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的社会说课稿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序的社会说课稿

有序的社会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册书围绕我与社会和我与国家的关系两条主线,引导学生在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第三单元是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在纷繁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第11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xianfa和法律,维护xianfa和法律的权威为落脚点。本节课是第11课的第一目,学生在第10课认识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后面的第二目和第三目要具体讲述法律规则以及依法治国。本课要让学生感受社会有序运行需要各种规则,维护社会有序的规则有道德、纪律、章程、法律等,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遵守规则的观念,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游戏、设置情境、故事启迪、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

知识与技能:知道道德、纪律、法律等行为规范共同保证社会的有序进行。其中法律是最重要的行为规范。

三、教学重、难点:

社会是纷繁复杂并且不断变化的,要想井然有序就需要各种规则,没有规则就会带来混乱和各种伤害。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是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对学校的纪律、规章等比较熟悉,但对于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其他社会角色以及要遵守的道德、法律等规则往往是模糊的感受,认识不够深刻,所以,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策略:组织游戏、设置情境、故事启迪、讨论交流

五、总体设计思路:依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本课设计分为五个环节:无规则游戏,规则进行时,慧眼看规则,规则宣传员,规则拍手歌。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强化学生自身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六、教学过程:

[无规则游戏]导入环节,在不宣布任何规则的情况下组织扳手腕的游戏,然后,宣布被扳倒的一方为胜利者,这样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能引起学生的质疑,为什么被扳倒了反而胜利了呢?从而意识到制定规则的重要性,游戏中明道理。

有序的社会说课稿 篇2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讲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是教师在特定的场合, 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专家, 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所任课程的理解, 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 然后由听者评议, 说者答辩, 相互切磋, 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包括一门课的说课和一堂课的说课两种形式。“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属于教学时间为2个小时的一堂课的说课。

1 内容定位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面向高职院校一年级大专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从课程名称上可以看出, 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本节课属于道德教育部分的重要内容。

2 教材分析

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选用的教材是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系列规划教材, 该教材是专门为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本科生使用的教材相比内容比较简单, 淡化了知识性, 突出了职业性和实践性。此次说课的内容位于该教材的第五章第一节, 主要学习任务是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网络道德, 维护公共秩序, 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网络道德意识, 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

3 学情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学生大一时开设。大一学生感性、热情、活跃, 但是很多学生对公共基础课不感兴趣。许多学生是抱着要考勤、要平时成绩、没必要得罪教师的心态来上课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注意多举例子, 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教师不能只顾自己讲, 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比如让学生列举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 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的, 什么是不道德的, 什么是应该提倡的, 什么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4 教学设计

4.1 教学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有3个方面: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践行社会公德;遵守网络道德。其中践行社会公德是重点, 遵守网络道德是难点。

4.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讨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效果反馈, 教学时间为两个课时。

4.3 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3个内容具有前后因果联系, 故采用“提问启发, 步步推进”的方式展开教学: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所有公民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社会公德是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已经扩展到了虚拟世界, 我们也要遵守虚拟世界的社会公德, 即要遵守网络道德, 科学利用网络。

这样, 教学思路清晰, 层次清楚, 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4.4 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使教学富有实效, 此次课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讨论法、调查法4种教学方法。

4.4.1 案例教学法

在讲“社会公德遵守现状不容乐观”这一内容时举例, 2009年2月19日, 在湖南某新闻门户网站的论坛上, 有网友曝光了在长沙世界之窗拍到的惊人一幕:1名年轻女子骑坐在毛主席塑像上照相, 该女子的行为立刻引来网友的一片讨伐之声。无独有偶, 2010年8月13日, 5名青年男女骑坐在焦裕禄塑像上抽烟、拍照, 他们的行为也引来众网友的口诛笔伐。

在讲网络道德中“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这一内容时, 针对女生, 可举2008年“铜川一贫穷女生大学入学前夕会见网友被奸杀”的例子;针对男生, 可讲解“2008年约见女网友之十大雷人事件”;在讲网络道德中“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这一内容时举“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制造者”的例子。

案例教学法所举的事例一定要新鲜、风趣、震撼, 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4.2 视频教学法

在讲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之一“助人为乐”时, 让学生观看“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魏青刚的事迹:进城务工青年魏青刚为救一陌生人, 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魏青刚见义勇为不留名的事迹感动了所有听课的学生。

4.4.3 讨论法

列举发生在某小区的一件事情:一业主晚上归来没有停车位, 就将爱车停放在草坪上, 第二天一大早, 发现有人将一袋垃圾倒在车的引擎盖上, 并在车上题字:你太不要脸。让学生讨论“草坪停车”和“车上倒垃圾”这两种行为。有的学生说停车的不爱护环境, 不讲社会公德, 倒垃圾的是好样的;有的学生说停车的不讲社会公德, 倒垃圾的更不讲社会公德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 使师生达成共识。

4.4.4 调查法

在课程结束时给学生布置作业, 让学生调查校园里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调查结果有写10条的, 有写20条的, 最多的写了50条。

有序的社会说课稿 篇3

1.教材特点及编写意图

《“问号”之歌》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树立爱学习的信念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旨在让学生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到敢问、乐问、善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会好问、多问,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学的故事,搜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2)能力目标:通过视频播放、玩中提问、生活中提问、讲故事和制作书签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好问的良好学习品质和敢于探究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动手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的良好学习品质;明白爱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3.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和勤奋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难点是激发学生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

品德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教育内容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其认知规律,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探究问题。因此,整堂课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看、想中思考问题,以“一休”贯穿,与“一休”共同学习、共同思考,提出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解决,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课我以四个活动为主线,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和场所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敢问、乐问、善问的学习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促学生开“问号”之花、结“问号”之果、繁殖“问号”之森林,以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课标提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在情境寻找、体验“问号”是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课前我用小魔术调动学生兴趣,又以在“百宝箱”中、生活中、图片中寻找“问号”,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情境,运用身体多感官寻找“问号”,体验在各种活动中发现、解决问题的乐趣,让学生乐学。

四、说教学过程

品德课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为主的课程。我紧扣教学目标,挖掘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家培根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用“火山喷发”的壮观场面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起学生的兴趣,为多问个为什么做好铺垫,让“问号”贯穿课堂。

活动二:在百宝箱中发现问题

新课标指出:应挖掘对学生有意义的题材,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在玩百宝箱的过程中,我用“一休哥”送来百宝箱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手去发现问题的欲望。在箱内装有源于生活的小玩具,让学生在自主选择想玩的玩具,并提出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在玩中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引出“问号”之歌奠定了基础。

活动三: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新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本课以“问号”之歌促发世界中充满了问号,大胆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号”的足迹,扩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让学生提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学生好问的品质,为寻求解决方法作基石,引出:勤学(板书)。通过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四:巩固升华

我设置了一系列有梯度的活动,从观察对比图片到讲牛顿的故事,得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源于问号。通过收集名人名句、赠送书签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

五、说重点、难点的突破

本课的重点是: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敢问、乐问、善问的良好学习品质。在处理重点上我紧扣教学目标,在寻找问题中培养他们敢问、乐问、好问的品质。我大胆的创设百宝箱,引导学生大胆发问,又在生活中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勤学,通过名人故事让学生知道从小好问、勤学的重要性。

本课的难点是:激发学生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后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并利用名人名句激发学生爱思考、爱动脑、爱学习的品质。

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出示卡通问号,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用简洁的板书突破了勤学好问这一重难点。

板书设计:

“问号”之歌

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 篇4

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1

各位专家、同仁:

大家好!下面,我向各位汇报《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中的教学尝试。

一、教学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展示了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历程。

作为社会生活史的主题教学,本课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内容庞杂、内涵深刻。

内容庞杂是指本课中“社会生活”涉及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等方面,内容多,空间广,勾勒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卷。

内涵深刻在于作为本册书的收尾篇,本课是中国政治、经济、思想近代化回归生活的表现,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透视出历史的变迁。

因此,本课的主旨就是在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之中感受文明的演进。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思维具有形象化、简单化的特点,更易于接受直观可以感受得到的知识。如何结合初一学生的思维特征,让他们带着兴趣进入历史课堂的学习呢?

北京前门大街的重修开放引发了我的思考。前门地区保存了丰富的近代北京社会生活的内容,是学生相对熟悉的区域。何不让学生到前门地区寻找近代社会生活的痕迹?置身历史遗存的现场,感受历史那难以言传的细节与氛围。于是,我组织学生去前门地区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根据清末官员恽毓鼎的《澄斋日记》,我设计了“近代京沪游”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情境,将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重点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和同学们一起:

发现历史,感受变化,提高能力;

了解历史,探究变化,掌握方法;

享受历史,感悟变化,升华情感。

四、教学策略

依据教学目标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依托课前实地考察,设计通览、透视两个环节,我和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看历史,通览变化的表现;从历史的角度看生活,透视变化的内涵。

下面,为大家呈现具体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通览环节]

通览环节围绕着历史情境“近代京沪游”展开。在19-19间,学生以清末国人的身份,从北京前往上海游览,期间经历辛亥革命。之所以选北京、上海,是因为这两个城市是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变化的缩影;之所以选择辛亥革命前后这段时间,是因为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出新与旧、中与外、变革与保守的激烈碰撞。

为了推进情境发展,旅行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小活动,带着学生在活动中寻找社会生活的变化。

活动一通过确定出行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近代交通的变化。我请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时代背景,选择快捷的交通工具出行。学生了解到淞沪铁路建成通车和轮船相继传入中国的史实,提出了乘坐火车。我随即提出问题:清朝末年的北京是否已有火车?学生立刻说他们在前门地区考察中发现了建于19的前门火车站,认为我们可以乘坐火车出发。配合我提供的相关铁路通车时间,经讨论最终确定乘火车至上海。

活动二中,我们一行来到前门火车站准备出发。通过寻找前门地区的近代生活遗存,了解电影、照相出现的史实。我提出问题:清朝末年来到前门火车站,我们能看到哪些在近代才出现的新事物呢?此时,学生分组展示实地考察中拍摄的照片。在我的指导下,他们在众多的照片中辨别出近代出现的新事物,如铛铛车、大观楼影院、大北照相馆、火车站等,进而掌握电影、照相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到了第三个活动,我们已经到达上海。活动主题是联系北京亲人,由此引入电报、电话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在讨论中推进情境发展,继续寻找社会生活的变化。我提出一个问题:身在清朝末年,我们如何尽快告诉亲友已经到达上海的消息呢?

学生基于生活经验,马上提出打电话。那么,当时人们是否可以使用电话呢?我提供了一张上海电话局的广告。学生分析其中人物的对话和广告词,了解到电话出现的史实及其带来的便利。同时,我也告诉学生当时电话的使用并不像现在这么普及。

由于学生对电报不太了解,我就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电报传入中国的时间,并补充李鸿章关于电报的奏稿,指导学生分析材料。材料中“经营十余年”表明的是电报引入中国的背景,即洋务运动。“瞬息万里”体现了电报的特点,“官商称便”说出了电报的作用、影响。在指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官商称便”的“便”字背后体现的是什么历史变化,同学们认为在便利的背后是历史的进步,“便”字还可以理解为“变”革的“变”。

接下来的活动四中,学生以游客的身份停留在上海,我提出问题“作为游客,我们怎样更多地了解这个城市呢?”由此,分析以报刊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影响。我出示当时的报纸,学生从中找到了“鱼肝油”、“《文学报道》”、“中华民国万岁!孙大总统万岁!”等信息。我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将这些信息归结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学生从中感受到大众传媒不仅是人们了解社会的工具,更是表达人们态度、观点的舞台,例如对“中华民国成立”一类重大事件的宣传,对近代中国政治的进步就起了推动的作用。

报纸上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万岁!”呢?因为在我们旅行的过程中辛亥革命发生了,中华民国建立起来。接下来,我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此后社会生活又会发生哪些变化。我又出示了一份报纸——1912年《时报》中的文章片断,阅读材料后学生找到了民国时期在易服饰、剪发辫、废缠足和礼仪方面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变化背后的历史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以改称呼为例,我请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旧称呼和新称呼,之后带着学生继续分析,旧称呼,如:老爷、奴才,大人、小民,学生立刻发现这是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反映。在新称呼中,大家都可以称呼对方先生、同志。在新旧称呼对比中,反映出人们对于平等的追求。

通览环节,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平台,完成了本环节的教学任务,从社会生活的变化看历史的发展变迁。

[透视环节]

如果说通览环节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历史的话,那么,透视环节就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生活。考虑到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我设计了“三看变化”的活动。

“第一看”看的是“时代”,以通览环节所学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推动社会生活变化的历史因素。我设计了一个时间轴。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标注出影响社会生活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出理由。为了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我以辛亥革命的.断发为学生做了一个范例。学生因为获得了一个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表现得非常积极,标注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说明理由的过程也非常精彩。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却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变化并非一笔流水账,而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与历史的脉搏一起跳动。

“第二看”看的是“艰辛”。我出示一幅地图,显示出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铁路分布情况和部分社会生活变化表现的分布情况。我提出问题:让我们看一看,近代新事物最早诞生在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有何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体现出区域上的不平衡,时间上的点滴渐进。之后,我出示一则材料。材料显示的是,在同一时间内,社会生活新旧现象并存。由此,学生感受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艰难。

当学生感受变化的艰难而略有失望时,我马上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变化发生的区域是有限的,变化的历程是艰难的,这些变化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进入第三看,看的是进步。

以下是其中的一段材料。我以报刊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生活变迁背后蕴涵的进步因素。首先,我提醒学生注意,《申报》的时论主要关注哪些地方的新闻。某个地方的人对全国和国外的新闻品头论足,这在现在看来并不新鲜。但是,放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我们会发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更多的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正在破除传统的狭隘的乡土意识,更多地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大势,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总结]

回顾本课的学习,我紧密围绕着一个“变”字——变物质、变思想、变文化,设计了“通览”环节,在“近代京沪游”中和学生一起梳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提升了一个“看”字——看时代、看艰辛、看进步,设计了“透视”环节,在“三看变化”中认识到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曲折、艰辛,感受到近代中国人追赶时代进步潮流的坚定步伐。

作为社会生活史的教学,我的体会是:依托生活让历史更生动,融入时代让生活史更深刻。讲完这节课后,我与学生共享了陈先生的一句话“生活的历史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

社会生活的变化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生活的变化》。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主要讲述了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和先进中国人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下,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同时本课内容又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紧密相关。所以本课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本课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

但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此,我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感性认识,引导他们透过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对变化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近代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并 正确认识这些变化;

2、过程与方法:

大胆的对本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对19世纪末的宜宾婚礼与20世纪初的上海婚礼进行对比描写,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老师补充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过程中,始终融入宜宾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不懈探索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并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正确认识这些变化。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采纳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学法

教法是前提,学法是关键,本课将主要采纳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以培养学生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说教学设计

(一)、导课设计:吴老太爷之死。

把矛盾《子夜》中描写吴老太爷到上海的精彩片段作为导入,并提出问题:

吴老太爷所见到的东西,在我们今天看来非常平常,为什么他会深受刺激,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将点出是因为上海的变化与他自己生活的世界相差太大,以至于他受不了这种刺激最后脑溢血而亡。从而引出新课。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

(二)、新课教学

1、那一场传统婚礼

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向学生讲述一场19世纪末,我的曾祖父的的婚礼。通过三个镜头引导学生去感知19世纪末的社会生活。

镜头一:宾朋

通过镜头一宾朋,引导学生了解19世纪末中国老百姓的交通、发型、服饰,礼仪、称呼等,为学生描写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后发生的社会习俗的变化做好铺垫。

镜头二:迎亲

通过镜头二在宜宾潼关码头迎亲,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后,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引发了我国交通工具的改变,但宜宾由于地处内地所受影响较小,交通工具变化大不,加深学生对乡土历史的了解。

镜头三:拜堂

通过镜头三拜堂,引导学生感知新娘的心理和旧的拜堂仪式,使学生了解旧的社会婚俗及旧的封建礼教给青年男女带来的伤害。为学生理解辛亥革命冲击旧的封建制度、改变封建习俗打下基础。

在引导学生感知了这场婚礼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组镜头主要从交通,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等方面体现了19世纪末宜宾的社会生活状态。宜宾仅仅是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从而以点到面映射出当时中国社会风貌。

设计目的: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通过轻松愉悦地方式感知19世纪末中国社会风貌。

过渡: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历史进入到1919年的黄家大院:留着短发、读着电报的曾祖父将带着曾祖母赴上海参加女儿的婚礼。

设计目的:由于本课重点是体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且这些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为了给后面分析变化的原因做铺垫。

提问:曾祖父、曾祖母去上海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他们可能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上海?并说出这样选择的理由。由于课本没有涉及到宜宾乡土历史,因此,我将给学生补充有关宜宾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情况。

设计目的:为引导学生了解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还原历史的能力。

2、那一场西式婚礼

小组合作: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和教师补充材料,想象我的曾祖父、曾祖母赴上海后将会发生的有趣故事来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分组如下:

第一小组:请合理想象我的曾祖父、曾祖母赴上海后在街上的所见所感;

第二小组:请合理想象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在婚礼上的所见所感。

要求:想象的形式不限(漫画、即兴表演、微型小说等都可),准备时间6分钟,展示时间8分钟。每个小组展示后,其他小组可随意提问,由展示小组解决问题,如学生不能解决可求助老师。

为了使学生的设计更完整的体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别是针对学生普遍容易遗漏的关于商务印书馆、照相等文化生活变化的内容,我将在学生准备过程中,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的准备进行指导。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展示,我将给予积极地评价,对展示精彩的学生及时鼓励,对出现错误的学生,也在充分肯定后,给予纠正。

设计目的:为达到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突破本课重点,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方案策划、思维创新能力,也为引导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总结过渡: 19世纪末的中国,人们穿着中式服装,住在中式建筑里,敬爱天地君亲师,生老嫁娶都履行祖宗礼仪……这些,曾经是中国人的标识。但自100多年前开始“师夷长技”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导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归纳:

设计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提问过渡: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

合作探究一:促使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在学生充分讨论并回答后,我将主要总结为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1、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2、先进中国人坚持不懈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武力的方式直接打击封建制度,直接改变了一些社会的习俗)

预设:如果学生不能直接归纳,我将出示已准备的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出以上两结论。

设计目的:为突破本课难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合作探究二:

提问:请结合书本知识和以下材料,谈谈你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

在学生讨论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这种变化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应该肯定,同时也应让学生明白,中国与世界,城市与农村,内陆城市与沿海发达城市如宜宾与上海相比差距很远,说明变化有限。

过渡:今天,宜宾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经找不出一百年前那些落后的影子,但我们无法忽视的是,宜宾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宜宾与沿海先进地区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在530万宜宾儿女昂首挺进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今天,作为学生的你们,可以为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做点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将展示我校09级学生葛依伦的作文:《我人生的梦想》,在这篇文章里,他深情地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我渴望……有一天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用我自己的双手与智慧,把宜宾建设得更美好!

最后我将这样总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责任,有努力学习的冲动和热情,我们就一定能放飞自己的梦想!

设计目的:为引导学生认知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积极性和进步性,也为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社会行为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内容。教材安排这一章对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章第一节讲的是动物的运动,它是学习第二、三节动物行为的基础。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而动物的社会行为是动物行为的一种。

《社会行为》这节内容主要是研究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及信息交流的方式及意义。动物社会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节课的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师提供的分析和实验用的素材,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社会行为的形成机理,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获取动物社会行为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动物社会行为的概念、

2、能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3、描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4、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

5、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成功的科学探究需要探索精神。

2、认同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3、初步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加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2、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体验情感的意识,而不是单纯的说教,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出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始于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不是单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原有认识对科学学习的影响,尽最大可能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原有经验的局限性,主动构建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情景、师生双向交流、观察与探究、学生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师生、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

三、教学程序

以生物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动物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大量收集阅读有关动物行为的文章和资料,并观察蚂蚁、狗、猫等一些身边动物的取食过程。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课堂活动

1、导入阶段

针对学生课前观察蚂蚁、狗、猫等一些身边动物的取食过程,提出以下问题:

(1)这些动物取食行为都相同吗?

(2)哪些是群体生活的动物。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入生活

2、新知识学习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在以上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最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社会行为的特征。学生能提出很多问题。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意识。

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

先对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蜜蜂,白蚁群体成员分别有哪些?它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2、在狒狒的群体中哪一个是首领?为什么?

然后,多媒体演示白蚁等生物的群体生活,并观察图片狒狒的群体生活。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白蚁、狒狒群体的社会行为特点。在此基础上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带着问题观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参与到分析和讨论中,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更好的掌握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方向为:

1、群体中等级次序是如何形成的?

2、这些生物为什么要结群生生活?

3、群体中的社会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接下来让学生推测:为什么牧羊人放牧时管好头羊就可以?

进行推测能够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对社会行为的特征加深了理解,同时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不用语言人类如何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明白人类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和气味进行信息交流。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出这样的例子。如:1、用闻花香的气味辨别花的种类。2、学生做各种表情和动作让同学去猜一猜所表达的意思。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明确人类除了可用语言进行交流外,还可以通过动作、表情、气味进行信息交流,为学习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打基础。

动物群体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呢?教师先提出问题:蜜蜂,蚂蚁,鸟类,灵长类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录像学生看录像后,说出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动作、声音,这种交流使群体间保持联系,共同取食和御敌。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明白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认识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的延续有重要的意义。

探究蚂蚁的通迅

教师提供资料:观察蚂蚁取食时,一只蚂蚁发现食物,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奔向食物所在地。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教师引导方向:

1、蚂蚁没有发出声音,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

2、领路的蚂蚁为什么总是要经过曲折的路径再次找到食物,并没有走一条捷径呢?

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这样设计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每四人一组阅读教材提示,拟定计划,进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不按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小组成员确定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材料;进行分工,确定记录的方法,实施方案。

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可以使学生体会合作与信息交流的意义,同时体会组内成员共同完成的实验要比个人单独完成要好。

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示:

1、蚂蚁喜欢吃什么?

2、怎样饲养蚂蚁?

3、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时饥饿状态和吃饱的状态哪一个效果好?

4、怎样能更好地控制蚂蚁的行为?

5、能不能用其它的一些物体代替纸片?

6、最好将观察过程拍下来。

实验完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进行交流,其它小组的同学评价其小组实验的优缺点,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解释和说明。教师也要适时的参与评价。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同学评价其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让学生评价优点和缺点使学生在看到其它组的同学不足时,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展开热烈的讨论。

“在中国由于我们的文化比较强调求同和服从权威,不太注重尊重孩子本身的思考和自决的权利。”而新课程的实施旨在改变这种现状,重在放开学生的`手脚,放开他们的思想,作为教师就应适当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去想象、去自由表达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情绪、情感,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

实验完成以后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是一只小蚂蚁会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动物?

学生谈感受。让学生换位思考,体验生命的脆弱,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油然而生热爱生命的情感。接下来谈如何对待动物,学生发自内心地说应该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三、总结与反思

动物的群体生活及社会行为离不开信息交流,动物的信息是什么,怎么交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单纯的讲解,学生也能记住,但是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很容易处于机械的记忆状态。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突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获得知识,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学生对知识记得扎实,难以忘怀。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但对生物学知识掌握较好,而且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得到培养。如探究气味是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时,用纸片搭一条通道,在移动纸片的过程中,蚂蚁很容易受到惊扰,影响蚂蚁的行为,不容易观察,因此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设计出比教材的实验更简便易行、效果更明显的实验方案。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

一、动物的社会行特征

1,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作、声音、气味等

三、探究蚂蚁的通迅

当堂小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C)

A、海葵和寄居蟹一起生活

B、生活在草原上的草和昆虫、青蛙、蛇等

C、一只蚜虫被天敌咬伤后,能放出激素,使其它个体逃避

D、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信息传递行为的是(C)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B、工蜂跳8字型舞蹈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3、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没有通讯就会出现下面情况,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动物的个体间无法取得联系

B、觅食和御敌比较困难

C、不同性别个体繁殖受到影响

D、立即死亡

4、下列各种现象中,不是通过动物“通讯”发挥作用的是(A)

A警犬通过嗅觉找到罪犯

B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起来吃食

C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飞行动作告知蜜源方位

5、下列昆虫中,有社会行为的是(C)

A蜻蜓、蝴蝶

B蝗虫、蟋蟀

C蜜蜂、白蚁

D苍蝇、蚊子

二、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1、“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大雁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社会行为?为什么?

答:是社会行为,因为大雁在飞行时,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大雁在栖息时,也有分工合作的行为。

2、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的,狼却是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这两种动物的捕食方式各有什么不同?

大班社会活动《我的同伴》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此教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幼儿无论在园或在家,无时无刻都会和同伴发生联系。但到了大班,我发现幼儿之间矛盾逐渐增多,这是由于大班幼儿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主见,在一起时很容易发生冲突甚至攻击性现象。所以针对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主要以幼儿的情感、认知、接受能力为前提。

二、说目标。

根据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并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1、引导幼儿参加集体活动,了解同伴的含义,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2、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乐意与同伴交往。3、体验与同伴共同交往、生活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们的重点定位于:幼儿能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了解同伴的含义,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活动的难点是:侧重幼儿自由结伴讲述部分。初步学习人际交往技能,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通过小组讨论,集体评价,游戏活动等使幼儿的分类经验得到整理,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

为了目标更和袄的达成,我做了3点准备:1、空间准备:6张呈半圆形摆放的桌子。2、物质准备:幼儿自带一至两样食品,多媒体动画。3、经验准备:事先和幼儿一起回忆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三、说教学方法。

1、游戏体验法: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而且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加深。”通过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参加游戏,加深对同伴的印象,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2、讨论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讨论方法——集体讨论、自由结伴讨论、个别讲述等形式加深同伴的理解。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片段,让幼儿分析讨论对错,为主题的活动提供具体场景。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

4、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中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尝一尝、论一论、玩一玩、做一做多种感官参与,不知不觉体验同伴的乐趣。

四、说过程。

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共同讨论——自由结伴讨论——个别讲述——情境教学——游戏体验——品尝交流。

大班社会活动常用的标志说课稿 篇7

大九班 俞晶

一、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标志。而且会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那个标志代表什么?幼儿也对这些标志产生兴趣及好奇,这正是我们向幼儿介绍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个突破口。常用的标志活动我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等了解标志的外形及含义,从而发展幼儿的想想力、创造力,运用了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难点是: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

二、活动目标

1、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认识常用的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对各种标志理解的含义。

2、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可通过照图片、图标、网上等办法收集各种图标。

2、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常用标志的资料作补充,同时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彩笔等制作用品等。

3、各种标志的卡片,有代表性的录像片断,如:禁令标志、禁止通行、禁止进入、禁止鸣喇叭、禁止停车、警告标志: 注意危险、交叉路口、铁路道口、、军人的标志、电视台得标志等。

4、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

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创造力。

第一环节:带领幼儿观看标志牌,“请小朋友看看标志牌上都是什么”?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目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

一: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这也是本节活动的重点。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摸、听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你认识哪些标志?它有什么含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二:标志小游戏,加强对标志认识的环节,教师准备各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谁的反应快。这环节是难点。在游戏中幼儿对常见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保持了浓厚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三: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幼儿自选材料,尝试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创造、设计常用图标。如:班级标志、卫生间标志、园长室标志、厨房标志、节约用水标志、活动区标志等。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要发展智能优势,开发智能弱势,要面向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有差异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适合不同的孩子,在这里,我们让孩子按自己对标志的认识,体验创造和设计常用图标。教师始终参与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讨论设计图标,请幼儿想以想我们幼儿园需要挂上什么标志?设计什么样的标志,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协商、创造性、动手能力、由此也增强了。幼儿设计后大家分享,并把标志贴到相应的地方,由此得到升华,并结束活动。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我将按教学理念、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思路来说课。

●说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历史课程要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即: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说课标:

对于本课,课标要求是: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代报刊、电影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应该能讲述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理解掌握导致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并形成一定的认识。

●说学情

经过在高一上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对于历史事物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他们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是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12课,本单元的前5课是以经济近代化为主线,介绍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则是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和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依据课标、教材和学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如大屏幕所示):

(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阅读、分析教材,了解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深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认识,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运用相关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按设计的程序,辅以多媒体教学,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搜集、整理和运用相关资料,参与探究、讨论等活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运用各种材料论证问题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激发爱国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情我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一)重点:

1、知识:结合教材和相关史料了解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二)难点:探讨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认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和中国近代化之间的关系。

●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的确定: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决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情境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阅读、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积极创新等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二)学法指导: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运用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去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说教学过程设计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分析课标、学情、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

我的教学设计包括下列环节:(大屏幕展示)

教学环节一:我行我“究”---学生课前探究

教学环节二:引生入境---一句话导入,直奔主题

教学环节三:我行我“秀”---探究展示、课堂小结、板书

教学环节四:我行我“思”---提高、升华

教学环节五:我行我“练”---巩固、训练

教学环节六:我行我“论”---课后作业,撰写小论文

具体设计如下:

(一)教学环节一:我行我“究”---学生课前探究

具体做法:将学生分组,印发课前探究学案(详见说课稿附件),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并把搜集的有效图片、文字等资料和探究成果整理成ppt,以备在课堂上做展示交流。

探究学案设计的问题如大屏幕所示:

第一组:1、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如何理解“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第二组:1、我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列举近代中国几部著名的电影,并指出其主要题材是什么?

3、近代报刊和电影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三组:近代中国日常礼仪、婚姻风俗和丧葬礼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

设计依据和意图: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使学生能像一名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认识历史,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环节二:引生入境---一句话导入,直奔主题

具体做法:教师直接一句话导入:“进入19世纪中期,随着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接踵而来,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设计依据和意图:因为学生已经进行了课前探究,直接一句话导入,简单明了,引导学生的思维直奔本课的主题。

(三)教学环节三:我行我“秀”---探究展示、课堂小结、板书

预计20分钟左右

具体做法:

第一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课前探究的情况,包括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探究过程和探究成果。

第二步:教师加以点评,引导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总结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原因,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的关系。同时,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生成板书。

设计依据和意图: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对自己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又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

(四)教学环节四:我行我“思”---提高、升华

预计10分钟左右

具体做法:

第一步:教师大屏幕展示相关材料和问题(如大屏幕所示);

材料一:伴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与中国传统消费方式和文化有很大差异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也开始在当时中上阶层出现。如留声机、自鸣钟、电影、霓虹灯、火车、电报、机动车等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商业与娱乐方式的变化;广告和时尚杂志的出现,从时间、空间、感官、概念上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中产人群开始以看电影、喝咖啡、品西餐、穿西装、举行西式婚礼、开舞会等形式展开社交活动,形成不同群体的社交场域。

——郁方《中国的中产阶级与他们的消费文化》

材料二:近代中国的上流社会活跃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却手持文明棍,西装革履,吃着西餐,满嘴洋文,恨不得自己生成蓝眼珠、黄头发、高鼻梁,对中国的传统文明嗤之以鼻,这是一种很尴尬的现象。

材料三:茅盾先生在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出现了“西化”的趋势?你认为材料中的“中产阶级”接受西方消费文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很尴尬的现象”指的是什么?材料三中的吴老爷为什么会昏死过去?

3、结合材料和课前探究,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外来文明的冲击。

第二步: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指导和规范;

第三步:学生代表发表讨论结果,教师点拨,并适当进行学法指导。

第四步:展示相关图片,播放歌曲《中国人》,创设情境,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设计依据和意图: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通过历史学习,要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再一次为学生创造了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当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以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环节五:我行我“练”---巩固、训练

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做五道有一定思维含量、涉及本课重点知识的选择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完成,弥补学生对某些知识点认识的不足,进行必要的教师进行必要解题指导,使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课堂训练:

1、“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以下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样婚礼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3、上海是近代人们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上海

A.经济发达 B.交通便利

C.开放早,受外国影响大 D.人才集中

4、(江苏高考试题)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5、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近代中西文明、新旧文化冲突激烈

B. 西方先进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冲击程度受到中国社会条件的制约

C.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既有进步性,也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D.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比政治制度变革更加复杂和滞后

(六)教学环节六:我行我“论”---课后作业,撰写小论文

题目如大屏幕所示:

撰写论文:

结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认识,谈谈你对当前“哈韩”、“哈日”现象的看法。

(要求:字数不限,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作业设计说明: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课程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题的设计,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历史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的总结与反思

最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英国学者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应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方法的重要方面),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由此可见,历史认识比知识重要,学习过程比结果重要,探究体验比结论重要。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教师课程理念的更新,利用了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合理的课程资源,力图引导学生从接受性、知识性、封闭性的学习走向探究性、方法性、开放性的学习,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18全国两会思想汇报下一篇:西南石油大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