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精选8篇)

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 篇1

家庭教育中,家庭不同成员之间,常常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形成不一致,比如父母对子女要求不一致,就会造成家庭教育者管教要求之间的矛盾,结果削弱了教育效果。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一个要管,一个要放;一个要严,一个要宽。有时夫妻二人还故意在孩子面的扮演黑白脸,以为一个打,一个拉,有哄他的,有吓唬他的是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这种气氛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两面性!家长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会伴随着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争吵尽管可以设法避开孩子,但分歧是无法避开孩子的眼光的,这种分歧会给孩子造成教育的真空,而孩子也往往很善于钻这样的空子:在一方受了管教就跑到另一方去诉苦;在一方受了罚,就跑到另-方去讨爱。另外,孩子还会对家长产生不同的看法与态度。由于家长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误以为家长中有的爱他,有的不爱他;有的专门保护他,有的老是惩罚他。于是孩子对家长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做到要求统一、教育一致呢? 这里提出几条建议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一、情感投射的一致性

情感投射的一致性是指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对其子女、晚辈都应具有同样程度的爱,怀有相似的感情,持趋于一致的教育态度。这种爱、感情、态度通过成人对子女的言行表现出来。如果对孩子情感投射的幅度、强度不一致,会导致孩子对有的家庭成员亲近,对有的家庭成员疏远、回避,甚至产生敌对心理。

二、教育思想的一致性

一个小孩把自己的雨伞让给别人打.自己却被雨淋湿了。回家后,父亲赞扬下他这种行为,而母亲却数落孩子。这种教育思想的不一致就会使孩子不能形成统一的价值尺度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从而使孩子失去言行的方向性。类似这样的事,只要父母一方处理得合理,另一方就应当予以支持,决不能各唱各的调,否则教育效果就相互抵消了。

三、教育过程的一致性

家长由于各人经历不同,文化水平互有差异,性格更不可能完全一样,因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产生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要求是很自然的。一旦出现分歧,不要争吵,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可以心平气和地弄清情况.找出原因,想出办法。如果没有原则分歧,就完全可以求大同存小异,克服分歧,协调解决。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商量,取得共识是很重要的。

四、共同学习教育知识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一致,有许多是由于家长缺乏教育知识造成的。尤其是老一辈家长中,文盲和缺乏教育知识的占相当大的比例。有文化的父母应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向长辈普及教育知识。如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教育故事;一起看电视时讨论有关的教育案例;支持他们到“家长学校”听课等。

只有这样,才能使家庭中各成员间不同的意见统一在正确的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

要知道孩子知识薄弱,以义母之言为言,以父母之意为意。现在父母意见不对,互相吵嘴,那么孩子使“无所适从”了,做父母的敎训子女,不能使子女有所适从,这就算不得教育了。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写贾政因宝玉“不肖种种”,“笞挞”宝玉,王夫人上前阻拦:“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勒死我,再勒死他。”接着,贾母出来进逼:“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逼得贾政只得跪下,又检讨,又保证:“皆是作儿的一时性急,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可见,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出现分歧,从古到今屡见不鲜,所以才有“可怜鷓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技日照暖,北枝霜露滋”(李桥《鹧鸪》)。

1、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孩子思维的一大特点是缺乏主见,易于服从,他往往“迷信杈威”。任何长辈包括父母、老师等,在他心中都享有很高的权威,所以,这时如果父母的教育观点一致,则易于使孩子接受。反之,如果父母的意见有分歧,而且这种分歧是公开化的,让孩子一目了然的,那么就会大大影响教育效果。孩子本身还不完全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如果父母意见不一,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并很自然地倾向于保护他的一方,那么假如另一方所持的观点是正确的,其所做的努力也就无济于事了。

但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没有两个人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即使是感情深厚的夫妻在对孩子的培养问题上,在处理与孩子有关的种种生活瑣事上,双方的观点也不可能永远保持一致;即使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也可能在具体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例如,父母都愿意孩子吃得好,但有时会因为给不给孩子吃肉的问题而发生争执。孩子在这个时刻,真所谓“处于两人之间,难以为人了”。

那么父母应如何对待这一问题呢?应该商量,应该求大同存小异。最关键的问题是不宜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即使宝宝还很小,也要如此。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讲话要注意分寸,否则细心的孩子就会听出父母的意见有分歧,而且很自然地就会寻求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而拒绝听从对自己不利的一方。这样,孩子怎么可能接受到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教育呢?

当某一方的教育方法不当时,另一方应在孩子不在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千万不可一怒之下什么都说,甚至经常赌气:你如此,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这样会使孩子的是非观念紊乱,导致其日后品德不良。

2、母爱的作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母爱的作用。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而无私的爱。这种爱对孩子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缺乏母爱的孩子中有很多心理发育不健全。但母爱又不能毫无止境,毫无理智。对待孩子,母亲也需要给予理智的爱,这样才能使自己从慈母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与父亲统一观点,使孩子形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明确看法。当然父亲也不应过于严厉,不应采取令孩子生畏的各种粗暴体罚,那样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此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作用也非常重要。他们格外疼爱自己的孙儿孙女,总是想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爱。但是,过度的宠爱常常会使孩子依赖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庇护,甚至当父母对他进行正常教育时也会产生抵触情绪,而以祖父母、外祖父母作为反抗这种教育的武器。这种溺爱对孩子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害了孩子。

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恒心,而且还需要一个系统环境来支持。这个系统环境是多维的,不仅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还包括家庭内部环境的一致性。家庭内部的一致性,也不仅仅指父母之间的互相配合,而是整个家族之间的密切合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更快地形成良好习惯。因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个人不是由于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

当前,家庭中教育的不一致性往往涉及多个方面。

第一,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意见不一致。一位父亲曾经苦恼地说:我们家三口人,但我在我们家是第五把手,还没有我们家的咪咪地位高。咪咪是我女儿养的一只猫。我们家教育孩子的事情全由我爱人一个人包了。本来,我对教育孩子是挺有热情的,刚开始还经常给孩子讲讲故事什么的,但我爱人就是看我不顺眼,老嫌我管不好孩子,说我讲故事的口气不对,腔调不对,手势也不合格。总之,我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对,弄得我的心情也很不好。她在组织部门工作,可能管人管多了吧,在家里也总想管我。

后来,我们之间就更对立了,她可能觉得她处处都比我强吧,老说我什么都不懂,就懂技术,不懂教育。我一张嘴说孩子,她就插嘴说“别听你爸爸的,他懂什么”,或者说“你爸尽瞎说”,现在孩子也好像有了保护神一样,我让她做点什么,都支使不动她。我一说她,她就去告诉她妈妈,有时还学着她妈妈的样子说“你懂什么”,气得我不行。如果我们两个都批评孩子,孩子就觉得少了保护神,立刻就会大哭、耍赖或者满地打滚。

我觉得孩子之所以这样,都是我妻子给教坏了。她们娘俩成了一个同盟,我在家里越来越显得多余,所以我现在一般不管孩子了。我们同事都挺羡慕我的,说我真自由,家里的事情什么都不用管,其实他们都不知道我心里的滋味。那滋味的确是不好受。看到别人的父亲都和孩子亲亲热热地,而我却和孩子关系很冷漠。我想,等孩子长大了以后,她会和我更加疏远。所以,说心里话,有时我心里挺怨恨我爱人的,感觉她是在和我争夺孩子。也许是出于报复心理吧,我对家里的事情有些漠不关心。

这种不一致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孩子面对矛盾的、摇摆的教育方式,接受的是对立的、随心所欲的教育信息,形成两面性的人格,而且还非常影响夫妻之间的情感联结,使夫妻中的一方远离家庭事务,甚至逃避家庭、漠视家庭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父辈和祖辈之间往往教育态度不一致。一次,笔者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女孩,清清秀秀的,可就是牙齿上长满了黑色的斑点。于是我同情地问孩子的母亲怎么回事。女孩的母亲满腹怨言地说都是婆婆把孩子带成了这样。原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奶奶都给孩子糖水喝。孩子也是越喝越爱喝,一来二去,牙齿上就长满了黑斑点。孩子的父亲一气之下去和奶奶理论,谁想到奶奶还说:“别信那些书上的说法,小孩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长了新的不是一样白白净净吗?再说了,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我把你们兄妹七个都带大了,哪个不长得人模人样的?咋的了?” 隔代教育的不一致性,除了会带来夫妻教育不一致所产生的影响之外,还可能形成亲子之间的隔阂,使父辈和祖辈之间产生矛盾、孙辈和父辈之间产生矛盾。这样,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和伤害就又多了一层。

第三,家庭内部的教育一致性还包括家族风气,即家风的相互矛盾。如,父母在家中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独立的好习惯,但是孩子到了亲属家以后,却被宠起来,亲属包办了一切,什么都不让做;或者,父母在家中要求孩子不吃零食、少吃零食,但孩子到叔叔或阿姨家以后,叔叔或阿姨却给孩子零食吃,还对孩子说:“没关系,吃吧,你妈妈问我,我就说你什么也没吃!”这样的家族环境给孩子的就是不一致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要养成良好习惯,就会增加很大难度。

第四,家庭内部的教育一致性,还包括教育过程前后一致。父母常常犯这样的错误:高兴的时候对孩子是一个态度,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又是另外一个态度。两段时间里给孩子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孩子放学以后帮妈妈收拾房间,妈妈会说:宝贝儿别干了,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一切事务妈妈都能做!等孩子拿出了成绩单,妈妈一看孩子没考好,就勃然大怒:就你这个样子,将来准是个讨饭的,傻坐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去帮我收拾房间?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态度,会使孩子形成双重人格,并学会看大人眼色行事。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如果一会儿这样要求,一会儿那样要求,习惯培养的力度就会越来越小,甚至起到了负面作用。

上述几种教育不一致的情形,都会使家庭教育的力量互相抵消,从而导致失败的教育。关于习惯培养的一致性问题,本书第八章第三小节中有详细的理论探讨,由于本章主要供父母们阅读,因此在这里不做详细论证。

因此,我们曾经倡议:建议有效的父母联盟。当然,推而广之,为了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我们应该建立整个家族的联盟。为了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建立有效的父母联盟,有些教育者们常常倡议教育者要对被教育者的要求保持一致,形成教育合力。这样的理论在教育学方面很站得住脚,但在心理学家们看来,却值得商榷。

笔者曾经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大夫,著名的家庭治疗师李子勋先生。自1990年开始,他就从事心理咨询及家庭心理治疗,至今已有十余年,在家庭教育及心理治疗方面颇有建树。在谈到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时,李子勋说:

心理学和教育学具有明显的差异,心理学比较强调有效性,而不是强调对错。其实夫妻完全一致是不太可取的。太一致了以后,孩子就没有了可选择的权利,他基本上就是生活在一个单一的模式下。这样孩子难以了解人的多样性,以及在多样的人群中自己该怎样选择,怎样生存。夫妻的一致和不一致应该有一个摇摆,让孩子能够看到人的意见的可变性,因此有一些选择。也就是说,父母的意见在某一个情景下是可以的,而在另外的情景中就不可以。比如,父母亲说孩子在上课的时候玩游戏是不可以的,但是在放学以后玩游戏就是可以的,这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在某一种情形下是可以的,在另外的情形下就不可以。这种教育不是一种单调教育,而是情景教育。孩子通过教育会懂得在这个情境下可以做什么,在那个情景下不能做什么。这样做比告诉孩子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好一些,丰富一些。夫妻在教育孩子方面保持一定的差异比较好,但这种差异不是对立的差异,而是程度上的差异。这与夫妻建立有效同盟不矛盾。假设父母在家庭中表现出了各种差异,但又不是互相对立的,这样孩子就可能在一个环境下接受多重的意见。在这样的环境里培养长大的孩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他会懂得很多东西看起来是对立的,但实际上也是并存的。这些东西不一定是父母告诉孩子的,而是在生动鲜活的生活中体验出来的。建立有效的父母同盟,关键的不是如何对待孩子,而是做父母的要给孩子一个感觉,让孩子觉得父母的情感很稳定。心理学上讲“同盟”,是指“情感联结”,不是指“态度联结”。其实,在家庭里面决定很多事情,不在于他们的态度如何,而在于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纽结的情况。

李子勋大夫所谈的观点值得父母们思考。要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首先要保持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和谐,正如李子勋所说——重要的是情感的联结,而不是态度的联结。因此,要保持家庭内部的教育一致性,家庭成员之间不必爷爷说什么,奶奶也说什么,爸爸说什么,妈妈就赶紧说什么。只要大家在教育孩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在亲情上是和谐的,对孩子的好习惯养成就会有很大好处。

美国著名儿童问题专家简•尼尔森、莱恩•劳特和h.史蒂芬•格兰等人也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说:我们在认识上,是不是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共同教育孩子就意味着父母双方在认识上、行动上必须保持完全一致?如果父母双方能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那么两个人尊重对方就会像尊重自己一样,而且能理解即使双方意见不一,也是可以的。孩子们既不会因为爸爸有一种教育方式,而妈妈是另一种方式而在人身上产生混淆,也不会在行为上发生混乱。如果说父母双方意见不一,对教育孩子有所损害的话,那就是父母双方相互推诿责任,或者让孩子利用父母的意见不一来控制家庭。一旦父母双方都认识到不同意见的价值性,并能正确磋商,求同存异,那么共同教育孩子将会是共同担负责任的一件愉快的事情。

可见,只要夫妻双方情感和谐,相互尊重,孩子就不会乘机控制家庭,也不会因此而逃避父母的教育。同样,此原则也适用于祖辈与孙辈之间的教育、重组家庭、离婚家庭等的教育。

当然,家庭成员之间在教育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上也会产生矛盾。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矛盾是可以协调的,关键是协调的方法。父母或祖辈间如果产生了不一致的意见,要离开孩子单独协调,如孩子睡着以后,父母可以沟通一下教育孩子的不同想法;也可以在孩子去亲戚家的时候,父母单独讨论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儿争吵。在采访中,李子勋大夫还说:“夫妻要在孩子面前尽可能掩饰双方的不和谐和冲突。夫妻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过分关注对错,要多注意是否有效。强调对错是一种压力。当夫妻有了冲突,要尽快化解,尤其不能吵架以后三天都不说话。孩子生活在这种不正常的氛围里面很难受。”如果成人之间在教育孩子方面实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去咨询教育专家,或者参考有关书籍等。

一致性是教育的重要原则,要改变前后脱节、家庭内部相互矛盾的现象,才能真正使良好习惯稳定地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建议父母:

(1)尊重配偶以及配偶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家庭是一个合作的利益共同体,夫妻一方不要因为孩子与另一方关系亲密,就排斥、反感,或者互相争夺孩子的情感。当双方有不同意见时,要坦然对待,同时要明确告诉对方,您很尊重他(她),对于他(她)同孩子的亲密关系,您也很欣赏,很赞同。

(2)告诉孩子,他做某些决定时,需要征得父母双方的同意。一个10岁的男孩对父亲说:“妈妈说了,我可以去买一双运动鞋,而且明天可以不去参加钢琴比赛。”爸爸听了非常生气地说:“你必须去参加比赛,你妈妈说的不行。”孩子买了运动鞋回来以后,丈夫对妻子说:“你为什么允许孩子不参加比赛?”妻子很吃惊地说:“我什么时候这么说了?我告诉他说,买鞋是可以的,但比赛应该去参加。”上述对话说明,孩子在利用父母之间缺乏沟通的情况。因此,当孩子向父亲转达母亲的意见时,父亲要带着孩子,与母亲沟通,反之也是一样。这样,孩子就不会悄悄利用父母之间的关系。

(3)双方意见不同时,不追究谁对谁错,而要一起探讨双方不同意见的各自价值,并一起寻找更有价值的方法。

(4)不在孩子面前说另一方的坏话。要多告诉孩子另一方对家庭的贡献,以及对孩子的爱。如果您对另一方有意见,尽可能不在孩子面前抱怨,更不要请孩子评判谁对谁错。

(5)增加沟通的机会,不要让孩子成为双方的传话筒。如果孩子在一方面前表示对另外一方的不满,不妨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大家一起讨论。或者,在一个愉快的日子里,全家一起探讨一些相关问题。总之,应该让孩子感受到夫妻双方情感上的联结,而不是互相排斥。

让教育和成长的节拍保持一致 篇2

关键词:教育节拍;成长节拍;心理特点;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环境氛围;习得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4-0005-02

目前,社会各界对现行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诟病颇多,教育成为千夫所指。这不仅是每个教育人的耻辱,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面对教育遭受重重围攻的现状,作为一线的教育者有必要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也许,个人的努力显得渺小和卑微,但是,对改变教育现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每位教育者应尽的责任。在此,将本人在教学管理中的心得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促使教育符合学生天性

教育具有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心理学知识逐渐被运用到教育中来,教师更多从心理学角度去思考学生的行为成因和纠正方式,促使教育更加科学和规范。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与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去之甚远,很容易造成教育的节拍和学生成长的节拍错位,导致教育工作事倍功半。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促使学校教育符合学生的天性,让教育的节拍和成长的节拍保持一致。

(一)解决学生美好愿望与行为不一致的矛盾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充满美好的憧憬。比如,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做一个能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等等。但是,在实际的行为中,却表现出自制力差,不能主动求知、探索,没有创造的欲望等。美好的愿望与行为的懒散、懒惰之间的矛盾成为学生走向美好的绊脚石。教师要针对这种状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引导和行为教育,让学生懂得要实现美好的愿望,必须付诸于行动。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收获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励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二)解决学生情感与理智不协调统一的矛盾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容易动感情,对崇拜的人和向往的事情充满了激情。但是,他们的情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易冲动。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其他则表现出消极的态度。这表明小学生的情绪极易大起大落,缺乏理智的控制。这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最突出的表现是偏科严重;对某些集体活动参与不积极等。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调控手段来解决学生情感和理智不协调的矛盾。比如,向学生介绍学科知识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将知识融于有趣味的活动之中;介绍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等等。促使学生学会理智客观地看待学习和与之相关的活动,能够自主地用理智调节情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协调学生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之间的矛盾

小学生天性好强,往往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这种求知欲是发自本性的、不自觉的行为,往往不能持久,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一曝十寒”。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从肯定学生的进取心人手,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行为上的优点和不足,切实感受到完善自己的必要性。同时,教师还应该理解学生的诸多不符合教师要求的行为,并进行多种方式的调控。比如,小学生难以长时间对某种教学方式保持高度关注,这是年龄决定的,不可改变。教师要善于对课堂进行调控,不断变化教学方式,适应学生自制力弱的心理需求。

以上是从“学得”方面探讨让教育的节拍和成长的节拍保持一致。教师还要注重“习得”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为学生营造与生命节拍保持一致的成长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加强习得对学生的影响

小学生喜欢模仿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并将之当成一种乐趣。因此,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学生习惯和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有小学生模仿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中的情节对同学施暴,也有小学生模仿世界名画中人物的造型,足见所见所闻、所听所感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因此,学校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注重习得对学生的影响。

(一)剔除暴力元素,为学生营造洁净的成长氛围

我们留心观察和思考会发现,暴力元素充斥孩子的生长空间,比如,《小红帽》、《七只小羊》、《三只小猪》中,都塑造了大灰狼的狡猾、凶残的形象,并以弱小者最终战胜甚至杀死大灰狼为“美好”的结局。叙事过程之中手段之残忍,让人瞠目结舌:《七只小羊》中的大野狼被淹死了以后再被开膛破肚;小红帽的大野狼被猎人的枪给轰死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都给学生幼小的心灵种下仇恨和残酷的种子,这怎是德育能够补救的?因此,我们要认真为学生删除环境和学习中的暴力元素,让学生在相对洁净的环境中成长,让学生自主习得真、善、美。

在营造书香校园时,总会设置相应的板报、墙画、名画、名言等,学校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那些内容简单、温馨、能给学生美育的作品,拒绝动画或卡通中那些打斗的内容,对学生的视野进行善意的屏蔽。图书也尽可能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幼儿读物,引导学生远离仇恨和暴力。

洁净的学习环境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二)注重言传身教,老师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榜样

小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模仿老师的说话、写字、做事、做人。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小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此,教师要首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在学识、品德、修养等各方面为学生做好表率,为学生树立起一个努力的目标、学习的榜样。比如,老师举止优雅、言谈得体、尊重每位学生,学生一定会仰慕老师的为人,并积极效仿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老师喜欢阅读或者关注时事,并经常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或介绍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关注地老师介绍过的书籍,并养成放眼世界的习惯。

习得教育是小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也是保持教育节拍和生命节拍一致的重要方式。这是目前小学教育中最需要加强的。

总而言之,教育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引导和熏陶,让教育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活动,成为引导学生走向未来的启明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教育带给自己的美好体验,让学生沐浴在教育的光辉中,在温馨的童年中一步一步完善自我。这就是保持教育的节拍和成长的节拍一致要追求的最终目标。

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 篇3

很多人会告诉你,页面的关键词密度要制在2%-8%之间,要多做伪原创,要多做外链等。那按照这些方法做了,关键词排名就会一定上升吗?但事实告诉我们,很多人这样做了,不但关键词没上升,甚至还被惩罚了,这是为什么?

原因就是这些根本不是所谓的搜索引擎规则和算法,顶多只能算操作时注意的事项,而把注意事项当做搜索引擎规则,当然会出现问题,甚至会适得其反。

要了解搜索引擎规则,首先要了解搜索引擎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任何一家搜索引擎公司都不是公益组织,也不是慈善家,它是商业产品,而所有搜索引擎的背后都是商业大鳄,他们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赚钱。想赚钱,就一定要想抢占市场,让用户使用他们的产品、认可他们的产品,并最终爱上他们的产品。

那搜索引擎如何做才能让用户爱上自己呢?很简单,为用户呈现靠谱的搜索引擎,让用户对搜索的结果满意,而且要非常满意,也就是所谓的搜索体验。只有搜索体验做好了,用户才会经常使用搜索引擎,甚至离不开搜索引擎,

总的一句话:“为用户提供最精准的优质内容”。而搜索引擎所谓的规则算法,也一定围绕这一核心思想去设计的。即使不同搜索引擎的规则和算法有差异,但它们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

那么怎么去衡量搜索出来的内容是否优质、精准不精准呢?以什么为评判依据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想。因为搜索引擎是给人看的,搜索出来的结果页是给人看的,所有只有用户认为搜索的结果精准和优质才算数。而所谓的搜索引擎算法和规则,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模拟真实用户的评判标准,去判断网站内容是否优质。

我们明白了搜索引擎的规则,从而就可以归纳我们seo的规则是什么了!

想让搜索引擎爱上我们的网站,给予我们好的排名和流量,就需要我们先帮助搜索引擎留住用户以实现他的商业价值,使我们的网站能为用户提供最精准的优质内容,始终围绕着用户的感受和需求这一核心去做优化,只有搜索引擎赚到钱了,才会关照到我们。

论坛里天天都有“百度天天抽风,网站收录下降,排名下降”这样的帖子,其实试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在为了优化而优化,甚至是网站根本就是建给搜索引擎看的,根本没有内容,没有质量可言,昨天听说这么做可以提高收录,今天又听说这么做可以提高流量,如果用这种方法和思想去做seo,那结果肯定是不会好的。因为这种网站在用户眼里就是垃圾。而搜索引擎如果放出了这些内容,那还有多少用户会去用他。

家庭教育要保持一致性 篇4

好的题目意味着论文成功了一半,每个研究生都应该精心选择自己的毕业论文的题目,写好开题报告,为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硕士毕业论文奠定基础。一篇好的开题报告必须做到“六个一致”。

1、报告填写与学校要求相一致

开题报告表格中的每一项经过严格设计,各部分之间紧密相连,每部分的填写都应遵守一些特定的规范。

选题的目的:选题目的用一句话进行说明“本选题旨在对……进行研究”。

选题的意义:分别对该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说明。

国内外研究动态:本部分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必须是对已有研究的研究。通过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分析总结,回答三个问题:他人研究了什么,研究得如何,自己的研究基础何在。

参考文献:一篇硕士论文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20个,开题报告限于表格的限制不能全部呈现,但至少需要写10个,包括中文和外文文献。

研究内容:本部分是对选题具体研究内容的指向性说明和阐释。填写开题报告时一般呈现为“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包括几个方面,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借鉴《教育研究方法》中有关文献法、历史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的内涵,结合自己的选题和研究内容,对研究方法进行规范的表述。

研究目标:指明本选题研究后预计达到什么目标。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选取研究内容的一个或两个方面,作为关键问题去解决

创新之处:创新之处需要指出本研究与其他研究相比的创新点,可以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资料等方面去创新。

预期研究成果:指硕士毕业论文,不包括中期研究成果。

工作准备情况:包括自己为本选题所做的.文献准备、知识准备等准备情况。

保障措施:为了保证研究成果的实现采取的保障措施,包括时间保障、资料保障、经费保障、导师保障等。

2、选题与所属研究方向相一致

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必须和自己所属的研究方向相一致,否则直接影响毕业。

3、选题与今后一生的学术研究方向相一致

研究生毕业论文基本上有三个层次的做法:第一个层次是满足于通过,进而顺利毕业;第二个层次是指有志于考博的同学,尽量把硕士论文的写作作为博士论文的基础;第三个层次是指选题能与自己一生的学术研究方向一致起来。仅仅满足于第二个层次甚至第一个层次不应该是学术型研究生选题的目标,研究生选题应与自己一生学术研究方向相一致起来,这需要严密规划,精心设计。

4、研究内容与写作提纲相一致

研究内容的每一部分就是写作提纲的一级标题,写作提纲是研究内容的详细阐释,二者间应保持一致。

5、提纲章节间内在逻辑相一致

写作提纲是研究者研究成果的大纲式呈现,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研究者对选题的论证方式。写作提纲的布局应精心设计,各级标题之间、同级标题之间应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6、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相一致

创业者要保持做事正确 篇5

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心灵都能发出一种非常独特却又十分珍贵的呼喊,有人称之为潜意识的呼唤。很多实验证明,如果我们能够正视它,并且愿意跟随它去探索,你很可能会发现一个美好的人生。02.学会放弃,才能更好获得生活

生活中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谓的对与错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在纷繁琐碎中学会搜索与选择,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个选择或结果,就应该立刻摒弃,重新进行新一轮的选择并获得新的结果。

03.做事想成功要潜心谋算,切勿马虎侥幸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

04.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常志,咬定一个目标的人最容易成功

苏格兰有一句民谚:其实顶上就是一片悬崖,人们称之为“黑暗里程”。在生活中,我们迟早也要走过这样一段黑暗而危机四伏的路程。给自己设定一个看得见的目标,把天梯搬到自己的脚下,我们就会攀援过去。

05.心存大目标,则易成大事

目标是做事的一个灯塔,我们所有的精力与力气都是为它储备的。目标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成功事情的大小。正如拿破仑所说: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06.机遇+汗水等于成功

如果说机遇和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聪明的方法则是成就事业的不可或缺的附加条件。07.微小的勇气,能够完成无限的成就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物-派克说:不恐惧不等于有勇气;勇气使你尽管害怕,尽管痛苦,但还是继续向前走。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真实地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的!微小的勇气,能够完成无限的成就。不卑不亢无论是对事还于人是都有一种极强的穿透力,如果你幸运与生俱来就有这种品性,那么很值得恭贺;如果你还没有养成这种性格,那么尽快培养吧,人的生命很需要它!

08.摆脱人生困厄的最好办法是:别烦别怕,轻松快跑

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泰戈尔说:错过太阳的时候如果你在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09.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用尽

人事大道:物极必反。所以常以“花未全开月未满圆”来劝戒自己浮躁的好胜心,控制自己的前进节奏,有时是一种聪明的举动。

10.小事引发大思考,平凡成就大事业

从小处着眼,让平凡成就伟业。

任何人只要做一点点有用的事,总会有一点回报,这种回报就是经验,这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亨利.福特

11.人分三六九等,事有轻重缓急

做事情一定要分出轻重缓急来,尽量避免在不必要的小事上纠缠不休,延误了重要的事情。

12.把信念揉进每件小事,成功便多了许多基石

上帝面前有一架天平,他把我们每一个人放进天平的一个盘里,另一个盘里放入的则是与那分生命等重的给予,你的生命重于泰山,他就给予你泰山,你的生命轻于鸿毛,他就给予你鸿毛。

13.做事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效越好

《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极处,坎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有时过于努力或专注于一件事,我们反而会得到相反的效果。正如吃饭,能吃是好事,但食物吃得太饱了撑得荒,甚至会生成胃病。

14.智者善以他人为鉴,愚者只以自己为鉴

牛顿说:我之所以看得比别人更远,是因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凡成功之事必有其内在的道理,大凡成功之人也必有其成功的利剑。你若能学会从前人的脚窝里找到自己的方向,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

15.找准人生定位,“无用之功”可能变成有用之材

有用与无用是一对辩证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换,所以可以把看似无用的储备看成是对有用的事先准备!

16.得之时,谨防所失;失之时,找出所得

我们每天都在得到与失去间徘徊往复,时间、生命、金钱、爱情等等,我们常为之患得患失。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哲理中的“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等等,都是在解释一种得失平衡的自然道理。

17.变通可以历曲通幽,执拗只能山穷水尽

梁启超云:“变则通,通则久。”知变与应变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办事能力高下的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

18.换种思维方式,把问题倒过来看

对于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人们已经不很陌生,然而一旦遇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人们还是习惯用常规思维。很多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就被人们看成无法做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19.会说话的人,才叫会做人

古语云: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真正伤害人心的不是刀子,不是枪矛,也不是横亘于你面前艰难困苦的伤害,而是比它们更厉害的东西——语言。善良聪慧或温厚博学的语言能溶冰化雪,排除障碍直抵对方的心岸。一句恶毒的语言却足以击破,你坚实的心灵堡垒,让你一辈子都为之隐隐作痛。

20.一句恰当的赞美,能影响人的一生

赞美是对一个人的潜意识的人可,同时也是给别人面对人生的最大鼓励,别忘了多对你周围的人说:真漂亮、真棒。

21.如果找不到终南捷径,不妨钻一钻牛角尖

牛角尖既不能简单地说可以钻,也不能简单地说不能钻,而且很多人也难以分清什么是钻牛角尖,什么不是钻牛角尖。但是如果在你还没有找到一条可以直通山顶的路之前,走一走狭窄的羊肠小道也未尝不可,毕竟这还是一条路,也是一条有些许希望的路。

22.心态变好,坏事也能变好事

身处劣势绝境,以豁然坦荡的心情去接受,并积极发掘其中有利的东西,那么,坏事也可能就变成了好事。

23.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人,明察秋毫做事

用睁开的眼睛逡视世界的美丽,用闭着的眼睛消抹世间的无奈,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可谓是活出了极致,但做事,却往往是明察秋豪的好,我可以视而不见,但绝不能心中无谱。

24.如果我的眼里只有你,那么我无异于一个瞎子

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办事方式套用在别人身上,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经验主义的必然误导。

25.成功者最有交最简单的秘法就是“一根筋”的韧劲

天才的力量总比不上勤奋工作含辛茹苦的力量。才华固然是我们可渴望的,恒心与忍耐力更让我们感动。

26.大胜必经大忍,失败常因心切

瓜熟蒂落,水到才能渠成,蝴蝶必须在蛹中经历炼狱般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做事也是一样,多半的成功都是在失意的忍耐中一步步走出来的。

27.潇洒对待金钱,生命可以长寿

现实生活中,没有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然而有了钱不去合理地花销,也是一文不值,正如托尔斯泰所言:“财富就像粪尿一样,堆积时会发出臭味,散布时可使土地变得肥沃。”

28.抱持“游戏”心情,困境也会成“乐园”

游戏人生,看起来似乎有几分玩世不恭的样子,其实,与其与逆境险事较劲忧伤,还不如把它看作是上天安排给你的一场人生游戏,这样你才可以更轻松。

29.用利剑去攻打,不如以笑容来征服

尖刻的言语和冰冷的面孔固然有一股让人感受深刻的震慑力,但它们却无法击碎人们心灵深处的尖冰,而微笑则常常以它柔性的力量融化人们心中的冰雪,把强者的自信与智者的融于一体,足以让人们与世界服膺。

30.把喜怒哀乐放在“中袋里”

喜怒哀乐是人的最基本情绪,也是最容易暴露自己弱点的行为。如果喜怒哀尔表达失当,有时还会召来无端的横祸,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切记要时时克制自己,把喜怒哀乐放在“口袋里”隐藏起来。

31.放弃憎恨,善待对手

党员干部要保持过硬的政治定力 篇6

周百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正确立场,能够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笔者认为,政治定力是对党员干部基本政治修为的要求,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必须经受时代考验,把修炼过硬政治定力作为终身必修课。

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关键少数‛,在大事面前的态度、立场和表现,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纵观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修养、坚守党员品格,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每临大事有静气,明断是非、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方志敏践行‚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焦裕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时代楷模黄大年用生命诠释了如何对待党和人民事业、对待个人名利得失的问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他们用实际言行回答书了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彰显了政治定力的宝贵之处。

当年毛泽东同志评价叶剑英同志:‚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同志在大节处看清要害,在大是大非面前政治立场坚定、不为错误思想所左右,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过硬的政 治定力。新时代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务必牢固树立‚每临大事学吕端‛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过硬的政治定力,常态‚理论武装‛、常补‚精神之钙‛、常省‚前车之鉴‛、常悟‚砥砺之益‛,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要把政治定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作为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常议常新。实践证明,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和‚魂‛。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需要好干部。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肩负党的历史使命,保持过硬的政治定力。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笃信好学、学以致用。要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学、及时跟进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自觉做研学践学的表率和先锋。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来落实,始终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挺起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勤勤恳恳为民、兢兢业业干事,清清白白做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要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党员干部、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作为党的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在任何时候,都要心中有民,心存感恩,在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中,敢于作为、敢于践行,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盼国家政策福祉济民解万难,盼领导干部廉洁奉公保社稷,盼国富民强和谐社会暖人间,盼为民务实国泰民安更长远的殷切期盼和热切关注。三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些要求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准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要在端正品行中立德,以‚好干部‛标准细照自己,面对诱惑心态平静、不以情移,耐得住生活上的寂寞,忍得了物质上的清贫,经得起酒色利禄的诱惑,顶得住庸俗关系的腐蚀,时刻注重品行修养,处处注意操守修炼;要在反躬自省中正德,以‚三省吾身‛、‚反求诸已‛的精神,经常性地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约束自己,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力戒‚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切实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清洁浴室有窍门:浴室要保持通风 篇7

【1】浴室清洁通风最重要

浴室的清洁首重通风,使用浴室时打开通风扇,不使用浴室时打开浴室门,尤其是沐浴后更要同时打开通风扇及浴室门,使浴室内空气流动以便尽快地排除浴室内的水气。让浴室通风,可保持浴室干燥,一间不通风的浴室不仅会使水气凝结、潮湿、发霉、水龙头产生黑色斑点,因此产生的难闻异味,更会让人闻之却步。

【2】清洁瓷砖用去污剂

瓷砖的表面是一层玻璃质的釉料,清洁时只要用湿布蘸上去污液擦拭就可以。擦拭前要注意湿布上不可以有沙粒、金属屑等容易刮伤瓷砖的东西,若有,则必须先去除掉才可使用。瓷砖间的填缝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因发霉而变黑,若要消除此种情形,可以将漂白剂与清水以1∶1的比例混合,再用旧牙刷蘸着来刷洗,倘若仍无法奏效,则只有将旧有的填缝剂挖掉重新填缝了。

【3】清洁马桶忌用开水

马桶的清洗可用市面上所卖的刷子或海棉,以中性清洁剂加水或温水来清洗。绝对不可使用热水倒入马桶内,以防马桶裂开。清洗时要特别注意水圈边缘及水封下方排水口处,因为这两处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马桶盖脏的时候,可用布蘸中性清洁剂溶液来擦拭。绝对不可使用汽油、松香水、挥发性液体、酸性溶液或热水来擦拭马桶盖。

【4】清洁铜器不可用酸性清洁剂

教师要保持和提升职业幸福感 篇8

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什么?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那么我们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 我觉得所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当然主要是精神需求,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每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农民以获得丰收为幸福;工人以生产出商品为幸福;医生以治好病人为幸福。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人的特殊职业,它的幸福感相比于其它职业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高贵的品格。我们教师最高贵、最真切的品格,就在于我们从不嫉妒学生的成功,而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从不担心学生超过自己。学生成功越早,名气越大,水平越高,超越自己越多,教师就越高兴。我们应该像太阳那样,源源不断的发光发热,让学生都沐浴在温暖的光芒中,我们更应该使学生都变成太阳,人人发光发热,交相辉映,那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应该是个引导者。徐特立老师曾经说过:“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

么高兴啊!”是啊,教师为人类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当学生学业取得进步、道德得以成长、个性得到发展,以及今后为社会做出贡献时,教师就体验到了职业的最大幸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既是教师的光荣,更应该是植根于每个教师自身的一种心理感受,更是教师的幸福所在。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爱的行动。光有爱的思想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爱的行动。如果你是男教师,可以将你的男性魅力注入课堂之中;如果你是女教师,可以把特有的女性细腻带到貌似平淡安然的日子里;如果你年轻,青年的活力热情正是与学生自然亲近的源泉;如果你从教数年,多年积累的经验正是处变不惊的沉着;如果你年岁渐长,慈爱和蔼的目光会带给学生祖辈般的关爱;如果你巳为人母,你对学生微笑时会自然地放射母性的光芒;如果你巳为人父,你立于讲台上的身影也会透出父爱的伟岸;如果你博学,举手投足间便散发出学者的智慧和教者的风范;如果你多才,言谈举止中也会向学生传递自信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享受课堂带来的精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学生注视我们时目光的热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童心未泯的快乐。面对这一个个有丰富情感的鲜活生命体,我们会情不自禁和毫不保留的把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护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将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使他们有可能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驰骋。

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那么,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一点我们都深有体验。

第二是教师对幸福的正确认识与追求。一个拥有幸福感的教师,必然是一个追求高尚生活的教师。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所以,我们自然应当追求高尚的生活。但高尚绝不等于时尚。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自我成长、终身学习和德性的修养,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进取的心态,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境界。

它不仅体现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也体现在我们待人处事上,更应该体现在我们承担的各种角色上。我们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为人师、为人友,不管我们是做什么事,都要尽到责任;不管我们是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上网干什么,这些都是生活,其间必然有高雅和低俗之分,有积极与消极之别。健康的、高尚的生活,就是要让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他人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样的人,必然是有幸福感的人,这样的生活,也必然是幸福的生活。

因此,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老师,要学会感悟生活,及时排解心理上的疏离感,找回归属感,融入生活、融入工作、融入集体,从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从不必要烦恼和不快中解脱出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留一点时间,留一点空间,把健康、快乐给自己,最终找到心灵幸福的港湾。

第三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或许偶尔羡慕律师、医生、会计师、心理咨询师、经济师,甚至CEO,他们社会地位高、收入高,是高级白领。原因在哪里呢?无非就是人家专业化程度高,还是老

话讲的“物以希为贵”罢了。我们要想提高自身的地位和身份,也只有专业成长这一条路可走。就像陶行知说的:“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会与日俱增。

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认真的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到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去,这样才会始终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只要我们完成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我们平凡的工作才会变得伟大、我们艰苦的劳动才会变得愉悦。只有这样,我们一个人的付出,才能够让千万个学生受益。我们生命的价值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我们也才能够感到幸福。

第四是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评价。家长既是社会的代言人,也是教师工作质量的直接评价者。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牵动着教师的心。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和报偿,同时也代表着社会对教师整体认识与评价。这种被认可的感觉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而且是教师继续追寻幸福的重要促进力量。

三、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在课堂教学中提升——享受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

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我们就会少了许多的焦虑和烦恼。以享受的态度对待教学,心灵就会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体验着诗意的灵感;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就会真心地热爱每一个孩子,就会把每一节课精彩地演绎,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在闪光……

每一堂课都是唯一的。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一个小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语文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做文学梦;数学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对数学感兴趣。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从这点来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重要的生命经历。我想要说的是:提升教育幸福,就从构建这就精彩课堂开始。

2、在师生交往中提升——感谢学生

我们当老师的最要感谢谁?当然是我们的学生!要让学生感激我们,我们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因为我们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往往会感受到自己也在成长成才。

学生的质疑会带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学生的质朴与真诚能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我们在为学生辛勤耕耘的同时,收获的快乐也如期而来。

当孩子亢奋的时候,我们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言语,让他归于平静;当孩子沉闷的时候,我们要用有趣的话语或活动,让他兴奋起

来;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时,我们要用充满激励的言行,唤起他的向往,让他获得一种动力,这些就是为人师的魅力和幸福。让我们笑着做教师。不会笑的教师学生是不会喜欢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正是在传递他内心拥有的教师这一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这种感召力透过教师智慧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重视、指导、暗示、欣赏和接纳。

让我们蹲着看学生。与学生的目光平视,意味着教师应拥有宽容、信任、理解、等待的情怀;意味着童心的回归,包容与善待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是孩子,每一个成长中的问题都是孩子发展的机会。

作为教师,我们应多看到学生的长处,多看到学生取得的成绩,满面春风地去面对学生,让明媚的阳光照到学生心坎上。学生进步了,自己也快乐了,学生和我们的幸福指数都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

3、在专业成长中提升——终身学习

专业成长是教师幸福感的内在源泉。当老师的,要练好五个“一”基本功,即一口好普通话、一手好板书、一张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身好方法;做好五种角色,即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的保健者、毕生事业的引路人、人类灵魂的塑造师,从而使教育成为“解放的艺术,唤醒的艺术,发现的艺术,欣赏的艺术和激励的艺术”。这就要求老师既是专家还是杂家。老师要学会整体把握学科性质,全面了解教材体系,深入分析教材思路,立足

学生经验基础,恰当选择学习方式,把握动态生成,进行有效调控,实施科学训练,同时要有较强的演讲艺术,使自己的课激情四射,挥洒自由,调控着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与老师与课溶为一体,教学相长,师生同享知识的快乐。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不断拓展精神的空间,让自己不仅成为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更成为有人格尊严、独立思想、丰富情感、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的人。从而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

4、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善待生活

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感受。当教师的,首先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教师的,要学会知足常乐。倡导知足常乐,并不是倡导教师降低要求和减少需要,而是倡导教师正确地看待得失荣辱。这就要求我们对自身有着正确认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拥有淡定从容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充满激情,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充满幸福感。

当教师的,要学会接纳。我们虽然是小学教师,但我们更要大气一点。尝试用一种接纳、欣赏的方式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你会进入另一种境界。与学生相处时,用大爱的胸怀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与同事相处时,和睦友好,宽容待人。这样,心胸开阔了,心态乐观了,心情舒畅了,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当老师的,要学会休闲。闲暇、游戏,是人生快乐的一个重要

源头。闲暇、游戏的价值不止于让人快乐,它更在于让人因轻松而拥有自己的自由人格和独立精神,并由此产生幸福感。教师要学会忙中偷闲,寻找“闲暇”“游戏”之乐,周末和家人出去走走,看看,买本书,买件衣服等等。毕竟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

上一篇:工业污染源监测方案下一篇:英语四级作文高分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