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活作文200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生活作文200(精选12篇)

初中生活作文200 篇1

一、鼓励“仿”写范文, 消除畏难情绪

有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手段, 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 有法可循, 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 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 让学生从范文中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仿”不能机械地模仿, 不能照范文死搬硬套, 例如, 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写作时, 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等。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不是“仿”, 而是“抄”。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 但它确实存在。因此, 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 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 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 我让学生学习课文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 仿写了《从教室到宿舍》。学习了《春》一课后, 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 我让学生仿写了《秋》。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 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 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双翅, 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二、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并非仅是语言训练和作文技巧的掌握, 离开了人的发展, 离开了真实生活, 作文就将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犹如关在屋子里放风筝, 无论使用怎样的技巧, 风筝都是无法高飞的。“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就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所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教学应当回归到应生活之需, 切生活之用, 为真情、为兴趣、为实际、为运用而写的生活状态上来, 一句话, 回归到为生活而作文的状态上来。

学生在写作文时, 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 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素材之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 知识贫乏, 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中学生积累材料, 主要通过阅读和摘记。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 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 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 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我们学校地处农村, 条件差, 没有图书馆, 因此我在班内设一个小书架, 发动每个学生从家里拿来几本书与大家“共享”, 并定期更换。每周安排2~3节课时间去看书。另外, 我们还鼓励学生到有书的人家去借阅图书。这样就解决了书源, 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

学生在有书读的情况下, 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拿到一本书, 首先得问自己, 我想从中得到些什么?接着快读目录, 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 反复诵读, 在读中自悟, 在读中自得, 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 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接下来, 再对这本书的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 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 把它们记下来。读完全书以后, 回顾全文内容, 根据要点列成提纲, 从而整体把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还可以引导他们写专题读书笔记。

三、创新作文评价, 让学生感受写作乐趣

学生经过辛苦的劳动, 写出一篇作文, 渴望得到老师的评价, 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因此, 老师在作文批改中, 要尽量多用鼓励的语言, 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尽可能地挖掘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 看到自己的进步, 提高写作的信心。对写得好的学生, 老师的肯定能激励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学生看到教师的评语后会受到很大鼓励, 激发写作热情。对那些作文较差的同学, 教师也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分析, 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 对缺点很多的作文, 也不能全盘否定, 应挖掘点滴“闪光点”。哪怕全文只有一句写得好, 也要提出表扬, 予以热诚的鼓励。这样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肯定中获得心理的满足, 明白自己的作文虽有不少缺点, 但并非一无是处, 只要自己不断努力, 认真修改, 也能写出好文章, 增强了自信心, 产生了进一步尝试的愿望。同时, 中学生又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表现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作文竞赛评奖、学校广播室发稿等鼓励性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 让他们喜欢通过自己的作文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初中作文尝试生活化教学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尝试 生活化教学

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不知道“写什么”,面对作文题目往往是咬烂笔头而生搬硬造,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作文内容有生活气息、情感自然真挚、立意有一定深度,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写什么”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写作成长。教师常常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美的慧眼。从写作理论的角度上讲,这无疑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练就一双慧眼,的确是一个值得仔细探究的课题。

我们常常发现:当一群学生聚在一起时,往往争先恐后地讲述某一个见闻或经历,口若悬河,说到激动处还会舞之蹈之。可见学生的生活其实并不缺乏精彩,学生也并不是不会感悟。如何把学生那些精彩丰富的见闻经历感悟发掘出来,成为写作的素材?我尝试“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即抛开作文技法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真生活,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以是否具有真实生活气息为评价标准,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积累作文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一、激活学生记忆,提供写作素材

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许多新鲜有趣的事,如何让学生观察的触觉敏锐的感知,留存那些事,成为写作的有效素材呢?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如实记叙自己的见闻感受,但没有一般作文写法的要求。我的批阅也很简单,以是否来源于真实生活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由此每次都能从芜杂的学生周记中抽取几个新鲜活泼的事例。如有学生写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服装市场去买衣服,妈妈如何和店家讨价还价的事;有学生写妈妈因为爸爸把钱偷偷借给叔叔家而吵架的事;有寫邻居家为孩子该姓爸爸还是妈妈的姓吵得不可开交等等。我把那些富有生活气息的事例原汁原味地打印给学生,让学生辨别生活中有这种事吗?学生纷纷表示这些事经常发生。我明确的告诉学生这些事例就是我们写作时最好的素材,经过加工写入自己的作文,就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生活情趣、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每天发生的那些平常小事,都能入文成为写作的材料,只要把身边的事收集起来,作文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

我通过写周记发掘学生的真生活,培养学生关注自我的意识,发现、捕捉生活中的琐事,及时采撷生活的浪花,加以积累,再分类形成写作的素材库。如“家庭风波”一类就积聚了好几个新鲜活泼的素材:父母为要不要借钱给亲戚而吵架,为孩子该姓哪一方的姓而争执,节日里爸妈为给双方父母送的礼物价值数量不同而闹别扭等等。随着学生对自我的关注,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也越来越敏锐,一些新鲜富有现实意义的事例不断涌现,素材库也不断更新。

二、激起生活共鸣,丰满事件细节

周记中学生写的事例往往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可读性。如何让一个很有现实性的题材用文字活灵活现的再现?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经历和同学写的片段相比照,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的情景。以《妈妈买衣服砍价》为例。原文片段:星期天一早我和妈妈来到中翔服装城买衣服。在一家店里妈妈看中了一件衣服,妈妈里外看着摸着,还拿衣服在我身上比划。老板走过来说:“要不先试试?”“这件衣服多少钱?”妈妈问。“200元!”“200元?太贵了!”妈妈扔下衣服,拉着我要走。“给你打个折,180元,怎样?”老板连忙说。“120元!高了不要!”妈妈说。“130元吧。”妈妈就同意130元成交。

同学们一致认为“砍价”没这么简单。那具体情形是怎样的?下面是学生的发言概要。

妈妈的表现:妈妈明明很喜欢这件衣服,但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说衣服面料不好、做工粗糙、有褶皱。妈妈还会装出一副买不买无所谓的样子,暗示老板价格贵我就不买。妈妈嘴上说这件衣服不好,手还是抓着那件衣服,左看右看。妈妈还会和老板套近乎,说我经常到你这里来买衣服的,是熟客了,你便宜一点,下次我还来,还给你宣传宣传。妈妈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假装不买了,走出店去。

店老板的表现:老板会喋喋不休地说,这件衣服的款式是现在流行的,进价很贵。别人我是不打折的,你买就给你打个折吧。当妈妈把价压的过低时,老板会说:呵,我成本都不止这个价,要不我给你钱,你帮我去进。实在没辙时老板还会说,我们开店不容易,一件衣服就赚10元钱,想博取别人的同情。面对妈妈狠狠的杀价,老板显得很无奈,嘴里嘟哝着:亏的亏的,不卖,你到别的店里去看看吧。当妈妈走出店门时,老板连忙说,你再加起一点,让我不亏本。老板是一边叹气一边包装衣服,仿佛是真的亏了一样。

学生七嘴八舌的演说着自己的经历,把妈妈和店老板斗智斗勇的砍价过程绘声绘色地还原出来,生活气息浓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也非常富有个性特点。

我就此引导,既然大家都有这种真实的体验,如果我们把它写出来,不就是很好的一篇作文吗?趁着学生热情洋溢,又有现成的材料,当堂练习,落笔自然较为流畅。

三、激励学生智慧,提炼生活哲思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琐事,与学生一起领略生活的情趣,还原形象活泼的场景,这只是帮助学生找到了作文的生活源泉,还要帮助学生善于从生活琐事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智慧,从而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仍以上文《妈妈买衣服砍价》为例,在学生写出了较为生动形象的作文片段后,我再进一步追问:从这件事中,你从中获得什么感悟呢?学生一下陷入了沉思中,他们没想到一件普通平常的小事还能蕴藏着哲理?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同学们很快说出了一些道道。

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经过几个回合的引导讨论,激活了学生沉睡的生活记忆,鲜亮了生活的细节,同时悟到了些许生活道理,学生怎么会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呢?如果顺势鼓励学生把这些诉诸笔端,适当指导一下谋篇布局的小技巧,定能写出一篇新鲜活泼的好作文。

生活200字作文 篇3

快,快拿水粉来!我们板报制作小组的.组长志强喊着。

哦,来了,来啦,水粉到!我拿着水粉匆匆忙忙赶到,用水粉笔沾点水交给组长。

大汗淋漓的组长如长虹贯日一般在原本已经描好轮廓的纸面上挥舞着。我们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就这样,一幅美丽的板报就在组长绝妙的手艺下结束了它的尾声。

终于,我们的佳作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我们小组一致欢呼歌颂。

镜头二

谁,是谁拿了我的橡皮?王哥焦急地喊了起来。

不知道啊!刚才不还在桌上吗?志强说。

生活是初中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 篇4

一、感知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学会观察生活,这是作文走向生活的第一步。 但观察得来的素材,必须经过品味,经过反复斟酌,方能有效写作。 写好一篇文章绝对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搬, 而应该是一种渗透着情感、认知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少不了作者的心灵体验, 或者在感受客观时,心存感动、感想和感思,或者心起感慨、感叹和感愤。可见感悟生活对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性。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1.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因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会全身心地投入生活,随时注意生活的动态,才有真切的体验,才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有所感悟,才有可能提高分辨评判能力。 在这方面,我经常给他们讲或者看很多社会上充满正能量的人或事, 让学生在受感染的情况下产生生活在今天是多么幸福的感受。 我常用学生熟悉的人物从正面进行教育,比如坚强的桑兰,身患绝症仍坚持奉献爱心的歌手丛飞,捐肾救母的孝子田世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真善美的氛围之中,进而热爱我们的社会、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身边的人、热爱我们的国家。

2.引入热门话题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 对于当前的热门话题,学生感兴趣,也容易激发他们探索其中的意义和折射的内涵。 例如关于学生上网的问题、早恋的问题,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我经常把这些热点问题引入课堂, 要求学生进行思考,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经常有许多惊人的观点。

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提高了, 对生活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思维,最后都能在文章中表现出来,进而增加文章的深度。

二、感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锻炼他们能拥有善于观察的火眼金睛观察周围的事物, 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 引导学生从自己常规的生活中留心,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咀嚼生活的点滴;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诸多片段、诸多细节进行有条理的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由表及里地进行观察,较全面了解事物;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并将自己所见的事物景物、所闻的乐事、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和记录习惯。 通过多看、多思、多记,学生的观察意识增强了,对写作的敏感性也与日俱增,素材库也就日益丰富。

另外,指引学生营造作文的生活氛围。 大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这诗外功夫就是对丰富多彩生活的体验。 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就决定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挖掘各种资源,让多样性的资源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充分发挥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功能。 比如让他们动手做一道菜,进行一次大扫除,来一次有针对性的辩论赛……学生在各种实践中获得体验, 写作前积累了这些素材,在写作中就不会感到头脑空空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地域特色,独特的人文景观。 抓住这一点,教师可把作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作文充满生机与活力。 让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动员学生深入街头,搜集整理使用汉字不规范的现象;深入自然,了解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这些活动为下面有关家乡的专题作文做了很好的准备[1]。

三、抒写生活,日积月累

教师要把学生的写作落到实处,使其妙笔生花,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件艰苦而长期的脑力劳动,需要教师不怕吃苦,脚踏实地。 我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1.坚持写随笔或日记 。 随笔随笔顾名思义随手下笔 ,它的突出特点是随意,不拘一格,写作时间随意,内容随意(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表现形式随意。 正如冰心老人所说:“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 ‘我 ’… … 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我思潮自由奔放 ,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到纸上。 ”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2.坚持写主题式自由作文 。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的确,现在的大小考试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大都写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很少写命题作文。 我在平时训练中也很注重这一点,鼓励学生写自由作文, 抒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写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2],让学生用美的眼光审视生活,用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世界。

浅谈初中作文生活化写作 篇5

一、生活化写作的优越性

1.使学生的文章更加富有深度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好或有趣的事物,通过让学生贴近生活,留意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事或者一些美好的事物,去发现其中的含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可以将这些美好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入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所写的文章就会变得更加丰富、真实。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作品更加富有深度。让学生的文章具有生活化,还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视野,是学生可以感悟生活中的美好,间接地促使学生可以乐观的生活。贴近生活进行文章的创作,学生可以通过对生活想象与回忆,就会有大量的素材可写,可以顺畅写完,使文章具有连续性,从而引起老师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意识

让学生贴近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去体会其中的含义,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融入到生活中,明辨身边的是非。学生具有善于发现的意识,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学生可以感悟生活中的美好,间接地促使学生可以乐观地生活,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进行生活化写作的有效性策略

1.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通过生活性写作可以提高文章的丰富度,可能一些初中生理解能力基础较为薄弱,很难通过自己的能力进行生活化写作的练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师需要对这些基础较弱的学生给与引导,让这些学生可以尽量的走错方向。教师首先需要把自己在评阅试卷使得一些规则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阅卷教师的一些审美观点,然后教师可以指出当前一些学生的写作所存在的不足,并说明这些不足所带来的影响,空洞的作文会让教师感觉到乏味,通过教师的指导可以有效地让学开始有效的练习。

2.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写作与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联系,大多学生的作品都是通过一定的素材加上自身的思维进行创作,讲自己的想象融入到作品中,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所写作品的深度,使文章更加有思维,给阅读者一种真实的想象。因此,教师就需要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进行想象,例如如果你身处这一美丽的荷塘月色中,你会有怎样的感慨?让学生通过阅读后进行思考,联想自己身处于这一美丽的景色之中,水流在潺潺的流动,月色皎洁,倒映在水中,荷叶上水珠落下,泛起点点涟漪,会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进一步的思索与想象,学生的感受就会更加强烈,这样也间接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也是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有了新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对问的思考中,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3.让学生贴近生活,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生活化写作就需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生活化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去观察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使学生可以对这些美好的事物记忆更加深刻,有助于学生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在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赏一些美好的事物,让学生学会去欣赏这些美好的景物,让学生立身于美景中感受生活的美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善于发现的意识,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有了较强的感悟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灵感,促进文章深度的提高。

我爱生活(200字)作文 篇6

我爱生活

生活,就像一杯咖啡,如果你细细的去品尝,就能挖掘出它的醇香。

生活,就像烘烤箱的面包,经过烘烤的考验,最终成为人们口中赞美的美味。

生活,就像房间里的电灯,充满了正能量,照亮了整个房间。

生活,就像洗发水一般,洗过悲伤、烦恼的事情,留下快乐、开心的回忆。

生活,就像青橄榄的滋味,总是先尝苦后品甜。

我爱生活,爱生活那丰富多彩的变化。初一:李奇辉

篇一:小学作文:我爱生活的传统文化

我爱生活的传统文化

送“灶王”

浙江省德清县高桥小学桑果子文学社罗淑芸

传说从前天上有一位奸仙,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进了谗言,说凡间的人都好逸恶劳,那些挂在屋檐下的蜘蛛网就是证据。玉皇大帝听了他的话,十分生气,也觉得没有必要让人类存在下去了,决定派天兵天将去消灭人类。

灶王菩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连忙偷偷下凡告诉了人们,让人们用特制的扫帚去扫清蜘蛛网。于是,人们便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一起动起手来。玉帝透过镜子看人间时,看到人间干干净净,一片太平景象,感到十分惊讶。于是,收回了成命。人们躲过了浩劫,就十分感激灶王菩萨。从此,人间每家每户开始供奉灶王菩萨,每年腊月廿三这天又送他上天庭。这天,家家户户除了打扫卫生,还从田野里找来一些丁青和柏树的枝叶,扎在一个木桩上。奶奶说,这表示万古长青,灶王菩萨与天地共存。奶奶还在丁青树上均匀地套上了一些红丝绵。这代表了吉祥如意,也使丁青树更加绚丽。

下午,奶奶烧了一大锅南瓜糯米饭。奶奶在这

就要来到了。

同学王鑫艳:原来腊月廿三的“送灶王”还有这么一段来历呀!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去发现,肯定还有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记载和颂扬。

教师王祖良:由一个传说引入,全文赋予了“送灶王”这一民间风俗一定的神话气息,描述了人们为正义之神所做的各种事情,也反映了人们对正义人士的欢迎和崇敬。本文也像是一篇神话小说,给读者带来了无限遐想。

篇二:我爱读书

我爱读书,我爱生活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奶奶曾经这样说。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便更是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书能够使我自信,让我可以与他人更好的交流,更加辩证地看生活。有无读书的差别读书的好处有许多,说的功利些,如工资待遇:读书的层次越高工作一般会更好,一个博士生与一个普通工作者有天差地别的区别。现在的“三高”(高文化,高文凭,高待遇)人群在办公室实行的是工作内容加“三个一”(一杯水,一台电脑,一份报纸),工资是六位数。相比之下普通的农民工子弟废寝忘食的工作,没日没夜的加班,风吹日晒但是工资却只是“三高”的零头。

在人与人交流时同样可以很好的体现。读书越多的人知识面也会所之变得开阔。一个拥有开阔知识面的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懂得把握尺度进退自如,直中要害却又不失双方陷于 尴尬,往往点到为止。一个没有太多内涵的人与人交谈时往往会有什么就说什么毫不避讳且不顾他人感受,这样会使他人不愿与自己交流。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技巧,例如在家 中可以随便一些,这样可以使人觉得更亲切,在生意上的周旋应该严谨且不失分度,在晚会上应婉转留有余地。曾今有一个人去参加一个晚会,快结束时却道:“我要小便。”可 以想象当时的人们有多尴尬,在这种场合下更应说“去洗手间”。

读书的好处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个真正热爱生活

的人是懂得读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越是爱生活的人越是爱读书。好读书的优势好读书的人视书为生命,家中随手便可取书阅读,像这样的人在生活就有许多优势。学会乐观面对生活。书是心灵的一剂良药,在生活中的挫折不过是成才道路中的试金石。每每我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所写的“故天降大任于

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此后我便会再次开朗起来,面对困难,因为我明白了人才是再艰苦环境中磨练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学会辩证待人接物。就如这漫长的历史长河,有多少是非难以分辨,只有对书籍正真涉猎广的人才有揭开其面纱的资格。历史是严谨的,不仅仅只是片面的更多的则是多面性的,只有辩证的看待,才能得到真相。就拿秦始皇来说,他是中国

一种东西,篇三:小学作文:我爱校园生活

我爱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它充满了自己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它是许多学生向往的无拘无束的天空,有时我也恨不得留在学校。no.1---快乐!

我们六(1)班出了名是多“傻人”,但又都是这些“傻人”给了我们快乐。

有一次,我对上面座位的健波说:“你的同桌呢?”他脱口而出:“我哪有同桌?”我疑惑不解地说:“嘉荣不是人吗?”不料健波说:“我们是“绿豆哥哥”和“红豆妹妹”啊!”我听了,笑得肚子都疼了,问:“你是“红豆”吗?”健波说:“当然---不是啦,你真笨,我是“绿豆”啊!”我听后,笑得更厉害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绿豆哥哥”更像电视剧中的“黄豆先生”。嘻嘻!

no.2---关心!

关心,可以是无言的,也可以是搞笑的,我们班就是采用这种搞笑的关心!

在一次的数学课上,我因粗心大意而答错了问题。数学老师便骂了我一顿,我心里闷闷不乐的。下课后,朋友们见到我心情不好,便过来用搞笑式关心逗笑我:“莉恬,你知道不?六(2)班的同学的“光荣称号”有的很好笑。”“谁?”“就是***啊”“什么称号啊?”“解放军”“啊!”一番惊讶后,我就大笑起来了„„

看,她们就这样逗笑我了!

是的,我向往这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天空---属于我们的校园生活!

篇四:1 我爱美好生活

我爱美好生活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通过熟读课文,进一步来学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精神。

【板书】 1 我爱美好的生活

【学生活动】从课文中找出课后的词语。

【板书】

一、词语

美好:好(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等抽象事物)奔跑:很快的跑(那个同学用奔跑来说句话)

沉默:不说话。例如:这几天他一直很沉默。、思索:相,考虑。

广阔:广大宽阔。例:广阔的草原 广阔的天地

山川:泛指高山河流。

【教师活动】讲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笔记。

【读一读】课后练习

这个词的用法。

【布置作业】1.完成同步练习

泽库县王加乡中心完小

级 汉

语 教

生活随笔作文200字 篇7

云压的很低,天才欣欣然绽开笑脸,我便已早起,欣然地来到了学校。今天是我作为初中生正式上课的第一天,第一次见到除杨老师以外的其余任课老师,第一次接触生物,第一次去食堂就餐,这一切都是这么的妙不可言。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一八零三班,平时被淹没在人群的我,不免有些慌忙。杨老师说过,现在的我们,好像一张白纸,真希望在之后的三年中可以在这张白稿上认真的作图……开学了,希望自己可以走点心,希望可以收起惰性,收起任性,好好地待在这个“家”,然后好好地珍惜这三年的美好时光。

夜色缠绵的晚风透过窗檐吹进教室,好像分外的放松,这种说不出的情感丝丝缕缕,从早到晚。

浅谈初中学生生活积累与作文 篇8

如何帮助初中学生广撷博采,积累写作材料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六个途径予以引导。

一、观察积累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因此,中学生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要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才会使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正确立意。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要侧重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等,教会学生由整体到部分的全面观察、捕捉事物特点的集中观察,由此及彼互相对照发现异同的比较观察等,从中准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特征,发现事物变化规律。这样积累的材料,既具有丰富性,又具有准确性。此外,还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如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上位和下位、远视和近视、仰视和俯视等,到写作时,就能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材料,并能由近到远,由今到古,通过广泛联想,把平时观察积累的不同时空的材料按照某种特征或写作目的组织起来,思接千载,情通万里,澎湃时间长河,激荡空间风云,使文章内容生动,立意升华。

二、阅读积累

自然环境海阔天空,社会生活瞬息万变,大千世界内容丰富,人们靠直接观察所获的材料,只能是凤毛麟角,必须借助间接观察大量补充。间接观察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阅读包括课内外,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所以,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承受熏陶、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教师要提倡鼓励和指导中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首先要从良好习惯培养开始,主要培养自觉阅读、动笔阅读、多形式阅读的习惯。自觉指兴趣浓,千方百计找书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社会、哲学经济、文学艺术广阅博览并持之以恒;动笔墨指阅读过程随时动笔圈、划、点、批、摘、记,将书中有用的材料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形成读书卡片、笔记,到写作时,便可自如运用;多形式如粗读、精读、详读、略读、泛读、速读等均需掌握,并会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果,积累广泛而又精要的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笔下生辉运用自如,非从阅读始不可。

三、视听积累

现代社会是信息量丰富、信息传播手段现代化的社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跃发展,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日益普及,广播电视等夜以继日传播丰富的信息,且比书刊杂志更形象可感,更生动活泼有魅力,是对青少年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间接观察手段。广大青少年早已自发地而且饶有兴趣地通过广播电视积累信息,但往往凭兴趣爱好,随机收看,缺乏选择性和目的性,娱乐消遣性强。家长则多以影响学习为由加以阻止,教师则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实际上,教师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从现代化视听渠道中积累丰富的材料,如新闻联播、动物世界、假日晨曲、各种节日晚会节目、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等,都对学生有益智、地行、激情、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等作用,均属积累写作材料的范畴;同时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克服纯消遣趣味性收视倾向,并学会动态观察,提高观察水平和积累的材料质量。

四、活动积累

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中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而且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为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采取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同时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五、练笔积累

上述各种途径的材料积累,均属无形积累,储存在大脑中,使用时不仅要再现、梳理、选择,还得考虑材料的文字表达。有形的文字材料积累(除动笔墨读书外)被忽视了,即练得太少。因此,要提倡练笔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上述途径的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做不可。写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产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容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而且必须做到的。”据推算,中学生写作水平要能基本达到大纲要求,各类练笔不得少于50万字。因此,教师应在对中学生材料积累的指导过程中,结合给予练笔指导,并把练笔也当成材料积累的重要途径。

练笔的形式一般有:

(1)阅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

(2)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

(3)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六、强记积累

不少名篇佳作、名言警句,以及成语、歇后语等,在阅读欣赏之后,还必须反复吟诵,琅琅上口,达到熟练背诵,到写作时,就能整句整段引用、模仿或迁移,成为锦上添花的写作材料,这属于强记积累。中学生是记忆力发展最佳时期,且能在理解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教师应提倡、鼓励和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强记部分经过选择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终生享用。如朱自清《春》、《背影》、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需要背诵的段落都应该背下来。此外,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均需尽量多地强记熟读。

初中生活作文200 篇9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内容及目的

初中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能够独立完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个文体的小作文写作的水平,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做好小学与高中之间的写作承接任务。初中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记叙文的写作, 兼顾其他三个文体, 记叙文在写作教学中占有绝对大的比例, 初一占的比例是百分之六十四, 初二占的比例是百分之五十一, 初三占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相对比较, 其他文体所占比例较小, 但都有教学任务, 要求能够规范性地完成。而记叙文的教学任务要求比较详细, 会涉及到记叙文的各种方法和结构, 不仅要求规范性写作, 同时还要求创造性的写作。此外, 还有片段写作的训练内容, 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详细描写一个片段, 比如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一封信等。

二、如何将生活热点引入初中作文教学

(一) 贴近生活, 打造绿色作文课堂

要提升初中生写作文的兴趣, 把生活热点引进作文教学是一种有效途径, 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期, 他们渴望探索一切新鲜的事物, 好奇心强, 从众心胜。贴近生活会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就在自己的生活里, 从而领略人情练达即文章的真谛。教师要引导学生作文时讲真话, 要有真情实感, 真实地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不无病呻吟, 不小题大做, 不无事生非, 提倡绿色作文, 不添加杂质, 真实地记录生活, 真情地歌颂生活。提倡绿色写作, 提倡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摒弃为赋新诗强说愁的“造假”作文, 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即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 引进热点, 打造时尚作文课堂

初中生处在充满好奇充满幻想的年龄, 他们追星、喜欢热点话题, 喜欢各种激烈的游戏。把热点话题引进作文教学, 打造时尚课堂, 对提升学生的兴趣是非常有效果的, 热点话题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学生更喜欢互动, 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在进行《漫话探险》的写作训练时, 就可以把这个时期发生的与探险有关的事情进行梳理, 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谈自己对事件的看法, 最后再告知此类作文的写作要求、技巧、方法。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会一直高度集中在课堂上, 只要完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透视内心, 打造真心话作文课堂

在初中生的眼里, 作文就是作文, 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没有太多的关系。要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其实就在我们生活里, 教师就要跟学生一道把作文移植到生活里, 把生活搬进作文中。在应用文训练中, 教师可以以书信这个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文体, 来让学生感受作文就在生活之中, 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说说真心话。比较独特的方法是教师让学生都给自己写信, 写自己想跟教师说的真心话。值得注意的是, 要做这样的尝试, 教师必须跟学生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 否则无法透视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 不仅学生能感受到作文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同时也能够透视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同时通过学生的真心话, 教师更能够了解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

(四) 出亲情牌, 打造真情告白作文课堂

初中生的情感世界是洁白无邪的, 要让学生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就需要打出亲情牌, 打造真情告白的作文课堂。在记叙文训练中, 常规的教学都会让学生写出我最爱的XXX, 我的XXX, 初中阶段要书写真情实感最常见的就是写我被什么事情感动了, 我爱XXX。而这样的情感往往不真实或者被夸大, 最能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动情的是愧疚感, 因此要打造真情告白的作文课堂, 就要让学生写我最对不起的XXX,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等。愧疚感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也能够通过这样的作文写作, 抒发学生内心想说又无法说出口的情感, 与此同时也能够打碎学生心中的块垒。

三、初中作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初中作文课堂教学, 虽然通过课程改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最大问题就是以形式为主, 以抓分为目的的教学, 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其次是作文教学与生活相去甚远, 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第三是作文教学给学生灌输的思想是作文是“作”出来的, 而没有使学生感受到作文是自己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要解决这些问题, 主要是教师要转变观念, 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教学目的, 树立绿色教学思想, 让作文教学紧贴学生的生活,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初中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初期, 写作教学不仅仅肩负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任务, 同时也承担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者重任, 打造绿色作文课堂, 让学生说真话、写真情, 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灌输诚实做人、老实做事的思想,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水准, 这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杨蓉;初中语文独立创新写作教学的前奏[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2) .

[2]赖业伟.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 (学术综合版) , 2013 (5) .

[3]杨卫珍.摭谈初中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3 (9) .

生活随笔作文200字 篇10

前几天,在新闻上,我又看见了几起自杀案,他们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自杀的人们都是一时半会儿想不开:他们的父母,儿女怎么办,家里人都要哭死了――不孝顺家人,他们丢了一大堆债,就让家里人还吗?

我曾有问过我的父母一个问题:“你对人生的看法是什么?”我的父亲说:“当然是要快快乐乐地生活着,生命是非常宝贵的。”母亲说:“人生是美好的,老天既然给你了生命,你就要好好的活着!”我对人生的看法是:“我们要迎接美好的`未来,追求快乐的每一天。”

珍惜自己的生命,想想以后美好的未来,快乐的每一天……

农村生活作文200字 篇11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去看望外婆。中午我吃过饭就跟小狗玩,那只小狗真可爱,我都想把小狗带回家了,可是爸爸、妈妈肯定不同意。下午我还到外婆家花生地里去挖花生,在去花生地的路上,爸爸问我:“你知道花生长在哪里吗?”我说早知道了,因为我们上学期学了一篇课文叫《小松鼠找花生果》,课文上说花生果生长在泥土里的。

爸爸说:“对啦,花生果就是长在泥土里的。”到了花生地里以后,我还挖了几棵花生,我想我体验到农村的生活了。

初中生活作文200 篇12

一、抓课题解读,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课题解读的准确性、深刻性,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能力,也是语文教师作用的重要体现。《观察生活的途径》怎么解题?是观察生活的路径和方法?什么是观察?怎么观察?一直细细追问下来,我们分解了“多感官细观察、多角度新观察、多用心悟观察”等三个层次来解读观察生活的途径。

二、抓情境导入,激发学生进入状态

任何一种课堂教学在开始之前,一定会有教师的导入活动。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情境:先用多媒体展示屠呦呦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这位科学家在药物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以及获得诺贝尔奖的崇高荣誉。然后说:我们的观察不仅仅停留于这张图片,今天我们把观察引入到我们的教室里面,用一个具体的实验来探寻观察生活的途径。现在请注意,老师用这个杯子,如果把它装上水,然后,用一张纸把它盖住,倒过来,然后放开我的手,你们说杯子里面的水会流出来吗?光猜想不行,还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现在,请两个男生上讲台来做实验,大家仔细观察。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有三:一是吸引学生注意。注意是学生对某些事物心理上的一种明显的指向,是学生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的基础。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可以使学生优先注意某种事物,向往并渴求去认识该事物,因此,它是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之一,是学生积极探究某项事物的认识倾向。三是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情境具有思维张力,它让学生思索,令学生疑惑。疑而生问,有了疑问学生才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学情境。

三、抓主问题设计,直指重点环环相扣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生思维的“生成”?如何在学生的“随机生成”中提炼出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较为深刻地理解,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关键在于问题设计。在本课设计时,实验之后,安排写作“用黑色笔写出你的观察和你想表达的话,可以拟一个题目”时,加入了“看谁写得细致、写出新意、写出体悟”的要求,给了学生写作的提示,也为老师在学生习作中,“看谁写得细致”时“生成”出“多感官细观察”,“看谁写出新意”时“生成”出“多角度新观察”,“看谁写出体悟”时“生成”出“多用心悟观察”做出了铺垫。如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呢?在第一次写作之后,本课设计了“原作提升”环节,提出“看谁改得更细致、改出了新意、提出了新的体悟”的新要求,并通过“使用红色签字笔”与原作进行对比,彰显学习效果。

四、抓二次写作,修改提高增强实效

修改,是写作的延续,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本质上说,修改也是一种写作,而且是一种高级写作,它“力求用尽可能完美的形式去表现构思的成果”,从而写出优秀的作品。只有懂得修改文章的人,才算是会写文章的人。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学生展示交流作文初稿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多角度观察,既观察对象,观察流程,还要观察观众的反应,观察自己内心的体验活动等等,然后,进行认真修改。请看一个学生以“自信与稳重”为题的修改稿:“老师在上课时要求做一个实验,分别叫了两位同学操作。第一位在实验前坚定的选择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走向讲台时步伐稳重,丝毫不乱。实验时,他首先将大杯子直接装在了约半盆水的盆中舀水,后改用黄色小杯逐一加水。共加了三次水,在第三次时水似乎溢了出来。他轻轻甩了三下手,然后,他用一张纸慢慢地从右到左横向盖在了水杯上,等待了一段时间后,将水杯翻转过来。奇迹发生了,水没有倒出来,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第二位同学不服气,大挥手臂走上讲台,也上来做实验。他的方法与前面的同学基本一致,但脸上一直都带着自信满满的微笑,可惜的是他似乎自信过了头,在翻倒杯子时,里面的水先滴滴答答的掉几滴接着哗啦啦倒了出来。在我看来,自信固好,稳重也重要。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想虽没能亲身体会,但依旧感受到了。第二位同学的浮躁,所以,自信应与稳重同行。”这个学生的修改稿通过两个同学的对比来写“自信与稳重”。第二同学有自信,第一位同学稳重,他通过比较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自信固好,稳重也很重要”,后面再加了一句:“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想虽没能亲身经历,但依旧能感受到第二位同学的浮躁,所以,自信应与稳重同行”。这表明这个学生不仅在用心的观察,而且在用心的感悟,从而揭示观察生活的又一条途径----多用心观察。

五、抓首尾过渡,聚焦主题前呼后应

一堂语文课,如一篇作文,课堂导入就是开篇点题,课堂总结就是结尾升华,过渡衔接呼应都必不可少,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才能有效地展现主题,达成教学目标。导入“我们现在将杯子里装上水后,用这张纸把它盖住,捂紧,松手后,把杯子倒过来,杯子里的水会流出来吗”前加上“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实验结束,布置写作前,我们的过渡可以说:“好。观察时间到!同学们刚才目不转睛地在观察,一定有想说的话,也有同学刚才在凝神思考,也一定有想写的话。”总结时,我们可以说:“生活的过程也是观察、体会、领悟的过程。只有用心,才能享受这个过程。当然,这个“心”应该要包含真心、细心、爱心、良心、宽心、信心、耐心、雄心……生活复杂却又简单,平常中却总还有许多感动,我期盼的是生活中能多留下一些热泪盈眶的时刻!同学们,你们有一样的期盼吗?那我们一起说一遍:我期盼的是生活中能多留下一些热泪盈眶的时刻!这需要我们多感官“细”观察,多角度“新”观察,更重要的是多用心“悟”观察!”围绕“观察”这一主题反复吟咏,起到一唱三叹的效果。

上一篇:2024年武汉中考作文下一篇:邮政笔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