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创新浅析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创新浅析(精选8篇)

语文教学创新浅析 篇1

西莲花小学 李战辉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着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单向度地进行,从整体性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未形成比较系统独立的理论框架。从实践中看,即使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正确道路上我们已有所作为、有所前进,但仍然不能改变被动局面。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缺乏整体设计,教学效果难以上台阶的实际情况,我们从教改实践中体会到: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差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症结。走单纯改革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的路子难以达到教改的根本目标。必须从更新 教育 思想、转变教学观念人手,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引领课堂教学走出困境,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基本思路

通过调研,我们在剖析课堂教学沿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创立新的教学模式的目标、原则及操作要点和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新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和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为主要特征,通过教学的全面改革和新的教学组织工程的推进,优化各种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 科学 性和 艺术 性,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达到师生良性互动、教学相长的要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相对稳定和规范化的教学操作系统或范型,主要由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

1.1教学目标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其中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因此,在教学模式运作过程中突出育人的目标和功能,就不能单纯地依赖课堂教学,而是要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环节,同时施以其它教育和教学形式。如“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不能简单地等同思想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同时辅之以社会实践、征文比赛、专家报告等第二课堂形式,是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

1.2“学与教”参与式教学角色模式

肯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承认学生具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权力,既体现了 现代 教育的理念,同时又适应了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入耳、人脑、人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1.3多样化的教师授课模式

由于课堂教学涉及的多学科性以及对象的接受能力的程度不同,灵活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如专题式、案例式、讨论式、问题式等,使课堂教学授课模式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4教学组织模式

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在组织形式上采取课堂教学与组织其它教学活动相结合,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 教学、社会实践、讲演及辩论等。

1.5教学考评模式

教学考评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学目标复合性和讲课模式及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评模式在考评内容上,要从知识、能力、信念、行为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在 考试 方法的改革中做到以下几个“结合”:一是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课堂教学考试不能没有知识考核,但知识考核的内容不宜过细过深过偏,把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理解、掌握、运用上。二是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以一次考试决定成绩不利于全过程督促、检查学生学习,因此平时考核就显得很重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日常表现、研读课外书籍、作业、小测验、回答问题、发言、出勤、笔记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记入课程成绩等,力求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考核的做法,相对而言更具有准确性和说服力。三是题目考核与论文考核相结合。题目考核重在全面检查知识理解掌握情况,论文考核则重在检查知识综合运用情况。考评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压力。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活动,其本质就是育人。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 发展 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明确提出教育应遵循 自然 本性相一致。当代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人斯普朗格更是明确主张:“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这些理论集中到一点,就是强调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完善的人格,也就是说教会受教育者学会做人。

教育不只是一种活动,更重要的是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某些素质和某些教育影响。教育的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有目的,有选择地传递社会信息和受教育者内心体验相统一的过程。教育必须经过个体内心、配合个性自觉行为的转化来完成。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思维的独立性让人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此,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要,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题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如何做到主体性教育,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实际上是校正了过去单纯的把受教育者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显现出被教育者作为人的客观存在,尊重其自身的尊严和人格,维护其独立性的使命,帮助被教育者,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开启他们的心智和良知,完善他们的人格。为此,教育中就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尊重他们的权利、关心他们的需要,全面理解他们,增强对他们的服务意识。同时,要融入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关心、体贴他们。

2.2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和便于接受课堂教学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落实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长期以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错误理念,形成“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演讲,学生听讲。这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能得到尊重与发挥,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因而也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必须致力于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科学教学方法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方法体系,由基本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方法(即教辅活动)两类构成。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有:教师主导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参与式(学生试讲)教学法、“自学——讨论——发言——提问——讲评一一 总结 ”穿插组合的功能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等。常用的教辅活动有:课内演讲、时事评论、课堂辩论、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这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读书、主题讨论、辩论、演讲、社会实践、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的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与教师的课堂讲授相呼应,弥补教师讲课的不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讲授与讨论、提问、自学等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2.3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 教育 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 发展 水平。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是要丰富教学手段。以影视、计算 机多媒体技术、幻灯等为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手段 现代 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课件,有利于教学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借助书本、语言和板书进行课堂教学的狭隘天地,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动态的、有声有色的,具有真实感、立体感的教学空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直观性。

其次,是采取多样式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关系到学生自身利益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也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善疑巧问,使学生在争辩讨论中明事理。这是因为大学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质疑,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如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景,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是活跃课堂气氛,运用激情打动学生、运用热情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教学的内容是理性的、严肃的,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运用语言表达这些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内容时,更需要 艺术 性语言,以情动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美的旋律,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感情的气氛。教师要使用富于感情色彩的、充满生气和热情的词语才能抓住学生、激励和鼓舞他们去行动。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情才能达理。有位学生在作业中这样描述一位教师在讲课时的激情对他的影响:“张老师您讲‘思想道德修养课’十几年了,还能有如此激情和热情,您的这种执着精神让我不得不接受您的观点。”同时,教师用激情饱满的声音和语言极为投入的状态,本身也向学生表达了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风范,给学生以身示教的垂范。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快乐。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结果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是明显的,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力地激发了教师认真教学,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的热情和责任感。

3.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高校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上台阶,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本末倒置,偏重于从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忽视在教学目标与要求上寻求与学生学习内在需要的统一性。新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准确定位教学起始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诱发学生从课堂获取新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动机,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我们在“思政课”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而不注重行,只讲大道理不顾小道理。思想教育必须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层层递进,才能逐步提高。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注意让学生自我寻找、发现自己的不文明现象,从这些小事人手分析原因,提示学生不应只重认知而不重实际行为。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就如同一位学生所描述的:“老师在讲理论的同时,附上许多生动、鲜活的例子,这些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种体现。而且,在这些例子中又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老师每每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我就会感觉到深埋在心底里的各种问题,好像也被一一解答,从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心理发出强烈的共鸣与感谢”。

3.2明显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新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施 科学 的教学方法体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 考试 方式,把考试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和阶段,把学习内容和要求通过不同形式全部转化为有明确指向的考核目标,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成绩评定,而且更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手段或思维创新程度的考核与成绩评定。促使学生不仅重视“学会”的结果,也重视“会学”能力的训练。一名学生在教学反馈材料中写到:“以往我们在课堂上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现在不同了,老师将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心得体会、讨论发言、课堂考勤等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结合起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被动学习的状态,减轻了学习的压力,使学生注重平时学习。”

3.3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激发了教师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从事课堂教学工作的兴趣

长期以来,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听课,教与学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关系。对待理论课,不仅学生厌学,而且教师厌教。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克服了这一难题。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也激发了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师生共同探讨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平等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教学相长,使教师教好理论课的信心倍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西莲花小学 王伟琼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要达到“新、实、活”的境界。这里所说的“新”,主要指教学理念新,课的设计新(要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课要上得新颖有趣,新颖有趣,学习才能入境、入情,学生才能精力集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主要指课要上得扎实、充实,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落实,夯实基础。“活”则是指教法与学法灵活,课堂气氛和谐、活跃,气氛和谐,方法灵活,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认知才能深化,思维才能发展,能力才能提高。“新、实、活”是课堂教学的高水平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从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考虑,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维素材”,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这些“思维素材”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与直觉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归纳总结、提取上升和从一般到特殊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透过表象抓住实质进行分类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变通性、流畅性、灵活性与敏捷性,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拨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创新浅析 篇2

一、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教师对创新教学的内容认识不全面。

在实际的语文创新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能对所教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们对课程目标缺乏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知道该教些什么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胡乱编排,轻视教学过程,对课程的内容和相关理论理解不够深入,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缺乏创新性,课程内容显得很空洞,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语文创新教学内容显得杂乱无章。

在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学内容之间断裂,没有连续性的情况,在实际的创新教学活动中,都是话题性讨论,所选的话题内容层次高低不一,也没有连续性,还缺乏教师的相关指导,使得整个创新教学内容显得杂乱无章,从而导创新教学的盲目性,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应对策略

1.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创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创新素养。教师的课堂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这个重点来进行,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效资源,多展开探究性的活动,在创新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尝试、创新,发现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

2. 增强教师的创新培训。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素养,就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进修。学校管理者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化的教师培训项目和内容,定期将小学教师集中起来,开展一些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的培训活动,给教师“充电”。同时,教师要能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要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保证创新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框架。

3. 开展课外创新活动。

课外活动课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环,也是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一个平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外活动课的开展,课外活动课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制造创新型学习氛围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深入,新型的教学辅助设备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比如,多媒体、投影仪等高科技的教学设备,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通过动态图片展示出来,教师要合理的使用这些教学辅助设备,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语文教学情境,教师要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主动地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在情感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管得多看得少,课堂教学过程十分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推行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浅析初中数学创新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學方法

创新是知识的根本特征,而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以及坚持性,并且能够清晰勾画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著名物理学家朱棣文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中国学生学习刻苦,书本知识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不足。”由此可见,创新能力的不足是目前我国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黄金阶段,再加上如今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所以要想切实提升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将创新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之中,根据数学的规律以及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的创新教学方式,进而为他们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现笔者根据自己的了解,在本文中就如何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不断完善,学生能力的不断提升尽绵薄之力。下面是加强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几点措施。

一、开放数学课堂,解放学生思维

要实现创新教学的目标,笔者认为,首先就要开放课堂。作为老师,一定要尊重和爱护每个学生,公平对待,努力营造一种轻松、自由、民主、求真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其次,教师应该要明白开放课堂的目的就在于解开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所以,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愿望,促使教学过程向学生发现创造过程的转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作为一个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其通过自身的学习体验来感悟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达到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数学修养的目的。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思想上,教师要努力开发学生的情感智力,培养创新个性。据笔者了解,数学是很多中学生感到头疼的科目,尤其是对于那些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女生而言,常常因为数学成绩的落后而形成极大的自卑感和挫败感,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顽强意志以及敢于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魄力等等,保证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各种挑战;实践上,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毫无疑问,单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的,因此,在学习数学书本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借助一定的实践活动来充实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布置学习任务,要求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找出相对应的数学规律,总结方法,在使创造思维更加具体化和可视化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喜悦,进而提升创新水平;此外,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创新往往来源于细节,要想强化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就必须教会学生如何观察事物,最大程度的发挥老师的指导和调控作用。促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周边事物,并用数学理论进行解释的良好习惯,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

三、创设课堂问题学习情境

所谓问题学习情境,就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巧妙的提出一些问题,并设置合理的思考环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自主的学习,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合理结合整个教学环境和教材,通过不同角度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质疑,激活创新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立一些“待解决问题区域”,规定在这个区域之内,学生能够进行相关的质疑与解答工作,保证学生对追求知识的满足,找寻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如此一来,也就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它也凭借对课本、图像、图形、动态以及声音等等的综合处理能力而备受师生欢迎。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的导入多媒体课件来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让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更加的趣味化,但又不失真实化,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出现的种种轴对称图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我们常见的蝴蝶。然后再用一只蝴蝶框来定放大成为平面图形。又如在讲授多面体课程时,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事物,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等等,然后给正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字母A、B、C、D、E、F,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观察,还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中的知识来制作正方体,并给每个面都着上不同的颜色来进行实物教学。无可厚非,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然,抽象于实践,保证学生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思维,促进数学创新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施建伟.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 -2011年24期

[2]苏文芳.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尝试.《教育教学论坛》 -2011年4期

[3]姚荣洪.细心观察善于创新——论初中数学教学.《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1年2期

语文教学创新浅析 篇4

摘 要:当今社会,创新已日趋重要,它不仅存在于成年人的四周,更体现在学生世界里。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新作文的命题,使其立足于实际生活;认真研究教材,开拓学生的逆向、发散性、变通思维;从关键语入手分析文意,填补学生的艺术空缺,引导踊跃发言、自发探索的课堂氛围。把教学实践和创新融为一体,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

关键字:高中语文 培养 创新 方法

引言:步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在教育领域肩负着振兴民族、整形经济等众多责任。而职业学校作为背负着培育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教育中更要狠下功夫。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更应密切结合社会发展,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着手,适应时代需要。至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的性思维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提升教学水平

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从思想认知,知识层面,工作行为方式等方面勇于挑战,完善自我,教学不停留于有限的书本知识,要依照职校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教学,从而达到更新观念,符合时代需求等目的。教学中,要勤于发现能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挖掘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巧妙运用、创新更加有效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授课本知识时,注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和自身潜能,良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要悉心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而且还要留出时间使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真诚爱护自己的学生。用批判的目光审视自身事业,以创造性思维从事自身工作。

善于培养、保护学生的创造灵感,使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与创造教学相互交融,达到求异性、新颖性。抛弃固有模式,抓取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灵活培养学生的创造灵感。同时自身起到引导作用,不仅提高学生的创造个性,也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及保障就是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不一味的以教师为教学中心,使学生脱离被动接受状态。如果学生长期处在缺乏师生交流,师生彼此相互隔阂的状态下,思维的创造力就会受到极大的捆绑束缚。久而久之,就不能独立判断,禁锢创新,创造性的有力发挥。因此,在面对现代素质教育理论的要求时,必须冲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阻碍,认可学生情感、智慧;保护学生兴趣、个性;培养学生进行思维创造;构建一个民主、自然、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驾驭知识,全面实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教师,应适时放下身份,从讲台上走下去,进入学生的内心,进行趣味性教学。并主动参与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成为知识学习中的共同进取者、朋友,有力引导学生愉悦的进行学习,丢掉思想包袱,充分启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开启学生的求知欲望,创建信任与尊重共存的学习氛围。毕竟,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求知欲,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好的进展;才能使他们乐于发表意见,敢于提出自我见解,多角度发挥利用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学习消化知识。

三、鼓励学生发表自我意见

创新源于不断地质疑和发现,我国明代思想家、教育家陈献章曾告诫:“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由此可见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有力推进,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人更容易产生创造欲。身为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环节,它是沟通学生与教师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反馈学生吸收教育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因此,不要因为学生不喜欢就减少或者放弃这个举措。而且,在教育学生方面,不能够一味的遵从课本知识及权威证实,要从自身出发,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当前教学知识的欠缺,发现不对时要能及时的大胆质疑和推翻现有理论。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应在适当的时机中多设置一些悬念,全方位的发散开拓学生的脑部思维,并起到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我见解的作用。从根本上做到教和学两方面相互影响、促进,得到最大化的知识提升,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的发展。

四、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否定任何一个受教育者,使鲜花与小草一同享受沐浴教育的光束,是教师必须尽到的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认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不讥讽鄙夷学生,宽容对待学生所犯错误并给予改正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注重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要从内心关护后进生,保护其自尊心。不仅如此,语文教师还应教育学生之间相互关心,彼此尊重。使优秀学生做到不自傲,不鄙视后进生;使后进生做到自强不息,有自信,并创造条件,给后进生机会。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章采取不同教学方式、思路和手段,善于推陈出新,充分给学生创造全新的感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取心、活跃的思维,让学生解放身心,做到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力。同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评价、肯定,对学生的标新立异、思维多样性采取保护,重视学生的微小创新,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上的自信心信心。

五、总结

身为21世纪的高中语文老师,要做到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文学等领域的新型人才。这不仅意味着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依赖感,对文本的熟悉感,还应该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感知和认识文字世界里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探寻出得以体现语文学科特征以及贴合学生发展个性的适当融入点,开设专属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要学习、爱学习,切实做到培育、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培育方针。

参考文献

[1] 崔彩琼.新课改下创新性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

语文教学创新浅析 篇5

【摘 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很多中职学校毕业的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而且在创新能力上的欠缺也很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要鬼节约过于老旧的会计教学方法。本文之中针对会计学专业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会计教学的创新进行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问题;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得以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能够进步的根本。对于中职会计教育来说,其目标就是培养出一批能够具有创新意识的实用性人才。但是,由于目前中职教育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导致人才培养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种方法必须要经过改善。

一、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会计工作是企业发生相关经济活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财务相关工作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的核心工作,加之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实体不断的出现,这样就致使会计人员紧缺。在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高涨的时候,中职教育逐渐承担起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重任,但是面对日益革新的经济趋势,中职学校如何进行会计教学的创新,已经成为相关的中职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教育部门对中职学生的意见进行调查的结果之中显示,学生们对于目前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不是很高,整体评分只有3.33分(满分为5分)。这样的调查结果说明目前的教学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这些问题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以教??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作为一个教师来说,“传道受业解惑”本是其不容推诿的义务,但是中职教育的老师往往只做到了前两项,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解惑”。学生们很少有自己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有的教师尽管会在课堂上讲解案例,但是却是照本宣科,根本不给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

(二)教学单调呆板,课堂缺少活跃气氛

就目前来看,中职会计教育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老师教授学生听课的形式。学生们被动地在课堂上接受知识,没有自己说话和思考的机会,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根据宁波中职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2.39%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三)教学环节组织单一乏味,教学效率不高

很多会计教师会觉得自己的课时不够,知识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上很难讲完。这样的情况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目前的教学方法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很多时间都是无故被浪费掉了。因此,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和方式,成为课堂改革的重点。宁波中职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课堂效果的打分仅为3.12分(满分5分)。这说明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创新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教学方法是教师以及学习的学生在进行教育和受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完成教学的目标、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种相对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行业的相关现状以及对学生书来那个和质量的相关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企业的高素质人才的追求。当前亟待解决的就是改变教学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每个人对相关的食物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伴随着课堂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环境的等方面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以实现相关的教学目的。

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和教育目标,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在培养思维动手能力,提高自学创新能力

在会计教育的过程之中,思维能力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思想上具有创新能力了,行动上才能够跟着创新。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自由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们进行创新,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去自学,而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点教给他们。

(二)综合运用教法,发挥整体功效

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之中,如果只是采用单独的一种方法进行教学,未免显得过于死板。应该多种方法进行结合和穿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为主,多样化教学为辅

启发式教学将学生放在首位,教师通过不断地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教学,只管将知识塞在学生的脑子里,而不教给他们如何去梳理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普及,对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会计人才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创新会计教学方法在中职学校的运用

会计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会计学科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中职学校必须要及时关注会计行业的相关动向,及时进行更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首要目标,教给学生们自学的方法。笔者通过多年的积累,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主体,而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建设之中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学和思考,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具体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在教授《成本会计》这一门课程的时候,可以将每个章节的知识融合到一个案例之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讨论,找出其中的知识点。在《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设计出一个企业的案例,让学生对于其中的数据进行讨论和分析,判断出该企业财务管理的情况。同理,在《企业财务会计》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之中,教师可以举出一个企业进行账务处理的实例进行分析,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活跃,教师也可以采用讲故事、游戏等环节进行学生兴趣的激发。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企业财务会计》课堂的学习之中,教师可以直接用财务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们分别在案例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财务科长、会计、出纳等。学生们根据角色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这样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互相配合的能力。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来,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政策。比如对于课堂表现比较积极的同学进行奖励或者表扬等激励手段。教师设计一个符合学生思维和现实生活的合理情景,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扮演的角色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交流。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不断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探险家。学生们的积极性在这样的过程之中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二)岗前特训营培训法

岗前特训营培训法知己就是从企业的需求出发,通过不断地实战模拟,对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重点培训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能够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在进行培训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前期对于学生能力的了解,对于在不同方面擅长的学生进行分组,按照不同的分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进行课堂知识点的确定,然后再将这些知识点教给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培训;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负责给学生设立目标,然后学生根据设立的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自己设计实施步骤和细节,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进行完善;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成果进行测评和分析,并且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并且指出学生在过程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规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形式,教学效果也是以学生的打分为准。笔者在《企业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之中,就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客户和柜员。客户通过柜员的服务态度和效率进行打分。这样的现场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尽早地感受自己以后的工作状态,学会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突发情况,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种特训营培训模式真正将学生放在首位,教学也随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四、结语

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创新浅析 篇6

浅析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英语教学论文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育还存在未清除的遗留问题:一是还未彻底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翻译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三是外语实践的量少、内容死、面窄,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当今的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迅速,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创造性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面对新的对象,新的学科教材,新的质量要求,教师需要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去处理一些问题:

一、坚持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1、民主教学原则

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火花才会迸发。

2、激励原则

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回答,对后进生不能回答时应耐心鼓励说“Tryagain”、“Don’tworry,Takeiteasy.”、“Ithinkyoucandoitwillnexttime.”,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生困难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

3、主体参于原则

传统教学目标死板,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是执行教案过程学生思维自始至终在教师语言轨道上运行,这样课堂教学不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机会,也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必须使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形成多向相互的有利条件。这就要求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4、学习动机内化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只能被迫去学,根本谈不上创造学习。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绪让学生扮演各角色,相互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听英语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时间一久,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思维的学习。

二、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工具,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参加操练,同时培养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功能性目标交际者,能超越具体结构和功能,成为语言创造者,达到交际目的和丰富自身同时,创造或创造出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语言。

当代教学论一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就英语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的专利。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际交流是听说交流,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都是“聋子”、“哑巴”。从全盘考虑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听说交际能力的提高势必为读写创造条件。因此听说交际活动应作为外语教学突破口。有的人认为学生开口就算交际,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背词组,背对话,背课文就算交际。显然不是!课堂内听说训练分为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前者重掌握语言,后者重运用,要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和交际能力提高是创新教育一大目的。

在外语教学中采用情景交际法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如在刚刚开始上课或下课闪,使用情景交际性游戏,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性,让学生兴奋起来,并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备课时教师要精心准备,周密组织,那么效果会锦上添花。如上课时教师应准备好必要的图画、卡片等。

在具体的操作中,则宜遵循先模后应用,先机械后活用,先语言训练后交际的总原则来安排和开展课堂活动,即呈现(Presentation),机械性训练(MeahanildDrills),有意义操练(MeaningfulDrills)到交际性练习(CommunicativeDrills)。如JEFC(下)L115先呈现,Howmany/muchdoyouwant?Howmuchis/arethe…,再组成对话进行有意义操练,MayIhelpyou?Thankyou,I’d…,Howmuchis/are…?Howmanydoyounow?后出示图片或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性练习,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在各种购物场所如clothesshop,foodshop,supermarket等创造性地综合训练交际。

在经过一定的操练之后,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交际练习的时机已经成熟,教师应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其学言能力,开拓其交际能力。这种练习特点要求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学到的语言进行交流。

实践证明,在交际训练的初始阶段,教师设计与所教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情景,提供一些有用词组和句型,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无从开口或无话可说的尴尬,从而迅速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适应交际训练。

虽然,课堂中的听说交际教学需要花许多时间精心设计教案,备课费时费力费心。但是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创造性劳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是非常值得努力去做得。听说交际活动使教师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讲授者,而根据需用要具有多元的特征,如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进行活动的帮助者,学生表演时的观众评价者,甚至是学生小组活动的参加者。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由此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正体现出教学相长的特点。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浅析 篇7

一、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创造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技巧, 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只要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的信心, 学生就会迸发出极大的激情, 积极投入创造之中。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 (指科学事业) 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精神状态相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于深思熟虑的意向和计划, 而是直接来自于激情。 ”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迷恋是激发学生对创造产生追求和兴趣的根本原因, 也是为创造提供动力的源泉, 是创造的真正核心所在。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信心, 让他们有“我能行”的坚强意念。 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启动学生的创造性, 并为他们的创造指明方向。 过去, 我们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 对非智力因素关注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克服这一教学上的缺陷, 注重学生自信心和求知欲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顽强意志, 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以宽广的心胸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创新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方法的指导。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样, 创造也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人类存在的历史长河中, 创造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础和必要条件, 没有创造人类就无法进步, 也无法推动时代的发展, 获取更好的生存条件与生命质量。 创造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精神和物质都高度发展的世界,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发展浪潮中, 如果学生不会创造, 就很难在社会立足, 也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调查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人想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除了要在专业知识领域具备相当多的知识外, 还要具有灵活的思维, 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创造性的技能。 学生的创造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效果, 二者缺一不可。 创造是学生智力与个性的综合体现, 能够良好地体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学, 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 多为学生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在学习中得到很好的练习, 引导学生发现, 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传统的学习类型主要的区别就是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实现由“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得轻松, 学得愉快。

为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想与创新行为, 笔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策略, 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引导,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在进行自主学习时, 教师要将知识的要点告诉学生, 使他们激发思维, 大胆想象。 教师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的思维, 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

首先, 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 有的学生学得较好、较快, 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有的学生学得较慢, 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 教师就要对其进行点拨和指导。 如对课内的生字和新词进行学习时, 笔者会给学生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 想一想这个字或词应该怎样学习, 怎样才能记得牢。 有些学生说要预习, 教师讲的时候就能印象深刻;有的学生说要与上下文结合来记等。 笔者抓住有效时机, 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肯定, 并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方法详细介绍给其他同学。 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 只要学生主动思维, 积极主动地去汲取知识, 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的程度就会随之加深。

(二)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模仿

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实物的文章,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相同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模仿, 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 如学习《葡萄沟》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到了秋季, 葡萄一大串一大申挂在绿叶底下, 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五光十色, 美丽极了。 ”这句话, 笔者就在课余时间带学生去了葡萄园, 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对葡萄进行观察。 观察结束后, 笔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将葡萄成熟的情景描述出来, 并对文章重点句、段进行仿写。 在模仿文章的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就变得更加轻松, 他们也积极投入了学习之中。

(二) 为学生创设情境

小学生受年龄影响缺乏自制力, 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主动性入手, 引导学生语文习惯的形成。

例如, 在组织学习《称象》一文时, 笔者一改传统的预习课文的上法, 而是先提出疑问:如何才能把这么大的象称出体重? 要求学生开动脑筋, 设想各种方案, 只要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即完成任务。 当学生自由想象, 开动脑筋, 全班四十多名学生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十多种答案, 显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 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使学生乐学、会学和要学。

又如, 在教学《丑小鸭》这一课时,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只丑小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充, 让学生想象一下丑小鸭还可以是什么样的。 教师接着引导:“假如你是那只丑小鸭, 请你们想一想其他鸭子、小鸟、小朋友会怎样对待它? ”学生争先恐后地表演了对丑小鸭的责骂与侮辱。教师又讲, 你们现在就是丑小鸭, 请你们想象一下它当时会怎么想怎么做的吧, 并将它表演出来。 闻听此言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边说边表演, 教师再适当给予指导, 学生就在这样的气氛中体会到了丑小鸭的伤心,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浅析高中地理创新教学 篇8

关键字:创新;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事实证明,在高中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扬弃”的观点。对传统的教学教学方法不能够完全的照搬照抄,要摒弃其中一些不适合当今发展的教学方式,同时,要结合当前教学发展的新形势,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要注意到这点,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设计,提高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新的课程教育改革,对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其中的问题也突显出了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僵硬

在如今的教学授课模式当中,还是延续着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模式。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总是坚持固有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填充式”的模式,没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办法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有的课堂出现了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这样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地理的兴趣,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更是无从谈起了。

(二)创新意识不强

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本身教师的创新意识就不强,按照固有模式教学。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更不高了。而且,高中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教师更多的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点的教授,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只重视成绩,不重视能力的情况,在今后发展中应该努力避免。

(三)师生之间互动少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学生才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体。不能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更不能教师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这两种办法都是不可取的。在高中地理课堂上面,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师生之间要多多交流和互动,这样不但能够增加高中地理课堂学习的教学气氛,同时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师生间默契配合,更好的完成既定目标。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成绩。

二、提高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的重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一)增强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趣味性

高中地理相比于高中数学语文等学科来说,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率较低。所以,长久以来往往不被老师和学生所重视。再加上,有些任课教师是非专业的地理教师,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地理课程教育教学培养,在授课中往往出现许多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引用新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同学们,我们今天授课的内容是……”或者“老师今天要向大家讲授的是……”这种模式,转换为一种新的方式,比如利用讲故事引入或者带领学生去课外观察等形式。增加课堂趣味性。这样的形式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生动有趣起来。也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

(二)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于学习地理知识有兴趣了,才能更好的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这些兴趣和爱好,制定适合的教学课程设计。在良好的教学情境当中,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学生感情趣的图片、新闻等来导入。运用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把这些呈现出来,这样不但把学生很好的代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还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三)师生之间多多互动

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讲,学生主要任务是听。在高中地理课程学习中,教师和学生要多多进行互动。这样的办法,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之间关系更加亲密、和谐。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的基础。师生之间多多沟通和互动,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同时,学生也可以把没有掌握理解的部分反馈给老师。相互之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授课氛围。有利于整体地理课程的质量提升。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创新地理教学势在必行。作为教师,我们应利用各种手段创新教学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上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

[2]聂小彤.高中地理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8).

[3]刘静.谈高中地理课堂如何进行创新教育[J]. 学周刊,2011(20).

[4] 段丽荣.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价值探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5]徐怀彬.让创新教育走进高中地理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2).

[6] 张炳祥.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

作者简介:贾玉峰(1983-)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中学一级,大学本科,高中地理教学方向

上一篇:洗碗400字学生作文下一篇: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