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精选4篇)

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 篇1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保护、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控制捕捞强度,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渔业捕捞活动,以及外国人、外国渔业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水域从事渔业捕捞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条约、协定另有规定的,按条约、协定执行。

第三条(基本制度)

国家对捕捞业实行船网工具控制指标管理,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捕捞限额制度。

国家根据捕捞强度和渔业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程度,确定船网工具控制指标,控制捕捞能力总量。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批准发放,不得超过船网工具控制指标范围。

第四条(签发人负责制)

渔业捕捞许可证、船网工具控制指标等证书文件的审批和签发实行签发人负责制,相关证书文件经签发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方为有效。

签发人对其审核签发证书文件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第五条(职责分工)

农业部主管全国渔业捕捞许可管理工作,控制全国捕捞能力总量。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捕捞能力总量控制和捕捞许可管理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第六条(审批程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其办公场所和网上办理平台,公布船网工具控制指标、渔业捕捞许可证审批的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事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自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或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不予受理申请或者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应当先经下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审查后报上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决定的。

第七条(信息化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渔船和捕捞许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渔船动态管理数据库,将海洋渔船纳入全国渔船动态数据库管理。

海洋渔船船网工具指标和捕捞许可证的申请、审核审批及制发证书、证明等应当通过全国统一的渔船动态管理系统进行。

申请人应当提供的证书证件能在渔船动态管理系统查 询到有效信息的,可以不再提供实物证书证件。

第二章 船网工具指标管理

第八条(指标分级下达)

国内海洋大中型渔船的船网工具控制指标由农业部确定并报国务院批准后,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国内海洋小型渔船的船网工具控制指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其渔业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资源利用状况、渔民传统作业情况等确定,报农业部批准后下达。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控制本行政区域内海洋渔船的数量、功率,不得超过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的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送农业部备案。

内陆水域捕捞业的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和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九条(基本要求)

制造、更新改造、购置、进口渔船,应当经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在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的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内批准,并核发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第十条(申请材料)

申请海洋渔船船网工具指标,应当向户籍所在地或者企业注册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提出,提交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书、申请人户口簿 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以及申请人所属渔业组织出具的意见,并按以下情况提供资料:

(一)制造海洋捕捞渔船的,提供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确认的船机桨匹配合理的渔船初步设计方案。

国内海洋捕捞渔船淘汰后申请制造渔船的,提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和渔船定点拆解厂(点)共同出具的渔业船舶拆解、销毁或处理证明和现场监督管理的影像资料,以及原发证机关出具的渔业船舶证书注销证明。

国内海洋捕捞渔船因海损事故造成渔船灭失后申请制造渔船的,提供船籍港登记机关出具的灭失证明和原发证机关出具的渔业船舶证书注销证明。

申请制造专业远洋渔船的,除提供前款和第(一)项规定的资料外,应当提供远洋渔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制造到他国管辖海域作业渔船的,还应当提供与外方的合作协议或有关当局同意入渔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二)购置海洋捕捞渔船的提供:

1.被购置渔船的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渔业船舶国籍证书和所有权登记证书;

2.被购置渔船的渔业捕捞许可证注销证明; 3.渔业船网工具指标转移证明; 4.渔船交易合同;

5.出售方户口薄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申请制造专业远洋渔船的,除提供前款和第(二)项规定的资料外,应当提供远洋渔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制造到他国管辖海域作业渔船的,还应当提供与外方的合作协议或有关当局同意入渔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三)更新改造海洋捕捞渔船的提供:

1.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渔业船舶国籍证书和所有权登记证书;

2.渔业捕捞许可证注销证明。

申请增加国内渔船主机功率的,提供用于主机功率增加部分的被淘汰渔船的拆解、销毁或处理证明和现场监督管理的影像资料或者灭失证明,及其原发证机关出具的渔业船舶证书注销证明,并提供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确认的船机桨匹配合理的渔船初步设计方案。

申请制造专业远洋渔船的,除提供前款和第(三)项规定的资料外,应当提供远洋渔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制造到他国管辖海域作业渔船的,还应当提供与外方的合作协议或有关当局同意入渔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四)进口海洋捕捞渔船的,提供进口理由、旧渔业船舶进口技术评定书。

申请制造专业远洋渔船的,除提供前款和第(四)项规定的资料外,应当提供远洋渔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制造到他国管辖海域作业渔船的,还应当提供与外方的合作 协议或有关当局同意入渔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五)购置并制造、购置并更新改造、进口并更新改造海洋捕捞渔船的,同时按照制造、更新改造和进口海洋捕捞渔船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农业部审批范围)

下列海洋捕捞渔船的船网工具指标,向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申请。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和申请人的全部申请材料报农业部审批:

(一)远洋渔船;

(二)因特殊需要,超过国家下达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的渔船;

(三)其他依法应由农业部审批的海洋渔船。第十二条(地方审批范围)

除第十条规定情况外,制造或者更新改造国内海洋大中型捕捞渔船船网工具指标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审批。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购置国内海洋渔船的,由买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审批。

其他国内渔船的船网工具指标的申请、审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三条(指标控制)

制造、更新改造国内海洋捕捞渔船的,应当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船网工具控制指标范围内,通过淘汰旧捕捞渔船解决,船数和功率数应分别 不超过淘汰渔船的船数和功率数。国内海洋大中型捕捞渔船和小型捕捞渔船的船网工具指标不得相互转换。

购置国内海洋捕捞渔船的船网工具指标随船转移。国内海洋大中型捕捞渔船不得跨海区买卖,国内海洋小型和内陆捕捞渔船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买卖。

国内现有捕捞渔船经审批转为远洋捕捞作业的,其船网工具指标予以保留。因渔船发生重大改造,导致渔船主尺度、主机功率和作业类型发生变更的除外。

专业远洋渔船不计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船网工具控制指标,由农业部统一管理,不得在我国管辖水域作业。

第十四条(指标保留)

渔船灭失、拆解的,原船舶所有人可自渔船灭失、拆解之日起12个月内,按第九条的规定申请办理渔船制造或更新改造手续,逾期未申请的,视为自行放弃,由国家收回船网功率指标。渔船灭失依法需要调查的,调查处理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此规定期限内。

第十五条(批准书的使用和期限)

申请人凭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办理渔船制造、更新改造、购置或进口手续,并申请渔船检验、登记,办理渔业捕捞许可证。主管机关应当同时在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上记载办理情况。

制造、更新改造、进口渔船的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的有效期为18个月,购置渔船的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的有效期为6个月。因特殊原因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办理完毕 相关手续的,可在有效期届满前申请有效期延展一次,延展期不得超过原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核准的有效期。

第十六条(批准书补发)

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遗失或者灭失的,船舶所有人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原审批机关报告遗失或者丢失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并可以在船舶所有人户籍所在地或者公司注册地公共报纸上公告声明后,凭有关证明材料向原审批机关申请补发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补发的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有效期不变。

第十七条(特殊情况的处理)

因继承、赠与、法院判决、拍卖等发生海洋渔船所有权转移的,参照购置海洋渔船的规定申请办理船网工具指标和渔业捕捞许可证,并接受渔业主管部门的资格审查。

第十八条(不予批准的情形)

除专业远洋渔船外,申请海洋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的,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企业注册地为非沿海县(市)的,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户籍所在地与企业注册地不一致的,主管机关不予受理。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申请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渔船数量或功率数超过船网工具控制指标;

(二)从国外或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口,或以合作、合资等方式引进捕捞渔船在我国管辖水域作业;

(三)制造双船底拖网、单锚张纲张网、单船大型深水 有囊围网(三角虎网)作业渔船;

(四)户籍登记为一户的申请人新申请制造、购置累计达两艘及以上海洋小型捕捞渔船;

(五)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第十九条(外国籍渔船的建造管理)

境内船舶修造企业承接境外人员或企业委托制造外国籍渔船,应当向船舶修造企业注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提供出口渔船建造合同、委托造船协议或者渔船买卖协议,以及外方驻华使领馆出具的合法性证明等相关材料,报农业部审核备案。

第三章 渔业捕捞许可证管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条(基本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从事渔业捕捞活动,以及中国籍渔船在公海从事渔业捕捞活动,应当经主管机关批准并领取渔业捕捞许可证,并按照渔业捕捞许可证核定的作业类型、场所、时限、渔具数量和规格、捕捞品种等作业。对已实行捕捞限额管理的品种或水域,应当按照规定的捕捞限额作业。

渔业捕捞许可证应当随船携带,徒手作业的应当随身携 9 带,妥善保管,并接受渔业行政执法人员的检查。

第二十一条(捕捞许可证的分类)

渔业捕捞许可证分为下列八类:

(一)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适用于许可中国籍渔船在我国管辖海域的捕捞作业。

(二)公海渔业捕捞许可证,适用于许可中国籍渔船在公海的捕捞作业。国际或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有特别规定的,应当同时遵守有关规定。

(三)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适用于许可在内陆水域的捕捞作业。

(四)专项(特许)渔业捕捞许可证,适用于许可在特定水域、特定时间或对特定品种的捕捞作业,或者使用特定渔具或捕捞方法的捕捞作业,包括在B类渔区的捕捞作业,与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或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同时使用,因教学、科研等特殊需要,可单独使用专项(特许)渔业捕捞许可证。

(五)临时渔业捕捞许可证,适用于许可临时从事捕捞作业和非专业渔船临时从事捕捞作业。

(六)休闲渔业捕捞许可证,适用于许可从事休闲渔业的捕捞活动。

(七)外国渔业捕捞许可证,适用于许可外国船舶、外国人在我国管辖水域的捕捞作业。

(八)捕捞辅助船许可证,适用于许可为渔业捕捞生产提供服务的渔业捕捞辅助船,从事捕捞辅助活动。

第二十二条(作业类型)

渔业捕捞许可证核定的作业类型分为刺网、围网、拖网、张网、钓具、耙刺、陷阱、笼壶、地拉网、敷网、抄网、掩罩等共12种。核定作业类型最多不得超过二种,并应当符合渔具准用目录和技术标准,明确每种作业类型中的具体作业方式。拖网、张网不得与其他作业类型兼作,其他作业类型不得改为拖网、张网作业。

捕捞辅助船不得从事捕捞生产作业,其携带的渔具应当捆绑、覆盖。

第二十三条(作业场所)

渔业捕捞许可证核定的海洋捕捞作业场所分为以下四类:

A类渔区: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向陆地一侧海域。

B类渔区:我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协定确定的共同管理渔区、南沙海域、黄岩岛等海域及其他特定渔业资源渔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C类渔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其他我国管辖海域中除A类、B类渔区之外的海域。其中,黄渤海区为C1、东海区为C2、南海区为C3。

D类渔区:公海。

内陆水域捕捞作业场所按具体水域核定,跨行政区的按 该水域在不同行政区的范围进行核定。

海洋捕捞作业场所要明确核定渔区的类别和范围,其中B类渔区要明确核定渔区、渔场或保护区的具体名称。公海要明确海域的名称。内陆水域作业场所要明确具体的水域名称及其范围。

第二十四条(作业场所核定权限)

渔业捕捞许可证的作业场所核定权限如下:

(一)农业部:A类、B类、C类、D类渔区和内陆水域。

(二)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在海洋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A类渔区,农业部授权的B类渔区、C类渔区。在内陆水域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管辖水域。

(三)市、县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由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在其权限内规定并授权。

第二十五条(作业场所限制)

国内海洋大中型渔船捕捞许可证的作业场所应当核定在海洋B类、C类渔区,国内海洋小型渔船捕捞许可证的作业场所应当核定在海洋A类渔区。因传统作业习惯需要,经作业水域所在地主管机关批准,海洋大中型渔船捕捞许可证的作业场所可核定在海洋A类渔区。

作业场所核定在B类、C类渔区的渔船,不得跨海区界 限作业,我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协定确定的共同管理渔区跨越海区界限的除外。作业场所核定在A类渔区或内陆水域的渔船,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水域界限作业。

第二节

渔业捕捞许可证申请发放

第二十六条(申请人)

渔业捕捞许可证的申请人应当是船舶所有人。

徒手作业的,渔业捕捞许可证的申请人应当是拟作业人本人。

第二十七条(申请材料)

申请渔业捕捞许可证,申请人应当向户籍所在地或企业注册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资料:

(一)渔业捕捞许可证申请书;

(二)船舶所有人户口簿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渔业船舶国籍证书和所有权登记证书,徒手作业的除外;

(四)渔具和捕捞方法符合渔具准入目录和标准的说明。

申请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除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外,还应提供:

(一)申请人所属渔业组织出具的意见;

(二)首次申请和重新申请捕捞许可证的,提供渔业船 13 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三)申请换发捕捞许可证的,提供原捕捞许可证。申请公海渔业捕捞许可证,除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外,还需提供:

(一)农业部远洋渔业项目批准文件;

(二)除专业远洋渔船外,提供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暂存证明;

(三)首次申请和重新申请的,提供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

申请专项(特许)渔业捕捞许可证,除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资料外,还应提供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或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其中,申请到B类渔区作业的专项(特许)渔业捕捞许可证的,还应当依据有关管理规定提供申请材料;申请在禁渔区或者禁渔期作业的,还应当提供作业事由和计划;承担教学、科研等项目单位租用渔船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申请还应提供项目计划、租用协议。

科研、教学单位的专业科研调查船、教学实习船申请临时渔业捕捞许可证,还应提供科研调查、教学实习任务书或项目可行性报告。

其他申请临时渔业捕捞许可证的,以及申请休闲渔业捕捞许可证、捕捞辅助船许可证的,除提供第一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供的材料由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规定。第二十八条(农业部审批范围)

下列作业渔船的渔业捕捞许可证,向船籍港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申请。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审核,并报农业部批准发放:

(一)到公海作业的;

(二)到我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协定确定的共同管理渔区及南沙海域、黄岩岛等海域作业的;

(三)到特定渔业资源渔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作业的;

(四)科研、教学单位的专业科研调查船、教学实习船从事渔业科研、教学实习活动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由农业部批准发放的。

第二十九条(跨界和交界水域作业的审批)

因传统作业习惯或科研、教学及其他特殊情况,需要跨越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界限从事捕捞作业的,由申请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出具证明,报作业水域所在地审批机关批准发放。

在相邻交界水域作业的渔业捕捞许可证,由交界水域有关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协商发放,或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发放。

第三十条(地方审批范围)

除本规定第二十七、二十八条规定的情况外,其他作业的渔业捕捞许可证由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审批发放,其中下列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发放:

(一)海洋大型拖网、围网渔船作业的;

(二)因养殖或者其他特殊需要,捕捞农业部颁布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苗种或者禁捕的怀卵亲体的;

(三)因教学、科研等特殊需要,在禁渔区、禁渔期从事捕捞作业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审批发放渔业捕捞许可证,应当优先安排当地专业渔民和渔业企业。

除专业远洋渔船外,申请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的,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企业注册地为非沿海县(市)的;或者申请渔业捕捞许可证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户籍所在地与企业注册地不一致的,不予受理。

本条规定的渔业捕捞许可证批准发放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送农业部备案。

第三节

证书管理

第三十一条(子母船)

从事钓具、灯光围网作业渔船的子船与其主船(母船)使用同一本渔业捕捞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有效期限)

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和内陆渔业捕捞许可证的使用期限为5年。其他种类渔业捕捞许可证的使用期限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最高不超过3年。

使用达到农业部规定的老旧渔业船舶船龄的渔船从事捕捞作业的,发证机关核发其渔业捕捞许可证时,证书使用期限不得超过渔业船舶检验证书记载的有效期限。

第三十三条(证书换发)

渔业捕捞许可证使用期届满,或者在有效期内发生下列情况的,应当按规定申请换发渔业捕捞许可证:

(一)因行政区划调整导致船名变更、船籍港变更;

(二)作业场所、作业方式变更;

(三)船舶所有人姓名、名称或地址变更,渔船所有权发生转移的除外;

(四)渔业捕捞许可证污损不能使用。

渔业捕捞许可证使用期届满的,船舶所有人应当在使用期届满前3个月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捕捞许可证。自使用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未申请换发的,视为自行终止捕捞作业。

发证机关批准换发渔业捕捞许可证的,应当收回原渔业捕捞许可证,并予以注销。

第三十四条(重新申请)

在渔业捕捞许可证有效期内发生下列情况的,应当重新申请渔业捕捞许可证:

(一)渔船作业类型变更;

(二)渔船主机、主尺度、总吨位变更;

(三)因购置渔船发生所有人变更;

(四)国内现有捕捞渔船经审批转为远洋捕捞作业。第三十五条(证书补发)

渔业捕捞许可证遗失或者灭失的,船舶所有人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原发证机关报告遗失或者丢失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并在原发证机关所在地公共报纸上公告声明,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五日后可凭有关证明材料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渔业捕捞许可证。补发的渔业捕捞许可证使用期限不变。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申请注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船舶所有人应当事先将渔业捕捞许可证交回发证机关,并申请办理渔业捕捞许可证注销手续:

(一)渔船所有权发生转移的;

(二)渔船作业类型变更的;

(三)渔船主机、主尺度、总吨位变更的。

渔船灭失或拆解或销毁的,或者因渔船损毁且渔业捕捞许可证灭失的,船舶所有人应当提供相关证明,并申请办理渔业捕捞许可证注销手续。

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注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机关应当注销渔业捕捞许可证:

(一)渔业捕捞许可证使用期届满或者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或者渔业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届满未依法延续的;

(二)自行终止许可的捕捞作业的;

(三)渔业捕捞许可证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吊销的;

(四)以贿赂、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渔业捕捞许可证的;

(五)依法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一、二项规定的情形,行政机关应当予以公告。第三十八条(证书年审)

使用期一年以上的渔业捕捞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每年审验一次。

渔业捕捞许可证的年审工作由发证机关负责,也可由发证机关委托申请人户籍或企业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负责。

第三十九条(年审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为年审合格,由审验人签字,注明日期,加盖公章:

(一)具有有效的渔船检验证书和渔船国籍证书,船舶所有人和渔船主尺度、主机功率、吨位未发生变更,且与渔业船舶证书载明的一致;

(二)渔船作业类型、场所、时限、渔具数量与许可内容一致;

(三)按规定填写和提交渔捞日志,未超出捕捞限额指标(对实行捕捞限额管理的渔船);

(四)因渔业违法行为受到的行政处罚执行完毕;

(五)按规定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

(六)其他条件符合有关规定。

年审不合格的,年审机关责令船舶所有人限期改正,再 审验一次。再次审验不合格的,其渔业捕捞许可证无效。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证件样式)

《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不予许可决定书》、《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捕捞许可证暂存证明》、《渔业捕捞许可证注销证明》、《渔业船舶拆解、销毁或处理证明》、《渔业船舶灭失证明》、《渔业船网工具指标转移证明》由农业部规定样式并统一印制。

《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书》、《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审核变更说明》、《渔业捕捞许可证申请书》、《渔业捕捞许可证注销申请表》、渔捞日志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按农业部规定的统一格式印制。渔捞日志中填写的渔获物种类的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规定。

第四十一条(档案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逐船建立渔业船网工具指标审批和渔业捕捞许可证核发档案。

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使用后,其核发档案应当保存至少五年。

渔业捕捞许可证被注销后,其核发档案应当保存至少五年。第四十二条(签发人审核报备)

签发人实行农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两级审核报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推荐一至两人为签发人,逐级上报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审核备案机关,由其进行审核备案并公布。

农业部负责审核备案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的签发人。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备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的签发人。

第四十三条(签发人的责任)签发人越权、违规签发,或擅自更改渔业船网工具指标和渔业捕捞许可证证书、证明,或有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的,视情节对有关签发人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暂停或取消签发人资格等处分;签发人及其所在单位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越权、违规签发或擅自更改的证书、证明由其上级机关撤销,由原发证机关收回并注销。

第四十四条(证件转让禁止)

禁止涂改、伪造、变造、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转让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或者渔业捕捞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无效证件)

逾期未年审或年审不合格的,证书载明的渔船主机功率与实际功率不符的,非经国家渔船动态管理系统核发的,以欺骗或其他方法非法取得的,涂改、伪造、变造、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转让的,以及被注销 的渔业捕捞许可证,为无效渔业捕捞许可证。使用无效的渔业捕捞许可证,或者在检查时不能提供渔业捕捞许可证从事渔业捕捞活动的视为无证捕捞。

涂改、伪造、变造、买卖、出租或以其他形式转让的,以及非经全国统一的渔船动态管理系统核发的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为无效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无效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应当由批准机关注销,并核销相应船网工具指标。

第四十六条(指标核销)

因违法违规被处以没收渔船的,海洋大中型捕捞渔船的船网工具指标由农业部核销;其他渔船的船网工具指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核销。

第四十七条(渔捞日志)

海洋大中型渔船从事捕捞活动应当填写渔捞日志,渔捞日志应当记载渔业船舶捕捞作业、进港卸载渔获物、水上收购或转运渔获物等情况。其他渔船的渔捞日志填写及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国内海洋大中型渔船应当在返港后向港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机构或渔业组织提交渔捞日志。公海捕捞作业渔船应当每月向农业部或其指定机构提交渔捞日志。其他渔船的渔捞日志应当在渔业捕捞许可证年审时提交渔业捕捞许可证年审或发证机关。使用电子渔捞 日志的,应当每日提交。

船长应当对渔捞日志记录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负责。禁止在A类渔区转载渔获物。

第四十八条(失信被执行人限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公开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被依法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对其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捕捞许可的申请按规定予以限制,并冻结失信被执行人及其渔船在全国渔船动态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

第四十九条(罚则)

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七条,未按规定填写或者提交渔捞日志的,或者渔捞日志填写不真实、不规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连续两次或者累计三次被处以罚款的,其渔业捕捞许可证年审为不合格。

其他违反本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进行处罚。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条(用语定义)

本规定有关用语的定义如下: 渔业捕捞活动:捕捞或准备捕捞水生生物资源的行为,以及为这种行为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各种活动。在尚未管理的 滩涂或水域手工零星采集水产品的除外。

休闲渔业捕捞:以休闲娱乐为目的从事垂钓、体验式捕捞等非生产性捕捞活动。

渔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的渔业船舶。

船长:《渔业船舶国籍证书》中所载明的船长。捕捞渔船:从事捕捞活动的生产船。

捕捞辅助船:渔获物运销船、冷藏加工船、渔用物资和燃料补给船等为渔业捕捞生产提供服务的船舶。

非专业渔船:从事捕捞活动的教学、科研调查船,特殊用途渔船,用于休闲捕捞活动的专业旅游观光船等船舶。

远洋渔船:在公海或他国管辖海域作业的渔船。专业远洋渔船,指专门用于在公海或他国管辖海域作业的渔船;非专业远洋渔船,指具有国内有效的渔业捕捞许可证,转产到公海或他国管辖海域作业的渔船。

船网工具控制指标:渔船的数量及其主机功率数值、网具或其他渔具的数量的最高限额。

船网工具指标:渔船的数量及其主机功率数值、网具或其他渔具的数额。

制造渔船:新建造,包括旧船淘汰后再建造渔船。更新改造渔船:通过更新主机或对船体和结构进行改造改变渔船主机功率、作业类型、主尺度或总吨位。购置渔船:从国内买入渔船。

进口渔船: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买入渔船,包括以各种方式引进渔船。

出口渔船:在我国境内制造或更新改造的外国籍或者港、澳、台地区船籍的渔船。

渔业组织:渔业企业法人或渔业合作组织、社团(协会)法人。

渔业船舶证书: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渔业船舶国籍证书、渔业捕捞许可证。

第五十一条(渔船分类)

渔船按下列标准进行分类:

(一)海洋渔船的分类:

1.海洋大型渔船:船长大于或者等于24米。

2.海洋中型渔船:船长大于或者等于12米且小于24米。3.海洋小型渔船:船长小于12米。

(二)内陆渔船的分类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十二条(特殊渔船管理)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持有广东省户籍的流动渔船的船网工具指标和捕捞许可管理,按照农业部有关港澳流动渔船管理的规定执行。

捕捞辅助船的总量控制应当与本行政区域内捕捞渔船数量和规模相匹配,船网工具指标和捕捞许可依照捕捞渔船进行管理,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主 管部门规定。

休闲渔业捕捞许可证的管理由农业部另行规定。徒手作业的渔业捕捞许可证的管理由具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规定。

第五十三条(非专业远洋渔船)

我国渔船到他国管辖水域作业,须经农业部批准。

非专业远洋渔船应当在申请办理远洋渔业项目前,将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交回原发证机关暂存。渔业捕捞许可证暂存期不计入渔业捕捞许可证核定的使用期限,暂存期间不需要办理年审手续。渔船回国终止远洋渔业项目后,凭暂存证明领回渔业捕捞许可证。

第五十四条(生效)

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 篇2

关键词:补充性过度捕捞,生物学参考点,渔业管理,黄鳍金枪鱼

1 前言

根据各国或地区的实际情况, 渔业管理目标不尽相同, 通常是在确保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由于渔业管理目标通常比较复杂, 难以量化, 这就需要建立可操作性的目标, 这就是与渔业管理相关的生物学参考点[1]。补充型过度捕捞和生物学参考点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养护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但两者的内在关系至今还未明晰[2]。通常认为, 补充型过度捕捞是某一种群被开发利用下降到一个点, 补充量实质性地减少或补充失败[3], 但该定义只强调了过度捕捞的结果而非对捕捞行为的约束。为此, 本文引述了Sissenwine[4]提出的关于补充型过度捕捞与生物学参考点关系的观点, 在理论上进行分析比较, 并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为例, 计算了几种不同生物学的参考点, 分析了这些参考点对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保护的现实意义。

2 方法

2.1 亲体补充量模型、动态综合模型与产量模型关系

生物学参考点通常由描述鱼类种群动态的模型推导出, 常用的有亲体补充量模型、动态综合模型和产量模型。其关系可用图1来表示[4]。可控制变量是捕捞死亡系数F和开捕年龄tc, 他们表示捕捞强度。叠加在亲体补充量曲线上的一条直线是置换线 (replacement line) , 其斜率等于由动态综合模型推算出的补充量R与亲体量S的比值[4]。置换线与亲体补充量曲线的交点确定某一捕捞强度下S与R的平衡值, 对应的平衡产量即是R的平衡值与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Yield per Recruit, 简称Y/R) 的乘积。变换F和tc值, 便可构建出产量模型。

三者之间的联系 (引自Sissenwine, 1988年)

2.2 生物学参考点的求解方法

模拟亲体量与补充量的关系对渔业资源的中长期预报非常重要, 而现实中这种关系很难量化描述, 原因包括高度的自然环境变动、巨大的测量误差、缺乏足够的数据对比等[5], 因此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亲体补充量关系可用传统的统计模型如B-H模型、Ricker模型等描述;另一种是无法用现有的统计模型描述两者的关系。

亲体补充量关系存在的情况:补充型过度捕捞通常被理解为亲体生物量减少、补充量出现急剧下降, 这种模糊的定义不足以确定一个生物学参考点。图1中的捕捞死亡系数Fro和Sro确是一个备选方案。如果改变Fro, 会引起平衡补充量的急剧下降。选择一个更极端的生物学参考点, 如捕捞死亡系数对应的置换线非常陡峭, 只与亲体补充量曲线交于原点, 这表明种群被捕捞灭绝。在理论上, 只要F对应置换线的斜率小于亲体补充量曲线在原点的斜率, 种群就能在很低的平衡补充量水平上维持。假设知道亲体补充量曲线, 补充型过度捕捞定义便可以通过对曲线的斜率来量化, 如对应于亲体补充量曲线原点置换线斜率50%的捕捞死亡系数。

亲体补充量关系不明确的情况:有时R/S在整个S值域内看不出统计关系, 但R/S的观测值仍可以为定义补充型过度捕捞和为生物学参考点提供基础。一般认为, 一个种群的延续需要每个年龄组应以平均水平更替它们的亲体量。众所周知, 动态综合模型能计算捕捞压力对亲体量一个世代的影响。S/R值对应着亲体补充量散点图上的置换线, 即undefined。置换线的数据点 (R/S=L-1) 表示在该置换线对应的捕捞强度下, 存在有适当规模的年龄组代替其亲代产卵群体的生物量。置换线以上的点 (R/S>L-1) 表示可产生剩余亲体量的年龄组, 而置换线以下的点 (R/S>L-1) 表示不能产生足够亲体量的年龄组。为了维持一个种群的延续, 置换线上下的点必须均等。因此, 这里定义出现补充型过度捕捞的捕捞死亡系数是一个世代中亲体量减少到低于亲代产卵群体生物量的平均值, 即补充型过度捕捞对应于L-1>E (R/S) (R/S的数学期望值) 。这里标注对应于中间置换线的捕捞死亡系数Fro。Fro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生物学参考点, 如果F超出Fro一段时间, 则种群规模将出现下降, 反之亦然 (假设R/S不变, 即R/S属稳定分布) 。

3 实证分析

在过去50年中, 印度洋黄鳍金枪鱼产量出现了持续增长, 其中延绳钓渔业产量一直较为稳定, 最高产量出现在1993年, 达到15.57万t。而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 围网渔业在印度洋的急剧扩张, 促使黄鳍金枪鱼的产量大幅度增加, 从1990年代以前的平均6.4万t上升到1990年代以来的35万t (图2) 。受异常海洋环境影响, 2004年产量达到峰值的49.79万t。但对黄鳍金枪鱼资源的管理参考点尚倚重于由年龄结构产量模型 (Age Structured Production Model, 简称ASPM) 输出的最大可持续产量 (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简称MSY) 、Fmsy、Bratio等[6]。

3.1 补充型过度捕捞的生物学参考点

根据1960—2002年印度洋黄鳍金枪鱼亲体量和补充量数据[6], 推算Fro为:①假设存在亲体补充量关系, 由亲体量补充量数据拟合得Ricker公式, 即R=Se (4.725-0.297s (R2=0.643, P<0.05) 。对应于亲体补充量曲线原点置换线斜率50%的捕捞死亡系数Fro=0.36 (图3) 。②假设不存在亲体补充量的关系, 为保证一个种群的延续, 置换线上下点的个数必须相等, 则相应的捕捞死亡系数应为Fro=0.35 (图4) 。

3.2 Fro与其他生物学参考点的关系

由相应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模型和单位补充量亲体量模型计算得到:F0.1=0.18、Fmax=0.39、F40%S/R=0.22、F20%S/R=0.40。Fro明显大于F0.1和F40%S/R, 因此不宜作为目标管理参考点;但它接近F20%S/B、Fmax, 相对比较保守。不论亲体补充量关系的存在与否, 求得的Fro值很相近。由于考虑了亲体量和补充量的因素, 在防止补充型过度捕捞方面, 它是值得推荐的限制参考点。

4 讨论

4.1 补偿机制对参考点的影响

当存在亲体补充量关系时, 有大量生物学参考点可供选择, 其中也包括了一些补充型过度捕捞的生物学参考点。但要应用这种理论, 需要有足够的数据估计具有补偿关系的亲体补充量函数。众所周知, 除非亲体补充量模型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拟合亲体补充量数据, 否则只能以F0.1或者Fmax作为参考点。亲体补充量模型拟合效果差有三点原因:一是模型只简单地考虑了生物学特性;二是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变化掩盖了内在生物学过程;三是亲体补充量数据的测量误差。

有人认为, Sro、MSY、Fmsy可不需要通过亲体补充量模型来估计[7]。这种观点认为, 没必要拟合一个补偿关系的亲体补充量模型来考察R急剧下降时的S水平。但是, 统计学上要说明亲体补充量模型不能拟合数据的前提是不拒绝R/S是常数的假设。的确, S较低时R也较低, 但很多数据却不能确认有某个S水平能标志亲体补充量关系出现显著变化。传统的补充型过度捕捞定义暗含着补偿机制的意思。如果补偿机制的假设不能被数据支持, 也就失去了建立对应于补充型过度捕捞的生物学参考点的基础。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产量模型直接能够拟合渔获量和努力量数据, 无需考虑亲体补充量的关系[8]。即使亲体补充量模型不能拟合现有的数据, 有可能从产量模型估计出MSY和Fmsy。即使亲体补充量关系在产量模型中未能很好地被解释, 但它仍然是产量模型的组成部分, 而且常常是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前提假设也通常是补偿机制。在现实中, 利用产量模型取得生物学参考点的例子很多, 部分原因是拟合产量模型的数据比拟合亲体补充量模型的数据更容易获取。但也可认为, 产量模型取得的成功也有可能是使用不当方法拟合的结果。因为拟合产量模型的程序通常简化成拟合假设渔业开发利用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数据, 这种假设实际上是无效的。在产量模型中, 应用最多的线性平衡模型可能是对数据的虚假拟合, 虚假关联也可能来源于某些亲体补充量的线性化模型。

在SR关系不确定的情况下, SR数据是对动态综合模型关系的诠释, 并不反对鱼类种群存在补偿机制的观点。补偿机制一定是在某个种群规模水平上出现, 因为支持种群个体生命的资源是有限的, 如食物、活动空间等。在亲体量有量化观测值时, 补偿机制不一定对整个亲体量产生作用。在补偿不起作用的情况下, 为保证种群的延续, F不应超过Fro。如果补偿起作用但被环境变化影响掩盖, Fro就是一个保守的生物学参考点。在缺乏统计证据量化的补偿过程中, 这种做法是合适的。

由于补偿是在某一高水平的生物量下才发挥作用, 对一个发展中的渔业, 其数据只具有很短的时间序列, Fro很可能是一种保守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采取一种适应性管理策略, 帮助揭示亲体—补充量的内在关系, 即不论拟合一个亲体—补充量模型还是确认For, 他是非保守的。如果亲体—补充量曲线是渐进的, 当Fro≥Fmax时, 从生产角度而言它是不保守的。如果亲体—补充量曲线是拱形的, 当Fro≥Fmax时, 它可能是保守的。

4.2 应用限制

该方法使用时也有一些限制条件:①该方法假设S和R观测值来自一个固定的分布, 即过去发生的事件是预测未来期望值的基础, 可通过检验R/S是否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来确认。如果这种趋势受到质疑, 那么最近几年的观测值应该被给予更大的权重。②S和R的数据通常不易取得, 因为它们的数值很大。如果缺乏S和R数据, Fro可从渔业开发相对稳定的阶段推测出来。③该方法未考虑反补偿机制的影响, 即随着S下降, R/S也会出现下降。如果存在反补偿机制, 则Fro不是一个保守的生物学参考点。该问题可通过加大近几年观测值的权重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即缩小S的区间来计算R/S平均值。④它需要估计诸如性成熟年龄tm、自然死亡系数M、生长率或年龄、性别体重Wt等生物学参数, 从动态综合模型中计算S/R。如果使用相同的tm、M、Wt数值, 在动态综合模型中计算L-1, 在实际种群分析 (virtual stock analysis, 简称VPA) 中估计R和S, 则Fro的估计值应是可靠的。表1说明了在过高估计tm、M、Wt数值时在动态综合模型中计算的L-1和在VPA中估计R和S的影响。在每种情况下, 误差是同一方向的, 置换线和亲体—补充量数据点的相对位置对这些生物学参数的误差变化并不敏感。

注:“+”表示高估, “-”表示低估, “++”表示非常高估, “0”表示没有影响。

这些限制条件并不单独针对本方法, 它们在传统的补充型过度捕捞和生物学参考点定义中也被用到。本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可直接根据开捕年龄tc和F定义补充型过度捕捞和生物学参考点。这种灵活性是单位补充量—亲体量分析以及亲体—补充量数据匹配时所固有的特点。本文认为, 由中位数估计S/R的期望值确定Fro较为可靠, 原因是不论S和R是否有测量误差, 它都是一个稳健的估计。

4.3 其他用途

当然, 也可估计亲体—补充量曲线原点的斜率 (Fcrash) 来寻找生物学参考点, 更直接地指示可能出现的种群崩溃。Shepherd[9]建议使用对应于R/S观察值上90%的分位数F是比较保守。因为种群在低水平时, 一般比平常表现出更多的补偿特性。虽然环境变动可能造成R/S出现极端大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数据支持种群能够在Fcrash持续很长时间的观点, 与Fro作为保证种群可持续发展的参考点相比, Fcrash可作为高风险捕捞死亡系数的指标。

4.4 管理启示

当前, 在印度洋黄金枪鱼渔业管理中涉及最多的仍是由ASPM模型输出的Fmsy, 缺少其他参考点作比较, Fro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为防止补充型过度捕捞提供了较好的参考。随着金枪鱼围网渔业在印度洋大幅度地扩展, 增大了对幼鱼的捕捞死亡率, 目前的捕捞死亡系数 (0.85) 大大高于Fro, 是不可持续的。近年来, 延绳钓渔获物的平均重量出现持续下降, 印度洋黄鳍金枪鱼产量也从2005年起出现了下降[11]。因此, 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认为当前不断增加对黄鳍金枪鱼幼鱼的捕捞压力会对整个黄鳍金枪鱼种群造成威胁, 提出不应继续增加捕捞量或产量[12]。同时, 限制围网诱鱼装置作业, 减少幼鱼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是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管理中应尽快落实的措施。

参考文献

[1]Quinn II T J, Deriso R B.Quantitative Fish Dynamics[M].New York: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9∶1-542.

[2]Needle C L.Recruitment Models:Diagnosis and Prognosis[J].Reviews in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2002, (11) ∶95-111.

[3]詹秉义.渔业资源评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1-353.

[4]Sissenwine M P, Shepherd J G.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on RecruitmentOverfishing and Biological Reference Points[J].Can J Fish Aquat Sci, 1987, (44) ∶913-918.

[5]Patterson K, Cook R, Darby C, et al.Estimating Uncertainty in Fish StockAssessment and Forecasting[J].Fish and Fisheries, 2001, (2) ∶125-157.

[6]Nishida T, Shono H.Stock Assessment of Yellowfin Tuna (Thunnus albacares) in the Indian Ocean by the Age Structured Production Model (ASPM) Analy-sis[R].IOTC WPTT/2007/12, Victoria, 2007.

[7]Hilborn R, Walters C J.Quantitative Fisheries Stock Assessment:Choice, Dy-namics and Uncertainty[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1-570.

[8]Haddon M.Modelling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Fisheries[M].London:Chapman&Hall/CRC, 2002∶1-406.

[9]Shepherd J G.A Versatile New Stock-recruitment Relationship of Fisheriesand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Yield Curves[J].Cons Perm Int Explor Mer, 1982, 40 (1) ∶67-75.

[10]Sissenwine M P, Overholtz W J, Clark S H.In Search of Density Dependence[A].Marine Mammal and Fishing Interaction in the Eastern Bering Sea[C].Univ Alaska Sea Grant Rep, 1984∶119-137.

[11]Polacheck T.Tuna Longline Catch Rates in the Indian Ocean:Did IndustrialFishing Result in a 90%Rapid Decline in the Abundance of Large Predato-ry Species?[J].Marine Policy, 2006, 30 (5) ∶470-482.

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 篇3

辽宁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发挥价格机制作用,改进财政支持方式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渔业资源环境保护,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渔业,坚持“总量不变、结构调整、保障重点、统筹兼顾”的思路,结合辽宁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主要原则和预期目标

(一)总体思路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3〕19号)为指导,坚持“总量不变、结构调整、保障重点、统筹兼顾”的思路,以保民生、保生态、保稳定、促发展为目标,以调整资金使用方式为手段,健全支撑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使油价补贴政策与渔业资源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等产业政策相协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统筹考虑渔业发展、渔民生产生活等实际情况,着眼渔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及行业管理等措施和手段,强化目标考核,改进管理,推动减船转产、降低捕捞强度等目标顺利实现。

二是盘活存量,健全机制。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安排好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盘活存量,调整方式,建立健全渔业油价补贴与用油量及油价脱钩,以及与渔民保障、渔业发展、渔区稳定相协调的新机制。

三是明确责任,平稳推进。落实油价补贴政策,继续落实“政府首长负责制”,加强省级和市级统筹能力,通盘解决渔业稳定发展、渔业资源保护、渔业结构调整等重点问题。

(三)预期目标

从2015年开始,用5年左右时间落实政策调整,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保障渔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油补资金总量不减,对不同类型渔船油价补贴实行有保有压的方式以及补贴资金80%部分用于省统筹,均体现了对渔业和渔民的支持,有利于维护渔区社会稳定。

二是推动减船转产和捕捞结构调整,降低捕捞强度。政策调整到位后,预计2019年对国内捕捞业渔民的油价补贴降至2014年补贴水平的40%,促进渔民减船上岸;渔船压减数不低于2628艘、功率压减数不低于105610千瓦;更新改造标准化渔船不低于1731艘。此外,通过落实各市减船任务和渔船“双控”责任,建立“先减后建、减补挂钩”机制,将有效压减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

三是改善渔业装备,促进渔业现代化。随着海洋捕捞渔民的油价补贴逐年递减,用于项目资金逐年增加。将进一步解决我省海洋捕捞渔船装备落后、安全性差、能耗污染重、资源破坏性大的问题;解决渔港、航标等公共基础设施薄弱、防灾减灾功能不足的问题;解决水产养殖条件和方式落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通过支持海洋牧场建设、渔业资源养护、水产种业发展、渔业渔政信息化建设,将有效改善渔业发展基础条件,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四是发挥价格机制作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相关支出与用油量脱钩,渔业用油成本由水产品价格“随行就市”传导,将降低渔业发展对油价补贴的刚性依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价格机制作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实施范围

地区范围:大连市单独制定实施方案,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和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配套补贴等措施应与本方案相协调;其他沿海和内陆各市、县(市、区)执行本方案。

渔船范围:纳入全国海洋渔船动态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的海洋捕捞机动渔船;符合条件的内陆捕捞机动渔船;符合条件的养殖机动渔船。远洋渔业油价补贴仍按照原有政策执行,暂不纳入此次政策调整范围。

各项目实施范围:以各具体项目实施方案(另行制定)所确定的范围为准。

(二)实施期限

从2015年开始到2019年,用5年时间完成政策调整落实工作。

(三)调整资金使用方式

以2014年我省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中央清算数为基数,补贴资金20%部分为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用于渔民减船转产和渔船更新改造等重点工作;80%部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省统一安排,用于渔业生产成本补贴、减船转产等方面。

(四)积极争取落实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坚持保障重点,强化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积极争取落实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和人工鱼礁建设、标准化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等渔业装备设施建设等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相关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渔〔2015〕65号),按照中央切块下达我省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省渔业主管部门组织做好项目申报、审核、项目确定等工作,并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我省总体实施方案和具体项目实施方案,从2016年起,每年6月30日前报送农业部和财政部备案。各项目单位要按照要求做好实施工作。

(五)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重点与具体安排

省统筹资金项目,按财政部、农业部油补政策调整通知中确定的方向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统筹安排,分为两类8个方面项目。其使用重点和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类是渔业油价补贴:

以农业部审核后的2014年度符合渔业油价补贴申领条件的渔船名册为基数,按照农业部《国内捕捞机动渔船油价补贴标准上限调整方案(试行)》和《养殖机动渔船油价补贴标准上限调整方案(试行)》规定,测算出2015年用于对渔民的油价补贴资金额。2016年起,渔业油价补贴资金在上一年度分配资金总额基础上,根据国家船网数据库内渔船买

卖、新建、报废、拆解、灭失、减船转产等情况作动态调整,以调整后的资金金额对各市(县)进行分配。对达到限制使用船龄的老旧捕捞渔船,2015-2017年,分别按照不高于农业部确定的当年度捕捞渔船油价补贴标准上限的75%、50%和25%给予补贴,至2018年不再给予补贴。

第二类是其他项目安排:

省统筹资金重点保障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配套补贴、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配套补贴项目,以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和标准化渔船更新改造任务。在上述两方面项目基础上,重点保障标准化渔船选型、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建设、渔政执法能力建设、渔业资源修复与资源养护科技创新示范、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及渔业渔政信息化建设等需要省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实施、资源优化布局、成果共享以及跨区域实施的项目。

其余资金切块下达到市(县),由各市(县)根据本方案确定的使用方向及重点,结合本地实际,专项用于渔民转产转业、支持打击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清理定置网具、渔业资源修复与养护、水产种业建设、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建设以及“互联网+现代渔业”智慧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

省统筹资金具体支持:

1.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配套补贴。为加大推进减船转产力度,在中央专项转移支付5000元/千瓦的补助标准基础上,省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2015-2019年分别按照2000元、2000元、1500元、1000元和500元每千瓦的标准配套补贴。优先压减老旧渔船、木质渔船、大中型渔船以及双船底拖网、帆张网、三角虎网等对渔业资源破坏性较大作业方式的渔船。市(县)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从省配套补贴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对转产渔民的就业扶持,包括安置公益性工作岗位、转产到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等。按5年压减61785千瓦测算,申请中央补助30893万元,省统筹资金安排8420万元。

2.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配套补贴。对未纳入国家减船转产项目,渔民自愿报废淘汰的老、旧、木质渔船;安全、节能和防污染性能较差的渔船;对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比较严重的作业方式的渔船,更新建造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海洋捕捞渔船“双控”政策的海洋

标准化捕捞渔船,省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按照中央专项资金补贴标准的20%给予补助。以国家标准30米≤船长<33米钢质捕捞渔船中央专项补贴80万元为中间值测算,5年共减船616艘,申请中央补助49280万元,省统筹资金安排9856万元。

3.标准化渔船选型。积极推进渔船标准化建设,根据我省渔业资源和生产情况,确定各种作业类型的标准化船型,更新建造渔船原则上应为我省推荐的标准化船型。委托省内科研机构、渔船行业协会等技术单位,完成30个标准船型的研发和选划工作,省统筹资金安排750万元。

4.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建设。(1)渔船便携式AIS船载终端监管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安装AIS船载设备的海上作业渔船的动态监视和跟踪,以保障渔业船舶航行安全、有效实施船舶管理和船舶事故应急处置。计划为海洋中小型渔船安装AIS船载终端3800套,其中:对中型有舵楼船舶安装AIS(B级)船舶自动识别系统1600套,2100元/套;小型无舵楼船舶安装便携式AIS(B级)船舶终端监控系统2200套,1100元/套;前期费用74万元。省统筹资金安排652万元。

(2)渔船北斗船载终端监控系统。为安全性能较差的中小型海洋捕捞渔船安装北斗船载终端并建设北斗监控系统,以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控。建设内容包括:中小型渔船监控台站、09型北斗渔船监控终端、近海中小型渔船北斗监控终端和综合位置服务平台。具备安装条件渔船共3200艘,其中:安装近海中小型渔船北斗船载终端2200台,5500元/台;安装北斗渔船船载终端(二代)1000台,7500元/台;前期费用105万元。省统筹资金安排2065万元。

(3)渔船航程智能管理系统。为逐步实现农业部关于大中型海洋捕捞渔船按天计发油补的要求,对纳入国家船网数据库管理的海洋捕捞渔船作业航程记录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为发放渔业油价补贴提供实际航行里程参考并为渔船海上航行安全提供保障。以2014年农业部核定的享受油补的海洋捕捞渔船数为基数,配备航程智能终端8172台,1980元/套;渔船航程统计系统软件1套,20万元;渔船航程手机APP软件1套,10万元;系统培训费20万元。省统筹资金安排1668万元。

5.渔政执法能力建设。(1)渔政执法基地建设。完善辽西渔业综合执法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有效解决辽西地区渔业执法船舶停靠难问题。完善陆域回填、供电、供水、基土回填、主干道铺设、海水源地热系统、污水处理、港内道路照明等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执法基地的执法保障作用。省统筹资金安排4700万元。

(2)综合信息转发站建设。在全省沿海更新改造和新建一、二、三级综合信息转发站69座,其中:一级综合信息转发站负责转发雷达信息、超短波信息、AIS信息及执法船信息共享等;二级综合信息转发站负责转发雷达或超短波信息、AIS信息及执法船信息共享等;三级综合信息转发站负责转发渔港视频信息、AIS信息及渔港水域内信息共享等。通过综合信息转发站建设,在全省三级以上渔港和重点海域完成基础网络建设,实现对主渔场、重要航道和通道、中朝交界敏感水域的主动监控。申请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3450万元,省统筹资金安排4438万元。

6.渔业资源修复与资源养护科技创新示范。建设渔业生态环境修复、渔业资源养护、人工鱼礁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与可追溯信息化科技创新平台,实施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关键原理、设施、技术的自主创新和集成示范。省统筹资金安排2000万元。

7.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在黄海北部、渤海辽东湾渔场开展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跨区域海水品种增殖放流。2016年-2019年,投放水生生物健康苗种70亿个单位。省统筹资金安排8000万元。

8.渔业渔政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以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整合现有数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服务渔民的省级数据中心服务平台。建设内容包括:一是基础数据(系统)提取和整合,把目前运行的30余项应用系统逐一调研、分析和提取,做好二次开发接口衔接;二是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超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海洋与渔业综合管理数据服务平台,搭建基础地理、生态环境、渔政执法、渔业管理和统计报表等模块,实现查询、统计、对比分析、三维实景、图层简介等多种功能,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云服务;三是云平台基础设施(运行环境)的租用,包括超算中心空间租用,专线租用以及运维服务等。省统筹资金安排1200万元。

(六)资金下达方式

省渔业和省财政部门根据渔船数量、转产人数、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核定各市(县)每年的资金补助规模,将资金切块下达地方。渔业油价补贴资金由市(县)渔业、财政部门发放给渔业生产者;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配套补贴、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配套补贴,由市(县)渔业部门采取“先减后补”、“先改后补”的方式兑付资金;标准化渔船选型、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建设、渔政执法能力建设、渔业资源修复与资源养护科技创新示范、渔业渔政省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概算以省财政预算评审中心审核结果为准,资金预算按程序报批后,下达省渔业部门,由省渔业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其他项目资金切块下达市(县),由各市(县)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省财政部门和省渔业部门备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财政和渔业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省政府成立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分管省领导任组长,省财政、渔业等有关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渔业部门负责落实《国内捕捞机动渔船油价补贴标准上限调整方案(试行)》和《养殖机动渔船油价补贴标准上限调整方案(试行)》,提出《标准化海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等渔业装备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试行)》、《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和人工鱼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落实意见;会同省财政部门提出省统筹资金的使用重点和具体安排意见及有关项目实施方案。省财政部门负责会同省渔业部门制定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省渔业部门和省财政部门共同做好指导、监督和考核工作。各市(县)实行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落实工作“市(县)长负责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明确领导机构、工作机制、任务分工、进度安排、资金管理等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抓好政策调整工作落实。

(二)制定配套措施,巩固政策成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制度办法和配套措施,加大打击涉渔“三无”渔船和各类非法作业力度,整治船证不符、违法违规使用渔具和渔业水域污染等行为;规范水域滩涂养殖证发放登记工作,加强养殖机动渔船管理系统建设;有关部门制定措施为减船上岸渔民就业所涉及的有关工商、税收、金融、社保等给予扶持。

(三)加强指导监督,强化目标考核。各级政府渔业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油价补贴政策调整工作的分类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政策。严格执行《辽宁省省级财

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辽政发〔2015〕60号),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资金使用安全、监督和绩效承担主体责任。省渔业部门对沿海市(县)减船任务完成情况、渔船“双控”制度实施情况、渔船更新改造情况、“三无”渔船清理打击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目标考核,对重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

(四)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环境。召开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落实工作专题会议,开展全面动员部署。开展对各市、县渔业主管部门专题培训。通过省级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门户网站对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进行宣传;印发政策宣传手册,在渔港和渔村张贴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取得渔民群众和社会的理解支持。

欧洲捕捞渔业节能降耗技术与措施 篇4

关键词:渔业能耗,捕捞节能,国外捕捞节能,渔业节能

由于燃油价格的攀升、渔业资源的萎缩,以及水产品价格的低迷,世界捕捞渔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再者,由于在温室气体减排上面临的巨大压力,各国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矿物燃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管理部门开始出台更为苛刻的燃油使用法规,以控制矿物燃油的使用量,因而导致燃油成本占捕捞渔业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已达45%以上)[1]。为维持捕捞渔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国外一些渔业发达国家已经重视并展开捕捞渔业节能降耗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对国外捕捞渔业主要节能措施作了简要介绍,希望对我国捕捞渔业节能降耗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国外捕捞渔业能耗现状

渔船能耗的标准定义通常是指燃油消耗量与上岸渔获重量之比,即油鱼比。捕捞渔业典型的油鱼比大约为0.6 L/kg[2]。据大西洋渔业油耗的调查报告[3],捕捞底层鱼类的各类渔船的油鱼比为230 ~2 700 L/t,平均值约为510 L/t;捕捞中层鱼类的各类渔船的油鱼比为19~159 L/t,平均值仅为62 L/t。捕捞不同种类的鱼品,其油鱼比差异较大,捕捞金枪鱼和旗鱼,油鱼比大约为1 740 L/t;捕捞无脊椎动物,鱼油比为918 L/t;捕捞扇贝类,鱼油比仅为347 L/t。

2 针对捕捞渔业的节能技术

为了有效进行渔船节能降耗,首先需要了解渔船上的能耗分布(图1)。

渔船花在航行上的油耗较大,约为捕捞作业耗油量的2倍多。根据资料[4],渔船捕捞时,渔网的油耗量大约占捕捞能耗的60%。因此,在节能降耗的策略上要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

2.1 减少渔船阻力

2.1.1 渔船船型优化

优化船型(船舶线型图)的目的是降低船体受到的阻力,从而降低能耗。船型还会影响流向螺旋桨的水流,从而影响到螺旋桨的效率。根据资料,优化船型可节油22%(以欧洲渔业节能项目ESIF中的意大利606马力船舶为例)[5];而英国的绿色拖网渔船(Green trawl)[6],通过增加船长使渔船变得瘦长,可节油30%以上。另外,通过改进船底龙骨的线性结构,又可以节油10%~20%。

2.1.2 远洋渔船采用球鼻艏

远洋渔船船速较快,故兴波阻力也较大,降低兴波阻力的有效方法是增大船首的排水容积。因此,安装球鼻艏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技术。根据资料,采用球鼻艏(约花费5万欧元)可节油6%(以欧洲渔业节能项目ESIF中的意大利606马力船舶为例)[5]。

2.1.3 优化渔具

资料显示,渔具类型的改进最多能节油20%[5]。降低渔具拖曳阻力能有效降低能耗,通常降低渔具阻力与降低对海底的影响结合起来考虑。对于横桁拖网,使用电脉冲替代原来的贴底铁链,使用外伸悬臂替代原来的横梁支架,将横桁拖网改成带网板的单拖网等等,这些措施共可节油50%[7]。

减小渔具的拖曳阻力可通过减小各渔具部件(如曳纲、网头绳、下纲布置和网片等)的尺寸来实现。减小网片的阻力,可通过选择更牢固的材质,减小合股线的粗细以及增大网眼尺寸来达到。网片阻力减小后,为保持网口的水平扩张度,就要减小网板的相应尺寸,从而可实现节能倍增效应。根据法国所做的研究,通过网具改良减少阻力的节能潜力可达20%[6]。又据意大利的有关研究,如果网具使用迪尼玛(DyneemaTM)高强度材料,那么,由于阻力的减小,可实现节油30%。但其网结稳定性不好,容易使得网形变差,且造价也较高,有待进一步研究[8]。

2.1.4 定期清洁船壳

渔船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业后,船体、舵、螺旋桨等部位会慢慢地滋生藻类、贝类等生物。研究显示,铲除杂物1个月后与刚铲除时相比,船舶耗油量要多7%[9]。因此,需要定期清理,减少附着物和摩擦阻力,提高渔船性能。如果每年将螺旋桨上的污垢清除一次可节油高达10%[9]。

2.2 优化动力推进系统,提高燃油利用效率

2.2.1 螺旋桨推进系统的改进

渔船的典型动力传递系统包括主机、齿轮箱、传动轴和螺旋桨。船用发动机技术已发展得很完备,其能效提升空间最多不超过5%。齿轮箱和轴系的摩擦损失以及螺旋桨在产生推力时的效率损失构成了推进系统的第二大效率损失,约占25%[10](第一大损失是发动机自身的热能损失和摩擦损失,目前渔船上的柴油发动机只有约40%的机械能转化率[12])。

根据研究[8],换用较大直径的螺旋浆可节油4%~15%,需花费2 500~35 000欧元(基于意大利606马力渔船和荷兰2000马力渔船);安装导流管,可节油18%,需花费35 000欧元(爱尔兰2000马力渔船);优化系柱拖力可节油1.5%~4%,需花费1 500欧元(爱尔兰渔船);用可调桨替换固定螺距螺旋浆,可节油4.5%,需花费30 000欧元(意大利606马力渔船)。

许多渔船装备可调桨及安装导流管,这些措施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但技术复杂,制造昂贵并容易损坏。另外,增大螺旋浆的直径也能获得较高效率,但相应地会产生成本。

2.2.2 新型燃油流量计

通过配置主机、辅机的燃油流量计,可提高操作者对燃油消耗的感性认知,有助于提高节能降耗意识。目前,一种叫做Coriolis燃油流量计系统在意大利做了相应的研究[11]。该系统由两个传感模块组成,一个是多通道记录仪,另一个是GPS数据记录器。该系统分别对两艘功率1000~2000马力等级,船长25~35米级的渔船进行检测。这两艘渔船的船型以及使用的渔具相似,一艘是可调螺距的钢质渔船,另一艘是固定螺距螺旋桨的木质渔船。采用燃油流量计获得了燃油消耗率(L/h)等数据。4.5节捕捞作业船速下,油耗为130 L/h,11节的航行速度下,油耗最大,为100~130 L/h。通过调研,当渔船行驶速度接近最佳运行点时,可以节油达15%。

2.3 新型能源技术的使用

新型能源技术包括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氢能、生物燃料等,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使用。从英国SEAFISH的研究来看,替代能源的发展并不十分顺利,但也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如风能的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等。

2.3.1 风能利用

天帆(SkySails)风力推进系统(图2)已能满足当前商船和渔船的基本使用要求:高性能,张开时间短和实用性强。按风力条件的不同,使用了空气航行系统(SkySail-System),渔船每年可节油10%~30%。在最佳的风力条件下,节油可短暂性地达到50%[10]。根据资料,加装天帆风能设备(投资花费60万欧元)可节油20%(实例为比利时1 300马力船舶的“天帆”装备)[5]。

2.3.2 生物柴油的应用

在新西兰已制造出完全使用生物柴油的渔船[13]。该拖网渔船长16 m,船名为“欢庆(Jubilee)”号。主机配置的是350马力的斯堪尼亚发动机(Scania),可使用百分之百的生物柴油(B100)。海上作业时主机工作顺利,没有发生过故障,因此混合生物柴油不会对渔船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混合生物柴油能够“清洁”燃油系统,使系统中原来积累的污垢松脱流到燃油过滤器。故改用混合生物柴油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更换一次或以上的过滤器。使用生物柴油无需额外的投入,燃油成本和维护成本能维持不变。使用生物柴油后的主要优点包括:发动机表现性能更佳,加油更容易,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3艘试用渔船可比使用普通柴油每年减少35%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生物柴油比普通柴油更具生物可降解性,能在水中自行分解,因此外溢到水中后无需清洁打捞。

2.3.3 混合动力技术

近年来,随着发电机技术、电子电力技术以及电子能量存储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油电混合动力推进技术逐渐地应用于渔船中。从而节约了燃油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西班牙对300艘使用混合动力推进技术的延绳钓渔船进行了初步的测算,通过对混合动力的渔船和普通渔船进行能耗的比较,认为其具有15%的节能潜力[14]。

3 展望

上一篇:钢铁工业主要水处理系统下一篇:运动会代表的宣誓词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