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诗三首(精选8篇)
【教学目标】
1.背诵这首诗。
2.解读这首五言诗。
3.了解这首诗美的意境并感悟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诗。
2.感悟本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
“七三四”语感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1分钟)
一、认读,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或小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写在笔记本上。
(2分钟)
2、学生再默读或小声朗读一遍课文,同时参考注释,查阅字典,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实词,写在笔记本上。(2分钟)(多媒体投影)参考:
芙蓉(fú róng)欲遗谁(wèi)...芙蓉:荷花 泽:湿润的洼地 遗:送
二、朗读,解析语句
1、教师做朗读解析指导(2分钟)
本文是一首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
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要注意读准语调,语速和断句。
下面来练习朗读,同时解析句子的结构和语义,每一句都要读准并要理解正确。
2、读解全诗。
⑴找同学朗读一遍全诗,同学评价,教师点拨。
⑵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研究断句和结构,每人至少感悟一、二句。然后全班讨论。(6分钟)读解参考:
“涉江/采芙蓉”读作升调,要读出一路涉江采摘行程中的无限期待、欣喜的感情。
“兰泽/多芳草”读作降调,要读出采到鲜花、兰草后的欣慰与踏实的感情。
“采之/欲遗谁”这句用设问语气读,声音放轻,语速放慢,从朗读中渗透出一点似有若无的伤感。
“所思/在远道”中“所思”声音略拖长,读“在远道”时需略带沉重,用重音降调读。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第一句读升调,第二句读降调,声音拖长,语速放慢,要读出些许失落与惆怅,仿佛觉得浩浩长路,虽然牵系着那女主主人公的心与爱,却无法牵起望断天涯的他乡与故乡。
“同心/而离居”末字要以平调拖长,表达出因无望而带来的无奈。接着重读“忧伤/以终老”依然用略平的降调读,表达出岁月沧桑,生活煎熬已使得抒情主人公心如止水、哀莫心死的感情,凸显其无望无奈中深陷忧伤、终老无望的形象。⑶背诵全诗,课上检查(2分钟)
三、品读 鉴赏语言
1、学生齐背全诗。(1分钟)
2、逐句解读鉴赏诗歌,师生交流,讨论。(5分钟)⑴鉴赏第一、二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提问:这两句诗是诗歌的起句,有何特色? 参考: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的“芙蓉”谐音为“夫荣”,“芙蓉”即“莲花”,“莲”谐音“怜”,“怜”即“爱”。由此可见,采莲女子内心充溢着无穷无尽的爱恋。同时“芙 蓉”“兰泽”“芳草”又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⑵鉴赏第三、四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提问:这两句诗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 参考:
以“乐”写“哀”的衬托手法。“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中的“遗”是“赠送”的意思,采莲不为欣赏悦己,而为送人示爱,而所送之人却又远在异乡,爱的心声化作了无边无际的思念。⑶鉴赏第五、六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提问:“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参考:
“还顾”是一个多么充满情感的动作性的画面,我们仿佛能亲眼目睹主人公的动作,而“漫浩浩”用两个叠字,写极了路途的遥远和无尽。短短十字,因空间而产生的无限哀愁显露无余。游子尚可望乡,思妇却不知望向何方,一份无着的思念,使她感到了无声无言的迷茫。⑷鉴赏第七、八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参考:
“同心而离居”是游子漂泊的结果。也是一个明确的原因,使得相恋双方终老忧伤。作者的哀情当真是由眼前之乐景而激发出来的吗?不!他的哀情是时时在心头的,而这哀情的根源是什么?诗的最后一句告诉了我们——“同心而离居”是他无尽哀愁的根源,是他终日忧愁以至老的根本原因!作者虽未直接抒情,却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让人觉得余韵未歇、意犹未尽。
3.学生再次轻读课文,总结抒情主人公情感的变化。(2分钟)参考:
爱恋——思念——迷茫——忧伤(板书)
四、研读 探究问题
问题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气氛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时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请举例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学生研读诗歌,然后全班交流:(3分钟)参考:
“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等。
问题2:抒情主人公是游子还是思妇? 学生研读诗歌,然后全班交流。(3分钟)参考:
在田田的荷叶间采莲思念的,常常是望夫荣归的江南女子,诗歌的第一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恰是描绘了思念中的女子不畏辛苦,采莲摘草,欲送心上人的情景,仿佛羞赧尚在,浅笑犹存。然而,诗歌的第二层“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以一设问的形式使得美好的意境徒然蒙上了一层愁绪,采花摘草的快乐就在无人可送的转折中颓然然消失。所思念的人在哪儿?在远方,他是游子。
他为何远游已不言自明。“在远道”的意境如此苍凉,恰与“涉江”“兰泽”相应。
一、二相联,便觉得江水的浩渺,沼泽的苍茫一下子让人倍感惆怅,因为遥远,因为不知他身在何方,所以思念也就失去了方向。迷茫中,一个想法正渐渐清晰:此时他在想些什么,做什么呢?诗歌自然转入第三层,“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在思妇的想象中,虚拟了远方游子正在异乡蓦然回首悄然遥望,思念妻子,思念家乡。然而通往家乡的路那么漫长,何时功成名就,何日共话当窗。漫漫归乡路正象征了无尽无期的心路。诗歌的第四层“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又回到现实,思妇游子心心相牵,却相隔遥远。一直到老的分离除了给人一层一层的忧伤,又会有什么呢?
五、联读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阅读《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谈一谈这首诗和课文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5分钟)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诗歌解析: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参考:
异:所选意象不同,《涉江采芙蓉》借“芙蓉”“兰泽””芳草“等美好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庭中有奇树》以树为寄托物。另外,《涉江采芙蓉》结句哀伤不止,而《庭中有奇树》则自我宽慰。
同: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六句诗人对于花、树的珍奇美丽极力赞扬,最后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六、写读 化入为出
以《“涉江”情》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发挥想象,注重自己的感受。(10分钟)作业:
1、整理并抄写随笔,下一节课进行展示。
2、背诵并默写全诗。
总结语:
《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册, 是汉魏晋诗歌单元中的一篇。该单元选录了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共七首, 分别是《诗经》中的《邶风·氓》与《小雅·采薇》、楚辞中的《离骚》、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之一的《涉江采芙蓉》以及建安诗人曹操的《短歌行》和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旨在让学生追根溯源, 初步探知中国古典诗歌于萌芽发展之际所呈现出的多样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貌, 大致了解其由四言至近体逐渐演变、成熟的线索和轨迹, 培养当代学生对于传统诗歌和经典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教材编者在单元学习指导中写道:“学习这个单元, 要注意反复吟咏, 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 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 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可见, 如何在课堂中灵活多样而恰到好处地运用朗读法, 让学生领略各个时期的诗歌特色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
具体到《涉江采芙蓉》一诗, 其最鲜明的艺术特点就是“深衷浅貌”, 即用质朴自然的语辞来表达深挚委婉的感情。不含冷僻生涩的字眼, 没有新奇特异的句法, 无涉隐晦难解的典故, 是完全天然而不加雕饰的情感流露。因此, 学生在阅读这首诗歌时, 几乎不会产生语言文字上的障碍, 往往能够自主地疏通诗歌大意, 准确地把握思想感情。但同时, 因其语言的通俗浅近, 学生在解读时又常常浮于表面, 无法充分而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情韵之美。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来引导学生完成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涉江采芙蓉》以意境的优美和抒情的曲折见长, 教师要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 以还原凝练的语辞背后丰富生动的画面, 一方面调动学生的情绪, 以发掘浅近的文字之下深沉隽永的情感;其二, 缘于“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一句, 评论家历来对于此诗抒情主人公的性别问题持有较大争议, 一派学者认定其为男性, “采芙蓉”、“思远道”、“望旧乡”皆为男子发出的动作, 而另一派学者则赞同其为女性, “还顾”句是女子在遥想男子望乡, 从而使抒情加倍, 造成“诗从对面飞来”的艺术效果。教师既应自由表达个人的见地, 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笔者在这里倾向于“女性说”, 故在教学设计中有相应的体现。其三,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它在语言形式上既和之前的“诗经体”与“楚骚体”大异其趣, 又不同于唐以后平仄严格、流丽婉转的近体格律诗, 自有一种古朴、自然、顿挫、和谐的韵味。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这种独特的声律之美和节奏之美。
二.教学目标
1.积累“遗”、“还顾”、“浩浩”等重点字词。
2.品鉴诗歌优美的意境、曲折的抒情、精巧的用词和古朴的声韵。
3.体会主人公深沉而忧伤的思想情怀, 树立积极的爱情观与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
品鉴诗歌优美的意境、曲折的抒情、精巧的用词和古朴的声韵。
四.教学难点
欣赏诗中“悬想”手法的运用。
五.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古诗十九首”诞生的时代背景, 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困境和感情遭际。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六.教学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回顾所学, 导入新课
之前的课上, 我们相继学过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 相信大家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线索已经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如果这是一条绵长的河流, 那么《诗经》和《楚辞》就是并开于河源两岸的名花, 是我们这个古老的诗的民族最初的歌唱。到了汉代, 武帝置乐府, 采各地民歌入乐, 诗歌又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它开始告别四言和楚语骚体, 向着五言的方向迈进。到了汉代末年, 在汲取乐府诗精粹的基础上, 文人的五言诗创作最终成熟。其标志就是《古诗十九首》。
(二) 讲解知识, 熟记常识
(PPT) 《古诗十九首》为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 他从散佚的古诗中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一起, 故称“古诗十九首”。这些诗大约产生于东汉末年, 由一批游宦在外、落魄失意的下层文士所作。多游子、思妇的题材。语浅而情深。
教师在出示以上知识要点之后, 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 让其当堂熟记下来。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入文学批评史上的两句著名评价, 正式开始新课的教学: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称赞它是“五言之冠冕”, 也就是那个时代最好的五言诗, 钟嵘在《诗品》中又评价它说“天衣无缝, 一字千金”, 说十九首的意境是那样的浑融一体, 用字又那样的贵重精巧。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来共同体会一下其中的妙处。
(三) 通读诗歌, 整体感知
1.提问一到两名同学来朗读此诗, 明确重点字词“遗”、“还顾”、“浩浩”的音与义。学生朗读之后, 教师做出客观评价, 指出朗读不仅要读得准确, 读得流畅, 还要读得有感情, 读得有味道。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令其边读边揣摩,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应该怎样来读。
请几位学生回答之后, 教师明确:《涉江采芙蓉》的感情基调——忧伤;抒情主角——思妇;内容题旨——怀人。
3.找学生串讲诗歌, 疏通大意。
明确:抒情主人公虽然是一位女性, 但诗中第三句“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却是女子在想象男子望乡, 而非她本身望乡, 因为在封建时代女子是没有机会出门远行的。这里实际是运用了“悬想”的艺术手法, 即“从对面捉笔”, 可使诗歌的抒情更饱满、更真挚、更动人。教师举出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和柳永“想佳人, 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诗歌大意为:一个青春美好的女子, 在一个明媚的夏日, 涉过江水去采摘芙蓉, 采下之后触景生情, 因无法亲手赠给身处遥远异乡的心爱之人而心生惆怅, 她想他正回望故乡, 长路漫漫, 烟水茫茫, 阔别已久, 重聚难期, 内心遂忧愁百结, 故而发出相爱而不能相守、只得悲伤终老的感叹。
(四) 细读诗歌, 潜心体会
1.我们已经知道了, 忧伤是整首诗的基调, 是贯穿诗歌始终的情绪。那么具体到每一句中, 又该怎样读呢?比如第一句, 应该怎样读?也是十分忧伤的感觉吗?
明确:第一句应该带着明媚、温暖的情绪来读。女孩子置身于一片花容草香之中, 最初是微微陶醉的。忧伤是触景生情之后才有的。
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场景?
明确:一个明媚的夏日天气里, 大朵大朵的芙蓉花鲜艳妩媚地开着, 长满兰花的沼泽一片浓香袭来。芳草映着日光, 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一位年轻的女子, 正提着裙裾, 要涉过江水, 去采一朵艳丽的芙蓉。
3.找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对于这句的体会读出来。教师稍作点评和指导。
4.那下一句“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应该怎样来读呢?
明确:这一句要着重表现女主角的失落和怅然。女孩子采下了芙蓉花, 却不能亲手送给心爱的人, 晴好的天色、娇艳的花开反倒勾起了她的相思, 于是, 她陷入了惆怅和伤感。情绪和氛围由明亮转为黯淡。
5.谁来为我们描绘一下这幅场景?
明确:手里拈花的女孩, 独自站在水边, 她若有所思地凝望着远方, 凄凄惶惶地思念起, 那张或许因为久别而早已模糊的面容, 她低头看看手中娇艳欲滴的芙蓉, 再看看倒映在江水里的玲珑的倩影, 还有那一寸一寸被辜负的鲜活的青春, 不禁感叹道, 一切都美得那样寂寞。
6.找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对于这句的体会读出来。教师稍作点评和指导。
7.“悬想”这一句应该怎样读呢?
明确:既是“悬想”, 就是一种双倍的浓情, 一种深化的忧愁, 要缓慢一点, 要压低了声音, 要愈读愈深沉, 愈读愈凄凉, 还要渗透进无限沧桑的味道。
8.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明确:女孩子冷清地伫立在江边, 想象着她心爱的男子正朝着故乡的方向望过来, 正一脸的疲惫和憔悴, 可恨山水重重, 相思难渡, 浩渺的烟波, 生生阻隔了她探寻的目光。
教师在这里穿插进“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背景:古诗十九首产生于汉代末年, 那个时候社会黑暗, 政局动荡, 很多下层的读书人为了谋求生路, 不得不离开家乡、游宦在外, 这一别, 和故乡爱人就极有可能是生死相隔。
9.在这一句中, 大家要重点来体会下“浩浩”这个叠音词的使用效果, 如果老师把它改成“长路漫且浩”, 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明确:两个字要比一个字有味道, “浩浩”读起来有那种烟波渺渺、烟水茫茫的感觉。一个浩字就太单薄了, 游子望乡的感觉出不来。汉语里的叠音词会把感情描写得更细致, 让抒情的意味更浓。教师举出学生初中所学的例子“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补充解释。
10.找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对于这句的体会读出来。教师稍作点评和指导。
11.结尾句往往是诗歌的点睛之笔, 你觉得在这里应该怎样读呢?
明确:前面的写景是为这一句的抒情做铺垫的, 要读出郁积多时、喷薄而出的感觉, 读之前要有短暂的空白、小小的停顿;要读得很沉痛、很悲伤, 把两句间所深藏的那种刻骨铭心、断难忘怀、漫漫无涯足与生命等长的遗憾读出来;“同心而离居”是鲜明的对比, 要读出转折, “忧伤以终老”是沉郁的尾音, 要读出悠长, 总之, 要悲怆入骨, 余音绕梁。
12.教师令学生调整状态, 酝酿情绪, 起前三句, 学生接读最后一句。
13.课堂出现几秒钟的留白。
(五) 齐读诗歌, 升华感情。
1.教师总结:“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这只是诗里面那个采芙蓉的女孩子的悲伤么, 不, 这是那个动乱年代里许多恋人都遭遇过的悲伤, 那么, 这只是汉代的悲伤么, 不, 这是我们人类从懂得了爱情开始, 都在经历着的悲伤。相爱而不能相守, 千年之下, 究竟有几人的爱情是圆满的呢?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时更像是一个奢侈的美梦。这就是为什么, 我们把《古诗十九首》奉作经典, 因为它和所有不朽的诗歌一样, 都唱出了我们平凡人的感情, 我们的欢喜与惆怅, 我们的遗憾与悲伤。有一天, 当我们和心爱的人因为命运的重重阻隔而无法在一起的时候, 也许我们会蓦然想起多年前读过的这一首诗, 会落下和这个汉代女子同样的眼泪和叹息。然而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 即使“同心而离居”, 我们也应该顽强地生活下去。因为,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遗憾, 但在爱情之外, 我们还应该寻找到另一种方式, 让唯一而珍贵的生命得到补偿和慰藉, 既然已经错过了月亮, 又怎么忍心再失去星星呢?并且, 生命中曾有一个人与我们“同心”, 我们就该充满真诚地感激命运, 毕竟, 他曾经来过我们的世界, 带我们去了那个离幸福最近的地方。
2.女生朗读前两句, 男生与女生齐读后两句。
3.老师起头, 师生齐读。
(六) 作业:
1.背诵《涉江采芙蓉》;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抒情主人公;以乐衬哀;对写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掌握必要的分析、理解古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感知诗歌,展开想象描摩诗境;2.小组合作探究,抓住意象、关键词句分析歌意境和情感特征;3.引导学生从意境,手法,多元解读等方面培养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接受诗歌中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艺术画面;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分析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
(二)作品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作家所作的19首五言诗歌的作品合称。它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现深情。《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创作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将19首诗歌收录于《文选》中,并为之命名为《古诗十九首》。其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三)诵读感知,描摹诗境
1.诵读诗歌,了解大意。2.《涉江采芙蓉》是有故事情节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诗歌,力求突出诗歌意境。(诗意描写5分钟)
(四)合作探究,点拨鉴赏
【思考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讨论过程中做好笔录,指定发言人。(10分钟)
问题设置:1.“芙蓉”“芳草”“兰泽”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以花草赠送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2.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3.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展示:
1.明确:芙蓉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芙蓉”和这些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高洁清幽的意境,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纯洁、美好。
2.明确:看法一: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1)本诗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思夫心切,后四句便是她想象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乡愁,回望故乡,思念家妻。(2)古代的女子是很少离开家乡的。离“旧乡”而去“远道”的人大半是男子,游子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远离江南,不会去南方采摘芙蓉。(3)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种风俗习惯。夏秋之交荷花盛开,女子穿行于湖泽中采莲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也可证明本诗主人公为女性。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思妇怀远诗。看法二:主人公是男子,理由有二:(1)“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本诗全为实写,写他“涉江采芙蓉”,采花送花,望乡思人,“忧伤”的也是他。(2)游子以女子的口吻虚拟“思妇”之词。游子在穷愁潦倒的愁绪中,通过自身的感受,想象家乡的女子在采莲,并思念这位女子,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游子思妇诗。
3.明确:(1)以乐景衬哀情: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法实现的想法,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自问自答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2)采用了“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称“主客移位”,是古代“思乡怀人”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将内心深挚的情思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涉江采芙蓉》运用“对写法”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痛苦的妻子手拈芙蓉,孤独凄清,她设想着层叠山峦、浩荡江河之外的丈夫也在深情地回望故乡,思念着自己。
六、课堂小结
《涉江采芙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意境,真诚美好的采莲情境反衬出思而不得的忧伤,诗中大胆想象,变换角色,跨越时空,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相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销魂。
板书设计:
意境:高洁 清幽
情感:黯然痛苦 真挚深厚
手法:以乐衬哀 写法
作者简介:郑晓勍,女,1985年生,甘肃民乐人,本科,现职称:中教二级。
教学目标
1、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结合注释了解)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积累要点:
1、是东汉一批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南朝梁代的文学家萧统(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太子。531年三月,游后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落水后被救出,伤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将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合在一起,收入其《文选》并题为《古诗十九首》,诗歌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为题目。
2、刘勰《文心雕龙》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二、范读课文,正音,圈点重点字词
三、合作探究
1、诗歌表达的情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忧伤之情,痛苦惆怅之情。
2、到底是谁思念谁?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
“所思在远道”——妻子思念丈夫。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丈夫思念家乡的妻子。因此,本文抒发的是分居两地的夫妻相互思念的“忧伤”之情。注:朱光潜认为是女性,这诗可纳入“闺怨诗”范畴。
3、诗歌中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方式:采芙蓉。
目的:“遗”远方的丈夫。附录: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后两句曲笔,本来是自己思念对方,却写愿君多采撷,用此物来寄托相思。将感情写得含蓄深沉而委婉。
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兰草,又名兰花,是中国的特产,因此又名“中国兰”,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价格十分昂贵,成都温江区第三届兰花节览中最贵、也是最神秘的一盆兰草“天逸荷”据说是价值在2000万左右,有人出了1500万都没有卖。
5、三、四句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转变为黯然销魂做铺垫。
6、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一是黯然痛苦的心情,二是彼此深挚笃厚的爱。
7、这首诗最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意境高洁清幽(2)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拓展:
理解、赏析、背诵
世界总会有痛苦的感情,在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里漂流,我们今天就要去聆听一段忧伤的吟唱,那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声叹息,是一朵忧郁的苦痛的花朵。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板书)
二、知识积累:
师:在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对《古诗十九首》做一番了解。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成果,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哪位同学来为我们总结下?(学生代表回答)
师:看来这位同学预习的很认真,总结的相当全面啊!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编者题为“古诗”。因其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在钟嶸的《诗品》中评价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通过本篇《涉江采芙蓉》去体会其“一字千金”的魅力吧。之所以是自由朗读,因为一起读容易禁锢大家的头脑,让同学们无法放飞想象力。注意朗读的三步走策略——一读其音,二读其义,三读其情。好,时间交给大家。生:自由朗读。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男生读,女生评价。女生读)
师:可以说读的各有千秋,读罢这首诗,大家觉得这首诗好理解么?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感情呢?
生:忧愁,悲伤,相思,思乡„„
师:看来大家有着多重解读视角啊!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去赏析这首诗歌呢? 生:意境
师:嗯,是的,解读诗歌首先分析意境,还有吗? 生:艺术手法
师:对,还有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些都是诗歌的外衣,那还有没有内蕴呢?
生:表达的感情
师:很好,还可以从诗歌中主人公表达的感情角度去赏析。那么我们就来完成一个任务吧,按照大家的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去探究讨论,然后请代表来给我们总结出你们的观点。现在开始!
四、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意境——高洁优雅
①:“芳草”的“兰泽”意象: 兰,与芳草指的是江边芬芳馥郁的水草。在屈原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香花香草的意象,将其赋予了善与美的高洁品性。因此,“兰泽”、“芳草”便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环境。
②:“芙蓉”:又名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在古今大量诗文中,它有许多寓意,如: 君子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突出其姿态优美、气质高雅; 佳人之花:
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徐志摩《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郑愁予《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 如莲花的开落”
莲花亭亭玉立,叶如裙,花如面,确实是一朵佳人之花啊!爱情之花: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由于“莲”与“怜”谐音,“莲子”即“怜子”,语意双关,表达女子对所爱之人的纯洁的爱恋。
总结:在那样一天,日暖花香,江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诗歌开篇便为我们营造了一幅纯美静谧的画面,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意在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2、动作——纯真自然
①、采
目的——遗所思
方式——涉江
结果——不得(所思在远道)、总结:主人公采芙蓉的目的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古老的中国一直有折芳馈赠的传统,比如说母亲节我们会送康乃馨,表达对母亲的感恩。而此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展开想象力,给它补充出来。如:因为对你纯洁的爱,所以看到荷花想采下来送给你。为此我不惜涉江之劳,也许我不善划水,不懂荡舟,但一定要涉江把花采到,赠给最爱的你。但,此时的你啊远在天涯,手中的花不能送达,我的一腔热情如遭一盆冷水,霎时间天地也黯然失色„„
②、环顾
目的——无奈远望,“悲歌可以当泣,远望权且当归”
结果——归之不得,“长路漫浩浩”
总结:“环顾”即回望,更显得对故乡的依恋、对思念中人的深沉爱恋。结果,事实上远望是看不到旧乡的,更看不见爱人,从想象中跌落现实,视线必被青山阻隔,浮云所遮。长路漫漫,天地苍茫。故乡归之不得,爱人见之不得。
所以,在高洁优雅的环境中,主人公不辞涉江之劳而采芙蓉,欲遗所思,遗之不得,无奈回望,以望代归,又终究归之不得。这一连串的动作是主人公情感的外化,真纯自然。
3、感情——深沉忧伤
主人公爱之深思之切,才会采芙蓉、遗所思,遗之不得故深沉回望,回望中更感路途渺茫,相聚无望。于是郁积在心中的忧伤幻化为天地间的一声幽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生:(补充此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如:我日思夜想的人啊,想我们相敬如宾,彼此恩爱,我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怎奈一在天之涯,一在海之角,同心却离居,难道这一生就要这么忧伤度过吗?
总结:“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在这声深沉忧伤的叹息中,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深厚的感情。这种爱至真至纯至深至上,令人感动而敬佩。
五、深入思考,拓展延伸 师:何以有终老之悲叹?
生:要结合时代背景——东汉末年。师:那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 生:战乱,动荡不安。
师:同学们还记得《出师表》吧,其中有一句诸葛亮的关于后汉的话,“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句话说的就是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
(补充背景知识):汉末外戚宦官交相干政,此起彼伏。这些人把持朝政、安插亲信,举官不再问品性、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阻塞了一般文人士子的出路。使得那些胸怀抱负的人为了功名、为了前途,要么游历京师,要么拜谒州郡,以求权贵之门的引荐。但事实上大多投奔无门,空怀壮志,眼见时间消逝,不免有极大的痛苦和困惑。一方面热烈追求仕宦,一方面黑暗社会进身无望,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反映在文学中,便有了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痛。
六、课堂小结:
《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自古以来,世间的凄楚悲怆可以数出千千万万种,其中以“无奈”两字最为苍凉。没有一种生命可以和时间匹敌,即使是目睹沧海桑田的神仙。牛郎织女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大约是那不可超越的无奈以外,偏偏还有一段与无奈相抗衡的感情。用一年的时光去等候一年的相聚,用一生的执着去守望一刻的团圆,难怪世人慨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布置作业:
放飞想象的翅膀,将《涉江采芙蓉》扩展成一个故事,写在周记本上。
八,板书设计:
在读这首诗之前,我们以为,生与死的距离,就足以隔开两个人了。读了这首诗,我们才知道,有的距离不是用眼睛来衡量的,有的人近在咫尺,心却相隔千里。而经过老师的补充,我们应该有更深的了解。最可怕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心明明贴的很近,却不能在一起。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从千年前传来,被这种伤痛折磨的古人发出的那一声叹息。
隔着亘古的时空,要听清这声叹息可能不易。但是同学们可以通过体会这首诗的感情,自己读出这声感叹。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没有生字词,也不是很难理解。因此,在读的过程中,第一,注意字的读音;第二,仔细体会诗中的感情。
很好,声音很大。但是,这首诗,我刚刚说了,就好像一声叹息,叹息应该是轻轻的、缓缓的。同学们的节奏稍微快了一些。但是不要紧,读出感情是读诗的高层境界,也许在学习这首诗的内容之后,我们能更好地把握诗的感情。也希望在这堂课的最后,每个人都可以把这首诗背出来。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总集,总共是十九首。这十九首诗并非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作者也都不可考。但是都是在同一个年代所作的。钟嵘评价这组诗“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可见《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造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被放逐的臣子,被抛弃的妻子,久未见面的好友,流落他乡的游子。我们看到,这些都是可喜之事还是可悲之事?为什么会如此呢? 现在让我们正式进入这首诗,刚刚我提到了,《古诗十九首》的诗题都是以诗的第一句为题,那么我想请每位同学做一回小诗人。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就是莲花,我们在哪篇文章中学过莲花的?大家反应很快。《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么,莲代表的是什么?高洁的君子之风。还有没有?其实我们还学过一首诗,只是里面荷花换了个名称,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荷花用来喻意境的静谧悠闲。屈原的《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在很多情况下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兰泽”、“芳草”往往和知己,君王联系在一起,用来表达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原来我跟大家说了,读诗要抓什么?意象:芙蓉、兰泽、芳草,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时候我们猜测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样的?轻快
好,这一句,主人公踏过江水去采一朵莲花,这个画面,让我们觉得是在哪里?是大漠?塞北?还是江南?我们眼前出现这么一幅画面了,盛夏的江南水边,我们的主人公驾着一条轻舟,慢慢摇着船桨,穿梭在荷叶中,去采那一朵莲花。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了要给送给谁呢?从上一句我们知道主人公去采芙蓉,为什么要采呢?现在才知道,是要送人的。大家不要觉得送朵花是小事,我们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和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连在一起。我们现在想表达爱意送什么?什么值钱送什么,还有直接送钱的。而古人和我们不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他们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财宝,往往是一枝花或是一株芳草。
我们熟悉的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交好,元稹为御史奉使往蜀地去的时候,看到路旁烂漫的山花,写到“深红山木艳彤红,路远无由摘寄君”。
送别的时候不是收拾金银细软让对方带着,而是折一枝杨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因为柳字音近留。我们学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说题目可能有同学忘了,但一听肯定会回忆起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的《寄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甚至有时候,只是一颗小小的红豆。还是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现在我们应该能够了解到古人所赠之物所寄托的情感了。折花送柳,一方面传达了对亲友的关怀、思念。一方面有寄托了美好祝愿。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好,这位主人公赠送的对象,是谁?远方的人。而且结合全文可以知道,是远方的那个爱人。我们思考。主人公是真的采过芙蓉以后,才想到“所思在远道”吗?这一问一答是什么手法?设问。有什么作用? A.所思,不是才过之后才想到爱人。而是时时刻刻想着他。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之前“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爱人。如果开头就开门见山把对方托出,就显得平淡无味了。
B.“远道”透露出什么讯息?爱人不在身边。为下文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做铺垫。起到暗中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个情感还能说是欢快吗?失落。那么我们想到,之前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景象是什么景?乐景,可是主人公带的是什么情?哀情。这叫?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的诗我们接触不少了,刚刚提到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非常典型的一首。在这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中,主人公手拿一朵莲花,站在舟头,独自怀远,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好,从这两句看,我们能读出主人公的性别吗?还是不能严格的区分。一个女子手持莲花,呆呆地思念自己的夫君,或是一个男子,痴情地凝视这江水想着家乡的妻子,都可以成立。我们接着看。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 长路
旧乡在哪里?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这就是我们开头说的,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是什么感情?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体会一下,环顾、漫浩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长路漫浩浩,“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看到的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
这一回头,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但是,却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这两句没有顺承上面,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守,那就只能忧伤以终老了。
心情如何?忧伤痛苦。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1)诗歌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绘了夏日江边,兰草生长的沼泽长满芳草,江上芙蓉朵朵,花香日暖的高洁优雅、纯美静谧的画面。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构成的高洁优雅的画面,衬托出诗人情怀的高洁,情感的纯洁,美好。
微格模拟教学中,我选的课题是《涉江采芙蓉》,这是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古体诗。根据新课标对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要求,我把上课的重点放在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上,旨在“涉江”采得“美芙蓉”。现在主要针对这个教学尝试做些反思:
我确定这个教学重点的原因是,现在中学在古典诗歌教学上有的老师以串讲法和诵读法为主,限于讲解诗歌的字、词,把古诗鉴赏课几乎上成了文言文串讲课,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最为自由,最能表现多元有界解读的诗歌赏析却很大程度造成了学生思维上的失语,赏析变成了冷性的“诗物”与“诗情”的简单对照。这样只能“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无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杨平东《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新课标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所以我选择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绪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掌握了一些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传统,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心灵之旅,试与诗人产生共鸣,使课堂充满人文性色彩。
我设计在讲解颈联“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时候突出我的课堂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诗歌的艺术画面。先让学生找出诗句中具有很强的动作感和画面感的词“还顾”“望”,心理描写的词“漫浩浩”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频频回望故乡的画面和路途绵延无尽的距离感。学生此时对诗句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有了一些朦胧的体验。然后再在学生有了一定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请一位同学用想象带领其他同学一起描摹一下这两句诗歌的艺术画面。此处,学生可以闭上眼睛,跟着发言同学的思路,在脑中浮现画面:一条望不到头的大道把男女双方隔开,大路一端妻子望眼欲穿,另一端丈夫不时地回头望乡,欲见妻子而不得,而这漫浩浩的无情的大道却成为了男女双方感情共同寄托的唯一的对象。此时,学生的感情有了一定的升华,我再导出泰戈尔的一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相隔天涯海角,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一对明明相爱的夫妻,却被一条无情的大道永隔,这就像牛郎织女被一条浅浅的银河相隔一样。但是牛郎织女还能用一年的时间去等候一刻的相聚,此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却只能生离作死别。
这次的“涉江”有失也有得,可谓一次缺憾的尝试:
一.“涉江”所得
(1)以艺术形象为通道。美总是蕴藏在一定形象中的,通过具体形象的品赏,才能启发审美想象。所以我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具有动作感和画面感的字词,产生直观的视觉形象,再借助联想和想象去补充诗人创作留下的空白,从“在场”探知“不在场”。
(2)以情感为通道。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也就无法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深情的我”,会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产生好的影响。于是,在整堂课中我一直以充满深情的状态进行教学,除了让文本中的情来感染学生,更用我的深情来渲染、熏陶学生。
(3)以类比思维为通道。通过对泰戈尔的诗歌和这两句诗歌的情境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别后思念”的描写既是这首诗的高潮点,又是人们生活中离别时难免会出现的情景,借助其他诗人离别的普遍体验,造成对离愁的主题反复渲染,深化学生的体验。学生对离别经历、体验的回忆,感受与词句的品读交融在一起,与诗人情感产生交流,产生共鸣。但是,这里我有一个失误,后来老师和同学也给予指出了,泰戈尔的这首诗并不是离别诗,而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的,我在这里是断章取义了,要注意换一首离别诗,比如柳永的《雨霖铃》等。
(4)以暗示手法为通道。古典诗歌的创作年代离我们现在很远,学生心理距离的产生是很自然的。所以,在进行审美情境创设的时候还要辅助以教态暗示,教学语言暗示等,搭设时空桥梁,带领学生跨越时空。在教态暗示上,在让学生想象长路漫漫的时候,我做了个手指缓慢地比划了一条线,让学生顺着线的方向想象。在教学语言暗示上,不同风格的诗人作品要用不同风格的教学语言暗示,比如《赤壁怀古》要慷慨激昂,富有鼓动性,《归园田居》要清新质朴,富有乡土气息。《涉江》的颈联是写游子的思妇的相思之痛,所以我用了温柔委婉,富有幽怨气息的语言,效果不错。
二.“涉江”所思
(1)诵读出情境。在对这两句诗歌的想象中,我缺乏指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情境。在想象时结合诵读,可以让学生在诵读时体会其中内在的感情旋律,正确把握诗歌的朗诵节律,并一边吟诵一边驱遣想象,唤醒相应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以在头脑中形成和诗作相应的立体画面。而我在解读这两句的时候,基本没有让学生诵读,忽视了“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的重要性。
(2)音乐再现情景。适当的乐曲和诗歌有机结合,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激起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果我在让学生想象时,放一点适合诗歌感情基调的音乐的话,可能想象的效果会更好。
(3)个性化的文本细读。潘新和先生认为:文本是有生命的,像人一样处在“期待”中,期待“主体投入式”的对话,对待文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精神之友和知音一样。所以要让学生成为文本细读的主体,以教师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培养学生与文本“共振”的品质。在体会这两句诗的时候,我缺乏剥夺了学生文本细读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自己进行个性化的细读,而是在我的引导下朝“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的痛苦”的方向解读,或许还有一些个性化的解读,就在我的“强权”之下被扼杀了。
三.对教学的其他反思
教师是一种资源,学生也是一种资源,学生的回答往往能启发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思路。但在对提问的处理上,我有失妥当。特别是在首联和颔联的分析时,问、读、议进程极为紧张,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多元有界的思考空间。而且问题类型和方式不够多样,多直接型;问题平面化,不注意层层递进;忽视提问诱导和评价环节。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然也包括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我觉得我对诗歌的解读缺乏新意,除了诗歌画面想象和最后的问题探讨部分能一定程度调动学生的的创造性的个性思维外,其他地方仍然是一种传统的解读法。
本节课虽充分的体现了人文性,但工具性不够突出;语言虽感情饱满,但仍有表述不到位之处;教姿教态时有不自然的小动作;在备课的时候没能准确地理解“艺术特色”的含义,导致在分析诗歌艺术特色的时候,分类有点乱;在一些抒情性诗句示范性朗读的时候情感可以更投入点。
《涉江采芙蓉》原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翻译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涉江采芙蓉》注释
⑴芙蓉:荷花的别名。
⑵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芳草:这里指兰草。
⑶遗(wèi):赠予。
⑷所思:所思念的人。远道:犹言“远方”,遥远的地方。
⑸还顾:回顾,回头看。旧乡:故乡。
⑹漫浩浩:犹“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阔无边。漫,路长貌。浩浩,水流貌。
⑺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是说夫妇感情的融洽。
⑻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涉江采芙蓉》赏析
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说兰泽有很多美女。这与《乐府诗集·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可以说,思妇采莲,真有《乐府诗集·江南》中的“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快乐。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接着两句空间发生了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不写自己,而写身在“远道”的丈夫:“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上面两句写思妇还在思夫的时候,诗歌就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这样的写法就是一种“悬想”的方法,即不写此处写彼处。杜甫的《月夜》就是这样的写法。杜甫不写自己想念妻儿,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样就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游子回家的希望渺茫,因而思念妻子的情感更为强烈。
【涉江采芙蓉诗三首】推荐阅读:
涉江采芙蓉原文-涉江采芙蓉赏析07-20
涉江采芙蓉教案上课09-14
《涉江采芙蓉》 公开课12-05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09-13
高一语文涉江采芙蓉教案11-23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06-03
芙蓉小学庆06-14
芙蓉洞导游词11-12
《芙蓉镇》读后感四年级07-26
《芙蓉镇》读后感800字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