,就可以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写作时就能自然用上,从而达到汲取书籍中的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能力的目的。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呢? 因此,我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会读 现在的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哇哇大叫,为什么会这样?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肚子里没有“货”。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素材来写出一篇好文章呢?我想,每一位著名作家的路,都是由一本本书籍铺成的,没有谁是天生的作家。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辅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他们在写作上的成功将指日可待。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读出理解,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从而让他们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放飞。同时在阅读中要让学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充分享受文章的精彩,享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读书。
1.鼓励学生大范围阅读
课外读物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生意盎然。因此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读物,不断地让学生尝试到知识的甜头,不 断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而且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做好了读物推荐工作: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丑小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景阳冈》,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等。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阶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古代少年英才故事 》等书籍。
(3)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如学习《新的跨越》,明确了消息的写法,动员学生阅读报刊上的新闻报道,进一步明确报道的写法,为习作《写板报稿》打下基础。
(4)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
(5)另外还可以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 作。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有时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从中截取精彩段落朗读或解说,以此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而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阅读渠道,应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我们的课外阅读也不能极限于书本,除了班级图书角里的书籍和学生订阅的杂志以外,还可以学会用各种途径进行广泛阅读。如果没有上网阅读的条件,电视中一些优秀的栏目等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渠道。我们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2.授之学生读书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课外阅读需要;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老师应该要因人而异,抓住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爱好,有创造性地引导他们选读课外阅读的内容,满足自我情感的需求,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
我认为学生在读书时应掌握“浏览”、“博览”、“速读”、“精读”四种方法。“浏览”即在读书时,对文章的次要部 分一目双行,大略地了解其大概内容,不需细嚼慢咽、品滋品味,这样省出时间可在重点部分多下功夫;“博览”则指读的范围要广,不仅要读作文书,还要读科学书、童话书、故事书等,而且要掌握书中文章的主要内容;而“速读”是指默读与思考同步进行的快速阅读,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默读,做到眼到、心到,读与思相结合;“精读”则需对文中描写精彩、含义深刻的重点部分做到细读、深思,晓之其理。
3.创设学生的读书氛围
首先,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有关竞赛活动:如百科知识竞赛、作家作品知多少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书法、写字比赛、报刊剪贴、口头作文赛、手抄报、墙报、黑板报比赛等活动,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阅读的价值所在。
第二,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表扬奖励一批读书收获大的学生,抽取他们的读书笔记,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放假期间则让学生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办个人手抄报,让每个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第三,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在班级经常性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课外阅读的心得交流会,以学生阅读时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彼此增进对阅读的进一步了解,这样无形中就给学生一个动力,促进了读书的劲头。
此外,老师可在班级图书角订一些学生喜爱的优秀报刊和书籍。如《少年文史报》、《作文成功之路》、《优秀作文大全 》、《三毛流浪记》、《小飞侠》等。这样,大家必定会争先恐后来看,互助传阅也便于形成一种读书气氛。
二、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知识
阅读包含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而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在学生乐于读书的前提下,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因为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兼容,所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也开拓了视野。
1.读记结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学生乐读、想读、愿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才能将材料积累下来,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2.以读促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通过阅读所得,有了个人情感和个人认识的理解,再诵读积累,这不仅为下一步的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将在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沃土上,培植创新意 识之芽,孕育创新意识之花。
三、把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
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教师要激发学生把这些语言词汇臵于自己的写作中。俗话说:“言为心声”。写作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小学生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观念的确立,思维的碰撞,语言的积累。1.读写结合
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把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写下来,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我们要告诉学生写日记并非每天要写长长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个值得写的片断,即长则长,能短则短,并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在日记中加以灵活运用,那么死的语言、词汇就变活了,只有这样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才有用武之地。2.读中想象
儿童最富于想象,他们常常通过异想天开的想象,描绘出一个个神话般的世界,编出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这点是我们成人都始料未及的。合理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也是学生习作的一个亮点。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增加了内容方面、修辞方面、语言方面的储备,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引子”,比如,学习了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 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编写故事,班上的李甜甜同学以“好一个乡下人家”开头,一口气写下了4个排比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田园之乐 ;学习了古诗《忆江南》后,班上的侯宁宁同学有感而发,也写下一首《忆江南》:“田园好,风景四时鲜。锦绣乡村美如画,勤劳度日了无边。能不恋田园?”就连班里最愁写作文的石淋同学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悟:“田园多美丽,风景在画里。院里鸡觅食,河边鸭嬉戏。鲜花满大地,最美是这里。”所以,有效的读,必定能促进高效的写。
一、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相结合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文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策略。针对高年级作文能力的不同,选择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高年级学生从中年级进入到高年级,有些学生的作文能力强,有些学生的作文能力稍弱些,这就决定着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同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作文能力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再从阅读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有一个较好的借鉴。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师恩难忘》的教学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完成了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联系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师恩,让学生懂得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是多么地无私。教师让学生将联想到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思考并写下来完成小练笔。在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教学,让学生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品味作文
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感觉下笔无神,更不知道如何进行作文的习作。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品味作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散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思维中获取灵感。但是学生的思维不是无缘之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感悟作文,让学生在生活中品味生活的真谛并书写下来。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要倡导学生写真情,说真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周围生活中感知更好的习作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逐步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学习习作。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了,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作文思维的起点,启发学生将生活变成作文。如在《滴水穿石的启示》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品味滴水穿石的事物,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体会生活中的滴水穿石的事情经过,这样的阅读训练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文。
三、注重阅读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积累,为作文打下基础
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作文时更加得心应手。教师的教学要重视习作与阅读的衔接,让学生能够注重平时积累,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等能够在习作中用到的好词、句、精彩片段等进行积累,这样就能够在作文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在背诵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积累写作材料,让学生在写作中可以运用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让学生感觉到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好词佳句,进行小练笔。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日记中表达出来,就可以不断的在文字中感知自己,获取更好的情感体验,也就能更好地将每一个作文训练当成一次快乐的事情。如在五年级教学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日记训练,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喜欢上写日记,这样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努力让学生感知到写作的快乐,让学生感知到写日记是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教师还可以将学生愿意公开的日记内容在班内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重点训练的探究,提升写作技能,提高写作兴趣。
四、及时修改作文,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教会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不仅增加了写作内容的阅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修改没能达到“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这个作文训练要求的作文,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教师让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还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写作兴趣;培养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在提笔作文时都发愁,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怎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排除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才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前提。
一、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主要职责是教授学生知识、解答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而想要实现高效教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关心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负责讲课,学生只负责听课,但是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变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有了相应的改变。例如在对小学生的批评教育中,很多教师常常对学生要么忽视要么严厉批评。而这种教学方法会让被忽视或者被批评的小学生慢慢地在心底对教师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从而也会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自然的排斥反应,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科产生厌倦情绪并缺乏学习兴趣。如果教师换一种教育方式,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在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夸奖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积极心理,从而对该教师所教的學科产生重视的心理,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并希望在课堂上好好表现。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师生矛盾,将误解与不信任消除,成为学生可以信任和倾诉的对象,进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
二、拓展素材积累,激发创作兴趣
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有情感的流露,或喜怒哀乐,或悲欢离合,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百句十句哪怕只有一句,及时地记下来,这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堪称小学生习作的楷模。如果我们每天都指导学生去鉴赏品位,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哪些词语句子用的好,好在哪里,并且做好摘抄笔记自制书签等,如一句名言、一段描写、一段论述,哪怕一段歌词甚至一个公式、读书心得等,这样日积月累日久天长,写作之“水”就会越蓄越多。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在布置作文时,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如重大节假日或假期布置劳技作业和体育作业,做小制作、小实验、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学会一种运动等,然后找好朋友合作办一份手抄报。手抄报既要有在广泛阅读中摘取的精悍文章,又要有反映各自假期生活的文章。到学校后进行优秀小制作与小发明展评活动,举办手抄报展览,这样一来就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在动手的过程中,他们要思索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教训,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们的生活阅历还丰富了写作素材。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语文写作兴趣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应该在资历深的教师身上学习成功教学经验,在年轻的教师身上学习新型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新时代教学模式革新的脚步。在课堂上,教师应精心准备,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并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把学习气氛调整到最佳的状态。例如,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写作时,会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对作文感觉困难且无从下手时,我会根据学生的题目给予生活方面的引导,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回忆,使学生在感情的刺激下产生写作的冲动。除了传统的教学手段,我还常常利用多媒体教学。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有声有色的图像投射,可以将教学内容从静态变为动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观察力,并使学生在过程中对语文写作产生学习兴趣。
四、给予真诚鼓励,帮助反复修改
一篇作文且不论好坏,毕竟是学生的辛苦劳动所得,因此教师要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正如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的:成就感是人们渴望获得的自然情感之一。“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言六月寒。”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写作能力暂时不好的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和努力的方向,应温和、委婉地提出,尽量避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哪怕他们仅是标题拟得有个性或开篇精炼明快,或在作文中用了一种恰到好处的修辞,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或在讲评作文时当众赞美,或在批阅作文时用文字加以表扬”。并且,“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在肯定学生写作中偶尔出现闪光点的同时,应及时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加以修改,必要时给予点拨。另外,学生互改作文的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首先学生不怕教师批评,但很怕在同龄人面前出丑,所以每次作文都想写得好一些,而且在为别人修改时也会更加细致,这样一来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重视作文课。其次,为对方修改作文时自然要回顾自己的作文,从而进行比较,不知不觉地增长见识。修改的过程相当于构思一篇同题目作文的过程,比单纯听教师讲评收效大得多,兴趣也浓得多。
总之,学生写作兴趣的形成离不开原始动力、写作源泉、丰富词汇和真诚鼓励,四个方面的措施缺一不可。作文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学生语文学科的素质修养,而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甚至热爱写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 柳晓青.激发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教学策略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2] 赵长安.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7).
永定区岐岭中心小学 陈占培(联系电话:***)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关键词:朗读、形式、方法、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体会阅读的兴趣。现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激发朗读欲望。
1、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正常情况下:爱好朗读的学生口语发展比较快,说起话来条理清晰,自然流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许多名人名言都告诉我们,多读多背能帮助我们记忆和思考,而记忆和思考又是离不开朗读和背诵的。这也符合现代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研究的结论。宋代的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不强,但他听老师的话,认真朗读、背诵,将众多的史料记得滚瓜烂熟,这为他后来写《资治通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文观之》里的两百多篇文章,巴金十多岁就能倒背如流。他个人讲,他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的小说和散文,全靠那两百多篇文章垫底。
2、朗读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描写自然风光景物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描绘了山川河流的秀丽柔美,有的描绘了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有的描绘了事物的姿态,动静特点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课《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通过朗读就能很好地品味大自然的美。
3、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习作能力。
朗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发展,发展语言,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朗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文中内容的写作技巧转化为自己的技巧,从摹仿到内化到自创,能自然而然地“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了。如很多人都能在若干年后对小时候烂熟于心的名家名篇,回忆起来仍然能够记忆犹新,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
好的朗读,可以达到声情并茂,意味悠远的效果;可以摄人魂魄,耐人寻味;可以把人带到一幅幅优美画卷中去,一首首动听的歌中去;可以让人领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亦可以让人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4课《再见了,亲人》通过指导朗读,学生想象,体会小金花失去妈妈的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志愿军对小金花的妈妈为救侦察员而牺牲的极度痛苦心情。这种对敌人的“恨”与对亲人的“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了国际主义情感。
二、创设朗读形式。“课堂教学要多读精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啊,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朗读能领略到自然美,入情入境地读,就能唤起美的共鸣了。
1、默读、轻声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读悟”结合,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大声地齐读,因为在齐读的过程中,有些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为了跟上其他学生的朗读速度而忽略了对于文章的理解,导致思维受到影响,课文读完了却毫无所获。所以,在要求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最好采用轻声朗读或者默读的方式,以此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适当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先生为了唤起民众的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让学生轻声朗读或者默读课文,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占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派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的话语中,可以悟出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2、朗读形式常见的还有范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配乐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等等。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课《燕子》一文,可以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万物苏醒、生机勃勃,感受小燕子的活泼机灵、矫健敏捷,从而让学生受到了美的陶冶。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课《草原》一文,文中那蓝蓝的天,绿绿的草,白白的云和羊群,热情好客的蒙古同胞,课前让学生做好头饰、道具等,课堂上表演读,体会草原的大、绿、动和美,体会喝奶茶,吃手抓羊肉的惬意,从而深深地喜欢上了朗读,喜欢上了课文。
三、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
1、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4课《火烧云》具体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学生交流时,建议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眼前仿佛看到什么。另外,可以让学生说说课文中没有提到的景象,如,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还有其它什么形状?让学生借助想象或者结合生活实际,也学着作者的方法进行描述。
2、要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5课《翠鸟》教学中:“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表示颜色的“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等词语,均体现了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因此,朗读时声音应应该略重。“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句中的“小巧玲珑、透亮灵活、又尖又长”,从不同方面展示了翠鸟的外形特点,朗读时语气也应该略重。朗读老渔翁说的话,语速可以稍慢些,这样较符合人物说话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四、评价学生的朗读
读后要留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以评促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1、灵活地评价学生
小学生的语感、朗读节奏是一步步慢慢培养起来的,孩子在朗读中出现的小错误,诸如很长一段漏个字、加个字什么的也是难免的。可有时孩子们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我们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我在上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4课《珍珠泉》,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珍珠泉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欣赏到珍珠泉的美丽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我评道:“呀,这个,我看到美丽的珍珠泉啦!珍珠泉‘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特意把最能表现珍珠泉的美丽的语句依着学生朗读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
2、提倡评价的多元化。
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每一个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而我们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让他再说说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朗读。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培养朗读习惯
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一是告诉学生朗读并不是一种任务、一个负担,而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以此培养学生自觉朗读的积极性;二是指导学生拓展朗读范围,涉猎更广泛的课外书籍;三是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生词养成勤查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朗读训练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促进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学法》
浅谈小学语文对学生合作学习培养(1)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学会合作,体现社会发展需要人们进行广泛多方面合作的特点。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合作的基础进行的。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小学生健康心里的表现。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学习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01-0077-02
心理学家肯定地指出:不会合作,就没有成功。然而,很多学生对“什么是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知之甚少,特别是合作学习。培养小学生正确地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地合作学习呢?
1.挖掘教材中积极合作的因素,利用迁移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许多具有积极合作因素的文章,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才行其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抓住文章中积极的合作因素,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学习、理解教材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合作?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又是怎样合作的DD特别是像《伟大的友谊》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共同 的奋斗目标,亲密合作成功的光辉典范。要让学生通过认真学习,懂得: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就是为了大家能在学习上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而团结合作、互助互学的学习活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亲密合作,相互帮助、共同促进,共同创作了《共产党宣言》等巨著,为共产主义事业,为人类进步作了不朽贡献。相反,那些抄袭、代做作业等不正确的合作思想、方法只能是“为朋友两胁插刀”的哥儿们义气,于人于己都 只能是有害而无一益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抓住契机,及时引导学生把文章 中正确合作的方法与自己和同学间的学习合作进行对比,学习文章中积极合作精神、方法,武装自己的^脑,找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努力改善。如此,只要积极 通过举一反三,利用迁移规律,开展学习合作的活动。学生一定能够树立起互助互学共同 进步的正确的合作观念。
2.“定向”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始
所谓的“定向”即确定这课的重点-因为目标明确,同学们就可以驾驶自己的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在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教学中,我们是让学生通过预习后,提出学习的目标 ,利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学生独自定向,势必缺乏广度、深度,思维必定缺乏广阔性,思维的汽车也定将受阻。只有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合作参与定向,所定的“向”才具广阔性、深刻性,才具有学习、思维的价值。我们说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那么,定向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开端,它为学生进一步开展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讨论是学生获得合作学习成功喜悦的重要方式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讨论是思维的交锋,提出问题,发动讨论激思。组织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讨论是学生相互合作和众人之臂,从多角度,多方面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活动形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让学生相互合作,展开讨论,学生能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发表各自的看法,没有心理障碍,自然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讨论中,思维也就活跃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能找出多种答案,甚至是创新地发现解题的`方法或答案,并从中获得合作成功的喜悦。
在这方面笔者也作了不少尝试,实践告诉我:在独立思考前下,让学生针对一些重难点问题或心得体会等内容,开展同桌、四人小组等形式合作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间优势互补、互帮互助的群体合作的作用,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训练。
4.课外学习情况的互检互助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延伸
俗话说:“熟能生巧。”合作学习仅在课堂中培养、训练是不够的,还应该把它延伸到课外中去,让学生时时不忘合作的精神,互相 间能长久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合作的方法、技巧。这也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氛围,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课外 我就指导学生针对平时的学习情况(如预习、复习、作业等)开展过“二关”互检互助的合作学习活动。第一关是同桌关,让同b间相互合作,通过 口头、书面、表演等形式相互检查,指出足,并合作必进、提高。第二关是语文组长关,要求学生在过第一关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学习后,请各组语文组长进行检查 ,指出不足,再次合作改进、完善。对此活动学生兴趣很浓,久而久之,学生间互检互助,互助互学的合作学习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当然,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有无合作的价值。只有在仅当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的情况下的合作,才具有其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假如一个人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此时合作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了。
总之,小学生合作学习的培养应该在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的指引下贯穿于课堂内外,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时刻处于团结合作学习的氛围当中,学会在学习生活当中相互合作、共同促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海燕.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前瞻[D].湖南师范大学,.
[2] 骆小光. 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的思考[J]. 考试周刊,,A5:50-51.
关键词:兴趣;写作教学;写作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无从下手,怕作文,不喜欢写作,一提到要写作就产生畏难情绪,那么这个时候,老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吸引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了,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况且,在新课程标准的环境下,要求老师在课堂的教学和学生的培养中以学生的兴趣为主。那么,老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呢?首先,老师可以制作一个写作文化栏,定时把学生写得比较好的作品放到写作栏中,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张贴表扬了,对写作的兴趣就会大大加深,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写好自己的写作,好在下次还能被表扬张贴;其次,在课堂上,老师挤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讨论,这样同龄人之间的交谈也许更能使学生觉得写作是有趣的;再次,老师可以经常去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去播放一些生活实际的案例。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那么老师可以在播放完案例之后让学生根据案例去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样也能加强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写作;最后,老师可以举办一些写作比赛。小学阶段的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要更浓烈一些,举行写作比赛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好写作的欲望,小学生都处于一个不服输、爱比赛的年龄,写作比赛会吸引学生兴趣,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写作。
二、培养学生寻找良好素材的能力
写作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写作的素材,我们的写作并不缺乏素材,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运用素材的能力,导致一篇文章只有空理论,并没有实际的案例来作为支撑,所以,素材教学也很重要,那么,老师如何去培养学生寻找良好素材的能力呢?首先,老师可以经常性地给学生播放一些真人真事,并询问学生这一类的事迹我们是否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如果可以的话应该运用到哪一类呢,让学生自己去记住写哪一类的作文可以運用什么案例;其次,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感受周围的人和事,去关注他们的事迹,让学生把这些人的事迹制作成一个小的写作作品展示出来;再次,老师可以在写作课的时候专门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让学生分享自己所获得的素材以及它的运用。“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咱俩交换依旧是一人一个苹果,但倘若是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咱们交换,就变成了一人两个思想,甚至更多”。让学生分享素材的过程既能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通过分享的过程来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在课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大都用词优美,富有文化底蕴,经常运用到各种修辞手法。老师在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在遇到优美词句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记录下来,在平时多拿出来翻看,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学生的语言量,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更富有文化底蕴,更能运用到一些优美的语句和修辞手法,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写作教学并不一定是要在写作课堂上进行讲述,而应在平常的一点一滴中进行积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在一点点地提高。
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能有一个良好写作能力的前提是学生有足够的阅读。阅读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首先阅读中的一些实例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素材。其次,学生读得多了就会对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其中的一些语句加深印象,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呢?仅仅依靠课本上的一些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可以在教室的一角成立一个读书角,让学生把自己所拥有的一些阅读类书籍都放到读书角这里,以供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在没有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就扩宽了自己的阅读面,无形中提高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运用的能力。
小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和一生的一种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该如何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呢?这就需要老师去开动脑筋在教学中慢慢去研究、去探索了。
参考文献:
[1]刘翠玲.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之写作能力培养[J].吉林教育(综合),2012.
[2]吴立明.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5(7).
【浅谈小学语文句子写作培养】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1-10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初探09-29
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07-11
浅谈小学语文复习方法07-25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教学09-19
小学语文句子(含练习)09-24
小学句子语文练习答案11-17
小学语文句子总复习12-09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09-08
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及培养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